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失误作文1200字

初三作文

历史记载,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海内升平,路不拾遗”,“斗米三、四钱”,反映了“贞观”时期,唐王朝在较短时间内,把隋末乱世变为封建治世的事实。因而“贞观之治”就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效仿的楷模,唐王朝成为世界中世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唐太宗也就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但唐太宗一生也有不少失误,却为他的辉煌所淹没,为人所忽略。

在“贞观之治”的盛世面前,唐太宗深藏的骄傲、享乐思想不断滋长,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史载:634年,建大明宫;637年,建飞仙宫;640年,建襄城宫;647年,建玉华宫。据《资治通鉴》载,玉华宫的兴建费“巨亿计”,玉华宫占地九顷。玉华宫建成后,唐太宗又下令增建一座紫微宫,与天上星辰之尊同名,以显示他的天子之尊。紫微宫高50公尺以上。唐太宗大兴土木,不难想象,耗资耗时如此巨大,对广大民众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当时陕西一带出现了卖儿卖女。朗吏马周抱怨劳役日重和唐太宗不关心民众,呼吁唐太宗恢复早年提倡俭朴和关心民众的政策。

在唐太宗刚登帝位权力不巩固时,他虚心纳谏,光魏征就多达200多条,当时满朝都是直言的奏章。唐太宗把臣下的直谏贴在寝室的墙壁上,天天提醒自己。魏征去世,唐太宗无限感慨,认为自己痛失人镜。首伐高丽失败后,唐太宗哭着说:“我悔不听魏征之言”,且设庙树碑,大祭魏征。当他的统治地位稳固后,虚心纳谏的唐太宗不见了,多疑代替了纳谏。魏征生前,唐太宗曾答应把公主嫁给魏征家当媳妇。当唐太宗得知魏征曾把谏书给史官褚遂良看,且魏征推荐的人中有人参与谋反,唐太宗不但气得取消婚约,甚至派人把魏征的墓碑推倒。648年,宰相房玄龄临终时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于犯颜直谏了。

起居注是皇帝日常起居的真实记录,大到军国要务,小到吃喝拉撒睡,无不记录在案。作用其一,记录历史,备后人查阅;其二监督皇帝,使其不得干坏事。历史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皇帝不得查阅自己的起居注,不得干预史学家的工作,让史学家独立记录,以免影响起居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只有极少数皇帝,或者出于好奇,或者做了坏事,心中有鬼,才会打破这一规矩。在这少数不守规矩的皇帝中,就有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问负责写起居注的谏议大夫褚遂良:“起居注可以拿来看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记录人君言行,包括问题和失误,使人君不敢随意为非,没听说人君可以拿来看的。”太宗又问:“我干了坏事,你们也记吗?”褚回答:“这是臣的份内之责,不敢不记。”唐太宗和褚遂良的对话流露出了唐太宗看起居注的念头。又一次,唐太宗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前代史官所记,皆不让人君阅览,这是为何?”房答:“史官不虚美,不隐恶,人君见了会发怒,所以不敢献。”唐太宗说:“朕和前代人君不同,想亲眼读读国史,看一看朕有哪些失误,便于以后改正。”唐太宗坚持要看国史,房玄龄屈从了。唐太宗看了起居注,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使一些史学家不敢直笔,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初三:君子男

历史记载,唐太宗在位的“贞观”年间,“海内升平,路不拾遗”,“斗米三、四钱”,反映了“贞观”时期,唐王朝在较短时间内,把隋末乱世变为封建治世的事实。因而“贞观之治”就成为以后历代封建统治效仿的楷模,唐王朝成为世界中世纪历史上最负盛名的封建王朝,唐太宗也就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中杰出的有作为的封建政治家。但唐太宗一生也有不少失误,却为他的辉煌所淹没,为人所忽略。

在“贞观之治”的盛世面前,唐太宗深藏的骄傲、享乐思想不断滋长,逐渐开始大规模地兴建宫殿。史载:634年,建大明宫;637年,建飞仙宫;640年,建襄城宫;647年,建玉华宫。据《资治通鉴》载,玉华宫的兴建费“巨亿计”,玉华宫占地九顷。玉华宫建成后,唐太宗又下令增建一座紫微宫,与天上星辰之尊同名,以显示他的天子之尊。紫微宫高50公尺以上。唐太宗大兴土木,不难想象,耗资耗时如此巨大,对广大民众来说是劳民伤财的事情。当时陕西一带出现了卖儿卖女。朗吏马周抱怨劳役日重和唐太宗不关心民众,呼吁唐太宗恢复早年提倡俭朴和关心民众的政策。

在唐太宗刚登帝位权力不巩固时,他虚心纳谏,光魏征就多达200多条,当时满朝都是直言的奏章。唐太宗把臣下的直谏贴在寝室的墙壁上,天天提醒自己。魏征去世,唐太宗无限感慨,认为自己痛失人镜。首伐高丽失败后,唐太宗哭着说:“我悔不听魏征之言”,且设庙树碑,大祭魏征。当他的统治地位稳固后,虚心纳谏的唐太宗不见了,多疑代替了纳谏。魏征生前,唐太宗曾答应把公主嫁给魏征家当媳妇。当唐太宗得知魏征曾把谏书给史官褚遂良看,且魏征推荐的人中有人参与谋反,唐太宗不但气得取消婚约,甚至派人把魏征的墓碑推倒。648年,宰相房玄龄临终时难过地说:现在朝廷已无人敢于犯颜直谏了。

