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作文12200字

四年级作文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浅谈

汪 萍

博物馆是启发民智的场所,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片,是文化遗产的收藏地,也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逐渐具备了研究、教育、收藏的功能,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来说,我国博物馆大多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虽然在收藏物质文化的同时,博物馆也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收藏、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不仅是收藏保管,不仅需要进行普查或建立代表作名录,最重要的是进行传承。这就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了。那么,博物馆应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在现有的收藏基础上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此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历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承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沿承,往往有不少丰富多彩的民俗、故事和传说。二是多样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域、民族间的差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三是独特性。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是博物馆进一步实现其核心价值,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的体现,符合博物馆发展的规律,是博物馆的新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有形载体,处于不断消失中,依靠人们的发现和收藏而存世。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更适合群众的欣赏要求。因此,博物馆若能借助动漫等有形、有趣、大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的形式,来充分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或技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内容亲近熟悉起来,定能突破博物馆陈列原有的图片、实物加说明的简单、呆板模式,定会给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作为解读、认知文化遗产催化剂,连接公众和文化遗产桥梁的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利用陈列来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展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不仅要让观众看到" 物" ,更要透过" 物" 看到历史和文化,看到以" 物" 为载体的" 非物" ;使青年在陈列中寻找到历史,老人寻找到记忆;使观众在参观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深深感染,从而激发爱土、爱乡、爱国的情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高亢的西安高腔、源远流长的烂柯山传说、工艺独特的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和特色鲜明的梧桐祖殿立春祭祀均为其中的代表。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作为以举办地方特色展览为己任,先后举办过100多场各种陈列的衢州市博物馆,已经把保护、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馆里在做好陈列布置的同时,还注意结合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博物馆大厅的正面墙壁上,就专门树立起一处高18米、宽13米的巨大铜雕作品。作品以一幅巨大的围棋棋盘为基础,左上角描绘了围棋仙地烂柯山的风光,象征着源远流长的" 棋子文化" ;右下角刻画着孔氏南宗家庙主殿大成

殿,代表着衢州的" 孔子文化" 。棋盘上,《论语》文字之间镶嵌十二颗围棋棋子,寓含着棋子文化和孔子文化水乳相融之意,而黑白棋子又分别代表着自然、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整幅作品以" 两子文化" 为核心,集中反映了衢州市历史文化的鲜明特点。2006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围棋仙地--衢州棋子文化主题陈列》,以图片展览的形式,通过史料、照片、实物及场景复制、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段,述说了烂柯山王质遇仙的传说,叙述了历史悠久的围棋发展史,全面介绍了衢州与围棋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相关文献记载,系统整理了衢州棋子文化的内涵,宣扬了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围棋文化。

此外,兼管着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衢州市博物馆依据所辖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对药王殿、弥陀寺等内部进行了陈列布展,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如省级文保单位周宣灵王庙是为纪念南宋大孝子周雄而建的,博物馆不仅恢复了周雄塑像,用东阳木雕来展示周雄事迹和历代二十四孝,还临摹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象形大" 孝" 字来突出" 孝" 的氛围;并根据衢州的习俗,顺应大众意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四隆重纪念周雄,以传承、保护民间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于是市博物馆借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的古戏台,将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联手衢州婺剧团,每逢节假日就在此上演西安高腔,使大众欣赏到这一古剧种。

强化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光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缺少优质的服务,对博物馆来说依然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这一点无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一样适用。要抓好服务,首先就应该重视讲解工作。讲解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职能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博物馆需要配备较高素质的讲解人员,作为文物展品、陈列环境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来帮助观众最大限度地吸取相关知识和信息。针对不同观众,博物馆可采取不同的政策:譬如对于学生,无论预约与否,均一律随到随讲,免费讲解;对于普通观众则可在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开设免费讲解专场;而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博物馆可主动邀请,通过讲解员的语言或手语,使其感受、理解陈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考虑举办夏令营活动,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接受历史熏陶,感悟、体验灿烂文明的机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除了" 守株待兔" 之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应主动出击,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如可以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图片展,主动赴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巡展,使展览走出博物馆、走向社会,让包括平时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人在内的大众,感受一次文化之旅,真切体验到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拉近博物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 走出去" 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比如对于小学生,可采取话剧、宣讲、联谊等方式,寓教于乐,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专院校学生,可举办较深层次的专题讲座;对于青少年团体,则可推出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其参观热情,培养其对博物馆的感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了解博物馆,了解身边的非物质遗产。

此外,志愿者是博物馆力量的重要补充。建立、发展志愿者和博物馆之友队伍,使其参与到展厅管理、讲解服务、宣传普及等工作中来,能使他们将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

总之,博物馆保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若不能好好利用,对博物馆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博物馆要立足、依托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不遗余力地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博物馆工作者应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专业的保护、传承和延续,为大众所共享。

(作者单位:衢州市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同物质文化虽然在认识层面可以区分,但在操作层面即实际发生过程中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譬如在"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列的十大项目中,民间文学要有传本或辅助记忆的器物,如音乐要有乐器,舞蹈要有道具,戏剧要有戏台服装,曲艺、杂技与竞技要有表演器具,美术要有制作用具,手工技艺要有作坊及工具,传统医药要有器械及药具,民俗无论岁时节令或仪式,都会有见证活动或程序的特殊用具。通过如此不厌其烦的列举,无非是想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民族文物难分难解的共生性。或者说,任何 以非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完整展示时,都难免在某一环节要借助实物来完成链接。

确定前提之后,民族文物的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应该已经十分清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拓宽了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客观上还因两者的共生性而存在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越高,与之伴生的民族文物的价值亦越重要;另一方面,民族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见证及诠释价值,其价值大小的认定取决于这种见证及诠释功能的重要程度。

上溯2000年,贵州是氐羌、百濮、百越、苗瑶、华夏五大族系的融合地;隋唐以降,贵州是历朝政府相继实行羁縻政策和推行土司制度的民族区域;迄今,贵州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共居之地。古往今来,贵州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多民族聚居状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丰厚的多元文化,更留下了令贵州人引为自豪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所处发展阶段不平衡,17个世居少数民族除彝族外,皆无自己的文字,其文化面貌皆呈现出无字文明的特征。也正是因为缺乏文字作为记录支撑,这些民族的文物往往具备较主流文化更多义的表达功能,具有更多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信息记录,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这些都为博物馆的征集和收藏提供了时代责任和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性可持续发展的极大空间。

在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上,贵州占30个大项、40个子项,在全国名列第三。在该申报活动伊始,便有专家预测贵州将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结果正是如此。而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贵州的名次还会前移。作为贵州省博物馆人,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工程,置身如此丰腴的土壤之上,在认识层面上理应庆幸,在实践层面上更应有为。

作者:李黔滨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欣赏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日新月异,使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管理;利用多媒体影像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览;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博物馆,制作博物馆主页,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的传播范围,迅速的传播速度,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博物馆...... 这些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但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也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被提出的时间并不很长的概念,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制订了《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使它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5000年的历史使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它们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必须为此出一份力,而发展迅猛的博物馆信息化技术必然使得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挥。 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主要通过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信息化的状况讲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第二部分主要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等,并介绍国内外目前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将通过一些具体技术措施来讲解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例如如何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调查、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如何利用博物馆网络技术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四章将讲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时博物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主要方法是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出版物来进行有效宣传。第五章将对未来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一点展望。第六章将提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七章为最后的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讲解

2002年《伊斯坦布尔宣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获得通过,同时加大宣传,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并得到重视与实施,对博物馆讲解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说挑战,是指它对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说机遇是指它使讲解员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获得新的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文化素养进一步深化。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的记忆,它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表达着。非物质文化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最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界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则不是,它是在一定的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高度,反映着精神文化发展的水平。物质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是因为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以秦俑馆文物为例: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烧制工艺、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等手工技能,都是以青铜、陶土为载体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作为媒介表现出来的,如各地区不同的戏剧、舞蹈、祭祀、节庆、礼仪等的形式。而且因为时代、地区不同,甚至个人的性格或思想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各有变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存在及大小,是以其文化含量和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所收集、保护和展出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讲解员向观众讲解的对象同样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通常是直观的,形状、大小、色彩、甚至用途,相同文化背景下是不用做过多解释都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的观众更多需要知道的是这一物质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些非物质的内在。比如秦陵百戏俑,它所承载的是秦代的百戏形式中的某一瞬间的固态化。要向观众讲清秦代百戏,则要介绍百戏的产生,在秦汉时代百戏的形式与种类,变化到今天杂技的情况。实际上是讲一段杂技简史。又如,秦陵7号坑的乐舞俑及水禽涵盖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它既有秦汉时代的祈福形式与内容,也有古代的舞蹈音乐内容。 百戏、乐舞是非物质的,它是借助于陶俑而体现的。如何使参观者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讲解员来说,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讲解员一要讲清楚文物(物质文化)是什么。这一点比较好达到。我们只需告诉观众它的时代、名称、大小、质地、用途大体就可以了。这种浅层次的讲解只可以解决一个概念的问题。第二要解决的就是深一层的问题。即文物所含的非物质文化,它的制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渊源与发展,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

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民俗民情,及在现代环境下的状况、价值、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现代人对它的评价等等。这样,文物的内涵及外延就扩大了许多,无形中向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讲解员不但要介绍文物本身,还要通过文物对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等情况做以介绍。这样讲解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就需要从广博与深入的方面提高和加强。讲解员所要做的就是不但是个杂家,更要是个专家,在知识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方面,应该注意做到:第一、深入了解文物和标本。第二、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注意历史细节,了解文物标本的历史背景。第三、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物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价值。第四、学习社会知识,具备相应的社会学知识,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来观察文物标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变化。

除了介绍清楚文物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讲解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向观众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时空与环境中,中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更容易被忽略。非物质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从技法上来说,一般是师傅带徒弟,父辈传后代的作坊式继承。而且经常有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手艺中途失传。比如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以泥土为原料,采用堆、捏、贴、刻、划的技法,烧制时火候约达1050度,质地细腻坚硬,陶胎因部位的不同有实心与空心之分,空心的地方又有薄厚的区别,薄的地方只有1厘米,厚的地方却有10余厘米,秦人却能一次整体烧制而成,可见其制陶工艺的高超。而这种高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经验的积存。我国制陶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从原始质朴的陶盆陶罐,到形神兼备的人偶、动物,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技术经验。兵器的防锈措施,在俑坑中出土了数千件青铜兵器,个个光亮如新,锋利如初。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在这些兵器的表面都涂有一层厚度仅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且不说这种厚度的完成,单说这种防锈措施,美国是在1950年,德国是在1937年才掌握并申请专利的。这种技术,中国在汉以后却失传了。而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有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致使其慢慢走向消失。比如表演形式,曾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日本制造了一种机器人,可以模仿真人翩翩起舞,就是因为有的民间舞蹈后继乏人,随着老一代艺术家的去世可能会消失,所以用这种仿真机器人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我国的皮影戏,剪纸艺术,都是亟须去拯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的作用就是要不但要让人们感动于曾经辉煌的历史,更要大家深切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民族文化财富,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保护历史而行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方面,讲解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的人去呼吁,使大家真正地重视非物质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与世界同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法律身份,而且还有了一套国际性的工作准则,它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这个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如下定义:" 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社群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述,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

这个定义通常被认为是日本、韩国关于" 民俗文化财" 定义的翻版,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实际上,当前世界范围内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还是基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概念的扩大与丰富。

中国一直是保护" 非物质遗产" 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1年由文化部主持召开了"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国际论坛" ,邀请了德国、埃及、日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界精英共同商讨民间文化的保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同时进行。同年," 中国昆曲" 列入第一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名单,极大促进了中国国内关于非物质遗产的调查、规划和保护研究。不久,就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由中央财政支持的"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启动了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估筛选工作。同时,民间团体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发起"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 。中国民族博物馆则将" 多彩中华" 推向世界。几乎同时,北京、南京、广州、昆明等地的大学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 民间文化遗产" 或" 非物质遗产" 相关课程。

中国自1985年签署加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1987年开始有6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遗产事业基本和世界同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世界遗产" 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项。另外,在" 备选名单" 中,共有35项遗产项目,等待陆续进入" 世界遗产" 之列。

博物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 中国经验"

中国的" 世界遗产" 单位中有不少早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少数属于" 文物保护单位" 同样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只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似乎与博物馆传统功能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通常认为,博物馆无法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功能,认为博物馆只是一个" 储藏旧物的场所" ,非物质遗产不具有突出的" 被收藏" 特征。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一方面认为非物质遗产无法" 被收藏" ,似乎一旦" 被收藏" 就是遗产的结束,另一方面认为博物馆只能保护不能传承。这里面实际上割裂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性联系。早在1997年,中国和挪威政府合作决定建立生态博物馆,提出在村落层次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环境作为一个文化生态整体加以保护。经过了1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确立了生态博物馆的" 六枝原则" :

(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这些原则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文化原生地保护文化,更好地尊重村民的主人地位。这就实现了世界遗产概念从文化遗产扩大到非物质遗产背后所涵盖的核心理念。因此,生态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 中国经验" 值得重视和全面研究。

此外,云南进行了近十年的" 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 建设,实际上也基本等同于生态博物馆,这是不同于以往以" 旅游" 为目的的诸种民族园、风情园。

在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理论以及国际准则的探索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200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七次亚太地区大会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主持签订的《上海宪章》,强调文化遗产已经" 从物质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确提出博物馆是" 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 的身份,反映出在中国的号召之下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职责取得了基本共识。所以,到2004年汉城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时其主题就是" 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 ,为此《国际博物馆》专门设计" 非物质遗产" 专

题。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这期专题中去," 中国经验" 和中国声音在其中没有能够得到体现,国际社会了解甚少。现在,我们借助2008奥运年的契机,向世界介绍并弘扬非物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与理念,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

我们知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世界遗产公约》体系,其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将会使目前存在的关于南北半球文化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不平等性,得到更正。我们只要翻开《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登记注册的754个世界遗产中,只有69个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自然遗产30处,文化遗产29处,另外5处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个数字与全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大多数(582个)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毫无疑问,非洲是一个文化、文明发达的大陆,那么就没有理由忽视非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不论这个遗产是物质的或是非物质的。但是,在21世纪以前确立的遗产框架却无法避免遗产分布不平衡性的弊端。同样,在拉美地区的" 世界遗产" 地图上有不少是欧洲殖民者的" 城堡或军事要塞" ,这些遗产单位在内涵上显然没有很好考虑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 确认民族地域和社区创造性、适应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意义" (《上海宪章》)。

中国非物质遗产知多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内部的支系也非常复杂,如苗族按照语言和文化习惯进行分类可以有100多个支系。即便是主体民族汉族,其汉语方言也多达7种。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以及历史传统的差别,因此在物质特别是非物质的文化方面表现出五彩斑斓的格局,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概括就是"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需要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为了摸清" 家底" ,掌握情况,国务院于2005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措施,由文化部制定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共四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资源普查以及档案资料建设也在进行当中,相信在2008年底,中国比较翔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完成。

第一批公布的518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共分为10个类别,即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建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建美术51,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节庆活动)70项。其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共计146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不少是由多个子目" 合并" 而成,如民间音乐中" 花儿" 之下就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等8个子目。如果将这些子目分别加以统计,那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实有640项而非518项。

刚刚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种类和第一批相同,内容更为丰富,两次合计共有1028项。另外,今年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实际上,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遗产名录》的总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这个名录仍然成倍增长。

从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内涵、形式以及分布相互之间千差万别。相当多的非物质遗产具有比较广泛的地域性,如格萨尔就流行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地域范围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1/10!而春节、24节气、端午节等等是覆盖全国的节庆,甚至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具有超地域的特点。因此,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确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学科专业来承担。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随着人类对遗产认识日趋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博物馆的保护视野之中。在日

前举办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上,专家们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要充分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张翔说,博物馆在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主要部门,而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收藏、诠释和展出。

张翔分析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生产方式改变了,新的生产关系导致文化习惯的改变,尤其是环境变迁、商业运作、蓄意伪造、社会角色的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都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 收藏优先" 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策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举例说,自1995年以来,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深入民族地区,对既有民族学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服饰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整理,先后进行了毛南锦、壮锦、侗锦、土家锦、侗族刺绣、侗族剪纸、侗族亮布、苗族蜡染、赫哲族鱼皮服饰、鄂伦春族狍皮服饰、哈萨克金工首饰、藏族金工首饰、苗族银饰等服饰工艺及相关习俗考察,完成了一批文字成果,摄制了一批音像资料,收集了一批实物藏品,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综合的研究分析工作。为保护民族服饰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最有效、最实际的工作。

中国美术馆刘亚平副研究员就博物馆如何保护民间美术的有形图案和无形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她的观点。她表示,博物馆收藏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在民间美术造型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准确掌握造型背后的含义,是解读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博物馆蔡琴研究员在会上提出了" 生态博物馆" 概念。她说,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强调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整体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中,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有形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文化因素均在保护之列。蔡琴说,采用生态博物馆这种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才能得以保留下来存续下去。(成刚)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浅谈

汪 萍

博物馆是启发民智的场所,是一座城市或地区的名片,是文化遗产的收藏地,也是熔铸、提炼新文化的殿堂。文化遗产包含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部分。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博物馆逐渐具备了研究、教育、收藏的功能,并通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在物质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制度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然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来说,我国博物馆大多还处在摸索过程中。虽然在收藏物质文化的同时,博物馆也自觉不自觉、或多或少地收藏、保护了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需要的不仅是收藏保管,不仅需要进行普查或建立代表作名录,最重要的是进行传承。这就需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化了。那么,博物馆应如何依托自身优势,在现有的收藏基础上保护、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呢?在此本人想谈一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大众生活密切相关、历代相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说、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节庆、有关自然、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等,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它具有三大特点:一是承继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丰富的历史沿承,往往有不少丰富多彩的民俗、故事和传说。二是多样性。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地域、民族间的差异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多样。三是独特性。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有自己的鲜明特点,具有独特的吸引力和冲击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利用,是博物馆进一步实现其核心价值,进一步深化社会服务的体现,符合博物馆发展的规律,是博物馆的新时代主题,具有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时代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固定的有形载体,处于不断消失中,依靠人们的发现和收藏而存世。博物馆是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场所,所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博物馆的重要责任之一,是博物馆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开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更贴近大众的实际生活,更适合群众的欣赏要求。因此,博物馆若能借助动漫等有形、有趣、大众喜闻乐见、能互动参与的形式,来充分反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或技艺,充分挖掘其文化内涵,使原本枯燥乏味的知识生动起来,使原本高高在上的内容亲近熟悉起来,定能突破博物馆陈列原有的图片、实物加说明的简单、呆板模式,定会给博物馆带来勃勃生机与活力。随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启动,作为解读、认知文化遗产催化剂,连接公众和文化遗产桥梁的博物馆,应充分认识到这一工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地区特色和优势,利用陈列来传递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展示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成果;不仅要让观众看到" 物" ,更要透过" 物" 看到历史和文化,看到以" 物" 为载体的" 非物" ;使青年在陈列中寻找到历史,老人寻找到记忆;使观众在参观中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心灵得到深深感染,从而激发爱土、爱乡、爱国的情怀。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衢州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不仅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曲调高亢的西安高腔、源远流长的烂柯山传说、工艺独特的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和特色鲜明的梧桐祖殿立春祭祀均为其中的代表。近几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引入及相关工作的开展,作为以举办地方特色展览为己任,先后举办过100多场各种陈列的衢州市博物馆,已经把保护、宣传、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纳入到日常工作中。馆里在做好陈列布置的同时,还注意结合本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大力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譬如博物馆大厅的正面墙壁上,就专门树立起一处高18米、宽13米的巨大铜雕作品。作品以一幅巨大的围棋棋盘为基础,左上角描绘了围棋仙地烂柯山的风光,象征着源远流长的" 棋子文化" ;右下角刻画着孔氏南宗家庙主殿大成

殿,代表着衢州的" 孔子文化" 。棋盘上,《论语》文字之间镶嵌十二颗围棋棋子,寓含着棋子文化和孔子文化水乳相融之意,而黑白棋子又分别代表着自然、人文景观的相辅相成。整幅作品以" 两子文化" 为核心,集中反映了衢州市历史文化的鲜明特点。2006年,博物馆又推出了《围棋仙地--衢州棋子文化主题陈列》,以图片展览的形式,通过史料、照片、实物及场景复制、多媒体触摸屏等手段,述说了烂柯山王质遇仙的传说,叙述了历史悠久的围棋发展史,全面介绍了衢州与围棋有关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及相关文献记载,系统整理了衢州棋子文化的内涵,宣扬了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围棋文化。

此外,兼管着全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衢州市博物馆依据所辖各文物保护单位的特点,对药王殿、弥陀寺等内部进行了陈列布展,安排了相应的活动。如省级文保单位周宣灵王庙是为纪念南宋大孝子周雄而建的,博物馆不仅恢复了周雄塑像,用东阳木雕来展示周雄事迹和历代二十四孝,还临摹了南宋理学家朱熹的象形大" 孝" 字来突出" 孝" 的氛围;并根据衢州的习俗,顺应大众意愿,在每年的三月初三、四月初四隆重纪念周雄,以传承、保护民间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西安高腔形成于衢州,于是市博物馆借用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天妃宫的古戏台,将物质遗产保护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联手衢州婺剧团,每逢节假日就在此上演西安高腔,使大众欣赏到这一古剧种。

强化服务是博物馆永恒的主题。光有良好的硬件设施而缺少优质的服务,对博物馆来说依然无法有效提升自身的实力和水平。这一点无论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一样适用。要抓好服务,首先就应该重视讲解工作。讲解工作水平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博物馆社会宣传教育职能的开展,直接影响到博物馆在观众心目中的形象,还会进而影响到博物馆的社会效益。因此,博物馆需要配备较高素质的讲解人员,作为文物展品、陈列环境和观众之间的桥梁纽带,通过运用语言艺术、讲解技能和真挚的感情,来帮助观众最大限度地吸取相关知识和信息。针对不同观众,博物馆可采取不同的政策:譬如对于学生,无论预约与否,均一律随到随讲,免费讲解;对于普通观众则可在每天上午、下午定时开设免费讲解专场;而对于残疾人、弱势群体,博物馆可主动邀请,通过讲解员的语言或手语,使其感受、理解陈列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对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考虑举办夏令营活动,为这些孩子创造更好接受历史熏陶,感悟、体验灿烂文明的机会,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扩大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

除了" 守株待兔" 之外,为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让更多人了解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还应主动出击,采取" 走出去、请进来" 的办法,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如可以推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图片展,主动赴机关、学校、企业、社区、乡村等地进行巡展,使展览走出博物馆、走向社会,让包括平时少有机会走进博物馆的人在内的大众,感受一次文化之旅,真切体验到本地区的历史与文化,与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一次亲密接触,拉近博物馆与普通大众之间的距离。在" 走出去" 过程中,博物馆应该注意因势利导:比如对于小学生,可采取话剧、宣讲、联谊等方式,寓教于乐,达到较好的教育目的;对于具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大专院校学生,可举办较深层次的专题讲座;对于青少年团体,则可推出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其参观热情,培养其对博物馆的感情,更好地发挥博物馆教育基地的作用,使其了解博物馆,了解身边的非物质遗产。

此外,志愿者是博物馆力量的重要补充。建立、发展志愿者和博物馆之友队伍,使其参与到展厅管理、讲解服务、宣传普及等工作中来,能使他们将把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自己在博物馆中的所见所闻所感介绍给身边的人,让更多人了解博物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影响力。

总之,博物馆保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具有很高的价值,若不能好好利用,对博物馆来说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对观众来说也是一种损失。因此,博物馆要立足、依托自身优势,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任,不遗余力地保护非物

质文化遗产,将其作为自身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博物馆工作者应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博物馆得到专业的保护、传承和延续,为大众所共享。

(作者单位:衢州市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

非物质文化同物质文化虽然在认识层面可以区分,但在操作层面即实际发生过程中是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譬如在" 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所列的十大项目中,民间文学要有传本或辅助记忆的器物,如音乐要有乐器,舞蹈要有道具,戏剧要有戏台服装,曲艺、杂技与竞技要有表演器具,美术要有制作用具,手工技艺要有作坊及工具,传统医药要有器械及药具,民俗无论岁时节令或仪式,都会有见证活动或程序的特殊用具。通过如此不厌其烦的列举,无非是想说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民族文物难分难解的共生性。或者说,任何 以非物质形态出现的文化遗产,在对其进行完整展示时,都难免在某一环节要借助实物来完成链接。

确定前提之后,民族文物的价值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应该已经十分清晰:一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拓宽了民族文物的价值空间,客观上还因两者的共生性而存在一种水涨船高的关系,即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价值越高,与之伴生的民族文物的价值亦越重要;另一方面,民族文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重要的见证及诠释价值,其价值大小的认定取决于这种见证及诠释功能的重要程度。

上溯2000年,贵州是氐羌、百濮、百越、苗瑶、华夏五大族系的融合地;隋唐以降,贵州是历朝政府相继实行羁縻政策和推行土司制度的民族区域;迄今,贵州是17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共居之地。古往今来,贵州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及多民族聚居状态,在这片土地上孕育出丰厚的多元文化,更留下了令贵州人引为自豪的民族文化遗产。而且,由于贵州少数民族所处发展阶段不平衡,17个世居少数民族除彝族外,皆无自己的文字,其文化面貌皆呈现出无字文明的特征。也正是因为缺乏文字作为记录支撑,这些民族的文物往往具备较主流文化更多义的表达功能,具有更多的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信息记录,同民族习俗世代传承的历史伴随。这些都为博物馆的征集和收藏提供了时代责任和广阔平台,同时也为博物馆的陈列和研究提供了一个解释性可持续发展的极大空间。

在国家文化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示名单上,贵州占30个大项、40个子项,在全国名列第三。在该申报活动伊始,便有专家预测贵州将跻身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省。结果正是如此。而且,随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掘,贵州的名次还会前移。作为贵州省博物馆人,面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时代工程,置身如此丰腴的土壤之上,在认识层面上理应庆幸,在实践层面上更应有为。

作者:李黔滨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浅析博物馆信息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博物馆也越来越被重视。由于中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域有自己的独特历史和文化,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各个地方的传统历史和文化,欣赏各地博物馆的藏品,博物馆的信息化建设也显得更加重要。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无论是硬件设备还是软件系统都日新月异,使得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能够蓬勃发展。我们利用先进的数据库进行资料管理;利用多媒体影像或虚拟现实技术进行展览;利用网络建设网上博物馆,制作博物馆主页,利用国际互联网络的广泛的传播范围,迅速的传播速度,向世界宣传我们的博物馆...... 这些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的进步,不但满足观众的新要求,也促进了博物馆的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被提出的时间并不很长的概念,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在一些国家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在巴黎举行的第三十二届会议,制订了《保护非物质文

化遗产公约》,使它成为当今世界文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5000年的历史使我国拥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保护它们成为我们必须考虑的问题,博物馆作为一个为社会服务的机构,必须为此出一份力,而发展迅猛的博物馆信息化技术必然使得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有更好的发挥。 本文主要分七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将主要通过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信息化的状况讲述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任务。第二部分主要将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博物馆信息化的基本概念、性质、特点等,并介绍国内外目前的发展状况。第三章将通过一些具体技术措施来讲解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例如如何运用数据库、多媒体等科技手段为调查、整理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贡献,如何利用博物馆网络技术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第四章将讲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时博物馆如何发挥它的作用以及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来更好地完成这一目标,主要方法是通过网络技术和电子出版物来进行有效宣传。第五章将对未来博物馆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进行一点展望。第六章将提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还亟待解决的一些问题,第七章为最后的总结。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讲解

2002年《伊斯坦布尔宣言》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问题引起了世界的普遍关注。2003年10月,《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获得通过,同时加大宣传,使这一概念深入人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提出并得到重视与实施,对博物馆讲解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机遇。说挑战,是指它对讲解员的知识结构和文化素养有了新的要求;说机遇是指它使讲解员在迎接挑战的同时,获得新的提高,知识结构更加全面,文化素养进一步深化。

人类的文化遗产,是活着的历史的记忆,它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式表达着。非物质文化包括了人类的情感,它与我们的生活和整个社会息息相关。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含着该民族最深的民族文化传统,保留着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非物质文化和物质文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的关系。自然界中,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文化则不是,它是在一定的非物质文化的影响下产生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高度,反映着精神文化发展的水平。物质文化之所以能成为文化,是因为非物质文化的表现。因此,我们是否可以这样来认识: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为载体表现出来的。以秦俑馆文物为例:兵马俑的制作工艺、烧制工艺、青铜器的冶炼、铸造工艺等手工技能,都是以青铜、陶土为载体留存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人类的某些文化或技能以物质作为媒介表现出来的,如各地区不同的戏剧、舞蹈、祭祀、节庆、礼仪等的形式。而且因为时代、地区不同,甚至个人的性格或思想方式不同,表现出来的内容也各有变化。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存在及大小,是以其文化含量和含量的多少来决定的。

现在,绝大多数的博物馆所收集、保护和展出的都是物质文化遗产。讲解员向观众讲解的对象同样是物质的。物质的东西通常是直观的,形状、大小、色彩、甚至用途,相同文化背景下是不用做过多解释都可以理解的。那么现在的观众更多需要知道的是这一物质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一些非物质的内在。比如秦陵百戏俑,它所承载的是秦代的百戏形式中的某一瞬间的固态化。要向观众讲清秦代百戏,则要介绍百戏的产生,在秦汉时代百戏的形式与种类,变化到今天杂技的情况。实际上是讲一段杂技简史。又如,秦陵7号坑的乐舞俑及水禽涵盖的文化内容更为丰富。它既有秦汉时代的祈福形式与内容,也有古代的舞蹈音乐内容。 百戏、乐舞是非物质的,它是借助于陶俑而体现的。如何使参观者对文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对于讲解员来说,则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讲解员一要讲清楚文物(物质文化)是什么。这一点比较好达到。我们只需告诉观众它的时代、名称、大小、质地、用途大体就可以了。这种浅层次的讲解只可以解决一个概念的问题。第二要解决的就是深一层的问题。即文物所含的非物质文化,它的制作技巧,这种技巧的渊源与发展,它所处的时代的历史背景,

反映的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民俗民情,及在现代环境下的状况、价值、对现代生活的影响,现代人对它的评价等等。这样,文物的内涵及外延就扩大了许多,无形中向讲解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讲解员不但要介绍文物本身,还要通过文物对其历史环境、文化背景、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等情况做以介绍。这样讲解员本身的知识结构就需要从广博与深入的方面提高和加强。讲解员所要做的就是不但是个杂家,更要是个专家,在知识的提高和文化的丰富方面,应该注意做到:第一、深入了解文物和标本。第二、学习历史知识,尤其注意历史细节,了解文物标本的历史背景。第三、学习文化知识,了解文物标本的文化内涵及其文化价值。第四、学习社会知识,具备相应的社会学知识,了解现代社会中的群众文化活动和文化生活,通过这些来观察文物标本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和变化。

除了介绍清楚文物本身的内涵与外延,讲解员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向观众宣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是无形的,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时空与环境中,中间存在着太多不确定因素,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破坏和消失更容易被忽略。非物质文化是具有传承性的。从技法上来说,一般是师傅带徒弟,父辈传后代的作坊式继承。而且经常有的手艺是传男不传女,这样就会导致有的手艺中途失传。比如陶俑陶马的制作工艺,以泥土为原料,采用堆、捏、贴、刻、划的技法,烧制时火候约达1050度,质地细腻坚硬,陶胎因部位的不同有实心与空心之分,空心的地方又有薄厚的区别,薄的地方只有1厘米,厚的地方却有10余厘米,秦人却能一次整体烧制而成,可见其制陶工艺的高超。而这种高超,并非凭空而来,而是经过了漫长的经验的积存。我国制陶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已经开始,从原始质朴的陶盆陶罐,到形神兼备的人偶、动物,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完善的技术经验。兵器的防锈措施,在俑坑中出土了数千件青铜兵器,个个光亮如新,锋利如初。专家们经过检测发现,在这些兵器的表面都涂有一层厚度仅10微米的铬盐氧化物。且不说这种厚度的完成,单说这种防锈措施,美国是在1950年,德国是在1937年才掌握并申请专利的。这种技术,中国在汉以后却失传了。而且在现代化的冲击下,有些非物质文化失去了存在的环境,致使其慢慢走向消失。比如表演形式,曾看到过一则消息,说日本制造了一种机器人,可以模仿真人翩翩起舞,就是因为有的民间舞蹈后继乏人,随着老一代艺术家的去世可能会消失,所以用这种仿真机器人来保护这种文化遗产。我国的皮影戏,剪纸艺术,都是亟须去拯救的传统文化。讲解员的作用就是要不但要让人们感动于曾经辉煌的历史,更要大家深切意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构成中华民族民族文化财富,是全人类文化遗产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从而积极主动地为保护历史而行动。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方面,讲解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可以随时随地向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国籍的人去呼吁,使大家真正地重视非物质文化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博物馆的当代责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国与世界同步。

