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的我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及话题作文的区别作文3600字

高中作文

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那么什么叫“增加任务指令”,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

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

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

从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来看,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基础上加了任务指令,可以说是多此一举,如果任务指令添加不当,反而还会束缚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从传统材料作文的隐含任务指令,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给出任务指令,这一变化意欲何为,值得深究。张开老师在文中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材料作文经过多年发展日渐成熟后的一种成果。老徐反而觉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发展成熟,应当是在命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处理方式上有越来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后添加任务指令这种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再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的发展是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现状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

真正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臆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任务驱动作文的对立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是这样的: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是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不知是这些地区本身的阅卷水平就很低,还是阅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的妥协。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写作。在《高考作文从零开始》的课程里,曾经讲过一个例子,2013年高考后,江苏地区一个老师为当年的江苏卷作文题写了一篇下水文。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的是一群探险者来到一个山洞,为了照明点燃一支蜡烛,导致山洞里栖息的蝴蝶离开原地,退到山洞深处,材料的结尾有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个老师写的下水文叫做《细节决定决定成败》,文章抠出“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句话,然后给它关联上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篇文章被作者以满分作文的名义发在网上,还被广泛转载。我们姑且不说一个老师写的下水文标榜为满分作文合不合适,这篇作文本身明显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写的。一个敢于写下水文发在网上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千千万万不敢写下水文的老师。

纵观一线的高考作文教学,鲜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的,大多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么“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

以上种种,做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天下文章一大抄,为高考作文做形式结构、语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备,本身无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备也并非刻意的宿构和套作。但问题还是,这些基于阐释型话题作文的做法,早已经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内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 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一线老师的认知仍停留在话题作文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不责众,劣币驱逐良币,以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作,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会成为一线作文教学和市场作文辅导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任务指令,说到底,不是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题权收缩的环境下,通过命题增一味药,来对抗多年来久治不愈的话题作文的毒瘤,让命题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

厘清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训练目标和方向。

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那么什么叫“增加任务指令”,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

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

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

从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来看,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基础上加了任务指令,可以说是多此一举,如果任务指令添加不当,反而还会束缚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从传统材料作文的隐含任务指令,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给出任务指令,这一变化意欲何为,值得深究。张开老师在文中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材料作文经过多年发展日渐成熟后的一种成果。老徐反而觉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发展成熟,应当是在命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处理方式上有越来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后添加任务指令这种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再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的发展是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现状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

真正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臆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任务驱动作文的对立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是这样的: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是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不知是这些地区本身的阅卷水平就很低,还是阅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的妥协。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写作。在《高考作文从零开始》的课程里,曾经讲过一个例子,2013年高考后,江苏地区一个老师为当年的江苏卷作文题写了一篇下水文。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的是一群探险者来到一个山洞,为了照明点燃一支蜡烛,导致山洞里栖息的蝴蝶离开原地,退到山洞深处,材料的结尾有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个老师写的下水文叫做《细节决定决定成败》,文章抠出“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句话,然后给它关联上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篇文章被作者以满分作文的名义发在网上,还被广泛转载。我们姑且不说一个老师写的下水文标榜为满分作文合不合适,这篇作文本身明显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写的。一个敢于写下水文发在网上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千千万万不敢写下水文的老师。

纵观一线的高考作文教学,鲜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的,大多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么“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

以上种种,做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天下文章一大抄,为高考作文做形式结构、语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备,本身无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备也并非刻意的宿构和套作。但问题还是,这些基于阐释型话题作文的做法,早已经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内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 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一线老师的认知仍停留在话题作文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不责众,劣币驱逐良币,以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作,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会成为一线作文教学和市场作文辅导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任务指令,说到底,不是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题权收缩的环境下,通过命题增一味药,来对抗多年来久治不愈的话题作文的毒瘤,让命题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

厘清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训练目标和方向。

作文训练:我为什么要上作文班作文300字

初一作文

作文训练:我为什么要上作文班

老师简评:文章写出了为什么上作文班和怎样写好作文,但不够具体。我要好好学作文,提高我的写作能力。 我为什么要上作文班

今天,我去师专学作文。我长大想当老师,听说当老师要经常写文章,所以我要上作文班。给我印象最深的作文是《教室里的悄悄话》,因为这篇作文是我唯一的一篇童话故事。

第一节课,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上作文班?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我觉得我的作文水平不高,考学时作文很重要,要占一半分,通过上作文班,我可以提高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首先在学校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在家里,多看课外书,把好词好句背下来,还要多练习写作文。

要求:

1、写出上作文班的原因;

2、写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3、注意老师要求的格式。

作文训练:我为什么要上作文班

老师简评:文章写出了为什么上作文班和怎样写好作文,但不够具体。我要好好学作文,提高我的写作能力。 我为什么要上作文班

今天,我去师专学作文。我长大想当老师,听说当老师要经常写文章,所以我要上作文班。给我印象最深的作文是《教室里的悄悄话》,因为这篇作文是我唯一的一篇童话故事。

第一节课,老师提出了两个问题:为什么要上作文班?如何才能写好作文?我觉得我的作文水平不高,考学时作文很重要,要占一半分,通过上作文班,我可以提高作文水平。那么如何才能写好作文呢?首先在学校上课时要认真听老师讲课,在家里,多看课外书,把好词好句背下来,还要多练习写作文。

要求:

1、写出上作文班的原因;

2、写如何才能写好作文;

3、注意老师要求的格式。

唤醒五官 ,让作文美丽起来作文2700字

高一作文

1 唤醒五官,让作文美丽起来

秀屿区石码中学 余碧煌

电话:13950729240 邮箱:ybh1973@126.com 关键词:五官 思维训练 感知能力 作文

摘要:针对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唤醒五官,进行全方位感知能力训练的方法,以求改变学生的作文思维习惯,学会感知,提高感知能力,让作文变得充实、生动、形象,让作文美丽起来。

一、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现状分析

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又没有什么系统的作文思维训练,写起作文来往往枯燥、乏味,许多同学为凑字数写得是罗里罗嗦,拖泥带水,该铺陈的地方不铺陈,该简洁的地方不简洁。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怎一个“差”字了得! 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家长到学生都对作文不够重视,不重视积累,不重视训练,又心疼花钱,总是以为买几本《好句好段》、《作文选》就可以对付作文了,写作文的法宝就是引用甚至抄袭。因此,学生写作文的经验是痛苦,老师改作文的经验也是痛苦。

二、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的应对策略

针对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背景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摆在每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参加“两语”培训之前,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让我郁闷不已,不明白为何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倾注了那么多心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三年下来,会写作文的依然只有那几个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依然有那么一大批人。

参加“两语”培训之后,我豁然开朗,要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感知,会观察,会联想,会想象,会思考,会提炼,这才是真正“授之以渔”的好方法,比你讲许许多多的例文,分析形式、结构、技法有用多了。而且,针对学生作文爱抄袭的毛病,每次作文都应当当堂完成,选连堂的课来进行作文训练,一次训练一个专题,从理论到操作到评价,全部当堂完成,让学生无处可抄,他们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注意力跟着老师的安排走,积极地参与、思考、创作。当堂评价时老师还

2 要注意尽量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加以肯定,这样,学生可以享受到进步的快乐,他们就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参与,良性循环就可以建立起来了。

当然,不是每次作文训练课都要进行到成形训练,也可以是片断训练,这要根据课程安排来灵活掌握,甚至可以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来做临时的调整。一定要把握的原则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太多的东西,让他们接受不过来,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三、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组的老师们告诉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动态立体感知能力训练。本文想就全方位感知能力训练来谈,因为这是感知能力的入门课程。

何谓全方位感知呢?就是唤醒五官,让五官都来参与感知、创作。这里所说的五官与医学上所说的五官有所不同,它指的是“眼、耳、口、鼻、手”五种感官。唤醒五官,也就是要求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感知人或物,事或景。

下面以感知物——叶子为例,来进行作文思维训练的课堂流程模拟。

(一)、前测

给学生分发叶子,让他们进行观察、描写,时间3分钟。

(二)、交流评价

请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叶子的,老师板书写下这几个方面。另外请3位同学来点评3篇作品,分别说说它们各自的闪光点,再评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作品,说说好在哪里。

(三)、思维训练

请全班一起来说说还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叶子,老师板书。归纳板书,引出“五官”的概念,明确从五种感官角度可以对叶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

例:全方位感知叶子

视觉:颜色、形状、大小、品种、构造

听觉:声音(摩擦它、揉搓它、拉扯它、撕裂它、吹它,分别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3 味觉:味道(舔一舔、嚼一嚼,感知一下叶子的味道,酸、甜、苦、辣、涩或其它)

嗅觉:气味(无味、清香、臭或其它)

触觉:质地、干湿、软硬

在此基础之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感知,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初级感知上,要对学生进行三级追问,即看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听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尝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闻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摸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是什么就是初级感知,像什么,为什么就是深入感知。其实,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并非处处都要写到为什么,“为什么”的追问只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联想思维,唤醒他们的生活经历、经验,把生活引入作文,作文的天地就宽了,有了生活积累的参与,“像什么”的感知就会丰富多彩。

(四)、后测

学生再次观察,描写叶子,尽量对叶子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字数力求达到120字以上,时间5分钟。

(五)、交流评价

再请3位同学朗读、点评自己的作品,说说与上一次相比,自己有哪些进步。老师给出评价标准——五种感官各10分,字数120字10分,深入感知一个“像什么”或“为什么”10分。学生自评,老师统计自评结果,简单点评。

(六)、思维训练

这一轮思维训练主要针对文章的立意来进行,目的是训练学生“会思考,会提炼”。在前一轮训练学生“会观察,会联想,会想象”的基础之上,再来训练学生“会思考,会提炼”就会水到渠成。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从“叶子”的特点中来,从前面对“叶子”特点的描写中思考——哪个特点适合提炼出一个高深的立意,这个立意必须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示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一下前面交流的六篇作品适合提炼出怎样的立意,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立意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优劣所在。这样,学生对如何立意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概念。

4 (七)、成形训练

让学生在前面两轮训练的基础之上写出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来,鼓励前面两次的作品尽量保留,接着往下写就行,时间25分钟。老师给出评价标准——五种感官各10分,字数500字10分,每增加50字加2分,立意10分,深入感知一处5分。

(八)、交流评价

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教师统计评价结果,简单点评。

以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流程,可以训练学生全方位感知物的能力。感知人、事、景也可以照此流程进行,当然要针对人、事、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思维与操作训练。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就必须这样踏踏实实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唤醒他们的五官,让他们对外部世界保持足够的敏感,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这对翅膀,就可以让心灵翱翔于天地间,融广阔的生活进有限的作文篇幅间,何愁学生写不出充实、生动、形象的作文来。

1 唤醒五官,让作文美丽起来

秀屿区石码中学 余碧煌

电话:13950729240 邮箱:ybh1973@126.com 关键词:五官 思维训练 感知能力 作文

摘要:针对农村初中生写作水平低下的实际问题,本文提出唤醒五官,进行全方位感知能力训练的方法,以求改变学生的作文思维习惯,学会感知,提高感知能力,让作文变得充实、生动、形象,让作文美丽起来。

一、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现状分析

农村学生的阅读量少,阅读面窄,又没有什么系统的作文思维训练,写起作文来往往枯燥、乏味,许多同学为凑字数写得是罗里罗嗦,拖泥带水,该铺陈的地方不铺陈,该简洁的地方不简洁。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怎一个“差”字了得! 究其原因,是因为从家长到学生都对作文不够重视,不重视积累,不重视训练,又心疼花钱,总是以为买几本《好句好段》、《作文选》就可以对付作文了,写作文的法宝就是引用甚至抄袭。因此,学生写作文的经验是痛苦,老师改作文的经验也是痛苦。

二、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水平的应对策略

针对农村初中生的作文水平现状及造成这种现状的背景因素,如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是摆在每个农村初中语文教师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参加“两语”培训之前,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我,让我郁闷不已,不明白为何自己花了那么多时间,倾注了那么多心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三年下来,会写作文的依然只有那几个学生,不会写作文的依然有那么一大批人。

参加“两语”培训之后,我豁然开朗,要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真的只有这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让学生学会感知,会观察,会联想,会想象,会思考,会提炼,这才是真正“授之以渔”的好方法,比你讲许许多多的例文,分析形式、结构、技法有用多了。而且,针对学生作文爱抄袭的毛病,每次作文都应当当堂完成,选连堂的课来进行作文训练,一次训练一个专题,从理论到操作到评价,全部当堂完成,让学生无处可抄,他们就会调动起全部的注意力跟着老师的安排走,积极地参与、思考、创作。当堂评价时老师还

2 要注意尽量去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去发现学生的进步并加以肯定,这样,学生可以享受到进步的快乐,他们就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去参与,良性循环就可以建立起来了。

当然,不是每次作文训练课都要进行到成形训练,也可以是片断训练,这要根据课程安排来灵活掌握,甚至可以根据课堂生成的情况来做临时的调整。一定要把握的原则是——不能急于求成,不能在短时间内灌输给学生太多的东西,让他们接受不过来,要有一个渐进的过程,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

三、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途径与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呢?中国教育学会“十一五”科研规划课题组的老师们告诉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动态立体感知能力训练。本文想就全方位感知能力训练来谈,因为这是感知能力的入门课程。

何谓全方位感知呢?就是唤醒五官,让五官都来参与感知、创作。这里所说的五官与医学上所说的五官有所不同,它指的是“眼、耳、口、鼻、手”五种感官。唤醒五官,也就是要求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五种感官来感知外部世界,感知人或物,事或景。

下面以感知物——叶子为例,来进行作文思维训练的课堂流程模拟。

(一)、前测

给学生分发叶子,让他们进行观察、描写,时间3分钟。

(二)、交流评价

请3位同学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描写叶子的,老师板书写下这几个方面。另外请3位同学来点评3篇作品,分别说说它们各自的闪光点,再评出自己认为最好的一篇作品,说说好在哪里。

(三)、思维训练

请全班一起来说说还可以从那几个方面来描写叶子,老师板书。归纳板书,引出“五官”的概念,明确从五种感官角度可以对叶子进行哪些方面的描写。

例:全方位感知叶子

视觉:颜色、形状、大小、品种、构造

听觉:声音(摩擦它、揉搓它、拉扯它、撕裂它、吹它,分别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3 味觉:味道(舔一舔、嚼一嚼,感知一下叶子的味道,酸、甜、苦、辣、涩或其它)

嗅觉:气味(无味、清香、臭或其它)

触觉:质地、干湿、软硬

在此基础之上,要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感知,不能只停留在是什么的初级感知上,要对学生进行三级追问,即看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听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尝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闻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摸到什么是什么,像什么,为什么。是什么就是初级感知,像什么,为什么就是深入感知。其实,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并非处处都要写到为什么,“为什么”的追问只是为了唤醒学生的联想思维,唤醒他们的生活经历、经验,把生活引入作文,作文的天地就宽了,有了生活积累的参与,“像什么”的感知就会丰富多彩。

(四)、后测

学生再次观察,描写叶子,尽量对叶子进行全方位的感知,字数力求达到120字以上,时间5分钟。

(五)、交流评价

再请3位同学朗读、点评自己的作品,说说与上一次相比,自己有哪些进步。老师给出评价标准——五种感官各10分,字数120字10分,深入感知一个“像什么”或“为什么”10分。学生自评,老师统计自评结果,简单点评。

(六)、思维训练

这一轮思维训练主要针对文章的立意来进行,目的是训练学生“会思考,会提炼”。在前一轮训练学生“会观察,会联想,会想象”的基础之上,再来训练学生“会思考,会提炼”就会水到渠成。可以结合学生学过的课文进行分析,让学生明白立意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立意从“叶子”的特点中来,从前面对“叶子”特点的描写中思考——哪个特点适合提炼出一个高深的立意,这个立意必须有一定的思考价值和启示意义,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讨论一下前面交流的六篇作品适合提炼出怎样的立意,教师对学生提出的不同立意进行点评,让学生明白优劣所在。这样,学生对如何立意就会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的概念。

4 (七)、成形训练

让学生在前面两轮训练的基础之上写出一篇500字以上的文章来,鼓励前面两次的作品尽量保留,接着往下写就行,时间25分钟。老师给出评价标准——五种感官各10分,字数500字10分,每增加50字加2分,立意10分,深入感知一处5分。

(八)、交流评价

学生依据评价标准进行互评,教师统计评价结果,简单点评。

以上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教学流程,可以训练学生全方位感知物的能力。感知人、事、景也可以照此流程进行,当然要针对人、事、景的特点和写作要求来进行相应的思维与操作训练。

总之,要提高学生的整体作文水平,就必须这样踏踏实实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唤醒他们的五官,让他们对外部世界保持足够的敏感,再借助联想和想象这对翅膀,就可以让心灵翱翔于天地间,融广阔的生活进有限的作文篇幅间,何愁学生写不出充实、生动、形象的作文来。

这日记里满是作文真功夫作文1700字

初三作文

谁最会写作文?在我心目中,最会写作文的人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小学生,特别是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文的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都是大师级的作者,我最愿意读他们的作文。读低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常会发现他们作文里有天然的不俗技巧。不信,你读读下面这篇小学生日记――

2月9日 星期三 晴

过年,我家可热闹了,每天都人头攒动,但有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

这个人就是我狡猾的妈妈。她除了给客人发红包外,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是吃、喝、玩、乐、睡。她让爸爸洗碗,说什么“公洗”发财。她什么事都让老爸干,说什么“过年就是一家之主做事”。

唉,唉,要是我以后摊上这么一个老婆我该怎么活呀?不想那么多了,还是多吃点好吃的压压惊吧。

怎么样,这篇小日记读着让你很有“触动感”吧。一个小学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有触动感的作文呢?因为他于无形中,很随意地就使用了写出好作文的“四大技法”―― 第一技法:“巧卖关子”

什么叫卖关子?就是别人想知道答案的时候,你却故意不赶紧说出来,“憋着”。这一憋不要紧,就会憋出读者的好奇心。

好奇心会催着读者急急地看下文。也就是说“卖关子”是提升作文吸引力的好办法。如果你在作文里学着“卖关子”,那你的作文肯定会成为一块“吸铁石”,读者会像跟铁丁一样,被“啪啪”吸引过来,不肯离去。

“过年,我家可热闹了,每天都人头攒动,但有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这日记的开头,前三句平平常常,没读出“吸引力”是吧?接着再读后一句“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话锋一转,关子就卖了出来――谁让你很不爽?赶紧说呀。噢,你卖关子不说是吧,那读者只好自己往下看,这关子卖得真够巧吧。

第二技法:“一鸣惊人”

所谓“一鸣惊人”就指你的作文语言不能等同于平常话,要么观点新奇,要么语气有异,要么内容脱俗。反正“一鸣惊人”的话一说出来,会让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一鸣惊人”是让人给你作文“点赞”的好办法。当然你“鸣过”之后,要对“惊世骇俗”的言语进行“自圆其说”的解释,让人在“惊诧”过后,明白“惊人”的原因。因果关系弄明白了,读者才会在“惊诧”之后为你点赞,不然只能给你拍砖喽。

上面这篇小日记里,“这个人就是我狡猾的妈妈”一句话,就属一鸣惊人的精彩言语。为什么说这句话“一鸣惊人”呢?因为我们平常都用“慈爱”“美丽”“劳累”来评价妈妈,不成想眼下猛然冒出妈妈“狡猾”的言语,实属异常不俗,让人不受惊都难。

当然,小作者在让读者“受惊”之后,又细细道出评价妈妈“狡猾”的事由,给出原因后,读者觉得妈妈果真“狡猾”,因果得到印证,读者就愿意给赞。

第三技法:“实事求是”

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不造假,不粉饰,这种写作文的方法就叫“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写作文,不但能降低写作难度(见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不难吧),还能让作文有真实感人的情景,让人不知不觉就能“身临其境”。

有些同学平时作文不愿意使用“实是求是”的写法,本来是拾了一毛钱交公,却非得编写成拾了一百元钱交公,觉得捡一百元交公更能体现捡金不昧的精神。殊不知把“一毛钱”编写成“一百元”,不但不能体现精神,反倒违背了“做真事说真话”的作文要求,假话成堆的作文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作文,而是处处露马脚的劣质文章。

上面这篇小日记,完全秉持“实事求是”的作文方法,把妈妈“逃避劳动还要大找借口”

的模样原生原态地呈现出来,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妈妈。妈妈真实的形象,令作文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气息恰是好作文的必备气质。

第四技法:“幽默智慧”

作文是把文字“捏合”到一起,要让捏合到一起的文字有趣味耐读,就需要在字里行间添加一些性能优良的“粘合剂”。什么样的“粘合剂”性能优良?把幽默和智慧当作“粘合剂”,便容易写成让人乐开怀的好作文。

“唉,唉,要是我以后摊上这么一个老婆我该怎么活呀?”读到这句话,你是不是笑了?因为这句话里有幽默。小孩子说大人话,能不幽默?所以你笑了。除了幽默还有智慧:为老爸打抱不平的智慧呀。要是老爸看到了这段话,肯定有“理解万岁”的痛快感。

再看“还是多吃点好吃的压压惊吧”这句话,万分幽默。读到这句话,你是不是轻笑两声,甚至快要笑到肚子疼了呀。

把幽默加进作文里,把智慧融入作文,作文的品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达到人人乐读的效果。

谁最会写作文?在我心目中,最会写作文的人是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的小学生,特别是刚刚起步学习写作文的低年级小学生,往往都是大师级的作者,我最愿意读他们的作文。读低年级小学生的作文,常会发现他们作文里有天然的不俗技巧。不信,你读读下面这篇小学生日记――

2月9日 星期三 晴

过年,我家可热闹了,每天都人头攒动,但有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

这个人就是我狡猾的妈妈。她除了给客人发红包外,什么都不干,每天就是吃、喝、玩、乐、睡。她让爸爸洗碗,说什么“公洗”发财。她什么事都让老爸干,说什么“过年就是一家之主做事”。

唉,唉,要是我以后摊上这么一个老婆我该怎么活呀?不想那么多了,还是多吃点好吃的压压惊吧。

怎么样,这篇小日记读着让你很有“触动感”吧。一个小学生,为什么能写出这么有触动感的作文呢?因为他于无形中,很随意地就使用了写出好作文的“四大技法”―― 第一技法:“巧卖关子”

什么叫卖关子?就是别人想知道答案的时候,你却故意不赶紧说出来,“憋着”。这一憋不要紧,就会憋出读者的好奇心。

好奇心会催着读者急急地看下文。也就是说“卖关子”是提升作文吸引力的好办法。如果你在作文里学着“卖关子”,那你的作文肯定会成为一块“吸铁石”,读者会像跟铁丁一样,被“啪啪”吸引过来,不肯离去。

“过年,我家可热闹了,每天都人头攒动,但有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这日记的开头,前三句平平常常,没读出“吸引力”是吧?接着再读后一句“一个人让我心里很不爽”,话锋一转,关子就卖了出来――谁让你很不爽?赶紧说呀。噢,你卖关子不说是吧,那读者只好自己往下看,这关子卖得真够巧吧。

第二技法:“一鸣惊人”

