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厦门市质检作文分析作文2900字

高三作文

1 20130319市质检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试题分析

该题目属于组合型材料作文,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与1月份市质检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这次的材料不再是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随着材料作文在最近几年的使用,这个题型的功能也越发成熟,在各分省命题的材料作文中,有所体现。

例如2012年江西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依据材料的引导,考生可以从第一个“有人说”立意: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种种现象,谈“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知足常乐,快乐之源”;

也可以从第二个“有人说”立意: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谈“人生重在拓荒”“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也可综合二者来构思立意。

实际上,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再例如2011年上海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该题目所给材料是两个相反命题,既富有浓郁的哲学元素,又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与内涵,同时还具有淡淡的诗意。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分析、思辨“一切”中哪些都会“过去”,哪些“不会过去”,论述其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辨析以上两题在审题、立意方面的异同点。

二、立意分析

角度一:叛逆

【立意关键】

考生需从第一句准确把握“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的内涵。它是指在对自身有充分、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寻求突破。它是有进取心、有自信心、有智慧的表现。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典型立意】

2 1、冲破羁绊,迈向成功

2、挣脱教条,活出自我

3、创新求变是进步的源泉

4、培养创新思维

5、追寻自我,创造精彩

6、打破习惯的桎梏

7、质疑是通向真理的台阶

8、人生需要突围,突围创造精彩

9、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

【立意误区】

1、无视“真正成功者”的提示,空谈自由,把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理解为“标新立异、随心所欲、与众不同、违背常规常理的的思想行为”。例如芙蓉姐姐、以自我为中心的叛逆青年。

2、把叛逆=改变、变通。如 “幸福在于变更心境”“换个角度看世界”等。

3、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抓住“成功”,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地乱扯。

角度二:约束

【立意关键】

考生需正确理解第二句“这只手”在句中的含义,它既是“约束”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保证,是“有益的”,它可以是:道德伦理、法律、纪律、理性、良知、自然规律、监督机构、人民、监护人、知识等等。

【典型立意】

1、宽容不等于放纵

2、传统:是束缚也是台阶

3、契约社会以诚信(某种道德,律法)为本

4、莫让情感冲决理性的堤坝

5、没有绝对的自由

6、让良知和正义常存于心

7、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8、遵守规则

【立意误区】

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没能理解“笔”与“手”的关系,仅仅抓住“手”,把“手”理解为帮助、机遇等等。写“学会借助外力”“双赢的智慧”“呼唤伯乐”“学会放弃”“珍惜时间”“掌握命运”之类的立意。

角度三:综合两者

【立意关键】

此题考生可赞同其中的一句来立意;也可在辨证统一的基础上,谈论在哪方面要力行约束,哪方面要敢于突破,如何做到两者的协同作用,各尽其效。

【典型立意】

1、戴着镣铐跳舞

2、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立意误区】

1、把“叛逆”与“约束”机械拼装在文章中,找不到二者的共同点:“叛逆”的目的是为了个体的自由发展,本质是反叛一切反人性、反进步的桎梏;“约束”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性的、进步的。

3 2、写成在各种约束下游刃有余的圆滑与世故,脱离“叛逆”与“约束”的范畴。

二、复习建议

审题指导和文体指导仍是作文指导的重点。

1.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应准确把握说给材料的中心,领会其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而不是截取材料的只言片语,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要强化作文的审题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抓住材料的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也可以和时评材料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准确地把握要议论的核心内容。

2.议论文指导

从考场作文中反映出来的议论文写作的薄弱之处在于:①缺乏说理意识,不能展开事理论证;②“以例代议”,或者堆砌事例材料,或者在议论文中讲故事;③事实材料和引用名言陈旧;④思想不成熟,认知不深刻。

文体指导的关键在于论证的展开与深入,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即:在论述中,不能止于“事例”,能展开“论证”,不停留于“怎么样”,能深入阐述“为什么”,辩证地分析,“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论证“合理”,论证方法运用得当,推理合乎逻辑。

在议论文中,“说理才是硬道理”,纠正“以例代议”的现象,善于对事例素材作恰当地概括、剪裁、转述,加工为议论文所需的点例或繁例。

要经常性的为学生提供有思想魅力和文气充沛的社会、时政评论和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收集新鲜的事例素材和有思想深度的名言。

3.记叙文指导

记叙文没有见到优作。记叙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①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流水帐式;②缺乏想象力和艺术追求,即使是小说类的创作,也缺乏生动的情节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明确哪些同学可以去写记叙文?平时写记叙文写的很好的,善于根据考场记叙文的特点来写作,这类在考场上议论文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容易脱颖而出。至于写作水平一般、甚至差的,写记叙文和写议论文成绩都差不多的学生,写议论文可能比较有利,因为议论文的基本模式和套路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而记叙文则较难。

4.卷面指导

书写的规范工整,卷面不涂改,对阅卷教师的印象很重要。需要删改时,有的学生还是乱涂一气,既不美观。建议平时指导时要强调这一点,学习运用“修改符号”。平时考试对卷面整洁的赋分可以相对高一些,要求严格一些。这样才能触动学生。

