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提醒幸福》
一、说教材 《提醒幸福》一课是职高基础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这篇课文针对生活中人们过多关注风险,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勇敢地提出勿忘幸福,提醒人们什么是幸福,告诉人们如何寻找幸福、享受幸福、珍惜幸福,启示人们进而去创造幸福。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课文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品味并积累优美语言。
3、体会幸福之所在,学会“提醒幸福”,从而珍惜幸福,享受幸福。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职高语文教学,应贯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师生民主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去发现、探究、创造、生成,教学相长,完成人本塑造,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新课程积极倡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在不停地与教师、与学生、与作品、与生活对话中,就会不断地使自己的语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就能凸现自己作为言语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四、说教学设计 (一)内容呈现
教师引入:什么是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人的幸福观,应该是什么样的,请您打开课文仔细品味吧!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不经过教师“传递”,直接去阅读文本,达到对文本的自我理解与感悟,
(二)对话交流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凡教学,都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活动。教师虽已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传授者,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围绕主题不断引出对话话题,与学生公平辩论,采用一切机智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挑逗”起他们的强烈对话欲望,激发起他们的问题观点交流冲动和热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这是一篇说理散文,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文章如何一层一层地来阐明论点?通过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学生毕竟是学生,不论在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真诚帮助。于是,教师一次挑起话题:寻找作者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让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的幸福观,进而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或个体) 的互动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群体学习活动。学生与学生对话,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良好作用。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的角度等的不同,学生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辩,都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所以我设计阵个四个话题。
话题1:灵魂的快意同感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句中加点的词措什么? 话题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话题3: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怎样理解加点的词语?
话题4: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4)师生与作品对话
2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学习文本,不仅在借助文本学习语言,同时也在学习作者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学习作者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技巧,学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我设计了以下话题:
话题1:文章题为“提醒幸福”,为什么在开头部分写了相当篇幅的“提醒苦难”?这一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话题2: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毕淑敏却只是要大家及时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她是不是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采的愁苦呢?
通过以上对话,探究其写作文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超越文本,理解作者的幸福观,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三)链接生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因此,我设计地以下两个话题:话题1: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那个开染坊的女儿会晒不干布。后来有人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话题2:作家说幸福的感觉只在心灵,享受幸福要重眼前的欢乐,那么当前的幸福感受和长远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呢? 还要不要去追求未来呢?
通过这两个讲师来引导学生学会由学本向课外阅读迁移,由学堂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迁移,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走进生活,与丰富多彩而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直接对话交流,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又超越现实生活,走向现实与艺术结合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好天地
(四)阅读体验
学语文,旨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品质。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引导学生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文本、作者、生活的认识,与自己的心灵广泛对话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口头的、书面的) 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全面发展,进而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两个话题: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内心感受如何?2、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项链》说课稿2
《项链》是 职高基础版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在职高阶段学习本课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职高语文小说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本文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学习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设想和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教条、僵化、单一,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离开来,甚至取代文本,使我们教师在解读中失于盲从和牵强。随着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发和实施,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民主多元意识的加强,原有的解读体系正逐渐瓦解,文本多元化的解读,不仅体现了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因此,我有意识地选择颇有争议的传统名篇《项链》为课例,试图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探讨,对文本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以实现并强化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教学理念。
依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现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 (1)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
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
2、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所教学生现状的认识,故明确本课时教学要点为:
(1)、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2) 理解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3、 教材处理
依照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的教学要点,这堂课的教学应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讲授时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 说教法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教学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教学目的: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深入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性思考。赏析分两个目标:一、还原性目标。即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者的用意。作者可能“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读者要能将另七分用意也领悟到,还原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原貌。二、创新性目标。不受作者创作意图束缚,不受既定结论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4 第一步,进行还原性赏析,领会作者原意。
领会的途径是作品的语言(切忌脱离语言架空分析)。着重从两种描写入手,一是心理描写,二是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方面重点赏析玛蒂尔德的七个“梦想”(从“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到“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赏析方法是让同学闭上眼睛,静听这段话的配乐朗读(配上富有温馨情调的钢琴曲,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让主人公的种种“梦想”场景活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教师抓住“梦想”一词,问同学:“刚才我们美美地畅想了一番,感受到了玛蒂尔德丰富的想象力。可作者为什么用‘梦想’,而不用‘想象’或‘联想’?”为准确把握“梦想”一词的含义,可让同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上有两个义项:①妄想,空想;②渴望)。查阅之后再问:玛蒂尔德的“梦想”,是词典义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还是兼而有之?用上这个词,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同学先自由讨论,之后再抽请一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同学发言意思如下:玛蒂尔德的“梦想”,两个词典义兼而有之。首先,她是在“妄想”、“空想”,想象的事情不太可能实现;其次,她虽然是“空想”,可却又“渴望”实现。这就表明了她的自不量力,预示了悲剧的必然发生。
动作描写方面则重点赏析玛蒂尔德“借项链”一节(从“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恼”到“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赏析之前,教师先作个引子,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品味:“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借项链’一节是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的片断,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请各位好好欣赏,细细品味,并向同学介绍你的感受,让大家共享。”欣赏品味时给他们较充分的时间,不能太仓促。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同学自由发言 (不点名,不推选),发言力求完整,教师不作插话。
同学的发言大意如下: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这种激动与惊喜绝不亚于一个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快要渴死的人突然见到一泓清泉时的心情。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她真是又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现在竟然变成现实了!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可没想到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这可太意外了,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面赏析了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了解了她的性格,然后就可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展开讨论: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辣,最后又得知项链是假的。那么,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请用层层挖掘的方法找出一连串的根源,并依次排列。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找相应的语句,用层层挖掘的方法将一连串的根源逐层清理出来,然后前后两个小组互相辩论(全班同时进行),以进一步理清思路,取得共识。
全班同学经过讨论,取得的共识如下(教师稍加润色):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 的虚荣心又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到手„„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所
