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全国卷作文训练2作文6700字

初一作文

1

训练二 学会在行文中扣题见“料”

[目标略语]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不少写作高手总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问题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如果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我们不仅能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而且能把精力用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见“料”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福布斯富豪榜富豪。他从1997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2007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

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材料关键词 慈善 高调 低调 尊敬

(1)“慈善”是指对人有同情心的无偿捐助行为,不能等同于“做好事”。 (2)“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积极主动地彰显甚至炫耀。

(3)“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

论点立意

(1)从陈光标的角度。①做慈善(好事) 要留名,②做人做事要高调。 (2)从杨国强的角度。①做慈善不要留名,②做人要低调。 (3)从其他人的角度

①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②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1. 标题扣题

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它有个底线要求:扣题,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代,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试比较下面两组标题:

劣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 ;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 ;凡事应低调(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凡事”,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 ;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低调”)

优 慈善需要高调(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 ;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 ;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 ;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

2. 正文扣题

2

(1)开头扣题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是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尤其应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劣 例: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利害关联,凭的是一份良心,献的是一份爱心。如果有人非要连公益也不放过,靠它来成名或谋利的话,那可真谓是拿道德换钱,没有了底线。(《要公益不要炒作》)

简评:文段开头虽然对材料没有直接引述,但能用“公益”一词近义替换“慈善”,属扣题中的暗扣手法。但遗憾的是,段尾却撇开材料转向立论“道德底线”,就跑题了。

优 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

简评: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高调”“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高调”“低调”替换为“大肆宣传”“默默付出”,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中的“尊敬”一词,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2)核心段落段首段尾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重

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劣 例:低调做慈善,以前有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有杨国强、姚明、刘翔、李娜等名人低调做慈善。杨国强„„什么是低调做慈善?就是捐赠者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在意鲜花和掌声,只在乎默默对社会奉献。在他们眼中,无论钱多钱少,只要尽自己努力为社会奉献,没有赞扬也值得。(《做慈善都值得尊敬》)

简评:本段作为原文的核心段落,欲论证“低调行善也值得尊敬”,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段首还是段尾,都没有紧扣论点“尊敬”一词,连最简单的原词重现也没有。尽管段尾诠释了“低调”的内涵,但难掩扣题不足之弊端。

优 例:与其说陈光标以高调的方式做慈善,不如说以慈善的方式显高调。因为在他本应默默立下遗嘱时,他却选择了公然宣称死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在他本应日复一日坚持蹬自行车上班时,他却选择先当众砸烂一辆高级轿车。试想,倘若他用两次事件的影响力去开拓人们做慈善的途径,如成立捐助基金并宣传为帮助贫困儿童捐助等,慈善将真实地被传承。反观如今,“高调”成了陈光标的代名词,“做好事要留名”成了被公众嘲讽的价值观,非但没有唤起人们慈爱天下、关怀社会的意识,反而令社会对慈善的真实度、可信度提出了怀疑。可见,做慈善,应谨记慈善的本质,切忌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刷其本心,让慈善与高调混为一谈。(《慈善应低调》)

简评:文段用反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慈善应低调”,段首以“高调”反义替换入文,段尾从结果影响角度进行总结,且通过“反义替换”方式强调“慈善应低调”。另外,文段“分析”部分反复使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明方法,议结果,扣题紧密。

(3)结尾点题

对于记叙类文章来说,结尾必须点题。(下面再讲) 对于议论文来说,点题的具体

3

办法有: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以“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总结全文,必要时可用反问句达到引人深思的深化效果。但用语应精要,不可拖沓。

优 例: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慈善需要高调》)

简评:本段作为原文的结尾,点出了题目,并用了“原词重现”“比喻替换”的方法总结全文。语言简洁精要。

二、规避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 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义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然而,不问其含义,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义,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 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

3. 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

要学会打草稿,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了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一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写完一段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你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去登山吧,到山顶就知道该如何做。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痛苦地看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大师道。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而去。之后,他刻苦学习,进步飞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

思路提示:作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很关键的。

其实,原材料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其实, 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 只有学会放弃, 才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有了这句话作文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现在没有这句话,立意是不是就变了呢?