所谓“一鸣惊人”就指你的作文语言不能等同于平常话,要么观点新奇,要么语气有异,要么内容脱俗。反正“一鸣惊人”的话一说出来,会让人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一鸣惊人”是让人给你作文“点赞”的好办法。当然你“鸣过”之后,要对“惊世骇俗”的言语进行“自圆其说”的解释,让人在“惊诧”过后,明白“惊人”的原因。因果关系弄明白了,读者才会在“惊诧”之后为你点赞,不然只能给你拍砖喽。

上面这篇小日记里,“这个人就是我狡猾的妈妈”一句话,就属一鸣惊人的精彩言语。为什么说这句话“一鸣惊人”呢?因为我们平常都用“慈爱”“美丽”“劳累”来评价妈妈,不成想眼下猛然冒出妈妈“狡猾”的言语,实属异常不俗,让人不受惊都难。

当然,小作者在让读者“受惊”之后,又细细道出评价妈妈“狡猾”的事由,给出原因后,读者觉得妈妈果真“狡猾”,因果得到印证,读者就愿意给赞。

第三技法:“实事求是”

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写什么,不造假,不粉饰,这种写作文的方法就叫“实事求是”。以实事求是的方法写作文,不但能降低写作难度(见什么写什么,想什么写什么,不难吧),还能让作文有真实感人的情景,让人不知不觉就能“身临其境”。

有些同学平时作文不愿意使用“实是求是”的写法,本来是拾了一毛钱交公,却非得编写成拾了一百元钱交公,觉得捡一百元交公更能体现捡金不昧的精神。殊不知把“一毛钱”编写成“一百元”,不但不能体现精神,反倒违背了“做真事说真话”的作文要求,假话成堆的作文绝对不可能成为优秀作文,而是处处露马脚的劣质文章。

上面这篇小日记,完全秉持“实事求是”的作文方法,把妈妈“逃避劳动还要大找借口”

的模样原生原态地呈现出来,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妈妈。妈妈真实的形象,令作文充满生活气息,生活气息恰是好作文的必备气质。

第四技法:“幽默智慧”

作文是把文字“捏合”到一起,要让捏合到一起的文字有趣味耐读,就需要在字里行间添加一些性能优良的“粘合剂”。什么样的“粘合剂”性能优良?把幽默和智慧当作“粘合剂”,便容易写成让人乐开怀的好作文。

“唉,唉,要是我以后摊上这么一个老婆我该怎么活呀?”读到这句话,你是不是笑了?因为这句话里有幽默。小孩子说大人话,能不幽默?所以你笑了。除了幽默还有智慧:为老爸打抱不平的智慧呀。要是老爸看到了这段话,肯定有“理解万岁”的痛快感。

再看“还是多吃点好吃的压压惊吧”这句话,万分幽默。读到这句话,你是不是轻笑两声,甚至快要笑到肚子疼了呀。

把幽默加进作文里,把智慧融入作文,作文的品味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可达到人人乐读的效果。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上)作文1400字

初二作文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七十九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上)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呢?这要用问,多少年来,我不是一直把培养作家当成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吗?还有,为了将来能够写信、写总结„„作文对将来很有用途呀。不过,对学生来讲,这一次又一次的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小学作文教学真的是为了培养作家吗?我开始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 头脑里,一个过去的我,一个现在的我,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这么多年来,我切切实实把培养未来的作家当成了自己的职责。我给他们讲作家的故事,按照作家写作的过程来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我指导他们读小说,写笔记,连观察,连思考,连立意,我做了多少工作呀。这么多年来的工作,也很有成效呀?那么多的学生发表习作,那么多的学生习作获奖。丁立泉、吕春霞、王陆、王璐、王亚萍、刘晓卉、杨小明、刘大元、刘瑞梅,那么多的学生,在作文方面名胜很响的,自己不也是因为这些而小有了一点名气吗? 脑子里面,过去的我站了上风。 不是吧。现在的我开始反驳。你是培养了一些在当时写作很不错的学生。不过,你再看看他们的现在。丁立泉原来就不喜欢写。他素质好不错,但是,没你逼者写,能够出成绩吗?到了初中他就不写了。高中的时候几乎不想学习。后来,怎么样?子承父业,大老板!吕春霞但是不错,初中的时候,作文还得了市里的一等奖。可是现在如何?在给别人打工,做服装。王璐,对了,这么多学生重,就是王璐最后走上了新闻岗位。可是,为了写作,差点误了学业——高二的时候,还没卖力气地写小说。你不觉的她高考成绩受了写的影响吗„„ 你说,你要培养作家,呵呵,你培养出了几个呀?那么多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对作文如何? 现在的我直指要害。 过去的我不服气——没当作家,但是,我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高的,很多学生都讲自己小学阶段的作文基础好,对后来续西有很大的影响。这,不是事实吗?高振玉就是典型!(此时,当年的学生高振玉就在上海一家外企发展。他常讲,他的作文,主要是小学打下的底子,受益很大。——到上海以后,他把我接到了家中,聊了很长时间。)这又怎么说? 现在的我马上还击:这正好说明了: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较好的写作素质。 „„终于,关于“小学作文教学为什么”的讨论,告一段落,过去的我不的不承认:作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大纲、作文教学研究理论又是怎样的呢? 这一阶段重,我认真地翻看了过去的教学大纲、许多本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专著。93

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规定:以写记叙文为主。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专著上面,这样写道:小学一些记叙文为主,也要学习写应用文。不过,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介绍,都是“以记叙文为例”了。那些叙述是什么内容呢?呵呵,文学。再看一下小学作文刊物,发表的都是些什么呢?呵呵,“少儿准文学作品”。好要说什么呢?过去,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大纲要求,到教师把握,几乎都放在了“准文学”的记叙文上面。 可是,我们小学阶段培养的学生重,有多少人将来会成为文学家呢?他们更多地需要什么? 我忽然想到了老师。老师是写文章、用到写文章比较多的。但是,即使过去我所在的实验小学的老师,有多少人,提到写教学工作总结的时候还在发愁呀?这,又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感到: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培养方向,有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了没有用,将来有用的没学到。

我的作文教学及研究故事系列之七十九 为什么要作文的思考(上)

学生为什么要作文呢?这要用问,多少年来,我不是一直把培养作家当成作文教学的重要目的吗?还有,为了将来能够写信、写总结„„作文对将来很有用途呀。不过,对学生来讲,这一次又一次的作文,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小学作文教学真的是为了培养作家吗?我开始回忆自己的教学经历。 头脑里,一个过去的我,一个现在的我,开始了激烈的辩论。 这么多年来,我切切实实把培养未来的作家当成了自己的职责。我给他们讲作家的故事,按照作家写作的过程来实施作文教学的过程,我指导他们读小说,写笔记,连观察,连思考,连立意,我做了多少工作呀。这么多年来的工作,也很有成效呀?那么多的学生发表习作,那么多的学生习作获奖。丁立泉、吕春霞、王陆、王璐、王亚萍、刘晓卉、杨小明、刘大元、刘瑞梅,那么多的学生,在作文方面名胜很响的,自己不也是因为这些而小有了一点名气吗? 脑子里面,过去的我站了上风。 不是吧。现在的我开始反驳。你是培养了一些在当时写作很不错的学生。不过,你再看看他们的现在。丁立泉原来就不喜欢写。他素质好不错,但是,没你逼者写,能够出成绩吗?到了初中他就不写了。高中的时候几乎不想学习。后来,怎么样?子承父业,大老板!吕春霞但是不错,初中的时候,作文还得了市里的一等奖。可是现在如何?在给别人打工,做服装。王璐,对了,这么多学生重,就是王璐最后走上了新闻岗位。可是,为了写作,差点误了学业——高二的时候,还没卖力气地写小说。你不觉的她高考成绩受了写的影响吗„„ 你说,你要培养作家,呵呵,你培养出了几个呀?那么多的学生怎么办?他们对作文如何? 现在的我直指要害。 过去的我不服气——没当作家,但是,我的学生的作文水平是高的,很多学生都讲自己小学阶段的作文基础好,对后来续西有很大的影响。这,不是事实吗?高振玉就是典型!(此时,当年的学生高振玉就在上海一家外企发展。他常讲,他的作文,主要是小学打下的底子,受益很大。——到上海以后,他把我接到了家中,聊了很长时间。)这又怎么说? 现在的我马上还击:这正好说明了:小学作文教学不是为了培养作家,而是为了培养学生较好的写作素质。 „„终于,关于“小学作文教学为什么”的讨论,告一段落,过去的我不的不承认:作文,不是为了培养作家。 而我们过去的教学大纲、作文教学研究理论又是怎样的呢? 这一阶段重,我认真地翻看了过去的教学大纲、许多本过去的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的专著。93

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的规定:以写记叙文为主。对作文教学的研究专著上面,这样写道:小学一些记叙文为主,也要学习写应用文。不过,对教学过程的研究、对教学方法的探索介绍,都是“以记叙文为例”了。那些叙述是什么内容呢?呵呵,文学。再看一下小学作文刊物,发表的都是些什么呢?呵呵,“少儿准文学作品”。好要说什么呢?过去,我们从理论、到实践,从大纲要求,到教师把握,几乎都放在了“准文学”的记叙文上面。 可是,我们小学阶段培养的学生重,有多少人将来会成为文学家呢?他们更多地需要什么? 我忽然想到了老师。老师是写文章、用到写文章比较多的。但是,即使过去我所在的实验小学的老师,有多少人,提到写教学工作总结的时候还在发愁呀?这,又是为什么?又说明了什么呢? ——我感到:我们过去的作文教学的内容、要求、培养方向,有很大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学了没有用,将来有用的没学到。

高考作文稳定在56+__作文结构基本结构范式作文初中

作文结构基本结构范式作文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小升初语文S版 毕业作文分类指导作文3300字

初二作文

什么是生动、实在的作文[小学作文讲座第一讲]

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都在听别人说话。如果说的话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听啊?同样地,如果写出来的作文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看啊!说话要说得生动、说得实在;作文也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什么是生动?字典里是这样说的——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就是生动。写出来的字是死的,可是字里行间所描述的人物、事情、景物……却是活生生的,叫人读起来受到感动、感到有味道,这样的作文就是生动的,别人就爱看。

生动的作文是不是摆摆花架子、喊喊大口号、多用几个形容词就可以写成的呢?不是,一定不是!这也和说话一样,如果你只是耍耍嘴皮子,一点不说心里话,一点不说实在话,谁会受感动啊?那怎么办呢?把话说实在就是了。

什么是实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实在就是真实,不虚假。写作文所说的实在除了真实、不虚假之外,还有充实的意思。写一个人,只是说他真好啊、他可好了、没有比他再好的了……你这样从早晨写到晚上,别人读了也会感到你不实在,为什么?因为你写得不充实,他到底好在哪?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说明他好?别人看不出来。这样的作文就是空洞的、干干巴巴的、不实在、不生动的。

好了,道理说了不少了,下面让我们看看两篇例文吧?哪一篇写得生动、实在?哪一篇写得干瘪、空洞?你一定会分辨清楚的!

例文1: 童 年

“童年”这个趣味横生的二字,有谁不向往它呢?随着风儿的流逝,童年已悄悄过去,正当步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才匆匆意识到童年的可贵。

春风刮醒了我记忆的童窗。曾记得刚要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望着外面皎洁的月亮与星星。我像一名贪婪的小女孩在甜蜜的梦中,像要坐上宇宙飞船飞入另一个空间,面对着快要离别了在家贪玩的孩子,快要离别那撒娇的性格,我想着班级里美好的一切……我久久的不能入睡。

啊!多么美好的童年。

例文2: 弟弟数数

一个夏季的晚上,天空晴朗,繁星闪烁,不时吹来的丝丝凉风,使人感到十分凉快。人们都来到院子里乘凉,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坐在一旁的弟弟仰着头,睁大了眼睛望着天空,好象这样做,会把天空中的一切,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指点着,轻声地数者星星。弟弟在幼儿园刚学数数。小红姐姐问弟弟:“小琦,你数数你的手指头和脚豆儿一共有多少个?”弟弟听了,自信地用右手指着数左手:“一、二、三、四、五。”接着又用左手指着右手数:“六、七、八、九、十。”然后,他低下头,一边用手点着从凉鞋里露出来的脚豆儿,一边数着。在一旁看着的人,见他这副天真的样子,都不禁偷偷地笑了起来。“十七、十八、十九。”弟弟

数罢,理直气壮地说:“一共十九个。”小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神情,专等着别人夸他。可人们听了他的那经过认真数出的答案后,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捧腹大笑起来。

弟弟莫名其妙地看着大家,看着看着,他委屈地哭着跑到妈妈那儿去了。看到这情景,大家都不再笑了。小红姐姐抹去笑出的眼泪,朝弟弟说:“你再数数!”弟弟撅起小嘴,扭过脸去,偎着妈妈。妈妈轻声对弟弟说:“你数错了,还不许人家笑。你再数数看……”经妈妈这么一说,弟弟又仔细地数了起来。像第一次那样认真,不,比那还要专心。刚才的事情他都忘了,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似的。他数着,数着,有时还轻轻的抽泣一下。就这样,弟弟又数了一遍,结果是二十。他不信,又数了一遍,还是二十。他轻声地说:“是二十,不是十九。”大家听了都说对。有人还鼓励弟弟说:“不错,在幼儿园没白学!”

听了这话,弟弟脸上的泪水还没擦干,就咧嘴笑了。这时,满天的星星调皮地一闪一闪的,好象也为弟弟数对了数而感到高兴。

讨论:

1、这两篇例文那一篇生动、实在?那一篇干瘪、空洞?为什么?

2、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3、两篇例文还有哪些优点、毛病?

——————————————————

练习:

你哭过吗?你看过别人哭过吗?你(或者别人)为什么哭?是怎样哭的?哭之后又怎样了?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回答上面的问题,500字左右,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写完上面要求的作文之后,把题目里的“哭”改成“笑”,再在心里“写”一篇作文(不写在纸上,只是动脑想)

想作文与说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第二讲]

我们常说“写作文”,怎么又冒出来“想作文”、“说作文”呢?

在上一讲里我们说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那么,你要说的话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你的小脑袋,来自你脑袋里的思想——“言为心声”嘛!想好了,才能说好、才能写好。如果头脑里是一团乱麻,说出来就会语无伦次,写出来当然就更糟糕了。我们听过“打腹稿”这句话吧,打腹稿,就是想作文;大诗人李白醉酒之后能写出好的诗篇,因为他喝酒之后,情绪高涨、思想活跃,所以写出来的诗才生动、深刻。“想作文”,不但不奇怪,还很重要呢!所以,你千万不要忘记:在写作文之前,还应当有一个“想作文”的过程,在“想作文”和“写作文”之间最好还要有一个“说作文”的过程(如果身边没有人听,这个过程也可以绕过去)。

想作文是写作文的基础,说作文是写作文的演练,也是想作文的检验。下面,就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第一讲的作业吧?在写作文之前,你想作文了吗?是怎样想的?

让我们用一个比方来做一个小结吧——

有个孩子走路时跌跌撞撞,总是摔跤。人们觉得奇怪,走近一看,原来他的鞋带没有系好,长长地拖在地上,没走几步便踩着鞋带了,当然容易摔跤。别人帮他系好鞋带,孩子欢快地跑开了……这个比方能不能使你加深对上面所讲的道理的理解呢?你还有什么别的比方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写作文都要想的,即使是那些拿起笔来就写的同学,他也要想,只不过是他边写边想罢了。关键问题是:有的人想得好,有的人想得不好;有的人会想,有的人不会想。

那么,怎样来想作文呢?想作文,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

想题目—想内容—想结构—想技巧—想语言。

1、想题目:如果是自己习作,要想从生活中选出一个什么题目来写(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另讲,今天不练习);如果是别人出题,就要想如何扣题,如何不跑题。它解决的是“帽子”的问题,一定不要张冠李戴。

2、想内容:就是想“写什么”?主要是什么立意?用什么材料?它是想作文的主要步骤,解决的是“灵魂”的问题。

3、想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这一步骤可以写成提纲,它解决的是“骨架”的问题。

4、想技巧:用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它解决的是“化妆”的问题,怎样锦上添花,让文章更美。

5、想语言:用什么语言来实现上面所想的各点,它解决的是“肌肉”的问题。在各个步骤中,它是唯一允许边写边想的步骤。

这些步骤的内容是不是很难一时掌握?是的。今天不要求大家具体掌握这些内容,在今天的练习和作业中,做到先想后写就可以了,当然要尽力想好、写好,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有一个很强的意识: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想作文,有条件再把所想的说给别人听,“磨刀不误砍柴功”,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你的作文就上路了!

例文1 那盆牵牛花(节选)

爸爸放了一盆牵牛花在我靠窗户的书桌上,本意是想遮掩那扇窗户造成的缺陷,并没有想这小玩艺会给我带来什么。

牵牛花长得特别快,没几个星期,花蔓就已爬满了窗棂。有一天,它的枝蔓竟伸出了窗户,长到阳台上了。我不知怎么生出了莫名其妙的恼怒,一下把外面的一条最长的蔓给拉了下来。看看那下垂的蔓,我不禁感到自己是多么强大。

没几天,那条蔓黄了,最后枯萎了。当时幸灾乐祸的我并未曾想到后来的一幕。

一条新的枝蔓又迅速地伸展,钻到了窗户外,并且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阳台外开出了三四朵鲜艳的花,看不到一丝失败的痕迹。

我输了。我对这弱小纤细的植物肃然起敬。并不是因为它艳丽的花朵,而是因为它弱不禁风的身体里坚强执著的灵魂。坚忍不拔地追求既定的目标毫不退缩,也许这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讨论 :

1、从“想作文”的角度分析,这篇例文好在哪里?设想你是这篇例文作者,你该怎样“想”这篇作文?

2、看了《爸爸去哪儿》,你有什么感想?如果要写它的观后感,你写的题目、内容是什么?用什么结构?

什么是生动、实在的作文[小学作文讲座第一讲]

什么是作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写成文章。你每天都在说话、都在听别人说话。如果说的话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听啊?同样地,如果写出来的作文干干巴巴,一点生气也没有,谁爱看啊!说话要说得生动、说得实在;作文也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什么是生动?字典里是这样说的——具有活力能感动人的就是生动。写出来的字是死的,可是字里行间所描述的人物、事情、景物……却是活生生的,叫人读起来受到感动、感到有味道,这样的作文就是生动的,别人就爱看。

生动的作文是不是摆摆花架子、喊喊大口号、多用几个形容词就可以写成的呢?不是,一定不是!这也和说话一样,如果你只是耍耍嘴皮子,一点不说心里话,一点不说实在话,谁会受感动啊?那怎么办呢?把话说实在就是了。

什么是实在?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实在就是真实,不虚假。写作文所说的实在除了真实、不虚假之外,还有充实的意思。写一个人,只是说他真好啊、他可好了、没有比他再好的了……你这样从早晨写到晚上,别人读了也会感到你不实在,为什么?因为你写得不充实,他到底好在哪?什么具体的事情可以说明他好?别人看不出来。这样的作文就是空洞的、干干巴巴的、不实在、不生动的。

好了,道理说了不少了,下面让我们看看两篇例文吧?哪一篇写得生动、实在?哪一篇写得干瘪、空洞?你一定会分辨清楚的!

例文1: 童 年

“童年”这个趣味横生的二字,有谁不向往它呢?随着风儿的流逝,童年已悄悄过去,正当步入中学大门的时候,才匆匆意识到童年的可贵。

春风刮醒了我记忆的童窗。曾记得刚要上学的前一天夜里,我躺在床上望着外面皎洁的月亮与星星。我像一名贪婪的小女孩在甜蜜的梦中,像要坐上宇宙飞船飞入另一个空间,面对着快要离别了在家贪玩的孩子,快要离别那撒娇的性格,我想着班级里美好的一切……我久久的不能入睡。

啊!多么美好的童年。

例文2: 弟弟数数

一个夏季的晚上,天空晴朗,繁星闪烁,不时吹来的丝丝凉风,使人感到十分凉快。人们都来到院子里乘凉,大家说说笑笑,好不热闹。

坐在一旁的弟弟仰着头,睁大了眼睛望着天空,好象这样做,会把天空中的一切,都看得更清楚一些。他一边看,一边用手指点着,轻声地数者星星。弟弟在幼儿园刚学数数。小红姐姐问弟弟:“小琦,你数数你的手指头和脚豆儿一共有多少个?”弟弟听了,自信地用右手指着数左手:“一、二、三、四、五。”接着又用左手指着右手数:“六、七、八、九、十。”然后,他低下头,一边用手点着从凉鞋里露出来的脚豆儿,一边数着。在一旁看着的人,见他这副天真的样子,都不禁偷偷地笑了起来。“十七、十八、十九。”弟弟

数罢,理直气壮地说:“一共十九个。”小脸上还露出得意的神情,专等着别人夸他。可人们听了他的那经过认真数出的答案后,不但没有表扬他,反而捧腹大笑起来。

弟弟莫名其妙地看着大家,看着看着,他委屈地哭着跑到妈妈那儿去了。看到这情景,大家都不再笑了。小红姐姐抹去笑出的眼泪,朝弟弟说:“你再数数!”弟弟撅起小嘴,扭过脸去,偎着妈妈。妈妈轻声对弟弟说:“你数错了,还不许人家笑。你再数数看……”经妈妈这么一说,弟弟又仔细地数了起来。像第一次那样认真,不,比那还要专心。刚才的事情他都忘了,就像从来没发生过什么似的。他数着,数着,有时还轻轻的抽泣一下。就这样,弟弟又数了一遍,结果是二十。他不信,又数了一遍,还是二十。他轻声地说:“是二十,不是十九。”大家听了都说对。有人还鼓励弟弟说:“不错,在幼儿园没白学!”

听了这话,弟弟脸上的泪水还没擦干,就咧嘴笑了。这时,满天的星星调皮地一闪一闪的,好象也为弟弟数对了数而感到高兴。

讨论:

1、这两篇例文那一篇生动、实在?那一篇干瘪、空洞?为什么?

2、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3、两篇例文还有哪些优点、毛病?

——————————————————

练习:

你哭过吗?你看过别人哭过吗?你(或者别人)为什么哭?是怎样哭的?哭之后又怎样了? 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回答上面的问题,500字左右,要写得生动、写得实在。

写完上面要求的作文之后,把题目里的“哭”改成“笑”,再在心里“写”一篇作文(不写在纸上,只是动脑想)

想作文与说作文[小学生作文指导第二讲]

我们常说“写作文”,怎么又冒出来“想作文”、“说作文”呢?

在上一讲里我们说过:“作文就是把你要说的话记载下来”,那么,你要说的话又来自哪里呢?来自你的小脑袋,来自你脑袋里的思想——“言为心声”嘛!想好了,才能说好、才能写好。如果头脑里是一团乱麻,说出来就会语无伦次,写出来当然就更糟糕了。我们听过“打腹稿”这句话吧,打腹稿,就是想作文;大诗人李白醉酒之后能写出好的诗篇,因为他喝酒之后,情绪高涨、思想活跃,所以写出来的诗才生动、深刻。“想作文”,不但不奇怪,还很重要呢!所以,你千万不要忘记:在写作文之前,还应当有一个“想作文”的过程,在“想作文”和“写作文”之间最好还要有一个“说作文”的过程(如果身边没有人听,这个过程也可以绕过去)。

想作文是写作文的基础,说作文是写作文的演练,也是想作文的检验。下面,就请你说一说你是怎样完成第一讲的作业吧?在写作文之前,你想作文了吗?是怎样想的?

