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合山市上塘小学 粟喜莲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外国教育家到一所小学做一次关于“逃生”的实验,目的是考查孩子们在危难面前的表现。这个实验,教育家在这之前已经做过许多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而成功的原因在于:小女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以及两个同伴的服从“指挥”、三个人的团结合作,从而让我们明白了“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可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的准备:预习课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多读生字,小组识记生字;3.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做个记号。
(二)老师的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鼓励质疑。
1. 指名读课题。课题的题眼在哪?(成功)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实验?这个实验有谁参加呢?这个实验需要什么用具?实验是怎么做的?这个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在副板书的位置上简明扼要地列出几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多么了不起啊!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来弄明白这些问题的。下面,请大家用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方法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问题”)
2. 指名汇报。(不需要学生回答得多么精彩,只需要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说明白就可以了。)
3. 师概括:实验的准备(瓶子──一口井、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自己)实验的经过、实验成功的原因。
(三)生字教学。(识字与写字)
过渡:自己提出了疑问,并通过朗读课文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们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可喜可贺。你们想把课文读好吗?(生答)想把课文读好,得先把生字学好,有信心学好本课的生字吗?(生答)
1. 分小组学习生字。(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拼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 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巩固生字字音。
课件出示:
(1)请给下面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瓶(p íngp ín )绳(sh éngsh én )索(shu ǒsu ǒ)
(2)请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客们,请系(j ìx ì)好安全带,我们要向太阳系(j ìx ì)进发
啦!
3. 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哪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师重点指导书写“瓶、危、索、激、获”。学生书空。
(3)学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4)自评(给写得好的字画上一朵花。)同桌评(给写得好的字画上一颗星星。)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五)小结。
七、作业布置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用生字本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指挥有序;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课前准备:
1、搜集能体现先人后已 、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的资料。
2、实验物品:小口瓶一个,带绳小球4个。
三、教学流程
(一)、细读课文,了解实验过程
1、再读全文,小组互相说说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
2、就这个实验以前失败过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子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⑴ 读一读。
⑵ 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帮“争”换个词。
3、因为“争”,所以以前的实验都失败了。那这次实验又如何呢?
(二) 、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默读课文,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交流:
预设一: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 读悟当时科学家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 ⑵ 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预设二:
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⑴ 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① 读准“假”的读音。
②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⑵ 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⑶ 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
⑷ 用“不假思索”说句话。
〔5〕同学们,你还能从哪儿证明小女孩确实是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的呢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 是啊,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家,齐读,出示: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板书:先人后已
(三)、研读句子,提升情感
1、这次实验的成功了,因为小女孩能在危险的时候,让别人先出去。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读3至6自然段,细细体会还有没有另外的因素呢。
2、小组合作:
预设一: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有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外,还需要她能在关键时刻的沉着、冷静。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 没这句话,行吗,说说你的看法?这重要的一句话,是小女孩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呢?在这危险的情况下,她不慌,并说出了这重要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她很……
板书:沉着冷静
⑵ 带着沉着、带着冷静来读这句话。
预设二: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有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外,还需要三个学生的密切配合,团结合作。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① 齐读。
② 如果这时你就是那个同伴,你不服从安排,铅锤能顺利的提出来吗,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同伴,你们都不服从安排,实验能成功吗?所以这次成功靠一个人行吗?靠两个人行吗?它需要三个人……板书:团结协作
3、前面多次实验的失败,缺少的就是(点:先人后已 团结合作 沉
着冷静),而有了这些,就成了(点:一次成功的实验)
(四)、亲身体会,情感迁移。
1、学生亲自做游戏体会:先人后已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
2、欣赏有关先人后己、团结协作的图片。
3、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板书设计:
先人后已
一次成功的实验 沉着冷静
团结协作
《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
合山市上塘小学 粟喜莲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一次成功的实验》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一篇精读课文,给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外国教育家到一所小学做一次关于“逃生”的实验,目的是考查孩子们在危难面前的表现。这个实验,教育家在这之前已经做过许多次,可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实验终于取得了成功。而成功的原因在于:小女孩在危急时刻所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处事果断、先人后己的高尚品质以及两个同伴的服从“指挥”、三个人的团结合作,从而让我们明白了“合作才能成功”的道理。
这篇文章脉络清晰、结构分明,可分为实验的准备、实验的过程和实验取得成功的原因三个部分。
二、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高学生质疑的能力。加强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阅读习惯。
三、教学重点
识字与写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教学难点
运用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五、教学准备
(一)学生的准备:预习课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 多读生字,小组识记生字;3. 在不明白的地方旁做个记号。
(二)老师的准备: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鼓励质疑。
1. 指名读课题。课题的题眼在哪?(成功)齐读课题。
2. 读了课题,你有什么想知道的呢?