审题方法——因果分析法:

事件结果:年轻人在大师指导之后学问进步飞快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事件原因找出来,把结果转化成问题:

1、为什么年轻人多年来学业没有长进?2、为什么年轻人在找了大师之后学问进步飞快?这需要分析大师带年轻人爬山的用意。

大师引导年轻人学会放下那些自己喜欢的石子,专心自己的目的——爬到山顶。我们将含有象征意义的“石子”“爬到山顶”还原成大师想表述的内容,石子是”是年轻人除学问之外的都不错的其他方面、“爬到山顶”是年轻人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当我们理清了上述内容,材料的立意我想就不难了。材料的核心立意应该是: 放弃影响你成功的东西,专注你自己的目标

当然也可以立意成以下内容: 1、学会取舍、学会放弃

2、要放弃心理的包袱,轻装上阵。 (将要放弃的内容具体化)

3、放弃次要的、局部的不紧要的东西,是为了保全重要的、整体的和眼前紧急的东西。

4、放弃需要有勇气、胸襟和智慧。

例文:

成功,需要懂得放弃

每个人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困难与挑战,而我们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一

步步地前行,并自我完善着。成功的过程就像小孩学步一样,只有亲身体验到失败,才能领悟到一条通往成功的的道路。叶子飞得再高也会落下来,因为它靠的是风的力量,行囊背得太多,也要学会放下,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实践证明:想取得成功,必须懂得放下。

坚定信念,需要执着。五代时桑维翰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认为他的姓“桑”与“丧”同音,便心生厌恶,没有录取他。有人劝他不必再考进士,可以另辟蹊径,求得做官。桑维翰不肯,感慨万千,作《日出扶桑赋》以表明心志,又打造铁砚,对人说:“等这铁砚磨穿了,我再选择其他求官的方法。”成功就像一棵大树上的果实,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只需不停的向上爬,努力拼搏,执着追求,就会摘到成功的果实。事实证明,桑维翰用他的执着和坚韧,终于敲开了成功的大门,上帝青睐那些坚定而执着的人士。

坚定执着,学会放弃。奥运冠军刘翔曾经宣称:“亚洲有我,中国有我”,面对种种质疑,刘翔自信地回答说:“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论成功与失败,做每件事当然要注重结果,但更要注重过程,不断提升提炼的过程,相信自己奋斗的过程。”但是,面对荣誉、地位和金钱等身外之物,需要学会放弃,减轻身心的重量,轻装前进,才能迅速前行,实际刘翔也是这样做的,放下一个个辉煌,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就能不断地进步。一种叫蝜蝂的小虫子,遇到东西总是背仔仔身上,重量越积越多,最后被压垮死掉。实践证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微笑平静地面对,放弃杂念,一心冲向目标,成功就有了希望。

抓住机会,付诸行动。当一个人有了信念,坚定执着,又懂得负重的时候,需

5

要的就是抓住机会了。成功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常常与人们擦肩而过,留下许多遗憾。越王勾践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到吴国当奴隶,受尽耻辱,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只是默默地忍受着,韬光养晦,期待时机,有所作为。吴王被勾践忠诚所迷惑,将他释放。勾践终于迎来重拾旧河山的机会。他用了十年壮大人口,富国强兵,最后一举灭掉吴国,报仇雪恨。事实明证,成功并不难,只要拥有坚定信念,执着的追求,迅速行动,以及善于把握机遇,就够了。

当我们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时,我们会面对一切困难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坚定目标,执着追求,善于舍弃与放下,给生命之重卸载,才会轻装前进,达到梦想彼岸。

放下包袱,活出精彩

年轻人请教大师,大师叫他登山时沿途捡拾喜欢的石头,然而却因袋子过重年轻人吃不消。经大师指点后领悟,放下那袋石头而顺利地登顶。其实,人生路途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可能会像寓言中的蝜蝂那样,喜欢背负东西:成功、失败、财富、荣誉……由于负担太重,以至于被压垮,只有及时放下包袱,才会更轻松地前行,更精彩地演绎美妙的人生。

