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邮票欣赏与收藏 》课程论文 2015.05
班级 制药141 学号 10140745 姓名 王瑞昕 开课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施超欧、赵敏_成绩__________
论文正文:
我对邮票的兴趣,主要归功于我父母亲的集邮爱好。小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父母亲收集的邮票,觉得好看,却并不知道那些是邮票,也不明白其中的价值,只当作是那做手工的纸,因为邮票的齿孔就像做手工的纸上剪好的虚线,无知的我还撕开了几张成对的邮票。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大多数邮票才得以免受我的“蹂躏”。于是母亲在那时就向我讲述了一些她集邮的经验——
她小的时候和喜欢集邮的舅公住在一起,一开始也是因为觉得那些小玩意很是好看,而产生了兴趣。她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为了证明收集的邮票是真票,流行收集信销票——就是作为邮资凭证被盖了邮戳的邮票。而那时候的假邮票叫做花纸头,这种假邮票,是将邮戳和邮票图案一起印在纸上,但由于纸张和真邮票的纸质有所不同,容易辨认真假。在集邮风盛起来之后,新的收集对象开始流行起来——那就是新票。新票是指没有使用过的邮票,且票面清晰,没有邮戳痕迹、齿孔缺损,背胶完好。这种邮票不仅要求没有使用过,还要求保存完好,这对于收藏者辨认真伪的能力,和保存方法方式都是一种考验,同时也更提高了邮票的收藏价值。因此新票也从此成了收集邮票的主要对象。
据我母亲说,在以前,凡遇国家级的大型活动与事件都会出邮票,如1974年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中国体操队在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上获男女双团体冠军,在全能和单项比赛中共获六枚金牌、八枚银牌和两枚铜牌。为纪念中国体操运动取得的卓越成绩,邮电部特发行此套邮票。这套《体操运动》特种邮票,6幅图案均为竞技体操项目,分别是自由体操、吊环、平衡木、双杠、高低杠和鞍马),又如1995年世乒赛纪念邮票(1995年5月1日在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我国举办过的世界上比较重大的乒乓球赛事,盛况空前、规模庞大,在此次赛事上我国运动员也收获颇丰,8月14日邮电部针对此次世乒赛特别发行了一款邮票)。不仅如此,邮票的图案五花八门,囊括了自然动植物、风景画、名家作品(如齐白石作品选)、伟人像(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十大元帅的纪念邮票),乃至有关中国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
在一枚袖珍的邮票上,却能看到这大千世界。然而我母亲遗憾地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寄信这种通讯方式变得冷淡了,而邮票市场也变得冷清了、低迷了。”那个集邮风靡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但是在我看来,邮票绝不仅仅只是通讯方式的配角,它已自成一派,在集邮的对象中当仁不让地成了不可取代的主角。在邮票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看到文化、望到风景、读到故事。
除了邮票的内容,收集邮票还要了解邮票的分类。如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有普通邮票、特别邮票(包括J 字头的纪念邮票、T 字头的特种邮票和“特”字头的特别发行邮票)、小本票(1980年6月--1991年1月发行共18本,后因创作设备问题停止发行)等等。我国在1992年以前是分类别按编号顺序编排的,邮票的左下角是编号如T.99(4-2),右下角是年份如1984,表示这是1984年发行的第99套特种邮票共4张,这是其中的第2张。纪念邮票则是J 字开头,而没有标记的则是平票。在文革年代的一些老邮票、航空票、军邮等,没有编号和日期。从1992年开始,我国邮票上的编号改为以年号打头按发行时间顺序编排,左下角为年月如2003-4,右下角为编号如(4-2)T ,代表这是2003年发行的第4套邮票,这套特种邮票共4张,这是其中的第2张。此外,小全张、小型张、小版张、小本票概念易混杂:小全张指的是印有全套邮票的小张邮票;小型张则是单枚小张票;小版张则是邮政部门为满足集邮者需要,在发行的全版张之外另印制的小开张邮票;小本票是邮政部门正式发行的本册式的邮票,通常是利用一些常用面值的邮票集中在小册中,是一个单独的邮资票品系列,编号是SB 。
