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小传
成凉
1996年5月15日13点, 在连州市人民医院,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 小小的我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爸爸姓成, 妈妈姓梁, 于是给我取名成凉, 也许是爸爸妈妈想各撑一片蓝天, 共种一棵大树, 让我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吧。
妈妈说, 婴儿时候
的我并不聪明, 甚至有点笨笨的样子, 几乎学什么都比别人晚, 这曾让妈妈非常的泄气, 以为家里长了个不成材的笨男孩。唯一让她有些安慰的是, 我有一点点语言天分, 在同龄的小孩只能说简单词语的时候, 我已经能流利地用句子表达要求了, 闲着没事总喜欢拿着看图识字册“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我说呢, 现在
的我上课喜欢抢先回答老师的问题, 原来是小时候爱说话的“后遗症”呀!)
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中, 我走进了幼儿园。可我实在太好动了, 典型小儿多动症疑似病例, 上课没少找老师的麻烦, 无奈之下, 妈妈把我送到围棋训练班, 希望小小的黑白棋子能收收我的性子。没想到, 围棋这古老而神奇的游戏, 让
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黑与白、进与退”的围棋世界里, 一招一式的磨练, 都带给我无比的快乐, 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训练。我却始终坚持着, 从幼儿园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只为了那一份热爱。妈妈也没想到, 当年的无奈之举, 给儿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多次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拿到第一名是其次, 更重要
的是, 围棋培养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让我受益无穷。
七岁的我上小学了, 我身体比较瘦弱, 属于“豆芽型”,这让当体育老师的爸爸比较懊恼, 于是他狠下心来决定对我进行“地狱”式训练:每天带着我长跑两千米! 那真是一段“暗无天日”的痛苦日子, 那时的我, 最祈盼的就是每
天大雨倾盆, 这样我就有理由不跑步了。可惜, 老天爷很多时候听不到我的祷告, 在爸爸的高压政策下, 我跑了好些年。哈哈, 当年的“豆芽型”我也疯长成了今天1米80的阳光男孩。 在妈妈“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指挥棒下, 我的学习也从来没有放松过,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妈妈开始着力于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
惯。当初最让我强烈抗议和愤慨的, 就是每星期要求我做一个专题的奥数习题, 而且从来没有过我想偷懒的借口, 真是“铁石心肠”的妈妈呀。但因为这一份坚持, 我没参加过什么奥数班, 也没有专门的老师辅导, 在小学六年级参加“华庚杯”数学竞赛, 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也因为这一份坚持, 培养了我良好的自学能力
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挥手告别童年, 走进连州市北山中学的大门, 我的青春开始了飞扬。随着年岁的增长, 我已渐渐懂事, 不再抱怨学业的繁重, 老师的严格管教。我还是人气指数蛮高的班长哦, 当初竞选, 我几乎以全票当选, 我和同学们同舟共济, 营造了一个团结进取、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初中的我兴趣也渐渐地广泛起来:奥数、奥英、写作、书法、篮球...... 学校的“新生杯”篮球赛, 我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放学后的球场上你总能见到我活跃的身影。我爱上了在运动场上酣畅淋漓的扣篮, 也爱上了经过冥思苦想解开一道难题后的豁然开朗, 我学会了像挤海绵一样挤时间, 轻松地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同
学们说我有理科构造的头脑, 数学、物理几乎难不倒我。但我也喜欢在书海里畅游, 喜欢课余时间写写作文, 我写的随笔和周记, 经常在班上被老师当优秀范文朗读, 我的文章《由一场篮球比赛想到的》, 参加第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还获得了三等奖呢。周末我也喜欢上网玩玩游戏。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我广泛多样的兴趣, 令我无需要排山倒海一般的题海战而保持高效率的学习, 在一年半的初中学习中, 每次的小考大考我都以优异的成绩排在年级的第一名。 老师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虽然我明白考试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变数, 但我仍然给自己定下了更高更远的奋斗目标。现在, 我每一天的努力,
都向着心中的目标进军, 我一直为自己鼓劲, 加油!
当然,“人无完人, 金无赤足”,我也有许多缺点。我常常口无遮拦, 爱给同学起外号, 偶尔还会有点冲动耍耍脾气„„不过, 没关系, 我正在努力改正身上的缺点,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让自己更优秀。
回头望, 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转身看, 太
阳下, 我还有长长的路没走。我希望, 将来的我, 能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在阳光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让我的父母, 不, 让更多的人在大树底下好乘凉![连州市北山中学初二(9)班学生]
的小传
成凉
1996年5月15日13点, 在连州市人民医院, 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 小小的我来到了这个五彩斑斓的世界。爸爸姓成, 妈妈姓梁, 于是给我取名成凉, 也许是爸爸妈妈想各撑一片蓝天, 共种一棵大树, 让我在“大树底下好乘凉”吧。
妈妈说, 婴儿时候
的我并不聪明, 甚至有点笨笨的样子, 几乎学什么都比别人晚, 这曾让妈妈非常的泄气, 以为家里长了个不成材的笨男孩。唯一让她有些安慰的是, 我有一点点语言天分, 在同龄的小孩只能说简单词语的时候, 我已经能流利地用句子表达要求了, 闲着没事总喜欢拿着看图识字册“咿咿呀呀”地说个不停。(我说呢, 现在
的我上课喜欢抢先回答老师的问题, 原来是小时候爱说话的“后遗症”呀!)
