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生命的园子]有感作文1700字

初三作文

善待自己 尊重生命

——读都玉茹老师《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有感

吴志慧

阅读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虽然与作者素未谋面,但通过《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我们走进彼此的心灵,甚至可以视对方为知己。

都老师是赤峰翁牛特旗的一位普通的教研员,她曾经与我们一样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作品中不难了解到,作为教师的她也曾迷茫和无措,甚至沉沦。但在沉沦的时候,她能够为自己找一隅“净土”,用写作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对话中找到了阳光,开始去抓住美好,然后逐渐走出阴霾,走进阳光。这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善待”! “善待自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善待自己并不是一味地放任自己,而是为自己找到精神的依托和心灵的归宿。都老师一方面在生活中懂得欣赏和感恩,这使她能够遇见很多“美好”。“淡雅、清宁”的郑琰老师、“阳光、热情”的阿文尼(吴彩霞)、“儒雅温和、热情旷达”的王尚志老师、“年逾古稀却依然神采奕奕”的成尚荣先生„„如此多的良师益友,试问都老师还会有孤单之感吗?这些良师益友的作为和精神无一不在影响着,促进着都老师的进步。都言:“人生难得一知己”,如此多的良师益友,都老师是多么令人羡慕!而如此多的“良师益友”的结交,不正是都老师对自己的“善待”嘛! 都老师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此都的良师益友,她还在书籍和大自然中不断汲取、思考、归真。读《生命的园子》,跟着都老师一起结识了很多的教育学家、哲学家——肖川、顾明远、费孝通、陶行

知、苏格拉底、林清玄、王阳明„„文章中多次大段地引用这些名家的语言:“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肖川”;“做学问其实就是对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问个为什么,然后抓住问题不放,追根究底,不断用心思,用心思就是用思想。宇宙无穷、世海无边,越用心思追根,便越问越深,不断深入,没有止境。——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都老师边读书,边与这些名家大师对话,边在生活中实践,如她说:“作为教师要想做到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首先就要学会反思。教师的反思同样应该从问题开始,从不断追问开始。在阅读中追问,在实践中追问,在生活中追问,在于大千世界的对话中追问,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教育之道自在心中。经历这样的循环往复,教师自然成了思想家。好的教师本该就是一个思想家,终身的阅读者和创造者。”这不正是我们作为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吗?我们都想成为一名“创造者”,可不能首先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何谈创造呢?都老师通过阅读和思考与名家大师对话,自己的境界也就自然提高,这不正是对自己的“善待”吗?

“走进山水,对话名家大师,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懂得善待自己的人,也懂得尊重生命。都老师对工作的思考、对学生的认真和执着正淋漓尽致地流露出她对生命的尊重。她主张“让心相遇”、“成为爱本身”、“重要的是精神成长”、“请允许孩子选择做一棵小草”

“留着灯、留着门”。她的教育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人格的陶冶、精神的涵养、生命的润泽。试问,一个用心做教育、用爱做教育、用生命做教育的教师,怎会无法收获“生命的成全”? 都老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师生活,对于“教育,除了留给孩子知识、技能,最重要的还应该留给他们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否应该留给孩子们美德,培植孩子们有一颗纯正善良的心。”是的,要想培植孩子纯正善良的心,作为教师应该首先修炼自己,让自己有一颗善良纯正的心。

在读都老师《生命的园子》时,仿佛我自己也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边读着文字,一边回顾着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教育之路,读着,问着: “我是否为我的孩子们播下了阳光、正直与积极进取的种子?”“我是否有对真教育的虔诚与执着?” “我做到善待自己了吗?我做到尊重生命了吗?”

送给自己一句话:“阅读、思考、实践。做能够主宰自己生活的人,不听命于外界的声音,倾听生命内在的呼唤,我终将成为最好的自己!”

