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鲁迅的文章

关于鲁迅的议论文作文900字

高一作文

新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撤退,理由是内容过于深刻,不适合初中生读。这不禁使我骇然,难道只是难理解就选择去放弃,避而远之?我认为他的文章不应该被撤退。

还记得初中时初见鲁迅,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书本上人们快乐的童年。那土墙下的油葫芦,和伙伴们一起捉迷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正处于少年时分的我,也和作者一样那样天真,那样无邪。是鲁迅的文章让我看到了童真的自己,从此,我便对这个作家起了兴趣。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时光流逝,我认识了藤野先生,他一遍遍认真细心地批改作业,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但同时,我又看到了中国民众麻木地目睹革命烈士们被日本人屠杀却毫无反应的场景。文章中国人的这般麻木,让我感受到,鲁迅文章的意义似乎尚不止如此。后来他的弃医从文,也让我明白,原来,鲁迅是个拯救国民的英雄。

后来,《孔乙己》的到来让我彻底的震撼了。数节课的讲解,让我理解到,孔乙己真是个可悲的人。犹记得他总能在喝酒的时候给孩子们分些茴香豆,这种贫穷的人,居然还在孩子们的身上找心理慰藉,真是可怜又可悲!而鲁迅写他的目的,不正是想以孔乙己个人反映整个社会的现状吗?他把他自己冷静的思考和对社会的不满写了出来。我终于明白,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姿态正唤醒者每一个中国人,拯救着被困在“铁屋子”里的“奴才”们。是他告诉我,青年人,要有爱国的热情,要敢为国家洒热血!因为鲁迅,我开始懂得担起自己的责任。

但现在鲁迅的文章被撤退,试问,学生们还会如我一样因为鲁迅的文章蜕变成全新的自己吗?教育者们都说难理解,那学生岂不是更避而远之?诚然,有一天鲁迅的文章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里,但我坚信,那些文章传递的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一直都会在。若是课本中没有了鲁迅,哪里还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一生如此长啸,我们不该删去他的文章,因为它能让我们学到爱国爱民,为国为民,他的文章能让我们成长!

快速提高作文成绩,搜课网为您提供课程帮助。

立即报班:报班咨询

新教材中鲁迅文章被撤退,理由是内容过于深刻,不适合初中生读。这不禁使我骇然,难道只是难理解就选择去放弃,避而远之?我认为他的文章不应该被撤退。

还记得初中时初见鲁迅,是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那是我第一次深刻体会到书本上人们快乐的童年。那土墙下的油葫芦,和伙伴们一起捉迷藏,一切都是那么美好。也正是这篇文章,让我感受到,正处于少年时分的我,也和作者一样那样天真,那样无邪。是鲁迅的文章让我看到了童真的自己,从此,我便对这个作家起了兴趣。鲁迅,原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之父……

时光流逝,我认识了藤野先生,他一遍遍认真细心地批改作业,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让我看到了一个值得尊敬的老师,但同时,我又看到了中国民众麻木地目睹革命烈士们被日本人屠杀却毫无反应的场景。文章中国人的这般麻木,让我感受到,鲁迅文章的意义似乎尚不止如此。后来他的弃医从文,也让我明白,原来,鲁迅是个拯救国民的英雄。

后来,《孔乙己》的到来让我彻底的震撼了。数节课的讲解,让我理解到,孔乙己真是个可悲的人。犹记得他总能在喝酒的时候给孩子们分些茴香豆,这种贫穷的人,居然还在孩子们的身上找心理慰藉,真是可怜又可悲!而鲁迅写他的目的,不正是想以孔乙己个人反映整个社会的现状吗?他把他自己冷静的思考和对社会的不满写了出来。我终于明白,他以“我以我血荐轩辕”的姿态正唤醒者每一个中国人,拯救着被困在“铁屋子”里的“奴才”们。是他告诉我,青年人,要有爱国的热情,要敢为国家洒热血!因为鲁迅,我开始懂得担起自己的责任。

但现在鲁迅的文章被撤退,试问,学生们还会如我一样因为鲁迅的文章蜕变成全新的自己吗?教育者们都说难理解,那学生岂不是更避而远之?诚然,有一天鲁迅的文章会消失在我们的脑海里,但我坚信,那些文章传递的为国家“抛头颅洒热血”的精神一直都会在。若是课本中没有了鲁迅,哪里还有“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鲁迅的一生如此长啸,我们不该删去他的文章,因为它能让我们学到爱国爱民,为国为民,他的文章能让我们成长!

快速提高作文成绩,搜课网为您提供课程帮助。

立即报班:报班咨询

[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作文5500字

初二作文

《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

(《语文建设》2009年第9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 钱理群

《藤野先生》是一篇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我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就读过。因此,再要讲出新意,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所出的一个题目说起:

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在我看来,《藤野先生》就是写自己的恩师的,是《朝花夕拾》里“人物系列”(《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等)中的一篇,这一点不应有什么怀疑。之所以产生歧义,是因为文章开头五段写的是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当中又插入幻灯事件的叙述。且不说这些叙述都是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别有关的交代,更重要的是,这正是鲁迅行文的特点:总是有许多的所谓“闲文”,他的文笔有时荡得很开,又能适时地收拢,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还有一点,则涉及本文的写法,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写老师的;因此,文中显然有两个关注点,一是藤野先生,二是“我”。准确地说,文章是在“我”和藤野先生的关系中来写藤野先生的。

开头五段写“我”与中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都揭示了“我”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先生正是在“我”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情况下出现的,他对“我”的毫不经意的关怀,对于“我”孤寂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而围绕所谓漏题事件,以及幻灯事件所引起的风波,则揭示了“我”的另一个困境:一个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民族主义狂潮中,所受到的屈辱、所感到的巨大压力、所激发起的反省。藤野先生又再一次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大心,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让“我”看到了另一类型的日本人、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这对再次处于绝望的黑洞里的“我”,无疑是一线曙光。

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我”的这样的生存的、精神的困境以后,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我”的意义。有意思的是,所有“我”的这些困境,藤野先生都不知道,他也无法知道,他仅仅是凭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一个医学研究者对学术的热情、忠诚,做他应该做的事。他也并没有特别看上这位中国留学生。但越是平常,越是不经意,就越是珍贵。这也是藤野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些自然表现,却在“我”的心灵中引起巨大波澜,并且引发出崇高的敬意——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如果熟读鲁迅的文字,就会注意到,这样的严正的文字,这样的崇高的评价,在鲁迅文章中是并不多见的。鲁迅多次说过,黑暗的现实,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因此,他总要努力地去挖掘、寻找“理想的人性”,“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一件小事》)在某种程度上,鲁迅在“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要写这篇《藤野先生》,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也和

自己内心的“坏脾气”对抗。

但有些读者仍会隐隐地感到,这样的评价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我们已经说过,藤野先生不过是做了他的本分的工作。但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放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来看,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这样,我们也终于懂得,鲁迅那些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闲文”,其实并非无关紧要。 而且我们还因此发现了这篇《藤野先生》有两种叙述语调: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用 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藤野先生时,如上文所说,用笔就严正起来。我在上中学第一次读《藤野先生》时,就记住而且至今不忘的,除了前文所引述的对藤野先生的那几句评价(老实说,我当时并不理解),就是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文章怎么这样没头没脑地开头?“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顺手牵来的奇特的比喻,在我的感觉中,真是神来之笔;“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实在是妙极了,让我这个中学生好生羡慕!

应该说,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我们甚至可以感到鲁迅先生笔端流泻出这些妙语时,他自己也是得意极了的。

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写作经验:一篇文章,总是要有几处让读者一读就记住的亮点。鲁迅的《藤野先生》,除了上文引述的几句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有对藤野先生“黑瘦”的外貌、“抑扬顿挫”的语调的描写和强调(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出现)。这是表现了小说家的鲁迅的才华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用最简括的笔触,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这种笔法,有些近似于画家的速描。

在人教版的“研讨与练习”里,还出了一道题: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应该说,这是很好的一道题,这样的扩展式的比较阅读,是值得提倡的。不过,提示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着重点显然在作者“写什么”,这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怎么写”上,更准确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

如上文所分析的,我们是从琢磨《藤野先生》的特殊写法入手来读这篇文章的:当我们把握了鲁迅“怎么写”(在“我”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的对照中来展开描写)的用心时,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鲁迅要“写什么”——他要通过藤野先生在自己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来表示他对这位老师的永远的敬意。

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方法来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描写。因为我已另外写有专文,这里只作简要说明。总体来说,用的还是对比的写法,具体运用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全篇结构上的对比:将寿老师任塾师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对照:百草园是“我”儿童时代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却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我”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来到三味书屋,并且和寿老先生见面的。因此,描述的一开始用的就是调侃的语调:“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首先进入记忆的,却是因为“怪哉”一问,而引得寿先生“很不高兴”:第一印象中的面带“怒色”的这位三味书屋里的老师,是可畏的。但到了文章快结束时,却突然出现了一个语文教育史上最后的私塾教育的经典场面:“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以后,“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的时候,老师却还在独自“大声朗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有研究者查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发现,这里所使用的几个拟声词,最初用的是“呢”“呢”和“嗳嗳”,后来改为“呢”“噫”“嗬”,又加上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纹线,这就更加传神地还原了老先生读书的声韵。而对其朗读时的神态的描述,最初只有“仰起”,修改时,又加上了“摇着”,这就更把先生读书时的陶醉之态写尽了。(参看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而且我们发现了叙述语调的变化:由无情的调侃变为有情的幽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精心书写的一笔,寿老先生的形象,在“我”,也在我们读者的心目中,发生了一个逆转:由“可畏”变成“可爱”,而且还有些“可笑”,而可爱与可笑正是一块钱币的两面。

我们再来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此文写于1936年10月9日,写完以后,鲁迅仍觉意犹未尽,又于八天以后,即1936年10月17日,着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但文章未写完,就突然病倒,二日之后,1936年10月19日,鲁迅遽然离世。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一生的写作,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要永远记住。 鲁迅如此追怀章太炎先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章太炎对鲁迅人生道路和思想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当然也同时注意到,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太炎先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并且不免被一些封建复古势力所利用,这就自然和坚持五四传统的鲁迅、周作人这些老学生发生冲突。但值得注意的,却是周氏兄弟的不同反应方式。周作人写了《谢本师》一文,指责章太炎“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这其实也是模仿章太炎的,当年他因参加革命而被自己的老师俞樾逐出时,也写了一篇《谢本师》。而鲁迅却以沉默对之,多年以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如此谈到自己的“师弟之道”:“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若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以矣。”(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书》)而在写此信时,周作人因自己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而与老师重新接近,章太炎也重新接纳了他,因此,鲁迅在本文中提到的,太炎先生“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时,《同门录》中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但并无鲁迅„„诸人”。(见钱玄同致周作人书,收录于《知堂回忆录》)这或许说明,章太炎仍不忘鲁迅的反叛,并未接纳他。

弄清了以上的复杂关系,我们就会懂得,鲁迅写这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必然具有某种诘难辩驳的性质,从题目看,似乎应是一篇叙事文,但他的实际写法却更近于一篇杂文。这是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关于藤野先生和寿老先生的回忆完全不同的写法。

而鲁迅首先要面对的,是章太炎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追悼会“在寂寞中闭幕”的现实。他的杂文式的悼念文也就由此而发。他敏锐地注意到,太炎先生的追悼会是由“上海的官绅”主持的,他们其实并不,也不可能懂得太炎先生的真价值;而先生后来和时代的“隔绝”,也注定了他“将为大多数所忘却”。这样,鲁迅在文章一开始,就写出了他所最敬爱的老师“寂寞”的、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深知老师的真价值的学生,鲁迅必须为章太炎先生辩诬,正名。他首先要和社会舆论论战,因而一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二辩先生后来“既离民众,渐入颓唐”,“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由此而引出对其师的崇高评价:“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一

切奚落,攻击,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但鲁迅的真正困难之处,还在他的这一认识与评价并不为章太炎先生自己所认同,因此,他还需要和老师论战。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让学生选辑《章氏丛书续编》,均“自藏其锋芒”,不收“战斗的文章”。这是鲁迅最感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文章以“呜呼”一语戛然而止,其中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和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之间的这种既相通又相隔的心灵的、情感的纠缠,正是鲁迅一生中最后一个“老师记忆”所具有的震撼力所在。 鲁迅也就此完成了他的老师记忆和书写——

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寿老先生,是可畏,又可爱、可笑的。

他的第一个外国老师藤野先生,是可敬的。——其实,他也有可爱、可笑的一面,包括他的“抑扬顿挫”的声调,他的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许多逸闻趣事,以及总想知道中国缠脚女人“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的执拗。

真正影响他、纠缠他一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则是最可敬,也最可悲的。

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与可悲,几乎概括了“老师”的全部精神特质和他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

而在鲁迅的笔下,这一位位老师,又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既有主导性的方面(如寿老先生的可爱,藤野先生的可敬,太炎先生的可悲),因而形象鲜明,又和其他精神特质相纠缠,因而显得丰厚。

而且我们终于发现,自己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可悲的老师。因此,鲁迅的师弟观,他的关于老师的观察、记忆,以及他书写老师所用的笔法,都值得我们琢磨与借鉴,并激发起我们“写写自己的老师”的冲动。

最后,还有一点“闲笔”。除了这些回忆老师的实写的文章外,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写了几个虚构的老师形象。比如,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里的“秃先生”,就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先生又近视,故唇几触书,作欲啮状”;“字为鼻影所遮,余也不之见,但见《论语》之上,载先生秃头,灿然有光,可照我面目”。“秃先生”可能有寿老先生的某些影子,但鲁迅笔下已毫无敬意,而有更多的嘲讽以至嘲弄的成分。(《怀旧》,收《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续编》)

《野草》里的《立论》,也用一个细节勾勒出一个老师的形象:“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但这位老师的“阿唷!哈哈!”却道出了他的圆滑、世故,这样的“人之师”是鲁迅所厌恶,并要嘲讽、鞭挞的。

《藤野先生》:鲁迅如何写老师

(《语文建设》2009年第9期)

北京大学中文系 钱理群

《藤野先生》是一篇中学语文的传统课文,我在50年代初读中学时,就读过。因此,再要讲出新意,恐怕并不容易。

我想从人教版教材“研讨和练习”所出的一个题目说起:

关于课文,有下面几种不同的理解,讨论一下,究竟应该怎样理解。

1. 标题是“藤野先生”,课文主要赞扬藤野先生的高贵品格。

2. 课文大半内容写作者的经历和思想,主要表现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课文写作者人生道路上的一段往事,因此既写了藤野先生,又写了自己的思想历程。 在我看来,《藤野先生》就是写自己的恩师的,是《朝花夕拾》里“人物系列”(《范爱农》《阿长与〈山海经〉》等)中的一篇,这一点不应有什么怀疑。之所以产生歧义,是因为文章开头五段写的是自己从东京到仙台读书的经历,当中又插入幻灯事件的叙述。且不说这些叙述都是和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别有关的交代,更重要的是,这正是鲁迅行文的特点:总是有许多的所谓“闲文”,他的文笔有时荡得很开,又能适时地收拢,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还有一点,则涉及本文的写法,本文是通过自己和藤野先生的交往,来写老师的;因此,文中显然有两个关注点,一是藤野先生,二是“我”。准确地说,文章是在“我”和藤野先生的关系中来写藤野先生的。

开头五段写“我”与中国留学生的格格不入、写“我”在仙台生活的不适应,都揭示了“我”生存状态的困境。而藤野先生正是在“我”无法摆脱困境的绝望情况下出现的,他对“我”的毫不经意的关怀,对于“我”孤寂的心灵无疑是巨大的慰藉。

而围绕所谓漏题事件,以及幻灯事件所引起的风波,则揭示了“我”的另一个困境:一个弱国的知识分子在日俄战争以后日本的民族主义狂潮中,所受到的屈辱、所感到的巨大压力、所激发起的反省。藤野先生又再一次用他“为中国”“为学术”的大心,超越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让“我”看到了另一类型的日本人、另一类型的知识分子,这对再次处于绝望的黑洞里的“我”,无疑是一线曙光。

读者只有在充分理解了“我”的这样的生存的、精神的困境以后,才能理解藤野先生对于“我”的意义。有意思的是,所有“我”的这些困境,藤野先生都不知道,他也无法知道,他仅仅是凭着一个教师的职业责任感,和一个医学研究者对学术的热情、忠诚,做他应该做的事。他也并没有特别看上这位中国留学生。但越是平常,越是不经意,就越是珍贵。这也是藤野先生绝对没有想到的:他的这些自然表现,却在“我”的心灵中引起巨大波澜,并且引发出崇高的敬意——

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

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每当夜间疲倦,正想偷懒时,仰面在灯光中瞥见他黑瘦的面貌,似乎正要说出抑扬顿挫的话来,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

如果熟读鲁迅的文字,就会注意到,这样的严正的文字,这样的崇高的评价,在鲁迅文章中是并不多见的。鲁迅多次说过,黑暗的现实,常常“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因此,他总要努力地去挖掘、寻找“理想的人性”,“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一件小事》)在某种程度上,鲁迅在“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时,要写这篇《藤野先生》,其实是要从自己青年时代老师的记忆中,发掘出“理想的人性”来和现实对抗,也和

自己内心的“坏脾气”对抗。

但有些读者仍会隐隐地感到,这样的评价似乎有些小题大做:我们已经说过,藤野先生不过是做了他的本分的工作。但如果放在藤野先生和“我”的关系,放在“我”的精神成长史中来看,就会懂得这些严正和崇高的评价的深意:“我”在日本留学期间的精神困境,是折射了一个时代的觉醒的知识分子的困境的。

这样,我们也终于懂得,鲁迅那些似乎与文章主题无关的“闲文”,其实并非无关紧要。 而且我们还因此发现了这篇《藤野先生》有两种叙述语调:在写自己的生存境遇时,用 的是调侃的语调;而在写藤野先生时,如上文所说,用笔就严正起来。我在上中学第一次读《藤野先生》时,就记住而且至今不忘的,除了前文所引述的对藤野先生的那几句评价(老实说,我当时并不理解),就是这样的调侃味十足的句子:“东京也无非是这样”——我当时觉得很奇怪:文章怎么这样没头没脑地开头?“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顺手牵来的奇特的比喻,在我的感觉中,真是神来之笔;“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这实在是妙极了,让我这个中学生好生羡慕!

