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理想]作文教案作文3200字

四年级作文

1、 什么是时代的主旋律?P1

2、21世纪和平宣言是什么?P 2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P3

4、同盟国与协约国指哪些国家?P3

5、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P4

6、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损失等。P5-7

7、石油与战争,水资源与战争P 8

8、美国“9·11”事件P 11

9、联合国维和运动P 12

10、国际红十字会,日内瓦公约P 13

11、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及获奖者P14-15

12、硝烟场上的足球P 16

13、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欧文奖的由来P 17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 18

15、伟大的外交家——周恩来P 18

16、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什么关系?P19

17、中国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P20-21

18、中国“蓝盔”P23

19、走向世界的中国和平女神像P 24

20、国际和平日与“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P 25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

一、作文前:话题交流。

1、课前,老师已布置你们收集一些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积累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3、这些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是否给同学们一点启示,同学们,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应该及早立下自己的志向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4、课前同学们不但搜集了关于理想的名言,还叫你们搜集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请一个学生讲。

5、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作文中: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 奇思妙想

1、“理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两句“理想”格言。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着为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同学们,理想如此的美好,你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了吗?

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理想。(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用上合适的词语,使意思表达得更通顺。)

3、为什么你会树立这样的一个理想呢?(即: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

⑴因为某个人的影响

⑵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

⑶因为某一本书„„) ⑴、学生发言,说一说你树立这样的理想的原因。(学会使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来表达。)

⑵、鼓励学生用笔把自己所说的话清楚地写下来,适当地用上“因为„„所以„„”等关联词,使语句表达得更加通顺。

4、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在的我们是六年级的小学生,要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途径(⑴多读相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⑵现在就好好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⑴、让学生小组内自由讨论这个问题,并把讨论的结果要点清楚地写下来。

⑵、各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用上“只有„„才„„,虽然„„但是„„”等关联词。)

㈡、佳作引路。

1、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本次的习作,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佳作。读一读下面的佳作,你一定会有启发的。

㈢、快速行文。

1、刚才,大家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不油得热血沸腾,真是有志不在年高!请大家赶快拿起笔来,把自己的理想写出来吧。

教师指导:首先,开头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然后写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为了表达具体,可写原因一、原因二„.. ) 再写一写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途径一、途径二„„. ) 最后结尾点明中心。

要求:(1)尽可能地少写错别字,把语句写得通顺

(2)尽可能多地用上一些合适的词语和关联词,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作文后:快乐体验更新颖

㈠、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自改自评,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小组内交换作文,互相合作批改评价。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3、自己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4、小组推荐一篇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㈡、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1、选择一篇文章,指名朗读作文。

2、全班交流评议,注意放大亮点,找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技巧。

3、根据师生评议,对照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

㈢、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1、小组内互评、交流,推荐“最佳”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提修改建议。

2、鼓励大胆提出自己习作中有自己个性的片断、语句,在班上大声朗读、自评,其他同学谈体会。

3、评选班级最佳。最佳人数越多越好。

4、优秀习作、有进步的习作贴在班级“佳作园地”,供大家赏析。

四、总结

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应该及早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是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和挫折,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长期、艰苦、不屈不挠的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最后老师再送给同学们几句格言,给同学们自勉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 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 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 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 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 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

本册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诊断意识

2、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3、实现四个转变: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由问题的主官向积极启发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4、体现四个互动:师生信息互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现实的互动;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第1—5周 文明古国的荣辱

第6—10周 富国强民之路 第11—15周 巨龙腾飞 第16—19周 生活在地球村 第20—21周 复习

1、 什么是时代的主旋律?P1

2、21世纪和平宣言是什么?P 2

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P3

4、同盟国与协约国指哪些国家?P3

5、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的损失。P4

6、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时间,损失等。P5-7

7、石油与战争,水资源与战争P 8

8、美国“9·11”事件P 11

9、联合国维和运动P 12

10、国际红十字会,日内瓦公约P 13

11、诺贝尔和平奖的由来及获奖者P14-15

12、硝烟场上的足球P 16

13、奥林匹克运动(奥运会),欧文奖的由来P 17

14、和平共处五项原则P 18

15、伟大的外交家——周恩来P 18

16、中国与哪些国家建立什么关系?P19

17、中国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P20-21

18、中国“蓝盔”P23

19、走向世界的中国和平女神像P 24

20、国际和平日与“根与芽”大和平鸽计划P 25

我的理想作文教学设计

一、作文前:话题交流。

1、课前,老师已布置你们收集一些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请同学们把自己喜欢的说给大家听。

