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牵挂为话题的作文讲评材料
关于牵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
孟郊的《游子吟》,诗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思君令人老”是对远戍边疆夫君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对朋友的牵挂„„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般般祝福。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飞鸟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萦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之间的牵挂,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表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欢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间的牵挂却似一首婉约的词,缠绵幽远,相思常使泪沾巾。还有朋友之间那份不含有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贺卡、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体现。
拟题:
1102班:李冰婷《牵挂,一颗开花的心》 张乔雨《牵挂如线》 梁宇凤《我心中的那一丝牵
挂》宾晶萃《一缕情丝,一生牵挂》
1103班:刘海媛《回眸撞上你的凝望》 朱庭辉《萦绕心间的牵挂》
精巧构思,选材典型:
1103班:刘海媛 宾力民 黄宇华 刘力杨 1102班: 李冰婷 秦华庆
1. 以第二人称方式想象对方现在在做什么,表现牵挂之深。(张琦秀) 2. 内心独白式,表达对自己的挂念(郑依囹)
3. 描绘雪灾的场景,体现中国人对“家”的牵挂(李晓萍) 4. 片段式情境描写,表现父亲的牵挂(陈相如)
在牵挂中成长
爱是生命的真谛,牵挂是爱的源泉、爱的灵魂,每一个牵挂,都是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题记
牵挂像雨,能帮助你洗掉烦躁,留下清凉;牵挂像风,能帮助你扬起风帆,走向成功;牵挂像太阳,能帮助你祛除严寒,感受温暖。父亲那一个个精美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
爱。
原来,我一直在牵挂中成长!
烟味清香
自从我进入初三以来早出晚归,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聊天。忽然有一天,我发现父亲竟抽上了烟。不久,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烟。
一天,我回到家中,听到了爸爸在和叔叔商量着什么事,我便透过门缝看去。“咳,女儿就要中考了,这两天看她这么忙,身体会不会吃不消?”爸爸一手用打火机点燃了掐在手上的香烟。叔叔深沉地说:“没事的,也就这几天。”这时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轻轻地吐出来。“这孩子,苦也不会说一声,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好帮帮她。”话音刚落,我的视线不知被什么模糊了„„
原来,父亲没日没夜的牵挂着我,抽烟只是它牵挂的宣泄。当我再次回味那股烟味时,发现了它有一点淡淡的清香,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对我的牵挂。
灯光温暖
进入了初三,越来越多的学业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心情也是时常感到莫名地烦躁,总是关上自己书房的门,独自挑灯到深夜。
父亲总是会在我埋头苦读时轻轻地走进房间,我微微察觉,只是抬头看他一眼,便又将自己沉入数学繁多的公式之中。接着似乎感觉头顶的亮光一闪,我诧异地抬头,看到父亲正将落地灯的照明角度细细地调整着,直到灯光驱散作业本上的每一寸阴影,能令长时间看着作业本的眼睛少一些疲惫。看着明亮的作业本,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温暖,我感动地抬头,看见父亲慈祥的微笑„„
才发觉,父亲对我的牵挂,正如那淡淡的灯光,不需要如阳光般的耀眼绚烂,却总是会在黑夜中带给我无尽的温暖。
笑容守望
已上高中,又一次父亲送我来校,临走时,我用一个灿烂的微笑与父亲道别。父亲说:“你先进去吧,我也走了。”我恋恋不舍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学校。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回头看一眼父亲,正当我走到拐弯处时,我停了下来,回过头去,只见父亲依旧站在校门口,那充满深情的目光在与我送别。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在他的眼中,我发现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牵挂。
父亲的牵挂,父亲的爱,让我永生难忘。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点评:本文并没有列举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表现“牵挂”这一话题,而是用了三个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十分真实,具有真情实感。这篇文章使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确,这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用很多,对“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都十分的入微,使这一慈爱的父亲的形象就仿佛真的出现在眼前。
文章篇幅不长,但使人有很多的联想。比如“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会使人联想到在傍晚“父亲”抽着烟等着“我”回来;又比如“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使人联想到近年来“父亲”为“我”操心而很少有过笑容。这一切作者没有写,但又尽在不言之中。
2
牵 挂
有一个地方遥远得难以抵达,它的名字叫天堂。 有一种心绪绵延到难以停下,它的名字叫牵挂。----题记
轻轻的晚风悄悄打开了心灵之窗,蒙蒙的细雨渐渐泛起的河流„„
一道海峡将我与咫尺亲人隔断如天涯!多少个星稀月朗之夜,流着泪,我一遍遍咀嚼儿时的温暖;多少个午夜轮回,眼前依然朦胧着爷爷踽行远去的背影,耳边久散不去的,是天堂里深情的叮咛和呼唤„„。
这时,对爷爷的牵挂与思念在我心中弥漫,像爬山虎的脚细密的缠绕着我的心。 “爷爷,天堂里的你好吗,那张机票,我仍留存着。”
那是暑假的最后一天,因为即将开学,我只身一人沮丧的拿着机票去了机场。入关时,我怔住了——是爷爷脸色苍白,全身无力,脸上却依旧带着那么慈祥的笑容,他不是在住院吗?