200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全体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公约》,至此," 非物质文化遗产" 不仅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法律身份,而且还有了一套国际性的工作准则,它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类历史中的重要价值得到了全世界的认同。

这个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给出如下定义:" 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社群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述,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字、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他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传播和信息。"

这个定义通常被认为是日本、韩国关于" 民俗文化财" 定义的翻版,我个人并不完全认同这一观点。实际上,当前世界范围内盛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还是基于现代全球化背景下文化遗产概念的扩大与丰富。

中国一直是保护" 非物质遗产" 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2001年由文化部主持召开了"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国际论坛" ,邀请了德国、埃及、日本、巴西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官员、学界精英共同商讨民间文化的保护。《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的立法工作同时进行。同年," 中国昆曲" 列入第一批" 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名单,极大促进了中国国内关于非物质遗产的调查、规划和保护研究。不久,就成立了多个部门参与由中央财政支持的"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启动了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评估筛选工作。同时,民间团体如"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 发起" 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 。中国民族博物馆则将" 多彩中华" 推向世界。几乎同时,北京、南京、广州、昆明等地的大学在选修课程中设置了" 民间文化遗产" 或" 非物质遗产" 相关课程。

中国自1985年签署加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公约》,1987年开始有6处名胜古迹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从那时到现在,中国的遗产事业基本和世界同步。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 世界遗产" 比较丰富的国家,有文化遗产23项、自然遗产5项、文化与自然双遗产5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4项。另外,在" 备选名单" 中,共有35项遗产项目,等待陆续进入" 世界遗产" 之列。

博物馆保护非物质遗产的" 中国经验"

中国的" 世界遗产" 单位中有不少早已作为博物馆对外开放,少数属于" 文物保护单位" 同样具有博物馆的性质,只有非物质遗产的保护似乎与博物馆传统功能有一定的距离。

人们通常认为,博物馆无法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功能,认为博物馆只是一个" 储藏旧物的场所" ,非物质遗产不具有突出的" 被收藏" 特征。其实,这里面有很大的误解,一方面认为非物质遗产无法" 被收藏" ,似乎一旦" 被收藏" 就是遗产的结束,另一方面认为博物馆只能保护不能传承。这里面实际上割裂了物质遗产与非物质遗产的整体性联系。早在1997年,中国和挪威政府合作决定建立生态博物馆,提出在村落层次将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以及环境作为一个文化生态整体加以保护。经过了10年的实践探索,已经确立了生态博物馆的" 六枝原则" :

(1)村民是其文化的主人,有权认同与解释其文化;

(2)文化的含义与价值必须与人联系起来,并应予以加强;

(3)生态博物馆的核心是公众参与,必须以民主方式管理;

(4)旅游与保护发生冲突时,保护优先,不应出售文物但鼓励以传统工艺制造纪念品出售;

(5)避免短期经济行为损害长期利益;

(6)对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其中传统技术和物质文化资料是核心;

(7)观众有义务以尊重的态度遵守一定的行为准则;

(8)生态博物馆没有固定的模式,因文化及社会的不同条件而千差万别;

(9)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改善居民生活。

这些原则的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为了更好地在文化原生地保护文化,更好地尊重村民的主人地位。这就实现了世界遗产概念从文化遗产扩大到非物质遗产背后所涵盖的核心理念。因此,生态博物馆在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 中国经验" 值得重视和全面研究。

此外,云南进行了近十年的" 云南民族文化生态村" 建设,实际上也基本等同于生态博物馆,这是不同于以往以" 旅游" 为目的的诸种民族园、风情园。

在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理论以及国际准则的探索方面,中国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成绩。2002年国际博物馆协会第七次亚太地区大会通过了由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主持签订的《上海宪章》,强调文化遗产已经" 从物质遗产扩展到非物质文化遗产" ,明确提出博物馆是" 保护人类非物质遗产建设性合作伙伴关系的推动者" 的身份,反映出在中国的号召之下博物馆承担保护非物质遗产的职责取得了基本共识。所以,到2004年汉城国际博物馆协会大会时其主题就是" 博物馆与非物质遗产" ,为此《国际博物馆》专门设计" 非物质遗产" 专

题。遗憾的是中国学者没有能够积极参与这期专题中去," 中国经验" 和中国声音在其中没有能够得到体现,国际社会了解甚少。现在,我们借助2008奥运年的契机,向世界介绍并弘扬非物遗产保护的中国经验与理念,成为一件十分迫切的任务。

我们知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世界遗产公约》体系,其重要性还表现在它将会使目前存在的关于南北半球文化遗产以及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的不平等性,得到更正。我们只要翻开《世界遗产名录》,其中登记注册的754个世界遗产中,只有69个来自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其中自然遗产30处,文化遗产29处,另外5处是自然与文化双遗产。这个数字与全部世界遗产中文化遗产占大多数(582个)的现实形成了强烈对比。毫无疑问,非洲是一个文化、文明发达的大陆,那么就没有理由忽视非洲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不论这个遗产是物质的或是非物质的。但是,在21世纪以前确立的遗产框架却无法避免遗产分布不平衡性的弊端。同样,在拉美地区的" 世界遗产" 地图上有不少是欧洲殖民者的" 城堡或军事要塞" ,这些遗产单位在内涵上显然没有很好考虑到" 非物质文化遗产" 具有" 确认民族地域和社区创造性、适应性与独特性的重要意义" (《上海宪章》)。

中国非物质遗产知多少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除了主体民族汉族外,有55个少数民族,而民族内部的支系也非常复杂,如苗族按照语言和文化习惯进行分类可以有100多个支系。即便是主体民族汉族,其汉语方言也多达7种。由于各民族所处地理环境、生计方式以及历史传统的差别,因此在物质特别是非物质的文化方面表现出五彩斑斓的格局,用中国的一句俗语概括就是" 五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 。那么,中国到底有多少需要抢救和保护的非物质遗产呢? 这的确是一个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为了摸清" 家底" ,掌握情况,国务院于2005年3月制定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明确了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方向、目标、原则和措施,由文化部制定国家级、省级、市级和县级共四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体系。2006年,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资源普查以及档案资料建设也在进行当中,相信在2008年底,中国比较翔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可以完成。

第一批公布的518项国家非物质遗产名录,共分为10个类别,即民间文学31项,民间音乐72项,民建舞蹈41项,传统戏剧92项,曲艺46项,杂技与竞技17项,民建美术51,传统手工技艺89项,传统医药9项,民俗(节庆活动)70项。其中,与少数民族相关的共计146项。国家级非物质遗产名录中,不少是由多个子目" 合并" 而成,如民间音乐中" 花儿" 之下就有莲花山花儿会、松鸣岩花儿会、二郎山花儿会、老爷山花儿会、丹麻土族花儿会、七里寺花儿会、瞿昙寺花儿会、宁夏回族山花儿等8个子目。如果将这些子目分别加以统计,那么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项目实有640项而非518项。

刚刚公布的第二批非物质遗产名录共计510项,种类和第一批相同,内容更为丰富,两次合计共有1028项。另外,今年还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实际上,这个数量已经超过了《世界遗产名录》的总数。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未来这个名录仍然成倍增长。

从这些项目的具体内容分析,其内涵、形式以及分布相互之间千差万别。相当多的非物质遗产具有比较广泛的地域性,如格萨尔就流行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内蒙古、新疆等7个省区,地域范围超过中国国土面积的1/10!而春节、24节气、端午节等等是覆盖全国的节庆,甚至影响到整个东亚地区,具有超地域的特点。因此,非物质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确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学科专业来承担。

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教授

生态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路

随着人类对遗产认识日趋深刻,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步进入博物馆的保护视野之中。在日

前举办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苏州论坛" 上,专家们认为,虽然近年来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长远来看,还要充分发挥遗产保护界唯一的永久机构--博物馆的作用,来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

来自湖北省博物馆的张翔说,博物馆在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研究方面的丰富经验,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他认为博物馆应该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收藏的主要部门,而博物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就是收藏、诠释和展出。

张翔分析说,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生产方式改变了,新的生产关系导致文化习惯的改变,尤其是环境变迁、商业运作、蓄意伪造、社会角色的转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都已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 收藏优先" 是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策略。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馆长杨源举例说,自1995年以来,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深入民族地区,对既有民族学意义又有审美价值的服饰尽可能全面的收集整理,先后进行了毛南锦、壮锦、侗锦、土家锦、侗族刺绣、侗族剪纸、侗族亮布、苗族蜡染、赫哲族鱼皮服饰、鄂伦春族狍皮服饰、哈萨克金工首饰、藏族金工首饰、苗族银饰等服饰工艺及相关习俗考察,完成了一批文字成果,摄制了一批音像资料,收集了一批实物藏品,进行了真实的记录和综合的研究分析工作。为保护民族服饰这一优秀的文化遗产,做出了最有效、最实际的工作。

中国美术馆刘亚平副研究员就博物馆如何保护民间美术的有形图案和无形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她的观点。她表示,博物馆收藏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在民间美术造型的背后隐藏着深层的文化内涵,准确掌握造型背后的含义,是解读民间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对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浙江省博物馆蔡琴研究员在会上提出了" 生态博物馆" 概念。她说,与传统博物馆不同,生态博物馆强调文化遗产原状地、动态地、整体地保护和保存在其所属的环境中,包括自然景观、建筑物、生产生活用品等物质(有形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等非物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所有文化因素均在保护之列。蔡琴说,采用生态博物馆这种保护模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形式、内容、风格、特点等才能得以保留下来存续下去。(成刚)

中华魂 作文作文1900字

初二作文

中华魂

历史的脚步,步步踏出了岁月的见证,留下了属于万千后人的灿烂遗产。

岁月的长河,搬运冲不去见证的痕迹,刻下了未来由我们一一传承使命。

——题记

五千年的沧桑岁月,铸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宝藏。脚下的热土,千年来温热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上苍给予我们伟大的国家,给予我们无限的潜力,为的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 中国人做到了。我们用智慧,用质朴,用心谱写着华夏的文明历史,一代代传承至今,不断的滋养着这片热土上淳朴的中国人。为此,我不禁发出感叹: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单纯善良的人民,用智慧诉说着无尽的感慨,文明影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怎样让前人的文化继续影响下一代而不消失在我们的手中? 那只有尽我们所有能力,保护和弘扬我们的文化,因为那是我们先人留给后人最有意义的宝藏。 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实践中创造沉淀的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含了各国家、各人民的独特精神和思维,更表现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无限的创造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精神财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而且也繁衍出了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是凝固的,是固态的,但非物质文化是流动的,液态的。它是人与人之间团结的桥梁,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更是是文化发展的无尽源泉。

原来,非文化遗产是不同于文化遗产的。它是涵盖五个方面的。一: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所谓非物质性,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和结晶。

抛开世界不说,悠悠华夏,蕴含丰富的精髓,文明古国自然不缺乏文化的内涵。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年。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生产于广东佛山,是中国岭南民俗文化; 澄泥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石砚台,完全由人工烧制,极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太极拳,中国武术的一种,博大精深。针灸,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从外治内”的治病方法。清明节,端午节……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节日。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曲唱艺术体系; 像赫哲族的伊玛堪,是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如今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快要消失了,这难道不需要我们的重视吗?……

它们是需要重视的,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基因,是珍贵的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它们,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加强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必然要尽自己的能力去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几百年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的坚守传承文化遗产的人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淳朴善良,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年以来,他们用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把传承作为己任的精神,默默的在人群注意不到的角落,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动人的篇章,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文化的传承。对于他们,我们在心底深深的表示自己的感谢,同时,也激起内心的批判,我们做到了什么?

至此,作为政府,国家也为灵魂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从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国家文化安全,民族发展息息相关,联合联合国的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世界的基础上,保护力度会更强。对于我们,作为学生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学会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文化,向政府提议,有条件可以用自己的热情投身于文化传承人的行列中,尽自己一份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就像保护一颗柔弱的小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每一种文化都是灵魂的象征……历史的车轮碾压我们平静的心,让痕迹永远刻在心底。曾经拥有只代表过去,让我们携起手来将历史变成永恒。尽一份力让心得以平静,让文化永远传承,一代又一代,影响中国! 影响世界! 让后代为我们曾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骄傲!

中华魂

历史的脚步,步步踏出了岁月的见证,留下了属于万千后人的灿烂遗产。

岁月的长河,搬运冲不去见证的痕迹,刻下了未来由我们一一传承使命。

——题记

五千年的沧桑岁月,铸造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宝藏。脚下的热土,千年来温热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心。上苍给予我们伟大的国家,给予我们无限的潜力,为的是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 中国人做到了。我们用智慧,用质朴,用心谱写着华夏的文明历史,一代代传承至今,不断的滋养着这片热土上淳朴的中国人。为此,我不禁发出感叹:我为我是一名中国人而骄傲!

中国,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单纯善良的人民,用智慧诉说着无尽的感慨,文明影响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怎样让前人的文化继续影响下一代而不消失在我们的手中? 那只有尽我们所有能力,保护和弘扬我们的文化,因为那是我们先人留给后人最有意义的宝藏。 不管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都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实践中创造沉淀的文化瑰宝,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它蕴含了各国家、各人民的独特精神和思维,更表现出了人类顽强不屈的生命力、无限的创造力,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精神财富。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不仅创造了灿烂的文化遗产,而且也繁衍出了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是凝固的,是固态的,但非物质文化是流动的,液态的。它是人与人之间团结的桥梁,是维护国家统一的基础,更是是文化发展的无尽源泉。

原来,非文化遗产是不同于文化遗产的。它是涵盖五个方面的。一:口头传说和表述,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二:表演艺术。三: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四: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五:传统的手工工艺技能。所谓非物质性,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和结晶。

抛开世界不说,悠悠华夏,蕴含丰富的精髓,文明古国自然不缺乏文化的内涵。

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建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可以追溯到公元九世纪; 平遥古城,位于中国山西的中部,始建于西周宣王时期,距今已有2700年。佛山木版年画,是华南地区著名的民间木版年画,生产于广东佛山,是中国岭南民俗文化; 澄泥砚,中国最具代表性的非石砚台,完全由人工烧制,极具有实用性和艺术性。太极拳,中国武术的一种,博大精深。针灸,中国特有的治疗疾病手段,“从外治内”的治病方法。清明节,端午节……这些都是传统的文化节日。蒙古的那达慕大会,是内蒙古、甘肃、青海、新疆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的传统体育竞技活动。……昆曲,是中国古老的戏曲声腔,剧种,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曲唱艺术体系; 像赫哲族的伊玛堪,是一种独特的说唱艺术,如今列入急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快要消失了,这难道不需要我们的重视吗?……

它们是需要重视的,那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它们呢?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基因,是珍贵的有重要价值的文化信息资源,也是历史最直接的见证,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它们,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的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意义重大,现如今的经济、社会发展如此迅速,经济全球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产生了极大的威胁。所以,加强保护已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的发展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所以,我们必然要尽自己的能力去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那些几百年一代又一代,默默无闻的坚守传承文化遗产的人们身上,我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淳朴善良,顽强不屈的精神,多年以来,他们用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热爱,把传承作为己任的精神,默默的在人群注意不到的角落,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动人的篇章,把自己全部的精力投入文化的传承。对于他们,我们在心底深深的表示自己的感谢,同时,也激起内心的批判,我们做到了什么?

至此,作为政府,国家也为灵魂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政策,从建立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的角度来看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国家文化安全,民族发展息息相关,联合联合国的力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在全世界的基础上,保护力度会更强。对于我们,作为学生也要尽自己的努力,学会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文化,向政府提议,有条件可以用自己的热情投身于文化传承人的行列中,尽自己一份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人人有责,就像保护一颗柔弱的小草,它们都是有生命的,有灵魂的,每一种文化都是灵魂的象征……历史的车轮碾压我们平静的心,让痕迹永远刻在心底。曾经拥有只代表过去,让我们携起手来将历史变成永恒。尽一份力让心得以平静,让文化永远传承,一代又一代,影响中国! 影响世界! 让后代为我们曾经拥有如此灿烂的文化而骄傲!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文600字

高一作文

小编导语:这是高中议论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世界文化遗产是辉煌的历史文明,是人类需要共同保护的遗产,也是让世界了解民族文化的遗产。更多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中议论文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你,世界文化遗产

——题记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桶,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练,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定义……

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但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中西合壁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你,长城,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你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梢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历史文明残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成和民族精神……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后记

小编导语:这是高中议论文: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文,世界文化遗产是辉煌的历史文明,是人类需要共同保护的遗产,也是让世界了解民族文化的遗产。更多关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高中议论文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你,世界文化遗产

——题记

你,就是一道辉煌的历史文明。

你,兵马桶,多少年来,你们承受着泥土的重压,忍受着千年的水蚀,历经着火烧的磨练,但你们硬是挺直了身板,撑开了头上的一片土泥,重现在世人面前。你们用泥塑的身躯震惊着我们,你们用永恒的精神震撼了全世界,向世界诠释着生命与永恒的定义……

你,碉楼,经过风风雨雨,千磨万击,但你们毅然地耸立着,你们各具风韵,每一位都古色古香,气势磅礴,你们融合外国建筑艺术的精华,造型独特,独树一帜。你们中西合壁的建筑艺术印证着中西文化的交流,向世界展示着交流与艺术的风采……

你,长城,受住了岁月千年的考验,你坚毅不倒地耸立在崇山峻岭之中。虽然历经风与火的洗礼,你的色彩也早已褪去,但哪能掩藏住你内里丰富的历史沉淀,又怎能否定你曾经的璀璨多彩?你雄伟的气魄惊叹着全世界,向全世界诉说着辉煌与不朽的故事……

五千年里中华大地历经了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但历史的车轮不会碾碎你曾经的辉煌,梢纵即逝的时间也不会吹走你不朽的文化,因为:消失的是有形的生命,永不退逝的是历史文明残留下来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们永远昭示着历史的文化丰碑,永远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成和民族精神……

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了解世界,传承历史文化,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后记

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作文7400字

四年级作文

1

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侯敏 指导教师:卫红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雕刻艺术使之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为中国“石窟三圣”。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自然的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其中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东部的石窟造型大多数以造塔为主,所以又称之为塔洞;中部的石窟都分前窟和后窟两室,主佛位于洞窟中心,洞壁及洞顶以佛传浮雕为主,栩栩如生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过程;西部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主。

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云冈石窟作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优秀艺术,强有力的见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其造像的皇家风格堪称经典,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次佛教石窟艺术繁荣期的世界之最。云冈石窟极具特色,它将大量的各民族的特有元素融汇贯通,形像生动鲜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同时也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我国人民自古善于吸取外来事物的优点,云冈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艺术传入中国

后的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本土特色,实现了石窟

艺术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对我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推进影

响甚远,并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窟、天水的麦积山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窟,成为

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史的传奇。

云冈石窟,历尽了的岁月的磨砺,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是我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

贵财富。它目睹了人类千年以来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历史潮流的前进倒退,代表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业绩,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与我们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密切相关。是否行之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社会各界

极其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与否,也在于它是否合理运用了它的文化,尤

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

三、云冈石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

景点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对景点进行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提升,云冈石窟的开

发仍停留在观光石窟这一层面上,对于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缺乏升入的探究与应用。云

冈石窟景区专职导游人员缺乏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在讲解中通常忽略云冈石窟的修建

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简单的导游讲解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激发不起他们的游览兴趣。游客的游览仅仅停留在对石窟外观的欣赏。石窟的文化内涵

得不到挖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缺失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又怎能释放他的无限魅力。

另外,通常在云冈石窟内会有专职的佛教人员,然而他们仅仅从事一些占卜或为佛

品开光之类的活动,很少和游客进行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

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瑰宝有更深的了解。

(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

相对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而言,云冈石窟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

旅游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的现状。在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必须要强调地方化、民

族化,保持当地传统格调,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自2000年8月8

日第一届云冈旅·恒山游节的开办,历经十年时间,云冈石窟的文化理念到了广泛的宣

传,但由于宣传形式的单一仍不足以将云冈石窟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

首先,从自然因素讲,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风沙较大,文物在这里本身

就不利于被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使云冈石窟即使在没有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会被破

坏。风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云冈石窟属于砂岩,砂岩虽然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

被风化,墙体上的浮雕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雷击,砂岩的质量直线下降,致使表皮起皮

脱落。较之于其它窟来说,莫高窟属于砾岩,虽也比较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降水量

很小,因而保存比较好。龙门石窟则属于石灰岩,石灰可溶于水,能使岩体更坚实;由

此可见,能否较完好的保护此类户外雕刻性的建筑,重点是控制其与水的关系,因此,

要保护云冈石窟首先要治水。

3 其次,从人为因素讲,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工业污染对云冈石窟造成的破坏却又是是很严重的。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煤的重任,而大同在这之中又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相当重视煤业的发展。石窟附近就有很多大中小型煤厂,年产原煤两可达700多万吨,人民消耗和工厂消耗每年约为每年50万吨,因此云冈石窟区域内的的环境污染远比其它几大石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而且这些污染物也是引起浮雕风蚀、风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四)追求短期效益,超容量接待游客

近年来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各种假日的增多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及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据统计,05年十一黄金周,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06年游客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09年五月大同市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目前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在5000人次以上,年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吸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石窟的变质。而且这样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会致使景区人员疏于管理,加上一些游客素质较低,随意拍照、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在景点景区乱丢废物破坏景区环境,对石窟雕像的损害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

(五)外围景观建设被忽略,内外景观不协调

目前,在云冈石窟外围仍旧存在很多大小型煤矿以及凌乱的矿山居民区,这些建筑不论从景观的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内外景观的色调上来看都严重导致了云冈石窟景区的内外景观不协调,大大影响了宗教文化遗产整体形象。虽然近年来,这个话题已引起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完善。

(六)缺乏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

云冈石窟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雕刻艺术随吸引了不少顾客,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暂 ,人均消费不足百元,且游览满意度较低。石窟遗产旅游地除门票收入外,在娱乐、餐饮、住宿、纪念品等方面的收入寥寥无几,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价值大不相符。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着手于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的创建。如,制造一些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纪念徽章、石窟模型以及印有石窟图像的T 恤等等。

四、 云冈石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一)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已经开始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享受游览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游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

4 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众所周知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好评,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人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容。

也可开发“休学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佛教爱好者或对佛教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在此进行修学,也可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即达到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

(二)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

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市西部,而大同市又恰好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他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非常有利于云冈石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云冈石窟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但并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领先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条件,因此要想使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现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文化培训,提高导游水平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好的导游可以激发游客对景点的好奇心,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秀导游队伍从而把云冈石窟推向世界。

(四)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景区保护

想要合理的开发云冈石窟就必须要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云冈石窟的旅游接待能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的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如我们可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或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云冈石窟与位于市中心的上下华严寺,以及悬空

5 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等景点都相离不远,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设计一条佛教文化旅游线路,在客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分置将游客送往其他景点观赏,尽量分散客流,控制游客进入量。这样以来也可带动同城其他景点的发展。

(五)整治窟外环境,协调景区统一

对石窟进行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可将外围的小矿山、煤场和居民区进行整治和搬迁,从而建立佛文化交流中心或其他办理佛事的场所,使外围环境和石窟趋向协调统一;就自然环境而言,在景区的内外进行大规模的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与优化景区空气,使游客置身于景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并领略佛教的艺术魅力。

(六)采用多种形式,打破季节束缚

由于大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造成旅游旺季周期短,特别是云冈石窟,窟内温度比较室外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云冈石窟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如举办“大同佛教文化研讨会”、“大同佛教与旅游研讨会”,还可策划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旅游项目,如开展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年度摄影比赛,吸引大量的摄影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的前来,或再淡季可开放景区给美术爱好者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解决了季节的束缚性,而且通过摄影和绘画作品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宣传。

(七)加大科技投入,设立遗产基金会

21世纪是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旅游业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建立“智能景区”后,可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 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直以来政府在不断加强对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然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建议政府批准并设立专属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呼吁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云冈石窟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五、总结与不足

(一)总结

文化遗产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要之至,没有文化遗产的旅游则显得苍白无力。云冈石窟作为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6 他的开发与保护也极为重要,云冈石窟文化遗产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仅靠国家单方面实施政策也无法达到完全保护的功效, 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国家、自我约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不足

在本论文的书写构成中虽查阅了许多的相关书籍资料,但由于个人对相关知识的欠缺,且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导致文章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虚心学习、请教、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致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更深的了解和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鲍展斌, 曹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 》,2002,(03).

【2】阮仪三.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06).

【3】张艳华. 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12).

【4】吴月湖. 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

【5】房蕊.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08).

【6】王成武. 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对策——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

【7】王林.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08).

【8】姜睿. 旅游与遗产保护[J]. 商业研究.2001.(07).

【9】许瑞娟, 翟宝辉.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 2004,(03).

【10】颜丽丽.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1】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 [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2008,(03).

【12】曹玉琴.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M].《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13】易红.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4】厉媛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5】林源.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6】段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初探[D]. 天津大学. 2004.

【17】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 -2008年3.,(03).

【18】徐学书.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苑静虎. 云冈石窟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5).

【20】薛伟华. 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1】张晓, 郑玉歆.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 2001.

【22】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3】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fJ1.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4】闫颖慧,段文彬.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社会

科学家,2006,(03)

【25】赵昆雨.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J].文物世界,2003,(05).

【26】张华.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fJ1.东南文化.2003,(07).

【27】尚剑宝,上官学兵.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防水保护方案探讨山西建筑,2003,(6)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卫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到研究方法,从观点的提炼到实践的验证直至论文的完成,卫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我深表感谢。

1

浅析云冈石窟的旅游开发与保护

学生姓名:侯敏 指导教师:卫红

旅游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带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历史文话遗产景点成为了人们旅游的热点。云冈石窟文化遗产是通过漫长的历史时代逐步形成和遗留下来的可贵财富。是人类历史发展的见证,是特定历史时代的活化石,代表着一种奇特的艺术成绩和奇特的自然风情。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城市的文化、经济、生活具有高度的关联性, 其科学合理的保护利用已成为学术界和政府共同关注的热点。 1961年,国务院将云冈石窟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5月8日,云冈石窟经国家旅游局批准,成为国家5A 级旅游景区。2010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芬兰赫尔辛基会议上将云冈石窟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录。既然云冈石窟是如此珍贵的文化遗产,那么合理的开发和保护他便成为我们责无旁贷的义务。

一、大同云冈石窟概况

我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云冈石窟开凿于公元460年的北魏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由凉州名僧昙曜奉文成帝的旨意开凿,整个石窟凿刻于山西省大同市以西的武周山石壁上,因其高处名云冈,故取名云冈石窟。石窟现存主要洞窟、窟龛、造像分别有45个、252个、5.1万余躯,。其恢弘的气势、悠久的历史及精湛的雕刻艺术使之与甘肃敦煌的莫高窟、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齐名为中国“石窟三圣”。

云冈两道山麓,把石窟自然的分成东、中、西三部分,其中1-4窟为东区,5-13窟为中区,14-45窟为西区。东部的石窟造型大多数以造塔为主,所以又称之为塔洞;中部的石窟都分前窟和后窟两室,主佛位于洞窟中心,洞壁及洞顶以佛传浮雕为主,栩栩如生的讲述着释迦摩尼成佛的过程;西部完成于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主。

二、历史文化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重要性

云冈石窟作为早期佛教传入中国的优秀艺术,强有力的见证了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其造像的皇家风格堪称经典,使其当仁不让的成为了第二次佛教石窟艺术繁荣期的世界之最。云冈石窟极具特色,它将大量的各民族的特有元素融汇贯通,形像生动鲜明,从不同角度诠释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石窟艺术的风格,同时也将长江以北的中原地区的宗教信仰的发展变化表现的淋漓尽致。

2 我国人民自古善于吸取外来事物的优点,云冈石窟也不例外。在石窟艺术传入中国

后的短短三十年左右的时间里,广大人民取其精华,再结合我们本土特色,实现了石窟

艺术的“中国化”。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丰富的创造力。对我国石窟艺术风格的推进影

响甚远,并与敦煌的莫高窟、洛阳的龙门窟、天水的麦积山窟共称为中国四大窟,成为

中国古代佛教文化艺术史的传奇。

云冈石窟,历尽了的岁月的磨砺,经受了时代的考验,是我国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宝

贵财富。它目睹了人类千年以来的变化发展,见证了历史潮流的前进倒退,代表了一个

朝代的辉煌业绩,是历史的活化石,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同时,它作为历史文化遗产,

与我们城市的经济、文化、生活都密切相关。是否行之有效的采取保护措施是社会各界

极其关注的热点。一个城市旅游业的兴旺与否,也在于它是否合理运用了它的文化,尤

其是宝贵的历史文化。

三、云冈石窟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内容单调

景点的开发关键在于如何对景点进行深度开发或进一步的功能提升,云冈石窟的开

发仍停留在观光石窟这一层面上,对于佛教义理和佛教故事缺乏升入的探究与应用。云

冈石窟景区专职导游人员缺乏相关的佛教文化知识,在讲解中通常忽略云冈石窟的修建

背景、佛像雕刻手法、服饰等更深层次的内容,简单的导游讲解无法调动游客的积极性,

激发不起他们的游览兴趣。游客的游览仅仅停留在对石窟外观的欣赏。石窟的文化内涵

得不到挖掘,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在缺失文化背景的情况下,又怎能释放他的无限魅力。

另外,通常在云冈石窟内会有专职的佛教人员,然而他们仅仅从事一些占卜或为佛

品开光之类的活动,很少和游客进行交流。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基本上是以观光或从事一

些迷信活动为主,旅游内容很单调,无法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对历史瑰宝有更深的了解。

(二)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

相对于敦煌石窟与莫高窟而言,云冈石窟的开发和宣传力度远远不够,这也就导致

旅游形象不突出,品牌不明显的现状。在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必须要强调地方化、民

族化,保持当地传统格调,凸显自己的特性,才能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自2000年8月8

日第一届云冈旅·恒山游节的开办,历经十年时间,云冈石窟的文化理念到了广泛的宣

传,但由于宣传形式的单一仍不足以将云冈石窟打造成为国际品牌。

(三)资源破坏严重,修复难度大

首先,从自然因素讲,大同地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风沙较大,文物在这里本身

就不利于被保护。自然的地理环境使云冈石窟即使在没有人为因素的情况下也会被破

坏。风化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云冈石窟属于砂岩,砂岩虽然便于雕刻,但也很容易

被风化,墙体上的浮雕历经风吹日晒、雨打雷击,砂岩的质量直线下降,致使表皮起皮

脱落。较之于其它窟来说,莫高窟属于砾岩,虽也比较松散,但敦煌地处沙漠,降水量

很小,因而保存比较好。龙门石窟则属于石灰岩,石灰可溶于水,能使岩体更坚实;由

此可见,能否较完好的保护此类户外雕刻性的建筑,重点是控制其与水的关系,因此,

要保护云冈石窟首先要治水。

3 其次,从人为因素讲,现代社会的进步离不开工业的发展,但工业污染对云冈石窟造成的破坏却又是是很严重的。大家都知道,山西是产煤大省,承担着向全国输送煤的重任,而大同在这之中又是一个重要角色,所以相当重视煤业的发展。石窟附近就有很多大中小型煤厂,年产原煤两可达700多万吨,人民消耗和工厂消耗每年约为每年50万吨,因此云冈石窟区域内的的环境污染远比其它几大石窟的污染要严重的多,而且这些污染物也是引起浮雕风蚀、风化的罪魁祸首之一。

