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考试》说课稿
西湖乡安康小学 唐文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第三册《特殊的考试》。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针对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预设为两课时,现在向大家具体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特殊的考试》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二个主题单元“考验”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什么样的人能当“小小卫生员”节目主持人的问题展开。小熊、小猴、小狐狸非常关注仪表,但是他们忽略了电视台门前的果皮,而只有小白兔捡起了门前的果皮,赢得了考试。文章用一段浅显的故事,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引发了一些思考。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考题特殊,它的结果似乎也出人意料,考题不是一张试卷上的试题,也不是一般的面试,而是考查应聘者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 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熟练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阅读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和做法,理解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知道考试的内容及特殊的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小白兔行为和其他小动物的比较,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反复阅读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和做法,理解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知道考试的内容及特殊的含义。
2.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导读、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用语言描述,激发想象等方法创设童话情境,发挥创造性思维,揣摩理解课文。
小学二年级学生自制力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必须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导读的方法,带着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解读课文,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插图,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读为主,让学生边读边想,通过不断的读去揣摩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水到渠成,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使教学循序渐进,脉络清晰,更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说出它的名字。(特殊的考试)
2. 师板书课题:特殊的考试。学生书空。
3. 师出示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4. 提问:电视台进行了一场怎样的考试?参加的都有谁?(师板书动物名称)最终谁被录取了?
5.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去动物电视台,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考试的。
(二)理解文意
1. 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这些小动物为当上主持人都做了哪些准备?
(2)汇报:小熊围上什么样的围巾来了?小猴戴上什么样的白手套来了?小狐狸穿着什么样的红皮鞋来了?小白兔穿上什么来了?
(3)他们为什么要打扮一番呢?(因为他们要竞聘电视台的“小小卫生员”节目的支持人,首先自己要干净,讲卫生。)
(4)引导:你们瞧,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多么漂亮呀,他们
的个人卫生做得多么干净呀,考试开始了,我们一块去看看它们是怎样做的?
2. 默读3-6自然段,找出小熊、小猴、小狐狸和小白兔看见
地上有块果皮分别是怎么想的(用 画)?怎么做的(用 画)?一会我们一起合作完成表格。
3.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小动物 想 做
小熊 不关我的事 绕开
小猴 想捡,又一想 绕开
小狐狸 想踢,又一想 绕开
小兔 看见 捡起来
4. 同学们,小熊,小猴,小狐狸他们都是来电视台应聘“小小卫生员”的,但他们见到果皮为什么都没去捡呢?(怕弄脏了自己)
5.小白兔也是来应聘的,她也是穿着干净的新衣服来的,难道他就不怕把自己的衣服弄脏吗?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6. 引导:让我们一块儿看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一块把7、8自然段读一读。
7. 学习第7、8自然段,说说结果如何呢?讨论:台长一来就宣布小白兔被录取,这样公平吗?
8. 学习第9自然段。你们明白熊猫台长为什么要录取小白兔吗?
