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心理视角谈写作教学作文5300字

初一作文

以心理视角谈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我主要从“唤醒学生内心读者”和“挖掘利用学生习作资源”两方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切准情感脉搏唤醒学生内心读者

去年接手初四新生时,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我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瞬间”

很显然,学生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材,大部分作文局限在用老套的事例表现肤浅的情感。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把这张统计表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看。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孩子们的表情,很多同学低下头,不言语,还有个别学生抿着嘴自嘲地笑笑。

“老师,有什么可写的,我们除了上学就是回家做作业,根本没什么可写的。”学生的这句话看似是他们的现实情况。其实不然,毕竟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是新的。

怎样引领学生走出这个写作的误区呢?我陷入了思索中,不断翻阅着各类与作文有关的杂志,想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世禄先生《读书与作文》一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时候,要为读者着想;阅读的时候,要为作者着想”。其中“写作的时候,要为读者着想”一句话点醒了我。它告诉我们写作者在写文章时一定要考虑文章为谁而写,写什么,怎么写。也就是说写作的内容与情感上都要替读者考虑,要考虑内心读者。而细想学生的习作,缺少的不就是对内心读者的关注吗。细看课标上也有要求:“作文要真实,要写实实在在的事,说自己想说愿说的话,表达自己真真切切的体验、感受,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写真事的同时,抒真情。而这种“真真切切的体验、感受”就是对你、我、他说的啊。学生没有了内心读者,情感的抒发又怎么会真实呢?

怎么让学生写出真事真情,直面内心读者?我觉得这需要我们为他们搭建情感表达的平台。而要想为学生搭建情感表达的平台,我们首先需要切准初四学生的心理脉搏,唤醒学生的内心读者。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方面,他们内心有许多秘密不愿示人,但它们又希望内心的烦恼、苦闷、困惑有人听取,并帮他们解疑;另一方面,他们又好表现,希望被他人认可;当然,有喜悦,他们也愿与他人分享„„诸多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里集聚着,他们急需

一个平台进行释放。

课标中对教学内容有着这样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为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多为学校、家庭,也会涉及一些社会上的活动,为此,我决定首先降低写作门槛,从这三方面入手,设计三类利于展现学生内心世界的作文题,引领学生在作文中自由叙

这些文题,降低了审题难度,却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或述说期望,或分享感受,或记录成长,或分享快乐„„他们在叙写内心经历的同时,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倾吐心声。

切准学生的情感脉搏,重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方能唤醒其内心读者,让我们看到他们习作真实的一面。

例文展示

例文展示

于思宇的《老师,我想说声“对不起”》一文一改往日很多学生对老师的讴歌,而是透过老师犀利的言语,感知到老师对自己满满的期待,并决心以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回报老师对他的关注。

杨文杰《妈妈,我想对你说》,选取了妈妈关心我,我却因情绪不好,打翻了牛奶的生活实例,写出自己的后悔,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于斐的《喜看文登新变化》,以一个文登市民的视角,写出文登的可喜变化。

经过了两个月的“真事真情”作文训练之后,我逐渐加大审题的难度,进行作文分类训练。而学生也已习惯于从生活中选材,关注内心的读者,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并把生活事件加以整合,进行创造性表述。

在后期训练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文。例如,《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奔跑在路上》《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例文展示(屏示)

叶圣陶先生在《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中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通过层级文题训练,学生明确了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上能充分考虑与内心读者交流的方式方法,让内在的情感缓缓流出,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主题与情感得以升华。

二、把握心理特点发掘学生习作资源

初四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作文,考场作文指导就成了不可绕过的话题。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和组内老师,把1—8册书翻了多遍,从中找寻写作的规律,利用名家名作为引导,指导学生写作,还一起设计了“审题”“结构”“细节”“开头”“结尾”等一系列的作文课。可这些课上完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写作技巧而已,回归到写作中,仍是“我行我素”写作能力没有多大提升。而且,我也感觉这种教法,往往使学生的习作失去了个性,成了新“八股文”,而使学生逐渐失去写作兴趣。

一次“与青春期孩子握握手”的心理小组活动给了我启示——我决定抓住这阶段学生“渴望被认可,被关注,批判与创新思维得到一定发展,喜好表现”等心理特点,选择一定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这句话“学生的资源是自然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是教育应该利用的宝贵资源。”也给了我授课的方向——我也可以再从学生的习作入手,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作文教学。

