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他是我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矛盾而又坚定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
《她是我的朋友》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法。
2. 读悟结合,读中悟情,以读促写。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导入课题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朋友的文章,(板书:她是我的
朋友)了解到炮弹落在孤儿院里,一个小女孩受了重伤,她的朋友为她做了什么?这个朋友叫什么?(板书:阮恒献血)在什么情况下为小女孩献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二、挖掘文本内涵,感受朋友真情。
1. 让我们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11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边读边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
2. 检查读书效果。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一部分内容,写了阮恒两个完全不同的表现?谁能来汇报一下。
3. 理解第一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阮恒决定献血时的害怕、犹豫、勇敢、坚决的矛盾心理。
①在第5自然段中,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语句有哪些?
②课件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 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③找出描写阮恒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并鼓励、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解决。
④同桌合作探究,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一阵沉默后,他想:( )于是,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可他转念又想( )于是,忽然又把手放下去;但他一想到:( )于是,他又把手举起来。”
⑤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读出阮恒矛盾的心情。生读,评议,再读,把握朗读的技巧,指名读、齐读,表现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所在。
4. 理解第二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人物当时复杂的心情。
①在第8自然段中,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语句有哪些?课件出示: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②同桌交流体会感悟。(A 抓住“很快地”体会阮恒是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去做,很坚决,很坚强。B 抓住“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体会阮恒在针扎入那一刻因特别害怕而紧张,但他强忍着不表现出来。)
③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阮恒紧张的心情,评议。
5. 理解第三、四、五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勇敢与无畏。
①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的哭?找出相关句子,划上“ 课件出示: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②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法迁移,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和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完成质疑到释疑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处理“啜泣、呜咽、哭泣”这三个动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演这三种哭泣,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变化,来理解阮恒心理的变化——越来越害怕。然后再引导学生更深层去思考:难道阮恒当时只有害怕吗?引导抓住“捂住脸”、
“ 用手掩盖”、 “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体会阮恒在尽量控制自己不哭出来,其实是挺勇敢坚强的。)
③指导朗读第9-10自然段,读出阮恒越来越害怕的心理变化及对阮恒的敬佩和赞美。生读,评议。
④再现画面,心灵对话,感受真情。
师:阮恒一直在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害怕,掩盖他内心的痛苦,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阮恒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声。
课件出示:
①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心想: ,但是,他又想, ,于是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脸。
②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心想, ,但是,他又想 ,于是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③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在心里哭着对自己说:“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三)探究原因,感悟“朋友”内涵
1. 阮恒的心情这样矛盾、紧张、害怕,原因是什么呢?(他对献血与健康 知识的不了解)
2. 教师结合自己的献血的经历,简单讲解输血的科学常识。
3. 原来阮恒年纪小对于献血与健康的知识并不了解,如果你是医
生会说怎样安慰阮恒?(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表演医生和阮恒的对话。)
4. 可阮恒当时为什么宁可自己死也要给小姑娘输血呢?(板书: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就是这么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 ,就是这么朴朴素素的一句话,(引读)——她是我的朋友。这虽不是豪言壮语,但却是阮恒真实的心语——(引读)她是我的朋友。是啊,为了朋友,把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人生拥有像阮恒一样的朋友真的值得珍惜。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四)总结升华,创作小诗
师: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朋友呢(课件出示 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一样美得语言写一两句话)播放歌曲《朋友》. 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18、她是我的朋友
思想斗争
掩盖痛苦 “我的朋友”(无私奉献、舍己救人) 坚持献血
18 《他是我的好朋友》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深入阅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主要内容,通过抓住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的理解,体会阮恒复杂的内心活动。
2. 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用自己提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和合作交流的方法读懂重点语句,进而读懂课文。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深入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难点】
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矛盾而又坚定的内心活动。
【教学准备】
《她是我的朋友》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方法】
1. 创设情境法。
2. 读悟结合,读中悟情,以读促写。
【教学过程】
一、 以旧引新,导入课题
师:昨天我们学习了一篇关于朋友的文章,(板书:她是我的
朋友)了解到炮弹落在孤儿院里,一个小女孩受了重伤,她的朋友为她做了什么?这个朋友叫什么?(板书:阮恒献血)在什么情况下为小女孩献血呢?谁能用一个词语概括一下。
二、挖掘文本内涵,感受朋友真情。
1. 让我们看看阮恒是怎么做的。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5-11自然段,用波浪线划出描写阮恒献血前和献血时神情、动作的语句,边读边想你从中体会到什么?(课件出示)
2. 检查读书效果。刚才同学们读的这一部分内容,写了阮恒两个完全不同的表现?谁能来汇报一下。
3. 理解第一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阮恒决定献血时的害怕、犹豫、勇敢、坚决的矛盾心理。
①在第5自然段中,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语句有哪些?
