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西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析
客观地说,自2005年江西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开始,江西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受到的表扬远多于批评。当然,2010年的材料命题作文“找回童年”亦是一次璞真的“找回”,即回到了1999年以前全国卷的命题限制和文体限制。
在这“两种限制”回归的前提下,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考生作文的返璞归真,笔者选录了几篇2010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佳作与读者共享。
一、中规中矩篇
找回童年
江西某考生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上的秋千上……”想起这首《童年》,心中百感交集。童年岁月中那些天真浪漫的场景,无忧无虑的笑脸,特别是人性中最纯真最自然的那种美丽,只要在脑海中一闪现,就给我生命深处最由衷的喜悦。可是啊,童年在哪里呢?那颗纯真的童心还在灵魂中存在吗?这又不觉让人忧愁。 面对童年渐行渐远,心中对纯真童心的呼唤化作一声呐喊:找回童年。
找回童年,难道是找回那些过家家,捕蜻蜓,捣蚁窝,这些场景吗?这未免幼稚可笑。我寻求的那是人性中最纯真的那颗童心。
找回童年,找回那份天真烂漫的童真情怀。我想到了一个叫钱钟书的老小孩。已步入老年的钱钟书还经常时不时地往老伴脸上画着好玩的画来逗老伴开心。岁月如流,老去了容颜,但仍在的是那份童真
情怀。钱老的那份未曾泯灭的童心让人感动,也让我明白,在纷纷扰扰的世俗漩涡中,我们仍要永存那份童心。
找回童年,找回那份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我们却是有了知识丢弃了想象力。小时候我们想象着飞向天空中的月亮上去,我们想象有一张翅膀就可去飞翔……而现在真的可以了。因此可以说想象力促进人类进步,那我们又怎能丢呢?保持想象力,像李白般让思绪驰骋于“手可摘星辰”的境界中,在“白发三千丈”中拓展我们思想的长度。
找回童年,找回那些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自然的基石。牛顿缘起一个苹果的好奇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对蒸汽顶开锅的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可见好奇心的重要,童年我们对山山水水好奇,对草木虫鱼好奇,虽然没有重大发现,但让我们认识了世界。现在的我们好像厌倦了平常事物,所以更应保持高昂的好奇心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找回童年,找回那些久违的童真情怀,找回想象力和好奇心,让我们以一颗虔诚的童心去发现更美丽的世界。
找回童年,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童心,擦亮我们疲倦的眼睛,让那份时代中缺乏童真的忧伤散去,回到我们心灵的秋千上,用童真荡出生命美丽的弧线,去描绘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丽多彩的世界。 双手合十,我祈望将那份呐喊化为行动。
评析:没有震烁古今的经典素材,没有精彩绝伦的惊人妙句,没有深奥难懂的哲思苦想;有的是中规中矩的规范行文,有的是行云流
水的文思构想,有的是情真意切的自然流露。其实,能做到此种中规中矩,阅卷老师又怎么好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透视现实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地上的秋千上,有孩子们的欢笑……期待着放学,期待着夏天,期待着我们的童年……”一首唱响一代人的经典歌曲《童年》,就这样拂入我的心底。伴随着轻快的节奏,思绪也不由地跟着舞动。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蓝天,绿草的奔跑;曾几何时,我们也慢慢分明了棱角,告别稚气;曾几何时,我们又在无声地感叹岁月变迁人生短暂。就在这种回望中,渐渐地与童年告别流逝。
他们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新款玩具层出不穷。美味的洋餐,艳丽的服饰,便捷的娱乐设施……样样备至。从这样的童年走过,是他们也想体验一把的。