放下失败,开拓进取获得成功。失败不可畏惧,畏惧的是对失败的恐惧。这时,需要的是勇于面对现实,放下包袱,努力进取,爬起来再次抒写人生华丽的篇章。发明大王爱迪生失败数千次后,终于发明了灯泡,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格物穷理,执着不懈的王守仁,格物二十余年进而发展出心学;爱迪生每次失败后并不是放弃,而是乐观地认为已经排除了一种材料。王守仁自少年时便开始格物,格遍了院子中一切东西却终究没有成功,直至二十年后他被贬为龙场小吏时终于领悟到心学,并提出“格物致知”。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中学会总结教训,才能再次创造辉煌。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时的五环仅仅开放了四环,引起人们诸多非议。尽管如

此,俄罗斯人还是放下错误的包袱,在闭幕式上出现完美的五环赢,终获一致好评。失败有时仅仅是一种考验,倘若能够放下失败,成功或许也就在眼前。

放下压力,从容心态稳步前进。压力总会在成功路途中阻挠我们,对我们的精神造成冲击。而顶住压力,减轻压力,便会开辟成功的道路。在NBA 季后赛中开拓者落后于火箭2分,而其队的利拉德放下压力,凭借剩余的0.9秒绝杀火箭获得胜利。放下赛场的压力,便可自由自在地发挥水平,终获胜利;如将舆论的压力若能放下,那便会将自己解脱出来,提升一个层次。NBA13-14赛季中,詹姆斯·哈登被评价为全联盟最不会放手的球员。面对众议纷纭,他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努力训练,在世界杯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战绩。压力只是一个挑战,放下压力,并化解它为动力,以从容心态,稳步向前,必将获得成功,因心态决定一切。

放下成功,淡定面对方能永恒。获取成功后,有些人常常会忘乎所以,洋洋得意以至名声扫地;也有人会处之淡然,一笑而过而继续前进。面对成功,只有将其放下,不将作为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而获得成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并没有因此得意,只是告诉同学们“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他用成功的经验告诫人们淡定面对荣誉,成功并不代表永恒。只有以淡定的心态看待成功,放下成功的包袱,从心开始,才会获取下一个成功。成功需要淡定,继续努力不解地创造,才能获得永恒。牛顿成功后相信神鬼而终无所获,周永康等人因贪婪而放不下金钱地位,终遭身败名裂的下场,他们就是放不下的最好明证。

人生的精彩在于学会放弃:放下失败,放下压力,放下荣誉地位……放下这下包袱凡人难以放下的东西,你的人生才会别样的精彩,你就会成为成功之神。

1

训练二 学会在行文中扣题见“料”

[目标略语] “考场上,考生作文最大的问题不是跑题,而是偏题!”阅卷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了问题的实质。是呀,不少写作高手总在这方面“阴沟里翻船”,以致影响了写作水平的正常发挥。当然,偏题问题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可是,你想过没有,偏离题意问题有时并不源于我们审题不准,而是因为我们在审准题意后在写作过程中发生了偏离。如果我们在写作过程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点题扣题的方法,那么,我们不仅能把审题带入了安全区,而且能把精力用在构思、语言上,从而写出考场上人生得意之作。

一、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见“料”

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的扣题,首先要扣材料,然后才是扣中心论点。扣题的具体办法:围绕材料中的关键词,采用“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内涵诠释”等方式,在标题、首段、段首段尾、文末、事例分析等关键处反复强化关键词,能给人强有力的视觉冲击,大大提高切题的准确度。我们试以下面的作文题为例加以说明。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陈光标,被称为“中国首善”。他为人做事高调,曾致信比尔·盖茨和巴菲特,宣称死后将向慈善机构捐出自己全部财产;他热衷环保,在“无车日”当众砸烂奔驰车,蹬自行车上班;他说:“做好事就要留名。”

