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5200字

四年级作文

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 学会观察, 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 这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 还在学会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 就是把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内容, 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 有意思的内容, 及时笔录手记, 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 可以加强记忆, 同遗忘做斗争. 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 时间一长, 也就模糊, 淡忘了. 获取, 积累的材料越多, 作文时, 对材料进行优选, 筛选的余地才越大. 脑海空旷如野, 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 另外, 加强积累, 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 认识能力提高了, 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 以记录素材, 储存作文信息. 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 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 翻一翻, 找一找, 提出信息. 这样, 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 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 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 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 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 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 具体地说, 就是要求同学们, 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 触摸到的, 品尝到的, 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 及时记录下来. 在观察中积累, 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因为小学生主要练习写的是记叙文, 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

跟踪观察时, 可以边观察边记录, 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 这种记录, 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定向观察时, 为了方便观察, 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 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 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 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 所以随记要及时, 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 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 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 它对拓宽写作面, 写出有新意, 有认识深度的文章, 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 篇幅都可长可短. 可以成文, 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 梗概), 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 所感记录下来, 就达到了目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 不能只顾写观察景, 物的日记, 更要重视写观察人, 事(活动) 的日记.

下面这篇短文就是由观察随记展开的, 大家读一读, 体会一下写随记的意义.

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自豪

今天, 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回老家. 我们动身时, 空中飘着雪花. 汽车行驶出十几公里后, 雪大了, 地上变白了.

为了安全, 爸爸把车速降到二十几公里. 当汽车行到一个道口时, 我们发现一辆吉普车停在路旁. 爸爸忙刹住车, 跳出驾驶室, 来到那辆车前, 我也跟了去. 那司机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满身是油, 一看就知道是在车下修理弄的. 他见到我爸爸, 就说:我是巨各庄的, 去县城办事回来, 没想到车坏了, 可怎么也找不出毛病. 爸爸说:没关系, 我来帮你修. 小伙子听了很激动.

爸爸熟练地打开车前盖, 仔细地检查起来. 功夫不大, 爸爸的身上落满雪花, 脸被冻得通红. 大约有一节课的功夫, 爸爸帮他修好了车. 小伙子激动不已:今天若没有您的帮助, 我可就回不去了. 这 50 元钱请您一定收下. 爸爸笑着说:这钱你装起来. 谁遇到这种情况, 都会帮忙的. 天快黑了, 你快点赶路吧! 说完, 爸爸转身回到自己的驾驶室, 发动起了汽车. 当我们的汽车要离开时, 爸爸把手伸出驾驶室, 说了声再见! 我看见小伙子拿着钱, 眼圈红了. 他站在车旁, 举着手, 目送着我们. 我被爸爸热心助人的行动所感动, 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爸爸而自豪. 这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吗开车动身→雪大慢行→道口停车→热心助人→拒收谢酬→道别起程, 行文流畅, 真实感人. 这可都是小作者善于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及时写随记带来的好处.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感受, 除采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外, 还可以建立, 使用观察卡片. 如下表:

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时间

观察顺序

观察到的内容及其感受

【思考练习】

(1)如何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写观察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记录今天从观察中得来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 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 这种途径, 就是以自己为对象, 核心, 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 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他曾说:谁想当作家, 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因此, 在积累作文素材时, 希望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自己的生活中, 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 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如:星期日早晨, 起床后, 妈妈收拾屋子, 让我墩地, 我墩得很干净, 受到表扬, 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 上午, 我跑到公园, 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 欢乐无比; 下午, 看了世

界大片《泰坦尼克号》, 很有感触; 晚上因贪看电视剧《天龙八部》, 耽误了预习功课, 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紧赶, 弄得十分难堪, 总算勉强躲过了老师的批评

