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1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NO.14)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等级: 学习目标:
1, 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 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3, 人猿同祖,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学习重难点:
1,知道人猿同祖,并说出人和猿的相似点;2,说出人类进化的相似点
自主预习:
1,英国科学家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的观点。 2,人类起源于。埃及发现的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埃及古猿的 小,类似人;而和
3,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
4,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5,南方古猿还带有一些的古猿。
6,能人的可能已经具有能力了。
7,样 ,能按照自己的愿望 ,具有 。
8,智人晚期已经身穿,并能使用
9,科学家普遍认为
合作探究:
活动一:人猿同祖:
阅读课本P69-70内容和分析图片等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人类和类人猿有哪些相似的特征,为什么这么相似?
2,人类和猿的共同祖先是谁?
3,目前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人类起源于古猿?
4,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为人类的呢?
跟踪练习:
1,人猿同祖的理论主要依据下列哪种方法提出的 ( )
A 、胚胎学研究 B 、比较解剖学 C 、古生物学研究 D 、遗传学研究 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2
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 、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 、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3,下列不是人类起源证据的是 ( )
A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 B 、北京猿人化石 C 、始祖鸟化石 D 、人与类人猿有许多相似之处 4,研究人类起源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 、化石 B 、染色体 C 、血型 D 、资料记载和逻辑推理
活动二: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1,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讨论,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并用故事或表演等形式展示人
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2,劳动创造了人类,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再日益减少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4,现代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跟踪练习:
5,最早直立行走的诗 ( ) 最早开始狩猎的是 ( ) 最早制造工具的是 ( ) 最关键的阶段是 ( ) 已经具有语言能力的是 ( ) 最早使用火的是 (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6,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 ( )
A 、后肢粗壮 B 、奔跑飞快 C 、脑容量增加 D 、群居生活 7,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 、垦荒种地 B 、烧制陶瓷 C 、烧制木炭,用于取暖 D 、烧熟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8,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在二战中从此下落不明.北京人头盖骨的遗失是人类考古学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3 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但近日,据二战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理查德? 鲍恩老人的回忆,提供了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埋藏在中国秦皇岛某地的一个停车场下的新线索.
(1)材料中的头骨化石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
(2)如图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请你据图比较,判断甲是________的头骨,你判断的依是________.
(3)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________.
拓展延伸:
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学有所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
1、
2、
3、
附:
比较解剖学(Zootomy/Comparative Anatomy)是用解剖的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类群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也根据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找到器官的同功或同源的依据,从而阐明脊椎动物各类别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研究领域