杨国强,福布斯富豪榜富豪。他从1997年起匿名捐赠“仲明助学金”,至今已帮助数千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直到2007年,奖学金捐赠者的姓名才被披露。杨国强极为低调,很少接受媒体专访,捐款也不让宣传。

有人说,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有人说,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材料关键词 慈善 高调 低调 尊敬

(1)“慈善”是指对人有同情心的无偿捐助行为,不能等同于“做好事”。 (2)“高调”是张扬,是将事情放大化,积极主动地彰显甚至炫耀。

(3)“低调”表示一种谦虚谨慎的态度,不张扬。“低调”是隐藏自己的能力不显示出来。低调并不是不把事情做好,而是不把做好的事情炫耀出来。

论点立意

(1)从陈光标的角度。①做慈善(好事) 要留名,②做人做事要高调。 (2)从杨国强的角度。①做慈善不要留名,②做人要低调。 (3)从其他人的角度

①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②做人要低调,做事要高调„„ 1. 标题扣题

标题有多种拟法,有多种要求,但它有个底线要求:扣题,扣住“材料”。具体办法是把材料中的关键词写入标题,或用近义词替代,也可用比喻等修辞美化。试比较下面两组标题:

劣 不要拔高道德标准(游离材料,强调的是“道德”) ;名声——社会的引路牌(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名声”) ;凡事应低调(游离材料,强调的是“凡事”,泛化了材料“慈善”的限制) ;慈善需要领头羊(明确了材料范畴,但强调“领头羊”的意义,偏离了材料的“高调/低调”)

优 慈善需要高调(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 ;向行善者致敬(紧扣材料关键词,亮明观点,简洁明了) ;高调无罪,低调无妨(对比) ;做好事何必高调(反问)

2. 正文扣题

2

(1)开头扣题

文章开头是最能吸引阅卷老师注意的关键部位。对于记叙文来说,最好是用“关键词重现”法,即便不能明点,也要用“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暗扣。对于议论文来说,必须要见“词”见“料”。具体办法:摘引材料,紧扣材料“关键词”作简要分析,段尾亮论点。材料中的关键词在摘引过程中尤其应该重现,或用近义词替代,并最终融入表达中心论点的语句中。

劣 例:公益事业不同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利害关联,凭的是一份良心,献的是一份爱心。如果有人非要连公益也不放过,靠它来成名或谋利的话,那可真谓是拿道德换钱,没有了底线。(《要公益不要炒作》)

简评:文段开头虽然对材料没有直接引述,但能用“公益”一词近义替换“慈善”,属扣题中的暗扣手法。但遗憾的是,段尾却撇开材料转向立论“道德底线”,就跑题了。

优 例:随着社会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慈善事业中,有人行事高调,有人行事低调。不少人认为做慈善不应大肆宣传,只要默默付出就好。但在我看来,做慈善,无论高调低调,都值得尊敬。(《做慈善不必在意高调低调》)

简评:文段开头扼要地概述材料,并紧扣“慈善”“高调”“低调”等关键词,运用“原词重现”法将材料中“慈善”一词融入分析中进行扣题。除此之外,在概述中又用“近义替换”法分别将材料中的“高调”“低调”替换为“大肆宣传”“默默付出”,这两者都是扣题的经典手法。最后段尾承接前面分析中的“尊敬”一词,亮出论点,再强化扣题。

(2)核心段落段首段尾扣题

对于议论文来说,核心段落的首尾必须扣题,具体办法:设置一个分论点放在段首,段尾再总结强化。中心论点关键词或材料中的关键词应在段首段尾得以“重

现”,或“近义替换”或“比喻美化”。

劣 例:低调做慈善,以前有雷锋做好事不留名,现在有杨国强、姚明、刘翔、李娜等名人低调做慈善。杨国强„„什么是低调做慈善?就是捐赠者不计较功名利禄,不在意鲜花和掌声,只在乎默默对社会奉献。在他们眼中,无论钱多钱少,只要尽自己努力为社会奉献,没有赞扬也值得。(《做慈善都值得尊敬》)

