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中的红十字
仪征市实验小学五(一) 班 阚玙谦
前几天,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关于红十字的报道,因为对红十字的情况一知半解,于是,我就上网搜了一下,这才解开我心中的谜团。原来,红十字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求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它以发扬和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包括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这时,我想起平时的所见所闻,才发现,红十字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总是在绝境中给人以希望,危难中给人以扶持。
大家一定还记得2008年的5月12日,一场8级的大地震无情地将汶川所有的一切都夷为平地,那些美丽的校园、高大的楼房、宽阔的马路都被摧毁了。无数的人无家可归,断水、断电、没有生活物资„„就连唯一的救援道路也被震断了。然而,就在人们绝望之时,一架标有红十字的直升机飞来了,他们带来了食品、药品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全国的四面八方齐聚汶川,为灾民们搭建临时住所,让灾民们不再风餐露宿;给灾民看病、治疗,让病魔、瘟疫远离他们,让灾民恢复健康。当时因为地震,好多的人都有了心理疾病,有的人一家全都去世了,房屋也没了,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中,这时还是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的心理医生耐心地开导,让灾民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那时整个灾区到处都飘扬着红十字旗帜,人们看到了红十字旗就仿佛看到了家人,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被红十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他们也在互相传播着、发扬着。就连后来的青海玉树地震也一样,时刻都能看到红十字的身影。
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是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中国红十字摒弃民族仇恨,对日本进行了援助。2013年与我们国家有岛屿之争的菲律宾遭遇了台风的重创,损失惨重。当时国内一片喧哗,都认为不应该援助菲律宾,而中国红十字不计前嫌,排除众议,秉着人道主义的精神给予菲律宾援助,帮他们建设了校舍。这更深深地体现了红十字博爱的精神。 在我的家里,还收藏着一本献血证。鲜红的封面,封底是一双手托着一个
红十字,这是妈妈的献血证,上面记载着献血时间、血型等。我发现这本献血证的时候问妈妈献血怕不怕,妈妈自豪地笑笑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而且献血是用来帮助人的,是一种奉献。”我当时心里就默默地想:“哦,妈妈,你可真是我的偶像,我长大了也要献血,也要帮助别人。”记得我们仪征鼓楼广场那里也经常停着一辆献血车,每次走到那里我都要多看几眼,仿佛那是最神圣的地方。而有时踫巧能看到献过血的人下车,看到那些人脸上不自觉发出的自豪感,我好似看到了红十字旗帜在飘扬,那是怎样的一种奉献精神呀!
去年的三月份,我们仪征的朱俊作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为北京的一位患者捐献了干细胞。当时,他可是为了捐献干细胞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对于一位打工者来说,不外出打工可就是意味着没有了收入呀! 可当他知道能够挽救他人生命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犹豫。一个人捐献一次干细胞已经让我们觉得非常了不起了,可这位我们仪征的英雄在时隔一年后,得知北京那位患者病情有了反复,还需要他再次捐献时,他义无反顾地再次捐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也是我们江苏首位二次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除了感动之外,我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他的事迹向我们每个人传递着正能量。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志愿者,这样人们之间就会更加关爱互助了。
