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论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李东风
在网络时代, 计算机网络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 当然它也已悄然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而且众多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科技含量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 能给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能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 优化训练过程, 优化评改途径, 使学生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个性。从而从根本上扭转" 要我写" 的状况, 使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大连电子学校 辽宁大连116023
【关键词】:网络时代; 作文教学; 启示
【分类号】:H193.6
【DOI 】:CNKI:SUN:LJXY.0.2005-06-051
【正文快照】:
我们都知道,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当前科技的支持与制约。现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电子图书、多媒体教学等蓬勃发展。而当“多媒体”与“网络”结成联盟时便产生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教学形式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 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与
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二)
第七、基于网络,引进广泛、多元的阅读对象。
1、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面对广泛、多元的阅读对象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日益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BBS 论坛等网络平台,学生的阅读对象就不会局限于教师,不会单一地来自教育内部。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面对无须设防的阅读对象
在网络写作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申请的虚拟角色例如小狐狸、蔷薇等,真正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自己,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不必担心带来什么“后遗症”。也就是说,在网络化的写作环境中,可以真正实现“童言无忌——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可以写平时不敢写的,例如辈分间的“犯上”;可以写平时不便写的,例如成长中的困惑;可以写平时不好写的,例如冲破传统“道德”的藩篱„„我手写我心,释放自己的真实形象与思想不仅是对作文本真的回归,也是对个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保养。
3、利用网络的对话功能,使学生面对指向交际的阅读对象
在常规环境中,尽管老师做了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全校范围内展出等工作,读者群有所扩大,但写作者仍然很难及时接收到读者的反馈信息。而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欣赏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写作者和读者及时沟通、交换意见的平台。读者在BBS 论坛上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可以马上回帖,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想、建议,或者与其他读者就其中的论点进行商榷„„同时也可通过网络短消息、Email 等方式与作者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迫切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养成网上交流的技能、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是艺术品,而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那么,抒情就不是为抒情而抒情,而是排遣情感、交流感情;说明不是为说明而说明,而是向他人澄清事物的本质;议论不是为了议论而议论,而是为了交锋智慧、辩明道理„„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了真实的言语状态。
在网络化的写作环境中,我们可以欣喜地感觉到学生的各种变化:看到自己的观点有人反驳,就准备论据再写一篇文章进行回应。与好朋友感情上出现嫌隙,当面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写一篇文章发在论坛上表示自己的诚意。看到论坛上其他同学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就兴趣盎然地投身到这场头脑风暴中。接受其他学生家长的邀请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第八、基于网络,淡化密集细碎的阶段性目标。
1、利用网络的“自然聚焦”特点,鼓励冒险
在常规写作环境中,符合阶段性目标训练体系的形式规范的文章,哪怕缺乏创意、缺乏个性、缺乏吸引力,也能得高分。而在网络环境中,只有形式或内容
有创意的文章才能刺激大家的兴奋点,引起大家的关注,赢得大家的欣赏。因此,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在作文的内容与形式上大胆创新、大胆冒险„„事实上,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种种新的文学流派不都是在大胆尝试、大胆冒险后取得成功的吗?
2、利用网络的“视觉泛化”功能,允许错误
在网上浏览文章,浏览者的视觉是“泛化”的,他们不可能一字一句精细地阅读。这种网上阅读的“视觉泛化”现象直接促成了网络作文教学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坦然面对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是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的必然附带品,允许错误的存在。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在“举三反一”的教学理念下,不提倡把每篇作文刻意修改成精品,而提倡让学生在经常性的愉悦写作中,提高总体写作水平。允许错误、缺陷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密集、细碎的阶段性目标的一个挑战。
3、利用网络的“快速整合”功能,提高能力
网络作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具备的能力。单纯的作文指导、剖析范文,不管是如何深入细致,授的终究还是“鱼”,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处理社会生活的材料,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有了网络的支持,根据写作需要,敲击关键词,凭借引擎搜索的强大功能,查找相关信息成了一件立马可待的事,但所得信息动辄成百上千,这时就不得不学会快速浏览筛选、分类下载、处理整合,将最有效的资源信息使用到文章中去。经过长期高难度、高效率的查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开展网络作文教学必须的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优势。①信息载体多样化。传统教学中,学生接受的信息只是单一的从教师口中得到,老师说什么,学生就用什么,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同时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传递信息。研究发现学生95%的信息量是通过视听觉获得的,这样学生接受的信息就会呈现出多样化。②交互性优势。正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学生可以人为的改变信息传递的次序、速度等,以此看到每个人所希望看到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③集成性优势。主要指多媒体的信息载体(文本、声音、图象、图形、动画、视频等)与多媒体自身(各种输入
输出设备、摄象机、CD 播放器等)的集成。其集成性的优势与多样化的优势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呈现出超越时空限制的立体结构,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是未来各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构建一个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也是为未来课程设置改革作先期准备,为中学语文教学现代技术运用和远程教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其意义是重大的,其前景是广阔的。
第一阶段:普及计算机网络运用知识
我校是河南省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因此,学校把计算机的学习普及摆在重要位置。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计算机,已经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到五、六年级后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文字处理、画图、动画制作、报纸编辑、网页制作,在互联网上访问教育网站等知识,这就为我们的网络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学校在高年级进行了网络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作文课上,实验班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高度整合。
总之,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设置的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说、视、打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并可以进行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是出色的情境教学能手。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能弥补传统作文教学许多难以克服的薄弱环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教、学双边活动变得互动、高效、科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很大的作用。利用作文教学不仅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目标。学生利用网络不仅掌握了网络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习作水平、思想认识、道德观念都得到了培养,这种能力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所无法给予学生的。
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长处,利用资源共享的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网络则使我们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的40分钟内,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社会画卷和生动活泼的历史长廊,从空间上扩大到整个世界,从时间上延伸到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文。无论是校园网还是互联网,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舞台。网络作文教学,是信息时代写作教学的一种变革,将使我对传统作文教学
“老大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我们感到,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实现教学现代化就要体现教育技术信息化。我们认为,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最佳方法是实现网络化教学。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我们设置了1-5年级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如下。一年级: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益智类游戏。二年级:英文打字和计算机绘画。三年级:中文输入练习和简单文字排版、修饰。四年级:制作小报和美化。五年级:制作多媒体报告和动画制作。
第二阶段:构建虚拟内部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仅仅传授单机的操作技能、技巧是不够的,应该重视传输给学生一种信息素养,一种能力——一种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过探索,我校计算机教学定下“网络化教学”的思路。我们知道Internet 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如何做到既能掌握网页浏览技巧,收集有用信息;又能防止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呢?我们决定自己发布站点,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一阶段——构建虚拟内部网。我们具体实现过程如下。①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和少年儿童感兴趣的网站(如天文类、科技类、卡通类、儿童文学类网站)。②利用网站下载软件如Teleport Pro 把整个网站下载保存到计算机 硬盘。③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内置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发布到本地网络。设置内部虚拟网的特点在于:①节省上网浏览的费用;②有效控制网站的内容,防止了不良信息侵害。③学生浏览上网的速度快,没有真实上网的缓慢与等待,操作过程真实,连网址也可以设置成Internet 上的真实网址,十分逼真,为以后学生进入真实的Internet 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我们在内部虚拟网设置了《古诗欣赏》网站,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优秀、杰出的一些诗词。如《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集》等;《中华蝶园》网站介绍了蝴蝶的相关知识;例如,《小山屋》网站是一个小女孩创建的,网站介绍了少年儿童喜欢的内容,如漂亮的卡通图片,儿童文学等。(做三幅画)自从建立了内部虚拟网后,学生们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认为,内部虚拟网的建立,主要解决了一个信息源的问题,以前学生不知道该去哪里收集资料,现在都可以在内部虚拟网中找到,阅读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视野宽了,
耳朵长了,嗅觉灵了,兴趣浓了。在虚拟世界中,学生学会了文字的保存,图片的下载,文章的打印,这实际上学会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处理等方法。 建立作文网站:为进行网上作文教学,学校建立了“未来作家文学社网站”。该网站主页设置的项目有:作文辞典、习作集锦、网上书桌、文学小屋、教你一招。学生按网址进入该主界面就可以看到各项内容。
作文辞典一项内容有:
作文方法——开头、结尾、段落。
作文词语——词汇集锦,精彩段落。
一般常识——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方法。
附录——歇后语、诗词集锦、格言荟萃。
习作集锦——校内学生的优秀作文和一些作文期刊里的优秀习作。 教你一招——栏目里有专家、老师教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
网上论坛——校内学生发表对某人某事、某篇作文的看法及优秀学生作文秘诀介绍。
网上点评——本校学生作文例文分析和优秀作文点评。
学生选中某一内容,再用鼠标点击,即可进入下一步访问。
第三阶段:构建学生论坛
我们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巧后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查询,还想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相联系、发表不同见解。针对上述要求,我校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二阶段——构建龙华小学学生论坛。这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形式,称为电子公告板系统,简称为BBS 。我们的公告板具有很强的公众性,可以让没有充裕时间上网的学生在网上找到知音,同时它是最好的探讨问题和挖掘网络资源的渠道。BBS 主要功能是“版区”的讨论,每个“版区”我们都有一个板主和有一个相关的讨论主题,有什么问题在这里很容易得到解决。我们设置的BBS 取名为“学生论坛”,意思就是学生自己的社区和天地。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了六大主题。分别是“学习交流”、“电脑天地”、“师生之间”、“小秘密”、 “作文园地”和“故事接龙”。每一个主题都设置不同版区。论坛内容涉及了学生的方方面面。例如,《十万个为什幺》版区能使学生了解事物发生的现象及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小学生除了学习以外,也应该关心身边世界发生的大事,《天
下事》版区请学生专门收集最关心的时事新闻,其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可以浏览,发表意见;同学们平时写的好文章,光放在家里没人看是不是太可惜了,把它发布到《快乐小作家》版区上给其它同学欣赏、评论,那有多神气。光是收集各种文章资料,还不能体现学生论坛的社区功能,而设置的《谜语》和《快乐园》这两个版区能让学生自己编写谜语和笑话,第一个猜出同学写的谜语并公布出答案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想看最近校园中发生的故事吗?请加入《故事接龙》版区。如果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太满意,那就不妨自己创作一番。
同学们利用计算机课的自由操作时段和午休的空闲时间到计算机房,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喜欢的文章,自编的短文发布到学生论坛相关版区,完成了便忙着查看其它同学发送的帖子,回复感兴趣的内容,计算机房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天地。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论坛中版区都是学生当版主,具体负责优秀文章的收录,重复内容的删除、等活动,每一个版主都联系着一批对主题感兴趣的同学。目前,在我校学生论坛注册的同学有900多人,人员包括三到五年级的全体同学。一个学期发布了1500多篇文章,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自从开办了龙华小学学生论坛后,同学们的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论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论坛里,不管你是优等生,还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当你发表的文章比以前有进步时,老师和同学都会回复你的文章,给予鼓励。哪怕是短短几个字,如“不错,挺好”甚至挑出几个错别字,希望你改正等等的网上交流。体现了学生论坛自由、平等、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以前同学的好文章只能在本班内传播,发布到学生论坛后,浏览人数猛增到几百人,在同学们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文章越写越好。而那些浏览、回复文章的同学不仅汲取了文章中的独特之处、好词佳句,还提出了对文章的看法,无形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不仅在网上可阅读,可收集,还可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了个人与电脑的沟通,实现了个人与他人的沟通,也实现了个人与团体的沟通,将来就能实现个人与世界的沟通。
第四阶段:建立习作主题版块:
1、建立“佳作欣赏”版块
一次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再次成功的愿望。学生的作品通过各种途径的修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只留于学生个人享受,岂不是太可惜了?计
算机网络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它那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每次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装上网页,供全校师生共享。这样既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带动了其余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2、建立“我有好题”版块
好的作文命题,可以使写作者广泛选材,激发创作热情。以往的作文命题,常常由教师一个人承担,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畅所欲言的题目,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果让学生也参与到命题的行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定期在“我有好题”版块中发表,加大作文题的可选择性,是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不可低估的命题能力。你能想象,下列命题出自学生之手吗?
题目:可爱的缺点
提示:同学们一定对樱桃小丸子这个可爱真实的形象感到亲切。她淘气、粗心、懒惰等等的缺点或许也会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樱桃小丸子”,说不定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以“可爱的缺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目:假如中国夺得世界杯
提示:世界杯开幕的日子日益临近,中国队能够小组出现的概率却几乎为零。其实生活少不了幻想的奇迹,只有相信自己才会有希望。
请以《假如中国夺得世界杯》为题,写一篇自我对奇迹和理想的感悟,为未来作一番憧憬!!
题目:灿烂在深夜
提示:学习的日子,有时无奈而又渗透着一丝悲哀,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生活才具有超乎旁人的灿烂。在深夜那宁静而又值得你去追逐时间的时刻,在深夜那可以任由你自我发挥,倾听音乐,浮想联翩的时刻,一定有着你不同寻常的灿烂的精华感受。请以自己在深夜的独特感受为主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亲切而富有生活化的命题势必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同学这样评价这些命题:“我们常说:好的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仔细的观察和积累。其实作文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好的题目也要人
去观察,去发现。作文题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精彩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描绘的,好的作文题加上好的作文,完美的搭配,它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第五阶段:网站与作文教学结合
同时,我们又发现,BBS 这样的交流还不能集中体现与学科结合。为了发挥网络化教学更大作用,我校在互联网上创建了“龙华小学快乐网”,标志着我校网络化教学进入第三阶段,走出了虚拟网,进入“Internet”。我们选用作文教学作为切入口,在网站上创办了“陈老师教作文”等九个栏目,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龙华小学快乐网”,它由六个板块组成:
①点评园地:通过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欣赏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笔,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②网上课堂:摘录或编写分年段作文教学的教案,网上指导学生写作。 ③作文诊所: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根据不同的作文指导不同的写法。
④作文练习:存放一些作文练习题,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材料。
⑤作文启蒙:作文起步在三年级,在这个栏目里,从写段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写作,展示我校三年级组语文老师的作文指导方法以及学生的代表作品。
⑥同步训练: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要加强平时的写话训练,密切联系每篇课文。读了课文以后,可以谈谈感想,写写心得,编编故事,改编课文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练笔。本栏目展示的是每篇课文的配套写段训练。
我们的网站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外校的学生,他们很热情的给我们网站投稿。为了让外校学生也能参与我们的网站,吸引更多的学生投稿,从而拓展我校学生的写作思路以及教师的作文教学思路,开设了“作文桥”栏目。外校学生来稿,我们挑选后展出,并附上点评。
在互联网上建立主页,意味着我校作文教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校的学生,而是向外校、向社会拓展,使我们龙华小学学生能够吸取到外校同学作文的可取之处,开阔视野,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家长也能通过“龙华小学快乐网”了解我校的办学情况,使家长也来参与我校的作文教学,架起了一座互联
网上的桥梁。在我们网站体现了多人评,多人看,网上评,网上看,我校语文老师作为特约嘉宾作客网站指导作文,达到了资源共享。
第六阶段:利用网络资源,全面畅游信息海洋
虽然我校实行网络化教学的时间不长,可学生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却迅速得到了提高。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信息的养分,快乐的成长。我们并不满足于现状,近期安装了宽带网接入设备,快速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四阶段,学生们能在真实的Internet 信息海洋中畅游。老师们,我们在第四阶段的探索刚刚开始,这个工作是长期的,我们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我们希望得到大家的进一步支持。
从网络浏览中学生的习作。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以往,我们鼓励学生订阅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以汲取作文营养,学生获益非浅。但是,对比网络来说,报纸、杂志仅是一座座小岛,网络则是大海。
在每周两次学生上网时,我们鼓励学生浏览在线电子图书馆。如浏览新世纪读书网(http://www.read.cnread.net),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各类图书,尤其是中学生作文。我们要求学生每次上网至少下载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文,然后,写上自己的评论,说明为什么喜欢这篇作文。我们还把每个学生选择的作文汇编成一个集子,放在校园网上,让全校学生欣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评选出最佳作文选家,发给一定奖品。这样,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上网浏览作文的活动。我们感到,学生上网一年多来,写作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很多人一改原来怕作文的心理,变成爱写作文,并以此为乐。而且,学生写作的思路有了明显的拓展,写作的词汇也有较大的丰富。
网络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充分地利用了信息平台的交互功能。它摆脱了传统写作工具——纸和笔,而用电脑进行打字,完稿后即可发表在网上,它的及时性是任何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网络作文教学中,我利用了校园网bbs 这样一个电子公告牌的形式进行作文创作活动。发表的形式就是发帖子,这样别人就可以浏览到自己的作文,并且也能以发帖子的形式点评作文。过去,学生作文是老师批改,学生被动接受,以致效率低下,水平提高不快。现在,同学们通过上校园网浏览作品,回复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及评价,不仅提高自己的鉴赏
水平,而且这种网上大交流对于小作者来说,能够取长补短,吸取意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学生间的在线即时评价,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如果说校园网BBS 是一种给学生作文创作的一种“情境”的话,发帖子就是学生进行“协作”和“会话”的工具。 文字游戏如故事接龙也是一种练笔的形式,而网络作文能将这种文字游戏发挥得淋漓尽致,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指导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编写时在结尾处要给下一个同学设置难度,接龙的同学又要展开想象合理地连接下去。这样一来,往往在接头处悬念迭起。那些不会写的同学为了能合理接龙,自己会到网上看课外书籍,去模仿其中的写法,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之类的校园小说,还有童话书、科技书等等。这时,学生的阅读行为就成了自觉的行为,没有老师的说教。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故事接龙,逐渐地向文学小创作靠拢。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选材和组材能力。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平时校园生活的影子,看到了学生心中的烦恼、愉快、幻想,看到了大阅读的成果。通过编写故事,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常用的词汇得到充分的运用。学生作品的上网浏览、发表作品、点评文章等等,完全是一种自主的行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学生习得的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网络情境、网上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写作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写作能力形成的目的。
逐渐的,学生的需求已不能满足于校园网上的作文交流,又促使我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以作文教学为主的主页。于是建立了“龙华小学快乐网”,网站的服务宗旨定为:面向全体小学生,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和阅读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网站的口号是:大阅读、大作文、大交流。口号的涵义为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大量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交流的场所。先阅读,有了语言基础以后再进行练笔,最后把自己的作文放到网页中让大家评论、交流,达到提高。同时,老师在网上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习作。在互联网上建立主页,意味着作文教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校的学生,而是向外校、向社会拓展,使我们龙华小学学生能够吸取到外校同学作文的可取之处,开阔视野,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家长也能通过“龙华小学快乐网”
了解我校的作文教学情况,使家长也来参与我校的作文教学,架起了一座互联网上的桥梁。
五、网络作文教学的模式和环节(构建网络作文基本模式)
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技术正逐步在教育领域中深入应用。网络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指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作文教学。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把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模式作了如下概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网络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习作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供交互式的网络图像,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容。
写作的兴趣始于视听的冲击和心灵的感染,因此,实验教师在作文课前有意识地把学生外出活动的情景,生活中的画面,大自然的美景录制下来,经过编辑加工,制成图像。作文课上教师根据需要先放一段精彩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真实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形象,心灵受到感染,老师和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共同进入本次作文所需要描写的情境之中。
例如,在写《公园一角》这篇作文时,教师把鹤壁枫岭公园里的动物园、和平鸽广场、儿童游乐场、人工湖、茶社等几个场景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录制下来。制成《美丽的公园》为主题的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可跳跃性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按动鼠标,选择公园里的一处场景。有的学生喜欢和平鸽广场,用鼠标选中这一选项,电脑就播放和平鸽广场上,白鸽嬉戏,人鸽同乐,群鸽展翅的画面;有喜欢儿童游乐场的,只要点击这一选项,电脑屏幕则展现游乐场中惊险刺激的疯狂老鼠,有趣好玩的碰碰车„„网络这种超文本功能及交互性、跳跃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写作方面的特长、能力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写的内容,自主地决定习作进度,一次观察不清的还可以点击鼠标,让电脑反复播放,多次仔细观察。
这一新的作文教学环节,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以表现,内心情感得以流露,
个人智慧得以展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开创了作文课成为欣赏课、享受课的新阶段,从而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利用网络创设写作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网络的资源共享,教师机的展播功能,为教师全面实施目标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环境。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在网络中展播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画面,创设情境。因学生耳能听,眼能见,故易于入情境,为情境所感动,其思维自然随情境的展播而被激活。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校园》时,可事先让学生拍摄或搜集有关校园全景、校园一角的照片,由教师负责整理并制成网页。上课时,学生可自行浏览所有照片。由于拍摄内容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校园内自己未曾注意到的角落、自己未曾留意、欣赏到的精彩画面。有学生在看后感想中写到:“我天天路过‘双杠区’,从未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我看到那一张张在双杠旁玩耍的同学的灿烂笑脸时,我一下子感到,学校的角落赋予我们快乐,我们的校园是个快乐的校园。”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无疑成了其进行写作的最大动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不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是难以快速奏效的。网络所提供的情境,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变到有意注意,化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化无材料的难为有材料的易,化作文的乏味为有趣。具体美丽的景物,激发着学生的喜爱、欣赏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练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基本步骤如下表:
第一阶段 分析学习条件:
①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教学分析②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背景;③调查学习者的学习环境;④分析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相关学习技能;明确教学目的 ①调查学习者的知识需求;②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③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①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立相应的教学内容;②将教学内容分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③明确不同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设计教学流程图;④详细规划出教学资源开发的文字脚本。
第二阶段 选择教学构件:
①确定需要叙述的文本内容;设计开发②确定需要用声音来呈现的音频内容;③明确需要使用图表、图标、图片、动画或视频图像等呈现的视觉化内容;④收集、选择或创作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资源素材;设计教学策略 ①根据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确立课程的框架结构及桌面结构;②设计与每一个知识点相对应的教学策略;③确立与一定的学习类型相适应的网络应用技术;④设计由学习者控制的交互类型与反馈方式;⑤设计教学内容间的超媒体链接方式;组织教学情境 ①将不同的教学构件按照相应的内容结构要求设置在框架和桌面之中;②建立起不同构件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③设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方式;④设定由学习者控制的自我检测方式;⑤提供可用的帮助工具与技术支持;⑥指出可供学习者参考的其他学习资源,如其他相关网站或参考书目等;⑦提供学习者进行交流反馈信息的网址或方式;⑧设置专供学习者讨论使用的BBS 或“聊天室”。
