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的选择
——尼勒克县种蜂场九年制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何福蕾事迹材料
何福蕾,女,汉族,1977年出生。1996年9月至今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过去的十余年,对于何福蕾来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2007年她在阿克塔斯汉校乳品厂学点任教。当地条件十分艰苦,距离中心校有80公里的路程,而且交通极为不便。为了不给领导添麻烦,学点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解决,玻璃坏了、凳子掉腿了,她都自己学着钉,有一次一不小心,一榔头敲到手指上,立刻肿了起来,她忍着疼,掉着泪继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从2007年3月她经组织调动来到种蜂场九年制学校,起初她就像个小学生,什么都不懂。尤其是与电脑有关系知识可谓一窍不通。可是她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始终坚持以《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加强团结,踏实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先后获得种蜂
场九年制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2008年9月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接手学校德育工作,当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至少比兄弟学校晚了近一年的时间 。而且档案工作的完善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地计算机基础,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和挑战,她犹豫不决〃〃〃〃〃〃家人的支持,学校领导的关怀给了她莫大的鼓舞,终于下定决心接手学校德育工作。从此以后,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白天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一、六两个年级的数学课,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下班后开始整理档案,一整就是3、4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加快进度,她甚至了采取少喝水、少上厕所的办法。而且种蜂场的冬天特别冷,她经常手脚冰凉,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让年迈的公婆得到休息,每天老公跑车回来后先照顾2岁的儿子吃饭、洗漱、睡觉后,再冒着风雪到学校来接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住在街边的人们总能看到一对匆忙的身影,那就是何福蕾和她的老公〃〃〃〃〃
在教学上,她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认真去备好每一节课,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班级的贫困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孩子,无一不受到她的帮助,她曾采取多种措施,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如建立一个信息库,加强三个联系、实施三重关爱(学业上帮助、生活上救助、心理上辅助)、突出三种教育(榜样教育、感恩教育、自主管理教育),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同样的阳光。她的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
作为班主任,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她追求的人生真谛。因此从2003年起她相继参加了大专、本科的学习。
在这十余年的工作中,在校领导的关怀、各位同事的帮助及家人的支持下,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能放慢她渴求进步的脚步。相信她一定会再接再厉,把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青春一并献给家乡,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就是她无悔的选择!
2009年6月10日
无悔的选择
——尼勒克县种蜂场九年制学校优秀德育工作者
何福蕾事迹材料
何福蕾,女,汉族,1977年出生。1996年9月至今从事教学工作已有十余年。过去的十余年,对于何福蕾来讲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996年-2007年她在阿克塔斯汉校乳品厂学点任教。当地条件十分艰苦,距离中心校有80公里的路程,而且交通极为不便。为了不给领导添麻烦,学点上所有的问题都自己解决,玻璃坏了、凳子掉腿了,她都自己学着钉,有一次一不小心,一榔头敲到手指上,立刻肿了起来,她忍着疼,掉着泪继续〃〃〃〃〃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从2007年3月她经组织调动来到种蜂场九年制学校,起初她就像个小学生,什么都不懂。尤其是与电脑有关系知识可谓一窍不通。可是她努力工作,不断进取,始终坚持以《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坚持在学习、生活和工作中时时处处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时时处处以大局为重,加强团结,踏实工作,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多年来,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学科知识、灵活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尚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和默默奉献的孺子牛精神,赢得了学生的喜爱、同行的认可和社会的赞誉。先后获得种蜂
场九年制学校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2008年9月在校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接手学校德育工作,当时学校的德育工作至少比兄弟学校晚了近一年的时间 。而且档案工作的完善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熟练地计算机基础,面对这样一个难题和挑战,她犹豫不决〃〃〃〃〃〃家人的支持,学校领导的关怀给了她莫大的鼓舞,终于下定决心接手学校德育工作。从此以后,她没有睡过一个好觉,白天认真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一、六两个年级的数学课,六年级的班主任工作。下班后开始整理档案,一整就是3、4个小时,为了节省时间,加快进度,她甚至了采取少喝水、少上厕所的办法。而且种蜂场的冬天特别冷,她经常手脚冰凉,家人看在眼里,疼在心上。为了让年迈的公婆得到休息,每天老公跑车回来后先照顾2岁的儿子吃饭、洗漱、睡觉后,再冒着风雪到学校来接她。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住在街边的人们总能看到一对匆忙的身影,那就是何福蕾和她的老公〃〃〃〃〃
在教学上,她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理念,在教学中不断实践创新。认真去备好每一节课,刻苦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精心设计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课堂。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孩子都享受学习的快乐,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特别是在创新教学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形成一定的教学风格。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爱是一缕金色的阳光,凡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学生的智慧还是品格都得不到充分或自由的发展。”作为班主任,应该是一个播种阳光的人,用关心、信任和激励,把阳光的种子撒进学生的心田。班级的贫困生、农民工子女、留守孩子,无一不受到她的帮助,她曾采取多种措施,关爱这些特殊群体学生,如建立一个信息库,加强三个联系、实施三重关爱(学业上帮助、生活上救助、心理上辅助)、突出三种教育(榜样教育、感恩教育、自主管理教育),使每一位学生感受到同样的阳光。她的工作也得到了校领导的认可。
作为班主任,如果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不了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最终会被时代抛弃,孜孜以求,加强学习,自我完善,是她追求的人生真谛。因此从2003年起她相继参加了大专、本科的学习。
在这十余年的工作中,在校领导的关怀、各位同事的帮助及家人的支持下,她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并不能放慢她渴求进步的脚步。相信她一定会再接再厉,把满腔的热血和宝贵的青春一并献给家乡,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出自己的全部力量,这就是她无悔的选择!
2009年6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