简评:本段作为原文的核心段落,欲论证“低调行善也值得尊敬”,但遗憾的是,不论是段首还是段尾,都没有紧扣论点“尊敬”一词,连最简单的原词重现也没有。尽管段尾诠释了“低调”的内涵,但难掩扣题不足之弊端。

优 例:与其说陈光标以高调的方式做慈善,不如说以慈善的方式显高调。因为在他本应默默立下遗嘱时,他却选择了公然宣称死后将捐出所有的财产;在他本应日复一日坚持蹬自行车上班时,他却选择先当众砸烂一辆高级轿车。试想,倘若他用两次事件的影响力去开拓人们做慈善的途径,如成立捐助基金并宣传为帮助贫困儿童捐助等,慈善将真实地被传承。反观如今,“高调”成了陈光标的代名词,“做好事要留名”成了被公众嘲讽的价值观,非但没有唤起人们慈爱天下、关怀社会的意识,反而令社会对慈善的真实度、可信度提出了怀疑。可见,做慈善,应谨记慈善的本质,切忌被物欲横流的社会冲刷其本心,让慈善与高调混为一谈。(《慈善应低调》)

简评:文段用反证法来论证中心论点“慈善应低调”,段首以“高调”反义替换入文,段尾从结果影响角度进行总结,且通过“反义替换”方式强调“慈善应低调”。另外,文段“分析”部分反复使用对比论证、假设论证,明方法,议结果,扣题紧密。

(3)结尾点题

对于记叙类文章来说,结尾必须点题。(下面再讲) 对于议论文来说,点题的具体

3

办法有:照应标题,照应中心论点,以“原词重现”“近义替换”“比喻替换”等方法总结全文,必要时可用反问句达到引人深思的深化效果。但用语应精要,不可拖沓。

优 例:也许“做好事不留名”的雷锋才是大多数人所推崇的。但在这个社会上,必须有人站出来,在慈善的道路上担任领航者,不惧质疑。因为慈善需要高调,慈善值得高调。(《慈善需要高调》)

简评:本段作为原文的结尾,点出了题目,并用了“原词重现”“比喻替换”的方法总结全文。语言简洁精要。

二、规避新材料作文写作过程中几种偏题问题

1. 把新材料作文当成话题作文来写。即从材料中提取一两个关键词,然后不问它们在材料中的含义而泛写开头。这是写作过程中较为普遍存在的问题。如写材料中的“包容”,该“包容”在文中是有特定含义的,然而,不问其含义,泛写开去。新材料作文审题行文固然离不开关键词,但只以关键词写作,不管其在材料中的含义,这种写法绝对不行。

2. 滑向近义词。因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理解不准、不细而在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滑向它的近义词。如写“老规矩”,却泛化为“规则”;写“探究”,却等同于“思考”“实践”;写“自信”,却写成了“信心”;写“诚信”,却写成了“诚实”;写“失意”,却写成了“挫折”。行文过程中可以用“近义替换”法点题,但绝不是写成这个“近义词”。要学会对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核心概念作精准的理解,必要时要在文中作阐释。如写“家风”类作文,不少考生写了一件偶然的事或者写父母给“我”的一次教育,这是不明白“家风”的含义所致。“家风”之“家”是在家庭范围内,“家风”之“风”带有长期性、渐染性、趋同性(家庭成员内部的一致性) 。

3. 写作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偏离了材料,扯得太远,以至于想收也难以收回。对此,