第三阶段 检查资源设置:
①根据设计要求核对教学内容;评价调整 ②检查构件与内容的匹配情况;③检查框架结构及桌面操作的应用情况;④检查便捷工具的使用情况;试行学习评价①在范围内进行试运行;②了解资源软件的运行情况;③测试、调查学习者的使用效果;反馈调整设计①听取专家和学生的反应及意见;②根据试运行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或修改;③重新进行试行学习评价并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第四阶段 广泛传播应用
①请专家组和学生代表进行评价审定;推广应用 ②将资源文件载入互联网络投入实际应用;及时更新维护 ①管理维护教学资源所在的网站;②定期更新教学内容;③对学习者征询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指导;④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其他相关服务。
2、确定习作主题,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个别化的辅导,让学生有话会写。 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每个学生的电脑与教师的电脑通道各自独立,互不相交互不干扰,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多个学生指导而不相互干扰,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信息交换。学生在观察真实的生活画面之后,教师通过教师机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指导,让作文程度好的由学生自己确定习作主题,选择合适的材
料,构思作文的结构。程度差的则提供学校作文网络或一些教育网站的学生习作网址,让学生浏览作文辞典、作文方法和优秀习作,为学生提供作文时所需要的优美词句和优秀范例。这样,每个学生在教师个别辅导后,可以自己习作,可向老师、同学请教,还可以向作文网络资料库学习。最后利用校园网的BBS(网上论坛) 完成自己的作品。
依托网络,学生自主开展作文练习: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个体学习就是指学生在了解了课程结构后自定步骤和进度进行独立自主的课程学习,其间要根据课程要求,认真观察、充分想象、人机会话、电脑写作,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学习课程的活动过程、习作都被系统存储在数据库里作为其他人学习、评价的参考资料。
如果在个体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或不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而是采用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这就需要进行协作讨论。协作讨论是指几个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来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排除学习障碍。学习者先向系统提出申请,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状况列出所有在线符合要求的其他学习者及其相关信息,学习者从中挑选学习伙伴并发生邀请,然后与伙伴通过协商确定共同学习目标,分配角色并开展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提交一份个体认识书,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小组对学习内容的群体认识书。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的独立练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
在网络上进行无题作文。命题作文有其长处,让学生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写作,便于制订统一的规范,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即束缚了思维,有时作文免不了“千人一面”。运用网络进行无题作文,不失是一种可以克服以上弊端的方法。 无题作文,即作文不出具体题目,但有范围与文体的要求。一次我们让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规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进行分析,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至于选什么论题,则完全自由。不少学生开始了网上跋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一些新闻网站,或进入一些评论网站,精心筛选,确定论题,然后进行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的选题,超过了历届学生的选题范围,几乎涉及了生活的大部分
领域,例如有《宰杀青蛙为何屡禁不止? 》、《电子游戏是祸? 是福? 》、《析“难得糊涂”》、《谈教师的“体罚”》、《论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弹劾克林顿是真正的民主吗? 》、《必须撕下李洪志的画皮》等等。因为有网络的支撑,学生得以更加清楚地放眼看社会,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写作。
3、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让师生互相阅读、点评、批改,进行多向互动交流。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作文,上交后老师批改,学生接受。学生的作文缺乏交流,自改作文积极性差,能力提高慢。网络作文,学生利用BBS 完成作文后,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网上共同阅读,学生在浏览其他同学的作文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互相批改,写出批改评语。然后,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评语,在计算机上修改。这种修改形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反馈作文的效率。互相批改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针对修改后几个学生的作文,利用网络进行集体点评、教师点评、总结。最后由学生在网上论坛发言区整理自己作文,并在交流区浏览同学提交的作文。这种网上作文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讨论,教师也可通过控制平台参与学生讨论和交流,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广泛互动交流。
在线评价,及时反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学生对每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使每次作文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最后,根据需要将习作贴到自己的网页或发给有关杂志社及其他地方。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技术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化;教材形式的多媒体化;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和虚拟化等。
4、在网站发表学生作品,激发习作的自信心与成功感。
学生的作文完成后,把每个学生比较优秀的作品,选择后汇编成《我的作品》集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欣赏。
当学生打开学校作文网,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自信心和成功感便会油然而生,对习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利用网络的发布功能实现作品的发表,增强荣誉感,激发继续写作的欲望。最后,我要求每位同学都把修改后的作品配上自己的创作构想在网上共享出来。由同学们自由的浏览,给出评语,并对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进行推荐。临下课时,我让几名同学进行了统计,汇总后,把推荐人数超过五人的
作品用E-mail 的形式发给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同学们的提议下,他们自己推选了几个同学准备在课下一起合作把这些作品汇集到一起,制成主题为“感激与祝福”的电脑小报。
这次利用网络进行的语言表达训练,只是我的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目的是通过运用网络的手段,寻求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课后的反馈来看,网络在现代教学中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它代表着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正是“二期课改”中所提倡的教学思想。
营造文学氛围,提升文学修养: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文学家,但通过我们不断更新作文教学的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使有写作特长的学生朝作家文学家发展,当是一种自然结果,也应是我们所期待的。作文网校和作文期刊可以营造文学氛围,发现、引导一批写作尖子,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其他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作文网校可以成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展示风采的舞台,可以与其他健康的文学网页链接交流,可以向有影响的报刊推荐作品。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措施。
5、在网络上进行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让作文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按单元训练重点确定的,不外乎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虽然有体系,按计划进行,但是作文内容还不能完全涵盖学生接触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实际。因此,有必要利用网络信息的大容量,丰富性,开展研究性小论文的撰写。研究性作文,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信息的大容量、丰富性,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性报告的一种作文方法。这种作文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以社会生活需求为内容,确定研究主题。
我校一教师让学生以“今年暑假你打算去哪里”为题,要求学生用网页或Powerpoint 制作一份去某地旅游的报告。在这份旅游报告中,要求回答:为什么要去? 如何去? 去后有何收获? 老师举出了一个教学范例《去西安旅游》,在这个范例中谈到了西安的历史、风俗、地理,这一内容给学生提供为什么要去,去后有何收获的例子;老师也举出了到西安的交通方式,旅行费用等,这些内容
帮学生弄清楚如何去的问题。这份旅游报告,涉及学科有历史、地理、语文、数学、信息网络技术等。举出范例后,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编写旅游报告,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通过书籍、导游资料来查找,也可以通过旅行社、火车站去了解情况,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查找网络上的有关信息,有网络技术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整合。最后通过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形式,上交他们的旅游报告。
学生对这种作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分工合作,一星期以后完成一篇篇优秀的旅游报告。
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例如《我看2008年奥运》《福利彩票的利与弊》《城市沙化问题》《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选材、编辑,力求每个同学内容不重复,最后以电子文本方式组合,写成作文输入老师电脑中。
课堂上,语文教师或在教室里轻步于学生电脑前,或静坐在教师机的控制台前,欣赏着学生从信息资料库里提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场面,而后学生运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本,将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到网络上交流与分享。
(2)以语文课文内容为中心,拓展研究主题。
在学习了古诗词单元教学后,老师以古诗词为中心点,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古诗与数学、地理、音乐、美术的联系,然后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表达这种内在联系。 学生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各自分组协作展开讨论、策划,一节课后都拿出方案,开始选材、构思和创作。
诗中有数。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几位同学检索了“电子图书馆”里的几百首古诗词,找到了许多诗中都包含着数字的诗句。
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音乐、美术的联系。还有一组学生研究出诗与花的联系,他们以花为题材,在网上广泛收集到了带有花名的诗句。通过这样的整合课例的实践,落实了信息化作文教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思想,在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即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学习了某一作家的作品后,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这位作家的语言特点。例如,老舍先生《养花》《我家的猫》等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从网上查找收集有关资料,学生研究《老舍先生作品语言的特点》。教师在屏幕上开列了有关网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分析收集来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充分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
这样的作文内容新颖,有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形式个别化程度高,教学过程不受时空限制,扩大了教学容量,扩展了学习范围。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应用水平和综合能力,学生不再是学习用电脑,而是用电脑学习,成了真正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6、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早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都在发生变革。以阅读而言,开始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阅读文字发展到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还出现了对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以写作而言,输入方法的改变,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的运用,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等,都促进了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读写结合教学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目前,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已成为普遍的现实,先进的学校则已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这就为语文教学顺应上述变革提供了可能,自然也为读写结合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做法。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信息技术环境下读写结合教学的新做法。
①主题式读写结合训练成为主要方式。
主题式读写结合训练是在主题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择取自己喜爱的表达方法,就某一主题进行自己的表述。而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大量阅读有关文本。这是信息社会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的典型方式,也是开展科学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这种技能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从小培养。 如我们在教学第十册的《太阳》一文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在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对太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具体分析《太阳》这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让学生编列提纲。通过这一步的读写结合,对学生既培养了概括能力,又渗透了构架信息结构的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以
太阳为主题的主页。结果学生设计的主页中有文本材料,有图像资料,有能力的小组还有声像资料。各小组的网页完成后,再让全班学生通过网络点击投票,选出最佳主页。最后,再让学生对自己组的网页进行修改。这样,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对信息进行鉴别、判断,择取有效信息,抛弃无效信息。这种能力在信息量剧增的今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巩固对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认识,还布置他们收集月亮或宇宙的有关资料,然后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写成作文。这样就使读写结合活动的信息容量更大,外延更宽。
由于信息的繁杂,在这种主题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丰富的主题中进行合适的选择,而且要注意量的控制。主题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切不可漫无边际。要认识到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典型信息,要细致解剖,促进学生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和对典型信息的微观性掌握。 ②声像语境成为读写结合的主要中介。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往的读写结合训练中,由于中介物往往就是语言,学生由读到写迁移的困难很大,出现了语言虽有积累,却无法内化、不会运用的现象,这显然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要让学生将能理解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运用的“积极语言”,就要模拟语言环境。在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实验中,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创设语境带来了许多便利。以声像资料的引入而言,在阅读中,通过声像资料可以及时把课文中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使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通过对课文主体的介入,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在写作中,声像资料可以弥补学生平时生活的局限,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通过处理的声像资料还可以增强信息的典型性,而反复再现的声像信息又有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且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林间鸣唱的小鸟以及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使久居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
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他们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然后再出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语境的创设同样要注意适度。阅读时的语境创设要为学生的想像留有足够的余地,避免以所谓的科学性扼杀学生的情感个性。写作时的语境创设也不能忽视生活信息,要老老实实地把生活信息作为声像信息的源泉,把声像作为生活和文本的中介,学生的写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③文本编辑和多媒体编辑能力成为重要的表达能力。
有人说,通过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拼贴画”。人们可以通过手中的鼠标器,获取反映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并将他们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创造。同样,从文本写作的角度讲,可以从计算机信息库中选择提取大量资料,然后进行个性化的结构处理和文字润色,完成自己的作品。这种人机一体化的阅读——写作能力显然是信息社会中极其重要的能力,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著名的学习、游戏软件《联想魔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一软件设置了可以任意组合的56幅图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图片进行组合,编成一个故事,然后写出来;也可以点击参考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提供故事,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样本,让学生可以模仿训练,我们把它引入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通过给画面、给词汇、给语段的方法训练学生写作,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如三年级的作文课《课外活动》,要求摹仿课文《课间十分钟》写一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而学生虽有过多次课外活动经历,但都缺乏细致的观察,描写显得笼统粗糙,我们通过播放经过剪辑的学生课外活动录像,提供描写课外活动的句子、语段,学生很快就有了较好的作品。 此外,我们发现,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纯文本的表现方式所占的比重陆续降低,由图像、声音传播的信息正在增加,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并学习之。我们引导学生制作网页,选配插图等,都是旨在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多媒体的表达能力。
鉴于信息社会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变异,鉴于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高速度,读
写结合还有更多新的内容、新的做法,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才能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六、网络作文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既令人发愁,又无法摆脱的难题。无论是私塾教学中依靠学生自己感悟,还是现代班级授课制重在知识规律的引导,都是成效缓慢而结果难测的。网络的出现给许多行业陈规都造成了有力冲击,那么,我们这一代人能否借助网络这个现代高科技的魔法,来破解千年来留下的作文教学的咒语呢?这是一个很值得一试的研究课题。但是,从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络作文教学探索的成果似乎不太被人认可。我觉得,并不是进行作文课实验的老师比不过其他老师,也不是大家对网络作文探索格外挑剔,要揭示其中的原因,只能从网络的特点本身来寻找。
在作文教学中,网络的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教师创设情景的工具;②作为教师要点指导的工具;③作为学生材料收集的工具;④作为学生文字输入的工具;⑤作为学生文本编辑的工具;⑥作为学生作品呈现的工具;⑦作为师生交流评价的工具。此外,网络还有相应的储存调用功能。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以上任何一种功能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功能整合起来,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作文教学课程,并具有普适性。因为,同样写一篇作文,用电脑打字输入,用打印机输出,与用纸和笔直接写出,对于作文主要生产过程的运思并不是主要的,因而这两种方法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价值并不会有本质区别;创设情景介绍要点可以用网络投影,可用普通投影,也可以用传统的板书。既然并不是非用不可的手段,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独特价值。
但是,是不是把网络所有的工具功能都用在一堂教学课中,就算成功的网络作文了呢,也不尽然。我看过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
第一课时:教师用网络的投影功能展示春天的各种美景;学生上网阅读两篇描写春天的优秀散文;网上讨论两篇文章的思路,风格;教师引导归纳优秀作文的思路,风格。
第二课时:教师用幻灯打出题目,《我心中的春天》;学生开始在电脑上起草作文;学生把文章传给老师;老师挑选几篇文章,用投影点评。
虽然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课程模式叫做“读写结合”,但我认为,这堂作文教
学课,其实跟网络这个学习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看出,前面的一课时等于是一堂阅读课,后面的一课时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课,又基本上没有用网络,因为在学生思考、下笔、修改等作文的中心环节上,都没有与网络发生必要的联系。所以,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就显得很生硬,是为用网络而用网络,不是为作文而用网络。
真正把网络的功能集于一身,而又可以作用于作文写作过程的网络工具,应该是专门设计的作文教学软件。比如香港的实用文写作学习软件。
有感于香港中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水平普遍不高,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提出设想,运用带有学习训练功能的网络软件构成学习平台,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2000年首期推出了“投诉信教学软件”。
该软件的设计思想如下:
按照一定的文类理念,把投诉信分成几个构成要素:①有一定的表达模式;②有特定的目标诉求;③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然后,再分析每一种要素的表达现象,找出其共同的规则,构成学生的重点训练基点。如“表达模式”中可分为如下内容段或基点:①投诉概述;②投诉详述;③逐点质询;④施与压力;⑤总结;⑥落款。
最后,根据这些基点来设计软件的桌面结构。例如关于表达模式的训练,页面上一封呈现信息表达不清楚的投诉信,让学生根据表达模式的提示对此进行结构修改。软件设计了正误判读和激励功能,能及时评价、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岑绍基、祁永华、谢锡金《实用文教学——投诉信软件教学设计》归纳整理,《汉语文教学网络建构研究及课堂应用》245页) 这款学习软件比较好地利用了网络的展示功能、表达功能和记录功能,设计新颖,使用简单,并可以通过不断变换例文让学生反复训练,因此,它可以直接用于作文课的教学实际。不过,相对来说,投诉信是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的文体,其他文体能否容易抽象出简洁清晰的写作训练要素,就不那么容易了。除此之外,学习软件向其他文体推广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这种实用信件学习软件相当于一个虚拟的环境。虚拟环境是预先设计的,而现实环境则随时在改变中,比如写春天,你可以把有关春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文章全部收入软件信息库,但是却无法把春天的真实变化、把个人对
这种变化的细微感受预先设计成标准表达预先编进虚拟的网络,并由网络来评价哪一种描写更好。到目前为止,我所见的几套作文教学软件,都无法超越这样的障碍:即网络软件的简单程序与复杂作文过程的矛盾,不变的软件储备与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因此,这种软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除非将来解决了电脑的思维问题,实现人机联网——这是将来若干年以后的情景了。 照此推理,网络作文教学应该另寻思路。
网络有许多辅助学习的功能,但对作文学习来说,其最大优势一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二是提供个性化的写作空间,三是可以多种手段编辑呈现材料和成果。 目前,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是对写作无兴趣,拒绝写作,害怕写作。第二才是写作能力和技巧的不足。而网络的上述特点,则正好可以对症下药。如新加坡的天马行空学习网站,就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该网站结构如图。 该网站设计思想很值得借鉴:其一,定位明确,其口号就是“创意写作真好玩”,不限定主题,不要求字数,不规定文体,不设置障碍,不针对考试,鼓励学生有感而发,自由写作,一个片断,一句感想,一点评论都可以“上网”。其二,不是专门为作文课堂教学设置的,而是为练习写作而设置。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在家里写。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它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怎样把能生的片断改造成完整的文章,换一种文体怎么表达等,不同意网上某个观点怎么与对方辩论等等。无为,反倒有可能无不为。
天马行空网站的做法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网络教学,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动脑筋以外,也不妨跳出课堂这个框框,把功夫做到课堂之外,说不定网络作文教学会出现新的景象。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脑海里自觉不自觉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教学是在课堂进行的,作文教学也一定在课堂进行。其实作文多数不应该在课堂上写,只因为考试在课堂,练习作文便也集中在课堂,与此相应,教作文、练作文也就理所当然在课堂。这是把非常态的东西当做常态的标准来施行,无疑会遏制学生作文的生命。把网络教学作文局限于课堂,本身就是对网络优势的限制。就拿它的互动功能来说,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在网上讨论,固然可以给更多人以发言的机会,但是,个人发言的影响力却与发言人数成反比,何况口头发言与打字输入对人的语言能力的锻炼价值是没有可比性的。再说,作文理论知识的讨论,对以个性化
操作为主的作文并没有多少帮助。当然作为语文课型之一,也可以在课堂进行探索,但一堂精彩的实验课的成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益,不一定代表改革方向。有时候为一堂课花很长时间备课,反复演练,网络教室,电脑老师技术支持,这些条件可以用在一堂课上,不可能用在所有课堂上。而单单一堂作文课,用网络来上与不用网络上,对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并无大的影响。
其次,运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还要破除这样一个观念,追求网络完美。具体表现就是网络手段用得越多越好。比如出作文题目,用黑板写一下也没什么,一定用网络的投影工具打上去,就不一定必要。其实,网络虽然是一种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但就像教材、黑板,粉笔一样,现代课堂上少不了它。但是只有它,或只强调它,也是走极端,在任何学科内容的教学中,网络都有个适应性问题,用网络工具教作文也一样。我的体会是,相对来说,网络工具更适合课外交流,更适合指导以收集材料为重要内容的研究性论文,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具体应用可以不一样。但是在使用网络之前,应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用网络。对于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靠一招一式的创意、一朝一夕的改革就能见大成效的,非下长期的工夫不可,其中要学生多读、多写这些传统做法,仍然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所不能用取代的必由之路。利用网络辅助作文教学的主要价值,还在于怎么引导学生多读,激发学生多写等方面。
不管对作文还是其他内容的教学来说,网络是有利的教学工具,但不是万能的工具,也不是完美的工具,它只是一种常态的工具。我觉得对网络的态度,在积极主动的总原则下,一是我们要善于用其“常”,即把它作为日常教学工具,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而是教学内容需要,与教学流程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要用其“长”,不要贪大——大思路,大制作,大场面;不应求全——不分需不需要,不看实际效果。而应以一颗平常心代之,这样,则可能多少由之,取去得宜。
《根据音响编故事》网络作文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一年来,笔者在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革新,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就《根
据音响编故事》网络作文教学案例,谈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源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提供了最先进的信息组织方式,它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要求将文本、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在进行《根据音响编故事》作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夏日黄昏暴雨”情景:乌云密布,狂风呼呼,转眼间电闪雷鸣,大雨哗哗。骤雨过后,蝉声四起,青蛙呱呱„„这一直观的情景显示,使学生明白日常声音与生活息息相关。然后在学生模仿种种日常声音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美妙动听的音响故事,并配以动画和音响。学生入迷了:生活中的音响可以编成美妙的故事呢!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此时,让学生上网了解本次作文的学习目标,作文便有的放矢了。
象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其它作文课也常用到。如参观游览某个地方,进行某项活动,玩某个游戏等都可以在计算机虚拟情境上进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虚拟情境导入新课程,既使学习趣味盎然,又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学习内容,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启发引导,探索思路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 水平的练习,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当学生明确了作文目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阶梯练习,明确写作思路。让学生从网上提供的音响中选择几个进行联想,再运用画板和图画素材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教师通过网络将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归纳出想象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修改自己的作品,品评他人作品。在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了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创作、欣赏、评价,明白了什么是想象,并在探索中明确了写作思路,为下一步的作文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网上作文,交互评价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就要进行作文实践了。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作文主题,从网上查阅、收集有关资
料,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然后运用WORD 写作,再把自己的作文发送到校园网站,老师指导同学们欣赏、评价。
在这环节中,网络计算机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学习情境中,课堂活泼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总结反思,延伸课堂
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限的,信息技术教学的不受时空限制性给教学拓展了极大的空间。在结束一节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结反思,抓住学生霎那间的灵感和顿悟,鼓励他们以这个问题为基点,拓宽学习渠道,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作深入的研究学习,延伸课堂教学。
根据“生活中有些音响不仅不美妙,甚至是生活噪音”这一思维火花,确立研究主题“消除生活噪音”,写作主题“创美妙音响”,让学生成立研究、写作小组,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把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结合起来,大胆想象创造,尝试改革创新。让课堂上形成的微澜,吸引学生纵身游入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汲取营养。
“设境激趣,启发探索,写作评价,总结延伸”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到了体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帮促者的教师也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完美整合。