比较解剖学是属于各系统、各族系的生物所表现的体制以及器官形态加以比较而赋予体系的形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比较形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对具有多样性特点的生物来说,进行比较观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多数事实形成基本概念从而形成独立的学科是在十八世纪以后。创始期的学者可以列举如FeliX Vicq d ’ Azyr (1748-1795)居维叶、杰弗里圣希莱尔(G .L .Cuvier , E .Geoffroy Saint-Hilaire )等一些人的名字,以后发展成所谓纯形态学或观念论形态学的流派的除圣希莱尔(Saint-Hilaire )之外,还有梅克尔、戈耶塞、 缪勒、欧文(J .F .Meckel .J .W .von Goethe,J .M ü-er ,R .Owen )等。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同时,比较解剖学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比较解剖学的资料被理解为是表明形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迹象,与比较发生学、古生物学并列,已成为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斯克尔和戈登巴尔(E .Haeckel 、K .Ge-genbaur )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学者。比较解剖学虽然主要适用于现代生物,但从广义来说,对古生物也是适用的
病毒帮助人类进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威拉瑞尔等人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人和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威拉瑞尔等人还从大量的研究中发现,我们自身体内复制DNA 的酶系统也可能来自病毒。
人和高级哺乳动物的DNA 中含有一些病毒的基因,这是病毒输送自己的基因到人体和高级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结果。这种结果极大地推动了人的细胞和高级生物的细胞的进化。因为病毒的具体作用是在子宫中帮助建立胎盘,这对于维持人类和高级生物的生存繁衍和种群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人员称这样的病毒是母亲的小帮手,没有它们,也许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高级哺乳动物的产生。
过去人们把病毒最基本的功能视为致病,在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完全的看法。实际上导致疾病的病菌很多只是在爆发感染的极短时间内在人体内生存很短的时间。而其他少量的病毒变体则能在人体内呆较长时间。这样的病菌并不引起症状,而且可以随着宿主一道进化。例如,一些病毒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 ),它们在进化中与哺乳动物细胞形成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并成为高级哺乳动物DNA 中的组成部分。
这些ERV 是一些病毒的残余,它们在很古老的时候就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哺乳动物的染色体,如今ERV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4 基因已成为高级哺乳动物染色体(DNA )中的基因组成部分。因此一些生物学家认为ERV 的基因可能在某种地方适当地帮助了胎盘的功能,因为它们在胎盘组织中起到了高水平的开关转化作用。
另一方面,很早就有研究人员提出,人体和生物体是一个非常排他的系统,但为什么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不排斥从受精卵开始就存在于子宫内的胎儿呢?对此人们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之一就是有某种因素在制约着母亲的免疫系统使其不排斥胎儿。现在研究人员证明ERV 基因能调节或控制胎盘的形成,于是推论这种病毒基因在进化的过程中也许同样有通过调节胎盘的功能而阻止母亲的免疫系统排斥胎儿。当没有外来因素(病毒)阻止ERV 基因起作用时,ERV 基因就能保证胎盘的形成,从而让受精卵植入,同时能防止母体的免疫系统排斥胚胎。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人类还会发生重大进化吗
200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大脑只有我们如今大脑的一半大,而骨骼和肌肉却比我们强壮得多 。有人据此认为,在未来一两百万年中,我们的大脑还将增加一倍,而随着越来越先进的节 省体力的技术的应用,我们的身体将变得更加脆弱,一些无用的器官如小脚趾将完全退化。
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哈里·沙皮罗预测得更加精确:在未来50万年中,人 类的头骨将变得更圆,眉毛以上的部分将变得更平,牙齿的数量减少,尺寸缩小,脸部变小 ,但身高将增加,头顶更秃,体毛继续减少。同时他对技术可能对人类进化产生的影响表示 出担忧:随着人们在电脑前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四肢和视力可能会逐渐退化,而基 因工程则可能使地球上到处都是比尔·盖茨。
以上预测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却忽视了进化的基本法则。根据自然选择的规律,生物在进化过程不断自我改进,当这些改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新物种。可是在大规模群体杂交中,新的基因变种要成为一个新物种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物种中个体数量众多就意味着 基因惰性太强。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个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冰川时代末期,当我们人类刚开始出现时,人口 常少,而且分布得很分散,经常受气候波动影响,所以基因变异的条件非常理想。而如今人类总数已经达到60亿,分布越来越密集,个体的流动性更强,交流非常频繁,一名美国男子可以在地球另一端的报纸上登广告征婚,这种结果导致了以前以地理为界限的人种区别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基因创新融人人类人口的条件已经消失。换句话说,人类发生重大进化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但这一预测是在当前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作出的,如果地球环境发生突变,如小行星撞地 球、超级病毒大规模爆发、核大战,或者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而导致环境灾难等,都有可能建立起人类进化所需的条件,但这往往是以牺牲数十亿人口为代价的,所以我们还是安于现状的好。
科学家提出人类进化动力新说