要学会打草稿,学会在行文过程中不断地回扣“材料”。

另外,在写作过程中要始终注意“暂停”几次。“暂停”虽是体育比赛中的专用名词,但于写作中也颇有用处。不要总想着写作一气呵成,文章写完了才觉得有问题,不仅时间上来不及,心理上也是很难承受的。况且绝大多数同学并不是作家,没有经过长期专业的写作训练,灵感往往不一定可靠,思维质量、思考层次也很成问题。在行文中停下笔来,心中默念题目,问一下自己:“这段切题吗?”适时点题,既可防止思路旁逸、偏离题目,又可收到“既放得开又收得起”的效果。有时,不妨回头把已写好的语句和段落默读一遍,这样顺势往下写,就有一种逻辑依据,可以使语句更加连贯。写完一段也可驻笔凝思,对下一段的文字再稍作酝酿以蓄势,会保证你离题更近,想得更清楚,更透辟。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有一个聪明的年轻人,很想在任何方面都比他身边的人强,他尤其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可是许多年过去了,他的其他方面都不错,学业却没有长进。他很苦恼,就去向一个大师求教。

大师说:“去登山吧,到山顶就知道该如何做。山上有许多晶莹的小石头,煞是迷人。每见到他喜欢的石头,大师就让他装进袋子里背着,很快,他就吃不消了。“大师,如果再这样下去,别说到山顶了,恐怕连动也不能动了。”年轻人痛苦地看着大师。“是呀,那该怎么办呢?”大师微微一笑,“该放下不放下,背着石头怎么能登山呢?”大师道。年轻人一愣,忽然心中一亮,向大师道谢而去。之后,他刻苦学习,进步飞快……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4

思路提示:作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是很关键的。

其实,原材料结尾还有这样一句话:“其实, 人要有所得必有所失, 只有学会放弃, 才可能登上人生的高峰。”有了这句话作文立意也就显而易见了。但是现在没有这句话,立意是不是就变了呢?

审题方法——因果分析法:

事件结果:年轻人在大师指导之后学问进步飞快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事件原因找出来,把结果转化成问题:

1、为什么年轻人多年来学业没有长进?2、为什么年轻人在找了大师之后学问进步飞快?这需要分析大师带年轻人爬山的用意。

大师引导年轻人学会放下那些自己喜欢的石子,专心自己的目的——爬到山顶。我们将含有象征意义的“石子”“爬到山顶”还原成大师想表述的内容,石子是”是年轻人除学问之外的都不错的其他方面、“爬到山顶”是年轻人想成为一名大学问家

当我们理清了上述内容,材料的立意我想就不难了。材料的核心立意应该是: 放弃影响你成功的东西,专注你自己的目标

当然也可以立意成以下内容: 1、学会取舍、学会放弃

2、要放弃心理的包袱,轻装上阵。 (将要放弃的内容具体化)

3、放弃次要的、局部的不紧要的东西,是为了保全重要的、整体的和眼前紧急的东西。

4、放弃需要有勇气、胸襟和智慧。

例文:

成功,需要懂得放弃

每个人一生不知道要经历多少困难与挑战,而我们也正是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一

步步地前行,并自我完善着。成功的过程就像小孩学步一样,只有亲身体验到失败,才能领悟到一条通往成功的的道路。叶子飞得再高也会落下来,因为它靠的是风的力量,行囊背得太多,也要学会放下,因为生命不能承受之重。实践证明:想取得成功,必须懂得放下。

坚定信念,需要执着。五代时桑维翰参加进士考试,主考官认为他的姓“桑”与“丧”同音,便心生厌恶,没有录取他。有人劝他不必再考进士,可以另辟蹊径,求得做官。桑维翰不肯,感慨万千,作《日出扶桑赋》以表明心志,又打造铁砚,对人说:“等这铁砚磨穿了,我再选择其他求官的方法。”成功就像一棵大树上的果实,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的,只需不停的向上爬,努力拼搏,执着追求,就会摘到成功的果实。事实证明,桑维翰用他的执着和坚韧,终于敲开了成功的大门,上帝青睐那些坚定而执着的人士。

