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的旋律
---顾爱梅2013.10
又是9月, 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从顽皮的孩子到现在已经懂事的我们, 老师, 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为了我们, 您燃尽了自己的青春, 却照亮了我们的人生. 老师, 谢谢您!
儿时, 对于我们来说, 老师代表着一种威严, 中间隔着一种崇敬的情感;少年, 老师代表着一种包容,将我们的叛逆轻轻拾起,拂去灰尘, 然后珍藏;现在, 老师又代表着一种理解, 理解我们的“年少轻狂”!
有人说:“老师是位灵魂的工程师来哺育我们的心灵。”也有人说:“老师是一杯水来哺育我们。”而我认为,老师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渐渐成长,离开时刻关心我们的老师。但无论在哪里,我们依旧是您的学生,在您面前,我们永远只是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中,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爱时刻关心支持着我们,这就是老师的爱,像百合的花香一样,淡淡的,轻轻的,沁人心脾! 以前,我们只是一杯淡淡的开水,是您—老师,用永恒的知识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色彩,增添了幸福! 老师您的关怀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却从不要求回报,一直默默地为学生奉献着,我们理解您“望生成龙”的心愿,会努力学习,争取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
对老师,我心存感激,感恩于您赋予我知识,感恩于您赋予我人生的美德, 感恩于您在雨天为我们撑起一把雨伞, 陪我走过坎坷, 更感激的是您让我学会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的一切.
生命中, 有一些爱, 有一些人, 像风雨过后的泥土, 先被冲刷, 渐渐沉淀, 但老师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希望每个学生. 都能送给老师一束鲜花, 一声祝福, 虽然不是千金之物, 但它表示我们对老师的祝福与感激.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清风而过, 踏着教师节的节奏, 我们献上一份诚挚的贺礼, 用最真诚的心说一句:“老师, 您辛苦了!!”
我们这群教师
---顾爱梅2013.03
仅以此文,献给我们这群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
各位老师,请允许我说一声同志们好!因为志同道合者,称之为同志,在座的每一位谁不会和我一样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教书育人而来到这里呢?好啦!那就请各位同志行个方便,让我在这里说上几句。
我们是什么,是教书育人的人,可我们太平凡,太平凡,太渺小了。就如同那汪洋中的水一滴,那万千棵槽中的叶一枚。我们不能让世界震惊,也难以让国人骄傲,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小学教师,一个个乡下小学教师。但是,同志们每天所做的,确实再为祖国建设和发展的这幢大厦到混凝土,打圈梁啊!没有千千万万各小学教师辛勤的付出,何以有祖国繁荣昌盛的彩虹好呢?
我们平凡,渺小,就是在某些人的眼里,我们的工作没有货币交换。是的,我们穷,我们没有丰厚的存款,没有如期到位的报酬,我们也有妻儿老小,兄弟姐妹,我们既要养家,还要糊口。可我们不能去偷,不能去抢,不能炒股,不能下海。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早已竖起教书育人这块不朽的丰碑。但我们却很富有,我们的心中装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值多少钱?无法计算。比起那些腰缠万贯得人,我们是穷,可我们拥有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他们呢,只有钱,穷得也只剩下钱。
正是由于我们是乡下教师,于是有人把我们很自然的和“孔乙己”,“咬文嚼字”联系在一起,冤哪,同之门,孔乙己怎么啦,不就蘸着咸亨酒店的酒写了几个回子吗,就要被人取笑。说不定,耻笑的那些人未必直到回有几种写法呢?不咬文嚼字行吗,常常见到错别字招摇过市,满街乱跑,不需要我们这些孔乙己行吗?