“爷爷!”爷爷循声望来,冲我疲惫一笑,那笑容从嘴角荡漾开来,苍白的脸上便有了一丝转瞬即逝的血色„„
爷爷俯身靠在我耳边,轻声对我说“孩子,记住,爷爷永远爱你。”那一刻,爷爷额头渗出密密的汗珠,脸上深深的沟壑以及那凹陷的眼里深藏的孤独与惋惜,让我的心微微颤动了„„
提上行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入了关。眼角的余光无意间发现爷爷的神情呆滞。
那一刻,我回过头,只见爷爷紧锁着眉头,噙满眼眶的泪水刹那间喷涌而出,泪水如断线的珠子顺着脸颊静静地流淌。
我迅速把眼光收了回来。那一刻,我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的心在滴血„„ 舍不得爷爷啊,爷爷是多么爱我。
回到家,奶奶的电话里的噩耗如晴天霹雳震得我泪流满面。我绝望地把脸埋进膝盖里失声痛哭。机场离别,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爷爷。我深深地责备自己,责备自己以为爷爷只是一般的心脏病。其实,爷爷是因心脏肥厚引发的败血症,早已卧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忍着病痛在奶奶的搀扶下看了我最后一眼。在车上,爷爷写下了“12-15-22-5——致佳仪”字样,而1215225对应的英文字母是“LOVE”。最后,爷爷在车上就„„
曾是惊鸿照影来。断断续续闪过的温暖记忆,如同不经意浮泛过心海的惊鸿,激起一圈圈爱的涟漪。
走过那曾经停留过的广场,我和爷爷安适地坐在行人渐少的石阶上,暖暖的夕晖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跳跃着柔和的线条。爷爷用爬满岁月的手颤颤地剥开一颗糖,然后满脸笑容地递给我,那银白的发丝票在耳际,闪烁这祥和的光。而我,甜甜地笑着,快乐地嚼着糖果,然后又兴奋地拨开手中的另一颗糖塞到老人的嘴里。我们幸福地笑着,斑斓的云彩在我们身后显得格外温柔。
„„
那些尘封的日子,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但绝不会是一片消散的云烟。 牵挂,一种令人心颤的感觉。感动或是伤怀。
偶尔回忆,那么遥远的梦,遥迢的音容。笑貌才会又清晰可见,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饮,可尽,可别离。
现在,爷爷已经去世几个春秋了,而我,内心的自责也持续了几个春秋。时间的流逝让我对爷爷的牵挂越来越深。多少个夜深人静之时,我伫立窗前,凝视着遥远、深邃的夜空,让悔恨、忧愁、牵挂浸满心田„„
我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如今,我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姥姥家旁边的那个楼道,楼道旁住着我最亲的姥姥、姥爷。可是,我曾经将那个爱的天堂忘却了。
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时候,每到夏天,姥爷、姥姥常常领着我来到楼道里,在人群中找个位子,放下凉椅,快乐地坐下,一起在楼道里乘凉。当时的楼道很火,就像是北京四合院院子里的空坪,楼道里四面通风,一到了夏天,感觉特别凉爽。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姥姥旁边听她讲故事。姥姥呢,一边为我打着蒲扇,一边讲她少年时候看见日本鬼子的故事。这些,可是我的最爱。我呢,一边喝着甜酒冲蛋,一边听着这些奇妙的故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惬意。旁边的姥爷总是微笑着,坐在旁边看着我和姥姥聊天。慢慢地,脑袋里装进了一些知识的我爱和姥姥争论了。姥姥没读过书,她老是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我就和她争辩说地球是圆的,天是没有边界的。她是大人,我老是争不赢她,这让我幼小的心里很是不甘。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了很多很多姥姥不知道的知识,领教了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我慢慢地觉得姥姥很是无知,也就不大愿意到她家去了。我知道,只要我一去,她就会讲那些关于日本鬼子的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这些,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去年“五一”长假第一天,姥姥就打来电话,要我第二天去她家玩。我随口“嗯”了一声,但是第二天我根本就不想去,在自己家里玩游戏机。第二天傍晚,姥姥就打来电话,急切地问我是不是病了,她说她在楼道里等了我整整一天,没见到我,心里都担心死了。我心里一颤,我是不是太过分了?
