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生活中的强者
---读《狼图腾》有感
黄菁
千百年来, 占据主导地位的鸿学巨著, 畏狼如虎, 憎狼如灾, 汉文化中存在太多对狼的误解和偏见, 更遑论为狼写一部书, 与狼为伍探微求真了. 即使这样<<狼图腾>>还是问世了. 可能是受汉文化教育的影响, 自己对狼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就觉得狼是凶残, 邪恶, 的. 同时也庆幸自己没生活中狼出没的地方. 怀着恐惧和好奇的心情翻开<<狼图腾>>.它让我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惊奇,刺激,敬畏、、
《狼图腾》中的狼故事,情节紧张而又新奇神秘,让我从中得到强烈的阅读快感,欲罢不能。那些如精灵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它们怎会这么厉害?是什么造就了它们?
一 小生活大智慧
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狼的聪明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想象。在狼获取猎物的时候,它们的战略目标是“不战而全胜”,它们常常“避实击虚”这样就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它们的资源来攻击对手的致命弱处,就会获得成功。一只狼可以捕获一只羊,一百只狼却可以屠杀一万只羊。它们在黄羊吃饱喝足的情况下经行屠杀, 为了能够屠杀到成群的黄羊, 它们总是要精心的部署, 以达到”不战而全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孙子兵法》中也有“不战而全胜”的案例,狼也懂作战策略,还知道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狼的很多作战方法是兵法中没有的,狼的每次出动都让人们无法预计,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步会做什么,
在狼的捕食过程中也包含了人类生存的道理。追逐猎物仅仅靠猛跑是不够的,尤其在对付大群猎物的时候,必要的准备和步骤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谋划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保障。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也要做好谋划,和一些必要的准备和步骤。谋划和事前准备是不容易的,我们做这些事有时难免会出错,但狼几乎都没出过错。
狼好像比我们更懂得计算,它们绝对不会花费任何多余的时间和体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它们的眼睛永远只盯着猎物。 而我们人类却不是这样,我们常常花很多时间在无
意义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做错了事,有很多人不是及时的去改正,而是推谢责任或是陷入后悔中无法自拔,无节制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最难以接受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这样不好,我们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狼的眼睛里,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气馁,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它们的。所以狼永远是草原上的王者. 而我们人类呢? 只有那么极少的人这样, 我们往往在成功降临的前一刻就放弃了, 我们是高等动物,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狼身上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它们不会成天想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事情, 它们清楚想获得猎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二 团队精神 人狼生存同理
狼的团队意识也是令人震惊的. 一个狼群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部队,统一行动,绝对服从,协同作战,这就是狼的纪律. 它们的狼王尊重个体,能保障群体的利益。学会体贴下属,能让下属甘心它, 为整个群体效死。 因此狼捕猎的效率很高. 而蒙古骑兵就借鉴了这些, 才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吧。
我们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勇气, 需要准备, 需要团队、、、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想法转换成实际行动。少点空想,多点实干。做生活中的强者!
三 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狼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感情,它们尽全力保护它们的亲人,当它们的亲人受到伤害时,它们也会凶狠出击,甚至拼死一博。就像人们肆无忌惮的掏小狼崽后,狼就用草原最残忍的方法来报复,令人生畏。
在遇到危险时,它们也是很理智的。比如:面对人类的枪口,它们知道适当的转移;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它们明白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人类也一样,无法改变社会就要懂得如何适应社会。
四 草原沙化的心痛
狼是会伤害人类,但狼也能给人类带来益处。,“狼来清理各种腐坏的肉甚至是人尸(天葬),打扫清理草原,让病菌无以扩散,水源得以保护,更重要的一点是狼不至于让老鼠、黄羊、濑子过度繁殖破坏草原。然而,不懂草原和草原人生存规律的场领导包顺贵却一再坚持,一定要为党和国家把狼彻底干净地消灭光,因为这是政治问题。
谈到政治问题,人们就不好说什么了,他们都忘了毕利格老人的话,“要是把狼打绝了,
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没狼了,劳动人民, 开垦牧场破坏了他们的畜牧业生产, 留下的窄狭牧地, 也多为不毛之地, 迫使许多牧民逃往沙漠和荒山, 生活贫困, 人口减少, 遭到灾难性打击。草原没有了,怪谁?怪草原狼的消失还是怪草原人口的急剧膨胀,怪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还是怪包顺贵不懂草原的发展规律。其实,都不是,用书中的主人公陈阵的话说:“体制荒沙比草原荒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然而近几年的对内蒙古的大量开发矿场资源等等导致了内蒙古的荒漠化!而且国家在草原建立的世界第二大(面积上)军事基地,大大毁坏了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了。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草原恶化的不良后果,退耕还林、退牡还草等行动正在付诸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正如火如荼,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想到人们都在为荒漠化献力,心中不觉有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看看周围,环境越来越美好,心中感觉到了些许的欣慰。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额仑草原美景。
做生活中的强者
---读《狼图腾》有感
黄菁
千百年来, 占据主导地位的鸿学巨著, 畏狼如虎, 憎狼如灾, 汉文化中存在太多对狼的误解和偏见, 更遑论为狼写一部书, 与狼为伍探微求真了. 即使这样<<狼图腾>>还是问世了. 可能是受汉文化教育的影响, 自己对狼有种发自心底的恐惧, 就觉得狼是凶残, 邪恶, 的. 同时也庆幸自己没生活中狼出没的地方. 怀着恐惧和好奇的心情翻开<<狼图腾>>.它让我进入到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惊奇,刺激,敬畏、、
《狼图腾》中的狼故事,情节紧张而又新奇神秘,让我从中得到强烈的阅读快感,欲罢不能。那些如精灵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技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它们怎会这么厉害?是什么造就了它们?