网络作文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肖像描写的作文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肖像描写的目的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掌握肖像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第一步:经验(作文写作初体验)
第一次作文体验:
1、“课外作业”总题目:《一个老人》(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作适当的调整)
2、要求:①不少于6段,不少于600字。②先观察30分钟左右然后写作。(建
议采用“组合观察法”。)③在6段中至少有1段是关于写作对象的肖像描写,该段文字不少于100字。④建议观察对象是自己不认识或者是不熟悉的人物。
3、教师网上批改。
4、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直接感性评价)
第二次作文体验:
1、片段作文题目:《父亲》
2、要求:①仔细观察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建议学生自己课前上网观察。)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
第三次作文体验:
1、片段作文题目:《一张惊恐的脸》
2、要求:①仔细观察《惊恐》这幅照片。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
说明:这一步的绝大部分工作应该在上课前完成。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简单的提示,或者是简单的展示。
(二)第二步:解释(自我分析作文体验)1、请一同学朗读其中一两段。
2、请同学迅速评价。(说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的理由。)
3、点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与人物的特征相吻合。
4、教师应引导:人物肖像描写应写出人物特征
说明:①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左右。②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感性评价和认识,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抓住学生思考的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③另外: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应该向学生简单点明肖像描写尤其是脸的描写的重要性。(活跃点一)
(三)第三步:结论(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1、总结: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说明:也可请学生用一句话(30字以内)概括自己的某一点(只需每个人一点即可)想法。(通过课堂讨论)(限时2分钟)(活跃点二)
2、肖像描写应该注意的是:
写出人物的年龄特征;写出人物的身份特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的
思想感情
观察要仔细,用笔要细腻;精雕细刻人物的眼睛;巧用修辞(例如比喻),妙用联想和想象
说明:①可以先请学生讨论,也就是从“经验和解释”中抽取简单的总结。然后将这些内容在课堂讲解中以较大的字体展现,并且请同学口头补充。②时间控制在6—8分钟。
(四)第四步:应用(作文再实践)
1、网络片段作文总题目:《体育人物肖像描写》
2、要求:①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几幅近期新闻人物的肖像描写,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上网或通过其他媒体了解和欣赏。)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适当交流、评价作文。
推荐阅读:《读者》22期的一篇文章:韩少功《面容》。(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或者是温习一下这篇文章。)
说明:①写作时间最好控制在8分钟左右。②请学生多交流。如果学生已经写完,就可以马上建议他自动浏览其他人的文章并且做出恰切的评价。
一堂网络作文训练课
一、教学目标:
借助网络环境,拓展写作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二、教学两点
重点:利用网络资源,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拓展思路、完成构思。难点:如何拓展学生思路,如何解决网络资源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
1、借助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拓展思路;师生互动,网上讨论交流:学生构思习作,教师适时评析点拨。
2、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浏览、选择、获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有用信息,以协作互动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发散思维,完成构思之目的。
四、教学设想
1、教学原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教学时间:60分钟。
3、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建立话题作文训练网站。网站由下列栏目构成:①题型特点(主要介绍话题作文的题型特点、写作思路、写作注意点);②高考题例(列举近三年高考话题作文题目);③高考范文(收入1999年至2002年高考高分作文近20篇);④名家指路(收入《怎样写话题作文》等名家指导文章多篇);⑤思路拓展(提示几个话题的思路拓展示意图);⑥高考演练(提供几十道高考话题作文模拟题及相关提示);⑦参考资料(收集与本次训练话题相关的几万字的参考资料);⑧友情链接(提供一些相关网站的链接)。
五、教学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交代本课教学任务
1、学生以昵名登录,进入教学平台。
2、教师导入:写好话题作文,关键在于能否根据话题内容,选择恰当视角,开拓写作思路。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借助教师的个人网站所提供的资料,通过网上的讨论构思,达到拓展思路,完成“训练题二”的任务。话题材料:放眼今日天下,现代科技的发展风驰电掣,现代科技力量也不啻是鬼斧神工。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络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一些20世纪最前沿的技术,在带给人类财富、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把一系列难题摆到了我们面前。请以“科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看法、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科技”范围之内。文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左右。
(二)实施训练
第一步:查看“思路拓展”专栏,参阅“思路拓展示意图”,指导拓展方法。 就话题而言,其内容是无所不包的--宇宙的、世界的、社会的、人生的,但若把
这些问题作一番抽象的分类,则可以分为类、因、果、法四大范畴。即意义、原因、结果、方法。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自己有话可说的几个要素去拓展思路,进行阐述。如果写记叙文,则可以再联系时间、空间、感性等方面进行构思,快速成文。
第二步:提出讨论主题,网上发表各自的见解。
1、以浏览的速度选择查阅教师在网上提供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就“课内讨论”主题,“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网上进行讨论、发表见解。可以互评,但一定要有理有据。
2、教师参与讨论,并及时发表引导性意见。
①放眼今日天下,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真如风驰电掣,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也不啻是鬼斧神工。高科技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又使许许多多的“可能”变为现实。什么“克隆”绵羊多莉的出世,什么火星探测器的远行,什么超级电脑“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等等,哪一件不让芸芸众生瞠目结舌!但是科技的发展就一定是人类的福音吗?是增加了人类的福祉,还是毁灭力量?这需要我们对科技本身及其社会后果作出深刻的反思。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③恩格斯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譬如,轰动全球的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诸如快速繁衍生物个体、改良生物品种等重大问题,但基因修饰将使人们因有遗传烙印而经受程度不同的遗传歧视。克隆人、改良人的出现,必然会导
致家庭的解体、亲情的错位、人伦关系的混乱以及纲常道德方面的严重危机,使社会整体结构遭到全方位的破坏。用5000万美元建造的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将远远超过用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只需20克“热毒素”基因毒剂,就可威胁全球上亿人的生命,威力比核弹大几十倍。因此,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④其实,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一个对技术本身说‘是’或‘不’的问题”(著名生物学家里夫金),而是一个“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的难解之题。而“是”与“不是”的关键在于人,即取决于人抱着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寻求科技与人类需求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永不疲倦的话题。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复杂状况,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想方设法减少和消除其负面影响。也许将来有一天,超级科学成就会毁掉人类生存的这个美好的星球;也许我们聪明的后代会从容地应付它所造成的一切。我相信,人类既然有能力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也必然有能力驾驭和控制它。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等待我们的一定是未来灿烂的朝阳。
3、学生在网上阅读大家发表的意见,选出自己认为谈得较深刻、较全面的作上记号(教学平台上有此一项设计)。
4、教师借助“平台”对学生选出的意见进行排序,选出“人气指数”最旺的。
5、教师对“人气指数”最旺的一些讨论意见进行点评。主要观点如下:
①科学技术原本是“中性”的,它之所以成为“双刃剑”完全在于人性本身的善恶两重性。
②减少和消除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既不能完全依靠科学,也不能完全希冀于技术进步,更不能全部指望疏阔的法律条款、国际公约,或是相信约束力十分有限的道德良知。要实现科学技术与人类需求的完美结合,就绝不能忽视从心灵上抑制人性恶的一面。
第三步:构思。
1、让学生在第二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文章构思,教师适时作出评点。
2、学生“发表”自认为写得较好的“构思”,教师对学生的选择结果进行排序,选出“人数指数”最旺的。 3、教师对“人气指数”最旺的几篇“构思”从立意、选材、谋篇、表达等方面进行评点。
(三)作出总结,提出要求
1、学生在课后完善构思,完成习作,并在“课外讨论”栏目上提交。学生可相互评点。教师批注指导意见。 2、老师择优在校园网络的“个人空间”栏目上发表,供学生课后阅读。
3、学生在课余可参阅“高考演练”提供的训练题及写作指导,进一步拓展思路。
4、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教师话题作文训练网站上的“友情链接”,查阅一些中学作文网站,扩大自己的写作视野。中学多媒体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提示
有人认为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程序的终结。而事实则不然,成功的作文讲评课要比其他环节更重要。因为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点,恰当的评点对增强学生最作文的信心,培养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有着承前启后,举一反三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讲评的效率。多媒体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1、设计意图:
本次讲评课的内容是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一册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进行讲评。由于本次作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多读多写是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掌握读书的方法,能写出较好的读后感。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型特点,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评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①要多肯定,多鼓励学生的长处。②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针对性。③注意讲评方式的灵活多样及多媒体出现的时机。④ 要评中又改。
2、确定目标:
①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多读多写是学好作文的有效途径。② 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环节安排:
主要教学环节是“讲――议――评――改――练”。讲的主要是多读多写与作文的关系。议的主要是学生对读写的认识及读书的感受。评的主要是学生作文的优缺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的主要是个人的作文。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写读后感的能力。
二、课件制作
1、资源配备:
A、音频主要是起始页面的背景音乐(从自备素材库得到)。B、图片起始页面的图片(通过FLASH自制)
2、过程略解:
第一步:起始页面。页面说明:此页面通过色彩鲜艳的字体及一目了然地学习按钮,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先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情境。制作要领:①在powerpoin 中新建一个文件,命名后保存。②再用FLASH或其他制图工具绘制该页面。③制好的图片插入powerpoint
第二步:导航页面。页面说明:此页面是课件学习的导航界面。告诉学生讲评课的内容,同时也告诉学生课件学习的内容。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文字,调整字体、大小。②绘制或插入导航按钮,并注明按钮内容。
第三步:介绍写作知识。页面说明:在讲评前,先领学生学习了解读写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多读、多写及“悟”对写好文章的作用。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标题,并将标题进行超链接。②插入文本框并设置背景颜色,在输入读写知识。③插入导航按钮。
第四步:例文评议。页面说明:从学生写过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例文进行评点,制作要领:①先将幻灯片设计成作文纸形式。②再将作文和简评栏设置不同颜色,输入文字。③文章有两页,因此设计翻页按钮。
第五步:评议提示。页面说明:此页是对学生评议这篇文章时的一些问题提示。便于引导学生评议。制作要领:①输入未写完的文章和评语及参考问题。②设置翻页按钮和导航按钮。
第六步:训练参考。页面说明:在讲评完之后,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再设计一些训练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制作要领:①输入有关文本。②插入导航按钮。
三、操作要领
1、在运用该课件时,要注意课件页面的出现时机,有些内容是需要教师作语言上的补充。
2、要根据课件显示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做好调控。
3、在进行例文讲评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的powerpoint 的绘图笔功能进行评点
四、 预想效果本课充分发挥powerpoint 的各种功能,调动学生参与作文修改的积极性,在修改中学习读写知识,又利用有关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写作。效果甚好。
中学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教学教学设计提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产物。其特点是:以多媒体网络为写作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新一代人才”。
多媒体网络作文的四大优势:①多媒体网络的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做“思维体操”。②多媒体网络的丰富资源,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快捷的服务。③多媒体网络作文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便于学生创造。④多媒体网络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现实社会,注重实用。
多媒体网络主体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1、设计意图在新课程标准里,都明确规定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新课程标准里还特别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带来的有利条件,从而呈现出新颖、即时等新的特点”。而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正是体现了新标准的要求,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2、确定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确定了如下训练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体验。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能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信息、数据的搜集,文献资料的查阅及分析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与方法。
3、环节安排主要教学环节为“确定问题情境――提出解决方案――搜集资料验证论题――得出结论进行创作”四个阶段。确定问题情境: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研究问题来源于我们身边。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让学生领会主体作文写作的过程。
搜集资料验证论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主题作文写作的方法。得出结论进行创作:经过以上的过程后,进行最终的写作成文。
二、课件制作
1、资源配备
A、音频主要是起始页面的背景音乐(从自备素材库得到)。B、图片起始页面的图片(通过FLASH自制)另外在搜集信息的教学环节中图片或图表主要通过网络下载。2、过程略解
第一步:起始页面。页面解说:此页面通过色彩鲜艳的字体及一目了然地学习按钮,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先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情境。制作要领:①在powerpoint 中新建一个文件,命名后保存。②再用FLASH或其他制图工具绘制该页面。③将制好的图片插入powerpoint 。④调整好图片之后,在图片左边部插入文本框形成课件的学习导航按钮。⑤加入背景音乐。
第二步:出示作文主题。页面解说:该页面是本次作文的主题。使学生明确作文的内容。 制作要领:①通过在幻灯片上直接输入文字及插入艺术自行式突现作文主题,引起学生注意。也可将该主题加入超级链接,对该主题进行解释。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三步:显示参考问题。页面解说:该页面显示了与本次主题作文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在讨论调查研究时使用。制作要领:①选择powerpoint 中的幻灯片模板如图,输入相关问题。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四步:写作方案提示。页面解说:该页面是对如何进行主题作文的方法及过程以图的形式告诉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制作要领:①在背景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相关文字。②对文本框进行排列连接。③根据需要可将文本框进行链接设置,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④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五步:范例片段赏析。页面解说:此页面式为学生进行主题作文提供一个范例片段,可由多张幻灯片组成。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作文范例片段。②在一张幻灯片上制作调查量表。③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六步:搜集信息。页面解说:此页面是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而设置的。主要是与本次主题作文的相关的网站。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相关网址,中英文对照。有些网址会自动形成链接。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七步:试写初稿。页面解说:此页面为本课件的最后一页,就是进入网络写作。 制作要领:①输入一段提示性语段。②将“试写初稿”进行链接设置,使其与word 或其他写作软件相连。③也可适当加入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入境。④制作返回起始页的按钮。
三、操作要领
①在制作该课件时,要凸现人机交互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借助可见进行学习和写作。②无论是图片的选择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写作。③要能突出利用网络进行作文的优势。比如写作方案的提供,信息的搜集都加入网络连接,使学生能及时查阅资料。
四、预想效果
本课件在制作上尽可能地体现了利用网络写作的特点。比如课件所提供的范例数据,还有写作方案以及信息搜集的网址连接等。同时,本课件还侧重在辅助学生自己,利用该课件进行主题作文写法的学习,并通过课件进行写作。(说明:本案例还有配图说明,由于发布功能问题功能,只好以文本形式。此案例已编入《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一点通》一书)
浅议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作者:周建祥 质量推进年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2 更新时间:2006-3-6
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变革社会的力量是知识信息,扩大知识、大量生产知识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将是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此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现今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学含着思想、文化、情操等综合素质的人文因素。作文恰恰是一个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以作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必要的,可行的。
而要使作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则必须在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寻找结合点而当“多媒体”与“网络”结成联盟便产生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
教学形式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与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势使其成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网络文学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网络创作形式的出现,不单对现有文坛是一个冲击,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一个冲击。尽管网络创作还有不少缺点,但从网络文学创作审视传统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确有启发之处。
首先是更加强调写作的自主性,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写作过程是学生心理和感情的体验过程。传统作文教学习惯于用一些公共模式去要求学生的写作。学生作文缺乏个性语言,不敢大胆的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因而也就磨掉了学生对世界的感觉和感知。网络文学创作犹如“假面舞会”,写作者进入自由宽松的写作状态,不受题材、文体的限制,由过去完全的被动转化为自始至终掌握着主动,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以个性化语言去充分表达。
其次是更加突出写作和生活的联系。传统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写作同生活隔离,一是作文同心灵无关。过分程式化的作文毫无生气。网络文学以“生活、随想、感受”为主题写作,对传统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因为学生感悟生活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所在。“为生活而写”,引导学生真实、真切地关注生 活、感受生活、体察生活成为新时期作文教学的新思路。要使中学生作文真正成为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
第三是作文教学方式手段的变革。传统作文过分评分化,突出班级同学间作文对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构成一定的压力。网络文学创作开放性、随意性的特点,使创作者无评分焦虑之感,水平能较充分的发挥。因此,传统命题作文教学也要在适应性开放性上下功夫,要为学生创造展示其创作成果的舞台。
二、作文教学与文化素质
作为一个写作主体有了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主体意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写作主体的第二个必备要素——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活积累、学识储备、语言修养。
(一)生活积累
作文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作文能力是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概括加工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也应千方百计指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小天地,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使课内、课外、学校、家庭、社会大融合。而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现在多数学生有时间宁可上网,也不去读些课外书。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个人的积累。可以在服务器上为所教班学生每人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让他们把上网时所看到的有所感触的材料复制到个人文件夹内,以备查看。教师定时查看学生个人文件夹,根据他们下载资料的数量、内容及个人作品的情况给予评定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积 累,学生的写作就不会再是老生常谈了,一些时鲜的话题就会出现在学生的笔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开阔了眼界,贴近了生活,写文章时自然觉得有话可说。
(二)学识储备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谈到增加学识,开阔视野就不能不说互联网信息的浏览。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图、声、像、色为一体,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甚至任一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它给学生获取学识创造了又一条有效途径。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只有具备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控制和掌握所需信息。因而,学生的学习更需要的不是机械地记住什么,而是学会使信息经过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知识,成为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审视判断和创新的能力。传统教学重在使学生继承已有知识经验,以学生记忆知识的程度来评价学习、评价教学。例如讲授应用文写作格式——关于标题的设置问题
(应用文标题排列要做到对称、美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唯一的主体,只能借助“嘴皮 +粉笔 +黑板”把要教学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取在这一知识,印到头脑里,并且马上记下来,但到底怎样的标题才算是美观、对称,在实际应用时却仍不知如何处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工作,马上点击鼠标,设置标题,从Internet里调出一篇篇文章,分析这些文章标题的特点。这样学生才可以设置出如“宝塔形”、“倒宝塔形”、长短一致的“双平行线形”、或“三平行线”等各种美观、对称符合要求的标题。
有的标题还要镶饰花纹、图案。由此可见只重分析理解,忽略知识来源和应用的维持性教学必将导致思想的僵化,视野的狭隘,不能运用。因此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序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意、想象、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各种信息正确判断、选择、理解及运用信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使其拥有更丰富更灵活的学识储备。
(三)语言修养
作为写作的工具和构成文章的要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写作者在进行语言学习时首先要知道它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掌握的。这个艰苦的过程就是要阅读大量文章,尤其是经典性文章,悟出作文的某些规律。 的确,阅读是重建文章的智力活动。是读者从作者的精神产品中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心智能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大脑要借助内部言语对文字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从形式到内容,
从内容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的思考力得到增进创造精神得以发展。”
书面上的文字符号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因此,阅读是具有内潜性的观念活动,是重建成文章的智力活动。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维解放,参与主动,他们的思维随着情境而向四方发射,联想与想象自由而不受羁绊,智慧的火花不断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优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因此,对于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师而言,应该好好利用时代为作文教学创造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它不仅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拓展了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融入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罗海燕
“网络时代”的影响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初中生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如前一些时间热映电影《网络少年》中所讲到的初中生因痴迷网络游戏等而荒废学业;一方面网络已经积极地构成一个“信息平台”推动着初中阶段的学习求知与心理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十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实践,针对网络这一新资源展开一些思考,谈合理利用好网络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读”与“写”
写作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读”与“写”。
阅读既包括老师课堂上“精讲”的一些篇目,也包括同学们课外之余所涉及的各种领域的书籍。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
写作是先要有所积累的,阅读是“积累”的一种方式,看什么书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任何读物都有可能对你产生重大影响。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效的阅读上。这种有效性在我看来,就是阅读人类历史上存留下来已经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化经典”。初中学正处于对人生与艺术初涉阶段,好的引导与阅读可以提升他们对生活与艺术的感受力,从而转化为一种较有层次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以往我们都给学生推荐许多经典的篇目,让孩子去课外阅读。现在对城市内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基本上电脑已经像各种家用电器一样,成为生活与娱乐的必备品。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资源来达到推动同学们“课外阅读”。
网络资源是一个“知识大拼盆”。成千上万的信息与作文素材皆在网络中可以找到。这里有的来自名著经典,有的来自同年龄人的优秀作文。基于初中学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我们可以在作文训练之前,让同学们去网上大量阅读。比如,讲到鲁迅,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用“百度”找“鲁迅全集”与鲁迅相关的评论文章来读。讲到现代诗歌,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自己找济慈、叶赛宁、毛泽东、郑愁予、江河其它诗歌来阅读。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也是教师与家长担心的就是,孩子们读得“懂”与“不懂”。从孩子接受的角度讲,的确存在这样
一个问题,但是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我们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懂”,而是教会学生去感受艺术的兴趣,后者更倾向于学生审美方面的教育。语文,既是语文知识的教育,也同时是审美的教育。孩子阅读多了,它自然会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多了对文学感受与认知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利用作文训练的课堂,拿出同学们阅读的素材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便于形成一个趋近的“阅读共识”。
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可以说没有一个绕得开广泛课外阅读的。网络进入初中生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阅读上的便利。当然,作为老师也可以事先选好一些经典的网站,推荐给他们。我不太倾向孩子们过多地阅读同龄人的作文,以及《青年文摘》与《读者》上面的作品。阅读他们的确可以在短期里提高写作水平,有速成的功效,但不利于孩子长期与更远的写作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所以我较提倡孩子直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原著,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阅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阅读上去了,自然会有写作的冲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在一个相对的作文范围内鼓励同学们整理阅读的素材,以及情感上的感受,去试图表达他们的阅读与生活感受。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玩”与“自觉”
这地方的“玩”,也同样需要利用“网络”。
今天纸质阅读,已经遭受了种种挑战。我们不作纸质书籍与阅读文本的优劣比较,我们只是利用网络的有利一面,来扩充与补充我们不能找到的纸质文本阅读。网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学们已经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语文老师可以申请一个公开的同年级作文BBS ,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或者鼓励同学们自建个人博客,通过这样的“公共空间”,来培养孩子们写作之后的成就感。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训练题,课后让同学们利用网络写下来,然后贴到班级BBS 或者个人博客,以往一般要求写在作文本上,现在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有时候我们还举行链接文本比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让学生写出作文题的题眼及作文的提纲,有的则写续写部分,有的进行