让我们用一个比方来做一个小结吧——

有个孩子走路时跌跌撞撞,总是摔跤。人们觉得奇怪,走近一看,原来他的鞋带没有系好,长长地拖在地上,没走几步便踩着鞋带了,当然容易摔跤。别人帮他系好鞋带,孩子欢快地跑开了……这个比方能不能使你加深对上面所讲的道理的理解呢?你还有什么别的比方吗?

其实,我们每个人写作文都要想的,即使是那些拿起笔来就写的同学,他也要想,只不过是他边写边想罢了。关键问题是:有的人想得好,有的人想得不好;有的人会想,有的人不会想。

那么,怎样来想作文呢?想作文,一般可以按照这样的步骤:

想题目—想内容—想结构—想技巧—想语言。

1、想题目:如果是自己习作,要想从生活中选出一个什么题目来写(这个问题以后我们另讲,今天不练习);如果是别人出题,就要想如何扣题,如何不跑题。它解决的是“帽子”的问题,一定不要张冠李戴。

2、想内容:就是想“写什么”?主要是什么立意?用什么材料?它是想作文的主要步骤,解决的是“灵魂”的问题。

3、想结构:先写什么、再写什么、后写什么,这一步骤可以写成提纲,它解决的是“骨架”的问题。

4、想技巧:用什么表达方式?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等。它解决的是“化妆”的问题,怎样锦上添花,让文章更美。

5、想语言:用什么语言来实现上面所想的各点,它解决的是“肌肉”的问题。在各个步骤中,它是唯一允许边写边想的步骤。

这些步骤的内容是不是很难一时掌握?是的。今天不要求大家具体掌握这些内容,在今天的练习和作业中,做到先想后写就可以了,当然要尽力想好、写好,写得生动、写得实在。不管怎样,你一定要有一个很强的意识:写作文之前一定要想作文,有条件再把所想的说给别人听,“磨刀不误砍柴功”,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你的作文就上路了!

例文1 那盆牵牛花(节选)

爸爸放了一盆牵牛花在我靠窗户的书桌上,本意是想遮掩那扇窗户造成的缺陷,并没有想这小玩艺会给我带来什么。

牵牛花长得特别快,没几个星期,花蔓就已爬满了窗棂。有一天,它的枝蔓竟伸出了窗户,长到阳台上了。我不知怎么生出了莫名其妙的恼怒,一下把外面的一条最长的蔓给拉了下来。看看那下垂的蔓,我不禁感到自己是多么强大。

没几天,那条蔓黄了,最后枯萎了。当时幸灾乐祸的我并未曾想到后来的一幕。

一条新的枝蔓又迅速地伸展,钻到了窗户外,并且超出了我的想象,在阳台外开出了三四朵鲜艳的花,看不到一丝失败的痕迹。

我输了。我对这弱小纤细的植物肃然起敬。并不是因为它艳丽的花朵,而是因为它弱不禁风的身体里坚强执著的灵魂。坚忍不拔地追求既定的目标毫不退缩,也许这才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

讨论 :

1、从“想作文”的角度分析,这篇例文好在哪里?设想你是这篇例文作者,你该怎样“想”这篇作文?

2、看了《爸爸去哪儿》,你有什么感想?如果要写它的观后感,你写的题目、内容是什么?用什么结构?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作文11400字

初一作文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2014-11-19 10:59:46)

标签: 情感 分类: 作文教学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

<>薛法根作文<> 2 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

<>薛法根作文<> 3 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薛法根作文<> 4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遇到写人记事,差不多都是这样几点似是而非、指导了也没多大作用的要点,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废话”。而针对一篇具体的作文,教师鲜有针对性的切实指导,没有就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令人茅塞顿开的分析讲解、修改示范,没有相机传授简明而实用的写作技巧或原理。学生听与不听没有什么差别,也已经习以为常,你说你的,我写我的。曾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拿着自己四年级时写的同题作文“交差”,语文老师居然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这四年级的作文指导和六年级的作文指导有什么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什么质的提高?几乎是一笔糊涂账。

根源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缺少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尚未明晰写作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观察、选材、谋篇布局及描写、抒情、对比、衬托、照应等诸多具体的写作方法、策略。对写作的技能技巧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时点石成金、游刃有余,而胸无点墨必然会老生常谈、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因此,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好的语文教师,常常用50种办法来指导1个孩子,而不是用1种办法来指导50个孩子。

有位老师说,作文指导难在每个孩子所写的内容不一样。同样记事,每个孩子记的事件不同,你的作文指导怎么能切中每个孩子的作文问题,满足每个孩子的作文需要呢?这看似一道难题。但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让莫泊桑站在自家门口观察路过的马车,并记录下来。连续看了三天,莫泊桑一无所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再次请教福楼拜。福楼拜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让莫泊桑恍然大悟,经过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笔下自然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文字。其实,我们何不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学生在这么多问题的引领下,就会逐渐养成和老师一样的观察、思考方式和习惯,就会像老师那样地去看、去想、去写。“问题指导”,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从写不好到写得好、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发展过程。

我曾经借用这个问题指导法,辅导过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一连提了22个问题。那位学生按照我的问题,回答了22句话,而连起来的22句话,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作文,感到非常神奇。我告诉她:“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回答问题一样!”从此,这位学生就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作文越写越好。“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的飞跃。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不断地

<>薛法根作文<> 5 提出需要思考与修改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与其把时间花在圈画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作文思维路径的指点上。一个孩子,只要经历那么几次具体的“问题指导”,他就能从中悟到作文的一些窍门。这比那些作文指导的“花架子”要有益得多!更可能的是,我们将犯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归类指导,就能通过研究一个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

<>薛法根作文<> 6 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

<>薛法根作文<> 7 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

<>薛法根作文<> 8 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

<>薛法根作文<> 9 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2014-11-19 10:59:46)

标签: 情感 分类: 作文教学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

<>薛法根作文<> 2 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

<>薛法根作文<> 3 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薛法根作文<> 4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遇到写人记事,差不多都是这样几点似是而非、指导了也没多大作用的要点,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废话”。而针对一篇具体的作文,教师鲜有针对性的切实指导,没有就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令人茅塞顿开的分析讲解、修改示范,没有相机传授简明而实用的写作技巧或原理。学生听与不听没有什么差别,也已经习以为常,你说你的,我写我的。曾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拿着自己四年级时写的同题作文“交差”,语文老师居然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这四年级的作文指导和六年级的作文指导有什么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什么质的提高?几乎是一笔糊涂账。

根源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缺少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尚未明晰写作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观察、选材、谋篇布局及描写、抒情、对比、衬托、照应等诸多具体的写作方法、策略。对写作的技能技巧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时点石成金、游刃有余,而胸无点墨必然会老生常谈、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因此,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好的语文教师,常常用50种办法来指导1个孩子,而不是用1种办法来指导50个孩子。

有位老师说,作文指导难在每个孩子所写的内容不一样。同样记事,每个孩子记的事件不同,你的作文指导怎么能切中每个孩子的作文问题,满足每个孩子的作文需要呢?这看似一道难题。但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让莫泊桑站在自家门口观察路过的马车,并记录下来。连续看了三天,莫泊桑一无所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再次请教福楼拜。福楼拜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让莫泊桑恍然大悟,经过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笔下自然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文字。其实,我们何不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学生在这么多问题的引领下,就会逐渐养成和老师一样的观察、思考方式和习惯,就会像老师那样地去看、去想、去写。“问题指导”,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从写不好到写得好、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发展过程。

我曾经借用这个问题指导法,辅导过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一连提了22个问题。那位学生按照我的问题,回答了22句话,而连起来的22句话,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作文,感到非常神奇。我告诉她:“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回答问题一样!”从此,这位学生就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作文越写越好。“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的飞跃。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不断地

<>薛法根作文<> 5 提出需要思考与修改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与其把时间花在圈画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作文思维路径的指点上。一个孩子,只要经历那么几次具体的“问题指导”,他就能从中悟到作文的一些窍门。这比那些作文指导的“花架子”要有益得多!更可能的是,我们将犯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归类指导,就能通过研究一个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

<>薛法根作文<> 6 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

<>薛法根作文<> 7 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

<>薛法根作文<> 8 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

<>薛法根作文<> 9 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10年高考作文什么在变,什么没变作文1700字

高中作文

10年来的高考作文,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其中有明显的发展变化,也有一以贯之、相对稳定的东西。

10年来,除了1994年、1999年和今年,其余7年的作文都是考两个题,通常为“一小一大”:“小”是考某项具体表达能力的“小作文”,“大”是考综合水平的“大作文”。下面重点谈谈10年来的“大作文”题目。“大作文是考查重点,从“大作文”入手即不难看出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1.对“大作文”、对综合能力的日益重视。“大作文”篇幅较长,适于考生比较全面地展现综合能力。10年中,除1992年外,其余9年都体现了对“大作文”的重视。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取消“一小一大”模式,只考“一大”,这就意味着它的分值比重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这个由考两题到只考一题的变化,减轻了考生负担,使学生思考的问题相对集中,构思和表达的时间比较充分,创造性的发挥得到一定的保证。

2.降低审题难度,减少对考生的限制。1998年以来连续3年,都不再是给“材料”作文,而是给“指导语”的作文,这是十分有益的探索。给’材料”的作文方式,使用了十多年,相对于简单的命题作文(10年来仅1994年的《尝试》属于这种方式),它减少了猜题押题的可能性,有利于防止“宿构”。但连续多年的给材料作文也反映出不少弊端,因为这类作文以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为前提,审题难度往往较大。比如1995年寓言诗的理解,1996年两幅漫画含义和标题中那个“更”字的理解,都造成不少考生的困难。而“指导语”,则是对一个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的直白说明,没有什么难度。从1998年采用这种方式以来,审题失误的考生大为减少。此外,文体的限制也逐渐松动。1997年以前对文体要求较严,1998年则“文体不限”,只要不是诗歌、戏剧、小说即可,1999年更进了一步,只要不是诗歌即可。到今年,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取消了。文体限制的减少,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个性差异的发展,这对恪守文体知识的作文教学套路是一个有力冲击。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十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考作文命题也在进步,给予考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仅从题目中不容易看到的变化,那就是评分方法的变化。今年作文不同于往年的另一特点,是开始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阅卷评分。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前提下,兼用“发展等级”评分,这对于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发挥创造性,是巨大的鼓励。

10年来的高考作文,变化中也有不变。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这是不变的。从前面所列的作文题目中不难看出,命题者总是力图联系实际,对考生的思想修养提出某种要求。也就是说,考生要能够把作文写好,平时必须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关心社会发展,善于分辨复杂事物,对各种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比如1999年的考题,倡导有科学依据的联想和想象,倡导对最新科技发展和对未来的关注;又如今年的考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辩证地认识现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作文的考查,在全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将相对稳定,这大约也将是不变的。去年和今年,“大作文”的赋分值增加到占40%,这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向是积极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这种局面大约不会改变。如果比重降低,会对学生综合性表达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但如果比重过大,也不恰当。我们不能不看到,封建科举时代一篇文章定终身的余毒,在我国影响相当深远。忽视信息时代准确获取新鲜信息的需要,把语文教学仅仅理解为教会学生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这种对语文教学任务的片面理解,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而且,在较短时期内,恐怕还很难找到控制作文评分误差的有效办法。鉴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大作文”的赋分值稳定在40%左右,是会保持一段时间的。

10年来高考作文中值得研究的东西还很多。但以上这些,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有意义。因为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减少过多的限制,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广阔天地,这些也正是高中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愿高考作文和高中作文教学改革更密切地呼应,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更多的探索!

(摘自《光明日报》)

10年来的高考作文,是一份很有价值的研究材料,其中有明显的发展变化,也有一以贯之、相对稳定的东西。

10年来,除了1994年、1999年和今年,其余7年的作文都是考两个题,通常为“一小一大”:“小”是考某项具体表达能力的“小作文”,“大”是考综合水平的“大作文”。下面重点谈谈10年来的“大作文”题目。“大作文是考查重点,从“大作文”入手即不难看出发展变化的主要趋势。

1.对“大作文”、对综合能力的日益重视。“大作文”篇幅较长,适于考生比较全面地展现综合能力。10年中,除1992年外,其余9年都体现了对“大作文”的重视。特别是去年和今年,取消“一小一大”模式,只考“一大”,这就意味着它的分值比重提高了十个百分点。这个由考两题到只考一题的变化,减轻了考生负担,使学生思考的问题相对集中,构思和表达的时间比较充分,创造性的发挥得到一定的保证。

2.降低审题难度,减少对考生的限制。1998年以来连续3年,都不再是给“材料”作文,而是给“指导语”的作文,这是十分有益的探索。给’材料”的作文方式,使用了十多年,相对于简单的命题作文(10年来仅1994年的《尝试》属于这种方式),它减少了猜题押题的可能性,有利于防止“宿构”。但连续多年的给材料作文也反映出不少弊端,因为这类作文以对材料的准确理解为前提,审题难度往往较大。比如1995年寓言诗的理解,1996年两幅漫画含义和标题中那个“更”字的理解,都造成不少考生的困难。而“指导语”,则是对一个相当宽泛的写作范围的直白说明,没有什么难度。从1998年采用这种方式以来,审题失误的考生大为减少。此外,文体的限制也逐渐松动。1997年以前对文体要求较严,1998年则“文体不限”,只要不是诗歌、戏剧、小说即可,1999年更进了一步,只要不是诗歌即可。到今年,连不写诗歌的限制也取消了。文体限制的减少,有利于考生发挥自己的优势,有利于个性差异的发展,这对恪守文体知识的作文教学套路是一个有力冲击。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十年来,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高考作文命题也在进步,给予考生的自由空间越来越大。

还有一个仅从题目中不容易看到的变化,那就是评分方法的变化。今年作文不同于往年的另一特点,是开始按“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双重标准阅卷评分。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前提下,兼用“发展等级”评分,这对于学生充分展示才华,发挥创造性,是巨大的鼓励。

10年来的高考作文,变化中也有不变。

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这是不变的。从前面所列的作文题目中不难看出,命题者总是力图联系实际,对考生的思想修养提出某种要求。也就是说,考生要能够把作文写好,平时必须加强思想修养,树立健全人格,培养高尚情操,关心社会发展,善于分辨复杂事物,对各种新鲜事物保持浓厚兴趣。比如1999年的考题,倡导有科学依据的联想和想象,倡导对最新科技发展和对未来的关注;又如今年的考题,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生活,辩证地认识现实,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作文的考查,在全部语文试卷中的比重将相对稳定,这大约也将是不变的。去年和今年,“大作文”的赋分值增加到占40%,这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导向是积极的。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这种局面大约不会改变。如果比重降低,会对学生综合性表达能力的培养产生消极影响。但如果比重过大,也不恰当。我们不能不看到,封建科举时代一篇文章定终身的余毒,在我国影响相当深远。忽视信息时代准确获取新鲜信息的需要,把语文教学仅仅理解为教会学生写一篇花团锦簇的文章,这种对语文教学任务的片面理解,是不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而且,在较短时期内,恐怕还很难找到控制作文评分误差的有效办法。鉴于这些因素的存在,“大作文”的赋分值稳定在40%左右,是会保持一段时间的。

10年来高考作文中值得研究的东西还很多。但以上这些,对高中作文教学的改革特别有意义。因为坚持正确的思想导向,减轻学生过重的负担,减少过多的限制,更加有效地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提供广阔天地,这些也正是高中作文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愿高考作文和高中作文教学改革更密切地呼应,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行更多的探索!

(摘自《光明日报》)

作文现状分析作文9000字

初二作文

掌握学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了解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惟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办法。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人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怎样在小学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了解小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心理状态。为此,笔者对贵州省千名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了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动机、作文成败归因和作文修改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在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调查

1.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

通过对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主要想了解当前小学生对作文的喜爱程度。因为一提到作文教学,教师摇头,学生喊怕。如果能找到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就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被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中,对作文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48.6%;有时喜欢的占40%;不喜欢的占11.4%。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小学生整体上对作文是喜欢的,接受的,并且愿意在作文成绩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成绩。

为什么这个结果和教学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呢?分析发现,实际上学生的喜欢与怕作文不是一回事。他们为什么喜欢作文呢?因为他们认为在作文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去描写事物”,“写一些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害怕作文主要是教师要求过高,作文写作毫无趣味可言。如有的学生认为“作文内容很难”,“老师只让我们听作文书上的,有很多同学写的都一样的,很没有意思”等。

由此看来,学生喜欢作文,是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个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能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整体喜欢作文还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作文,愿意与作文成为好朋友,这一现象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的“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这一学习心理现象相吻合。然而正是教学中过分的、刻板的作文要求扼杀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是害怕与逃避。

2. 小学生作文动机的调查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进行作文呢?“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别人”的学生为总数的38.5%;“写好作文对将来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为学生总数的32.9%;“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学生总数的28.6%。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趣、快乐、真实、充满想象力的作文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促使他们愿意作文的首要因素;外在的鼓励或者惩罚成为次要的成功因素和作文动力;而学好作文本身则成为第三因素。原因何在呢?在小学生看来,作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有趣的、快乐的、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或者“和别人一起分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小学阶段,各种写作动因皆能引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其中以记述生活中快乐、有趣的事情和倾诉心中的秘密为首要的动因。引发小学生作文动机的因素表明:在小学阶段,作文目的与作文成绩之间关系不大,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各类作文目的的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3.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调查

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作文修改的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坚持度等。小学生是怎样看待作文修改这一环节的呢?在关于作文修改这一调查项目中,“认真看老师的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37.1%;“自觉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5.7%;“不能自觉修改,需要教师指出后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7.2%;“需要教师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10%。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能主动自觉修改作文的学生确实不多,并且他们主动修改作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高分,我就反复检查句子,修改句子”;有的是因为“自己修改好,再给老师修改,老师要轻松些”;还有的是因为“作文修改后,交上去,老师看了开心”。

为什么不主动进行修改呢?“因为老师的写作水平比我高”,“老师能修改好”;有的认为“老师不说,就不知道哪里不好”,“因为我检查不出什么地方要修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需要修改”,只有“看老师的批注,才好修改”;还有的认为“写了作文,就是完成了,不太喜欢修改”、“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自觉性”。通过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多是从外部因素进行考虑的(如老师),很少有学生意识到修改本身对作文的好处。此外,在小学阶段,对作文的修改主要依靠教师,而不是学生自己,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作文修改环节能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学生有待于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和修改能力的提高。

4. 小学生作文归因的调查

学习归因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成绩原因的认定、归纳和总结,对自己学业成就的归因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把学业成绩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他就会认为学习任务的难度、自己的运气或他人的因素是自己学业现状的因素;如果归因于内部因素,他就会相信学习能力或自己的努力是决定学业现状的因素。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成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归因心态呢?

调查发现,从作文成败归因来看,小学生将作文成功归因于“教师”的为调查总数的62.9%;归因于“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18.6%;归因于“聪明并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7.1%;归因于“聪明”的为调查总数的5.6%;归因于“运气及其他”的为调查总数的5.6%。 在作文失败归因方面,将作文失败归因于自身的“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7.2%;归因于“聪明但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4.3%;归因于“运气及其他”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7.1%;归因于“教师和家长”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1.4%。

在学生作文成败的归因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学生作文成绩优秀,他便将成功的原因主要归于教师;而学生作文成绩差,他便将失败的原因主要归于自己的不努力。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什么呢?它是否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业现状的认识存在矛盾呢?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者本身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内在潜能,人类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学生将作文失败主要归因于自身,正表明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学习的潜能,愿意选择学习而不是逃避学习;将作文成功主要归因于教师则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认为学业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二、小学生作文教学建议

1. 小学作文教学应是真实作文、快乐作文和有趣作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内容应该切实做到“真实、快乐、有趣”,摒弃人为的拔高,让学生在作文中能畅所欲言,倾吐自己的心声。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原来是一种“很好相处的事物,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要做到这点,教学中就要切切实实地贯彻课标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和“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作文教学的要求。

要做到这点,教师还要具有教育的“根源性智慧,即对教育的一种纯正、直觉的价值判断”,具有高尚的趣味与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对学生的才情与灵性,哪怕是处于萌芽状态,都有一种发现的敏感和直接扑上去拥抱的冲动”,避免在引导时因自身的趣味很平庸,价值取向不纯正,从而“以一种整齐划一的权力要求去规范学生”,扼杀孩子的写作灵性和丰富有趣的精神生活。这正是教师发现和分享学生灵气和才情,感悟他们具有生命活力的作

文的前提条件。

2.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教师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喜欢模仿的阶段。他们在家里喜欢模仿父母,在学校喜欢模仿同学和老师。而老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权威性,成为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之一。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榜样。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修改时,单纯的学生修改对作文教学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作文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引路作用,避免因自己的指导无力使学生在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无助感”,以致引发学生作文动机降低,兴趣淡漠,厌恶甚至逃避作文。

教师的指导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习惯,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天性”,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的好奇与敏感”,而不是片面强调作文的功利目的和系统的作文方法,“培养语言的程序员和思想的懒汉”。

3.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

在小学阶段,外在的作文动机是必须的和必要的,合理地利用外在动机,能够促进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成绩,并保持学生作文学习的坚持性。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减少外部刺激,帮助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作文。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该淡化作文功利性教育,提倡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避免单一的纯功利作文动机存在。因为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作文的功用并不明确,他们惟一能确定的就是作文写好了就能得高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得到同学的赞扬。

4.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正确归因的引导

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在归因成败上,小学生容易将成功的作文学习归因于外在因素如教师,而将失败的作文学习归因于自身。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对待作文成绩的得失,逐渐减少对教师或者外在条件的依赖,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就学生怕写作文,作文中前言不搭后语和虚假现象等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怕写作文现象

“最怕上作文课的是我,最怕写作文的是我,最怕写日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是一个小学生满脸无奈地给他父母唱的一首歌。“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我曾经在班内进行过一次调查,七十三名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有七十一名,占班内总人数的97%以上。也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或到校询问,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其中有一位家长说:“每一次老师只要布置写作文的作业,我就头疼。看着孩子咬着笔头,咬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我也急得头疼。”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对学生怕写作文现象的分析。

从问卷调查看,来自学生方面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不知道怎么写,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光想写出精彩的文章,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怕写不好。“

“害怕老师批评。”

“一篇作文要写好多字,中间可能有的字不会写。”

„„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归纳一下可以总结为: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是缺乏把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的能力。不知道写什么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细,缺乏把生活转变为作文的能力。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是对写作目的不明确。

其实,学生怕写作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明确的写作动机,对写作训练毫无兴趣可言。这个问题,我国很早就有人提出过。叶圣陶先生说:“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朱自清先生也说过:“无论是读是作,学生易感到实际的需要。”袁微子先生则说:“作文训练的目的是‘有所为’。这个‘为’一般来说是为生活,进一步是为人生,是为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最重要的是强调写作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写作应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是掌握语言的需要。

还要解决的问题是,老师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非要让每一个孩子写出的作文都得生动、形象、具体,只要学生能用文字把真实经历过的事,看到的景写出来就可以。