第三天,我动身去了姥姥家。走进了久违的楼道,没有一个孩子,只有一些早已年迈的老人,形单影只。在楼道里守望。当他们看到我,欢喜得就像自己的孩子回来了。这时,姥姥早已迎了出来,她拉着我问道:“孩子,身体好吧,啊?”“嗯。”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这时我听见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我孙子好久没来了。”我真正被这声音给震动了。
这以前充满了笑声与快乐的楼道,如今,沉淀着老人们的失落。那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已不见了踪影。我看着步履蹒跚的姥姥,突然间,心里痛苦起来:瞧瞧我以前都做了些什么——让一个老人无望地守在楼道里,我却用虚伪的推托之辞敷衍着一个老人的期望。我伤了一个爱着我的亲人的心,这是不是一种罪过?
“进来吧,天气凉,地上冷。”姥姥见我还站在楼道里发呆,便叫了我一声。我大声说:“姥姥,我知道了,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姥姥看了我一眼,得意地笑道:“就是,我怎么会说错!” 点评:牵挂楼道,就是牵挂姥姥、姥爷,就是牵挂亲人,就是怀念美好的童年。作者将这一切都寄托在一个小小的楼道里,将一种比较“虚”的情感写“实”了,写活了,收到了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的感人效果。应该说,这是虚题实写的典范之作。
3
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注重从个人的经历中向普遍现象的发散、辐射。具体地说,就是从楼道里人气的变迁中发现了亲情的流失、漠然的趋势,提出了慰藉老人心灵、关爱亲人的主题。这是从生活中发现、提炼主题的高明之举。
我的左手边是你的右手
打开窗户,看着一地金黄的梧桐叶,我想秋天又来了吧。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最后一片梧桐叶投进我手心的时候,我们在车站告别。
仿佛一切还发生在昨天,那么清晰,那么深刻。本来还很高兴地在满地梧桐叶的小路上蹦蹦跳跳,可是一阵风吹过之后,梧桐叶飘起来了,思绪也飘起来了。然后姐对我说,你是个大人了,要学着好好照顾自己,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帮家里多干点活,爸妈的工作很辛苦的。我只是茫然地点点头,为什么一定要走呢?留下来不好吗?
在人潮拥挤的车站,我还是和姐告别了。那么嘈杂的环境,可心里却那么平静。看着姐踏上火车,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看着火车离我越来越远,而我只能挥挥手。我很想对姐说我会很想她的,但我没有说出口,真是遗憾。
自那以后,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踩在梧桐叶上,想着和姐在这里吵嘴,为了一颗糖。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再也没有牵着我的手在这里享受秋天。希望有一天风儿能把我的思念带给姐,云儿能把我的挂念载给姐。那一份思念,那一份牵挂,在远方的姐是否收到了呢?
快过年的时候,朋友们都收到了很多贺卡,可我只想收到远方姐的贺卡。姐说她不回来过年了,我很失望,埋怨她出去了就不知道回家,忘了爸妈的牵挂,忘了那份对家的思念。我有点讨厌这个不回家的家伙了。
独自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路上,还是那条铺满梧桐叶的路,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心头烙得那么深。是姐,她回来了!我奔向她,然后紧紧地抱住她。姐说,傻女孩,姐怎么会不回来呢,姐也想你们呢?