(一)点击习作“精妙处”,激发写作兴趣

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心理方面,更想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在他人的认可中,他们不断整合自我意识,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就从“认可”学生习作做起,以宽容、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尤其对于个别作文能力极差的学生,我也会在其“百无一是”的习作中寻得“一是”,发现其文中的闪光点。

对于每位学生的作文,我都用心来看,哪怕是一个精当的词,一句生动的话语,一个准确的修辞,我都会给学生打印出来,制成题为“文苑”的习作班报,以期刊的形式或打印、或放在QQ 群中,供大家共同赏析。(屏示)当我发现有的孩子的文章,在前几期“文苑”报中没有出现时,我会与他一起修改,成形后,刊登在班级作文报中。有的孩子文章中的语句很有哲理性,我就将其打印出来,以名言的形式赠送给大家„„(屏示)诸多的形式增进了学生们的写作信心。尤其是看到学生见到自己的“作品”得以“刊登”时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也令我感动。

我们的肯定与赞美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当然,对于学生文中的缺点,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会以委婉的口吻给予修改提醒。在集体讲评中,也不是每次只念优秀作文,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的作文,我也会选取其习作片段,在集体讲评中予以展示,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有人说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靠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起来的。没有什么比成就感更能让人兴奋快乐的了。我用“积极关注”的目光,点击学生习作的“精妙处”,增进了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习作对照赏析,学习细节描写

1、例文对比,感知细节

在学生作文中,平铺直叙的现象随处可见。细节描写是很多学生作文所欠缺的。而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这样谈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抓住这阶段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模仿能力也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发展的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地发展起来。(所谓的思维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以及正确性的特点。)好张扬个性。”的特点。我以学生的习作为例,进行比较赏析,让他们在思维的撞击中,认识到其习作的欠缺处,明确考场作文的方向,感知细节的魅力。

在作文指导中,我曾给学生如出示过这两段例文:

例文展示

我把这两段文字呈现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评价这两段文字,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段。而这两段文字正好代表了目前学生写作的两种风格。在比较分析中,学生各抒己见。在辨析中,感受到第一段文字华而不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第二段文字,则朴实细腻。作者以哨声为线索,通过对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聪明、风趣、为孩子的发展倾尽全力的母亲。在平凡的小事中,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这样就让学生直观而深切地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细节描写呢?

2、五字引领,学写细节

通过优秀例文引领,让学生从中寻找细节描写的规律。

我提醒学生在描写一个情节的时候,在心里问自己“当时我看到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到什么?我感悟到什么?”运用“看听想做感”五字法,让文章内容细致生动起来。

在具体操作中,就是让学生在找准事件详写点的基础上,用“看听想做感”,展开情节,理清顺序,加以整合,五字引领的具体内容:(屏示) 看:看到怎样的外貌、神态、景物

听:听到怎么说的(语言),以及来自外界事物的声音 ——展开

想:想到了什么(心理)

做:做了什么(动作)

感:感悟到什么(抒情、议论) ——深化

在此训练的基础上,我还借助优秀片段赏析,让学生总结出细节描写升格口诀:(屏示) 慢展动作细描绘,

听说感想融其中,

变换角度有层次,

精准词语显神韵,

修辞手法添文采,

抒情议论内涵深。

为训练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我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习作修改,完善自己习作中细节描写;另一方面,还通过一些练习,加以提升。例如“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放学了,他第一个冲出教室。”“我吃完饭,背起书包向学校走去。”这样类似的“一句话扩展训练”,利用具体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感受力,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三)共同评改,提升习作立意 同样,学生作文立意不深也是令我们头疼的事,而文章的立意又是个抽象的话题,从理论上很难给学生讲清。根据这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思想活跃,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集体或小组的修改,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感知如何提升文章的立意。

课标中对学生的作文评改也有这样的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如这篇例文:(屏示)

例文展示

交流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探讨,都觉得这篇文章仅仅写了运动会开幕式的经过,语言过于平铺直叙,立意不深,只感受到运动会给她带来了快乐。

