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
所在。之所以用1587(万历十五年)为标题,是因为正是这一年所发生的表面上看似末端小
事情,却是引发种种问题的机缘,是加速王朝破灭的导火线。正如作者开篇所言:“当年,在
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
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
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
开详细,独到的诉述。
看起来作者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
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
但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
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那
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
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
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损害链条上的其他人的利益
而被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
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
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在此之前,我片面地认为张居正是一个阴险狡诈,唯利是图的人。阅读之中,才发现任
何一个能在历史长河中被筛选出来的人,都不能用好坏来擅自评论。读到张居正,我感到世
态之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何以如此?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
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 在教育小皇帝上面,张居正可谓是殚精竭虑。所以万历从小便将这样一个长者敬为“智
慧的象征”,而在处理政事上面的果断与周全,则更加巩固了张居正在皇帝心中的崇高地位。
连虔诚信佛的太后,都会在张居正的劝说下,将准备修筑涿州娘娘庙的私蓄改用于修筑北京
城外的桥梁,其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一切都按照这样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那么万历皇帝必然会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在年少时期所表现的才智,以及来回步行十余里为民求雨的毅力,都可以表明这一点。 然
而,正当万历皇帝步入二十岁的年纪,准备大展抱负的时候,群臣在张居正死后对他的批斗
清算给了他近乎致命的一击。
信念的突然破灭致使这位皇帝做出了过激的举动,一味敷衍了事。 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8岁),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 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
权,难免有为世事所牵绊。但这些个人的私欲引起的问题,恰恰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
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
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
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
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
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
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 ,
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
无张居正!
随着张居正一件件不为皇帝所知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万历皇帝皇帝惊恐地发现,在清廉
与道德的伪装下,张居正竟然是一个狡猾贪婪之徒,满嘴的道德仁义,私下做的却是另外一
套,更令万历所不能容忍的是,张居正对于别人奉承其为当今的伊尹竟然安之若素。张居正
是当今伊尹,那自己岂不成了无道之君太甲了? 一旦翻出这些旧账,张居正的形象就已经彻底的颠覆,而群臣的态度又是如此的激愤,
于是再去回想过往的一切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带上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曾经美好的
回忆,也都变成了阴谋的表象。 对张居正的清算,一直持续了到了其死后的第五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的1587年。这件
事除却消耗了无数的时间精力,更让万历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痛苦,甚而对过去二十年所建
立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怀疑:首辅尚且如此,那其他人呢? 本来张居正的离世,就让万历失去了过去十几年形成的依托和庇佑,而群臣对于张居正
的彻底清算,同时也是对于他所熟悉的那一套的原则的一次颠覆。这一件事情,无疑将皇帝
推向了更深的困境之中,举步维艰。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道德何以成患?
我认为道德是虚无备有成文规定的,合理既是真理。在每个人的生平中,之所以这些佼佼者
未能施其才智,就在于道德的强大,不允许人犯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
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万历皇帝在这样一件事情上面不愿意妥协,但
是也并不能采取强硬的立场。正是在这件事情上的一拖再拖,让皇帝彻底认清楚了自己的位
臵:他已经不再是国事的处臵者,而仅仅只是是处臵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从而在后来
的处理国家政事的时候,采取了消极怠工式的“无为而治”。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
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
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然而, 也正如鲁迅所说,可怜之人亦必有其可恨之处。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身为一国之君却不
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一位皇帝,纵有再多无处安放的才情,再多恩怨纠结的难言之隐,也
无法掩盖其昏庸的事实。
然这一切都只因制度已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至天子,都无不为其牺牲品。 读罢,一个以道德(软骨)支撑,而无视法律(硬骨)的王朝,应该是维持不了多少长
的,引以作者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
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
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篇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也可以这样写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
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
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
学历史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
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
成名之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
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本书的著作主旨在书中最
后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
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
补助技术之不及。”而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
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
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个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
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
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
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
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叹,多是赞誉有加,总的说起来一句话,便是“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
那原因想必也是很少有人能这样观察历史,当然也很少有人这样写历史。“社会强制被作为公
正的替代品,总是自上而下地施加压力”成为书中的名言,被复叙和引用。 从特征上说,《万
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于风调雨顺的
升平景象里,找到那些微妙平淡的纠葛,成为日后天翻地覆的历史诱因,由以证明政治的混
乱实为人祸。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一些行为举止,给
历史留下的影响,更可看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关于这本书,作者自己也有所谈论。这
里摘引几段《自序》,便知道作者的写作和认知态度:“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
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
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绝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
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中
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但是现下仍有很多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
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对中国明朝历史素无研究,但
说出的话却很中肯:“黄先生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
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用今天的眼光看,
明朝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集权的皇帝身上。 本书选取了明代历
史上很平常的一年——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
的大事,不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然而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小事,却如青萍之末成为帝国