2、学生交流积累有关理想方面的名人名言。

3、这些有关理想的名人名言是否给同学们一点启示,同学们,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应该及早立下自己的志向今天的习作课,我们就一起来畅谈自己的理想。(板书:我的理想)

4、课前同学们不但搜集了关于理想的名言,还叫你们搜集了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故事,请一个学生讲。

5、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心里话想说?(学生自由发言)

二、作文中:奇思妙想我能行

(一) 奇思妙想

1、“理想是人生路上的一盏指路明灯”“生活中没有理想的人,是可怜的人。”这是老师最喜欢的两句“理想”格言。是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远大而美好的理想,因为有了理想,我们的人生才有了明确的方向,才有着为之努力奋斗的坚定信念。同学们,理想如此的美好,你们都树立了自己的理想了吗?

2、学生自由谈谈自己的理想。(教师一边引导学生用上合适的词语,使意思表达得更通顺。)

3、为什么你会树立这样的一个理想呢?(即:为什么会有这个理想?

⑴因为某个人的影响

⑵因为某一句话或者某件事情。

⑶因为某一本书„„) ⑴、学生发言,说一说你树立这样的理想的原因。(学会使用“因为„„所以„„”等关联词来表达。)

⑵、鼓励学生用笔把自己所说的话清楚地写下来,适当地用上“因为„„所以„„”等关联词,使语句表达得更加通顺。

4、理想是美好的,但现在的我们是六年级的小学生,要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学生说出途径(⑴多读相关书籍,拓宽自己的知识面;⑵现在就好好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⑴、让学生小组内自由讨论这个问题,并把讨论的结果要点清楚地写下来。

⑵、各小组代表在班上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适当用上“只有„„才„„,虽然„„但是„„”等关联词。)

㈡、佳作引路。

1、为了帮助大家写好本次的习作,老师特意为大家搜集了一些佳作。读一读下面的佳作,你一定会有启发的。

㈢、快速行文。

1、刚才,大家畅谈了自己的理想,听了同学们的发言,老师也不油得热血沸腾,真是有志不在年高!请大家赶快拿起笔来,把自己的理想写出来吧。

教师指导:首先,开头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然后写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为了表达具体,可写原因一、原因二„.. ) 再写一写准备怎样去实现自己的理想?(途径一、途径二„„. ) 最后结尾点明中心。

要求:(1)尽可能地少写错别字,把语句写得通顺

(2)尽可能多地用上一些合适的词语和关联词,把意思表达得更清楚。

2、学生自由习作,老师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的同学。

三、作文后:快乐体验更新颖

㈠、自我欣赏,同伴交流。

1、自己朗读自己的习作,划出自己认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自改自评,把不通顺的地方改通顺、

2、小组内交换作文,互相合作批改评价。

⑴ 用赞赏的符号划出你欣赏的词句,并评评好在哪儿,为什么好? ⑵ 你认为他的作文哪一部分还不够清楚、不够具体,提出中肯的建议。

3、自己再读作文,全面检查与润色。

4、小组推荐一篇习作,准备参加班级交流。

㈡、集体会诊,创新行文。

1、选择一篇文章,指名朗读作文。

2、全班交流评议,注意放大亮点,找出精彩的句子或段落,引导学生体会写作的技巧。

3、根据师生评议,对照自己的习作,二次创新行文。

㈢、佳作展览,评选最佳

1、小组内互评、交流,推荐“最佳”在全班交流。教师随机点评,提修改建议。

2、鼓励大胆提出自己习作中有自己个性的片断、语句,在班上大声朗读、自评,其他同学谈体会。

3、评选班级最佳。最佳人数越多越好。

4、优秀习作、有进步的习作贴在班级“佳作园地”,供大家赏析。

四、总结

我们作为风华正茂的青少年,更应该及早树立远大的理想和志向。但是人生之路充满坎坷和挫折,理想的实现必须经过长期、艰苦、不屈不挠的努力奋斗,希望同学们扬起理想的风帆,努力为实现理想而奋斗。最后老师再送给同学们几句格言,给同学们自勉