在大家你争我辩的修改讨论中,文章的语言渐渐丰满起来,立意也得到深化。由快乐感受上升到对学子精神面貌的赞颂(感悟)。

这是这位同学在大家对她的作文进行集体评改后,自行修改的文章。

为提升学生的文章立意,在评改作文时,我还会将不同立意角度的习作进行归类整理,分出立意深远、立意新颖、立意一般、立意偏离几种类别,并在讲评作文的时候,不动声色地依次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比照,选出最佳立意文章。在此基础上,我再选读范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互评互改,使学生在讨论中绽放个性。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一个启发心智、点燃思想的过程,学生在调整认识的过程中重新调整文章立意,培养其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深入事件本质的洞察力,经过比照、探讨后,学生模糊的思想逐渐变得清晰,幼稚的观点变得相对理性,片面的立意得到纠正,浅显的立意得到挖掘。

(四)当面批改,提高习作关注度

除了集体批改,个人修改外,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面批也是评改作文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学的知识贮存在头脑中,如果不给予一定的提示,就难以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大脑处于一种惰性的状态。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样,对于有些学生,我们的“独家代理”“挑灯夜战”,换来的可能就是他们的“横扫一眼”,实效不大。在下一次的作文中,仍会下意识地承袭旧有的思维习惯。而集体修改,一些学生会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在心理上不十分重视。学习需要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而当老师对学生的习作给予

当面批改时,学生参与接受的心理就很强烈,因为针对的是他个人独有的问题,他无法逃避,他接收信息就会积极主动。

老师写了书面评语,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评,学生有了一定的印象,再加上当面提示,那么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收效显著。

总之,发掘并利用好学生的习作资源,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积极关注,更能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写作。这对作文教学无疑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降低门槛写出真事真情的引领,习作资源的挖掘利用,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写作心理,运用一定的方式,切准学生的情感需求,唤醒学生的内心读者,找到情感抒发的着力点,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写,必然能写出真实动情的文章来。而积极关注学生的习作,在使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评改交流中明确写作的方向,学习写作的方法,增加其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中,透过学生的心理视角进行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恳请斧正。谢谢大家!

以心理视角谈写作教学

——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

我主要从“唤醒学生内心读者”和“挖掘利用学生习作资源”两方面谈谈自己在作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切准情感脉搏唤醒学生内心读者

去年接手初四新生时,为了了解学生的作文情况,我让学生写了一篇题为“难忘的瞬间”

很显然,学生缺乏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材,大部分作文局限在用老套的事例表现肤浅的情感。

第二天的课堂上,我把这张统计表投影到屏幕上让学生看。我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孩子们的表情,很多同学低下头,不言语,还有个别学生抿着嘴自嘲地笑笑。

“老师,有什么可写的,我们除了上学就是回家做作业,根本没什么可写的。”学生的这句话看似是他们的现实情况。其实不然,毕竟我们的生活每时每刻都是新的。

怎样引领学生走出这个写作的误区呢?我陷入了思索中,不断翻阅着各类与作文有关的杂志,想从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阅读中国当代著名语言学家张世禄先生《读书与作文》一书时,我看到了这样一句话“写作的时候,要为读者着想;阅读的时候,要为作者着想”。其中“写作的时候,要为读者着想”一句话点醒了我。它告诉我们写作者在写文章时一定要考虑文章为谁而写,写什么,怎么写。也就是说写作的内容与情感上都要替读者考虑,要考虑内心读者。而细想学生的习作,缺少的不就是对内心读者的关注吗。细看课标上也有要求:“作文要真实,要写实实在在的事,说自己想说愿说的话,表达自己真真切切的体验、感受,这样的文章才有生命力。”这就要求学生在写真事的同时,抒真情。而这种“真真切切的体验、感受”就是对你、我、他说的啊。学生没有了内心读者,情感的抒发又怎么会真实呢?

怎么让学生写出真事真情,直面内心读者?我觉得这需要我们为他们搭建情感表达的平台。而要想为学生搭建情感表达的平台,我们首先需要切准初四学生的心理脉搏,唤醒学生的内心读者。处于这个时期的孩子,一方面,他们内心有许多秘密不愿示人,但它们又希望内心的烦恼、苦闷、困惑有人听取,并帮他们解疑;另一方面,他们又好表现,希望被他人认可;当然,有喜悦,他们也愿与他人分享„„诸多的情感在学生的心里集聚着,他们急需

一个平台进行释放。

课标中对教学内容有着这样的要求“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因为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多为学校、家庭,也会涉及一些社会上的活动,为此,我决定首先降低写作门槛,从这三方面入手,设计三类利于展现学生内心世界的作文题,引领学生在作文中自由叙