应该说,两种叙述语调的交替使用,就形成了文章审美趣味上的丰富性。——我们甚至可以感到鲁迅先生笔端流泻出这些妙语时,他自己也是得意极了的。

这里也还提供了一个写作经验:一篇文章,总是要有几处让读者一读就记住的亮点。鲁迅的《藤野先生》,除了上文引述的几句外,给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还有对藤野先生“黑瘦”的外貌、“抑扬顿挫”的语调的描写和强调(在文章中前后两次出现)。这是表现了小说家的鲁迅的才华的:他总是能够抓住人物的主要特征,用最简括的笔触,三言两语就勾勒出一个人物的形象,这种笔法,有些近似于画家的速描。

在人教版的“研讨与练习”里,还出了一道题:

对于自己的老师,鲁迅只写过三个人,一个是三味书屋的寿镜吾,一个是《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中的章太炎,再就是这篇课文所写的藤野先生。把他们放在一起比较一下,看看鲁迅笔下的这三位老师各有什么特点。

应该说,这是很好的一道题,这样的扩展式的比较阅读,是值得提倡的。不过,提示要求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三位老师的不同特点,着重点显然在作者“写什么”,这或许还有可斟酌之处。在我看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心,应放在“怎么写”上,更准确地说,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琢磨作者“怎么写”来把握作者要“写什么”。

如上文所分析的,我们是从琢磨《藤野先生》的特殊写法入手来读这篇文章的:当我们把握了鲁迅“怎么写”(在“我”的生存、精神困境与藤野先生对“我”的态度的对照中来展开描写)的用心时,我们也就同时理解了鲁迅要“写什么”——他要通过藤野先生在自己精神成长中的作用来表示他对这位老师的永远的敬意。

我们也应以这样的方法来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他的启蒙老师寿镜吾的描写。因为我已另外写有专文,这里只作简要说明。总体来说,用的还是对比的写法,具体运用则完全不同。首先是全篇结构上的对比:将寿老师任塾师的三味书屋和百草园相对照:百草园是“我”儿童时代的乐园,而三味书屋却是一个“只要读书”的地方,“我”是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来到三味书屋,并且和寿老先生见面的。因此,描述的一开始用的就是调侃的语调:“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而首先进入记忆的,却是因为“怪哉”一问,而引得寿先生“很不高兴”:第一印象中的面带“怒色”的这位三味书屋里的老师,是可畏的。但到了文章快结束时,却突然出现了一个语文教育史上最后的私塾教育的经典场面:“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人声鼎沸”以后,“我们的声音便低下去,静下去”的时候,老师却还在独自“大声朗读”:

“铁如意,指挥倜傥,一座皆惊呢;金叵罗,颠倒淋漓噫,千杯未醉嗬„„”

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拗过去,拗过去。

有研究者查对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原稿发现,这里所使用的几个拟声词,最初用的是“呢”“呢”和“嗳嗳”,后来改为“呢”“噫”“嗬”,又加上了表示声音颤动的波纹线,这就更加传神地还原了老先生读书的声韵。而对其朗读时的神态的描述,最初只有“仰起”,修改时,又加上了“摇着”,这就更把先生读书时的陶醉之态写尽了。(参看朱正《跟鲁迅学改文章》)

而且我们发现了叙述语调的变化:由无情的调侃变为有情的幽默。更重要的是,通过这精心书写的一笔,寿老先生的形象,在“我”,也在我们读者的心目中,发生了一个逆转:由“可畏”变成“可爱”,而且还有些“可笑”,而可爱与可笑正是一块钱币的两面。

我们再来读《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此文写于1936年10月9日,写完以后,鲁迅仍觉意犹未尽,又于八天以后,即1936年10月17日,着手写《因太炎先生而想起的二三事》,但文章未写完,就突然病倒,二日之后,1936年10月19日,鲁迅遽然离世。因此,我们可以说,鲁迅一生的写作,是结束在对老师的追怀上的。这一点,我们大家都要永远记住。 鲁迅如此追怀章太炎先生绝不是偶然的。这些年随着鲁迅研究的深入,章太炎对鲁迅人生道路和思想的深刻影响,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人们当然也同时注意到,从上个世纪20年代以来,太炎先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用自己手造的和别人所帮造的墙,和时代隔绝了”,并且不免被一些封建复古势力所利用,这就自然和坚持五四传统的鲁迅、周作人这些老学生发生冲突。但值得注意的,却是周氏兄弟的不同反应方式。周作人写了《谢本师》一文,指责章太炎“好作不大高明的政治活动”,“先生现在似乎已将四十余年所主张的光复大义抛诸脑后了”,“这样的也就不是我的师”。这其实也是模仿章太炎的,当年他因参加革命而被自己的老师俞樾逐出时,也写了一篇《谢本师》。而鲁迅却以沉默对之,多年以后,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如此谈到自己的“师弟之道”:“古之师道,实在也太尊,我对此颇有反感。我以为师如荒谬,不妨叛之,但师如非罪而遭冤,却不可乘机下石,以图快敌人之意而自救。太炎先生曾教我小学,后来因为我主张白话,不敢再去见他了。后来他主张投壶,心窃非之,但当国民党要没收他几间破屋,我实不能向当局作媚笑。以后若相见,仍当执礼甚恭(而太炎先生对于弟子,向来也绝无傲态,和蔼若朋友然),自以为师弟之道,如此已可以矣。”(1933年6月18日《致曹聚仁书》)而在写此信时,周作人因自己也“退居于宁静的学者”,而与老师重新接近,章太炎也重新接纳了他,因此,鲁迅在本文中提到的,太炎先生“粹然成为儒宗,执贽愿为弟子者綦众,至于仓皇制《同门录》成册”时,《同门录》中周作人“大名赫然在焉,但并无鲁迅„„诸人”。(见钱玄同致周作人书,收录于《知堂回忆录》)这或许说明,章太炎仍不忘鲁迅的反叛,并未接纳他。

弄清了以上的复杂关系,我们就会懂得,鲁迅写这篇《关于太炎先生二三事》,必然具有某种诘难辩驳的性质,从题目看,似乎应是一篇叙事文,但他的实际写法却更近于一篇杂文。这是和我们前面讨论的关于藤野先生和寿老先生的回忆完全不同的写法。

而鲁迅首先要面对的,是章太炎这位他最尊敬的老师的追悼会“在寂寞中闭幕”的现实。他的杂文式的悼念文也就由此而发。他敏锐地注意到,太炎先生的追悼会是由“上海的官绅”主持的,他们其实并不,也不可能懂得太炎先生的真价值;而先生后来和时代的“隔绝”,也注定了他“将为大多数所忘却”。这样,鲁迅在文章一开始,就写出了他所最敬爱的老师“寂寞”的、可悲的命运。

作为一个深知老师的真价值的学生,鲁迅必须为章太炎先生辩诬,正名。他首先要和社会舆论论战,因而一论“先生的业绩,留在革命史上的,实在比在学术史上还要大”,二辩先生后来“既离民众,渐入颓唐”,“不过白圭之玷,并非晚节不终”。由此而引出对其师的崇高评价:“革命之志终不屈挠者,并世亦无第二人:这才是先哲的精神,后生的楷模”,一

切奚落,攻击,不过是“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但鲁迅的真正困难之处,还在他的这一认识与评价并不为章太炎先生自己所认同,因此,他还需要和老师论战。太炎先生整理《章氏丛书》,让学生选辑《章氏丛书续编》,均“自藏其锋芒”,不收“战斗的文章”。这是鲁迅最感痛心而又无可奈何的,文章以“呜呼”一语戛然而止,其中自有无限的感慨和悲凉。和自己最尊敬的老师之间的这种既相通又相隔的心灵的、情感的纠缠,正是鲁迅一生中最后一个“老师记忆”所具有的震撼力所在。 鲁迅也就此完成了他的老师记忆和书写——

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寿老先生,是可畏,又可爱、可笑的。

他的第一个外国老师藤野先生,是可敬的。——其实,他也有可爱、可笑的一面,包括他的“抑扬顿挫”的声调,他的在学生中广为流传的许多逸闻趣事,以及总想知道中国缠脚女人“足骨变成怎样的畸形”的执拗。

真正影响他、纠缠他一生的老师章太炎先生,则是最可敬,也最可悲的。

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与可悲,几乎概括了“老师”的全部精神特质和他们给学生留下的印象。

而在鲁迅的笔下,这一位位老师,又是具体的、活生生的,既有主导性的方面(如寿老先生的可爱,藤野先生的可敬,太炎先生的可悲),因而形象鲜明,又和其他精神特质相纠缠,因而显得丰厚。

而且我们终于发现,自己生活中就有这样的可敬、可畏、可爱、可笑、可悲的老师。因此,鲁迅的师弟观,他的关于老师的观察、记忆,以及他书写老师所用的笔法,都值得我们琢磨与借鉴,并激发起我们“写写自己的老师”的冲动。

最后,还有一点“闲笔”。除了这些回忆老师的实写的文章外,鲁迅在他的文学创作中也写了几个虚构的老师形象。比如,他的第一篇小说《怀旧》里的“秃先生”,就有这样的神来之笔:“先生又近视,故唇几触书,作欲啮状”;“字为鼻影所遮,余也不之见,但见《论语》之上,载先生秃头,灿然有光,可照我面目”。“秃先生”可能有寿老先生的某些影子,但鲁迅笔下已毫无敬意,而有更多的嘲讽以至嘲弄的成分。(《怀旧》,收《鲁迅全集》第7卷《集外集续编》)

《野草》里的《立论》,也用一个细节勾勒出一个老师的形象:“老师从眼镜圈外斜射出眼光来,看着我,说„„”但这位老师的“阿唷!哈哈!”却道出了他的圆滑、世故,这样的“人之师”是鲁迅所厌恶,并要嘲讽、鞭挞的。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作文6000字

高二作文

1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25年了。我回顾自己的这一段漫长的学术心路历程,颇有所感, 现在也趁这个机会,略疏己怀。

1

我虽然生在大陆,却是在台湾长大。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代,“白色恐怖”的阴影无往不在。鲁迅的作品属于禁书,我只闻鲁迅其名而已。1962年到美国留学,先在芝加哥,课余就到远东图书馆找鲁迅的作品来读,完全出于对“禁书“的好奇。料不到越读越有兴趣,一年过后,几乎把他所有的作品——翻译除外——都读完了。除了鲁迅之外,我还浏览了大量的左派作家——如茅盾、巴金、曹禺等——的作品,因为这些在台湾都在被禁之列,逐渐对“五四”新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时我忙于应付繁重的课业,无暇顾及中国文学。

次年我转学哈佛,拜师名教授史华慈(BenjaminSchwartz), 学的是中国思想史,对文学兴趣不减,但只把它当作业余爱好。然而,到了博士论文选题时,我还是选了“五四”作家的浪漫情怀作为题目,后来成书出版,即《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在哈佛求学期间,我也到其他科系旁听,并大胆选了当年鼎鼎大名的心理学家艾理生(Erik H. Erikson) 的研究生课,艾氏正在写一本关于印度领袖甘地的书,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甘地的一生,我觉得饶有风趣。他问我要写什么题目,我先想到郁达夫,后来决定写鲁迅,也沿用他的方法,把鲁迅和他父亲的关系作为心理分析的基础,探讨他成长时期的认同危机,一路发展到他选择文学这个行业。料不到艾理生对我的鲁迅研究报告大为欣赏,这才触动我继续研究鲁迅的兴趣。我完成博士论文后,到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任教,为学生做公开演讲,就以鲁迅的“内心世界”为主题,还把讲稿写成文章,在《明报月刊》发表。于是不知不觉地走向鲁迅研究的“不归路”。时当1970年,距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

没有想到这条路如此漫长。1972 年秋我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此时我的博士论文已经修改完成,即将成书,准备写第二本书,向校方提出的研究计划就是关于鲁迅,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发现艾理生的理论不够用,因为关于鲁迅的资料虽多,但“心理”方面的资料又从何找起?他的幼年和成长过程或者可以用艾理生的方法研究,但他的后半生又如何交代?鲁迅所走的路,显然和甘地不同。他是一个作家,生平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又如何用心理分析来处理?我发现自己的初步研究太浅薄了。于是我彷徨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在普林斯顿四年,学术上一事无成,最终被大学解雇,没有拿到终身职。解雇的原因之一,就是我的鲁迅研究文章不够格,特别是我呈上送审的关于《野草》的初稿,此稿我花了整整一个暑假,写了又写,但写完

2 后却被审核委员会的一个同事说:“坏极了!”(terrible) 。说这句话的是我当年的同事和好友Robert Darnton,他后来成为鼎鼎大名的法国文化史大师、哈佛图书馆的馆长。他是为了我好,才警告我要改写。这一下惨了,我生平第一次信心全失,“野草”也成了我的“咒”——可能鲁迅在天之灵更不满意,对我揶揄冷笑!

1976年我侥幸得到印第安纳大学的教职,但教的是中国文学,而且古今兼具。我临病抱佛脚,急忙在文学方面恶补,却也发现,其实我真正的兴趣就是文学。我心目中的鲁迅本来就是一个文学家——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文学家,所以还是必须从他的文学作品着手,而把他的思想融入文学分析之中,心理的因素只能作参考。

然而说来容易做时难,如何用文学的方法处理鲁迅的思想?如果专注分析个别作品的话,又如何能看到鲁迅的全貌?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学界,虽有少数学者发表关于鲁迅的论文,但大多是个别小说的文本分析,没有一部完整的传记(而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鲁迅的传记曾出不穷),只有一两本勉强算数,(如William Lyell 的Lu Hs ün ’s Vision of Reality ,1976), 但还是不够全面。令我衷心佩服的只有两位学者,一是我在台大的业师夏济安教授,一是哈佛的韩南教授,二人现皆已作古。夏济安先生的两篇论鲁迅的文章:《鲁迅作品的黑暗面》和《鲁迅和左联的解散》,收于他的《黑暗的闸门》(The Gate of Darkness )一书,英文版早已在1968年出版(中文译本终于在今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早已读过,大开眼界,觉得这才是真正有创见。韩南教授的长文《鲁迅小说的技巧》(The Technique of Lu Hsün ’sFiction), 1974 年在《哈佛学报》分两期刊载,给我的震撼同样巨大,我没有想到这位享誉西方学界的中国古典小说专家竟然对鲁迅有如此深厚而独到的见解,而且所下的研究功夫惊人,他把鲁迅早期所受的欧洲文学影响的资料全数搜齐,并将之放在一个结构主义式的“反讽”(irony) 理论框架中来分析。我自惭形秽,几乎想放弃,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还是得咬紧牙关,步二人的后尘,继续研究下去。

1982年我转往芝加哥大学任教,于是决定从头做起,放弃以前写的所有草稿,还是规规矩矩地,以朴实的笔法把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他的文学作品连接起来。也完全扬弃了艾理生的“心理传记”的方法, 把重心转向鲁迅的作品,也尽可能分析我认为所有的重要作品,而不局限于小说。本书的英文初稿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芝加哥完成,但仍然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该社“中国文学和社会丛书”的一种。一拖再拖,正式出版日期已是1987年了。虽然拖延至此,如果没有几位同行的鼓励和协助,还是遥遥无期。最关键性的时刻是1981年,适逢鲁迅一百周年诞辰,我申请到一笔基金,在该年七月开了一个“鲁迅和他的遗产”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也交给我编辑,我从中获益良多。这本书似乎也有中文译本,内中有几篇名文,出自名家如林毓生、卜立德(David Pollard)、胡志德(Theodore Huters) 和

3 日本的学者丸山升等人之手。有了这本论文集,我觉得如虎添翼,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铁屋中的呐喊》。

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回头看,这本小书也只能作为入门读物,为有兴趣的学子铺路。九十年代以降,中文方面研究鲁迅的著作层出不穷,也大多超越了过去的意识形态框架,钻研甚深,此处无法一一列举了。我写这篇新序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交代本书初成型时,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鲁迅研究背景。

2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鲁迅成长的个人和文化背景,我特别关注中国中国传统对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影响。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问题,我只勾画出一个轮廓,最主要的是突出他对于中国传统的另一面——我称之为“抗传统”——的浓厚兴趣。最近在课堂上讲鲁迅,我又加上一个名词——“幽传统”——来界定鲁迅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特别是古小说)中神鬼的偏爱。这种“鬼气”是他的创作来源之一,不可忽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关系,一直是我研究的中心课题。然而现代文学如何面对传统而做出“创造性的转化”?这个观念是林毓生率先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来的,我认为也适用于文学创作,特别当我们讨论文学上的所谓“现代性”问题的时候。

本书的第二部分共四章,专门讨论鲁迅的创作文类:短篇小说、散文诗和杂文。我把鲁迅定义为现代作家,他的小说和散文诗充满了艺术。我从文学形式着手,从他的作品中看到各种现代性的艺术技巧。本书的第三章标题原是“The Technique of Modernity ”,中文本译成“现代化技巧”,一字之差,不能算全错,但是把“现代性”的复杂含义曲解了。众所周知,西方文学上有所谓“现代主义”(Modernism) 的各种潮流和面貌,总的来说,背景来自历史和文化上的“现代性”,或可说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不能把文化史和文学上的“现代性”划等号。何况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此中还牵涉到多年来纠缠不休的“写实主义”问题。我在分析鲁迅小说的两章中,用了一点当时甚为流行的叙事学(narratology) 的理论,又加上了一点“原型”的象征方法,现在看来,实在肤浅,但已经无法补救。唯一的突出点也许是它与当时中国“鲁学”把鲁迅作为“革命导师”的“上纲上线”做法大相迳庭,也许至少对初入门的大学生有点新鲜感。

本书的第二部分应该是整个论证的核心篇章,而核心的核心就是讨论《野草》的第五章,也是我花最大功夫写的一章。此章恰好在全书十章的中间,这不是偶合,而是故意安排的,它带出全书的主题:鲁迅的整个内心世界有一个“黑暗的中心”,这个“黑暗”世界指的不是鲁迅本人的性格,而是他的艺术精神和灵感。夏济安先生早已提出这个看法,我克绍箕裘,只不过把鲁迅的写作艺术扩大,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幽灵面”连在一起而已。我的这个“野草情结”和八十年代中国的鲁迅研究学界的气氛格格不入,先是在受邀参加在背景举行的鲁迅诞辰一百

4 周年的大会上,不准报告我关于《野草》的论文;后来在1986年又来北京参加鲁迅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我在大会上提交的论文——《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放在本书的附录),也引起了一段小风波。那次会议由社科院文学所主持,钱锺书先生还特别在会议开幕礼上讲话,要大家畅所欲言,自由交换意见,气氛很好。然而我宣读那篇论文之后,不少国内鲁迅学者当场发难,群起而攻之,认为我对鲁迅不敬,甚至故意调侃他对裸体画的兴趣,总之“政治不正确”。我自以为是,绝不退让。事过境迁,现在回想起来,双方都有点好笑。不过,我用了“现代艺术意识”一词,就是为了继续探讨鲁迅作的《野草》。最近我重读《野草》,又发现不少和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相通之处。且举一个例子:《影子的告别》里面,非但有尼采的影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有庄子《齐物论》中的“罔两问景”片段)和陶渊明(“影答神”和“神释”),由此可以证明这篇散文诗融汇中西,既脱胎于传统,又做了极为现代性的艺术转化,并汲取了一个来自西方的“机警语”(epigram) 的形式,把思想性的断片化为一种“思考图像”(德文叫作“Denkbild ”, 是一位研究本雅明的学者对他的文体的评价),当然,内中也含有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意象。这一切都说明,鲁迅的《野草》——与他的部分小说和其他作品一样——非但可与同时期欧洲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抗衡,而且也可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说到这里,我必须承认,在这一方面我受到另一位大师——捷克的汉学家普实克

(Jaroslav Pru šek) ——的影响颇大。普氏于1967—1968年间来哈佛客座一年,我选了他的课。他对鲁迅的看法别树一帜,认为鲁迅作品的特征是“抒情性”,乃来自中国古典精英文学中的诗词的散文,但到了晚清民初,它演变成一种很主观的个人性文学情操,因此十分现代,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欧洲现代主义的“抒情”倾向遥相呼应。妙的是,作为一个来自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学者,普实克竟然看重鲁迅作品的文学技巧和形式,而不重内容的意识形态,令我大开眼界。他在《哈佛学报》发表的一篇短文,论鲁迅的早期作品“怀旧”,认为是现代文学的“先驱”,虽然全篇还是文言,但写作技巧已经很现代了,用的是“主观”视角。他的另一篇长文,讨论鲁迅和郁达夫,认为两人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以“抒情”为主调的,和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如茅盾的“史诗”风格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紧张和吊诡关系,也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大主题。我于1980年把他的几篇论文结集出版,就遵守他的意思,以“抒情和史诗”(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为书名。可惜书出版时他刚刚过世。