姐拉住我的手往家的方向走,走进另一份牵挂,我的左手边是你的右手。那么近,牵挂那么浓。每个人都不要辜负家人朋友的一份牵挂,或许它渺小得你无从察觉,可它温暖着每一颗心,告诉他家的方向„„
记得我爱你
我坚信,爱与牵挂,会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 —题记
那是一朵开在一片废墟中的生命之花,鲜艳而又芬芳扑鼻。它如此绽放在了一位母亲的躯体之下。
那是一个孩子,四川特大地震幸存下来的孩子。死亡的气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梦想。宁静而又绵长呼吸的另一端一定连接着一个梦,梦里有爸爸,有妈妈。也许他们漫步在雨中的画面,可能是爸爸那胡碴刺他的小脸,或许是妈妈充满柔情的眼眸在温暖他。总之,孩子的睡容很安详,干干净净的小脸带着圣洁的纯净。
而救援人员发现他的时候,他正被母亲因生命流逝而僵化的四肢护在身下。
母亲的姿势显得很有些扭曲了,背部承受了水泥板的重压,她双手撑地,顶着一堆碎石怎么也不肯倒下。她将孩子从死神手里夺下,自己却永恒在了这个瞬间。
母亲仿佛从不曾离去一样,那个孩子躺在救援人员怀里的时候,竟隐隐显出一丝幸福的神色来。因为他的安静,在场所有的人动作都轻柔了下来。甚至于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同小孩一起被发现的是一只手机,再翻看时,竟然是母亲弥留之际的遗言。她写道:“孩子,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一瞬间,这浓重的爱意穿越了时间的间隙,空间的阻绝破空而来,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 孩子,妈妈不能陪你走下去了,妈妈要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宝贝,你是我最大的幸福。请活下去,延续着我的爱,活下去!
死亡阻隔了他们相见,这份牵挂却是母亲留给孩子的生的希望。也许这位母亲想说更多,甚至想获得更长。而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转化为一句“我爱你”。不是挚言,不是承诺,仅仅是一个陈述——却是诠释了这人世间的大爱无疆!
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份情?风记得,云记得,天空记得,历史记得,时间记得,爱记得!它不以最终消失的肉体作为终结,而是凝聚成一种精魄,如同正午的阳光执著热烈,如同生生不息的生命亘古绵长,如同莲般天然素雅,又如茉莉般香远益清。
孩子,一定要记住我和你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还有,宝贝,我爱你„„
点评:灾难来临时,用生命来保护亲人、友人、爱人,甚至是陌生人,这是无私的爱。那么,灾难过后,中国民众空前的团结应该是博大的爱。爱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总是在危难关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母亲保护孩子,尽了自己的责任,给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作为孩子,我们是否想起了伟大的父爱母爱呢?是否想起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
作者的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把母爱的洗礼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至五节描写细腻,让人好像身临其境。“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份情?风记得,云记得,天空记得,历史记得,时间记得,爱记得!它不以最终消失的肉体作为终结,而是凝聚成一种精魄,如同正午的阳光执著热烈,如同生生不息的生命亘古绵长,如同莲般天然素雅,又如茉莉般香远益清。”一节运用排比的修辞,议论与抒情同时进行,情感浓烈,紧扣“牵挂”这一主题。
1
牵挂为话题的作文讲评材料
关于牵挂: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是充满亲情的牵挂;“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是溢满乡情的牵挂;“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徜徉恋情的牵挂;“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牵挂的缺憾;“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是牵挂的寄托;“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牵挂的蕴含
