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在细微处闪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在举手投足间,清风无言花自开。师爱是一种涵养,是无声关怀;师爱好像一缕和煦温暖的风悄悄吹入学生心田,又似一股潺潺流动的清泉轻轻洗涤学生心灵。师爱是无痕、无形的,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师爱就蕴藏在平常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在担任三(2)班班主任的一年中,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无比可爱,在沉思中潜藏活力,在调皮中充满智慧,在诡辩中迸发灵感,他们给我无数的惊喜,他们让我心灵永远年轻。我要帮助他们每一个人更好地发展,帮助他们每一个人赢在人生的起点。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要爱的理智和宽广,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超越自我;对于学业遇到困难的学生,要爱的细腻和真挚,发现他们的困难,真心地帮助他们;对于需要特殊帮助的问题学生,要爱的理解和宽容,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面向未来。
案例1.“问题”学生没问题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曾经的班主任就跟我说过,这个班级有个淘气大王—谢某,专搞恶作剧,没事就喜欢捉弄其他同学,几乎天天有违反纪律的事,放在班里像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这不得不引起我对他的特别关注。
这不,刚开学没过几天,就有同学告诉我他打人了。原来就是因为有位同学说他学习差。我批评了他,告诉他不能靠打人来解决问题。可他却满不在乎,在批评面前毫无悔改之意。望着他若无其事的脸,想到他如此轻率的回答,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我意识到:如果不及早管教好他,势必会影响他以后的成长。于是,我开始走近他,与他聊天交流,他说,反正我成绩差,已是坏学生了,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改不改都一样。如此消极的态度,让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首先从关心开始,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从他的学习入手,了解他的学习问题,他说:本来以前的学习还行,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心想自己付出了努力为什么还会考砸,也曾试着努力,可觉得学得越来越吃力,效果不明显,老是觉得比别人笨,每次考试都很紧张,想考好,可越紧张越考得差,后来我索性就不学了。听到他这样的情况,我说:那说明你的基础还是扎实的,只不过一次考试
的失误就把你这个男子汉打败了吗?!要知道人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是主动地面对他、克服它还是逃避呢?咱们能不能试试看,从头开始,那怕有一点进步也是你努力的结果。不要怕别人笑话,别人的笑话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的一个方面去理解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催你奋进的动力呢?努力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要再这样违纪了,违纪对你自身来说也没好处,把精力放到学习中来,老师相信你!期待着你的成功!他听了我的话,从他的表情看出,他好像有点想试试看的样子,我心中暗暗高兴。
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有很多优点:聪明、勇敢、肯帮助别人等等,一次,同学呕吐,身上地上都弄脏了,旁边的同学都捂着鼻子逃开了,没想到,他自告奋勇说要帮忙清理,说着像模像样地拿抹布拖把等打扫起来。顿时,同学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呕吐的同学也真诚地向他表示感谢。我抓住时机,找他谈话,你助人为乐,同学都欣赏你,但你经常违反纪律搞恶作剧,那只能算胡闹,不是英雄所为呀!老师相信你能迅速改掉这些缺点,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他惹事生非的迹象渐渐消失了,我仿佛看到和平、进步之花在他身上慢慢绽放了。
正当我为他的改变感到欣慰时,意外的事发生了。那天,我刚上完课回办公室,同学就来报告说他又打人了,我急忙跑到教室,只见他的同桌小玲正捂着眼睛在哭,而他则呆立在一旁,见我进来他连忙向我解释“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没来得及理会他,赶紧检查小玲的眼睛,只见小玲的眼睛又青又肿,象只熊猫眼,幸亏撞在眼皮上,要不后果可不堪设想。我生气地对他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闯祸了!”他可能也吓坏了,说自己做完作业没事干,拿着笔玩,不巧笔头刚好撞在小玲的眼睛上,他知错了,再三向小玲道歉。这时小玲轻声的说:“老师,算了,他不是故意的。”我乘机教育:“你看,小玲是多么的善良,心胸多么宽广。”尽管小玲原谅了你,可毕竟你做错了事,就该勇于面对,马上给小玲的家长打个电话吧。于是,我和他一起跟小玲的父母道了歉,总算客客气气把事圆满解决。这下,他觉得老师帮他处理好了闯下的祸,心中倒充满了感激,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给你添麻烦了。”我欣慰地说:“老师相信你,我们是好朋友。”
自那以后,他慢慢地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努力学习了,而且有进步明显。只要是我发动的活动,他都变得异常积极。每次课间或午间,他都主动担负起打扫卫生的重任,扫地拖地擦黑板,干得不亦乐乎;看我要发本子时,总是第一个赶到我面前帮我发„„
这一切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爱的教育力量之强大。每天,我都努力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位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功。当用师爱的温暖照亮孩子,使孩子在成长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的内心充满喜悦!