最近我到布拉格去参加纪念他逝世一百一十周年的会议,就以此为题写了一篇论文。但没有料到普氏在捷克的弟子们竟把我视为他在美国的传人,而美国的同行和部分中国学者却把我放在他的对手夏志清教授的门下,真是何其荣幸。其实在鲁迅研究方面,我受志清先生的影响甚少,虽然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鲁迅一章还是我翻译的。夏先生也颇推崇鲁迅的小说技巧,但他用的是一个源自英国理论家李维斯(F. R. Leavis) 的尺度,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5 除了技巧之外,必须有道德情操。夏先生自己不喜欢鲁迅,对鲁迅的政治立场极为不满,和他的兄长济安先生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心有所差异。济安先生也更看重鲁迅语言的艺术价值,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中,他最早提出《野草》中所用的文字的独特性(如《墓碣文》中的文言白话交错),对我的启发太大了。

本来我希望把他的小说和杂文连在一起,以跨文类的方式研究其互动关系,但没有如愿以偿。关于鲁迅杂文的那一章(第六章)是草草写成的,仅将之和中国传统的“文章”风格比较,没有探讨其文体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况且中国大陆学界研究鲁迅杂文的论文车载斗量,我看厌了,自己写的时候,反而太避重就轻,没有仔细讨论它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虽然我还是看重他早期杂文的文学价值。本书译者尹慧珉在《译后》中特别指出:“使人感到有些狭窄,尚可做进一步的探讨。”批评得很中肯。我对整个第三部分(“关于文学和革命”)的三章也不满意,觉得写得太草率。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补救了。

众所周知,鲁迅晚年深受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但对革命后的苏联文坛现实却知之甚少,甚至从日文资料中“瞎子摸象”。我从英文资料中找到一部分关于苏联文艺理论的评论,多出于美国苏联专家之手,可能有偏见。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也一向轻视苏联文艺理论。如今大量俄文档案已经开放,然而中国“鲁学”专家们鲜有涉猎,语言有障碍,实为憾事。我认为鲁迅的革命理论没有什么创见,完全是一种“延伸话语”(derivative discourse ), 他试图把苏联的理论硬搬到中国,将之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环境接轨,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即便从理论出发,也必须深谙马克思文艺的传统,鲁迅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和瞿秋白相较,后者显然熟悉得多,可惜我在书中完全没有处理这个问题。最近我的学生张历君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专门研究瞿秋白的理论,他发现瞿和意大利革命思想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颇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个“革命理论家”,鲁迅比不上瞿秋白,还是显得太过“愤世嫉俗”(cynical)了,没有瞿秋白那么有理想,但又不失文人心态。我至今还是认为:鲁迅思想最弱的一环就是他关于革命与文学的理论。我自己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传统掌握不足,遑论苏联文艺理论,因此研究得也不深入。然而至今我还没有读到超越“庸俗理论”的研究鲁迅和马克思文艺的新著作,看来连这门学问也式微了。

走笔至此,我的这篇“检讨”也应该结束了。再次感谢多年来不少同行和学子对本书的厚爱,把此书作为参考资料,使之广为流传。但愿这本书还没有成为“明日黄花”,仍有它的用途,我则感激不尽。

1 我研究鲁迅的心路历程

浙江大学出版社决定重新出版我的部分著作,包括这本研究鲁迅的小书,我不胜汗颜。这本书原是英文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尹慧珉女士翻译成中文,最初大繁体字版1991年由香港三联书店出版,至今已有25年了。我回顾自己的这一段漫长的学术心路历程,颇有所感, 现在也趁这个机会,略疏己怀。

1

我虽然生在大陆,却是在台湾长大。在中学和大学读书时代,“白色恐怖”的阴影无往不在。鲁迅的作品属于禁书,我只闻鲁迅其名而已。1962年到美国留学,先在芝加哥,课余就到远东图书馆找鲁迅的作品来读,完全出于对“禁书“的好奇。料不到越读越有兴趣,一年过后,几乎把他所有的作品——翻译除外——都读完了。除了鲁迅之外,我还浏览了大量的左派作家——如茅盾、巴金、曹禺等——的作品,因为这些在台湾都在被禁之列,逐渐对“五四”新文学产生浓厚的兴趣。然而当时我忙于应付繁重的课业,无暇顾及中国文学。

次年我转学哈佛,拜师名教授史华慈(BenjaminSchwartz), 学的是中国思想史,对文学兴趣不减,但只把它当作业余爱好。然而,到了博士论文选题时,我还是选了“五四”作家的浪漫情怀作为题目,后来成书出版,即《中国现代作家的浪漫一代》。在哈佛求学期间,我也到其他科系旁听,并大胆选了当年鼎鼎大名的心理学家艾理生(Erik H. Erikson) 的研究生课,艾氏正在写一本关于印度领袖甘地的书,从心理和文化的角度来探讨甘地的一生,我觉得饶有风趣。他问我要写什么题目,我先想到郁达夫,后来决定写鲁迅,也沿用他的方法,把鲁迅和他父亲的关系作为心理分析的基础,探讨他成长时期的认同危机,一路发展到他选择文学这个行业。料不到艾理生对我的鲁迅研究报告大为欣赏,这才触动我继续研究鲁迅的兴趣。我完成博士论文后,到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任教,为学生做公开演讲,就以鲁迅的“内心世界”为主题,还把讲稿写成文章,在《明报月刊》发表。于是不知不觉地走向鲁迅研究的“不归路”。时当1970年,距今已有将近半个世纪。

没有想到这条路如此漫长。1972 年秋我到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此时我的博士论文已经修改完成,即将成书,准备写第二本书,向校方提出的研究计划就是关于鲁迅,但又不知如何下手。发现艾理生的理论不够用,因为关于鲁迅的资料虽多,但“心理”方面的资料又从何找起?他的幼年和成长过程或者可以用艾理生的方法研究,但他的后半生又如何交代?鲁迅所走的路,显然和甘地不同。他是一个作家,生平写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又如何用心理分析来处理?我发现自己的初步研究太浅薄了。于是我彷徨起来,不知如何是好。在普林斯顿四年,学术上一事无成,最终被大学解雇,没有拿到终身职。解雇的原因之一,就是我的鲁迅研究文章不够格,特别是我呈上送审的关于《野草》的初稿,此稿我花了整整一个暑假,写了又写,但写完

2 后却被审核委员会的一个同事说:“坏极了!”(terrible) 。说这句话的是我当年的同事和好友Robert Darnton,他后来成为鼎鼎大名的法国文化史大师、哈佛图书馆的馆长。他是为了我好,才警告我要改写。这一下惨了,我生平第一次信心全失,“野草”也成了我的“咒”——可能鲁迅在天之灵更不满意,对我揶揄冷笑!

1976年我侥幸得到印第安纳大学的教职,但教的是中国文学,而且古今兼具。我临病抱佛脚,急忙在文学方面恶补,却也发现,其实我真正的兴趣就是文学。我心目中的鲁迅本来就是一个文学家——或者可以说是一个有深刻思想的文学家,所以还是必须从他的文学作品着手,而把他的思想融入文学分析之中,心理的因素只能作参考。

然而说来容易做时难,如何用文学的方法处理鲁迅的思想?如果专注分析个别作品的话,又如何能看到鲁迅的全貌?六七十年代的美国学界,虽有少数学者发表关于鲁迅的论文,但大多是个别小说的文本分析,没有一部完整的传记(而中国的情况恰好相反,鲁迅的传记曾出不穷),只有一两本勉强算数,(如William Lyell 的Lu Hs ün ’s Vision of Reality ,1976), 但还是不够全面。令我衷心佩服的只有两位学者,一是我在台大的业师夏济安教授,一是哈佛的韩南教授,二人现皆已作古。夏济安先生的两篇论鲁迅的文章:《鲁迅作品的黑暗面》和《鲁迅和左联的解散》,收于他的《黑暗的闸门》(The Gate of Darkness )一书,英文版早已在1968年出版(中文译本终于在今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我早已读过,大开眼界,觉得这才是真正有创见。韩南教授的长文《鲁迅小说的技巧》(The Technique of Lu Hsün ’sFiction), 1974 年在《哈佛学报》分两期刊载,给我的震撼同样巨大,我没有想到这位享誉西方学界的中国古典小说专家竟然对鲁迅有如此深厚而独到的见解,而且所下的研究功夫惊人,他把鲁迅早期所受的欧洲文学影响的资料全数搜齐,并将之放在一个结构主义式的“反讽”(irony) 理论框架中来分析。我自惭形秽,几乎想放弃,但又觉得对不起自己,还是得咬紧牙关,步二人的后尘,继续研究下去。

1982年我转往芝加哥大学任教,于是决定从头做起,放弃以前写的所有草稿,还是规规矩矩地,以朴实的笔法把鲁迅的生平、思想和他的文学作品连接起来。也完全扬弃了艾理生的“心理传记”的方法, 把重心转向鲁迅的作品,也尽可能分析我认为所有的重要作品,而不局限于小说。本书的英文初稿终于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在芝加哥完成,但仍然由印第安纳大学出版社出版,作为该社“中国文学和社会丛书”的一种。一拖再拖,正式出版日期已是1987年了。虽然拖延至此,如果没有几位同行的鼓励和协助,还是遥遥无期。最关键性的时刻是1981年,适逢鲁迅一百周年诞辰,我申请到一笔基金,在该年七月开了一个“鲁迅和他的遗产”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也交给我编辑,我从中获益良多。这本书似乎也有中文译本,内中有几篇名文,出自名家如林毓生、卜立德(David Pollard)、胡志德(Theodore Huters) 和

3 日本的学者丸山升等人之手。有了这本论文集,我觉得如虎添翼,终于完成了自己的《铁屋中的呐喊》。

然而二十多年以后回头看,这本小书也只能作为入门读物,为有兴趣的学子铺路。九十年代以降,中文方面研究鲁迅的著作层出不穷,也大多超越了过去的意识形态框架,钻研甚深,此处无法一一列举了。我写这篇新序言的目的之一,就是交代本书初成型时,六七十年代美国的鲁迅研究背景。

2

本书的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描述鲁迅成长的个人和文化背景,我特别关注中国中国传统对他这一代知识分子的影响。这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大问题,我只勾画出一个轮廓,最主要的是突出他对于中国传统的另一面——我称之为“抗传统”——的浓厚兴趣。最近在课堂上讲鲁迅,我又加上一个名词——“幽传统”——来界定鲁迅对于中国文学和文化(特别是古小说)中神鬼的偏爱。这种“鬼气”是他的创作来源之一,不可忽视。传统和现代的文化关系,一直是我研究的中心课题。然而现代文学如何面对传统而做出“创造性的转化”?这个观念是林毓生率先从思想史的角度提出来的,我认为也适用于文学创作,特别当我们讨论文学上的所谓“现代性”问题的时候。

本书的第二部分共四章,专门讨论鲁迅的创作文类:短篇小说、散文诗和杂文。我把鲁迅定义为现代作家,他的小说和散文诗充满了艺术。我从文学形式着手,从他的作品中看到各种现代性的艺术技巧。本书的第三章标题原是“The Technique of Modernity ”,中文本译成“现代化技巧”,一字之差,不能算全错,但是把“现代性”的复杂含义曲解了。众所周知,西方文学上有所谓“现代主义”(Modernism) 的各种潮流和面貌,总的来说,背景来自历史和文化上的“现代性”,或可说是现代性的产物,但是不能把文化史和文学上的“现代性”划等号。何况西方的现代主义艺术和中国现代文学之间也有相当大的差距,此中还牵涉到多年来纠缠不休的“写实主义”问题。我在分析鲁迅小说的两章中,用了一点当时甚为流行的叙事学(narratology) 的理论,又加上了一点“原型”的象征方法,现在看来,实在肤浅,但已经无法补救。唯一的突出点也许是它与当时中国“鲁学”把鲁迅作为“革命导师”的“上纲上线”做法大相迳庭,也许至少对初入门的大学生有点新鲜感。

本书的第二部分应该是整个论证的核心篇章,而核心的核心就是讨论《野草》的第五章,也是我花最大功夫写的一章。此章恰好在全书十章的中间,这不是偶合,而是故意安排的,它带出全书的主题:鲁迅的整个内心世界有一个“黑暗的中心”,这个“黑暗”世界指的不是鲁迅本人的性格,而是他的艺术精神和灵感。夏济安先生早已提出这个看法,我克绍箕裘,只不过把鲁迅的写作艺术扩大,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幽灵面”连在一起而已。我的这个“野草情结”和八十年代中国的鲁迅研究学界的气氛格格不入,先是在受邀参加在背景举行的鲁迅诞辰一百

4 周年的大会上,不准报告我关于《野草》的论文;后来在1986年又来北京参加鲁迅逝世四十周年纪念大会,我在大会上提交的论文——《鲁迅与现代艺术意识》(放在本书的附录),也引起了一段小风波。那次会议由社科院文学所主持,钱锺书先生还特别在会议开幕礼上讲话,要大家畅所欲言,自由交换意见,气氛很好。然而我宣读那篇论文之后,不少国内鲁迅学者当场发难,群起而攻之,认为我对鲁迅不敬,甚至故意调侃他对裸体画的兴趣,总之“政治不正确”。我自以为是,绝不退让。事过境迁,现在回想起来,双方都有点好笑。不过,我用了“现代艺术意识”一词,就是为了继续探讨鲁迅作的《野草》。最近我重读《野草》,又发现不少和中国传统文学和西方现代文学相通之处。且举一个例子:《影子的告别》里面,非但有尼采的影子(《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也有庄子《齐物论》中的“罔两问景”片段)和陶渊明(“影答神”和“神释”),由此可以证明这篇散文诗融汇中西,既脱胎于传统,又做了极为现代性的艺术转化,并汲取了一个来自西方的“机警语”(epigram) 的形式,把思想性的断片化为一种“思考图像”(德文叫作“Denkbild ”, 是一位研究本雅明的学者对他的文体的评价),当然,内中也含有波特莱尔散文诗的意象。这一切都说明,鲁迅的《野草》——与他的部分小说和其他作品一样——非但可与同时期欧洲现代主义的经典作品抗衡,而且也可作为世界文学的经典。

说到这里,我必须承认,在这一方面我受到另一位大师——捷克的汉学家普实克

(Jaroslav Pru šek) ——的影响颇大。普氏于1967—1968年间来哈佛客座一年,我选了他的课。他对鲁迅的看法别树一帜,认为鲁迅作品的特征是“抒情性”,乃来自中国古典精英文学中的诗词的散文,但到了晚清民初,它演变成一种很主观的个人性文学情操,因此十分现代,和二十世纪初叶的欧洲现代主义的“抒情”倾向遥相呼应。妙的是,作为一个来自东欧共产主义国家的学者,普实克竟然看重鲁迅作品的文学技巧和形式,而不重内容的意识形态,令我大开眼界。他在《哈佛学报》发表的一篇短文,论鲁迅的早期作品“怀旧”,认为是现代文学的“先驱”,虽然全篇还是文言,但写作技巧已经很现代了,用的是“主观”视角。他的另一篇长文,讨论鲁迅和郁达夫,认为两人作品的风格基本上是以“抒情”为主调的,和三十年代左翼作家如茅盾的“史诗”风格不同,二者之间形成一种紧张和吊诡关系,也可说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两个大主题。我于1980年把他的几篇论文结集出版,就遵守他的意思,以“抒情和史诗”(The Lyrical and the Epic) 为书名。可惜书出版时他刚刚过世。

最近我到布拉格去参加纪念他逝世一百一十周年的会议,就以此为题写了一篇论文。但没有料到普氏在捷克的弟子们竟把我视为他在美国的传人,而美国的同行和部分中国学者却把我放在他的对手夏志清教授的门下,真是何其荣幸。其实在鲁迅研究方面,我受志清先生的影响甚少,虽然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鲁迅一章还是我翻译的。夏先生也颇推崇鲁迅的小说技巧,但他用的是一个源自英国理论家李维斯(F. R. Leavis) 的尺度,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

5 除了技巧之外,必须有道德情操。夏先生自己不喜欢鲁迅,对鲁迅的政治立场极为不满,和他的兄长济安先生基于人道主义的同情心有所差异。济安先生也更看重鲁迅语言的艺术价值,在《鲁迅作品的黑暗面》中,他最早提出《野草》中所用的文字的独特性(如《墓碣文》中的文言白话交错),对我的启发太大了。

本来我希望把他的小说和杂文连在一起,以跨文类的方式研究其互动关系,但没有如愿以偿。关于鲁迅杂文的那一章(第六章)是草草写成的,仅将之和中国传统的“文章”风格比较,没有探讨其文体和内容的辩证关系。况且中国大陆学界研究鲁迅杂文的论文车载斗量,我看厌了,自己写的时候,反而太避重就轻,没有仔细讨论它的社会性和政治性。虽然我还是看重他早期杂文的文学价值。本书译者尹慧珉在《译后》中特别指出:“使人感到有些狭窄,尚可做进一步的探讨。”批评得很中肯。我对整个第三部分(“关于文学和革命”)的三章也不满意,觉得写得太草率。但现在已经没有时间和精力来补救了。

众所周知,鲁迅晚年深受苏联文艺理论的影响,但对革命后的苏联文坛现实却知之甚少,甚至从日文资料中“瞎子摸象”。我从英文资料中找到一部分关于苏联文艺理论的评论,多出于美国苏联专家之手,可能有偏见。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学者,也一向轻视苏联文艺理论。如今大量俄文档案已经开放,然而中国“鲁学”专家们鲜有涉猎,语言有障碍,实为憾事。我认为鲁迅的革命理论没有什么创见,完全是一种“延伸话语”(derivative discourse ), 他试图把苏联的理论硬搬到中国,将之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环境接轨,但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即便从理论出发,也必须深谙马克思文艺的传统,鲁迅在这方面明显不足。和瞿秋白相较,后者显然熟悉得多,可惜我在书中完全没有处理这个问题。最近我的学生张历君的博士论文即将出版,专门研究瞿秋白的理论,他发现瞿和意大利革命思想家葛兰西(Antonio Gramsci) 颇有相似之处。作为一个“革命理论家”,鲁迅比不上瞿秋白,还是显得太过“愤世嫉俗”(cynical)了,没有瞿秋白那么有理想,但又不失文人心态。我至今还是认为:鲁迅思想最弱的一环就是他关于革命与文学的理论。我自己对马克思文艺理论的传统掌握不足,遑论苏联文艺理论,因此研究得也不深入。然而至今我还没有读到超越“庸俗理论”的研究鲁迅和马克思文艺的新著作,看来连这门学问也式微了。

走笔至此,我的这篇“检讨”也应该结束了。再次感谢多年来不少同行和学子对本书的厚爱,把此书作为参考资料,使之广为流传。但愿这本书还没有成为“明日黄花”,仍有它的用途,我则感激不尽。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书笔记

2013172316 林秀琳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第一感觉是很好看,感觉不是特别难理解,但细细再看,就可以看出文章里有许多值得品味的。鲁迅先生不愧为大学问家,对魏晋风度、五行散以及酒,还有对于曹魏政权,司马政权等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在谈论那个乱世、易代中以举例子的形式加入自已对所处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的看法,有一种借古讽今的意味。下面是我再看这边文章所作的一些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是后世许多文人所羡慕的时代,其标签不外乎魏晋风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清谈等等。说到清谈,这是在汉末就已流行的一种品评方式和时人性格风度,但有些名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显示自己的地位,有时其行为方式如鲁迅所说的“非常可笑”,除了鲁迅所说的那两个例子外,其实我在《世说新语》看到好多这样的例子,在如今的我看来实在是怪异,甚至是做作无礼的。如第五章方正第63中:“王恭欲请江卢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哪得独饮? ’江云:’卿亦复须耶?’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江卢奴的举止,正式“魏晋风度”之一斑。率意、任性、做作、矫枉过正,等等,在那时的名士中,都是个性,都是风格。但在我们后人看来,是很不按常理的,很无礼,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之所以为后

人所推崇的缘故吧。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由于战乱,朝代更易频繁,于是许多名人隐退江湖,过着钟情山水的生活,而这些人,其艺术造诣是很高的,且性格清高孤傲,如阮籍、嵇康、刘伶等人。

