做文先做人——品读《规矩》
“什么是天道?就是规律,就是科学,做人的道理就更不用说——做文先做人,规矩树品牌。”这是品读了《规矩》一书提炼出的最大启发。
先修身而后求能。茅台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种品牌效应,而品牌的树立靠的就是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品质。做人何尝不讲究一个品牌?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人生脱离了规矩,就会游荡无羁。“手里的权力不用来服务百姓,不守规矩,用官员的标准衡量,就是一个坏人。”《规矩》一书对为官点评可谓接地气。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守纪律、讲规矩”,任命一个国家都不应成为腐败的“避风港”,中国就更不用说。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
不讲规矩,早晚会出事。因为贪婪,因为妄为,他们抵御不住诱惑,非法活动;因为滥用职权,因为铤而走险,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行政乱作为,最终身陷囹圄,身败名裂。
逆向规矩,迟早会越“雷池”。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潜规则”、
架“天线”,山西“塌方式腐败”、“中石油腐败窝案”、发改委“审批崩塌式腐败”等大要案,一定程度上都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行径结出的“恶果”。
电力企业,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加剧了对电力能源的依赖,这种依赖将电力企业推向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高度。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尤为重要,如果我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个别干部作风欠佳,都会被社会舆论放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今天,守纪律,讲规矩其实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
从思想上守住规矩。无论何时,牢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要做到知足常乐,甘于平淡,乐于奉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决不可贪图财富,决不可贪图享受,不能一切都向“钱”看,不能搞“攀比”,要“攀比”也只能“比”工作、“比”成绩,“比贡献”,“比”人格,要甘于清贫,甘于平淡,不迷失方向,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力时,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做到以清风明月般的淡然心境去演绎漫长美好的人生。
从行为上守住底线。从自身内因出发,不断优化、强化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为民、务实、清
廉”。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具有无私的品格,才能做好人,做好官,做好工作。大凡廉政典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简单”,对群众没有官气,对同志没有霸气,对朋友没有俗气。这种简单是一种境界。我们不反对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但坚决反对领导干部与不法商人深交,这些人是我们干部身边的“定时炸弹”,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学会“自我约束”,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只有真正学会约束自己,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明确掌权不是一种荣耀和风光,更不是一分安逸,而是一份辛苦,一份责任。权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从环境上避闯红灯。要强化拒腐防变的内因,还应劣化、弱化腐蚀的外因,消除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依法照章办事,消除单位、个人为谋非法、违章之利益而走后门、拉关系的非分之想;守法照章行事,消除非法、非分之想。强化学习,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保证企业重大决策深入贯彻落实,外松内紧,相辅相成,把握好力度与尺度,有底线,讲尊严,因为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
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各
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每一个人时刻保持清廉、务实,国家和社会才能永昌不衰。
做文先做人——品读《规矩》
“什么是天道?就是规律,就是科学,做人的道理就更不用说——做文先做人,规矩树品牌。”这是品读了《规矩》一书提炼出的最大启发。
先修身而后求能。茅台酒百年不倒,就是一种品牌效应,而品牌的树立靠的就是其经久不衰的内在品质。做人何尝不讲究一个品牌?人可一生不仕,不可一日无德。人生脱离了规矩,就会游荡无羁。“手里的权力不用来服务百姓,不守规矩,用官员的标准衡量,就是一个坏人。”《规矩》一书对为官点评可谓接地气。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守纪律、讲规矩”,任命一个国家都不应成为腐败的“避风港”,中国就更不用说。身为党员,铁的纪律就非执行不可,孙行者头上套的箍是金的,党的纪律是铁的,比孙行者的金箍还厉害,还硬。
不讲规矩,早晚会出事。因为贪婪,因为妄为,他们抵御不住诱惑,非法活动;因为滥用职权,因为铤而走险,他们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行政乱作为,最终身陷囹圄,身败名裂。
逆向规矩,迟早会越“雷池”。规矩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员、干部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潜规则”、
架“天线”,山西“塌方式腐败”、“中石油腐败窝案”、发改委“审批崩塌式腐败”等大要案,一定程度上都是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行径结出的“恶果”。
电力企业,承担着巨大的社会责任、政治责任和经济责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现代化程度提高,加剧了对电力能源的依赖,这种依赖将电力企业推向了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政治高度。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尤为重要,如果我们的素质参差不齐,少数个别干部作风欠佳,都会被社会舆论放大,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在大力弘扬“努力超越,追求卓越”企业精神的今天,守纪律,讲规矩其实是对党员干部最好的保护。
从思想上守住规矩。无论何时,牢记清清白白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平平淡淡才是真的道理。要做到知足常乐,甘于平淡,乐于奉献。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决不可贪图财富,决不可贪图享受,不能一切都向“钱”看,不能搞“攀比”,要“攀比”也只能“比”工作、“比”成绩,“比贡献”,“比”人格,要甘于清贫,甘于平淡,不迷失方向,在履行岗位职责和权力时,才能真正做到廉洁奉公,做到以清风明月般的淡然心境去演绎漫长美好的人生。
从行为上守住底线。从自身内因出发,不断优化、强化职务行为人的素养,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做到“为民、务实、清
廉”。一个正直的人首先要具有无私的品格,才能做好人,做好官,做好工作。大凡廉政典型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在人际关系“简单”,对群众没有官气,对同志没有霸气,对朋友没有俗气。这种简单是一种境界。我们不反对领导干部与企业家交朋友,但坚决反对领导干部与不法商人深交,这些人是我们干部身边的“定时炸弹”,必须保持高度警惕。学会“自我约束”,以“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谨慎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言一行,以“夙夜在公,寝食不安”的公仆之心对待自己的一职一责,只有真正学会约束自己,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住诱惑,才能真正做到清正廉洁。明确掌权不是一种荣耀和风光,更不是一分安逸,而是一份辛苦,一份责任。权力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毁掉一个人。
从环境上避闯红灯。要强化拒腐防变的内因,还应劣化、弱化腐蚀的外因,消除引发职务犯罪的外部因素。依法照章办事,消除单位、个人为谋非法、违章之利益而走后门、拉关系的非分之想;守法照章行事,消除非法、非分之想。强化学习,维护党纪政纪的严肃性,保证企业重大决策深入贯彻落实,外松内紧,相辅相成,把握好力度与尺度,有底线,讲尊严,因为规范、科学的工作程序和及时有效的监督管理能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职务犯罪的发生。
执政基础最容易因腐败而削弱,执政能力最容易因腐败而降低,执政地位最容易因腐败而动摇。切实抓好反腐倡廉工作,各
项事业才能蒸蒸日上;每一个人时刻保持清廉、务实,国家和社会才能永昌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