(四)追求短期效益,超容量接待游客

近年来随着“五一”、“十一”黄金周及各种假日的增多掀起了一股旅游热潮,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及年接待量逐年增加。据统计,05年十一黄金周,云冈石窟接待游客达七万余人;06年游客日接待量突破6000人;09年五月大同市云冈石窟、恒山两景区累计接待游客30.651万人次,端午小长假期间,云冈石窟景区接待游客2.6万人次,环比增长100%;门票收入72万元,环比增长89.4%。目前云冈石窟的日接待量在5000人次以上,年接待量在50万人次以上。游客大量涌入,人们呼吸出的水汽和二氧化碳改变了石窟内的大气环境,加速了石窟的变质。而且这样超容量的接待游客会致使景区人员疏于管理,加上一些游客素质较低,随意拍照、在建筑物上乱刻乱画,在景点景区乱丢废物破坏景区环境,对石窟雕像的损害的破坏也是不可估计的。

(五)外围景观建设被忽略,内外景观不协调

目前,在云冈石窟外围仍旧存在很多大小型煤矿以及凌乱的矿山居民区,这些建筑不论从景观的整体布局来看,还是从内外景观的色调上来看都严重导致了云冈石窟景区的内外景观不协调,大大影响了宗教文化遗产整体形象。虽然近年来,这个话题已引起市政府领导的重视,并开始着手解决,但并没有彻底完善。

(六)缺乏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

云冈石窟虽凭借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雕刻艺术随吸引了不少顾客,但根据调查显示,大部分游客在景区停留时间短暂 ,人均消费不足百元,且游览满意度较低。石窟遗产旅游地除门票收入外,在娱乐、餐饮、住宿、纪念品等方面的收入寥寥无几,与“世界文化遗产”的旅游市场价值大不相符。政府应加大力度开发相关产业的发展,着手于地域性品牌化旅游商品的创建。如,制造一些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纪念徽章、石窟模型以及印有石窟图像的T 恤等等。

四、 云冈石窟开发与保护的措施

(一)改变游览方式,优化产品结构

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游客的的兴趣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游览观光,已经开始从静态参观向动态参的方向发展,他们更愿意亲身参与到其中享受游览的乐趣。云冈石窟现有的游览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应该从观赏式上升到表演式和参与式。云冈石窟开展的旅游活动,除了一般游览活动外,还应该结合佛教传统活动开发多种动态参与

4 项目,如组织有兴趣的游人开展参禅、浴佛、食斋、放生等佛事活动,还可根据石窟的雕刻内容开展旅游活动以及利用石窟在社会的影响做文章。众所周知的舞蹈“千手观音”在其他国家也有着不同凡响的好评,然而据编导张继刚说,他的创作素材来源于云冈石窟。这是一个宣传云冈石窟的好机会,若在旅游节期间邀请千手观音节目组来云冈石窟演出,社会反响一定很大。此外,大同地方艺术学校也可组织编排这个节目,在云冈石窟定期演出,请游客加人表演,不仅增加了游客的旅游经历,也丰富云冈石窟的旅游内容。

也可开发“休学旅游”这一新型旅游产品,这样不仅可以吸引大量佛教爱好者或对佛教知识感兴趣的中小学生在此进行修学,也可带动当地餐饮业、住宿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即达到教育和旅游的功能统一,文化和经济的产业统一。

(二)加强区域合作,发展区域旅游

合作是国内外区域经济合作发展趋势下的必然选择,也是区域整体旅游形象建设的新要求。云冈石窟地处大同市西部,而大同市又恰好位于晋、冀、蒙三省区交界处,东距首都298公里,西眺呼和浩特285公里,南离佛教胜地五台山250公里。优越的地理位置,便利的交通条件,为大同与五台山旅游区、首都旅游区和内蒙古草原旅游区进行区域合作奠定了基础。同时,大同作为北京西去内蒙古、宁夏、甘肃,南赴五台山及其他景区和西安的中转城市,非常有利于云冈石窟发展区域旅游合作。云冈石窟虽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着很好的发展优势,但并不具备发展成为世界领先文化遗产旅游景点的条件,因此要想使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在中国同类旅游活动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与周边旅游地的合作,形成规模效应,用群体优势来弥补个体的不足,才能充分实现云冈石窟历史文化遗产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文化培训,提高导游水平

导游是文化的传播者,导游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旅游的教化作用的发挥。对于佛教文化旅游来说,要求导游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佛教文化知识和较高的外语水平,能够解答游客关于佛教方面的一般性提问,懂得对佛教问题去粗取精,能够正确区分佛教和迷信,不能信口开河胡编乱造。在追求讲解的趣味性的同时也要注意科学性,注重导游词的编写,从云冈石窟的历史中挖掘内容。导游员不仅要有专业知识,还要博才多学,熟悉大量的民间传说和历史典故,这样才能讲解得既生动又详实。总之,云冈石窟自北魏开凿以来,一千五百多年间屡建屡毁,从建筑风格、雕刻手法、佛像服饰、菩萨宝冠到绘画内容,都真实地记录了佛教文化在历朝历代的变迁,也反映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最早见证。好的导游可以激发游客对景点的好奇心,增加旅游景点的魅力,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优秀导游队伍从而把云冈石窟推向世界。

(四)控制游客容量,加强景区保护

想要合理的开发云冈石窟就必须要加强本地的旅游规划工作,充分估计云冈石窟的旅游接待能力,正视超负荷接待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影响。针对旅游旺季有可能出现的“人满为患”的情况,应有计划的及时采取可能的手段,如我们可采取调整价格的方法或设法将游客引流分散往其他参观点,云冈石窟与位于市中心的上下华严寺,以及悬空

5 寺、应县木塔、五台山等景点都相离不远,可以云冈石窟为核心,设计一条佛教文化旅游线路,在客流量较多的情况下可分置将游客送往其他景点观赏,尽量分散客流,控制游客进入量。这样以来也可带动同城其他景点的发展。

(五)整治窟外环境,协调景区统一

对石窟进行合理编制开发规划,避免在景区内及其周围区域建设与该景观不和谐的建筑,维护景区的整体环境。就社会环境而言,可将外围的小矿山、煤场和居民区进行整治和搬迁,从而建立佛文化交流中心或其他办理佛事的场所,使外围环境和石窟趋向协调统一;就自然环境而言,在景区的内外进行大规模的绿化,美化景区环境与优化景区空气,使游客置身于景区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气息,并领略佛教的艺术魅力。

(六)采用多种形式,打破季节束缚

由于大同的地理位置和气候原因,夏季时间短,冬季时间长,造成旅游旺季周期短,特别是云冈石窟,窟内温度比较室外还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云冈石窟的发展。为扭转这种不利因素,可以通过开展佛教文化学术研究活动,如举办“大同佛教文化研讨会”、“大同佛教与旅游研讨会”,还可策划不受季节影响的特色旅游项目,如开展以云冈石窟为主题的年度摄影比赛,吸引大量的摄影艺术家及摄影爱好者的前来,或再淡季可开放景区给美术爱好者让他们在这里进行写生,这样不仅解决了季节的束缚性,而且通过摄影和绘画作品也对云冈石窟进行了宣传。

(七)加大科技投入,设立遗产基金会

21世纪是电子科技飞速发展的一个阶段,旅游业中科学技术的投入也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旅游景区管理手段、思维和方式都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运用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新的机遇,使旅游景区的深度、广度和高度都有长足的发展。建立“智能景区”后,可通过物联网对景区地理事物、自然灾害、游客行为、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行迹和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进行全面、透彻、及时的感知;对游客、社区居民、景区工作人员实现可视化管理;利用最新信息技术和管理理论改变景区管理局或管理委员会的组织结构,优化和再造景区管理业务流程;同科研院校、研究机构、酒店、旅行社、航空公司、IT 公司等建立战略联盟,运用众人的智慧集结众人的力量管理景区;智慧景区建设的目的是有效保护遗产资源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游客服务质量,实现景区环境、社会和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此外,一直以来政府在不断加强对云冈石窟的开发与保护,然而对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建议政府批准并设立专属的文化遗产基金会,呼吁世界各地的爱心人士为云冈石窟的发展建设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

五、总结与不足

(一)总结

文化遗产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遗产的载体。保护文化遗产对旅游业的发展重要之至,没有文化遗产的旅游则显得苍白无力。云冈石窟作为我国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

6 他的开发与保护也极为重要,云冈石窟文化遗产的流失情况非常严重,仅靠国家单方面实施政策也无法达到完全保护的功效, 我们呼吁每个人都能够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配合国家、自我约束。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尽到自己的微薄之力。

(二)不足

在本论文的书写构成中虽查阅了许多的相关书籍资料,但由于个人对相关知识的欠缺,且云冈石窟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这一问题的复杂性,本文的研究还是比较粗浅的,导致文章还有很多的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一定虚心学习、请教、不断丰富个人的知识储备,以致对文化遗产的开发与保护有更深的了解和探究,并完善自己的论文。

参考文献:

【1】鲍展斌, 曹辉. 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对策思考[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

版) 》,2002,(03).

【2】阮仪三. 寻求遗产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赢”之路[J].城市规划,2003,(06).

【3】张艳华. 再论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城市遗产保护[J].城市规划,2003,(12).

【4】吴月湖. 从旅游地研究角度看历史文化村镇遗产保护[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007,(2).

【5】房蕊. 现代信息技术支持下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学刊,2009,(08).

【6】王成武. 以城市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模式与对策——以四川省三台县为例[D].

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3).

【7】王林. 中外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制度比较[J].城市规划,2000,(08).

【8】姜睿. 旅游与遗产保护[J]. 商业研究.2001.(07).

【9】许瑞娟, 翟宝辉. 论城市发展中的历史文化资源整合策略[J].城市规划汇刊, 2004,(03).

【10】颜丽丽. 我国世界遗产旅游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5

【11】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 [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2008,(03).

【12】曹玉琴. 浅谈城市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M].《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13】易红. 中国文化景观遗产的保护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9

【14】厉媛媛.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研究[D].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8

【15】林源. 中国建筑遗产保护基础理论研究[D].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7

【16】段勇. 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协调发展初探[D]. 天津大学. 2004.

【17】冯俊新,张凯云,钟笑寒[期刊论文] 《经济地理》 -2008年3.,(03).

【18】徐学书. 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 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9年

【19】苑静虎. 云冈石窟的保护 中国文化遗产 2007,(05).

【20】薛伟华. 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J].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1】张晓, 郑玉歆. 中国自然文化遗产资源管理 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 2001.

【22】陶伟. 中国“世界遗产”的可持续旅游发展研究 中国旅游出版社 2001.

7 【23】薛伟华.浅谈开封市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fJ1.开封大学学报,2006,(03).

【24】闫颖慧,段文彬.我国宗教景观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研究—— 以山西省大同市为例[J].社会

科学家,2006,(03)

【25】赵昆雨.云冈石窟造像服饰雕刻特征及其演变[J].文物世界,2003,(05).

【26】张华.云冈石窟洞窟形制的特征与布局fJ1.东南文化.2003,(07).

【27】尚剑宝,上官学兵.山西大同云岗石窟防水保护方案探讨山西建筑,2003,(6)

致谢:

在我的毕业论文完成的过程中,得到了卫红老师的亲切关怀和耐心的指导。他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从论文的选题到研究方法,从观点的提炼到实践的验证直至论文的完成,卫老师都始终给予我细心的指导和不懈的支撑。他渊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给了我深深的启迪,在此我深表感谢。

作文交流作文3500字

初一作文

作文交流(13)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由一向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要荆洲”。而一面不爱按常理出牌的歌手,一开嗓子竟是法语演唱。评委李谷一老师对她的法语演绎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唱中国传统音乐,为何要唱法语歌?歌手反驳道:听众不是只是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走中国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龚楚璇

近期,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歌手用法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这位歌手的做法并不得体。

首先,你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传承本民族文化时难道不是应该用汉语来演唱吗?更何况,还是要以现代传媒技术的手段推广到全国人民。站在本民族的角度上,应以最高程度的民族自信达到公认才不负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作用就在于使本民族人民了解更深以便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弘扬,达到世代相传的效果。而能形成这种效应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汉语来传承。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是在中华文化圈内,基于这个条件才能唤醒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共识与认同感。

坚持本色,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文化的走向,我们的民族是在不断壮大,而文化传承采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使其永葆生命活力成了一个问题。答案还是那个——用汉语。汉语作为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始终要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将时代特色与传统精神相融合的实践者面向的是中华民族。而用法语演唱三国演义,还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节目上。先不说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国演义能否很准确地用法语译出并绘声绘色地表达历史韵味,法国人是否能听懂并且传承呢?你看,这不是很可笑吗?要法国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本民族的文化只能靠本民族来传承,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只能是欣赏借鉴,而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走向应牢牢抓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站在时代的浪潮,许多文化扑面而来,坚守住中华文化自己的阵地要走“中国路”,摒弃其他不切实的方法,选准一个路径走下去。丰中华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这些文化传播 采用的均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汉语,而不是其他语言。并且这些文化的传播还获得了一致好评。看来,坚持本色传播才是正道。

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不是哗众取宠

黄何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与“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了一曲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并且是以法语进行演唱。评委对歌手的法语演唱提出“作为中国人为何不唱中国传统音乐”的质疑时,歌手反驳道:听众不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对于歌手的辨解,我不禁想问一句,在场的听众究竟是中国人多,还是外国人多?又或者说,外国的听众都能听懂法语?

不论听众有多少外国人,既然他们能收看中国的文化传承类的节目,想必也是懂汉语的,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位歌手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无异于哗众取宠了。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论何时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有。“要荆州”作为《三国演义》的名段,应该是充满古韵的,而登台演唱的歌手却是画着雷人妆容。这样的打扮与古色古香的古典歌曲无疑是格格不入的,歌手的妆扮已经脱离了“传统文化”这一范罪行。吏何况,这位歌手还以法语演唱传统音乐,这更是不伦不类。以雷人妆容代替古典服装,以法语代替汉语,这样的行为显然没有尊重传统文化,如此行径不正是为了博人眼球吗?

弘扬传统文化,固然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可如果置传统不顾,一味出“新”,便是弃其精华,取其糟粕了。歌手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演唱法语歌曲,实际上就是抛弃了文化的精髓。退一步来讲,即使真是为了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那她为何不唱英语?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能听懂它的外国人应当比能听懂法语的外国人要多吧。之所以选择法语,恐怕还是想得到观众喝彩的求异心理作崇。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效益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将古建筑拆掉然后在其它地方重新修建;或是直接将古代建筑“播 新”,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打着文化传承的幌子博世人眼球。此类行为,若不加以制止,不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反而会让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泯灭在历史中。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有中国味

三(6)班 丁清苗

当雷人妆容遇到“渔鼓道情”,当法语演唱法遇到“要荆州”,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化学反应?只怕是渔鼓声声声吓人,刘备也要被法语整得晕头转向。中国人用法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同唱“要荆州”,试问你把中国传统音乐放哪了?把中国传统文化抛到哪里去了?真是有失中国味儿。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漫漫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惊涛骇浪拍打着历史的河床,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骄傲的资本,是中国骄傲的资本,有十足的中国味儿。法语演唱“要荆州”固然“吸睛”,但自打演员一开口吐出第一个法语音节,传统音乐所独有的魅力便荡然无存,给人的感觉就不再是特别了,而是蹩脚。所以传统歌曲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大放光彩。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要荆州”承载了历史的沧桑,体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积极地将本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为之惊叹,为我们喝彩。歌手以“听众不是只有中国人”为借口,为其用法语演绎“要荆州”开脱,实则可笑。听众中的确有外国人,他们有的来自法国,也有的来自美国,德国或者日本,韩国,为什么偏用法语唱呢?法国人自然能听懂,可是其他各国呢?既然演唱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就该用中文唱,让世界倾听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这才有“中国味儿”。

我们是中国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我们的特色,是中国特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有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世界因独特而精彩,文化也因其独特性而更显得丰富。

中国的东西就该有“中国味儿”,中国人就该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不以规矩,何谈传承

三(7)班 李美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文化的传承也要有规矩,这一规矩便是文化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脉络,传承是在规矩中的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法语演绎既不可取,也不值得提但是。

每一种文化,都是先祖生活实践的写照。也唯有这种从生活中来的文化才能原汁原味地重现远久的记忆。

国强民富的汉自然要配奢华无比的赋 ,豪气冲天的诗只能从睥睨天下的唐中孕育,哀转萧瑟的词是仓皇南渡的产物,市民阶层将小说推进了文学的殿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相得益彰的佳偶,而用法语去演绎名段“要荆洲”就如同让颓废失意的亡国词去和大一统的汉搭红线,不仅失了名段的“老”味道,也失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一种文化,必得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这种刻意迎合欣赏者,自降身份的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

莱蒙抚夫说过:“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民族文化即使有些许晦涩难懂,但这也是一种门槛。我们要做的不是除去门槛,也是要提高自身的水平。

因为听众不只是中国人,所以用法语演绎,那我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懂交响乐,所以演春天巴赫作品时要删繁就简;因为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立体画派,所以毕加索的画要全改成古典画法;因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读文言文文,所以要把文言文全翻译成白语文,抛弃文言文,这显然是不正确,不合理。有门槛的文化才有欣赏的价值,若种种文化都和路边白菜一样,几块钱买一斤, 那这种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似乎总会陷于这种看上去国际化的行为之中,总渴望去证明自身的普世价值,但在追逐创新,追求另类的过程中我们极易走入生活费子说的:“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的怪圈之中,总是在推陈出新,最终就极有可能滑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方向。“不要对别处的事物抱什么希望,那里没有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卡瓦菲斯的话尤在耳边,我们更应当回归自身,要坚守自身文化的价值和脉络。

“源不深而望流不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只有在坚守自身的基础传承才能静水流深,根固木繁。

作文交流(13)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由一向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要荆洲”。而一面不爱按常理出牌的歌手,一开嗓子竟是法语演唱。评委李谷一老师对她的法语演绎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应该唱中国传统音乐,为何要唱法语歌?歌手反驳道:听众不是只是中国人,也有外国人。

对此你怎么看?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走中国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龚楚璇

近期,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歌手用法语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三国演义名段,这位歌手的做法并不得体。

首先,你是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在传承本民族文化时难道不是应该用汉语来演唱吗?更何况,还是要以现代传媒技术的手段推广到全国人民。站在本民族的角度上,应以最高程度的民族自信达到公认才不负是文化传承。文化传承的作用就在于使本民族人民了解更深以便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弘扬,达到世代相传的效果。而能形成这种效应的途径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汉语来传承。因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是在中华文化圈内,基于这个条件才能唤醒中华儿女心中的文化共识与认同感。

坚持本色,不忘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向。一个民族的兴衰关乎文化的走向,我们的民族是在不断壮大,而文化传承采用怎样的手段才能使其永葆生命活力成了一个问题。答案还是那个——用汉语。汉语作为中华民族通用的文字语言是传承传统文化的不二选择,始终要牢记自己作为一名将时代特色与传统精神相融合的实践者面向的是中华民族。而用法语演唱三国演义,还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节目上。先不说作为中华文化的三国演义能否很准确地用法语译出并绘声绘色地表达历史韵味,法国人是否能听懂并且传承呢?你看,这不是很可笑吗?要法国人传承中华文化的想法就是错误的。本民族的文化只能靠本民族来传承,对于其他民族来说只能是欣赏借鉴,而不是传承。中华文化的走向应牢牢抓在中国人自己手中。

站在时代的浪潮,许多文化扑面而来,坚守住中华文化自己的阵地要走“中国路”,摒弃其他不切实的方法,选准一个路径走下去。丰中华文化影响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而这些文化传播 采用的均是原汁原味的中国汉语,而不是其他语言。并且这些文化的传播还获得了一致好评。看来,坚持本色传播才是正道。

坚定文化自信,走中国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文化传承不是哗众取宠

黄何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位以雷人妆容吓人的歌手与“渔鼓道情”传承人一同演唱了一曲三国演义名段“要荆州”,并且是以法语进行演唱。评委对歌手的法语演唱提出“作为中国人为何不唱中国传统音乐”的质疑时,歌手反驳道:听众不只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对于歌手的辨解,我不禁想问一句,在场的听众究竟是中国人多,还是外国人多?又或者说,外国的听众都能听懂法语?

不论听众有多少外国人,既然他们能收看中国的文化传承类的节目,想必也是懂汉语的,基于这样一个事实,那位歌手的行为在我看来就无异于哗众取宠了。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无论何时都离不开传统文化的土有。“要荆州”作为《三国演义》的名段,应该是充满古韵的,而登台演唱的歌手却是画着雷人妆容。这样的打扮与古色古香的古典歌曲无疑是格格不入的,歌手的妆扮已经脱离了“传统文化”这一范罪行。吏何况,这位歌手还以法语演唱传统音乐,这更是不伦不类。以雷人妆容代替古典服装,以法语代替汉语,这样的行为显然没有尊重传统文化,如此行径不正是为了博人眼球吗?

弘扬传统文化,固然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可如果置传统不顾,一味出“新”,便是弃其精华,取其糟粕了。歌手以“弘扬传统文化”之名演唱法语歌曲,实际上就是抛弃了文化的精髓。退一步来讲,即使真是为了发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那她为何不唱英语?英语作为当今世界使用最广的语言,能听懂它的外国人应当比能听懂法语的外国人要多吧。之所以选择法语,恐怕还是想得到观众喝彩的求异心理作崇。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效益与保护传统文化的矛盾日益突出。许多官员为了自己的政绩,不惜将古建筑拆掉然后在其它地方重新修建;或是直接将古代建筑“播 新”,这样的行为同样是打着文化传承的幌子博世人眼球。此类行为,若不加以制止,不但不利于文化的传承,反而会让诸多优秀传统文化泯灭在历史中。

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应有中国味

三(6)班 丁清苗

当雷人妆容遇到“渔鼓道情”,当法语演唱法遇到“要荆州”,这该是一种怎样的化学反应?只怕是渔鼓声声声吓人,刘备也要被法语整得晕头转向。中国人用法语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一同唱“要荆州”,试问你把中国传统音乐放哪了?把中国传统文化抛到哪里去了?真是有失中国味儿。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共同的财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漫漫历史长河中,数不清的惊涛骇浪拍打着历史的河床,先辈们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就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文化遗产是我们文化骄傲的资本,是中国骄傲的资本,有十足的中国味儿。法语演唱“要荆州”固然“吸睛”,但自打演员一开口吐出第一个法语音节,传统音乐所独有的魅力便荡然无存,给人的感觉就不再是特别了,而是蹩脚。所以传统歌曲只有立足于传统文化才能大放光彩。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以文物、建筑和遗址类著称的文化遗产,如中国的万里长城。埃及的金字塔等,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渔鼓道情”,“要荆州”承载了历史的沧桑,体现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多样性。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我们积极地将本国传统文化推向世界。让世界为之惊叹,为我们喝彩。歌手以“听众不是只有中国人”为借口,为其用法语演绎“要荆州”开脱,实则可笑。听众中的确有外国人,他们有的来自法国,也有的来自美国,德国或者日本,韩国,为什么偏用法语唱呢?法国人自然能听懂,可是其他各国呢?既然演唱的是中国传统音乐曲目,就该用中文唱,让世界倾听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这才有“中国味儿”。

我们是中国人,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有我们的特色,是中国特色,我们要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要有历史和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世界因独特而精彩,文化也因其独特性而更显得丰富。

中国的东西就该有“中国味儿”,中国人就该坚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不以规矩,何谈传承

三(7)班 李美璇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文化的传承也要有规矩,这一规矩便是文化自身的特色与发展脉络,传承是在规矩中的创新,而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因此法语演绎既不可取,也不值得提但是。

每一种文化,都是先祖生活实践的写照。也唯有这种从生活中来的文化才能原汁原味地重现远久的记忆。

国强民富的汉自然要配奢华无比的赋 ,豪气冲天的诗只能从睥睨天下的唐中孕育,哀转萧瑟的词是仓皇南渡的产物,市民阶层将小说推进了文学的殿堂。唐诗宋词明清小说是相得益彰的佳偶,而用法语去演绎名段“要荆洲”就如同让颓废失意的亡国词去和大一统的汉搭红线,不仅失了名段的“老”味道,也失了其特有的文化价值。

一种文化,必得先是民族的,然后才能是世界的。这种刻意迎合欣赏者,自降身份的做法无异于本末倒置。

莱蒙抚夫说过:“一座雕像,即使坍塌,仍然是神。”民族文化即使有些许晦涩难懂,但这也是一种门槛。我们要做的不是除去门槛,也是要提高自身的水平。

因为听众不只是中国人,所以用法语演绎,那我是否可以这样推论:因为并不是人人都懂交响乐,所以演春天巴赫作品时要删繁就简;因为并不是人人都理解立体画派,所以毕加索的画要全改成古典画法;因为不是人人都有能力读文言文文,所以要把文言文全翻译成白语文,抛弃文言文,这显然是不正确,不合理。有门槛的文化才有欣赏的价值,若种种文化都和路边白菜一样,几块钱买一斤, 那这种文化也就失去了意义和价值。

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我们似乎总会陷于这种看上去国际化的行为之中,总渴望去证明自身的普世价值,但在追逐创新,追求另类的过程中我们极易走入生活费子说的:“该得到的尚未得到,该丧失的早已丧失。”的怪圈之中,总是在推陈出新,最终就极有可能滑向民族虚无主义的方向。“不要对别处的事物抱什么希望,那里没有你的船,那里也没有你的路。”卡瓦菲斯的话尤在耳边,我们更应当回归自身,要坚守自身文化的价值和脉络。

“源不深而望流不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只有在坚守自身的基础传承才能静水流深,根固木繁。

文化遗产--民族的魂作文900字

初一作文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景观设计学]专题六----大运河遗产廊道作文5000字

高一作文

1

《景观设计学专题-----大运河遗产廊道》

1.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战略及其意义

①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战略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廊道,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纽带。②大运河上下2500年,南北3500里,举世无双,它在中国个民族文化融合、各种宗教信仰的共存、国家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的纽带,连续完整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是遗产保护、历史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科书。③大运河是中国东部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大运河横跨中国南北多个类型的气候区域,勾连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连接太湖、南四湖等东部最大的湿地群,是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向水系,其对东部区域的雨洪管理、旱涝调节、生物迁徙、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净化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④大运河是沿运河城市稀缺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格局与居民休憩的战略性资源。⑤大运河途径中国东部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建设,开放空间缺乏,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良好环境和休憩空间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大运河因此将称为连接城市与区域生态网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建立市民休憩空间的战略性资源。

2.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紧迫性

这条对国土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关键意义的遗产与生态廊道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不尽快统一规划、保护、管理和建设,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1)运河及沿线的许多珍贵遗产正在消失和遭受破坏。古运河河道有的地段已被开垦种地,有的已成为垃圾坑和排污沟。(2)以运河为骨架的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正面临恶化。(3)城市扩张和急功近利的工程正吞噬着国家遗产。(4)南水北调的历史基于和挑战。是继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又一次对以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 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施加的人工干扰。这是对运河遗产廊道保护的一次条含,同时也是一词历史性机会,如果明智的加以利用,会有利于运河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和运河遗产保护,从而实现生态与遗产廊道的建立。

3. 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1)大运河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 5世纪(春秋未) ,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 ,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 (元)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具有作为区域城乡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价值。(1)作为输水通道的价值。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运河将承担重要的输水通道功能。(2)作为运输通道的价值(3)作为工农业水源的价值。

(3)大运河作为中国东部国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①作为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以大运河为走廊、运河支流为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生态系统,简称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

2

统。运河廊道长期横跨南北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循环,河域本身形成了复杂、影响广泛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现在,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虽然在人工、自然等多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部分已处在瘫痪状态,但台儿庄以南部分仍然发挥着包括航运在内的多种作用。其整体在系统的生态修复之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其区域生态功能。 ② 作为运河区域城乡EI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廊道是运河区域多个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之一,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去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历代修运河,“贡赋通漕”之外,兼利灌溉都是另一个重要理由。其木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运河不但是中国东部区域城市和乡村重要的自然条件,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河域城市和乡村EI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运河河道大多依据天然河道修筑,虽然这些天然河流在航运功能要求下大多渠化,但经过长期的生态变迁以后,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沼泽、泥地。历代为蓄泻洪水,同时也沿河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池塘或修建、利用湖泊作为蓄泻之用,这些湖泊、池塘或存或废,都发挥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④ 横贯南北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剖面和绿色廊道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为数不多的横贯南北的绿色通道,是唯一的沟通中国东部五大最重要水系的河流。这条绿色通道穿越了多个自然地理区域,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域有着独特的标本价值,犹如一个剖面,清晰的展示了中国大地景观的南北分异。

(4)大运河是未来联系南北和东部大量城镇的战略性休闲游憩廊道,是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及其重要的身心再生和教育价值。大运河作为具有很高感知度的游憩资源,具有休闲游憩目的地属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能够满足居民的身心再生需要,提供环境和文化教育、远足、自行车远游等服务的设施,将是未来东部大小城市的重要稀缺资源。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游憩廊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大运河作为中国东部高密度人口地区唯一横贯南北的、自然元素主导的、同时串联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续通道,无疑将具有及其重要的身心再生价值和教育价值,是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资源。要发挥大运河作为战略性休闲通道的身心再生和教育价值,就应以保护遗产为基础,以建设输水通道为契机,借鉴有关国家的成熟经验,通过区域协作,建设集生态与文化保护、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遗产廊道。作为绵延三千多里的南北文化景观剖面,它将是独一无二的、教科书式的体验和学习廊道。

4. 关于大运河EI 的问题背景

景观生态学认为区域由多个景观所构成,而每一景观都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组成的异质空间镶嵌体。运河流经的中国东部区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景观生态学的 角度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区域景观生态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京杭大运河区域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小麦的耕地和长江三角洲主产稻米的耕地。城市化所蚕蚀的土地大多为城市周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直接影响了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对运河区域的景观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2)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河流廊道是廊道的重要形式,是联接城乡并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通道。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运河廊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是多方面的:

(a)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对运河加以整治,但往往只把河道作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化整饬,堤岸的自然形态因此消失,其后果是对乡土生境的破坏,造成物种地方性与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效应的发挥。

(b)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型型缺水已经造成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运河区域的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沿河城镇不断增加的排污,这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后果。污染破坏了水质,直接导致运河廊道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瘫痪。同时威胁到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健康性与完整性。

(c)毁林开垦,水土流失加大。毁林开垦是城市化侵占农田的后果。水土流失则是困扰中国河流的三大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对河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都造成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开挖、表土扰动、硬质界面增大,航运通行、灌溉、供水等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影响到运河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3)快速、无序的城市化导致区域景观格局急剧变化。运河区域的城市化多是在沿河城镇出于本身发展或各省区小于本地区发展、而不是整个区域的宏观背景所制定的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加之很多规划编制仍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下进行,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城镇斑块不断扩张,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斑块不断缩减,直至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的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4)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遗产廊道的保护。城市的迅速扩张正在破坏运河的历史环境。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体性(integrity)都受到损害。

(5)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居民休闲需求。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860年中期,Olmosted 就把公园、河谷、荒地、沼泽连接起来,规划成令波士顿人感到骄傲的“蓝宝石项链”。1883年,Cleveland 为Minneapolis 做规划时,就主张购买大片土地作为公园绿地系统作为未来居民休闲场所。经过长期发展,证明这一主张十分英明。京航大运河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如何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也是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5. 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的措施:

6. 展开资源摸底,全面掌握大运河遗产廊道状况。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战略奠定基础。

“反规划”思想与大运河沿线城镇发展。对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保护来说,“反规划”思维的意义在于,以新的基于运河遗产全面价值的认识为基础,把遗产保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土尺度上进行有关资源的整合和景观的整体规划。

制定整体性的管理和发展战略。运河遗产廊道的建设将意味着地区间的经济整合,意味着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将在地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建设遗产廊道,就必须妥善处理地区间的协作与竞争,制定整体性的管理与发展战略,保护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

以南水北调为契机,建立大运河遗产廊道区域间协作机制。区域整合与协作是遗产廊道建设的首要问题。区域协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说是大运河遗产廊道建

5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 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1

