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范文: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河水·井水·自
来水如今,自来水已是司空见惯,用水更是方便。而看到水,我就想起父老乡亲的救命之恩。 新中国成立的那年,我们家住在阜宁县城,靠近串场河一条支河,饮的是支河水。河水干净倒是干净,但有一股涩味,且缸底杂质较多,水缸要经常清洗。淘米、洗菜、洗衣服,则直接到河里去。 我3岁、姐姐9岁那年夏天,姐姐到河边洗菜,我跟了过去。一个浪头打过来,我和姐姐都滑到了河里。姐姐在水里上下扑腾,连呼救命,很快被路人救了上来。姐姐第一句就说:“我弟弟还在河里。”那时,我已不知去向,几个人在水里怎么也摸不到。岸上人越聚越多,惊动了几十米远处一条船上正在休息的船家。 他一个猛子扎下水,凭经验用脚在船底下摸,腿被钉子划破了,血淋淋的,他也不在乎。大约是我命不该绝,终于被他用脚触摸到,并从船底钩了出来。 1972年,我家从南京下放到扬州,住在东关街原水利大院(现山陕会馆)里。大院里有几十户人家,饮用的是井水。井水比河水干净,水味甘醇,冬暖夏凉,用起来十分舒服。 每天从早到晚,井边人来人往,淘米洗菜、洗衣服的都有。因为都是搞水利的人家,彼此都很熟悉。那时,父亲在江苏省水利工程总队任职,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我和弟弟都在农村插队。听邻居说,一天早上,他们没看到妈妈、妹妹到井边洗脸刷牙、淘米洗菜,也没听说她们到什么地方去。细心人跑到距井约十几米远的我家,发现门窗紧闭,敲门无人答应。他用鼻子对着门缝闻闻,煤气味十分刺鼻,惊呼:“救人啊!” 几位热心邻居将门撬开,只见妈妈、妹妹睡在床上,不省人事,房子里煤气味很浓,估计是天气冷,房间里生了炉子,又没有采取通风措施所致。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妈妈、妹妹逃过一劫。1978年,我们大院修下水道、安装自来水,铺水泥方块路,家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xx 年,我们将住房进行了简单装修,修建了卫生间,装上了抽水马桶。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篇一:2009年国庆60周年征文
为了那一方百姓
邹积权
在福山区南端的外夹河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它像一道彩虹,横跨在美丽的南部山水间,为两岸人民带来了便捷,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富。
外夹河的回里段,南岸有9个村庄,北岸也有20个村庄,两岸有4万多人口。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桥,平时人们外出办事极为不便,一到汛期与冬天,困难更大。若有两岸青年结婚,遇上水多时,必须用哈拉盆载新娘及物品,再找4、5个会游泳的人,围在哈拉盆的四周加以保护,来回渡河,非常危险。但是那个年代别无它法,自古以来就这么延续着。
新中国成立后至五十年代末,人们也没有太多或太高的奢望,仍然没有修桥。人民公社化以后,东黄山和谭家庄村依靠集体的力量,用木凳和木板在两村之间的夹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桥,给两岸人们的生产、走亲访友和外出办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人高兴地说,? 这回可好了,大河有桥了? 。但是人们没有高兴多久,在汛期来临之前又将木桥拆了,洪水时又要淌水,人们失望地说,? 要是有一座永远不拆的桥该多好哇? 。
盼星星,盼月亮,这个愿望一盼就是十几年。时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马车、拖拉机和汽车都不能在木桥上通行,还需要淌水过河,一不小心就会掉在河里、陷进沙里,劳力费神还干着急。南部村庄运送物资只能从牟平县的观水或栖霞县的铁口和桃村公社绕道而行;特别是公社开会,常常要看天气与河水的脸色行事。一但河水暴涨就要改变会期,常常影响许多工作的部署和开
展。1974年10月,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于宝珠等? 两委? 成员,从长远利益发展的大局着想,决定集全公社之力,在东黄山与孔家庄村之间的夹河上修一座石拱大桥,这桥就是后来的谭家庄大桥。
当时,水泥和钢材是外地购进的,石料是用近在尺尺巨甲村自产的石头,沙就地取材,石子按全镇人口均摊,全民加工送到工地。11月份开工以后,建? 面非常壮观,红旗迎风招展,彩旗飘扬,大桥上下一片繁忙,到处都是加工石材、水泥制品和建桥打桩的人员,他们冒严寒,顶酷暑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的忙碌着,那场面既是一曲石锤、钢钻、铁锨与铁镐发出的交响曲,又是一幅万马战犹酣的壮观画面,经过近千人半年的英勇奋战。这座长152.35米、宽7米的大石拱桥,于1975