起居注是皇帝日常起居的真实记录,大到军国要务,小到吃喝拉撒睡,无不记录在案。作用其一,记录历史,备后人查阅;其二监督皇帝,使其不得干坏事。历史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则,皇帝不得查阅自己的起居注,不得干预史学家的工作,让史学家独立记录,以免影响起居注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只有极少数皇帝,或者出于好奇,或者做了坏事,心中有鬼,才会打破这一规矩。在这少数不守规矩的皇帝中,就有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唐太宗。有一次,唐太宗问负责写起居注的谏议大夫褚遂良:“起居注可以拿来看吗?”褚遂良回答说:“史官记录人君言行,包括问题和失误,使人君不敢随意为非,没听说人君可以拿来看的。”太宗又问:“我干了坏事,你们也记吗?”褚回答:“这是臣的份内之责,不敢不记。”唐太宗和褚遂良的对话流露出了唐太宗看起居注的念头。又一次,唐太宗问监修国史的房玄龄:“前代史官所记,皆不让人君阅览,这是为何?”房答:“史官不虚美,不隐恶,人君见了会发怒,所以不敢献。”唐太宗说:“朕和前代人君不同,想亲眼读读国史,看一看朕有哪些失误,便于以后改正。”唐太宗坚持要看国史,房玄龄屈从了。唐太宗看了起居注,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使一些史学家不敢直笔,对我国史学的发展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初三:君子男


相关作文

  • 善于采纳别人的建议作文1400字
  • 生活中,当有人为自己的失败总结教训时,你是否做到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学习中,当老师同学把你的缺点指明时,你是否能做到虚心采纳他们的建议而欣然改正? 适时采纳别人的建议,可以让你在通向成功的路上少走些弯路,也可以让你减少损失,避免失败. 文中的蝇子自以为同伴在牛皮纸上快乐地玩耍,便毫不犹豫地要飞到那快 ...

  • 我崇拜的一位历史人物作文800字
  • 在历史的道路上,总会有一些人会对国家的建设做出突出的贡献.有了他们,国家才能克服困难,走向繁荣.历史上这样的人有很多很多--统一六国的秦始皇: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七下西洋的郑和-- 我崇拜的历史人物是中国大名鼎鼎的唐太宗李世民,我想我们都应该知道唐太宗李世民这个人吧!不错,他就是唐高祖李渊的三儿子-- ...

  • 学会聆听作文800字
  • 学会聆听 聆听是一种方法,他可以帮助你提高修养提高知识.聆听是一门艺术,它是一种谦卑的态度,也是对他人的尊重.聆听更是一种追求,他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人生态度,人生追求. 聆听是一种学习方式.学会聆听可以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会聆听可以使自己学识倍增,提高知识水平.<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句话: ...

  • 擦亮眼睛,听贤人意见作文700字
  • 一日,吴王夫差遇见唐玄宗李隆基,说起臣子进谏之事,二人长吁短叹,感慨颇深. 夫差:李老弟啊,我是糊涂人啊.子胥对我一片忠心,竟被我当成狼心狗肺,倘若当初听了他的话,斩了西施这个祸水,灭掉越国,也不会害人害己,便宜了勾践那小子!唉,子胥,朕不听你的话,无颜面对你及吴国民众啊! 李隆基:夫差大哥不要难过 ...

  • 成语故事:一误再误作文300字
  • [拼音]yī ù zài ù [成语故事]北宋时期,宋太祖赵匡胤遵守母命传位给三弟赵光义,即宋太宗. 来源:zuoen. 魏王赵廷美则是下一个接位的人选.他显得有些急不可待,宋太宗问宰相赵普如何处理.赵普说如果传位不传子而传弟就是一误再误了.宋太宗接机把赵廷美流放. [典故]太宗尝以传国之意访之赵普 ...

  • 超越在弯道作文800字
  • 人生就像一场竞逐赛,而超越总在那险而峻的弯道处发生.--题记激情的弯道上,赛车手们你争我夺,并驾齐驱,不分上下,但经过一个弯道之后,总会有冲在前面的一辆车.湍急的河流上,千帆竞发,掌舵者双手挥舞不停,不分前后.但经过一个弯道后,总会有遥遥领先的一只.激烈的运动场上,运动员们个个身如闪电,难分前后,但 ...

  • 2018高考高分作文素材运用技法作文7800字
  • 1 2018高考高分作文素材运用技法指津 好作文离不开好素材,但光有好素材却不知如何运用也很难成就佳作,这就如同用同样的米,巧妇煮出的饭软香可口,而拙夫煮出的饭就难以下咽.为了让大家都能成为善用作文素材的"巧妇",在高考考场上写出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的佳作,特邀多位作文教学经验丰富 ...

  • 祸水作文900字
  • 看到这个题目,大家自然会将之与"红颜"相连.是的,"红颜祸水"这个词对我们来说很熟悉,它在今天虽已不被频频提及,但是我们若一提及帝王,那么这个词的点击率一定很高,接下来,便引出了朝代的更替,历史的变迁. <红楼梦>中有言:"女儿是水做的. ...

  • 千里马的命运作文900字
  • 黄庭坚:"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歅."墨子说:"归国宝,不若献贤而进士."韩婴道:"良马有策,远道可致:贤士有合,大道可明."一句句便把一匹匹马中骐骥不同的命运描绘出. 千里马成为马中骐骥,原因是可想而知的.它们就是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