《景观设计学专题-----大运河遗产廊道》

1.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战略及其意义

①国家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认同,是和谐社会的根基。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强化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具有战略意义。大运河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廊道,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纽带。②大运河上下2500年,南北3500里,举世无双,它在中国个民族文化融合、各种宗教信仰的共存、国家统一、社会发展过程中一直起着积极而重要的作用,它是中华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的纽带,连续完整的大运河遗产廊道,是遗产保护、历史知识普及、爱国主义教育最好的教科书。③大运河是中国东部的区域生态廊道,是国土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大运河横跨中国南北多个类型的气候区域,勾连长江、黄河等五大水系,连接太湖、南四湖等东部最大的湿地群,是中国大地上唯一的南北向水系,其对东部区域的雨洪管理、旱涝调节、生物迁徙、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净化等都具有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④大运河是沿运河城市稀缺的生态基础设施,是城市生态格局与居民休憩的战略性资源。⑤大运河途径中国东部人口最密集、城市化程度最高、经济最发达的地区。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城市建设,开放空间缺乏,与此同时,城市居民对良好环境和休憩空间的要求将不断提高。大运河因此将称为连接城市与区域生态网络、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建立市民休憩空间的战略性资源。

2. 构建“大运河国家遗产与生态廊道”的紧迫性

这条对国土生态安全和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具有关键意义的遗产与生态廊道目前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如不尽快统一规划、保护、管理和建设,必将造成难以挽回的遗憾。(1)运河及沿线的许多珍贵遗产正在消失和遭受破坏。古运河河道有的地段已被开垦种地,有的已成为垃圾坑和排污沟。(2)以运河为骨架的水系统和湿地系统正面临恶化。(3)城市扩张和急功近利的工程正吞噬着国家遗产。(4)南水北调的历史基于和挑战。是继京杭大运河开凿以来又一次对以运河为骨架和主体形成的、包括支流 和湖泊、池塘、沼泽等湿地在内的运河区域生态网络施加的人工干扰。这是对运河遗产廊道保护的一次条含,同时也是一词历史性机会,如果明智的加以利用,会有利于运河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的生态系统修复和运河遗产保护,从而实现生态与遗产廊道的建立。

3. 大运河的完全价值观:

(1)大运河有重要的文化遗产价值。 大运河北起中国首都北京,南至杭州,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它开凿于中国诸侯割据的公元前 5世纪(春秋未) ,拓展于中国封建王朝即将走向强盛的7世纪(隋) ,贯通于少数民族统治的13世纪 (元)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时代里,它一直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南北物资运输通道,并同时作为区域水系骨架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该地区形成众多城市的主要因素之一。 大运河是中国南北经济和文化交流历史,地区社会、文化、经济发展历史的重要记录、见证和载体。其文化意义不仅体现为构成运河各遗产元素的文化意义,更体现为作为整体的大运河文化线路的文化意义。其价值载体不仅包括实体型的文化遗产,还包括构成运河文化线路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2)大运河具有作为区域城乡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的价值。(1)作为输水通道的价值。随着南水北调工程的启动,运河将承担重要的输水通道功能。(2)作为运输通道的价值(3)作为工农业水源的价值。

(3)大运河作为中国东部国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基础设施

①作为对区域生态结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统

以大运河为走廊、运河支流为廊道、以与运河毗邻的湖泊和湿地及城镇为斑块,以周边农田为基质形成区域尺度上的景观生态系统,简称大运河景观生态系统,是一个独特的、有着广泛影响的半自然生态系

2

统。运河廊道长期横跨南北多种不同类型的自然、半自然、人工生态系统,通过长期的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和循环,河域本身形成了复杂、影响广泛的生态系统,形成了自身的生态调节能力。现在,其整体结构和功能虽然在人工、自然等多种外来因素的干扰下部分已处在瘫痪状态,但台儿庄以南部分仍然发挥着包括航运在内的多种作用。其整体在系统的生态修复之后仍然有可能恢复其区域生态功能。 ② 作为运河区域城乡EI 的重要组成部分

运河廊道是运河区域多个城市环境形成的主要因素或主要因素之一,灌溉是运河历史上除去运输以外的最大功能。历代修运河,“贡赋通漕”之外,兼利灌溉都是另一个重要理由。其木断流的部分,至今仍是区域农业安全的重要基础。运河不但是中国东部区域城市和乡村重要的自然条件,而且发挥着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河域城市和乡村EI 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丰富的湿地生态系统存留

湿地是人类及众多动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它具有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多项生态服务功能,被誉为“自然之肾”。运河河道大多依据天然河道修筑,虽然这些天然河流在航运功能要求下大多渠化,但经过长期的生态变迁以后,仍然存留了大量的沼泽、泥地。历代为蓄泻洪水,同时也沿河修建了大量的人工池塘或修建、利用湖泊作为蓄泻之用,这些湖泊、池塘或存或废,都发挥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功能。 ④ 横贯南北的自然与文化景观剖面和绿色廊道

京杭大运河是中国东部为数不多的横贯南北的绿色通道,是唯一的沟通中国东部五大最重要水系的河流。这条绿色通道穿越了多个自然地理区域,在中国东部季风区域有着独特的标本价值,犹如一个剖面,清晰的展示了中国大地景观的南北分异。

(4)大运河是未来联系南北和东部大量城镇的战略性休闲游憩廊道,是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重要资源,具有及其重要的身心再生和教育价值。大运河作为具有很高感知度的游憩资源,具有休闲游憩目的地属性。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能够满足居民的身心再生需要,提供环境和文化教育、远足、自行车远游等服务的设施,将是未来东部大小城市的重要稀缺资源。建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游憩廊道具有及其重要的意义。大运河作为中国东部高密度人口地区唯一横贯南北的、自然元素主导的、同时串联丰富的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连续通道,无疑将具有及其重要的身心再生价值和教育价值,是极其重要的爱国主义和历史文化教育的资源。要发挥大运河作为战略性休闲通道的身心再生和教育价值,就应以保护遗产为基础,以建设输水通道为契机,借鉴有关国家的成熟经验,通过区域协作,建设集生态与文化保护、旅游发展、文化产业开发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遗产廊道。作为绵延三千多里的南北文化景观剖面,它将是独一无二的、教科书式的体验和学习廊道。

4. 关于大运河EI 的问题背景

景观生态学认为区域由多个景观所构成,而每一景观都是由基质、廊道、斑块组成的异质空间镶嵌体。运河流经的中国东部区域是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地区之一。从景观生态学的 角度看,快速城市化进程对于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区域景观生态问题。主要概括如下:

(1)快速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基质数量和质量的变化。京杭大运河区域的基质主要是农田,包括黄淮海平原主产小麦的耕地和长江三角洲主产稻米的耕地。城市化所蚕蚀的土地大多为城市周围地势平坦、交通方便、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农田,直接影响了基质的数量和质量,对运河区域的景观生态造成破坏性影响。

(2)对运河及其支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的影响。河流廊道是廊道的重要形式,是联接城乡并为其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通道。在区域景观生态格局中起着重要作用。快速城市化进程对运河廊道结构和功能的影响

3

是多方面的:

(a)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的建设性破坏。城市美化在西方曾有过惨痛的教训,在今天的中国仍然阴魂不散,对中国大地的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人们出于美化或治理目的对运河加以整治,但往往只把河道作为对象,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化整饬,堤岸的自然形态因此消失,其后果是对乡土生境的破坏,造成物种地方性与多样性的丧失,破坏生态效应的发挥。

(b)污染严重。污染严重是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水型型缺水已经造成水乡无水喝的尴尬局面。运河区域的水污染的主要问题来自于沿河城镇不断增加的排污,这正是快速城市化的后果。污染破坏了水质,直接导致运河廊道生态功能的丧失和瘫痪。同时威胁到运河区域生态网络的健康性与完整性。

(c)毁林开垦,水土流失加大。毁林开垦是城市化侵占农田的后果。水土流失则是困扰中国河流的三大问题之一。水土流失对河流廊道的功能和结构都造成重要影响。

此外还有快速城市化带来的建筑开挖、表土扰动、硬质界面增大,航运通行、灌溉、供水等压力过大等,这些都影响到运河廊道的生态功能和结构。

(3)快速、无序的城市化导致区域景观格局急剧变化。运河区域的城市化多是在沿河城镇出于本身发展或各省区小于本地区发展、而不是整个区域的宏观背景所制定的政策主导下进行的。加之很多规划编制仍在传统的规划方法下进行,很少或根本没有考虑生态问题。城镇斑块不断扩张,农田、林地、湿地等自然斑块不断缩减,直至破碎化。区域景观格局的安全存在严重问题。

(4)快速城市化严重威胁遗产廊道的保护。城市的迅速扩张正在破坏运河的历史环境。一方面运河区域的各个历史文化遗产受到威胁,另一方面,运河遗产廊道作为一个人类与自然结合的工程遗产整体上受到严重威胁,在现有的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架构下没有得到适宜的保护,其真实性(authenticity)和完体性(integrity)都受到损害。

(5)快速城市化和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居民休闲需求。在经济和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是区域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早在1860年中期,Olmosted 就把公园、河谷、荒地、沼泽连接起来,规划成令波士顿人感到骄傲的“蓝宝石项链”。1883年,Cleveland 为Minneapolis 做规划时,就主张购买大片土地作为公园绿地系统作为未来居民休闲场所。经过长期发展,证明这一主张十分英明。京航大运河区域有着丰富的自然、文化资源和风景审美资源,如何整合这些丰富资源,满足城乡居民的身心再生要求并具有一定前瞻性,也是运河区域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5. 保护和利用大运河的措施:

6. 展开资源摸底,全面掌握大运河遗产廊道状况。为进一步保护和开发战略奠定基础。

“反规划”思想与大运河沿线城镇发展。对京杭大运河的整体保护来说,“反规划”思维的意义在于,以新的基于运河遗产全面价值的认识为基础,把遗产保护、城镇化与经济发展统一起来,在国土尺度上进行有关资源的整合和景观的整体规划。

制定整体性的管理和发展战略。运河遗产廊道的建设将意味着地区间的经济整合,意味着地方经济结构的调整,意味着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将在地区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建设遗产廊道,就必须妥善处理地区间的协作与竞争,制定整体性的管理与发展战略,保护京杭大运河文化遗产。

以南水北调为契机,建立大运河遗产廊道区域间协作机制。区域整合与协作是遗产廊道建设的首要问题。区域协作的核心是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目前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可以说是大运河遗产廊道建

5

在人口负重与土地资源贫乏的背景下,我国快速的城市化进程可以说是危机四伏。正如区域和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与高效兼备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一样,区域和城市环境的可持续性也取决于生态基础设施的建设。生态基础设施是区域和城市所依赖的自然系统,是区域及其城市能持续地获得自然服务(Na— ture’s Services)的基础。这些服务包括提供新鲜空气、食物、体育、休闲娱乐、安全庇护以及审美和教育等等。它不仅包括习惯的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而且更广泛地包含一切能提供上述自然服务的城市绿地系统、林业及农业系统、自然保护地系统。遗产廊道是构成生态基础设施的内容之一,无疑将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3)以此进一步发展文化旅游

建设遗产廊道,将使原先零散的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通过系统的解说、游道组织,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这一点已经被大量的事实所证实。美国很多地方遗产廊道带来的旅游业已经成为地方经济的亮点之一。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必将使得大量的文化遗产焕发活力,必将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我国建设遗产廊道,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紧迫的。我国遗产廊道的保护规划应如何进行,本文就大运河为实例做简要讨论。

文化遗产-民族的魂作文1000字

高中作文

小编导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如果灵魂丢了,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希望了。更多高考优秀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2001年的一篇高考一类卷:《文化遗产———民族的魂》,作者在结构上并没有非常奇巧的构思,而是采用了在高一时大家就都会写的“五段体”,开头结尾加上中间并列式的三段;但他在立意与表达上下的工夫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那有说服力的观点和酣畅淋漓的语言成为了关键。

小编导语:文化是一个民族灵魂,如果灵魂丢了,这个民族也就没有希望了。更多高考优秀作文尽在百度攻略。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的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的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点评】2001年的一篇高考一类卷:《文化遗产———民族的魂》,作者在结构上并没有非常奇巧的构思,而是采用了在高一时大家就都会写的“五段体”,开头结尾加上中间并列式的三段;但他在立意与表达上下的工夫却是显而易见的,也就是那有说服力的观点和酣畅淋漓的语言成为了关键。

文化遗产作文作文1200字

初二作文

文化遗产作文(一) 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有闻名中外的长城;上海有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杭州有如诗如画的西湖;香港有美丽繁华的夜市;就连四川也有令人惊叹的九寨沟„„要数我家乡——福州的标志性建筑,就非三坊七巷莫属了!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还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有:“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世纪老人”——冰心„„他们在三坊七巷演绎着自己的传奇故事,有的在三坊七巷结束了自己神奇的一生。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呢!荔枝肉、太平燕、佛跳墙、锅边糊„„各个色香味俱全,好吃极了!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有着特色美食的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举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中写道: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的,是不可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的“紫禁城”。是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三坊七巷就是福州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福州市民应该保护的“紫禁城”,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紫禁城”感到无比的骄傲! 我作为一个福州市民,我为三坊七巷感到骄傲,因为它的人杰地灵,因为它的历史悠久,因为它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听完我的介绍,有没有十分向往来到三坊七巷啊?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这看一看哦! 文化遗产作文(二)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世界遗产之旅》。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第一仙山——黄山,非幻是真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海洋生态奇观——大堡礁,既美且奇的胜境——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质千层派——大峡谷国家公园,揭示生物进化的大奥秘——科隆群岛,还有壮盛的瀑布奇景——伊瓜苏国家公园。

文化遗产作文(一) 城市都有自己的标志性建筑。北京有闻名中外的长城;上海有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杭州有如诗如画的西湖;香港有美丽繁华的夜市;就连四川也有令人惊叹的九寨沟„„要数我家乡——福州的标志性建筑,就非三坊七巷莫属了! 三坊七巷地处市中心,东临八一七北路,西靠通湖路,北接杨桥路,南达吉庇巷、光禄坊,占地约40公顷现有古民居268幢,是南后街两旁从北到南依次排列的十条坊巷的概称。三坊七巷中的三坊指的是:衣锦坊、文儒坊、光禄坊;七巷指的是:杨桥巷、郎官巷、安民巷、黄巷、塔巷、宫巷、吉庇巷。 三坊七巷还是一个盛产名人的地方,“谁知五柳孤松客,却住三坊七巷间”,三坊七巷人杰地灵,出将入相的所在,历代众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从这里走向辉煌,从这里走出的名人有:“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林则徐、中国“船政之父”——沈葆桢、近代“陆军之父”。——曾宗彦、“世纪老人”——冰心„„他们在三坊七巷演绎着自己的传奇故事,有的在三坊七巷结束了自己神奇的一生。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还有很多特色美食呢!荔枝肉、太平燕、佛跳墙、锅边糊„„各个色香味俱全,好吃极了!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有着特色美食的地方感到骄傲! 《三坊七巷宣言》是在2009年7月20日在福州举办的“老城保护与整治——三坊七巷国际学术研讨会”上通过。宣言中写道:每个城市都有独特的历史文化基因,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它不仅属于一个城市,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财富,每个城市都有责任和义务保护。从文物保护走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社会发展的进步。城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应不仅注重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应注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重视建立民众与文化遗产间的情感联系,应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途径,使文化遗产为民众所关注与分享,使文化遗产真正为社会发展提供取之不尽的动力。文化遗产对于经济社会的影响力,是潜移默化而深刻长远的,是不可复生的精神资本、文化资本、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文化遗产的丧失是无法补偿的,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要格外珍惜自己的文化遗产,每个城市都有她应保护的“紫禁城”。是呀!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遗产,三坊七巷就是福州的文化遗产,是我们福州市民应该保护的“紫禁城”,我们福州市民以有这样一个“紫禁城”感到无比的骄傲! 我作为一个福州市民,我为三坊七巷感到骄傲,因为它的人杰地灵,因为它的历史悠久,因为它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听完我的介绍,有没有十分向往来到三坊七巷啊?如果你有空,一定要来这看一看哦! 文化遗产作文(二)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世界遗产之旅》。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第一仙山——黄山,非幻是真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海洋生态奇观——大堡礁,既美且奇的胜境——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质千层派——大峡谷国家公园,揭示生物进化的大奥秘——科隆群岛,还有壮盛的瀑布奇景——伊瓜苏国家公园。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作文5000字

高二作文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作文300字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溪流淙淙,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作文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

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黄山导游词作文300字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世界遗产之旅》读后感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世界遗产之旅》。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第一仙山——黄山,非幻是真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海洋生态奇观——大堡礁,既美且奇的胜境——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质千层派——大峡谷国家公园,揭示生物进化的大奥秘——科隆群岛,还有壮盛的瀑布奇景——伊瓜苏国家公园。

世上的自然美景无数,能被列入《世界遗产之旅》者无一不奇。这本书撷取精华,呈现最撼人的大自然绝景。在中国,有去雾缥缈、宛如仙境的黄山,有五彩缤纷,如诗如画的九寨沟。在美洲,有壮阔雄奇、赤如烈焰的大峡谷有震天撼地,狂吼如雷的伊瓜苏瀑布,有解开生物进化之迷的科隆群岛。在澳大利来,还有独一无二的海底缤纷世界大堡礁。在一草一木,虫鱼鸟兽之间,我们体会到万物共存的美好,在叠瀑、奇峰、绝壁、巨树之中,我们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深深折服。大自然让疲惫的灵魂苏醒,为枯干的生命注入新血,大自然也让我们学会了谦卑,懂得了什么是天宽地广。

截至2004年为止,全世界170余个缔约国中已有788项世界遗产,其包括611项文化遗产,154项自然遗产和23项自然文化双遗产,中国内地共有包括长城、紫禁城、敦煌莫高窟、苏州园林、泰山、黄山、九寨沟等30项入列。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被列入的文化遗产都具有历史、艺术创造性、考古和科学上的独特性,能代表人类创造天才的杰作,或某一文化传统或文明的典型。而自然遗产除了出色的自然美景之外,还必须具备生物、生态、地质上的独特性,或在地球演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想:“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想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来保护世界留下来的这些著名遗产,我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之余,如果能进一步尊重、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并对保护世界遗产有此些基本认识,那就更有意义了。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

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 ,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 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 .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 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

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着你们去去游。它是重庆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着名石刻相对,大足石刻不仅保存完好,艺术精湛,而且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在参观前,我们先认识大足这个地方。四川的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造像集中,技艺精湛,表现“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的特点,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其中最着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

据说,北山的石刻造像近万。这些石刻像的特点是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其中最精彩的是几座观音、文殊和普贤的造像。可惜,时间太短,我们没有前往。

大家跟我往前走,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行先让我们看看充满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的全过程。你一幅一幅看,一看就明白意思的。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画得非常真切、生动。

下面,我们再看看另一组。这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它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我们观看这里的石刻,仿佛在欣赏古代的连环图画。你们有这个感觉吗?哈哈,小朋友都点头了!

大家慢走,要上台阶了,注意安全。大家再看看这组啊!这《释迦降生图》是颇有趣味的。释迦降生后,半身端坐于石盆内,旁边有两个力士手扶石盆。上面雕有九条龙的龙头,正中的龙头口中吐水洗濯太子,名为“九龙浴太子”。水从何来?原来在这片崖壁上有一水池,根据这种地形是不适于崖刻的,因为日久天长会把崖壁浸蚀。但是精明的古代石匠,巧妙地利用雕刻把水池积水从龙头排走,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种匠心独运,不能不使人感到钦佩吧?

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也很有教益,如:酗酒有罪,劝酒更有罪;会做事的人听大事,不听小事,看大事不看小事等等。你们看了一定收益匪浅的!我就讲解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

关于世界遗产的作文

世界遗产的导游词作文300字

长城是世界上的一个奇迹,它像一条巨龙盘踞在中国北方的辽阔的土地上,长城全长约12600里。它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象征和中华民族的骄傲。

游客们,我们已经来到了著名的八达岭长城上,两旁的山上,是苍松翠柏,云遮雾障,禽鸟齐鸣,溪流淙淙,好像处处充满了诗情画意。您往远处看,可以发现这里的长城分为南、北两峰,蜿蜒于山脊之上,龙腾虎跃、气象万千,景色十分壮观。长城依山而建,高低起伏,曲折绵延。这段长城的墙体是用整齐巨大的条石铺成,有的条石长达2米,重数百斤。内部填满泥土和石块,墙上顶地面的地方铺满方砖,十分平整。墙顶外侧筑有高2米的垛口,上有了望孔,下有射击口,内侧建有宇墙。城墙每隔一段,筑有一个堡垒似的方形城台。城台有高有低,高的叫敌搂,是守望和军士住宿的地方;低的叫墙台,高度与城墙相差不多但突出墙外,四周有垛口,是巡逻放哨的地方。

下面就到了烽火台,又叫烽燧,狼烟台。是不和长城相连的独立建筑。一旦敌人来,就点燃烽火通报军情,白天点燃的烟叫做烽,晚上的叫做燧。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成为举世闻名的旅游胜地! 作文世界文化遗产——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

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

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冈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世界遗产黄山导游词作文300字

朋友们,你们好!现在我们已经到达黄山风景区。在这里先向诸位介绍一下黄山风景的概况。

黄山,位于中国安徽省南部,属中国南岭山脉的部分,全山面积约1200平方公里。黄山山系中段,是黄山的精华部分,也就我们要游览的黄山风景区,面积约154平方公里。它在黄山市境内,南邻歙县、徽州区、休宁县和黟县,北连黄山区;这五个县、区也都属于黄山市管辖。

黄山在中国唐代以前叫黟山,黟是黑样子,因为山上岩石多青黑青黑的,古人就给它起这样一名字。传说咱们中华族的先祖轩辕黄帝在完成中原统一在业、开创中华文明之后,来到这里采药炼丹,在温泉里洗澡,因而得道仙。唐朝著名的皇帝明皇李隆基非常相信这个说法,就在天宝六年(747年)下了一道诏书,将黟山改名黄山。意思是,这座山是黄帝的山。从那以后,黄山这个名字就一直到现在。

朋友们,你们不远千,甚至万里到这里,就要亲眼看一看黄山的美吗?不就是要感受一次人生快乐吗?是的,黄山是绝美绝美的,可说天第奇山,能够登临它,亲眼看看它,确实是人生的一大乐事。在很久很久前,在漫长地质历史代,大自然的无穷力,塑造了黄山那绝美的风采和种种奇特的景观,令人倾倒,令人心醉。

《世界遗产之旅》读后感

暑假里,我又读了一本书,叫《世界遗产之旅》。

这本书里,讲了中国第一仙山——黄山,非幻是真的童话世界——九寨沟,海洋生态奇观——大堡礁,既美且奇的胜境——约塞米蒂国家公园,地质千层派——大峡谷国家公园,揭示生物进化的大奥秘——科隆群岛,还有壮盛的瀑布奇景——伊瓜苏国家公园。

世上的自然美景无数,能被列入《世界遗产之旅》者无一不奇。这本书撷取精华,呈现最撼人的大自然绝景。在中国,有去雾缥缈、宛如仙境的黄山,有五彩缤纷,如诗如画的九寨沟。在美洲,有壮阔雄奇、赤如烈焰的大峡谷有震天撼地,狂吼如雷的伊瓜苏瀑布,有解开生物进化之迷的科隆群岛。在澳大利来,还有独一无二的海底缤纷世界大堡礁。在一草一木,虫鱼鸟兽之间,我们体会到万物共存的美好,在叠瀑、奇峰、绝壁、巨树之中,我们为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深深折服。大自然让疲惫的灵魂苏醒,为枯干的生命注入新血,大自然也让我们学会了谦卑,懂得了什么是天宽地广。

截至2004年为止,全世界170余个缔约国中已有788项世界遗产,其包括611项文化遗产,154项自然遗产和23项自然文化双遗产,中国内地共有包括长城、紫禁城、敦煌莫高窟、苏州园林、泰山、黄山、九寨沟等30项入列。这也是我们中国人值得骄傲。被列入的文化遗产都具有历史、艺术创造性、考古和科学上的独特性,能代表人类创造天才的杰作,或某一文化传统或文明的典型。而自然遗产除了出色的自然美景之外,还必须具备生物、生态、地质上的独特性,或在地球演化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我想:“这本书的最终目的是想让我们大家都一起来保护世界留下来的这些著名遗产,我们读了这本书之后,能开阔视野,增长见闻之余,如果能进一步尊重、欣赏不同民族的文化成就,并对保护世界遗产有此些基本认识,那就更有意义了。

各位游客:大家好!

欢迎各位到乐山大佛景区来观光旅游。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举世闻名的千年古佛——乐山大佛。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尊石刻弥勒佛,通高71米,肩膀的宽度是24米,头的直径是10米,耳朵有7米长,嘴巴和眼睛的长度是3.3米,眉毛和鼻子的长度是5.6米,颈高3米,指长8.3米,从膝盖到脚背28米,脚的宽度是

8.5米,头上的发髻有l021个。乐山大佛雄伟壮观,人们形容它:“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大佛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初年(也就是公元713年) ,竣工于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 ,大家可以计算一下,乐山大佛矗立于此已经1200年了。

设计

现在请大家看一看大佛两侧的岩石。这种岩石叫红砂岩,是一种质地疏松,容易风化的岩石,乐山大佛就是在这种岩石上雕刻而成的。那么大佛为什么能历经1200年“风雨不动安如山呢”?首先我们看一下大佛所处的位置。大佛位于凌云山西面的阴坡上,加之佛体周围林木稠密,地质结构稳定,佛身处于江弯地段,隐藏于山体之中,减少了风雨侵蚀和水流冲刷,因此岩石风化较缓慢。不仅如此,乐山大佛还有非常巧妙的排水系统。在大佛身后,有左右相通的排水洞穴,可以避免山泉对佛像的浸蚀;大佛头上发髻的第4层、9层、18层各有一条排水道与佛体衣服折皱连成排水渠道网,也避免了雨水对佛体的浸蚀。可见,乐山大佛的设计是非常科学的。除此之外,大佛在竣工之后,还曾经修造了一个高13层的楼阁复盖,可惜毁于明末的战乱。

虽然乐山大佛有着十分完善的保护系统,然而在一千多年的漫长岁月中,它仍免不了遭到各种各样的破坏,有自然的,也有人为的。因此,各个朝代都对它进行过维修。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曾对乐山大佛进行过多次维修,其中工程较大的是1963年的维修。1982年,乐山大佛经国务院公布成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峨眉山——乐山大佛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人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目前,乐山大佛的保护已经引起了全世界人民的关注,乐山大佛己成了全世界人民的一笔宝贵遗产。

海师堂

那么,是谁为我们创造了这笔财富? 当初修大佛的目的是什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去参观海师堂。 海师堂里的三尊塑像就是修建乐山大佛的功臣。首先我们看中间这一位,大佛的始建者——海通禅师,他是贵州人氏,当年在凌云山上结茅为僧。

古代的乐山三江汇流之处,水势相当的凶猛,经常发生船毁人亡的事件。海通和尚大发慈悲之心,准备修建大佛来镇水患。于是四处化缘,筹得不少的钱财。当时有一位贪官见财眼开,准备敲诈勒索他,海通法师义正严辞地说“自目可剜,佛财难得”。

意思是说,我自己的眼睛都可以挖下来给你,但你休想得到这笔佛财。那个贪官居然蛮横无礼地要他试一试,海通禅师大义凛然地一手捧盘,一手挖出了自己的双眼。贪官吓坏了,从此以后没再为难他。海通禅师造佛时年事已高,所以当大佛修到肩部的时候,他就圆寂了,大佛的修造工程也因此停了下来。大约过了十年的时间,剑南西川节度使章仇兼琼捐赠俸金20万,继续修造乐山大佛,由于工程浩大,需要巨大的经费,于是朝廷下令赐麻盐税款,使工程进展迅速。当乐山大佛修到膝盖的时候,续建者章仇兼琼迁任户部尚书,到京赴任,工程再次停工。

四十年后,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捐赠俸金五十万两继续修建乐山大佛。在三代人的努力之下,前后历经90年时间,乐山大佛终于彻底完工,并且通体施金,华丽的佛衣和宝相庄严的佛体交相辉映。 九曲栈道

现在大家对大佛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一起通过九曲栈道到大佛脚看全景。我们脚下的九曲栈道是同乐山大佛一起修建的,共有173个台阶,最宽的地方是1.45米,最窄的地方仅有o .6米。大家沿途可以欣赏一下崖壁上留下的石刻佛龛。这些佛像神态各异,工艺精妙,可与中国四大石窟的佛像相媲美,遗憾的是它们的风化现象非常严重。

我们已经来到大佛脚下,请大家抬起头来仰视大佛,感受一下他的高大和壮观。各位游客还可以仔细看看最近才发现的位于大佛心脏部位的小佛头像。

宗教内涵

顺便,我再给大家讲解一下乐山大佛的宗教内涵。乐山大佛是唐代摩岩造像中的艺术精品之一,它是一尊弥勒佛。为什么要造一尊弥勒佛呢? 这和唐代崇拜弥勒佛有密切的关系。按佛教教义,弥勒佛是三世佛中的未来佛,他象征着未来世界的光明和幸福,在佛祖释迦牟尼死后的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以后将接替佛祖的地位,于华林园的龙华树下广传佛法,普渡众生。佛经上说弥勒出世就会“天下太平”,所以人们自然

渴望他能尽快降临人间,全国各地因此盛行塑造弥勒佛像。到了武周时期,一代女皇武则天曾下令编造了一部《大云经疏》,证明她是弥勒转世,百姓对弥勒的崇拜帮助她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登上帝位。由于武则天的大力提倡,使全国塑凿弥勒之风大行。乐山大佛的修造距武则天时代仅20余年,所以当海通修造乐山大佛时,自然选择了弥勒佛,而且弥勒佛既是能带来光明和幸福的未来佛,这同平息水患的镇江之佛要求是一致的,故乐山大佛的弥勒身份也因此决定了。

大家好!今天就由我带着你们去去游。它是重庆目前唯一的世界文化遗产,现存唐宋摩岩造像万余尊,与敦煌、云岗、龙门、麦积山四大着名石刻相对,大足石刻不仅保存完好,艺术精湛,而且达到了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

在参观前,我们先认识大足这个地方。四川的大足是石刻之乡。全县有40多处石刻,造像达5万多个。它规模宏大,内容丰富,造像集中,技艺精湛,表现“神的人化,人的神化”的特点,有北敦煌,南大足之说。其中最着名、规模最大的有两处,一处叫宝顶山,一处叫北山。

据说,北山的石刻造像近万。这些石刻像的特点是刻工精细,形象生动,其中最精彩的是几座观音、文殊和普贤的造像。可惜,时间太短,我们没有前往。

大家跟我往前走,去参观宝顶山的石刻。看,这就是宝顶山的石刻。它是我国石窟艺术中罕见的。在风格上和北山很不相同。这里的刻像,大都是用一组一组的雕像来连续表达一个或几个不同内容的佛经故事,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行先让我们看看充满农村生活情趣的牧歌式的石刻《牧牛道场》。这是一个精彩的故事。它所表现的是牧童驯牛的全过程。你一幅一幅看,一看就明白意思的。牛的犟劲和牧童在驯服牛后的悠然自得的神情都刻画得非常真切、生动。

下面,我们再看看另一组。这叫《父母恩重经变像》的石刻。它把父母养育儿女的过程,从怀孕、临产、哺乳到儿女长大成人,婚嫁、离别等,分别用十一组雕像来表现。每一组表现一个主题,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都刻画得相当生动、细腻,并都刻有文字说明。我们观看这里的石刻,仿佛在欣赏古代的连环图画。你们有这个感觉吗?哈哈,小朋友都点头了!

大家慢走,要上台阶了,注意安全。大家再看看这组啊!这《释迦降生图》是颇有趣味的。释迦降生后,半身端坐于石盆内,旁边有两个力士手扶石盆。上面雕有九条龙的龙头,正中的龙头口中吐水洗濯太子,名为“九龙浴太子”。水从何来?原来在这片崖壁上有一水池,根据这种地形是不适于崖刻的,因为日久天长会把崖壁浸蚀。但是精明的古代石匠,巧妙地利用雕刻把水池积水从龙头排走,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这种匠心独运,不能不使人感到钦佩吧?