5 以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 是古代奴隶身 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第二步,进行创新性赏析,超越作者,冲破框框。
教师先作引导和说明:刚才我们领会了作者的创作原意。其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总会在阅读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见仁见智,自由评说。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到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自圆其说。最后请每个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 同学演说过程中气氛活跃,掌声阵阵。阐述的观点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面兼有的。下面摘录几种正面观点(以下表达借鉴了马化宇、梅春燕老师的一些语言)——
“诚实守信”观。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勤劳坚强”观。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热爱生活”观。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此进行鼓励性小结: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既要深入领会作者的用意,同时又要敢于超越作者,冲破框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文学欣赏课,应该是浪费而富有创造性的,让我们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
课文总结
《项链》不仅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短篇小说,更是一篇揭露人性弱点的一篇小说。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巧缜密、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世界短篇小说苑囿中的一朵奇葩。鲁迅先生生前就十分推崇《项链》,认为《项链》“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达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
说要求具备的高度”。
布置作业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虚荣”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
项链
莫泊桑
还原性鉴赏
心理描写: 梦想
爱慕虚荣
动作描写:搂————亲————跑
创新性鉴赏
有借必还 诚实守信
自力更生 勤劳坚强
6 展示美貌 纯洁高尚
美好憧憬 热爱生活
以上是对《项链》一文的设计例说。本设计试图克服目前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四个弊端,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一人独霸课堂,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欣赏;二是脱离作品语言,想当然地架空分析;三是以封闭式的标准化训练代替开放性的多元化欣赏;四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花样上的翻新,忽视文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 《乡愁》教学设计
龙井中学 申红花
2008-4-23
《乡愁》是朝鲜族汉语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唯一的一篇现代诗歌,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而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的积淀,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人文教育资源。
台湾作家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五十的多年的诗人,他的《乡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用平实的语言,满含深情地表达了作者企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诗歌充分地运用了比喻,对比,反复、反衬等修辞手法, 委婉、含蓄地把思念故国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地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美好愿望。
朝鲜族学生,由于缺少对诗歌的广泛接触和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以及相关知识的不足,对“乡愁”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有一定困难,因此,笔者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积累语言、品味意境、体验情感,在互动中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的认识。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
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汉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的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监控假说)。
根据上述各方面的实情的分析与理论的借鉴,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兼顾说写,首先从读中体会、读中积累;其次进行佳句仿写与续写结尾训练,至于诗歌种种艺术,只是了解,并不追求深化理解和把握。从此,各种目标与过程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学习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具体物象创造主题鲜明的意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合作学习,准确理解诗的主题。
② 通过研读赏析、仿说训练,学会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
达抽象情感体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主题,体会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利用具体形象的物象创造具有深刻意义的意象。
教法设计:《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
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联想法。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故乡的云》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学法设计: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听读课文”、“深情朗读”、“品味赏析”、“迁移运用”。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①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到各类乡愁诗歌或散文,并自己查找了解有关作
7 家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丰富学生的语料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课内外资源整合。②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尤其在课件背景选择上力求贴近教材内容,如:突显海峡两岸的地图背景。从视觉感官上始终为学生创设浓浓的乡愁情境,使学生更易于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有效地完成整堂的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活动:诵读乡愁组诗。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导 入:播放《故乡的云》,将学生带入情境。
师: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诗人也就有一千种乡愁情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板书课题:乡愁(余光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卷首语导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料资源、达到课前积累的目的,而且过渡和衔接自然,再用音乐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浓浓的乡愁氛围,缩短认知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作家身影 ①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
② 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余光中《乡愁》的印象。同时,在了解作者生平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使学生悠然产生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环节----听读课文:
听读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
听读视频朗读,学生边听边留意:朗读这首诗要把握哪些技巧?
把握技巧: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
情感:深挚
停顿: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设计意图: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发现并感知朗诵技巧。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 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 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 初步体会游子思乡情怀。
第二环节------深情朗读
自由练读:模仿第一小节,练习朗读全诗。
反馈朗读:①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读的一小节(师生评价)
② 指名读全诗
设计意图: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更是如此。"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古人也知对诗歌的学习重在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过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深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语言美,并感悟诗歌表现的主题。
第三环节------品味赏析
协作交流:
①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诗人怅
惘不已,这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②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8 ③ 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的?
集中反馈并明确:
小时候(少年)——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船票——夫妻别离
后 来(中年)——坟墓——母子死别
现 在(老年)——海峡——思乡念国
师:乡愁本是非常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情感体验,而诗人要讲究形象性,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向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技巧,叫借物抒情或托物寄情。由此,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揭示主题:思念家乡,盼望祖国统一。
深化主题:深情朗读
设计意图:“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文本的理解,提炼文本的主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
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及写作技巧,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加深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诗人的思乡念国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爱国情怀进一步得到升华。
第四环节--------放飞想象,挥洒诗情
一、佳句仿写:以“乡愁是 ”的句式来说话。
教师示范:乡愁是一枚青橄榄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伫望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给学生提供参考物象:金达莱、童话、摇篮曲、热茶、木桥、明月、家书、挥手、小溪、故事、家园、梨花、一幅画……要求学生仿说。
二、续写诗尾:乡愁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乡愁是万千游子无尽的惆怅与期盼。余光中先生如今已年过古稀,快奔80高龄。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此时此刻就在海峡对岸登上高处,遥望大陆,久久伫立………………他在想什么?他在盼望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顺着作者的思路,为《乡愁》续写下一节。
要求:要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情感,注意时间和形式。
教师示范:将来呢?将来
乡愁可能是一幅画
画里有家乡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有家乡的清风明月、人面桃花
设计意图: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汉语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完整、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心境,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再次受到人文教育。
作业设计:
1. 背诵并能默写《乡愁》
2. 选取课文中任选一节诗,发挥想象,给它补充情节,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散文。
9 注意要突出原诗的感情——乡愁,可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想象情节应紧扣邮票、船票等。准备下节课共同赏析。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完成
力所能及的作业,以达到学困生“吃得到”、中等生“吃得饱”、上等生“吃得好”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基本了解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及其这种文体表达思想的方式.
2. 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鲁迅先生在孤独中求索和抗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材料解读文章几个自然段表现出的主调;散文诗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鲁迅先生的" 求索" 和" 抗战" 的灵魂.