(二)解决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方法措施。

1、开拓思路,激发灵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生活中的孩子却缺乏发现。如果老师能够给孩子一些提示,帮助孩子寻找写作的灵感,就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美国的特罗丝称之为“观念启辉器”,因为它在写作指导上的功能就像日光灯上的启动器,能接通电源,使灯发光。我想我们如果经常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写到作文中,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由怕到不怕。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讨论是学生在“写前阶段”阐明思想、交流看法,为准备写作材料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有效活动方式。通过讨论,学生可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新思想,酝酿新情感,从而产生“共振效应”,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灵感。

3、预备阅读,扩展写作。

记得看过美国作文教学专家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设计了一系列“把书籍作为写作的跳板”的练习,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一些兴趣。

(1)让学生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然后写一写这个角色什么地方值得喜欢,为什么喜欢。

(2)让学生根据书中人物的经历,为该人物写一则日记。

这些做法既新奇又有趣,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激发写作兴趣。

4、定期练笔,积累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定期练笔是让学生在平时用笔记下自己有趣的想法和日常的观察、感受。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为日后作文积累素材,又能使学生不断练笔,熟能生巧。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及用词造句的方法等,从而感到写文章并不是一桩难事。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老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的要求是,每个人应努力把所想到的念头直接写在纸上,而不必在书写、语法和写作技巧上过分强调。美国的格雷夫斯告诫教师们:“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童的错误上,如果你老是纠缠着他们的错误不放,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写不出文章。而事实上,他们正以飞快的速度学习写作。”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不失为一个良策。

二、学生作文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小猫喜欢吃鱼,我家养了一只猫。它叫咪咪,它的毛是白色的,它会抓老鼠,它很好玩儿。它的四只腿很短„„”这是一个学生写的作文“我家的小锚”中的一个片段,文章东一句西一句缺乏联系。

这种现象在小学作文中也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还有的是段与段之间缺乏联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思维混乱,想到一句写一句就容易出现学生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学生作文的语言缺乏联系除了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对事物没有统一的看法外,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没有注重对课文中的语言的联系的分析。要想解决这个难题,要注意语言表达与观察、思维的综合训练。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语文教学的三根友柱是:“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鲜明的思想”就是“让学生亲眼看见并通过亲身的体会去认识事物跟词之间的深刻联系”。而“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指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解决语言关,首先得解决思维关。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工作的帕夫雷什学校开设了一门“思维课”。就是把学生带到自然界去进行观察,观察各种现象和人们的劳动。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观察,借助于观察和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词造句。

三、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分析

可能老师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认为某篇文章写得不错,非常郑重地读给学生听,但是刚读一个开头,就会有学生大声嚷道“抄的”、“抄的”,让老师弄得非常尴尬。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学生为什么还要去抄袭别人的文章,还要去编造一些不存在的故事呢?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也进行了一次调查,原因如下:

“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都太平常,不精彩,不值得一写”

“想受到表扬,渴望表扬的心太切,所以才会抄作文。”

“读了范文,再回想自己的经历,没有类似的事情,就按范文的事例开始编造。”

„„

我想总结一下,学生虚假作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没有留心生活,不会观察生活。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事情可写”不是真的无事可写,而是学生没有留心生活。如果我们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哪些事情可以作为素材去写。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去闭门造车了。

(二)老师给学生的压力过大。

我们的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总是捡缺点去写。像“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选材不新颖”„„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认为只有作文书上的作文老师才会满意,就舍弃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抄去编作文了。

(三)作文题目对学生的限制过多,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

比如在国庆节期间,我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写一篇文章《快乐的节日》。当时既没给学生指导如何写,又没有告诉学生都有哪些材料可以写。所以学生就写不出。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他们的节日是不快乐的,你如何能让学生写出《快乐的节日》的文章呢?

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像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太多等等,都有待我们老师去发现去解决。

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一、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

1、惧怕作文。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50%以上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20%的学生喜欢写作。

2、没有写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

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90%以上。

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一次作文题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写的父母送自己上医院看病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47%。好像除此之外没什么好玩的了。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

三、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18﹪. 。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

四、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

浅析以上状况存在的原因

一、老师指导不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包办代替过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些什么和怎样写。而是喜欢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这样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练意志力的机会。学生势必会养成观察思维与积累的惰性,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观察、思维和表达。

二、学生生活单调。

1、农村毕竟相对落后和闭塞,图书馆、阅览室尚不健全,图书陈旧过时,信息传媒相对滞后,限制了学生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造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小,接触社会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在作文中无东西可写。因此,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感。

2课业负担重,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由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老师在学生身上不断加大

作业量,学生整天忙于写作业,身心疲惫,感情麻木,没有时间玩,更没兴趣研究作文,老师布置了作文也是简单草率,应付了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放学后写完作业妈妈又给我布置了一堆作业,我望着窗外别的班小朋友玩耍 ,心里真羡慕。所以,过重的课业负担也是造成学生不能专心写作的原因之一。

3、考试压力过大。农村小学要面对各级部门组织的频繁的考试: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种抽考以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定量作业、同步练习等。而每次考试结束,上级要给学校排名,给任课教师排名,老师理所当然的也会给学生进行排名,甚至会把成绩单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因此,学生也把各科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而作文则成了语文学科的一种强制性训练,一种负担,学生并不会太过重视。语文考试变化莫测,作文题目更是千变万化,语文老师也不会再作文指导上下过多精力,一般让孩子们多背几篇,以不变应万变。

三、家庭环境影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大部分家长还是以分数来评定孩子的好坏。平时对孩子的辅导也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没有把作文列为辅导范围,而且家长不愿意给孩子订阅报刊、购买优秀的学生读物,认为那是闲书,不如给孩子买点试卷实惠。在调查中,很大部分学生从来没订阅过报刊,家长除了学习辅导书之外,不让读课外书,包括文学名著。这就大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视野,从而对写作更加觉得神秘。

四、缺乏课外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1、阅读量少,语言材料积累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少的可怜。《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一至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这样的标准,农村师生听了都觉得是天文数字。究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农村的课外读物十分匮乏,学校的图书室多数徒有形式,很少开放。师生们整天围着这几篇课文忙活。从抄写生字到抄写词语,从抄写词语解释到抄写课文,学生被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困,又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多读多背,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只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上。

2、生活积累少。学生生活空间狭小,整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校为学生的安全着想,从来不组织出校园的课外活动,例如,春游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等,一切取消。校园内的集体活动也很少组织,例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似乎都是城里学校搞的花架子,而学生就是写作业、上课。

掌握学生作文心理是作文教学中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面对作文教学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们不仅要了解学生的作文成绩,更要了解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惟有如此,才能找出作文教学难的症结所在,由此找到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有效办法。众所周知,小学作文教学是一个人作文学习的起步阶段,也是打基础的阶段。怎样在小学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提高作文教学效率,必须了解小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的真实心理状态。为此,笔者对贵州省千名小学生的作文心理进行了调查,主要从学生的作文兴趣、作文动机、作文成败归因和作文修改等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意在为小学作文教学提供参考。

一、小学生作文心理现状调查

1. 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

通过对小学生作文兴趣的调查,主要想了解当前小学生对作文的喜爱程度。因为一提到作文教学,教师摇头,学生喊怕。如果能找到学生喜欢或不喜欢作文的原因,就可以在作文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

在被调查学生的总人数中,对作文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占48.6%;有时喜欢的占40%;不喜欢的占11.4%。这个调查的结果表明小学生整体上对作文是喜欢的,接受的,并且愿意在作文成绩失败的情况下继续努力提高作文成绩。

为什么这个结果和教学实际情况出入很大呢?分析发现,实际上学生的喜欢与怕作文不是一回事。他们为什么喜欢作文呢?因为他们认为在作文里可以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可以“用自己的话去描写事物”,“写一些很有意义的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而害怕作文主要是教师要求过高,作文写作毫无趣味可言。如有的学生认为“作文内容很难”,“老师只让我们听作文书上的,有很多同学写的都一样的,很没有意思”等。

由此看来,学生喜欢作文,是因为他们认为作文是一个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意思的过程,能够发挥他们丰富的想象力。小学生整体喜欢作文还说明他们愿意接受作文,愿意与作文成为好朋友,这一现象也与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的“人类生来就有学习的潜能”这一学习心理现象相吻合。然而正是教学中过分的、刻板的作文要求扼杀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使他们对作文产生了敬而远之的态度,甚至是害怕与逃避。

2. 小学生作文动机的调查

是什么原因促使他们进行作文呢?“想把有趣的事写下来,想把心里话告诉别人”的学生为总数的38.5%;“写好作文对将来的生活、工作都有好处”为学生总数的32.9%;“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为了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为学生总数的28.6%。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有趣、快乐、真实、充满想象力的作文教学内容是学生获得作文成功的主要因素,也是促使他们愿意作文的首要因素;外在的鼓励或者惩罚成为次要的成功因素和作文动力;而学好作文本身则成为第三因素。原因何在呢?在小学生看来,作文主要的目的就是将有趣的、快乐的、开心的事情记录下来,以便在“以后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拿出来看一看”或者“和别人一起分享”。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还可以发现:在小学阶段,各种写作动因皆能引发学生的作文动机,其中以记述生活中快乐、有趣的事情和倾诉心中的秘密为首要的动因。引发小学生作文动机的因素表明:在小学阶段,作文目的与作文成绩之间关系不大,即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各类作文目的的教学对提高学生作文成绩效果基本上是一致的。

3. 小学生作文修改的调查

作文修改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提高作文教学效率的一个重要手段,对作文修改的态度也反映出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坚持度等。小学生是怎样看待作文修改这一环节的呢?在关于作文修改这一调查项目中,“认真看老师的修改,然后再自己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37.1%;“自觉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5.7%;“不能自觉修改,需要教师指出后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27.2%;“需要教师修改”的为学生总数的10%。

这个结果表明,在小学阶段,能主动自觉修改作文的学生确实不多,并且他们主动修改作文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有的学生是“为了得到高分,我就反复检查句子,修改句子”;有的是因为“自己修改好,再给老师修改,老师要轻松些”;还有的是因为“作文修改后,交上去,老师看了开心”。

为什么不主动进行修改呢?“因为老师的写作水平比我高”,“老师能修改好”;有的认为“老师不说,就不知道哪里不好”,“因为我检查不出什么地方要修改”,“自己根本就不知道哪里需要修改”,只有“看老师的批注,才好修改”;还有的认为“写了作文,就是完成了,不太喜欢修改”、“没有养成修改作文的自觉性”。通过原因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作文的修改,多是从外部因素进行考虑的(如老师),很少有学生意识到修改本身对作文的好处。此外,在小学阶段,对作文的修改主要依靠教师,而不是学生自己,教师的榜样作用在学生作文修改环节能发挥巨大作用,并且学生有待于作文修改习惯的培养和修改能力的提高。

4. 小学生作文归因的调查

学习归因是学生对自己学业成绩原因的认定、归纳和总结,对自己学业成就的归因对学生的未来学习有重要影响。一般来说,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学生把学业成绩的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外部因素,他就会认为学习任务的难度、自己的运气或他人的因素是自己学业现状的因素;如果归因于内部因素,他就会相信学习能力或自己的努力是决定学业现状的因素。小学生在面对作文成绩的时候有什么样的归因心态呢?

调查发现,从作文成败归因来看,小学生将作文成功归因于“教师”的为调查总数的62.9%;归因于“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18.6%;归因于“聪明并勤奋”的为调查总数的7.1%;归因于“聪明”的为调查总数的5.6%;归因于“运气及其他”的为调查总数的5.6%。 在作文失败归因方面,将作文失败归因于自身的“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47.2%;归因于“聪明但不努力”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24.3%;归因于“运气及其他”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7.1%;归因于“教师和家长”占被调查学生总数的11.4%。

在学生作文成败的归因上,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学生作文成绩优秀,他便将成功的原因主要归于教师;而学生作文成绩差,他便将失败的原因主要归于自己的不努力。这个有趣的现象说明什么呢?它是否表明学生对自己学业现状的认识存在矛盾呢?人本主义心理学研究发现,学习者本身具有学习的自然倾向和内在潜能,人类学习是一种自发的、有目的、有选择的过程。学生将作文失败主要归因于自身,正表明学生从小就有一种学习的潜能,愿意选择学习而不是逃避学习;将作文成功主要归因于教师则表明,在小学阶段,学生认为学业成绩的取得主要来源于教师的正确引导,对教师的依赖程度是相当高的。

二、小学生作文教学建议

1. 小学作文教学应是真实作文、快乐作文和有趣作文

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内容应该切实做到“真实、快乐、有趣”,摒弃人为的拔高,让学生在作文中能畅所欲言,倾吐自己的心声。让学生真正感到作文原来是一种“很好相处的事物,它就像我的朋友”一样。

要做到这点,教学中就要切切实实地贯彻课标中“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和“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等作文教学的要求。

要做到这点,教师还要具有教育的“根源性智慧,即对教育的一种纯正、直觉的价值判断”,具有高尚的趣味与正确的价值取向,能够“对学生的才情与灵性,哪怕是处于萌芽状态,都有一种发现的敏感和直接扑上去拥抱的冲动”,避免在引导时因自身的趣味很平庸,价值取向不纯正,从而“以一种整齐划一的权力要求去规范学生”,扼杀孩子的写作灵性和丰富有趣的精神生活。这正是教师发现和分享学生灵气和才情,感悟他们具有生命活力的作

文的前提条件。

2.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教师的榜样和指导作用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小学生正处于人生最喜欢模仿的阶段。他们在家里喜欢模仿父母,在学校喜欢模仿同学和老师。而老师在他们心中具有权威性,成为他们最喜欢模仿的对象之一。因此,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在学生面前树立起榜样。教学中,特别是在作文修改时,单纯的学生修改对作文教学不能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教师必须给学生以具体、明确的作文指导和帮助,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引路作用,避免因自己的指导无力使学生在作文的学习过程中存在“学习无助感”,以致引发学生作文动机降低,兴趣淡漠,厌恶甚至逃避作文。

教师的指导应该重在培养学生对作文的态度、习惯,应该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天性”,培养小学生对“语言的好奇与敏感”,而不是片面强调作文的功利目的和系统的作文方法,“培养语言的程序员和思想的懒汉”。

3.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

在小学阶段,外在的作文动机是必须的和必要的,合理地利用外在动机,能够促进学生作文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作文的成绩,并保持学生作文学习的坚持性。

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减少外部刺激,帮助学生将外部学习动机转化为内部学习动机,使学生对作文产生持久的兴趣和热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作文。

在小学阶段,作文教学应该淡化作文功利性教育,提倡多种作文动机的激发,避免单一的纯功利作文动机存在。因为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里,作文的功用并不明确,他们惟一能确定的就是作文写好了就能得高分,获得教师和家长的表扬,得到同学的赞扬。

4. 小学作文教学应加强对学生正确归因的引导

正确的归因有助于提高学生作文成绩。在归因成败上,小学生容易将成功的作文学习归因于外在因素如教师,而将失败的作文学习归因于自身。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正确对待作文成绩的得失,逐渐减少对教师或者外在条件的依赖,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

在语文教学的广阔天地里,作文教学越来越受重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小学生作文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下面就学生怕写作文,作文中前言不搭后语和虚假现象等几个突出问题进行分析。

一、学生怕写作文现象

“最怕上作文课的是我,最怕写作文的是我,最怕写日记的是我,是我、还是我„„”这是一个小学生满脸无奈地给他父母唱的一首歌。“怕写作文”是当前小学生的一种普遍心理,我曾经在班内进行过一次调查,七十三名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有七十一名,占班内总人数的97%以上。也经常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或到校询问,怎样帮助孩子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写作兴趣。其中有一位家长说:“每一次老师只要布置写作文的作业,我就头疼。看着孩子咬着笔头,咬半天写不出一个字,我也急得头疼。”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一) 对学生怕写作文现象的分析。

从问卷调查看,来自学生方面怕写作文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不知道怎么写,觉得没有内容可写。“

“光想写出精彩的文章,但自己语言表达能力不强,怕写不好。“

“害怕老师批评。”

“一篇作文要写好多字,中间可能有的字不会写。”

„„

学生怕写作文的原因归纳一下可以总结为:不知道怎么写,不知道写什么,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不知道怎么写是缺乏把口头语言转换成书面语言的能力。不知道写什么是学生对生活的观察不细,缺乏把生活转变为作文的能力。不知道为什么写作文,是对写作目的不明确。

其实,学生怕写作文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学生缺乏明确的写作动机,对写作训练毫无兴趣可言。这个问题,我国很早就有人提出过。叶圣陶先生说:“关于作文教学,我想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要学作文。”朱自清先生也说过:“无论是读是作,学生易感到实际的需要。”袁微子先生则说:“作文训练的目的是‘有所为’。这个‘为’一般来说是为生活,进一步是为人生,是为个性的全面发展。”因此要解决学生怕写作文的难题,最重要的是强调写作的目的,引导学生认识写作应是人际交往的需要,是掌握语言的需要。

还要解决的问题是,老师不能给学生太大的压力,非要让每一个孩子写出的作文都得生动、形象、具体,只要学生能用文字把真实经历过的事,看到的景写出来就可以。

(二)解决学生害怕写作文的方法措施。

1、开拓思路,激发灵感。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生活中的孩子却缺乏发现。如果老师能够给孩子一些提示,帮助孩子寻找写作的灵感,就可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美国的特罗丝称之为“观念启辉器”,因为它在写作指导上的功能就像日光灯上的启动器,能接通电源,使灯发光。我想我们如果经常提醒学生哪些事可以写到作文中,帮助学生解决“不知道写什么”的难题,学生就会由怕到不怕。

2、讨论交流,互相启发。

讨论是学生在“写前阶段”阐明思想、交流看法,为准备写作材料而获得有价值的信息的一种有效活动方式。通过讨论,学生可从别人的发言中发现新思想,酝酿新情感,从而产生“共振效应”,帮助学生获得写作的灵感。

3、预备阅读,扩展写作。

记得看过美国作文教学专家在《儿童作文教学法》一书中,设计了一系列“把书籍作为写作的跳板”的练习,很有意思,可以让学生对写作产生一些兴趣。

(1)让学生选出一个自己喜欢的书中人物,然后写一写这个角色什么地方值得喜欢,为什么喜欢。

(2)让学生根据书中人物的经历,为该人物写一则日记。

这些做法既新奇又有趣,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知识,激发写作兴趣。

4、定期练笔,积累素材。

学生怕写作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觉得没啥可写。定期练笔是让学生在平时用笔记下自己有趣的想法和日常的观察、感受。这样做,既能让学生打开思路,为日后作文积累素材,又能使学生不断练笔,熟能生巧。逐步掌握写作的基本技能,及用词造句的方法等,从而感到写文章并不是一桩难事。

要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对作文的恐惧心理,关键是老师要转变观念。对学生的要求是,每个人应努力把所想到的念头直接写在纸上,而不必在书写、语法和写作技巧上过分强调。美国的格雷夫斯告诫教师们:“不要总把眼睛盯在儿童的错误上,如果你老是纠缠着他们的错误不放,那么学生就会觉得自己写不出文章。而事实上,他们正以飞快的速度学习写作。”不给学生过大的压力不失为一个良策。

二、学生作文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小猫喜欢吃鱼,我家养了一只猫。它叫咪咪,它的毛是白色的,它会抓老鼠,它很好玩儿。它的四只腿很短„„”这是一个学生写的作文“我家的小锚”中的一个片段,文章东一句西一句缺乏联系。

这种现象在小学作文中也是很普遍的一种现象,还有的是段与段之间缺乏联系。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写作文的过程中思路不清,思维混乱,想到一句写一句就容易出现学生前言不搭后语的现象。

学生作文的语言缺乏联系除了学生年龄小,思想不成熟,对事物没有统一的看法外,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没有注重对课文中的语言的联系的分析。要想解决这个难题,要注意语言表达与观察、思维的综合训练。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语文教学的三根友柱是:“鲜明的思想”、“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鲜明的思想”就是“让学生亲眼看见并通过亲身的体会去认识事物跟词之间的深刻联系”。而“活生生的语言”和“儿童的创造精神”,指学生在观察思考的基础上,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要解决语言关,首先得解决思维关。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工作的帕夫雷什学校开设了一门“思维课”。就是把学生带到自然界去进行观察,观察各种现象和人们的劳动。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思维,在思维的过程中观察,借助于观察和思维,让学生学会用词造句。

三、学生作文虚假现象的分析

可能老师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认为某篇文章写得不错,非常郑重地读给学生听,但是刚读一个开头,就会有学生大声嚷道“抄的”、“抄的”,让老师弄得非常尴尬。学生的生活应该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学生为什么还要去抄袭别人的文章,还要去编造一些不存在的故事呢?针对这种现象,笔者也进行了一次调查,原因如下:

“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都太平常,不精彩,不值得一写”

“想受到表扬,渴望表扬的心太切,所以才会抄作文。”

“读了范文,再回想自己的经历,没有类似的事情,就按范文的事例开始编造。”

„„

我想总结一下,学生虚假作文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学生没有留心生活,不会观察生活。

一个学生说“老师,我的生活中就没有事情可写”不是真的无事可写,而是学生没有留心生活。如果我们老师告诉学生如何去观察生活,哪些事情可以作为素材去写。我想就不会有那么多学生去闭门造车了。

(二)老师给学生的压力过大。

我们的老师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总是捡缺点去写。像“内容不具体”、“语言不生动”、“选材不新颖”„„久而久之让学生失去了写作的兴趣,认为只有作文书上的作文老师才会满意,就舍弃了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抄去编作文了。

(三)作文题目对学生的限制过多,和学生的生活实践脱节。

比如在国庆节期间,我布置让学生回家后写一篇文章《快乐的节日》。当时既没给学生指导如何写,又没有告诉学生都有哪些材料可以写。所以学生就写不出。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他们的节日是不快乐的,你如何能让学生写出《快乐的节日》的文章呢?

