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选材作文2600字

初一作文

1 / 4

作文 系列训练(三)------选材2014、12

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要根据写作要求, 在审题、立意之后从已经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针对中心需要来确定,才能使中心表现得丰满,进而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二、选材常犯的错误

1、材料陈旧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谢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谢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后来真相大白而对方转学或者死亡„„这样的材料老生常谈,难得高分。

2、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为了感人而无病呻吟,甚至过分夸张,导致情感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材料可以有合理的想象,但是想象必须源于生活,合乎情理。

3、材料不具体

写人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只是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缺乏细节„„这样的文章缺乏细节展示,缺乏深度。

4、材料欠考虑

有的材料格调低下,稚拙可笑,比如写“尝试”,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有的写文章总一些捡到钱包,买东西老板找多了钱经过思想斗争把钱还回去注意幼稚可笑的事情;有的作文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把平时见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中,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作文,不论是否和话题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三、选材的原则

1、根据写作要求和目的选材

材料要能表现文章的主旨,中考作文的长度只有六百字左右,在这样的篇幅里,我们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来写,而且所选择的材料还要尽量少而精。那些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再好也不能选;即使那些能表现主旨的,但彼此之间只是简单重复的材料,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2、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说材料本身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真实的材料是让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保证。如果材料不真实,胡编乱造,不仅文章的主旨得不到真正的体现,而且往往让人读来会感到虚假不可信,甚至产生反感。这样,在考场上,你的作文也就很难拿到高分了。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拒绝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像小说、剧本等文学形式中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并不感觉到虚假,这是因为其中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3、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

新颖,是说材料要有新鲜感。我们不能老是用一些陈旧过时的材料。比如,一提起父母,不少人写起来就是满头白发,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之类的材料;一提起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学夜加班批改学生作业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不好,只是为大家所熟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主题,很容易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同时,我们所掌握的林林总总的材料中,有着典型和一般的区别。在具体的构思和写作时,我们就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来写,以一当十,更好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魏巍的

2 / 4

4、选择的材料要经过加工、润色

我们不能把材料毫不修饰地加以使用,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调整分析角度,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改造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使材料发挥其最佳的效果。如雕刻家的精雕细琢。

小结:选熟不选生;选新不选旧;选近不选远;选小不选大;选深不选浅;选好不选坏。

四、材料的积累

1、着眼“我”所亲历的事情。2、着眼“我”所目睹的事情

3、着眼“我”所听过的事情4、着眼“我”想过的人和事

5、着眼“我”用过的材料

五、选材的策略和方法

1、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2、把独特的材料选出来3、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

4、把陈旧的材料改过来5、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6、把精华的部分亮出来

7、选材的角度要小 8、选材要兼顾细节 9、善用课本中的材料

小结:初想一大片,写在纸上边;再想一条线,不忘挑比看;三想定一点,过好挑材关。

六、选材演练

(一)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2、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 3、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4、他的作业认真, 都是“优”。

• 5、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6、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 7、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 8、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二)请以“泪”为题, 选择材料。

悲伤之泪、喜悦之泪、感动之泪„„

七、例文积累

空气一样的母爱

中考那紧张的气氛传染了每一个迎接它的考生,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我也不例外。也许是中考的压力太大,我异常烦躁。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

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死寂,很尴尬,妈妈就像没有甲壳的乌龟一样被我扎得遍体鳞伤。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

妈妈默默地收拾着我铺在床上的书本,见我没有“睡意”,转过身叹了口气,轻轻地带上门……

听着妈妈掩门而去的脚步声,望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牛奶,我心中充满了内疚,我多想跑出去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可是,我没有勇气。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伤害了妈妈,妈妈却一笑而过,对我如此宽容。博大的母爱,让我感到如此的伟大,却又让我充满了罪恶感。

我突然觉得,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4 / 4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1 / 4

作文 系列训练(三)------选材2014、12

一、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要根据写作要求, 在审题、立意之后从已经积累的材料中选择要用的材料。选择的材料要针对中心需要来确定,才能使中心表现得丰满,进而达到感染读者的目的。

二、选材常犯的错误

1、材料陈旧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谢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谢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交往,必写误会导致分手,后来真相大白而对方转学或者死亡„„这样的材料老生常谈,难得高分。

2、材料虚假,有悖常理

为了感人而无病呻吟,甚至过分夸张,导致情感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材料可以有合理的想象,但是想象必须源于生活,合乎情理。