走向崩溃的前兆。
一、关于本书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 同时我们被, 《万历十五年》打动的还因为作者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历史研
究不仅仅是具体的史实考据,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是不会仅仅满足于钻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注定会有其自
身的价值判断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他必定会依据自己所认定的进步或腐朽的标准来看待历
史,并且按照他自己心中的某种他认为对社会有利的图式来选择、安排和强调他研究的题材
及其事实材料。伟大的史家大都是基于现实关怀而思考,并研究和总结历史的。司马迁之所
以能够成就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巨著《史记》,就在于他首先是极具思想性的社会人,对现实
有着深切的体察和忧虑。通过《万历十五年》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作者截取一个断
面,仔细理清当时社会脉络,深刻剖析其经济社会结构,所为的不过就是为了揭露以道德代
替法制的模糊管理、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反而保护落后经济以维持王朝的安全等种
种体制上的弊端,其目的还在于通过“技术的角度”、“数目字管理”,为中国发展寻出路。且
不论他所提倡的“中国革命的的目的,无非跟随着世界趋势,以商业组织的办法,代替昔日
农业生产方式里以多数小自耕农为基干组织的办法,使整个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 ”是否
绝对正确。为什么现代型的经济体制不能从传统社会的架构中脱胎出来?以现代商业组织代
替传统的农业组织其具体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的剖析已经激发了我们的共同的思
索。
二、关于本书中的稳定与体制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为横断面深刻剖析了中国封建传统社会的一些根本弊病。今天
看来,事隔四百多年后的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仍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 稳定安全当然重要,但是为了稳定安全而一味地采用保守措施,实是一种逃避和牺牲,
不过是延缓了体制上的尖锐冲突,并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从《万历十五年》中可以看出 例子。黄仁宇说:“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
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什么宁愿维护落后,也不愿
发展商业和金融呢?原因当然就是安全。发展商业资本,扶助先进的经济,当然可以增益全
国财富,但是发展先进经济引起的贫富差异,不免带来动荡;而私人财富一旦扩充至不易控
制的地步,又为王朝安全之累。有着这种种风险,视帝国为一己私物的皇帝和力求保位升迁
的官吏们,自然宁愿因循守旧;即使偶一有了深远见解的勇夫稍稍迎合了这种变革的趋势,
也会立马淹死在“祖宗之法一字不可易”的唾沫星子之中。政事上也是如此,注重的是体制
的安定,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了少数人,只要能维持大局就行。军事上也是
如此,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制度早就应全盘放弃,代以先进的募兵制度;零碎的补给,也
早应集中管理。但是泱泱帝国没有能力也不允许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
来部分的修补。反观我们当今,是不是也有着这种隐忧呢?为了稳定,我们放弃激进有力的
改革措施;为了稳定,我们只周旋于政治体制外围做小修小补的敲打,而不敢触及根本;为
了稳定,我们宁愿翦灭异己听到整齐划一的颂歌,而不愿听到真实的叫喊?? 万历十五年,表
面看去,四海升平,不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黄仁宇先生锋利的剖析下,各种陈旧腐
烂的病因毕呈。正如先生所说:“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我不知道,在现今这个我们自
称着繁荣稳定、歌颂着太平盛世、表面上生机勃勃的社会,若用黄先生锋利的刀一划,是不
是也会发现皮下种种腐烂的肌肤和筋络? 1587年,欧洲文明正摆脱着中世纪阴影而焕发出勃勃生机;1587年,中华帝国却在歌舞
升平中走向死亡。中国不是在有清三百年才衰落下来的,但是中国同样不是在1587年才开始
衰落。一种制度,在形态完全展开的一瞬已走向腐朽。而其后的表面摇曳,不过是苟延残喘
罢了。腐朽的制度束缚了经济,大帝国渐渐衰弱老去,气息奄奄,日薄西山。僵化的体制使
社会发展已至山穷水尽地步,没有全面改革和全社会参与,任何个人行为都属无济于事的小
小敲打。《万历十五年》中也写到力图振作的皇上、精明强干的首辅、勇猛老练的将军,但是
这些努力在与腐朽的制度的冲突中无异鸡卵,于是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或郁郁而终,无不作
为牺牲品遭殃受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所说的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在此显
露无疑。体制的先进与否决定了其后经济发展的爆发或衰败,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变化和地位
升降,甚至使一种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较量中毁灭死亡?? 我们的改革,自经济政策的修补开
始,渐至结构调整,至经济体制,然而最终总会落在政治体制。我们在外围敲打半天,最终
还是无可避免的要动真章。看传统政治对经济影响的历史教训,我们还想借着安定团结的幌
子拖延逃避几日?
三、关于本书中的儒家 黄仁宇先生明确指出本书着重批判的是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
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黄仁宇先生还提醒读者,不要误以为本书作者在为明朝一个昏庸皇帝辩护,他的本意是揭示
出整个社会机制具有比统治者个人(皇帝) 更为强大的力量。 儒学发展到明代,已愈益保守僵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渗透了社会生
活的各个角落,无形地统治着这个社会。皇帝朱翊钧原也有励精图治的愿望,但最终意志消
磨,听天由命。作为封建专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名义上的绝对权力无形中被各种各样
繁琐的礼制规定抵消了,一方面,他要实行一种有效的统治,就必须以儒家礼教作为法理基
础,另一方面,对儒家礼教的任何背离、突破和改变,势必遭遇到强大的抵制,而其中大部
分抵制是潜在的、无形的、软性的,如在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等问题上就是如此。正如书中
所说:“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 儒家从根本上混淆了私德与公德的界限。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品德作
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治国如治家,治家先修身,修身则以孝为本。因此儒家 的以德治国又是典型的人治。“为政在人,则其政举。”“为政在于得人。” 儒家礼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
“内圣外王”。其荒谬性并不在于其中一目了然的不切实际的空想性或乌托邦性,也不在于把
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而在于不承认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领域。把二
者等同起来,把政治道德化,这使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个人自由因此荡然无存。混同国
家与家庭的界限,治国如治家,其本质上的宗法性与技术上的幼稚性自不待言。从这点上来
说,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中国跟当今一些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极为相似。决定一个人
命运的,道德判决的力量远远大于法律判决的力量,或者说,道德判决具有准法律的效力。
因此政治斗争往往在形式上转化为道德之争。由于道德的衡量标准又是一套固定的礼仪,于
是道德之争又往往体现为礼仪之争。正如作者黄仁宇所指出的:“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
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
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 书中所称的“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他可谓典型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三次罢官,固
然有刚直不阿得罪权贵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不切实际僵硬保守的执政风格也招致天怒人
怨。他的思想表现出典型的儒家道德本位与平均主义特点,却缺乏法治社会的“正义”概念。
他不能理解明清之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发展,将之视为“刁风”而大力扼制。只是
碍于他的“清廉”名声,朝廷才不得不勉强授予他个把闲职。 《万历十五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戚继光,他的悲剧一生也同样折射了帝国走向衰亡
的过程。戚继光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然而只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张居正死后他也随之
被革职,晚景凄凉,一贫如洗。通观整个万历朝,与他命运相同的武将何止一人,另一名将
俞大猷,与戚继光一样,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明朝最后一代皇帝崇祯所
屈杀的袁崇焕。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带有普遍和必然的性质,是儒家保守的治国思想合乎逻
辑的结果。
马克斯·韦伯就尖锐地指出,儒家礼教是用“数不胜数的礼仪枷锁卡着中国人从胎儿到
死祭的生活。琐碎之极,尤其是一切细节都得信守不渝,简直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这种
礼的理想所作的美学式的冷冰冰的控制,把一切从封建时代流传下来的责任义务,尤其是乐
善好施的义务,都变成了僵化的符号仪式。”这种形式主义无疑是帝国腐朽的表征之一,也是
一种文化其生命力衰弱的表现。 而儒教将“礼”的修养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只能培养出扭曲的人格。礼教
使人的道德修养的重点由内在的精神过程转向外在的行为方式,由内容转向形式。由于注重
外部行为在形式上是否合乎“礼”,就必然使对内心真实信仰的关心退居次要地位。另一方面,
儒家礼教的各种繁文缛节不合常情,很难做到,因而在现实生活常流于空洞的教条。为了不
至于违反或亵渎神圣的礼教,人们只好阳奉阴违,相率以伪。原则与现实的这种不协调,造
就了大批自觉或不自觉的伪君子,欺世盗名之辈,再不然就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书呆子
或者人格分裂者。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今人多以此话为偏激而不取,然细察鲁迅本意,他
所说的“仁义道德”应该指的就是儒家的一套伦理价值观念,鲁迅无非是用文学的夸张语言
揭出了一个事实:儒家礼教违反人性。纵观整个封建时代,可以说,儒教是失败的。儒学,
无论是作为一种哲学体系还是一种伦理学体系,都表现出较低的思维水平。或者毋宁说,表
现出比较原始的思维水平。 如果我们拿西方哲学来比较一下,就很容易看出儒学的根本缺陷。儒学没有西方自古希