案例2. 有规矩才成方圆
小焦同学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虽不惹事生非但却十分散漫,自己不能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学习态度不端正,很迷茫。很多老师反映他上课经常趴着,一天我的课上他也趴着,我走过去问怎么回事。他很不屑地说:“我肚子痛”。我严厉却声音不大地说:“如果确实身体不适,当然可以休息一下,但你为什么不事先打招呼!你要知道这毕竟是课堂,能坚持就不要放松自己。”他听后似有感悟,立刻坐直了,此后我几次与他眼神相对,发现他一直在认真跟着我的思路走。后来又有一次课上默写英语单词,他对自己要求不严的毛病又犯了,他自言自语地说:“一会儿不交了。”这话让我听到了,我对全班同学说:“写完大家都要交上来,即使你一个都没默出来,你都要交,如果你不交那么说明你学习态度有问题,你又有何颜面让我批改你今后的作业呢?”听后他低下头,悄悄地交上了他的默写本,并且在下面写上:“老师,我确实前一天没认真复习,我中午之前会到你这来重默,今后再不这样了。”
像小焦这样需要我严格管理、时常提醒的学生还有很多,但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把“严”、“爱”二字文章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也绝非一件易事。尤其是班主任面对班级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工作,如何制“严”,如何施爱,颇有技巧。要让严与爱的技巧呈现章法,持之以恒,使之成为班主任的一种教育个性,进而把班级塑造成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使每位学生在班集体
中享受到严的烈日,爱的熙风,幸福成长,班主任必须付出一份无私、深沉、执着的爱心。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再次引用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
师爱在细微处闪光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教育是植根于爱的。”爱在举手投足间,清风无言花自开。师爱是一种涵养,是无声关怀;师爱好像一缕和煦温暖的风悄悄吹入学生心田,又似一股潺潺流动的清泉轻轻洗涤学生心灵。师爱是无痕、无形的,正如泰戈尔的诗句“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飞过。”师爱就蕴藏在平常的琐事中,于细微之处见真情。
在担任三(2)班班主任的一年中,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因为他们都无比可爱,在沉思中潜藏活力,在调皮中充满智慧,在诡辩中迸发灵感,他们给我无数的惊喜,他们让我心灵永远年轻。我要帮助他们每一个人更好地发展,帮助他们每一个人赢在人生的起点。对于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要爱的理智和宽广,激发他们的潜能,促使他们超越自我;对于学业遇到困难的学生,要爱的细腻和真挚,发现他们的困难,真心地帮助他们;对于需要特殊帮助的问题学生,要爱的理解和宽容,发现他们的优点,鼓励他们面向未来。
案例1.“问题”学生没问题
记得刚接手这个班的时候,曾经的班主任就跟我说过,这个班级有个淘气大王—谢某,专搞恶作剧,没事就喜欢捉弄其他同学,几乎天天有违反纪律的事,放在班里像颗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这不得不引起我对他的特别关注。
这不,刚开学没过几天,就有同学告诉我他打人了。原来就是因为有位同学说他学习差。我批评了他,告诉他不能靠打人来解决问题。可他却满不在乎,在批评面前毫无悔改之意。望着他若无其事的脸,想到他如此轻率的回答,我的心仿佛被揪了一下。我意识到:如果不及早管教好他,势必会影响他以后的成长。于是,我开始走近他,与他聊天交流,他说,反正我成绩差,已是坏学生了,老师同学都不喜欢我,改不改都一样。如此消极的态度,让我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
首先从关心开始,我利用课余时间找他谈心,从他的学习入手,了解他的学习问题,他说:本来以前的学习还行,有一次考试没考好,心想自己付出了努力为什么还会考砸,也曾试着努力,可觉得学得越来越吃力,效果不明显,老是觉得比别人笨,每次考试都很紧张,想考好,可越紧张越考得差,后来我索性就不学了。听到他这样的情况,我说:那说明你的基础还是扎实的,只不过一次考试
的失误就把你这个男子汉打败了吗?!要知道人生会遇到很多的挫折,面对挫折我们是主动地面对他、克服它还是逃避呢?咱们能不能试试看,从头开始,那怕有一点进步也是你努力的结果。不要怕别人笑话,别人的笑话我们是不是可以从另外的一个方面去理解呢,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催你奋进的动力呢?努力吧!做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不要再这样违纪了,违纪对你自身来说也没好处,把精力放到学习中来,老师相信你!期待着你的成功!他听了我的话,从他的表情看出,他好像有点想试试看的样子,我心中暗暗高兴。