学生的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像不会使用标点符号,错别字太多等等,都有待我们老师去发现去解决。

小学生作文现状分析

一、作文态度消极。对写作文缺乏主动,缺乏激情,缺乏创新意识。具体表现为:

1、惧怕作文。问卷调查显示30%的学生惧怕写作文,完全没有主动性;50%以上的学生东拼西凑应付交差;大约只有20%的学生喜欢写作。

2、没有写作激情。大部分学生写作文时感情淡漠,没有非写不可的冲动,调查发现85%的学生写作文时没有激情。仅仅出于完成任务而不得不编写罢了。

3、写作处于被动状态。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作文还是日记,学生很少自己积极地,自发地去写作,只有在老师布置以后才去完成的占90%以上。

4、写作没有创新,内容没有新意。许多作文选材陈旧,叙事老套,缺乏创新意识。这些消极心理最终导致了学生怕写作文,不知道写什么就胡编滥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作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作文内容单一。好多学生觉得作文没有东西可写。一次作文题为父母对自己的爱,学生写的父母送自己上医院看病大有人在,占全班人数的47%。好像除此之外没什么好玩的了。还有几个没什么好写就干脆胡乱抄了一篇。

三、作文技能普遍较差。学生在小学阶段写作的基本要求是:叙事清楚,语句通顺。从学生作文情况来看,许多学生的作文叙事紊乱,语病很多。语言具体生动、有感染力的约占22%。大部分学生语言平直甚至言语啰嗦,其中语言不流畅、语句不通顺的占18﹪. 。写作格式也有不少问题,有的标题占格不正确,段落有的划分不合理,还有的从头到尾只有一段。标点用的不恰当,还有“一逗到底”的现象存在。

四、作文缺乏真情实感。从学生习作来看,不少学生感情漠然,辞不言情,笔是心非,失真失诚。写假人假事经历的“胡编式”作文,东摘西抄的“拼凑式”作文,全文照搬的“移植式”作文很多。有写作文虽然写的是真人真事,但没有经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没有自己对事物的感受和认识。没有经过自己情感的撞击与参与,不是自我情感的流露和抒发。

浅析以上状况存在的原因

一、老师指导不力。老师在作文教学中包办代替过多。老师很少引导学生去认真观察事物,踏踏实实地完成自己的生活与阅读积累独立思考些什么和怎样写。而是喜欢提供材料,提供范文,这样的包办代替剥夺了学生自食其力磨练意志力的机会。学生势必会养成观察思维与积累的惰性,懒于阅读,疏于观察,怠于思考,必然不能练就观察、思维和表达。

二、学生生活单调。

1、农村毕竟相对落后和闭塞,图书馆、阅览室尚不健全,图书陈旧过时,信息传媒相对滞后,限制了学生课外学习、写作素材收集的空间,造成农村学生课外阅读量小,接触社会时间少,生活单调,视野狭窄,在作文中无东西可写。因此,农村学生在心理上对作文产生一种恐惧感。

2课业负担重,课余生活单调乏味。由于片面追求教学质量,老师在学生身上不断加大

作业量,学生整天忙于写作业,身心疲惫,感情麻木,没有时间玩,更没兴趣研究作文,老师布置了作文也是简单草率,应付了事。有个学生在作文中写道:放学后写完作业妈妈又给我布置了一堆作业,我望着窗外别的班小朋友玩耍 ,心里真羡慕。所以,过重的课业负担也是造成学生不能专心写作的原因之一。

3、考试压力过大。农村小学要面对各级部门组织的频繁的考试:单元考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各种抽考以及完成上级布置的定量作业、同步练习等。而每次考试结束,上级要给学校排名,给任课教师排名,老师理所当然的也会给学生进行排名,甚至会把成绩单送到学生家长手中。因此,学生也把各科考试分数看得高于一切,而作文则成了语文学科的一种强制性训练,一种负担,学生并不会太过重视。语文考试变化莫测,作文题目更是千变万化,语文老师也不会再作文指导上下过多精力,一般让孩子们多背几篇,以不变应万变。

三、家庭环境影响。由于思想观念陈旧,大部分家长还是以分数来评定孩子的好坏。平时对孩子的辅导也是以提高成绩为目的,没有把作文列为辅导范围,而且家长不愿意给孩子订阅报刊、购买优秀的学生读物,认为那是闲书,不如给孩子买点试卷实惠。在调查中,很大部分学生从来没订阅过报刊,家长除了学习辅导书之外,不让读课外书,包括文学名著。这就大大影响了孩子们的视野,从而对写作更加觉得神秘。

四、缺乏课外阅读积累和生活积累。

1、阅读量少,语言材料积累少。通过调查发现,学生的阅读量少的可怜。《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一至五年级学生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万字,一至六年级阅读量不少于一百五十万字。这样的标准,农村师生听了都觉得是天文数字。究其原因,有这么几个:农村的课外读物十分匮乏,学校的图书室多数徒有形式,很少开放。师生们整天围着这几篇课文忙活。从抄写生字到抄写词语,从抄写词语解释到抄写课文,学生被机械重复的作业所困,又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另外老师在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多读多背,不注意引导学生发现作者是怎样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如何从生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只停留在对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上。

2、生活积累少。学生生活空间狭小,整天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学校为学生的安全着想,从来不组织出校园的课外活动,例如,春游活动,祭扫烈士墓活动,学生校外实践活动等,一切取消。校园内的集体活动也很少组织,例如,歌咏比赛、诗歌朗诵会、阅读比赛、写作比赛等似乎都是城里学校搞的花架子,而学生就是写作业、上课。

谈作文作文12500字

初一作文

十七、语句要精炼

十八、语句要优美

十九、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 二十、作文要把字写对写好 二十一、要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二十二、丰富内容 开展篇幅 二十三、怎样审题

二十四、怎样列作文提纲 二十五、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 二十六、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二十七、怎样修改作文 二十八、记事的六个要素 二十九、正叙、倒叙和插叙 三十、 怎样选定人物 三十一、怎样写一人一事

三十二、可用多种方法写好一个人

三十三、怎样刻画人物 三十四、怎样学写散文 三十五、怎样学写诗歌 三十六、怎样学写应用文 三十七、要认真学好语文 三十八、要多读课外书 一、为什么要学好作文

同学们:王老师,您好!

老师:你们好啊!都请坐吧。

小兰:王老师,我们今天到您这儿来,是想问问您作文方面的一些事。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作文。有的同学说作文一定有什么秘诀,有的同学又说没有。您给我们讲讲吧!

老师:你们想提高作文能力吗?这很好,我很愿意和你们一块儿谈谈。

让我先问一句:你们几个谁最喜欢作文课?谁的作文成绩比较好?

二虎:小兰,小兰的作文成绩好。

老师:小兰,既然你的作文成绩好,我想你一定喜欢作文课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作文课呢?

小兰:我哥哥在报社当记者。嘿,他去的地方可多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去过;澳门回归,他去报道过;他还参加了青藏铁路的通车仪式呢!

二虎:他为什么到处去呢?

小兰:看你问的,他是记者呀!哥哥说过,他的任务是把看到和听到的新人新事写成文章,登在报上,让全国人民都能知道祖国各地激动人的的好消息。

老师: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小兰:王老师,我长大也想当记者呀!我想,到那时候,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呢?反正各地的新人新事一定更多。要是我这个当记者的看到了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情,写不出文章来,那怎么能行呢?只要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非学好作文不可。

二虎:现在都用卫星传电视画面,用网络传图片文字,甚至用手机就能现场传文字 和图片,广州发生的事,没几分钟北京就都知道了,还要你去慢慢写?

小兰:不对,电视需要解说词吧?网络上的文字更直接就是文章!也就是说,现在不但还需要写,而且还需要写得更快、更好、更精炼!您说对吗?王老师――

老师:说得好。你这个小姑娘眼光看得不近呀!不过,你们现在年龄还小,长大了干什么工作还不一定。再说,同学之间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总不会大家都想去当记者吧?小兰长大想当记者,觉得学作文有用;别人怎么想的呢?有没有人觉得学作文对将来工作用处不大呢?

玉山:我想长大要到农村去开一个现代化的农场,作文的用处好像不大。

二虎:我爸爸是汽车设计师,我长大也想学设计汽车。爸爸常嘱咐我说,设计是技术活,应该从小把数学学好。作文有没有用,爸爸可从来没说过。

淑华:王老师,原先,我也跟玉山、二虎想的差不多,也觉得学作文没什么用,不过,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老师:哦,说说你原来是怎么想的,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淑华:我想长大当一名外科大夫。原先我想,会不会写文章没关系。例如,一位病人来了,伤很重,十分痛苦。这是,我这个当大夫的给他念几首诗,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他的病就会好了吗?没那回事!所以,原先我总认为作文没什么用。后来,我的这种想法让爸爸知道了。爸爸说了我一顿。

老师:噢,你爸爸是怎么说你的呢?

淑华:爸爸用他自己亲身经过的事给我讲。他当外科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病人都说他很有经验,医院院长还让他把经验写成书呢。可是,爸爸小时候作文没学好,一提笔写文章就发愁。前些日子,他为了评职称,天天熬夜写呀,写呀,可辛苦啦。您想,他听我说学作文没用,能不生气吗?爸爸嘱咐我说:“不论将来做什么,小学里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好好学作文吧,将来有用的!”

老师:淑华,你爸爸的话很对啊!

你们长大了当然不会全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但是,做什么也好,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得按时定工作计划吧?都得按时写工作总结吧?有了经验要赶快交流吧?这些事,都是与作文能力大有关系的。

我过七十岁生日时,来了许多学生,有主任医生,有教授,有高级经济师、工程师,还有是研究员,就没一个上大学时候读的是中文专业。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又不学中文,来看我这小学语文教师干什么呀?他

们很感慨地说,我们虽然学的都不是中文,但上小学时就跟您学会了写作文,所以从大学毕业时一路领先,到参加工作后频频有工作经验、认识和体会在报刊上发表,在业务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大占优势了,所以我们在一起时总是议论这件事,都非常感激您!

二虎:哎,王老师,我也注意到报上常有这样的文章:有的人介绍怎样种花,有的人介绍怎样养鸟,有的人讲怎样治病,还有的人讲怎样打乒乓球„„

老师:是呀,这些人工作中有了经验,当然要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如果一个人作文能力低,自己有了经验和体会写不出来,那不耽误了工作了吗?

二虎,比如你吧,将来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可能积累了很多经验,你设计的汽车有好多优点,如果你有一定的作文能力,能把这些东西及时写成文章,在报纸上、网站上介绍,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知道你设计的汽车,那多好呀!

二虎:听您这么一讲,我有点明白了。但是像我爸爸他们单位可是有几个人专门做宣传的呀!

老师:搞宣传的人真完全懂得新车的各种优点吗,能说得让设计的人满意吗?

二虎:不清楚,反正我爸爸经常埋怨宣传没做好,没做到位。

老师:这就对了。那你明白什么了吗?

二虎:我明白了,不管将来我们做什么工作,都用得着作文啊!

玉山:王老师,除了工作的需要,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有啊,人人都可以写文章进行宣传。

你们都爱看一些报纸和杂志吧,在那上面写文章的有作家,有老师,有企业家,有公务员等等,还有一些小朋友呢。他们把自己的周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不文明现象写成文章,别人读了受教育,这是人人应该做的事。

淑华,根据你的理想,十年后你将是某医院的大夫了。你们医院一定会有很多先进工作者,他们为了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不辞辛劳的忘我工作。这样的好同志值得你学习,也值得更多的人学习。你若是能及时地写出文章,大家看了不是都受教育吗?

淑华:我可不会写。小兰将来是不是要当记者吗?这样的事应该她来干。

小兰:哎呦,光靠我可忙不过来。到那时,你打电话叫我到医院去,二虎叫我到汽车设计院去,玉山叫我到他的农场去,我可忙不过来。

老师:是啊,小兰说得有道理。我看,写自己身边的事,人人有责。自己写,由于对事情知道得最快,最详细,所以容易把文章写得又及时又好。

淑华:原来学作文还这么重要!王老师,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还有许多。除了以上讲的,我们将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作文――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我们现在就非常需要学好作文,现在的升学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要想考个好学校、好班都很不容易,这时候作文就成了许多人的杀手锏了。

玉山:这怎么说呢?

老师:这样说吧。03年闹“非典”,深圳的中考就只考一篇作文;06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专业,语文除了口试,笔试就只考一篇作文;去年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初中招生,报考的有6000多人,都是各校的尖子,结果取了400人,又从400人中抽80人进实验班,怎么抽呢?就写一篇作文。明白这意思了吗? 小兰:我明白了。还有一件事,好像和作文关系不太大,但我很想听王老师怎么说。

老师:什么事,你说吧。

小兰: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英语学得特别棒,现在才上五年级就已经考完公共英语三级了。但他的语文数学都很差,作文更是经常不及格。语文老师提醒他,他说他姨他舅都在美国,他小学毕业就到美国上学,用不着学语文,您说他的想法对吗?

老师:有条件是好事,但依赖条件就不好。那位同学英语学得好,说明他很聪明,但语文数学学不好,就说

明他认识不够,没有尽力。他去美国上学会是什么结果谁也不好猜,但是你想,美国会缺英语学得好的人吗? (学生沉思)

老师:日常生活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作文能力,如发个短信、写个日记都和作文分不开。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自己找工作,你得会准确生动地介绍你自己,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动心,至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行啊。哪怕你将来只做点小买卖,你吆喝出来的话就是广告,你贴在店铺门口的广告更是广告,都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都需要能吸引人。

二虎:咳,怪不得我的作文成绩从前总是刚及格呢,原来是自己觉得想当汽车设计师,总觉得作文学不好没关系,就没好好学学。以后,我一定好好地学。

老师:这就对啦。只要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学作文,我相信你们一定会鼓起干劲来的。

这次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以后,你们有时间就来找我,别性急,我把作文的基础知识一样一样的说给你们听。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你过去是怎样想的?

⒉你的作文成绩怎么样?你学习作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二、怎样学习作文

小兰:王老师,我们又来啦。

老师:欢迎啊!上次给你们讲了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你们听了有什么意见?

二虎:听您一讲,我们知道了作文的用处很大,非学好不可。可是„„

老师:可是,又觉得作文难,很不好学,缺乏一定能学好的信心,对不?

二虎:对呀,您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昨天,我收到一位小朋友的来信,她谈的正是这个问题。她说,数学好学,背熟九九歌,听懂老师讲的例题,多做练习就行;语文也好学,照着书多读多写就行;连唱歌还有谱子呢!就是作文难。她还说,别人的文章好,自己又不能照着抄;人家写了“捡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自己也学着写,老师又说“千篇一律”了。比来比去,作文实在不好学。

二虎:哎,她的话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小兰:王老师,很多同学都觉得作文比别的功课难学,您说对吗?

老师: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看法吗?那么,今天就重点地说和你们谈谈这个问题。

作文难学吗?不。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话不难吧?作文也不难。

你们想想,人们天天光干活好不好,为什么还要说话呢?因为咱们有脑子,说话,是为了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告诉别人。不说话,人家怎么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呢?可是,我们每人只有一张嘴,我们的嗓音也有限。每次话说能有多少人听到呢?如果你的想法很重要,应该让一百人、一千人、甚至上万的人知道,那怎么办呢?也用嘴巴去说吗?当然不行。我们可以把要说的话写成文章让大家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

玉山:道理我们是明白的。可是,我总还觉得说话容易作文难,为什么呢?

老师:这里道理很简单,练习的时间多少不同啊!你们算算,你们从一周岁左右就练习说话,“爸爸”、“妈妈”的叫起来。一岁多就能说“爸爸开汽车”、“大楼真高”等简单句子。五、六岁就能把在街上看到的事儿回家将给大人听。就这样,你们天天练习,到现在已经十年左右了。由于练习的时间长了,所以能做到张口就讲,并不觉得难。

作文就不同了。你们才学了几年呢?两、三年吧?而且每学期才学十次左右,总共才写过几十篇文章呢。这和说话比起来,总的练习时间少多了。正因为这样,你们才觉得作文比说话难一些,这又有什么奇

怪的呢?

小兰:照您这么算,我们学说话,从一岁起就天天都在练,也不见得说得多好;我们学作文,才练了几十篇,很多人就能初步写一篇小文了,这说明作文还真是不那么难学啊。

老师:你理解得完全对。作文和说话比,还真有它容易学的一面。说话,用的是口头语言,说完了,不能擦改。例如,某校让我去给学生讲讲作文基础知识。两小时讲完了,我觉得很不满意,说“同学们请不要走,我再从头修改一篇”,这怎么能成呢?作文就方便多了。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提纲一段一段的写,可以一遍一遍地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拿给别人看。这样一比,作文不是还比说话容易学吗?

淑华:这样一比,作文是不难学。

老师:现在,我们可以把说话和作文作个总结。

说话和作文,两样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两样的表达方式有同有不同。相同的是都语言,但说话用口头语言——声音,作文用的是书面语言——文字;两样的基础大不相同,说话你们已经人人都会了,而作文却还在初学阶段。这样看来,你们该有信心了吧?你们都会说话,也一定都能学会作文,一定能掌握这两种表达思想的方法。

小兰:王老师,我们到底该怎么学呢?听你这么一讲,我们倒有点有劲不知道往哪儿使了。

老师:只要有劲就好办呀!至于怎么学,以后还要和你们详详细细的讨论。这里先告诉你们“五要”,你们可以在实践中去试试。

第一,要注意学习、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要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特别是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我们的脑子认真分析各种事物和现象,逐步学会辨识对和错、好和坏、美和丑、真和假、雅和俗,要是一个人认识上有问题,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有时还可能是错误的。我们看一看作文的好与不好,首先是看它的思想是不是正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提一下,下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要经常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集体活动。

你们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在集体活动中,你们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团结、合作、互助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周围的事情进行仔细观察。例如,有一次我给四年级同学出一个作文题《记一次愉快的劳动——种蓖麻》。有的同学在那次集体活动中没好好干,净打打闹闹的了,他对这次劳动的意义没理解,也没有感到愉快,当然写不出好文章。另有几个同学在劳动中只顾埋头干,没有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这次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同学们那火热朝天的劳动情景都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不感动人。只有那些认真参加集体劳动,并且用心观察的同学,才有可能写出既有感情又有内容的的好文章。

第三,要努力学好语文。

你们的语文课文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编书的老师选了又选的好文章。和你们的作文比,这些文章都称得上是模范的作文。把这些文章读熟学透,既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有学习它的写作方法,这对你们学习作文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叫《一个苹果》。它的内容是写在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某连在艰苦的战斗中,同志们几天没喝一口水,运输员在路旁捡来一个苹果。大家你让我,我传你,谁都不肯吃。你们学这课文时,除了可以学到志愿军叔叔这种互相关心的崇高品德外,还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作文方面的知识。像“为什么用《一个苹果》当题目?”“一件事应该怎样写才条理清楚?”“文章里十分感人的地方很多,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只要在语文课上认真学习,作文能力一定能很快得到提高。事实上,班里凡是作文成绩好的同学,差不多也都是语文学得好的。对吧?

第四,要认真地大量地读课外书。

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过去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这里说的“熟读”,就是认真地读;“三百首”,就是大量地读。古语还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指的就是精读,读得深,读得透。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能精读很多书,那么他写文章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听说同学们都很爱看课外书,现在优秀的课外读物很多,这对提高你们的作文能力都是很有利的条件。

二虎:我们班可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看书真不少,是有名的“小说迷”,作文能力提高的可不快,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那是因为他们读书的方法有问题。这些同学拿到书以后,看得特别快,只追求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于思想内容,对于语句的描写和人物思想活动的刻画,并不仔细看,不去想想为什么那样写,当然就学不到更多的东西了。这样,书读完了,故事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尽管书读得很多,但是对作文的帮助不大。 许多书应该慢慢读。一本好书,可以多读几遍,好的段落还可以朗读和背诵。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如果读书像跑马那样快,有个成语叫“走马观花”,结果是什么也看不清楚的。你们说对吧?

玉山:哎呀,我就是用这种“走马观花”的方法读书的。以后真地认真读,让它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老师:以上讲的四点,是学习作文一般应注意的事项。而学习作文最重要的“窍门”,则是第五点:要勤学苦练。

二虎: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

老师:对,对。人们不是常说“熟能生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至于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最重要的“窍门”,下次再详细给你们说。

【思考题】

⒈作文和说话是怎样的关系?

⒉学好作文应该做到那“五要”?你平日在这几方面做得怎么样?

⒊你们先想想,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的最重要的“窍门”?

三、勤学苦练是学好作文的关键

小兰:王老师,上次您给我们讲学作文要做到“五要”。可是最重要的第五点要勤学苦练,您没有详细讲,今天该详细讲这一点了吧?

老师:对。今天咱们就来讨论这一点。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一点也不错。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我们学习作文的关键,是要牢牢抓住不放的。

淑华:噢,实践是学习作文的关键?

老师:是啊。就拿打乒乓球来说吧,你要想迅速提高打乒乓球的技术,应该怎么办呢?看几本讲怎样打乒乓球的书,有用,常去看看国家队名手们的比赛,也有用。然而,最有用的一条是——

二虎:是自己拿起球拍,每天打几千下。

老师:就是嘛,自己不去刻苦练习,看多少本书,看多少场比赛,也学不会打乒乓球。有两句民间谚语说得好:“站在河边上,学不会游泳”,“不敢放枪的人,一辈子打不着野兽”。这些话,都说明一个道理:要学什么,就得练什么;要想学得好,就得多练才行。

淑华:哎,王老师,您上次不是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今天又说“写”是实践,是关键,是最重要的,那“读”呢?

老师:我们说“读书破万卷”重要,是说“下笔”时才能“有神”。如果光做到“读书破万卷”,却从来不下笔,那怎么能“有神”呢?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小兰:这么说,我们应该多动笔写啦?

老师:对,非多动笔写不行。

你们现在每两星期又一次正式作文吧?这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另外,自己还可以写日记、周记,多动笔,总是有好处的。这里,我想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玉山:好,我们就爱听故事。

老师:咱们不都有两只手吗?这个故事就是将左手和右手的故事。

左手和右手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右手勤劳,干活很多,而左手不常练习,能力差得很远。有一回,左手见右手使筷子,很灵活,不管眼睛睁着还是闭着,它都能准确地把菜送的嘴里去。左手看了,很不服气,心想:咱俩长得一模一样,你能做到的事,我就不能吗?于是,左手请眼睛闭上,它也用筷子去夹菜。你们猜结果怎么样呢?

同学们:怎么样呢?

老师:它把菜送到鼻子上了!

二虎:哎,真好玩!

老师:二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虎:是不是因为右手天天使筷子,而左手总也没练过呢?

老师:对了。你们看,使筷子并不是难事吧?可是左手一年到头很少干这个活儿,就觉得很难。我们学习作文也是这样,常练的人不觉得难,不练的人就觉得很难了。

二虎:王老师,您前面讲勤学苦练是学习作文的“窍门”,学作文真的再没有别的什么“窍门”了吗? 老师:怎么,还在想什么“窍门”吗?这说明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讲透彻。

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

小兰:知道,鲁迅先生是个大作家。

老师:对,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不少人写信问鲁迅先生请求学习作文的“窍门”,他回答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先生这话讲得多么恳切清楚啊!

以上就是我讲得学好作文的“五要”,听懂了吗?记住了吗?

同学们:听懂了,记住了。

小兰:王老师,我们班有些同学几次作文成绩都不太好,因此对学作文就信心不足,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老师:你就把咱们这几次讨论的内容告诉他们吧。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你们应该在学习方面有远大的目标,有必胜的信心。当然,开始学作文,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语文程度较差的同学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只要你们勤学苦练,困难就一定会倒在你们的手下。

淑华:通过您今天一讲,我更清楚了学习一定不要怕困难,要在动笔写的实践中勤学苦练。我们呢回去一定要多多动笔写。

老师:要多多动笔写,是完全对的。最后,我还想提醒你们一点,那就是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练习写。在写的实践中,经常去向老师请教,及时听取你们语文老师的意见。这样做,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给你们讲个寓言故事吧。

玉山:寓言故事?那一定很有意思。

老师:这个故事原文是文言文,也选在语文课本里,可能你们还没有学到。他的名字叫《纪昌学射》—— 故事候有个人叫甘蝇,很会射箭。只要他的弓已拉开,正在跑的野兽就得倒下,正在飞的鹰鸟就得掉下来,他的箭术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他的学生飞卫跟他学射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艺比甘蝇还精。

纪昌呢?他又向飞卫学射箭,拜飞卫为老师。第一次见面,非为老师说:“纪昌啊,你想学射箭吗?先别着急。我先给你布置一项作业吧!”

