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丽文感动指数:★★★★
13次被击倒顽强爬起 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华台北队的苏丽文迎战19岁的克罗地亚选手祖布契奇,由于之前晋级赛中严重受伤,苏丽文只能将伤腿微微点地。比赛中,她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继续比赛。终于在第14次倒在地上后,她伤心地哭了出来,再也无力站起来。此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王义夫感动指数:★★★★
晕倒在赛场的传奇枪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感人的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中国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在决赛中准备发射最后一发子弹时,已出现了严重晕眩的状况,但他坚持完成最后一次击发,随后便晕倒在赛场上,结果以0.1分之差屈居亚军。他那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敬意。
雷德蒙德感动指数:★★★★★ 五次手术只为奥运梦
英国黑人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开过五次刀,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400米半决赛上,他刚刚跑过250米,腿伤就复发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眼含泪水的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在父亲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过终点,6.5万名观众全体起立为他欢呼。金牌梦想的终结,从来不代表着奥运精神的离开。
阿赫瓦里感动指数:★★★★★
一个人的马拉松战斗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坦桑尼亚运动员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他拖着被踩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忍着剧痛坚持跑完全程。当他跑到体育场内时,冠军领奖早已结束,人们重新回到看台为这位“无冕之王”加油喝彩。 “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他的这句话就此成为经典。
斯特鲁格感动指数:★★★★★ 顽强一跳立下大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7岁的美国体操运动员克里〃斯特鲁格,在脚踝严重扭伤的情况下最后出场,坚持完成了预定的跳马动作,为美国女子体操队夺得首枚团体金牌立下汗马功劳。颁奖时,斯特鲁格甚至需要教练抱住才能前去领奖,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感到震撼。
范德韦德感动指数:★★★★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荷兰选手范德韦德获得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拿下“水中马拉松”项目冠军的选手,竟然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范德韦德的头部,有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这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
鲁道夫感动指数:★★★
战胜腿疾的百米冠军
1960年罗马奥运会,美国姑娘威尔玛〃鲁道夫获得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项冠军。鲁道夫出身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4岁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6岁开始依靠拐杖行走,到11岁双腿才能稳稳站立,她取得的成就令所有人惊叹。
拉德克里夫感动指数:★★★
带伤跑完马拉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英国马拉松名将拉德克里夫大腿骨折,但她仍然带伤出征奥运。马拉松比赛最后10公里,腿部的伤痛让她一度停止了脚步,正当人们担心她会中途退赛时,拉德克里夫重新启动,尽管步履沉重、表情痛苦。当她跑进鸟巢,场内的观众都为她欢呼,待遇不亚于主场作战的中国选手。
莫桑巴尼感动指数:★★★ 游得最慢的勇士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来自赤道几内亚的莫桑巴尼成为最受关注的选手,不是因为他游的有多快,而是因为这个只学了8个月游泳的小伙子一直在坚持。他的泳姿非常业余,体力也很糟糕。最后的50米,现场观众和其他选手都在为他鼓掌和欢呼。终于,莫桑巴尼坚持着游完了这100米,这是他学游泳以来,游过的最长的距离。