此外,里面还有的故事也很有教益,如:酗酒有罪,劝酒更有罪;会做事的人听大事,不听小事,看大事不看小事等等。你们看了一定收益匪浅的!我就讲解到这里了,请大家自由参观,也请大家注意保护文物和保持环境卫生。

高二下学期第十四次限时练作文范文作文5600字

初二作文

高二下学期第十五次限时练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歌手一开嗓子就是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评委老师对其英文演唱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艺节目,你应该唱中国纯正的传统音乐,为何要夹杂着英语?歌手反驳道:“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题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围绕着评委与歌手的观点即可发表评论,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传承、守住我们的根;从歌手的角度:文化的世界性、莫要“讨好”国外观众;从歌手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兼容性与纯正性。

【范文展示】

1. 文化交融,谁能抵制

评委质疑歌手没有守住文化的纯正,歌手反驳因为“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二者的争论让我不禁想起诗人北岛对传统的描述:“传统是一张航空照片,山河都缩小成桦木的纹理。”而如今“桦木纹理”交叠呈现,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与其争论谁是谁非,还不如看清其背后的本质——文化的交融。

岂止是传统音乐可以夹杂英文演唱,就是元宵节与情人节也不期而遇了,这场相会本来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拿汤圆一手握玫瑰不知如何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呢?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呢?为何偏偏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担忧“文化入侵”呢?

既然并非文化侵略,又为何要以防备之心、抵抗之意去对待呢?当有些人怒言故宫中的美国咖啡馆应“滚出故宫”时,自己是不是正将故宫留在日本相机的取景框中,又把纪念品塞进法国的名牌包里呢?那些貌似满腔的爱国血随处泼洒,是在抗拒咖啡,还是在抗拒美国呢?是不自信的病入膏肓以致将自己臆想成文化的受害者,还是前朝宫中复现前朝的闭关锁国呢?如果那些口口声声控诉着“文化侵略”的人抗拒回答这些问题,那至少应该理性地探求:如果真的是侵略,那又是什么遭到了侵略?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大儒王国维之死。有人说,现代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但王国维还是沉湖了。关于他的死,有“殉清”说,有“殉文化”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走在前面的预见,却还是做了中道弃世的魂。如果王国维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成为另一种文化的先驱。

文化现象与文化产物,都是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托而存,缺一不可。譬如故宫,若物质湮灭,那前朝不过是遗民早醒的梦;若精神无凭,那故宫不过是病老砖石草木的堆砌。由是以观,异国而来的文化,并未侵略哪一部分,也不能侵略哪一部分。有人或许说是异国文化挤占了本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以至于侵略,而这番言论正如“异国”的小说家罗森所说,是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精神存在界限”。

既然他国文化并非以侵略之姿进入,那我们又何必扮作文化的受害者,从而手持自制的正义旗,去抵抗不同姓的期许与善意呢?桦木的纹理,若是将之粉碎焚烧抛洒,又如何追求琴瑟和鸣的群英荟萃呢?

文化交融,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

【点评】内容:对于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这一现象,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抵制,或者认为其是崇洋媚外,而本文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看出了其实质是文化的交融,而且又得出“文化交融并非侵略,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的结论,可谓见解深刻,充满了十足的思辨味儿。

表达:文章突破了传统的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写法,而是顺着自己的意识顺其自然地表达,虽看似毫无章法,但很自然流畅,同时逻辑性极强。

特征:文章彰显了考生较强的语言功底,再加上大量的引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模拟评分:19+19+19=57(分)。

2. 守传统文化展民族本色

文化传承节目,法语演绎传统;名家歌手对峙,此事何去何从?以我之见,既为传承文化,盍不弘扬传统?既是华夏儿女,当展民族本色!(概述材料,亮明观点。整齐的句式让人眼前一亮)

守传统文化,不忘初心,方可诠释节目本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诚哉斯言。“雷人歌手”一曲法语大唱中华名段,与节目初衷可谓南辕北辙。本为文化传承节目,而传统文化却已面目全非,空余一番喧嚣,何其悲哉,又何其痛哉!试想,若标榜传承文化的《中华好诗词》《汉字听写大会》皆“改头换面”,妄改传统,谈何正确舆论导向,又怎可弘扬精粹?媒体作为传媒中坚力量,理应坚守精神家园,展民族本色,斯世当以重任视之,方不失初心,(从节目性质分析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引用名言和对节目本质的分析紧扣论点。入情人理。有说服力)

守传统文化,展我本色,方能继任“往圣绝学”。“忘记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如此告诫。而我要说:“妄改是对文化最大的亵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渔鼓道情” 传唱的是千载历史的黄钟大吕,吟诵的是中华民族的风度气韵,彰显的是文明古国的恢宏诗篇。凡”文化遗产”,实质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精神结晶,如民族之琥珀,似传统之化石。对于此等瑰宝,吾辈后人理当珍之,重之,习之,传之;一味妄自改之,篡之,变之,动之,则令“遗产”难“遗”,精神难驻,岂不悲乎?(进一步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巧干表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守传统文化,成我特色,乃可屹立民族之林。阿尔伯特·哈巴德有言:“当你选择了向他人看齐,便是默许了同化与平庸。”警言之语,卓然不谬。歌手张口以法语唱中国音乐,美其名日“音乐无国界,听众遍全球”,实质却是戴他人之面具,忘真我之本色。照顾国外听众,体现全球视野,其本质无可厚非;然一味取悦他人,灭民族之风骨,堪为大祸!文化交流与激荡的时代,唯高扬民族之声,方可于汤汤洪流中屹立不倒。莫等闲,失了民族本色,空悲切!(深入思考,提出第三个分论点,从更高的角度强调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立意高远。议论深刻)

诚然,世界走向融合业成趋势,关注全球不应过度指摘;但融合绝不等同于同化,创新绝不意味着忘根!在传统文化面前,保有一份敬重;在文化发展中,坚守一种本色,方可成大事。文化工作者及中华儿女当在交融中不失本色,方为发展之正道! (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

巍巍文化丰碑,守传统成其华美;浩浩民族本色,铸本心绽其辉煌!(重申论点,再次强调这样做的意义)

得分:基础等级(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深刻6分、丰富7分、有文采5分) ﹦55分

点评:本文论证深刻、大气,文章紧扣中心,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一是从节目本身的特点上看,文化传承类节目就应该不忘坚守传统文化的初心。二是从节目的内容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应该展示传统文化本色。三是从传承文化的目的来看,就应该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三个方面,三个角度,三个层次,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有逻辑,有力度,有底气,不仅使论证走向深刻,更彰显了立论的高远壮阔之气。

3. 文化传承不可儿戏

节目之上,法语演唱,面对质疑,振振有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用法语演绎中国传统音乐,是浅薄,是儿戏。文化传承,不可儿戏!(概述材料。亮明观点)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曾言:“文化的传承者最应持一份敬畏,怀一份赤诚。”斯言不谬。用外语演绎中国传统音乐,何来敬畏?何来赤诚?敬畏文化,传承文化,是劈波斩浪的动力之源,是花红果硕的强壮根基。树不可失根,鸟不可无翅,我们不可失去对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引证、喻证)

儿戏文化传承现象的产生,源自民族自信心的匮乏。那名歌手的反驳不合逻辑,有外国人就是用法语唱的理由吗?这是儿戏的表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折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或感受老腔的震撼之力,或品味二胡的悠长悦耳,又或欣赏今天的《要荆州〉。我们的文化足以今我们自傲,我们的方块字足以屹立干世界,我们的语言足以使外国友人如痴如醉!用法语演绎。适得其反——丢了真!失了本!丧了名!毁了质!我们当自信,当自足,当自豪!(分析原因)

文化传承。庄重严肃,不容儿戏,不可亵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说明该音乐的珍贵。越是珍贵,越应敬畏,越不可儿戏。给传统音乐附加法语,是假借文化交流的名号,打着文化创新的幌子,来给传统文化硬上妆,面目全非,纯属儿戏。文化本就宝贵,遗产项目更是如此,若掺入外来物质,难免使血脉不正,难以传承。试想,在这个迫求新潮、消费娱乐的时代,不伦不类,岂非儿戏?(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

文化传承,以敬畏之心,以纯正之心。惠能的《菩提偈》写道:“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传承文化,当有此心境,当拒绝崇洋媚外,当守住中国心,当永怀赤子。在文化传承上,我们都是传承者,我们都是奔路者。如果人人心怀敬畏,何愁朝霞不洒满大道?何愁荆棘不化为绿草?何愁前途不似海,来日不方长?(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

诚然,拒绝法语演绎“要荆州”,不是拒绝创新。但创新不是硬来,不是化妆,不是新潮。创新是取得精华为已用,汇江河以成海,不是法语的肆意包装,胡闹的儿戏!(辩证分析)

文化传承,敬畏待之,看大地草片片,花红红;文化传承,不可儿戏,望天空星点点,月团团……(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得分:基础等级(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深刻5分、丰富7分、有文采5分)=54分 点评:本文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析原因,谈危害,指方法,环环相相,使论证深刻有力。小作者的语言功力也值得点赞。文章大量使用整句,气势充沛,底气十足,读来荡气回肠,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4. 民族文化,贵在传承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段,在我看来,此举实属不妥,其背后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只有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的是文化,传承的是民族情感。

民族文化寄托着我们的民族情感,是一个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世界各族莫不如此。正如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意大利的歌剧,巴西的桑巴舞等等,这些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一个民族的血液里,是一个国家人民的骄傲。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无论时空怎么变幻,当它们响起来,总能激起我们心中不变的民族情怀。如果用外语演唱,难免不伦不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将自身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让世界文化更加绚烂。

生活中,我们既会为川剧的变脸沉迷,也会为好莱坞大片拍手叫好,会被日韩舞蹈吸引,也会因二胡声潸然泪下。这些文化虽然来自不同民族,但他们一起丰富了世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2008年,中国歌手萨顶顶以藏语和梵语专辑获得BBC 世界音乐大奖,在全球展开巡回演唱会,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味曲意逢迎,那才是真的可悲。

民族文化需要创新,也需要走出去,但依靠的应是自身的魅力,绝不能背离根基。

诚然,当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弱于西方文化,但这并不说明我们的文化就逊色于西方文化。事实上,我们的汉唐文化,我们的四大发明,哪一个不是惊艳世界?所以,我们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

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出去。文化创新不是抛弃自己的特色,而是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将其推广出去。岳云鹏把中国传统相声和京剧唱腔相融合,徐佳莹把台湾传统的歌仔戏选段作为流行歌曲的高潮,他们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加快了其传播速度,这样的创新,值得我们点赞。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听众不是只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样的话只能成为自身文化不自信的遮羞布。当今中国,各项事业都在飞速发展,是时候撕下这样的遮羞布,让民族文化昂首自信走出去了。

5. 传承不等于拘泥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起来似乎不妥,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要走出去,需要传承,但不必要拘泥。

首先,歌手只是将文字改变,并没有改变唱腔,配乐等,或许考虑不够周全,但也无伤大雅。

要荆州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选段,即便不看歌词,也并不影响国人的理解。正如我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提琴曲一样,就算没有歌词,我们也同样会被梁祝二人的爱情打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熟悉二字。既然对国人而言,文字改变与否并不影响实际欣赏效果,我们又何必拘泥于是否用中国话演唱呢?何况,就算语言改变,唱段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却并没有改变,虽然不算原汁原味,但也没有根本性的破坏。对此,我们何不宽容一点呢?

其次,改变语言的确能让他人更直观地理解唱段内涵。歌手的改编或许不够完美,但也无可厚非。 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在汉语影响力尚不足的情况下,改变语言的确能让更多的人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就像国人追美剧日漫一样,如果没有字幕组的努力,我们又怎么能欣赏到别具风情的外国文化?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做一些改变也是难免的。好莱坞大片中也可以经常看到中国元素,不也是美国人做出的改变吗?所以,改变语言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只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法而已,实在不用过分解读。

再者,保留中国文化内涵,而改变单一形式的例子历来都有,我们实在没必要上纲上线。

历史上,日本多次将《三国演义》拍成影视剧,在日本也不乏用日文演唱的京剧;近两年,美国好莱坞拍的《功夫熊猫》、《花木兰》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泰国人热衷于翻牌中国影视作品,越南人翻唱中国歌曲火爆网络……这些都是披着外国衣服裹着中国文化的成功例子,难道我们需要抵制他们吗?改变形式是手段,传播文化才是目的,既然能正面传播老祖宗的文化,我们又何必苛责呢?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其本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其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入,这种矛盾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固守传统,以后,谁还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高二下学期第十五次限时练作文范文

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在一档文化传承类综艺节目上,一歌手一开嗓子就是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评委老师对其英文演唱提出质疑:你是中国人,对于这种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综艺节目,你应该唱中国纯正的传统音乐,为何要夹杂着英语?歌手反驳道:“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

要求: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点拨】

本题是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所以考生围绕着评委与歌手的观点即可发表评论,可从以下角度展开——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传承、守住我们的根;从歌手的角度:文化的世界性、莫要“讨好”国外观众;从歌手与评委的角度:文化的兼容性与纯正性。

【范文展示】

1. 文化交融,谁能抵制

评委质疑歌手没有守住文化的纯正,歌手反驳因为“听众不仅有中国人,还有外国人”,二者的争论让我不禁想起诗人北岛对传统的描述:“传统是一张航空照片,山河都缩小成桦木的纹理。”而如今“桦木纹理”交叠呈现,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有什么值得争论的?与其争论谁是谁非,还不如看清其背后的本质——文化的交融。

岂止是传统音乐可以夹杂英文演唱,就是元宵节与情人节也不期而遇了,这场相会本来就不是火星撞地球,而是一次潜行于历史中漫长等待后中西文明的相遇。当你苦恼于家人和“佳人”时,当你一手拿汤圆一手握玫瑰不知如何抉择时,何不带着“佳人”回家一同陪伴家人呢?何不让中西文化来一次盛大的会面呢?为何偏偏以传承文化的名义担忧“文化入侵”呢?

既然并非文化侵略,又为何要以防备之心、抵抗之意去对待呢?当有些人怒言故宫中的美国咖啡馆应“滚出故宫”时,自己是不是正将故宫留在日本相机的取景框中,又把纪念品塞进法国的名牌包里呢?那些貌似满腔的爱国血随处泼洒,是在抗拒咖啡,还是在抗拒美国呢?是不自信的病入膏肓以致将自己臆想成文化的受害者,还是前朝宫中复现前朝的闭关锁国呢?如果那些口口声声控诉着“文化侵略”的人抗拒回答这些问题,那至少应该理性地探求:如果真的是侵略,那又是什么遭到了侵略?

由此不由得让人想起大儒王国维之死。有人说,现代中国从未产生过走得这般前面又涉猎如此丰富的博学者,但王国维还是沉湖了。关于他的死,有“殉清”说,有“殉文化”说。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在于他有走在前面的预见,却还是做了中道弃世的魂。如果王国维能正确地看待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以他的睿智,积极作为,也许他会成为另一种文化的先驱。

文化现象与文化产物,都是由物质与精神相互依托而存,缺一不可。譬如故宫,若物质湮灭,那前朝不过是遗民早醒的梦;若精神无凭,那故宫不过是病老砖石草木的堆砌。由是以观,异国而来的文化,并未侵略哪一部分,也不能侵略哪一部分。有人或许说是异国文化挤占了本国文化的生存空间以至于侵略,而这番言论正如“异国”的小说家罗森所说,是在“信誓旦旦地保证精神存在界限”。

既然他国文化并非以侵略之姿进入,那我们又何必扮作文化的受害者,从而手持自制的正义旗,去抵抗不同姓的期许与善意呢?桦木的纹理,若是将之粉碎焚烧抛洒,又如何追求琴瑟和鸣的群英荟萃呢?

文化交融,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

【点评】内容:对于用中文夹杂着英文演唱这一现象,一般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抵制,或者认为其是崇洋媚外,而本文却透过现象看本质,不仅看出了其实质是文化的交融,而且又得出“文化交融并非侵略,无须抵制,而谁又能抵制”的结论,可谓见解深刻,充满了十足的思辨味儿。

表达:文章突破了传统的中规中矩的议论文写法,而是顺着自己的意识顺其自然地表达,虽看似毫无章法,但很自然流畅,同时逻辑性极强。

特征:文章彰显了考生较强的语言功底,再加上大量的引用,又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 模拟评分:19+19+19=57(分)。

2. 守传统文化展民族本色

文化传承节目,法语演绎传统;名家歌手对峙,此事何去何从?以我之见,既为传承文化,盍不弘扬传统?既是华夏儿女,当展民族本色!(概述材料,亮明观点。整齐的句式让人眼前一亮)

守传统文化,不忘初心,方可诠释节目本色。黎巴嫩作家纪伯伦有言:“我们已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当初为什么出发。”诚哉斯言。“雷人歌手”一曲法语大唱中华名段,与节目初衷可谓南辕北辙。本为文化传承节目,而传统文化却已面目全非,空余一番喧嚣,何其悲哉,又何其痛哉!试想,若标榜传承文化的《中华好诗词》《汉字听写大会》皆“改头换面”,妄改传统,谈何正确舆论导向,又怎可弘扬精粹?媒体作为传媒中坚力量,理应坚守精神家园,展民族本色,斯世当以重任视之,方不失初心,(从节目性质分析提出第一个分论点。引用名言和对节目本质的分析紧扣论点。入情人理。有说服力)

守传统文化,展我本色,方能继任“往圣绝学”。“忘记是对历史最大的背叛。”德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如此告诫。而我要说:“妄改是对文化最大的亵渎。”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广渔鼓道情” 传唱的是千载历史的黄钟大吕,吟诵的是中华民族的风度气韵,彰显的是文明古国的恢宏诗篇。凡”文化遗产”,实质乃长期历史积淀下的精神结晶,如民族之琥珀,似传统之化石。对于此等瑰宝,吾辈后人理当珍之,重之,习之,传之;一味妄自改之,篡之,变之,动之,则令“遗产”难“遗”,精神难驻,岂不悲乎?(进一步从节目内容的角度提出第二个分论点。巧干表达。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守传统文化,成我特色,乃可屹立民族之林。阿尔伯特·哈巴德有言:“当你选择了向他人看齐,便是默许了同化与平庸。”警言之语,卓然不谬。歌手张口以法语唱中国音乐,美其名日“音乐无国界,听众遍全球”,实质却是戴他人之面具,忘真我之本色。照顾国外听众,体现全球视野,其本质无可厚非;然一味取悦他人,灭民族之风骨,堪为大祸!文化交流与激荡的时代,唯高扬民族之声,方可于汤汤洪流中屹立不倒。莫等闲,失了民族本色,空悲切!(深入思考,提出第三个分论点,从更高的角度强调守传统文化的必要性。立意高远。议论深刻)

诚然,世界走向融合业成趋势,关注全球不应过度指摘;但融合绝不等同于同化,创新绝不意味着忘根!在传统文化面前,保有一份敬重;在文化发展中,坚守一种本色,方可成大事。文化工作者及中华儿女当在交融中不失本色,方为发展之正道! (辩证分析,体现思辨性)

巍巍文化丰碑,守传统成其华美;浩浩民族本色,铸本心绽其辉煌!(重申论点,再次强调这样做的意义)

得分:基础等级(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深刻6分、丰富7分、有文采5分) ﹦55分

点评:本文论证深刻、大气,文章紧扣中心,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证,一是从节目本身的特点上看,文化传承类节目就应该不忘坚守传统文化的初心。二是从节目的内容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应该展示传统文化本色。三是从传承文化的目的来看,就应该体现传统文化的特色。三个方面,三个角度,三个层次,由近及远,由小到大。由浅入深,有逻辑,有力度,有底气,不仅使论证走向深刻,更彰显了立论的高远壮阔之气。

3. 文化传承不可儿戏

节目之上,法语演唱,面对质疑,振振有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而我认为,用法语演绎中国传统音乐,是浅薄,是儿戏。文化传承,不可儿戏!(概述材料。亮明观点)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曾言:“文化的传承者最应持一份敬畏,怀一份赤诚。”斯言不谬。用外语演绎中国传统音乐,何来敬畏?何来赤诚?敬畏文化,传承文化,是劈波斩浪的动力之源,是花红果硕的强壮根基。树不可失根,鸟不可无翅,我们不可失去对文化的敬畏与传承。(引证、喻证)

儿戏文化传承现象的产生,源自民族自信心的匮乏。那名歌手的反驳不合逻辑,有外国人就是用法语唱的理由吗?这是儿戏的表现,也是对我国传统文化不自信的折射。外国友人来到中国,或感受老腔的震撼之力,或品味二胡的悠长悦耳,又或欣赏今天的《要荆州〉。我们的文化足以今我们自傲,我们的方块字足以屹立干世界,我们的语言足以使外国友人如痴如醉!用法语演绎。适得其反——丢了真!失了本!丧了名!毁了质!我们当自信,当自足,当自豪!(分析原因)

文化传承。庄重严肃,不容儿戏,不可亵渎。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足以说明该音乐的珍贵。越是珍贵,越应敬畏,越不可儿戏。给传统音乐附加法语,是假借文化交流的名号,打着文化创新的幌子,来给传统文化硬上妆,面目全非,纯属儿戏。文化本就宝贵,遗产项目更是如此,若掺入外来物质,难免使血脉不正,难以传承。试想,在这个迫求新潮、消费娱乐的时代,不伦不类,岂非儿戏?(从“为什么”的角度进行分析)

文化传承,以敬畏之心,以纯正之心。惠能的《菩提偈》写道:“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传承文化,当有此心境,当拒绝崇洋媚外,当守住中国心,当永怀赤子。在文化传承上,我们都是传承者,我们都是奔路者。如果人人心怀敬畏,何愁朝霞不洒满大道?何愁荆棘不化为绿草?何愁前途不似海,来日不方长?(从“怎么办”的角度分析)

诚然,拒绝法语演绎“要荆州”,不是拒绝创新。但创新不是硬来,不是化妆,不是新潮。创新是取得精华为已用,汇江河以成海,不是法语的肆意包装,胡闹的儿戏!(辩证分析)

文化传承,敬畏待之,看大地草片片,花红红;文化传承,不可儿戏,望天空星点点,月团团……(总结全文,照应标题)

得分:基础等级( 内容18分、表达19分)+发展等级(深刻5分、丰富7分、有文采5分)=54分 点评:本文观点明确,逻辑严谨。析原因,谈危害,指方法,环环相相,使论证深刻有力。小作者的语言功力也值得点赞。文章大量使用整句,气势充沛,底气十足,读来荡气回肠,增强了论证的力度。

4. 民族文化,贵在传承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选段,在我看来,此举实属不妥,其背后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缺失。事实上,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只有继承和发扬自己的民族文化,才能使之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

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发扬的是文化,传承的是民族情感。

民族文化寄托着我们的民族情感,是一个民族向心力和认同感的重要载体之一,世界各族莫不如此。正如美国的百老汇音乐剧,意大利的歌剧,巴西的桑巴舞等等,这些民族特色传统文化,已经融入到一个民族的血液里,是一个国家人民的骄傲。我们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一样,无论时空怎么变幻,当它们响起来,总能激起我们心中不变的民族情怀。如果用外语演唱,难免不伦不类。

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将自身文化发扬光大,才能让世界文化更加绚烂。

生活中,我们既会为川剧的变脸沉迷,也会为好莱坞大片拍手叫好,会被日韩舞蹈吸引,也会因二胡声潸然泪下。这些文化虽然来自不同民族,但他们一起丰富了世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2008年,中国歌手萨顶顶以藏语和梵语专辑获得BBC 世界音乐大奖,在全球展开巡回演唱会,让世界人民感受到中国藏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一味曲意逢迎,那才是真的可悲。

民族文化需要创新,也需要走出去,但依靠的应是自身的魅力,绝不能背离根基。

诚然,当今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弱于西方文化,但这并不说明我们的文化就逊色于西方文化。事实上,我们的汉唐文化,我们的四大发明,哪一个不是惊艳世界?所以,我们更应该发扬自己的文化,让更多的

人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走出去。文化创新不是抛弃自己的特色,而是用更为现代化的方式将其推广出去。岳云鹏把中国传统相声和京剧唱腔相融合,徐佳莹把台湾传统的歌仔戏选段作为流行歌曲的高潮,他们既保留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又加快了其传播速度,这样的创新,值得我们点赞。

优秀的民族文化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听众不是只有中国人,也有外国人”,这样的话只能成为自身文化不自信的遮羞布。当今中国,各项事业都在飞速发展,是时候撕下这样的遮羞布,让民族文化昂首自信走出去了。

5. 传承不等于拘泥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看起来似乎不妥,但我不这么看,我认为,在新时期,传统文化要走出去,需要传承,但不必要拘泥。

首先,歌手只是将文字改变,并没有改变唱腔,配乐等,或许考虑不够周全,但也无伤大雅。

要荆州作为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选段,即便不看歌词,也并不影响国人的理解。正如我们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提琴曲一样,就算没有歌词,我们也同样会被梁祝二人的爱情打动,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熟悉二字。既然对国人而言,文字改变与否并不影响实际欣赏效果,我们又何必拘泥于是否用中国话演唱呢?何况,就算语言改变,唱段所蕴含的精神内涵却并没有改变,虽然不算原汁原味,但也没有根本性的破坏。对此,我们何不宽容一点呢?

其次,改变语言的确能让他人更直观地理解唱段内涵。歌手的改编或许不够完美,但也无可厚非。 外国人理解中国文化的第一道障碍就是语言。在汉语影响力尚不足的情况下,改变语言的确能让更多的人更直观地感受中国文化。就像国人追美剧日漫一样,如果没有字幕组的努力,我们又怎么能欣赏到别具风情的外国文化?中国文化要走出去,做一些改变也是难免的。好莱坞大片中也可以经常看到中国元素,不也是美国人做出的改变吗?所以,改变语言并不意味着崇洋媚外,只是让更多人了解中国文化的一种方法而已,实在不用过分解读。

再者,保留中国文化内涵,而改变单一形式的例子历来都有,我们实在没必要上纲上线。

历史上,日本多次将《三国演义》拍成影视剧,在日本也不乏用日文演唱的京剧;近两年,美国好莱坞拍的《功夫熊猫》、《花木兰》更是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中国文化的热潮;泰国人热衷于翻牌中国影视作品,越南人翻唱中国歌曲火爆网络……这些都是披着外国衣服裹着中国文化的成功例子,难道我们需要抵制他们吗?改变形式是手段,传播文化才是目的,既然能正面传播老祖宗的文化,我们又何必苛责呢?

歌手用法语演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其本质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矛盾。其实,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一步步深入,这种矛盾会越来越多,如果我们固守传统,以后,谁还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呢?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作文1600字

初二作文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与悠久的文明史。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仿佛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青春的苍天古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因为中国有着如此的历史,才铸就了中国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我眼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 有京剧、国画、医学等国粹;有古人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有“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有剪纸、陶瓷,刺绣等民族工艺;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它的美名享誉国际。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有唱、念、做、打四种手法。而京剧中的脸谱也有很深的寓意,红色的代表忠勇,黑色的代表猛智,蓝色绿色代表草莽英雄,黄色的代表凶诈,金色银色代表神妖。从清乾隆四大徽班进京,一直到现在,京剧有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被世人所熟知。近几年我国著名的京剧团每年被邀请到世界各国去巡回演

出。由此看来京剧已经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被世界所熟知,所喜爱。而且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列入部分中学生必修科目当中。

我国的中医也博大精深,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后来的《扁鹊心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这些理论著作记载了许多疑难杂症的疗法。为我们当今中医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对于我们当今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修生养性。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中医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是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这些节日都有深刻的蕴意,都有它们各自的习惯和风俗,同时也是我国所特有的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

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陶瓷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也闻名于世。唐朝的唐三彩,清朝的粉彩、珐琅彩,还有青花瓷都被世人所熟知,所喜爱。还有四大发明被世界各国借鉴,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对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儒家“尊老爱幼”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如今的国人。我国的国画,古诗词,先秦散文,元曲,明清小说,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有闻名于世的苏绣,剪纸等等,这些传统民族工艺不仅汇集了国人的精神,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更是耀眼世界的国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说不尽也道不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现在,有些西方的文化已经侵蚀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说西方文化不好,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应该保护它,弘扬它,传承它,使它发扬光大,让世界放眼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国。

凉城县职业中学

学生:田晓叶 指导教师:郑小飞 史利慧

我眼中的传统文化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灿烂文化与悠久的文明史。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陆地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人口约13亿,是当之无愧的大国,交织着现代气息和古代文明,仿佛历经沧桑却又重新焕发青春的苍天古树,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正因为中国有着如此的历史,才铸就了中国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的艺术形式。在我眼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是中华文化的源泉,是中华民族的根。

我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 有京剧、国画、医学等国粹;有古人流传下来的许多传统节日;有“孔子”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学说;有剪纸、陶瓷,刺绣等民族工艺;有举世闻名的四大发明。这些传统文化无不代表着我国悠久的历史。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它的美名享誉国际。京剧于2010年,获选进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京剧产生于清代乾隆年间,分为生、旦、净、丑四大类型,有唱、念、做、打四种手法。而京剧中的脸谱也有很深的寓意,红色的代表忠勇,黑色的代表猛智,蓝色绿色代表草莽英雄,黄色的代表凶诈,金色银色代表神妖。从清乾隆四大徽班进京,一直到现在,京剧有了飞速的发展。作为一代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也被世人所熟知。近几年我国著名的京剧团每年被邀请到世界各国去巡回演

出。由此看来京剧已经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而且已经被世界所熟知,所喜爱。而且京剧是我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内涵独特”且经久不衰的文化遗产,目前正被列入部分中学生必修科目当中。

我国的中医也博大精深,它传承了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从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到后来的《扁鹊心经》、《伤寒杂病论》、《本草纲目》„„这些理论著作记载了许多疑难杂症的疗法。为我们当今中医学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中医学以阴阳五行作为理论基础,将人体看成是气、形、神的统一体,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制定“汗、吐、下、和、温、清、补、消”等治法,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使人体达到阴阳调和而康复。中医对于我们当今人的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它不仅可以治病救人,还可以修生养性。随着人们意识的提高,中医越来越被广泛的运用。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很多:其中最大最重要的一个节日就是春节,还有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泼水节„„这些节日都有深刻的蕴意,都有它们各自的习惯和风俗,同时也是我国所特有的节日。值得一提的是,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的文人雅士、诗人墨客,为一个个节日谱写了许多千古名篇,这些诗文脍炙人口,被广为传颂,使中国的传统节日渗透出深厚的文化底蕴,精彩浪漫,大俗中透着大雅,雅俗共赏。中国的节日有很

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一到过节,举国同庆,这与我们民族源远流长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陶瓷作为中国的一种文化也闻名于世。唐朝的唐三彩,清朝的粉彩、珐琅彩,还有青花瓷都被世人所熟知,所喜爱。还有四大发明被世界各国借鉴,被应用于多个领域,对我们的社会向前发展起着很大的推动作用。儒家“尊老爱幼”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我们如今的国人。我国的国画,古诗词,先秦散文,元曲,明清小说,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还有闻名于世的苏绣,剪纸等等,这些传统民族工艺不仅汇集了国人的精神,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传统文化,更是耀眼世界的国宝。

中国的传统文化说不尽也道不完;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的传统文化影响着我们每一代人。现在,有些西方的文化已经侵蚀了我们的传统文化,当然,不是说西方文化不好,但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我们应该保护它,弘扬它,传承它,使它发扬光大,让世界放眼中国的传统文化,认识中国。

凉城县职业中学

学生:田晓叶 指导教师:郑小飞 史利慧

节日文化1作文4400字

初三作文

一、世界有趣重要节日

2月21日:(2000)

3月16日:

3月21日:(2001)

5月8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1914)

5月15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20日:(1990)

5月26日:(1993) 6月第三个星期日:(1934)

8月8日:()(1988) 8月13日:(1976)

9月10日:(1985)

10月5日:(1944)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2000) 10月16日:

10月31日:

11月7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16日:() 11月21日:(1973)

12月9日:

12月10日:(1950)

12月21日:

问题:你想定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

二、传统节日文化素材与作文命题

(一)中国节日

【精彩素材】

1.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称农历新年,节日欢庆时间最长,礼俗最为隆重繁琐,也最为中国人重视。春节从农历二十五开始,至元宵节前结束。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尤其是大年三十、初一,几乎所有行业的人都要放假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除夕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相传以前有名为年的怪物每到初一大早即来吃人,因此人们有守岁的习惯,一夜不睡,边看边吃边玩,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年夜饭对一家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