坚定执着,学会放弃。奥运冠军刘翔曾经宣称:“亚洲有我,中国有我”,面对种种质疑,刘翔自信地回答说:“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论成功与失败,做每件事当然要注重结果,但更要注重过程,不断提升提炼的过程,相信自己奋斗的过程。”但是,面对荣誉、地位和金钱等身外之物,需要学会放弃,减轻身心的重量,轻装前进,才能迅速前行,实际刘翔也是这样做的,放下一个个辉煌,迎接一个个新的挑战,就能不断地进步。一种叫蝜蝂的小虫子,遇到东西总是背仔仔身上,重量越积越多,最后被压垮死掉。实践证明,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应微笑平静地面对,放弃杂念,一心冲向目标,成功就有了希望。

抓住机会,付诸行动。当一个人有了信念,坚定执着,又懂得负重的时候,需

5

要的就是抓住机会了。成功的机会是稍纵即逝的,常常与人们擦肩而过,留下许多遗憾。越王勾践在战败的情况下,被迫到吴国当奴隶,受尽耻辱,但他并没有自暴自弃,只是默默地忍受着,韬光养晦,期待时机,有所作为。吴王被勾践忠诚所迷惑,将他释放。勾践终于迎来重拾旧河山的机会。他用了十年壮大人口,富国强兵,最后一举灭掉吴国,报仇雪恨。事实明证,成功并不难,只要拥有坚定信念,执着的追求,迅速行动,以及善于把握机遇,就够了。

当我们走在通往成功的道路时,我们会面对一切困难的挑战。我们别无选择,只有坚定目标,执着追求,善于舍弃与放下,给生命之重卸载,才会轻装前进,达到梦想彼岸。

放下包袱,活出精彩

年轻人请教大师,大师叫他登山时沿途捡拾喜欢的石头,然而却因袋子过重年轻人吃不消。经大师指点后领悟,放下那袋石头而顺利地登顶。其实,人生路途又何尝不是如此?我们可能会像寓言中的蝜蝂那样,喜欢背负东西:成功、失败、财富、荣誉……由于负担太重,以至于被压垮,只有及时放下包袱,才会更轻松地前行,更精彩地演绎美妙的人生。

放下失败,开拓进取获得成功。失败不可畏惧,畏惧的是对失败的恐惧。这时,需要的是勇于面对现实,放下包袱,努力进取,爬起来再次抒写人生华丽的篇章。发明大王爱迪生失败数千次后,终于发明了灯泡,照亮了人类前行的道路;格物穷理,执着不懈的王守仁,格物二十余年进而发展出心学;爱迪生每次失败后并不是放弃,而是乐观地认为已经排除了一种材料。王守仁自少年时便开始格物,格遍了院子中一切东西却终究没有成功,直至二十年后他被贬为龙场小吏时终于领悟到心学,并提出“格物致知”。失败并不可怕,只有在失败中学会总结教训,才能再次创造辉煌。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时的五环仅仅开放了四环,引起人们诸多非议。尽管如

此,俄罗斯人还是放下错误的包袱,在闭幕式上出现完美的五环赢,终获一致好评。失败有时仅仅是一种考验,倘若能够放下失败,成功或许也就在眼前。

放下压力,从容心态稳步前进。压力总会在成功路途中阻挠我们,对我们的精神造成冲击。而顶住压力,减轻压力,便会开辟成功的道路。在NBA 季后赛中开拓者落后于火箭2分,而其队的利拉德放下压力,凭借剩余的0.9秒绝杀火箭获得胜利。放下赛场的压力,便可自由自在地发挥水平,终获胜利;如将舆论的压力若能放下,那便会将自己解脱出来,提升一个层次。NBA13-14赛季中,詹姆斯·哈登被评价为全联盟最不会放手的球员。面对众议纷纭,他并没有因此倒下,而是努力训练,在世界杯中获得令人瞩目的战绩。压力只是一个挑战,放下压力,并化解它为动力,以从容心态,稳步向前,必将获得成功,因心态决定一切。

