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红军长征征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敌人的围剿算什么? 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 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 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
1934年10月中旬, 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 怀着一颗赤诚的心, 怀着必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踏上了征途, 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 攻占七百多座县城。
曾几何时, 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 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 这里记下了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 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 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 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 有这样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 是红军在过草地, 爬雪山时, 不因自然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回首向来风雨路, 万里长征任疾驱。如果没有长征的胜利, 哪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哪会有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哪会有我们充满生机的活力, 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今天?
行进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红色长征, 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 舞过那个年代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 舞过多风多雨的20世纪, 飘逸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 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 却毫无畏惧, 万死不辞, 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
是红军的精神,是红军那种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纪念红军长征征文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毛泽东的《七律•长征》,读起来总是那么令人振奋,使人倍受鼓舞。敌人的围剿算什么? 湍急的金沙江、奔腾咆哮的大渡河算什么? 只剩几根铁索、令人毛骨悚然的泸定桥又能算什么? 那高耸入云的大雪山和杳无人烟的大草地,这些曾被人们视为可望而不可及的“天险”,不是都被我们这些可敬的红军战士征服了!
1934年10月中旬, 他们怀着崇高的理想, 怀着一颗赤诚的心, 怀着必将解放全中国的信心踏上了征途, 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纵横十一个省份, 攻占七百多座县城。
曾几何时, 红军“嗒嗒”的马蹄声在这里响起;曾几何时, 这里留下了红军深深的脚印;曾几何时, 这里记下了红军可歌可泣的故事;曾几何时, 这里留下了红军长征的精神! 这里是波涛汹涌的大渡河;这里是独具天险的泸定桥;这里是峰峰如剑, 插入云霄的娄山关;这里是冰封雪盖的夹金山;这里是中国的摇篮!
在毛主席的诗词里, 有这样几句话:“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几句诗, 是红军在过草地, 爬雪山时, 不因自然阻碍而终止前进道路的精神。
回首向来风雨路, 万里长征任疾驱。如果没有长征的胜利, 哪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哪会有新民主主义的胜利? 哪会有我们充满生机的活力, 欣欣向荣、走向富强的今天?
行进在上个世纪30年代的红色长征, 正像一条蜿蜒二万五千里的红飘带, 以它无与伦比的绚丽, 舞过那个年代满目疮痍的中国大地, 舞过多风多雨的20世纪, 飘逸着我们这个民族的崭新希望。
是什么力量把中华民族成千上万的热血青年聚集在一起, 他们明知征途有艰险, 却毫无畏惧, 万死不辞, 前仆后继地奔向一个目标?
是红军的精神,是红军那种就是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精神;就是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就是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就是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就是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