改写训练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写作水平相应地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情绪也日渐高涨,并自发地开展了写作竞赛活动。这样也可以对整个班级有一个较好的“带动”作用。“BBS ”、“个人博客”都是一些网络新形式,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初中生成了这些新形式的尝试者。“BBS ”就像我们平时让同学们互评的作文本,大家可以通过跟贴形式来点评同学的作文,老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跟在上面,与同学合理交流。“个人博客”,相当于私人日记。传统的作文训练,也重视通过记日记来达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个人博客”,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但是因为它合理了调动了超文本等形貌,比如艺术图片,比如优美的视频,这些催生了同学的想像力,对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玩”,不会像作文评讲与训练课那么严肃,而是充满了活跃与自由气氛,无形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写作力量,推动着孩子们的“向上”心理,从而带动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阅读与写作。久而久之的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与写作,他们会渐渐转化为一种自觉,特别是在阅读优秀的文学经典与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之后,他们无形中也会对自己有了高的写作期待,渐渐转化为一种自觉性的写作。
“美”与“思想”
“美”与“思想”是作文之外的功夫。老师与学生除了利用“BBS ”,还可以利用“QQ 群”展开全班内部写作交流与心灵对话。有效的聊天同样指向美与思想的交流。不过老师要善于引导,不能使话题滑入过于日常的生活层面。有质量的“话题”,会无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更为直观与及时的交流,同样可以推动他们的写作思维与思想高度。
今天的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摆脱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工具性教育。语文,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审美与培养灵魂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初中作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就为我们这样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合理的实践可能。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们对经典的阅读。让初中生尽可能地阅读文学经典,也在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美与艺术的感受能力,对哲理与理性思考的能力。让阅读回归心灵,回到美与思想这些层面上来。同学们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受力,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审美趣味。大量的趋向心灵的阅读,会无形中提升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高度。长期的文学经典的阅读,也会提升他们自我表达的水平。事实上我
们区分一篇作文就是看他的语言与思想。文学经典的阅读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的表达与思考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打破了阅读的空间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从而使得阅读、写作、交流与提升皆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晚上,不需要坐在同一个教室,却可以进行阅读讨论、作文点评、美与思想的心灵对话。
可以这么说,这些网络方式的合理运用,既达到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与培养写作能力,也同时回避了网络游戏与聊天等不利一面。新的形式理性运用,必然会以新的面目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从而带动学生水平的提升,特别重要的,就是在网络阅读中,教师应该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他们循着正确的思维与路径,既达到作文提高的目的,也达到育人的目的,使他们最终成长为热爱美与思想、感受美与思想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
网络时代作文教学探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引导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这几年我探索通过校园网、互联网进行作文教学,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教学效果很好。下面是本人进行网络作文教学的做法和心得。
一、通过网络更大地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紧张,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无法燃起写作激情,不知写什么,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网络条件下,学生可以透过网络这个窗口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而且网络还能提供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更能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想象力。
南亚海啸发生,我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报道、图片、各地捐款的录像等,用poworpoint 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听觉、视觉等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写作激情。学生的写作激情被煽动起来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各方面关于南亚海啸的报道。网络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可让学生对海啸的产生、后果、影响、产生原
因以及灾难预警等各方面都能深入了解,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出来,再也不会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现象。
黑龙江沙兰水灾发生后,我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材料,制成课件。当学生看到死亡的惨烈时,看到水灾遇难学生留下的手印时,特别是当学生听香港凤凰台“文涛拍案”那充满激情的谴责时,好多学生都为之动情,为之流泪。这时让学生写作文真是水到渠成,文思如潮。
二、通过网络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网络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由于条件所限,传统的阅读方式中,普遍存在学生的阅读面窄、量小的情况,因而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低等现象,而且因为怕抄写,学生极少做读书笔记,作文素材的积累较少,写起作文就“无米下炊”了。网络阅读以其容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建立素材库,下设几个分类文件夹,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辩论会或谈天说地、精彩瞬间、佳作赏析等形式将自己所看到和搜集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资源共享,让大家把搜集到的资料共享。这样,学生作文时就再也不会“无米下炊”了。我还指导学生积累优秀范文,从优秀范文的思路以及写作方法中得到启示。
三、通过网络作文改变写作方式
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的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或软盘,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网络)写作在写作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同时由于电脑的独特性,学生创作时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字体、字号、颜色等都可以作相应的调整。
在文章的写作步骤上,电脑作文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作文步骤,学生必须要按开头—主体—结尾进行,特别是限时作文,必须认真构思好文章结构才能下手。而很多学生最怕文章开头,往往开头被卡住,就写不下去了。电脑作文,学生可以打破写作步骤,随意下笔,从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动笔,最后根据文章格式的需要整理、完善文章结构。网络作文中,学生还可以根据需
要插入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这些东西只要鼠标一点击就可以搜索下载。有的学生还在文章完稿后加插页眉、页脚、精美背景、录像等。
四、通过网络作文改变文章修改方式
写文章的能力很重要,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俄罗斯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古今中外的名家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曹雪芹完成《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写《安娜•卡列尼娜》竟修改了十二次;可见,重视文章的修改,对提高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都很重要。
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所以我想, 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认为“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
但是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环节,教者的失误,也是传统作文形式本身的局限。传统作文以纸为媒介,作文修改以牺牲文面和增加抄写负担为代价,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对作文进行深入的和长期的修改,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网络条件下作文,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十分强大,操作十分便捷。作文脱稿既成以后既可随时小作润色,亦可大加斧正,文面十分规范、整洁、清晰。即使作文已上传到了网上,也可以将修改稿用相同的字段名(题目、作者等) 上传,或覆盖原文,或列于原文之后以供参考。 教学实践中的网络作文修改主要有以下两种。
首先是学生自己修改。错字、病句、语句锤炼随便修改,甚至可以打破重排,不影响文章卷面整洁。对部分内容不满意又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言辞表达,可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参考。一些名言名句记得不很确切,传统作文只好放弃,网络作文可以即刻搜索运用。
其次是学生互改。学生把自己作文修改好后,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给同学进行修改。有些学生把作文发送给几个同学修改,或帮几个同学修改。所以,网络条件下,学生很愿意进行文章修改,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章的质量。
五、通过网络作文改变作文评改方式
网络写作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
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写批语,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我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首先是教师的批改。打开学生作文的电子文本后,对错字、病句(其实,因为学生已作了反复修改,一般很少有错字、病句)加上不同颜色,发回学生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对写得好的句子、段落加上下划线,并用括号写上批注。对于有必要锤炼的句子、段落加上下划虚线,并用括号写上注意要点、要求等。学生拿到老师批改过的作文后,可以自己修改锤炼;也可以把文章发给同学,请同学帮助修改;还可以上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别人文章,对自己文章进行润色。 其次是集体评改。我的实践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把典型性作文用投影显示,师生一起修改。第二是,将文章共享,学生打开文章进行修改,加评语。这种方式让平时少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动手动脑。
六、通过网络作文让学生作文及时成果化
传统学生作文一般由教师评改打分后就了事了,投稿报社,往往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试过几次不成功就不再投稿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不能及时得到公众的认可,学生创作的欲望就受到损害,逐步厌恶作文、害怕作文。相反,网络条件下,学生作文实现了“作文即作品”、“文成即发表”、“写作即交流”和“电子作品集即成果”的作文教学理想化目标。
首先是把经过反复修改后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报刊杂志的邮箱,方便快捷。由于是电子文档,容易修改编辑,与相同质量的文章相比,被采用的机会大些。每年我的学生都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如果报刊杂志发表不了,学生可以把文章在相关网站上发表、或BBS 上发表,这就极易了,只要上传就能发表了。学生还可以制作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学生把每次作文修改好后挂在网页上,将来升学、工作甚至年老退休后,这些就成为美丽的回忆。另外,学生自己成立编辑部,编辑出版班刊、专题特刊,打印传阅、贴堂,有时还送给其他班同学阅读。因是电脑作文,编辑起来较方便,学生兴趣很浓,每学期都能出几期班刊。
自己的文章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发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为了保证文章质量,学生都积极、认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请老师、请同学帮助修
改。通过网络作文的改革,学生作文水平迅速提高。写出很多富有个性、富有新意、富有文采的作文。
浅析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
梁妙玲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信息加快了知识概念的更新,对“作文”教学也要求更新,网络将对作文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笔者试图从平常作文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疏浅论述,供同行参考,以飧共勉。
一、转变角色更新作文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新的角色转换,语文老师将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会更充分地贯彻到语文作文实践中去。一方面,网络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信息获取渠道。过去只能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会议等有限渠道缓慢地获取教学信息,有了网络,教学信息的获取就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引入作文教学活动中,也会改变老师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方法,电子文档将逐步取代纸和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同时,网络设备也将改变课堂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会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课”的形象也将有所改变。网络技术进入教室,不仅仅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室的相对封闭性,使教室成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师生互动的教育场所,这势必带来教师全方位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就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传统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生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获得的感受,需要再现,需要交流,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
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怦然心动、文思如泉”的最佳状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她在哪里,好吗?”然后,打开网页让学生欣赏视频歌曲《丰收之歌》。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呈现出果实累累、一片金黄的景象,学生一下子就被优美的歌声、丰富的画面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抓准时机,让情绪饱满的学生启动画笔系统,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画农民正在田里忙着收割;有的画一棵棵果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有的画满山的红枫树,飞舞的落叶,金黄的草坪„„每个学生对秋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教师接着通过网络系统打开每一个同学保存的图画,引导全体同学一边欣赏创作的秋景图,一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说出自己心中美丽的秋天。最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调用汉字编辑系统,在文档里写出秋天的美景。这样利用网络视频的形、色、声情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真实、自然的流露,激发兴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有效率。
三、再现情境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导致了作文的空洞,描写欠生动具体。两机一幕进入课堂后,也有不少老师经常精心设计制作一些高质量的投影片让学生重新感知,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因为那是静止的画面,不够传神。现在,网络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如过眼云烟的事物通过网络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细致观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如:指导写一个场面中,我录制了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配上字幕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在各自的屏幕上自由观察动态画面,主动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和场内场外的热闹气氛一览无遗,学生们非常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的欲
望。当学生写作时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还可以单击与这位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再次重播或者使画面静止等,便于更细致地观察逼真的场面。
四、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老师包评改。其结果是老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有鉴于此,必须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作文评改由纸上转向运用简便、快捷的电脑,评改的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全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老师可利用滚动条在书写器中做整体浏览,并按训练的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通过网络系统分别显示在每台电脑的显示器上。再按写作目标针对文章的中心、选材、构思、语病、错别字等方面共同分析评价。师生都能看到被评习作的评改全过程。虽然被评议的作文是少数,但面向全体,老师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文章修改好之后,学生便可利用排版系统将文章进行编辑,通过打印机将文章打印出来交流或者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很好。
来源:钦州日报
论网络时代的作文讲评
王春兰
(山东省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程小学 261057)
摘要:网络环境下作文讲评克服了传统作文讲评的诸多局限,使网络教学的信息反馈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课堂上师生能积极地交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作文讲评的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讲评模式。
关键词:网络;作文;语文教学
《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论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李东风
在网络时代, 计算机网络全面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 当然它也已悄然融入到作文教学中。而且众多教学实践已经证明:有目的、恰当地选择运用科技含量高的多媒体网络技术手段, 能给作文教学注入生机与活力, 能优化学生的写作心境, 优化训练过程, 优化评改途径, 使学生高速度、高质量地获得知识, 发展能力, 形成个性。从而从根本上扭转" 要我写" 的状况, 使之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条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大连电子学校 辽宁大连116023
【关键词】:网络时代; 作文教学; 启示
【分类号】:H193.6
【DOI 】:CNKI:SUN:LJXY.0.2005-06-051
【正文快照】:
我们都知道, 任何社会的教育都不可能脱离当前科技的支持与制约。现今多媒体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电子图书、多媒体教学等蓬勃发展。而当“多媒体”与“网络”结成联盟时便产生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教学形式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 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与
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二)
第七、基于网络,引进广泛、多元的阅读对象。
1、利用网络的开放性,使学生面对广泛、多元的阅读对象
随着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网络的开放性特点日益突出。如果我们能充分利用BBS 论坛等网络平台,学生的阅读对象就不会局限于教师,不会单一地来自教育内部。学生在论坛上发表一个作文帖子,老师、同学、家长及社区人员等都有可能在第一时间点击浏览,该学生将接收到海量的读者的建议、赞美、批评„„学生将获得类同于“发表”的成就感,并且领略到写作是有回应的,从而激发写作兴趣。
2、利用网络的虚拟性,使学生面对无须设防的阅读对象
在网络写作环境中,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申请的虚拟角色例如小狐狸、蔷薇等,真正无所顾忌地畅所欲言,表达真实的自己,实现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重真情实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不必担心带来什么“后遗症”。也就是说,在网络化的写作环境中,可以真正实现“童言无忌——展示生命的原生态”:学生可以写平时不敢写的,例如辈分间的“犯上”;可以写平时不便写的,例如成长中的困惑;可以写平时不好写的,例如冲破传统“道德”的藩篱„„我手写我心,释放自己的真实形象与思想不仅是对作文本真的回归,也是对个人心理健康的积极保养。
3、利用网络的对话功能,使学生面对指向交际的阅读对象
在常规环境中,尽管老师做了将学生的作文在全班、全校范围内展出等工作,读者群有所扩大,但写作者仍然很难及时接收到读者的反馈信息。而网络的优势,不仅在于提供了为数众多的欣赏者,更在于提供了一个让写作者和读者及时沟通、交换意见的平台。读者在BBS 论坛上看到一篇感兴趣的文章,可以马上回帖,发表自己阅读后的感想、建议,或者与其他读者就其中的论点进行商榷„„同时也可通过网络短消息、Email 等方式与作者进行交流。因此,教师迫切要做的就是让学生掌握和养成网上交流的技能、意识。久而久之,学生形成了正确的作文观:作文并非是艺术品,而是与读者沟通的媒介。那么,抒情就不是为抒情而抒情,而是排遣情感、交流感情;说明不是为说明而说明,而是向他人澄清事物的本质;议论不是为了议论而议论,而是为了交锋智慧、辩明道理„„也就是说:学生的作文指向了交际——回归到了真实的言语状态。
在网络化的写作环境中,我们可以欣喜地感觉到学生的各种变化:看到自己的观点有人反驳,就准备论据再写一篇文章进行回应。与好朋友感情上出现嫌隙,当面不好意思承认自己的错误,就写一篇文章发在论坛上表示自己的诚意。看到论坛上其他同学就某一个问题展开激烈的讨论,就兴趣盎然地投身到这场头脑风暴中。接受其他学生家长的邀请写一篇文章介绍自己的学习经验。
第八、基于网络,淡化密集细碎的阶段性目标。
1、利用网络的“自然聚焦”特点,鼓励冒险
在常规写作环境中,符合阶段性目标训练体系的形式规范的文章,哪怕缺乏创意、缺乏个性、缺乏吸引力,也能得高分。而在网络环境中,只有形式或内容
有创意的文章才能刺激大家的兴奋点,引起大家的关注,赢得大家的欣赏。因此,基于网络的作文教学鼓励学生在作文的内容与形式上大胆创新、大胆冒险„„事实上,意识流、魔幻现实主义、表现主义„„种种新的文学流派不都是在大胆尝试、大胆冒险后取得成功的吗?
2、利用网络的“视觉泛化”功能,允许错误
在网上浏览文章,浏览者的视觉是“泛化”的,他们不可能一字一句精细地阅读。这种网上阅读的“视觉泛化”现象直接促成了网络作文教学的教学理念,那就是坦然面对学生的错误,承认错误是学生不拘形式的自由表达的必然附带品,允许错误的存在。也就是说,网络环境中的作文教学,在“举三反一”的教学理念下,不提倡把每篇作文刻意修改成精品,而提倡让学生在经常性的愉悦写作中,提高总体写作水平。允许错误、缺陷的存在本身就是对密集、细碎的阶段性目标的一个挑战。
3、利用网络的“快速整合”功能,提高能力
网络作文教学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具有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正是信息时代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具备的能力。单纯的作文指导、剖析范文,不管是如何深入细致,授的终究还是“鱼”,培养学生如何获取、处理社会生活的材料,才是真正的授之以“渔”。有了网络的支持,根据写作需要,敲击关键词,凭借引擎搜索的强大功能,查找相关信息成了一件立马可待的事,但所得信息动辄成百上千,这时就不得不学会快速浏览筛选、分类下载、处理整合,将最有效的资源信息使用到文章中去。经过长期高难度、高效率的查寻、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锻炼,学生的阅读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将会得到极大的提高。
四、开展网络作文教学必须的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优势。①信息载体多样化。传统教学中,学生接受的信息只是单一的从教师口中得到,老师说什么,学生就用什么,而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则可以同时从听觉、视觉等方面传递信息。研究发现学生95%的信息量是通过视听觉获得的,这样学生接受的信息就会呈现出多样化。②交互性优势。正因为多媒体技术的交互性,学生可以人为的改变信息传递的次序、速度等,以此看到每个人所希望看到的部分,激发学生的兴趣。③集成性优势。主要指多媒体的信息载体(文本、声音、图象、图形、动画、视频等)与多媒体自身(各种输入
输出设备、摄象机、CD 播放器等)的集成。其集成性的优势与多样化的优势使学生接受的信息呈现出超越时空限制的立体结构,达到最佳学习效果。
更新教学手段,运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教学,是未来各学科教学的必然趋势,构建一个多媒体作文教学的系统工程,也是为未来课程设置改革作先期准备,为中学语文教学现代技术运用和远程教学积累经验,奠定基础。其意义是重大的,其前景是广阔的。
第一阶段:普及计算机网络运用知识
我校是河南省第一批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因此,学校把计算机的学习普及摆在重要位置。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计算机,已经具有扎实的基本功。学生到五、六年级后已经较为系统地学习了文字处理、画图、动画制作、报纸编辑、网页制作,在互联网上访问教育网站等知识,这就为我们的网络作文教学奠定了基础。学校在高年级进行了网络作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在作文课上,实验班学生每人一台电脑,教师利用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高度整合。
总之,多媒体网络虚拟现实设置的多维作文环境,通过听、说、视、打等各种感官的刺激,再现生活场景,并可以进行多角色扮演和体验,真正意义上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兴趣,展现了学生创造的个性,是出色的情境教学能手。利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能弥补传统作文教学许多难以克服的薄弱环节。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参与,使教、学双边活动变得互动、高效、科学,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它对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起着很大的作用。利用作文教学不仅是作文教学的一种方法,而且也是一种学习目标。学生利用网络不仅掌握了网络技术,提高了信息素养,而且习作水平、思想认识、道德观念都得到了培养,这种能力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所无法给予学生的。
在网络环境下,发挥多媒体计算机的长处,利用资源共享的功能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主动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生活是作文的源泉,网络则使我们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里的40分钟内,为学生提供一个精彩纷呈的社会画卷和生动活泼的历史长廊,从空间上扩大到整个世界,从时间上延伸到人类文明史的全过程。学生可以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思维空间,创作出富有个性的作文。无论是校园网还是互联网,其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自我展示、自主学习、自我评价的舞台。网络作文教学,是信息时代写作教学的一种变革,将使我对传统作文教学
“老大难”问题探索出一条新路。我们感到,多媒体网络作文教学,是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产生的一种教学模式,它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拓展学生的写作思路,激发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对于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有多方面的积极效应。 实现教学现代化就要体现教育技术信息化。我们认为,实现教学现代化的最佳方法是实现网络化教学。我校领导非常重视信息技术的教学,我们设置了1-5年级计算机教学课程。内容如下。一年级:计算机基本操作和益智类游戏。二年级:英文打字和计算机绘画。三年级:中文输入练习和简单文字排版、修饰。四年级:制作小报和美化。五年级:制作多媒体报告和动画制作。
第二阶段:构建虚拟内部网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体会到:仅仅传授单机的操作技能、技巧是不够的,应该重视传输给学生一种信息素养,一种能力——一种收集信息、查询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经过探索,我校计算机教学定下“网络化教学”的思路。我们知道Internet 是一个巨大的信息海洋,如何做到既能掌握网页浏览技巧,收集有用信息;又能防止网络不良信息的影响呢?我们决定自己发布站点,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一阶段——构建虚拟内部网。我们具体实现过程如下。①搜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网站和少年儿童感兴趣的网站(如天文类、科技类、卡通类、儿童文学类网站)。②利用网站下载软件如Teleport Pro 把整个网站下载保存到计算机 硬盘。③利用Windows 2000 server服务器内置的Internet Information Server 5.0发布到本地网络。设置内部虚拟网的特点在于:①节省上网浏览的费用;②有效控制网站的内容,防止了不良信息侵害。③学生浏览上网的速度快,没有真实上网的缓慢与等待,操作过程真实,连网址也可以设置成Internet 上的真实网址,十分逼真,为以后学生进入真实的Internet 作好了充分的准备。例如,我们在内部虚拟网设置了《古诗欣赏》网站,主要介绍中国古代优秀、杰出的一些诗词。如《唐诗三百首》,《李白诗集》等;《中华蝶园》网站介绍了蝴蝶的相关知识;例如,《小山屋》网站是一个小女孩创建的,网站介绍了少年儿童喜欢的内容,如漂亮的卡通图片,儿童文学等。(做三幅画)自从建立了内部虚拟网后,学生们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收集信息的能力得到了提高。我们认为,内部虚拟网的建立,主要解决了一个信息源的问题,以前学生不知道该去哪里收集资料,现在都可以在内部虚拟网中找到,阅读量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视野宽了,
耳朵长了,嗅觉灵了,兴趣浓了。在虚拟世界中,学生学会了文字的保存,图片的下载,文章的打印,这实际上学会了信息的收集、整理、归类、处理等方法。 建立作文网站:为进行网上作文教学,学校建立了“未来作家文学社网站”。该网站主页设置的项目有:作文辞典、习作集锦、网上书桌、文学小屋、教你一招。学生按网址进入该主界面就可以看到各项内容。
作文辞典一项内容有:
作文方法——开头、结尾、段落。
作文词语——词汇集锦,精彩段落。
一般常识——审题、立意、构思、选材的方法。
附录——歇后语、诗词集锦、格言荟萃。
习作集锦——校内学生的优秀作文和一些作文期刊里的优秀习作。 教你一招——栏目里有专家、老师教如何写好作文的方法。
网上论坛——校内学生发表对某人某事、某篇作文的看法及优秀学生作文秘诀介绍。
网上点评——本校学生作文例文分析和优秀作文点评。
学生选中某一内容,再用鼠标点击,即可进入下一步访问。
第三阶段:构建学生论坛
我们发现,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网络技巧后并不满足于简单的信息查询,还想在网络上进行交流、互相联系、发表不同见解。针对上述要求,我校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二阶段——构建龙华小学学生论坛。这是网络上流行的一种形式,称为电子公告板系统,简称为BBS 。我们的公告板具有很强的公众性,可以让没有充裕时间上网的学生在网上找到知音,同时它是最好的探讨问题和挖掘网络资源的渠道。BBS 主要功能是“版区”的讨论,每个“版区”我们都有一个板主和有一个相关的讨论主题,有什么问题在这里很容易得到解决。我们设置的BBS 取名为“学生论坛”,意思就是学生自己的社区和天地。我们根据学生的特点,设置了六大主题。分别是“学习交流”、“电脑天地”、“师生之间”、“小秘密”、 “作文园地”和“故事接龙”。每一个主题都设置不同版区。论坛内容涉及了学生的方方面面。例如,《十万个为什幺》版区能使学生了解事物发生的现象及其中蕴涵的科学道理;小学生除了学习以外,也应该关心身边世界发生的大事,《天
下事》版区请学生专门收集最关心的时事新闻,其它学生在学校的学习中可以浏览,发表意见;同学们平时写的好文章,光放在家里没人看是不是太可惜了,把它发布到《快乐小作家》版区上给其它同学欣赏、评论,那有多神气。光是收集各种文章资料,还不能体现学生论坛的社区功能,而设置的《谜语》和《快乐园》这两个版区能让学生自己编写谜语和笑话,第一个猜出同学写的谜语并公布出答案那可是件了不起的事。想看最近校园中发生的故事吗?请加入《故事接龙》版区。如果对故事情节的发展不太满意,那就不妨自己创作一番。
同学们利用计算机课的自由操作时段和午休的空闲时间到计算机房,把收集到的资料,自己喜欢的文章,自编的短文发布到学生论坛相关版区,完成了便忙着查看其它同学发送的帖子,回复感兴趣的内容,计算机房成了学生展示自己才能的天地。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生论坛中版区都是学生当版主,具体负责优秀文章的收录,重复内容的删除、等活动,每一个版主都联系着一批对主题感兴趣的同学。目前,在我校学生论坛注册的同学有900多人,人员包括三到五年级的全体同学。一个学期发布了1500多篇文章,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不断的增加。 自从开办了龙华小学学生论坛后,同学们的参与、交流的积极性十分高涨,论坛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生论坛里,不管你是优等生,还是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当你发表的文章比以前有进步时,老师和同学都会回复你的文章,给予鼓励。哪怕是短短几个字,如“不错,挺好”甚至挑出几个错别字,希望你改正等等的网上交流。体现了学生论坛自由、平等、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围。以前同学的好文章只能在本班内传播,发布到学生论坛后,浏览人数猛增到几百人,在同学们交流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文章越写越好。而那些浏览、回复文章的同学不仅汲取了文章中的独特之处、好词佳句,还提出了对文章的看法,无形中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学生不仅在网上可阅读,可收集,还可表达自己的想法,实现了个人与电脑的沟通,实现了个人与他人的沟通,也实现了个人与团体的沟通,将来就能实现个人与世界的沟通。
第四阶段:建立习作主题版块:
1、建立“佳作欣赏”版块
一次成功的体验,可以激发学生再次成功的愿望。学生的作品通过各种途径的修改,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如果只留于学生个人享受,岂不是太可惜了?计
算机网络系统最大的特点是具有共享性,它那丰富的信息资源扩大了学生的学习空间。每次将学生的优秀作文装上网页,供全校师生共享。这样既激发了这部分学生的写作兴趣,又带动了其余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促进全面发展。
2、建立“我有好题”版块
好的作文命题,可以使写作者广泛选材,激发创作热情。以往的作文命题,常常由教师一个人承担,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利于学生畅所欲言的题目,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写作热情。如果让学生也参与到命题的行列中,让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所熟悉的内容去出文题,定期在“我有好题”版块中发表,加大作文题的可选择性,是否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呢?实践证明,学生具有不可低估的命题能力。你能想象,下列命题出自学生之手吗?