3、材料不具体

写人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只是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缺乏细节„„这样的文章缺乏细节展示,缺乏深度。

4、材料欠考虑

有的材料格调低下,稚拙可笑,比如写“尝试”,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舞弊;有的写文章总一些捡到钱包,买东西老板找多了钱经过思想斗争把钱还回去注意幼稚可笑的事情;有的作文不动脑筋,照搬照抄作文材料,或者把平时见过的作文素材直接放到新的文章中,又或者把自己平时写过的作文,不论是否和话题切合,一概“拿来主义”,结果很好的材料就被糟蹋了。

三、选材的原则

1、根据写作要求和目的选材

材料要能表现文章的主旨,中考作文的长度只有六百字左右,在这样的篇幅里,我们不可能什么内容都写,只能选择那些能表现文章主旨的材料来写,而且所选择的材料还要尽量少而精。那些与主旨无关的材料,再好也不能选;即使那些能表现主旨的,但彼此之间只是简单重复的材料,也要毫不客气地舍弃。

2、选择熟悉、真实的材料

所谓真实,就是说材料本身要符合生活本身的逻辑,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这里要强调指出的是,真实的材料是让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的重要保证。如果材料不真实,胡编乱造,不仅文章的主旨得不到真正的体现,而且往往让人读来会感到虚假不可信,甚至产生反感。这样,在考场上,你的作文也就很难拿到高分了。

当然,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这里的“真实”并不拒绝文学作品中的虚构。像小说、剧本等文学形式中的内容大多是虚构的,但是我们并不感觉到虚假,这是因为其中的内容也是“真实”的,是一种艺术化的真实,能从本质上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3、选择的材料要新颖、典型、生动

新颖,是说材料要有新鲜感。我们不能老是用一些陈旧过时的材料。比如,一提起父母,不少人写起来就是满头白发,送我上学接我放学之类的材料;一提起老师,就是带病给我们上课,学夜加班批改学生作业之类的材料。这些材料本身并不是不好,只是为大家所熟知,一点新鲜感都没有,不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用新颖别致、与众不同的材料表现主题,很容易做到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也能更好地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同时,我们所掌握的林林总总的材料中,有着典型和一般的区别。在具体的构思和写作时,我们就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来写,以一当十,更好地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如魏巍的

2 / 4

4、选择的材料要经过加工、润色

我们不能把材料毫不修饰地加以使用,而是要根据主题的需要通过调整分析角度,有选择,有重点地实施改造利用,这就需要我们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加工润色,使材料发挥其最佳的效果。如雕刻家的精雕细琢。

小结:选熟不选生;选新不选旧;选近不选远;选小不选大;选深不选浅;选好不选坏。

四、材料的积累

1、着眼“我”所亲历的事情。2、着眼“我”所目睹的事情

3、着眼“我”所听过的事情4、着眼“我”想过的人和事

5、着眼“我”用过的材料

五、选材的策略和方法

1、把熟知的材料选出来2、把独特的材料选出来3、把时代的影子照下来

4、把陈旧的材料改过来5、把想象的情景写下来6、把精华的部分亮出来

7、选材的角度要小 8、选材要兼顾细节 9、善用课本中的材料

小结:初想一大片,写在纸上边;再想一条线,不忘挑比看;三想定一点,过好挑材关。

六、选材演练

(一)假如让你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你会选择下列哪些材料.

•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2、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忘记了吃饭。

• 3、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4、他的作业认真, 都是“优”。

• 5、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6、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 7、在课堂上,他举手是最积极的,而且敢于向老师表明自己的观点。

• 8、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体会。

(二)请以“泪”为题, 选择材料。

悲伤之泪、喜悦之泪、感动之泪„„

七、例文积累

空气一样的母爱

中考那紧张的气氛传染了每一个迎接它的考生,大家都如饥似渴地“啃”着书本。我也不例外。也许是中考的压力太大,我异常烦躁。

夜深人静时,我还在心慌意乱地翻着语文书,却一点也看不进去。这时,妈妈推门进来,手里端着一杯热腾腾的牛奶。

“妮子,明天就要中考了,今晚就别看书了,喝了牛奶,早点睡吧!”妈妈微笑着关切地说。

虽然知道妈妈的心意,但是烦躁使我变成了一只刺猬,妈妈成了发泄的对象。

“我不想喝,我连看书的时间都没有了,还有空喝牛奶吗?”我头也不抬。

“明天考试,你还是早些睡吧,否则明天会没精神的。”妈妈的语气中带着一丝焦虑。 “你别烦我了!害我书都看不进去了!”我朝妈妈大吼。

气氛一下子变得很死寂,很尴尬,妈妈就像没有甲壳的乌龟一样被我扎得遍体鳞伤。我知道妈妈是关心我的,我也知道,我伤害了妈妈。其实,我真的不想说那些尖利、刻薄的话,可不知为什么,一张口,这些话就像连珠炮一样射了出来。