腊罗马以来就有的“自然法” (即人的自然权利) 概念。虽然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充斥着 “自然”这个字眼,但这跟“自然法”毫无关系。西方社会正是从“自然法”概念中引
申出了自由与天赋人权的重要思想。而在儒学的字典中,是根本找不到“自由”、“权利”这
类字眼的。
可以断言:儒教与近代资本主义进程是格格不入的。 总而言之,《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通过《万历十五年》及随后读到
的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我明白了研究历史有多种角度: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的历史,也
可以涉及平凡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对历史事实,不仅仅是说明“是什么”,也能够通过分析和
剔别,说出“为什么”;不仅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个别人物的历史,也可以是总体的社会的历史,
“从底层向上看的历史”?? 我知道了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可以写的生动流畅活泼有趣。只
是可惜,这种类型的书太少了。篇三:《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
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
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大风起于青
萍之末。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
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老大帝国的缩影。
书中以万历年间的一些重要任务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
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
方面面,冷暖人生,来深刻的剖析明朝的太平景象下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封建制度在当时
并没有病入膏肓,反而庞大而有序,却在本身不可遏止的慢性病里,走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 在这个国家,聪明敏感的万历皇帝作为制度的必需品,他勤政治国,张居正不让他写字,
申时行不让他练兵,被“囚禁”在紫禁城里,孤独无援,在当时强大的封建道德观念束缚下,
没有朱厚照任性放纵、一意孤行的勇气,只能消极怠工,苦闷至极,与廷臣进行着数十年的
僵持。
在这个国家,大权独揽的张居正努力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赋税改革,提高行政效
率,可谓鞠躬尽瘁,却也言行不一,奢侈腐化,最终因触犯文官集团而人亡政息,死后家败
名裂,境况可谓凄惨。而“温良恭俭让”的首辅申时行尽管忠于职守,调和“阴阳”,不断妥
协让步,却也不得不黯然辞官回乡。 在这个国家,刚正不阿的海瑞则如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他能够直言抗命、守忠尽孝,
像卫道士一样在奉行中庸之道的官场里卓尔不群,不断“惹是生非”,被人仰慕却无人效仿,
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再加上在贫病交迫中死去的将领戚继光,在狱中自刎的名士李贽,书中叙及的主要人物
“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对此,黄仁宇先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在序言
里写道:“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以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
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其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便是立储君时候和群
臣们的对立,常洛是长子,按照惯例,是应该毫无争议的被立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更想要
立的却是自己喜爱的皇贵妃郑氏的儿子长洵,但是在群臣的眼中,这是以幼凌长,自然不合
于伦常之情。但是万历皇帝在这样一件事情上面也不愿意妥协,但是也并不能采取强硬的立
场。因为“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的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皇帝和全
国臣民都懂得父亲对儿子不能偏爱,哥哥对弟弟负有教导及爱护的义务,男人不能因为宠爱
女人而改变长幼之序。书中的万历皇帝虽然名义上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在道德和传统的约束
之下,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权力的象征,一个空具形体的傀儡。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万历十五年》中表明,一层不变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到了山穷水
尽的地步,惟有全方面的改革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奏响时代的新音!联系到当今社会,我们只
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拾级而上,日新月异。篇四: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
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
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
崩溃联系起来。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
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
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从万历皇帝、
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各自悲剧的人生来展现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
封建体制腐朽,来充分说明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本来具有远大抱负,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
然而却在繁重的礼节与所谓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消极待命。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
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
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
义、孝、悌、信? ”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贪污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
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是无奈既得利益者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更是刚正不阿,
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以伪道德维系的体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觉的被卷入潜规则中去。因为这种体
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这只有圣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
所固有的那种本性: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那么大多数
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
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
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
道德,君主爱民,官员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
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 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
中国大门时,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用所谓儒家道德来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为必须要有
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
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媒体“和谐”。当“小
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
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
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政府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官员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
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
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不妨吸取历史教
训,建立以法律为基础,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
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篇五: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但相较而言,我比较喜欢历史类的书籍。曾经读过当年明月的《明
朝那些事儿》,并为之疯狂着迷。为诸多英雄好汉的豪杰气概以及他们非凡的军事天赋或政治
才能所折服,为无数为国捐躯、保卫国家的有名或无名的勇士深深感动,为大明王朝的起起
伏伏感到惊心动魄,也为各种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感到无奈?? 但历史终归是精彩的,即使一
切都被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却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中鲜活着。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作者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明代历史上很平常的一年——万历
十五年,即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的安静,政治社会的肌肤正在默默腐烂,这一
年发生的许多易于被忽视的琐细小事,却成为明朝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别讲述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六个人
在晚明的文官集团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故事。但是无论他们
如何努力,对后明王朝来说,都是无效的,因为明朝帝国的灭亡已不可避免。 在《万历十五年》中,共有段落七章。在前四章中,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帝王万历、内阁