我们却说,我们是无奈的一代。各种娱乐亦是精彩,可也比不上在蓝天白云下自由放歌来得无忧;激烈的竞争环境早使得我们的童年耗费于各种补习班之间,想到这里,好像童年里充斥的满满当当的全是急促,繁忙以及各种“重点”“名牌”的字眼,煞是刺目。
他们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低头垂耳,心里敢怒不敢言,那是你们不懂失去童年的苦楚。 最近网络上爆红的一位九岁演讲神童便是典型的“没有童年”的
代表。从小开始父亲便开始有意培养他演讲方面的能力,每时每刻,无不在灌输给他一种成人化的思维模式。在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他却只能在父亲的监督之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讲词。开始也会反抗,也有不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来,时间也消磨了他刚萌芽的小反抗。他顺从了,习惯了也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网友们面对这位在视频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面目如此稚嫩的演讲神童,封给了他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号——“演讲痛”。
可在记者采访之时,他用透露着成熟气息的口吻说出的小小愿望却是:想得到一架遥控飞机……
这样的话语刚落,我相信大家都为他感到心酸。和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再强大的光环之下,也无法隐藏住一颗渴望无忧无虑,自由放肆的心。
找回童年,不光是还给我们自由的时间年岁,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飞翔的权力。
找回童年,不要让它消失于流年。
评析:该文最大的特点在于透视现实非常深刻和贴切。这似乎不是一位高中生的作品,因为他怎么能如此犀利的透视现实生活的真实;这似乎又只能是高中生才能写出来的的作品,因为他离她和他的生活最近。
“曾几何时,我们也慢慢分明了棱角,告别稚气”,“我们低头垂耳,心里敢怒不敢言,那是你们不懂失去童年的苦楚”,只有真切感
受现实生活的考生才能写出如此的话语。
至于“找回童年,不光是还给我们自由的时间年岁,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飞翔的权力”,此种呐喊,会是一枚炸弹,炸在每一个读者的内心世界,当然,也会震撼高考阅卷老师。
三、妙用素材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童年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复制的理想王国,如今,它受了侵略,成年人挟着欲望向其扩张。长此以往,它终将会只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明媚的阳光,小鸟的歌唱都将随之烟消云散。
孩子没有美丽的童年,则童年只剩空白的回忆。试想,一个不曾快乐的孩子怎能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童年,本应天真烂漫。似乎就在昨天的下午,孩子们在阳光下看蚂蚁搬家,逐蜻蜓飞舞。今天就只能坐在毫无生气的小小房间虫盯着被风翻动的节页。世界钢琴大师朗朗坦言不愿回忆童年。也许,他的确受万众瞩目,在舞台上激情四放,但他的童年必定在单调的黑白相间的琴键上度过,窗外嬉戏的欢乐,奔跑的喜悦,无法触手。
“回忆,这女祭司,毁掉现在,便把他的心祭奠给那已死的往昔神殿。”泰戈尔浪漫的字句间道出过去对于未来的影响之甚。天才可遇不可求,不能只看到朗朗的辉煌,忽视他背后缺乏快乐的童年,父母更不应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见朗朗而驱孩子于钢琴,视丁俊晖而把远高于孩子身高的台球杆塞入孩子手中。童年应是孩子的。
对于这一点,我盛赞美国,因为他们遵于孩子的意愿,听之而不任之。 童年本应无忧无虑。望着路上孩子“沉稳”的步伐,“老成” 的面孔,我不由想痛斥其父母。你们!不是在树人,而是在造机器!印象中上学的孩子有“小鸟在前面带路”,踏着轻快的步伐,唱着昨天老师刚教会的歌儿高高兴兴的。如今,父母把本不应该有的愁绪与忧虑挂在了他们稚嫩的脸上。重重的书本,厚厚的作业,从他们口中听到“活着不容易”,我初以为这是哪个老人或重病患者,可明明这是一个清脆的孩童特有的声音!
