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家乡——丹江口
新港校区六(一)班 陈志坚
家乡,一个叫人舒服、使人留恋的名字;家乡,一个让人惊叹、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果你问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你:她,就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是鄂西北著名的旅游城市、水电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素有“中国水都”之称,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美丽的汉江河坐落在湖北省丹江口市, 它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环绕着家乡这座美丽的小城。因为它的存在, 使这座山城显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站在坝上向上游眺望, 映入眼帘的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河里的水真绿呀, 绿得像一块翡翠; 河里的水真清呀, 坐在船上向河里望去, 可以看见河里的沙石,汉江河一年四季缓缓地流淌着清凌凌的河水,她养育了左右两岸的父老乡亲。
新修建的丹江新桥宽阔平坦,明亮的路灯整齐地耸立在桥的两旁,她是左右两岸人民经济发展的纽带。右岸那一座座粉妆玉砌的高楼大厦好似春天的竹笋拔地而起,楼间街旁园林花坛林林总总、各显独色。漫步在这片热土上,真让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美丽的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5A 级旅游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它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毗临处;域跨鄂豫两省。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兴建的综 合开发和治理汉水流域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90亿立方米的庞大水体,112万亩的巨大水面,与武当仙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仙山琼阁映平湖”的美丽画卷。作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水库的枢纽工程由拦江大坝、发电站、升船机和两个灌溉引水渠渠首四部分组成。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取水处。供水直达京、津、冀、豫四省市,年调水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将使丹江口市成为“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给丹江口市带来新的发展 机遇。
家乡的民风民情,醇朴拙雅。伍家沟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只奇葩,在价值取向上提倡孝道,主张勤俭持家;扬善弃恶,宣扬有恩必报,重视朋友兄弟之间的义气;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尊重读书人,推崇智慧,重视技艺,总体上是积极向善的,反映了下层民众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它座落在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北麓的深山峻岭中。这里“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全村216户,分散在17个居民点,散处于沟、洼、梁、岔之间,交通极不便利,是一个半封闭的山村,高山松柏,沟底梯田,村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刀耕火种的旧式农家生活。村里幽静、清泰、安祥、和平,人们总是和睦相处,笑脸迎客。进入该村,一片鸟语花香景象,大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伍家沟故事村,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它虽处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境内,但它展现了长江流域荆楚文化中民间文化的起源、发展、心态、活力与传承现象。许多古老的风俗,如先秦楚人的拜日、崇火、尊凤、招魂,与尚东、尚左的信仰与风俗,至今仍在百姓的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有所留存。
伍家沟已发现民间故事近2000多个,民歌1000余首。已录音故事带近百盒,收集民歌800余首。现在,已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两集、70万字,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一集、380首民歌,另有第三本故事集已完稿、30余万字。在一个800余人的村庄中,能出现这么多民间文学作品,是十分可贵的。
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是中国荆楚文化与道教文化中民间文化的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现象,是中华大地上村落文化的特殊生态,是大山中的一块璞玉、泥沙中一个未经提炼的金块,它的作用与价值,正有待发挥。但愿它能象道教文化一样,永放光彩。
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村,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这里民歌蕴藏丰富,曲调数量大,已收集整理五千多首,大体分为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有曲调79种,被誉为“中国民歌活化石”,堪称“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已出版了《武当民间歌谣》、《吕家河村民歌研究》、《武当山吕家河民歌集》、《吕家河民歌风光》等。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丹江口习家店镇的中国民间戏曲村--青塘村。为古均州特有的地方戏,以“调子戏”和“八岔子戏”而闻名。“调子戏”是花鼓戏与当地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结合发展形成的,俗称“九腔十八调”。文场用龙头四弦琴伴奏;武场以铙钹为主要乐器,边鼓、手板很少使用。曲调有半仙板、老生调、换衣调、铺板门调等。“八岔子”戏,除用锣鼓伴唱外,还用古均州所特有的一种和二胡相似的乐器“蛤蟆翁”伴唱。曲调有慢八岔头、慢板、类板等。青塘村现在能唱“调子戏”和“八岔子戏”的还有20多人,能唱《分水河》、《天平山》、《山伯访友》、《阴阳错》、《白草坡》等10多个剧目。