在集邮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对象也是很有收藏价值,如首日封——在新邮票发行首日,将邮票贴在特制信封右上角,加盖当天邮政日戳或特别纪念邮戳。首日封使邮票、邮戳、信封
华东理工大学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 邮票欣赏与收藏 》课程论文 2015.05
班级 制药141 学号 10140745 姓名 王瑞昕 开课学院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施超欧、赵敏_成绩__________
论文正文:
我对邮票的兴趣,主要归功于我父母亲的集邮爱好。小时候无意间发现了父母亲收集的邮票,觉得好看,却并不知道那些是邮票,也不明白其中的价值,只当作是那做手工的纸,因为邮票的齿孔就像做手工的纸上剪好的虚线,无知的我还撕开了几张成对的邮票。幸好被母亲及时发现,大多数邮票才得以免受我的“蹂躏”。于是母亲在那时就向我讲述了一些她集邮的经验——
她小的时候和喜欢集邮的舅公住在一起,一开始也是因为觉得那些小玩意很是好看,而产生了兴趣。她告诉我,在她小的时候,为了证明收集的邮票是真票,流行收集信销票——就是作为邮资凭证被盖了邮戳的邮票。而那时候的假邮票叫做花纸头,这种假邮票,是将邮戳和邮票图案一起印在纸上,但由于纸张和真邮票的纸质有所不同,容易辨认真假。在集邮风盛起来之后,新的收集对象开始流行起来——那就是新票。新票是指没有使用过的邮票,且票面清晰,没有邮戳痕迹、齿孔缺损,背胶完好。这种邮票不仅要求没有使用过,还要求保存完好,这对于收藏者辨认真伪的能力,和保存方法方式都是一种考验,同时也更提高了邮票的收藏价值。因此新票也从此成了收集邮票的主要对象。
据我母亲说,在以前,凡遇国家级的大型活动与事件都会出邮票,如1974年体操运动特种邮票(中国体操队在1974年第七届亚运会上获男女双团体冠军,在全能和单项比赛中共获六枚金牌、八枚银牌和两枚铜牌。为纪念中国体操运动取得的卓越成绩,邮电部特发行此套邮票。这套《体操运动》特种邮票,6幅图案均为竞技体操项目,分别是自由体操、吊环、平衡木、双杠、高低杠和鞍马),又如1995年世乒赛纪念邮票(1995年5月1日在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是我国举办过的世界上比较重大的乒乓球赛事,盛况空前、规模庞大,在此次赛事上我国运动员也收获颇丰,8月14日邮电部针对此次世乒赛特别发行了一款邮票)。不仅如此,邮票的图案五花八门,囊括了自然动植物、风景画、名家作品(如齐白石作品选)、伟人像(如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十大元帅的纪念邮票),乃至有关中国文化传统的十二生肖。
在一枚袖珍的邮票上,却能看到这大千世界。然而我母亲遗憾地说:“随着电子信息时代的来临,使得寄信这种通讯方式变得冷淡了,而邮票市场也变得冷清了、低迷了。”那个集邮风靡的时代或许已经过去了,但是在我看来,邮票绝不仅仅只是通讯方式的配角,它已自成一派,在集邮的对象中当仁不让地成了不可取代的主角。在邮票上,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看到文化、望到风景、读到故事。
除了邮票的内容,收集邮票还要了解邮票的分类。如中国邮政发行的邮票有普通邮票、特别邮票(包括J 字头的纪念邮票、T 字头的特种邮票和“特”字头的特别发行邮票)、小本票(1980年6月--1991年1月发行共18本,后因创作设备问题停止发行)等等。我国在1992年以前是分类别按编号顺序编排的,邮票的左下角是编号如T.99(4-2),右下角是年份如1984,表示这是1984年发行的第99套特种邮票共4张,这是其中的第2张。纪念邮票则是J 字开头,而没有标记的则是平票。在文革年代的一些老邮票、航空票、军邮等,没有编号和日期。从1992年开始,我国邮票上的编号改为以年号打头按发行时间顺序编排,左下角为年月如2003-4,右下角为编号如(4-2)T ,代表这是2003年发行的第4套邮票,这套特种邮票共4张,这是其中的第2张。此外,小全张、小型张、小版张、小本票概念易混杂:小全张指的是印有全套邮票的小张邮票;小型张则是单枚小张票;小版张则是邮政部门为满足集邮者需要,在发行的全版张之外另印制的小开张邮票;小本票是邮政部门正式发行的本册式的邮票,通常是利用一些常用面值的邮票集中在小册中,是一个单独的邮资票品系列,编号是SB 。
在集邮中还有一些特别的对象也是很有收藏价值,如首日封——在新邮票发行首日,将邮票贴在特制信封右上角,加盖当天邮政日戳或特别纪念邮戳。首日封使邮票、邮戳、信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