文章中鲁迅先生认为:嵇康、阮籍等人表面上看起来是礼教的破坏者, 但他们内心“实在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这一观点,对我感触很深,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魏晋人物的精神与内心有着多么深刻的洞见,这是他综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社会心理等因素的成果。对于这一论断的解释,在现在的我们(至少在我)看来似乎比较好理解的:当礼教成为一种形式,成为自利的工具时,对于一个忠实于这一礼教的激进人士来看,则已经不能称其为礼教,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反抗这一礼教,而最好的反抗方法就是破坏、违反这一礼教。然而,在他们内心则是始终是留有那最本真、最美好的礼教规范的。这一点鲁迅先生在文中也举了阮籍拒绝其儿子加入竹林七贤的例子,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可见魏晋的礼教破坏者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下面说说药与酒。这两样在魏晋时期可谓是魏晋风度的两个代表性表现。文章中是这样写长生不老药的:“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

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我在《世说新语》中也常看到魏晋中名士服食“五石散”的例子,这可以说是魏晋的一种风气,就像近代的鸦片一样。而关于酒,那就更普遍,虽然曹操禁酒,但显然这对魏晋来说是没作用,从来酒就是文人放纵的必备良品,更可况在那个需要靠酒来躲避现实的时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那么喝酒呢?我觉得这与他们内心需要发泄有关,喝醉了还能躲避现实。

文章中对于陶渊明的评价也是别出心裁的:“陶潜之在晋末, 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 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 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 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 而且, 于朝政还是留心, 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 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人物内心的认识研究之深刻与独特。事实上,陶渊明的思想是当时社会政治所形成的矛盾体。他一方面痛恨封建门阀制度,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因而厌恶官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隐居山林,躬耕自乐;但另一方面,他又时时关心时事,崇尚理想社会,

盼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够重用他,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批判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

最后说说文章关于鲁迅所作这边文章与其所处时代的一个背景。 鲁迅1928年12月30日致陈浚信:“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文章所作的时间是1927年,彼时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又处于内战中,面对这种战乱的局面,鲁迅不免想起同是战乱不断的魏晋时期,心中有慨而发。

《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读书笔记

2013172316 林秀琳

今天看了鲁迅先生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第一感觉是很好看,感觉不是特别难理解,但细细再看,就可以看出文章里有许多值得品味的。鲁迅先生不愧为大学问家,对魏晋风度、五行散以及酒,还有对于曹魏政权,司马政权等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并且在谈论那个乱世、易代中以举例子的形式加入自已对所处那个军阀混战的时代的看法,有一种借古讽今的意味。下面是我再看这边文章所作的一些读书笔记。

魏晋南北朝,是后世许多文人所羡慕的时代,其标签不外乎魏晋风度、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清谈等等。说到清谈,这是在汉末就已流行的一种品评方式和时人性格风度,但有些名人为了抬高自己的身价,显示自己的地位,有时其行为方式如鲁迅所说的“非常可笑”,除了鲁迅所说的那两个例子外,其实我在《世说新语》看到好多这样的例子,在如今的我看来实在是怪异,甚至是做作无礼的。如第五章方正第63中:“王恭欲请江卢奴为长史,晨往诣江,江犹在帐中。王坐,不敢即言,良久,乃得及。江不应,直唤人取酒;自饮一碗,又不与王。王且笑、且言:’哪得独饮? ’江云:’卿亦复须耶?’更使酌与王。王饮酒毕,因得自解去。未出户,江叹曰’人自量,固为难’。”江卢奴的举止,正式“魏晋风度”之一斑。率意、任性、做作、矫枉过正,等等,在那时的名士中,都是个性,都是风格。但在我们后人看来,是很不按常理的,很无礼,也许,这就是那个时代之所以为后

人所推崇的缘故吧。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由于长期的封建割据和连绵不断的战争,使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受到特别严重的影响。其突出表现则是玄学的兴起、道教的勃兴。在从魏至隋的三百余年间,以及在三十余个大小王朝交替兴灭过程中,上述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响,交相渗透的结果。由于战乱,朝代更易频繁,于是许多名人隐退江湖,过着钟情山水的生活,而这些人,其艺术造诣是很高的,且性格清高孤傲,如阮籍、嵇康、刘伶等人。

文章中鲁迅先生认为:嵇康、阮籍等人表面上看起来是礼教的破坏者, 但他们内心“实在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这一观点,对我感触很深,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魏晋人物的精神与内心有着多么深刻的洞见,这是他综合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社会心理等因素的成果。对于这一论断的解释,在现在的我们(至少在我)看来似乎比较好理解的:当礼教成为一种形式,成为自利的工具时,对于一个忠实于这一礼教的激进人士来看,则已经不能称其为礼教,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反抗这一礼教,而最好的反抗方法就是破坏、违反这一礼教。然而,在他们内心则是始终是留有那最本真、最美好的礼教规范的。这一点鲁迅先生在文中也举了阮籍拒绝其儿子加入竹林七贤的例子,这是,因为他们生于乱世,不得已,才有这样的行为,并非他们的本态。可见魏晋的礼教破坏者者,实在是相信礼教到固执之极的。

下面说说药与酒。这两样在魏晋时期可谓是魏晋风度的两个代表性表现。文章中是这样写长生不老药的:“可知吃这药是非常麻烦的,

穷人不能吃,假使吃了之后,一不小心,就会毒死。先吃下去的时候,倒不怎样的,后来药的效验既显,名曰“散发”。倘若没有“散发”,就有弊而无利。因此吃了之后不能休息,非走路不可,因走路才能“散发”,所以走路名曰“行散”。比方我们看六朝人的诗,有云:“至城东行散”,就是此意。后来做诗的人不知其故,以为“行散”即步行之意,所以不服药也以“行散”二字入诗,这是很笑话的。”我在《世说新语》中也常看到魏晋中名士服食“五石散”的例子,这可以说是魏晋的一种风气,就像近代的鸦片一样。而关于酒,那就更普遍,虽然曹操禁酒,但显然这对魏晋来说是没作用,从来酒就是文人放纵的必备良品,更可况在那个需要靠酒来躲避现实的时代。为什么那个时代的人那么喝酒呢?我觉得这与他们内心需要发泄有关,喝醉了还能躲避现实。

文章中对于陶渊明的评价也是别出心裁的:“陶潜之在晋末, 是和孔融于汉末与嵇康于魏末略同, 又是将近易代的时候。但他没有什么慷慨激昂的表示, 于是便博得‘田园诗人’的名称。但《陶集》里有《述酒》一篇, 是说当时政治的。这样看来可见他于世事也并没有遗忘和冷淡„„由此可知陶潜总不能超于尘世, 而且, 于朝政还是留心, 也不能忘掉‘死’,这是他诗文中时时提起的。用别一种看法研究起来, 恐怕也会成一个和旧说不同的人物罢”。从这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对于人物内心的认识研究之深刻与独特。事实上,陶渊明的思想是当时社会政治所形成的矛盾体。他一方面痛恨封建门阀制度,感叹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因而厌恶官场,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最终隐居山林,躬耕自乐;但另一方面,他又时时关心时事,崇尚理想社会,

盼望有朝一日朝廷能够重用他,让他为国家建功立业。所以鲁迅认为陶渊明的诗文,不论是那些寄情山水、乐天安命、消极遁世的作品,还是咏古讽今,批判现实的“金刚怒目”式的作品,都是东晋时期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

最后说说文章关于鲁迅所作这边文章与其所处时代的一个背景。 鲁迅1928年12月30日致陈浚信:“在广州之谈魏晋事,盖实有慨而言”。文章所作的时间是1927年,彼时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又处于内战中,面对这种战乱的局面,鲁迅不免想起同是战乱不断的魏晋时期,心中有慨而发。

常规经典朗诵文章目录作文900字

初一作文

常规经典朗诵文章

《再别康桥-》-徐志摩;

《白杨礼赞》-茅盾;

《秋 夜 》作者/鲁迅 ;

《迟暮的花》-何其芳;

《秋天》-李广田;

《梦里又飞花》-程黛眉;

《我的心》-巴金;

《雪》-鲁迅;

《冬夜》-艾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作者:泰戈尔;

《多情自古江南雨 》-作者:周聪;

《乡愁》系列;

《升旗 》-作者:雷抒雁;

《西湖无语》-作者:彭涯;

《藏羚羊跪拜》-作者:王宗仁;

《雨巷》-作者:戴望舒;

《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

《绿》-作者:朱自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艾青;

《红烛》-作者:闻一多;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作者:徐志摩;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雨》-作者:郁达夫;

《故乡的野菜》-作者:周作人;

《我愿意是急流》-作者:裴多菲;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作者:梁小斌; 《海燕 》-作者:高尔基;

《荷塘月色》-朱自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 名作诵读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致橡树》 作者 舒婷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裴多菲

雨巷 作者:戴望舒

雪 作者; 鲁迅

我的心 作者:巴金

人生真味 作者:柯灵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者:顾城

《雷锋之歌》贺敬之

海燕之歌-(俄) 高尔基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席慕蓉诗集

张晓风经典散文

余光中文集

洛夫诗选

林清玄散文集

刘墉文选

长歌浩叹唱古今——《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 关于对诵类文章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凤凰涅槃》作者:郭沫若

《思念的风铃》(双人合诵) 作者:水莲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

《爱在天地间》作者:水莲

《 牵手》作者碑林路人

《风景在海边 》作者:爱梦

关于母亲类的朗诵文章

《母亲是一种岁月》作者:张建星

母亲节的泪—— 再叫“妈妈”谁开门 [转帖] 《母亲赞 》 作者: 张玲

《啊!母亲》作者:舒婷

《这一跪》作者:苗晓

《母亲》原著 肖复兴

《好想你,我的亲娘》 作者: 松云水石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妈妈的恩情》作者 蓝诺[转帖]

《妈妈,我不敢回头》作者:茗香溢远 《母亲谣》作者 海狼

《祝福你妈妈》作者:海德

【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艾青 《母亲的心》作者:水木

常规经典朗诵文章

《再别康桥-》-徐志摩;

《白杨礼赞》-茅盾;

《秋 夜 》作者/鲁迅 ;

《迟暮的花》-何其芳;

《秋天》-李广田;

《梦里又飞花》-程黛眉;

《我的心》-巴金;

《雪》-鲁迅;

《冬夜》-艾芜;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作者:泰戈尔;

《多情自古江南雨 》-作者:周聪;

《乡愁》系列;

《升旗 》-作者:雷抒雁;

《西湖无语》-作者:彭涯;

《藏羚羊跪拜》-作者:王宗仁;

《雨巷》-作者:戴望舒;

《纸船——寄母亲》-作者:冰心;

《绿》-作者:朱自清;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作者:艾青;

《红烛》-作者:闻一多;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作者:徐志摩; 《故都的秋》-作者:郁达夫;

《雨》-作者:郁达夫;

《故乡的野菜》-作者:周作人;

《我愿意是急流》-作者:裴多菲;

《中国,我的钥匙丢了》-作者:梁小斌; 《海燕 》-作者:高尔基;

《荷塘月色》-朱自清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泰戈尔

=================================== 名作诵读篇

醉翁亭记 欧阳修

《致橡树》 作者 舒婷

我愿意是急流 作者:裴多菲

雨巷 作者:戴望舒

雪 作者; 鲁迅

我的心 作者:巴金

人生真味 作者:柯灵

《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作者:顾城

《雷锋之歌》贺敬之

海燕之歌-(俄) 高尔基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

《将进酒》 作者:李白

席慕蓉诗集

张晓风经典散文

余光中文集

洛夫诗选

林清玄散文集

刘墉文选

长歌浩叹唱古今——《中国千古名篇音乐朗诵会》 关于对诵类文章

《长恨歌》 作者:白居易

《凤凰涅槃》作者:郭沫若

《思念的风铃》(双人合诵) 作者:水莲 《会唱歌的鸢尾花》舒婷

《爱在天地间》作者:水莲

《 牵手》作者碑林路人

《风景在海边 》作者:爱梦

关于母亲类的朗诵文章

《母亲是一种岁月》作者:张建星

母亲节的泪—— 再叫“妈妈”谁开门 [转帖] 《母亲赞 》 作者: 张玲

《啊!母亲》作者:舒婷

《这一跪》作者:苗晓

《母亲》原著 肖复兴

《好想你,我的亲娘》 作者: 松云水石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妈妈的恩情》作者 蓝诺[转帖]

《妈妈,我不敢回头》作者:茗香溢远 《母亲谣》作者 海狼

《祝福你妈妈》作者:海德

【大堰河-我的保姆】 作者:艾青 《母亲的心》作者:水木

灯下漫笔(教师中心稿)作文700字

初三作文

胡学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1、 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胡学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1、 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关于时评类作文的写作作文7700字

初一作文

1

关于时评类作文的写作 一. 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就是“时评”。它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 针对性,时效性

时评属于议论文,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表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说明一个道理。 基本要求:

有的放矢,及时评说,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 三. 时评的结构

时评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见解,但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 四. 写作要注意的方面:

1、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应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

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 3、选好主题后多搜索材料。 4、要注意文采。

五.应考模式五字诀 基本模式:引——提——议——联——结 1. 引用原材料。2. 提炼论点。 3. 议论分析中心论点。

4. 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 5. 照应开头,强调论点。

(3)材料作文谋篇布局“五步法” 第一步:引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

特别注意: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二步:提

“提”就是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第三步:议

“议”就是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

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步:联

“联”就是“引申” “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 第五步:结

“结”就是收束全文。它是在“议”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说明:“引”“提”是文章的引论部分 “议”“联”是文章的本论部分 “结”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 整体看材料 2.专家观点 3.大众反应 4.专谈鲁迅的意义价值

范文: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绝。(引)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提)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伤人伤己。(议)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2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联)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联)

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华。

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结)

范文: 教育的酸碱度

当四五岁的幼童在父母的监督下抱着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记诵,当小学的孩子在本应闲适快乐的时光中对着奥数蹙眉无助,当初中生对着无法理解的鲁迅文章挠头,我们是否可以轻轻叹息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这对你们好”,然后发现一切被灌输的知识都被遗忘了?(引)

教育的超前性与强迫性的弊端在如今愈发显现。不免想说:教育也有自己最适合的酸碱度。(提)

教育的超前性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当鲁迅的文章渐渐退出初中语文舞台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教育者们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众所周知,鲁迅的文字深奥难懂,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难以理解透彻,更何况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呢?用一个无法理解的视角去对待厚重的历史,结局往往不是误解、曲解历史,就是放弃。硬要一个低层次的个体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超越了正常逻辑范围,不利于今后的思维发展。我们更常看到的是,当学生提出“不懂”之类的问题时,难以让学生理解的老师往往会搪塞或给出标准答案,这无疑对培养良好思维模式无益。究其根本,是超前教育惹的祸。(议)

更进一步说,过早开发儿童智力对于教育这个事业并无任何好处。《伤仲永》提供的模板便是所谓“天才儿童的陨落”。这足以成为一个血淋淋的鲜活事例:别让“深刻”伤了“深远”。(联)

而教育的强迫性则让教育本身无法突破。放弃“深刻”是适时而止,而不是彻底放弃。鲁迅背后所承载的是一腔爱国热血,是历史的沉淀。鲁迅的淡去并不是历史的淡去。诚然,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本担负着让这种历史与精神为一代所传承的使命,但不一定非要以“课文”这样强迫的方式出现。强制的文化输入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其忽视了个体的感受与反叛力。而软性的文化输入也许可以更成功,因为只有一个人主动地去感知历史,体味文化,其所能得到的教育益处才会更加明显。只有深深根植于精神体系中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而其强制的“外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该欣喜教育者们的尝试,而不是跳着脚责骂这是对文化的遗弃,对历史的亵渎。(议)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转动,昼夜不息。而教育这个承载着它的重要土地,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土壤。当教育真正避免了超前性与强迫性的过酸过碱离子,这片土地才能培育出一代更优秀,更有民族使命感的学子,而中华民族,才能看到更辉煌的明天。(结)

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学生高健,今年七月份毕业后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在北大三角地和北大未名BBS 上发出信息,称将以“陪聊”为职业。他说,“陪聊”的创意来自与同学聊天,“陪聊”不是瞎聊,而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如就业、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费用随意给,但不接受没有目的的聊天。

对此社会上议论纷纷。高健认为自己搞“陪聊”没有错误,是很阳光的,没有给父母丢脸。但还是对学校有点歉意,怕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要求:

①根据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②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范文:

谁在无聊

初读此消息,我不免惊愕:堂堂一个北大光华的毕业生,竟无法在众多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而只能出此下策以“陪聊”为业?读罢我不禁陷入思考,高健的作法,究竟可不可取。

思考的结果是:此举纯属无聊,实乃浮躁在作崇。

因为浮躁,所以没有想到人之于社会的责任体现在对职业的认真严肃上;因为浮躁,所以不曾认识到人生而为人,应对自己同样负责。若说全国一流高等学府如此大者,花费四年光阴竟培养不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的人才,试问那是何等悲哀?如果北大竟果真无法教会学生如何行走于社会,又怎会每年千万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报考?如此观之,问题似乎只能是出在高健自己身上,择业时的浮躁,让他不能静下心来选择;而失业时的浮躁,直接导致了这一出看似无奈实则无聊的风波。如果他有心择业,专

3

注于个人素质与企业素质的配合,一个接受十六年教育的毕业生,怎会在偌大一个市场无处容身?如果他真的想以“陪聊”为业,何不去修一门心理学专业,再来服务社会,岂不更加实际而有效率?为什么弄得自己不伦不类,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没有一技之长?这样的选择,我想带给高健的不会是事业的成功,只能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那么,问题真的只出在高健自己身上?高健现象所反映的浮躁心态,难道只是他一个人?不,不会是他一个,整个社会都在浮躁,这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个物质文明腾飞的时代,学生在追求更高的年薪,人民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追求更高的GDP ,全国都在追求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洪流中,谁在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安宁?谁还在崇尚“宠辱不惊”的潇洒恬淡?谁仍能像古人那样,拥有一份“闲看庭上花开花落”的优雅与悠静?有人担忧中国的经济会无法持久的发展,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难保高速发展的背后,那愈演愈烈的全民浮躁不会变化为利刃,捅它一刀!更为可怕的是,全民的浮躁太容易被当成全民的“热情高涨”,被当成是社会在进步的标识,而实际上,社会的进步所需要的并不是万人齐声的口号,也不只是一串串数字,一座座高楼,美国一位学者说了,社会进步的标识是人民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感从哪来?心灵的富足与安宁,道德的高尚与纯净,文化的丰富与活跃„„总之,不会是心态的浮躁,和因浮躁产生的对人生的轻率和不负责。

一个人的无聊,千万人的浮躁。浮躁的社会氛围,那终点不会是民族的崛起的复兴!

例题3: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被出卖的孔子

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

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

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造的“文化效应”。

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

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

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

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

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五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无数文化瑰宝而赞叹、而自豪的。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会在心底深处为其留下一方净土,这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深爱。

然而,近日山东省发行了孔子主题彩票后,却引来了纷纷议论。孔子是坐在神坛之上的国学之父,而彩票却是市井间的功利之物。当阳春白雪生生化成了下里巴人时,人们所持的怀疑态度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尊敬,自此纷争之中可见一斑。然而尊爱虽存,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与感悟又实在是太少了。人们把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看作是阳春白雪,正是其只可远视而难以亲近的表现。当国学经典终于成了心中一个高尚而模糊的影子,当学者

4

们的提倡与呐喊终于再打不动我们麻木的心,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为孔子的“被贬”而不平?