其中贯穿着运用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对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紧密结合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疏解字词,体会语气。
2. 引导法:通过反复品读文本,讲解重点段落,包括1.2.7.9自然段
结合课堂讨论提出文章重点,提供材料, 拓展理解的空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文导入:鲁迅,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用“民族魂”来赞扬他一点不为过。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他说他是在为三种人写作:一种是为中国改革而奋斗的战士,他们孤独无助,要为他们呐喊助威;一种是为中国的青年人,他们正在做着好梦;一种是为敌人写作。他曾说:“我活着不是为妻子、儿女,是为我的敌人活着,不能让他们的世界太完美!”可以说他一生的创作中只有《野草》是鲁迅唯一个人化的作品,他曾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在这个集子里,较多的透露了他内心的世界。但还是相对的,总是有遮蔽的。有些真实的体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旦表达就将歪曲。鲁迅自己也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当我开口,我感到空虚,真正的思想无法付诸文学。”“我所隐藏的思想是最黑暗、最冷酷、最可怕的思想。” 所以用‘野草’作为标题便于表达鲁迅先生这种思想。
二、介绍有关知识
1. 题辞:(先对标题作简单)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并且思考问题:文章属于哪一种文学体裁,这种题材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2. 散文诗(“诗意的散文”)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
(1)本质上, 它属于诗,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留下美感和想像(诗的意境)
(2)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可以是叙事抒情;可以批判社会现实;也可以是浪漫主义的(侧重抒情)
(3)形式上, 句子短小灵活,借散文的外观和部分写作手段,具有比较鲜明的内在音乐美和节奏感. 语言跳跃性地联结意象,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的关系,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自由灵活)
我们学过的作品高尔基《海燕》就属于这种文体,领会‘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种酣畅淋漓的抒情方式。
3. 有关背景
鲁迅作品:
〖坟〗〖朝花夕拾〗 〖呐喊〗 〖三闲集〗〖二心集〗〖彷徨〗〖且介亭杂文末编〗〖野草〗
《野草》是一本新的散文集,创作于1924到1927年之间,连着《题辞》一共收录24篇文章。书写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鲁迅在写这部集子的时候正值他的写作高峰,可以说《野草》就是作为他人生路上的新的抗战和求索的思想导航。也是《题辞》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应该重点把握。
抗战:(联系大家手上的材料)对象
黑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全国都处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他要和这种黑暗作斗争 b 、绝望。新文化运动内部发生了分裂, 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10 4、野草的含义
野草的多重意义,既把它作为自然界的植物形象来写,不需要人工培植。
这篇题辞就是《题辞》的写作时间是1927年4月26日深夜里。他说过“爱夜的人”有那么一些人“有闲者,有不能战斗者”,还有“孤独者”。新文化阵营的分化,鲁迅在孤军作战,他发觉他如同野草般孤独。因为鲁迅年轻时满怀热情参加辛亥革命, 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软弱, 封建军阀的混战, 他对所谓文治武功失望了;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 使他看见新社会的曙光, 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各国反面宣传的影响, 对于将来的革命道路又有些冷淡和怀疑,在这条路上他虽有这野草般的强忍,但又是这样的一个孤独者。
教师明确(板书展示):
作者写作过程的感情变化:
——现实的肃杀
曾经的火热
——前路的迷茫
——屠杀的残酷
第一部分1自然段 抒发写作时的心情。(困惑)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在矛盾中求索)——现在
为什么沉默——充实,开口——空虚
过去的十年:鲁迅确曾有过“沉默”的十年。从1909年回国,他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又到教育部任职。用他自己的话说,曾“经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即“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自选集·自序》) 。他还说:为了“驱除寂寞”,不得不“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但是怀疑,沉默,并非真的在“麻醉自己的灵魂”,而是要从中探求“使人类苏生”的新的方向。鲁迅虽然欢迎了辛亥革命肯定了它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并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但是他又是最早看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可以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想这时已开始在他的思想里破灭。
第二部分 2-5抒写《野草》的孕育、特色、命运——过去
重点段落:②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改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从过去拾取希望)
过去的生命——曾经存活、非空虚
看到课文注解3,
过去的生命:①旧思想的灭亡②时间的消逝(鲁迅经常用‘时间就是生命’来激励自己)
第一课时小结:反抗的犀利
他的写作生命上还非空虚这不仅因为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有“存活”也就有战斗而且因为这“野草”,不只是作者的“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生长出来的,它还“吸取了露,吸取水,吸取过陈死人的血和肉”。所以在作者看久尽管它“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它毕竟是大时代的留影。作者在后面几句话中仍然坚定地说“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他却仍“自爱我的野草”!
作者在《呐喊·自序》和《自选集·自序》里都曾讲过的。民元前的“提倡文艺运动”’“叫喊于生人中”并无响应,民元后的“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渴望摆脱黑暗重压,坚持求索革命道路的一种“斗争方式”。鲁迅曾经向许广平先生这样解释过他和她的“反抗”的不同:“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 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两地书》)
1 《提醒幸福》
一、说教材 《提醒幸福》一课是职高基础版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这篇课文针对生活中人们过多关注风险,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现象,勇敢地提出勿忘幸福,提醒人们什么是幸福,告诉人们如何寻找幸福、享受幸福、珍惜幸福,启示人们进而去创造幸福。
根据本单元的教学重点“理清文章思路”和课文特点,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为:
1、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
2、品味并积累优美语言。
3、体会幸福之所在,学会“提醒幸福”,从而珍惜幸福,享受幸福。
二、说教法
我们强调,职高语文教学,应贯彻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目的,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和文化素养。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本的改革理念。我认为,实现这个目标的最好方法就是师生民主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师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去发现、探究、创造、生成,教学相长,完成人本塑造,达到教学目标。
三、说学法
新课程积极倡导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在不停地与教师、与学生、与作品、与生活对话中,就会不断地使自己的语感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就能凸现自己作为言语学习主体的创造性。
四、说教学设计 (一)内容呈现
教师引入:什么是幸福?幸福也需要提醒吗?人的幸福观,应该是什么样的,请您打开课文仔细品味吧!设计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不经过教师“传递”,直接去阅读文本,达到对文本的自我理解与感悟,
(二)对话交流
(1)教师与学生的对话
凡教学,都是教与学的互动交流活动。教师虽已不是知识的拥有者和唯一传授者,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服务者。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教师要巧设问题情景,围绕主题不断引出对话话题,与学生公平辩论,采用一切机智和手段,最大程度地“挑逗”起他们的强烈对话欲望,激发起他们的问题观点交流冲动和热情。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话题:这是一篇说理散文,作者的论点是什么?文章如何一层一层地来阐明论点?通过与学生真诚、平等的对话来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
(2)学生与教师的对话
学生毕竟是学生,不论在学习还是做人方面,都需要教师的引导、点拨和真诚帮助。于是,教师一次挑起话题:寻找作者给幸福下的定义与解说,每人至少找出三条。让学生仔细品味作者的幸福观,进而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3)学生与学生的对话。
课堂教学不仅是一种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或个体) 的互动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学生与学生互动、交流的群体学习活动。学生与学生对话,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的良好作用。因生活阅历、知识水平、领悟能力、审美趣味、看问题的角度等的不同,学生对文本思想和言语的感知、理解都会有所不同,让学生相互把自己的观点、看法、思考、疑惑等都说出来,甚至进行“针锋相对”的争辩,都非常有利于他们,学习水平的提高和学习品质的锻炼。所以我设计阵个四个话题。
话题1:灵魂的快意同感官的舒适像一对孪生兄弟,时而相傍相依,时而南辕北辙。句中加点的词措什么? 话题2:人们喜爱回味幸福的标本,却忽略幸福披着露水散发清香的时刻。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含义是什么?