2.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传说东方朔帮一宫女回家团聚,向皇帝谎称火神爷要在正月十五放火烧长安,他要求汉帝用汤圆(后

称元宵) 祭火神爷,百姓家家做汤圆,挂红灯,使长安城灯火通明,并令所有的人上街观灯,以给上天以混乱嘈杂的假象,宫女因此也被放出和家人团聚观灯。

元宵一般是正月十三试灯,正月十八落灯,除灯会外,还有舞龙,舞狮等。舞狮,传说以前有猛兽常下山侵害牲畜、人和庄稼,一位酋长夜梦一人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啊!”他醒后,让人假扮狮子埋伏于路边,一有猛兽侵扰,群狮狂舞,吓得猛兽四散奔逃,从此,人们把舞狮作为一个习俗固定下来了。

3. 清明节

冬至后106天是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不动烟火,源于晋文公为纪念烧死绵山的介子推而定的节日,以示祭奠。由于这两个节日相差一天,因此,后来两个节日就合并在一起了。清明,古称三月节。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是扫墓和踏青。

4.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等。这一天,家家户户挂钟馗像、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端午源于屈原。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怕鱼儿吃他的尸体,争相坐龙舟到江心洒下用竹叶包米的粽子,后即成风俗,每年此时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要赛龙舟以示风俗。

5. 七夕节

又叫乞巧节。乞巧即向织女乞智巧,也能像织女一样织无缝天衣,心灵手巧,一般为妇女摆瓜果于月下,如果有蜘蛛等小虫落上,即织女赐“巧”,一家人皆大欢喜。七夕因为妇女乞巧,又称“女儿节”。

6. 中秋节

中国自古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惯,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即为祭月,于是取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静心体味中秋的欢乐。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又称敬老节。

中秋节最著名的神话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灵药,背着后羿上天,定居月亮。从此,后羿思

念嫦娥,便摆祭品祭奠。又说上有广寒宫,有桂花树,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而蟾蜍为嫦娥被罚所变。

【素材点拨】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那亘古而悠长的历史人文,也许涌动着无数鲜活的灵魂,唱着一曲曲动人的歌谣,继承并发扬它们,会坚实我们的精神底蕴,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心境澄明,思维飞扬,精神厚实。

【适用话题】

“中西方节日”“最想念的节气”等。

(二)西方节日

【精彩素材】

1. 圣诞节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

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2. 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以为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素材点拨】

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进取的民族,包容、开放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特征。庆祝西方节日无可厚非,相反可以从中找到我们民族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们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绝不能故步自封,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

【适用话题】

“中西方节日”、“包容与开放”等。

(三)

【名言警句】

1、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思路】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节日。但是如今,西洋节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传统的

节日,春晚收视逐年下降,年轻人都在过圣诞节。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思量呢? (四)

【精彩素材1】中秋将申报世界遗产

凤凰卫视9月9日消息 综合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中国的互联网上掀起了投票支援" 中秋"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潮。据悉,今年中秋前后,中国国家文化部门将对中秋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召开专家论证会,一旦通过,将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报。

【素材点拨】

1.“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能唤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更寄寓家和万事兴、祖国和平、世界大同的深刻意义。

2. 振兴传统节日,关键之处是要让其“升格”,即从过于浓重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气息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时代性和平民化色彩。

【适用话题】

“传统与前卫”、“保守与开放”和“民族化和世界化”等。

(五)

【精彩素材2】

春节“东风西渐”温哥华

要过年了!在大温哥华地区,来自两岸三地的华裔几乎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外。因为在这里,同样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氛:办年货、逛花市、吃年夜饭、看大巡游、探亲访友„„今年另一格外引人关注的春节热点是,加国的政治人物更积极主动地与华人共享新春。候任总理哈珀昨天在当选后首场记者会上率先向全加华人拜年;温哥华市长苏利文昨晚在华商会贺岁展销嘉年华上更全文以广东话致辞,向华人祝贺新年快乐,狗年好运。“东风”已西渐,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加拿大,春节这一中华传统不仅扎了根更开出茂盛的奇葩。

【素材点拨】

春节引起加方领导的重视,这是中国强盛的具体体现。

【适用话题】

“发扬传统”、“风”和“同一个世界”等。 (六)

【精彩素材5】

“签名取消中医”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已经达到了上万人,主要意见是要采取相关措施,让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2006.10.10卫生部新闻发布会) 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据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据2006.10.7《今晚报》) 。

【素材点拨】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用什么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呢?显然是对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精髓不离不弃,自尊自信。

【适用话题】

“坚守”“原则”等。

(七)【精彩素材6】

中国端午节PK 韩国端午祭

2005年巴黎时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素材点拨】

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八)【精彩素材8】

端午节起源说

端午节还没未到,已经有几桩有关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近日最热门的一桩当推苏州市的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说”,并将以此项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大有将端午节从姓屈改姓伍的意思,于主张端午节姓“屈”的人不服气了。其实,端午节姓谁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复兴、振兴传统文化包括民俗节日的问题。君不见,韩国已经将端午节成功注册为世界遗产。我们在这边争姓伍姓屈又有什么意思呢?

农历5月初五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端午不同于往年,苏州将借“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的东风,端午节这天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对此,专家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5月23日《现代快报》)

【素材点拨】

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争端没有必要,将民族的文化精华发扬光大才是最重要的。

【适用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文化共享”等等。

(九)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操《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州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素材点拨】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较受冷落的一个,以前人们在这个节日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而现在,人们基本不过这个

节日了,过重阳节其实是个促进人们登高望远,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应该复兴才是。

【适用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攀登高峰”等。

一、世界有趣重要节日

2月21日:(2000)

3月16日:

3月21日:(2001)

5月8日:

5月第二个星期日:(1914)

5月15日:(国际咨询日)(1994) 5月20日:(1990)

5月26日:(1993) 6月第三个星期日:(1934)

8月8日:()(1988) 8月13日:(1976)

9月10日:(1985)

10月5日:(1944)

9月最后一个星期日:(2000) 10月16日:

10月31日:

11月7日:(World Hairdressing Day )

11月7日:(World Beauty Day) 11月16日:() 11月21日:(1973)

12月9日:

12月10日:(1950)

12月21日:

问题:你想定一个什么节日?为什么?

二、传统节日文化素材与作文命题

(一)中国节日

【精彩素材】

1.春节

春节是中国最盛大的节日,也称农历新年,节日欢庆时间最长,礼俗最为隆重繁琐,也最为中国人重视。春节从农历二十五开始,至元宵节前结束。举国上下,普天同庆,尤其是大年三十、初一,几乎所有行业的人都要放假与家人团聚,共庆新年。 除夕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相传以前有名为年的怪物每到初一大早即来吃人,因此人们有守岁的习惯,一夜不睡,边看边吃边玩,一家团聚,其乐融融。年夜饭对一家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

2. 元宵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灯节。传说东方朔帮一宫女回家团聚,向皇帝谎称火神爷要在正月十五放火烧长安,他要求汉帝用汤圆(后

称元宵) 祭火神爷,百姓家家做汤圆,挂红灯,使长安城灯火通明,并令所有的人上街观灯,以给上天以混乱嘈杂的假象,宫女因此也被放出和家人团聚观灯。

元宵一般是正月十三试灯,正月十八落灯,除灯会外,还有舞龙,舞狮等。舞狮,传说以前有猛兽常下山侵害牲畜、人和庄稼,一位酋长夜梦一人说:“狮子是百兽之王啊!”他醒后,让人假扮狮子埋伏于路边,一有猛兽侵扰,群狮狂舞,吓得猛兽四散奔逃,从此,人们把舞狮作为一个习俗固定下来了。

3. 清明节

冬至后106天是清明节,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寒食节不动烟火,源于晋文公为纪念烧死绵山的介子推而定的节日,以示祭奠。由于这两个节日相差一天,因此,后来两个节日就合并在一起了。清明,古称三月节。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是扫墓和踏青。

4.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重午等。这一天,家家户户挂钟馗像、艾叶、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端午源于屈原。相传屈原投江后,人们怕鱼儿吃他的尸体,争相坐龙舟到江心洒下用竹叶包米的粽子,后即成风俗,每年此时世界各地的华人都要赛龙舟以示风俗。

5. 七夕节

又叫乞巧节。乞巧即向织女乞智巧,也能像织女一样织无缝天衣,心灵手巧,一般为妇女摆瓜果于月下,如果有蜘蛛等小虫落上,即织女赐“巧”,一家人皆大欢喜。七夕因为妇女乞巧,又称“女儿节”。

6. 中秋节

中国自古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惯,中秋节又称仲秋节。即为祭月,于是取八月十五月圆之时,人们静心体味中秋的欢乐。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又称敬老节。

中秋节最著名的神话就是嫦娥奔月了。嫦娥偷吃灵药,背着后羿上天,定居月亮。从此,后羿思

念嫦娥,便摆祭品祭奠。又说上有广寒宫,有桂花树,吴刚伐树,玉兔捣药,而蟾蜍为嫦娥被罚所变。

【素材点拨】

中华五千年文明源远流长。那亘古而悠长的历史人文,也许涌动着无数鲜活的灵魂,唱着一曲曲动人的歌谣,继承并发扬它们,会坚实我们的精神底蕴,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使我们心境澄明,思维飞扬,精神厚实。

【适用话题】

“中西方节日”“最想念的节气”等。

(二)西方节日

【精彩素材】

1. 圣诞节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诞生的日子,称为圣诞节。

从12月24日于翌年1月6日为圣诞节节期。节日期间,各国基督教徒都举行隆重的纪念仪式。圣诞节本来是基督教徒的节日,由于人们格外重视,它便成为一个全民性的节日,是西方国家一年

中最盛大的节日,可以和新年相提并论,类似我国过春节。

2. 情人节

情人节,又称“圣瓦伦丁节”。起源于古代罗马,于每年2月14日举行,现已成为欧美各国青年人喜爱的节日。关于“圣瓦伦丁节”名称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是纪念以为叫瓦伦丁的基督教殉难者,他用反抗罗马统治者对基督教徒的迫害,被捕入狱,并在公元270年2月14日被处死刑,行刑前,瓦伦丁曾给典狱长的女儿写了一封信,表明了自己光明磊落的心迹和对她的一片情怀。自此以后,基督教便把2月14日定为“情人节”。

【素材点拨】

中华民族是一个开放、进取的民族,包容、开放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特征。庆祝西方节日无可厚非,相反可以从中找到我们民族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我们要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来对待西方文化,绝不能故步自封,自绝于世界民族之林。

【适用话题】

“中西方节日”、“包容与开放”等。

(三)

【名言警句】

1、水调歌头 宋•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采桑子 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思路】

中国是个古老的国家,有着许多属于自己的节日。但是如今,西洋节日的影响远远超出了传统的

节日,春晚收视逐年下降,年轻人都在过圣诞节。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思量呢? (四)

【精彩素材1】中秋将申报世界遗产

凤凰卫视9月9日消息 综合报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中国的互联网上掀起了投票支援" 中秋" 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高潮。据悉,今年中秋前后,中国国家文化部门将对中秋节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召开专家论证会,一旦通过,将提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进行申报。

【素材点拨】

1.“中秋”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既能唤起国人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更寄寓家和万事兴、祖国和平、世界大同的深刻意义。

2. 振兴传统节日,关键之处是要让其“升格”,即从过于浓重的农耕文化和商业气息中解脱出来,赋予其时代性和平民化色彩。

【适用话题】

“传统与前卫”、“保守与开放”和“民族化和世界化”等。

(五)

【精彩素材2】

春节“东风西渐”温哥华

要过年了!在大温哥华地区,来自两岸三地的华裔几乎察觉不到是生活在海外。因为在这里,同样有着浓浓的春节气氛:办年货、逛花市、吃年夜饭、看大巡游、探亲访友„„今年另一格外引人关注的春节热点是,加国的政治人物更积极主动地与华人共享新春。候任总理哈珀昨天在当选后首场记者会上率先向全加华人拜年;温哥华市长苏利文昨晚在华商会贺岁展销嘉年华上更全文以广东话致辞,向华人祝贺新年快乐,狗年好运。“东风”已西渐,在倡导多元文化共同繁荣的加拿大,春节这一中华传统不仅扎了根更开出茂盛的奇葩。

【素材点拨】

春节引起加方领导的重视,这是中国强盛的具体体现。

【适用话题】

“发扬传统”、“风”和“同一个世界”等。 (六)

【精彩素材5】

“签名取消中医”

在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在网上有人征集取消中医的签名,已经达到了上万人,主要意见是要采取相关措施,让中医在五年内全部退出国家医疗体制,回归民间,使西医成为国家唯一的医疗技术。(2006.10.10卫生部新闻发布会) 韩国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

据报道:韩国在成功申报端午祭之后,拟将中医改为韩医申报世界遗产。(据2006.10.7《今晚报》) 。

【素材点拨】

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用什么来赢得别人的尊重呢?显然是对本民族固有的文化精髓不离不弃,自尊自信。

【适用话题】

“坚守”“原则”等。

(七)【精彩素材6】

中国端午节PK 韩国端午祭

2005年巴黎时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素材点拨】

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八)【精彩素材8】

端午节起源说

端午节还没未到,已经有几桩有关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近日最热门的一桩当推苏州市的端午节起源于“伍子胥说”,并将以此项目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大有将端午节从姓屈改姓伍的意思,于主张端午节姓“屈”的人不服气了。其实,端午节姓谁不重要,关键是如何复兴、振兴传统文化包括民俗节日的问题。君不见,韩国已经将端午节成功注册为世界遗产。我们在这边争姓伍姓屈又有什么意思呢?

农历5月初五的端午节马上就要到了,今年端午不同于往年,苏州将借“伍子胥起源说”的苏州端午节进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

录的东风,端午节这天将正式举行伍子胥大型祭祀活动。对此,专家表示,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5月23日《现代快报》)

【素材点拨】

端午姓“伍”姓“屈”不是关键,中国民俗的“文化共享”才是最重要的。细枝末节的争端没有必要,将民族的文化精华发扬光大才是最重要的。

【适用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文化共享”等等。

(九)重阳节的起源

九九重阳,早在春秋战国时的《楚辞》中已提到了。屈原的《远游》里写道:“集重阳入帝宫兮,造旬始而观清都”。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节日。三国时魏文帝曹操《九日与钟繇书》中,则已明确写出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飨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菊花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州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的活动充实了新的内容。1989年,我国重阳节定为老人节。第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素材点拨】

重阳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较受冷落的一个,以前人们在这个节日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而现在,人们基本不过这个

节日了,过重阳节其实是个促进人们登高望远,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应该复兴才是。

【适用话题】

“复兴传统文化”、“攀登高峰”等。

京杭大运河调查报告汇总报告作文5000字

高一作文

京杭大运河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河流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客观的经济效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头疼环境问题,近年来,运河河水污染严重,水体乌黑发臭,致使鱼类无法生存,大量死鱼漂浮水面,河岸两侧了无生机。除此之外河滩水位下降,垃圾堆弃成山,严重的影响到了河岸附近居民的日常用水和生活起居。对此,我院特派出七个实践小队,前往家乡运河流经处,一探究竟。 第一小队吴桥

京杭大运河吴桥段属南运河,南运河南

起山东临清,流经德州,再经河北吴桥、东

光、泊头、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又经

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

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汇合。

京杭大运河吴桥段南起宋门乡第六屯,北至梁集镇董庄北,

全段长34.8公里,河底宽40米,河口宽100——500米,河底高程12.88——11米,堤顶高程22.8——21.25米,流经宋门、桑园、安陵、梁集四个乡镇,是吴桥县与衡水市景县的界河。据吴桥县文保所长杨双印介绍,这一段河道南北地势相差较大,所以弯道就设置得比较多。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影响古运河风貌的四点问题

第一,河岸途径村镇两旁的生活垃圾肆意倾倒,形成断续的固体废物污染带,风吹雨淋,极易将污物带入河道形成二次污染,同时生活垃圾的堆放,容易招致蛇鼠一类穴居动物繁衍,易对运河河堤造成透洞和溃坝危险。

第二,河水的污染问题,一是上游企业多年的排污行为,使河道底土变为酱紫色,河道水流污浊不堪,臭味较大,每年引黄济津和引黄济沧需要先期冲污才能实施;二是由于河滩地较宽,农民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也对河道形成了隐形污染。

第三,由于历史原因,为保护京沪铁路,遇到大洪水需要泄洪时,往往要对景县方的河堤决堤蓄洪,同时沿岸百姓对河堤盗土滥挖,使得景县方的河堤大部分与地面平高。

第四,村民对于运河滩的肆意开荒,甚至侵占河道,使得运河破坏了原有的风貌。

第二站故城

衡水段京杭大运河属于七段中鲁运河的

鲁南运河。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照片中显示,本次调查时正处于大运河清淤时段。清淤工程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的,但结束时间还不确定。

第三站景县

京杭运河起点北京,之后流经天津、沧州、接着就是景县华家口的夯土坝。夯土坝“长255米、堤面为8米,宽度8米,堤面到河道约12至13米高。

2012年8月20日景县对华家口夯土险工进行修缮保护。近

几年,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重新加固维修的京杭大

运河华家口“糯米大坝”,京杭

大运河河北景县华家口“糯

米大坝”进行了历时3个月

加固维修。2013年,

华家口“糯米大坝”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由于年代久远,华家口“糯米大坝”整体下沉,裸露部分多处开裂,局部风化。此次重新加固维修采用了与1911年相同的夯筑工艺。

走访华家口时,当地老人感叹道他年轻时运河的水还很多:“每天河里都有木船南来北往,往北的去天津,南下的去苏州杭州。晚上经常有船在华

家口靠岸,不少南方口

音的人到村里买吃的买

烟抽。那时村里还有很

多人以拉纤为生。”而现

如今该段大运河受多年来河水、雨水、风力侵蚀,冻融风化及坝顶过往载重车辆震轧,乃至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坝体失去内聚力,造成剥落、疏松、不均匀沉降,内坡下滑等现象,坝体本身损伤十分严重。与此同时,生活垃圾被弃河道的现象比比皆是,环境问题令人担忧。

第四站泊头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泊头的发展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泊头始建于东汉,因运河槽运兴起而得名,由运河码头发展而成,其商业特色鲜明,商贸经济繁荣。《南皮县志》

云:“运河开通后,运输便利,尤易发达商业,就泊头镇一处而

言,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

所未有。”清后期,泊头已称

运河巨镇,民国初期,则东西

两岸殷实、商号不下千余家,

轮舶辐辏,阑阉填盈,实为津

南一大商埠。

据附近居住的村民描述,近两三年运河水质污染严重,沿河

的居民、工厂排放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导致夏天时恶臭熏天,死鱼成片。

本次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了运河沿岸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对

运河环境的情况也有了更为确切地了解,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

1、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在村落

建立垃圾回收站,或是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点。

2、上游的污水排放是最大的污染源,应使上游工厂加强污

水处理强度,同时另辟河道排放,严禁再生水进入运河。

3、充分发挥运河管理部门和文物部门的职能,加强运河巡

防管理,加快运河两岸植绿护岸建设,将运河两岸一定范围内建成绿色长廊,恢复古运河的自然风光。

第五站东光

假期期间我组人员对运河附近村庄进行了随机采访,得知京杭大运河现在是将黄河水

引入县城的通道,东光县居

民所引用的自来水即为黄

河水经由京杭大运河引入

东光县自来水厂。京杭大运

河的水还为附近村庄的灌溉带来了福音,运河两岸的树木,庄稼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调研期间还有即为村名正在冰凉的河水中捕鱼。另外,县政府

还将大运河沿河流域建设

成了生态氧吧,契合了“环

保,健康”的主题,也为附

近的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

的游乐之所。总体来说,京

杭大运河虽历经千年之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沿岸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另注:谢家坝

大运河东光县连镇段河东岸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堤坝,这就是我市首批四个申遗点之一的东光谢家坝。与普通大坝不同,谢家坝的坝体由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历经多年的冲刷,仍然坚固异常,保障了运河岸边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这座‘糯米大坝’修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逾两百年的历史。

然而用锤子使劲往坝体砸尖钉仍然砸不进去,只能是用电钻打眼。”河北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加固工程技术员柴茂山说。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因其原真性好,可有力展示北方运河特色,从而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河段。当前,该河段的沧州市东光县谢家坝、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南运河沧州至德州段河道3处入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3处遗址目前已修缮完工。

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与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采用同样的工艺,百年来直接迎击河水却从未溃堤,是南运河仅存的两处人工夯土大坝。而这种“糯米大坝”仅存在于大运河河北段,所以是其独特之处。

谢家坝位于东光县连镇运河五街、六街交界,南运河东岸拐弯处,这是大运河河北段遗产区的最北端。该坝坝体长235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1175平方米。

南运河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谢家坝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清朝末年,连镇一谢姓乡绅捐资,从南方购进万余斤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然后把糯米过滤出去,剩余的糯米浆粘性很大,再用糯米浆与白灰、黄土按相应比例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虽然此坝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但现存坝体稳定性好,只是局部被风化,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大坝。

谢家坝坝体的中下部呈灰白色,与坝顶部偏黄的色彩区分明

显。对此,柴茂山解释说,“2012年6至9月份完成了谢家坝主体的修缮加固工程,坝体上半部分保存较好,所修部分多为中下部分,因此上下颜色不同。”

目前,大坝环境整治、绿化及展陈设施的设计已经完成,准备迎接七八月份联合国“申遗专家组”的检查。

2006年6月获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站青县

我们先是上网查阅资料对运河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实地走访了县区内京杭运河水利工程,并采访了周围村子里的居民,了解到运河的发展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变化。我们还有幸采访到青县文体局局长王庆安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运河的历史和故事,好多是我们在网上查不到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县政府查阅到县志,里面记载了关于京杭运河的史料。这次调研使我们明白,京杭大运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青县境内共有运河约45公里,“别小看这段运河,据考证,这是中国北方运河的鼻祖。”王庆安先生说,公园206年,汉献帝修造平虏渠,后来曹操借此运兵和给养。平虏渠便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凿的运河。400多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加深加宽。

京杭大运河周围的文化遗存丰富。子牙新河船运枢纽工程,

建于1967年,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防洪为主,兼有输水,航运,灌溉等综合功效。曾有效抵挡了1996年的特大洪水,有效地保卫了京津地区、华北油田等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马厂兵营及中央炮台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建于同治1871年,共25个营,21000人。运河上常设军事渡船,随时可搭成浮桥。两个营区均有土围子。围墙上有巡城马道,城角设有岗楼,日夜守望。东营区围墙高8米,厚12米,周长7.5公里,设有4门,内修炮台9座。西营区围墙的周长不足5公里,设3门,炮台五座,驻军7个营。东西营区夹河而建,保卫运河,因运河保卫北平和天津的海防。现存炮台仅一座,共3层,通高11米,直径120米,里面有砖顶的洞室,外面有城墙围护。

古往今来,运河所发挥的功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古代,沟通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紫禁城就是运河拉来的”,王庆安先生这么说道,同时也蕴育了青县的红木文化。据资料记载,靠着大运河的优质水源,到1975年是,青县96平方公里的耕地中又10万亩稻田,产量可观。但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段运河缺水,也便失去了功能。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不仅让运河到了他应有的位置,更向世人述说着他的情怀。

第七站沧县

沧县也是运河的流经地之一。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粮经沧州运河至北京。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运输。这些给沧县两岸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另外京杭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对家乡的

影响也是巨大的,国内、

国际关注运河的人会更

多的来到沧州,这对沧

州的政治、文化、包括

旅游都将是一个更大的

促进。

通过此次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让我们更加了解沧县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美丽的运河造福了两岸的居民,包括因为京杭大运河贯穿而得名的沧州市运河区。通过此次对运河周边的调查走访,我们感受到周围居民的热情,也了解到居民在这里生活的状况,由于大运河的灌溉,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从之前的辛苦耕种到现在的高楼林立,每一步的发展都有运河水的灌溉。古老的大运河不仅见证了沧州的沧桑,更见证了运河区的发展和繁荣。

对于养育了无数人的京杭的大运河,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她,多措并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经济等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运河继续养育两岸居民。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实地走访,了解了京杭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深切的感受到了京杭大运河的魅力。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大运河彰显了她特有的魅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通过这次调研学习大家也深刻感悟到了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并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应当积极的学习保护继承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

京杭大运河调查报告

众所周知,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中国重要的一条南北水上干线。2014年6月22日,京杭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6处世界遗产。京杭大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的兴起均起到了推动作用。然而河流两岸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的不只是客观的经济效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头疼环境问题,近年来,运河河水污染严重,水体乌黑发臭,致使鱼类无法生存,大量死鱼漂浮水面,河岸两侧了无生机。除此之外河滩水位下降,垃圾堆弃成山,严重的影响到了河岸附近居民的日常用水和生活起居。对此,我院特派出七个实践小队,前往家乡运河流经处,一探究竟。 第一小队吴桥

京杭大运河吴桥段属南运河,南运河南

起山东临清,流经德州,再经河北吴桥、东

光、泊头、沧县、青县入天津市静海,又经

西青区杨柳青入红桥区,流经红桥区南部,

至三岔河口与北运河汇合。

京杭大运河吴桥段南起宋门乡第六屯,北至梁集镇董庄北,

全段长34.8公里,河底宽40米,河口宽100——500米,河底高程12.88——11米,堤顶高程22.8——21.25米,流经宋门、桑园、安陵、梁集四个乡镇,是吴桥县与衡水市景县的界河。据吴桥县文保所长杨双印介绍,这一段河道南北地势相差较大,所以弯道就设置得比较多。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了影响古运河风貌的四点问题

第一,河岸途径村镇两旁的生活垃圾肆意倾倒,形成断续的固体废物污染带,风吹雨淋,极易将污物带入河道形成二次污染,同时生活垃圾的堆放,容易招致蛇鼠一类穴居动物繁衍,易对运河河堤造成透洞和溃坝危险。

第二,河水的污染问题,一是上游企业多年的排污行为,使河道底土变为酱紫色,河道水流污浊不堪,臭味较大,每年引黄济津和引黄济沧需要先期冲污才能实施;二是由于河滩地较宽,农民施用大量的化肥、农药,也对河道形成了隐形污染。

第三,由于历史原因,为保护京沪铁路,遇到大洪水需要泄洪时,往往要对景县方的河堤决堤蓄洪,同时沿岸百姓对河堤盗土滥挖,使得景县方的河堤大部分与地面平高。

第四,村民对于运河滩的肆意开荒,甚至侵占河道,使得运河破坏了原有的风貌。

第二站故城

衡水段京杭大运河属于七段中鲁运河的

鲁南运河。鲁南运河,北起黄河,南至韩庄,长20公里,1968年虽经疏浚整治,但河道严重淤积,水深不足,尚不能通航。梁山至南旺段长33.8公里,枯水期航道水深0.5米,每年可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南旺至济宁段长27.1公里,底宽15米,枯水期水深0.5米,每年仅通航6个月,为季节性航道。济宁至二级坝段长78.1公里,航道顺直,枯水期水深1米以上,底宽50米,可通航100吨级船舶。

照片中显示,本次调查时正处于大运河清淤时段。清淤工程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的,但结束时间还不确定。

第三站景县

京杭运河起点北京,之后流经天津、沧州、接着就是景县华家口的夯土坝。夯土坝“长255米、堤面为8米,宽度8米,堤面到河道约12至13米高。

2012年8月20日景县对华家口夯土险工进行修缮保护。近

几年,为了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重新加固维修的京杭大

运河华家口“糯米大坝”,京杭

大运河河北景县华家口“糯

米大坝”进行了历时3个月

加固维修。2013年,

华家口“糯米大坝”被列入中国大运河申报世

界文化遗产的遗产点。由于年代久远,华家口“糯米大坝”整体下沉,裸露部分多处开裂,局部风化。此次重新加固维修采用了与1911年相同的夯筑工艺。

走访华家口时,当地老人感叹道他年轻时运河的水还很多:“每天河里都有木船南来北往,往北的去天津,南下的去苏州杭州。晚上经常有船在华

家口靠岸,不少南方口

音的人到村里买吃的买

烟抽。那时村里还有很

多人以拉纤为生。”而现

如今该段大运河受多年来河水、雨水、风力侵蚀,冻融风化及坝顶过往载重车辆震轧,乃至地震等多种因素影响,坝体失去内聚力,造成剥落、疏松、不均匀沉降,内坡下滑等现象,坝体本身损伤十分严重。与此同时,生活垃圾被弃河道的现象比比皆是,环境问题令人担忧。

第四站泊头

运河对中国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特别是对沿线地区工农业经济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泊头的发展与大运河息息相关。泊头始建于东汉,因运河槽运兴起而得名,由运河码头发展而成,其商业特色鲜明,商贸经济繁荣。《南皮县志》

云:“运河开通后,运输便利,尤易发达商业,就泊头镇一处而

言,两岸商贾云集,为数百里

所未有。”清后期,泊头已称

运河巨镇,民国初期,则东西

两岸殷实、商号不下千余家,

轮舶辐辏,阑阉填盈,实为津

南一大商埠。

据附近居住的村民描述,近两三年运河水质污染严重,沿河

的居民、工厂排放了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导致夏天时恶臭熏天,死鱼成片。

本次调研,我们不仅看到了运河沿岸的发展和变化,同时对

运河环境的情况也有了更为确切地了解,针对以上所发现的问题,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自己的应对方案。

1、对固体废物污染问题,在加强宣传教育的同时,在村落

建立垃圾回收站,或是建立垃圾集中处理点。

2、上游的污水排放是最大的污染源,应使上游工厂加强污

水处理强度,同时另辟河道排放,严禁再生水进入运河。

3、充分发挥运河管理部门和文物部门的职能,加强运河巡

防管理,加快运河两岸植绿护岸建设,将运河两岸一定范围内建成绿色长廊,恢复古运河的自然风光。

第五站东光

假期期间我组人员对运河附近村庄进行了随机采访,得知京杭大运河现在是将黄河水

引入县城的通道,东光县居

民所引用的自来水即为黄

河水经由京杭大运河引入

东光县自来水厂。京杭大运

河的水还为附近村庄的灌溉带来了福音,运河两岸的树木,庄稼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调研期间还有即为村名正在冰凉的河水中捕鱼。另外,县政府

还将大运河沿河流域建设

成了生态氧吧,契合了“环

保,健康”的主题,也为附

近的村民提供了茶余饭后

的游乐之所。总体来说,京

杭大运河虽历经千年之久,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沿岸居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另注:谢家坝

大运河东光县连镇段河东岸有一条200多米长的堤坝,这就是我市首批四个申遗点之一的东光谢家坝。与普通大坝不同,谢家坝的坝体由灰土加糯米浆逐层夯筑。历经多年的冲刷,仍然坚固异常,保障了运河岸边居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这座‘糯米大坝’修建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逾两百年的历史。

然而用锤子使劲往坝体砸尖钉仍然砸不进去,只能是用电钻打眼。”河北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加固工程技术员柴茂山说。

京杭大运河河北段因其原真性好,可有力展示北方运河特色,从而是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河段。当前,该河段的沧州市东光县谢家坝、衡水市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南运河沧州至德州段河道3处入选《大运河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此3处遗址目前已修缮完工。

衡水景县华家口夯土险工与沧州东光县连镇谢家坝采用同样的工艺,百年来直接迎击河水却从未溃堤,是南运河仅存的两处人工夯土大坝。而这种“糯米大坝”仅存在于大运河河北段,所以是其独特之处。

谢家坝位于东光县连镇运河五街、六街交界,南运河东岸拐弯处,这是大运河河北段遗产区的最北端。该坝坝体长235米,厚3.6米,高5米,总面积1175平方米。

南运河河北段多弯道,致使险工险段众多,连镇谢家坝为险段之一,历史上洪水在此处曾多次决口。清朝末年,连镇一谢姓乡绅捐资,从南方购进万余斤糯米,组织人力用糯米熬粥,然后把糯米过滤出去,剩余的糯米浆粘性很大,再用糯米浆与白灰、黄土按相应比例混合筑堤,故名谢家坝。虽然此坝距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但现存坝体稳定性好,只是局部被风化,是南运河结构保存最好的大坝。