这些文题,降低了审题难度,却能唤醒学生沉睡的记忆。或述说期望,或分享感受,或记录成长,或分享快乐„„他们在叙写内心经历的同时,能表达出内心的真情实感,倾吐心声。

切准学生的情感脉搏,重视挖掘学生的生活经历,尊重他们的情感体验,方能唤醒其内心读者,让我们看到他们习作真实的一面。

例文展示

例文展示

于思宇的《老师,我想说声“对不起”》一文一改往日很多学生对老师的讴歌,而是透过老师犀利的言语,感知到老师对自己满满的期待,并决心以实际行动努力学习,回报老师对他的关注。

杨文杰《妈妈,我想对你说》,选取了妈妈关心我,我却因情绪不好,打翻了牛奶的生活实例,写出自己的后悔,感受到母亲对自己的爱。

于斐的《喜看文登新变化》,以一个文登市民的视角,写出文登的可喜变化。

经过了两个月的“真事真情”作文训练之后,我逐渐加大审题的难度,进行作文分类训练。而学生也已习惯于从生活中选材,关注内心的读者,抒发内心的真实情感,并把生活事件加以整合,进行创造性表述。

在后期训练中涌现出很多优秀的作文。例如,《那一刻,我的世界春暖花开》《奔跑在路上》《真情在生活中流淌》。

例文展示(屏示)

叶圣陶先生在《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中说:“我们要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做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而无所谓练习;这就与文章产生的自然程序完全一致了。”通过层级文题训练,学生明确了写作时要有读者意识,在思想内容、语言表达上能充分考虑与内心读者交流的方式方法,让内在的情感缓缓流出,表达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让主题与情感得以升华。

二、把握心理特点发掘学生习作资源

初四的学生面临的是中考作文,考场作文指导就成了不可绕过的话题。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我和组内老师,把1—8册书翻了多遍,从中找寻写作的规律,利用名家名作为引导,指导学生写作,还一起设计了“审题”“结构”“细节”“开头”“结尾”等一系列的作文课。可这些课上完后,学生仅仅是知道了这些写作技巧而已,回归到写作中,仍是“我行我素”写作能力没有多大提升。而且,我也感觉这种教法,往往使学生的习作失去了个性,成了新“八股文”,而使学生逐渐失去写作兴趣。

一次“与青春期孩子握握手”的心理小组活动给了我启示——我决定抓住这阶段学生“渴望被认可,被关注,批判与创新思维得到一定发展,喜好表现”等心理特点,选择一定的授课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美国教育家杜威的这句话“学生的资源是自然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是教育应该利用的宝贵资源。”也给了我授课的方向——我也可以再从学生的习作入手,利用身边的资源,开展作文教学。

(一)点击习作“精妙处”,激发写作兴趣

由于这一时期的学生,“在心理方面,更想得到家长、老师、同学的认可和尊重。在他人的认可中,他们不断整合自我意识,拥有更客观的自我形象、正向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就从“认可”学生习作做起,以宽容、欣赏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习作,我不再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学生,尤其对于个别作文能力极差的学生,我也会在其“百无一是”的习作中寻得“一是”,发现其文中的闪光点。

对于每位学生的作文,我都用心来看,哪怕是一个精当的词,一句生动的话语,一个准确的修辞,我都会给学生打印出来,制成题为“文苑”的习作班报,以期刊的形式或打印、或放在QQ 群中,供大家共同赏析。(屏示)当我发现有的孩子的文章,在前几期“文苑”报中没有出现时,我会与他一起修改,成形后,刊登在班级作文报中。有的孩子文章中的语句很有哲理性,我就将其打印出来,以名言的形式赠送给大家„„(屏示)诸多的形式增进了学生们的写作信心。尤其是看到学生见到自己的“作品”得以“刊登”时那种欣喜若狂的表情,也令我感动。

我们的肯定与赞美是学生写作的动力。当然,对于学生文中的缺点,我们也不能忽视,我会以委婉的口吻给予修改提醒。在集体讲评中,也不是每次只念优秀作文,对于有进步的学生的作文,我也会选取其习作片段,在集体讲评中予以展示,表扬。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有人说一个人的自信心是靠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起来的。没有什么比成就感更能让人兴奋快乐的了。我用“积极关注”的目光,点击学生习作的“精妙处”,增进了学生的写作信心,激发了他们的写作兴趣。