话题3:如果把人生的苦难和幸福分置天平两端,苦难体积庞大,幸福可能只是一块小小的矿石。怎样理解加点的词语?
话题4:既然种子已经回报了汗水,我们就有权沉浸幸福。这句话你怎样理解?
(4)师生与作品对话
2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学习语言,培养语感和思维能力。学习文本,不仅在借助文本学习语言,同时也在学习作者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学习作者观察生活、表达生活的方法技巧,学习作者的人生态度和世界观。我设计了以下话题:
话题1:文章题为“提醒幸福”,为什么在开头部分写了相当篇幅的“提醒苦难”?这一部分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话题2: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而毕淑敏却只是要大家及时把握幸福,享受幸福,那么她是不是只看重眼前的欢乐,而不去管将采的愁苦呢?
通过以上对话,探究其写作文本的思想和思维方式,其目的在于超越文本,理解作者的幸福观,形成自己的幸福观。
(三)链接生活
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学语文的最终目的在于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因此,我设计地以下两个话题:话题1:有这么个笑话,从前有个老婆婆,她有两个女儿;小女儿开伞铺,大女儿开染坊。天晴了,老婆婆要着急,因为小女儿的伞卖不出去;天下雨了,老婆婆又要着急,因为那个开染坊的女儿会晒不干布。后来有人对老婆婆说:“你真是幸福啊,天晴了,你的大女儿赚钱,天阴了,你的小女儿能赚钱,你真是幸福的老婆婆呀。”老婆婆自己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于是开始天天快乐了。
本来觉得很伤心的事,换个想法就不同了,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事?
话题2:作家说幸福的感觉只在心灵,享受幸福要重眼前的欢乐,那么当前的幸福感受和长远的理想有什么关系呢? 还要不要去追求未来呢?
通过这两个讲师来引导学生学会由学本向课外阅读迁移,由学堂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迁移,让学生在对话过程中走进生活,与丰富多彩而复杂纷繁的现实生活直接对话交流,从生活中筛选和获得活的知识信息并内化为自己的能力,从而又超越现实生活,走向现实与艺术结合即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美好天地
(四)阅读体验
学语文,旨在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审美情趣和人文品质。因此,教师还应指导、引导学生会走进自己的心灵世界,通过对文本、作者、生活的认识,与自己的心灵广泛对话交流,从而有自己的独特发现,有自己的独特思想和言语表达(口头的、书面的) 方式,形成自己的独特个性,学会审美创造,完善人格,净化心灵,全面发展,进而超越自我,走向人生的完美境界。于是我设计了以下两个话题:1、读了这篇文章,你的内心感受如何?2、你喜欢这篇文章吗?为什么?
《项链》说课稿2
《项链》是 职高基础版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的一篇必学课文,在职高阶段学习本课不仅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有帮助,而且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积极的作用。
一、 说教材
1、 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题是职高语文小说单元的一篇重点课文,是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巨匠\'的莫泊桑的代表作之一,不论是从思想性还是从艺术性看,本文都具有极高的欣赏性,堪称千古佳作。学习本文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还可以从思想上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设想和目标:
在语文教学中,每位语文教育工作者都无法回避这样一个事实: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教材在文本之上建立了一套顽固的强大的解释体系,教条、僵化、单一,它把学生与文本的联系隔离开来,甚至取代文本,使我们教师在解读中失于盲从和牵强。随着新大纲和课程标准的颁发和实施,随着现代教育理念中的民主多元意识的加强,原有的解读体系正逐渐瓦解,文本多元化的解读,不仅体现了对原著作者的尊重,同时体现了对阅读主体学生的个性的尊重。因此,我有意识地选择颇有争议的传统名篇《项链》为课例,试图通过对课文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的探讨,对文本进行一次全新的解读,以实现并强化语文课教出“语文味”的教学理念。
依照《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现制定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3 (1) 理解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2) 体会小说精心的构思和巧妙的布局。
能力目标
1.组织学生课堂讨论,训练口头表达能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展开思维的翅膀;
2、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的同情心、责任感,让他们明白生活中发生的一切不幸,可能都将与自己有关,要学会关心、尊重他人,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灵,完善自己的人格。
本课计划用两课时完成,本次说课内容为第二课时,根据对教材的整体把握及所教学生现状的认识,故明确本课时教学要点为:
(1)、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2) 理解生动、细腻的语言描写对表达小说主题的作用。
3、 教材处理
依照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本课时的教学要点,这堂课的教学应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性思考从人性论的角度重新审视玛蒂尔德,讲授时以学生讨论为主,教师总结为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训练他们的鉴赏能力。
二、 说教法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的发展,文学欣赏教学是浪漫而富有创造性的,对人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文学欣赏教学中,我们应该这样定位教学目的:在文学欣赏教学中解放人的心灵和智慧,让学生的表现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尽情地释放出来。讨论法和点拨法是最基本的方法。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我个人认为,教学方法的最本质特征就是要促进大多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促进全体学生积极动脑。因而,我的这次课讨论的方式较多,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谈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可以说,点拨法是开启学生智慧,点燃思维火花,提高教学效率,解决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的兴趣,以启发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开展积极深入的讨论,自己去分析、去感悟,把课堂还给学生。