也有人说,我们是“清水衙门”里吃粉笔末的臭老九,多美的定义啊,可是,与那些社会蛀虫,侵吞归家财产的腐败分子相比,我们两袖清风,一身清白,心存希望,而他们呢,恐怕是满身污泥,一身肮脏,心存忏悔与忧伤吧!吃粉笔末不好么,没有人吃它,也许我们还将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没有人吃它,“两弹一星”能上天吗?钱学森、袁隆平大概不会是目不识丁吧!课间,社会分工,需要人吃粉笔末,所以,我们应该是“清水衙门”里“吃粉笔末的香老九”。
我们是工程师,可我们不仅仅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才开发工程师,只可惜我们的产业要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周期太过漫长,于是我们的付出被人忽视,“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可正是这种漫长的周期中,这样平凡的工作中,却孕育着伟大的创造,就如同要造一颗螺丝钉,我们就是那大连钢铁的人,平凡吗,不平凡,没有钢铁,螺丝钉拿什么造?
不要厌倦我们这种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同志们,情爱我们的工作吧,哪怕是草,他也点缀了春天,哪怕是水,他也孕育了生命。纵然我们清贫一生,从豆蔻年华奉献到两鬓斑白,可我们心底无私,一身浩然正气。也许大家不会忘记,那个名叫黄丽娟的安徽女孩,那副象征希望工程照片上,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吧!所以,“臭老九”还要当,“清水衙门”还要我们进,粉笔末还需要我们永远的吃。
最后,我想借用一副对联来结束我的演讲:“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教师与读书
---顾爱梅2014.0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无言的老师。 教师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特殊使命。教师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感染学生,一位优秀的老师,他能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会用的心去接纳孩子,以坦诚胸怀去理解孩子。
知识就是力量,教师只有拥有自信,才能激发潜能,教师不应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只有再回到学生,才能与时俱进,吸收新的观点。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一个教师不再于他读了多少书,教了多少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用心教了多少书。
只要教师肯读书,就可以汲取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精华,毛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读书能带来巨大的快乐,在读书中不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能热爱生活,生活对你就是平等的。
教师应在读书时擦亮双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想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发奋读书。
回首走过的岁月,书籍带来了智慧与力量。
教师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教师一定会很有魅力。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能看得远,教师应留一点空闲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相信自己。
诗意的教育感性的教师
---顾爱梅2014.10
听了先生所教的教育学课,感受颇深,原来教育学可以这么教,李老师寓诗意于教育,把教育诗意化。就我而言,我认为教育的引力,在于它的诗意;就像歌者的生命,在于让梦想在激情中飞扬。就像舞者的生命,在于让绚丽在坚持中绽放。当教育摈弃了世俗的纷争、忘却了名利的角逐,就会获得一种刻骨铭心的力量,而教师的魅力,在于他的激情。当教师自主地、自我地、自觉地、自发地在教育舞台上耕耘、作为、奉献时,他就找寻到了一条自我实现的成才之道,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无尽的动力。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学记》里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发了另一种外烁论的教育观:“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孟子.尽心上》则第一次将“教”和“育”联系起来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我认为在李老师的教学世界里,教育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而我理想中的教师应具有诗人的浪漫,哲人的智慧,艺术家的审美,科学家的精邃.且看那三五成群,瞻前而顾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或围聚炉边,谈经论道;或相拥秉烛,促膝成眠.甚至包括狩猎采摘,耕耙编凿.长者长须飘飘,谆谆教导;幼者屏息凝神,驻耳聆听.其情之浓浓,其乐亦融融。孔子游春,程门立雪,教学相长,见贤思奇,剪烛西窗,如沫春风„„ 翻阅历史典籍,教育佳话连椟累篇,教育诗意盎然扑鼻。我认为教学就该如此。虽然现代的我们缺少当时的氛围,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别样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即远离课本,沉入诗的境界里。用诗来阐述教育论的“原”和“美”。
诗意的教育必定得有意境。所以教育也得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美景、美食、美酒往往是古代诗人创作时所必备的。《侍坐》里讲,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曾皙竟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孔子游春,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 水之善施教化。完毕,更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圣人果然圣明,一番为人之道在不知不觉中化入弟子们的思想精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着痕迹,尤其将一番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融入一次游春活动,既欣赏了无边无际的春色,又营造了师生围聚同乐的氛围,其春意盎然, 其情意盎然,其诗意盎然。