前两天的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个小男孩在去世前要求把自已的器官捐献给他的妈妈,而且不光是捐给自已妈妈,还将其它器官也捐献给了别人,他的一次捐献却救活了几个濒临死亡的人。正如一位受捐者所说的:“我一定要好好地代替他活下去。”我想:这不正是生命的延续吗?自已的生命到了尽头,能把器官捐献给别人,让别人代替自已好好地生活下去,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人道、博爱、奉献,这正是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精神,让我们也像红十字一样,努力去帮助别人,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递出去。
(指导老师:胡霞,13511727826)
我心中的红十字
仪征市实验小学五(一) 班 阚玙谦
前几天,我偶然从报纸上看到关于红十字的报道,因为对红十字的情况一知半解,于是,我就上网搜了一下,这才解开我心中的谜团。原来,红十字是一个从事人道主义工作的社会求助团体,是国际红十字运动的成员,它以发扬和传播人道、博爱、奉献精神,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促进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为宗旨。包括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这时,我想起平时的所见所闻,才发现,红十字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总是在绝境中给人以希望,危难中给人以扶持。
大家一定还记得2008年的5月12日,一场8级的大地震无情地将汶川所有的一切都夷为平地,那些美丽的校园、高大的楼房、宽阔的马路都被摧毁了。无数的人无家可归,断水、断电、没有生活物资„„就连唯一的救援道路也被震断了。然而,就在人们绝望之时,一架标有红十字的直升机飞来了,他们带来了食品、药品以及一些基本的生活用品。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志愿者从全国的四面八方齐聚汶川,为灾民们搭建临时住所,让灾民们不再风餐露宿;给灾民看病、治疗,让病魔、瘟疫远离他们,让灾民恢复健康。当时因为地震,好多的人都有了心理疾病,有的人一家全都去世了,房屋也没了,整个人都陷入了绝望中,这时还是红十字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中的心理医生耐心地开导,让灾民感受到了关爱和温暖,重新燃起了生命的希望。那时整个灾区到处都飘扬着红十字旗帜,人们看到了红十字旗就仿佛看到了家人,看到了希望,每个人都被红十字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着,他们也在互相传播着、发扬着。就连后来的青海玉树地震也一样,时刻都能看到红十字的身影。
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是不分地域、不分国界的。2011年的日本大地震,中国红十字摒弃民族仇恨,对日本进行了援助。2013年与我们国家有岛屿之争的菲律宾遭遇了台风的重创,损失惨重。当时国内一片喧哗,都认为不应该援助菲律宾,而中国红十字不计前嫌,排除众议,秉着人道主义的精神给予菲律宾援助,帮他们建设了校舍。这更深深地体现了红十字博爱的精神。 在我的家里,还收藏着一本献血证。鲜红的封面,封底是一双手托着一个
红十字,这是妈妈的献血证,上面记载着献血时间、血型等。我发现这本献血证的时候问妈妈献血怕不怕,妈妈自豪地笑笑说:“这有什么好怕的,而且献血是用来帮助人的,是一种奉献。”我当时心里就默默地想:“哦,妈妈,你可真是我的偶像,我长大了也要献血,也要帮助别人。”记得我们仪征鼓楼广场那里也经常停着一辆献血车,每次走到那里我都要多看几眼,仿佛那是最神圣的地方。而有时踫巧能看到献过血的人下车,看到那些人脸上不自觉发出的自豪感,我好似看到了红十字旗帜在飘扬,那是怎样的一种奉献精神呀!
去年的三月份,我们仪征的朱俊作为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志愿者为北京的一位患者捐献了干细胞。当时,他可是为了捐献干细胞放弃了外出打工的机会,对于一位打工者来说,不外出打工可就是意味着没有了收入呀! 可当他知道能够挽救他人生命的时候却没有丝毫犹豫。一个人捐献一次干细胞已经让我们觉得非常了不起了,可这位我们仪征的英雄在时隔一年后,得知北京那位患者病情有了反复,还需要他再次捐献时,他义无反顾地再次捐献。这需要多大的勇气啊,这也是我们江苏首位二次捐献干细胞的志愿者。看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除了感动之外,我也被他的精神所感染,他的事迹向我们每个人传递着正能量。真希望我们的社会能涌现出更多这样的志愿者,这样人们之间就会更加关爱互助了。
前两天的报纸上还刊登了一个小男孩在去世前要求把自已的器官捐献给他的妈妈,而且不光是捐给自已妈妈,还将其它器官也捐献给了别人,他的一次捐献却救活了几个濒临死亡的人。正如一位受捐者所说的:“我一定要好好地代替他活下去。”我想:这不正是生命的延续吗?自已的生命到了尽头,能把器官捐献给别人,让别人代替自已好好地生活下去,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吗?
人道、博爱、奉献,这正是现在我们所要学习的精神,让我们也像红十字一样,努力去帮助别人,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传递出去。
(指导老师:胡霞,13511727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