人道不仅指不伤害无罪之人,也包括不侵犯孩子们圣洁的王国。 “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迈克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呼唤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归来。
“静静的湖水,静静的花丛,静静的世界有静静的。”愿欲壑难填的父母别让稚嫩的肩膀挑起篮子,去填这永无法填平的欲谷。
评析:首先该文章思路清晰、严谨而富有理性。文章紧扣“找回童年”这一命题,开门见山便告诉读者“童年”的消逝,“它终将会只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明媚的阳光,小鸟的歌唱都将随之烟消云散”,形象而富有理性。
其次是文章材料信手拈来,不管是细腻的现实感受,还是泰戈尔、朗朗、丁俊晖的富有哲理诗句和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作者都能驾驭灵活自如。
最后是语言也堪称一绝,无论是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还是整散句结合的错落有致,都表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四、写意才情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灰暗的天空诗意地飘起了小雨,雨滴滴答答的落在窗台,墙角的那棵夹竹桃已经长得与屋顶同高了。望着它翠绿的叶,鲜艳的花,记忆开始剥落,恍然间看到了童年……
童年的天空总是晴朗的,蔚蓝地没有一点杂质,就像童年的心一样。总喜欢跟着伙伴们奔跑,从村头到村尾,从日出到日落,或是追着一只小狗,或是寻觅一只小蝈蝈。田间,山上是我们的乐园,水里的泥鳅,山上的野果,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欢呼雀跃着,为一个果实的获取;失望叹息着,为一只泥鳅逃亡。
等到山头最后一抹红霞被月亮赶走,伴着父母柔软中带着急切的呼唤,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摇回家。炊烟袅袅,夹着淡淡的稻香,小小的心充满着欢乐。一天的“辛劳”换来父母有口无心的嗔怪。蛙鸣此起彼伏,伴着那和谐的节奏,枕着满心兴奋,进入梦乡。梦中泥鳅在空中,鸟儿在水里。
一滴大水滴毫不留情地滴在窗台上,溅起的水珠滴入我眼滴。眼前还是窗外雨帘帘,揉揉朦胧的眼睛,再次回到现实之中。望着街上车水马龙,听着邻居的闲话家常,时时抱怨。和着孩子的哭声,觉得世界很吵。那孩子应该是对门王叔叔家的吧,每每见到他总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背着大书包,垂头丧气的踢着路上的小石子。童年的他为何如此犹豫,全然没有孩子的天真童趣。看到他往返于各个培
育班,我立刻明白,又是一只被束缚的小鸟。
墙角的夹竹桃是我童年的见证。从村头李老头家偷来并“伙同”爸爸和哥哥一起栽在墙角,每人每天轮流照看,虽然不是奇花异草,但却因为是童年的美好见证,一直还留着,可如今树愈益高大青翠,可那美好的童年却一去不复返。
窗外雨淅沥淅沥,仿佛在诉说什么……
找回童年,在幽静深远的竹山,聆听那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找回童年,在那墙角,夹竹桃下三个身影忙碌着,洒下幸福的汗水。
美好的总是易逝的,但也总是永恒的。心是储存美好的最佳处,童年的美好时刻散发着芬芳,即使现实有多浑浊。
窗外雨淅沥淅沥,诉说着童年的美好。
评析:这是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很明显作者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作者把思想的笔触伸展到他熟悉的乡村,乡村是一副优美的画卷,画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夹竹桃树。然后作者以一棵夹竹桃开始,也以夹竹桃收尾,中间穿插着童年的魅力和遗憾。