(预设)学生提出的问题有:
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实验?这个实验有谁参加呢?这个实验需要什么用具?实验是怎么做的?这个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呢?(教师根据学生的提问,在副板书的位置上简明扼要地列出几个问题。)
(二)整体感知课文。
过渡:同学们,你们真会提问题,多么了不起啊!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能通过读课文来弄明白这些问题的。下面,请大家用边读书边思考问题的方法来读读这篇课文吧!
1. 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书边思考问题”)
2. 指名汇报。(不需要学生回答得多么精彩,只需要学生把自己知道的说明白就可以了。)
3. 师概括:实验的准备(瓶子──一口井、系着绳子的小铅锤──自己)实验的经过、实验成功的原因。
(三)生字教学。(识字与写字)
过渡:自己提出了疑问,并通过朗读课文解决了这些问题,你们的阅读能力在不断地提高,可喜可贺。你们想把课文读好吗?(生答)想把课文读好,得先把生字学好,有信心学好本课的生字吗?(生答)
1. 分小组学习生字。(在小组长的带领下拼读生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
2. 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巩固生字字音。
课件出示:
(1)请给下面生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瓶(p íngp ín )绳(sh éngsh én )索(shu ǒsu ǒ)
(2)请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乘客们,请系(j ìx ì)好安全带,我们要向太阳系(j ìx ì)进发
啦!
3. 指导书写生字。
(1)观察生字,说说哪个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什么。
(2)师重点指导书写“瓶、危、索、激、获”。学生书空。
(3)学生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4)自评(给写得好的字画上一朵花。)同桌评(给写得好的字画上一颗星星。)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文。
(五)小结。
七、作业布置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用生字本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学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全文,特别要读好小女孩所说的话。 2、重点理解课文部分词语的意思,如:不假思索等。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沉着冷静、先人后已的精神,并能体会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体会小女孩在遇到危险时的沉着冷静、指挥有序;体会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课前准备:
1、搜集能体现先人后已 、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的资料。
2、实验物品:小口瓶一个,带绳小球4个。
三、教学流程
(一)、细读课文,了解实验过程
1、再读全文,小组互相说说实验的要求和实验过程。
2、就这个实验以前失败过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
出示:这个实验我做过许多次,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结果铅锤都堵在瓶子口,一个也拉不出来。
⑴ 读一读。
⑵ 哪个字决定了以前许多次实验都会失败呢?帮“争”换个词。
3、因为“争”,所以以前的实验都失败了。那这次实验又如何呢?
(二) 、精读课文,激发情感
(1)、默读课文,找找最让你感动的句子。
(2)、交流:
预设一: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 读悟当时科学家的话,“危险,快上来!”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 ⑵ 小女孩选择了“我最后”,就等于选择了什么?
预设二:
出示: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⑴ 读悟,体会“不假思索”。
① 读准“假”的读音。
② 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理解“假”及“不假思索”的意思。
⑵ 小女孩不假思索的是什么呢?读“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⑶ 怎样的话能够在不经过思考就能马上说出来的呢?
⑷ 用“不假思索”说句话。
〔5〕同学们,你还能从哪儿证明小女孩确实是有了危险让别人先出去的呢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6〕 是啊,对于小女孩来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的想法已深深地在她心里扎下了根,发了芽。所以当教育家问她为什么要这样做时,她还用得着多考虑吗?她可以想都不想就告诉这位教育家,齐读,出示:有了危险,我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板书:先人后已
(三)、研读句子,提升情感
1、这次实验的成功了,因为小女孩能在危险的时候,让别人先出去。让我们再来细细品读3至6自然段,细细体会还有没有另外的因素呢。
2、小组合作:
预设一: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有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外,还需要她能在关键时刻的沉着、冷静。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⑴ 没这句话,行吗,说说你的看法?这重要的一句话,是小女孩在怎样的情况下说的呢?在这危险的情况下,她不慌,并说出了这重要的一句话,可以看出她很……
板书:沉着冷静
⑵ 带着沉着、带着冷静来读这句话。
预设二:实验的成功,除了要有小女孩先人后已的精神外,还需要三个学生的密切配合,团结合作。
出示: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① 齐读。
② 如果这时你就是那个同伴,你不服从安排,铅锤能顺利的提出来吗,如果你们就是那两个同伴,你们都不服从安排,实验能成功吗?所以这次成功靠一个人行吗?靠两个人行吗?它需要三个人……板书:团结协作
3、前面多次实验的失败,缺少的就是(点:先人后已 团结合作 沉
着冷静),而有了这些,就成了(点:一次成功的实验)
(四)、亲身体会,情感迁移。
1、学生亲自做游戏体会:先人后已 团结合作 沉着冷静。
2、欣赏有关先人后己、团结协作的图片。
3、说说自己身边有哪些这样的例子。
板书设计:
先人后已
一次成功的实验 沉着冷静
团结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