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高年级是小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尤其是五年级学生,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行 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本课程的课内外的学习活动中去。

二、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三、教材的主要特征

《品德与社会》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开设的一门综合性课程,《品德与社会》应该加强认识社会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要为学生呈现出具体的、生活化和情境化的知识,给学生留有一定的空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要注意教科书编写的儿童化。

本册教材编写追求的基本理念是:

1. 道德教育存在于儿童的全部生活中,让道德培养回归生活。

2. 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促进学生在发展中生活。

3. 选取有教育意义的教育内容,引导学生生活。

4. 追求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的内在统一。

5. 体现课程标准的综合性、社会性、生活性,倡导自主的体验学习、探究性学习和问题解决式学习。

四、教学目标

本册的总目标是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五、教学措施

1、提高四个意识:目标意识,主体意识,情感意识,诊断意识

2、做到四个尊重: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的选择;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

3、实现四个转变:由过去的灌输向积极地引导转变;由问题的主官向积极启发转变;由课堂的主宰者向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合作伙伴、朋友转变;由道德行为的评判者向辅导者转变。

4、体现四个互动:师生信息互动;教材内容与儿童生活现实的互动;学习活动与实践活动的互动;儿童个体的独立学习与儿童间合作的互动。

六、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内容

第1—5周 文明古国的荣辱

第6—10周 富国强民之路 第11—15周 巨龙腾飞 第16—19周 生活在地球村 第20—21周 复习


相关作文

  • [我的理想]作文讲评教案作文1300字
  • 扬起理想的风帆 --<我的理想>作文讲评课 教学目标: 1.针对习作<我的理想>进行作文点评. 2.进一步了解一篇好的作文的标准是什么,并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他人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 3.进一步认识到修改作文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会运用标准对照和衡量他人的作文和自己的作文. ...

  • 我的理想作文教案作文3000字
  • 我的理想(2课时) (六下第三单元作文指导课) 一.习作目标: 1.展开想象,畅谈理想,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树立远大的理想观.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体验,并能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 ...

  • 我的理想二次作文教案作文2900字
  • - 1 - 2012-2013上七年级作文训练 --<我的理想>二次作文 一.导入 近两天,仔细看了同学们的作文,毫不夸张地说,N 年后,如果同学们的理想都能得以实现,作为你们的老师,我将不再担心我的衣食住行,到那时,在座的各位同学将会走向各个行业,并成为本行业的领军人物,你们中有著名的 ...

  • 我的理想教案作文2400字
  • 六年级语文下册<我的理想>习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畅谈理想,展开想象,对自己的未来进行美好憧憬.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理想. 2.认识到人生早期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实际的学习 ...

  • 六年级"我的理想"作文教案作文3300字
  • "理想我做主,未来情趣多"教案 新世纪私立学校 王丽超 一.定位理想的含义 师:作为八零后的我最羡慕的就是你们这个年代出生的孩子,为什么呢?猜一猜? (学生猜测) 师:有很多的原因让我羡慕你们,但是真正让我羡慕你们的是,你们可以放肆地大胆地胡思乱想,这些奇思妙想是我们人类的发展, ...

  • [假如我是__]作文教案作文初中
  • <假如我是__>作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培育该类作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流程: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

  • 我的理想演讲稿作文500字作文500字
  • 没有理想的人,就像一只折翅的小鸟,再也飞不起来; 而拥有理想的人,就像璀璨天空中的一颗颗闪耀明亮的星星,在这片无边无际的天空中闪闪发光.每一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理想,有的人想当着名的画家; 有的人想当出色的作家; 有的人想当伟大的科学家; 有的人想当救死扶伤的医生而我的理想是当一名优秀的老师! 有人说 ...

  • 班会教案:我是合格小公民作文600字
  • 我是合格小公民 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让学生懂得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从而约束自己,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在社会上做个合格的小公民. 活动准备:<小学生行为规范>.故事<让座>.<问路>以及歌舞.诗歌朗诵等. 活动过程 : ...

  • 九年级作文[我的理想]作文指导教案作文5900字
  • 九年级作文<我的理想>作文指导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相互倾诉自己的理想,继续培养学生倾听.应对和表达的交际能力,同时培植学生表达的自信心,树立良好的理想观. 2.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唤起学生对美好未来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3.在互动的基础上进行习作,表达自己内在的真实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