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叶对根的情意
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 李 莉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部分教材上承第一课时《美德之花》,下启第三课时《让民族精神之树长青》,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联系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通过学生感受奥运,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我设计了“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 “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爱我家乡寻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等环节,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设计思路】采用探究式教学,力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启发、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努力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行动,提升思想精神境界,达到学以导行、知行统一的目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能力目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个人情感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知识目标: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青少年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而通过“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爱我家乡寻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
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启发、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由问题出发,经知识注入,展开活动与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教师:歌词中所唱的“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绿叶对根有情,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同样情意深重,而我们魂牵梦绕的情感源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饮食文化、戏曲艺术、茶文化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选取其中的几朵奇葩向大家介绍,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吧。
(幻灯)一、绿叶寻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就要了解自己,我们个人的文化之根在哪里?让我们从历史悠久、经历几千年演变的姓氏文化开始吧。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我们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相成。你能列举出自己这个姓氏中著名的人物吗? 学生列举略。(让同姓的同学补充)
教师: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华人使用的姓氏有3500多个,可以查出起源的有3000
多个,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华夏姓氏文化。
(幻灯片:姓氏对对碰,将各姓氏填入相应的位置。)
教师总结:我们个人的文化历史源于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又在哪里呢?黄帝是华夏的人文始祖,华夏文化提倡和谐进取,每一位炎黄子孙在内心总是希望落叶归根,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华夏文化。
(幻灯片:寻根问祖)
教师:2008年陕西黄帝祭祀活动,这一现象反应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反应了华夏儿女非常重视自己的根。思念故土,怀念故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情怀)。
教师:“寻根问祖”不仅在祈福于祖先,也在于使我们了解到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和未来。
过渡:寻找到了文化之根,中华文化必然枝繁叶茂,了解它的多种形式,会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
(幻灯)二、绿叶爱根
龙文化:(幻灯片:北京九龙壁。)
教师: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黄帝的后裔用龙作为标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其文化涵义、思想意蕴日益丰富,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华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今天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文化驿站中去感受它吧。
学生活动:(生生互动)
第一小组:与龙有关的成语小接力。
第二小组:合唱一首与龙有关的歌曲。
第三小组:与龙有关的生活物品名称小接力。
第四小组:姓名中有“龙”字的名人。
教师:了解了龙文化,我们就要发扬龙的精神。龙的精神是什么呢?那就是团结凝聚的
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服饰文化:(幻灯片:亚太经合组织中着唐装的各国领导人,旗袍秀图片。)
教师:上海APEC 会议中与会各国领导人所穿着的唐装蕴含着富丽祥和,但中国服饰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什么呢?
学生:是旗袍。
教师:旗袍体现了中华女性优雅、含蓄、贤淑、温柔等特点,展示着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所以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在2008年奥运会中礼仪小姐身着旗袍,展现着中国服饰文化的魅力。
书法文化:(幻灯片:书法作品。)
教师: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欣赏这些书法作品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在黑白之间嗅到了浓浓的墨香?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以上的作品特点?
学生回答:略。(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行云流水、遒劲有力等。)
教师:咱们班上有哪些同学擅长书法?请学生谈谈自己练习书法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
教师:在科技飞速发展、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练习书法仍有重要的意义,既有益于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说明我们传承民族文化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过渡:我们撷取了中华文化的几朵浪花,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这让我们怎能不热爱它?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又该怎样回报它呢?
三、绿叶报根
通过观看奥运开幕式宣传片,概括总结并导行。
1.奥运盛会找文化
教师:在2008年的文化盛事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出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
(多媒体播放:奥运开幕式片段。)
发彩纸让学生记录,学生边看边寻找,并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教师: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也是一场文化盛宴。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盛会,这既是我们展开胸怀迎接优秀外来文化的时候,也是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大好时机。
教师:通过奥运会的元素,我们了解了一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只是中华文化沧海一粟。同学们还希望了解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担当小记者,对大家做一次现场调查。
2.记者调查谈文化
调查结果略。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非常浓厚,老师也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加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3.爱我家乡寻文化
教师:各位同学,你们生活在湖南,家乡人杰地灵,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熏陶着你。老师今天做客湖南,你们将向我介绍哪些湖南传统文化呢?