三、说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是由少积多、由浅入深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通过对第一单元课文和《药》的学习,对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已经了解,而且也基本掌握了攻克学习重点的一定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即结合课前印发的讲义,又通过做练习逐步掌握起来的)。为了使学生的认识能向纵深发展,教学本文时就是继续围绕教学重点并结合本篇课文固有的特色,在课堂上经过老师的提问、讨论,及学生的自主探究、诵读等手法,帮助学生逐步突破教材的重难点。教给学生学法正是实现叶圣陶老先生提出的“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教”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很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学习中尽量让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可以让学生质疑,这是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因为“提出一个问题比回答一个问题更难得”。我们也知道,学生能对教材提出有价值的质疑,是学好语文的第一步。我也注意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让学生养成圈点勾画的读书习惯,在这节课里也有体现。这些都是让学生终生受益的方法和习惯。同时教师的启发诱导再贯穿始终,这样就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四、说教学过程
通过赏析主人公玛蒂尔德其人,引导学生积极进行理性思考。赏析分两个目标:一、还原性目标。即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者的用意。作者可能“用意十分,下语三分”,读者要能将另七分用意也领悟到,还原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原貌。二、创新性目标。不受作者创作意图束缚,不受既定结论影响,充分发挥自己的表现力和创造力,见仁见智,自由评说。
4 第一步,进行还原性赏析,领会作者原意。
领会的途径是作品的语言(切忌脱离语言架空分析)。着重从两种描写入手,一是心理描写,二是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方面重点赏析玛蒂尔德的七个“梦想”(从“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到“一边带着迷人的微笑听客人密谈”)。赏析方法是让同学闭上眼睛,静听这段话的配乐朗读(配上富有温馨情调的钢琴曲,在多媒体教室播放),同学边听边展开想象,让主人公的种种“梦想”场景活现在自己的脑海中。然后教师抓住“梦想”一词,问同学:“刚才我们美美地畅想了一番,感受到了玛蒂尔德丰富的想象力。可作者为什么用‘梦想’,而不用‘想象’或‘联想’?”为准确把握“梦想”一词的含义,可让同学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词典》上有两个义项:①妄想,空想;②渴望)。查阅之后再问:玛蒂尔德的“梦想”,是词典义的第一个还是第二个?还是兼而有之?用上这个词,表达效果好在哪里?同学先自由讨论,之后再抽请一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同学发言意思如下:玛蒂尔德的“梦想”,两个词典义兼而有之。首先,她是在“妄想”、“空想”,想象的事情不太可能实现;其次,她虽然是“空想”,可却又“渴望”实现。这就表明了她的自不量力,预示了悲剧的必然发生。
动作描写方面则重点赏析玛蒂尔德“借项链”一节(从“第二天,她到她的朋友家里,说起自己的烦恼”到“她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赏析之前,教师先作个引子,以让学生更好地欣赏品味:“莫泊桑的老师福楼拜在指导莫泊桑写作时说:‘无论你所要讲的是什么,真正能够表达它的句子只有一句,真正适用的动词和形容词也只有一个,就是那最准确的一句,最准确的一个动词和形容词。’‘借项链’一节是作者描写得非常精彩的片断,其中有很多‘最准确’的句子,‘最准确’的动词和形容词。请各位好好欣赏,细细品味,并向同学介绍你的感受,让大家共享。”欣赏品味时给他们较充分的时间,不能太仓促。时间差不多了,就让同学自由发言 (不点名,不推选),发言力求完整,教师不作插话。
同学的发言大意如下:玛蒂尔德在试这些首饰的时候,“不知道该拿起哪件,放下哪件”,而且还不断地问着:“再没有别的了吗?”让读者充分感受到一个贫穷却又对珠宝情有独钟的妇女见到日思夜想的珠宝首饰时特有的激动、惊喜。这种激动与惊喜绝不亚于一个在沙漠中行走多日快要渴死的人突然见到一泓清泉时的心情。当她忽然发现青缎盒子里的一挂精美钻石项链时,高兴得“心也跳起来了”,双手拿着那挂项链“发抖”。她真是又激动又紧张。激动,是因为她发现这里竟有如此精美的项链;紧张,是她很想借到却又担心对方不借给她。她把这串项链挂在脖子上,对着镜子“出神好半天”——她发现自己配上这副项链太美了,美得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镜中这位高雅迷人的贵妇人竟然就是自己,这不正是自己日夜梦想中的富贵形象吗?现在竟然变成现实了!可是要开口借了,却又显得“迟疑而焦急”——担心借不到,所以“迟疑”;可又很想借到,所以又“焦急”。这种心情只有玛蒂尔德自己才能真切地体会到。她的问话也特别讲究:“你能借我这件吗?我只借这一件。”这里“这件”、“只”、“这”,三个词必须重读,才能体现她此时的心情。“这件”、“这”,强调自己对这串项链情有独钟;“只”,表明自己要求不高,别无他求。她问得如此迟疑而焦急,如此讲究问话“艺术”,是担心对方不借给她。可没想到对方却爽爽快快四个字:“当然可以!”这可太意外了,她兴奋得简直要发疯了,“跳起来”,“搂住”朋友的脖子,“狂热”地亲她,接着就带着这件宝物“跑”了。莫泊桑真不愧是得到老师真传的语言高手,场景不大,着墨不多,却把一个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妇女描绘得栩栩如生,把她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上面赏析了玛蒂尔德的心理描写和动作描写,了解了她的性格,然后就可引导学生对玛蒂尔德的悲剧根源展开讨论:玛蒂尔德为了一夜的狂欢,换来的却是十年的辛辣,最后又得知项链是假的。那么,造成主人公悲剧的根源是什么呢?请用层层挖掘的方法找出一连串的根源,并依次排列。注意用文中的语句来印证自己的观点。讨论时以小组为单位,边讨论边找相应的语句,用层层挖掘的方法将一连串的根源逐层清理出来,然后前后两个小组互相辩论(全班同时进行),以进一步理清思路,取得共识。
全班同学经过讨论,取得的共识如下(教师稍加润色):造成玛蒂尔德悲剧的根源是“极细小的一件事”;这“极细小的一件事”又源于她强烈的虚荣心;强烈 的虚荣心又源于她错误的人生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她觉得自己生在世上就是为了这些”;而错误的人生观又源于她生活的社会环境。在那个社会里,人们崇尚金钱,贪慕富贵(“我费了多大的力气才弄到手„„你在那儿可以看到所有的官员”);而且女子是男子的附属品——“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言外之意,美丽动人就应该有好命运,就应该嫁个好丈夫。在晚会上,“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打听她的姓名,求人给介绍;部里机要处的人员都想跟她跳舞,部长也注意她了”。受到男人赏识,她就觉得是最大的幸福。所
5 以鲁迅先生曾一针见血地说:“在女子充当男子附属品的社会里,娘儿们的颈项上、耳朵上的链儿、环儿都 是古代奴隶身 上的链铐演化来的。它们好像是富贵的象征,其实是苦难的标记。”可以说,主人公玛蒂尔德个人的悲剧就是法国当时社会的悲剧。
第二步,进行创新性赏析,超越作者,冲破框框。
教师先作引导和说明:刚才我们领会了作者的创作原意。其实,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总会在阅读时进行再思考、再创造,形成自己的理解。现在就让我们超越作者,冲破框框,不受作者创作意图的束缚,不受既定结论的影响,开展自由讨论,来个“玛蒂尔德其人大家谈”,见仁见智,自由评说。每人先独立思考,然后主动站起来亮观点,找同伴,“拉帮结派”,再按观点分组,由主动亮观点者牵头,让同一观点的人坐到一起去,共同研讨,继续完善自己的观点,力求自圆其说。最后请每个观点的领头人上台演说,阐述本组的观点。 同学演说过程中气氛活跃,掌声阵阵。阐述的观点多种多样,有正面的,有反面的,有正反面兼有的。下面摘录几种正面观点(以下表达借鉴了马化宇、梅春燕老师的一些语言)——