关于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 "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去"----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感人的母爱故事
37岁的老将,丘索维金娜,12岁孩子的妈妈,获得过8枚金牌8枚银牌8枚铜牌,2002年她的儿子确诊患上白血病,已经退役的她决定复出用体操赚钱,为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为
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的“常青树”,2012,伦敦,第6次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她的故事和她的成绩成为体育传奇。
丘索维金娜当地时间5日在北格林尼治体育馆参加跳马决赛,这是她的奥运绝唱。六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元老这次没能带走奖牌,但无疑留下一个久久流传的故事。
丘索维金娜比冠军伊兹巴萨大15岁,比亚军马罗尼大20岁,却依然同她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并证明自己是世界上该项目第五强的女人。此刻,奖牌已经不是焦点,她诠释的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核心,这种精神所释放的光芒也完全盖过了奖牌的意义。
丘索维金娜1975年6月生于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在她16岁时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代表德国出战。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选择了退役,结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尔〃克帕诺夫是名摔跤运动员,曾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1999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出生。原本,丘索维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满。然而,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说。
2002年决定复出后,丘索维金娜的参赛理由变成了挣钱。对于这一点,丘索维金娜从来不回避,因为她是一名母亲,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丘索维金娜朝全能型发展。于是,丘索维金娜开始了训练和到处比赛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
此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些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却为了儿子,激发了自己所有的
能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重返赛场后,丘索维金娜很快就在匈牙利世锦赛上找回了状态,2002年年底的世界杯总决赛斯图加特站,她获得跳马金牌、平衡木铜牌。一年后的阿纳海姆世锦赛,丘索维金娜选择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丘索维金娜跳,这一跳为她带回了首枚世锦赛个人金牌。这是实现梦想的时刻,但当时,这枚金牌的全部意义就是儿子的救命稻草。
赛场上春风得意,儿子的病情却陷入困境。当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丘索维金娜他们的医疗技术与条件没法拯救阿里什时,她和丈夫变卖了家产,举家迁至德国并入德籍,原因只有一个,科隆医院做白血病化疗效果不错。
2008年,丘索维金娜第5次出征奥运会,这次她身披德国战袍。为了孩子,为了报恩。“如果没有德国体操圈好友的帮助,我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她说。尽管已是33岁高龄,但丘索维金娜依旧是德国体操队实力最为突出的一员。当年4月份的
欧锦赛,她就在最为拿手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赢得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年8月17日晚7时,北京奥运会跳马决赛,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一群小丫头中显得很特别,第5个出场的她一亮相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她又一次选择了丘索维金娜跳,深呼吸、助跑、起跳、腾空、旋转、稳稳落地,掌声和欢呼声四起。
“33岁时还能完成这个动作,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体操可以练到任何年龄。”丘索维金娜赛后说,那绝不是她最后一次表演,她感觉状态非常好,比赛寿命还将延续。