谢家坝坝体的中下部呈灰白色,与坝顶部偏黄的色彩区分明

显。对此,柴茂山解释说,“2012年6至9月份完成了谢家坝主体的修缮加固工程,坝体上半部分保存较好,所修部分多为中下部分,因此上下颜色不同。”

目前,大坝环境整治、绿化及展陈设施的设计已经完成,准备迎接七八月份联合国“申遗专家组”的检查。

2006年6月获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六站青县

我们先是上网查阅资料对运河的发展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然后实地走访了县区内京杭运河水利工程,并采访了周围村子里的居民,了解到运河的发展带给他们生活上的变化。我们还有幸采访到青县文体局局长王庆安先生,他给我们讲述了很多有关运河的历史和故事,好多是我们在网上查不到的。最后我们来到了县政府查阅到县志,里面记载了关于京杭运河的史料。这次调研使我们明白,京杭大运河带给我们的不仅是物质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

青县境内共有运河约45公里,“别小看这段运河,据考证,这是中国北方运河的鼻祖。”王庆安先生说,公园206年,汉献帝修造平虏渠,后来曹操借此运兵和给养。平虏渠便是我国北方最早开凿的运河。400多年后,隋炀帝开凿大运河时,在平虏渠的基础上加深加宽。

京杭大运河周围的文化遗存丰富。子牙新河船运枢纽工程,

建于1967年,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防洪为主,兼有输水,航运,灌溉等综合功效。曾有效抵挡了1996年的特大洪水,有效地保卫了京津地区、华北油田等广大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此外,马厂兵营及中央炮台也是一个重要的文化遗产,建于同治1871年,共25个营,21000人。运河上常设军事渡船,随时可搭成浮桥。两个营区均有土围子。围墙上有巡城马道,城角设有岗楼,日夜守望。东营区围墙高8米,厚12米,周长7.5公里,设有4门,内修炮台9座。西营区围墙的周长不足5公里,设3门,炮台五座,驻军7个营。东西营区夹河而建,保卫运河,因运河保卫北平和天津的海防。现存炮台仅一座,共3层,通高11米,直径120米,里面有砖顶的洞室,外面有城墙围护。

古往今来,运河所发挥的功能也是不容小觑的,在古代,沟通了南北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发展与交流,“紫禁城就是运河拉来的”,王庆安先生这么说道,同时也蕴育了青县的红木文化。据资料记载,靠着大运河的优质水源,到1975年是,青县96平方公里的耕地中又10万亩稻田,产量可观。但随着上世纪七十年代该段运河缺水,也便失去了功能。

2014年6月22日,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通过中国提交的“大运河”申遗申请,“大运河”作为文化遗产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个鼓舞人心的消息不仅让运河到了他应有的位置,更向世人述说着他的情怀。

第七站沧县

沧县也是运河的流经地之一。南运河自隋代开凿至明清,始终是国家的交通命脉,明、清两代每年都有约400万粮经沧州运河至北京。此外,还有大量瓷器盐、煤等货物靠运河水运输。这些给沧县两岸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以及文化的发展。另外京杭大运河的成功申遗对家乡的

影响也是巨大的,国内、

国际关注运河的人会更

多的来到沧州,这对沧

州的政治、文化、包括

旅游都将是一个更大的

促进。

通过此次对京杭大运河的考察,让我们更加了解沧县的经济与文化的发展。美丽的运河造福了两岸的居民,包括因为京杭大运河贯穿而得名的沧州市运河区。通过此次对运河周边的调查走访,我们感受到周围居民的热情,也了解到居民在这里生活的状况,由于大运河的灌溉,在这里一代又一代繁衍生息。从之前的辛苦耕种到现在的高楼林立,每一步的发展都有运河水的灌溉。古老的大运河不仅见证了沧州的沧桑,更见证了运河区的发展和繁荣。

对于养育了无数人的京杭的大运河,我们应该好好的保护她,多措并举,最大限度的减少因经济等的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让运河继续养育两岸居民。

通过这次实践,我们同学查阅了有关资料,并实地走访,了解了京杭大运河的悠久历史,深切的感受到了京杭大运河的魅力。在两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大运河为中国经济发展、国家统一、社会进步和文化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至今仍在发挥着巨大作用。京杭大运河显示了中国古代水利航运工程技术领先于世界的卓越成就,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积淀了深厚悠久的文化底蕴,凝聚了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多领域的庞大信息。随着现代化的进程,大运河彰显了她特有的魅力,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2014年6月22日,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大运河项目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6个世界遗产项目。通过这次调研学习大家也深刻感悟到了我国的优秀历史文化,并意识到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更应当积极的学习保护继承这些中华民族的瑰宝。

有关三清山论文研究作文4600字

初一作文

三清山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区域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三清山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保护与发展措施。所提措施是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现三清山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保护好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使其完好地保存而不遭到破坏,为三清山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将旅游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最终实现三清山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其他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提供可以参考的保护与发展的成功范例,为世界遗产理论的发展及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字:三清山 开发与保护 措施

一 、三清山的概况。

三清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 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5年又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北京时间2008年7月8日5点18分,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中国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1.1资源现状: 三清山以花岗岩山岳风光称绝,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它独特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景区内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有高等植物2373种,其中珍珠黄杨、银杏、南方红豆杉、华东黄杉、白豆杉等特有珍稀植物68种;有野生动物1728种,其中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动物54种。三清山不仅是一处山岳型风景区,还是一座历经千年的道教名山,自古就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之美誉。

1.2旅游现状:三清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以及申遗的成功,使得三清山的旅游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三清山的资源环境、旅游业本身造成负面的影响。三清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根据三清山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110万,2008年160万,2009年220万。2010年,三清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297.5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5.57 万人次。

二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三清山旅游区的现有开发和近期开发状况, 三清山旅游区的近期客源范围只能限定于区域范围 。作为一个开发时间不长、起步较晚、经济相对落后、主要客源仍在本地区的旅游开发区, 三清山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发展经济,更要注重考虑环境的保护。

2.1交通通达性较差。

目前,三清山的区际交通虽较为便利,但区域内交通状况堪忧,域内崎岖不平的山石土路,和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色极不协调。从安徽的屯溪到东麓的金沙,经过紫湖,虽然图上只有255公里,乘车一路颠簸却花了8.5小时。尽管从玉山到金山的公路,为了配合申遗已进行了改造,但大部分地区遇阴雨天气也不是很理想。而到了景区,景点的通达性更让人担忧。调查结果普遍反映:黄金周,暑假等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只能选择徒步登山,或忍受2—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索道之苦,或只能被迫放弃游览计划。

2.2旅游服务设施欠缺,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三清山现有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分为三级服务接待系统,尤其是山上二级

和三级接待设施。房屋破旧,食宿较差,供水和通讯状况不能令人满意,缺乏一些上档次的服务设施。就连简易的登山台阶路,大雨过后也不能及时修补,这些都使游人扫兴,重游率降低,还会造成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对景区的服务作用是显然的,但他们的服务水平有待极大的提高。首先,旅游地形象观念意识不强:其次,主人翁意识不强:最后,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环保意识差,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不强。

2.3景区设计不合理。

三清山有梯云岭、玉京峰、三清宫、西华台四大景区。各不同景区,应针对景区优势,加大开发的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潜能。目前,三清山的风景区内建设了大量的现代建筑。其中宾馆就有十余处,而且大多在主要风景区内,除了宾馆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现代建筑和娱乐设施。这些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虽然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却污染了三清山的环境,破坏了三清山整体的自然美。所以要尽快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发展。

2.4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种种原因,三清山旅游景区内乱占土地,乱砍森林,乱批乱建房屋,乱炸古石,乱攀乱毁古树古建筑等现象屡禁不止,依然存在。例如天门附近的姐妹松的枯死。又如离三清山景区不足2公里处名叫东坳下布岭的地方,此地属三清山景区的缓冲区,但该处竟然有多达10家的青石板厂,这些厂子设备简陋,技术粗糙,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森林纸杯和环境。

2.5缺少相关法律保护。

三清山到现在还没有出台两部和世界遗产保护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就连《三清山风景名胜管理条例》都是刚完成的。法律法规的严重之后对景区的发展和保

护工作都是很不利的。

2.6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三清山风景区尽管有着黄山”姐妹峰“之称,其自然景观也不差于黄山,而三清山——全国最有特色的花岗岩地貌风景区,却因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三清山作为江西省境内的一座名山,竟然有些本省人都不知道三清山为何山,这实在不让人不感到悲哀。所有的这些都能从某一方面折射出三清山品牌策划与品牌知名度提升的不理想,品牌宣传的不到位。

三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山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既要充分利用三清山独有的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同时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地段、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和珍稀动植物,坚持以观赏为主,尽量避免游客直接登临接触。其次,对旅游区的负载能力,客容量极限进行科学测定,弄清楚三清山风景区的生态系统能被人们利用的承受能力与极限。具体措施如下:

3.1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

一个地区要想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资金。如果政府不重视,即使三清山的资源条件再优越,恐怕也难以发展起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政府很有必要改善交通条件,必要时可咨询环境保护的相关专家,效仿黄山的经验,修建机场,再逐渐努力提高旅游交通的通过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外地、外国游客。

3.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清山作为一个年轻的旅游景区,在管理上首先要强调规范,如对导游管理,景区已实行导游挂证上岗,可建立游客对导游的评价体系加以管理; 景区餐

饮员工可先进行职业培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职业技能;餐饮卫生工作要加强食品进货渠道的监管; 游客的人身安全要注意防范,可以在景区内设置警示牌; 景区的卫生要及时清理保洁。只有通过加强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三清山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使其与4A 级风景区相得益彰。

3.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在旅游区总体规划时,要严格从生态角度控制服务设施建设,以自然景观为主,依景就势,以体现自然之美为宗旨。三清山目前旅游产品基本为单一性的山岳观光游,难以满足多元化游客群体的要求。故此,三清山应及时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成熟第一代的观光旅游,开发第二代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宗教文化旅游产品,融知识性、参与性、刺激性、体验性于一体,努力培育三清山旅游品牌,使游客在三清山获得最高的满意度。例如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交映的三清宫,在发展自然旅游资源时可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力度。

3.4建立严格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但是专门针对世界遗产的法律至今仍然缺失。三清山的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必然导致自然遗产管理的不合理,应建立和完善三清山的法律保护制度,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建立适合三清山本身的地方性的、可执行性较强的法律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不仅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加强保护,三清山遗产地的缓冲区和过渡区也应予以重视,加强保护。

3.5调整客流量,加大旅游精品开发力度。

目前,三清山风景区内已存在由于旅游交通建设,游客时空分布不均,垃圾、生活污水等带来的景观生态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好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解决游客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三清山旅游业就难以持续发展。特别是需要对三清山的旅游环境容量做科学的评估,确定三清山合理的旅游发展规模,这样才能为实现三清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判据。

3.6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目前,三清山旅游产品在海外客源市场的辐射力度非常有限,现年均海外 游客仅千余人次,且其中绝大部分为港澳台游客,外国人所占比重极小,尚属 一区域性的海外机会市场。从发展角度认识,三清山旅游区国际客源市场应牢 牢以国际中华文化辐射圈为市场开拓的突破口,其第一层次为港、澳、台地区; 第二层次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与地区; 第 三层次为其余海外国家。

于国内,三清山应借助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的头衔,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升三清山的旅游整体形象。历年来,三清山旅游形象被塑造为“江南第一仙峰,道教无双福地”。三清山以其独特无双的秀美应受到更多人的瞩目才对,只要口号打好了,三清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道教文化的人文资源势必能更好地发展。

四 、结束语

世界遗产地三清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了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地理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明显。对三清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绍文,张捷,徐菲菲. 自然旅游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国九寨沟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的比较[J]. 生态学报,2010,30(23):6487-6494.

2. 高舜礼. 对山岳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思考——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泰山为例[J]. 中国经济周刊,2008,(35):38-40.

3. 金姝兰,毛端谦,刘春燕.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三清山大旅游圈构建[J]. 企业经济,2011,(1):61-64

4. 蒋凤娟. 三清山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 世纪桥,2010,(21):74-75.

5. 刘书宗. 做大做强三清山旅游产业[J].上饶日报,2010年1月1日第003版.

6. 毛利平. 三清山变“危”为“机”的活市场. 上饶日报,2009年5月1日第001版.

7. 马勇,肖智磊,卢桂芳. 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思考[J].旅游科学,2007,(3):37---43

8. 赵娜娜,熊康宁,肖时珍.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与保护研究进展[J]. 旅游论坛,2010,3(6):682-686.

9. 杨效忠,张捷. 基于生态自然观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模式[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3):263-265.

10. 王艾平,洪森荣. 江西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的建立[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980-1983.

11.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36-40.

12. 邱筱兰. 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 27(6):83-87.

三清山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摘要:本文通过对三清山世界自然遗产地的区域概况及其存在问题的研究,根据三清山的具体情况提出合理的保护与发展措施。所提措施是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实现三清山的有效保护与利用,保护好人类的自然文化遗产,使其完好地保存而不遭到破坏,为三清山的发展提供科学指导,将旅游规模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合理利用,最终实现三清山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其他的世界自然遗产地,提供可以参考的保护与发展的成功范例,为世界遗产理论的发展及完善做出贡献。

关键字:三清山 开发与保护 措施

一 、三清山的概况。

三清山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 级旅游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自然遗产,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2005年又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峰林。北京时间2008年7月8日5点18分,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顺利通过中国三清山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正式成为中国第七个、江西唯一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1.1资源现状: 三清山以花岗岩山岳风光称绝,经历了数亿年的地质构造运动,最终形成了它独特的奇峰怪石、急流飞瀑、峡谷幽云等雄伟景观。景区内资源丰富、种类齐全,有高等植物2373种,其中珍珠黄杨、银杏、南方红豆杉、华东黄杉、白豆杉等特有珍稀植物68种;有野生动物1728种,其中黑麂、云豹、白颈长尾雉等珍稀濒危动物54种。三清山不仅是一处山岳型风景区,还是一座历经千年的道教名山,自古就享有“江南第一仙峰,天下无双福地”之美誉。

1.2旅游现状:三清山独特的旅游资源、优越的交通区位以及申遗的成功,使得三清山的旅游业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旅游业不断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三清山的资源环境、旅游业本身造成负面的影响。三清山成为世界自然遗产后,游客人数逐年增加。根据三清山旅游局提供的资料显示:2007年110万,2008年160万,2009年220万。2010年,三清山完成国内生产总值15.9亿元;接待境内外游客297.5万人次,其中接待境外游客15.57 万人次。

二 、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基于三清山旅游区的现有开发和近期开发状况, 三清山旅游区的近期客源范围只能限定于区域范围 。作为一个开发时间不长、起步较晚、经济相对落后、主要客源仍在本地区的旅游开发区, 三清山的开发不仅要考虑到发展经济,更要注重考虑环境的保护。

2.1交通通达性较差。

目前,三清山的区际交通虽较为便利,但区域内交通状况堪忧,域内崎岖不平的山石土路,和风景秀丽的自然景色极不协调。从安徽的屯溪到东麓的金沙,经过紫湖,虽然图上只有255公里,乘车一路颠簸却花了8.5小时。尽管从玉山到金山的公路,为了配合申遗已进行了改造,但大部分地区遇阴雨天气也不是很理想。而到了景区,景点的通达性更让人担忧。调查结果普遍反映:黄金周,暑假等旅游旺季许多游客只能选择徒步登山,或忍受2—3小时甚至更长时间的等待索道之苦,或只能被迫放弃游览计划。

2.2旅游服务设施欠缺,服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三清山现有的旅游服务接待设施分为三级服务接待系统,尤其是山上二级

和三级接待设施。房屋破旧,食宿较差,供水和通讯状况不能令人满意,缺乏一些上档次的服务设施。就连简易的登山台阶路,大雨过后也不能及时修补,这些都使游人扫兴,重游率降低,还会造成负面影响。

当地居民对景区的服务作用是显然的,但他们的服务水平有待极大的提高。首先,旅游地形象观念意识不强:其次,主人翁意识不强:最后,对人文旅游资源的环保意识差,可持续旅游发展理念不强。

2.3景区设计不合理。

三清山有梯云岭、玉京峰、三清宫、西华台四大景区。各不同景区,应针对景区优势,加大开发的力度和深度,进一步挖掘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潜能。目前,三清山的风景区内建设了大量的现代建筑。其中宾馆就有十余处,而且大多在主要风景区内,除了宾馆外还有一些小型的现代建筑和娱乐设施。这些钢筋水泥的现代建筑虽然为游客提供了方便,但却污染了三清山的环境,破坏了三清山整体的自然美。所以要尽快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发展。

2.4旅游资源的破坏现象依然存在。

由于种种原因,三清山旅游景区内乱占土地,乱砍森林,乱批乱建房屋,乱炸古石,乱攀乱毁古树古建筑等现象屡禁不止,依然存在。例如天门附近的姐妹松的枯死。又如离三清山景区不足2公里处名叫东坳下布岭的地方,此地属三清山景区的缓冲区,但该处竟然有多达10家的青石板厂,这些厂子设备简陋,技术粗糙,严重破坏该地区的森林纸杯和环境。

2.5缺少相关法律保护。

三清山到现在还没有出台两部和世界遗产保护相配套的法律法规,就连《三清山风景名胜管理条例》都是刚完成的。法律法规的严重之后对景区的发展和保

护工作都是很不利的。

2.6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不高。

三清山风景区尽管有着黄山”姐妹峰“之称,其自然景观也不差于黄山,而三清山——全国最有特色的花岗岩地貌风景区,却因宣传投入不足,知名度不高。三清山作为江西省境内的一座名山,竟然有些本省人都不知道三清山为何山,这实在不让人不感到悲哀。所有的这些都能从某一方面折射出三清山品牌策划与品牌知名度提升的不理想,品牌宣传的不到位。

三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山体旅游资源的开发中,既要充分利用三清山独有的资源发展地区经济,同时要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对于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地段、自然遗迹、人文遗迹和珍稀动植物,坚持以观赏为主,尽量避免游客直接登临接触。其次,对旅游区的负载能力,客容量极限进行科学测定,弄清楚三清山风景区的生态系统能被人们利用的承受能力与极限。具体措施如下:

3.1开拓多种融资渠道,改善投资环境。

一个地区要想发展,便利的交通条件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应该加大投入资金。如果政府不重视,即使三清山的资源条件再优越,恐怕也难以发展起来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所以,政府很有必要改善交通条件,必要时可咨询环境保护的相关专家,效仿黄山的经验,修建机场,再逐渐努力提高旅游交通的通过能力,以吸引更多的外地、外国游客。

3.2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

三清山作为一个年轻的旅游景区,在管理上首先要强调规范,如对导游管理,景区已实行导游挂证上岗,可建立游客对导游的评价体系加以管理; 景区餐

饮员工可先进行职业培训,改善服务态度、提高职业技能;餐饮卫生工作要加强食品进货渠道的监管; 游客的人身安全要注意防范,可以在景区内设置警示牌; 景区的卫生要及时清理保洁。只有通过加强全方位的管理,才能不断提高三清山旅游管理和服务的水平,使其与4A 级风景区相得益彰。

3.3科学规划,因地制宜,有序开发。

在旅游区总体规划时,要严格从生态角度控制服务设施建设,以自然景观为主,依景就势,以体现自然之美为宗旨。三清山目前旅游产品基本为单一性的山岳观光游,难以满足多元化游客群体的要求。故此,三清山应及时调整优化旅游产品结构,成熟第一代的观光旅游,开发第二代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游、宗教文化旅游产品,融知识性、参与性、刺激性、体验性于一体,努力培育三清山旅游品牌,使游客在三清山获得最高的满意度。例如自然与人文景观相辉交映的三清宫,在发展自然旅游资源时可加大人文旅游资源的力度。

3.4建立严格的遗产保护法律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出台了文物保护法、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森林法、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等,但是专门针对世界遗产的法律至今仍然缺失。三清山的遗产保护的法律法规并不健全,法律法规不健全必然导致自然遗产管理的不合理,应建立和完善三清山的法律保护制度,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指导,建立适合三清山本身的地方性的、可执行性较强的法律制度,并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进行有效的监督。不仅对世界自然遗产地的核心区加强保护,三清山遗产地的缓冲区和过渡区也应予以重视,加强保护。

3.5调整客流量,加大旅游精品开发力度。

目前,三清山风景区内已存在由于旅游交通建设,游客时空分布不均,垃圾、生活污水等带来的景观生态问题。如不妥善处理好旅游景区开发与保护的关系,不解决游客带来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三清山旅游业就难以持续发展。特别是需要对三清山的旅游环境容量做科学的评估,确定三清山合理的旅游发展规模,这样才能为实现三清山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的判据。

3.6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开拓客源市场。

目前,三清山旅游产品在海外客源市场的辐射力度非常有限,现年均海外 游客仅千余人次,且其中绝大部分为港澳台游客,外国人所占比重极小,尚属 一区域性的海外机会市场。从发展角度认识,三清山旅游区国际客源市场应牢 牢以国际中华文化辐射圈为市场开拓的突破口,其第一层次为港、澳、台地区; 第二层次为日本、韩国、东南亚国家和受中华文化影响较深的国家与地区; 第 三层次为其余海外国家。

于国内,三清山应借助世界自然遗产和国家地质公园的头衔,进一步扩大知名度,提升三清山的旅游整体形象。历年来,三清山旅游形象被塑造为“江南第一仙峰,道教无双福地”。三清山以其独特无双的秀美应受到更多人的瞩目才对,只要口号打好了,三清山以其独特的自然资源和道教文化的人文资源势必能更好地发展。

四 、结束语

世界遗产地三清山的特色旅游资源内涵丰富,特异性突出,除了传统的道教文化资源外,本地的自然地理风光、民俗文化等旅游资源特色也十分明显。对三清山特色旅游资源的认识,对今后本地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和旅游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程绍文,张捷,徐菲菲. 自然旅游地居民自然保护态度的影响因素——中国九寨沟和英国新森林国家公园的比较[J]. 生态学报,2010,30(23):6487-6494.

2. 高舜礼. 对山岳型旅游目的地转型升级的思考——以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地泰山为例[J]. 中国经济周刊,2008,(35):38-40.

3. 金姝兰,毛端谦,刘春燕. 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三清山大旅游圈构建[J]. 企业经济,2011,(1):61-64

4. 蒋凤娟. 三清山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分析[J]. 世纪桥,2010,(21):74-75.

5. 刘书宗. 做大做强三清山旅游产业[J].上饶日报,2010年1月1日第003版.

6. 毛利平. 三清山变“危”为“机”的活市场. 上饶日报,2009年5月1日第001版.

7. 马勇,肖智磊,卢桂芳. 区域旅游规划的创新思考[J].旅游科学,2007,(3):37---43

8. 赵娜娜,熊康宁,肖时珍. 中国的世界自然遗产旅游与保护研究进展[J]. 旅游论坛,2010,3(6):682-686.

9. 杨效忠,张捷. 基于生态自然观的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和旅游开发模式[J]. 资源开发与市场,2007,23(3):263-265.

10. 王艾平,洪森荣. 江西三清山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的建立[J]. 湖北农业科学,2010,49(8):1980-1983.

11. 孙克勤. 中国的世界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8(3):36-40.

12. 邱筱兰. 三清山国家风景名胜区旅游环境容量分析[J].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7, 27(6):83-87.

郁闷全世界作文900字

高二作文

我有一个朋友,原本极喜欢看韩剧吃韩国料理泡韩国MM,不过自从去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后,他就一把火把家里的韩剧全部烧进了抽水马桶,从此发誓做一个愤青了。我后来查了查新闻,打电话跟他说,老兄,人家申请的好像是端午祭,和端午节好像是两回事啊。他执着地说,差不多了,韩国这两年成了文化输出大国,现在的小孩子们看到明朝的服装,就高喊“多好看的韩服啊”,我们有志青年,一定要居安思危,坚决抵制文化侵略,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全部要回来。既然文化遗产说了有物质类的,也有非物质类的,既然已经有部分国民因为韩国申请了端午作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而深感郁闷了,那么我们痛定思痛,必然能想出很多办法,足够可以郁闷全世界。首先,把二十四节气和新年都注册了,基本上东亚国家就郁闷一半了。然后把中国文字也注册了――如果注册世界文化遗产和注册专利权一样的话,想一想,用一个汉字收一次钱,咱们每年得从日本国收多少现金啊。想郁闷一下韩国吗?不要在意人家说药膳是韩国的发明,也不要在意人家拍电视剧说中医针灸也是韩国人发扬光大的,咱们只需要注册一下太极图八卦图,他们就该吐血了。这两个图案,可是韩国国旗上的图案啊。

然后再把百家姓作为文化遗产申请了,90%的韩国人看着自己的姓氏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怕穿上唐朝服装的人被说成日本人?没关系,我们注册了雨伞和纸扇以后,日本画家就该发狂要修改数量浩瀚的日本仕女图和艺术照了,那些穿和服站在樱花树下巧笑嫣然的姑娘们啊,标准配备可不就是一手撑着油纸伞,一手拿着小绢扇?想郁闷一下不可一世的美国大兵?把火药注册了。想郁闷一下在喜马拉雅山上指责中国人民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那些登山者?把指南针注册了。想郁闷全世界?把纸给注册了。我这儿正想得美呢,那位半路出家的愤青兄弟突然叫了一声不好,说万一西方人士一生气,把T恤牛仔裤注册了,咱们穿什么?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放心,最近流行穿高冠广袖的汉服,制作相当之简单。我在网上见过一个哥们儿,身披床单,头顶方便纸杯,站在人群中飘飘然有出尘之感,不由得人见贤思齐啊。

我有一个朋友,原本极喜欢看韩剧吃韩国料理泡韩国MM,不过自从去年韩国把端午节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以后,他就一把火把家里的韩剧全部烧进了抽水马桶,从此发誓做一个愤青了。我后来查了查新闻,打电话跟他说,老兄,人家申请的好像是端午祭,和端午节好像是两回事啊。他执着地说,差不多了,韩国这两年成了文化输出大国,现在的小孩子们看到明朝的服装,就高喊“多好看的韩服啊”,我们有志青年,一定要居安思危,坚决抵制文化侵略,把属于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全部要回来。既然文化遗产说了有物质类的,也有非物质类的,既然已经有部分国民因为韩国申请了端午作为自己的文化遗产而深感郁闷了,那么我们痛定思痛,必然能想出很多办法,足够可以郁闷全世界。首先,把二十四节气和新年都注册了,基本上东亚国家就郁闷一半了。然后把中国文字也注册了――如果注册世界文化遗产和注册专利权一样的话,想一想,用一个汉字收一次钱,咱们每年得从日本国收多少现金啊。想郁闷一下韩国吗?不要在意人家说药膳是韩国的发明,也不要在意人家拍电视剧说中医针灸也是韩国人发扬光大的,咱们只需要注册一下太极图八卦图,他们就该吐血了。这两个图案,可是韩国国旗上的图案啊。

然后再把百家姓作为文化遗产申请了,90%的韩国人看着自己的姓氏就不知该如何是好了。怕穿上唐朝服装的人被说成日本人?没关系,我们注册了雨伞和纸扇以后,日本画家就该发狂要修改数量浩瀚的日本仕女图和艺术照了,那些穿和服站在樱花树下巧笑嫣然的姑娘们啊,标准配备可不就是一手撑着油纸伞,一手拿着小绢扇?想郁闷一下不可一世的美国大兵?把火药注册了。想郁闷一下在喜马拉雅山上指责中国人民乱扔垃圾破坏环境的那些登山者?把指南针注册了。想郁闷全世界?把纸给注册了。我这儿正想得美呢,那位半路出家的愤青兄弟突然叫了一声不好,说万一西方人士一生气,把T恤牛仔裤注册了,咱们穿什么?我拍拍他的肩膀说放心,最近流行穿高冠广袖的汉服,制作相当之简单。我在网上见过一个哥们儿,身披床单,头顶方便纸杯,站在人群中飘飘然有出尘之感,不由得人见贤思齐啊。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作文5800字

六年级作文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

一. 龙门石窟的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二. 目前旅游开发的不足

三. 旅游开发改善对策

正文:

一. 龙门石窟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又因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龙门石窟风景区历史悠久, 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佛塔50余座(另一说为七十余座) ,佛像97000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 它们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南北长1000多米. 龙门石窟风景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 它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造像雕刻精湛, 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石窟艺术的" 里程碑" ,其无论在历史方面,宗教方面,还是在雕刻艺术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独创性和鲜明的典型性。被世界称为我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1. 历史价值

龙门石窟的兴衰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政治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加上它的大量碑刻, 使得龙门石窟具有补充历史, 纠正历史的功效, 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龙门石窟反映了南北朝、隋唐时期皇家对于佛教的信仰状况,有助于我国古代佛教史的研究,还体现出当时的手工劳动者精湛的雕刻工艺和无与伦比的审美观,因此是一笔丰厚的文化宝藏,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2. 书法价值

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就在龙门石窟, 其中十九品在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 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 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3. 药学价值

龙门石窟内的药方洞, 因其洞窟内刻有140余古代的药方而得名。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药方洞就是这样一个洞窟,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 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

毫无疑问, 龙门石窟在雕塑, 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还有经济价值, 旅游价值等.

二. 目前旅游开发的不足

1. 周边环境对景区的负面影响

到龙门的公交车有81,53, 60,67 路„„在 8 l 路 、 5 3路终点站( 龙门站 ) 附近一家旅馆, 宣传标牌赫然写着“ 野味烧烤” 等字样, 这显然与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不相符,再者,龙门石窟为佛教圣地,应该有的浓郁旅游文化的氛围及肃穆,却被居民、商贩所营造的铺天盖地的商业气息所笼罩,很难让人感受到世界艺术宝库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严重威胁到旅游景观的自然性 、真实性、 整体性和多 样性,影响了景区的意义和价值, 还降低了人们对旅游景观的审美及愉悦体验的满意度,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需 要人们认真进行反思并筹划应对的措施。 整个景区未设中英文禁烟标志 ,烟头遍地 给人的印象不够严肃;对于保 护景区环境的温馨提示语也不多。

2. 服务环境质量不好

龙门石窟要建设成精品的遗产景区,必须满足政府、企业、 社区居民及游客等受益对象的共同利益,全方位得到他们的配合。从调查中发现,游客对龙门石窟外围的环境评价不高 ,这与景区周边及当地居民强买强卖、尾追游客、欺骗游客和通过不正当手段进人景区等行为有直接关系。景区在考虑社区居民利益的同时,允许其经营一定的商业活动,但这也纵容一部分社区居民为追求过多的经济利益,导致社会服务环境变差。对旅游活动而言,从吃、住、行 、游、购、娱乐到旅游信息中心,从景区服务管理人员到当地居民,其中任何一个愉快的片段都可能影响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整体评价 ,尤其是世界遗产景区,游客更是赋予更高的期望。但龙门石窟附近居民素质显然不高.