“诚实守信”观。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蒙混过关的邪念,更没耍起“项链已丢,无力赔偿”、“要钱没有,要命一条”的无赖。她和丈夫的道德观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用十年的心血偿清债务,使朋友佛来思节夫人因祸得福,无意中成了受惠者。 “勤劳坚强”观。玛蒂尔德勇敢面对生活的不幸,“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决然打定主意,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那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尽管十年艰辛使她变成了一个美丽不再、粗壮耐劳的妇女,但她用行动证明了她的勤劳坚强。
“纯洁高尚”观。晚会上,玛蒂尔德高雅迷人,压倒所有的女宾。所有的男宾都注视她,连部长也注意她了——这应该是她利用美貌改变命运的最好时机。然而,她只是“沉迷在欢乐里”,“陶醉于自己的美貌胜过一切女宾,陶醉于成功的光荣„„”这表明,玛蒂尔德来参加晚会只是为了展示美貌,让自己唯一的“价值”得到承认。在那个金钱至上、道德沦丧的社会里,玛蒂尔德完全可以靠她的美貌和姿色出卖灵魂和肉体,可她没有这样做,她不愧是一朵高洁的荷花。
“热爱生活”观。玛蒂尔德社会地位不高,生活也很一般,但她不甘现状,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和向往,希望生活得更好些,这反映了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观。即使遇到了天大的挫折,她也没有悲观厌世,更没有自寻短见,而是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改善着自己的生活。她心里始终充满了对生活的热爱。
讨论结束后,教师对此进行鼓励性小结:我们在欣赏文学作品时,既要深入领会作者的用意,同时又要敢于超越作者,冲破框框,学会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没有自己的思考,就难有新的创造。文学欣赏课,应该是浪费而富有创造性的,让我们共同朝这个方向努力。
课文总结
《项链》不仅是一篇揭露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短篇小说,更是一篇揭露人性弱点的一篇小说。其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精巧缜密、匠心独具的艺术构思,使之成为世界短篇小说苑囿中的一朵奇葩。鲁迅先生生前就十分推崇《项链》,认为《项链》“无论从形式、结构,以及表达手法来看,都达到了短篇小
说要求具备的高度”。
布置作业
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谈谈你对“虚荣”的看法,注意联系生活实际。
板书设计
项链
莫泊桑
还原性鉴赏
心理描写: 梦想
爱慕虚荣
动作描写:搂————亲————跑
创新性鉴赏
有借必还 诚实守信
自力更生 勤劳坚强
6 展示美貌 纯洁高尚
美好憧憬 热爱生活
以上是对《项链》一文的设计例说。本设计试图克服目前文学欣赏教学中的四个弊端,一是忽视学生的主体参与,教师一人独霸课堂,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欣赏;二是脱离作品语言,想当然地架空分析;三是以封闭式的标准化训练代替开放性的多元化欣赏;四是只追求表面上的热闹与花样上的翻新,忽视文学教育的基本规律和科学内涵, 《乡愁》教学设计
龙井中学 申红花
2008-4-23
《乡愁》是朝鲜族汉语教材八年级下册中唯一的一篇现代诗歌,是现代诗歌中的名家名篇,而诗歌是语言的最高形式,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粹的积淀,具有丰富的语言学习资源和人文教育资源。
台湾作家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五十的多年的诗人,他的《乡愁》以独特的视角,选取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四个意象,用平实的语言,满含深情地表达了作者企盼祖国统一,亲人团聚的浓浓的思乡之情,其作品有着深刻的时代烙印。诗歌充分地运用了比喻,对比,反复、反衬等修辞手法, 委婉、含蓄地把思念故国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深切自然地表达了千万游子的思乡之情,表达了他们期望民族分裂局面早日结束,祖国统一大业尽快实现的美好愿望。
朝鲜族学生,由于缺少对诗歌的广泛接触和自身的人生阅历的缺乏以及相关知识的不足,对“乡愁”的理解、对诗歌意境的领悟有一定困难,因此,笔者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积累语言、品味意境、体验情感,在互动中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的认识。
《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汉语课程的首要性
质是工具性,同时兼顾人文性,这是汉语课程的基本特点。汉语课程应致力于学生汉语基本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言习得系统,即潜意识语言知识,才是真正的语言能力。而语言学的系统,即有意识的语言知识,只是在第二语言运用时起监控或编辑作用。这种监控功能既可能在语言输出(说、写)前也可能在其后(监控假说)。
根据上述各方面的实情的分析与理论的借鉴,本课教学以“读”为本兼顾说写,首先从读中体会、读中积累;其次进行佳句仿写与续写结尾训练,至于诗歌种种艺术,只是了解,并不追求深化理解和把握。从此,各种目标与过程设计如下:
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与技能:学习诗歌的基本朗读技巧,,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用具体物象创造主题鲜明的意想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① 通过诵读品析,自主、合作学习,准确理解诗的主题。
② 通过研读赏析、仿说训练,学会用具体形象的事物表
达抽象情感体验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的爱国情怀,加深热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主题,体会诗歌的美。
教学难点:利用具体形象的物象创造具有深刻意义的意象。
教法设计:《乡愁》是一首新格律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根
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联想法。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故乡的云》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见。”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联想法:让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学法设计:古人云:品韵方晓丝竹雅,执毫始觉草篆神。我将结合教学中的四大模块,听读、朗读、品味、迁移,指导学生“听读课文”、“深情朗读”、“品味赏析”、“迁移运用”。力争能通过这四个环节使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美并在此过程中培养能力,受到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熏陶。
课前准备:①学生在网上和图书馆查找到各类乡愁诗歌或散文,并自己查找了解有关作
7 家余光中的生平、创作情况及《乡愁》的写作背景,丰富学生的语料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达到课内外资源整合。②教师创作多媒体课件,准备在教学中使学生进行多感官的文本接触,尤其在课件背景选择上力求贴近教材内容,如:突显海峡两岸的地图背景。从视觉感官上始终为学生创设浓浓的乡愁情境,使学生更易于入情入境地理解诗歌,有效地完成整堂的学习。
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活动:诵读乡愁组诗。目的在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
导 入:播放《故乡的云》,将学生带入情境。
