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细节展现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于细微处见亲情。
2、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并了解它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人物,使文章增添色彩。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温故、品读、观察、联想与训练等方式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通过学生读、说、写、练等手法 ,让学生感悟与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刻画鲜活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的观察能力,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写作中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及技巧,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启发式、阅读法、训练法、点拨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品细节描写之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作文指导课——《在爱的天空下
——用细节展现真情》(板书)。 细节是文章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我们要善于观察,捕捉细节,品味“天光水色共蔚蓝”的意境。正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启示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爱心去感受,使生活之花灿烂绽放,使细节之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心应手。
二、温故知新
2 1、品读父爱——《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问:段落重点抓住什么细节来写,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动作细节。体现在凝重的氛围中,从迟缓的动作中,流露出浓浓的父爱。
2、理解内涵——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看似信手拈来,却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能起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细微具体要典型
细节描写—— 生动细腻要精心
符合主题要刻画
3、引用名言——价值
英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巴尔扎克也曾说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三、读诗悟情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1: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动作?(临行密密缝)
问题2: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心理?(意恐迟迟归。)
问题3:仔细看图,进行想象,用几句话描写母亲为儿子缝衣的动作、神态与心理活。(提示:抓住母亲动作、神态与心理的细节,加以适当想象,揣摩母亲为游子缝衣时的心理,表现浓浓的母爱。)要求同桌可相互
3 讨论。
明确:母爱情深——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砸了砸,又用指尖轻轻一撮。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捏着针,眯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颤抖着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浓浓牵挂。
母亲的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孩子将要远行,可这寒衣还未缝完,也不知道他这一去几时回还。这样想着,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滴泪落在赶制的冬衣上,母亲赶紧拭干了泪,抬头深情地望一眼身边苦读的孩子。
小结:我们用笔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慈母对孩子真挚的爱。大家捕捉到了能表现慈母情的细节,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情感,表现了母爱的主题。
四、寻找细节
陪考的父母(用ppt 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抓住神态。
亲情颂——孩子的脚踏入考场的那一瞬间,父母的心就高高地悬了起来。看,那位父亲双眉紧锁,双唇紧闭,焦急的目光中全是对孩子的牵挂。还有那位母亲,她微微探出身子,侧着脸,恨不得看穿那高高的围墙,把自己的鼓励送到孩子的身边。
小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亲情就在我们身边。亲情就是这样溶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里,只要我们细细品味,爱就时时溢满我们的心房。
五、方法指导
如何把细节写生动呢?
方法一: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的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问:文章片段采用哪些修辞方法?体现怎样的情感?
明确:比喻、排比、拟人等,文章用充满温暖色调刻画母爱的温柔之美。
4 方法二:细化动作,体验过程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的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什么,我知道那是在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问:文章用哪些细化动作,刻画母亲对我的呵护?
明确:抚摸、抚上、漫上、按摩、滑到等,细化生动形象,具体感人,演绎出浓浓的爱意。
方法三:变换角度,拓展层次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问:文章拓展了哪些层次?
明确:用“一会儿„„一会儿”与“襁褓中的婴儿、月季花、五彩画”,意象都是美的化身,美的依托,美的绽放,突现“我”在母亲眼中的美得可人,美的怜爱。
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祥;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5 问:文章类比联想中,蕴含着母爱几种的内涵?