大学士中的首辅和在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种种阴影。这四章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
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 在首辅方面,书中主要分析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做派的人物: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首
辅的张居正和申时行,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处世之道。张居正,文冤阁大学士之首,担任首辅
十年。他是万历的老师,万历皇帝和慈圣太后都曾对他极为尊重和信任,正所谓位极人臣,
权倾朝野。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政治家,他为了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希望通
过独裁的手段加强行政效率,尽自 己最大的才智推行改革,最终实现富国强兵,虽未彻底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但终究使
明朝获得了各方面的发展。而对申时行来说,强权不是他的选择。他的思维更中庸、更温和,
采用的是调和政策。所以他在行政过程中极力调和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文官集团内部的矛
盾,尽量维持官僚体系的稳定,极力维持各方面的平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使得他被
扣上和事佬的帽子。虽然与张居正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但申时行最终还是以辞官的方式告
别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好在,他还能安度晚年。 后三章分别探讨三个人物:清官海瑞,州总兵官戚继光,明朝末代的思想家李贽。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君子律令、道德理想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也因此受
到万民敬仰。但很遗憾的说,对于海瑞,帝王家只会把他当门面,而不会真正用他因此,在
绝大多数时候授予海瑞的,都是虚权职位。因为海瑞不会为官,也不懂得如何真正的消除社
会的黑暗。但海瑞终究是一个为自己信仰而活的人,一生无愧于心。 还有戚继光、李贽,无疑也都是这制度的牺牲者,他们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似乎
早已冥冥注定。
正如书中所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
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
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
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
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
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
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
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在这诸多人物中,关于张居正,我还有一些话想说。 张居正被很多人认为是智慧的象征,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 自万历皇帝登
基以来,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教育培养他,辅导他如何做一个万众爱戴的好皇帝。
十年来,年轻的万历皇帝对老师张居正言听计从,完全依赖并支持他。张居正大力推行改革,
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顿朝纲、巩固国防、推行鞭法,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
生机,使得明朝经济国防等发面都迅速由弱变强,为明朝留下丰厚的家底。但是十年后,却
发生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当张居正尸骨未寒的时候,万历皇帝竟抄了张居正的家,把张家子
孙十几口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并且革去了张居正生前所有的官职和荣誉。在张居正眼里,
万历是他最得意且最器重的学生。张居正一生为国家,任劳任怨,竟换来如此可悲的结局。
只可惜,张居正看不到自己的身后事。他看不到万历对张家极不仁慈的血腥报复,也看不到
万历怠政、荒政、几乎毁灭了所有政治后备人才 的后半生。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他的改革之功无法被轻易抹去。或许是因为,张居正当
国十年,所揽之权,是万历皇帝的大权,因而与万历成为对立面,外加从小在万历心中留下
的关于张居正的阴影,他才逃脱不了最后这样的结局。历史和人生一样,总是充满很多遗憾。
但无论如何, 张居正依然靠自己的努力走向天下,名满天下。 如今,经过了四百年的岁月变迁,穿过历史的尘埃,我依然能够看见,张居正,他是勇
于用生命、用一生去实践自己理想并实践自己理想的人。我依然能够看见他的孤独与坚强。
他有抓住理想不放的决心和勇气。在举世非议的反对声浪里,他能最终超越那个时代所谓的
道德信仰,从而孤独地、执着地紧握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我在想,如果老天爷再给他二十年,那样的大明王朝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可是历史不能
假如,真正的强者也不相信历史的假如。至少张居正趁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经做了自己该做
的事情。
他是奔着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的人,他是明王朝的参天大树,他是宰相之杰。他注定会
被人们铭记并敬仰。万历朝结局的时候,世间已无张居正。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万历十五年》的英文名直译过来就是“1587,无关紧要的一年”,这正是这本书的独到
所在。之所以用1587(万历十五年)为标题,是因为正是这一年所发生的表面上看似末端小
事情,却是引发种种问题的机缘,是加速王朝破灭的导火线。正如作者开篇所言:“当年,在
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位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时间。这些事件,表面上看起来虽似末段
小节,但实质上确实从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
为历史的重点。”本书也正是紧紧围绕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一些事一些人对从前和将来的发展展
开详细,独到的诉述。
看起来作者只是选择了几个独立的人物作为章节来撰写(万历皇帝朱翊钧,大学士张居
正、申时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蓟州总兵官戚继光,以知府身分挂冠而去的名士李贽),
但实际上他选择的这些人颇具代表性,作者把他们放在一个更大的社会制度与背景中来叙述,
他们认识到了自己时代前进与滞后的碰撞中所出现的问题,也付出自己的努力,他们都是那
个时代中的佼佼者,但无论是坚持道德的力量维持复古亦或是某种程度追求自由和变革,结
果对于个人命运或者个人的社会追求来说都是失败的。因为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对抗制度,每
个人都是制度链条中的一分子,当他想改变这链条时,他无疑会损害链条上的其他人的利益
而被残酷打压。维持守旧平衡的集体力量是强大的,而想阻挡时代的前进也是个人办不到的。
因此即使某个人意识到了现实与社会制度的格格不入,他也无法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际,只
能感受着社会的暗流涌动而束手无策。 在此之前,我片面地认为张居正是一个阴险狡诈,唯利是图的人。阅读之中,才发现任
何一个能在历史长河中被筛选出来的人,都不能用好坏来擅自评论。读到张居正,我感到世
态之炎凉,生前的荣华和身后的悲凉何以如此?在清算张居正的行动中,凡是和他有关的人
都受到牵连,不是流放边关就是把官回乡(其中戚继光就是其中之一)。 在教育小皇帝上面,张居正可谓是殚精竭虑。所以万历从小便将这样一个长者敬为“智
慧的象征”,而在处理政事上面的果断与周全,则更加巩固了张居正在皇帝心中的崇高地位。
连虔诚信佛的太后,都会在张居正的劝说下,将准备修筑涿州娘娘庙的私蓄改用于修筑北京
城外的桥梁,其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如果一切都按照这样一帆风顺地发展下去,那么万历皇帝必然会成为一位贤明的君主,
在年少时期所表现的才智,以及来回步行十余里为民求雨的毅力,都可以表明这一点。 然
而,正当万历皇帝步入二十岁的年纪,准备大展抱负的时候,群臣在张居正死后对他的批斗
清算给了他近乎致命的一击。
信念的突然破灭致使这位皇帝做出了过激的举动,一味敷衍了事。 由于万历皇帝继位时非常年幼(8岁),张居正又当老师,教育培养小皇帝,又为了国家
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饬朝纲,巩固国 防,推行一条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勃勃生机。但由于居官高位,独揽大
权,难免有为世事所牵绊。但这些个人的私欲引起的问题,恰恰在张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
用,翻出各种证据使皇帝无法容忍,张居正一生为国任劳任怨的功德,换来的竟是家族子孙
的大难。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尽其宫秩,迫夺生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
天下,还差点开棺戮尸。他的家属饿死的饿死,自杀的自杀,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
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场。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时所用一批官员有的削职,有的
弃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复以前弊端丛生的旧观。致使刚刚中兴的明朝,又走开下
坡路。整个神宗一朝,没有人敢为居正呼冤。然而国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启二年(1622年) ,
明熹宗为激励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张居正,予以复官复荫。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间已
无张居正!
随着张居正一件件不为皇帝所知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万历皇帝皇帝惊恐地发现,在清廉
与道德的伪装下,张居正竟然是一个狡猾贪婪之徒,满嘴的道德仁义,私下做的却是另外一
套,更令万历所不能容忍的是,张居正对于别人奉承其为当今的伊尹竟然安之若素。张居正
是当今伊尹,那自己岂不成了无道之君太甲了? 一旦翻出这些旧账,张居正的形象就已经彻底的颠覆,而群臣的态度又是如此的激愤,
于是再去回想过往的一切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带上强烈的个人感情色彩,即便是曾经美好的
回忆,也都变成了阴谋的表象。 对张居正的清算,一直持续了到了其死后的第五年,也就是万历十五年的1587年。这件
事除却消耗了无数的时间精力,更让万历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痛苦,甚而对过去二十年所建
立的道德价值观念产生巨大的怀疑:首辅尚且如此,那其他人呢? 本来张居正的离世,就让万历失去了过去十几年形成的依托和庇佑,而群臣对于张居正
的彻底清算,同时也是对于他所熟悉的那一套的原则的一次颠覆。这一件事情,无疑将皇帝
推向了更深的困境之中,举步维艰。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道德何以成患?
