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作文0字

初三作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盐城中学 政治组 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如何理解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由此可见," 生活即教育" 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对于一个新的问题,不是要教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导他们自己主动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求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与今天我们新课程说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做三者当中,陶行知更加强调“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 做" 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认知。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它在反传统的旧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教学活动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学习新课标新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去努力,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生活中关注教育,我们的教育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盐城中学 政治组 朱芹

在工作闲暇之余翻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这本书,该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生活即教育”的教育思想,这也是他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如何理解生活教育呢?陶行知先生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由此可见," 生活即教育" 的内涵可以理解为: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自有人类生活产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随着人类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第二,“生活即教育”与人类社会现实中的种种生活是相应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种种生活中进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陶行知认为教师的责任不仅仅在于教,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积极主动去获取知识。对于一个新的问题,不是要教师把现成的解决方法直接告诉学生,而是指导他们自己主动将这个方法找出来,这样学生才能求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念与今天我们新课程说倡导的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本质上是一致的,目的都是为了充分发挥学生

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不断地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做三者当中,陶行知更加强调“做”的重要性。在他看来,“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因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 做" 的活动中获得知识,从实践中获得认知。 生活教育强调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脱离生活实际的教育,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它在反传统的旧的教育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揭露并批评了旧教育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如陶行知提出“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我们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教学活动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对当时的教学方法的改革有积极作用,对我们现在的教学方式也有启发之处。在提倡的素质教育、学习新课标新课程、研究有效教学的今天,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性作用,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学习中领悟教育家的教育理念,在学习中将理论与实践有效地结合起来,在学习中不断地进行自我提高。我相信,只要我们每个老师都去努力,在生活中进行教育,在生活中关注教育,我们的教育将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相关作文

  • 读陶行知名篇有感作文10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一篇读陶行知名篇有感作文,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不仅为我们指出了教师教的方法,还为我们指出了学生该如何去学,同时也告知我们学生到底要学什么.更多关于陶行知作品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陶行知先生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 ...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作文2100字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张玉清 通过学习这位伟大的教育家的名篇论著,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是那么的贫泛,感受到自己需要不断的学习和积累.<陶行知教育名篇> 这本书,它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文章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quo ...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2)作文2200字
  • 1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宝国老镇中心小学 王久兴 在师范读书时,就开始认识陶行知先生.他有一句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而现在每天工作抬起头就能看到这句话.最近重读先生<陶行知教育名篇>一本书,联系二十几年来的教学实践,却又有一番滋味,这种 ...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马喆作文2600字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在一次业务讲座上听说不了解陶行知教育的教师不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于是我便对陶行知教育有了很浓厚的兴趣.读罢<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顿觉获益匪浅.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可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 ...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作文1600字
  • 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先生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 ...

  • 读[陶行知名篇]有感作文20000字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500字 发布日期:2014年05月26日 22时 1 第1篇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1500字 关于陶行知本人,我知道他很有名气,是杜威的弟子,关于他的教育思想,我只知道他提出过什么"生活即教育"这么一个标题,除此以外,我对其 ...

  •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作文0字
  •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以前只知道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其他关于他的事情我并不了解.新教师培训第一天,是请南京行知小学的校长来做的讲座,讲座的题目就是"并肩走在行知路上".通过那次讲座,对陶行知有了初步的了解,借助于寒假的时间,静下心来,细细阅读<陶行知名 ...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作文1600字
  • 专业成长,与书同行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谁不渴望自己快速成长?谁不期望自己早日成才?" 专业成长" 这四个字,在我们青年教师的心中,金光闪闪,那是一种光荣与梦想.风华正茂的我们,拥有飞扬的教育激情和实现自我价值的人生抱负.读书是教师专业成长最方便.最快捷.最 ...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作文700字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 阅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我收获甚多,感慨万千,<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2).总感觉一位老人正在讲述着他一生对教育的感悟的种种表情.先生说:"以教人者救已"是根本方法之一,正是以这样的方法来对待"教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