明确:祝福、安祥、珍爱,从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来诠释母爱的伟大。
小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
氛围中。你的身边一定不乏感人的细节。当你亲人来校看你时,当你回到
家里与亲人团聚时,请你要仔细观察,把生动感人的细节写下来,感受亲
情的可贵。让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做生活有心人。
细节关注点:
1、抓住动情点,以小见大;
2、描写细微处,表现人物;
3、选择身边事,抒发真情。
六、细节训练
观察《剪》,要求学生3—5分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用今天总结的
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并抓住图片中最大的特点加以描写。
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即文章。用心感受生活,理解生活,
表现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只
有到了江中,你才知道水中的冷暖,只有到了写作实践之河中,勤于笔耕,
你会领略写作个中的滋味与乐趣。 七、作业布置:
拿起笔,写下让你感动的亲情!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以表现亲情为主题, 特别注意细
节描写及方法的运用。
1、我的同桌 2、难忘的语文老师
3、感受母爱 4、其他(酌情自定)
八、板书设计
在爱的天空下
6
1 用细节展现真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做到于细微处见亲情。
2、理解细节描写的内涵,并了解它在作文中的重要作用。
3、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人物,使文章增添色彩。
方法与过程:
1、通过温故、品读、观察、联想与训练等方式掌握细节描写的方法。
2、通过学生读、说、写、练等手法 ,让学生感悟与运用细节描写方法刻画鲜活人物,提高写作水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培养的观察能力,留心生活,发现生活中细节之美,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教学重点:
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写作中作用。
2、体会细节描写的方法及技巧,并能运用到写作之中。
教学难点:
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塑造鲜活的人物形象
教学方法:启发式、阅读法、训练法、点拨法,赏析富有情趣的细节描写,品细节描写之韵。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非常高兴与同学们一起来学习作文指导课——《在爱的天空下
——用细节展现真情》(板书)。 细节是文章的花朵。要使花朵漂亮,我们要善于观察,捕捉细节,品味“天光水色共蔚蓝”的意境。正像罗丹所说的,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启示我们用眼睛去观察,用爱心去感受,使生活之花灿烂绽放,使细节之妙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得心应手。
二、温故知新
2 1、品读父爱——《背影》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问:段落重点抓住什么细节来写,体现了怎样的情感?
明确:动作细节。体现在凝重的氛围中,从迟缓的动作中,流露出浓浓的父爱。
2、理解内涵——细节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描写之中。它看似信手拈来,却都是作者的精心安排,能起到烘托气氛、刻画人物、揭示主题的作用。
细微具体要典型
细节描写—— 生动细腻要精心
符合主题要刻画
3、引用名言——价值
英国·布莱克《天真的预言》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
作家李准曾说“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
巴尔扎克也曾说 “唯有细节将组成作品的价值。”
三、读诗悟情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问题1: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动作?(临行密密缝)
问题2:诗中哪句描写母亲的心理?(意恐迟迟归。)
问题3:仔细看图,进行想象,用几句话描写母亲为儿子缝衣的动作、神态与心理活。(提示:抓住母亲动作、神态与心理的细节,加以适当想象,揣摩母亲为游子缝衣时的心理,表现浓浓的母爱。)要求同桌可相互
3 讨论。
明确:母爱情深——母亲把线头在舌尖上砸了砸,又用指尖轻轻一撮。她年纪大了,那细小的针眼仿佛也成了一道难闯的关。她一手拿着衣服,一手捏着针,眯着眼睛,凑到油灯前,就着油灯的亮光,颤抖着将针线穿来引去。那密密缝织在一起的是母亲对游子的浓浓牵挂。
母亲的眉头紧锁,脸上的皱纹更深了。孩子将要远行,可这寒衣还未缝完,也不知道他这一去几时回还。这样想着,母亲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一滴泪落在赶制的冬衣上,母亲赶紧拭干了泪,抬头深情地望一眼身边苦读的孩子。
小结:我们用笔生动地刻画出一位慈母对孩子真挚的爱。大家捕捉到了能表现慈母情的细节,很好地烘托了人物情感,表现了母爱的主题。
四、寻找细节
陪考的父母(用ppt 图片展示,让学生观察)抓住神态。
亲情颂——孩子的脚踏入考场的那一瞬间,父母的心就高高地悬了起来。看,那位父亲双眉紧锁,双唇紧闭,焦急的目光中全是对孩子的牵挂。还有那位母亲,她微微探出身子,侧着脸,恨不得看穿那高高的围墙,把自己的鼓励送到孩子的身边。
小结: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亲情就在我们身边。亲情就是这样溶于生活中的点滴细节里,只要我们细细品味,爱就时时溢满我们的心房。
五、方法指导
如何把细节写生动呢?