孟郊的《游子吟》,诗中的“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不是“儿行千里母担忧”的牵挂吗?“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是游子对故乡的牵挂;“思君令人老”是对远戍边疆夫君的牵挂;“孤帆远影碧空尽”是对朋友的牵挂„„
牵挂,是一杯浓郁的感情琼浆,是一句依依惜别的般般祝福。父母对子女的牵挂,就像一片云,随着天空中的飞鸟四处飘荡,穿越千山万水,萦绕在子女心头。兄弟姐妹之间的牵挂,有如山间小溪,清澈透明,只要表山不老,它就会淙淙流淌不息,喝一路欢歌,澈一路浪花。夫妻之间的牵挂却似一首婉约的词,缠绵幽远,相思常使泪沾巾。还有朋友之间那份不含有血缘关系、不掺杂私心杂念的牵挂,常能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和勇气。
牵挂,是人与人之间一种珍贵的情感。它没有虚伪的杂质,也没有功利的色彩。牵挂,是慷慨的给予无私的奉献,是深深的祝福和默默的祈祷。牵挂,不是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真真切切的细节与作为。买一粒药丸,挤一点牙膏,是牵挂的表现;问一声“早上好”,道一声“晚安”是牵挂的表达;一张贺卡、一封家书、一个电话、一句留言„„是牵挂的体现。
拟题:
1102班:李冰婷《牵挂,一颗开花的心》 张乔雨《牵挂如线》 梁宇凤《我心中的那一丝牵
挂》宾晶萃《一缕情丝,一生牵挂》
1103班:刘海媛《回眸撞上你的凝望》 朱庭辉《萦绕心间的牵挂》
精巧构思,选材典型:
1103班:刘海媛 宾力民 黄宇华 刘力杨 1102班: 李冰婷 秦华庆
1. 以第二人称方式想象对方现在在做什么,表现牵挂之深。(张琦秀) 2. 内心独白式,表达对自己的挂念(郑依囹)
3. 描绘雪灾的场景,体现中国人对“家”的牵挂(李晓萍) 4. 片段式情境描写,表现父亲的牵挂(陈相如)
在牵挂中成长
爱是生命的真谛,牵挂是爱的源泉、爱的灵魂,每一个牵挂,都是情感的陶冶与升华。
——题记
牵挂像雨,能帮助你洗掉烦躁,留下清凉;牵挂像风,能帮助你扬起风帆,走向成功;牵挂像太阳,能帮助你祛除严寒,感受温暖。父亲那一个个精美的动作,让我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
爱。
原来,我一直在牵挂中成长!
烟味清香
自从我进入初三以来早出晚归,没有多少时间与家人聊天。忽然有一天,我发现父亲竟抽上了烟。不久,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整个屋子都弥漫着烟。
一天,我回到家中,听到了爸爸在和叔叔商量着什么事,我便透过门缝看去。“咳,女儿就要中考了,这两天看她这么忙,身体会不会吃不消?”爸爸一手用打火机点燃了掐在手上的香烟。叔叔深沉地说:“没事的,也就这几天。”这时爸爸深深地吸了一口烟,又轻轻地吐出来。“这孩子,苦也不会说一声,学习上生活上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好帮帮她。”话音刚落,我的视线不知被什么模糊了„„
原来,父亲没日没夜的牵挂着我,抽烟只是它牵挂的宣泄。当我再次回味那股烟味时,发现了它有一点淡淡的清香,那是父亲对我的爱,对我的牵挂。
灯光温暖
进入了初三,越来越多的学业压得我有些喘不过气来,心情也是时常感到莫名地烦躁,总是关上自己书房的门,独自挑灯到深夜。
父亲总是会在我埋头苦读时轻轻地走进房间,我微微察觉,只是抬头看他一眼,便又将自己沉入数学繁多的公式之中。接着似乎感觉头顶的亮光一闪,我诧异地抬头,看到父亲正将落地灯的照明角度细细地调整着,直到灯光驱散作业本上的每一寸阴影,能令长时间看着作业本的眼睛少一些疲惫。看着明亮的作业本,心中突然涌起了一股温暖,我感动地抬头,看见父亲慈祥的微笑„„
才发觉,父亲对我的牵挂,正如那淡淡的灯光,不需要如阳光般的耀眼绚烂,却总是会在黑夜中带给我无尽的温暖。
笑容守望
已上高中,又一次父亲送我来校,临走时,我用一个灿烂的微笑与父亲道别。父亲说:“你先进去吧,我也走了。”我恋恋不舍地迈着沉重的步伐走向学校。
我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回头看一眼父亲,正当我走到拐弯处时,我停了下来,回过头去,只见父亲依旧站在校门口,那充满深情的目光在与我送别。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在他的眼中,我发现了人间最美好的东西———牵挂。
父亲的牵挂,父亲的爱,让我永生难忘。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流光溢彩的鲜花,它们接受了阳光的洗礼,细雨的滋润,付出了婀娜多姿的脸庞来点缀世界。我接受父亲的爱的浇灌,在父亲的牵挂中成长!