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 每天你身边类似的事绝不会少. 其实, 这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有的同学说:我的生活很单调, 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吃饭—— 休息. 如果真是这样, 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真心地热爱生活, 多一点兴趣, 爱好, 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 弹弹琴, 练练书法, 打打球, 听听音乐等等; 要学会关心别人, 多一点爱心, 例如多为老师, 父母, 同学做些好事; 要热心参加公益活动, 热心参加集体活动; 要关心国家大事, 注意收听(看) 广播, 电视中的新闻报纸摘要, 新闻联播, 焦点访淡, 今日话题, 实话实说等节目; 要勤于实践, 多动手做一做, 从中获取第一手作文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生活充实了, 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 想想作者写的什么事为什么能够写出这篇文章

节水, 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一定要从自己做起. 一天中午, 我放学回家, 看见通向楼顶的排水道正往地上哗哗地流水. 我向楼上望了望, 并大声喊:谁家太阳能流水啦! 我的话音刚落, 就有许多人从自己家窗户探出头来, 没有一个人说话. 于是, 我就挨家挨户地问了起来. 我问王叔叔, 又看了李奶奶家的水龙头, 一至六层都问过了, 只有四层刘叔叔家的门关得紧紧的. 肯定是刘叔叔家跑的水. 可他家没有人, 我只好跑回家问爸爸怎么办爸爸说:你刘叔叔在一街那边工作, 具体的地方我也不知道. 我又问:那刘叔叔单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个体服装店没电话. 爸爸答道. 我急得真想撞开门, 把水龙头关好. 这时我忽然记起有一次, 我在放学的路上, 路过一街时在一个小服装店门前看到过刘叔叔. 想到这儿, 我骑着车子飞也似的来到了一街的那家小店. 我把刘叔叔喊了出来, 喘着粗气说明经过. 我现在忙着赶活, 回不去呀! 要不你帮我关一下! 说着, 刘叔叔把钥匙递给了我. 我骑着车, 又飞快地奔回刘叔叔家, 关好水龙头. 事干完了, 已经两点了, 我没顾得上吃午饭, 就急急忙忙上学了.

虽然我又累又饿, 但我心里却很高兴, 因为我为节水做出了贡献. 本文写的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听到流水声→用喊声通知→挨门挨户查问→寻找刘叔叔→关上水龙头, 反映了我节约用水的优秀品质. 文章真实, 具体, 小作者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 这些, 与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与他重视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是分不开的.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从自身生活中积累素材怎样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2)写一篇日记, 记下今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情.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由于受时间, 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 经历. 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间接观察, 经历, 即通过阅读, 看电影电视, 与人交谈请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认识事物, 弥补直接观察, 经历的不足, 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 经历的形式. 因为, 书就是社会,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 读书就是观察生活, 认识社会. 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 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阅读如此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重视阅读, 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 在阅读中积累, 这是又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读书破万卷, 又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素材的人, 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 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 科学常识, 思想观点, 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写作知识和方法.

积累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认真细读, 熟读全文(或其中某一部分), 准确理解内容, 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然后, 还要反复推敲, 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行积累.

积累的具体方法有:

(1)写读书笔记. 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 美词佳句, 内容要点, 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 好的开头, 结尾, 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 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 的小标题(归纳型, 提纲型读书笔记). 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 事件的看法, 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 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 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 ⑤改写文章, 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 补写, 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 需要强调的是: 写读书笔记, 最好要分类建册, 以便日后查用.

(2)作剪报. 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 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 贴在剪报本上. 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 有目录, 以便查找, 使用.

(3)作读书卡片. 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便作一个读书卡片, 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 名称, 书籍(或文章) 主要内容. 如:

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报刊名称):

主要内容: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 想想文章写得怎么样, 与日常阅读有什么关系.

荷花

人们常说:牡丹为花中王, 可我却喜欢荷花, 因为它美. 不论是海棠般的红荷花, 晚霞般的粉荷花, 还是那雪一样的白荷花, 都那么美. 它在哪儿, 就会给哪儿增添美的身影.