方法一:运用修辞,画其神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那是第一缕晨曦对娇花的抚弄,那是三月里的春风对碧水的温柔,那是夏日晚霞对嫩柳的辉映,那是秋夜的月光对修竹的依恋,那是冬日里的朝阳与小草的交谈。
问:文章片段采用哪些修辞方法?体现怎样的情感?
明确:比喻、排比、拟人等,文章用充满温暖色调刻画母爱的温柔之美。
4 方法二:细化动作,体验过程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看着我,我分明地感觉她的目光在我的头发上抚摸,妈妈长时间没有爱抚我的头发了,她在回忆那逝去的岁月吗?妈妈的目光抚上了我的眉,漫上了我的眼,我的眼珠不自觉的转动了几下。她的目光便一如那双温柔的手,轻轻地按摩着我的眼睑,我知道她在让我好好睡眠。妈妈的目光滑到了我的脸颊上,似乎在找寻什么,我知道那是在她自己的影子,又似乎在欣赏着什么,我知道那是在欣赏凝聚她一生心血的艺术品。
问:文章用哪些细化动作,刻画母亲对我的呵护?
明确:抚摸、抚上、漫上、按摩、滑到等,细化生动形象,具体感人,演绎出浓浓的爱意。
方法三:变换角度,拓展层次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我在这眼神的普照下,顿时有种异样的感觉。我好像变成了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在酣然入眠,感动得母亲满脸都是幸福。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朵俏丽的月季花,激动得母亲绽开了笑颜;一会儿,我好像又变成了一副五彩的画,陶醉得母亲在那儿欣赏啊欣赏。
问:文章拓展了哪些层次?
明确:用“一会儿„„一会儿”与“襁褓中的婴儿、月季花、五彩画”,意象都是美的化身,美的依托,美的绽放,突现“我”在母亲眼中的美得可人,美的怜爱。
方法四:类比联想,添其内涵
可我能感觉妈妈并没有出去,反而好像到了我的床前。我微微睁开眼,妈妈果然站在我的床边,眼睛愣愣地看着我。
眼睛愣愣地看着我,那是什么样的眼神啊! 我曾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无言的祝福;我曾在屠格涅夫的《呱„„呱„„》里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幸福的安祥;我曾在毕淑敏的《我的五样》中见过,那母亲的眼神是一种不能割舍的珍爱!
5 问:文章类比联想中,蕴含着母爱几种的内涵?
明确:祝福、安祥、珍爱,从文学作品中母亲形象来诠释母爱的伟大。
小结: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爱的
氛围中。你的身边一定不乏感人的细节。当你亲人来校看你时,当你回到
家里与亲人团聚时,请你要仔细观察,把生动感人的细节写下来,感受亲
情的可贵。让我们学会观察,学会感受,学会思考,学做生活有心人。
细节关注点:
1、抓住动情点,以小见大;
2、描写细微处,表现人物;
3、选择身边事,抒发真情。
六、细节训练
观察《剪》,要求学生3—5分钟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用今天总结的
方法进行写作练习,并抓住图片中最大的特点加以描写。
总结:处处留心皆学问,时时练笔即文章。用心感受生活,理解生活,
表现生活,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只
有到了江中,你才知道水中的冷暖,只有到了写作实践之河中,勤于笔耕,
你会领略写作个中的滋味与乐趣。 七、作业布置:
拿起笔,写下让你感动的亲情!
要求: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以表现亲情为主题, 特别注意细
节描写及方法的运用。
1、我的同桌 2、难忘的语文老师
3、感受母爱 4、其他(酌情自定)
八、板书设计
在爱的天空下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