师:这种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就是“乡愁”。“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更是文人墨客笔下永恒的主题。当然,“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位诗人也就有一千种乡愁情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板书课题:乡愁(余光中)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卷首语导入,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料资源、达到课前积累的目的,而且过渡和衔接自然,再用音乐营造一种与诗歌相一致的浓浓的乡愁氛围,缩短认知距离,激发学生学习文本的兴趣。教者以启发质疑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思考、主动探索,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作家身影 ①关于作者,由学生介绍。
② 教师补充: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整理材料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加深对本节课要学习的余光中《乡愁》的印象。同时,在了解作者生平的过程中,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感染,使学生悠然产生思念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第一环节----听读课文:
听读录音朗读,边听边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
听读视频朗读,学生边听边留意:朗读这首诗要把握哪些技巧?
把握技巧:语调:深沉
语速:舒缓
情感:深挚
停顿: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设计意图: 第一遍听,要求学生感受诗中的真情,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第二遍听,要求学生注发现并感知朗诵技巧。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 使学生整体感知诗歌, 对诗人表达的思想内容有浅层次的认识, 初步体会游子思乡情怀。
第二环节------深情朗读
自由练读:模仿第一小节,练习朗读全诗。
反馈朗读:① 指名朗读自己喜欢读的一小节(师生评价)
② 指名读全诗
设计意图: 诵读,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言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学习第二语言——汉语,更是如此。"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 ,古人也知对诗歌的学习重在读,所以在诗歌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通过反复朗读,把无声的文学变成有声的语言,读出感情,读出气势,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使学生掌握朗读技巧,深入诗歌情境,感受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情感美、语言美,并感悟诗歌表现的主题。
第三环节------品味赏析
协作交流:
① 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中,那对故乡的绵绵的思念一直萦绕在他的心头,让诗人怅
惘不已,这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
② 四个时间序词,代表哪四个人生阶段?四个人生阶段又因什么而愁?
8 ③ 乡愁本是非常抽象、不可捉摸的一种情感,诗人又通过什么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的?
集中反馈并明确:
小时候(少年)——邮票——母子分离
长大后(青年)——船票——夫妻别离
后 来(中年)——坟墓——母子死别
现 在(老年)——海峡——思乡念国
师:乡愁本是非常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情感体验,而诗人要讲究形象性,运用了独特的比喻,化抽象、难以捕捉的离愁别绪为具体可感的东西,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意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向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这是诗歌创作中常用的写作技巧,叫借物抒情或托物寄情。由此,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揭示主题:思念家乡,盼望祖国统一。
深化主题:深情朗读
设计意图:“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通过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出对文本的理解,提炼文本的主题,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
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及写作技巧,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加深了学生对主题的理解,诗人的思乡念国之情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灵,使学生的热爱家乡、爱国情怀进一步得到升华。
第四环节--------放飞想象,挥洒诗情
一、佳句仿写:以“乡愁是 ”的句式来说话。
教师示范:乡愁是一枚青橄榄
乡愁是远走时父亲的伫望
乡愁是人一辈子走不出的精神家园
给学生提供参考物象:金达莱、童话、摇篮曲、热茶、木桥、明月、家书、挥手、小溪、故事、家园、梨花、一幅画……要求学生仿说。
二、续写诗尾:乡愁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乡愁是万千游子无尽的惆怅与期盼。余光中先生如今已年过古稀,快奔80高龄。我们可以想象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此时此刻就在海峡对岸登上高处,遥望大陆,久久伫立………………他在想什么?他在盼望什么?下面请同学们顺着作者的思路,为《乡愁》续写下一节。
要求:要用具体的形象来表达情感,注意时间和形式。
教师示范:将来呢?将来
乡愁可能是一幅画
画里有家乡的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有家乡的清风明月、人面桃花
设计意图: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汉语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完整、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作者的心境,加深对文本主题的理解,再次受到人文教育。
作业设计:
1. 背诵并能默写《乡愁》
2. 选取课文中任选一节诗,发挥想象,给它补充情节,写成一篇200字左右的小散文。
9 注意要突出原诗的感情——乡愁,可借助景物描写来渲染。想象情节应紧扣邮票、船票等。准备下节课共同赏析。 设计意图: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分层布置作业,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完成
力所能及的作业,以达到学困生“吃得到”、中等生“吃得饱”、上等生“吃得好”的目的。
【教学目标】
1. 基本了解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及其这种文体表达思想的方式.
2. 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鲁迅先生在孤独中求索和抗战的精神。
【教学重点】利用材料解读文章几个自然段表现出的主调;散文诗的表达特点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表现出的鲁迅先生的" 求索" 和" 抗战" 的灵魂.