②课件出示句子:一阵沉默之后, 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
③找出描写阮恒动作的词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阮恒举手时为什么“颤抖”?为什么把手“放下去”又“举起来”?并鼓励、指导学生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的方法解决。
④同桌合作探究,想象阮恒当时的心里在想些什么。课件出示: “一阵沉默后,他想:( )于是,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可他转念又想( )于是,忽然又把手放下去;但他一想到:( )于是,他又把手举起来。”
⑤指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朗读,读出阮恒矛盾的心情。生读,评议,再读,把握朗读的技巧,指名读、齐读,表现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所在。
4. 理解第二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人物当时复杂的心情。
①在第8自然段中,描写阮恒神情、动作的语句有哪些?课件出示: “叫阮恒的小男孩很快地躺在草垫上。输血过程中阮恒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
②同桌交流体会感悟。(A 抓住“很快地”体会阮恒是不假思索,毫不犹豫地去做,很坚决,很坚强。B 抓住“一动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体会阮恒在针扎入那一刻因特别害怕而紧张,但他强忍着不表现出来。)
③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阮恒紧张的心情,评议。
5. 理解第三、四、五次描写阮恒动作、神情的句子,体会阮恒献血时的勇敢与无畏。
①献血时,阮恒为什么不停的哭?找出相关句子,划上“ 课件出示:
“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②以小组的形式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学法迁移,运用抓住关键词理解和比较等方法解决问题,完成质疑到释疑的过程。(重点引导学生处理“啜泣、呜咽、哭泣”这三个动词。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表演这三种哭泣,采用比较法,让学生通过理解这三个词语的变化,来理解阮恒心理的变化——越来越害怕。然后再引导学生更深层去思考:难道阮恒当时只有害怕吗?引导抓住“捂住脸”、
“ 用手掩盖”、 “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体会阮恒在尽量控制自己不哭出来,其实是挺勇敢坚强的。)
③指导朗读第9-10自然段,读出阮恒越来越害怕的心理变化及对阮恒的敬佩和赞美。生读,评议。
④再现画面,心灵对话,感受真情。
师:阮恒一直在努力地抑制自己的害怕,掩盖他内心的痛苦,他的内心在激烈地斗争着,让我们再一次走近阮恒的内心世界,倾听他的心声。
课件出示:
①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心想: ,但是,他又想, ,于是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了脸。
②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心想, ,但是,他又想 ,于是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③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持续不断的低声哭泣。他在心里哭着对自己说:“ 。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三)探究原因,感悟“朋友”内涵
1. 阮恒的心情这样矛盾、紧张、害怕,原因是什么呢?(他对献血与健康 知识的不了解)
2. 教师结合自己的献血的经历,简单讲解输血的科学常识。
3. 原来阮恒年纪小对于献血与健康的知识并不了解,如果你是医
生会说怎样安慰阮恒?(以同桌合作的形式,表演医生和阮恒的对话。)
4. 可阮恒当时为什么宁可自己死也要给小姑娘输血呢?(板书:她是我的朋友)
师:是啊,就是这么 简简单单的六个字 ,就是这么朴朴素素的一句话,(引读)——她是我的朋友。这虽不是豪言壮语,但却是阮恒真实的心语——(引读)她是我的朋友。是啊,为了朋友,把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人生拥有像阮恒一样的朋友真的值得珍惜。此时此刻,你有什么话想对大家说吗?
(四)总结升华,创作小诗
师:课文学到这儿,相信大家对朋友这个词的内涵有了更深的认识 ,那么,什么是朋友呢(课件出示 同学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用诗一样美得语言写一两句话)播放歌曲《朋友》. 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18、她是我的朋友
思想斗争
掩盖痛苦 “我的朋友”(无私奉献、舍己救人) 坚持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