我认为道德是虚无备有成文规定的,合理既是真理。在每个人的生平中,之所以这些佼佼者
未能施其才智,就在于道德的强大,不允许人犯错(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在立储这件事上它却无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这体现出了皇帝的苦恼。由此,万历皇帝
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团怄气。万历皇帝在这样一件事情上面不愿意妥协,但
是也并不能采取强硬的立场。正是在这件事情上的一拖再拖,让皇帝彻底认清楚了自己的位
臵:他已经不再是国事的处臵者,而仅仅只是是处臵国事的一个权威性的象征。从而在后来
的处理国家政事的时候,采取了消极怠工式的“无为而治”。 从书中我们不难看出,万历少年是一个有为的君主,他曾经励精图治,打算开创一个“万
历中兴”,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决断,他终于无法忍受。而立储之事就成了他的一个爆发。
他终于在这件事上开始怠政。而一个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渐渐走向没落的深渊。然而, 也正如鲁迅所说,可怜之人亦必有其可恨之处。在其位而不谋其政,身为一国之君却不
以天下为己任,这样的一位皇帝,纵有再多无处安放的才情,再多恩怨纠结的难言之隐,也
无法掩盖其昏庸的事实。
然这一切都只因制度已山穷水尽,不光是庶民,至天子,都无不为其牺牲品。 读罢,一个以道德(软骨)支撑,而无视法律(硬骨)的王朝,应该是维持不了多少长
的,引以作者言:“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
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
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篇二:黄仁宇《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历史也可以这样写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
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黄仁宇先生并非如传统史记般琐碎地描写该年事记,而是以1587
年为支点,将明后期的历史支撑开来,更大的意图在于从人性角度阐释中国文明史。我不是
学历史的,所谓“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在热闹之余,渐觉历史大潮从心中涌过,一时
感慨万分,以求一吐为快。 《万历十五年》是一部改变中国人阅读方式的经典,是美籍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的
成名之作,也是其代表作之一,融会黄先生数十年人生经验与治学体会于一体,首次以“大
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发人深思。本书的著作主旨在书中最
后可以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个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
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
补助技术之不及。”而本书对当代中国人来说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种对当时的中国人
来说·,具有颠覆意义的叙述历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国人的历史写作,是意识形态的一部
分,是政治宣传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历史书都是一种模式,一个口吻,一种角度,只提供
了一种画面。黄仁宇的这本书,简直是给我们开放了另一个世界,每一位阅读这本书的大陆
人都会震惊,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原来历史是如此的有趣、复杂、丰富,原来历史人物并
不像我们的教科书上讲的那样单调、格式化。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本书就像一把匕首,撕开
了由意识形态统治历史写作的铁幕。 对这本书的读后感叹,多是赞誉有加,总的说起来一句话,便是“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
那原因想必也是很少有人能这样观察历史,当然也很少有人这样写历史。“社会强制被作为公
正的替代品,总是自上而下地施加压力”成为书中的名言,被复叙和引用。 从特征上说,《万
历十五年》将看似枝微末节,易于被历史学家忽略的小事,有序地联系起来,于风调雨顺的
升平景象里,找到那些微妙平淡的纠葛,成为日后天翻地覆的历史诱因,由以证明政治的混
乱实为人祸。
在这本书中,我们读到戚继光、张居正、海瑞、申时行、李贽等人的一些行为举止,给
历史留下的影响,更可看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而关于这本书,作者自己也有所谈论。这
里摘引几段《自序》,便知道作者的写作和认知态度:“这本《万历十五年》,意在说明十六世
纪中国社会的传统的历史背景,也就是尚未与世界潮流冲突时的侧面形态。有了这样一个历
史的大失败,就可以保证冲突既开,恢复故态绝无可能,因之而给中国留下了一个翻天覆地、
彻底创造历史的机缘。”这其实是长话短说,黄仁宇先生在书中,还留有许多历史评论:“中
国以道德代替法律,我已经批评得很透彻。但是现下仍有很多西方人士,以为西方的法律即
是道德的根源。这种误解,也待指摘。”美国著名作家厄普代克对中国明朝历史素无研究,但
说出的话却很中肯:“黄先生告诉我们,明朝的特征在于‘依靠意识形态作为统治手段;意识
形态充斥了帝国的各个方面,无论从强度还是广度来说,都是空前未有’。”用今天的眼光看,
明朝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很多,但最重要的因素,还在集权的皇帝身上。 本书选取了明代历
史上很平常的一年——万历十五年,即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并未发生什么惊天动地
的大事,不为一般研究者所注意。然而这一年发生的许多琐细小事,却如青萍之末成为帝国
走向崩溃的前兆。
一、关于本书改变了人们对历史的看法 同时我们被, 《万历十五年》打动的还因为作者鲜明的时代感和强烈的现实关怀。历史研
究不仅仅是具体的史实考据,一个真正的历史学家是不会仅仅满足于钻在故纸堆里皓首穷经。
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真正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注定会有其自
身的价值判断和对时代精神的理解。他必定会依据自己所认定的进步或腐朽的标准来看待历
史,并且按照他自己心中的某种他认为对社会有利的图式来选择、安排和强调他研究的题材
及其事实材料。伟大的史家大都是基于现实关怀而思考,并研究和总结历史的。司马迁之所
以能够成就具有深远影响的历史巨著《史记》,就在于他首先是极具思想性的社会人,对现实
有着深切的体察和忧虑。通过《万历十五年》我们也同样可以看到这一点。作者截取一个断
面,仔细理清当时社会脉络,深刻剖析其经济社会结构,所为的不过就是为了揭露以道德代
替法制的模糊管理、不着眼于提倡扶助先进的经济反而保护落后经济以维持王朝的安全等种
种体制上的弊端,其目的还在于通过“技术的角度”、“数目字管理”,为中国发展寻出路。且
不论他所提倡的“中国革命的的目的,无非跟随着世界趋势,以商业组织的办法,代替昔日
农业生产方式里以多数小自耕农为基干组织的办法,使整个国家能在数目字上管理?? ”是否
绝对正确。为什么现代型的经济体制不能从传统社会的架构中脱胎出来?以现代商业组织代
替传统的农业组织其具体过程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些问题的剖析已经激发了我们的共同的思
索。
二、关于本书中的稳定与体制
作者以万历十五年这一年为横断面深刻剖析了中国封建传统社会的一些根本弊病。今天
看来,事隔四百多年后的中国社会,在某些方面仍与之有着惊人的相似。 稳定安全当然重要,但是为了稳定安全而一味地采用保守措施,实是一种逃避和牺牲,
不过是延缓了体制上的尖锐冲突,并不能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从《万历十五年》中可以看出 例子。黄仁宇说:“这种维护落后的农业经济,不愿发展商业及金融的做法,正是中国在
世界范围内由先进的汉唐演变为落后的明清的主要原因。”政府为什么宁愿维护落后,也不愿
发展商业和金融呢?原因当然就是安全。发展商业资本,扶助先进的经济,当然可以增益全
国财富,但是发展先进经济引起的贫富差异,不免带来动荡;而私人财富一旦扩充至不易控
制的地步,又为王朝安全之累。有着这种种风险,视帝国为一己私物的皇帝和力求保位升迁
的官吏们,自然宁愿因循守旧;即使偶一有了深远见解的勇夫稍稍迎合了这种变革的趋势,
也会立马淹死在“祖宗之法一字不可易”的唾沫星子之中。政事上也是如此,注重的是体制
的安定,不计较对一人一事的绝对公允。牺牲了少数人,只要能维持大局就行。军事上也是
如此,落后陈旧的卫所和军户制度早就应全盘放弃,代以先进的募兵制度;零碎的补给,也
早应集中管理。但是泱泱帝国没有能力也不允许作全面的改革,只好寻找出一种妥协的办法
来部分的修补。反观我们当今,是不是也有着这种隐忧呢?为了稳定,我们放弃激进有力的
改革措施;为了稳定,我们只周旋于政治体制外围做小修小补的敲打,而不敢触及根本;为
了稳定,我们宁愿翦灭异己听到整齐划一的颂歌,而不愿听到真实的叫喊?? 万历十五年,表
面看去,四海升平,不过是平平淡淡的一年。然而在黄仁宇先生锋利的剖析下,各种陈旧腐
烂的病因毕呈。正如先生所说:“表面的安宁永远是虚幻的。”我不知道,在现今这个我们自
称着繁荣稳定、歌颂着太平盛世、表面上生机勃勃的社会,若用黄先生锋利的刀一划,是不
是也会发现皮下种种腐烂的肌肤和筋络? 1587年,欧洲文明正摆脱着中世纪阴影而焕发出勃勃生机;1587年,中华帝国却在歌舞
升平中走向死亡。中国不是在有清三百年才衰落下来的,但是中国同样不是在1587年才开始
衰落。一种制度,在形态完全展开的一瞬已走向腐朽。而其后的表面摇曳,不过是苟延残喘
罢了。腐朽的制度束缚了经济,大帝国渐渐衰弱老去,气息奄奄,日薄西山。僵化的体制使
社会发展已至山穷水尽地步,没有全面改革和全社会参与,任何个人行为都属无济于事的小
小敲打。《万历十五年》中也写到力图振作的皇上、精明强干的首辅、勇猛老练的将军,但是
这些努力在与腐朽的制度的冲突中无异鸡卵,于是这些人或身败或名裂或郁郁而终,无不作
为牺牲品遭殃受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上所说的政治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在此显
露无疑。体制的先进与否决定了其后经济发展的爆发或衰败,决定了国家实力的变化和地位
升降,甚至使一种文明在与其他文明的较量中毁灭死亡?? 我们的改革,自经济政策的修补开
始,渐至结构调整,至经济体制,然而最终总会落在政治体制。我们在外围敲打半天,最终
还是无可避免的要动真章。看传统政治对经济影响的历史教训,我们还想借着安定团结的幌
子拖延逃避几日?