点评:本文并没有列举惊天动地的大事来表现“牵挂”这一话题,而是用了三个生活中最平凡的小事,十分真实,具有真情实感。这篇文章使人想起朱自清的散文《背影》,的确,这两者之间的相同之处用很多,对“父亲”的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都十分的入微,使这一慈爱的父亲的形象就仿佛真的出现在眼前。
文章篇幅不长,但使人有很多的联想。比如“他的身上有一股烟味,特别是傍晚”会使人联想到在傍晚“父亲”抽着烟等着“我”回来;又比如“在父亲的脸上隐隐呈现一丝从未有过的笑容”使人联想到近年来“父亲”为“我”操心而很少有过笑容。这一切作者没有写,但又尽在不言之中。
2
牵 挂
有一个地方遥远得难以抵达,它的名字叫天堂。 有一种心绪绵延到难以停下,它的名字叫牵挂。----题记
轻轻的晚风悄悄打开了心灵之窗,蒙蒙的细雨渐渐泛起的河流„„
一道海峡将我与咫尺亲人隔断如天涯!多少个星稀月朗之夜,流着泪,我一遍遍咀嚼儿时的温暖;多少个午夜轮回,眼前依然朦胧着爷爷踽行远去的背影,耳边久散不去的,是天堂里深情的叮咛和呼唤„„。
这时,对爷爷的牵挂与思念在我心中弥漫,像爬山虎的脚细密的缠绕着我的心。 “爷爷,天堂里的你好吗,那张机票,我仍留存着。”
那是暑假的最后一天,因为即将开学,我只身一人沮丧的拿着机票去了机场。入关时,我怔住了——是爷爷脸色苍白,全身无力,脸上却依旧带着那么慈祥的笑容,他不是在住院吗?
“爷爷!”爷爷循声望来,冲我疲惫一笑,那笑容从嘴角荡漾开来,苍白的脸上便有了一丝转瞬即逝的血色„„
爷爷俯身靠在我耳边,轻声对我说“孩子,记住,爷爷永远爱你。”那一刻,爷爷额头渗出密密的汗珠,脸上深深的沟壑以及那凹陷的眼里深藏的孤独与惋惜,让我的心微微颤动了„„
提上行李,我拖着沉重的步伐入了关。眼角的余光无意间发现爷爷的神情呆滞。
那一刻,我回过头,只见爷爷紧锁着眉头,噙满眼眶的泪水刹那间喷涌而出,泪水如断线的珠子顺着脸颊静静地流淌。
我迅速把眼光收了回来。那一刻,我泪流满面;那一刻,我的心在滴血„„ 舍不得爷爷啊,爷爷是多么爱我。
回到家,奶奶的电话里的噩耗如晴天霹雳震得我泪流满面。我绝望地把脸埋进膝盖里失声痛哭。机场离别,是我最后一次见到爷爷。我深深地责备自己,责备自己以为爷爷只是一般的心脏病。其实,爷爷是因心脏肥厚引发的败血症,早已卧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忍着病痛在奶奶的搀扶下看了我最后一眼。在车上,爷爷写下了“12-15-22-5——致佳仪”字样,而1215225对应的英文字母是“LOVE”。最后,爷爷在车上就„„
曾是惊鸿照影来。断断续续闪过的温暖记忆,如同不经意浮泛过心海的惊鸿,激起一圈圈爱的涟漪。
走过那曾经停留过的广场,我和爷爷安适地坐在行人渐少的石阶上,暖暖的夕晖把我们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跳跃着柔和的线条。爷爷用爬满岁月的手颤颤地剥开一颗糖,然后满脸笑容地递给我,那银白的发丝票在耳际,闪烁这祥和的光。而我,甜甜地笑着,快乐地嚼着糖果,然后又兴奋地拨开手中的另一颗糖塞到老人的嘴里。我们幸福地笑着,斑斓的云彩在我们身后显得格外温柔。
„„
那些尘封的日子,仿佛梦里的挥手别离,但绝不会是一片消散的云烟。 牵挂,一种令人心颤的感觉。感动或是伤怀。
偶尔回忆,那么遥远的梦,遥迢的音容。笑貌才会又清晰可见,青春透明如醇酒,可饮,可尽,可别离。
现在,爷爷已经去世几个春秋了,而我,内心的自责也持续了几个春秋。时间的流逝让我对爷爷的牵挂越来越深。多少个夜深人静之时,我伫立窗前,凝视着遥远、深邃的夜空,让悔恨、忧愁、牵挂浸满心田„„
我心中的那一丝牵挂
如今,我的心里一直牵挂着姥姥家旁边的那个楼道,楼道旁住着我最亲的姥姥、姥爷。可是,我曾经将那个爱的天堂忘却了。