善待自己 尊重生命

——读都玉茹老师《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有感

吴志慧

阅读就是心灵与心灵之间的对话,虽然与作者素未谋面,但通过《生命的园子——一个教育者的成长手记》,我们走进彼此的心灵,甚至可以视对方为知己。

都老师是赤峰翁牛特旗的一位普通的教研员,她曾经与我们一样是一名普通的教师,从作品中不难了解到,作为教师的她也曾迷茫和无措,甚至沉沦。但在沉沦的时候,她能够为自己找一隅“净土”,用写作来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在对话中找到了阳光,开始去抓住美好,然后逐渐走出阴霾,走进阳光。这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善待”! “善待自己”源于对生命意义的思考。善待自己并不是一味地放任自己,而是为自己找到精神的依托和心灵的归宿。都老师一方面在生活中懂得欣赏和感恩,这使她能够遇见很多“美好”。“淡雅、清宁”的郑琰老师、“阳光、热情”的阿文尼(吴彩霞)、“儒雅温和、热情旷达”的王尚志老师、“年逾古稀却依然神采奕奕”的成尚荣先生„„如此多的良师益友,试问都老师还会有孤单之感吗?这些良师益友的作为和精神无一不在影响着,促进着都老师的进步。都言:“人生难得一知己”,如此多的良师益友,都老师是多么令人羡慕!而如此多的“良师益友”的结交,不正是都老师对自己的“善待”嘛! 都老师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如此都的良师益友,她还在书籍和大自然中不断汲取、思考、归真。读《生命的园子》,跟着都老师一起结识了很多的教育学家、哲学家——肖川、顾明远、费孝通、陶行

知、苏格拉底、林清玄、王阳明„„文章中多次大段地引用这些名家的语言:“良好的教育一定致力于引领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用自己的头脑去判别、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良好的教育使得一个人成为真正的人,成为他自己,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立于天地之间的大写的人。——肖川”;“做学问其实就是对生活中发生的问题问个为什么,然后抓住问题不放,追根究底,不断用心思,用心思就是用思想。宇宙无穷、世海无边,越用心思追根,便越问越深,不断深入,没有止境。——费孝通《文化与文化自觉》”。都老师边读书,边与这些名家大师对话,边在生活中实践,如她说:“作为教师要想做到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首先就要学会反思。教师的反思同样应该从问题开始,从不断追问开始。在阅读中追问,在实践中追问,在生活中追问,在于大千世界的对话中追问,读书、思考、实践,再读书、再思考、再实践,这样循环往复,教育之道自在心中。经历这样的循环往复,教师自然成了思想家。好的教师本该就是一个思想家,终身的阅读者和创造者。”这不正是我们作为教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吗?我们都想成为一名“创造者”,可不能首先成为一名真正的“阅读者”,何谈创造呢?都老师通过阅读和思考与名家大师对话,自己的境界也就自然提高,这不正是对自己的“善待”吗?

“走进山水,对话名家大师,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懂得善待自己的人,也懂得尊重生命。都老师对工作的思考、对学生的认真和执着正淋漓尽致地流露出她对生命的尊重。她主张“让心相遇”、“成为爱本身”、“重要的是精神成长”、“请允许孩子选择做一棵小草”

“留着灯、留着门”。她的教育教学,不只是知识的传授,更主要的是人格的陶冶、精神的涵养、生命的润泽。试问,一个用心做教育、用爱做教育、用生命做教育的教师,怎会无法收获“生命的成全”? 都老师通过反思自己的教师生活,对于“教育,除了留给孩子知识、技能,最重要的还应该留给他们什么?”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是否应该留给孩子们美德,培植孩子们有一颗纯正善良的心。”是的,要想培植孩子纯正善良的心,作为教师应该首先修炼自己,让自己有一颗善良纯正的心。

在读都老师《生命的园子》时,仿佛我自己也在与自己的心灵对话,一边读着文字,一边回顾着自己的生命历程和教育之路,读着,问着: “我是否为我的孩子们播下了阳光、正直与积极进取的种子?”“我是否有对真教育的虔诚与执着?” “我做到善待自己了吗?我做到尊重生命了吗?”