1 20130319市质检作文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要求:(1)写议论文或记叙文。(2)不少于8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一、试题分析

该题目属于组合型材料作文,注重对考生思维品质和思辨能力的考查。与1月份市质检的材料作文不同的是,这次的材料不再是具体的事,而是两句简单又含有深意的话。说其简单,是指两句话的意思含义明确,不会形成审题障碍;说其有深意,是指它们能让人产生许多联想和思考,小至个人生活,大到国家、民族,或是自然、社会。而且这两句话虽然字面意思相反,其实质所指却不是一个层面上的问题,同时两者又有着内在的联系。因此这个材料的思辨性更强,写作的范围更广,无论是纵向挖掘还是横向开拓,都给考生留下了或深或宽的发挥空间。

随着材料作文在最近几年的使用,这个题型的功能也越发成熟,在各分省命题的材料作文中,有所体现。

例如2012年江西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2)不少于700字。(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依据材料的引导,考生可以从第一个“有人说”立意:在物质需求方面要“知足常乐”,批判被物欲扭曲种种现象,谈“珍惜拥有,珍惜现在”“知足常乐,快乐之源”;

也可以从第二个“有人说”立意:在精神需求方面要“永不知足”,树立积极探求、学习上进的人生态度,谈“人生重在拓荒”“忘记过去,放眼未来”。

也可综合二者来构思立意。

实际上,命题人是想通过这样的题目来引导考生思考如何对待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再例如2011年上海卷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该题目所给材料是两个相反命题,既富有浓郁的哲学元素,又蕴含着一定的寓意与内涵,同时还具有淡淡的诗意。题目着重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分析、思辨“一切”中哪些都会“过去”,哪些“不会过去”,论述其给我们的启示意义。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辨析以上两题在审题、立意方面的异同点。

二、立意分析

角度一:叛逆

【立意关键】

考生需从第一句准确把握“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的内涵。它是指在对自身有充分、清醒认识的前提下,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积极进取,寻求突破。它是有进取心、有自信心、有智慧的表现。反面是保守、封闭、故步自封、不思进取。

【典型立意】

2 1、冲破羁绊,迈向成功

2、挣脱教条,活出自我

3、创新求变是进步的源泉

4、培养创新思维

5、追寻自我,创造精彩

6、打破习惯的桎梏

7、质疑是通向真理的台阶

8、人生需要突围,突围创造精彩

9、成功就是一个不断突围的过程

【立意误区】

1、无视“真正成功者”的提示,空谈自由,把作为“成功者素质的叛逆”理解为“标新立异、随心所欲、与众不同、违背常规常理的的思想行为”。例如芙蓉姐姐、以自我为中心的叛逆青年。

2、把叛逆=改变、变通。如 “幸福在于变更心境”“换个角度看世界”等。

3、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抓住“成功”,天马行空,无边无际地乱扯。

角度二:约束

【立意关键】

考生需正确理解第二句“这只手”在句中的含义,它既是“约束”也是“人生有所成就”的保证,是“有益的”,它可以是:道德伦理、法律、纪律、理性、良知、自然规律、监督机构、人民、监护人、知识等等。

【典型立意】

1、宽容不等于放纵

2、传统:是束缚也是台阶

3、契约社会以诚信(某种道德,律法)为本

4、莫让情感冲决理性的堤坝

5、没有绝对的自由

6、让良知和正义常存于心

7、有规矩才能成方圆

8、遵守规则

【立意误区】

无视语料的整体性,没能理解“笔”与“手”的关系,仅仅抓住“手”,把“手”理解为帮助、机遇等等。写“学会借助外力”“双赢的智慧”“呼唤伯乐”“学会放弃”“珍惜时间”“掌握命运”之类的立意。

角度三:综合两者

【立意关键】

此题考生可赞同其中的一句来立意;也可在辨证统一的基础上,谈论在哪方面要力行约束,哪方面要敢于突破,如何做到两者的协同作用,各尽其效。

【典型立意】

1、戴着镣铐跳舞

2、在改变与坚守中行走

【立意误区】

1、把“叛逆”与“约束”机械拼装在文章中,找不到二者的共同点:“叛逆”的目的是为了个体的自由发展,本质是反叛一切反人性、反进步的桎梏;“约束”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是人性的、进步的。

3 2、写成在各种约束下游刃有余的圆滑与世故,脱离“叛逆”与“约束”的范畴。

二、复习建议

审题指导和文体指导仍是作文指导的重点。

1.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应准确把握说给材料的中心,领会其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而不是截取材料的只言片语,一叶障目而不见泰山。

要强化作文的审题训练。材料作文的审题,要指导学生如何读懂材料,抓住材料的思想的核心和命题的指向。也可以和时评材料的阅读理解结合起来,通过训练,准确地把握要议论的核心内容。

2.议论文指导

从考场作文中反映出来的议论文写作的薄弱之处在于:①缺乏说理意识,不能展开事理论证;②“以例代议”,或者堆砌事例材料,或者在议论文中讲故事;③事实材料和引用名言陈旧;④思想不成熟,认知不深刻。

