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涯65年--学[十五从军征]课文有感作文600字

六年级作文

十五从军征,一个少年的悲歌;八十始得归,一位老人的悲绝。——题记

十五岁的少年,从军。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回家团聚。然而,团聚的希望却如同一个泡泡,让凄凉的坟墓轻松打破。采些野菜来做羹饭,熟了,却不知将饭送予谁。

一个士兵的65年啊!全权交给了野草丛生的战场。15岁风华正茂的年龄;15岁,激情高昂的岁月。可是——他却开始从军打仗。有谁知到他这65年来的苦累辛酸?

终于,回家了。不料却看到长青的松柏下,对着累累的“冢”。老兵的苦啊,到底该向谁哭诉?老兵的泪啊,到底谁能轻拭?残酷的兵役制度啊,何苦要将一个个少年放入打仗的军队中?何苦要将一个个老兵的团聚愿望打破?

诗中,带给了我无限凄凉的心境;诗中,启发了我的另一看法。

希望和平,不再有战争,是每一个人的最大心愿。但是,即使有这样的念头,也不能看着国家被外侵。老兵啊,敬佩你有“国比家重”的精神。

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是每个士兵的愿望。但是我想;即使士兵迫切团圆,厌倦打仗,但如果祖国国土被侵略,他们一定会立马穿上战服,与外族抗衡。

虽然诗中凸显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平等的兵役制度下,充满不平和痛苦。但我想,应该还有赞颂老兵舍家为国的意思吧。

所以我想对老兵说;谢谢你,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比家重”的含义,我也相信,你的“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一定会成为后人渴望和平的根基。

甘肃 张掖六年级:紫色梦恋5

十五从军征,一个少年的悲歌;八十始得归,一位老人的悲绝。——题记

十五岁的少年,从军。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回家团聚。然而,团聚的希望却如同一个泡泡,让凄凉的坟墓轻松打破。采些野菜来做羹饭,熟了,却不知将饭送予谁。

一个士兵的65年啊!全权交给了野草丛生的战场。15岁风华正茂的年龄;15岁,激情高昂的岁月。可是——他却开始从军打仗。有谁知到他这65年来的苦累辛酸?

终于,回家了。不料却看到长青的松柏下,对着累累的“冢”。老兵的苦啊,到底该向谁哭诉?老兵的泪啊,到底谁能轻拭?残酷的兵役制度啊,何苦要将一个个少年放入打仗的军队中?何苦要将一个个老兵的团聚愿望打破?

诗中,带给了我无限凄凉的心境;诗中,启发了我的另一看法。

希望和平,不再有战争,是每一个人的最大心愿。但是,即使有这样的念头,也不能看着国家被外侵。老兵啊,敬佩你有“国比家重”的精神。

与家人团聚,吃上一顿团圆饭,是每个士兵的愿望。但是我想;即使士兵迫切团圆,厌倦打仗,但如果祖国国土被侵略,他们一定会立马穿上战服,与外族抗衡。

虽然诗中凸显的是广大劳动人民在不平等的兵役制度下,充满不平和痛苦。但我想,应该还有赞颂老兵舍家为国的意思吧。

所以我想对老兵说;谢谢你,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国比家重”的含义,我也相信,你的“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一定会成为后人渴望和平的根基。

甘肃 张掖六年级:紫色梦恋5


相关作文

  • 生涯65年--学[十五从军征]课文有感作文500字
  • 十五从军征,一个少年的悲歌:八十始得归,一位老人的悲绝.题记 十五岁的少年,从军.到了八十岁才得以回家团聚.然而,团聚的希望却如同一个泡泡,让凄凉的坟墓轻松打破.采些野菜来做羹饭,熟了,却不知将饭送予谁. 一个士兵的65年啊!全权交给了野草丛生的战场.15岁风华正茂的年龄:15岁,激情高昂的岁月.可 ...

  • 木兰诗教案作文17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 ...

  • 初一语文第10课 [木兰诗]作文1500字
  • 10课 木兰诗 教学目的: 1.学习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敢乐观的爱国精神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2.学习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运用. 3.学习本文祥略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4.背诵课文. 教学设想: 1.这是一首北朝民歌,读起来朗朗上口,要利用民歌 ...

  • 木兰诗优秀教案作文1900字
  • 1 <木兰诗>教案 教学目标: 1.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2.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3.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并领会课文所表现的思想感情. 2.详略得当的写作特点. 3. ...

  • 木兰诗作文2600字
  • <木兰诗>教学设计案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 ...

  • 木兰诗作文2900字
  •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1.赏析木兰 ...

  • 木兰诗2作文3000字
  • 1 <木兰诗>教学设计 郑口镇坛村中学-国良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对和平的向往.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 ...

  • 木兰诗 教学设计作文3100字
  • 木兰诗 教学设计 宁晋县第六中学 刘联英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 ...

  • 2015六年级语文下册 18[木兰诗]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doc作文3000字
  • <木兰诗>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感受诗歌的语言特点,并背诵全诗. 2. 复述表演,并领会其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3. 人物赏析,体会木兰代父从军.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4. 体会本文排比.对偶.比喻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5. 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