通过细心观察,我发现他有很多优点:聪明、勇敢、肯帮助别人等等,一次,同学呕吐,身上地上都弄脏了,旁边的同学都捂着鼻子逃开了,没想到,他自告奋勇说要帮忙清理,说着像模像样地拿抹布拖把等打扫起来。顿时,同学都向他投去敬佩的目光,呕吐的同学也真诚地向他表示感谢。我抓住时机,找他谈话,你助人为乐,同学都欣赏你,但你经常违反纪律搞恶作剧,那只能算胡闹,不是英雄所为呀!老师相信你能迅速改掉这些缺点,成为一个真正的英雄。在以后的一些日子里,他惹事生非的迹象渐渐消失了,我仿佛看到和平、进步之花在他身上慢慢绽放了。
正当我为他的改变感到欣慰时,意外的事发生了。那天,我刚上完课回办公室,同学就来报告说他又打人了,我急忙跑到教室,只见他的同桌小玲正捂着眼睛在哭,而他则呆立在一旁,见我进来他连忙向我解释“老师,我不是故意的,我„„我„„不是故意的”我也没来得及理会他,赶紧检查小玲的眼睛,只见小玲的眼睛又青又肿,象只熊猫眼,幸亏撞在眼皮上,要不后果可不堪设想。我生气地对他说:“跟你说过多少遍了,你怎么又闯祸了!”他可能也吓坏了,说自己做完作业没事干,拿着笔玩,不巧笔头刚好撞在小玲的眼睛上,他知错了,再三向小玲道歉。这时小玲轻声的说:“老师,算了,他不是故意的。”我乘机教育:“你看,小玲是多么的善良,心胸多么宽广。”尽管小玲原谅了你,可毕竟你做错了事,就该勇于面对,马上给小玲的家长打个电话吧。于是,我和他一起跟小玲的父母道了歉,总算客客气气把事圆满解决。这下,他觉得老师帮他处理好了闯下的祸,心中倒充满了感激,说:“老师,以后,我再也不给你添麻烦了。”我欣慰地说:“老师相信你,我们是好朋友。”
自那以后,他慢慢地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努力学习了,而且有进步明显。只要是我发动的活动,他都变得异常积极。每次课间或午间,他都主动担负起打扫卫生的重任,扫地拖地擦黑板,干得不亦乐乎;看我要发本子时,总是第一个赶到我面前帮我发„„
这一切转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爱的教育力量之强大。每天,我都努力用宽容的心态去对待每位学生的每一个过失,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功。当用师爱的温暖照亮孩子,使孩子在成长中实现生命的价值,我的内心充满喜悦!
案例2. 有规矩才成方圆
小焦同学是一个成绩平平的学生,虽不惹事生非但却十分散漫,自己不能正确地把握学习方向,学习态度不端正,很迷茫。很多老师反映他上课经常趴着,一天我的课上他也趴着,我走过去问怎么回事。他很不屑地说:“我肚子痛”。我严厉却声音不大地说:“如果确实身体不适,当然可以休息一下,但你为什么不事先打招呼!你要知道这毕竟是课堂,能坚持就不要放松自己。”他听后似有感悟,立刻坐直了,此后我几次与他眼神相对,发现他一直在认真跟着我的思路走。后来又有一次课上默写英语单词,他对自己要求不严的毛病又犯了,他自言自语地说:“一会儿不交了。”这话让我听到了,我对全班同学说:“写完大家都要交上来,即使你一个都没默出来,你都要交,如果你不交那么说明你学习态度有问题,你又有何颜面让我批改你今后的作业呢?”听后他低下头,悄悄地交上了他的默写本,并且在下面写上:“老师,我确实前一天没认真复习,我中午之前会到你这来重默,今后再不这样了。”
像小焦这样需要我严格管理、时常提醒的学生还有很多,但是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面对各种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把“严”、“爱”二字文章做实做细,做出成效,也绝非一件易事。尤其是班主任面对班级管理的各个阶段各个层面的工作,如何制“严”,如何施爱,颇有技巧。要让严与爱的技巧呈现章法,持之以恒,使之成为班主任的一种教育个性,进而把班级塑造成一个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集体,使每位学生在班集体
中享受到严的烈日,爱的熙风,幸福成长,班主任必须付出一份无私、深沉、执着的爱心。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教育,润物无声,是一种智慧、一种境界、一种追求。教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烛光,学生美好人生的开端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只有用自已的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碰撞,才能超越人的自然属性而达到完美的境界。只有以爱心才能教会学生去爱身边的每个人,爱身边的一草一木。
再次引用一首诗,来表达我的感受: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
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