“布置作业?”纪昌不解的望着老师,心想为什么还不快叫我射箭,布置什么作业呢?

“对,布置作业。”飞卫老师认真地说:“你看,你的眼皮不行,一碰到什么就眨眼,这对学习射箭很有影响。你要刻苦练习,练到遇见什么刺激都不眨眼才行。”

纪昌回到家里。为了练习不眨眼,他整天卧在妻子的织布机旁。织布机的横棱竖挺不停的在他眼前晃动,他都力争不眨眼皮。两年以后,这项功夫练得很过硬了。即使妻子用锥子尖朝他扎来,他的眼皮也不再眨一下了。

完成了这项作业后,纪昌来到老师身边。飞卫老师说:“你以为学会不眨眼就可以学好射箭了吗?不行。你的眼睛功夫还不够。我现在给你布置第二项作业:回家练黑眼珠看东西的能力,要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把模糊的东西看成清楚的,那时再来见我。

纪昌领了第二个作业回了家。他抓了一个大虱子,用一根极细的牛尾毛拴住它,挂在南面光线明亮的窗上,每天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练习视力。十天过去了。他觉得虱子的个儿大了些;练了三年,眼前的虱子大得像车轮一般。这时,用他双眼再去看茶杯、馒头等东西,都像小山似的。这时,纪昌找来一副小巧玲珑的弓箭,朝虱子射去,正中虱心,而栓的那根牛毛没有断。

于是,纪昌又来到老师这里,报告了三年来他练习视力的情况,已经能把小东西看大了,并要求老师叫他射箭。飞卫老师一听,高兴得跳起来,拍着纪昌的胸脯说:“还教什么呢?小伙子,我的射箭技术,你完全掌握了!”

玉山:纪昌真能把小东西看成山那么大吗?

二虎:你没听王老师说,这是寓言故事。

老师:你们想,从表面上看,飞卫老师一次也没教纪昌射箭。但是,纪昌怎么学会的呢?

小兰:他能虚心的听老师的教导,肯下苦功夫练习,所以学会了。

老师:是啊。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自己勤学苦练,就能够学到真正的本领。你们学习作文,也是这个道理。你们有刻苦学习的决心吗?

同学们:有。

老师:这就好。从下次起,咱们正式讨论学好作文的各项基础知识。

【思考题】

⒈《纪昌学射》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故事好在哪里?

⒉从语文书中挑出你最喜欢的一课,想想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

四、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小兰:王老师,听了前三次您讲的以后,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也有了信心。可是,大家这几次的作文成绩还没见提高,那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你们不要性急,因为怎样写文章的具体方法,咱们还没讨论呢。

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吧。你们考完数学,几个人总凑在一起讨论着考得好坏,写完一篇作文时,却看不到你们在一起讨论什么。是这样吧?为什么呢?

淑华:考完数学,我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对一下各题的得数,如果得数都对了,那就能得到好成绩。作文就不行了。虽然大家都写同一个题目,可是,写的内容是一个人一个样,怎么对正呢?

老师:把自己是怎样写的复述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不能评论出你写得好不好吗?

二虎:不行。同学们听了,准是有的说好,有的说差,这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最后评论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老师: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你们是对一篇文章的好与差还分不清吧?

玉山:就是,有时我自己认为写得不错,老师去只给了“及格”;有时我自己认为写得不太好,老师反而给了“优等”。我们真不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老师:原来是这样。对文章好差心中没有准数,自己写得好也不知好在哪儿,写得不好也不只差在哪儿,这样糊里糊涂地学,总是不入门,这是很难学好的。我看,只有对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能做到心中有底,学起来方向明确,有目标,进步才能快。

小兰:王老师,那您就给我们讲讲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吧!

老师:好。我讲以前,你们先说说看,什么是好文章,你们总不能一点不知道吧?

二虎:我想,好文章一定得用上很多形容词,对吧?

淑华:好文章最少得有一千字吧?

玉山:好文章的写法一定特别高,开头、结尾都很有趣,人人都爱看。

老师:嗯,不能说你们讲得没有道理。不过,你们说的这些都还不是好文章的主要条件,没有讲到点子上。 关于评定一篇文章的好差,结合考试评分、报刊用稿等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也就说,一篇好文章,必须具有这五个基本条件。

同学们:哪五个条件呢?

老师:空讲恐怕你们不容易记住。这样吧,我用一篇作文当例子,把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一一讲给你们听。请你们先读读这篇文章吧。

900元一支的铅笔

石景山京源学校小学部六年级 何 潇

有件事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心怀愧疚,从未告诉他人,尤其是我爸爸。因为,这事就是关于爸爸对我的关怀的。

那是我上三年级时的事,老师让我们做“中华世纪坛”的模型,规定周一交。那时,爸爸已经去呼和浩特出差了,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周日下午,我开始做模型,可是,发现图纸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我着急了,妈妈劝我说:“不会做,就不做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却把老师的话当命令,非完成不可。这时,我心里想,要是爸爸在家就好了。直到晚上六点多钟,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给爸爸打个电话吧,看他能不能今天回家?”妈妈笑了笑,居然同意了。

我打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爽快地说:“宝贝儿别急,爸爸就回去帮助你!”

爸爸果真晚上十点多钟赶回来了。我高兴极了。爸爸放下行李就和我一道做起了模型,边做还边给我讲解。到了半夜一点多钟,我再也坚持不住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爸爸干了。第二天,我拿着做好的模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晚上放学回家时,发现爸爸又出差走了,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

到了评比那天,我获了个二等奖,奖品是一支铅笔。我拿着铅笔高兴地回家了,这时妈妈才告诉我,爸爸为了帮我,在接到电话后,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赶最晚的航班回来的,为此,多花了900元。

900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可以买1800支这样的铅笔呀!我心里的高兴被一种愧疚取代了。爸爸回家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但没有说我,还和我笑着讲了这支铅笔的意义。

这都是三年级的事了,我提起,别人也许会觉得我很无聊,这么久的事还拿出来写,真没新意。但是,这都是我真实的感情。我一直想对爸爸说一声“谢谢”,好让我心里的这块重石落下。

老师:《900元一支的铅笔》这篇文章,算得上一篇好作文吗?

二虎:这篇作文真不错。王老师,您就用这篇文章当例子,给我们讲讲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吧!

老师:一篇好的作文,头一条是主体正确。

什么是“主题”呢?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写文章的人在这篇文章里要表达的意思。“主题正确”,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好,有一定的意义,别人看了可以从文章中受到教育,得到好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是通过爸爸为了帮助女儿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作出的奉献,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这样的主题当然是正确的。

第二条是内容具体。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内容来表达的。它没有空喊“我爸爸对我可好啦”,“我作为他的女儿可幸福啦”,而是用“我为没法完成任务而着急”,“爸爸从外地赶回来帮助我”和“爸爸是自己掏钱买机票赶回来帮我的”,“飞机票钱是我所获得的次品价值的1600倍”,“爸爸反过来劝我理解奖品的意义”这些具体内容来突出主题的。用事实说话,这要比空喊口号好得多。

第三条是层次清楚。

一篇文章既然包括很多内容,你不能语无伦次的乱说,得先说一些,在一样一样地说下去,直到说完。“层次”就是指文章由头至尾一层一层的意思。东扯一句,西拉一句,那是犯了层次混乱的毛病,那样的文章不能算好文章。这篇文章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层意思。开头部分提到一件一直没说出来的内疚的事,中间部分叙述自己遇到困难向爸爸求援、爸爸回来帮完后又走掉、爸爸的损失和自己的获得很不成比例;结尾部分写出自己的感受。全篇文章层次十分清楚,使人看过明明白白。

第四条是语言通顺。

一篇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语言通顺明白,才能把主题很好的表达出来。这篇文章的语言不仅没有什么语病,达到了语言通顺的要求,而且还比较生动呢。

第五条是用字正确。

这一条说来很简单,就是要求你们作文是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可是,不少同学不重视这一条,他们的作文往往是错字连篇。如果一篇五百字的文章,里面有十个错别字,就会严重的影响别人看了。这篇文章就没有错别字。你们应该从小学好语文,严格要求自己,作文时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

这五个基本条件能记得住吗?

淑华:记住了。好文章的基本条件是:一、主题正确;二、内容具体;三、层次清楚;四、语言通顺;五、用字正确。

老师:对,应该记住。

你们要明白,这五个基本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像锁链一样,一环连一环。主题正确当然是头等重要的。可是,光有正确的主题,缺少具体的内容,不行。内容具体了,材料不少,可是叙述得零乱,东一句西一句,内容不连贯,层次不清楚,也不行。层次清楚了,可是每段里都有几个病句,还不行。句子是通顺了,可是有不少错别字,最后仍然影响到别人对文章主题的了解。只有这五个条件都达到了,做到了“五好”,才算是好文章。你们心里有了这个准数,以后作文是可以照这五方面去努力,可以用它们来衡量、修改自己的文章。

小兰:王老师,听您这么一讲,我们心里有数了,知道了什么样的作文叫好文。可是,我们自己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怎样才能使文章的主题正确?怎样写才能使内容具体?我们还不会安排层次,我们每次作文里的病句、错别字还很多。这些,都怎么办呢?

老师:哈,你一下子提出了这么一大堆问题。今天,我只是用一篇作文为例子,简单的讲一讲好文章的这五个基本条件,告诉你们练习作文的努力方向。你提出的这一大堆问题很重要,是你们学习作文过程中的主要课题。从下次起。咱们要详详细细的讨论它们。

听了这四讲后,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希望?

小兰:希望您以后讲时多结合例子说。像这次这样,有了《900元一支的铅笔》这篇作文当例子,我们就很

容易明白那五个基本条件了。

老师:对,你这个意见好。以后,我一定多准备些实例来讲解。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做到对好、差文章心中有数?

⒉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⒊重读《900元一支的铅笔》一文,为什么说它是一片比较好的作文?

⒋找出自己的一篇作文,使用这五个基本条件分析一下,看看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十七、语句要精炼

十八、语句要优美

十九、描写是为了更好的突出主题 二十、作文要把字写对写好 二十一、要学会使用标点符号 二十二、丰富内容 开展篇幅 二十三、怎样审题

二十四、怎样列作文提纲 二十五、怎样写好作文的开头 二十六、怎样写好作文的结尾 二十七、怎样修改作文 二十八、记事的六个要素 二十九、正叙、倒叙和插叙 三十、 怎样选定人物 三十一、怎样写一人一事

三十二、可用多种方法写好一个人

三十三、怎样刻画人物 三十四、怎样学写散文 三十五、怎样学写诗歌 三十六、怎样学写应用文 三十七、要认真学好语文 三十八、要多读课外书 一、为什么要学好作文

同学们:王老师,您好!

老师:你们好啊!都请坐吧。

小兰:王老师,我们今天到您这儿来,是想问问您作文方面的一些事。我们不知道怎样才能学好作文。有的同学说作文一定有什么秘诀,有的同学又说没有。您给我们讲讲吧!

老师:你们想提高作文能力吗?这很好,我很愿意和你们一块儿谈谈。

让我先问一句:你们几个谁最喜欢作文课?谁的作文成绩比较好?

二虎:小兰,小兰的作文成绩好。

老师:小兰,既然你的作文成绩好,我想你一定喜欢作文课啦?说一说,你为什么喜欢作文课呢?

小兰:我哥哥在报社当记者。嘿,他去的地方可多啦。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他去过;澳门回归,他去报道过;他还参加了青藏铁路的通车仪式呢!

二虎:他为什么到处去呢?

小兰:看你问的,他是记者呀!哥哥说过,他的任务是把看到和听到的新人新事写成文章,登在报上,让全国人民都能知道祖国各地激动人的的好消息。

老师:这和你有什么关系呢?

小兰:王老师,我长大也想当记者呀!我想,到那时候,我们的国家会是什么样的呢?反正各地的新人新事一定更多。要是我这个当记者的看到了这些令人感动的事情,写不出文章来,那怎么能行呢?只要一想到这些,我就觉得非学好作文不可。

二虎:现在都用卫星传电视画面,用网络传图片文字,甚至用手机就能现场传文字 和图片,广州发生的事,没几分钟北京就都知道了,还要你去慢慢写?

小兰:不对,电视需要解说词吧?网络上的文字更直接就是文章!也就是说,现在不但还需要写,而且还需要写得更快、更好、更精炼!您说对吗?王老师――

老师:说得好。你这个小姑娘眼光看得不近呀!不过,你们现在年龄还小,长大了干什么工作还不一定。再说,同学之间各人有各人的理想,总不会大家都想去当记者吧?小兰长大想当记者,觉得学作文有用;别人怎么想的呢?有没有人觉得学作文对将来工作用处不大呢?

玉山:我想长大要到农村去开一个现代化的农场,作文的用处好像不大。

二虎:我爸爸是汽车设计师,我长大也想学设计汽车。爸爸常嘱咐我说,设计是技术活,应该从小把数学学好。作文有没有用,爸爸可从来没说过。

淑华:王老师,原先,我也跟玉山、二虎想的差不多,也觉得学作文没什么用,不过,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老师:哦,说说你原来是怎么想的,后来为什么又变了呢?

淑华:我想长大当一名外科大夫。原先我想,会不会写文章没关系。例如,一位病人来了,伤很重,十分痛苦。这是,我这个当大夫的给他念几首诗,讲几个有趣的故事,他的病就会好了吗?没那回事!所以,原先我总认为作文没什么用。后来,我的这种想法让爸爸知道了。爸爸说了我一顿。

老师:噢,你爸爸是怎么说你的呢?

淑华:爸爸用他自己亲身经过的事给我讲。他当外科大夫已经二十多年了。病人都说他很有经验,医院院长还让他把经验写成书呢。可是,爸爸小时候作文没学好,一提笔写文章就发愁。前些日子,他为了评职称,天天熬夜写呀,写呀,可辛苦啦。您想,他听我说学作文没用,能不生气吗?爸爸嘱咐我说:“不论将来做什么,小学里的各门功课都是基础,好好学作文吧,将来有用的!”

老师:淑华,你爸爸的话很对啊!

你们长大了当然不会全在同一个工作岗位上。但是,做什么也好,不论做什么工作,都得按时定工作计划吧?都得按时写工作总结吧?有了经验要赶快交流吧?这些事,都是与作文能力大有关系的。

我过七十岁生日时,来了许多学生,有主任医生,有教授,有高级经济师、工程师,还有是研究员,就没一个上大学时候读的是中文专业。我和他们开玩笑说:你们又不学中文,来看我这小学语文教师干什么呀?他

们很感慨地说,我们虽然学的都不是中文,但上小学时就跟您学会了写作文,所以从大学毕业时一路领先,到参加工作后频频有工作经验、认识和体会在报刊上发表,在业务水平差不多的情况下,我们就大占优势了,所以我们在一起时总是议论这件事,都非常感激您!

二虎:哎,王老师,我也注意到报上常有这样的文章:有的人介绍怎样种花,有的人介绍怎样养鸟,有的人讲怎样治病,还有的人讲怎样打乒乓球„„

老师:是呀,这些人工作中有了经验,当然要介绍给更多的人知道。如果一个人作文能力低,自己有了经验和体会写不出来,那不耽误了工作了吗?

二虎,比如你吧,将来当一名优秀的汽车设计师,你在工作中可能积累了很多经验,你设计的汽车有好多优点,如果你有一定的作文能力,能把这些东西及时写成文章,在报纸上、网站上介绍,全国各地甚至世界各地都知道你设计的汽车,那多好呀!

二虎:听您这么一讲,我有点明白了。但是像我爸爸他们单位可是有几个人专门做宣传的呀!

老师:搞宣传的人真完全懂得新车的各种优点吗,能说得让设计的人满意吗?

二虎:不清楚,反正我爸爸经常埋怨宣传没做好,没做到位。

老师:这就对了。那你明白什么了吗?

二虎:我明白了,不管将来我们做什么工作,都用得着作文啊!

玉山:王老师,除了工作的需要,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有啊,人人都可以写文章进行宣传。

你们都爱看一些报纸和杂志吧,在那上面写文章的有作家,有老师,有企业家,有公务员等等,还有一些小朋友呢。他们把自己的周围的好人好事或者是不文明现象写成文章,别人读了受教育,这是人人应该做的事。

淑华,根据你的理想,十年后你将是某医院的大夫了。你们医院一定会有很多先进工作者,他们为了病人早日恢复健康,不辞辛劳的忘我工作。这样的好同志值得你学习,也值得更多的人学习。你若是能及时地写出文章,大家看了不是都受教育吗?

淑华:我可不会写。小兰将来是不是要当记者吗?这样的事应该她来干。

小兰:哎呦,光靠我可忙不过来。到那时,你打电话叫我到医院去,二虎叫我到汽车设计院去,玉山叫我到他的农场去,我可忙不过来。

老师:是啊,小兰说得有道理。我看,写自己身边的事,人人有责。自己写,由于对事情知道得最快,最详细,所以容易把文章写得又及时又好。

淑华:原来学作文还这么重要!王老师,学作文还有别的用处吗?

老师:还有许多。除了以上讲的,我们将来不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作文――包括书面的和口头的。我们现在就非常需要学好作文,现在的升学竞争是越来越激烈,要想考个好学校、好班都很不容易,这时候作文就成了许多人的杀手锏了。

玉山:这怎么说呢?

老师:这样说吧。03年闹“非典”,深圳的中考就只考一篇作文;06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的专业,语文除了口试,笔试就只考一篇作文;去年北京一所重点中学初中招生,报考的有6000多人,都是各校的尖子,结果取了400人,又从400人中抽80人进实验班,怎么抽呢?就写一篇作文。明白这意思了吗? 小兰:我明白了。还有一件事,好像和作文关系不太大,但我很想听王老师怎么说。

老师:什么事,你说吧。

小兰:我们班有一个同学,英语学得特别棒,现在才上五年级就已经考完公共英语三级了。但他的语文数学都很差,作文更是经常不及格。语文老师提醒他,他说他姨他舅都在美国,他小学毕业就到美国上学,用不着学语文,您说他的想法对吗?

老师:有条件是好事,但依赖条件就不好。那位同学英语学得好,说明他很聪明,但语文数学学不好,就说

明他认识不够,没有尽力。他去美国上学会是什么结果谁也不好猜,但是你想,美国会缺英语学得好的人吗? (学生沉思)

老师:日常生活也要求我们有一定的作文能力,如发个短信、写个日记都和作文分不开。现在的大学毕业生都需要自己找工作,你得会准确生动地介绍你自己,让用人单位的领导动心,至少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才行啊。哪怕你将来只做点小买卖,你吆喝出来的话就是广告,你贴在店铺门口的广告更是广告,都需要表现出自己的特色,都需要能吸引人。

二虎:咳,怪不得我的作文成绩从前总是刚及格呢,原来是自己觉得想当汽车设计师,总觉得作文学不好没关系,就没好好学学。以后,我一定好好地学。

老师:这就对啦。只要大家明白了为什么学作文,我相信你们一定会鼓起干劲来的。

这次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以后,你们有时间就来找我,别性急,我把作文的基础知识一样一样的说给你们听。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你过去是怎样想的?

⒉你的作文成绩怎么样?你学习作文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二、怎样学习作文

小兰:王老师,我们又来啦。

老师:欢迎啊!上次给你们讲了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你们听了有什么意见?

二虎:听您一讲,我们知道了作文的用处很大,非学好不可。可是„„

老师:可是,又觉得作文难,很不好学,缺乏一定能学好的信心,对不?

二虎:对呀,您怎么知道的呢?

老师:昨天,我收到一位小朋友的来信,她谈的正是这个问题。她说,数学好学,背熟九九歌,听懂老师讲的例题,多做练习就行;语文也好学,照着书多读多写就行;连唱歌还有谱子呢!就是作文难。她还说,别人的文章好,自己又不能照着抄;人家写了“捡钱包交给警察叔叔”,自己也学着写,老师又说“千篇一律”了。比来比去,作文实在不好学。

二虎:哎,她的话和我想的一模一样。

小兰:王老师,很多同学都觉得作文比别的功课难学,您说对吗?

老师: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看法吗?那么,今天就重点地说和你们谈谈这个问题。

作文难学吗?不。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说话不难吧?作文也不难。

你们想想,人们天天光干活好不好,为什么还要说话呢?因为咱们有脑子,说话,是为了把自己脑子里的想法告诉别人。不说话,人家怎么知道你想的是什么呢?可是,我们每人只有一张嘴,我们的嗓音也有限。每次话说能有多少人听到呢?如果你的想法很重要,应该让一百人、一千人、甚至上万的人知道,那怎么办呢?也用嘴巴去说吗?当然不行。我们可以把要说的话写成文章让大家看。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文和说话是一回事。

玉山:道理我们是明白的。可是,我总还觉得说话容易作文难,为什么呢?

老师:这里道理很简单,练习的时间多少不同啊!你们算算,你们从一周岁左右就练习说话,“爸爸”、“妈妈”的叫起来。一岁多就能说“爸爸开汽车”、“大楼真高”等简单句子。五、六岁就能把在街上看到的事儿回家将给大人听。就这样,你们天天练习,到现在已经十年左右了。由于练习的时间长了,所以能做到张口就讲,并不觉得难。

作文就不同了。你们才学了几年呢?两、三年吧?而且每学期才学十次左右,总共才写过几十篇文章呢。这和说话比起来,总的练习时间少多了。正因为这样,你们才觉得作文比说话难一些,这又有什么奇

怪的呢?

小兰:照您这么算,我们学说话,从一岁起就天天都在练,也不见得说得多好;我们学作文,才练了几十篇,很多人就能初步写一篇小文了,这说明作文还真是不那么难学啊。

老师:你理解得完全对。作文和说话比,还真有它容易学的一面。说话,用的是口头语言,说完了,不能擦改。例如,某校让我去给学生讲讲作文基础知识。两小时讲完了,我觉得很不满意,说“同学们请不要走,我再从头修改一篇”,这怎么能成呢?作文就方便多了。写一篇文章,我们可以根据提纲一段一段的写,可以一遍一遍地改,直到自己满意了,再拿给别人看。这样一比,作文不是还比说话容易学吗?