在色彩纷呈的荷花中, 我最喜欢的要算白荷花了, 记得我去中南海参观时, 天下着蒙蒙细雨. 在雨中我观赏了美丽的白荷花, 更别有一番情趣. 天色阴沉, 雨中的景物颜色更浓重了. 唯有一朵朵的白荷花, 白得更纯净, 白得更明亮了. 在那迷蒙的环境中, 一切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了, 只有白荷花, 那洁白明朗的颜色, 使人不由得想到高雅, 圣洁的字眼. 是不是因为我在注视着它们, 你看, 它们一个个张开笑脸向我点头致意. 有的荷花才展开一两片花瓣, 就像含羞的小姑娘见到了生人似的把脸遮起来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 它们就像睡在襁褓里的婴儿那么稚嫩可爱. 看着看着, 我仿佛觉得荷花变成了一位白衣仙子, 飘飘然向我走来. 荷花除了能供人观赏之外, 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益处. 你吃过荷叶粥吗它是用荷叶盖在粥锅上煮的, 能清心败火. 爽口的藕是它的地下茎, 那藕节还是一味中药呢. 你吃过莲子吗它中央有个黄色的丝状物, 那是荷花的胚芽, 叫莲子蕊, 虽然味苦, 却是治高血压的特效药哩. 再有它的花蕊, 荷叶梗也都是些名贵的药材. 此外, 据说鲁班还根据荷叶的结构造出了伞.

荷花浑身是宝, 但最可贵的是它虽然出自污泥, 但亭亭玉立, 一尘不染. 你说, 荷花该不该戴上百花之王这顶桂冠呢

这篇文章写得多好. 文中有准确的词语运用, 如纯净, 高雅, 圣洁, 亭亭玉立, 一尘不染, 用在荷花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文中有精当的文句引用, 如:牡丹为花中之王, 简明扼要, 突出了牡丹的华贵, 更反衬出荷花的美. 文中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借用, 如作者对荷花全身百用的详细说明. 这些无一点不是作者注意从日常阅读中积累的结果.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阅读, 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怎样在阅读中积累

(2)今天你读了什么书(或读了哪篇文章) 写一篇读书笔记.

要解决作文没的写的难题, 学会观察, 养成留心周围生活的习惯, 这是前提. 在此基础上, 还在学会积累素材. 积累素材, 就是把自己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内容, 或亲身经历的有意义, 有意思的内容, 及时笔录手记, 储存起来. 积累素材, 可以加强记忆, 同遗忘做斗争. 如果不及时将素材记录下来, 时间一长, 也就模糊, 淡忘了. 获取, 积累的材料越多, 作文时, 对材料进行优选, 筛选的余地才越大. 脑海空旷如野, 作文时自然也就不会有好的材料可选. 另外, 加强积累, 能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 认识能力提高了, 作文水平自然也就容易上去了.

积累素材最好的方法就是专门准备一个小本子, 以记录素材, 储存作文信息. 这个本子就是个材料库, 等到需要写作文的时候, 翻一翻, 找一找, 提出信息. 这样, 就再也不用愁作文时没的可写了. 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很多, 主要有:在观察周围生活中积累, 在自身的生活中积累, 在与他人的交往中积累, 在课内外阅读中积累, 在自己写过的作文中积累.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就是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 具体地说, 就是要求同学们, 把在生活中自己每时每刻看到的, 听到的, 想到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 触摸到的, 品尝到的, 耳闻目睹到的新鲜事物, 及时记录下来. 在观察中积累, 这是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因为小学生主要练习写的是记叙文, 而记叙文绝大多数写的又都是作者的见闻及感受.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体验, 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写观察日记.

跟踪观察时, 可以边观察边记录, 也可以定期写观察日记. 这种记录, 强调要具有一定的连贯性. 定向观察时, 为了方便观察, 最好是在观察之后进行追记.