童年是在姥姥家度过的。那时候,每到夏天,姥爷、姥姥常常领着我来到楼道里,在人群中找个位子,放下凉椅,快乐地坐下,一起在楼道里乘凉。当时的楼道很火,就像是北京四合院院子里的空坪,楼道里四面通风,一到了夏天,感觉特别凉爽。那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坐在姥姥旁边听她讲故事。姥姥呢,一边为我打着蒲扇,一边讲她少年时候看见日本鬼子的故事。这些,可是我的最爱。我呢,一边喝着甜酒冲蛋,一边听着这些奇妙的故事,心里有着说不出的惬意。旁边的姥爷总是微笑着,坐在旁边看着我和姥姥聊天。慢慢地,脑袋里装进了一些知识的我爱和姥姥争论了。姥姥没读过书,她老是说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我就和她争辩说地球是圆的,天是没有边界的。她是大人,我老是争不赢她,这让我幼小的心里很是不甘。
后来,我长大了,知道了很多很多姥姥不知道的知识,领教了各种不同的新鲜事物,我慢慢地觉得姥姥很是无知,也就不大愿意到她家去了。我知道,只要我一去,她就会讲那些关于日本鬼子的陈芝麻烂谷子的故事。这些,我都可以倒背如流了。
去年“五一”长假第一天,姥姥就打来电话,要我第二天去她家玩。我随口“嗯”了一声,但是第二天我根本就不想去,在自己家里玩游戏机。第二天傍晚,姥姥就打来电话,急切地问我是不是病了,她说她在楼道里等了我整整一天,没见到我,心里都担心死了。我心里一颤,我是不是太过分了?
第三天,我动身去了姥姥家。走进了久违的楼道,没有一个孩子,只有一些早已年迈的老人,形单影只。在楼道里守望。当他们看到我,欢喜得就像自己的孩子回来了。这时,姥姥早已迎了出来,她拉着我问道:“孩子,身体好吧,啊?”“嗯。”我微笑着点了一下头。这时我听见了一个苍老的声音:“我孙子好久没来了。”我真正被这声音给震动了。
这以前充满了笑声与快乐的楼道,如今,沉淀着老人们的失落。那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都已不见了踪影。我看着步履蹒跚的姥姥,突然间,心里痛苦起来:瞧瞧我以前都做了些什么——让一个老人无望地守在楼道里,我却用虚伪的推托之辞敷衍着一个老人的期望。我伤了一个爱着我的亲人的心,这是不是一种罪过?
“进来吧,天气凉,地上冷。”姥姥见我还站在楼道里发呆,便叫了我一声。我大声说:“姥姥,我知道了,地是方的,天是圆的。”姥姥看了我一眼,得意地笑道:“就是,我怎么会说错!” 点评:牵挂楼道,就是牵挂姥姥、姥爷,就是牵挂亲人,就是怀念美好的童年。作者将这一切都寄托在一个小小的楼道里,将一种比较“虚”的情感写“实”了,写活了,收到了情真意切、动人心弦的感人效果。应该说,这是虚题实写的典范之作。
3
作者善于观察生活,注重从个人的经历中向普遍现象的发散、辐射。具体地说,就是从楼道里人气的变迁中发现了亲情的流失、漠然的趋势,提出了慰藉老人心灵、关爱亲人的主题。这是从生活中发现、提炼主题的高明之举。
我的左手边是你的右手
打开窗户,看着一地金黄的梧桐叶,我想秋天又来了吧。去年的这个时候,当最后一片梧桐叶投进我手心的时候,我们在车站告别。
仿佛一切还发生在昨天,那么清晰,那么深刻。本来还很高兴地在满地梧桐叶的小路上蹦蹦跳跳,可是一阵风吹过之后,梧桐叶飘起来了,思绪也飘起来了。然后姐对我说,你是个大人了,要学着好好照顾自己,我不在的时候你要帮家里多干点活,爸妈的工作很辛苦的。我只是茫然地点点头,为什么一定要走呢?留下来不好吗?
在人潮拥挤的车站,我还是和姐告别了。那么嘈杂的环境,可心里却那么平静。看着姐踏上火车,我的眼泪就止不住了。看着火车离我越来越远,而我只能挥挥手。我很想对姐说我会很想她的,但我没有说出口,真是遗憾。
自那以后,不论什么时候我都只是一个人,静静地踩在梧桐叶上,想着和姐在这里吵嘴,为了一颗糖。如今,这一切都不存在了,再也没有牵着我的手在这里享受秋天。希望有一天风儿能把我的思念带给姐,云儿能把我的挂念载给姐。那一份思念,那一份牵挂,在远方的姐是否收到了呢?
