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龙子湖区行知实验学校 孟丽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来自行知实验学校,我叫孟丽。我说课的内容是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我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几个方面来说。
一、 说教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作家王安忆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小外甥童年的种种趣事,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二、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初中,相似的故事,类似的经历,肯定能唤起他们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激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小男孩的经历,体会小男孩的丰富情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说出这五个小标题中的故事。七年级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在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征时,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进而能够独立思考,试图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定为:
1、 阅读课文,准确地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品味文章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激励学生做生活中真正的男子汉。
四、 说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难点,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我决定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充实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效果,让学生对男子汉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么四岁的小男孩为什么被称为男子汉呢?相比之下,使学生对男子汉的形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2、诵读法。让学生熟悉文本,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加深人物的情感体验,再现人物形象。
3、合作探究法。以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五、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因为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孩子,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在上课前,将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体育、科级、影视明星(刘翔、杨利伟、成龙)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明星的男子汉事迹,这样使课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同时明星的男子汉形象与我们文中的四岁小男子汉形象,形成反差,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课题。
2、正音正字
(课件)馋 风靡 嗫嚅 恍惚 倔强
胆怯 嘱咐 沮丧 济济 轮廓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预习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倔强”(jué ji àng) 一词的读法要特别强调。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号召学生对已知的事物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3、整体感知
请学生浏览文章,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小男子汉的?
(文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学生能够一下找出五个方面的描写,引出用小
标题的形式对文章的材料进行分类的写作方式。)
4、分析人物形象
再次浏览文章,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男子汉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说出你的理由。
(重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筛选出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而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作一个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人物性格,认识人物形象。)
4、品味语言 学法指导
1、从形式上品味: 分析运用何种写作手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富有表现力
的词语)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从内容上品味: 分析语句有怎样的含义,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性格特征、
情感等。
示例: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
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明确: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小男孩想去少林寺当和尚,练就高强的武功,
却又舍不得放弃心爱食物的矛盾心理 。“小心” 一词表现出了他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和神情。
让学生找出文中值得品味的语言,用老师教的方法,试着品味语言。
(中考的阅读理解共55分,占总分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阅读是中考得分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究其原因不是学生读不懂,而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答,心中有话却不知如何组织语言,从什么方面着手。为此,在此环节,我特意设计了学法指导,并做出示范。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赏析品味语言的方法加以归纳概括,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如何做,提高学生阅读得分率。)
5、拓展延伸
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哪些行为可以称得上是男子汉的行为呢?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环节中,旨在启发学生讲一讲周围人群中具有男子汉精神的人,我们经常有一种误区,平凡的生活中一切都成了平凡,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才是重要的。)
7、课后作业
收集整理著名人物的男子汉行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六、 说板书
板书的设计重在体现文章的内容,揭示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设计该板书,立足简洁明了。
附: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率真爽气 勇敢坚强
独立自主 沉着稳重
语言: 生动形象 幽默风趣
以上是我关于《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和评委指出。谢谢大家!