随机观察, 强调作捕捉性随记——及时准确地把自己偶然观察到的新事物, 好素材及突发奇想等记录下来. 因为这些素材具有偶发性和一闪而过的特点, 所以随记要及时, 要像捕捉一种小动物那样, 把它捕捉到自己的随记本上. 这种捕捉性的随记最有价值, 它对拓宽写作面, 写出有新意, 有认识深度的文章, 帮助最大.

无论是哪种观察日记, 篇幅都可长可短. 可以成文, 也可以是个片段(记下要素, 梗概), 只要及时地把观察所得, 所感记录下来, 就达到了目的.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写观察日记, 不能只顾写观察景, 物的日记, 更要重视写观察人, 事(活动) 的日记.

下面这篇短文就是由观察随记展开的, 大家读一读, 体会一下写随记的意义.

我为有这样的爸爸自豪

今天, 爸爸开着汽车带着我回老家. 我们动身时, 空中飘着雪花. 汽车行驶出十几公里后, 雪大了, 地上变白了.

为了安全, 爸爸把车速降到二十几公里. 当汽车行到一个道口时, 我们发现一辆吉普车停在路旁. 爸爸忙刹住车, 跳出驾驶室, 来到那辆车前, 我也跟了去. 那司机是一个二十几岁的小伙子, 满身是油, 一看就知道是在车下修理弄的. 他见到我爸爸, 就说:我是巨各庄的, 去县城办事回来, 没想到车坏了, 可怎么也找不出毛病. 爸爸说:没关系, 我来帮你修. 小伙子听了很激动.

爸爸熟练地打开车前盖, 仔细地检查起来. 功夫不大, 爸爸的身上落满雪花, 脸被冻得通红. 大约有一节课的功夫, 爸爸帮他修好了车. 小伙子激动不已:今天若没有您的帮助, 我可就回不去了. 这 50 元钱请您一定收下. 爸爸笑着说:这钱你装起来. 谁遇到这种情况, 都会帮忙的. 天快黑了, 你快点赶路吧! 说完, 爸爸转身回到自己的驾驶室, 发动起了汽车. 当我们的汽车要离开时, 爸爸把手伸出驾驶室, 说了声再见! 我看见小伙子拿着钱, 眼圈红了. 他站在车旁, 举着手, 目送着我们. 我被爸爸热心助人的行动所感动, 我为有这样一位好爸爸而自豪. 这不是一篇非常优秀的文章吗开车动身→雪大慢行→道口停车→热心助人→拒收谢酬→道别起程, 行文流畅, 真实感人. 这可都是小作者善于从观察中积累素材, 及时写随记带来的好处.

积累从观察中得来的内容和感受, 除采用写观察日记的形式外, 还可以建立, 使用观察卡片. 如下表:

观察对象观察地点观察时间

观察顺序

观察到的内容及其感受

【思考练习】

(1)如何从观察中积累素材写观察日记要注意哪些问题

(2)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 记录今天从观察中得来的有意义或有意思的内容.

从生活中积累素材

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 这是积累作文素材的又一重要途径. 这种途径, 就是以自己为对象, 核心, 积累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情及感受. 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特别提倡, 作文要重视写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 他曾说:谁想当作家, 谁就应当在自己身上找到自己. 因此, 在积累作文素材时, 希望同学们要特别重视这一点. 自己的生活中, 肯定会有许多作文素材. 这一点是毫无疑义的.

如:星期日早晨, 起床后, 妈妈收拾屋子, 让我墩地, 我墩得很干净, 受到表扬, 也从中体会到替父母分担家务的快乐; 上午, 我跑到公园, 足足放了两个小时的风筝, 欢乐无比; 下午, 看了世

