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
摘要:
在小学语文的国培学习中,一直强调正确把握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方法,讲要求,读范文,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结果是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自我,无法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游离于作文之外。这样的作文,丢失了 灵魂,毫无意义,以完成任务了事。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让学生尊重自我,爱护自我,弘扬自我,让自我回到作文的创造中去。一,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二,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评价作文的主人。三,大力提倡个性写作,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国培 小学 作文教学 主体 个性 评价 创新能力 正文:
在小学语文的国培学习中,一直强调正确把握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行动。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方法,讲要求,读范文,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结果是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自我,无法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游离于作文之外。这样的作文,丢失了 灵魂,毫无意义,以完成任务了事。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让学生尊重自我,爱护自我,弘扬自我,让自我回到作文的创造中去。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 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我们要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离开束缚,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开放性的作文,为学生构建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出真实的自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1.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快乐。
作文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到乐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开始,搭建起作文兴趣的桥梁。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日记,随笔,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意写的东西,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同时,我们教师在批改日记,随笔时,不仅要用心去阅读,而且要做好情真意切的评定,鼓励他们从自我经历中写自己的感受,肯定他们的想法,哪怕在某个角度是错误的观点,也要以鼓励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2.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展示自我。
当学生对日记、随笔感兴趣后,如何激发学生形成长久的写作动机呢?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可以进行习作的交流,美文欣赏,教师在欣赏中鼓励,点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给学生提供美文,美的意境,美的主题,美的空间。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在不刻意的状态下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用词用句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写作的世界,共同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不断感受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二.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评价作文的主人。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的任务式结构,教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自然缺少作文的兴趣,没有作文的活水。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评价,展现多彩的生活,培养自我主张的写作能力,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无需老师讲,自己会写作文;无需老师改,自己会评价作文。作文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多样,比如座谈会、讨论会、小组交流会、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建立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渗入语言的训练,加强语言的积累,形成在评价中训练,在训练中评价的良性循环。老师的评价要注重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保持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保持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大力提倡个性写作,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 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的内容来表现,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整理和认识生活,用正确的 方法去发现和探究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从中确立具有创造性的立意,写出富有创造性,富有个性,情真意切的作文来。
总之,作文无论在题材的选取,还是主题的确立上,都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感情来考虑;结构的安排,手法的运用也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来决定,让学生在写作的各个方面都依据个体特征做出独立自主的决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表现自我、展示个性、追求创新中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尊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和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参考文献: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2012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2001年、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点子作文》--2015-01-01福建教育出版社,作者潘朝阳。
小学作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主体角色
摘要:
在小学语文的国培学习中,一直强调正确把握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方法,讲要求,读范文,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结果是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自我,无法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游离于作文之外。这样的作文,丢失了 灵魂,毫无意义,以完成任务了事。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让学生尊重自我,爱护自我,弘扬自我,让自我回到作文的创造中去。一,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二,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评价作文的主人。三,大力提倡个性写作,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 国培 小学 作文教学 主体 个性 评价 创新能力 正文:
在小学语文的国培学习中,一直强调正确把握学生和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即,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这一新的教学理念,并付诸于行动。然而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讲方法,讲要求,读范文,而忽略学生的主体性,结果是许多学生在作文中丢失自我,无法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自己的所思所感游离于作文之外。这样的作文,丢失了 灵魂,毫无意义,以完成任务了事。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和写作训练中,应该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弘扬人的主体性,让学生尊重自我,爱护自我,弘扬自我,让自我回到作文的创造中去。如何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呢?
一. 走进生活,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
我们要突破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离开束缚,从学生的年龄、经历、兴趣、爱好出发,设计开放性的作文,为学生构建自由的写作空间。让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写出真实的自我,表达自己真实的情感,让学生成为作文的主人。
1. 激发兴趣,让学生体会写作的快乐。
作文的教学方法,必须依据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写作中得到乐趣。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大的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赏识自我开始,搭建起作文兴趣的桥梁。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日记,随笔,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意写的东西,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的空间。同时,我们教师在批改日记,随笔时,不仅要用心去阅读,而且要做好情真意切的评定,鼓励他们从自我经历中写自己的感受,肯定他们的想法,哪怕在某个角度是错误的观点,也要以鼓励为主,从而提高学生写作的兴趣。
2. 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在喜悦中展示自我。
当学生对日记、随笔感兴趣后,如何激发学生形成长久的写作动机呢?教师要创造条件,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可以进行习作的交流,美文欣赏,教师在欣赏中鼓励,点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意识。给学生提供美文,美的意境,美的主题,美的空间。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在不刻意的状态下培养学生布局谋篇的能力,用词用句的能力。教师与学生共同走进写作的世界,共同受到美的熏陶,让学生不断感受美,创造美,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写作的主人。
二. 让学生参与评价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评价作文的主人。
传统的作文教学中,一般是“学生写作文,老师改作文”的任务式结构,教师没有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学生自然缺少作文的兴趣,没有作文的活水。教师必须充分利用评价,展现多彩的生活,培养自我主张的写作能力,叶圣陶说过,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自己读书,无需老师讲,自己会写作文;无需老师改,自己会评价作文。作文就是通过种种方法,训练学生使用语言的过程。评价的方式多样,比如座谈会、讨论会、小组交流会、口头评价,书面评价。建立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在评价过程中渗入语言的训练,加强语言的积累,形成在评价中训练,在训练中评价的良性循环。老师的评价要注重鼓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取得的进步,让学生保持成功的喜悦和收获的快乐,保持作文训练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大力提倡个性写作,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寻找 自己熟悉的、感受最深的的内容来表现,鼓励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翅膀,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观察、整理和认识生活,用正确的 方法去发现和探究问题,用自己的眼睛去捕捉生活中的闪光点,从中确立具有创造性的立意,写出富有创造性,富有个性,情真意切的作文来。
总之,作文无论在题材的选取,还是主题的确立上,都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经历和思想感情来考虑;结构的安排,手法的运用也要让学生依据自己的知识,能力来决定,让学生在写作的各个方面都依据个体特征做出独立自主的决定。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在表现自我、展示个性、追求创新中表达对自然的感受、对生活的体验、对社会的认识。要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就要尊重学生作为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提高学生自主作文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强化和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参考文献:
《国培计划课程标准》---2012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课程与学生发展》---2001年、北京师范大出版社。
《九年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点子作文》--2015-01-01福建教育出版社,作者潘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