三、关于本书中的儒家 黄仁宇先生明确指出本书着重批判的是儒家以德治国的思想:“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
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
黄仁宇先生还提醒读者,不要误以为本书作者在为明朝一个昏庸皇帝辩护,他的本意是揭示
出整个社会机制具有比统治者个人(皇帝) 更为强大的力量。 儒学发展到明代,已愈益保守僵化。作为占统治地位的一种意识形态,它渗透了社会生
活的各个角落,无形地统治着这个社会。皇帝朱翊钧原也有励精图治的愿望,但最终意志消
磨,听天由命。作为封建专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他在名义上的绝对权力无形中被各种各样
繁琐的礼制规定抵消了,一方面,他要实行一种有效的统治,就必须以儒家礼教作为法理基
础,另一方面,对儒家礼教的任何背离、突破和改变,势必遭遇到强大的抵制,而其中大部
分抵制是潜在的、无形的、软性的,如在废长立幼、修建皇陵等问题上就是如此。正如书中
所说:“身为天子的万历,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 儒家从根本上混淆了私德与公德的界限。所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把个人品德作
为治理国家的前提,治国如治家。治国如治家,治家先修身,修身则以孝为本。因此儒家 的以德治国又是典型的人治。“为政在人,则其政举。”“为政在于得人。” 儒家礼教要求一个人必须具有完美的道德人格,然后才能从事治理国家的工作,即所谓
“内圣外王”。其荒谬性并不在于其中一目了然的不切实际的空想性或乌托邦性,也不在于把
道德与政治联系起来,而在于不承认私人生活与公共生活完全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领域。把二
者等同起来,把政治道德化,这使国家有权干涉私人生活,个人自由因此荡然无存。混同国
家与家庭的界限,治国如治家,其本质上的宗法性与技术上的幼稚性自不待言。从这点上来
说,以德治国、以礼治国的中国跟当今一些政教合一的伊斯兰教国家极为相似。决定一个人
命运的,道德判决的力量远远大于法律判决的力量,或者说,道德判决具有准法律的效力。
因此政治斗争往往在形式上转化为道德之争。由于道德的衡量标准又是一套固定的礼仪,于
是道德之争又往往体现为礼仪之争。正如作者黄仁宇所指出的:“本朝的制度,应当说是不能
听任这种党争发展的。我们的司法制度极为简单,缺乏判决争端的根据。即使是技术上的问
题送交御前请求决定,也要翻译成为道德问题,以至善或极恶的名义作出断语。” 书中所称的“古怪的模范官僚”海瑞,他可谓典型的儒家原教旨主义者,三次罢官,固
然有刚直不阿得罪权贵的一面,但另一方面,他不切实际僵硬保守的执政风格也招致天怒人
怨。他的思想表现出典型的儒家道德本位与平均主义特点,却缺乏法治社会的“正义”概念。
他不能理解明清之际江南资本主义萌芽的发生和发展,将之视为“刁风”而大力扼制。只是
碍于他的“清廉”名声,朝廷才不得不勉强授予他个把闲职。 《万历十五年》中另一个主要人物--戚继光,他的悲剧一生也同样折射了帝国走向衰亡
的过程。戚继光是本朝最有才能的将领,然而只因与张居正关系密切,张居正死后他也随之
被革职,晚景凄凉,一贫如洗。通观整个万历朝,与他命运相同的武将何止一人,另一名将
俞大猷,与戚继光一样,也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我们还可以联想到明朝最后一代皇帝崇祯所
屈杀的袁崇焕。他们令人同情的遭遇带有普遍和必然的性质,是儒家保守的治国思想合乎逻
辑的结果。
马克斯·韦伯就尖锐地指出,儒家礼教是用“数不胜数的礼仪枷锁卡着中国人从胎儿到
死祭的生活。琐碎之极,尤其是一切细节都得信守不渝,简直到了无以伦比的地步。”“这种
礼的理想所作的美学式的冷冰冰的控制,把一切从封建时代流传下来的责任义务,尤其是乐
善好施的义务,都变成了僵化的符号仪式。”这种形式主义无疑是帝国腐朽的表征之一,也是
一种文化其生命力衰弱的表现。 而儒教将“礼”的修养作为“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只能培养出扭曲的人格。礼教
使人的道德修养的重点由内在的精神过程转向外在的行为方式,由内容转向形式。由于注重
外部行为在形式上是否合乎“礼”,就必然使对内心真实信仰的关心退居次要地位。另一方面,
儒家礼教的各种繁文缛节不合常情,很难做到,因而在现实生活常流于空洞的教条。为了不
至于违反或亵渎神圣的礼教,人们只好阳奉阴违,相率以伪。原则与现实的这种不协调,造
就了大批自觉或不自觉的伪君子,欺世盗名之辈,再不然就是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书呆子
或者人格分裂者。
鲁迅先生在《狂人日记》里借“狂人”之口说:“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
歪斜斜的每叶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
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今人多以此话为偏激而不取,然细察鲁迅本意,他
所说的“仁义道德”应该指的就是儒家的一套伦理价值观念,鲁迅无非是用文学的夸张语言
揭出了一个事实:儒家礼教违反人性。纵观整个封建时代,可以说,儒教是失败的。儒学,
无论是作为一种哲学体系还是一种伦理学体系,都表现出较低的思维水平。或者毋宁说,表
现出比较原始的思维水平。 如果我们拿西方哲学来比较一下,就很容易看出儒学的根本缺陷。儒学没有西方自古希
腊罗马以来就有的“自然法” (即人的自然权利) 概念。虽然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充斥着 “自然”这个字眼,但这跟“自然法”毫无关系。西方社会正是从“自然法”概念中引
申出了自由与天赋人权的重要思想。而在儒学的字典中,是根本找不到“自由”、“权利”这
类字眼的。
可以断言:儒教与近代资本主义进程是格格不入的。 总而言之,《万历十五年》像一扇窗,打开了我的视野。通过《万历十五年》及随后读到
的一些有关历史的书籍,我明白了研究历史有多种角度:不仅仅是那些帝王将相的历史,也
可以涉及平凡人物的心态和性格;对历史事实,不仅仅是说明“是什么”,也能够通过分析和
剔别,说出“为什么”;不仅可以是自上而下的个别人物的历史,也可以是总体的社会的历史,
“从底层向上看的历史”?? 我知道了历史的另外一种写法,可以写的生动流畅活泼有趣。只
是可惜,这种类型的书太少了。篇三:《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之感 近日拜读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此书英文名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 ”,
可直译为“平淡的1587年”。万历这个年号本身过去的就很平庸,除了万历末年与努尔哈赤
的几场决定性战役,几乎可以略过,而至于万历十五年这一年则更是可有可无。大风起于青
萍之末。万历十五年——这个“全年并无大事可叙”的寻常年份,被黄仁宇先生以敏锐、独