界大片《泰坦尼克号》, 很有感触; 晚上因贪看电视剧《天龙八部》, 耽误了预习功课, 只得第二天早上起来紧赶, 弄得十分难堪, 总算勉强躲过了老师的批评

大家只要认真想一想, 每天你身边类似的事绝不会少. 其实, 这都是很好的作文素材. 有的同学说:我的生活很单调, 概括起来就是:学习——吃饭—— 休息. 如果真是这样, 你就应该想方设法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要真心地热爱生活, 多一点兴趣, 爱好, 例如多看些有益的书, 弹弹琴, 练练书法, 打打球, 听听音乐等等; 要学会关心别人, 多一点爱心, 例如多为老师, 父母, 同学做些好事; 要热心参加公益活动, 热心参加集体活动; 要关心国家大事, 注意收听(看) 广播, 电视中的新闻报纸摘要, 新闻联播, 焦点访淡, 今日话题, 实话实说等节目; 要勤于实践, 多动手做一做, 从中获取第一手作文材料——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须躬行. 生活充实了, 作文素材自然也会丰富起来.

古人说功夫在诗外, 说得就是这个道理.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 想想作者写的什么事为什么能够写出这篇文章

节水, 从我做起

节约用水一定要从自己做起. 一天中午, 我放学回家, 看见通向楼顶的排水道正往地上哗哗地流水. 我向楼上望了望, 并大声喊:谁家太阳能流水啦! 我的话音刚落, 就有许多人从自己家窗户探出头来, 没有一个人说话. 于是, 我就挨家挨户地问了起来. 我问王叔叔, 又看了李奶奶家的水龙头, 一至六层都问过了, 只有四层刘叔叔家的门关得紧紧的. 肯定是刘叔叔家跑的水. 可他家没有人, 我只好跑回家问爸爸怎么办爸爸说:你刘叔叔在一街那边工作, 具体的地方我也不知道. 我又问:那刘叔叔单位的电话号码是多少个体服装店没电话. 爸爸答道. 我急得真想撞开门, 把水龙头关好. 这时我忽然记起有一次, 我在放学的路上, 路过一街时在一个小服装店门前看到过刘叔叔. 想到这儿, 我骑着车子飞也似的来到了一街的那家小店. 我把刘叔叔喊了出来, 喘着粗气说明经过. 我现在忙着赶活, 回不去呀! 要不你帮我关一下! 说着, 刘叔叔把钥匙递给了我. 我骑着车, 又飞快地奔回刘叔叔家, 关好水龙头. 事干完了, 已经两点了, 我没顾得上吃午饭, 就急急忙忙上学了.

虽然我又累又饿, 但我心里却很高兴, 因为我为节水做出了贡献. 本文写的就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件事——听到流水声→用喊声通知→挨门挨户查问→寻找刘叔叔→关上水龙头, 反映了我节约用水的优秀品质. 文章真实, 具体, 小作者的行为着实令人感动. 这些, 与作者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与他重视从自身的生活中积累素材也是分不开的.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从自身生活中积累素材怎样使自己的生活丰富起来

(2)写一篇日记, 记下今天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件有意义或有意思的事情.

从阅读中积累素材

由于受时间, 地点等条件的限制, 我们不可能对万事万物都去直接观察, 经历. 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借助于间接观察, 经历, 即通过阅读, 看电影电视, 与人交谈请教等多种方式来了解认识事物, 弥补直接观察, 经历的不足, 充实我们的作文素材. 阅读, 包括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 它是最重要的间接观察, 经历的形式. 因为, 书就是社会,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 读书就是观察生活, 认识社会. 高尔基在回答你是怎样学习写作的这个问题时说:我既直接从生活中得到印象, 也从书本中得到印象书本具有一种能给我一种在人的身上所没有看见和不知道的能力. 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鲁迅也曾指出:此后如要创作, 第一须观察, 第二要看别人的作品. 阅读如此重要, 这就要求我们务必要重视阅读, 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 在阅读中积累, 这是又一条极为重要的积累作文素材的途径. 读书破万卷, 又学会从阅读中积累素材的人, 才能下笔如有神.

在阅读中都积累哪些素材, 内容呢既要积累生活经验, 科学常识, 思想观点, 又要注意积累语言材料, 写作知识和方法.