淑华:这样一比,作文是不难学。

老师:现在,我们可以把说话和作文作个总结。

说话和作文,两样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把自己的想法、意见表达出来;两样的表达方式有同有不同。相同的是都语言,但说话用口头语言——声音,作文用的是书面语言——文字;两样的基础大不相同,说话你们已经人人都会了,而作文却还在初学阶段。这样看来,你们该有信心了吧?你们都会说话,也一定都能学会作文,一定能掌握这两种表达思想的方法。

小兰:王老师,我们到底该怎么学呢?听你这么一讲,我们倒有点有劲不知道往哪儿使了。

老师:只要有劲就好办呀!至于怎么学,以后还要和你们详详细细的讨论。这里先告诉你们“五要”,你们可以在实践中去试试。

第一,要注意学习、观察和思考,提高自己的认识。

我们要用自己的感觉器官――特别是用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去仔细观察周围的事物,用我们的脑子认真分析各种事物和现象,逐步学会辨识对和错、好和坏、美和丑、真和假、雅和俗,要是一个人认识上有问题,就不能写出好的作文,有时还可能是错误的。我们看一看作文的好与不好,首先是看它的思想是不是正确。这一点非常重要,在这里提一下,下引起同学们的注意,以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的讨论。

第二,要经常积极地参加社会实践特别是集体活动。

你们只有参加实践,才能有真切的感受,才能写出感情真挚的作文。在集体活动中,你们一方面可以提高思想认识,锻炼自己的意志,培养团结、合作、互助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对周围的事情进行仔细观察。例如,有一次我给四年级同学出一个作文题《记一次愉快的劳动——种蓖麻》。有的同学在那次集体活动中没好好干,净打打闹闹的了,他对这次劳动的意义没理解,也没有感到愉快,当然写不出好文章。另有几个同学在劳动中只顾埋头干,没有对周围的情况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这次劳动是怎样进行的,同学们那火热朝天的劳动情景都缺乏深入的了解,所以写出的文章平平淡淡,不感动人。只有那些认真参加集体劳动,并且用心观察的同学,才有可能写出既有感情又有内容的的好文章。

第三,要努力学好语文。

你们的语文课文里的文章,都是经过编书的老师选了又选的好文章。和你们的作文比,这些文章都称得上是模范的作文。把这些文章读熟学透,既学习它的思想内容,有学习它的写作方法,这对你们学习作文可以说是非常必要的。

例如语文书里有一篇课文叫《一个苹果》。它的内容是写在抗美援朝时,志愿军某连在艰苦的战斗中,同志们几天没喝一口水,运输员在路旁捡来一个苹果。大家你让我,我传你,谁都不肯吃。你们学这课文时,除了可以学到志愿军叔叔这种互相关心的崇高品德外,还可以学到许多关于作文方面的知识。像“为什么用《一个苹果》当题目?”“一件事应该怎样写才条理清楚?”“文章里十分感人的地方很多,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语言?”只要在语文课上认真学习,作文能力一定能很快得到提高。事实上,班里凡是作文成绩好的同学,差不多也都是语文学得好的。对吧?

第四,要认真地大量地读课外书。

读书和写作的密切关系,可以说,自古以来,已成定论。过去有人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诌。”这里说的“熟读”,就是认真地读;“三百首”,就是大量地读。古语还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个“破”字,指的就是精读,读得深,读得透。也就是说,一个人若能精读很多书,那么他写文章自然也就得心应手了。听说同学们都很爱看课外书,现在优秀的课外读物很多,这对提高你们的作文能力都是很有利的条件。

二虎:我们班可也有这样的同学,他们看书真不少,是有名的“小说迷”,作文能力提高的可不快,那又是什么原因呢?

老师:那是因为他们读书的方法有问题。这些同学拿到书以后,看得特别快,只追求书中的故事情节,对于思想内容,对于语句的描写和人物思想活动的刻画,并不仔细看,不去想想为什么那样写,当然就学不到更多的东西了。这样,书读完了,故事也忘得差不多了。这样,尽管书读得很多,但是对作文的帮助不大。 许多书应该慢慢读。一本好书,可以多读几遍,好的段落还可以朗读和背诵。只有认真读书,才能提高认识,增长知识,才能提高作文能力。如果读书像跑马那样快,有个成语叫“走马观花”,结果是什么也看不清楚的。你们说对吧?

玉山:哎呀,我就是用这种“走马观花”的方法读书的。以后真地认真读,让它读一本有一本的收获。 老师:以上讲的四点,是学习作文一般应注意的事项。而学习作文最重要的“窍门”,则是第五点:要勤学苦练。

二虎:最重要的是勤学苦练?

老师:对,对。人们不是常说“熟能生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吗?就是这个意思。今天,咱们就讨论到这儿吧。至于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最重要的“窍门”,下次再详细给你们说。

【思考题】

⒈作文和说话是怎样的关系?

⒉学好作文应该做到那“五要”?你平日在这几方面做得怎么样?

⒊你们先想想,为什么说勤学苦练是学作文的最重要的“窍门”?

三、勤学苦练是学好作文的关键

小兰:王老师,上次您给我们讲学作文要做到“五要”。可是最重要的第五点要勤学苦练,您没有详细讲,今天该详细讲这一点了吧?

老师:对。今天咱们就来讨论这一点。

我们常说,“实践出真知”,一点也不错。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亲口吃一吃。实践第一的观点,是我们学习作文的关键,是要牢牢抓住不放的。

淑华:噢,实践是学习作文的关键?

老师:是啊。就拿打乒乓球来说吧,你要想迅速提高打乒乓球的技术,应该怎么办呢?看几本讲怎样打乒乓球的书,有用,常去看看国家队名手们的比赛,也有用。然而,最有用的一条是——

二虎:是自己拿起球拍,每天打几千下。

老师:就是嘛,自己不去刻苦练习,看多少本书,看多少场比赛,也学不会打乒乓球。有两句民间谚语说得好:“站在河边上,学不会游泳”,“不敢放枪的人,一辈子打不着野兽”。这些话,都说明一个道理:要学什么,就得练什么;要想学得好,就得多练才行。

淑华:哎,王老师,您上次不是讲“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吗?今天又说“写”是实践,是关键,是最重要的,那“读”呢?

老师:我们说“读书破万卷”重要,是说“下笔”时才能“有神”。如果光做到“读书破万卷”,却从来不下笔,那怎么能“有神”呢?怎么能写出好的文章呢?

小兰:这么说,我们应该多动笔写啦?

老师:对,非多动笔写不行。

你们现在每两星期又一次正式作文吧?这是很好的练笔机会。另外,自己还可以写日记、周记,多动笔,总是有好处的。这里,我想给你们讲个小故事。

玉山:好,我们就爱听故事。

老师:咱们不都有两只手吗?这个故事就是将左手和右手的故事。

左手和右手长得一模一样。但是,右手勤劳,干活很多,而左手不常练习,能力差得很远。有一回,左手见右手使筷子,很灵活,不管眼睛睁着还是闭着,它都能准确地把菜送的嘴里去。左手看了,很不服气,心想:咱俩长得一模一样,你能做到的事,我就不能吗?于是,左手请眼睛闭上,它也用筷子去夹菜。你们猜结果怎么样呢?

同学们:怎么样呢?

老师:它把菜送到鼻子上了!

二虎:哎,真好玩!

老师:二虎,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二虎:是不是因为右手天天使筷子,而左手总也没练过呢?

老师:对了。你们看,使筷子并不是难事吧?可是左手一年到头很少干这个活儿,就觉得很难。我们学习作文也是这样,常练的人不觉得难,不练的人就觉得很难了。

二虎:王老师,您前面讲勤学苦练是学习作文的“窍门”,学作文真的再没有别的什么“窍门”了吗? 老师:怎么,还在想什么“窍门”吗?这说明我对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讲透彻。

你们知道鲁迅先生吗?

小兰:知道,鲁迅先生是个大作家。

老师:对,他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不少人写信问鲁迅先生请求学习作文的“窍门”,他回答说:“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先生这话讲得多么恳切清楚啊!

以上就是我讲得学好作文的“五要”,听懂了吗?记住了吗?

同学们:听懂了,记住了。

小兰:王老师,我们班有些同学几次作文成绩都不太好,因此对学作文就信心不足,应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老师:你就把咱们这几次讨论的内容告诉他们吧。俗话说得好,“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像弹簧,看你强不强。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这些话是有道理的。你们应该在学习方面有远大的目标,有必胜的信心。当然,开始学作文,是有一定困难的,特别是对一些语文程度较差的同学来说,困难还是比较大的。但是,只要你们勤学苦练,困难就一定会倒在你们的手下。

淑华:通过您今天一讲,我更清楚了学习一定不要怕困难,要在动笔写的实践中勤学苦练。我们呢回去一定要多多动笔写。

老师:要多多动笔写,是完全对的。最后,我还想提醒你们一点,那就是最好在老师的指导下多练习写。在写的实践中,经常去向老师请教,及时听取你们语文老师的意见。这样做,可以少走许多弯路。为了说明这一点,我再给你们讲个寓言故事吧。

玉山:寓言故事?那一定很有意思。

老师:这个故事原文是文言文,也选在语文课本里,可能你们还没有学到。他的名字叫《纪昌学射》—— 故事候有个人叫甘蝇,很会射箭。只要他的弓已拉开,正在跑的野兽就得倒下,正在飞的鹰鸟就得掉下来,他的箭术可以说是百发百中了。他的学生飞卫跟他学射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武艺比甘蝇还精。

纪昌呢?他又向飞卫学射箭,拜飞卫为老师。第一次见面,非为老师说:“纪昌啊,你想学射箭吗?先别着急。我先给你布置一项作业吧!”

“布置作业?”纪昌不解的望着老师,心想为什么还不快叫我射箭,布置什么作业呢?

“对,布置作业。”飞卫老师认真地说:“你看,你的眼皮不行,一碰到什么就眨眼,这对学习射箭很有影响。你要刻苦练习,练到遇见什么刺激都不眨眼才行。”

纪昌回到家里。为了练习不眨眼,他整天卧在妻子的织布机旁。织布机的横棱竖挺不停的在他眼前晃动,他都力争不眨眼皮。两年以后,这项功夫练得很过硬了。即使妻子用锥子尖朝他扎来,他的眼皮也不再眨一下了。

完成了这项作业后,纪昌来到老师身边。飞卫老师说:“你以为学会不眨眼就可以学好射箭了吗?不行。你的眼睛功夫还不够。我现在给你布置第二项作业:回家练黑眼珠看东西的能力,要把小的东西看成大的,把模糊的东西看成清楚的,那时再来见我。

纪昌领了第二个作业回了家。他抓了一个大虱子,用一根极细的牛尾毛拴住它,挂在南面光线明亮的窗上,每天都聚精会神地盯着它,练习视力。十天过去了。他觉得虱子的个儿大了些;练了三年,眼前的虱子大得像车轮一般。这时,用他双眼再去看茶杯、馒头等东西,都像小山似的。这时,纪昌找来一副小巧玲珑的弓箭,朝虱子射去,正中虱心,而栓的那根牛毛没有断。

于是,纪昌又来到老师这里,报告了三年来他练习视力的情况,已经能把小东西看大了,并要求老师叫他射箭。飞卫老师一听,高兴得跳起来,拍着纪昌的胸脯说:“还教什么呢?小伙子,我的射箭技术,你完全掌握了!”

玉山:纪昌真能把小东西看成山那么大吗?

二虎:你没听王老师说,这是寓言故事。

老师:你们想,从表面上看,飞卫老师一次也没教纪昌射箭。但是,纪昌怎么学会的呢?

小兰:他能虚心的听老师的教导,肯下苦功夫练习,所以学会了。

老师:是啊。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老师的正确指导下,经过自己勤学苦练,就能够学到真正的本领。你们学习作文,也是这个道理。你们有刻苦学习的决心吗?

同学们:有。

老师:这就好。从下次起,咱们正式讨论学好作文的各项基础知识。

【思考题】

⒈《纪昌学射》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故事好在哪里?

⒉从语文书中挑出你最喜欢的一课,想想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

四、好作文的五个基本条件

小兰:王老师,听了前三次您讲的以后,我们知道了为什么要学好作文,也有了信心。可是,大家这几次的作文成绩还没见提高,那是怎么回事呢?

老师:你们不要性急,因为怎样写文章的具体方法,咱们还没讨论呢。

我先问你们一个问题吧。你们考完数学,几个人总凑在一起讨论着考得好坏,写完一篇作文时,却看不到你们在一起讨论什么。是这样吧?为什么呢?

淑华:考完数学,我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对一下各题的得数,如果得数都对了,那就能得到好成绩。作文就不行了。虽然大家都写同一个题目,可是,写的内容是一个人一个样,怎么对正呢?

老师:把自己是怎样写的复述给大家听听,同学们不能评论出你写得好不好吗?

二虎:不行。同学们听了,准是有的说好,有的说差,这也不能少数服从多数,最后评论不出个什么结果来。 老师: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看你们是对一篇文章的好与差还分不清吧?

玉山:就是,有时我自己认为写得不错,老师去只给了“及格”;有时我自己认为写得不太好,老师反而给了“优等”。我们真不明白什么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

老师:原来是这样。对文章好差心中没有准数,自己写得好也不知好在哪儿,写得不好也不只差在哪儿,这样糊里糊涂地学,总是不入门,这是很难学好的。我看,只有对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能做到心中有底,学起来方向明确,有目标,进步才能快。

小兰:王老师,那您就给我们讲讲什么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吧!

老师:好。我讲以前,你们先说说看,什么是好文章,你们总不能一点不知道吧?

二虎:我想,好文章一定得用上很多形容词,对吧?

淑华:好文章最少得有一千字吧?

玉山:好文章的写法一定特别高,开头、结尾都很有趣,人人都爱看。

老师:嗯,不能说你们讲得没有道理。不过,你们说的这些都还不是好文章的主要条件,没有讲到点子上。 关于评定一篇文章的好差,结合考试评分、报刊用稿等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也就说,一篇好文章,必须具有这五个基本条件。

同学们:哪五个条件呢?

老师:空讲恐怕你们不容易记住。这样吧,我用一篇作文当例子,把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一一讲给你们听。请你们先读读这篇文章吧。

900元一支的铅笔

石景山京源学校小学部六年级 何 潇

有件事埋在我心里很久了,我心怀愧疚,从未告诉他人,尤其是我爸爸。因为,这事就是关于爸爸对我的关怀的。

那是我上三年级时的事,老师让我们做“中华世纪坛”的模型,规定周一交。那时,爸爸已经去呼和浩特出差了,只有我和妈妈在家。周日下午,我开始做模型,可是,发现图纸有很多地方看不懂,我着急了,妈妈劝我说:“不会做,就不做了,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我却把老师的话当命令,非完成不可。这时,我心里想,要是爸爸在家就好了。直到晚上六点多钟,我对妈妈说:“妈妈,我给爸爸打个电话吧,看他能不能今天回家?”妈妈笑了笑,居然同意了。

我打通了爸爸的电话,爸爸爽快地说:“宝贝儿别急,爸爸就回去帮助你!”

爸爸果真晚上十点多钟赶回来了。我高兴极了。爸爸放下行李就和我一道做起了模型,边做还边给我讲解。到了半夜一点多钟,我再也坚持不住了,剩下的事情就只有爸爸干了。第二天,我拿着做好的模型,高高兴兴地上学了。晚上放学回家时,发现爸爸又出差走了,我还没来得及说声谢谢。

到了评比那天,我获了个二等奖,奖品是一支铅笔。我拿着铅笔高兴地回家了,这时妈妈才告诉我,爸爸为了帮我,在接到电话后,立即放下手头的事情,赶最晚的航班回来的,为此,多花了900元。

900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它可以买1800支这样的铅笔呀!我心里的高兴被一种愧疚取代了。爸爸回家知道这件事之后,不但没有说我,还和我笑着讲了这支铅笔的意义。

这都是三年级的事了,我提起,别人也许会觉得我很无聊,这么久的事还拿出来写,真没新意。但是,这都是我真实的感情。我一直想对爸爸说一声“谢谢”,好让我心里的这块重石落下。

老师:《900元一支的铅笔》这篇文章,算得上一篇好作文吗?

二虎:这篇作文真不错。王老师,您就用这篇文章当例子,给我们讲讲好文章的基本条件吧!

老师:一篇好的作文,头一条是主体正确。

什么是“主题”呢?主题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也就是写文章的人在这篇文章里要表达的意思。“主题正确”,指的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好,有一定的意义,别人看了可以从文章中受到教育,得到好处。这篇文章的主题是什么呢?作者是通过爸爸为了帮助女儿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作出的奉献,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这样的主题当然是正确的。

第二条是内容具体。

这篇文章的主题,是通过具体内容来表达的。它没有空喊“我爸爸对我可好啦”,“我作为他的女儿可幸福啦”,而是用“我为没法完成任务而着急”,“爸爸从外地赶回来帮助我”和“爸爸是自己掏钱买机票赶回来帮我的”,“飞机票钱是我所获得的次品价值的1600倍”,“爸爸反过来劝我理解奖品的意义”这些具体内容来突出主题的。用事实说话,这要比空喊口号好得多。

第三条是层次清楚。

一篇文章既然包括很多内容,你不能语无伦次的乱说,得先说一些,在一样一样地说下去,直到说完。“层次”就是指文章由头至尾一层一层的意思。东扯一句,西拉一句,那是犯了层次混乱的毛病,那样的文章不能算好文章。这篇文章可分为开头、中间、结尾三层意思。开头部分提到一件一直没说出来的内疚的事,中间部分叙述自己遇到困难向爸爸求援、爸爸回来帮完后又走掉、爸爸的损失和自己的获得很不成比例;结尾部分写出自己的感受。全篇文章层次十分清楚,使人看过明明白白。

第四条是语言通顺。

一篇文章是由一句句话组成的。语言通顺明白,才能把主题很好的表达出来。这篇文章的语言不仅没有什么语病,达到了语言通顺的要求,而且还比较生动呢。

第五条是用字正确。

这一条说来很简单,就是要求你们作文是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可是,不少同学不重视这一条,他们的作文往往是错字连篇。如果一篇五百字的文章,里面有十个错别字,就会严重的影响别人看了。这篇文章就没有错别字。你们应该从小学好语文,严格要求自己,作文时把每个字都用对、写对。

这五个基本条件能记得住吗?

淑华:记住了。好文章的基本条件是:一、主题正确;二、内容具体;三、层次清楚;四、语言通顺;五、用字正确。

老师:对,应该记住。

你们要明白,这五个基本条件是有密切关系的,像锁链一样,一环连一环。主题正确当然是头等重要的。可是,光有正确的主题,缺少具体的内容,不行。内容具体了,材料不少,可是叙述得零乱,东一句西一句,内容不连贯,层次不清楚,也不行。层次清楚了,可是每段里都有几个病句,还不行。句子是通顺了,可是有不少错别字,最后仍然影响到别人对文章主题的了解。只有这五个条件都达到了,做到了“五好”,才算是好文章。你们心里有了这个准数,以后作文是可以照这五方面去努力,可以用它们来衡量、修改自己的文章。

小兰:王老师,听您这么一讲,我们心里有数了,知道了什么样的作文叫好文。可是,我们自己怎样才能写出好文章呢?怎样才能使文章的主题正确?怎样写才能使内容具体?我们还不会安排层次,我们每次作文里的病句、错别字还很多。这些,都怎么办呢?

老师:哈,你一下子提出了这么一大堆问题。今天,我只是用一篇作文为例子,简单的讲一讲好文章的这五个基本条件,告诉你们练习作文的努力方向。你提出的这一大堆问题很重要,是你们学习作文过程中的主要课题。从下次起。咱们要详详细细的讨论它们。

听了这四讲后,你们有什么意见和希望?

小兰:希望您以后讲时多结合例子说。像这次这样,有了《900元一支的铅笔》这篇作文当例子,我们就很

容易明白那五个基本条件了。

老师:对,你这个意见好。以后,我一定多准备些实例来讲解。

【思考题】

⒈为什么要做到对好、差文章心中有数?

⒉好文章的五个基本条件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⒊重读《900元一支的铅笔》一文,为什么说它是一片比较好的作文?

⒋找出自己的一篇作文,使用这五个基本条件分析一下,看看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讨厌写作文作文900字

五年级作文

写作文?哼!写作文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几句话在那里啰啰嗦嗦说点废话,只有傻子才喜欢写作文!作文写得好有什么了不起?我作文写得不好,为此,妈妈和老师批评过我无数次。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懂,她们为什么那么看重作文。

唉!“今天写一篇作文,自由命题。”老师又要我们写作文了,真是郁闷啊。写什么好呢?

回到家,我打开作文本,拿出一支笔,下巴搁在手上,对着窗户外的风景发呆。哎呀,以后怎么过呀,天天都是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甚至在厕所里也写作文。要想潇洒地活下去是多么的不容易。不敢看父母在我肩头的希望,小学的时候为什么不多看书呢?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我猛然清醒过来,擦了擦嘴角的唾沫,看看手腕上的手表,不好,已经6点半了,耽搁了整整10分钟。我又想起了班上的一位同学,她怎么就那么喜欢写作文?写作文明明是一种折磨!难道她喜欢自虐?真是令人伤透脑筋。唉!我长吁短叹。

我的目光又移到一个字都没有的作文本上。写什么呢?我不想写,又不得不写。不写会影响我考初中,我还年轻呢,我可不想就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写吧!我怂恿自己写好作文。可是,我又犹豫了。我能写好吗?我能对自己有信心吗?我能进步,让老师大吃一惊吗?我能不辜负妈妈爸爸的希望吗?我能吗?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我垂下了眼皮,不,我不能。

你真的不能吗?是的,我不能。不,你错了。你能。我能吗?对,你能。

我能?!我自己都被这个想法惊住了。对,伙计,你能。你想想,你们班上的吴楠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她比你聪明吗?不,不!你们的智力都一样!她是练出来的。她最先跟你一样,也讨厌写作文,但她下决心写好作文,伙计,你也应该像她一样,下决心写好作文,因为作文是很重要的。

写吧!我下了决心。我望着窗外的景色,提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地飞过,把我发呆时看到的景色一五一十的描写了下来。我第一次用了修辞手法。看着自己的作文,我的心头浮起了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第一次觉得写作文多么美好,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次日,老师在班上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念了出来,并夸奖我说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纷纷向我扭过头来,我在得意的微笑。

我为自己骄傲。

写作文?哼!写作文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几句话在那里啰啰嗦嗦说点废话,只有傻子才喜欢写作文!作文写得好有什么了不起?我作文写得不好,为此,妈妈和老师批评过我无数次。我无论如何也搞不懂,她们为什么那么看重作文。

唉!“今天写一篇作文,自由命题。”老师又要我们写作文了,真是郁闷啊。写什么好呢?