年5月胜利竣工。
光有桥不行,还要有公路。从回里镇驻地到夹河南岸边缘的唐家埠村长达26华里,山路崎岖、坡陡、路窄、低洼不平,遇有雨雪天气,路况更是难以想象。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土路,沿途人民却走了数百年。修筑公路,这一议题又摆在了于宝珠等回里公社党委、管委一班人面前,他们想两岸人民之所想,急两岸人民之所急,在举行谭家庄大桥竣工典礼的同时,马不停蹄的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劈山、垫沟,又吹响了修筑公路的号角。
记得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张格堡村干部告诉我,? 接公社指示,每个生产队抽调20名整壮劳力,从明天开始参加修路大会战,要我准备好工程用的器材和午饭所需的米面、肉菜物品等? 。 修路会战开始,工地没有机械,全是小推车和铁锨及铁镐之类的工具。当时的口号是;? 回里大地无冬闲,冰冻三尺照样干,大干一百天,修好回观路? (回里镇至牟平县观水镇,后称回郝线)。在沿途十几公里的工地现场,修路大军人山人海,队与队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展开了劳动竞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不时地在喇叭里播放。经过四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所有土石方填挖工程。一条平整、宽阔的公路延展在回里大地上。
桥有了,车通了。有人风趣的说? 这下可好了,淌水过河的年代,这回可以永远结束了? 。平坦的公路及便捷的交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极大地实惠,两岸村庄的农副产品也及时销售到全国各地,农工商需要的生产资料也源源不断地运来,回里人民高兴的笑了。
此后的20几年中,回郝线成了繁忙的公路,大型拖拉机和载重汽车通行量猛增,桥和路严重超载,并对大桥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就在大桥建成后的2003年8月23日,我区暴雨如注,夹河洪水猛涨,惨重的事件发生了,运行了28年的大桥不堪重负,终于发生坍塌。
大桥坍塌后,又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想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商定从根本上解决回里镇的交通问题。他们立即拨款在夹河上游的西黄山与史家河之间架了一座临时桥樑,解决了两岸人民的急需。一个月后,又投资530多万元,对回郝线回里路段进行硬化。来年春,又拨款430万元,重建谭家庄大桥。开? ā耀?????p??@?脅? 的场面,只有大型机械轰鸣的画面,经全体建桥工程人员历时7个月的共同努力拼搏,长180米、宽11.75米的谭家庄大桥,于2004年10月1日胜利通车。谭家庄大桥以更加坚固实用、宏伟壮观的雄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间,朝廷为防倭寇在东南沿海设防,山东省设有3营、11卫、14所、129个堡、243个墩(即烽火台),家乡地处防卫堡和烽火台附近,故命名为张格庄堡,后因区别于福山西南的张格庄,1941年更名为张格堡。
儿时村西的烽火台,村西南的火神庙,对南的二道流子(外夹河的支流),村东的土地庙和杨树岚都是我们小伙伴的天下。小伙伴按街头分成若干帮,有的装扮成八路军,有的装扮成日本鬼子和二鬼子,能力弱的只能是观众。交战双方领队事先约定好,战斗中哪一方胜利,下次就装扮八路军。交战开始了,敌我双方拼命厮杀、攻守。他们头戴柳树枝编成的帽子,手持自制的各种枪支,匍匐前进、冲锋,嘴里不停的碦碦着,墩上下、庙前后,小沟边、芦苇丛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如果说童年的家乡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印象最深的就是光秃秃的烽火台,破败的土地庙与火神庙,荒凉的杨树岚和蛇鼠
下页篇二:国庆60周年征文1200字:回首六十年 国庆60周年征文1200字:回首六十年 国庆60周年征文1200[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字:回首六十年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来自公\文:有约) 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 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