北京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继续战斗。2008年11月的一场比赛,她在完成最后一个跳跃动作时,不幸跟腱断裂。对于一个33岁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重伤基本上就要给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但是,她只是给自己打了一个小小的逗号。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短发干练的女子,身份不再是队员,而是以教练的身份带领祖国乌兹别克斯坦队参加大赛。丘索维金娜的教练处子
秀是成功的,乌兹别克斯坦在她的带领下获得女团铜牌。
多年以来,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20年来,丘索维金娜犹如女子体操的一颗恒星,光芒未必最亮,但一定存在,可以依靠,可以指引方向。对于自己的家庭,丘索维金娜更是起到了这种支撑,她曾对儿子阿里什说:“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这句母子情深的话,不知曾让多少人感动和铭记。这是一位执着的选手,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不舍,还是不忍,丘索维金娜这次真的要退役了。至于没能问鼎奖牌,丘索维金娜并不失望。“我对自己的比赛很满意,”丘索维金娜赛后说。“现在正常的生活要开始了,我要看看正常的生活是怎么过的。我退役后会当一名体操教练,在多年的体操比赛中,我已经取得了所有的成就。”
谢幕之际,丘索维金娜没有忘记最后利用一下奥运会的最高舞台,那就是感谢这么多年在生活中和体操运动中支持和帮助过她的那些人。
苏丽文感动指数:★★★★
13次被击倒顽强爬起 北京奥运会跆拳道女子57公斤级铜牌争夺战,中华台北队的苏丽文迎战19岁的克罗地亚选手祖布契奇,由于之前晋级赛中严重受伤,苏丽文只能将伤腿微微点地。比赛中,她一次次被击倒,又一次次站起来继续比赛。终于在第14次倒在地上后,她伤心地哭了出来,再也无力站起来。此时,现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很多观众流下了眼泪。
王义夫感动指数:★★★★
晕倒在赛场的传奇枪手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感人的一幕至今让人记忆犹新:中国射击运动员王义夫在决赛中准备发射最后一发子弹时,已出现了严重晕眩的状况,但他坚持完成最后一次击发,随后便晕倒在赛场上,结果以0.1分之差屈居亚军。他那不屈不挠的体育精神,赢得了所有观众的敬意。
雷德蒙德感动指数:★★★★★ 五次手术只为奥运梦
英国黑人运动员德里克〃雷德蒙德为了自己的奥运梦想开过五次刀,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400米半决赛上,他刚刚跑过250米,腿伤就复发了——右腿肌肉撕裂,他重重地跌倒在了跑道上,眼含泪水的他拒绝了医务人员的担架,在父亲的搀扶下一步步走过终点,6.5万名观众全体起立为他欢呼。金牌梦想的终结,从来不代表着奥运精神的离开。
阿赫瓦里感动指数:★★★★★
一个人的马拉松战斗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参加男子马拉松比赛的坦桑尼亚运动员阿赫瓦里在19公里处被挤倒又遭踏伤。他拖着被踩伤的膝盖和脱臼的肩膀,忍着剧痛坚持跑完全程。当他跑到体育场内时,冠军领奖早已结束,人们重新回到看台为这位“无冕之王”加油喝彩。 “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他的这句话就此成为经典。
斯特鲁格感动指数:★★★★★ 顽强一跳立下大功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7岁的美国体操运动员克里〃斯特鲁格,在脚踝严重扭伤的情况下最后出场,坚持完成了预定的跳马动作,为美国女子体操队夺得首枚团体金牌立下汗马功劳。颁奖时,斯特鲁格甚至需要教练抱住才能前去领奖,当国歌响起的那一刻,在场的所有人无一不感到震撼。
范德韦德感动指数:★★★★ 从绝症中走出的王者
2008年北京奥运会,荷兰选手范德韦德获得男子10公里公开水域游泳比赛的冠军。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拿下“水中马拉松”项目冠军的选手,竟然是一位白血病患者。在范德韦德的头部,有两个触目惊心的伤疤,这是白血病患者进行化疗和骨髓移植手术留下的痕迹。
鲁道夫感动指数:★★★
战胜腿疾的百米冠军
1960年罗马奥运会,美国姑娘威尔玛〃鲁道夫获得了女子100米、200米和4×100米接力三项冠军。鲁道夫出身于美国一个贫穷家庭,4岁时不幸患了小儿麻痹症,6岁开始依靠拐杖行走,到11岁双腿才能稳稳站立,她取得的成就令所有人惊叹。
拉德克里夫感动指数:★★★
带伤跑完马拉松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前,英国马拉松名将拉德克里夫大腿骨折,但她仍然带伤出征奥运。马拉松比赛最后10公里,腿部的伤痛让她一度停止了脚步,正当人们担心她会中途退赛时,拉德克里夫重新启动,尽管步履沉重、表情痛苦。当她跑进鸟巢,场内的观众都为她欢呼,待遇不亚于主场作战的中国选手。
莫桑巴尼感动指数:★★★ 游得最慢的勇士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来自赤道几内亚的莫桑巴尼成为最受关注的选手,不是因为他游的有多快,而是因为这个只学了8个月游泳的小伙子一直在坚持。他的泳姿非常业余,体力也很糟糕。最后的50米,现场观众和其他选手都在为他鼓掌和欢呼。终于,莫桑巴尼坚持着游完了这100米,这是他学游泳以来,游过的最长的距离。