(三)拓张延伸
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被录取了?请你用“因为...... 所以...... ”这个句式说一说。
(四)情感升华
其实,小猴,小熊,小狐狸并不是不讲卫生,不爱干净,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形象是否卫生漂亮,而忽视了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关注周围的环境,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卫生。(播放学生捡拾垃圾的照片)
(五)总结
五、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我力求以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为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根据板书了解课文大意。
《特殊的考试》说课稿
西湖乡安康小学 唐文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的第三册《特殊的考试》。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针对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预设为两课时,现在向大家具体介绍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特殊的考试》是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十二个主题单元“考验”的一篇童话故事。故事围绕着什么样的人能当“小小卫生员”节目主持人的问题展开。小熊、小猴、小狐狸非常关注仪表,但是他们忽略了电视台门前的果皮,而只有小白兔捡起了门前的果皮,赢得了考试。文章用一段浅显的故事,给孩子们传递了一个信息,引发了一些思考。这是一场特殊的考试,说它特殊,是因为它的考题特殊,它的结果似乎也出人意料,考题不是一张试卷上的试题,也不是一般的面试,而是考查应聘者的实际行动。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文体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一定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特点, 我把本课的能力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熟练认读本课的12个生字,进行渗透性识字。
2.能力目标:通过反复阅读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和做法,理解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知道考试的内容及特殊的含义。
3.情感目标:通过小白兔行为和其他小动物的比较,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1. 通过反复阅读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和做法,理解小白兔被录取的原因,知道考试的内容及特殊的含义。
2. 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注周围环境,维护公共卫生的意识。
二、说教法
本课主要采用创设情境、问题导读、朗读的方法进行教学。在教学中,我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画,用语言描述,激发想象等方法创设童话情境,发挥创造性思维,揣摩理解课文。
小学二年级学生自制力弱,注意力不易长时间集中,必须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此,我在教学过程中用问题导读的方法,带着学生有目的、有重点地解读课文,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思维。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插图,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以读为主,让学生边读边想,通过不断的读去揣摩和体会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最终水到渠成,突破本课的重、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围绕以上教学目标,本课设计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朗读训练,调动学生情感来理解作品,使教学循序渐进,脉络清晰,更符合学生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具体过程如下: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童话故事,请同学们说出它的名字。(特殊的考试)
2. 师板书课题:特殊的考试。学生书空。
3. 师出示生字词语,学生开火车认读。
4. 提问:电视台进行了一场怎样的考试?参加的都有谁?(师板书动物名称)最终谁被录取了?
5. 师:本节课,我们一起去动物电视台,看看这些小动物是怎样考试的。
(二)理解文意
1. 学习第2自然段。
(1)引导:这些小动物为当上主持人都做了哪些准备?
(2)汇报:小熊围上什么样的围巾来了?小猴戴上什么样的白手套来了?小狐狸穿着什么样的红皮鞋来了?小白兔穿上什么来了?
(3)他们为什么要打扮一番呢?(因为他们要竞聘电视台的“小小卫生员”节目的支持人,首先自己要干净,讲卫生。)
(4)引导:你们瞧,他们一个个打扮得多么漂亮呀,他们
的个人卫生做得多么干净呀,考试开始了,我们一块去看看它们是怎样做的?
2. 默读3-6自然段,找出小熊、小猴、小狐狸和小白兔看见
地上有块果皮分别是怎么想的(用 画)?怎么做的(用 画)?一会我们一起合作完成表格。
3. 汇报交流,完成表格。
小动物 想 做
小熊 不关我的事 绕开
小猴 想捡,又一想 绕开
小狐狸 想踢,又一想 绕开
小兔 看见 捡起来
4. 同学们,小熊,小猴,小狐狸他们都是来电视台应聘“小小卫生员”的,但他们见到果皮为什么都没去捡呢?(怕弄脏了自己)
5.小白兔也是来应聘的,她也是穿着干净的新衣服来的,难道他就不怕把自己的衣服弄脏吗?它的心里是怎么想的?
6. 引导:让我们一块儿看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我们一块把7、8自然段读一读。
7. 学习第7、8自然段,说说结果如何呢?讨论:台长一来就宣布小白兔被录取,这样公平吗?
8. 学习第9自然段。你们明白熊猫台长为什么要录取小白兔吗?
(三)拓张延伸
再读课文,想一想小白兔为什么被录取了?请你用“因为...... 所以...... ”这个句式说一说。
(四)情感升华
其实,小猴,小熊,小狐狸并不是不讲卫生,不爱干净,但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形象是否卫生漂亮,而忽视了作为一个主持人的最重要的条件:关注周围的环境,用实际行动维护公共卫生。(播放学生捡拾垃圾的照片)
(五)总结
五、说板书
本课的板书我力求以简明扼要、提纲挈领为主,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根据板书了解课文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