在父母的爱心呵护中, 我走进了幼儿园。可我实在太好动了, 典型小儿多动症疑似病例, 上课没少找老师的麻烦, 无奈之下, 妈妈把我送到围棋训练班, 希望小小的黑白棋子能收收我的性子。没想到, 围棋这古老而神奇的游戏, 让
我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黑与白、进与退”的围棋世界里, 一招一式的磨练, 都带给我无比的快乐, 在别人看来枯燥无味的训练。我却始终坚持着, 从幼儿园一直坚持到小学毕业, 只为了那一份热爱。妈妈也没想到, 当年的无奈之举, 给儿子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我多次参加市里的围棋比赛拿到第一名是其次, 更重要
的是, 围棋培养了我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这让我受益无穷。
七岁的我上小学了, 我身体比较瘦弱, 属于“豆芽型”,这让当体育老师的爸爸比较懊恼, 于是他狠下心来决定对我进行“地狱”式训练:每天带着我长跑两千米! 那真是一段“暗无天日”的痛苦日子, 那时的我, 最祈盼的就是每
天大雨倾盆, 这样我就有理由不跑步了。可惜, 老天爷很多时候听不到我的祷告, 在爸爸的高压政策下, 我跑了好些年。哈哈, 当年的“豆芽型”我也疯长成了今天1米80的阳光男孩。 在妈妈“两手抓, 两手都要硬”的指挥棒下, 我的学习也从来没有放松过,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妈妈开始着力于培养我良好的学习习
惯。当初最让我强烈抗议和愤慨的, 就是每星期要求我做一个专题的奥数习题, 而且从来没有过我想偷懒的借口, 真是“铁石心肠”的妈妈呀。但因为这一份坚持, 我没参加过什么奥数班, 也没有专门的老师辅导, 在小学六年级参加“华庚杯”数学竞赛, 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也因为这一份坚持, 培养了我良好的自学能力
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
挥手告别童年, 走进连州市北山中学的大门, 我的青春开始了飞扬。随着年岁的增长, 我已渐渐懂事, 不再抱怨学业的繁重, 老师的严格管教。我还是人气指数蛮高的班长哦, 当初竞选, 我几乎以全票当选, 我和同学们同舟共济, 营造了一个团结进取、朝气蓬勃的班集体。
初中的我兴趣也渐渐地广泛起来:奥数、奥英、写作、书法、篮球...... 学校的“新生杯”篮球赛, 我是当仁不让的主力, 放学后的球场上你总能见到我活跃的身影。我爱上了在运动场上酣畅淋漓的扣篮, 也爱上了经过冥思苦想解开一道难题后的豁然开朗, 我学会了像挤海绵一样挤时间, 轻松地做到学习运动两不误。同
学们说我有理科构造的头脑, 数学、物理几乎难不倒我。但我也喜欢在书海里畅游, 喜欢课余时间写写作文, 我写的随笔和周记, 经常在班上被老师当优秀范文朗读, 我的文章《由一场篮球比赛想到的》, 参加第七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还获得了三等奖呢。周末我也喜欢上网玩玩游戏。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正是我广泛多样的兴趣, 令我无需要排山倒海一般的题海战而保持高效率的学习, 在一年半的初中学习中, 每次的小考大考我都以优异的成绩排在年级的第一名。 老师说,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就不是好士兵。虽然我明白考试有很多不可预知的变数, 但我仍然给自己定下了更高更远的奋斗目标。现在, 我每一天的努力,
都向着心中的目标进军, 我一直为自己鼓劲, 加油!
当然,“人无完人, 金无赤足”,我也有许多缺点。我常常口无遮拦, 爱给同学起外号, 偶尔还会有点冲动耍耍脾气„„不过, 没关系, 我正在努力改正身上的缺点,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让自己更优秀。
回头望, 一切仿佛发生在昨天。转身看, 太
阳下, 我还有长长的路没走。我希望, 将来的我, 能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在阳光下长成一棵参天大树, 让我的父母, 不, 让更多的人在大树底下好乘凉![连州市北山中学初二(9)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