我们有理由为孔子走下神坛走上彩票而惋惜,也可以认为有关人员是在贩卖孔子贩卖文化。然而,我们终于无法否认现代人尤其广大群众与孔子儒学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难逾越极难弥补的深渊。这深渊,便是那下里巴人的琐事——柴米油盐,住房生计。我们的老百姓自是跨不过这深渊的,那么也就只好请孔子屈尊。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彩票刮开之时,无论中奖与否,购买者在看到孔子的名言——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是“学而不思则罔”——之时,心底里就有一块柔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这触动便是一个开端,这因文化的冲击而生的感动,便是深渊被填补的开始。让百姓亲近孔子,从这份感触开始。

当百姓讲坛渐渐升温时,我们看着于丹另类地解读孔子,我们耳畔也响起各样反对的声音,然而《论语》的销量却也有了飞跃;当电影《孔子》进行宣传时,多家媒体均对片中孔子与南子的暧昧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当大家走进影院,看到电影中那个正直善良的老人时,我们终于对孔子有了一份了解。我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孔子,或许会以下里巴人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他高雅的实质,却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文化的生存

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而又实用的事。

想必,山东彩票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

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

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

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

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

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

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

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

1

关于时评类作文的写作 一. 时评的文体特点

“时评”是“时事评论”与“时政评论”的略称,是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重要问题直接发表意见、阐述观点、表明态度的新闻体裁。

“时评”可以取材于新闻报道,也可以就“身边”事、“心头”事发表意见,只要是关于当下的(现在进行时),就是“时评”。它主要是从具体的事件,联系到它产生的原因,探索其性质和意义,或通过对材料的分析,澄清事实,说明真相。 二. 针对性,时效性

时评属于议论文,大都就现实生活和实际工作的某一方面,进行分析和评论,表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或说明一个道理。 基本要求:

有的放矢,及时评说,言之有物,言之成理,见解独特,启人心智。 三. 时评的结构

时评一般由叙事和说理两部分组成。叙事要简明扼要,说理观点要鲜明。

文章的主体部分是说理。生活中的许多事情,有正面,也有反面;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见解,但作者的观点一定要明确,不能含糊。 四. 写作要注意的方面:

1、观点集中。时评属于小文章,应选准切入点,深入剖析。行文要注意层次,逻辑关系要清晰。

2、题目要能吸引眼球。 3、选好主题后多搜索材料。 4、要注意文采。

五.应考模式五字诀 基本模式:引——提——议——联——结 1. 引用原材料。2. 提炼论点。 3. 议论分析中心论点。

4. 联系、引申、类比一般事实。 5. 照应开头,强调论点。

(3)材料作文谋篇布局“五步法” 第一步:引

“引”是引述原材料,就是“叙读”。对于短小的材料(如一首小诗)可以全篇引述,对长的材料应该作恰如其分的概括并作有针对性的引述。

特别注意:材料的转述应作一些技术加工,凡材料中与论点关系不大或毫不相干的内容都要淡化或删去,而材料中与论点密切相关或明确表达观点的内容则要强调和突出,达到“论点源自材料,材料生发论点”的要求。 第二步:提

“提”就是从引述的材料中提炼出“感想”,即中心论点。具体来说,在引述材料后,紧接着用一个句子点明中心论点。这一步十分重要,关系到文章的成败。 第三步:议

“议”就是对所选论点展开分析议论,对所选论据进行深入、透彻的剖析。当

然也可以发掘出材料中的论据来论证中心论点。 第四步:联

“联”就是“引申” “类比”,由此及彼地展开联想,特别要联系当前的社会实际。文章内容是否充实,是否具有针对性,关键就在这一步。

原材料再丰富,充其量也只是一个点,一个小小的点,是“沧海一粟”,如果再联系社会现实,这就像摄影机镜头画面定格后又逐渐地放大、放远、展开更广阔的背景一样,使得文章的内涵更丰富、更广阔。能使读者由衷感到从材料内提炼出的观点确实有意义,令人信服。是从“小”到“大”的深化。 第五步:结

“结”就是收束全文。它是在“议”的基础上水到渠成得出的结论。可以借用名言,再作概括;或诗意点化,升华论点;或画龙点睛,意味深长;或总结全文,发出号召„„一句话,就是使结尾回扣材料,照应开头,深化中心,使文章浑然一体。 说明:“引”“提”是文章的引论部分 “议”“联”是文章的本论部分 “结”是文章的结论部分

例题1: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今年9月1日开学后,一些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教材的学校发现,新初一的语文课文中,有些篇目被更换,其中包括鲁迅的《风筝》。一些专家解释原因说“鲁迅的文章过于深刻”。对此有人忧虑,有人遗憾,有人觉得很正常„„这让人不禁想起这几年“鲁迅文章大撤退”的类似新闻,一旦有鲁迅作品撤换就会引起广泛讨论,被反复提及。

请阅读以上材料,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1. 整体看材料 2.专家观点 3.大众反应 4.专谈鲁迅的意义价值

范文:

撤退中的变革

“鲁迅文章大撤退”这一曾经仿佛不可能的变化,现如今却真真正正地上演了。 每逢变革,必有人跳脚,有人大骂。这一次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为此忧虑者层出不穷。而对于专家“太过深刻”的解释,更是遗憾之声充耳不绝。(引)

然而,再多的反对也遮不住这一变革带来的希望。鲁迅,那个神坛上的伟人,已经走下来了。虽然他的作品从来都是不可忽视的存在,但那犀利的笔风和深邃的思考毕竟属于那个遥远的时代。(提)

曾经的中国,因鲁迅的文章而有了一扫阴霾的勇气。可是现在的社会已不是一片黑暗。阳光下的孩子们,如果从小便“横眉冷对”,他又怎么去面向光明。鲁迅的文章批判的手法太过锋利,让懵懂的孩子们执此利刃,只会伤人伤己。(议)

科技上的进步依赖改变,《物种起源》可以从生物“圣经”被打到“不完全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在改变世界之后,被新的理论所取代。真理永远在下一篇论文中。

2

科技如此,社会亦如此。从马克思理论到毛泽东思想,再后来治国方针也是与时俱进,不断变化。历史已经证明,没有一条理论是错的,改变是为了选择适合时代的暂时真理。

思想的变革虽不是科技和社会所能简单相比的,但就发展与改变的必要性来说,又是遵循这一普适规律的。鲁迅的思想,作过中华民族的北极星。但已经迈进黎明的我们,对于那“过于深刻”的文字,应该去批判的继承。很明显,孩子们还没有那个能力。(联)

曾经普及鲁迅的原因,是中国太需要有人站出来说话了。而现在的社会,充满了批评和谣言,甚至远超现如今的缺点。这时再培养出一批愤青,显然是弊大于利的。

社会的发展,关键在于思想上的改变。“鲁迅大撤退”是一种表象,而这种表象所体现出来的正是一种从初等教育开始,指引下一代中国人思想发展转变的改革。子曰:“齐一变,至于鲁。鲁一变,至于道。”千年前的圣人对于礼乐的崇拜已被淘汰,但他的一些思想,例如对于变革的追求,却依然伟大。鲁迅,也应该走上这么一条路。(联)

未来的孩子们,大概只能从《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来认识伟人鲁迅了。而他的思想,则应是被致力于社会学研究的学者反复咀嚼,以取其精华。

让鲁迅撤退吧,让思想改变吧,让社会进步吧。否则孩子们太累,社会也太累,就连鲁迅也该累了。(结)

范文: 教育的酸碱度

当四五岁的幼童在父母的监督下抱着一本厚厚的唐诗三百首记诵,当小学的孩子在本应闲适快乐的时光中对着奥数蹙眉无助,当初中生对着无法理解的鲁迅文章挠头,我们是否可以轻轻叹息然后语重心长地说“这对你们好”,然后发现一切被灌输的知识都被遗忘了?(引)

教育的超前性与强迫性的弊端在如今愈发显现。不免想说:教育也有自己最适合的酸碱度。(提)

教育的超前性阻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当鲁迅的文章渐渐退出初中语文舞台的时候,我们似乎可以看到教育者们所做出的尝试与努力。众所周知,鲁迅的文字深奥难懂,对于成年人来说尚且难以理解透彻,更何况刚刚小学毕业的孩子呢?用一个无法理解的视角去对待厚重的历史,结局往往不是误解、曲解历史,就是放弃。硬要一个低层次的个体接受更高层次的知识,超越了正常逻辑范围,不利于今后的思维发展。我们更常看到的是,当学生提出“不懂”之类的问题时,难以让学生理解的老师往往会搪塞或给出标准答案,这无疑对培养良好思维模式无益。究其根本,是超前教育惹的祸。(议)

更进一步说,过早开发儿童智力对于教育这个事业并无任何好处。《伤仲永》提供的模板便是所谓“天才儿童的陨落”。这足以成为一个血淋淋的鲜活事例:别让“深刻”伤了“深远”。(联)

而教育的强迫性则让教育本身无法突破。放弃“深刻”是适时而止,而不是彻底放弃。鲁迅背后所承载的是一腔爱国热血,是历史的沉淀。鲁迅的淡去并不是历史的淡去。诚然,作为义务教育的初中课本担负着让这种历史与精神为一代所传承的使命,但不一定非要以“课文”这样强迫的方式出现。强制的文化输入注定是失败的,因为其忽视了个体的感受与反叛力。而软性的文化输入也许可以更成功,因为只有一个人主动地去感知历史,体味文化,其所能得到的教育益处才会更加明显。只有深深根植于精神体系中的教育才是成功的,而其强制的“外壳”只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方式。所以我们该欣喜教育者们的尝试,而不是跳着脚责骂这是对文化的遗弃,对历史的亵渎。(议)

历史的车轮在不断转动,昼夜不息。而教育这个承载着它的重要土地,也需要不断的更新土壤。当教育真正避免了超前性与强迫性的过酸过碱离子,这片土地才能培育出一代更优秀,更有民族使命感的学子,而中华民族,才能看到更辉煌的明天。(结)

例题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据媒体报道,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学生高健,今年七月份毕业后在北京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无奈之下他在北大三角地和北大未名BBS 上发出信息,称将以“陪聊”为职业。他说,“陪聊”的创意来自与同学聊天,“陪聊”不是瞎聊,而是帮助解决大学生的一些心理困惑,如就业、学习等方面的问题。费用随意给,但不接受没有目的的聊天。

对此社会上议论纷纷。高健认为自己搞“陪聊”没有错误,是很阳光的,没有给父母丢脸。但还是对学校有点歉意,怕影响到学校的声誉。 要求:

①根据上面的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②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写一篇议论文。 ③不少于800字。

范文:

谁在无聊

初读此消息,我不免惊愕:堂堂一个北大光华的毕业生,竟无法在众多职业中找到适合自己的,而只能出此下策以“陪聊”为业?读罢我不禁陷入思考,高健的作法,究竟可不可取。

思考的结果是:此举纯属无聊,实乃浮躁在作崇。

因为浮躁,所以没有想到人之于社会的责任体现在对职业的认真严肃上;因为浮躁,所以不曾认识到人生而为人,应对自己同样负责。若说全国一流高等学府如此大者,花费四年光阴竟培养不出一个能立足于社会的人才,试问那是何等悲哀?如果北大竟果真无法教会学生如何行走于社会,又怎会每年千万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报考?如此观之,问题似乎只能是出在高健自己身上,择业时的浮躁,让他不能静下心来选择;而失业时的浮躁,直接导致了这一出看似无奈实则无聊的风波。如果他有心择业,专

3

注于个人素质与企业素质的配合,一个接受十六年教育的毕业生,怎会在偌大一个市场无处容身?如果他真的想以“陪聊”为业,何不去修一门心理学专业,再来服务社会,岂不更加实际而有效率?为什么弄得自己不伦不类,高不成低不就,最终没有一技之长?这样的选择,我想带给高健的不会是事业的成功,只能是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那么,问题真的只出在高健自己身上?高健现象所反映的浮躁心态,难道只是他一个人?不,不会是他一个,整个社会都在浮躁,这已不仅仅是教育改革的问题。经济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一个物质文明腾飞的时代,学生在追求更高的年薪,人民在追求更高的生活质量,政府在追求更高的GDP ,全国都在追求高速发展。在经济突飞猛进的洪流中,谁在追求精神的富足与安宁?谁还在崇尚“宠辱不惊”的潇洒恬淡?谁仍能像古人那样,拥有一份“闲看庭上花开花落”的优雅与悠静?有人担忧中国的经济会无法持久的发展,这种担忧不无道理,难保高速发展的背后,那愈演愈烈的全民浮躁不会变化为利刃,捅它一刀!更为可怕的是,全民的浮躁太容易被当成全民的“热情高涨”,被当成是社会在进步的标识,而实际上,社会的进步所需要的并不是万人齐声的口号,也不只是一串串数字,一座座高楼,美国一位学者说了,社会进步的标识是人民的幸福感提升,幸福感从哪来?心灵的富足与安宁,道德的高尚与纯净,文化的丰富与活跃„„总之,不会是心态的浮躁,和因浮躁产生的对人生的轻率和不负责。

一个人的无聊,千万人的浮躁。浮躁的社会氛围,那终点不会是民族的崛起的复兴!

例题3:近日,山东省发行了以孔子为主题的福利彩票。该彩票选用儒家经典著作《论语》中八句名言作为奖符,对应彩票的八个奖级,是中国第一款以孔子和儒家文化为主题的即开型彩票。

对此,你有何看法?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被出卖的孔子

电影《孔子》票房正创佳绩之时,“孔子彩票”又闯入了人们的视野。如果说这样的举动还不算是在“消遣孔子”的话,那么试想若“孔子彩票”被日本、韩国发行,国人又会有多么激烈的反应呢?幸好,这次出卖孔子的不是“外邦人”,而是山东省福利彩票中心——这想必孔子在焚书坑儒、十年批斗之后也没有料到吧?

我们消遣孔子,表面上说在弘扬传统文化,然而谁又能否认我们在购买彩票甚至是同意彩票上市的时候其实是在消费经典呢?文化和金钱本不对立,然而讽刺的是我们的文化需要用博彩去推广,我们的博彩又需要用《论语》去推动。博彩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活动,多数购买彩票的民众关注的是奖金的数额,而并不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开奖。人们看到“谢谢参与”时并不是因为没有学习到“有朋自远方来”而失落,反而

是因为没有得到从天而降的人民币而黯然神伤。因此,孔子彩票显然不符合其推广的理由以及其想打造的“文化效应”。

给博彩一个高尚的理由其实才是发行这款创新彩票的独到之处。然而我敢肯定,那八个奖符中定没有论语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一句。博彩,谁是冲着文化而去的呢?还不是为了自己那投机取巧的消遣心理,为了那看似容易得到的、不费脑力体力的利益嘛?那么,卖彩票和买彩票的人即都是“喻于利”,都是在所谓“传承经典”的同时狠狠地当了一回“小人”。也不知这彩票发行后我们到底该购买这彩票去当小人,还是该因这彩票感悟《论语》从而放弃求利、抵制这彩票来当君子。

为了钱出卖自己的文化着实说得有些绝对了,但不可否认,当下借文化之名敛财的现象早就一发不可收拾。红楼选秀出卖了《红楼梦》,干脆面中不符史实的三国形象出卖了《三国志》,网络游戏更是接连出卖了《西游记》、《水浒传》,人们抱着“大话”“水煮”的心理一探究竟,直到如今人们甚至更加直白地借论语奖符之名去吸引国民去当孔子所不屑的“小人”——这一切都还是当初弘扬文化的初衷所期翼的吗?这一切都还不是以利益收场,靠文化吸金,模糊了演义与史实之界限,模糊了商业营销与精神信仰之界限的愚昧。更严重地说,是一种模糊了消遣与敬畏之界限的缺失啊。

文化经典可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可以遍布大街小巷,也可以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然而,只希望我们并不是因为它们背后的金钱和虚构而津津乐道,而是因为它们真正浸入我们的精神世界,能够随时随地被人们想起并予我们智慧的道理和健康的心态。作为被国人称为“缺失信仰一代”的90后中一员,我又可否有资格问——

是谁出卖了孔子们?又是谁让我们“缺失了信仰”?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

相信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会为祖国五千年来留给我们的无数文化瑰宝而赞叹、而自豪的。尤其是对于儒家思想,不论赞同与否,我们都会在心底深处为其留下一方净土,这是国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敬与深爱。

然而,近日山东省发行了孔子主题彩票后,却引来了纷纷议论。孔子是坐在神坛之上的国学之父,而彩票却是市井间的功利之物。当阳春白雪生生化成了下里巴人时,人们所持的怀疑态度也是不难理解的。

我们对孔子的爱与尊敬,自此纷争之中可见一斑。然而尊爱虽存,我们对于孔子的了解与感悟又实在是太少了。人们把孔子这一文化符号看作是阳春白雪,正是其只可远视而难以亲近的表现。当国学经典终于成了心中一个高尚而模糊的影子,当学者

4

们的提倡与呐喊终于再打不动我们麻木的心,我们还有什么资格为孔子的“被贬”而不平?

我们有理由为孔子走下神坛走上彩票而惋惜,也可以认为有关人员是在贩卖孔子贩卖文化。然而,我们终于无法否认现代人尤其广大群众与孔子儒学之间,存在着一条极难逾越极难弥补的深渊。这深渊,便是那下里巴人的琐事——柴米油盐,住房生计。我们的老百姓自是跨不过这深渊的,那么也就只好请孔子屈尊。我们的希望,就在于彩票刮开之时,无论中奖与否,购买者在看到孔子的名言——或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或是“学而不思则罔”——之时,心底里就有一块柔软,被轻轻触动了一下。这触动便是一个开端,这因文化的冲击而生的感动,便是深渊被填补的开始。让百姓亲近孔子,从这份感触开始。

当百姓讲坛渐渐升温时,我们看着于丹另类地解读孔子,我们耳畔也响起各样反对的声音,然而《论语》的销量却也有了飞跃;当电影《孔子》进行宣传时,多家媒体均对片中孔子与南子的暧昧关系表现出极大兴趣,但当大家走进影院,看到电影中那个正直善良的老人时,我们终于对孔子有了一份了解。我们心目中阳春白雪的孔子,或许会以下里巴人的面目呈现在我们眼前,但他高雅的实质,却不曾改变,也不会改变。

当阳春白雪化为下里巴人,谁又能说这不是件好事呢?

文化的生存

山东出大汉,想象中的大汉们都应是鲁而直的,可这回却干了件精细而又实用的事。

想必,山东彩票的发行部门也是想了很久才决定用孔子来做彩票的形象代言人的,而且,光是选出孔子的八句话来,就非常的费神。这很有点实用主义的味道,借用孔子的文化影响力,以及自己的地缘优势,造势、宣传,来扩大彩票的销路,可谓是一妙招。

是啊,这样的一种彩票,打开了彩票的销路,而那彩票上印着的儒家经典和其代表着的儒家文化“销路”又在哪里呢?