题目:可爱的缺点
提示:同学们一定对樱桃小丸子这个可爱真实的形象感到亲切。她淘气、粗心、懒惰等等的缺点或许也会出现在我们自己身上。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樱桃小丸子”,说不定我们就是其中的一个。请以“可爱的缺点”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文体不限。
题目:假如中国夺得世界杯
提示:世界杯开幕的日子日益临近,中国队能够小组出现的概率却几乎为零。其实生活少不了幻想的奇迹,只有相信自己才会有希望。
请以《假如中国夺得世界杯》为题,写一篇自我对奇迹和理想的感悟,为未来作一番憧憬!!
题目:灿烂在深夜
提示:学习的日子,有时无奈而又渗透着一丝悲哀,然而正因如此,我们的生活才具有超乎旁人的灿烂。在深夜那宁静而又值得你去追逐时间的时刻,在深夜那可以任由你自我发挥,倾听音乐,浮想联翩的时刻,一定有着你不同寻常的灿烂的精华感受。请以自己在深夜的独特感受为主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亲切而富有生活化的命题势必会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从而更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有同学这样评价这些命题:“我们常说:好的作文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对生活的仔细的观察和积累。其实作文题又何尝不是这样,好的题目也要人
去观察,去发现。作文题也来源于生活。生活是精彩的,生活中有许多东西都是值得我们去描绘的,好的作文题加上好的作文,完美的搭配,它让更多的人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第五阶段:网站与作文教学结合
同时,我们又发现,BBS 这样的交流还不能集中体现与学科结合。为了发挥网络化教学更大作用,我校在互联网上创建了“龙华小学快乐网”,标志着我校网络化教学进入第三阶段,走出了虚拟网,进入“Internet”。我们选用作文教学作为切入口,在网站上创办了“陈老师教作文”等九个栏目,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龙华小学快乐网”,它由六个板块组成:
①点评园地:通过老师对学生作文的点评,欣赏学生作文中的成功之笔,指出学生作文中的不足,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②网上课堂:摘录或编写分年段作文教学的教案,网上指导学生写作。 ③作文诊所:指出学生作文中的问题,帮助学生修改作文,根据不同的作文指导不同的写法。
④作文练习:存放一些作文练习题,为学生提供练笔的材料。
⑤作文启蒙:作文起步在三年级,在这个栏目里,从写段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会学生写作,展示我校三年级组语文老师的作文指导方法以及学生的代表作品。
⑥同步训练:对于三年级小朋友来说,要加强平时的写话训练,密切联系每篇课文。读了课文以后,可以谈谈感想,写写心得,编编故事,改编课文等等,通过各种形式练笔。本栏目展示的是每篇课文的配套写段训练。
我们的网站一经推出,就吸引了外校的学生,他们很热情的给我们网站投稿。为了让外校学生也能参与我们的网站,吸引更多的学生投稿,从而拓展我校学生的写作思路以及教师的作文教学思路,开设了“作文桥”栏目。外校学生来稿,我们挑选后展出,并附上点评。
在互联网上建立主页,意味着我校作文教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校的学生,而是向外校、向社会拓展,使我们龙华小学学生能够吸取到外校同学作文的可取之处,开阔视野,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家长也能通过“龙华小学快乐网”了解我校的办学情况,使家长也来参与我校的作文教学,架起了一座互联
网上的桥梁。在我们网站体现了多人评,多人看,网上评,网上看,我校语文老师作为特约嘉宾作客网站指导作文,达到了资源共享。
第六阶段:利用网络资源,全面畅游信息海洋
虽然我校实行网络化教学的时间不长,可学生们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却迅速得到了提高。他们如饥似渴的吸收着信息的养分,快乐的成长。我们并不满足于现状,近期安装了宽带网接入设备,快速进入了网络化教学的第四阶段,学生们能在真实的Internet 信息海洋中畅游。老师们,我们在第四阶段的探索刚刚开始,这个工作是长期的,我们一定会一步一个脚印的走下去。我们希望得到大家的进一步支持。
从网络浏览中学生的习作。古人云“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知音”,对于实践性很强的作文教学更是如此。以往,我们鼓励学生订阅各种作文报纸、杂志,以汲取作文营养,学生获益非浅。但是,对比网络来说,报纸、杂志仅是一座座小岛,网络则是大海。
在每周两次学生上网时,我们鼓励学生浏览在线电子图书馆。如浏览新世纪读书网(http://www.read.cnread.net),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各类图书,尤其是中学生作文。我们要求学生每次上网至少下载一篇自己最喜欢的作文,然后,写上自己的评论,说明为什么喜欢这篇作文。我们还把每个学生选择的作文汇编成一个集子,放在校园网上,让全校学生欣赏。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评选出最佳作文选家,发给一定奖品。这样,极大地推动了学生上网浏览作文的活动。我们感到,学生上网一年多来,写作的热情有了明显提高,很多人一改原来怕作文的心理,变成爱写作文,并以此为乐。而且,学生写作的思路有了明显的拓展,写作的词汇也有较大的丰富。
网络作文最大的优势,就是它充分地利用了信息平台的交互功能。它摆脱了传统写作工具——纸和笔,而用电脑进行打字,完稿后即可发表在网上,它的及时性是任何传统教学方法所无法比拟的。在网络作文教学中,我利用了校园网bbs 这样一个电子公告牌的形式进行作文创作活动。发表的形式就是发帖子,这样别人就可以浏览到自己的作文,并且也能以发帖子的形式点评作文。过去,学生作文是老师批改,学生被动接受,以致效率低下,水平提高不快。现在,同学们通过上校园网浏览作品,回复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及评价,不仅提高自己的鉴赏
水平,而且这种网上大交流对于小作者来说,能够取长补短,吸取意见,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这种学生间的在线即时评价,使学生全员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如果说校园网BBS 是一种给学生作文创作的一种“情境”的话,发帖子就是学生进行“协作”和“会话”的工具。 文字游戏如故事接龙也是一种练笔的形式,而网络作文能将这种文字游戏发挥得淋漓尽致,引发学生极大的兴趣。在指导中,我要求每一个学生编写时在结尾处要给下一个同学设置难度,接龙的同学又要展开想象合理地连接下去。这样一来,往往在接头处悬念迭起。那些不会写的同学为了能合理接龙,自己会到网上看课外书籍,去模仿其中的写法,如《男生贾里》《女生贾梅》之类的校园小说,还有童话书、科技书等等。这时,学生的阅读行为就成了自觉的行为,没有老师的说教。带有文字游戏性质的故事接龙,逐渐地向文学小创作靠拢。学生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以及选材和组材能力。在学生的作品中,看到了他们平时校园生活的影子,看到了学生心中的烦恼、愉快、幻想,看到了大阅读的成果。通过编写故事,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常用的词汇得到充分的运用。学生作品的上网浏览、发表作品、点评文章等等,完全是一种自主的行为,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学生习得的过程中,由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网络情境、网上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写作知识的意义建构以及写作能力形成的目的。
逐渐的,学生的需求已不能满足于校园网上的作文交流,又促使我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在互联网上建立以作文教学为主的主页。于是建立了“龙华小学快乐网”,网站的服务宗旨定为:面向全体小学生,培养同学们的写作和阅读兴趣,提高同学们的写作能力。网站的口号是:大阅读、大作文、大交流。口号的涵义为大量地阅读课外书籍,大量地进行各种形式的练笔,为学生提供一个大交流的场所。先阅读,有了语言基础以后再进行练笔,最后把自己的作文放到网页中让大家评论、交流,达到提高。同时,老师在网上进行作文教学,指导学生习作。在互联网上建立主页,意味着作文教学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我校的学生,而是向外校、向社会拓展,使我们龙华小学学生能够吸取到外校同学作文的可取之处,开阔视野,相互交流,共同进步。同时,家长也能通过“龙华小学快乐网”
了解我校的作文教学情况,使家长也来参与我校的作文教学,架起了一座互联网上的桥梁。
五、网络作文教学的模式和环节(构建网络作文基本模式)
在“信息高速公路”迅猛发展的今天,多媒体网络技术正逐步在教育领域中深入应用。网络作文是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以多媒体网络(指校园网和国际互联网)为教学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培养学生处理信息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是基于网络技术条件下的作文教学。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力求形成一套新的作文教学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以变革当前的作文教学模式。我们把小学网络作文教学模式作了如下概括: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作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网络情境、协作和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习作活动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书面语言表达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一般包括以下几个主要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提供交互式的网络图像,让学生自由选择习作内容。
写作的兴趣始于视听的冲击和心灵的感染,因此,实验教师在作文课前有意识地把学生外出活动的情景,生活中的画面,大自然的美景录制下来,经过编辑加工,制成图像。作文课上教师根据需要先放一段精彩的画面。动听的声音、真实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形象,心灵受到感染,老师和学生的情绪调动起来,共同进入本次作文所需要描写的情境之中。
例如,在写《公园一角》这篇作文时,教师把鹤壁枫岭公园里的动物园、和平鸽广场、儿童游乐场、人工湖、茶社等几个场景用摄像机或数码相机录制下来。制成《美丽的公园》为主题的课件。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可跳跃性功能,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任意按动鼠标,选择公园里的一处场景。有的学生喜欢和平鸽广场,用鼠标选中这一选项,电脑就播放和平鸽广场上,白鸽嬉戏,人鸽同乐,群鸽展翅的画面;有喜欢儿童游乐场的,只要点击这一选项,电脑屏幕则展现游乐场中惊险刺激的疯狂老鼠,有趣好玩的碰碰车„„网络这种超文本功能及交互性、跳跃性的特点把学生带到真实的情境中,学生可以根据写作方面的特长、能力水平去选择适合自己写的内容,自主地决定习作进度,一次观察不清的还可以点击鼠标,让电脑反复播放,多次仔细观察。
这一新的作文教学环节,使学生的主观感受得以表现,内心情感得以流露,
个人智慧得以展现,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空间,开创了作文课成为欣赏课、享受课的新阶段,从而实现了“要我写”到“我要写”的转变。
利用网络创设写作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创作热情:网络的资源共享,教师机的展播功能,为教师全面实施目标提供了优良的教学环境。作文教学中,我们通常在网络中展播形象生动、趣味性强的画面,创设情境。因学生耳能听,眼能见,故易于入情境,为情境所感动,其思维自然随情境的展播而被激活。
例如,在指导学生写《我的校园》时,可事先让学生拍摄或搜集有关校园全景、校园一角的照片,由教师负责整理并制成网页。上课时,学生可自行浏览所有照片。由于拍摄内容和拍摄角度的不同,学生们很快就发现了校园内自己未曾注意到的角落、自己未曾留意、欣赏到的精彩画面。有学生在看后感想中写到:“我天天路过‘双杠区’,从未发现它有什么特别之处。当我看到那一张张在双杠旁玩耍的同学的灿烂笑脸时,我一下子感到,学校的角落赋予我们快乐,我们的校园是个快乐的校园。”学生内心的情感积淀,无疑成了其进行写作的最大动力。而要达到这一效果,不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是难以快速奏效的。网络所提供的情境,吸引学生由无意注意转变到有意注意,化被动学习为积极主动学习,化无材料的难为有材料的易,化作文的乏味为有趣。具体美丽的景物,激发着学生的喜爱、欣赏的情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习作练习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技术等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生动、明了的作文情境,通过教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为什么而写作?写作的内容是什么?方法怎样?可以采用哪些途径等。这就要求教师在事先进行充分的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基本步骤如下表:
第一阶段 分析学习条件:
①了解学习者的学习能力;教学分析②分析学习者的知识背景;③调查学习者的学习环境;④分析学习者已经具备的相关学习技能;明确教学目的 ①调查学习者的知识需求;②确定课程的教学目的;③确立具体的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 ①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确立相应的教学内容;②将教学内容分析为相对独立的知识结构;③明确不同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设计教学流程图;④详细规划出教学资源开发的文字脚本。
第二阶段 选择教学构件:
①确定需要叙述的文本内容;设计开发②确定需要用声音来呈现的音频内容;③明确需要使用图表、图标、图片、动画或视频图像等呈现的视觉化内容;④收集、选择或创作与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相适应的资源素材;设计教学策略 ①根据教学内容间的结构关系确立课程的框架结构及桌面结构;②设计与每一个知识点相对应的教学策略;③确立与一定的学习类型相适应的网络应用技术;④设计由学习者控制的交互类型与反馈方式;⑤设计教学内容间的超媒体链接方式;组织教学情境 ①将不同的教学构件按照相应的内容结构要求设置在框架和桌面之中;②建立起不同构件之间的相互链接关系;③设定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练习方式;④设定由学习者控制的自我检测方式;⑤提供可用的帮助工具与技术支持;⑥指出可供学习者参考的其他学习资源,如其他相关网站或参考书目等;⑦提供学习者进行交流反馈信息的网址或方式;⑧设置专供学习者讨论使用的BBS 或“聊天室”。
第三阶段 检查资源设置:
①根据设计要求核对教学内容;评价调整 ②检查构件与内容的匹配情况;③检查框架结构及桌面操作的应用情况;④检查便捷工具的使用情况;试行学习评价①在范围内进行试运行;②了解资源软件的运行情况;③测试、调查学习者的使用效果;反馈调整设计①听取专家和学生的反应及意见;②根据试运行的反馈信息进行调整或修改;③重新进行试行学习评价并进行相应的修改调整。
第四阶段 广泛传播应用
①请专家组和学生代表进行评价审定;推广应用 ②将资源文件载入互联网络投入实际应用;及时更新维护 ①管理维护教学资源所在的网站;②定期更新教学内容;③对学习者征询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指导;④为学习者提供所需的其他相关服务。
2、确定习作主题,利用网络的交互性进行个别化的辅导,让学生有话会写。 因为在网络环境下,每个学生的电脑与教师的电脑通道各自独立,互不相交互不干扰,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对多个学生指导而不相互干扰,老师与学生可以进行相互交流和信息交换。学生在观察真实的生活画面之后,教师通过教师机给不同学生以不同的指导,让作文程度好的由学生自己确定习作主题,选择合适的材
料,构思作文的结构。程度差的则提供学校作文网络或一些教育网站的学生习作网址,让学生浏览作文辞典、作文方法和优秀习作,为学生提供作文时所需要的优美词句和优秀范例。这样,每个学生在教师个别辅导后,可以自己习作,可向老师、同学请教,还可以向作文网络资料库学习。最后利用校园网的BBS(网上论坛) 完成自己的作品。
依托网络,学生自主开展作文练习:学生循着教师事先设计好的形象生动的网络课程开展自主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既有个体学习行为,又有协作学习行为。个体学习就是指学生在了解了课程结构后自定步骤和进度进行独立自主的课程学习,其间要根据课程要求,认真观察、充分想象、人机会话、电脑写作,使自己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学生学习课程的活动过程、习作都被系统存储在数据库里作为其他人学习、评价的参考资料。
如果在个体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需要与同学讨论或不采用个体学习的方式而是采用小组协作方式进行学习,这就需要进行协作讨论。协作讨论是指几个学习者组成学习小组来共同讨论完成学习任务,排除学习障碍。学习者先向系统提出申请,系统根据学习者的学习内容、学习状况列出所有在线符合要求的其他学习者及其相关信息,学习者从中挑选学习伙伴并发生邀请,然后与伙伴通过协商确定共同学习目标,分配角色并开展讨论。在讨论结束后,每个小组成员都必须提交一份个体认识书,阐明自己的观点,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份小组对学习内容的群体认识书。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个体的独立练习。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的进度不一样,习作的水平也不一样。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的角色仅仅是教学活动的宏观管理者和学生学习困难的解答者或引导者。
在网络上进行无题作文。命题作文有其长处,让学生围绕一个既定的主题写作,便于制订统一的规范,但也有其不足的一面,即束缚了思维,有时作文免不了“千人一面”。运用网络进行无题作文,不失是一种可以克服以上弊端的方法。 无题作文,即作文不出具体题目,但有范围与文体的要求。一次我们让学生写一事一议的文章,规定从现实生活中选择论题进行分析,要求结构完整,有理有据。至于选什么论题,则完全自由。不少学生开始了网上跋涉,通过搜索引擎进入一些新闻网站,或进入一些评论网站,精心筛选,确定论题,然后进行作文。结果,这次作文的选题,超过了历届学生的选题范围,几乎涉及了生活的大部分
领域,例如有《宰杀青蛙为何屡禁不止? 》、《电子游戏是祸? 是福? 》、《析“难得糊涂”》、《谈教师的“体罚”》、《论数字化对现代生活的影响》、《弹劾克林顿是真正的民主吗? 》、《必须撕下李洪志的画皮》等等。因为有网络的支撑,学生得以更加清楚地放眼看社会,在更广的范围、更深的层面上写作。
3、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让师生互相阅读、点评、批改,进行多向互动交流。 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作文,上交后老师批改,学生接受。学生的作文缺乏交流,自改作文积极性差,能力提高慢。网络作文,学生利用BBS 完成作文后,就可以让所有的学生在网上共同阅读,学生在浏览其他同学的作文后,让他们以小组形式讨论,互相批改,写出批改评语。然后,学生互相学习对方评语,在计算机上修改。这种修改形式方便快捷,提高了反馈作文的效率。互相批改结束后,教师还可以针对修改后几个学生的作文,利用网络进行集体点评、教师点评、总结。最后由学生在网上论坛发言区整理自己作文,并在交流区浏览同学提交的作文。这种网上作文课堂,学生可以在网上讨论,教师也可通过控制平台参与学生讨论和交流,真正实现了资源共享,广泛互动交流。
在线评价,及时反馈:通过网络组织学生对学生习作进行公开的、即时的评价,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提高学生对每次作文训练要求的认识,并引导学生对各自习作做进一步的修改,从而使每次作文训练都能起到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目的。最后,根据需要将习作贴到自己的网页或发给有关杂志社及其他地方。 综上所述,基于网络技术的作文教学过程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教学资源的开放性与全球化;学生特征的多样性和复杂化;教材形式的多媒体化;对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和个性化;学习过程的交互性和虚拟化等。
4、在网站发表学生作品,激发习作的自信心与成功感。
学生的作文完成后,把每个学生比较优秀的作品,选择后汇编成《我的作品》集在校园网上供全校学生欣赏。
当学生打开学校作文网,看到自己的作品时,自信心和成功感便会油然而生,对习作产生极大的兴趣。利用网络的发布功能实现作品的发表,增强荣誉感,激发继续写作的欲望。最后,我要求每位同学都把修改后的作品配上自己的创作构想在网上共享出来。由同学们自由的浏览,给出评语,并对自己认为好的作品进行推荐。临下课时,我让几名同学进行了统计,汇总后,把推荐人数超过五人的
作品用E-mail 的形式发给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护人员。在同学们的提议下,他们自己推选了几个同学准备在课下一起合作把这些作品汇集到一起,制成主题为“感激与祝福”的电脑小报。
这次利用网络进行的语言表达训练,只是我的一次课堂教学改革的尝试。目的是通过运用网络的手段,寻求一种新的教学策略。从而实现提高教学效率,服务于学生的自主发展。通过课后的反馈来看,网络在现代教学中的确有着很大的优势,它代表着未来教学发展的趋势。利用网络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给学生以自由发展的空间正是“二期课改”中所提倡的教学思想。
营造文学氛围,提升文学修养:中学作文教学的目标不是培养作家文学家,但通过我们不断更新作文教学的手段,努力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使每个学生的文学素养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使有写作特长的学生朝作家文学家发展,当是一种自然结果,也应是我们所期待的。作文网校和作文期刊可以营造文学氛围,发现、引导一批写作尖子,让他们脱颖而出,对其他学生起到领头羊的作用。作文网校可以成为全国中学生文学社展示风采的舞台,可以与其他健康的文学网页链接交流,可以向有影响的报刊推荐作品。这也是提高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措施。
5、在网络上进行研究性小论文的写作,让作文与其他学科整合。
语文教材中的作文训练内容,是按单元训练重点确定的,不外乎写人、记事、状物、抒情。虽然有体系,按计划进行,但是作文内容还不能完全涵盖学生接触的真实生活和思想实际。因此,有必要利用网络信息的大容量,丰富性,开展研究性小论文的撰写。研究性作文,主要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利用网络信息的大容量、丰富性,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主动获取知识,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撰写研究性报告的一种作文方法。这种作文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1)以社会生活需求为内容,确定研究主题。
我校一教师让学生以“今年暑假你打算去哪里”为题,要求学生用网页或Powerpoint 制作一份去某地旅游的报告。在这份旅游报告中,要求回答:为什么要去? 如何去? 去后有何收获? 老师举出了一个教学范例《去西安旅游》,在这个范例中谈到了西安的历史、风俗、地理,这一内容给学生提供为什么要去,去后有何收获的例子;老师也举出了到西安的交通方式,旅行费用等,这些内容
帮学生弄清楚如何去的问题。这份旅游报告,涉及学科有历史、地理、语文、数学、信息网络技术等。举出范例后,学生自由组成小组编写旅游报告,学生在小组协作讨论的基础上,总结出通过书籍、导游资料来查找,也可以通过旅行社、火车站去了解情况,更多的是通过互联网查找网络上的有关信息,有网络技术对所获得的材料进行整合。最后通过PowerPoint 演示文稿的形式,上交他们的旅游报告。
学生对这种作文形式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分工合作,一星期以后完成一篇篇优秀的旅游报告。
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确定研究主题。例如《我看2008年奥运》《福利彩票的利与弊》《城市沙化问题》《小学生该不该有零花钱》等,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选材、编辑,力求每个同学内容不重复,最后以电子文本方式组合,写成作文输入老师电脑中。
课堂上,语文教师或在教室里轻步于学生电脑前,或静坐在教师机的控制台前,欣赏着学生从信息资料库里提取信息、交流信息的场面,而后学生运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设计制作图文并茂的文本,将自己个性化的感受到网络上交流与分享。
(2)以语文课文内容为中心,拓展研究主题。
在学习了古诗词单元教学后,老师以古诗词为中心点,运用发散思维寻找古诗与数学、地理、音乐、美术的联系,然后用多媒体写作方式表达这种内在联系。 学生在各科教师的指导下,各自分组协作展开讨论、策划,一节课后都拿出方案,开始选材、构思和创作。
诗中有数。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数学的联系,几位同学检索了“电子图书馆”里的几百首古诗词,找到了许多诗中都包含着数字的诗句。