到的视角挖掘出来,抽丝剥茧,因小见大,在细枝末节中为读者勾勒出一个老大帝国的缩影。
书中以万历年间的一些重要任务来反映这段历史;它从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
戚继光、李贽这些人的角度来写的。反映当时从皇帝、首辅、地方官员、将军、哲学家的方
方面面,冷暖人生,来深刻的剖析明朝的太平景象下隐藏着多么大的危机;封建制度在当时
并没有病入膏肓,反而庞大而有序,却在本身不可遏止的慢性病里,走到了穷途末路的边缘。 在这个国家,聪明敏感的万历皇帝作为制度的必需品,他勤政治国,张居正不让他写字,
申时行不让他练兵,被“囚禁”在紫禁城里,孤独无援,在当时强大的封建道德观念束缚下,
没有朱厚照任性放纵、一意孤行的勇气,只能消极怠工,苦闷至极,与廷臣进行着数十年的
僵持。
在这个国家,大权独揽的张居正努力整饬朝纲,巩固国防,推行赋税改革,提高行政效
率,可谓鞠躬尽瘁,却也言行不一,奢侈腐化,最终因触犯文官集团而人亡政息,死后家败
名裂,境况可谓凄惨。而“温良恭俭让”的首辅申时行尽管忠于职守,调和“阴阳”,不断妥
协让步,却也不得不黯然辞官回乡。 在这个国家,刚正不阿的海瑞则如巨石投进了一池死水。他能够直言抗命、守忠尽孝,
像卫道士一样在奉行中庸之道的官场里卓尔不群,不断“惹是生非”,被人仰慕却无人效仿,
被人尊重也被人遗弃。
再加上在贫病交迫中死去的将领戚继光,在狱中自刎的名士李贽,书中叙及的主要人物
“或身败,或名裂,没有一个人功德圆满”。对此,黄仁宇先生进行了深入地思考,他在序言
里写道:“这种情形,断非个人原因所得以解释,而是当日的制度以至山穷水尽,上自天子,
下至庶民,无不成为牺牲品而遭殃受祸。” 中国古代政治的最鲜明特点是观念治国。其中,最为重大的一件事便是立储君时候和群
臣们的对立,常洛是长子,按照惯例,是应该毫无争议的被立为太子,然而万历皇帝更想要
立的却是自己喜爱的皇贵妃郑氏的儿子长洵,但是在群臣的眼中,这是以幼凌长,自然不合
于伦常之情。但是万历皇帝在这样一件事情上面也不愿意妥协,但是也并不能采取强硬的立
场。因为“本朝不是以法律治理天下的臣民,而是以‘四书’中的伦理作为主宰。皇帝和全
国臣民都懂得父亲对儿子不能偏爱,哥哥对弟弟负有教导及爱护的义务,男人不能因为宠爱
女人而改变长幼之序。书中的万历皇帝虽然名义上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在道德和传统的约束
之下,更多的时候只是一个权力的象征,一个空具形体的傀儡。 从1587年至今,历史已飘过四百多年,社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经济更是取得举世瞩
目的成绩,但由此带来的社会浮躁心态也被广泛诟病。如何保持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是摆
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万历十五年》中表明,一层不变的体制使社会发展到了山穷水
尽的地步,惟有全方面的改革全社会的参与才能奏响时代的新音!联系到当今社会,我们只
有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拾级而上,日新月异。篇四:万历十五年读后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是个喜欢历史的人,但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一直没有去看过,以为它写的是万历
年间十五个年头的事。看过书后才知道只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即1587年。我不得不对黄
仁宇先生感到由衷的敬佩,能将一年中发生的小事与大明帝国或者说整个中华封建制度走向
崩溃联系起来。这种历史研究角度确实是令人耳目一新,比起一读就“中华上下五千年”来
得更有意思。
“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至其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写作本
书的目的,也重在说明这一看法。”黄仁宇先生明确的指出了这本书的主要观点。从万历皇帝、
张居正、海瑞、戚继光、李贽、申时行等人各自悲剧的人生来展现以儒家道德为基础的文官
封建体制腐朽,来充分说明以道德来代替法制是行不通的。这是个神奇的体制,就算是一个
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也是为之感到无奈的。万历皇帝本来具有远大抱负,准备好好干一番事业,
然而却在繁重的礼节与所谓道德中消磨了自己的意志,最终消极待命。不是没有绝对的权威,
而是在这个体制中很多事你是没法做的,只能无奈叹息,无论你是皇帝。 作为臣子的张居正、海瑞他们更是无奈了。在儒家的道德里,什么都提倡“高尚”,表面
上什么都可以做得很好,做官可以做得很清廉、做皇帝可以做得很爱民、做人可以做得“忠、
义、孝、悌、信? ”但是在这的背后却是贪污腐败、背信弃义。张居正的命运与王安石惊人的
相似,他们都想改变现状,但是无奈既得利益者根基太深,无法撼动。海瑞更是刚正不阿,
为官清廉,但他所做的与这个体制格格不入,最终不免悲剧命运。 在这样一个以伪道德维系的体制中,很多人不知不觉的被卷入潜规则中去。因为这种体
制所要求得道德近乎完美,但是这只有圣人所能做到,大部分人都是凡人。是凡人必有人类
所固有的那种本性:利己。当“高尚”的道德要求与自己所能做的相差甚远时,那么大多数
人只能选择放弃“道德”,或者明里做一套,暗里做一套,这是道德便成了伪道德。但在,文
官封建体制中,以道德代替法制的情况下,道德被高高挂起,那么人们的行为便变的更为“两
面派”。
中国封建社会的那种循环怪圈也是由此而来的,一个朝代开始时,每个人都严守儒家的
道德,君主爱民,官员也不敢太过放肆,于是出现一时的所谓“盛世”,而然,当他继续延续
下去时,道德变得越来越虚假,于是这个朝代倒下了,另一 个又吸取所谓经验,再次崛起。如此循环往复,走不出去。当西方列强用大炮打开古老
中国大门时,我们才慢慢意识到,用所谓儒家道德来代替法制是不行的,人的行为必须要有
制度的约束,即使一个人再高尚。 在424年后的今天我们发现,当初发生的事在今天的中国仍旧能找到影子,我们现在的
体制也似乎近似神奇,我们国家总理的关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发言也曾被媒体“和谐”。当“小
悦悦”事件发生后,在深刻反思道德的缺失,当然道德的缺失是一方面的原因,但是我们有
没有想过,为什么人们会那么不信任彼此?“彭宇案”给了我们答案,是法制的不完善,导
致了不公正的判决,从加深了人们彼此的不信任。 我们的政府在反腐败的工作中反复提倡官员要提高道德,固然提高道德很重要,但是权
力必须要有制度的制约,这是硬性的要求,不然,道德就变成了伪道德,那么这个神奇的体
制就会不断的循环下去,中华民族就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所以,我们不妨吸取历史教
训,建立以法律为基础,同时强调道德的制度,打破这个神奇的体制,让权力有制约、道德