其中贯穿着运用散文诗的文体特征对文章内容和形式上紧密结合
【教学方法】
1. 朗读法:学生朗读,初步感知文意。要求:疏解字词,体会语气。
2. 引导法:通过反复品读文本,讲解重点段落,包括1.2.7.9自然段
结合课堂讨论提出文章重点,提供材料, 拓展理解的空间.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课文导入:鲁迅,一个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用“民族魂”来赞扬他一点不为过。作为文学家的鲁迅,他说他是在为三种人写作:一种是为中国改革而奋斗的战士,他们孤独无助,要为他们呐喊助威;一种是为中国的青年人,他们正在做着好梦;一种是为敌人写作。他曾说:“我活着不是为妻子、儿女,是为我的敌人活着,不能让他们的世界太完美!”可以说他一生的创作中只有《野草》是鲁迅唯一个人化的作品,他曾说:“《野草》里有我的哲学。”在这个集子里,较多的透露了他内心的世界。但还是相对的,总是有遮蔽的。有些真实的体验是无法用言语表达的,一旦表达就将歪曲。鲁迅自己也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当我开口,我感到空虚,真正的思想无法付诸文学。”“我所隐藏的思想是最黑暗、最冷酷、最可怕的思想。” 所以用‘野草’作为标题便于表达鲁迅先生这种思想。
二、介绍有关知识
1. 题辞:(先对标题作简单)
全班同学齐声朗读,并且思考问题:文章属于哪一种文学体裁,这种题材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2. 散文诗(“诗意的散文”)
散文诗是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一种文学样式.
(1)本质上, 它属于诗, 有诗的情绪和幻想, 给读者留下美感和想像(诗的意境)
(2)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 可以是叙事抒情;可以批判社会现实;也可以是浪漫主义的(侧重抒情)
(3)形式上, 句子短小灵活,借散文的外观和部分写作手段,具有比较鲜明的内在音乐美和节奏感. 语言跳跃性地联结意象,在句与句、段与段之间似断实连的关系,留下较多的可供读者想象的空间。(自由灵活)
我们学过的作品高尔基《海燕》就属于这种文体,领会‘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这种酣畅淋漓的抒情方式。
3. 有关背景
鲁迅作品:
〖坟〗〖朝花夕拾〗 〖呐喊〗 〖三闲集〗〖二心集〗〖彷徨〗〖且介亭杂文末编〗〖野草〗
《野草》是一本新的散文集,创作于1924到1927年之间,连着《题辞》一共收录24篇文章。书写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同时,鲁迅在写这部集子的时候正值他的写作高峰,可以说《野草》就是作为他人生路上的新的抗战和求索的思想导航。也是《题辞》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学们应该重点把握。
抗战:(联系大家手上的材料)对象
黑暗。革命处于低潮时期,全国都处于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的白色恐怖之中,他要和这种黑暗作斗争 b 、绝望。新文化运动内部发生了分裂, 参加新文化运动的知识分子面临着这样的抉择.
10 4、野草的含义
野草的多重意义,既把它作为自然界的植物形象来写,不需要人工培植。
这篇题辞就是《题辞》的写作时间是1927年4月26日深夜里。他说过“爱夜的人”有那么一些人“有闲者,有不能战斗者”,还有“孤独者”。新文化阵营的分化,鲁迅在孤军作战,他发觉他如同野草般孤独。因为鲁迅年轻时满怀热情参加辛亥革命, 后来由于资产阶级领导的软弱, 封建军阀的混战, 他对所谓文治武功失望了; 苏联十月革命成功, 使他看见新社会的曙光, 由于受到资本主义各国反面宣传的影响, 对于将来的革命道路又有些冷淡和怀疑,在这条路上他虽有这野草般的强忍,但又是这样的一个孤独者。
教师明确(板书展示):
作者写作过程的感情变化:
——现实的肃杀
曾经的火热
——前路的迷茫
——屠杀的残酷
第一部分1自然段 抒发写作时的心情。(困惑)
当我沉默着的时候, 我觉得充实; 我将开口, 同时感到空虚. (在矛盾中求索)——现在
为什么沉默——充实,开口——空虚
过去的十年:鲁迅确曾有过“沉默”的十年。从1909年回国,他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绍兴府中学堂任教,辛亥革命后又到教育部任职。用他自己的话说,曾“经历或旁观过几样更寂寞更悲哀的事”,即“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自选集·自序》) 。他还说:为了“驱除寂寞”,不得不“沉入于国民中”,“回到古代去”,但是怀疑,沉默,并非真的在“麻醉自己的灵魂”,而是要从中探求“使人类苏生”的新的方向。鲁迅虽然欢迎了辛亥革命肯定了它的不可磨灭的功劳,并道: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但是他又是最早看到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也可以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理想这时已开始在他的思想里破灭。
第二部分 2-5抒写《野草》的孕育、特色、命运——过去
重点段落:②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对于这死亡有大欢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死亡的生命已经朽腐。我对于这朽腐有大改喜,因为我借此知道它还非空虚。(从过去拾取希望)
过去的生命——曾经存活、非空虚
看到课文注解3,
过去的生命:①旧思想的灭亡②时间的消逝(鲁迅经常用‘时间就是生命’来激励自己)
第一课时小结:反抗的犀利
他的写作生命上还非空虚这不仅因为过去的生命已经死亡,‘我借此知道它曾经存活”,有“存活”也就有战斗而且因为这“野草”,不只是作者的“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生长出来的,它还“吸取了露,吸取水,吸取过陈死人的血和肉”。所以在作者看久尽管它“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它毕竟是大时代的留影。作者在后面几句话中仍然坚定地说“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他却仍“自爱我的野草”!
作者在《呐喊·自序》和《自选集·自序》里都曾讲过的。民元前的“提倡文艺运动”’“叫喊于生人中”并无响应,民元后的“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得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鲁迅渴望摆脱黑暗重压,坚持求索革命道路的一种“斗争方式”。鲁迅曾经向许广平先生这样解释过他和她的“反抗”的不同:“至于还要反抗倒是真的,但我知道这‘所以反抗之故’,与小鬼截然不同。你的反抗是为了希望光明的到来罢? 我想,一定是如此的。但我的反抗却不过是与黑暗捣乱。(《两地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