妈妈默默地收拾着我铺在床上的书本,见我没有“睡意”,转过身叹了口气,轻轻地带上门……

听着妈妈掩门而去的脚步声,望着眼前冒着热气的牛奶,我心中充满了内疚,我多想跑出去对妈妈说声“对不起”。可是,我没有勇气。

在这个寂静的夜晚,我伤害了妈妈,妈妈却一笑而过,对我如此宽容。博大的母爱,让我感到如此的伟大,却又让我充满了罪恶感。

我突然觉得,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却常常忘了它的存在。

4 / 4

一个人心灵成长和心智成熟是一个漫长、渐进的过程。其间,亲人的呵护、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启迪、书香的熏陶、生活的风风雨雨,或者曾经的迷茫、沮丧与顿悟等,无不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留下或深或浅的印痕,让我们从懵懂慢慢走向成熟„„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就这样慢慢长大”为题,写一篇文章。


相关作文

  • 中考作文怎样选材作文2100字
  • 中考作文怎样选材 教学目的:1. 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2. 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3.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1. 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 ...

  • 中考作文考点指要作文1300字
  • 中考作文考点指要 第一节 命题一.写作指要命题就是试卷中命出题,考生按要求写作.一般有两种形式:一是单纯以"命题"出现,前后没有提示或导语,这种形式,从字面上看限制较少,审题上没有障碍,让考生有相当宽泛的选材范围.二是以"导语+命题"的形式出现,通过导语或提示 ...

  • 中考作文选材指导教案2作文0字
  • 2008南通中考作文作文2600字
  • 南通市2008年中考作文题: 一尾嫩红,一湾碧溪,一袭云彩,一阵鸟鸣,一丛风中的芦苇„„就是一道赏心悦目的风景线: 一曲生命赞歌,一帧活动剪影,一次风采展示,一处公益广告„„就是一道令人回味风景线: 一位哲人说:你的灵魂就是一道精选的风景线. 也许,你眼中和心中的风景线更多更多„„ 请以" ...

  • 中考作文指导 如何让自己胸有锦绣作文作文1900字
  • □卢湾区教师进修学院语文教研员阮圣桢 想要在中考作文时写出锦绣美文来吗?那你就必先做到胸有锦绣.所谓胸有锦绣,指的就是心里要有足够的.恰当的作文材料,并能使用自然.流畅而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当然,还需有比较巧妙的文章结构.这大致就是作文的要旨. 今年上海中考作文题为"记住这一天" ...

  • 初三作文教学案(三)选材作文3700字
  • 2014年初三作文教学案(三) 1 选材指导与训练 [训练新目标] 1.了解中考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分析作文"选材失误"的原因: 2.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运用于写作之中,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导写零距离] 众所周知, ...

  • 2014苏州中考作文解析作文900字
  • 2014年苏州名师解析中考作文<不错过> 2014年苏州中考作文<不错过>名师解析--苏州外国语学校徐余忠 初二语文教材上学过刘心武散文<错过>,刘心武认为,错过是一种生活的常态,没有"万无一失"的人生,没有人能抓住你想要的一切.错过有主客观原 ...

  • 作文教学第三讲作文3300字
  • 1 作文教学第三讲:围绕中心 严格选材 知识要点: 1.确定内容,就是选择材料:确定中心,就是确定中心思想,也叫立意.) 2.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3.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4.同一个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往往会发现几种不同的思想含义. 考试说明: 中考时,学 ...

  • 中考作文复习设计作文7000字
  • 中考作文复习设计 教学目的:中考写作指导 教学重点:审题.立意.结构 教学难点:对写作方法指导的理解和接受能力. 课时安排: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 (1)题目类型: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作文.今年中考只考命题与半命题. (2)逐字审题,明确要求:(教育报29期有专题) ※命题作文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