两百万年前的冰河期,直立人从非洲大地上站起来时,触发人类大进化的可能并不是男性狩猎者,而是采集植物果实、照顾孩子的母亲和祖母们。这是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假说。
据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几十年来,人类学家倾向于认为,狩猎活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男性猎取动物、带回营养丰富的肉类与部落中的同伴共享,女性采集果实并照顾孩子,这种合作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开端。
但犹他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及其合作者在新一期《人类进化》杂志上发表文章,对狩猎驱动进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早期的男性“猎人”可能并不是真的猎人,主要只是夺取食肉动物已经杀死的猎物。他们收获的肉类也很少,并不能提供很多营养。因此,女性采集者在早期进化过程中占有的位置比原先认为的更重要。
大多数有关早期非洲直立人从事狩猎的证据来自考古发掘,人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和原始的石制工具。然而,这些遗址大多数位于河流附近,这是肉食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显然并不适宜人类居住。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只是人们把找到的猎物就地吃掉的临时聚餐地点,而不是部落居住的地方。
此外,许多动物骨骼上既有原始工具加工的痕迹,也有肉食动物的齿痕。科学家把这些骨骼与现代人类及食肉动物捕猎实验中所得的动物骨骼进行比较,研究上面的痕迹特征后,得出结论认为,原始人的猎物并不是他们自己猎取的。他们可能把食肉动物从刚刚杀死的猎物旁边赶走,夺取其劳动成果。在一些现代的非洲狩猎采集部落中,人们就很热衷于这样做。
研究人员认为,在湿润地区,人们平均每隔几天就能捡到一只猎物,而干燥地区可能一个月才会有收获。这样看来,从事“狩猎”的男性并不能给部落提供多少食物。因此,女性所从事的、有稳定收获的植物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5 果实采集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也许这才是人类早期进化背后的主要动力。
有科学家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即使男性并不能贡献大量的食物,狩猎活动对人类进化还是很重要。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成为一种重要的肉食动物,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极其不寻常的。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1 16.4 人类的起源和进化 (NO.14)
班级: 姓名: 上课时间: 等级: 学习目标:
1, 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2, 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3, 人猿同祖,说出人与猿的相似点
学习重难点:
1,知道人猿同祖,并说出人和猿的相似点;2,说出人类进化的相似点
自主预习:
1,英国科学家等方法,第一次提出了的观点。 2,人类起源于。埃及发现的被认为是人猿同祖的证据之一,埃及古猿的 小,类似人;而和
3,人类进化发展大约分为阶段。
4,在人类进化过程中
5,南方古猿还带有一些的古猿。
6,能人的可能已经具有能力了。
7,样 ,能按照自己的愿望 ,具有 。
8,智人晚期已经身穿,并能使用
9,科学家普遍认为
合作探究:
活动一:人猿同祖:
阅读课本P69-70内容和分析图片等资料讨论下列问题:
1,人类和类人猿有哪些相似的特征,为什么这么相似?
2,人类和猿的共同祖先是谁?
3,目前有哪些证据可以证明人类起源于古猿?
4,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进化成为人类的呢?
跟踪练习:
1,人猿同祖的理论主要依据下列哪种方法提出的 ( )
A 、胚胎学研究 B 、比较解剖学 C 、古生物学研究 D 、遗传学研究 2,关于人类起源的证据,说法正确的是 ( )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2
A 、达尔文的进化论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B 、古书以及人类中的传说都能证明人类的起源
C 、古人类的化石,包括遗体、遗迹、遗物,是人类进化的直接证据 D 、通过模拟实验可以证明人类的起源
3,下列不是人类起源证据的是 ( )
A 、埃及古猿头骨化石 B 、北京猿人化石 C 、始祖鸟化石 D 、人与类人猿有许多相似之处 4,研究人类起源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是 ( )
A 、化石 B 、染色体 C 、血型 D 、资料记载和逻辑推理
活动二: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1, 小组合作阅读课本讨论,用表格的形式完成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并用故事或表演等形式展示人
类进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
2,劳动创造了人类,我们应该怎么做?
2, 当今,为什么人类的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的数量却再日益减少呢?请谈谈你的观点。
4,现代人猿还能进化成人吗?
跟踪练习:
5,最早直立行走的诗 ( ) 最早开始狩猎的是 ( ) 最早制造工具的是 ( ) 最关键的阶段是 ( ) 已经具有语言能力的是 ( ) 最早使用火的是 ( )
A 、南方古猿 B 、能人
C 、直立人 D 、智人 6,人类进化的历程中发生最显著的变化是 ( )
A 、后肢粗壮 B 、奔跑飞快 C 、脑容量增加 D 、群居生活 7,火的使用对人类进化的主要意义在于 ( )
A 、垦荒种地 B 、烧制陶瓷 C 、烧制木炭,用于取暖 D 、烧熟食物,易于消化吸收 8,1929年,中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首次发现了完整的、距今50万年的北京人头盖骨.1941年,随着太平洋战争爆发,北京人头盖骨在二战中从此下落不明.北京人头盖骨的遗失是人类考古学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3 历史上的“世界奇案”之一.但近日,据二战时美国海军陆战队士兵理查德? 鲍恩老人的回忆,提供了北京人头盖骨可能埋藏在中国秦皇岛某地的一个停车场下的新线索.
(1)材料中的头骨化石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________.
(2)如图为现代类人猿和人类的头骨.请你据图比较,判断甲是________的头骨,你判断的依是________.