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
精选范文: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河水·井水·自
来水如今,自来水已是司空见惯,用水更是方便。而看到水,我就想起父老乡亲的救命之恩。 新中国成立的那年,我们家住在阜宁县城,靠近串场河一条支河,饮的是支河水。河水干净倒是干净,但有一股涩味,且缸底杂质较多,水缸要经常清洗。淘米、洗菜、洗衣服,则直接到河里去。 我3岁、姐姐9岁那年夏天,姐姐到河边洗菜,我跟了过去。一个浪头打过来,我和姐姐都滑到了河里。姐姐在水里上下扑腾,连呼救命,很快被路人救了上来。姐姐第一句就说:“我弟弟还在河里。”那时,我已不知去向,几个人在水里怎么也摸不到。岸上人越聚越多,惊动了几十米远处一条船上正在休息的船家。 他一个猛子扎下水,凭经验用脚在船底下摸,腿被钉子划破了,血淋淋的,他也不在乎。大约是我命不该绝,终于被他用脚触摸到,并从船底钩了出来。 1972年,我家从南京下放到扬州,住在东关街原水利大院(现山陕会馆)里。大院里有几十户人家,饮用的是井水。井水比河水干净,水味甘醇,冬暖夏凉,用起来十分舒服。 每天从早到晚,井边人来人往,淘米洗菜、洗衣服的都有。因为都是搞水利的人家,彼此都很熟悉。那时,父亲在江苏省水利工程总队任职,十天半个月不回家是常事,我和弟弟都在农村插队。听邻居说,一天早上,他们没看到妈妈、妹妹到井边洗脸刷牙、淘米洗菜,也没听说她们到什么地方去。细心人跑到距井约十几米远的我家,发现门窗紧闭,敲门无人答应。他用鼻子对着门缝闻闻,煤气味十分刺鼻,惊呼:“救人啊!” 几位热心邻居将门撬开,只见妈妈、妹妹睡在床上,不省人事,房子里煤气味很浓,估计是天气冷,房间里生了炉子,又没有采取通风措施所致。由于抢救及时,措施得当,妈妈、妹妹逃过一劫。1978年,我们大院修下水道、安装自来水,铺水泥方块路,家家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20xx 年,我们将住房进行了简单装修,修建了卫生间,装上了抽水马桶。
[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篇一:2009年国庆60周年征文
为了那一方百姓
邹积权
在福山区南端的外夹河上,有一座气势宏伟的钢筋混凝土大桥,它像一道彩虹,横跨在美丽的南部山水间,为两岸人民带来了便捷,带来了希望,同时也带来了滚滚财富。
外夹河的回里段,南岸有9个村庄,北岸也有20个村庄,两岸有4万多人口。新中国成立前,这里根本就没有桥,平时人们外出办事极为不便,一到汛期与冬天,困难更大。若有两岸青年结婚,遇上水多时,必须用哈拉盆载新娘及物品,再找4、5个会游泳的人,围在哈拉盆的四周加以保护,来回渡河,非常危险。但是那个年代别无它法,自古以来就这么延续着。
新中国成立后至五十年代末,人们也没有太多或太高的奢望,仍然没有修桥。人民公社化以后,东黄山和谭家庄村依靠集体的力量,用木凳和木板在两村之间的夹河上架起了一座木桥,给两岸人们的生产、走亲访友和外出办事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有人高兴地说,? 这回可好了,大河有桥了? 。但是人们没有高兴多久,在汛期来临之前又将木桥拆了,洪水时又要淌水,人们失望地说,? 要是有一座永远不拆的桥该多好哇? 。
盼星星,盼月亮,这个愿望一盼就是十几年。时间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马车、拖拉机和汽车都不能在木桥上通行,还需要淌水过河,一不小心就会掉在河里、陷进沙里,劳力费神还干着急。南部村庄运送物资只能从牟平县的观水或栖霞县的铁口和桃村公社绕道而行;特别是公社开会,常常要看天气与河水的脸色行事。一但河水暴涨就要改变会期,常常影响许多工作的部署和开
展。1974年10月,时任公社党委书记的于宝珠等? 两委? 成员,从长远利益发展的大局着想,决定集全公社之力,在东黄山与孔家庄村之间的夹河上修一座石拱大桥,这桥就是后来的谭家庄大桥。
当时,水泥和钢材是外地购进的,石料是用近在尺尺巨甲村自产的石头,沙就地取材,石子按全镇人口均摊,全民加工送到工地。11月份开工以后,建? 面非常壮观,红旗迎风招展,彩旗飘扬,大桥上下一片繁忙,到处都是加工石材、水泥制品和建桥打桩的人员,他们冒严寒,顶酷暑白天黑夜加班加点的忙碌着,那场面既是一曲石锤、钢钻、铁锨与铁镐发出的交响曲,又是一幅万马战犹酣的壮观画面,经过近千人半年的英勇奋战。这座长152.35米、宽7米的大石拱桥,于1975
年5月胜利竣工。
光有桥不行,还要有公路。从回里镇驻地到夹河南岸边缘的唐家埠村长达26华里,山路崎岖、坡陡、路窄、低洼不平,遇有雨雪天气,路况更是难以想象。然而,就是这样一条土路,沿途人民却走了数百年。修筑公路,这一议题又摆在了于宝珠等回里公社党委、管委一班人面前,他们想两岸人民之所想,急两岸人民之所急,在举行谭家庄大桥竣工典礼的同时,马不停蹄的进行再动员再部署,劈山、垫沟,又吹响了修筑公路的号角。