(二)习作对照赏析,学习细节描写

1、例文对比,感知细节

在学生作文中,平铺直叙的现象随处可见。细节描写是很多学生作文所欠缺的。而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这样谈细节:“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的亮点和得分点。”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抓住这阶段学生“有积极向上的心理,模仿能力也强。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在发展的同时,其思维的批判性也明显地发展起来。(所谓的思维批判性,是指在思维活动中善于严格地分析思维材料并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的一种思维品质,它具有分析性、策略性、全面性、独立性以及正确性的特点。)好张扬个性。”的特点。我以学生的习作为例,进行比较赏析,让他们在思维的撞击中,认识到其习作的欠缺处,明确考场作文的方向,感知细节的魅力。

在作文指导中,我曾给学生如出示过这两段例文:

例文展示

我把这两段文字呈现给学生,然后让他们评价这两段文字,说说自己喜欢哪一段。而这两段文字正好代表了目前学生写作的两种风格。在比较分析中,学生各抒己见。在辨析中,感受到第一段文字华而不实,没有实质性的内容,而第二段文字,则朴实细腻。作者以哨声为线索,通过对母亲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刻画了一位聪明、风趣、为孩子的发展倾尽全力的母亲。在平凡的小事中,让人感受到母爱的伟大、无私。这样就让学生直观而深切地体会到了细节描写的作用。

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展开细节描写呢?

2、五字引领,学写细节

通过优秀例文引领,让学生从中寻找细节描写的规律。

我提醒学生在描写一个情节的时候,在心里问自己“当时我看到什么?我听到了什么?我做了什么?我想到什么?我感悟到什么?”运用“看听想做感”五字法,让文章内容细致生动起来。

在具体操作中,就是让学生在找准事件详写点的基础上,用“看听想做感”,展开情节,理清顺序,加以整合,五字引领的具体内容:(屏示) 看:看到怎样的外貌、神态、景物

听:听到怎么说的(语言),以及来自外界事物的声音 ——展开

想:想到了什么(心理)

做:做了什么(动作)

感:感悟到什么(抒情、议论) ——深化

在此训练的基础上,我还借助优秀片段赏析,让学生总结出细节描写升格口诀:(屏示) 慢展动作细描绘,

听说感想融其中,

变换角度有层次,

精准词语显神韵,

修辞手法添文采,

抒情议论内涵深。

为训练学生的细节描写能力,我一方面让学生通过习作修改,完善自己习作中细节描写;另一方面,还通过一些练习,加以提升。例如“老师拿着试卷走进教室。”“放学了,他第一个冲出教室。”“我吃完饭,背起书包向学校走去。”这样类似的“一句话扩展训练”,利用具体的情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及感受力,提升学生细节描写的能力。

(三)共同评改,提升习作立意 同样,学生作文立意不深也是令我们头疼的事,而文章的立意又是个抽象的话题,从理论上很难给学生讲清。根据这阶段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思想活跃,与成人相比较少有保守性,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的特点,我引导学生对习作进行集体或小组的修改,让学生通过分析、探讨,感知如何提升文章的立意。

课标中对学生的作文评改也有这样的要求“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沟通见解。”

如这篇例文:(屏示)

例文展示

交流中,学生积极思考,相互探讨,都觉得这篇文章仅仅写了运动会开幕式的经过,语言过于平铺直叙,立意不深,只感受到运动会给她带来了快乐。

在大家你争我辩的修改讨论中,文章的语言渐渐丰满起来,立意也得到深化。由快乐感受上升到对学子精神面貌的赞颂(感悟)。

这是这位同学在大家对她的作文进行集体评改后,自行修改的文章。

为提升学生的文章立意,在评改作文时,我还会将不同立意角度的习作进行归类整理,分出立意深远、立意新颖、立意一般、立意偏离几种类别,并在讲评作文的时候,不动声色地依次展示出来,使学生在自我反思中进行比照,选出最佳立意文章。在此基础上,我再选读范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互评互改,使学生在讨论中绽放个性。不同的学生会产生不同的想法,这是一个启发心智、点燃思想的过程,学生在调整认识的过程中重新调整文章立意,培养其独立的判断能力和深入事件本质的洞察力,经过比照、探讨后,学生模糊的思想逐渐变得清晰,幼稚的观点变得相对理性,片面的立意得到纠正,浅显的立意得到挖掘。

