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8月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的第三章第一节。这段时间重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有了更深的感触。
毛泽东在开篇就直接指出:矛盾统一法则是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对于统一物的分裂及其充满了矛盾的部分之认识, 乃是辩证法的本质。由此可见, 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本质,毛泽东将对立统一规律提升到了比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规律更高的地位。毛泽东非常重视矛盾在辩证法中作用,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模糊不清而又复杂的特征——国内矛盾的复杂性,并力图把这种洞见在其革命策略中具体化。
第四部分毛泽东对矛盾特殊性的论述非常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做了全面的论述:即是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之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矛盾之各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要想真正理解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意图,必须置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在延安之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可谓是有深刻把握的, 从毛泽东读教科书的批注中和《矛盾论》中所举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精深把握。在《矛盾论》中引证中国古代哲学、
2 传说、典籍有将近十余处,诸如孔子、孙子的名言。又如小说《水浒传》中的关于辩证法的故事、亦如《夸父追日》等传说。从这里可以看出,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去理解这些原理、概念,同时运用中国传统典籍、传说去引证马克思主义原理, 让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这也可以视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端倪。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 经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检验、提升到了方法论和理论高度。另外,毛泽东高于党内其他理论工作者之处就是他拥有的实践经验,数十年革命战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其他理论工作者所欠缺的。毛泽东引用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的例子诸如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反围剿等具体的革命经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中国具体革命经验,并且将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寻求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理论。
《矛盾论》所涉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这些高中就谈到过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正如篇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用
3 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1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于1937年8月在延安为抗日军政大学所作的《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 的第三章第一节。这段时间重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有了更深的感触。
毛泽东在开篇就直接指出:矛盾统一法则是辩证法最根本的法则。对于统一物的分裂及其充满了矛盾的部分之认识, 乃是辩证法的本质。由此可见, 提出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本质,毛泽东将对立统一规律提升到了比否定之否定和质量互变规律更高的地位。毛泽东非常重视矛盾在辩证法中作用,他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社会模糊不清而又复杂的特征——国内矛盾的复杂性,并力图把这种洞见在其革命策略中具体化。
第四部分毛泽东对矛盾特殊性的论述非常具有系统性和全面性,做了全面的论述:即是各个物质运动形式的矛盾,各运动形式在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各个发展过程的矛盾之各个方面,各个发展过程在其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矛盾,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矛盾之各方面。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创造性发展。
要想真正理解毛泽东写作《矛盾论》的意图,必须置于当时具体的历史情境之中。在延安之前,毛泽东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法思想可谓是有深刻把握的, 从毛泽东读教科书的批注中和《矛盾论》中所举的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例子,就可以清楚地看出毛泽东对中国古代哲学中朴素辩证法的精深把握。在《矛盾论》中引证中国古代哲学、
2 传说、典籍有将近十余处,诸如孔子、孙子的名言。又如小说《水浒传》中的关于辩证法的故事、亦如《夸父追日》等传说。从这里可以看出, 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是带着中国传统文化所特有的思维去理解这些原理、概念,同时运用中国传统典籍、传说去引证马克思主义原理, 让马克思主义原理以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出场。这也可以视为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端倪。在这一过程中,也使得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法思想, 经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检验、提升到了方法论和理论高度。另外,毛泽东高于党内其他理论工作者之处就是他拥有的实践经验,数十年革命战争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其他理论工作者所欠缺的。毛泽东引用中国具体革命实际的例子诸如国民大革命的失败、国共合作、统一战线、反围剿等具体的革命经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检验中国具体革命经验,并且将经验提升到理论高度,寻求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的方法和理论。
《矛盾论》所涉内容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是时时可以见到,处处可以用到,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辨证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原理等,这些高中就谈到过的问题,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与启发。正如篇中所说:“如果不研究矛盾的特殊性,就无从确定一个事物不同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就无从发现事物运动发展的特殊原因,或特殊的根据,也就无从辨别事物,无从区分科学研究的领域。”“对症下药”、“量体裁衣”、 “因地制宜”等成语都告诉了我一个道理,就是要具体地分析事物的特点。并根据事物的特点去办事情。用
3 哲学语言来说,就是要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毛泽东的《矛盾论》给予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我们有了正确的理论指导,为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提供很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