此外,本文铺排式的记叙,给人信息量更丰富的感觉,再加上超同寻常的文字驾驭,尽显作者的诗意和才情。
2010年江西高考语文优秀作文评析
客观地说,自2005年江西高考语文自主命题开始,江西高考语文的作文题受到的表扬远多于批评。当然,2010年的材料命题作文“找回童年”亦是一次璞真的“找回”,即回到了1999年以前全国卷的命题限制和文体限制。
在这“两种限制”回归的前提下,我们也确实看到了考生作文的返璞归真,笔者选录了几篇2010年江西高考语文作文佳作与读者共享。
一、中规中矩篇
找回童年
江西某考生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操场上的秋千上……”想起这首《童年》,心中百感交集。童年岁月中那些天真浪漫的场景,无忧无虑的笑脸,特别是人性中最纯真最自然的那种美丽,只要在脑海中一闪现,就给我生命深处最由衷的喜悦。可是啊,童年在哪里呢?那颗纯真的童心还在灵魂中存在吗?这又不觉让人忧愁。 面对童年渐行渐远,心中对纯真童心的呼唤化作一声呐喊:找回童年。
找回童年,难道是找回那些过家家,捕蜻蜓,捣蚁窝,这些场景吗?这未免幼稚可笑。我寻求的那是人性中最纯真的那颗童心。
找回童年,找回那份天真烂漫的童真情怀。我想到了一个叫钱钟书的老小孩。已步入老年的钱钟书还经常时不时地往老伴脸上画着好玩的画来逗老伴开心。岁月如流,老去了容颜,但仍在的是那份童真
情怀。钱老的那份未曾泯灭的童心让人感动,也让我明白,在纷纷扰扰的世俗漩涡中,我们仍要永存那份童心。
找回童年,找回那份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而我们却是有了知识丢弃了想象力。小时候我们想象着飞向天空中的月亮上去,我们想象有一张翅膀就可去飞翔……而现在真的可以了。因此可以说想象力促进人类进步,那我们又怎能丢呢?保持想象力,像李白般让思绪驰骋于“手可摘星辰”的境界中,在“白发三千丈”中拓展我们思想的长度。
找回童年,找回那些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好奇心是探索自然的基石。牛顿缘起一个苹果的好奇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瓦特因对蒸汽顶开锅的好奇,发明了蒸汽机……可见好奇心的重要,童年我们对山山水水好奇,对草木虫鱼好奇,虽然没有重大发现,但让我们认识了世界。现在的我们好像厌倦了平常事物,所以更应保持高昂的好奇心去发现更广阔的世界。
找回童年,找回那些久违的童真情怀,找回想象力和好奇心,让我们以一颗虔诚的童心去发现更美丽的世界。
找回童年,我们应该怀着一颗童心,擦亮我们疲倦的眼睛,让那份时代中缺乏童真的忧伤散去,回到我们心灵的秋千上,用童真荡出生命美丽的弧线,去描绘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美丽多彩的世界。 双手合十,我祈望将那份呐喊化为行动。
评析:没有震烁古今的经典素材,没有精彩绝伦的惊人妙句,没有深奥难懂的哲思苦想;有的是中规中矩的规范行文,有的是行云流
水的文思构想,有的是情真意切的自然流露。其实,能做到此种中规中矩,阅卷老师又怎么好再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透视现实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地叫着夏天。草地上的秋千上,有孩子们的欢笑……期待着放学,期待着夏天,期待着我们的童年……”一首唱响一代人的经典歌曲《童年》,就这样拂入我的心底。伴随着轻快的节奏,思绪也不由地跟着舞动。
曾几何时,我们也有过蓝天,绿草的奔跑;曾几何时,我们也慢慢分明了棱角,告别稚气;曾几何时,我们又在无声地感叹岁月变迁人生短暂。就在这种回望中,渐渐地与童年告别流逝。