积累的基本要求是:首先要认真细读, 熟读全文(或其中某一部分), 准确理解内容, 深入体会思想感情; 然后, 还要反复推敲, 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在表达形式和运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为什么要这样写. 在此基础上, 才能进行积累.

积累的具体方法有:

(1)写读书笔记. 如:①摘抄文章中的格言警句, 美词佳句, 内容要点, 或把文章中精彩的片段, 好的开头, 结尾, 原文照录(摘抄型读书笔记). ②归纳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各段(各部分) 的小标题(归纳型, 提纲型读书笔记). ③把自己对文章中人物, 事件的看法, 或对文章写作形式的看法写出来(评价型读书笔记). ④把自己阅读后的心得, 体会写出来(感受型读书笔记). ⑤改写文章, 或对文章中某一部分进行扩写, 补写, 或续写文章的结局(想像型读书笔记). 需要强调的是: 写读书笔记, 最好要分类建册, 以便日后查用.

(2)作剪报. 从自己所订阅的报刊上, 将自己所需要的内容剪下来, 贴在剪报本上. 剪报本最好也要分门别类, 有目录, 以便查找, 使用.

(3)作读书卡片. 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 便作一个读书卡片, 并在卡片上写清书名(或文章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登载的报刊) 名称, 书籍(或文章) 主要内容. 如:

题目: 作者:

出版社(或报刊名称):

主要内容:

大家读读下面这篇短文, 想想文章写得怎么样, 与日常阅读有什么关系.

荷花

人们常说:牡丹为花中王, 可我却喜欢荷花, 因为它美. 不论是海棠般的红荷花, 晚霞般的粉荷花, 还是那雪一样的白荷花, 都那么美. 它在哪儿, 就会给哪儿增添美的身影.

在色彩纷呈的荷花中, 我最喜欢的要算白荷花了, 记得我去中南海参观时, 天下着蒙蒙细雨. 在雨中我观赏了美丽的白荷花, 更别有一番情趣. 天色阴沉, 雨中的景物颜色更浓重了. 唯有一朵朵的白荷花, 白得更纯净, 白得更明亮了. 在那迷蒙的环境中, 一切的景物都变得模糊了, 只有白荷花, 那洁白明朗的颜色, 使人不由得想到高雅, 圣洁的字眼. 是不是因为我在注视着它们, 你看, 它们一个个张开笑脸向我点头致意. 有的荷花才展开一两片花瓣, 就像含羞的小姑娘见到了生人似的把脸遮起来了; 有的还是花骨朵, 它们就像睡在襁褓里的婴儿那么稚嫩可爱. 看着看着, 我仿佛觉得荷花变成了一位白衣仙子, 飘飘然向我走来. 荷花除了能供人观赏之外, 还对人们的生活有益处. 你吃过荷叶粥吗它是用荷叶盖在粥锅上煮的, 能清心败火. 爽口的藕是它的地下茎, 那藕节还是一味中药呢. 你吃过莲子吗它中央有个黄色的丝状物, 那是荷花的胚芽, 叫莲子蕊, 虽然味苦, 却是治高血压的特效药哩. 再有它的花蕊, 荷叶梗也都是些名贵的药材. 此外, 据说鲁班还根据荷叶的结构造出了伞.

荷花浑身是宝, 但最可贵的是它虽然出自污泥, 但亭亭玉立, 一尘不染. 你说, 荷花该不该戴上百花之王这顶桂冠呢

这篇文章写得多好. 文中有准确的词语运用, 如纯净, 高雅, 圣洁, 亭亭玉立, 一尘不染, 用在荷花身上再恰当不过了. 文中有精当的文句引用, 如:牡丹为花中之王, 简明扼要, 突出了牡丹的华贵, 更反衬出荷花的美. 文中有丰富的课外知识的借用, 如作者对荷花全身百用的详细说明. 这些无一点不是作者注意从日常阅读中积累的结果.