放下成功,淡定面对方能永恒。获取成功后,有些人常常会忘乎所以,洋洋得意以至名声扫地;也有人会处之淡然,一笑而过而继续前进。面对成功,只有将其放下,不将作为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而获得成功。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教授索尔·佩尔马在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后并没有因此得意,只是告诉同学们“做学问如果没有一颗淡定的心,就没法继续,更不可能前进”。他用成功的经验告诫人们淡定面对荣誉,成功并不代表永恒。只有以淡定的心态看待成功,放下成功的包袱,从心开始,才会获取下一个成功。成功需要淡定,继续努力不解地创造,才能获得永恒。牛顿成功后相信神鬼而终无所获,周永康等人因贪婪而放不下金钱地位,终遭身败名裂的下场,他们就是放不下的最好明证。

人生的精彩在于学会放弃:放下失败,放下压力,放下荣誉地位……放下这下包袱凡人难以放下的东西,你的人生才会别样的精彩,你就会成为成功之神。


相关作文

  • 高考作文备考策略作文6500字
  • 推荐]2014年广东省高考作文备考策略 广州市教研室 剩下的两个月的时间里要讲求效益,作文的训练尤其要落到实处.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深刻认识新材料作文特点,认真理解"材料引写作范围"题型的特点. 华南师大 陈妙云教授在2013年的作文备考建议中就重点讲了"材料引„„ ...

  • 高考语文全国作文训练讲座7作文0字
  • 高考作文作文1500字
  • 高考作文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高考)语文卷最后一题或几题(包括小作文),一般满分为60分. 目录 编辑本段一般要求 1 立意自定 2 文体自选(或除诗歌外) 3 题目自拟 4 不得套作,不要抄袭 5 不少于800字 编辑本段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 基础等级40分 (1)内容20分 ...

  • 2003年高考作文训练的几点认识作文1400字
  • 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 话题作文试题的根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写作范围广,只要所写内容和话题相关,就都符合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另一个特征是考生可以自己拟题.我认为只有这两个特征共存,才能视为话题作文.2002年的上海试题,不允许考生自己拟题,所以不应视为话题作文,应该视为命标题作文. 应该说,给话题 ...

  •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作文3000字
  •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 摘 要 作文教学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总结了历年高考作文题, 分为三个类型: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然后指出各类题型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话题已经由前些年的词语过渡到短语句子, 材料作文重点在故事寓言型和社会现象评论型, 命题作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 ...

  • 高考作文用材料说话作文1100字
  • 本报记者陈焱报道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生动的作文题你一定还记得.突破传统命题模式,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有了很大改观,考生自己命题写作成了有趣的变化.近日,高考作文命题调研组部分专家就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材料话题式" ...

  • 免费最给力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作文5000字
  • 3 , . s , , , 2008年全国高考作文命题大趋势 2007年,950万学子奔赴考场,为理想和胜利而战, 硝烟散尽. 尘埃落定,几家欢乐几家愁,谁主沉浮,尽收眼底. 去留无意,看庭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观天边云卷云舒!盘点07高考作文命题, 我们当有哪些有益的启示,08高考作文命题又当呈现 ...

  • 独木桥作文训练作文1500字
  • 学校开运动会,最后一项是"山羊过独木桥",规则是学生从独木桥两边同时上桥,在桥中间时两人相遇会有一个人下桥一个人通过.但在这个项目的预赛时,有一对同学在桥中间抱住转身,双双通过,裁判认为这样做有争议. 根据此材料作文. 观点一:提高审题难度,注重考查思辨 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 ...

  • 怎样写好材料话题式作文作文1100字
  • 怎样写好材料话题式作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这些生动的作文题你一定还记得.突破传统命题模式,近两年来高考作文命题有了很大改观,考生自己命题写作成了有趣的变化.近日,高考作文命题调研组部分专家就高考作文命题进入了"材料话题式&q ...

  • 2008年作文备考指要作文3200字
  • 2009年高考作文备考指要 河南省襄城高中语文教研组 程 祥 09年高考的即将来临,盘点08高考作文命题, 我们会有哪些有益的启示:面对09高考,我们当如何经营作文这"半壁江山":面对各类作文命题,我们该如何应对„„本人不揣浅陋,试对09年的作文备考谈一下自己的想法. 一.把握一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