学生:说出湖南的典型传统文化形式并做出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引申到饮食、建筑、宗教、民俗、茶、戏曲、人文历史文化)。
教师:老师的家乡也有此类的文化,如果有机会也请你们到陕西来感受。
(幻灯片:我爱湖南,做客陕西。)
湖南炎帝陵——陕西炎帝陵 湖南花鼓——陕西秦腔
湖南菊花石雕——陕西凤翔泥塑 湖南马王堆古墓——陕西秦始皇兵马俑 湖南岳麓书院——陕西西安碑林 湖南湘菜毛家红烧肉——陕西羊肉泡馍 湖南岳阳搂——陕西西安钟楼 湖南开福寺——陕西宝鸡法门寺等
教师:湖南,湘江之畔鱼米之洲,人文历史悠久;陕西秦风汉韵,八百里秦川,文化底蕴深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就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各地的文化同根同源,根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它,我们也就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与时俱进传文化
教师: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家乡的地方文化,我们应如何对待它呢?你能从哪些小事做起呢?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宣传传统文化: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文化等;
保护传统文化:爱护文物、重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食品中的含义;
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戏曲、练习毛笔字、阅读古典书籍、聆听学习传统乐器等;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民族文化赋予时代特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和结合等。
教师总结:我们不仅要学习、了解、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特征,把它发扬光大。
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们时刻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根在华夏,情系沃土,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吧。
教师总结,本节课结束。
【板书设计】
绿叶对根的情意
绿叶寻根
绿叶爱根
绿叶报根
绿叶对根的情意
陕西省宝鸡市长岭中学 李 莉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绿叶对根的情意》。这一部分教材上承第一课时《美德之花》,下启第三课时《让民族精神之树长青》,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并且联系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认识到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重大意义,通过学生感受奥运,传承传统文化,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分析】初一学生对中国的传统民族文化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其与民族情感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很模糊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因此,我设计了“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 “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爱我家乡寻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等环节,努力创设情景,为学生提供一个适合个性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设计思路】采用探究式教学,力图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内心感受,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启发、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努力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指导行动,提升思想精神境界,达到学以导行、知行统一的目的。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提高文化认同感。能力目标: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对个人情感与民族传统文化关系的认识。知识目标:个人情感深深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青少年要传承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情境,进而通过“姓氏对对碰”、“文化驿站”、“奥运盛会找文化”、“记者调查谈文化”、“爱我家乡寻文化”、“与时俱进传文化”
等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发现问题——讨论启发、研究问题——交流展示、解决问题,将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探究式学习、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由问题出发,经知识注入,展开活动与实践,使学生所学知识得到升华,更加深刻地理解民族文化和民族情感。
【教学重点】感受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中国民族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学生预习本课内容。
【教学过程】
课前欣赏歌曲《绿叶对根的情意》。
教师:歌词中所唱的“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心依着你,不要问我到哪里去,我的情牵着你。”绿叶对根有情,每一个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同样情意深重,而我们魂牵梦绕的情感源泉正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从饮食文化、戏曲艺术、茶文化到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今天这节课我们就选取其中的几朵奇葩向大家介绍,一起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吧。
(幻灯)一、绿叶寻根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我们追寻民族文化之根,就要了解自己,我们个人的文化之根在哪里?让我们从历史悠久、经历几千年演变的姓氏文化开始吧。 教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姓氏是一种文化,它关系我们的历史与血脉。我们知道自己肉体、心灵、心理之血脉相成。你能列举出自己这个姓氏中著名的人物吗? 学生列举略。(让同姓的同学补充)
教师:中国的姓氏文化源远流长,华人使用的姓氏有3500多个,可以查出起源的有3000
多个,构成了绚丽多彩的华夏姓氏文化。
(幻灯片:姓氏对对碰,将各姓氏填入相应的位置。)
教师总结:我们个人的文化历史源于姓氏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渊源又在哪里呢?黄帝是华夏的人文始祖,华夏文化提倡和谐进取,每一位炎黄子孙在内心总是希望落叶归根,而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就是华夏文化。
(幻灯片:寻根问祖)
教师:2008年陕西黄帝祭祀活动,这一现象反应了什么?
学生回答:略(反应了华夏儿女非常重视自己的根。思念故土,怀念故乡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情怀)。
教师:“寻根问祖”不仅在祈福于祖先,也在于使我们了解到我们与祖先血脉相连,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一定会通过这血脉,流传到我们现在和未来。
过渡:寻找到了文化之根,中华文化必然枝繁叶茂,了解它的多种形式,会使我们更加热爱中华民族文化。
(幻灯)二、绿叶爱根
龙文化:(幻灯片:北京九龙壁。)
教师:龙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身上寄托了力量、希望和中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黄帝的后裔用龙作为标记,称自己是“龙的传人”,龙的形象不断演变,其文化涵义、思想意蕴日益丰富,最终成为中华民族乃至华夏民族精神的崇高象征。今天龙文化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让我们在文化驿站中去感受它吧。
学生活动:(生生互动)
第一小组:与龙有关的成语小接力。
第二小组:合唱一首与龙有关的歌曲。
第三小组:与龙有关的生活物品名称小接力。
第四小组:姓名中有“龙”字的名人。
教师:了解了龙文化,我们就要发扬龙的精神。龙的精神是什么呢?那就是团结凝聚的
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奋发开拓的精神,是自强不息的精神。
服饰文化:(幻灯片:亚太经合组织中着唐装的各国领导人,旗袍秀图片。)
教师:上海APEC 会议中与会各国领导人所穿着的唐装蕴含着富丽祥和,但中国服饰文化最典型的代表是什么呢?