《我们家的男子汉》说课稿
龙子湖区行知实验学校 孟丽
尊敬的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
我来自行知实验学校,我叫孟丽。我说课的内容是王安忆的《我们家的男子汉》。我会从教材,学情,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几个方面来说。
一、 说教材 本课是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童年趣事”中的一篇文章。它是一篇成人写孩子趣事的文章,童年生活在人的一生中是最美好最纯真的,它是璀璨夺目的,它是熠熠闪光的!充满童真童趣的孩子在令成年人哑然失笑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纯粹的感动和震撼,作家王安忆深情回忆了自己的小外甥童年的种种趣事,生动细腻地描写了一个小男孩的成长过程,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小男子汉的形象。
二、 说学情
七年级的孩子,刚刚步入初中,相似的故事,类似的经历,肯定能唤起他们生活和情感的体验,激起他们的共鸣,学生能够很快的理解小男孩的经历,体会小男孩的丰富情感,在预习的基础上,学生能够用简短的语言说出这五个小标题中的故事。七年级的孩子,口语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还不是很强,而且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习惯尚未形成,因此在概括小男孩的性格特征时,加上老师的适时引导,启发学生合作探究学习,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进而能够独立思考,试图去解决一些问题,从而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 说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特点,教学目标定为:
1、 阅读课文,准确地概括出文中小男孩的性格特征。
2、品味文章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的语言。
3、理解男子汉的含义,激励学生做生活中真正的男子汉。
四、 说教学方法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的要求:“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难点,解决阅读中遇到的问题,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课的实际,我决定采用如下的方式进行教学:
1、多媒体教学。充实了课堂内容,提高了课堂效果,让学生对男子汉的形象有一个感性的认识,那么四岁的小男孩为什么被称为男子汉呢?相比之下,使学生对男子汉的形象有了更理性的认识。
2、诵读法。让学生熟悉文本,便于整体把握文章。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诵读,通过反复的诵读,加深人物的情感体验,再现人物形象。
3、合作探究法。以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师适当引导,启发。
五、 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因为面对的是一群陌生的孩子,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活跃课堂气氛,更重要的是拉近与孩子们的距离,我在上课前,将展示学生耳熟能详的体育、科级、影视明星(刘翔、杨利伟、成龙)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些明星的男子汉事迹,这样使课堂在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拉开序幕。同时明星的男子汉形象与我们文中的四岁小男子汉形象,形成反差,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出课题。
2、正音正字
(课件)馋 风靡 嗫嚅 恍惚 倔强
胆怯 嘱咐 沮丧 济济 轮廓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课前布置学生查字典预习生字词。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倔强”(jué ji àng) 一词的读法要特别强调。法国生物学家贝尔纳曾说过:“妨碍学习的最大障碍,并不是未知的东西,而是已知的东西。”号召学生对已知的事物要大胆怀疑,小心求证。
3、整体感知
请学生浏览文章,说说文章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个小男子汉的?
(文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学生能够一下找出五个方面的描写,引出用小
标题的形式对文章的材料进行分类的写作方式。)
4、分析人物形象
再次浏览文章,你觉得作者笔下的男子汉具有哪些性格特征?说出你的理由。
(重在指导学生在阅读中能够筛选出文中重要的信息,进而对整篇文章的内容作一个较全面而准确地把握,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分析人物性格,认识人物形象。)
4、品味语言 学法指导
1、从形式上品味: 分析运用何种写作手法(修辞手法、人物描写、富有表现力
的词语) ,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
2、从内容上品味: 分析语句有怎样的含义,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性格特征、
情感等。
示例:他向往着去少林寺当和尚。可是我告诉他当和尚不能吃荤。他说:“用肉
汤拌饭可以吗?”“不可以。”“那么棒冰可以吃吗?”他小心地问,是问“棒冰”,而不是冰淇淋,甚至不是雪糕。
明确:运用语言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小男孩想去少林寺当和尚,练就高强的武功,
却又舍不得放弃心爱食物的矛盾心理 。“小心” 一词表现出了他希望得到肯定回答的心态和神情。
让学生找出文中值得品味的语言,用老师教的方法,试着品味语言。
(中考的阅读理解共55分,占总分的三分之一以上,可见阅读是中考得分的重要部分,也是学生最容易失分的地方,究其原因不是学生读不懂,而是学生不知道如何答,心中有话却不知如何组织语言,从什么方面着手。为此,在此环节,我特意设计了学法指导,并做出示范。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如何赏析品味语言的方法加以归纳概括,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如何做,提高学生阅读得分率。)
5、拓展延伸
对我们中学生来讲,哪些行为可以称得上是男子汉的行为呢?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
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本环节中,旨在启发学生讲一讲周围人群中具有男子汉精神的人,我们经常有一种误区,平凡的生活中一切都成了平凡,让孩子们发现生活中的美才是重要的。)
7、课后作业
收集整理著名人物的男子汉行为,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吧。
(《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就是让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
六、 说板书
板书的设计重在体现文章的内容,揭示文章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设计该板书,立足简洁明了。
附:板书设计
我们家的男子汉
王安忆
率真爽气 勇敢坚强
独立自主 沉着稳重
语言: 生动形象 幽默风趣
以上是我关于《我们家的男子汉》一课的教学设计,不足之处还望专家和评委指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