这销路,可以理解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这其中,文化的传播方式是值得我们所探索的。当然,对于这件事来说,有人会提出质疑,毕竟,将孔子这种两千年来被中国人奉若神明的文化宝库与彩票、金钱直接挂钩,好像还不太能为人接受。但想想看,这样的一种方式是不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孔子及其思想的传播呢?传统文化的缺失,一定程度上说,并不是由于人们的蔑视,反而是因为人们的过于敬仰。孔子在两

千年的传承过程中,已经在人们的心底被捧上神坛。是的,敬若神明带来的结果是被束之高阁,这就是伟大的代价。而这一次,山东人们却换用了一种方式,第一次将孔子与即开型彩票联系在一起,从而当了一次宣传的媒介。

有人说,这样的传播方式会让儒家文化变了味,与现实世界的金钱联系到一起。但是,文化就是一个坚强而又脆弱的东西,坚强在于其长久而广博的生命力,而脆弱就在于其在传播过程中会被修改、润饰,包括与最实际的金钱联系在一起。我认为,儒家文化的坚强是寄寓在其变通的传播方式上的。在漫长的历史中,又有多少刚强、不知变通的文化消失了呢?也许亚历山大图书馆中的,那些希罗的被埋没的手稿,能告诉我们高高在上的、骄傲的文化的没落吧。更何况,文化需有其最适合的载体,在特定的社会中,必然有其最适宜的存在形态。于是,所谓的变了味儿,也只是一种人们的主观的看法,并不能说如何做,是对文化好的,抑或是坏的。如果没有适应性的调整,恐怕“至刚易折”这个道理就有要应验了。孔子的“即开型彩票”,这种对儒家文化的操作,可以说是一种尝试,为了儒家文化能继续生存下去的尝试。

诚然,文化的转变是无法“即开”的,而且彩票的发行单位也许也不是有我上面讲的文化宣传的想法。但这应是一种趋势,是传统文化自己走下神坛,推销自己的趋势,是文化在找其传播途径的一种尝试。

还记得在电视中看到有一间在魏玛的小酒馆中,服务生扮演浮士德,并于扮演魔鬼的演员进行表演,幽默风趣的语言和动作令人捧腹。都说德国人死板,但他们不也在进行对文化传播的一种尝试吗?

是的,文化不是一个死的东西,它更像一种生命体,为完成其使命必须做出适应。这就是文化其必然要完成的过程。至于其过程中,必然要付出走错路的代价,这也是甜蜜的痛苦。

面对鲁迅作文2000字

初一作文

书店的清冷处放了几个书架,都是些名人名著,其中一格贴着“鲁迅”的标签。但署名鲁迅的书不多,反倒是研究鲁迅、怀念鲁迅的书不少。其中一本书的装帧很考究,咖啡色的厚皮封面上还镶嵌着鲁迅的头像,立体浮雕,凹凸有致,黄铜制成。如此考究的包装,价格当然不菲,实际上,它足以买下两本鲁迅著作的平装本了。近些日子又去逛时,发现鲁迅这一格腾出了一半位置,放上了周作人的书,还加了一个“周作人”的标签,这让人想起了法国先贤祠中的伏尔泰与卢梭,将鲁迅与周作人摆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不知是否有意为之。对于鲁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再熟悉不过了,一瞧见“鲁迅”二字便会肃然起敬。看他的脸,短发竖立,目光犀利,眉头紧锁,面庞消瘦,或沉思或眺望,没有笑容,神情凝重而严峻,我总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只恨生得晚,未瞧见他老人家的真容。至于这份敬畏从何而来,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他的“三家五最”无人可比,又觉得他临死前对怨敌一个都不原谅的姿态让人敬畏。我觉得他堪比马克思:生前有很多敌人,但没有一个公敌。当然,这些内容都是从老师那儿得知的,细想起来,方发觉奇怪,我为何敬仰鲁迅?记得最早接触鲁迅,是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老师在讲台上撇开了课文,单讲起了鲁迅。他将鲁迅一生的作品按时间列了出来,让我们记住并强调这是重要考点,后来还专门考过一张鲁迅专辑的试卷,到现在还记得内容。如果在我熟睡的时候有人大喊一声“鲁迅”,我在梦中都能发出呓语:“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鲁迅,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一个鲁迅包含了太多的考点。在一群学生中报出鲁迅名号后,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喊:“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种情形与背“床前明月光”极相似,不同“嘴脸”顷刻统一了“口径”。后来鲁迅就像月经一样,几乎每一学期都会定时出现,且随着学期数增多,愈发有了规律性,每次都会流出新血来。“鲁迅”所包含的考点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年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至1926年年至1935年……”似乎我们不只要记住鲁迅写的文章,还得记住文章的出版顺序及鲁迅的生活轨迹。这种感觉简直就像唐玄宗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的爱一样了,不过他是爱屋及乌,甚至捧出了炙手可热的杨国忠。而我则是恨乌及屋了,正是对鲁迅先生事无巨细人生经历背诵的厌恶,也波及到了鲁迅本人的文章。实话讲,鲁迅的文字颇有趣味,尤其是《朝花夕拾》中捕鸟一类的童年小事,真叫人觉得亲切,令人艳羡,但这只限于课外阅读,在课堂上,鲁迅的文章便不是用来读的,只是用来分析的。时常一节课的时间只分析几句话。一字一句地解剖,挖出作者的潜台词,剖出每一个副词的意味,甚至连标点也不放过。凡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优良产物大多应记得鲁四老爷在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陆续说出的三个“可恶,然而——”,据专家言,三个“可恶,然而——”各自都有确定的深刻含义。记得当时讲解时,头顶上电风扇吱嘎吱嘎地响,老师则用嘶哑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引导我们往标准答案靠近。最后,由于我们“朽木不可雕”,老师公布了答案,我们埋头记下一些标准权威的文字分析。若借用迅哥儿的话说,他不想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我们也不想知道“可恶,然而——”有三种“深刻含义”。若说新文化运动推倒了一座孔子像,那鲁迅便是被新立起来的。所有人到他面前都莫名敬畏。至于为何敬畏,我们会背诵:他的文字像匕首,寸铁杀人,一针见血。但我不明白为何无人说鲁迅的文章似大鹏呢?你看那色彩瑰丽奇特的《故事新编》!我想大致是我们这些青年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别人的权威的缘故吧。悲哉!鲁迅一生呐喊,不就是叫青年觉醒、相信自己吗?他彷徨,不就是因为国人过强的他信力吗?鲁迅叫我们“疑”,用他的文字叫我们“疑”,而我们正是捧着这样的文字,却只是“信”,信权威,信专家,信老师……唯独不信自己!《圣经》人人尚可读出不同,独这鲁迅的文章只由一小撮人把持话语权。真可以说是越学习鲁迅,越没有鲁迅了。我们晓得鲁迅一生的经历,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林林总总,都一清二楚。鲁迅的文章有权威的注释,甚至不用读他的文章,背熟注释、写作背景便可得高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鲁迅与孔子一样沦为一件外衣,在各式各样的试卷中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鲁迅在《死》中说“赶快收殓,埋掉,拉倒”。这是诚恳的苦求,苦求世人忘记他,管自己的生活。作为我们的“民族魂”的鲁迅有着深刻的思想、犀利的文字,只是,在面对鲁迅的文字时,我们常常被“时代背景”“深刻含义”格式化,或许,这才是阅读鲁迅的最大悲哀。希冀所有人与我一样,面对鲁迅,只沉醉于文字本身,感受它的深沉、幽默,它的犀利、智慧,向对待一切作家的文字一样,发出我们自己内心的感触便好。

书店的清冷处放了几个书架,都是些名人名著,其中一格贴着“鲁迅”的标签。但署名鲁迅的书不多,反倒是研究鲁迅、怀念鲁迅的书不少。其中一本书的装帧很考究,咖啡色的厚皮封面上还镶嵌着鲁迅的头像,立体浮雕,凹凸有致,黄铜制成。如此考究的包装,价格当然不菲,实际上,它足以买下两本鲁迅著作的平装本了。近些日子又去逛时,发现鲁迅这一格腾出了一半位置,放上了周作人的书,还加了一个“周作人”的标签,这让人想起了法国先贤祠中的伏尔泰与卢梭,将鲁迅与周作人摆在这样一个尴尬的位置,不知是否有意为之。对于鲁迅,作为一名中学生,我再熟悉不过了,一瞧见“鲁迅”二字便会肃然起敬。看他的脸,短发竖立,目光犀利,眉头紧锁,面庞消瘦,或沉思或眺望,没有笑容,神情凝重而严峻,我总有一种顶礼膜拜的冲动,只恨生得晚,未瞧见他老人家的真容。至于这份敬畏从何而来,我也不知道,只是觉得他的“三家五最”无人可比,又觉得他临死前对怨敌一个都不原谅的姿态让人敬畏。我觉得他堪比马克思:生前有很多敌人,但没有一个公敌。当然,这些内容都是从老师那儿得知的,细想起来,方发觉奇怪,我为何敬仰鲁迅?记得最早接触鲁迅,是一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那时老师在讲台上撇开了课文,单讲起了鲁迅。他将鲁迅一生的作品按时间列了出来,让我们记住并强调这是重要考点,后来还专门考过一张鲁迅专辑的试卷,到现在还记得内容。如果在我熟睡的时候有人大喊一声“鲁迅”,我在梦中都能发出呓语:“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关于鲁迅,这是一种条件反射,一个鲁迅包含了太多的考点。在一群学生中报出鲁迅名号后,大家会异口同声地喊:“字豫才,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这种情形与背“床前明月光”极相似,不同“嘴脸”顷刻统一了“口径”。后来鲁迅就像月经一样,几乎每一学期都会定时出现,且随着学期数增多,愈发有了规律性,每次都会流出新血来。“鲁迅”所包含的考点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年发表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

1918年至1926年年至1935年……”似乎我们不只要记住鲁迅写的文章,还得记住文章的出版顺序及鲁迅的生活轨迹。这种感觉简直就像唐玄宗对“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的爱一样了,不过他是爱屋及乌,甚至捧出了炙手可热的杨国忠。而我则是恨乌及屋了,正是对鲁迅先生事无巨细人生经历背诵的厌恶,也波及到了鲁迅本人的文章。实话讲,鲁迅的文字颇有趣味,尤其是《朝花夕拾》中捕鸟一类的童年小事,真叫人觉得亲切,令人艳羡,但这只限于课外阅读,在课堂上,鲁迅的文章便不是用来读的,只是用来分析的。时常一节课的时间只分析几句话。一字一句地解剖,挖出作者的潜台词,剖出每一个副词的意味,甚至连标点也不放过。凡是我国应试教育的优良产物大多应记得鲁四老爷在祥林嫂被婆家抢走后陆续说出的三个“可恶,然而——”,据专家言,三个“可恶,然而——”各自都有确定的深刻含义。记得当时讲解时,头顶上电风扇吱嘎吱嘎地响,老师则用嘶哑的声音声嘶力竭地引导我们往标准答案靠近。最后,由于我们“朽木不可雕”,老师公布了答案,我们埋头记下一些标准权威的文字分析。若借用迅哥儿的话说,他不想知道“茴香豆”的“茴”有四种写法,我们也不想知道“可恶,然而——”有三种“深刻含义”。若说新文化运动推倒了一座孔子像,那鲁迅便是被新立起来的。所有人到他面前都莫名敬畏。至于为何敬畏,我们会背诵:他的文字像匕首,寸铁杀人,一针见血。但我不明白为何无人说鲁迅的文章似大鹏呢?你看那色彩瑰丽奇特的《故事新编》!我想大致是我们这些青年不相信自己,只相信别人的权威的缘故吧。悲哉!鲁迅一生呐喊,不就是叫青年觉醒、相信自己吗?他彷徨,不就是因为国人过强的他信力吗?鲁迅叫我们“疑”,用他的文字叫我们“疑”,而我们正是捧着这样的文字,却只是“信”,信权威,信专家,信老师……唯独不信自己!《圣经》人人尚可读出不同,独这鲁迅的文章只由一小撮人把持话语权。真可以说是越学习鲁迅,越没有鲁迅了。我们晓得鲁迅一生的经历,小说集,散文集,散文诗集,杂文集,林林总总,都一清二楚。鲁迅的文章有权威的注释,甚至不用读他的文章,背熟注释、写作背景便可得高分。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鲁迅与孔子一样沦为一件外衣,在各式各样的试卷中被分析得支离破碎。鲁迅在《死》中说“赶快收殓,埋掉,拉倒”。这是诚恳的苦求,苦求世人忘记他,管自己的生活。作为我们的“民族魂”的鲁迅有着深刻的思想、犀利的文字,只是,在面对鲁迅的文字时,我们常常被“时代背景”“深刻含义”格式化,或许,这才是阅读鲁迅的最大悲哀。希冀所有人与我一样,面对鲁迅,只沉醉于文字本身,感受它的深沉、幽默,它的犀利、智慧,向对待一切作家的文字一样,发出我们自己内心的感触便好。

灯下漫笔作文3800字

初三作文

1

《灯下漫笔》教案4

胡学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3、品味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的,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的画皮。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二、关于作者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 1、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

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六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八九段时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人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拟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朝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作品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全文结构严谨,浑然成篇。 四、感情基调

鲁迅随笔,包含着强烈的爱僧感情,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厚感情。闹“小玩艺”“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收拾”“厘定规则”“措辞太绕湾子”等,愤怒抨击封建专制暴君;“„„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万分喜欢”“心悦诚服”“恭颂”“中立”“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等,讽刺批判不留情面;“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批判、同情融为一体。一篇说理性随笔包含如此复杂强烈的感情,实在称得上是一篇奇文。

2

[板书]

现实 历史 现实

(引子) (观点) (号召) ↓ ↓ ↓

事 想 现象 本质 不满 创造

兑钞 变奴隶 治乱 做不成奴隶 第三样时代 | | | 做稳了奴隶 | |

原因 批专制,揭奴性 出路

(由小及大) (情理交融) (画龙点睛)

五、鉴赏要点

1、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了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真实”,将生活小事,人事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提示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镥 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学这篇《灯下漫笔》,要注意这一“一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表现本文中,是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我们真实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翻出一个如此学生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包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情感和理性始终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要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都有认识和把握这一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为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的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擗入各级党委的理性认

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 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描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超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3、语言富有力度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随笔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随笔,说理抒情为主,语言更好,实在不容易。鲁迅随笔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随笔的最大特色是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大,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鉴赏时不能不引起注意。

1

《灯下漫笔》教案4

胡学文 教学目标

1、了解“随笔”的文体特征。

2、学习鲁迅文章的个性化的语言特点,特别是它的战斗性。 3、品味作者以情入理,情理交融的表达艺术。 教学重点

1、关于文章的主题理解是教学的重点。

2、本文直写事实,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过程 一、解题

这是一篇随笔,随笔是散文的种。五四运动以来随笔十分流行,其特点是借事抒情,夹叙夹议,意味隽永。《灯下漫笔》的“漫笔”原意为随手写来,不拘一格,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作者笔触所及,牵涉中国几千年的,从军阀到商民,从皇帝到“奴隶”,从旧历史学家到复古主义者,从平民百姓到现在青年,都一一透视出他们的历史地位,作者善于以小见大,从现象到本质,显示了高度的概括力,强大的穿透力和深刻的批判力,鲁迅的笔如匕首、投枪,直刺封建专制主义和蒙昧主义,戳穿了反动统治者和御用文的画皮。 从语言讲情感基调。

本文虽多为冷静的理性分析,但也不管浓郁的抒情。“将人不当人,不但不当人,还不及牛马”,“乱离人,不及太平犬”,这是恨封建社会的黑暗;中国百姓,“强盗来了就属于官,当然该被杀掠;仿佛又属于强盗似的”,这是哀百姓之不幸;当牛做马,“情愿自己寻草吃”,谁“定下什么奴隶规则来,自然就皇恩浩荡了”“万姓胪欢”了„„这是怒中国人沉睡之不醒;至于对旧史学家和复古主义者的揶揄讽刺,更是入木三分了。

总之,全文将愤怒、同情、批判、讽刺熔于一炉,使感情和理性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理中生情,情中化理。 这篇作品的主题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是作者思考国民性问题,批判国民的奴性人格和奴才传统。两者融为一体,互相补充。

二、关于作者的情况由学生自己归纳 1、要注意鲁迅生活的时代。

2、鲁迅的经历和他的作品是有很大关系的,他的家庭的衰败,对人世冷暧的感悟,然后到日本仙台学医(《滕野先生》)想救治人的病体,其间一件事对他的触动太大,那就是日俄战争用中国人做靶子,而许多的中国人做观众和看

客,他深知,一个民族即使身体再强壮,若他的灵魂是不健康的,那他只能做无聊的看客,于是他决定弃医从文。

3、鲁迅的主要作品集 小说集

《呐喊》《傍惶》《故事新编》 散文集

《朝花夕拾》 杂文集

4、关于鲁迅的评价

三、文章结构

这进一步理解思想内容,我们现在分析一下结构层次。教学时可灵活把握,简要讲授。 全文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1—5段),叙述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从钞票兑换现银这件事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就奴隶,而且变成了之后,还万分喜欢。”

第二部分(6—11段),回溯中国历史,指出中国历史只能概括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六段,指出中国精神文明的“高超”,正在于使人们安于奴隶的地位,把“牛马”的命运当作“太平盛世”来“恭颂”;而封建阶级的史学家也粉饰太平,说什么“咱们向来就很好的”。真的很好吗?在第八九段时里,作者列举大量事实,尖锐地指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人格,至多不过是奴隶„„”所谓“皇恩浩荡”“天下太平”的时候也是有的,那不过是来了一个“较强”或“聪明”或“狡猾的”“新主子”或“外族的人物”,拟定了“奴隶规则”,把百姓引上了“奴隶的轨道”罢了。第十十一段承接上文,水到渠成地指出,“先儒”所说的历史上“一治一乱”时代,实际上是“一、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封建社会的实质。

第三部分(12—14段),讽刺当时的现实,实际上还是循环在这两个朝代的阴影里,帝国主义、封建军阀统治下的中国实际上是百姓“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作品由第一部分的引子,引出第二部分的观点,第三部分以讽刺现实,展望未来作结。全文结构严谨,浑然成篇。 四、感情基调

鲁迅随笔,包含着强烈的爱僧感情,这篇作品也不例外。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深刻剖析,对国民命运的高度概括,对未来时代的深切期盼,都包含了作者的深厚感情。闹“小玩艺”“将奴隶规则毁得粉碎”“收拾”“厘定规则”“措辞太绕湾子”等,愤怒抨击封建专制暴君;“„„虽不算人,究竟已等于牛马了”,“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专制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百姓就希望来一个另外的主子”等,深切同情老百姓的悲惨境遇;“万分喜欢”“心悦诚服”“恭颂”“中立”“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等,讽刺批判不留情面;“无须反顾”“前面还有道路在”、创造“第三样时代”等,表达鼓舞,寄予希望。全文感情基调以怒和怜为主,愤怒、讽、批判、同情融为一体。一篇说理性随笔包含如此复杂强烈的感情,实在称得上是一篇奇文。

2

[板书]

现实 历史 现实

(引子) (观点) (号召) ↓ ↓ ↓

事 想 现象 本质 不满 创造

兑钞 变奴隶 治乱 做不成奴隶 第三样时代 | | | 做稳了奴隶 | |

原因 批专制,揭奴性 出路

(由小及大) (情理交融) (画龙点睛)

五、鉴赏要点

1、直写事实,由小及大

鲁迅在他的《什么是“讽刺”》(《且介亭杂文集》)中说,讽刺“所写的事情是公然的,也是常见的,平时谁都不以为奇的,而且自然是谁都毫不注意的„„现在给它特别一提,就动人”。这几乎概括了鲁迅杂文创作的全部精义。所谓“特别一提”,按照鲁迅的意思,就是既不虚构,也不夸张,往往只是“直写真实”,将生活小事,人事精神,特点突出,再引发联想,提示裨。鲁迅又曾把杂文比作“显微镜”,他在《做“杂文”也不易》(《集外集拾遗补编》)中说:“比起高大的天文台来,杂文有时确像一种小小的显微镜的工作。”镥 迅的意思是,写杂文有时像在显微镜下工作本来是一些不被人看见或不被人注意的东西,被它一放大,特点就显示了,便引起人们的注意甚至震惊,便有了艺术力量。这就是“以小见大”。