他们都说,我们是幸福的一代。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新款玩具层出不穷。美味的洋餐,艳丽的服饰,便捷的娱乐设施……样样备至。从这样的童年走过,是他们也想体验一把的。
我们却说,我们是无奈的一代。各种娱乐亦是精彩,可也比不上在蓝天白云下自由放歌来得无忧;激烈的竞争环境早使得我们的童年耗费于各种补习班之间,想到这里,好像童年里充斥的满满当当的全是急促,繁忙以及各种“重点”“名牌”的字眼,煞是刺目。
他们说,我们身在福中不知福。
我们低头垂耳,心里敢怒不敢言,那是你们不懂失去童年的苦楚。 最近网络上爆红的一位九岁演讲神童便是典型的“没有童年”的
代表。从小开始父亲便开始有意培养他演讲方面的能力,每时每刻,无不在灌输给他一种成人化的思维模式。在本该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他却只能在父亲的监督之下一遍又一遍地练习演讲词。开始也会反抗,也有不解:为什么别的小朋友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来,时间也消磨了他刚萌芽的小反抗。他顺从了,习惯了也就不会觉得难过了。
网友们面对这位在视频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而面目如此稚嫩的演讲神童,封给了他一个无比荣耀的称号——“演讲痛”。
可在记者采访之时,他用透露着成熟气息的口吻说出的小小愿望却是:想得到一架遥控飞机……
这样的话语刚落,我相信大家都为他感到心酸。和别人不一样的童年,再强大的光环之下,也无法隐藏住一颗渴望无忧无虑,自由放肆的心。
找回童年,不光是还给我们自由的时间年岁,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飞翔的权力。
找回童年,不要让它消失于流年。
评析:该文最大的特点在于透视现实非常深刻和贴切。这似乎不是一位高中生的作品,因为他怎么能如此犀利的透视现实生活的真实;这似乎又只能是高中生才能写出来的的作品,因为他离她和他的生活最近。
“曾几何时,我们也慢慢分明了棱角,告别稚气”,“我们低头垂耳,心里敢怒不敢言,那是你们不懂失去童年的苦楚”,只有真切感
受现实生活的考生才能写出如此的话语。
至于“找回童年,不光是还给我们自由的时间年岁,更重要的是还给我们飞翔的权力”,此种呐喊,会是一枚炸弹,炸在每一个读者的内心世界,当然,也会震撼高考阅卷老师。
三、妙用素材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童年是现实生活中无法复制的理想王国,如今,它受了侵略,成年人挟着欲望向其扩张。长此以往,它终将会只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明媚的阳光,小鸟的歌唱都将随之烟消云散。
孩子没有美丽的童年,则童年只剩空白的回忆。试想,一个不曾快乐的孩子怎能创造快乐,享受快乐。
童年,本应天真烂漫。似乎就在昨天的下午,孩子们在阳光下看蚂蚁搬家,逐蜻蜓飞舞。今天就只能坐在毫无生气的小小房间虫盯着被风翻动的节页。世界钢琴大师朗朗坦言不愿回忆童年。也许,他的确受万众瞩目,在舞台上激情四放,但他的童年必定在单调的黑白相间的琴键上度过,窗外嬉戏的欢乐,奔跑的喜悦,无法触手。
“回忆,这女祭司,毁掉现在,便把他的心祭奠给那已死的往昔神殿。”泰戈尔浪漫的字句间道出过去对于未来的影响之甚。天才可遇不可求,不能只看到朗朗的辉煌,忽视他背后缺乏快乐的童年,父母更不应该把自己的愿望强加给孩子。见朗朗而驱孩子于钢琴,视丁俊晖而把远高于孩子身高的台球杆塞入孩子手中。童年应是孩子的。
对于这一点,我盛赞美国,因为他们遵于孩子的意愿,听之而不任之。 童年本应无忧无虑。望着路上孩子“沉稳”的步伐,“老成” 的面孔,我不由想痛斥其父母。你们!不是在树人,而是在造机器!印象中上学的孩子有“小鸟在前面带路”,踏着轻快的步伐,唱着昨天老师刚教会的歌儿高高兴兴的。如今,父母把本不应该有的愁绪与忧虑挂在了他们稚嫩的脸上。重重的书本,厚厚的作业,从他们口中听到“活着不容易”,我初以为这是哪个老人或重病患者,可明明这是一个清脆的孩童特有的声音!
