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哈姆雷特》有感
——工管1404 李如心 20140997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最终依旧难逃此劫,值得庆幸的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结果了克劳迪的性命,同时交代了挚友赫瑞修将自己的故事向世人传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死而无憾,但作为王子的他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当时的社会,对于当时的统治······
——题记
《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戏剧中将哈姆雷特为父王向叔叔报仇过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伪装的、真实的疯癫 —— 悲痛欲绝到假装愤怒,整部作品探索了背叛、复仇、乱伦、堕落等主题。
创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梦的解析》一书当中,提出了“戏剧建立在哈姆雷特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的基础上;但它没有给出这些犹豫的动机或理由。”在回顾不同种类的文学理论后,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及其所带来的负罪感阻止了哈姆雷特对克劳迪下手。
哲学分析
哈姆雷特常被认为是位富有哲学意味的角色,他表达的思想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相对主义、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例如,他与罗生克兰对话时表达出了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因为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个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
影响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中被引述次数最多的戏剧之一,位列世界名著之林。随后的岁月证明戏剧活力四射、经久不衰。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中,汤姆·琼斯和帕特里奇先生访问了《哈姆雷特》世界,类似于《哈姆雷特》的“戏中戏”写作手法。而歌德的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不但以《哈姆雷特》作为自己的核心,而且创作了鬼魂和威廉·迈斯特死去的父亲等场景。
理解与感悟
曾经语文老师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错,即使是对于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为对于人类来讲,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鲜有雷同。
那么,看过这部作品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人生的轨迹都是自己刻画的。有人说命运乃天注定,人力不可为,就像作品中展现的那样:结局怎么所有人都死了,但这恰恰是现实所在,人永远斗不过命运,它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的结局。实则不然,我们的抉择引导着我们的命运,未来究竟如何绝不是定数,关键在于你此时做出怎样的抉择。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我们认为的悲剧,本来他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寻真相,在碌碌无为之中苟延残喘,但他毅然走上了探寻真相的道路,即使最终赌上自己的性命,但他并未对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
这就是抉择的意义,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或许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这么严重,然而,要想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混沌世界里做好而不是做对,每一个抉择都不会容易。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对于我们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却应该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
即使再读《哈姆雷特》还是能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 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选择的人生之路——面对正义、爱情、责任,一颗矛盾而又决绝的心,在那样一个混沌的世界里毅然背叛了命运,坚守住了他的正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
读《哈姆雷特》有感
——工管1404 李如心 20140997
To be, or not to be: that’s the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最终依旧难逃此劫,值得庆幸的是他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结果了克劳迪的性命,同时交代了挚友赫瑞修将自己的故事向世人传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死而无憾,但作为王子的他最终落得如此下场,也让我们有一种深深的无力感,对于当时的社会,对于当时的统治······
——题记
《哈姆雷特》写于17世纪初,该剧以中世纪丹麦宫廷为背景,通过哈姆雷特为父复仇的故事,真实描绘了文艺复兴晚期英国和欧洲社会的真实面貌,表现了作者对文艺复兴运动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的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作为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戏剧中将哈姆雷特为父王向叔叔报仇过程中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刻画得淋漓尽致:伪装的、真实的疯癫 —— 悲痛欲绝到假装愤怒,整部作品探索了背叛、复仇、乱伦、堕落等主题。
创作背景
十六、十七世纪之交,英国正处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时期, 当时的英国,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哈姆雷特》正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文艺复兴运动使欧洲进入了“人”的觉醒的时代,尤其是到了文艺复兴的晚期,随之产生的是私欲的泛滥和社会的混乱,人到中年的莎士比亚,已不像早期那样沉湎于人文主义的理想给人带来的乐观与浪漫,而表现出对理想与进步背后的隐患的深入思考,《哈姆雷特》正是他对充满隐患而又混乱的社会的一种审美观照。
精神分析
弗洛伊德在他《梦的解析》一书当中,提出了“戏剧建立在哈姆雷特对复仇行动犹豫不决的基础上;但它没有给出这些犹豫的动机或理由。”在回顾不同种类的文学理论后,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及其所带来的负罪感阻止了哈姆雷特对克劳迪下手。
哲学分析
哈姆雷特常被认为是位富有哲学意味的角色,他表达的思想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相对主义、存在主义、和怀疑主义。例如,他与罗生克兰对话时表达出了一种主观主义的思想:“因为世上的事情本来没有善恶,都是个人的思想把它们分别出来的。”
影响
《哈姆雷特》是英国戏剧中被引述次数最多的戏剧之一,位列世界名著之林。随后的岁月证明戏剧活力四射、经久不衰。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中,汤姆·琼斯和帕特里奇先生访问了《哈姆雷特》世界,类似于《哈姆雷特》的“戏中戏”写作手法。而歌德的教育小说《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不但以《哈姆雷特》作为自己的核心,而且创作了鬼魂和威廉·迈斯特死去的父亲等场景。
理解与感悟
曾经语文老师对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没错,即使是对于同一部作品、同一个人物,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因为对于人类来讲,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方式,鲜有雷同。
那么,看过这部作品我最深的感受就是:没有什么东西是一成不变的,人生的轨迹都是自己刻画的。有人说命运乃天注定,人力不可为,就像作品中展现的那样:结局怎么所有人都死了,但这恰恰是现实所在,人永远斗不过命运,它向我们表现了一群对抗命运的人的最终的结局。实则不然,我们的抉择引导着我们的命运,未来究竟如何绝不是定数,关键在于你此时做出怎样的抉择。哈姆雷特在对命运的抉择中构造了我们认为的悲剧,本来他可以屈服于自己的命运,不去探寻真相,在碌碌无为之中苟延残喘,但他毅然走上了探寻真相的道路,即使最终赌上自己的性命,但他并未对自己的抉择感到遗憾。
这就是抉择的意义,因为每一个人的每一个抉择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情况下唯一而不可重复的,它将直接影响到我们未来的命运,没有什么标准可以衡量我们的抉择是否正确,我们也必然要接受自己的抉择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或许我们要面对的问题不是像"to be, or not to be"这么严重,然而,要想在这个充满风险的混沌世界里做好而不是做对,每一个抉择都不会容易。在一个除了目标,再也没有任何尺度可以衡量其善恶的世界里,勇敢地作出抉择,然后坦然地接受自己的命运,这对于我们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但却应该是我们所不断追求的。
即使再读《哈姆雷特》还是能找到一些你会觉得那似乎应该是属于永恒与不朽的东西。 因为它谈到了人生的抉择,谈到了选择的人生之路——面对正义、爱情、责任,一颗矛盾而又决绝的心,在那样一个混沌的世界里毅然背叛了命运,坚守住了他的正义。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他的经验也代表了我们自己的经验,他所面对的命运在我们人生的某个阶段里也是我们所要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