记得1975年10月中旬的一天,我们张格堡村干部告诉我,? 接公社指示,每个生产队抽调20名整壮劳力,从明天开始参加修路大会战,要我准备好工程用的器材和午饭所需的米面、肉菜物品等? 。 修路会战开始,工地没有机械,全是小推车和铁锨及铁镐之类的工具。当时的口号是;? 回里大地无冬闲,冰冻三尺照样干,大干一百天,修好回观路? (回里镇至牟平县观水镇,后称回郝线)。在沿途十几公里的工地现场,修路大军人山人海,队与队之间和村与村之间的展开了劳动竞赛,好人好事层出不穷,不时地在喇叭里播放。经过四个月的奋战,终于完成了所有土石方填挖工程。一条平整、宽阔的公路延展在回里大地上。
桥有了,车通了。有人风趣的说? 这下可好了,淌水过河的年代,这回可以永远结束了? 。平坦的公路及便捷的交通,给当地人们带来了极大地实惠,两岸村庄的农副产品也及时销售到全国各地,农工商需要的生产资料也源源不断地运来,回里人民高兴的笑了。
此后的20几年中,回郝线成了繁忙的公路,大型拖拉机和载重汽车通行量猛增,桥和路严重超载,并对大桥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就在大桥建成后的2003年8月23日,我区暴雨如注,夹河洪水猛涨,惨重的事件发生了,运行了28年的大桥不堪重负,终于发生坍塌。
大桥坍塌后,又给两岸人民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想人民所想,利为民所谋,商定从根本上解决回里镇的交通问题。他们立即拨款在夹河上游的西黄山与史家河之间架了一座临时桥樑,解决了两岸人民的急需。一个月后,又投资530多万元,对回郝线回里路段进行硬化。来年春,又拨款430万元,重建谭家庄大桥。开? ā耀?????p??@?脅? 的场面,只有大型机械轰鸣的画面,经全体建桥工程人员历时7个月的共同努力拼搏,长180米、宽11.75米的谭家庄大桥,于2004年10月1日胜利通车。谭家庄大桥以更加坚固实用、宏伟壮观的雄姿呈现在世人面前。
间,朝廷为防倭寇在东南沿海设防,山东省设有3营、11卫、14所、129个堡、243个墩(即烽火台),家乡地处防卫堡和烽火台附近,故命名为张格庄堡,后因区别于福山西南的张格庄,1941年更名为张格堡。
儿时村西的烽火台,村西南的火神庙,对南的二道流子(外夹河的支流),村东的土地庙和杨树岚都是我们小伙伴的天下。小伙伴按街头分成若干帮,有的装扮成八路军,有的装扮成日本鬼子和二鬼子,能力弱的只能是观众。交战双方领队事先约定好,战斗中哪一方胜利,下次就装扮八路军。交战开始了,敌我双方拼命厮杀、攻守。他们头戴柳树枝编成的帽子,手持自制的各种枪支,匍匐前进、冲锋,嘴里不停的碦碦着,墩上下、庙前后,小沟边、芦苇丛到处都有我们的身影。如果说童年的家乡给我留下了什么印象,印象最深的就是光秃秃的烽火台,破败的土地庙与火神庙,荒凉的杨树岚和蛇鼠
下页篇二:国庆60周年征文1200字:回首六十年 国庆60周年征文1200字:回首六十年 国庆60周年征文1200[会馆人员国庆60周年征文(共2篇)]字:回首六十年
神舟七号胜利返航了,三位航天员满面笑容走出返回舱。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是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伟大壮举,也是献给伟大祖国60岁华诞的珍贵礼物和诚挚祝福。
今年,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很不寻常。面对严峻挑战和困难,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向前推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顽强拼搏,共克时艰,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上迈出了新(来自公\文:有约) 的步伐,取得了新的成就。今年以来,我国相继发生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特别是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展开了气壮山河、感天动地的斗争,形成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这种精神弥足珍贵,激励着灾区人民坚定信心勇气,重建美好家园; 鼓舞着全国人民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的成功举办,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中国运动员以出色的竞技能力和顽强的拼搏精神夺得金牌总数
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祝愿伟大的祖国繁荣富强,祝愿全国各族人民幸福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