快过年的时候,朋友们都收到了很多贺卡,可我只想收到远方姐的贺卡。姐说她不回来过年了,我很失望,埋怨她出去了就不知道回家,忘了爸妈的牵挂,忘了那份对家的思念。我有点讨厌这个不回家的家伙了。
独自一个人走在冷清的路上,还是那条铺满梧桐叶的路,我隐隐约约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在心头烙得那么深。是姐,她回来了!我奔向她,然后紧紧地抱住她。姐说,傻女孩,姐怎么会不回来呢,姐也想你们呢?
姐拉住我的手往家的方向走,走进另一份牵挂,我的左手边是你的右手。那么近,牵挂那么浓。每个人都不要辜负家人朋友的一份牵挂,或许它渺小得你无从察觉,可它温暖着每一颗心,告诉他家的方向„„
记得我爱你
我坚信,爱与牵挂,会比我们的生命更重要。 —题记
那是一朵开在一片废墟中的生命之花,鲜艳而又芬芳扑鼻。它如此绽放在了一位母亲的躯体之下。
那是一个孩子,四川特大地震幸存下来的孩子。死亡的气息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梦想。宁静而又绵长呼吸的另一端一定连接着一个梦,梦里有爸爸,有妈妈。也许他们漫步在雨中的画面,可能是爸爸那胡碴刺他的小脸,或许是妈妈充满柔情的眼眸在温暖他。总之,孩子的睡容很安详,干干净净的小脸带着圣洁的纯净。
而救援人员发现他的时候,他正被母亲因生命流逝而僵化的四肢护在身下。
母亲的姿势显得很有些扭曲了,背部承受了水泥板的重压,她双手撑地,顶着一堆碎石怎么也不肯倒下。她将孩子从死神手里夺下,自己却永恒在了这个瞬间。
母亲仿佛从不曾离去一样,那个孩子躺在救援人员怀里的时候,竟隐隐显出一丝幸福的神色来。因为他的安静,在场所有的人动作都轻柔了下来。甚至于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同小孩一起被发现的是一只手机,再翻看时,竟然是母亲弥留之际的遗言。她写道:“孩子,如果你活着,一定要记得我爱你。”
一瞬间,这浓重的爱意穿越了时间的间隙,空间的阻绝破空而来,让在场所有人红了眼眶。 孩子,妈妈不能陪你走下去了,妈妈要走了,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宝贝,你是我最大的幸福。请活下去,延续着我的爱,活下去!
死亡阻隔了他们相见,这份牵挂却是母亲留给孩子的生的希望。也许这位母亲想说更多,甚至想获得更长。而这一切的一切,最终转化为一句“我爱你”。不是挚言,不是承诺,仅仅是一个陈述——却是诠释了这人世间的大爱无疆!
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份情?风记得,云记得,天空记得,历史记得,时间记得,爱记得!它不以最终消失的肉体作为终结,而是凝聚成一种精魄,如同正午的阳光执著热烈,如同生生不息的生命亘古绵长,如同莲般天然素雅,又如茉莉般香远益清。
孩子,一定要记住我和你爸爸的模样,记住我们的约定,来生一起走„„ 还有,宝贝,我爱你„„
点评:灾难来临时,用生命来保护亲人、友人、爱人,甚至是陌生人,这是无私的爱。那么,灾难过后,中国民众空前的团结应该是博大的爱。爱是一种本能,这种本能总是在危难关头爆发出惊人的力量。母亲保护孩子,尽了自己的责任,给孩子撑起一片爱的蓝天。作为孩子,我们是否想起了伟大的父爱母爱呢?是否想起了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爱?
作者的语言质朴,感情真挚,把母爱的洗礼表现的淋漓尽致。第二至五节描写细腻,让人好像身临其境。“百年之后,谁还会记得这份情?风记得,云记得,天空记得,历史记得,时间记得,爱记得!它不以最终消失的肉体作为终结,而是凝聚成一种精魄,如同正午的阳光执著热烈,如同生生不息的生命亘古绵长,如同莲般天然素雅,又如茉莉般香远益清。”一节运用排比的修辞,议论与抒情同时进行,情感浓烈,紧扣“牵挂”这一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