人道不仅指不伤害无罪之人,也包括不侵犯孩子们圣洁的王国。 “你见过我的童年么?我在寻找我来自的世界。”迈克尔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呼唤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童年的归来。
“静静的湖水,静静的花丛,静静的世界有静静的。”愿欲壑难填的父母别让稚嫩的肩膀挑起篮子,去填这永无法填平的欲谷。
评析:首先该文章思路清晰、严谨而富有理性。文章紧扣“找回童年”这一命题,开门见山便告诉读者“童年”的消逝,“它终将会只是一个时间的标记,明媚的阳光,小鸟的歌唱都将随之烟消云散”,形象而富有理性。
其次是文章材料信手拈来,不管是细腻的现实感受,还是泰戈尔、朗朗、丁俊晖的富有哲理诗句和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作者都能驾驭灵活自如。
最后是语言也堪称一绝,无论是比喻等修辞手法的巧妙运用,还是整散句结合的错落有致,都表现了深厚的语言功底。
四、写意才情篇
找回童年
江西考生
灰暗的天空诗意地飘起了小雨,雨滴滴答答的落在窗台,墙角的那棵夹竹桃已经长得与屋顶同高了。望着它翠绿的叶,鲜艳的花,记忆开始剥落,恍然间看到了童年……
童年的天空总是晴朗的,蔚蓝地没有一点杂质,就像童年的心一样。总喜欢跟着伙伴们奔跑,从村头到村尾,从日出到日落,或是追着一只小狗,或是寻觅一只小蝈蝈。田间,山上是我们的乐园,水里的泥鳅,山上的野果,都是我们快乐的源泉。欢呼雀跃着,为一个果实的获取;失望叹息着,为一只泥鳅逃亡。
等到山头最后一抹红霞被月亮赶走,伴着父母柔软中带着急切的呼唤,我们才恋恋不舍地摇回家。炊烟袅袅,夹着淡淡的稻香,小小的心充满着欢乐。一天的“辛劳”换来父母有口无心的嗔怪。蛙鸣此起彼伏,伴着那和谐的节奏,枕着满心兴奋,进入梦乡。梦中泥鳅在空中,鸟儿在水里。
一滴大水滴毫不留情地滴在窗台上,溅起的水珠滴入我眼滴。眼前还是窗外雨帘帘,揉揉朦胧的眼睛,再次回到现实之中。望着街上车水马龙,听着邻居的闲话家常,时时抱怨。和着孩子的哭声,觉得世界很吵。那孩子应该是对门王叔叔家的吧,每每见到他总是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的背着大书包,垂头丧气的踢着路上的小石子。童年的他为何如此犹豫,全然没有孩子的天真童趣。看到他往返于各个培
育班,我立刻明白,又是一只被束缚的小鸟。
墙角的夹竹桃是我童年的见证。从村头李老头家偷来并“伙同”爸爸和哥哥一起栽在墙角,每人每天轮流照看,虽然不是奇花异草,但却因为是童年的美好见证,一直还留着,可如今树愈益高大青翠,可那美好的童年却一去不复返。
窗外雨淅沥淅沥,仿佛在诉说什么……
找回童年,在幽静深远的竹山,聆听那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 找回童年,在那墙角,夹竹桃下三个身影忙碌着,洒下幸福的汗水。
美好的总是易逝的,但也总是永恒的。心是储存美好的最佳处,童年的美好时刻散发着芬芳,即使现实有多浑浊。
窗外雨淅沥淅沥,诉说着童年的美好。
评析:这是一篇优美的记叙文,很明显作者是一个很有诗意的人。作者把思想的笔触伸展到他熟悉的乡村,乡村是一副优美的画卷,画卷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棵夹竹桃树。然后作者以一棵夹竹桃开始,也以夹竹桃收尾,中间穿插着童年的魅力和遗憾。
此外,本文铺排式的记叙,给人信息量更丰富的感觉,再加上超同寻常的文字驾驭,尽显作者的诗意和才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