教学这篇《灯下漫笔》,要注意这一“一直写事实,以小见大”的特点表现本文中,是在北洋政府时代生活中一件大家时都曾遇到的小事,并没有半点虚构和夸张。一般人谁会将钞票折兑成现银之事与中国历史和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呢?又怎么联系得起来呢?鲁迅就有这本事。开头谈钞票之事,作者谈得轻松,读者看得轻松,感觉是一位家庭妇女在为菜市又涨价发牢骚。可是当读到“一包现银塞在怀中,沉垫垫地觉得安心,喜欢的时候,却突然起了另一思想,就是,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我们真实还觉得莫名其妙,之后便恍然大悟,拍案叫绝,从如此平凡的日常生活小事,翻出一个如此学生的话题,提炼出如此深刻的思想,非大手笔莫能为也。

2、披情入理,情理交融

鲁迅随笔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在议论的过程中,包含着巨大的激情。他的议论是情感化的。在这篇随笔中,他情感和理性始终作用、相互渗透。这源于鲁迅对于中国历史的深沉思考和激烈否定,因为他对封建制度和封建暴君产生憎恨之情,对中国国民的命运和奴性要格产生巨大的同情和讽刺批判之情,他都有认识和把握这一兴趣;反过来,随着这一情感的增强,对中国历史裨和国民性格的理性认识又不断深化,而理性认为越深刻,对它的情感也越真切。这就使本文具有了这样的一种特点:理中生情,情中化理。鲁迅把他对中国社会历史和现实鞭擗入各级党委的理性认

识融化在感情之中。

这篇文章的披情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者将议论与叙述、描写、抒情结合为一体。第一部分是叙述换现银的经过,描写心理变化的过程,叙述描写交融一起。第六段是叙述,第七段是 议论带抒情,第八、九是叙述带议论,四种表现方法中,议论与描述、描写、抒情似盐溶于水,不知何者为盐,何者为水了。特别是作者将中国人的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的时候,表面上似乎在作一个论断,但作者内心的情感却汹涌澎湃,他恨封建暴政,他怨国民麻木,他盼中国超出循环怪圈,各种感情熔铸于这一结论中。二是议论以作者的感情为内在的动力。正是在暗夜沉沉之时,作者心海翻滚,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强烈情感化的感受和认识,才促使作者在灯下奋笔疾书,发出如此深刻而偏激的议论。在阅读这篇文章时,我们虽然看不到,但分明感觉到了作者情感的脉搏在激烈跳动。千方百计将钞票换成银后,现银沉重,心情更沉重。这沉重的感情,促使作者思考中国历史和国民性的重大问题。作者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愤怒而悲哀地得出中国历史的两个时代的结论。文章结尾一个叹号,更是寄托了作者一片深情,固然悲哀,却不绝望。整篇文章,感情像一部马达,轰轰开过,留下一片深痕,使人感奋,催人思索。

3、语言富有力度

鲁迅作品非常具有个人风格,他的作品不用署名,单看语言,就能辨识。他的随笔更有个性化特色。一般随笔,说理抒情为主,语言更好,实在不容易。鲁迅随笔以个性化著称,双关、反语等使用起来得心应手,处处可见幽默、讽刺、嘲笑。而鲁迅随笔的最大特色是进行高度哲理化的议论。这就使语言具有无比的力度,像匕首,似投枪,刺向敌人,无法招架。《灯下漫笔》中,他将中国人两个时代,“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做稳了奴隶的时代”,总共20个字,就道出了千百万中国人所经过的历史;它高度浓缩,胜过某些史学家的“巨著”,它有雷霆万钧的力量,砸向封建专制暴君,分量之大,实属罕见。

这篇文章的语言力度还表现在用字用词上,如“蔡松坡先生溜出北京”的“溜”字,“历来所闹的就不过是这一小玩艺”的“闹”字,“中国的百姓是中立”的“中立”等字词在作品中俯拾即是,它们准确形象,入木三分,概括了现象,揭示了本质,显示了语言的威力。鉴赏时不能不引起注意。

励志爱情格言大全作文4100字

初二作文

希望这篇《爱情励志名言》的文章,能让您有所收获, 喜欢就马上行动分享吧!

爱情励志名言

1、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

2、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3、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4、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西塞罗

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6、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

7、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伊壁鸠鲁

8、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9、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10、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11、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12、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鲁迅

13、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王尔德

14、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威廉·特姆坡

15、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马克·吐温

16、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17、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 托尔斯泰

18、要是爱情不允许彼此之间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有差异呢?——泰戈尔

19、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口泉眼,不断喷涌出生命、活力、爱情。如果不为它挖沟疏导,它就会把周围的土地变成沼泽。——马克·拉瑟福德

20、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乔·格兰维尔

21、爱情不过是一种疯。——莎士比亚(励志中国 )

22、爱情是耗尽锐气的激情,爱情是置意志于一炬的火焰,爱情是把人骗入泥潭的诱饵,爱情将剧毒抹在命运之神的箭上。——梅斯菲尔德

23、爱情是心中的暴君;它使理智不明,判断不清;它不听劝告,径直朝痴狂的方向奔去。——约·福特

24、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托·富勒

25、短暂的离别会促进爱情,长久的分离却会将它扼杀。——夏尔·德·圣埃弗雷芒

26、爱情是一首美好的歌,但它不容易谱写成功。

27、爱情是个变幻莫测的家伙,它渴望得到一切,却几乎对一切都感到不满。——马德莱娜·德·斯居代里

28、爱情就像财富,有赖于命运之轮,它始终处于剧烈的上下颠簸之中。——范布勒

29、一旦爱情得到了满足,他人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高乃依

30、女人的一生就是一部爱情的历史。——华·欧文

31、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乔·拜伦

32、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史达尔篇二:爱情名言警句

爱情名言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爱情名言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1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2.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3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4.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点寂寞。

5 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6 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7.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8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9.说过不会比你先走,说过就算走也决不回头,说过不再用手试泪,说过就算你走也不在原

地逗留,说过的不在也再,说过的一切已不算,你的臂弯已不再是我心灵的港湾,而那些承诺不过是无稽之谈。 10 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爱情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1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2.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3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4.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这篇有关于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转载请保留) 。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不是每个丈夫都觉得他的妻子美,

至少是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是美的。

——黑格尔

人的一生中最要紧的发现自己,而在婚姻中则是被人所发现。

——冉拉尔

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

——拉萨尔

不但要用眼睛,也要用耳朵去选择爱人。

——柏拉图

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

——约翰生

只有一个男子的专恋能够适应一个少女的初恋要求;

也只有少女的初恋能够满足一个男子的末恋的欲望。

——海克尔

不能使你发奋的爱,不如不爱。

——拿破仑

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卢梭

婚姻的唯一伟大之处,在于唯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

——罗曼罗兰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如果不是每个丈夫都觉得他的妻子美, 至少是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是美的。 ——黑格尔 人的一生中最要紧的发现自己,而在婚姻中则是被人所发现。 ——冉拉尔爱情是两个人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爱情经典语录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的破碎,我便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抚平一个人的伤痛,

或是减轻一个人的痛苦,或是帮助一只昏厥的鹧鸪,

送它重新的回到温暖的窝,我便不虚此生。

爱,不是相互依恋的缠绵,不是海誓山盟的承诺;

爱,是默默付出的实践,是以真情体贴冷漠的温柔。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坏不是指心肠狠毒,自私无情什么的。而是指油嘴滑舌,花言巧语。一般的好男人以为说情话是油嘴滑舌,轻浮肉麻的表现,所以不愿去做。对别人这样说是不

对,可是对自己老婆,就要油嘴滑舌一点。为什么不能做个心好嘴滑的男人呢? 幸福是怎麼?幸福是睡得好。

幸福是您喜欢的人也喜欢您。

幸福是随便走走没目的什麼也不想。

幸福是冬天等巴士时喝热维他奶。

幸福是看一本精采的好书。

幸福是想起心上人而偷笑。

幸福是情人用体温为你送暖。

幸福是生活简单。

幸福是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星。

每个人都需要幸福。

您幸福吗?您同意吗?

感情的事基本上没有谁对谁错,他(她)要离开你,总是你有什么地方不能令他满足,回头想想过去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美好的。当然,卑劣的感情骗子也有,他们的花言巧语完全是为了骗取对方和自己上床,这样的人还是极少数。

只会读书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们也只会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一下,只会扮靓的女人只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样。服饰美容是做好一个女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你还需要多看书。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的破碎,我便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抚平一个人的伤痛,

或是减轻一个人的痛苦,或是帮助一只昏厥的鹧鸪,

送它重新的回到温暖的窝,我便不虚此生。 爱,不是相互依恋的缠绵,不是海誓山盟的承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爱情经典语录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篇三:昆妮老师---关于爱情的励志名言名句 昆妮老师---关于爱情的励志名言名句

1、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2、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

3、当一个人谁都不爱的时候,他就可以爱上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4、梦自己想梦的,做自己想做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会再来。

5、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具僵尸

7、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

8、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两相情愿,好结亲眷爱情的王国不用刀剑来统治。

10、没有阳光花儿不香,没有爱情生活不甜。

11、当心变得坚硬的时候,温柔的手就难以触摸上去,一些纯粹的观念,就无情而疼痛地摧毁了。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没有爱情的人生叫受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4、当强烈支持幻想曲的灼热耗尽,凛冽的寒冬来临,多情岂能代替火焰取暖,秋波又岂能代替食物充饥?

15、看中了就不应太挑剔,因为爱情不是在放大镜下做成的。

希望这篇《爱情励志名言》的文章,能让您有所收获, 喜欢就马上行动分享吧!

爱情励志名言

1、你明白,人的一生,既不是人们想象的那么好,也不是那么坏。——莫泊桑

2、首先是最崇高的思想,其次才是金钱;光有金钱而没有最崇高的思想的社会是会崩溃的。——陀思妥耶夫斯基

3、如果痛苦换来的是结识真理、坚持真理,就应自觉的欣然承受,那时,也只有那时,痛苦才将化为幸福。——张志新

4、严肃的人的幸福,并不在于风流、娱乐与欢笑这种种轻佻的伴侣,而在于坚忍与刚毅。——西塞罗

5、你想成为幸福的人吗?但愿你首先学会吃得起苦。——屠格涅夫

6、我们手里的金钱是保持自由的一种工具。——卢梭

7、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伊壁鸠鲁

8、幸福的斗争不论它是如何的艰难,它并不是一种痛苦,而是快乐,不是悲剧的,而只是戏剧的。——车尔尼雪夫斯基

9、人们所努力追求的庸俗的目标,财产、虚荣、奢侈的生活,我总觉得都是可鄙的。——爱因斯坦

10、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阿·巴巴耶娃

11、想不付出任何代价而得到幸福,那是神话。——徐特立

12、穿掘着灵魂的深处,使人受了精神底苦刑而得到创伤,又即从这得伤和养伤和愈合中,得到苦的涤除,而上了苏生的路。——鲁迅

13、人真正的完美不在于他拥有什么,而在于他是什么。——王尔德

14、谦卑并不意味着多顾他人少顾自己,也不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无能之辈,而是意味着从根本上把自己置之度外。——威廉·特姆坡

15、人类是唯一会脸红的动物,或是唯一该脸红的动物。——马克·吐温

16、习惯就是习惯,谁也不能将其扔出窗外,只能一步一步地引下楼。——马克·吐温

17、人生并非游戏,因此,我们并没有权利只凭自己的意愿放弃它。——列夫. 托尔斯泰

18、要是爱情不允许彼此之间有所差异,那么为什么世界上到处都有差异呢?——泰戈尔

19、每个人身上都有一口泉眼,不断喷涌出生命、活力、爱情。如果不为它挖沟疏导,它就会把周围的土地变成沼泽。——马克·拉瑟福德

20、既然真理和坚贞均告徒劳,既然爱情、痛苦和理智的力量都不能将其说服,那么就让榜样作为儆戒吧!——乔·格兰维尔

21、爱情不过是一种疯。——莎士比亚(励志中国 )

22、爱情是耗尽锐气的激情,爱情是置意志于一炬的火焰,爱情是把人骗入泥潭的诱饵,爱情将剧毒抹在命运之神的箭上。——梅斯菲尔德

23、爱情是心中的暴君;它使理智不明,判断不清;它不听劝告,径直朝痴狂的方向奔去。——约·福特

24、离别使爱情热烈,相逢则使它牢固。——托·富勒

25、短暂的离别会促进爱情,长久的分离却会将它扼杀。——夏尔·德·圣埃弗雷芒

26、爱情是一首美好的歌,但它不容易谱写成功。

27、爱情是个变幻莫测的家伙,它渴望得到一切,却几乎对一切都感到不满。——马德莱娜·德·斯居代里

28、爱情就像财富,有赖于命运之轮,它始终处于剧烈的上下颠簸之中。——范布勒

29、一旦爱情得到了满足,他人魅力也就荡然无存了。——高乃依

30、女人的一生就是一部爱情的历史。——华·欧文

31、爱情对于男人不过是身外之物,对于女人却是整个生命。——乔·拜伦

32、爱情是女人一生的历史,而只是男人一生中的一段插曲。——史达尔篇二:爱情名言警句

爱情名言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爱情名言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1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2.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3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4.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点寂寞。

5 也许爱情只是因为寂寞。需要找一个人来爱。即使没有任何结局。

6 有些事情在劫难逃。

7.当我流着泪向你说再见,你只是冷漠的向我告别,不感看你的冷漠的眼,心已碎成千片。

8 爱情是容易被怀疑的幻觉,一旦被识破就自动灰飞烟灭。

9.说过不会比你先走,说过就算走也决不回头,说过不再用手试泪,说过就算你走也不在原

地逗留,说过的不在也再,说过的一切已不算,你的臂弯已不再是我心灵的港湾,而那些承诺不过是无稽之谈。 10 爱的,不爱的。一直在告别中。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爱情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1 很多人不需要再见,因为只是路过而已。遗忘就是我们给彼此最好的纪念。 2.窗外雨在下,一颗挨着一颗,我的泪水也蓬勃了,如窗外那断了线的雨珠。 3 聪明的女子值得同情。 4.愁绪吗?有点闷,一点孤独品尝一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这篇有关于爱情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本站网址:(转载请保留) 。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不是每个丈夫都觉得他的妻子美,

至少是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是美的。

——黑格尔

人的一生中最要紧的发现自己,而在婚姻中则是被人所发现。

——冉拉尔

爱情是两个人的利己主义。

——拉萨尔

不但要用眼睛,也要用耳朵去选择爱人。

——柏拉图

爱情是两颗灵魂的结合。

——约翰生

只有一个男子的专恋能够适应一个少女的初恋要求;

也只有少女的初恋能够满足一个男子的末恋的欲望。

——海克尔

不能使你发奋的爱,不如不爱。

——拿破仑

真诚的爱情的结合是一切结合中最纯洁的。

——卢梭

婚姻的唯一伟大之处,在于唯一的爱情,两颗心的互相忠实。

——罗曼罗兰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如果不是每个丈夫都觉得他的妻子美, 至少是每个未婚夫都觉得他的未婚妻是美的。 ——黑格尔 人的一生中最要紧的发现自己,而在婚姻中则是被人所发现。 ——冉拉尔爱情是两个人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关于爱情-婚姻名言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

来源: 成功励志网 所属分类:名人名言 标签:警句名言名言警句警名人名言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这篇文章,由成功励志网收集整理,希望这篇爱情经典语录警句的文章,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的破碎,我便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抚平一个人的伤痛,

或是减轻一个人的痛苦,或是帮助一只昏厥的鹧鸪,

送它重新的回到温暖的窝,我便不虚此生。

爱,不是相互依恋的缠绵,不是海誓山盟的承诺;

爱,是默默付出的实践,是以真情体贴冷漠的温柔。

男人不坏,女人不爱,这坏不是指心肠狠毒,自私无情什么的。而是指油嘴滑舌,花言巧语。一般的好男人以为说情话是油嘴滑舌,轻浮肉麻的表现,所以不愿去做。对别人这样说是不

对,可是对自己老婆,就要油嘴滑舌一点。为什么不能做个心好嘴滑的男人呢? 幸福是怎麼?幸福是睡得好。

幸福是您喜欢的人也喜欢您。

幸福是随便走走没目的什麼也不想。

幸福是冬天等巴士时喝热维他奶。

幸福是看一本精采的好书。

幸福是想起心上人而偷笑。

幸福是情人用体温为你送暖。

幸福是生活简单。

幸福是和心爱的人一起看星。

每个人都需要幸福。

您幸福吗?您同意吗?

感情的事基本上没有谁对谁错,他(她)要离开你,总是你有什么地方不能令他满足,回头想想过去在一起的日子,总是美好的。当然,卑劣的感情骗子也有,他们的花言巧语完全是为了骗取对方和自己上床,这样的人还是极少数。

只会读书的女人是一本字典,再好人们也只会在需要的时候去翻看一下,只会扮靓的女人只是一具花瓶,看久了也就那样。服饰美容是做好一个女人的必要条件,不是充要条件。你还需要多看书。这样你会发现生活更加美好。

本文来自[寄语大全]收集与整理,感谢原作者。

爱情经典语录警句 名言警句 名人名言 如果我能阻止一颗心的破碎,我便不虚此生; 如果我能抚平一个人的伤痛,

或是减轻一个人的痛苦,或是帮助一只昏厥的鹧鸪,

送它重新的回到温暖的窝,我便不虚此生。 爱,不是相互依恋的缠绵,不是海誓山盟的承 英语名言警句 关于学习的名言警句 关于诚信的名言警句 鲁迅的名言警句 警句名言 警句大全 格言警句 励志警句 名言警句 安全警句 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 这篇有关于爱情经典语录警句的文章,就为您介绍到这里篇三:昆妮老师---关于爱情的励志名言名句 昆妮老师---关于爱情的励志名言名句

1、快乐没有本来就是坏的,但是有些快乐的产生者却带来了比快乐大许多倍的烦扰。

2、没有什么绳索能比爱情拧成的双股线更经拉,经拽。

3、当一个人谁都不爱的时候,他就可以爱上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4、梦自己想梦的,做自己想做的,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机会不会再来。

5、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6、惧怕爱情就是惧怕生活,而惧怕生活的人就等于半具僵尸

7、没有爱情的人生是什么?是没有黎明的长夜!

8、建筑在别人痛苦上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

9、离恨却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两相情愿,好结亲眷爱情的王国不用刀剑来统治。

10、没有阳光花儿不香,没有爱情生活不甜。

11、当心变得坚硬的时候,温柔的手就难以触摸上去,一些纯粹的观念,就无情而疼痛地摧毁了。

1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13、没有爱情的人生叫受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14、当强烈支持幻想曲的灼热耗尽,凛冽的寒冬来临,多情岂能代替火焰取暖,秋波又岂能代替食物充饥?

15、看中了就不应太挑剔,因为爱情不是在放大镜下做成的。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0字

初二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 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 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 哦; 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 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 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 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 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 哦; 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 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 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 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 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 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 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 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 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 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 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 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 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0字

初一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 以前" 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 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 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 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 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 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 以前" 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 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 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 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 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 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初二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 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 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 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 是讲名言警句" 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600字

初一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 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 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 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 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 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 哦; 怪不得"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 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 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 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 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那里根本就是:书海" 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想到这里' 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 哦; 怪不得" 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吸引’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另外/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作文700字

初二作文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 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 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 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一个让我敬佩的人 如果你问我最敬佩的人是谁?我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告诉你是--鲁迅先生:以前‘我只知道鲁迅先生只是一名伟大的政治家" 思想家/可是' 到了四年级第一个学期' 我学了一篇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后”慢慢地; 我对鲁迅先生就有了更深的了解‘ 原来" 鲁迅先生是一个只会替别人着想? 而却从来不会为自己着想的人, 鲁迅先生常常半夜三更地写文章。写累了; 就趴在桌上小睡一会儿‘睡醒了又继续写下去、伟大的鲁迅先生就是这样日以继夜地写文章, 务求让读者读到最好的文章。 鲁迅先生也非常地珍惜时间”在他的一生中? 曾经翻译过许多外国经典的名著,使我们的阅读更加的方便, 而他自己也写下了许多的小说; 为他的人生创造辉煌; 我记得很清楚。在2003年的10月11日星期六, 我去了深圳书城看书? 那里根本就是? 书海。嘛!不过’我在无意中发现有一个地方有许多人围在一起”有的人笑眯眯" 像是在地上捡到了金元宝似的;有的人则全神贯注地不知道在看些什么' 想到这里。我再也忍不住了; 便飞快地跑过去探个究竟; 原来’是写鲁迅先生的一本书‘是讲名言警句:哦’怪不得“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是出名了的好!!也难怪刚刚那些读者会这样“我随手就拿起一本来看, 那本书就像是磁铁一样地" 吸引; 着我“ 这本书实在是太厚了!!一本语文教科书大概也只有它的三分之一页而已' 另外, 我还发现鲁迅先生的名言警句读起来特别有亲切感; (大概是因为我刚刚刚才学习完了有关于他的课文吧!)也难怪有那么多的读者喜爱他的文学作品!