变成真道德,那就再好不过了。篇五: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 我不是个爱读书的人,但相较而言,我比较喜欢历史类的书籍。曾经读过当年明月的《明
朝那些事儿》,并为之疯狂着迷。为诸多英雄好汉的豪杰气概以及他们非凡的军事天赋或政治
才能所折服,为无数为国捐躯、保卫国家的有名或无名的勇士深深感动,为大明王朝的起起
伏伏感到惊心动魄,也为各种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感到无奈?? 但历史终归是精彩的,即使一
切都被封存在历史的尘埃中,却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中鲜活着。 在《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中,作者黄仁宇先生选取了明代历史上很平常的一年——万历
十五年,即1587年。这一年在中国历史上非常的安静,政治社会的肌肤正在默默腐烂,这一
年发生的许多易于被忽视的琐细小事,却成为明朝帝国走向崩溃的前兆。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分别讲述万历、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这六个人
在晚明的文官集团中,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试图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故事。但是无论他们
如何努力,对后明王朝来说,都是无效的,因为明朝帝国的灭亡已不可避免。 在《万历十五年》中,共有段落七章。在前四章中,作者主要探讨的是帝王万历、内阁
大学士中的首辅和在他们身上挥之不去的种种阴影。这四章标题分别为万历皇帝、首辅申时
行、世间已无张居正、活着的祖宗。 在首辅方面,书中主要分析了两个不同性格不同做派的人物:张居正和申时行。作为首
辅的张居正和申时行,有着不同的性格和处世之道。张居正,文冤阁大学士之首,担任首辅
十年。他是万历的老师,万历皇帝和慈圣太后都曾对他极为尊重和信任,正所谓位极人臣,
权倾朝野。同时,他也是一个有着雄心壮志的政治家,他为了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希望通
过独裁的手段加强行政效率,尽自 己最大的才智推行改革,最终实现富国强兵,虽未彻底改变大明王朝的命运,但终究使
明朝获得了各方面的发展。而对申时行来说,强权不是他的选择。他的思维更中庸、更温和,
采用的是调和政策。所以他在行政过程中极力调和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文官集团内部的矛
盾,尽量维持官僚体系的稳定,极力维持各方面的平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这也使得他被
扣上和事佬的帽子。虽然与张居正的行事风格完全不同,但申时行最终还是以辞官的方式告
别了自己的政治生涯。好在,他还能安度晚年。 后三章分别探讨三个人物:清官海瑞,州总兵官戚继光,明朝末代的思想家李贽。 海瑞是中国历史上的著名清官,君子律令、道德理想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也因此受
到万民敬仰。但很遗憾的说,对于海瑞,帝王家只会把他当门面,而不会真正用他因此,在
绝大多数时候授予海瑞的,都是虚权职位。因为海瑞不会为官,也不懂得如何真正的消除社
会的黑暗。但海瑞终究是一个为自己信仰而活的人,一生无愧于心。 还有戚继光、李贽,无疑也都是这制度的牺牲者,他们的命运,在历史的洪流中,似乎
早已冥冥注定。
正如书中所说,“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
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
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1587年,是为万历15年,岁次丁亥,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
事可记,实际上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
或者晏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
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
事实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
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在这诸多人物中,关于张居正,我还有一些话想说。 张居正被很多人认为是智慧的象征,是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改革家之一。 自万历皇帝登
基以来,张居正作为万历皇帝的老师,教育培养他,辅导他如何做一个万众爱戴的好皇帝。
十年来,年轻的万历皇帝对老师张居正言听计从,完全依赖并支持他。张居正大力推行改革,
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顿朝纲、巩固国防、推行鞭法,使得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获得
生机,使得明朝经济国防等发面都迅速由弱变强,为明朝留下丰厚的家底。但是十年后,却
发生了出人意料的结局,当张居正尸骨未寒的时候,万历皇帝竟抄了张居正的家,把张家子
孙十几口关在屋子里活活饿死。并且革去了张居正生前所有的官职和荣誉。在张居正眼里,
万历是他最得意且最器重的学生。张居正一生为国家,任劳任怨,竟换来如此可悲的结局。
只可惜,张居正看不到自己的身后事。他看不到万历对张家极不仁慈的血腥报复,也看不到
万历怠政、荒政、几乎毁灭了所有政治后备人才 的后半生。然而公道自在人心,他的改革之功无法被轻易抹去。或许是因为,张居正当
国十年,所揽之权,是万历皇帝的大权,因而与万历成为对立面,外加从小在万历心中留下
的关于张居正的阴影,他才逃脱不了最后这样的结局。历史和人生一样,总是充满很多遗憾。
但无论如何, 张居正依然靠自己的努力走向天下,名满天下。 如今,经过了四百年的岁月变迁,穿过历史的尘埃,我依然能够看见,张居正,他是勇
于用生命、用一生去实践自己理想并实践自己理想的人。我依然能够看见他的孤独与坚强。
他有抓住理想不放的决心和勇气。在举世非议的反对声浪里,他能最终超越那个时代所谓的
道德信仰,从而孤独地、执着地紧握自己的理想,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 我在想,如果老天爷再给他二十年,那样的大明王朝又会是什么样的呢?可是历史不能
假如,真正的强者也不相信历史的假如。至少张居正趁自己活着的时候,已经做了自己该做
的事情。
他是奔着自己的理想勇敢前行的人,他是明王朝的参天大树,他是宰相之杰。他注定会
被人们铭记并敬仰。万历朝结局的时候,世间已无张居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