诗中有画、诗中有音乐。有的学生研究出古诗词与音乐、美术的联系。还有一组学生研究出诗与花的联系,他们以花为题材,在网上广泛收集到了带有花名的诗句。通过这样的整合课例的实践,落实了信息化作文教学的“自主探究,协作学习”的思想,在各种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中,即巩固了所学的语文知识,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能力,激发了学习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另外,学习了某一作家的作品后,可以让学生通过上网查询这位作家的语言特点。例如,老舍先生《养花》《我家的猫》等课文学习之后,让学生通过小组
合作,从网上查找收集有关资料,学生研究《老舍先生作品语言的特点》。教师在屏幕上开列了有关网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处理分析收集来的信息,学生通过交流和讨论充分体会了老舍先生的语言特点。
这样的作文内容新颖,有趣,教学手段丰富多样,教学形式个别化程度高,教学过程不受时空限制,扩大了教学容量,扩展了学习范围。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信息应用水平和综合能力,学生不再是学习用电脑,而是用电脑学习,成了真正的学习者和创造者。
6、积极开展信息技术环境下的读写结合教学研究
读写结合是小学语文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原则之一,早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们的阅读和写作方式都在发生变革。以阅读而言,开始从文本阅读走向超文本阅读,从阅读文字发展到阅读多媒体电子读物,还出现了对电子资料库的高效率检索式阅读;以写作而言,输入方法的改变,图文并茂、声形并茂的多媒体写作方式的运用,超文本结构的构思与写作等,都促进了阅读与写作的一体化,读写结合教学自然也就有了新的内涵。
目前,信息技术介入语文教学已成为普遍的现实,先进的学校则已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的整合,这就为语文教学顺应上述变革提供了可能,自然也为读写结合带来了新的内容和新的做法。下面结合自己的实践谈一些信息技术环境下读写结合教学的新做法。
①主题式读写结合训练成为主要方式。
主题式读写结合训练是在主题式阅读的基础上通过比较鉴别,择取自己喜爱的表达方法,就某一主题进行自己的表述。而主题式阅读指的是学生围绕一定的主题,按照点圆式信息传输路径大量阅读有关文本。这是信息社会借助计算机网络进行阅读的典型方式,也是开展科学研究时查找资料、研读文献所用的最主要的研究方式。这种技能在当今及未来的社会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从小培养。 如我们在教学第十册的《太阳》一文时,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关于太阳的资料,在他们通过大量阅读对太阳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再具体分析《太阳》这篇课文选取了哪些材料,让学生编列提纲。通过这一步的读写结合,对学生既培养了概括能力,又渗透了构架信息结构的能力。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设计以
太阳为主题的主页。结果学生设计的主页中有文本材料,有图像资料,有能力的小组还有声像资料。各小组的网页完成后,再让全班学生通过网络点击投票,选出最佳主页。最后,再让学生对自己组的网页进行修改。这样,学生的阅读量明显增大,而且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地对信息进行鉴别、判断,择取有效信息,抛弃无效信息。这种能力在信息量剧增的今天,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为了让学生巩固对课文“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材料”这一重点训练项目的认识,还布置他们收集月亮或宇宙的有关资料,然后仿照课文的写作方式写成作文。这样就使读写结合活动的信息容量更大,外延更宽。
由于信息的繁杂,在这种主题式训练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在丰富的主题中进行合适的选择,而且要注意量的控制。主题的选择要切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切不可漫无边际。要认识到课文是学生学习的典型信息,要细致解剖,促进学生对高密度信息的宏观性了解和对典型信息的微观性掌握。 ②声像语境成为读写结合的主要中介。
长期的经验告诉我们,以往的读写结合训练中,由于中介物往往就是语言,学生由读到写迁移的困难很大,出现了语言虽有积累,却无法内化、不会运用的现象,这显然达不到我们的教学目标。而要让学生将能理解的“消极语言”转化为能运用的“积极语言”,就要模拟语言环境。在小学语文“四结合”的实验中,多媒体技术的介入,无疑为创设语境带来了许多便利。以声像资料的引入而言,在阅读中,通过声像资料可以及时把课文中的语言信息转化为形象信息,使学生有所感受,有所体验,通过对课文主体的介入,实现课文语言的内化;在写作中,声像资料可以弥补学生平时生活的局限,唤醒学生对一些生活信息的情感,通过处理的声像资料还可以增强信息的典型性,而反复再现的声像信息又有利于学生细致地观察生活中一些稍纵即逝的细节。而这一切,对于学历、阅历有限,且以形象思维见长的小学生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如我在教学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春》一课时,先是大量呈现了春景图,有金灿灿的油菜花,有盛开的梨花、桃花、杏花,也有林间鸣唱的小鸟以及绿茵茵的草地、繁茂的野花等等,然后让学生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自己的感受。这样,使久居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孩子们对大自然的春景有一种特别深刻的感受。再让孩子们学习课文,细细品味文中描写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句子,他们就能体
会到春带给作者的心灵震动,带着这样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样,学生就能对他们并不是很熟悉的散文语言有较好的理解和感悟了。然后再出现声像资料“春天的公园”、“春天的山林”、“春天的田野”、“春天的校园”,让学生运用课文中学过的语言细细描摹,他们就不会感到困难了。
应该特别指出的是,语境的创设同样要注意适度。阅读时的语境创设要为学生的想像留有足够的余地,避免以所谓的科学性扼杀学生的情感个性。写作时的语境创设也不能忽视生活信息,要老老实实地把生活信息作为声像信息的源泉,把声像作为生活和文本的中介,学生的写作才会有真情实感。
③文本编辑和多媒体编辑能力成为重要的表达能力。
有人说,通过互联网,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丰富多彩的“拼贴画”。人们可以通过手中的鼠标器,获取反映世界各个地方的信息,并将他们结合在一起,成为自己的创造。同样,从文本写作的角度讲,可以从计算机信息库中选择提取大量资料,然后进行个性化的结构处理和文字润色,完成自己的作品。这种人机一体化的阅读——写作能力显然是信息社会中极其重要的能力,也是需要从小培养的。
著名的学习、游戏软件《联想魔方》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这一软件设置了可以任意组合的56幅图片,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图片进行组合,编成一个故事,然后写出来;也可以点击参考文章,进行模仿写作。这样,提供故事,让学生有话可说,提供样本,让学生可以模仿训练,我们把它引入课堂,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同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还通过给画面、给词汇、给语段的方法训练学生写作,受到了学生普遍的欢迎。如三年级的作文课《课外活动》,要求摹仿课文《课间十分钟》写一次有意义的课外活动,而学生虽有过多次课外活动经历,但都缺乏细致的观察,描写显得笼统粗糙,我们通过播放经过剪辑的学生课外活动录像,提供描写课外活动的句子、语段,学生很快就有了较好的作品。 此外,我们发现,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纯文本的表现方式所占的比重陆续降低,由图像、声音传播的信息正在增加,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注意并学习之。我们引导学生制作网页,选配插图等,都是旨在通过这种训练,提高学生多媒体的表达能力。
鉴于信息社会理解和表达方式的变异,鉴于信息社会知识更新的高速度,读
写结合还有更多新的内容、新的做法,我们需要不断加强研究,才能使教育适应社会的需要,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六、网络作文教学案例设计与分析
众所周知,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既令人发愁,又无法摆脱的难题。无论是私塾教学中依靠学生自己感悟,还是现代班级授课制重在知识规律的引导,都是成效缓慢而结果难测的。网络的出现给许多行业陈规都造成了有力冲击,那么,我们这一代人能否借助网络这个现代高科技的魔法,来破解千年来留下的作文教学的咒语呢?这是一个很值得一试的研究课题。但是,从我所了解的一些情况来看,大多数网络作文教学探索的成果似乎不太被人认可。我觉得,并不是进行作文课实验的老师比不过其他老师,也不是大家对网络作文探索格外挑剔,要揭示其中的原因,只能从网络的特点本身来寻找。
在作文教学中,网络的功能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作为教师创设情景的工具;②作为教师要点指导的工具;③作为学生材料收集的工具;④作为学生文字输入的工具;⑤作为学生文本编辑的工具;⑥作为学生作品呈现的工具;⑦作为师生交流评价的工具。此外,网络还有相应的储存调用功能。
在作文教学中运用以上任何一种功能并不难,难的是把这些功能整合起来,使其构成一个有机的作文教学课程,并具有普适性。因为,同样写一篇作文,用电脑打字输入,用打印机输出,与用纸和笔直接写出,对于作文主要生产过程的运思并不是主要的,因而这两种方法对学生作文能力的价值并不会有本质区别;创设情景介绍要点可以用网络投影,可用普通投影,也可以用传统的板书。既然并不是非用不可的手段,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它的独特价值。
但是,是不是把网络所有的工具功能都用在一堂教学课中,就算成功的网络作文了呢,也不尽然。我看过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
第一课时:教师用网络的投影功能展示春天的各种美景;学生上网阅读两篇描写春天的优秀散文;网上讨论两篇文章的思路,风格;教师引导归纳优秀作文的思路,风格。
第二课时:教师用幻灯打出题目,《我心中的春天》;学生开始在电脑上起草作文;学生把文章传给老师;老师挑选几篇文章,用投影点评。
虽然我们可以把这样的课程模式叫做“读写结合”,但我认为,这堂作文教
学课,其实跟网络这个学习环境并没有多大关系。可以看出,前面的一课时等于是一堂阅读课,后面的一课时是传统意义上的作文课,又基本上没有用网络,因为在学生思考、下笔、修改等作文的中心环节上,都没有与网络发生必要的联系。所以,这样的网络作文教学,就显得很生硬,是为用网络而用网络,不是为作文而用网络。
真正把网络的功能集于一身,而又可以作用于作文写作过程的网络工具,应该是专门设计的作文教学软件。比如香港的实用文写作学习软件。
有感于香港中学生的实用文写作能力水平普遍不高,香港大学教育学院母语教学教师支援中心提出设想,运用带有学习训练功能的网络软件构成学习平台,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并在2000年首期推出了“投诉信教学软件”。
该软件的设计思想如下:
按照一定的文类理念,把投诉信分成几个构成要素:①有一定的表达模式;②有特定的目标诉求;③有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
然后,再分析每一种要素的表达现象,找出其共同的规则,构成学生的重点训练基点。如“表达模式”中可分为如下内容段或基点:①投诉概述;②投诉详述;③逐点质询;④施与压力;⑤总结;⑥落款。
最后,根据这些基点来设计软件的桌面结构。例如关于表达模式的训练,页面上一封呈现信息表达不清楚的投诉信,让学生根据表达模式的提示对此进行结构修改。软件设计了正误判读和激励功能,能及时评价、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根据岑绍基、祁永华、谢锡金《实用文教学——投诉信软件教学设计》归纳整理,《汉语文教学网络建构研究及课堂应用》245页) 这款学习软件比较好地利用了网络的展示功能、表达功能和记录功能,设计新颖,使用简单,并可以通过不断变换例文让学生反复训练,因此,它可以直接用于作文课的教学实际。不过,相对来说,投诉信是内容和结构都比较简单的文体,其他文体能否容易抽象出简洁清晰的写作训练要素,就不那么容易了。除此之外,学习软件向其他文体推广还面临一系列问题。这种实用信件学习软件相当于一个虚拟的环境。虚拟环境是预先设计的,而现实环境则随时在改变中,比如写春天,你可以把有关春天的词语、描写春天的文章全部收入软件信息库,但是却无法把春天的真实变化、把个人对
这种变化的细微感受预先设计成标准表达预先编进虚拟的网络,并由网络来评价哪一种描写更好。到目前为止,我所见的几套作文教学软件,都无法超越这样的障碍:即网络软件的简单程序与复杂作文过程的矛盾,不变的软件储备与变化的社会生活的矛盾。因此,这种软件在教学应用中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除非将来解决了电脑的思维问题,实现人机联网——这是将来若干年以后的情景了。 照此推理,网络作文教学应该另寻思路。
网络有许多辅助学习的功能,但对作文学习来说,其最大优势一是能突破时空的限制,二是提供个性化的写作空间,三是可以多种手段编辑呈现材料和成果。 目前,学生作文的最大问题是对写作无兴趣,拒绝写作,害怕写作。第二才是写作能力和技巧的不足。而网络的上述特点,则正好可以对症下药。如新加坡的天马行空学习网站,就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上。该网站结构如图。 该网站设计思想很值得借鉴:其一,定位明确,其口号就是“创意写作真好玩”,不限定主题,不要求字数,不规定文体,不设置障碍,不针对考试,鼓励学生有感而发,自由写作,一个片断,一句感想,一点评论都可以“上网”。其二,不是专门为作文课堂教学设置的,而是为练习写作而设置。学生只要有兴趣,可以在学校写,也可以在家里写。当然,教师也可以用它来进行课堂教学,比如怎样把能生的片断改造成完整的文章,换一种文体怎么表达等,不同意网上某个观点怎么与对方辩论等等。无为,反倒有可能无不为。
天马行空网站的做法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网络教学,除了可以在课堂上动脑筋以外,也不妨跳出课堂这个框框,把功夫做到课堂之外,说不定网络作文教学会出现新的景象。
长期以来,在我们的脑海里自觉不自觉会形成这样一种观念:教学是在课堂进行的,作文教学也一定在课堂进行。其实作文多数不应该在课堂上写,只因为考试在课堂,练习作文便也集中在课堂,与此相应,教作文、练作文也就理所当然在课堂。这是把非常态的东西当做常态的标准来施行,无疑会遏制学生作文的生命。把网络教学作文局限于课堂,本身就是对网络优势的限制。就拿它的互动功能来说,学生坐在一间教室里在网上讨论,固然可以给更多人以发言的机会,但是,个人发言的影响力却与发言人数成反比,何况口头发言与打字输入对人的语言能力的锻炼价值是没有可比性的。再说,作文理论知识的讨论,对以个性化
操作为主的作文并没有多少帮助。当然作为语文课型之一,也可以在课堂进行探索,但一堂精彩的实验课的成功不一定有好的教学效益,不一定代表改革方向。有时候为一堂课花很长时间备课,反复演练,网络教室,电脑老师技术支持,这些条件可以用在一堂课上,不可能用在所有课堂上。而单单一堂作文课,用网络来上与不用网络上,对于学生的作文能力并无大的影响。
其次,运用网络进行作文教学还要破除这样一个观念,追求网络完美。具体表现就是网络手段用得越多越好。比如出作文题目,用黑板写一下也没什么,一定用网络的投影工具打上去,就不一定必要。其实,网络虽然是一种有力的教学辅助工具,但就像教材、黑板,粉笔一样,现代课堂上少不了它。但是只有它,或只强调它,也是走极端,在任何学科内容的教学中,网络都有个适应性问题,用网络工具教作文也一样。我的体会是,相对来说,网络工具更适合课外交流,更适合指导以收集材料为重要内容的研究性论文,当然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具体应用可以不一样。但是在使用网络之前,应该想一想,我为什么要用网络。对于作文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是靠一招一式的创意、一朝一夕的改革就能见大成效的,非下长期的工夫不可,其中要学生多读、多写这些传统做法,仍然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所不能用取代的必由之路。利用网络辅助作文教学的主要价值,还在于怎么引导学生多读,激发学生多写等方面。
不管对作文还是其他内容的教学来说,网络是有利的教学工具,但不是万能的工具,也不是完美的工具,它只是一种常态的工具。我觉得对网络的态度,在积极主动的总原则下,一是我们要善于用其“常”,即把它作为日常教学工具,不是给别人看的,不是希望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而是教学内容需要,与教学流程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二是要用其“长”,不要贪大——大思路,大制作,大场面;不应求全——不分需不需要,不看实际效果。而应以一颗平常心代之,这样,则可能多少由之,取去得宜。
《根据音响编故事》网络作文教学案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指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共同完成课程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中,有效地改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是我们探索研究的新课题。一年来,笔者在课程整合理论指导下,对作文教学进行了大胆革新,取得了良好成效。现就《根
据音响编故事》网络作文教学案例,谈谈信息技术下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源不仅丰富多彩,同时还提供了最先进的信息组织方式,它可以根据人们的不同要求将文本、图形、图象、视频、声音、动画等多媒体信息有机地组合起来,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教学更具有直观性。 在进行《根据音响编故事》作文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设“夏日黄昏暴雨”情景:乌云密布,狂风呼呼,转眼间电闪雷鸣,大雨哗哗。骤雨过后,蝉声四起,青蛙呱呱„„这一直观的情景显示,使学生明白日常声音与生活息息相关。然后在学生模仿种种日常声音后,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讲述美妙动听的音响故事,并配以动画和音响。学生入迷了:生活中的音响可以编成美妙的故事呢!产生了跃跃欲试的激情。此时,让学生上网了解本次作文的学习目标,作文便有的放矢了。
象这样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在其它作文课也常用到。如参观游览某个地方,进行某项活动,玩某个游戏等都可以在计算机虚拟情境上进行。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创设情景,虚拟情境导入新课程,既使学习趣味盎然,又能直观形象地展示学习内容,从而有效地改善了学习,提高了教学效果。
二、启发引导,探索思路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渗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学习环境,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 水平的练习,充分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当学生明确了作文目标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阶梯练习,明确写作思路。让学生从网上提供的音响中选择几个进行联想,再运用画板和图画素材把联想到的内容表达出来。教师通过网络将部分学生的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归纳出想象的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修改自己的作品,品评他人作品。在这个环节中,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入了学习情境中,学生通过创作、欣赏、评价,明白了什么是想象,并在探索中明确了写作思路,为下一步的作文实践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三、网上作文,交互评价
作文是一门实践性的课。学生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确定了自己的写作思路,就要进行作文实践了。同学们都根据自己的作文主题,从网上查阅、收集有关资
料,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然后运用WORD 写作,再把自己的作文发送到校园网站,老师指导同学们欣赏、评价。
在这环节中,网络计算机教学的开放性,互动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学习情境中,课堂活泼生动,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创造性。
四、总结反思,延伸课堂
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十分有限的,信息技术教学的不受时空限制性给教学拓展了极大的空间。在结束一节课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总结反思,抓住学生霎那间的灵感和顿悟,鼓励他们以这个问题为基点,拓宽学习渠道,把求知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时空,作深入的研究学习,延伸课堂教学。
根据“生活中有些音响不仅不美妙,甚至是生活噪音”这一思维火花,确立研究主题“消除生活噪音”,写作主题“创美妙音响”,让学生成立研究、写作小组,将课堂延伸到课外,把书本知识与社会信息结合起来,大胆想象创造,尝试改革创新。让课堂上形成的微澜,吸引学生纵身游入生活的汪洋大海中,去搏击风浪,汲取营养。
“设境激趣,启发探索,写作评价,总结延伸”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特点创设学习情境,使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性得到了体现,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作为帮促者的教师也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有效地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了信息技术与作文教学的完美整合。
网络作文课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使学生得到有效的肖像描写的作文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肖像描写的目的和作用;使学生了解掌握肖像描写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过程和步骤:
(一)第一步:经验(作文写作初体验)
第一次作文体验:
1、“课外作业”总题目:《一个老人》(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作适当的调整)
2、要求:①不少于6段,不少于600字。②先观察30分钟左右然后写作。(建
议采用“组合观察法”。)③在6段中至少有1段是关于写作对象的肖像描写,该段文字不少于100字。④建议观察对象是自己不认识或者是不熟悉的人物。
3、教师网上批改。
4、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直接感性评价)
第二次作文体验:
1、片段作文题目:《父亲》
2、要求:①仔细观察罗中立的《父亲》这幅油画。(建议学生自己课前上网观察。)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
第三次作文体验:
1、片段作文题目:《一张惊恐的脸》
2、要求:①仔细观察《惊恐》这幅照片。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交流、评价作文。
说明:这一步的绝大部分工作应该在上课前完成。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有简单的提示,或者是简单的展示。
(二)第二步:解释(自我分析作文体验)1、请一同学朗读其中一两段。
2、请同学迅速评价。(说出自己最欣赏的一段的理由。)
3、点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与人物的特征相吻合。
4、教师应引导:人物肖像描写应写出人物特征
说明:①时间控制在8-10分钟左右。②应该积极发挥学生的感性评价和认识,但是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抓住学生思考的火花,引导学生的思维。③另外:教师在正式上课时应该向学生简单点明肖像描写尤其是脸的描写的重要性。(活跃点一)
(三)第三步:结论(师生交流得出结论)
1、总结:肖像描写要抓住人物的特征。
说明:也可请学生用一句话(30字以内)概括自己的某一点(只需每个人一点即可)想法。(通过课堂讨论)(限时2分钟)(活跃点二)
2、肖像描写应该注意的是:
写出人物的年龄特征;写出人物的身份特征;写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写出人物的
思想感情
观察要仔细,用笔要细腻;精雕细刻人物的眼睛;巧用修辞(例如比喻),妙用联想和想象
说明:①可以先请学生讨论,也就是从“经验和解释”中抽取简单的总结。然后将这些内容在课堂讲解中以较大的字体展现,并且请同学口头补充。②时间控制在6—8分钟。
(四)第四步:应用(作文再实践)
1、网络片段作文总题目:《体育人物肖像描写》
2、要求:①仔细观察老师提供的几幅近期新闻人物的肖像描写,选择其中的一幅作为自己的写作对象。(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前上网或通过其他媒体了解和欣赏。)②不少于3段,不少于200字。
3、请学生适当交流、评价作文。
推荐阅读:《读者》22期的一篇文章:韩少功《面容》。(如果时间允许,还可以请同学们一起来阅读或者是温习一下这篇文章。)
说明:①写作时间最好控制在8分钟左右。②请学生多交流。如果学生已经写完,就可以马上建议他自动浏览其他人的文章并且做出恰切的评价。