(四)当面批改,提高习作关注度

除了集体批改,个人修改外,我们对学生的习作进行面批也是评改作文中不可或缺的方法。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看,学生学的知识贮存在头脑中,如果不给予一定的提示,就难以提取出来,加以运用。大脑处于一种惰性的状态。我们的作文教学也是一样,对于有些学生,我们的“独家代理”“挑灯夜战”,换来的可能就是他们的“横扫一眼”,实效不大。在下一次的作文中,仍会下意识地承袭旧有的思维习惯。而集体修改,一些学生会认为这不是他个人的问题,在心理上不十分重视。学习需要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而当老师对学生的习作给予

当面批改时,学生参与接受的心理就很强烈,因为针对的是他个人独有的问题,他无法逃避,他接收信息就会积极主动。

老师写了书面评语,并在课堂上进行集体讲评,学生有了一定的印象,再加上当面提示,那么学生的作文训练就会收效显著。

总之,发掘并利用好学生的习作资源,不仅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和同学对他们的积极关注,更能让他们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写作。这对作文教学无疑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在作文教学过程中,降低门槛写出真事真情的引领,习作资源的挖掘利用,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如果能够抓住学生的写作心理,运用一定的方式,切准学生的情感需求,唤醒学生的内心读者,找到情感抒发的着力点,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感可写,必然能写出真实动情的文章来。而积极关注学生的习作,在使学生树立写作信心的同时,又能使学生在评改交流中明确写作的方向,学习写作的方法,增加其文章的厚度与深度。

以上是我在作文教学中,透过学生的心理视角进行作文教学的点滴体会,不当之处,恳请斧正。谢谢大家!


相关作文

  • 园丁赞歌作文3900字
  • 选取记叙的角度 教材分析: "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是第一.二模块关于记叙类文章系列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这是一个比较侧重于"怎么写"的问题,但因为结合了"园丁赞歌"这一话题,在教学中处理得当的话,是能够引领学生从内容与形式统一的角度实实在在 ...

  • 感悟亲情作文教学设计作文4700字
  • 捕捉生活线索诗化亲情体验 --" 感悟亲情" 作文教学说课 杨 慧 叶圣陶和夏丏尊先生在合著的<阅读与写作>中说到:"写作素材的来源普遍于整个生活,整个生活时时在那里向上发展,写作的素材自会滔滔汩汩地无穷无尽地流注出来,而且常是澄清的."<语 ...

  • 中小学阅读写作难题20问作文4200字
  • 1 中小学阅读写作难题20问 丘河 如果说,语文教学是所有学科中的"老大难",那么作文教学则是"老大难"中的"老大难".学生怕写,教师难教:学无方法,教无体系.作文和阅读理解作为语文的两大难题,不但困扰教师,更让学生苦不堪言.本刊将以问答的 ...

  • 浅析电子邮件时代的商务信函写作作文5400字
  •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婚姻观 2 托马斯•哈代<德伯家的苔丝>中的自然主义 3 分析<天使,望故乡>的精神主题 4 论<呼啸山庄>中耐莉丁恩的作用 5 英语电影的中文名称翻译 6 小学英语语音拼读 ...

  • 浅析[雾都孤儿]中象征手法的运用作文5800字
  •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 2 中美价值观的比较--以 <老友记>为例 3 从功能翻译理论浅谈公示语翻译 4 解读<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

  • 二语写作研究的新视野作文2600字
  • 摘要: 社会文化理论的核心是强调社会.文化.历史因素对于认知构建的重要性,这对一直以来以认知理论为岗,从学习者个体出发,忽视学习者与周围环境互动的二语习得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和框架.本文将着力阐述如何以社会文化理论为框架对二语写作进行研究. 关键词:二语写作 社会文化理论 认知理论 新视野 中 ...

  • 高中记叙文写作作文8300字
  • 专题讲座 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研究 客观来讲,高中记叙文写作现状不尽如人意,一方面,老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另一方面,学生在记叙文写作的水平也不是很高.原因有哪些呢?怎样突破高中记叙文瓶颈?我想就这几个问题来谈谈我的思考和几点意见: 一.高中记叙文与初中记叙文的区别: 二.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存在的突出问 ...

  • 创新思维培养作文3100字
  • 1 论作文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写作本质是创造,是一种独创性很强的精神劳动,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小学作文教学必须依着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着眼于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大胆创新,有目的地进行富有创造性的作文训练,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未来社会对创造型人 ...

  • 努力提升高考作文水平作文3900字
  • "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新课标对作文教学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念,它扭转了传统作文中"人"."文&quo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