送给自己一句话:“阅读、思考、实践。做能够主宰自己生活的人,不听命于外界的声音,倾听生命内在的呼唤,我终将成为最好的自己!”


相关作文

  • 读呼兰河传有感作文1500字
  • 我的中国梦"统一两面性的中国" --读<呼兰河传>有感 小学时,我就有幸阅读了萧红的著作<呼兰河传>,之后又读了好几遍.以前我经常感叹当时封建的社会.而现在,我更感受到了中国的"双面性". 我认为这是一本两面性的"回忆式&qu ...

  • 五年级[呼兰河传]读后感3篇作文1300字
  • 篇一:读<呼兰河传>有感 株洲六0一中英文小学 五年级 275班 蒋睿彤 指导老师:邱 霞 <呼兰河传>这本书向我们讲述了萧红住的这一座小城--呼兰河和萧红童年的故事. <呼兰河传>这本书中最让我感到温馨.快乐的,就是萧红和她祖父在一起的时光.他祖父和她在一起的时 ...

  • 读[祖父的园子]有感作文500字
  • 读了<祖父的园子>,让我深深的感到童年的多姿多彩,童年的美好与快乐. 祖父的园子是一幅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画.它给作者带来无穷的乐趣.不只是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作者心灵的自由,他的爱放飞了作者的天性.在作者心目中,祖父的园子是游戏的天堂,是自由的乐园.她把白菜种踢飞,她将谷穗 ...

  • 清明扫墓有感作文500字
  • 清明扫墓有感 又到一年清明节"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令欲断魂".所说的大概就是此情此景了吧! 学生们排着队来到太岳烈士陵园,面红的樱花绽放在园子的两边,仿佛在为国与人民而牺牲的革命先烈们哭泣.整个园子散发出连春意都掩盖不信的悲伤气息,撞击着我们每个人心灵 老师在台上庄严的说,1 ...

  • 读[呼兰河传]有感作文800字
  • 读<呼兰河传>有感 --一个支离破碎的童年 萧红,是民国时期一位有学问的女子,也是一位作家.一生坎坷使她饱经风霜,在社会的旧风,人们的愚昧中,她写下了一部<呼兰河传>. "呼兰河这小城里住着我的祖父."萧红在一个章节里这么说,她告诉我们,她童年的快乐时光多 ...

  • 读[呼兰河传]有感作文1100字
  • 小编导语:这是萧红<呼兰河传>读后感作文,妈妈觉得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更多<呼兰河传>读后感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早听妈妈说过,读完<呼兰河传>就像看了一部悲剧结尾的电视剧一样让人难以释怀,总想找人说说,总想找人 ...

  • 圣园有感作文300字
  • 园子里的风不再平静,风呼啸着,在经历了一夜的喧闹后,路上积满了落叶,踩在上面,发出沙沙的响声.生命就这样更替着,"化作春泥更护花",或许它们并没有因此消亡,它们或许获得了一次新的轮回.就像那午荷在春风的气息重新侵染这片土地时,它们不便又会像初生的婴儿一样茁壮成长.正想泰戈尔的诗: ...

  • 读[今天我们怎样评课]有感作文2000字
  • 读<今天我们怎样评课>有感 如皋市搬经小学 朱建芳 每当我们听完一堂堂课后,常常纠结于如何评课.参与听课的老师少则五六人,多则几十人上百人,当同行们说完自己的想法时,轮到我评时,已无话可说,我便有了一种如坐针毡的感觉. 手捧着散发着油墨香味的<今天我们怎样评课这本书>时,我情 ...

  • 读[我与地坛]有感作文1200字
  • 读<我与地坛>有感 陈睿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15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如果你要非问我它讲的什么?我想是关乎于生死命运,关乎于母爱! 史铁生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上忽地残废了双腿,最初几年,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他在几近绝望时"走" ...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