(3)人类进化四个阶段中,最关键的阶段________.
拓展延伸:
研究人类的起源和发展,除了化石以外,还有什么其他的方法?请课后模仿科学家的研究方法,查阅资料,搜集信息,并与同学交流。
学有所获: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请写下来。
1、
2、
3、
附:
比较解剖学(Zootomy/Comparative Anatomy)是用解剖的方法研究比较脊椎动物的鱼纲、两栖纲、爬行纲、鸟纲和哺乳纲及其类群的器官、系统的形态和结构的一门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也根据古脊椎动物的化石找到器官的同功或同源的依据,从而阐明脊椎动物各类别间的系统演化关系。为生物进化理论提供证据。
研究领域
比较解剖学是属于各系统、各族系的生物所表现的体制以及器官形态加以比较而赋予体系的形态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是比较形态学的主要分支学科,对具有多样性特点的生物来说,进行比较观察是不可缺少的,可以追溯到古代。根据多数事实形成基本概念从而形成独立的学科是在十八世纪以后。创始期的学者可以列举如FeliX Vicq d ’ Azyr (1748-1795)居维叶、杰弗里圣希莱尔(G .L .Cuvier , E .Geoffroy Saint-Hilaire )等一些人的名字,以后发展成所谓纯形态学或观念论形态学的流派的除圣希莱尔(Saint-Hilaire )之外,还有梅克尔、戈耶塞、 缪勒、欧文(J .F .Meckel .J .W .von Goethe,J .M ü-er ,R .Owen )等。在达尔文创立进化论的同时,比较解剖学受到了显著的影响。比较解剖学的资料被理解为是表明形态系统发生发展的迹象,与比较发生学、古生物学并列,已成为进化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里斯克尔和戈登巴尔(E .Haeckel 、K .Ge-genbaur )等是这个时期的代表学者。比较解剖学虽然主要适用于现代生物,但从广义来说,对古生物也是适用的
病毒帮助人类进化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威拉瑞尔等人发现,在进化过程中人和脊椎动物直接从病毒那里获得了100多种基因。威拉瑞尔等人还从大量的研究中发现,我们自身体内复制DNA 的酶系统也可能来自病毒。
人和高级哺乳动物的DNA 中含有一些病毒的基因,这是病毒输送自己的基因到人体和高级哺乳动物细胞内的结果。这种结果极大地推动了人的细胞和高级生物的细胞的进化。因为病毒的具体作用是在子宫中帮助建立胎盘,这对于维持人类和高级生物的生存繁衍和种群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因此研究人员称这样的病毒是母亲的小帮手,没有它们,也许就没有人类的进化和高级哺乳动物的产生。
过去人们把病毒最基本的功能视为致病,在今天看来,这其实是一种不完全的看法。实际上导致疾病的病菌很多只是在爆发感染的极短时间内在人体内生存很短的时间。而其他少量的病毒变体则能在人体内呆较长时间。这样的病菌并不引起症状,而且可以随着宿主一道进化。例如,一些病毒被称为内源性逆转录病毒(ERV ),它们在进化中与哺乳动物细胞形成了非常亲密的关系,并成为高级哺乳动物DNA 中的组成部分。
这些ERV 是一些病毒的残余,它们在很古老的时候就以自己的方式进入哺乳动物的染色体,如今ERV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4 基因已成为高级哺乳动物染色体(DNA )中的基因组成部分。因此一些生物学家认为ERV 的基因可能在某种地方适当地帮助了胎盘的功能,因为它们在胎盘组织中起到了高水平的开关转化作用。
另一方面,很早就有研究人员提出,人体和生物体是一个非常排他的系统,但为什么母亲体内的免疫系统不排斥从受精卵开始就存在于子宫内的胎儿呢?对此人们提出了很多假说,其中之一就是有某种因素在制约着母亲的免疫系统使其不排斥胎儿。现在研究人员证明ERV 基因能调节或控制胎盘的形成,于是推论这种病毒基因在进化的过程中也许同样有通过调节胎盘的功能而阻止母亲的免疫系统排斥胎儿。当没有外来因素(病毒)阻止ERV 基因起作用时,ERV 基因就能保证胎盘的形成,从而让受精卵植入,同时能防止母体的免疫系统排斥胚胎。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说,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
人类还会发生重大进化吗