一堂网络作文训练课
一、教学目标:
借助网络环境,拓展写作思路,完成作文构思。
二、教学两点
重点:利用网络资源,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协作学习、讨论交流、拓展思路、完成构思。难点:如何拓展学生思路,如何解决网络资源的无限性与教学时间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三、教学方法
1、借助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平台,创设主体性学习环境:引导学生围绕话题,拓展思路;师生互动,网上讨论交流:学生构思习作,教师适时评析点拨。
2、引导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浏览、选择、获取与课堂学习内容相关的有用信息,以协作互动的方式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发散思维,完成构思之目的。
四、教学设想
1、教学原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不是通过老师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
2、教学时间:60分钟。
3、教学准备
教师搜集资料,建立话题作文训练网站。网站由下列栏目构成:①题型特点(主要介绍话题作文的题型特点、写作思路、写作注意点);②高考题例(列举近三年高考话题作文题目);③高考范文(收入1999年至2002年高考高分作文近20篇);④名家指路(收入《怎样写话题作文》等名家指导文章多篇);⑤思路拓展(提示几个话题的思路拓展示意图);⑥高考演练(提供几十道高考话题作文模拟题及相关提示);⑦参考资料(收集与本次训练话题相关的几万字的参考资料);⑧友情链接(提供一些相关网站的链接)。
五、教学过程
(一)进入“网络教学”平台,交代本课教学任务
1、学生以昵名登录,进入教学平台。
2、教师导入:写好话题作文,关键在于能否根据话题内容,选择恰当视角,开拓写作思路。这一课,我们要继续借助教师的个人网站所提供的资料,通过网上的讨论构思,达到拓展思路,完成“训练题二”的任务。话题材料:放眼今日天下,现代科技的发展风驰电掣,现代科技力量也不啻是鬼斧神工。但越来越多的人发现,网络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以及纳米技术等一些20世纪最前沿的技术,在带给人类财富、舒适和便捷的同时,也把一系列难题摆到了我们面前。请以“科技”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写你的看法、体验、感受,也可以编写故事、寓言等。所写内容必须在“科技”范围之内。文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字数在800字左右。
(二)实施训练
第一步:查看“思路拓展”专栏,参阅“思路拓展示意图”,指导拓展方法。 就话题而言,其内容是无所不包的--宇宙的、世界的、社会的、人生的,但若把
这些问题作一番抽象的分类,则可以分为类、因、果、法四大范畴。即意义、原因、结果、方法。我们可以抓住其中的、自己有话可说的几个要素去拓展思路,进行阐述。如果写记叙文,则可以再联系时间、空间、感性等方面进行构思,快速成文。
第二步:提出讨论主题,网上发表各自的见解。
1、以浏览的速度选择查阅教师在网上提供的相关资料,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就“课内讨论”主题,“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在网上进行讨论、发表见解。可以互评,但一定要有理有据。
2、教师参与讨论,并及时发表引导性意见。
①放眼今日天下,现代高科技的发展真如风驰电掣,现代高科技的力量也不啻是鬼斧神工。高科技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使许许多多的“不可能”变为“可能”,又使许许多多的“可能”变为现实。什么“克隆”绵羊多莉的出世,什么火星探测器的远行,什么超级电脑“深蓝”战胜了国际象棋“棋王”卡斯帕罗夫等等,哪一件不让芸芸众生瞠目结舌!但是科技的发展就一定是人类的福音吗?是增加了人类的福祉,还是毁灭力量?这需要我们对科技本身及其社会后果作出深刻的反思。
②科学技术是人类战胜自然、改造自然的武器,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的每一次发展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飞跃,都是人类征服自然、征服自身的划时代的胜利。在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初期,正是由于青铜器的铸造和铁器的使用,才使得社会财富成倍增长,引起社会形态的变化;在18世纪的工业革命中,正是由于蒸汽机技术的广泛应用,才使工业革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从而使资本主义世界的财富翻了一番;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正是由于以使用电器为主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影响,才极大地促使了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复苏和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促使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加和人民生活的根本改善。因此,科技发展的有利之处是显而易见的。
③恩格斯曾说过这样的话:“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对自然的胜利,因为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都会给予我们报复。”譬如,轰动全球的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可以解决诸如快速繁衍生物个体、改良生物品种等重大问题,但基因修饰将使人们因有遗传烙印而经受程度不同的遗传歧视。克隆人、改良人的出现,必然会导
致家庭的解体、亲情的错位、人伦关系的混乱以及纲常道德方面的严重危机,使社会整体结构遭到全方位的破坏。用5000万美元建造的基因武器库,其杀伤力将远远超过用50亿美元建造的核武器库。只需20克“热毒素”基因毒剂,就可威胁全球上亿人的生命,威力比核弹大几十倍。因此,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
④其实,科技发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不是一个对技术本身说‘是’或‘不’的问题”(著名生物学家里夫金),而是一个“说是就是,说不是也不是”的难解之题。而“是”与“不是”的关键在于人,即取决于人抱着怎样的目的、采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发展科技、利用科技。寻求科技与人类需求的完美结合,是人类永不疲倦的话题。面对科技发展带来的种种复杂状况,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要想方设法减少和消除其负面影响。也许将来有一天,超级科学成就会毁掉人类生存的这个美好的星球;也许我们聪明的后代会从容地应付它所造成的一切。我相信,人类既然有能力开发出先进的技术,也必然有能力驾驭和控制它。只要我们携起手来,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等待我们的一定是未来灿烂的朝阳。
3、学生在网上阅读大家发表的意见,选出自己认为谈得较深刻、较全面的作上记号(教学平台上有此一项设计)。
4、教师借助“平台”对学生选出的意见进行排序,选出“人气指数”最旺的。
5、教师对“人气指数”最旺的一些讨论意见进行点评。主要观点如下:
①科学技术原本是“中性”的,它之所以成为“双刃剑”完全在于人性本身的善恶两重性。
②减少和消除科技发展的负面影响,既不能完全依靠科学,也不能完全希冀于技术进步,更不能全部指望疏阔的法律条款、国际公约,或是相信约束力十分有限的道德良知。要实现科学技术与人类需求的完美结合,就绝不能忽视从心灵上抑制人性恶的一面。
第三步:构思。
1、让学生在第二步训练的基础上,进行自己的文章构思,教师适时作出评点。
2、学生“发表”自认为写得较好的“构思”,教师对学生的选择结果进行排序,选出“人数指数”最旺的。 3、教师对“人气指数”最旺的几篇“构思”从立意、选材、谋篇、表达等方面进行评点。
(三)作出总结,提出要求
1、学生在课后完善构思,完成习作,并在“课外讨论”栏目上提交。学生可相互评点。教师批注指导意见。 2、老师择优在校园网络的“个人空间”栏目上发表,供学生课后阅读。
3、学生在课余可参阅“高考演练”提供的训练题及写作指导,进一步拓展思路。
4、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利用教师话题作文训练网站上的“友情链接”,查阅一些中学作文网站,扩大自己的写作视野。中学多媒体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提示
有人认为作文讲评是作文教学程序的终结。而事实则不然,成功的作文讲评课要比其他环节更重要。因为讲评是对学生作文的评点,恰当的评点对增强学生最作文的信心,培养兴趣,提高作文水平有着承前启后,举一反三的作用。利用多媒体进行作文讲评,大大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环境,提高讲评的效率。多媒体作文讲评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1、设计意图:
本次讲评课的内容是对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第一册作文第四单元《读后感》进行讲评。由于本次作文的目的是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多读多写是写好作文的有效途径,掌握读书的方法,能写出较好的读后感。因此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课型特点,在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评时,要把握好以下几个要点:①要多肯定,多鼓励学生的长处。②要面向全体又要有针对性。③注意讲评方式的灵活多样及多媒体出现的时机。④ 要评中又改。
2、确定目标:
①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多读多写是学好作文的有效途径。② 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和写作能力。
3、环节安排:
主要教学环节是“讲――议――评――改――练”。讲的主要是多读多写与作文的关系。议的主要是学生对读写的认识及读书的感受。评的主要是学生作文的优缺点,通过多种形式的评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的主要是个人的作文。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提高写读后感的能力。
二、课件制作
1、资源配备:
A、音频主要是起始页面的背景音乐(从自备素材库得到)。B、图片起始页面的图片(通过FLASH自制)
2、过程略解:
第一步:起始页面。页面说明:此页面通过色彩鲜艳的字体及一目了然地学习按钮,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先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情境。制作要领:①在powerpoin 中新建一个文件,命名后保存。②再用FLASH或其他制图工具绘制该页面。③制好的图片插入powerpoint
第二步:导航页面。页面说明:此页面是课件学习的导航界面。告诉学生讲评课的内容,同时也告诉学生课件学习的内容。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文字,调整字体、大小。②绘制或插入导航按钮,并注明按钮内容。
第三步:介绍写作知识。页面说明:在讲评前,先领学生学习了解读写知识,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多读、多写及“悟”对写好文章的作用。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标题,并将标题进行超链接。②插入文本框并设置背景颜色,在输入读写知识。③插入导航按钮。
第四步:例文评议。页面说明:从学生写过的作文中选取一篇有代表性的文章,作为例文进行评点,制作要领:①先将幻灯片设计成作文纸形式。②再将作文和简评栏设置不同颜色,输入文字。③文章有两页,因此设计翻页按钮。
第五步:评议提示。页面说明:此页是对学生评议这篇文章时的一些问题提示。便于引导学生评议。制作要领:①输入未写完的文章和评语及参考问题。②设置翻页按钮和导航按钮。
第六步:训练参考。页面说明:在讲评完之后,根据学生实际,为学生再设计一些训练题,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制作要领:①输入有关文本。②插入导航按钮。
三、操作要领
1、在运用该课件时,要注意课件页面的出现时机,有些内容是需要教师作语言上的补充。
2、要根据课件显示的内容进行深入的讨论,教师做好调控。
3、在进行例文讲评时,教师可充分利用的powerpoint 的绘图笔功能进行评点
四、 预想效果本课充分发挥powerpoint 的各种功能,调动学生参与作文修改的积极性,在修改中学习读写知识,又利用有关的写作知识指导学生写作。效果甚好。
中学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教学教学设计提示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将人类带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尤其是网络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也为作文教学注入了新的内涵. 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就是这个时代教育的产物。其特点是:以多媒体网络为写作环境, 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与创造能力。成为“具有全面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富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品质的新一代人才”。
多媒体网络作文的四大优势:①多媒体网络的技术优势,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自觉地做“思维体操”。②多媒体网络的丰富资源,为学生进行创造提供快捷的服务。③多媒体网络作文给学生以充分的自主,便于学生创造。④多媒体网络作文贴近学生生活,关注现实社会,注重实用。
多媒体网络主体作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构想
1、设计意图在新课程标准里,都明确规定了教学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在新课程标准里还特别指出要“充分考虑计算机网络和多媒体等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带来的有利条件,从而呈现出新颖、即时等新的特点”。而多媒体网络主题作文正是体现了新标准的要求,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条新路。
2、确定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及多媒体网络的优势,确定了如下训练目标:①培养学生观察生活,探究周围自然和社会问题的兴趣,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性学习的体验。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能使用多媒体网络进行信息、数据的搜集,文献资料的查阅及分析处理加工信息的能力。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科学探究的精神与方法。
3、环节安排主要教学环节为“确定问题情境――提出解决方案――搜集资料验证论题――得出结论进行创作”四个阶段。确定问题情境:主要是让学生明白研究问题来源于我们身边。提出解决方案:主要是让学生领会主体作文写作的过程。
搜集资料验证论题:主要是让学生明白主题作文写作的方法。得出结论进行创作:经过以上的过程后,进行最终的写作成文。
二、课件制作
1、资源配备
A、音频主要是起始页面的背景音乐(从自备素材库得到)。B、图片起始页面的图片(通过FLASH自制)另外在搜集信息的教学环节中图片或图表主要通过网络下载。2、过程略解
第一步:起始页面。页面解说:此页面通过色彩鲜艳的字体及一目了然地学习按钮,还有优美的背景音乐先将学生带入创作的情境。制作要领:①在powerpoint 中新建一个文件,命名后保存。②再用FLASH或其他制图工具绘制该页面。③将制好的图片插入powerpoint 。④调整好图片之后,在图片左边部插入文本框形成课件的学习导航按钮。⑤加入背景音乐。
第二步:出示作文主题。页面解说:该页面是本次作文的主题。使学生明确作文的内容。 制作要领:①通过在幻灯片上直接输入文字及插入艺术自行式突现作文主题,引起学生注意。也可将该主题加入超级链接,对该主题进行解释。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三步:显示参考问题。页面解说:该页面显示了与本次主题作文相关的问题,供学生在讨论调查研究时使用。制作要领:①选择powerpoint 中的幻灯片模板如图,输入相关问题。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四步:写作方案提示。页面解说:该页面是对如何进行主题作文的方法及过程以图的形式告诉学生。使学生一目了然。制作要领:①在背景中插入文本框,并输入相关文字。②对文本框进行排列连接。③根据需要可将文本框进行链接设置,对文本内容进行解释。④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五步:范例片段赏析。页面解说:此页面式为学生进行主题作文提供一个范例片段,可由多张幻灯片组成。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作文范例片段。②在一张幻灯片上制作调查量表。③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六步:搜集信息。页面解说:此页面是为学生提供搜集材料而设置的。主要是与本次主题作文的相关的网站。制作要领:①在幻灯片上输入相关网址,中英文对照。有些网址会自动形成链接。②制作或插入导航按钮。
第七步:试写初稿。页面解说:此页面为本课件的最后一页,就是进入网络写作。 制作要领:①输入一段提示性语段。②将“试写初稿”进行链接设置,使其与word 或其他写作软件相连。③也可适当加入背景音乐,引导学生入境。④制作返回起始页的按钮。
三、操作要领
①在制作该课件时,要凸现人机交互的灵活性,学生可以借助可见进行学习和写作。②无论是图片的选择还是背景音乐的选择,都应该有利于学生的写作。③要能突出利用网络进行作文的优势。比如写作方案的提供,信息的搜集都加入网络连接,使学生能及时查阅资料。
四、预想效果
本课件在制作上尽可能地体现了利用网络写作的特点。比如课件所提供的范例数据,还有写作方案以及信息搜集的网址连接等。同时,本课件还侧重在辅助学生自己,利用该课件进行主题作文写法的学习,并通过课件进行写作。(说明:本案例还有配图说明,由于发布功能问题功能,只好以文本形式。此案例已编入《中学语文多媒体教学一点通》一书)
浅议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作者:周建祥 质量推进年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2 更新时间:2006-3-6
社会的网络化、信息化,变革社会的力量是知识信息,扩大知识、大量生产知识和提高人的整体素质,将是生产力提高的关键,因此素质教育也就成了现今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语文包含语言和文学。语言是交流的工具;文学含着思想、文化、情操等综合素质的人文因素。作文恰恰是一个人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以作文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切入点是必要的,可行的。
而要使作文教学体现素质教育的特点,则必须在作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中寻找结合点而当“多媒体”与“网络”结成联盟便产生了“多媒体网络教学”。这一
教学形式扩展了单机多媒体系统的功能,实现了网上多媒体信息的传递与多媒体信息资源的共享。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特有的优势使其成为在作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
一、网络文学对作文教学的启示
网络创作形式的出现,不单对现有文坛是一个冲击,对我们的语文教学也是一个冲击。尽管网络创作还有不少缺点,但从网络文学创作审视传统作文教学,对作文教学确有启发之处。
首先是更加强调写作的自主性,在写作中张扬个性。写作过程是学生心理和感情的体验过程。传统作文教学习惯于用一些公共模式去要求学生的写作。学生作文缺乏个性语言,不敢大胆的表述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因而也就磨掉了学生对世界的感觉和感知。网络文学创作犹如“假面舞会”,写作者进入自由宽松的写作状态,不受题材、文体的限制,由过去完全的被动转化为自始至终掌握着主动,可以充分发挥个人才智,以个性化语言去充分表达。
其次是更加突出写作和生活的联系。传统中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着两大弊端:一是写作同生活隔离,一是作文同心灵无关。过分程式化的作文毫无生气。网络文学以“生活、随想、感受”为主题写作,对传统作文教学有一定的启示。因为学生感悟生活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根本所在。“为生活而写”,引导学生真实、真切地关注生 活、感受生活、体察生活成为新时期作文教学的新思路。要使中学生作文真正成为人际交往和生命感受的过程。
第三是作文教学方式手段的变革。传统作文过分评分化,突出班级同学间作文对照的教学模式,对学生构成一定的压力。网络文学创作开放性、随意性的特点,使创作者无评分焦虑之感,水平能较充分的发挥。因此,传统命题作文教学也要在适应性开放性上下功夫,要为学生创造展示其创作成果的舞台。
二、作文教学与文化素质
作为一个写作主体有了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和独立的主体意识以后,接下来我们要讨论的是写作主体的第二个必备要素——文化素质。文化素质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生活积累、学识储备、语言修养。
(一)生活积累
作文是一种特殊的脑力劳动。作文能力是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概括加工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综合体现。因此教师也应千方百计指导学生走出课堂教学的小天地,丰富他们的生活内容,使课内、课外、学校、家庭、社会大融合。而合理利用网上资源,无疑为学生观察世界、了解生活打开了一扇神奇之门。
现在多数学生有时间宁可上网,也不去读些课外书。教师可以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充分利用网上资源来丰富个人的积累。可以在服务器上为所教班学生每人建立了一个文件夹,让他们把上网时所看到的有所感触的材料复制到个人文件夹内,以备查看。教师定时查看学生个人文件夹,根据他们下载资料的数量、内容及个人作品的情况给予评定和指导。经过一段时间的积 累,学生的写作就不会再是老生常谈了,一些时鲜的话题就会出现在学生的笔端。“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开阔了眼界,贴近了生活,写文章时自然觉得有话可说。
(二)学识储备
在网络信息时代的今天,谈到增加学识,开阔视野就不能不说互联网信息的浏览。多媒体网络技术集文、图、声、像、色为一体,其所包含的信息量,提供的教学资源是任何教材、任何教师甚至任一图书馆都无法比拟的,它给学生获取学识创造了又一条有效途径。在这一环境中,学生只有具备获取信息、更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控制和掌握所需信息。因而,学生的学习更需要的不是机械地记住什么,而是学会使信息经过加工后成为有用的知识,成为可再生的资源,具有审视判断和创新的能力。传统教学重在使学生继承已有知识经验,以学生记忆知识的程度来评价学习、评价教学。例如讲授应用文写作格式——关于标题的设置问题
(应用文标题排列要做到对称、美观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唯一的主体,只能借助“嘴皮 +粉笔 +黑板”把要教学的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获取在这一知识,印到头脑里,并且马上记下来,但到底怎样的标题才算是美观、对称,在实际应用时却仍不知如何处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调动学生的眼、耳、手、脑同时工作,马上点击鼠标,设置标题,从Internet里调出一篇篇文章,分析这些文章标题的特点。这样学生才可以设置出如“宝塔形”、“倒宝塔形”、长短一致的“双平行线形”、或“三平行线”等各种美观、对称符合要求的标题。
有的标题还要镶饰花纹、图案。由此可见只重分析理解,忽略知识来源和应用的维持性教学必将导致思想的僵化,视野的狭隘,不能运用。因此教学必须改变以记忆程序为指标的评价原则,充分培养学生的注意、想象、思维、判断等认知能力,培养他们对各种信息正确判断、选择、理解及运用信息创造新知识、新思想和新观念的能力,使其拥有更丰富更灵活的学识储备。
(三)语言修养
作为写作的工具和构成文章的要素,语言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写作者在进行语言学习时首先要知道它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和锻炼才能获得和掌握的。这个艰苦的过程就是要阅读大量文章,尤其是经典性文章,悟出作文的某些规律。 的确,阅读是重建文章的智力活动。是读者从作者的精神产品中提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心智能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大脑要借助内部言语对文字信息进行一系列的思维活动:从形式到内容,
从内容到形式。在这个过程中,阅读者的思考力得到增进创造精神得以发展。”
书面上的文字符号对阅读者来说是一种外部语言,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把看到的外部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的过程。因此,阅读是具有内潜性的观念活动,是重建成文章的智力活动。