丹江口的风景吸引着我,我为我的家乡丹江口市而骄傲,为这里的历史、山水而惊叹,为这里的风俗、文化特征而自豪。
美丽的家乡——丹江口
新港校区六(一)班 陈志坚
家乡,一个叫人舒服、使人留恋的名字;家乡,一个让人惊叹、令人神往的地方。如果你问我的家乡在哪里?我会自豪地告诉你:她,就是湖北省丹江口市,是鄂西北著名的旅游城市、水电城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汉江中上游,素有“中国水都”之称,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美丽的汉江河坐落在湖北省丹江口市, 它像一条绿色的绸带环绕着家乡这座美丽的小城。因为它的存在, 使这座山城显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站在坝上向上游眺望, 映入眼帘的简直就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河里的水真绿呀, 绿得像一块翡翠; 河里的水真清呀, 坐在船上向河里望去, 可以看见河里的沙石,汉江河一年四季缓缓地流淌着清凌凌的河水,她养育了左右两岸的父老乡亲。
新修建的丹江新桥宽阔平坦,明亮的路灯整齐地耸立在桥的两旁,她是左右两岸人民经济发展的纽带。右岸那一座座粉妆玉砌的高楼大厦好似春天的竹笋拔地而起,楼间街旁园林花坛林林总总、各显独色。漫步在这片热土上,真让人有“人在路上行,如在画中游”的感觉
美丽的丹江口市是武当文化的发源地。境内的武当山是我国著名的道教圣地,国家5A 级旅游区,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被列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武当武术享誉世界。它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
丹江口水库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毗临处;域跨鄂豫两省。是20世纪50年代末期国家兴建的综 合开发和治理汉水流域的大型水利枢纽工程,290亿立方米的庞大水体,112万亩的巨大水面,与武当仙山交相辉映,构成了“仙山琼阁映平湖”的美丽画卷。作为亚洲第一大人工淡水湖,被称为汉江的天然水位调节器。水库的枢纽工程由拦江大坝、发电站、升船机和两个灌溉引水渠渠首四部分组成。它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调水源头,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和取水处。供水直达京、津、冀、豫四省市,年调水130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将使丹江口市成为“世界水都,亚洲天池”,给丹江口市带来新的发展 机遇。
家乡的民风民情,醇朴拙雅。伍家沟民间故事是中国民间文学园地中的一只奇葩,在价值取向上提倡孝道,主张勤俭持家;扬善弃恶,宣扬有恩必报,重视朋友兄弟之间的义气;歌颂至死不渝的爱情,希望有情人终成眷属;尊重读书人,推崇智慧,重视技艺,总体上是积极向善的,反映了下层民众的人生理想和追求。
它座落在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北麓的深山峻岭中。这里“九沟十八洼,一百单八岔,岔岔有人家”。全村216户,分散在17个居民点,散处于沟、洼、梁、岔之间,交通极不便利,是一个半封闭的山村,高山松柏,沟底梯田,村民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刀耕火种的旧式农家生活。村里幽静、清泰、安祥、和平,人们总是和睦相处,笑脸迎客。进入该村,一片鸟语花香景象,大有世外桃源的感觉。
伍家沟故事村,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它虽处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六里坪镇境内,但它展现了长江流域荆楚文化中民间文化的起源、发展、心态、活力与传承现象。许多古老的风俗,如先秦楚人的拜日、崇火、尊凤、招魂,与尚东、尚左的信仰与风俗,至今仍在百姓的婚丧嫁娶等活动中有所留存。
伍家沟已发现民间故事近2000多个,民歌1000余首。已录音故事带近百盒,收集民歌800余首。现在,已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故事集》两集、70万字,出版《伍家沟村民间歌谣集》一集、380首民歌,另有第三本故事集已完稿、30余万字。在一个800余人的村庄中,能出现这么多民间文学作品,是十分可贵的。
伍家沟民间故事村,是中国荆楚文化与道教文化中民间文化的一个既普通又特殊的现象,是中华大地上村落文化的特殊生态,是大山中的一块璞玉、泥沙中一个未经提炼的金块,它的作用与价值,正有待发挥。但愿它能象道教文化一样,永放光彩。
被誉为“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的吕家河村,位于丹江口市官山镇。这里民歌蕴藏丰富,曲调数量大,已收集整理五千多首,大体分为阴歌、阳歌和长篇叙事诗,有曲调79种,被誉为“中国民歌活化石”,堪称“中国汉民族民歌第一村”。已出版了《武当民间歌谣》、《吕家河村民歌研究》、《武当山吕家河民歌集》、《吕家河民歌风光》等。2003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中国民间艺术之乡”。2008年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位于丹江口习家店镇的中国民间戏曲村--青塘村。为古均州特有的地方戏,以“调子戏”和“八岔子戏”而闻名。“调子戏”是花鼓戏与当地民间说唱、歌舞及民歌小调结合发展形成的,俗称“九腔十八调”。文场用龙头四弦琴伴奏;武场以铙钹为主要乐器,边鼓、手板很少使用。曲调有半仙板、老生调、换衣调、铺板门调等。“八岔子”戏,除用锣鼓伴唱外,还用古均州所特有的一种和二胡相似的乐器“蛤蟆翁”伴唱。曲调有慢八岔头、慢板、类板等。青塘村现在能唱“调子戏”和“八岔子戏”的还有20多人,能唱《分水河》、《天平山》、《山伯访友》、《阴阳错》、《白草坡》等10多个剧目。
丹江口的风景吸引着我,我为我的家乡丹江口市而骄傲,为这里的历史、山水而惊叹,为这里的风俗、文化特征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