3. 景区语言硬伤

在进龙门石窟前,一般人都会对龙门已经有所了解。可是在网上关于龙门的介绍却有许多版本 :(1)关于龙门石窟的位置, 有些资料介绍说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城南 1 3公里处” , 而另外一些资料上则说“ 位于洛阳城南1 2公里处” ,甚至有说“位于洛阳城南五公里”。

(2)对龙门石窟内的佛像数量,有说10万余座,也有说9万多的。(3)至于龙门石窟内塔的数量,有说50余座,也有说70余座等问题。 龙门石窟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我们看的着,摸得到,这些数据本不该有差异的,虽是小问题,却让人以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不够严肃。再者,关于龙门石窟, 通常的提法是“ 三大石窟之一” , 但有些介绍却说“ 四大石窟之一”,这样的宣传容易造成混乱 ,游客来过之后,居然连旅游区最基本的信息都难以有个明确的认识,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令人深思。 景区语言英译问题多多,在旅游景区内, 人们常常会见到刻在石块或木板上对于该景点以及某个特殊景观的简要介绍, 目的是向游人们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包括历史、 文化或地理方面的一些信息。此类文字的英译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旅游地的审美感受,或对其背景的准确了解。

4. 游客数量控制不当,客源过于集中。

龙门石窟在旅游旺季, 特别是牡丹花会期间游客十分集中. 今年的五一,龙门石窟外面拍了很长的队在买票。有人形象的说,大概的得两个小时吧,景区内部游人如织,无法好好的欣赏。而在淡季,特别是在冬季,龙门石窟内只有寥寥数人,并且多是本地人和在洛阳的学生拿着年票去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目前的主要客源市场仍在省内、国内。客源主要为距离洛阳较近的内地省份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所以应当重点巩固广东、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浙江、山西、北京、上海和安徽等地的国内市场,发展已开发的客源地市场如北京、广州、上海、 济南 、徐州。 港澳台地区的游客约占国内客源市场的4 %, 其他省份占3 4 %。 客源所占分量较少的省份为:云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 甘肃、贵州 、青海、宁夏、海南和西藏自治区。

5. 开发不当,环境风貌遭到破坏。

2002年3月,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

管理,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形成。增建的两座大桥,破坏了龙门“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特有自然景观。为封闭管理而在东山修筑的一条为防止游人登山而筑的隔离墙,其建筑材料呈现灰白色,如一条怪异的长龙盘爬在秀丽青翠的香山上,使香山的风雅之气大打折扣。错位的开发对于龙门石窟的原有环境风貌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6. 重视开发,轻视保护

为了开发龙门石窟的旅游资源,增加财政收入,当地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旅游开发措施,对石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1992年,在石窟中心下游100 m处设计建造橡胶坝蓄水,恢复了石窟区山清水秀的美景。2001年10月,投资2 100万元建设位于一级橡胶坝下游约600 m处的龙门二级水面工程,工程全面竣工后,龙门风景区东侧会出现466 667 ㎡的宽阔水面,再现“水上龙门”的胜景。从科学的角度看,干燥的环境对石窟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龙门石窟位于东西两山上,中间夹着一条伊河。原本伊河是断流期达半年的季节河,使得石窟周围环境非常干燥,非常有利于石窟的保护。但水坝建成后,夏季高温河水经发酵形成局部湿润的大气污染源,已对石质造成了严重腐蚀. 。随着游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噪声、二氧化碳以及自然环境中的酸性物质、阳光和风化的作用,对石窟照成严重的破坏。 保护措施不利,游人刻划、触摸文物现象严重。由于石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窟区不能像敦煌莫高窟那样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所以游人刻划、触摸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管理部门加强了防范工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使此类现象已明显减少,但是仍未从根本上杜绝。这对文物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三. 旅游开发改善对策

1. 优化景区内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环境学说是景观生态学。该学说的主体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它认为“景区是由许多相互关联、依存和制约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以自然景观属性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系统”。既要保持着景区原有自然风貌和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本身的进化过程。又要应该体现人地的和谐,浓郁的民俗风情. 展。对景区外的站牌上的广告进行调整,去掉一些对游客影响不大的广告,可以换乘景区内的风景照片,加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抑或与龙门石窟有关的诗词,历史名人信息简介。这样更能与景区的文化氛围相适应。当然可以有一些酒店的基本信息有利于游客的食宿。

加强对景区内外商业行为的管理. 管理者应加强风景区商店的规范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提高景区整体水平。以优美环境、 优质服务、 优良秩序、 客人满意为目标,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 将唐三彩和石窟文化相结合开发的旅游商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色来推进旅游商品的创新 、策划、设计和开发。打造体现石窟佛教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并展示部分旅游商品如唐三彩、仿制佛像 、拓片的生产过程,为游客提供设计、欣赏 、体验机会; 另一方面可围绕“ 石窟文化” 设计商业步行街购物主题,从店面设计、商 品摆设及环境营造、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提升商业街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购物的附加价值。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对其进行培训教育迫在眉睫,而要实现较高的整体感知质量,坚决杜绝景区周边居民强买强卖、尾追游客、欺骗游客通过不正当手段进人景区等行为。

从基础设施上改善龙门石窟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在不破坏龙门石窟的前提下在周边多建一些经济型酒. 。以游客满意为中心,完善服务设施 ,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2. 控制景区人数,扩宽客源市场。

随着历史遗产旅游的兴起,龙门石窟一方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威胁也在加大。如何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如何在保护其资源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和价值,是龙门石窟景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适当地控制进入景区的人数,减少游人压

力。 淡季稳定客流。对龙门石窟客源市场薄弱地区应当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期刊登形象广告及旅游线路,鼓励旅行社参与推销洛阳旅游线,积极与旅行社联合组团,委托旅行社吸引散客发直通车等方式增加客流。此外,挖掘潜在游客, 走进校园做宣传。 因为大学生是潜在的游客群体,有参与旅游的强烈愿望,同时又是很好的宣传员,可以在知名大学进行讲座,发宣传品等,介绍龙门石窟的文化与看点。

3. 科学管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对自身重新定位。管理者对自身的定位,是最终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的角色,而不是业主的角色。国家遗产的继承人是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全体美国公民,管理者对遗产只有照看和维护的义务,而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更不能作为自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管理部门和人员应该真正认识到龙门石窟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任何集体、个人都没有权利窃取和私自支配。一切管理行为都应站在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负责的高度来审视。 保证石窟遗产的必要资金投入。确保景区内旅游设施和旅游门票收入全部作为管理局实施景区管理及石窟维护的资金来源。尽管国家和政府不能像美国那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由政府全额负担,但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绝不应将龙门石窟的门票收入作为一级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甚至于成为政府的摇钱树或创收之源。

健全和创新管理机制。在对遗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依据遗产的类型、级别,设立国家一级的管理机构。例如: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接隶属国务院,负责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管理。国家管理局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遗产保护管理及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和科学的评估,以做到对遗产地政府的监管和调控。

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步道目前,游客刻画、触摸文物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从遗产保护的方面来说,这些行为无疑对石窟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此情况下,对旅游步道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旅游步道的规划,引导游客只进入不会导致遗产资源破坏的地方,控制游客对环境的可进人性,有效地约束游客的行为,同时,应进一步开展提高游人对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媒体和公众实施监督。要加强景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修建各种隔离设施,使游人在获得大量体验的同时避免直接接触、污染或者对珍惜资源造成物质磨损。

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石窟环境及自然侵蚀损害监控系统。既包括管理责任内容,更要具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保证措施。随着游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噪声、二氧化碳以及自然环境中的酸性物质、阳光和风化的作用,石窟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日益紧迫起来。仅仅依靠上级部门的某此拨款来进行维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石窟的日常监控和维修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要及时发现和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真正将石窟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龙门石窟监测。主要包括石窟环境监测,石窟病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洪监测,石窟安全监测等 10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世界文化遗产》

2. “ 洛阳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洛阳日报

龙门石窟旅游资源的开发

摘要:

一. 龙门石窟的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二. 目前旅游开发的不足

三. 旅游开发改善对策

正文:

一. 龙门石窟资源价值简要分析

龙门石窟位于中国中部河南省洛阳市南郊12.5公里处,龙门峡谷东西两崖的峭壁间。因东、西两山对峙,伊水从中流过,看上去宛若门厥,所以又被称为“伊厥”,唐代以后,多称其为“龙门”。又因地处交通要冲,山清水秀,气候宜人,是文人墨客的观游胜地。龙门石窟所在的岩体石质优良,宜于雕刻,所以古人选择此处开凿石窟。与甘肃敦煌莫高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刻艺术宝库”, 被誉为世界人类文化的遗产。龙门石窟风景区历史悠久, 始凿于北魏孝文帝时(公元471~477年),历经400余年才建成,迄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龙门石窟南北长约1公里,现存石窟1300多个,窟龛2345个,佛塔50余座(另一说为七十余座) ,佛像97000余尊。其中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另有历代造像题记和碑刻3600多品。 它们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 南北长1000多米. 龙门石窟风景区是我国目前保存比较完整的大型石窟群, 它规模宏大, 气势磅礴, 造像雕刻精湛, 内容题材丰富,被誉为世界最伟大的古典艺术宝库之一,是中国石窟艺术的" 里程碑" ,其无论在历史方面,宗教方面,还是在雕刻艺术方面,都具有丰富的独创性和鲜明的典型性。被世界称为我国石刻艺术博物馆。

1. 历史价值

龙门石窟的兴衰历史,不仅反映了中国5至10世纪皇室崇佛信教的盛衰变化,同时从某些侧面也反映出中国历史上政治动向和社会经济态势的发展,它的意义是其它石窟所无法比拟的。加上它的大量碑刻, 使得龙门石窟具有补充历史, 纠正历史的功效, 是刻在石头上的史书。龙门石窟反映了南北朝、隋唐时期皇家对于佛教的信仰状况,有助于我国古代佛教史的研究,还体现出当时的手工劳动者精湛的雕刻工艺和无与伦比的审美观,因此是一笔丰厚的文化宝藏,无愧于世界文化遗产的称号。

2. 书法价值

中国书法史上的里程碑“龙门二十品”就在龙门石窟, 其中十九品在龙门石窟中开凿最早,内容最丰富的古阳洞,一品在慈香窟。“龙门二十品”的称号始自清代,是指选自龙门石窟中北魏时期的二十方造像题记”. 龙门二十品”代表了魏碑体, 是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的精华之作,它所展现的书法艺术,是在汉代隶书和晋代隶书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的,字体端庄大方、刚健质朴、既具隶书格调,又有楷书因素,是龙门石窟碑刻书法艺术的精华,在中国书法艺术发展史上具有极为崇高的地位,历来为世人所推崇。

3. 药学价值

龙门石窟内的药方洞, 因其洞窟内刻有140余古代的药方而得名。反映了我国古代医学的成就。把一些药方刻在石碑上或洞窟中,是古代医学成就传之后世的一个重要方法。药方洞就是这样一个洞窟,洞中雕刻的一些药方, 所用药物多是植物、动物和矿物药。药方涉及内科、外科、小儿科、五官科等,

毫无疑问, 龙门石窟在雕塑, 思想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另外还有经济价值, 旅游价值等.

二. 目前旅游开发的不足

1. 周边环境对景区的负面影响

到龙门的公交车有81,53, 60,67 路„„在 8 l 路 、 5 3路终点站( 龙门站 ) 附近一家旅馆, 宣传标牌赫然写着“ 野味烧烤” 等字样, 这显然与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地位不相符,再者,龙门石窟为佛教圣地,应该有的浓郁旅游文化的氛围及肃穆,却被居民、商贩所营造的铺天盖地的商业气息所笼罩,很难让人感受到世界艺术宝库的文化氛围。这不仅严重威胁到旅游景观的自然性 、真实性、 整体性和多 样性,影响了景区的意义和价值, 还降低了人们对旅游景观的审美及愉悦体验的满意度,影响到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需 要人们认真进行反思并筹划应对的措施。 整个景区未设中英文禁烟标志 ,烟头遍地 给人的印象不够严肃;对于保 护景区环境的温馨提示语也不多。

2. 服务环境质量不好

龙门石窟要建设成精品的遗产景区,必须满足政府、企业、 社区居民及游客等受益对象的共同利益,全方位得到他们的配合。从调查中发现,游客对龙门石窟外围的环境评价不高 ,这与景区周边及当地居民强买强卖、尾追游客、欺骗游客和通过不正当手段进人景区等行为有直接关系。景区在考虑社区居民利益的同时,允许其经营一定的商业活动,但这也纵容一部分社区居民为追求过多的经济利益,导致社会服务环境变差。对旅游活动而言,从吃、住、行 、游、购、娱乐到旅游信息中心,从景区服务管理人员到当地居民,其中任何一个愉快的片段都可能影响游客对旅游景区的整体评价 ,尤其是世界遗产景区,游客更是赋予更高的期望。但龙门石窟附近居民素质显然不高.

3. 景区语言硬伤

在进龙门石窟前,一般人都会对龙门已经有所了解。可是在网上关于龙门的介绍却有许多版本 :(1)关于龙门石窟的位置, 有些资料介绍说龙门石窟“ 位于洛阳城南 1 3公里处” , 而另外一些资料上则说“ 位于洛阳城南1 2公里处” ,甚至有说“位于洛阳城南五公里”。

(2)对龙门石窟内的佛像数量,有说10万余座,也有说9万多的。(3)至于龙门石窟内塔的数量,有说50余座,也有说70余座等问题。 龙门石窟是确确实实的存在的,我们看的着,摸得到,这些数据本不该有差异的,虽是小问题,却让人以为我们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不够严肃。再者,关于龙门石窟, 通常的提法是“ 三大石窟之一” , 但有些介绍却说“ 四大石窟之一”,这样的宣传容易造成混乱 ,游客来过之后,居然连旅游区最基本的信息都难以有个明确的认识,这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呢? 令人深思。 景区语言英译问题多多,在旅游景区内, 人们常常会见到刻在石块或木板上对于该景点以及某个特殊景观的简要介绍, 目的是向游人们提供必要的信息背景,包括历史、 文化或地理方面的一些信息。此类文字的英译好坏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对旅游地的审美感受,或对其背景的准确了解。

4. 游客数量控制不当,客源过于集中。

龙门石窟在旅游旺季, 特别是牡丹花会期间游客十分集中. 今年的五一,龙门石窟外面拍了很长的队在买票。有人形象的说,大概的得两个小时吧,景区内部游人如织,无法好好的欣赏。而在淡季,特别是在冬季,龙门石窟内只有寥寥数人,并且多是本地人和在洛阳的学生拿着年票去的。龙门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国际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但目前的主要客源市场仍在省内、国内。客源主要为距离洛阳较近的内地省份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省份,所以应当重点巩固广东、河南、山东、江苏、河北、浙江、山西、北京、上海和安徽等地的国内市场,发展已开发的客源地市场如北京、广州、上海、 济南 、徐州。 港澳台地区的游客约占国内客源市场的4 %, 其他省份占3 4 %。 客源所占分量较少的省份为:云南、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 甘肃、贵州 、青海、宁夏、海南和西藏自治区。

5. 开发不当,环境风貌遭到破坏。

2002年3月,龙门石窟风景区管理局筹措资金近一亿元,在龙门石窟南北架设了两座公路大桥,拓宽了景区内南部河道,修复了香山寺古建筑设施。2003年4月,景区实行封闭式

管理,以石窟、寺院、墓园合为一体的旅游景观形成。增建的两座大桥,破坏了龙门“两山相对,望之若阙”的特有自然景观。为封闭管理而在东山修筑的一条为防止游人登山而筑的隔离墙,其建筑材料呈现灰白色,如一条怪异的长龙盘爬在秀丽青翠的香山上,使香山的风雅之气大打折扣。错位的开发对于龙门石窟的原有环境风貌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6. 重视开发,轻视保护

为了开发龙门石窟的旅游资源,增加财政收入,当地有关部门先后采取了一系列旅游开发措施,对石窟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1992年,在石窟中心下游100 m处设计建造橡胶坝蓄水,恢复了石窟区山清水秀的美景。2001年10月,投资2 100万元建设位于一级橡胶坝下游约600 m处的龙门二级水面工程,工程全面竣工后,龙门风景区东侧会出现466 667 ㎡的宽阔水面,再现“水上龙门”的胜景。从科学的角度看,干燥的环境对石窟的保护是至关重要的。龙门石窟位于东西两山上,中间夹着一条伊河。原本伊河是断流期达半年的季节河,使得石窟周围环境非常干燥,非常有利于石窟的保护。但水坝建成后,夏季高温河水经发酵形成局部湿润的大气污染源,已对石质造成了严重腐蚀. 。随着游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噪声、二氧化碳以及自然环境中的酸性物质、阳光和风化的作用,对石窟照成严重的破坏。 保护措施不利,游人刻划、触摸文物现象严重。由于石窟处于一个开放的环境中,窟区不能像敦煌莫高窟那样具有较强的封闭性。所以游人刻划、触摸的现象屡见不鲜。尽管管理部门加强了防范工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使此类现象已明显减少,但是仍未从根本上杜绝。这对文物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

三. 旅游开发改善对策

1. 优化景区内外环境,提高服务质量

目前,国际上最流行的环境学说是景观生态学。该学说的主体是地理学和生态学之间的交叉。 它认为“景区是由许多相互关联、依存和制约的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构成的”、“以自然景观属性为主,人工干预为辅的生态系统”。既要保持着景区原有自然风貌和的生态环境,以及自然本身的进化过程。又要应该体现人地的和谐,浓郁的民俗风情. 展。对景区外的站牌上的广告进行调整,去掉一些对游客影响不大的广告,可以换乘景区内的风景照片,加以简单的文字说明,抑或与龙门石窟有关的诗词,历史名人信息简介。这样更能与景区的文化氛围相适应。当然可以有一些酒店的基本信息有利于游客的食宿。

加强对景区内外商业行为的管理. 管理者应加强风景区商店的规范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努力提高景区整体水平。以优美环境、 优质服务、 优良秩序、 客人满意为目标,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一方面, 将唐三彩和石窟文化相结合开发的旅游商品,很好地利用这一特色来推进旅游商品的创新 、策划、设计和开发。打造体现石窟佛教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体系,并展示部分旅游商品如唐三彩、仿制佛像 、拓片的生产过程,为游客提供设计、欣赏 、体验机会; 另一方面可围绕“ 石窟文化” 设计商业步行街购物主题,从店面设计、商 品摆设及环境营造、服务方式等方面,不断提升商业街的文化内涵,提高游客购物的附加价值。提高当地居民的素质, 对其进行培训教育迫在眉睫,而要实现较高的整体感知质量,坚决杜绝景区周边居民强买强卖、尾追游客、欺骗游客通过不正当手段进人景区等行为。

从基础设施上改善龙门石窟旅游环境容量问题,在不破坏龙门石窟的前提下在周边多建一些经济型酒. 。以游客满意为中心,完善服务设施 ,提供更人性化的服务。

2. 控制景区人数,扩宽客源市场。

随着历史遗产旅游的兴起,龙门石窟一方面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一方面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威胁也在加大。如何在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如何在保护其资源不被破坏的条件下,充分发挥其旅游功能和价值,是龙门石窟景区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目前,比较可行的办法就是适当地控制进入景区的人数,减少游人压

力。 淡季稳定客流。对龙门石窟客源市场薄弱地区应当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力的报纸期刊登形象广告及旅游线路,鼓励旅行社参与推销洛阳旅游线,积极与旅行社联合组团,委托旅行社吸引散客发直通车等方式增加客流。此外,挖掘潜在游客, 走进校园做宣传。 因为大学生是潜在的游客群体,有参与旅游的强烈愿望,同时又是很好的宣传员,可以在知名大学进行讲座,发宣传品等,介绍龙门石窟的文化与看点。

3. 科学管理,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转变思想观念,政府部门、管理者应转变观念,对自身重新定位。管理者对自身的定位,是最终影响管理效果的重要因素。管理者将自己定位于管家或服务员的角色,而不是业主的角色。国家遗产的继承人是当代和子孙后代的全体美国公民,管理者对遗产只有照看和维护的义务,而没有随意支配的权利,更不能作为自己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管理部门和人员应该真正认识到龙门石窟是全体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任何集体、个人都没有权利窃取和私自支配。一切管理行为都应站在对全国人民、全世界人民负责的高度来审视。 保证石窟遗产的必要资金投入。确保景区内旅游设施和旅游门票收入全部作为管理局实施景区管理及石窟维护的资金来源。尽管国家和政府不能像美国那样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管理由政府全额负担,但是,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也绝不应将龙门石窟的门票收入作为一级财政的主要收入来源,甚至于成为政府的摇钱树或创收之源。

健全和创新管理机制。在对遗产进行分类的基础上,依据遗产的类型、级别,设立国家一级的管理机构。例如:成立国家遗产管理局,直接隶属国务院,负责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遗产管理。国家管理局可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对遗产保护管理及运行状况进行全面、系统的考核和科学的评估,以做到对遗产地政府的监管和调控。

设计科学合理的旅游步道目前,游客刻画、触摸文物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从遗产保护的方面来说,这些行为无疑对石窟造成严重的破坏。在此情况下,对旅游步道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不失为一个好的方法。管理者可以通过对旅游步道的规划,引导游客只进入不会导致遗产资源破坏的地方,控制游客对环境的可进人性,有效地约束游客的行为,同时,应进一步开展提高游人对遗产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鼓励媒体和公众实施监督。要加强景区内部及周边环境的日常监控。修建各种隔离设施,使游人在获得大量体验的同时避免直接接触、污染或者对珍惜资源造成物质磨损。

建立一整套严格的石窟环境及自然侵蚀损害监控系统。既包括管理责任内容,更要具有科学技术方面的保证措施。随着游人数量的不断增加,噪声、二氧化碳以及自然环境中的酸性物质、阳光和风化的作用,石窟的日常维护工作也日益紧迫起来。仅仅依靠上级部门的某此拨款来进行维修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将石窟的日常监控和维修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起来,要及时发现和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防患于未然。这样才能真正将石窟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对民族负责,对历史负责。建立健全监测体系,加强龙门石窟监测。主要包括石窟环境监测,石窟病害监测,森林防火监测,防洪监测,石窟安全监测等 10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世界文化遗产》

2. “ 洛阳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洛阳日报

我爱我的祖国作文1200字

六年级作文

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

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敬佩我的祖国,是因为在孙中山大总统的领导下,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走了出来;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中国史称秦始皇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丝绸之路;唐太宗李渊建立了唐;明太祖大朱元璋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创建了明朝;大金大汗黄太极进攻了北京,创建清朝后……从“玄武门之变”到“康乾盛世”……从圆周率,四大发明,地动仪,浑天仪……从孔子,孟子……从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从李白、杜甫、陆游、叶绍翁、苏轼、辛弃疾……中国每个方面都在逐步的昌盛,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然而好不长,从乾隆皇帝后,一个个腐败无能的皇帝依次出现,从嘉庆皇帝到溥仪皇帝;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从中日黄海大海战……都体现了后清的腐败。做为一个中国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然令人不堪回首、深恶痛绝;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孙中山大总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举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在以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而且从“五四”运动开始,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涌入社会: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鲁迅爷爷的《社戏》;郭沫若爷爷的《山茶花》;老舍爷爷的《四世同堂》……都是当时社会上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国秀丽的风景一向令人赞叹!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美丽的日月潭,布达拉宫,喜马拉雅山……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就有1500多条。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城市建设也各具特色。华北有中国的首都北京;东部有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西部有风光秀丽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拉萨;南部有四季如春的昆明等。美丽繁华的城市,它们如同一颗颗珍珠,点缀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祖国的文化也很多!截止2008年7月,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这也是一组多么令人骄傲的数字!

在五千年中,中国人受尽了耻辱,但我们今天终于又站起来了!可谓是“苦尽甘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们中国彻底摆脱了“东亚病夫”!我们中国今天是站在世界的强盛国家的顶端,我们彻底站起来了!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六年级:海纳百川

我的祖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它是一个拥有五千年历史的华夏民族,是世界四大古国之一。

我欣赏我的祖国,是因为中国曾经经历了多少沧桑、经历了多少风风雨雨啊;我热爱我的祖国,是因为它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总书记的领导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敬佩我的祖国,是因为在孙中山大总统的领导下,打响了“武昌起义”,发动了“辛亥革命”使中国从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中走了出来;我喜欢我的祖国,是因为祖国的壮丽风景使人心旷神怡……

中国在公元前221年嬴政统一中国史称秦始皇开始,逐渐成为一个富饶、美丽的国度;张骞出使西域,创建丝绸之路;唐太宗李渊建立了唐;明太祖大朱元璋以一个农民的身份创建了明朝;大金大汗黄太极进攻了北京,创建清朝后……从“玄武门之变”到“康乾盛世”……从圆周率,四大发明,地动仪,浑天仪……从孔子,孟子……从王羲之,柳公权,颜真卿……从李白、杜甫、陆游、叶绍翁、苏轼、辛弃疾……中国每个方面都在逐步的昌盛,成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然而好不长,从乾隆皇帝后,一个个腐败无能的皇帝依次出现,从嘉庆皇帝到溥仪皇帝;从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从中日黄海大海战……都体现了后清的腐败。做为一个中国人,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固然令人不堪回首、深恶痛绝;但更令人欣慰的是在孙中山大总统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一举推翻了清政府的腐朽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又在以毛主席、周总理的领导下,带领中国人民,建立了一个崭新的中国,巍然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而且从“五四”运动开始,一大批优秀的文学作品涌入社会: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鲁迅爷爷的《社戏》;郭沫若爷爷的《山茶花》;老舍爷爷的《四世同堂》……都是当时社会上优秀的文学作品。

中国秀丽的风景一向令人赞叹!神奇的九寨沟,秀丽的黄山,“山水甲天下”的桂林,“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美丽的日月潭,布达拉宫,喜马拉雅山……

中国是世界上河流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有许多源远流长的大江大河。其中流域面积超过1000平方千米的就有1500多条。

中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城市建设也各具特色。华北有中国的首都北京;东部有中国的经济中心上海;西部有风光秀丽的、民族特色鲜明的拉萨;南部有四季如春的昆明等。美丽繁华的城市,它们如同一颗颗珍珠,点缀在中国96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

祖国的文化也很多!截止2008年7月,中国已有37处文化遗址和自然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中文化遗产25项,自然遗产7项,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4项,文化景观1项,这也是一组多么令人骄傲的数字!

在五千年中,中国人受尽了耻辱,但我们今天终于又站起来了!可谓是“苦尽甘来”!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努力下,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我们中国彻底摆脱了“东亚病夫”!我们中国今天是站在世界的强盛国家的顶端,我们彻底站起来了!我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

六年级:海纳百川

2014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国世界遗产之山西云冈石窟作文1100字

四年级作文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微博:@赤峰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2014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国世界遗产之山西云冈石窟

2014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问题例如:世界遗产问题,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三支一扶网为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中国世界遗产的知识:《2014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国世界遗产之山西云冈石窟》,向您介绍云冈石窟的建成到现今等诸多常识性问题。三支一扶网预祝广大考生能在三支一扶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一个琉璃飞金、朱墙抹红的崭新云岗藏在万绿丛中,这就是被法国总统蓬皮杜誉为" 世界的艺术高峰之一" 的云岗石窟。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 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 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 的时代,由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历时40年的开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

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云冈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可见,云冈石窟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支一扶知识点:

始建于公元460年 曜奉

更多信息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热点

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赤峰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chifeng.offcn.com 微博:@赤峰中公教育 微信:nmoffcn 2014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国世界遗产之山西云冈石窟

2014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会出现一些常识性问题例如:世界遗产问题,很多考生对此一筹莫展,接下来三支一扶网为参加三支一扶考试的考生们总结了有关中国世界遗产的知识:《2014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中国世界遗产之山西云冈石窟》,向您介绍云冈石窟的建成到现今等诸多常识性问题。三支一扶网预祝广大考生能在三支一扶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武周山南麓,一个琉璃飞金、朱墙抹红的崭新云岗藏在万绿丛中,这就是被法国总统蓬皮杜誉为" 世界的艺术高峰之一" 的云岗石窟。石窟依山而凿,东西绵延约一公里,共有大小石窟53个,佛雕51000多尊,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千佛洞、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始建于公元460年,由当时的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现存的云岗石窟群,是1961年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整个石窟分为东、中、西三部分,石窟内的佛龛,象蜂窝密布,大、中、小窟疏密有致地嵌贴在云冈半腰。东部的石窟多以造塔为主,故又称塔洞; 中部石窟每个都分前后两室,主佛居中,洞壁及洞顶布满浮雕; 西部石窟以中小窟和补刻的小龛为最多,修建的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整座石窟气魄宏大,外观庄严,雕工细腻,主题突出。石窟雕塑的各种宗教人物形象神态各异。在雕造技法上,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秦汉时期艺术的优良传统,又吸收了犍陀罗艺术的有益成分,创建出云冈独特的艺术风格,对研究雕刻、建筑、音乐及宗教都是极为珍贵的宝贵资料。

云冈石窟,始建于北魏建都平城(今大同) 的时代,由佛教高僧昙曜奉旨开凿,大多数石窟完成于北魏迁都洛阳前。历时40年的开凿,加上其余小窟,先后近50年时间。参加开凿人数,多达4万余人。当时狮子国(今斯里兰卡) 的佛教徒,也参与了这一举世闻名的伟大艺术创作。

至今,仍留有中外文化交流的斧痕。云冈石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北魏著名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记录了当年云冈石窟的壮景:“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所眺”。

可见,云冈石窟是一处非常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三支一扶知识点:

始建于公元460年 曜奉

更多信息查看:三支一扶考试热点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也是阅读附答案作文1400字

高一作文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做答。(10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也是最古老的的人工河流。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京杭大运河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如果将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具有极丰富的研究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消退,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正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不复存在。

小题1:大运河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请从两方面概括它的价值。(4分)

小题2:2006年3月“两会”上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4分)(1)概括将运河申遗的理由:(2)运河申遗需要做哪些工作:

小题3:阅读链接材料,请你依据示例样式为“运河骑游节”拟写一个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材料链接】通州区近年为弘扬运河文化。以大运河北起点为开端,向南依次建设了运河河源段、运河古韵段、运河时风段和运河山水段四个景区,意向分别展现岛影、塔影、楼影和林影。沿河建设60公里“运河绿道”,每年举办亲水绿道骑游节,市民们骑着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近距离欣赏了大运河的旖旎风光。示例:骑车逛运河,生态游通州 参考答案:

小题1:要点:(1)从古至今连通全国南北的交通运输作用(2)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分,每小题2分。

小题2:要点:(1)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重要人类遗产;具有极丰富的研究价值。(2)恢复运河的交通运输功能,保护文化遗存和自然生态环境,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分,每小题2分。

小题3:示例:①游百里运河,赏千年文化②塔影楼影看通州,岛影林影赏新城③运河绿道展雄风,通州新城创文明 2分,句式整齐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这里从“交通”和“政治、经济、文化”两大方面来阐述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

句子。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概括将运河申遗的理由和运河申遗需要做的工作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阅读下面文段,按要求做答。(10分)

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也是最古老的的人工河流。它北起北京,南至杭州,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1794公里。

千百年来,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不仅如此,京杭大运河对于国家的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大运河以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古代文化长廊”“古代科技库”“名胜博物馆”“民俗陈列室”,其历史遗存是研究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绝好实物资料,是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站在保护人类文明的高度看,大运河不仅在中国是独一无二的,对人类历史发展的作用也为世界所公认,是活着的、流动的重要人类遗产。大运河水系绵延数千里,独特的自然风情,孕育出浓郁的线形文化景观,如果再加上还未被很好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就更加丰富。如果将其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和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相加,在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与长城媲美,具有极丰富的研究价值。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大运河的传统运输功能已经消退,在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建设中大运河的历史文化遗存、风光景物和自然生态环境,正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坏,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将不复存在。

小题1:大运河是中国的一个奇迹,请从两方面概括它的价值。(4分)

小题2:2006年3月“两会”上58位政协委员联合向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提交了一份提案,呼吁从战略高度启动对京杭大运河的抢救性保护工作,并在适当时候申报世界遗产项目。(4分)(1)概括将运河申遗的理由:(2)运河申遗需要做哪些工作:

小题3:阅读链接材料,请你依据示例样式为“运河骑游节”拟写一个宣传语(不超过20字)(2分)

【材料链接】通州区近年为弘扬运河文化。以大运河北起点为开端,向南依次建设了运河河源段、运河古韵段、运河时风段和运河山水段四个景区,意向分别展现岛影、塔影、楼影和林影。沿河建设60公里“运河绿道”,每年举办亲水绿道骑游节,市民们骑着自行车,既锻炼了身体,又近距离欣赏了大运河的旖旎风光。示例:骑车逛运河,生态游通州 参考答案:

小题1:要点:(1)从古至今连通全国南北的交通运输作用(2)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4分,每小题2分。

小题2:要点:(1)中国悠久历史文明的最好见证;重要人类遗产;具有极丰富的研究价值。(2)恢复运河的交通运输功能,保护文化遗存和自然生态环境,保证它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4分,每小题2分。

小题3:示例:①游百里运河,赏千年文化②塔影楼影看通州,岛影林影赏新城③运河绿道展雄风,通州新城创文明 2分,句式整齐即可。

小题1:

试题分析: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合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这里从“交通”和“政治、经济、文化”两大方面来阐述作用。

小题2:

试题分析:主要内容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概括,从具体文中具体语句中选用词语或组织

句子。学生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本文说明对象特征即概括将运河申遗的理由和运河申遗需要做的工作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拟写宣传标语,只要能围绕以下三点:一紧扣主题、二用语简明、三有号召性即可。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