学生:是旗袍。
教师:旗袍体现了中华女性优雅、含蓄、贤淑、温柔等特点,展示着内与外的和谐统一,所以是中国服饰文化的代表。在2008年奥运会中礼仪小姐身着旗袍,展现着中国服饰文化的魅力。
书法文化:(幻灯片:书法作品。)
教师: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中国文化中的瑰宝。我们在欣赏这些书法作品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在黑白之间嗅到了浓浓的墨香?你能用哪些词语来形容以上的作品特点?
学生回答:略。(龙飞凤舞、气势磅礴、行云流水、遒劲有力等。)
教师:咱们班上有哪些同学擅长书法?请学生谈谈自己练习书法的感受。
学生回答:略。(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
教师:在科技飞速发展、电脑日益普及的今天,练习书法仍有重要的意义,既有益于提高自身的素质,也说明我们传承民族文化从点滴的小事做起。
过渡:我们撷取了中华文化的几朵浪花,就已经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魅力,这让我们怎能不热爱它?热爱民族传统文化,我们又该怎样回报它呢?
三、绿叶报根
通过观看奥运开幕式宣传片,概括总结并导行。
1.奥运盛会找文化
教师:在2008年的文化盛事中,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都出现了哪些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元素?
(多媒体播放:奥运开幕式片段。)
发彩纸让学生记录,学生边看边寻找,并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教师:奥运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也是一场文化盛宴。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奥运盛会,这既是我们展开胸怀迎接优秀外来文化的时候,也是中国民族文化走向世界的一次大好时机。
教师:通过奥运会的元素,我们了解了一部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只是中华文化沧海一粟。同学们还希望了解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我们就请一位同学担当小记者,对大家做一次现场调查。
2.记者调查谈文化
调查结果略。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非常浓厚,老师也相信,同学们通过学习,会对中华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更加感受到它的博大精深,灿烂辉煌。
3.爱我家乡寻文化
教师:各位同学,你们生活在湖南,家乡人杰地灵,湖南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熏陶着你。老师今天做客湖南,你们将向我介绍哪些湖南传统文化呢?
学生:说出湖南的典型传统文化形式并做出简单的介绍和评价(帮助学生引申到饮食、建筑、宗教、民俗、茶、戏曲、人文历史文化)。
教师:老师的家乡也有此类的文化,如果有机会也请你们到陕西来感受。
(幻灯片:我爱湖南,做客陕西。)
湖南炎帝陵——陕西炎帝陵 湖南花鼓——陕西秦腔
湖南菊花石雕——陕西凤翔泥塑 湖南马王堆古墓——陕西秦始皇兵马俑 湖南岳麓书院——陕西西安碑林 湖南湘菜毛家红烧肉——陕西羊肉泡馍 湖南岳阳搂——陕西西安钟楼 湖南开福寺——陕西宝鸡法门寺等
教师:湖南,湘江之畔鱼米之洲,人文历史悠久;陕西秦风汉韵,八百里秦川,文化底蕴深厚。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我们了解家乡传统文化,就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我们各地的文化同根同源,根源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学习它,我们也就更热爱自己的祖国,
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4.与时俱进传文化
教师:了解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家乡的地方文化,我们应如何对待它呢?你能从哪些小事做起呢?
学生活动:分小组讨论,选代表回答。
宣传传统文化:向外国游客介绍中国文化,向外地游客介绍本地文化等;
保护传统文化:爱护文物、重视传统节日、了解传统食品中的含义;
学习传统文化:学习戏曲、练习毛笔字、阅读古典书籍、聆听学习传统乐器等;
传承发扬传统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民族文化赋予时代特征,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外国文化的交流和结合等。
教师总结:我们不仅要学习、了解、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更要保护传承民族文化,与时俱进,将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的特征,把它发扬光大。
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感受到了个人情感和民族文化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是绿叶对根的情意。我们时刻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中国人,根在华夏,情系沃土,学习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为自己是龙的传人而骄傲自豪吧。
教师总结,本节课结束。
【板书设计】
绿叶对根的情意
绿叶寻根
绿叶爱根
绿叶报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