【思考练习】

(1)为什么要重视阅读, 同时注意在阅读中积累怎样在阅读中积累

(2)今天你读了什么书(或读了哪篇文章) 写一篇读书笔记.


相关作文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500字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素材就是写作时可运用的原材料.我们往往听到.看到的人.事.物用不到作文中,这是我们作文失分的一个主要原因.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看电视电影.听广播.读书.上网,甚至于他人交流,都会面对各种表现形式.只要有生命存在,我们就无法远离这些纷繁复杂的内容和形式,为什么一到写作的时候,我们会 ...

  • 农村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2600字
  • 农村小学生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亦是难点.写作水平的高低是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具体体现.作文教学时,老师有时也会感到头疼.特别是农村小学生,每到作文时,更是抓耳挠腮.唉声叹气,常常感觉到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因而无从下手.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既不在于农村生活的单调,更 ...

  • 如何寻找写作素材作文1200字
  • 学习方法研究 如何在生活中寻找写作素材 写作文一直是同学们头疼的问题.在大部分同学的意识里,"作文就是作出来的",可是同学们平时看书少,生活经历也少,作出来的东西毕竟有限,于是,写作文就变成了抄作文,拼字数了.其实,要写好作文,更需要留心观察生活,因为生活会提供更多的材料给我们, ...

  • 如何让学生积累作文素材作文300字
  • 1. 学生不重视生活素材的积累,致使知识储备不足. 2. 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素材间的契合不够巧妙. 3. 学生整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不能把已有知识转换为作文素材. 解决方法: 一.摘记优美词汇语句 词汇和优美的语句是作文的基础,丰富的词汇.优美的语句可使文章熠熠生辉. 二.积累课本内的素材 针对农 ...

  •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作文2600字
  •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作文素材的方法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坂面中学:游文斌 林宜臻 王芳 一.课题提出:背景及意义 我们在日常教学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瓶颈:明明这个话题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接触的,为何却总是提笔难,并且寥寥数语就了结,显得内容空洞.我们读学生的作文味同嚼蜡,而学生也 ...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1200字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十九中 九年二 王雅静 材料是作文的基础,材料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作文的质量.一篇习作的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动笔之前对材料的选择.许多同学认为我们生活圈子小,在作文时都苦于没有材料,写出的作文显得空洞乏味.今天我就毫无保留地向同学们传授我的高招: 左拉什么都要看看 法国著名作家左拉一 ...

  •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4300字
  • 高中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中学生写作,最大的障碍就在于素材的缺乏,想表达观点心有余而力不足.其实,写作的素材就如一颗颗贝壳,在沙滩上闪闪发光,只看有心人是否捡起它,成为自己写作中最亮丽的点缀.所以作为老师,应该帮助引导学生学会积累素材,有意识的积累,这样写起文章来就不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文思泉涌, ...

  • 浅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2200字
  • 浅谈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古往今来,我国都十分注意对学生的写作能力的培养,而事实上, 效果总是不太让人乐观.语文教师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作文课 上,有的人会看着题目一筹莫展,冥思苦想抓耳挠腮,有的人会下 笔千言一挥而就,有的人却胡写一通不知所云.种种现象让语文老 师尽管费尽力气,虽然讲解过许多写作技法 ...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作文900字
  • 如何积累作文素材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 时间:2008-10-18 点击: 181 我们的同学总希望老师能多传授一些作文的技巧给自己,认为有了技 巧就一定会将作文写好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告诫我们说:"只有正确地解决了材料的问题,才谈得到写作技术的问题."事实也证明这条路 ...

  • 教会学生如何积累作文材料作文3100字
  • 如何引导学生积累写作素材 王义容 在平时的作文中,我们发现有的同学写起作文来左右逢源,而更多的同学面对作文却总是无话可说,想一点写一点,写一点想一点,这种挤牙膏现象的出现.出现这两种截然不同情况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平时是否注意积累写作素材的问题.准备了丰富的材料,作文时就能得心应手,不甚费力.因此,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