第1课 [藤野先生]教案作文5300字

初二作文

1 第1课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 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学习鲁迅先 生强烈的爱国思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文章叙事的线索。

2. 作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驿站 ( y ì ) 教诲 ( hu ì ) 系住 ( j ì ) 芦荟 ( hu ì ) 瞥见 ( pi ē ) 畸形 ( j ī ) 匿名 ( n ì ) 诘责 ( ji é ) 杳无消息 ( y ǎo ) 深恶痛疾( w ù ) 油光可鉴 ( ji àn ) 绯红 ( f ēi )

2.解释下列词语。

宛如:正像,好像。

绯红:鲜红。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

不逊:无礼。逊,谦逊。

诘责:反问并责备。

杳无消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瞥见:一眼看见。

3.了解背景

(1)作者简介: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鲁迅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录在《鲁迅全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

(2)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

2

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划分段落

朗读课文,可以请几个同学读。朗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考虑段落的划分。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时间的推移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地点的转换 东京(离 往、初到、在) 仙台 (回)中国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2. 概括文意

(提示:可以分三部分。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写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留学生学跳舞。)

第二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回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主要写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课文的第二部分较长,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讨论,进一步划分层次。

明确: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准备弃医从文。

第四层写作者离开仙台弃医从文并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二、深入探究——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

1.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描写藤野先生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谈谈你对藤野先生的初步印象。

明确:写他:‚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他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科学和教育事业上的学者形象。

3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非常传神。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 学生默读提问:在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作者记叙了几件事? 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3)关心解剖实习

担心→放心→高兴。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 想 品 质

添 改 讲 义 对工作 认真负责 热心助人

纠正 解剖图 对学生 要求严格 一丝不苟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 热情诚恳 体贴入微

了解女人裹脚 治学 严谨求实

提问:以上四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可以为我们写类似作文提供哪些借鉴呢?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明确:以上四例都是写实。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经历的实事,既可信,又耐人寻味。这些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热诚,对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叙事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三、小结

这堂课主要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课堂练习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一个典型事例表现某个人物的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4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上节课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呢?

二、深入探究——《藤野先生》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1. 关于文章的内容

(1)提问: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两件事,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

描写赏樱花的“清国留学生” “形成一座富士山”,是形象、夸张的比喻;“还将脖子扭几扭”,他们以丑为美,丑态百出;“标致极了”是讽刺反语,这些“清国留学生”白天出入于上野公园,不务正业,游逛 丧志。描写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晚上会馆的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满房烟尘斗乱”,这些留学生留而不学,于国不顾。

作者对此嗤之以鼻。他鄙视、憎恶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本领,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东京无非是这样”,表明东京不足恋,“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一句引起下文,这又为他去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2)提问: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有深刻的印象?

“日暮里”,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屈原的《离骚》中有“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鲁迅先生在他的《彷徨》的题辞中曾经引用过。鲁迅来到异国他乡,必然会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看到“日暮里”,自然会触动作者思念故国之情。

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在明亡后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二十余载,力图恢复明朝,“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最后客死在异国。鲁迅很崇敬舜水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志。由此可见,作者对“水户”有深刻的印象,是他具有强烈的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

(3)提问:如何理解“匿名信事件”?

作者气愤地叙述了这个事件后,又非常愤慨地议论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本不是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复句,并且用“当然”加以强调,深刻地揭露了这种逻辑的错误,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懑与抨击。然而作者冷静下来后,觉得:“也无怪他们疑惑”,马上意识到,弱国国民受歧视,遭凌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更加激发了作者立志学好本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4)提问:如何理解“看电影事件”?

在学习霉菌学的课堂上,“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被杀的是愚昧的中国人,围观的也是愚昧的中国人,影片的内容震撼了作者的心。“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更是刺激了作者,加之周围‚酒醉似的喝彩”。这一切自然加剧了作者“弃医从文”思想的转变。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抱定了医学救国的思想去学医。在他的《<呐喊>自序》中记载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在仙台医专学医时,我的思想却变化了。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

5

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应该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因素很多,而“看电影事件”是他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从上述两件事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5)提问:在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因受藤野先生品质的激励、教育,而决心勇于革命,为国战斗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几句话,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与自己的爱国思想统一起来了,把对藤野的怀念与自己未来的使命结合起来了。作者所说的“良心发现”,就是作为中国人,为了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增加勇气”,就是增加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以及它们的御用文人斗争的勇气。作者决心用笔作刀枪,同“正人君子”们开战,为革命呐喊,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2. 关于文章的主题

(1)提示:

以上五个问题我们都是围绕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分析的,可以说爱国情是文章的核心,鲁迅因爱国而厌恶滑稽无聊的清国留学生,因爱国而弃医从文,因爱国而犹为感激藤野先生,因爱国而时时鞭策自己。这是全文的一条暗线,贯穿文章,是文章浑然一体。这与文章表现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明线并不矛盾,不仅如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统一的整体。

(2)主题: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为主的散文。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1.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2. 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作业。

探究活动

进行鲁迅研究

目的

通过鲁迅小说、散文的研究,进一步感受领会鲁迅文学的深邃思想、艺术特色及当今继承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发现、确立研究课题,收集信息资料,深入归纳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和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借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评论性文章的写作水平,丰富作文的表现技巧。 任务

一、单篇作品的研究

1、《藤野先生》研究

3、《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研究

二、几篇小说的综合研究

2、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

3、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1 第1课 《藤野先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握课文的脉络、结构。引导学生明确这篇回忆录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和 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记叙的。

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学习本文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学习本文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学习鲁迅先 生强烈的爱国思想。

二 教学重点、难点

1. 文章叙事的线索。

2. 作者所表达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3. 抓住人物特征,通过典型事例来刻画人物的性格。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驿站 ( y ì ) 教诲 ( hu ì ) 系住 ( j ì ) 芦荟 ( hu ì ) 瞥见 ( pi ē ) 畸形 ( j ī ) 匿名 ( n ì ) 诘责 ( ji é ) 杳无消息 ( y ǎo ) 深恶痛疾( w ù ) 油光可鉴 ( ji àn ) 绯红 ( f ēi )

2.解释下列词语。

宛如:正像,好像。

绯红:鲜红。

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擦油,梳得很光亮,可当镜子照。鉴,原意是镜子,这里作动词。

驿站: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发生的一些事情。

不逊:无礼。逊,谦逊。

诘责:反问并责备。

杳无消息:从此再也没有消息。杳:远得不见踪影。

瞥见:一眼看见。

3.了解背景

(1)作者简介:

鲁迅:本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8年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抨击吃人的旧礼教和封建制度,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是中国新文学运动的旗手。后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鲁迅著作有杂文、小说、散文、诗歌等,收录在《鲁迅全集》。本文选自《朝花夕拾》,这是鲁迅的一个回忆散文集,发表时原题为《旧事重提》。

(2)简介作者留学目的

鲁迅是抱着寻求救国道路的心愿到日本学医的。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他原准备毕业回来救治像他父亲一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来实现治病救人,救人救国的人生梦想。可鲁迅最终并没有成为一名医生,他后

2

来放弃了医学,从事了文学,成了一位著名的文学家,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这篇文章就给我们提供了这个问题的答案。让我们一起到文章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划分段落

朗读课文,可以请几个同学读。朗读过程中,要求同学们考虑段落的划分。

(提示:根据时间的推移、地点的转换将全文分成三个部分。)

投影显示文章结构层次图如下:

时间的推移 相识前 相识相处时 相别后

地点的转换 东京(离 往、初到、在) 仙台 (回)中国

明确:从结构表中可知全文是以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叙事线索的,这是全文的一条明线。

2. 概括文意

(提示:可以分三部分。段落层次的划分以“我”活动地点的变换为标志。)

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 , 写“我”在东京的见闻及感受以及转到仙台求学的原因。(写在公园赏樱花;在会馆,留学生学跳舞。)

第二部分,这是全文的主体部分。回忆在仙台与藤野先生的相识、相处和离别。主要写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和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

第三部分,写“我”离开仙台后对藤野先生的怀念之情,以及先生的崇精神品德对我的激励与鼓舞。

课文的第二部分较长,内容较多,可以让学生讨论,进一步划分层次。

明确:该部分可划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写到仙台的途中所见所闻和初到仙台受到的优待。

第二层写与藤野先生的相识,并通过写藤野先生四个典型事例赞扬他的高贵品质。

第三层写匿名信和看电影,激发作者的爱国热情,准备弃医从文。

第四层写作者离开仙台弃医从文并与藤野先生依依惜别。

四、作业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恩师是让人永远怀念的。特别是当你独处异国他乡,在失望中苦苦追求,在追求中常遭侮辱的时候,都有一位老师给你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那是永不坠落的寒夜星辰,永远在人生的征途中温暖地闪亮。这篇课文向我们讲述了发生在20世纪初那个特殊年代里感人至深而又发人深省的往事。

二、深入探究——鲁迅笔下的藤野先生

1. 学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描写藤野先生外貌、语言等方面的语句,谈谈你对藤野先生的初步印象。

明确:写他:‚黑瘦‛‚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讲课是‚缓慢而很有顿挫‛。他衣着‚模胡‛,‚冬天是一件旧外套,寒颤颤的‛。活画出一位生活俭朴,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科学和教育事业上的学者形象。

3 作者采用白描手法,写人抓特征,几笔勾勒,非常传神。

读到此,一个生活俭朴、治学严谨的学者形象已展现在我们的目前了,这是作者,也是我们读者对藤野先生的初步了解。让我们继续读下去,看作者为我们叙述了藤野先生的哪些事情,透过这些事情,我们将更深入地了解藤野先生的内在品质。

2. 学生默读提问:在与藤野先生交往中,作者记叙了几件事? 表现了藤野先生怎样的品质?

作者在跟藤野先生的交往中,着重选写了他的四个典型事例。从四个方面来表现藤野先生的崇高品质。 (要求学生给每件事情拟一个小标题。明确每件事情分别体现了藤野先生什么思想品质。)

(1)添改讲义

提问:“我”很吃了一惊的原因是什么?“我”为何感到“不安”?

(2)纠正解剖图

藤野先生对学生要求严格,工作一丝不苟,循循善诱,平易近人,和蔼地指出鲁迅图中的错,可当时的鲁迅有点任性,口头答应着,心里却不服气。

(3)关心解剖实习

担心→放心→高兴。由“很担心”到“总算放心了”,从中我们了解到藤野先生对鲁迅真诚的关心,为人是多么热情诚恳。

(4)了解女人裹脚

投影显示如下:

事 情 思 想 品 质

添 改 讲 义 对工作 认真负责 热心助人

纠正 解剖图 对学生 要求严格 一丝不苟

关心解剖实习 为人 热情诚恳 体贴入微

了解女人裹脚 治学 严谨求实

提问:以上四例,作者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可以为我们写类似作文提供哪些借鉴呢?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 明确:以上四例都是写实。写作者与藤野先生交往中经历的实事,既可信,又耐人寻味。这些事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了藤野先生为人正直热诚,对工作认真负责,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

投影显示如下:

明确: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②叙事应该有详略;③叙事要注意刻画人物的神态。

三、小结

这堂课主要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学习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课堂练习

作文片段练习:通过写一个典型事例表现某个人物的品质。

提示:先确定写谁,然后确定要表现人物什么思想品质,最后围绕中心选择事例,组织成文。

4 第三课时

一、导入

有关直接写藤野先生的文字,我们上节课今天都讲了,余下的内容没有直接写藤野先生,这些事情与藤野先生有何联系?作者是用什么中心意思来统摄全文的呢?

二、深入探究——《藤野先生》选材的标准是什么

1. 关于文章的内容

(1)提问:课文一开头就描写了“清国留学生”赏樱花和学跳舞两件事,如何理解作者的用意?

描写赏樱花的“清国留学生” “形成一座富士山”,是形象、夸张的比喻;“还将脖子扭几扭”,他们以丑为美,丑态百出;“标致极了”是讽刺反语,这些“清国留学生”白天出入于上野公园,不务正业,游逛 丧志。描写学跳舞的“清国留学生”,晚上会馆的地板“咚咚咚地响得震天”,“满房烟尘斗乱”,这些留学生留而不学,于国不顾。

作者对此嗤之以鼻。他鄙视、憎恶这种醉生梦死的生活,作者到日本留学的目的,是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学习有益的知识和本领,这是他爱国主义思想的体现。“东京无非是这样”,表明东京不足恋,“到别的地方去看看,如何呢? ”一句引起下文,这又为他去仙台结识藤野先生作了铺垫。

(2)提问: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和“水户”有深刻的印象?

“日暮里”,含有“日暮途穷”的意思,屈原的《离骚》中有“日忽忽其将暮”的诗句,鲁迅先生在他的《彷徨》的题辞中曾经引用过。鲁迅来到异国他乡,必然会想到灾难深重的祖国,看到“日暮里”,自然会触动作者思念故国之情。

至于“水户”。是明末遗民朱舜水客死的地方。朱舜水在明亡后图据舟山为抗清根据地,失败后亡命日本,在日本讲学二十余载,力图恢复明朝,“自誓非中国恢复不归”,最后客死在异国。鲁迅很崇敬舜水的民族气节和爱国之志。由此可见,作者对“水户”有深刻的印象,是他具有强烈的反对满清统治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表现。

(3)提问:如何理解“匿名信事件”?

作者气愤地叙述了这个事件后,又非常愤慨地议论道:“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作者在这里用了一个本不是因果关系的因果关系复句,并且用“当然”加以强调,深刻地揭露了这种逻辑的错误,表达了对这种谬论的愤懑与抨击。然而作者冷静下来后,觉得:“也无怪他们疑惑”,马上意识到,弱国国民受歧视,遭凌辱是不可避免的,于是更加激发了作者立志学好本领,来报效祖国的决心。

(4)提问:如何理解“看电影事件”?

在学习霉菌学的课堂上,“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被杀的是愚昧的中国人,围观的也是愚昧的中国人,影片的内容震撼了作者的心。“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更是刺激了作者,加之周围‚酒醉似的喝彩”。这一切自然加剧了作者“弃医从文”思想的转变。 鲁迅先生东渡日本,抱定了医学救国的思想去学医。在他的《<呐喊>自序》中记载道:“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但是,在仙台医专学医时,我的思想却变化了。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

5

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提倡文艺运动了。” 应该说,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思想转变因素很多,而“看电影事件”是他弃医从文的直接原因。

从上述两件事情(匿名信事件、看电影事件),我们可知像藤野先生一样关心鲁迅的人非常少,这就使得藤野先生的真诚帮助、热情关心在鲁迅心中显得犹为珍贵。因此,鲁迅对他特别感激,感情也特别深挚。

(5)提问:在课文最后一段,找出作者因受藤野先生品质的激励、教育,而决心勇于革命,为国战斗的句子,并加以体会。

“便使我忽又良心发现,而且增加勇气了,于是点上一支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这几句话,作者把对藤野先生的敬重与自己的爱国思想统一起来了,把对藤野的怀念与自己未来的使命结合起来了。作者所说的“良心发现”,就是作为中国人,为了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增加勇气”,就是增加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势力以及它们的御用文人斗争的勇气。作者决心用笔作刀枪,同“正人君子”们开战,为革命呐喊,为光明的中国继续奋斗。

2. 关于文章的主题

(1)提示:

以上五个问题我们都是围绕着鲁迅先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分析的,可以说爱国情是文章的核心,鲁迅因爱国而厌恶滑稽无聊的清国留学生,因爱国而弃医从文,因爱国而犹为感激藤野先生,因爱国而时时鞭策自己。这是全文的一条暗线,贯穿文章,是文章浑然一体。这与文章表现藤野先生高尚品质明线并不矛盾,不仅如此,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是统一的整体。

(2)主题:

《藤野先生》这篇课文是一篇写人为主的散文。课文以与藤野先生的交往为明线,以爱国主义思想为暗线,赞扬了藤野先生正直、无私,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伟大品格,抒发了对他的真挚怀念;同时追述了自己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三、学习本文的写作方法

1. 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2. 选择典型事例突出人物品质的写法。

四、作业。

探究活动

进行鲁迅研究

目的

通过鲁迅小说、散文的研究,进一步感受领会鲁迅文学的深邃思想、艺术特色及当今继承发扬鲁迅精神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发现、确立研究课题,收集信息资料,深入归纳思考、综合运用知识和初步的探索研究能力;借以提高思想道德素养,关注社会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评论性文章的写作水平,丰富作文的表现技巧。 任务

一、单篇作品的研究

1、《藤野先生》研究

3、《从白草园到三味书屋》研究

二、几篇小说的综合研究

2、鲁迅小说中农民形象

3、鲁迅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

读[鲁迅爱书的故事]有感作文500字

六年级作文

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叫《鲁迅爱书的故事》。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的事,鲁迅先生小时对于书籍,他特别的爱护,他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鲁迅先生他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读过的书都经久不忘。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这能看出他对书籍的爱护。

读完此文后,让我想起了一个和鲁迅先生恰恰相反的人——我的表弟。他读书常是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

前一段时间,他们班举行了读书比赛。我常见他刚吃完饭,就抱着书看,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哈哈,这个礼拜我读两千多页的课外书,这次我一定能获奖了!”我也和他说过,刚吃饱饭,应休息一下,让血液跑到肚子里。不要急着看书,这样看书,读书效果也不好!表弟看书是为了能获奖,能说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也不能张冠李戴。我们要像鲁迅先生学习,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和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

这是鲁迅爱书的故事,你也找找这篇文章看看吧!!

最近,我读了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叫《鲁迅爱书的故事》。

本文写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爱买书、爱看书、爱抄书,把书看做宝贝的事,鲁迅先生小时对于书籍,他特别的爱护,他小时候养成的爱书如宝的好习惯,贯穿了他的一生。

鲁迅先生他热爱学习,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他读过的书浩如烟海,读过的书都经久不忘。仅据《鲁迅日记》上的“书帐”统计,从1912年至1936年,就有9000多册。他收藏的书,总是捆得井井有条,这能看出他对书籍的爱护。

读完此文后,让我想起了一个和鲁迅先生恰恰相反的人——我的表弟。他读书常是囫囵吞枣,张冠李戴的。

前一段时间,他们班举行了读书比赛。我常见他刚吃完饭,就抱着书看,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洋洋地说:“哈哈,这个礼拜我读两千多页的课外书,这次我一定能获奖了!”我也和他说过,刚吃饱饭,应休息一下,让血液跑到肚子里。不要急着看书,这样看书,读书效果也不好!表弟看书是为了能获奖,能说是只求数量,不求质量。

读书不能囫囵吞枣,也不能张冠李戴。我们要像鲁迅先生学习,不求数量,只求质量和不断地充实自我、完善自我的精神。

这是鲁迅爱书的故事,你也找找这篇文章看看吧!!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