文体指导的关键在于论证的展开与深入,着重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即:在论述中,不能止于“事例”,能展开“论证”,不停留于“怎么样”,能深入阐述“为什么”,辩证地分析,“论如析薪,贵能破理”。论证“合理”,论证方法运用得当,推理合乎逻辑。

在议论文中,“说理才是硬道理”,纠正“以例代议”的现象,善于对事例素材作恰当地概括、剪裁、转述,加工为议论文所需的点例或繁例。

要经常性的为学生提供有思想魅力和文气充沛的社会、时政评论和优秀的议论文范文,引导和组织学生阅读收集新鲜的事例素材和有思想深度的名言。

3.记叙文指导

记叙文没有见到优作。记叙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是:①平铺直叙,泛泛而谈,流水帐式;②缺乏想象力和艺术追求,即使是小说类的创作,也缺乏生动的情节和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明确哪些同学可以去写记叙文?平时写记叙文写的很好的,善于根据考场记叙文的特点来写作,这类在考场上议论文几乎“一统天下”的情况下容易脱颖而出。至于写作水平一般、甚至差的,写记叙文和写议论文成绩都差不多的学生,写议论文可能比较有利,因为议论文的基本模式和套路经过短时间的强化训练还是可以提高的,而记叙文则较难。

4.卷面指导

书写的规范工整,卷面不涂改,对阅卷教师的印象很重要。需要删改时,有的学生还是乱涂一气,既不美观。建议平时指导时要强调这一点,学习运用“修改符号”。平时考试对卷面整洁的赋分可以相对高一些,要求严格一些。这样才能触动学生。


相关作文

  • 厦门市质检作文作文2600字
  • 话到口边请三思 伏尔泰曾说过:"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句话,但我誓必捍卫你说话的权利."说话,是一个人的权利,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是一个"言说时代",人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爱上发言,说出去的话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所以,话到口边请三思. 韩国明星张娜拉因曾出 ...

  • 质检作文分析作文2200字
  • 2013福建质检作文分析 [试题分析] 该作文题目选用科普作为材料,给考生更多的审题和立意的自由,要写好这个材料作文,读懂材料是关键. 作文材料的主要内容是:一个人人体细胞的七年替换,生理上将变成另一个人. 根据材料,可归纳出"替换与结果"这对核心关系,并以此类比人类社会的精神情 ...

  • 2017厦门市质检作文阅卷分析及优文展示作文11700字
  • 2017厦门市质检作文阅卷分析 [原题]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 ...

  • 作文:叛逆与束缚作文900字
  • 作文:叛逆与束缚(2013年3月厦门市高三质检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有人说:真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摆脱一切限制. 也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画,可以写,但必须让一只手握住.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

  • 2015年3月厦门质检作文范文作文4700字
  • 2015年3月厦门质检语文卷作文优秀范文 厦门市高三3月质检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70分) 一对西班牙父子因一些事情关系变得紧张,男孩离家出走,父亲心急如焚,遍寻不着后,在马德里的报纸上刊登寻人启事.儿子名叫帕科,在西班牙这是个常见的名字.寻人启事上写着:"亲爱的帕科,爸 ...

  • 201501质检厦门作文开头作文2800字
  • 心成志坚,事成心柔 (61分) 圣埃克苏佩里曾将智慧的妥协定义为"用一时去换取更长久的东西".诚如所言,妥协与前进并不违背. 正如江河与大地的妥协终究挡不住流向东海的结果,妥协未必是懦弱的表现. 诚然,在许多人眼里妥协仍是懦夫的名片,然而在磨难面前,缓下脚步,才能找到新的突破口, ...

  • 2012年厦门市初三质检优秀作文作文6700字
  • 2012年厦门初三年市质检优秀作文 作文考题: 1. 以父辈说过的一句话对你的影响,自拟题目作文: 2. 以<的能力>半命题作文. 奶奶给的启示 但愿父辈的每一句话,如同一颗小小的种子,从中萌发出自己的观点和信念的萌芽. --题记 时光流逝,可我总回味已幼时,与奶奶相伴的日子.她的一些话 ...

  • 2015年1月厦门市质检作文优卷作文7800字
  • 2015年1月厦门市质检作文优卷 作文真题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70分) 天下的江河很少有直直的,大多是拐来拐去的.为什么?水要跟大地妥协.当然,最后水还是往东流了, 那是挡不住的.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就此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要求:(1) ...

  • 大地的孩子(300字)作文作文7100字
  • 精选作文:大地的孩子(300字) 作文 我的名字, 需要用一根绿色的树枝去写, 而且必须是刚刚发芽的小树枝, 当你叫我, 如果看到我的头发, 已经长出了几片童年的叶子, 请不要惊讶, 也不要嘲笑我. 那些喜欢吹着口琴, 到处旅行的风告诉过我, 我是大地的孩子, 我喜欢泥土, 黑色的泥土黄色的泥土,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