一 小生活大智慧
没有猎物我们就去寻找猎物,发现猎物我们就去追逐猎物。寻找、发现、追求、获得———这就是狼的生活要素。
狼的聪明超出了我们人类的想象。在狼获取猎物的时候,它们的战略目标是“不战而全胜”,它们常常“避实击虚”这样就达到这个目标的关键。通过集中它们的资源来攻击对手的致命弱处,就会获得成功。一只狼可以捕获一只羊,一百只狼却可以屠杀一万只羊。它们在黄羊吃饱喝足的情况下经行屠杀, 为了能够屠杀到成群的黄羊, 它们总是要精心的部署, 以达到”不战而全胜”的目的.
在我国的《孙子兵法》中也有“不战而全胜”的案例,狼也懂作战策略,还知道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狼的很多作战方法是兵法中没有的,狼的每次出动都让人们无法预计,谁也不知道它下一步会做什么,
在狼的捕食过程中也包含了人类生存的道理。追逐猎物仅仅靠猛跑是不够的,尤其在对付大群猎物的时候,必要的准备和步骤是获得成功的基础。而谋划是实现这一切的唯一保障。我们在做一件事之前,也要做好谋划,和一些必要的准备和步骤。谋划和事前准备是不容易的,我们做这些事有时难免会出错,但狼几乎都没出过错。
狼好像比我们更懂得计算,它们绝对不会花费任何多余的时间和体力在无意义的事情上,因为它们的眼睛永远只盯着猎物。 而我们人类却不是这样,我们常常花很多时间在无
意义的事情上。比如:我们做错了事,有很多人不是及时的去改正,而是推谢责任或是陷入后悔中无法自拔,无节制的浪费时间和精力。最难以接受的是我们明明知道这样不好,我们还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狼的眼睛里,永远看不到失败的气馁,因为它们知道,不管经历过多少次失败,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属于它们的。所以狼永远是草原上的王者. 而我们人类呢? 只有那么极少的人这样, 我们往往在成功降临的前一刻就放弃了, 我们是高等动物, 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狼身上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它们不会成天想着天上掉馅饼这种事情, 它们清楚想获得猎物,唯一的方法就是靠自己的努力。
二 团队精神 人狼生存同理
狼的团队意识也是令人震惊的. 一个狼群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部队,统一行动,绝对服从,协同作战,这就是狼的纪律. 它们的狼王尊重个体,能保障群体的利益。学会体贴下属,能让下属甘心它, 为整个群体效死。 因此狼捕猎的效率很高. 而蒙古骑兵就借鉴了这些, 才能够横扫欧亚大陆吧。
我们人类的发展也是如此. 我们需要勇气, 需要准备, 需要团队、、、我们需要把我们的想法转换成实际行动。少点空想,多点实干。做生活中的强者!
三 物竟天择 适者生存
狼和我们人类一样也有感情,它们尽全力保护它们的亲人,当它们的亲人受到伤害时,它们也会凶狠出击,甚至拼死一博。就像人们肆无忌惮的掏小狼崽后,狼就用草原最残忍的方法来报复,令人生畏。
在遇到危险时,它们也是很理智的。比如:面对人类的枪口,它们知道适当的转移;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它们会选择离开去寻找更美好的明天。
它们明白生活在这万能自然之神的庇护下本身就需要很强的能力,如果不能改变自然。就只有适应自然。
人类也一样,无法改变社会就要懂得如何适应社会。
四 草原沙化的心痛
狼是会伤害人类,但狼也能给人类带来益处。,“狼来清理各种腐坏的肉甚至是人尸(天葬),打扫清理草原,让病菌无以扩散,水源得以保护,更重要的一点是狼不至于让老鼠、黄羊、濑子过度繁殖破坏草原。然而,不懂草原和草原人生存规律的场领导包顺贵却一再坚持,一定要为党和国家把狼彻底干净地消灭光,因为这是政治问题。
谈到政治问题,人们就不好说什么了,他们都忘了毕利格老人的话,“要是把狼打绝了,
草原就活不成,草原死了,人畜还能活吗”。没狼了,劳动人民, 开垦牧场破坏了他们的畜牧业生产, 留下的窄狭牧地, 也多为不毛之地, 迫使许多牧民逃往沙漠和荒山, 生活贫困, 人口减少, 遭到灾难性打击。草原没有了,怪谁?怪草原狼的消失还是怪草原人口的急剧膨胀,怪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还是怪包顺贵不懂草原的发展规律。其实,都不是,用书中的主人公陈阵的话说:“体制荒沙比草原荒沙更可怕,它才是草原沙尘暴的真正源头之一。”
然而近几年的对内蒙古的大量开发矿场资源等等导致了内蒙古的荒漠化!而且国家在草原建立的世界第二大(面积上)军事基地,大大毁坏了草原,荒漠化日益严重了。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了草原恶化的不良后果,退耕还林、退牡还草等行动正在付诸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正如火如荼,民主法制社会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一想到人们都在为荒漠化献力,心中不觉有了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看看周围,环境越来越美好,心中感觉到了些许的欣慰。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额仑草原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