200万年前,我们祖先的大脑只有我们如今大脑的一半大,而骨骼和肌肉却比我们强壮得多 。有人据此认为,在未来一两百万年中,我们的大脑还将增加一倍,而随着越来越先进的节 省体力的技术的应用,我们的身体将变得更加脆弱,一些无用的器官如小脚趾将完全退化。
纽约“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研究员哈里·沙皮罗预测得更加精确:在未来50万年中,人 类的头骨将变得更圆,眉毛以上的部分将变得更平,牙齿的数量减少,尺寸缩小,脸部变小 ,但身高将增加,头顶更秃,体毛继续减少。同时他对技术可能对人类进化产生的影响表示 出担忧:随着人们在电脑前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多,人们的四肢和视力可能会逐渐退化,而基 因工程则可能使地球上到处都是比尔·盖茨。
以上预测虽然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却忽视了进化的基本法则。根据自然选择的规律,生物在进化过程不断自我改进,当这些改进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新物种。可是在大规模群体杂交中,新的基因变种要成为一个新物种是极其困难的,因为物种中个体数量众多就意味着 基因惰性太强。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这个例子来理解这一点。冰川时代末期,当我们人类刚开始出现时,人口 常少,而且分布得很分散,经常受气候波动影响,所以基因变异的条件非常理想。而如今人类总数已经达到60亿,分布越来越密集,个体的流动性更强,交流非常频繁,一名美国男子可以在地球另一端的报纸上登广告征婚,这种结果导致了以前以地理为界限的人种区别正变得越来越模糊,基因创新融人人类人口的条件已经消失。换句话说,人类发生重大进化的条件已经不复存在。
但这一预测是在当前条件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作出的,如果地球环境发生突变,如小行星撞地 球、超级病毒大规模爆发、核大战,或者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利用而导致环境灾难等,都有可能建立起人类进化所需的条件,但这往往是以牺牲数十亿人口为代价的,所以我们还是安于现状的好。
科学家提出人类进化动力新说
两百万年前的冰河期,直立人从非洲大地上站起来时,触发人类大进化的可能并不是男性狩猎者,而是采集植物果实、照顾孩子的母亲和祖母们。这是美国犹他大学的科学家提出的一种新假说。
据最新一期的英国《新科学家》杂志报道,几十年来,人类学家倾向于认为,狩猎活动在人类起源与进化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男性猎取动物、带回营养丰富的肉类与部落中的同伴共享,女性采集果实并照顾孩子,这种合作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开端。
但犹他大学的人类学家詹姆斯·奥康纳及其合作者在新一期《人类进化》杂志上发表文章,对狩猎驱动进化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早期的男性“猎人”可能并不是真的猎人,主要只是夺取食肉动物已经杀死的猎物。他们收获的肉类也很少,并不能提供很多营养。因此,女性采集者在早期进化过程中占有的位置比原先认为的更重要。
大多数有关早期非洲直立人从事狩猎的证据来自考古发掘,人们在遗址中发现了动物骨骼和原始的石制工具。然而,这些遗址大多数位于河流附近,这是肉食动物经常出没的区域,显然并不适宜人类居住。科学家认为,这可能只是人们把找到的猎物就地吃掉的临时聚餐地点,而不是部落居住的地方。
此外,许多动物骨骼上既有原始工具加工的痕迹,也有肉食动物的齿痕。科学家把这些骨骼与现代人类及食肉动物捕猎实验中所得的动物骨骼进行比较,研究上面的痕迹特征后,得出结论认为,原始人的猎物并不是他们自己猎取的。他们可能把食肉动物从刚刚杀死的猎物旁边赶走,夺取其劳动成果。在一些现代的非洲狩猎采集部落中,人们就很热衷于这样做。
研究人员认为,在湿润地区,人们平均每隔几天就能捡到一只猎物,而干燥地区可能一个月才会有收获。这样看来,从事“狩猎”的男性并不能给部落提供多少食物。因此,女性所从事的、有稳定收获的植物
合肥一六八中学淘冲湖学校 八年级上 生物导学稿 今日事,今日毕! 5 果实采集活动就显得至关重要,也许这才是人类早期进化背后的主要动力。
有科学家对此观点持保留态度。他们认为,即使男性并不能贡献大量的食物,狩猎活动对人类进化还是很重要。自石器时代以来,人类成为一种重要的肉食动物,这在灵长类动物中是极其不寻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