多媒体网络教学使师生处于一个开放的互动的审美心理场,学生情绪振奋,思维解放,参与主动,他们的思维随着情境而向四方发射,联想与想象自由而不受羁绊,智慧的火花不断引燃,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优于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
因此,对于网络时代的语文教师而言,应该好好利用时代为作文教学创造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在作文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它不仅适应学生的心理特点,拓展了学生写作思路,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而且能有效地融入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网络时代”的作文教学
罗海燕
“网络时代”的影响已经深深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对初中生而言,“网络“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正如前一些时间热映电影《网络少年》中所讲到的初中生因痴迷网络游戏等而荒废学业;一方面网络已经积极地构成一个“信息平台”推动着初中阶段的学习求知与心理健康成长。本文主要结合自身十多年来在中学语文教育的实践,针对网络这一新资源展开一些思考,谈合理利用好网络来提高中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读”与“写”
写作水平的提高,取决于“读”与“写”。
阅读既包括老师课堂上“精讲”的一些篇目,也包括同学们课外之余所涉及的各种领域的书籍。我们所学的课文有许多范文都是作者对人物或动物细致观察写下来的真实素材。如《一面》中对鲁迅的描写,《鹤群翔空》中的鹤群飞翔姿态的描写,鹤鹰搏斗的场面的描写,只要认真阅读,积累素材,就能变为自己有用的东西。
写作是先要有所积累的,阅读是“积累”的一种方式,看什么书是因人而异、因时而异的。任何读物都有可能对你产生重大影响。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我们应该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最有效的阅读上。这种有效性在我看来,就是阅读人类历史上存留下来已经经过时间考验的“文化经典”。初中学正处于对人生与艺术初涉阶段,好的引导与阅读可以提升他们对生活与艺术的感受力,从而转化为一种较有层次的语言表达与写作能力。
以往我们都给学生推荐许多经典的篇目,让孩子去课外阅读。现在对城市内绝大多数家庭而言,基本上电脑已经像各种家用电器一样,成为生活与娱乐的必备品。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上丰富资源来达到推动同学们“课外阅读”。
网络资源是一个“知识大拼盆”。成千上万的信息与作文素材皆在网络中可以找到。这里有的来自名著经典,有的来自同年龄人的优秀作文。基于初中学生容易对新事物产生兴趣,我们可以在作文训练之前,让同学们去网上大量阅读。比如,讲到鲁迅,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用“百度”找“鲁迅全集”与鲁迅相关的评论文章来读。讲到现代诗歌,我们可以让学生上网自己找济慈、叶赛宁、毛泽东、郑愁予、江河其它诗歌来阅读。不过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也是教师与家长担心的就是,孩子们读得“懂”与“不懂”。从孩子接受的角度讲,的确存在这样
一个问题,但是多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我们教孩子的不仅是知识的“懂”,而是教会学生去感受艺术的兴趣,后者更倾向于学生审美方面的教育。语文,既是语文知识的教育,也同时是审美的教育。孩子阅读多了,它自然会在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多了对文学感受与认知的可能性。
我们可以利用作文训练的课堂,拿出同学们阅读的素材进行交流与讨论。这样,便于形成一个趋近的“阅读共识”。
文章写得好的同学,可以说没有一个绕得开广泛课外阅读的。网络进入初中生的生活,为他们提供了阅读上的便利。当然,作为老师也可以事先选好一些经典的网站,推荐给他们。我不太倾向孩子们过多地阅读同龄人的作文,以及《青年文摘》与《读者》上面的作品。阅读他们的确可以在短期里提高写作水平,有速成的功效,但不利于孩子长期与更远的写作能力与水平的提高。所以我较提倡孩子直接大量阅读古今中外的原著,然后进行课堂交流。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曾说:“学以为耕,文以为获”。这是说阅读是写作的先导,没有阅读的“耕耘”就没有写的“收获”。阅读上去了,自然会有写作的冲动。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同学们在一个相对的作文范围内鼓励同学们整理阅读的素材,以及情感上的感受,去试图表达他们的阅读与生活感受。杜甫所说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读百篇,其义自见。”书读多了,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胸有成竹,得心应手。
“玩”与“自觉”
这地方的“玩”,也同样需要利用“网络”。
今天纸质阅读,已经遭受了种种挑战。我们不作纸质书籍与阅读文本的优劣比较,我们只是利用网络的有利一面,来扩充与补充我们不能找到的纸质文本阅读。网络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同学们已经写出了自己的作品,语文老师可以申请一个公开的同年级作文BBS ,鼓励同学们将自己的习作张贴上去,或者鼓励同学们自建个人博客,通过这样的“公共空间”,来培养孩子们写作之后的成就感。我每教完一篇课文,就布置与课文相关的小作文训练题,课后让同学们利用网络写下来,然后贴到班级BBS 或者个人博客,以往一般要求写在作文本上,现在可以利用网络来完成。有时候我们还举行链接文本比赛,大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让学生写出作文题的题眼及作文的提纲,有的则写续写部分,有的进行
改写训练等等,经过多方面的训练,写作水平相应地得到很大的提高,学生写作的情绪也日渐高涨,并自发地开展了写作竞赛活动。这样也可以对整个班级有一个较好的“带动”作用。“BBS ”、“个人博客”都是一些网络新形式,事实上已经有许多初中生成了这些新形式的尝试者。“BBS ”就像我们平时让同学们互评的作文本,大家可以通过跟贴形式来点评同学的作文,老师也可以将自己的意见跟在上面,与同学合理交流。“个人博客”,相当于私人日记。传统的作文训练,也重视通过记日记来达到提高作文写作水平。“个人博客”,是一个人的私人空间,但是因为它合理了调动了超文本等形貌,比如艺术图片,比如优美的视频,这些催生了同学的想像力,对写作水平与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种“玩”,不会像作文评讲与训练课那么严肃,而是充满了活跃与自由气氛,无形中成为一种积极的写作力量,推动着孩子们的“向上”心理,从而带动网络公共空间的有效阅读与写作。久而久之的网络上的自我表达与写作,他们会渐渐转化为一种自觉,特别是在阅读优秀的文学经典与同龄人的优秀作文之后,他们无形中也会对自己有了高的写作期待,渐渐转化为一种自觉性的写作。
“美”与“思想”
“美”与“思想”是作文之外的功夫。老师与学生除了利用“BBS ”,还可以利用“QQ 群”展开全班内部写作交流与心灵对话。有效的聊天同样指向美与思想的交流。不过老师要善于引导,不能使话题滑入过于日常的生活层面。有质量的“话题”,会无形也可以提升学生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更为直观与及时的交流,同样可以推动他们的写作思维与思想高度。
今天的语文教育很大程度上需要我们摆脱过于意识形态化的工具性教育。语文,是知识的教育,更是审美与培养灵魂的教育,是人的教育。初中作文的阅读与写作教学,就为我们这样的教育理念提出了合理的实践可能。
我们应该重视孩子们对经典的阅读。让初中生尽可能地阅读文学经典,也在于培养他们对语言、美与艺术的感受能力,对哲理与理性思考的能力。让阅读回归心灵,回到美与思想这些层面上来。同学们在阅读中提升自己对美的感受力,同时也培养了一种审美趣味。大量的趋向心灵的阅读,会无形中提升初中生课外阅读的高度。长期的文学经典的阅读,也会提升他们自我表达的水平。事实上我
们区分一篇作文就是看他的语言与思想。文学经典的阅读可以深化我们对语言的表达与思考能力。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我们打破了阅读的空间与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从而使得阅读、写作、交流与提升皆成为可能。我们可以在同一个晚上,不需要坐在同一个教室,却可以进行阅读讨论、作文点评、美与思想的心灵对话。
可以这么说,这些网络方式的合理运用,既达到有效地提升初中生的课外阅读与培养写作能力,也同时回避了网络游戏与聊天等不利一面。新的形式理性运用,必然会以新的面目提高学生的阅读与写作兴趣,从而带动学生水平的提升,特别重要的,就是在网络阅读中,教师应该在阅读与写作方面加以正确的引导,从而使他们循着正确的思维与路径,既达到作文提高的目的,也达到育人的目的,使他们最终成长为热爱美与思想、感受美与思想的新时代的中学生。
(江苏省宝应县安宜初级中学)
网络时代作文教学探索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如何引导学生乐于作文、善于作文,是语文教师最头痛的事。这几年我探索通过校园网、互联网进行作文教学,更好地提高了学生写作兴趣,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和写作速度,教学效果很好。下面是本人进行网络作文教学的做法和心得。
一、通过网络更大地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学生为什么怕写作文?一个重要原因是,学习紧张,生活经历简单,生活单调,无法燃起写作激情,不知写什么,无事可写,无话可说。在网络条件下,学生可以透过网络这个窗口观察社会、了解社会,而且网络还能提供图像、动画、活动影像等,更能触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想象力。
南亚海啸发生,我从网络上搜集相关的报道、图片、各地捐款的录像等,用poworpoint 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听觉、视觉等感观刺激,激发学生写作激情。学生的写作激情被煽动起来后,让学生通过网络搜索各方面关于南亚海啸的报道。网络强大的搜索和筛选功能,可让学生对海啸的产生、后果、影响、产生原
因以及灾难预警等各方面都能深入了解,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写出来,再也不会出现无事可写,无话可说的现象。
黑龙江沙兰水灾发生后,我通过网络搜集各种材料,制成课件。当学生看到死亡的惨烈时,看到水灾遇难学生留下的手印时,特别是当学生听香港凤凰台“文涛拍案”那充满激情的谴责时,好多学生都为之动情,为之流泪。这时让学生写作文真是水到渠成,文思如潮。
二、通过网络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网络改变着学生的阅读方式。由于条件所限,传统的阅读方式中,普遍存在学生的阅读面窄、量小的情况,因而造成学生阅读兴趣不高、阅读能力差,阅读效率低等现象,而且因为怕抄写,学生极少做读书笔记,作文素材的积累较少,写起作文就“无米下炊”了。网络阅读以其容量大、内容丰富,可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使学生在阅读内容的选择上有一定的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因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指导学生进行网络阅读的同时,我指导学生建立素材库,下设几个分类文件夹,并将搜集到的资料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引导学生通过辩论会或谈天说地、精彩瞬间、佳作赏析等形式将自己所看到和搜集到的知识互相交流;引导学生进行资源共享,让大家把搜集到的资料共享。这样,学生作文时就再也不会“无米下炊”了。我还指导学生积累优秀范文,从优秀范文的思路以及写作方法中得到启示。
三、通过网络作文改变写作方式
这个变化首先体现在书写工具上,由以往的纸笔相触变成键盘操作;其次体现在写作过程中,以往写作中的酝酿、草稿、修改等程序在电脑上可能完全被打破或重新排序;再次体现在文本形式上,由过去的手稿或印刷品变成了网络页面、电子邮件或软盘,人工字迹不复存在。由于这些特点,电脑(网络)写作在写作速度上大大优于传统写作方式。同时由于电脑的独特性,学生创作时对于不同的内容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字体、字号、颜色等都可以作相应的调整。
在文章的写作步骤上,电脑作文也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作文步骤,学生必须要按开头—主体—结尾进行,特别是限时作文,必须认真构思好文章结构才能下手。而很多学生最怕文章开头,往往开头被卡住,就写不下去了。电脑作文,学生可以打破写作步骤,随意下笔,从自己感受最深刻,最容易入手的地方动笔,最后根据文章格式的需要整理、完善文章结构。网络作文中,学生还可以根据需
要插入音像、图片、动画等内容,这些东西只要鼠标一点击就可以搜索下载。有的学生还在文章完稿后加插页眉、页脚、精美背景、录像等。
四、通过网络作文改变文章修改方式
写文章的能力很重要,修改文章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俄罗斯文学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作家最大的本领是善于删改。谁善于和有能力删除自己的东西,他就前程远大。”古今中外的名家没有不重视修改自己的文章的。曹雪芹完成《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列夫•托尔斯泰写《战争与和平》七易其稿,写《安娜•卡列尼娜》竟修改了十二次;可见,重视文章的修改,对提高文章质量和写作水平,都很重要。
所以作文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提高修改文章的能力。叶圣陶明确指出:“‘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该属于作文的本人, 所以我想, 作文教学要着重在培养学生自己改的能力。”他认为“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 这是终身受用的”。
但是过去的作文教学,忽视了指导学生修改作文这一环节,教者的失误,也是传统作文形式本身的局限。传统作文以纸为媒介,作文修改以牺牲文面和增加抄写负担为代价,这使得学生不愿意对作文进行深入的和长期的修改,从而严重影响了作文质量和写作水平的提高。网络条件下作文,计算机对文档的处理功能十分强大,操作十分便捷。作文脱稿既成以后既可随时小作润色,亦可大加斧正,文面十分规范、整洁、清晰。即使作文已上传到了网上,也可以将修改稿用相同的字段名(题目、作者等) 上传,或覆盖原文,或列于原文之后以供参考。 教学实践中的网络作文修改主要有以下两种。
首先是学生自己修改。错字、病句、语句锤炼随便修改,甚至可以打破重排,不影响文章卷面整洁。对部分内容不满意又一时找不到更好的言辞表达,可上网搜索相关内容参考。一些名言名句记得不很确切,传统作文只好放弃,网络作文可以即刻搜索运用。
其次是学生互改。学生把自己作文修改好后,可以通过网络发送给同学进行修改。有些学生把作文发送给几个同学修改,或帮几个同学修改。所以,网络条件下,学生很愿意进行文章修改,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章的质量。
五、通过网络作文改变作文评改方式
网络写作给作文教学带来的最大优势,是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批改更加便捷而
直观。过去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是教师在学生交上的作文本上修改、写批语,这不仅加重了教师的工作负担,而且效率很低,效果还不一定很好。现在,我可以让学生交软盘,然后在多媒体教室里,把任何一位学生的文本展现在所有学生的电脑显示器上,让所有学生参与作文批改。
我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首先是教师的批改。打开学生作文的电子文本后,对错字、病句(其实,因为学生已作了反复修改,一般很少有错字、病句)加上不同颜色,发回学生后让学生自己修改。对写得好的句子、段落加上下划线,并用括号写上批注。对于有必要锤炼的句子、段落加上下划虚线,并用括号写上注意要点、要求等。学生拿到老师批改过的作文后,可以自己修改锤炼;也可以把文章发给同学,请同学帮助修改;还可以上网络搜索相关内容,参考别人文章,对自己文章进行润色。 其次是集体评改。我的实践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是把典型性作文用投影显示,师生一起修改。第二是,将文章共享,学生打开文章进行修改,加评语。这种方式让平时少发言、不敢发言的学生也可以动手动脑。
六、通过网络作文让学生作文及时成果化
传统学生作文一般由教师评改打分后就了事了,投稿报社,往往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试过几次不成功就不再投稿了。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活动不能及时得到公众的认可,学生创作的欲望就受到损害,逐步厌恶作文、害怕作文。相反,网络条件下,学生作文实现了“作文即作品”、“文成即发表”、“写作即交流”和“电子作品集即成果”的作文教学理想化目标。
首先是把经过反复修改后的文章通过电子邮件发到报刊杂志的邮箱,方便快捷。由于是电子文档,容易修改编辑,与相同质量的文章相比,被采用的机会大些。每年我的学生都有十多篇文章发表。如果报刊杂志发表不了,学生可以把文章在相关网站上发表、或BBS 上发表,这就极易了,只要上传就能发表了。学生还可以制作班级网页、个人网页,学生把每次作文修改好后挂在网页上,将来升学、工作甚至年老退休后,这些就成为美丽的回忆。另外,学生自己成立编辑部,编辑出版班刊、专题特刊,打印传阅、贴堂,有时还送给其他班同学阅读。因是电脑作文,编辑起来较方便,学生兴趣很浓,每学期都能出几期班刊。
自己的文章能够通过不同的途径发表,学生的创作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为了保证文章质量,学生都积极、认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修改,请老师、请同学帮助修
改。通过网络作文的改革,学生作文水平迅速提高。写出很多富有个性、富有新意、富有文采的作文。
浅析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
梁妙玲
随着互联网的到来,网络信息加快了知识概念的更新,对“作文”教学也要求更新,网络将对作文教学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开辟一个新的天地。笔者试图从平常作文教学工作中的点滴体会,对网络时代下的作文教学进行疏浅论述,供同行参考,以飧共勉。
一、转变角色更新作文理念
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因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现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作为重要教学资源的语文老师将会出现新的角色转换,语文老师将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教育思想,会更充分地贯彻到语文作文实践中去。一方面,网络给语文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信息获取渠道。过去只能通过书籍、报刊、广播电视和会议等有限渠道缓慢地获取教学信息,有了网络,教学信息的获取就变得十分方便快捷了。另一方面,网络技术引入作文教学活动中,也会改变老师的备课和授课方式、方法,电子文档将逐步取代纸和笔成为语文老师的备课工具。同时,网络设备也将改变课堂结构,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也会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方法。过去语文老师那种“夹着课本和粉笔进教室,一支粉笔一张嘴讲课”的形象也将有所改变。网络技术进入教室,不仅仅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实际上是打破了传统意义上教室的相对封闭性,使教室成为一个开放的、民主的师生互动的教育场所,这势必带来教师全方位的变化。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运用声像媒体,创设良好的习作情境,让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写作,就能激发学生“爱写”的兴趣。学生突破传统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的难点,掌握写作技巧。学生亲眼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东西很多,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从不同角度、不同水平获得的感受,需要再现,需要交流,在作文教学中,根据儿童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运用直观、形象、新颖、
感染力、可视性强的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观察、思维、联想和想象等智力因素,以及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到写作活动中并使之相互作用,形成“怦然心动、文思如泉”的最佳状态,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从而使学生兴趣盎然,满怀信心地实现作文教学目标。如指导学生描写秋天的景色时,教师可启发学生:“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旁,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她在哪里,好吗?”然后,打开网页让学生欣赏视频歌曲《丰收之歌》。随着欢快的乐曲,屏幕上呈现出果实累累、一片金黄的景象,学生一下子就被优美的歌声、丰富的画面和教师充满激情的语言吸引住了。这时,教师就可以抓准时机,让情绪饱满的学生启动画笔系统,画出自己心中的秋天来。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画农民正在田里忙着收割;有的画一棵棵果树,树上挂满了红彤彤的苹果、黄澄澄的梨;有的画满山的红枫树,飞舞的落叶,金黄的草坪„„每个学生对秋天的理解都不尽相同。教师接着通过网络系统打开每一个同学保存的图画,引导全体同学一边欣赏创作的秋景图,一边指导学生按照一定的观察顺序说出自己心中美丽的秋天。最后学生兴致勃勃地调用汉字编辑系统,在文档里写出秋天的美景。这样利用网络视频的形、色、声情并茂的特殊功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的情境,使学生创造美和表现美的欲望在宽松的氛围中得到真实、自然的流露,激发兴趣,提高了单位时间内学生学习的有效率。
三、再现情境挖掘写作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唯一源泉”。学生作文的素材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但这些事物学生记忆模糊不清,感受不深,导致了作文的空洞,描写欠生动具体。两机一幕进入课堂后,也有不少老师经常精心设计制作一些高质量的投影片让学生重新感知,但效果并不尽人意,因为那是静止的画面,不够传神。现在,网络进入课堂,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把学生所经历过的感受不深如过眼云烟的事物通过网络重现在学生的眼前,引导学生进行再次细致观察,唤起其形象记忆。如:指导写一个场面中,我录制了学生在学校运动会上比赛的全过程,并编辑、剪接配上字幕制成课件。上课时,学生在各自的屏幕上自由观察动态画面,主动接受信息,不知不觉地把学生带入到比赛的全过程中。活动的开始、经过、结果和场内场外的热闹气氛一览无遗,学生们非常兴奋,达到了不吐不快之感,激起了写作的欲
望。当学生写作时重点描写某位运动员,还可以单击与这位运动员有关的画面,再次重播或者使画面静止等,便于更细致地观察逼真的场面。
四、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评改是学生作文训练的重要环节,它的作用是指导、帮助学生分析运用写作材料,从而不断提高作文质量。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是;学生包写作,老师包评改。其结果是老师疲于奔命而学生收效甚微。有鉴于此,必须将评改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将作文评改由纸上转向运用简便、快捷的电脑,评改的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全体,师生共改,集思广益。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老师可利用滚动条在书写器中做整体浏览,并按训练的重点和作文要求,选择反映共性问题的好、中、差作文数篇,通过网络系统分别显示在每台电脑的显示器上。再按写作目标针对文章的中心、选材、构思、语病、错别字等方面共同分析评价。师生都能看到被评习作的评改全过程。虽然被评议的作文是少数,但面向全体,老师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既充分肯定成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友好竞争,巩固提高,又相互指出缺点和修改的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获得众多信息,及时从写作规律上认识自己的优缺点,及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佳作更佳。文章修改好之后,学生便可利用排版系统将文章进行编辑,通过打印机将文章打印出来交流或者直接通过电子邮件投稿。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增强自信心,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很好。
来源:钦州日报
论网络时代的作文讲评
王春兰
(山东省潍坊经济技术开发区锦程小学 261057)
摘要:网络环境下作文讲评克服了传统作文讲评的诸多局限,使网络教学的信息反馈功能得到很好的体现,课堂上师生能积极地交流互动,极大地提高了作文讲评的效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讲评模式。
关键词:网络;作文;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