关于丘索维金娜的感人故事 " 你未痊愈,我不敢老去"----体操运动员丘索维金娜感人的母爱故事
37岁的老将,丘索维金娜,12岁孩子的妈妈,获得过8枚金牌8枚银牌8枚铜牌,2002年她的儿子确诊患上白血病,已经退役的她决定复出用体操赚钱,为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为
儿求医。这位为救儿子复出而用体操赚钱的“常青树”,2012,伦敦,第6次站在了奥运赛场上,她的故事和她的成绩成为体育传奇。
丘索维金娜当地时间5日在北格林尼治体育馆参加跳马决赛,这是她的奥运绝唱。六次参加奥运会的体操元老这次没能带走奖牌,但无疑留下一个久久流传的故事。
丘索维金娜比冠军伊兹巴萨大15岁,比亚军马罗尼大20岁,却依然同她们站在同一个舞台上,并证明自己是世界上该项目第五强的女人。此刻,奖牌已经不是焦点,她诠释的奥林匹克精神才是核心,这种精神所释放的光芒也完全盖过了奖牌的意义。
丘索维金娜1975年6月生于乌兹别克斯坦,1991年,在她16岁时代表独联体夺得世锦赛女团和自由体操金牌、跳马银牌。1992年首次代表独联体参加奥运会,摘得女子团体金牌;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2000年悉尼奥运会和2004年雅典奥运会,她代表乌兹别克斯坦三次参加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她代表德国出战。
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选择了退役,结婚生子。她的丈夫巴克德尔〃克帕诺夫是名摔跤运动员,曾代表乌兹别克斯坦征战奥运会。1999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出生。原本,丘索维金娜的生活幸福美满。然而,2002年,丘索维金娜的大儿子阿里什被诊断患上白血病。由于治疗白血病需要高昂的费用,生活并不富裕的丘索维金娜一家实在难以支付,于是丘索维金娜选择了复出参赛,因为“一枚世锦赛金牌等于3000欧元的奖金,这是我唯一的办法。”丘索维金娜说。
2002年决定复出后,丘索维金娜的参赛理由变成了挣钱。对于这一点,丘索维金娜从来不回避,因为她是一名母亲,为了儿子,她愿意付出一切。为了儿子,从26岁开始,丘索维金娜朝全能型发展。于是,丘索维金娜开始了训练和到处比赛的生活,而她的丈夫放弃了热爱的摔跤运动,在家照顾儿子。
此后,丘索维金娜一直战斗在赛场上,以一个母亲的身份。有些时候,她会在一场巡回赛中参加全部女子项目的比赛,而不是专注于一两项,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赢得更多的奖金。她只是一名身高1.53米、体重44公斤的女子,却为了儿子,激发了自己所有的
能量。丘索维金娜说:“对我来说,儿子就是我全部的生命。只要他还生病,我就一直坚持下去。他就是我的动力。”
重返赛场后,丘索维金娜很快就在匈牙利世锦赛上找回了状态,2002年年底的世界杯总决赛斯图加特站,她获得跳马金牌、平衡木铜牌。一年后的阿纳海姆世锦赛,丘索维金娜选择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丘索维金娜跳,这一跳为她带回了首枚世锦赛个人金牌。这是实现梦想的时刻,但当时,这枚金牌的全部意义就是儿子的救命稻草。
赛场上春风得意,儿子的病情却陷入困境。当乌兹别克斯坦的医生告诉丘索维金娜他们的医疗技术与条件没法拯救阿里什时,她和丈夫变卖了家产,举家迁至德国并入德籍,原因只有一个,科隆医院做白血病化疗效果不错。
2008年,丘索维金娜第5次出征奥运会,这次她身披德国战袍。为了孩子,为了报恩。“如果没有德国体操圈好友的帮助,我的儿子可能早就离开人世了。”她说。尽管已是33岁高龄,但丘索维金娜依旧是德国体操队实力最为突出的一员。当年4月份的
欧锦赛,她就在最为拿手的跳马项目上为德国赢得了23年来的首枚金牌。
2008年8月17日晚7时,北京奥运会跳马决赛,33岁的丘索维金娜在一群小丫头中显得很特别,第5个出场的她一亮相就赢得了观众的掌声。她又一次选择了丘索维金娜跳,深呼吸、助跑、起跳、腾空、旋转、稳稳落地,掌声和欢呼声四起。
“33岁时还能完成这个动作,我希望全世界都知道体操可以练到任何年龄。”丘索维金娜赛后说,那绝不是她最后一次表演,她感觉状态非常好,比赛寿命还将延续。
北京奥运会后,丘索维金娜继续战斗。2008年11月的一场比赛,她在完成最后一个跳跃动作时,不幸跟腱断裂。对于一个33岁的运动员来说,这样的重伤基本上就要给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句号。但是,她只是给自己打了一个小小的逗号。
2010年广州亚运会。人们又看到了这位短发干练的女子,身份不再是队员,而是以教练的身份带领祖国乌兹别克斯坦队参加大赛。丘索维金娜的教练处子
秀是成功的,乌兹别克斯坦在她的带领下获得女团铜牌。
多年以来,体操既是丘索维金娜的生活依赖,也是她展示人生故事的舞台。20年来,丘索维金娜犹如女子体操的一颗恒星,光芒未必最亮,但一定存在,可以依靠,可以指引方向。对于自己的家庭,丘索维金娜更是起到了这种支撑,她曾对儿子阿里什说:“你未痊愈,我不敢老”。这句母子情深的话,不知曾让多少人感动和铭记。这是一位执着的选手,也是一位伟大的母亲,更是奥林匹克精神的完美体现。
无论是不舍,还是不忍,丘索维金娜这次真的要退役了。至于没能问鼎奖牌,丘索维金娜并不失望。“我对自己的比赛很满意,”丘索维金娜赛后说。“现在正常的生活要开始了,我要看看正常的生活是怎么过的。我退役后会当一名体操教练,在多年的体操比赛中,我已经取得了所有的成就。”
谢幕之际,丘索维金娜没有忘记最后利用一下奥运会的最高舞台,那就是感谢这么多年在生活中和体操运动中支持和帮助过她的那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