回到家,我打开作文本,拿出一支笔,下巴搁在手上,对着窗户外的风景发呆。哎呀,以后怎么过呀,天天都是写作文,写作文,写作文!甚至在厕所里也写作文。要想潇洒地活下去是多么的不容易。不敢看父母在我肩头的希望,小学的时候为什么不多看书呢?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我猛然清醒过来,擦了擦嘴角的唾沫,看看手腕上的手表,不好,已经6点半了,耽搁了整整10分钟。我又想起了班上的一位同学,她怎么就那么喜欢写作文?写作文明明是一种折磨!难道她喜欢自虐?真是令人伤透脑筋。唉!我长吁短叹。

我的目光又移到一个字都没有的作文本上。写什么呢?我不想写,又不得不写。不写会影响我考初中,我还年轻呢,我可不想就这样毁了我的一生。

写吧!我怂恿自己写好作文。可是,我又犹豫了。我能写好吗?我能对自己有信心吗?我能进步,让老师大吃一惊吗?我能不辜负妈妈爸爸的希望吗?我能吗?我一遍又一遍的问自己。我垂下了眼皮,不,我不能。

你真的不能吗?是的,我不能。不,你错了。你能。我能吗?对,你能。

我能?!我自己都被这个想法惊住了。对,伙计,你能。你想想,你们班上的吴楠为什么会写出这么好的作文呢?她比你聪明吗?不,不!你们的智力都一样!她是练出来的。她最先跟你一样,也讨厌写作文,但她下决心写好作文,伙计,你也应该像她一样,下决心写好作文,因为作文是很重要的。

写吧!我下了决心。我望着窗外的景色,提起笔来,在纸上唰唰地飞过,把我发呆时看到的景色一五一十的描写了下来。我第一次用了修辞手法。看着自己的作文,我的心头浮起了一种从来没有的感觉。我第一次觉得写作文多么美好,原来写作文就是这么简单。

次日,老师在班上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念了出来,并夸奖我说有很大的进步。同学们纷纷向我扭过头来,我在得意的微笑。

我为自己骄傲。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作文2300字

初一作文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

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 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 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仿生学,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张一炜)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徐世立)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李蔚青)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龚辰烨)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

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 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 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仿生学,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张一炜)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徐世立)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李蔚青)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龚辰烨)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高考作文作文2500字

六年级作文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拯救冷库工人

大致内容:“一个人被关一个冷库里,一个门卫来解救被困人员,事后有人来问门卫,这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为何你要解救他?门卫说:因为只有这个人,每天早上和我说,早上好,以及晚上对我说再见,而今天他只对我说了早上好,还没有对我说再见,所以我判断他在冷库里被困了。

2012海南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今年海南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材料,一名渔夫修补船只的时候看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不上了,后来他儿子去打渔时遇上大雨。这个补上的小洞救了他一命。文章立意,做有责任和担当的人,随手小善会有大的回报。

2012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海南) 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一个油漆工看到一艘船有个漏洞,顺手补上了。船的主人发现了,要给这位油漆工钱。油漆工没要,问为什么。船主人说,他原计划打算带家人乘船出海。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2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书信可不可以替代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材料作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高考作文题:

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2012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曾被舍弃的微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你拥有什么

今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是要求考生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2012陕西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漆工的故事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 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 谢你!”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生活时代的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 。。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别把聪明打碎了》

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作文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2012辽宁卷高考作文题:大隐隐于“乐”

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清水还是浊水材料作文

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东方网记者张侃理6月7日报道:2012年全国高考今日上午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15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简要梳理如下(将持续更新) :

上海:心灵闪过的微光„„

江西:“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考生围绕以上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广东:

四川: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陕西:危中寻机

安徽: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年重庆高考作文题:拯救冷库工人

大致内容:“一个人被关一个冷库里,一个门卫来解救被困人员,事后有人来问门卫,这不是你的本职工作为何你要解救他?门卫说:因为只有这个人,每天早上和我说,早上好,以及晚上对我说再见,而今天他只对我说了早上好,还没有对我说再见,所以我判断他在冷库里被困了。

2012海南卷高考作文题:材料作文

今年海南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材料,一名渔夫修补船只的时候看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不上了,后来他儿子去打渔时遇上大雨。这个补上的小洞救了他一命。文章立意,做有责任和担当的人,随手小善会有大的回报。

2012浙江卷高考作文题:坐在路边鼓掌的人

有篇博文《坐在路边鼓掌的人》,网友3种评论,一是肯定,也想做这种人,二是质疑,如果大家都在路边鼓掌,谁去跑呢,三是觉得两种说法都对,根据这些情况写篇文章。

2012新课标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油漆工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新课标卷(河南、黑龙江、吉林、宁夏、山西、新疆、海南) 高考作文题:

给材料作文:一个油漆工看到一艘船有个漏洞,顺手补上了。船的主人发现了,要给这位油漆工钱。油漆工没要,问为什么。船主人说,他原计划打算带家人乘船出海。考生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800字作文。

2012湖北卷高考作文题:书信可不可以替代

作文自选角度,一个话题引起讨论:书信可不可以替代。是改变还是不改变。

2012山东高考作文题:以孙中山箴言自拟题目

材料作文:“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付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

2012年全国卷高考作文题:放下顾虑

2012年高考语文科考试已经结束,以下为2012年全国卷(贵州、云南、甘肃、内蒙古、青海、西藏、河北、广西) 高考作文题:

在农村挑秧苗,走到半路负担太重,妈妈建议减掉身体上的束缚,脱掉鞋袜等等,作文关于放下顾虑,挑东西的材料分析。

2012上海卷高考作文题:曾被舍弃的微光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2012年四川卷高考作文题: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2012年江西高考作文题:你拥有什么

今年江西高考语文大作文是要求考生围绕“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2012陕西卷高考作文题:船主与漆工的故事

有个船主,让漆工给船涂漆。漆工涂好船后,顺便将船上的漏洞补好了。过了不久,船主给漆工送了一大笔钱。漆工说:“工钱已经给过了”。船主说:“这是感谢 补船漏洞的钱。”漆工说:“那是顺便补的。”船主说:“当得知我的孩子们驾船出海,我就知道他们回不来了。因为船上有漏洞,现在他们却平安归来,所以我感 谢你!”

2012年安徽高考作文: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广东卷高考作文题:生活时代的材料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醉心于古文化研究的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与地点,他愿意出生在公元一世纪的中国新疆、因为当时那里处于佛教文化、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和中国文化等多种文化的交汇地带。

居里夫人在写给外甥女涵娜的信上:“你写信对我说,你愿意生在一世纪以前.... 。。伊雷娜则对我肯定地说过,她宁可生得晚些,生在未来的世纪里。我以为,人们在每一个时期都可以过有趣而有用的生活。”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2012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火车巡逻员的故事

2012年北京高考作文题为材料作文,讲述火车巡逻员老计的故事,老计每天在深山里走几十里路守护铁路,清理碎石,防止巨石滑落,每有火车经过都会敬礼,火车都会鸣笛回应。请自拟题目写篇不少于八百字的文章。

2012年湖南高考作文:《别把聪明打碎了》

2012年福建高考作文:材料作文

冯骥才说“运动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路程内看你使用了多少时间;人生中的赛跑,是在有限的时间内看你跑了多少路程。” 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800字的作文。

2012年江苏卷高考作文题:忧与爱

2012辽宁卷高考作文题:大隐隐于“乐”

材料作文:一个音乐家登台穿的非常朴素,有人问他为什么不穿的华丽些,他说人要隐没于音乐之后。根据以上材料写一篇作文。

2012天津卷高考作文题:清水还是浊水材料作文

两条鱼在河里游泳,老鱼问小鱼:河里的水质如何?小鱼说:我不知道水质是清澈还是浑浊。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小事情体现大道理。根据你对这段材料的理解,写一篇作文.

东方网记者张侃理6月7日报道:2012年全国高考今日上午拉开帷幕,全国共有915万名考生走进考场。随着首门语文科目考试的结束,各省市高考作文题目陆续公布,简要梳理如下(将持续更新) :

上海:心灵闪过的微光„„

江西:“你不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拥有什么”、“你不要想着你现在拥有什么,而要想着你没有拥有什么”考生围绕以上两个主题,选择展开议论,写一篇700字左右的议论文;小作文的主题跟音乐有关,字数200字左右。

广东:

四川:关于水的讨论

一则关于水的诗歌材料,从象征意义,人生意义对一滴水进行了阐释,要求考生围绕“水”为话题展开作文。

陕西:危中寻机

安徽: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

材料题,一个梯子竖在那里,有人在梯子上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梯子不用时请横着放,请考生根据这段材料写一篇作文。

小学生作文如何审题作文3400字

六年级作文

如何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即使下笔千言,也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

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___》,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

《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的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

如何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即使下笔千言,也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

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___》,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

《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的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作文2400字

初一作文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

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张一炜)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徐世立)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李蔚青)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龚辰烨)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

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教学目标:

1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

2节、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

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

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参见月考作文题:哪种色彩打动你心)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节选自辛磊《我们正年轻》)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张一炜)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

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

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 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徐世立)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李蔚青)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龚辰烨)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重点是3,5,8,10,并列发散法)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作文10000字

六年级作文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

<>薛法根作文<> 2 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

<>薛法根作文<> 3 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薛法根作文<> 5 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

<>薛法根作文<> 6 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薛法根作文<> 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

<>薛法根作文<> 8 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

<>薛法根作文<> 9 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

<>薛法根作文<> 2 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

<>薛法根作文<> 3 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薛法根作文<> 5 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

<>薛法根作文<> 6 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薛法根作文<> 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

<>薛法根作文<> 8 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

<>薛法根作文<> 9 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二年级看图作文第一节作文2100字

三年级作文

二年级看图作文

公开课45分钟

导入:和颜悦色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然后介绍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看图作文写作为主,教会同学们写作一开始从哪入手、写作格式是什么?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作文,扎实地打好作文的基础,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级的增高,我们还会接着学习写作的技巧,怎么才能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希望同学们学过老师的课后,每个人都是一个昂首挺胸的小文豪。我们看图作文课除了写作外,还会讲解赏析一些古诗词,都是同学们在上学期间课本上回学习到并要求背诵的古诗,我们先学了,打好基础,对以后阅读技巧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基础是飞跃的第一步。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枯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

课堂要求:准备好笔记本和作文本。

老师介绍完自己和课程了,轮到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了,这也是一个小小的口头作文,同学们要学会表达自己,以后老师的课上还经常会有口头作文的练习,锻炼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同学们脑子转得快,落到笔头上就能写的又快又好,以后年级高一些,参加一些演讲比赛也能拔得头筹,对不对。来,挨个介绍下自己。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开始这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1、 作文的基本格式:题目开头空四格,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行文。文章中要写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 看图作文的观察顺序,先说一下空间顺序。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从外到里的顺序观察。同学们在考试和练习中还会接触到多图形式的看图作文,遇到这种题型的时,有的同学不知道这几幅图的顺序是什么,就导致作文写跑题了,其实这是因为同学们考试时不细心。遇到多图看图作文时,一般会有提示图片顺序的1234,在图片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如果遇到没有序号的情况,就遵循Z 字型的顺序,先横排,然后从左到右下一排。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的几张图,顺序是什么呀,嗯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上面的是什么呀?太阳,还有呢,云彩,那么接下来是什么呀?小羊,这两只小羊在哪呀?悬崖的草坪上,那这两只小羊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互相对着?那他们俩中间是什么?独木桥。接下来同学们告诉老师,桥下面是什么?小河。很好,现在我们按照顺序知道了图片上都有什么,那另外三张图片上是不是都是相同的事物啊?但是这个观察还不够,要写好作文,我们就要像拿着放大镜一样更细致地观察。

3、 那么我们接着讲更细致的观察顺序。那就是要从图中判断出时间、也就是白天还是夜晚,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季节是什么,春夏秋冬。天气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看图,图上是不是有个大太阳,那这是什么时间啊?白天,天气呢?肯定是太阳高高挂,万里无云,晴朗的天气。其次要知道地点。图中的地点就是两个悬崖中间的独木桥。然后要更细致地观察事物或人物是什么?这事物和人物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的过程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个都要观察出来。那么我们看图中的人物是两只小羊,那这两只小羊的神态是什么样啊?同学们看,是不是都挺开心的?那么同学们能猜出他们的动作吗?他们都站在悬崖边,面前是一座桥,是不是想过桥啊?那同学们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互相对着,都想过桥?非常好。那我们就以这个思维,看接下来的图片。第二张图片里,小羊的神态是什么样?动作是什么?他们之间是怎么样的?是不是都要过桥,但同学们看,这座小桥是宽的桥吗,是不是很窄,那么两只羊是不是不能同时通过?所以就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看第三张图,小羊的神态是什么?动作是什么?他们两个之间发生了什么?最后一张图呢?所以我们是不是挨个细致地观

察了每张图片的内容,对图片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有了了解。

4、 同学们在看图观察的时候是不是发现多图看图作文,老师带你们按顺序挨个观察了各个

图片的内容?那你们说这四张图片组合在一起是不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你们在看到多图作文时,不能只顾着观察每个图的内容,还要注意几个图片之间的关系,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看,这样才能完整地理解图中的意思。

5、 那么同学们是不是能知道图中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来挨个和老师说一下。嗯非常好,

清晰明了地说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同学们要注意一点,你们现在说的都是口头语,我们在说话时,可以随意一些,但落到笔头上不能像口头语说话时那么随意,要严谨一些,现在老师仅要求你们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但随着你们年级的增高,你们要学会运用优美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机技巧,这个老师以后也会教到的。那么作文开头应该说时间地点对不对,可以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太阳。。。。

6、 回家将作文完成,作文100-200字。下节课具体讲讲你们写的作文。

如果还有时间剩余,就抄一首古诗,回家背诵,下堂课一起讲,因为我们下堂课就是1个半小时了。

《山行》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年级看图作文

公开课45分钟

导入:和颜悦色和同学们介绍自己,然后介绍课程的内容,主要以看图作文写作为主,教会同学们写作一开始从哪入手、写作格式是什么?怎么才能写好一篇作文,扎实地打好作文的基础,以后随着学习的深入和年级的增高,我们还会接着学习写作的技巧,怎么才能写出一篇文采斐然的文章?希望同学们学过老师的课后,每个人都是一个昂首挺胸的小文豪。我们看图作文课除了写作外,还会讲解赏析一些古诗词,都是同学们在上学期间课本上回学习到并要求背诵的古诗,我们先学了,打好基础,对以后阅读技巧的学习也会有很大帮助,基础是飞跃的第一步。写作文其实一点也不枯燥,是个非常有意思的活动。

课堂要求:准备好笔记本和作文本。

老师介绍完自己和课程了,轮到同学们自己介绍自己了,这也是一个小小的口头作文,同学们要学会表达自己,以后老师的课上还经常会有口头作文的练习,锻炼同学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思维组织能力和逻辑思维。同学们脑子转得快,落到笔头上就能写的又快又好,以后年级高一些,参加一些演讲比赛也能拔得头筹,对不对。来,挨个介绍下自己。非常好。 接下来我们开始这堂课的学习内容。首先我们先来学习一下写作文的基本要求。

1、 作文的基本格式:题目开头空四格,正文另起一行,空两格,开始行文。文章中要写出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2、 看图作文的观察顺序,先说一下空间顺序。按照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由远到近,从外到里的顺序观察。同学们在考试和练习中还会接触到多图形式的看图作文,遇到这种题型的时,有的同学不知道这几幅图的顺序是什么,就导致作文写跑题了,其实这是因为同学们考试时不细心。遇到多图看图作文时,一般会有提示图片顺序的1234,在图片的左下角或右下角,如果遇到没有序号的情况,就遵循Z 字型的顺序,先横排,然后从左到右下一排。那么我们来看一下黑板上的几张图,顺序是什么呀,嗯非常好。接下来,我们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上面的是什么呀?太阳,还有呢,云彩,那么接下来是什么呀?小羊,这两只小羊在哪呀?悬崖的草坪上,那这两只小羊的位置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互相对着?那他们俩中间是什么?独木桥。接下来同学们告诉老师,桥下面是什么?小河。很好,现在我们按照顺序知道了图片上都有什么,那另外三张图片上是不是都是相同的事物啊?但是这个观察还不够,要写好作文,我们就要像拿着放大镜一样更细致地观察。

3、 那么我们接着讲更细致的观察顺序。那就是要从图中判断出时间、也就是白天还是夜晚,早上、中午还是晚上,季节是什么,春夏秋冬。天气是什么样的。那么我们看图,图上是不是有个大太阳,那这是什么时间啊?白天,天气呢?肯定是太阳高高挂,万里无云,晴朗的天气。其次要知道地点。图中的地点就是两个悬崖中间的独木桥。然后要更细致地观察事物或人物是什么?这事物和人物长什么样子?有什么特点?他们的神态、动作、语言是什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还有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发生的过程是什么?最后的结果是什么?这个都要观察出来。那么我们看图中的人物是两只小羊,那这两只小羊的神态是什么样啊?同学们看,是不是都挺开心的?那么同学们能猜出他们的动作吗?他们都站在悬崖边,面前是一座桥,是不是想过桥啊?那同学们说,他们两个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呀?是不是互相对着,都想过桥?非常好。那我们就以这个思维,看接下来的图片。第二张图片里,小羊的神态是什么样?动作是什么?他们之间是怎么样的?是不是都要过桥,但同学们看,这座小桥是宽的桥吗,是不是很窄,那么两只羊是不是不能同时通过?所以就发生了什么呢?同学们看第三张图,小羊的神态是什么?动作是什么?他们两个之间发生了什么?最后一张图呢?所以我们是不是挨个细致地观

察了每张图片的内容,对图片里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都有了了解。

4、 同学们在看图观察的时候是不是发现多图看图作文,老师带你们按顺序挨个观察了各个

图片的内容?那你们说这四张图片组合在一起是不是讲了一个完整的故事?所以你们在看到多图作文时,不能只顾着观察每个图的内容,还要注意几个图片之间的关系,要把他们联系在一起看,这样才能完整地理解图中的意思。

5、 那么同学们是不是能知道图中是什么意思啊?同学们来挨个和老师说一下。嗯非常好,

清晰明了地说出了故事的主要内容。但同学们要注意一点,你们现在说的都是口头语,我们在说话时,可以随意一些,但落到笔头上不能像口头语说话时那么随意,要严谨一些,现在老师仅要求你们把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但随着你们年级的增高,你们要学会运用优美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机技巧,这个老师以后也会教到的。那么作文开头应该说时间地点对不对,可以说,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太阳。。。。

6、 回家将作文完成,作文100-200字。下节课具体讲讲你们写的作文。

如果还有时间剩余,就抄一首古诗,回家背诵,下堂课一起讲,因为我们下堂课就是1个半小时了。

《山行》

作者:杜牧(唐代诗人)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作文700字

初二作文

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 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学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意图。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最后,将话题作文的审题总结为一个十六字的口诀:“材料主题、关键语句、提示要求、限制范围。”

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

“材料+提示+话题+要求”,是近几年 话题作文所采用的主要结构形式。 话题作文虽然较以前的材料作文对学生的限制少了,但限制少不等于没有框限;审题难度降低,不等于不需要用心审题。所以,审题仍是抓好作文的第一要务。

那么,如何突破话题作文的审题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审材料

话题作文所给出的材料,是经精心挑选,用于启发引导学生思维的媒介。所以材料中往往隐含着一些意图。因此,在审题时,一定要把隐含于材料中的意图挖掘出来,并据此确立自己的作文方向。

“审材料”的关键在于找出材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审清材料中的思想倾向。即材料中暗含的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美什么、批判什么、讴歌什么、鞭挞什么等等。

二、审提示

话题作文的提示部分,起着引领学生的思维方向的作用。能否审清提示,往往直接影响着学生思路打开的宽窄程度,因此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审提示”的关键在于围绕提示展开联想和想象,寻找与所给材料相似、相反、相关、相连的作文素材。

三 、审话题

话题作文的审题核心是审“话题”本身。作文所给的话题,不论是词语,还是短语,不论是观点型的,还是范围型的,都必有一定的意义。如果话题的意义还未搞懂,写作又从何谈起呢?

“审话题”的关键在于首先深入理解话题的内涵,然后从相近相反两个角度扩展联想,寻找话题的外延。如果是短语,还应辨明它的层次结构。

四、审要求

话题作文的要求,是对作文的最明确的限定,它直接规定着作文能写什么,不能写什么。如果审视不清,前面的功夫可能会付之东流。

“审要求”的关键在于看准作文要求中的“能”与“不能”、“可”与“不可”。

最后,将话题作文的审题总结为一个十六字的口诀:“材料主题、关键语句、提示要求、限制范围。”

2010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模板作文2100字

初一作文

2010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模板

教学目标:

1. 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 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

2节、引出论点。(引论)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2010高考高分作文结构模板

教学目标:

1. 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 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 工整美观。

教学过程:

一、 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

开头 1节、 概括材料(话题)

2节、引出论点。(引论)

主体 3节、 分析问题 论证论点 (本论)

4节、 (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

结尾 5节、 总结全文 重申(深化)论点 (结论)

(三层五节式 . 五股文)

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

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 [纵式结构]

什么是母语(汉语)?

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

(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

怎样学好中华母语?

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 [横式结构]

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 (上海的名片)

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

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

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

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品味‘杂’”为题作文:

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

文学因“杂”而多姿。[体裁杂而美, 人物杂而美]

艺术因“杂”而多彩。[音乐. 舞蹈. 美术. 影视综合艺术]

科学因“杂”而发展。[理化生, 仿生学, 杂交水稻]

生活因“杂”而味美。[火锅, 服饰]

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

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

(孔孟的修身之道)

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

(自强不息,和为贵)

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

(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

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

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流行音乐文化,拨动少男少女的心弦。

流行影视文化,使我们与世界文化同步。

4 “怎么办”法(解决问题法;并列分解“怎么办”;横式) 以“‘忙’之管窥”为题作文:

怎样卓有成效地“忙”呢?

首先,忙要有正确的方向。,

其次,忙要有科学的方法。

最后,忙要“有为有不为”。

5 领域并列法 (兼用“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

以“也谈‘重复’”为题作文:

复而不重,使艺术惊世骇俗。

复而不重,使科学日新月异。

复而不重,使生活丰富多彩。

以“感悟生命”为题作文:

生命是一江春水,要勇往直前。

生命是一棵果树,花果飘香乐于奉献。

生命是一首乐曲,有低音也有高音。

6 由小到大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解读‘有为有不为’”为题作文: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人生走向辉煌的坦途。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坚持“有为有不为”的原则,

是国家科学发展的保证。(可持续性发展)

7 古今未来法 (兼用“为什么法”;纵式结构)

以“倾听”为题作文:

倾听历史的回声,毋忘国耻。

倾听时代的强音,与时俱进。

倾听未来的召唤,前瞻思维。

以“国学”为题作文:

国学,是中华历史的文化瑰宝(经学)。

国学,是中华现代的人文滋品。

国学,是中华未来的强国之本。

二 记叙文(夹叙夹议)结构模式

8 感点引路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

以“我想握住你的手”为题作文: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引我迈进了物理学的天地。(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教我学做真人。(接写一个故事)

我想握住你的手,因为是您带我进入“三个境界”。(接写一个故事) 9 分镜头法(并列横式结构)

以“收获”为题作文:

镜头一:实验室中 (在汗水中收获)

镜头二:苏州河边 (在实践中收获)

镜头三:领奖台上 (在创造中收获)

三 抒情文的结构模式

10 分情点法(移情并列象征法)

以“我爱绿色”为题作文:

呼唤绿色心灵,她平静而纯洁。

呼唤绿色心灵,她顽强而有活力。

呼唤绿色心灵,她淡泊而谦逊。

以“品味‘成长’”为题作文:

成长是一棵树,根深方能叶茂。

成长是一组宋词,三入境界悟真谛。

成长是一个X ,有悬念才引人入胜。

普陀区高中毕业考试作文题:

阅读下面一首现代诗歌,根据诗意作文。

动身的时候到了

让我们走吧

不必惋惜,也无须告别

纵使歌声渐渐沉寂

我们的心却永远跳荡不息

以“青春礼赞”为题作文:

青春似春笋,充满活力。

青春似激流,永不回头。

青春似旭日,光芒无比。

同学考场作文中优秀的分情点写作提纲展示

作文题:青春就要向前走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过去的时光不复回,无须留恋。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时代在发展,吾辈须与时俱进。 青春就要向前走,因为我们前途无量,拥有未来的世界。 作文题:年轻的我们

年轻的我们应当朝气蓬勃。

年轻的我们应当积极进取。

年轻的我们应当勇敢乐观。

作文题:把握青春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逆境中走出。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走进了“三个境界”。 勇于把握人生的青春,我从稚嫩走向成熟。

作文题:讴歌青春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梦飞的起点。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黄金的时代。

我讴歌青春,因为她是人生的春天。

你可能喜欢
聚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