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即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小雨的陪伴下,静静地感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小溪倾诉中品味“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那不就是教育的一种诗意境界?植物萌发生长的春天,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细读那个“随”,那个“潜”,那个“润”,那个“细”和“无”,看似平常、朴实、浅显,但揭示教育无痕,最奇妙的教育都是在无意中进行的,自然而然,绝无强加于人的斧凿印记,透过“随”“潜”“润”,我们可以看到雨过无痕,风过无声,润物有形的美的教育意境。
诗意的教育必定得有诗。所以我们的笔记上到处都是诗的身影,而在众多的诗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主旨,与母亲有关。母亲,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她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教诲我们如何行走,如何吃饭。快乐时母亲会陪着我们一起笑,不说太多的话;悲伤时母亲会陪着我们一起,不哭不笑,不说太多的话,只是简简单单地在你身旁,把她那愈渐瘦弱的肩膀借给你。余光中先生的《今生今世》中,他说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自己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一次母亲去世时的痛哭流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伟大的一个人,不光给予了我们生命,还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而好师如母,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会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的。当教师执著地、专注地、投入地、深情地在生命舞台上体验、品味、陶醉时,他就会沉浸于一个美仑美奂的意义世界,让鲜活的生命获得了无限的延伸。晋朝葛洪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关汉卿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甄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由此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如父、如母、如友。
教师的牢骚
---顾爱梅2015.10
读《班主任兵法》,读《怀揣着希望上路》,读《爱心与教育》等等,一篇篇文章,一滴滴心血,在心潮澎湃的同时也在想,中国这样的教师少吗?不少,当然不少,在整个国家中,默默奉献的老师不计其数,他们在努力,在思考,只是只有少数教师形成文字了,而大多数都仅仅是在思考,或者是没有想过要形成文字,或者是没有时间,教师的忙碌与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谁说做教师是份清闲的差事,那必定是不懂教师的人说的,或者不是教育界的人事,如果是,那也必定是对教育工作不负责任的教师,如果一个人又负责又觉得清闲,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带的学生出奇的懂事,一个就是这位教师的能力超出常人了 做教师是辛苦的,面对的是每个家庭的中心,甚至是每个家庭的唯一和希望,面对的整个社会的要求,面对的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有人说,老师们,停止发牢骚吧,这个世界上谁不辛苦呢,单单你们整日唠唠叨叨,是的,发牢骚是不正确的,心态不好,可是如果没有太大的压力,谁愿意牢骚满腹呢,是的,谁都不容易,但教师的面前是整个国家的未来,怎么会没有压力呢?做教师的都熟悉一句说法:漏掉一个孩子就等于毁了一个家庭,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如果自己稍微一泄气,那就要毁掉多少家庭?教师是一个人,他怎么能轻松的承担这样的责任,既然不能轻松承担,既然有压力,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就让教师们说说话吧,至少把忧虑说出来了,心里会稍微舒服一些
有的人说,不就是一群孩子吗,有那么难吗?故意说的那么难,给自己的牢骚找理由罢了,那么请你想一想,孩子也是个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思想上的斗争,虽然斗争这两个字或许重了些,但又何尝不是呢?一对一的思想斗争都有难度,你怎么能同时把握几十个人的思想、感情、习惯等等,并让他们愿意和你一起努力呢? 或许有的人还是说,那有什么!还不是很简单,那就请再想一想,你们一家几口人一起努力都不见得能了解和管好自己生养的一个孩子,一位教师要通过多大的努力去了解、管理和教育好别人生养的几十个孩子?!
而且,请你想一想,你在教育自己生养的一个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叹过气发过牢骚呢?有没有发愁过呢?有没有疑惑过呢?有没有和孩子闹过矛盾呢?有没有觉得孩子不理解你呢?有没有偶尔觉得孩子在和你作对呢?有没有给他计划过前程呢?
教师的苦与乐
---顾爱梅2015.03
教师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收入,而教师的工作又是特别辛苦劳累的。因此,教师有不喜欢上班,嫌工作累,没有成就感等职业倦怠现象。我认为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外,更主要的要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有爱才有无私的奉献。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奋斗的艰辛就会有成功的喜悦;有奉献的辛苦就会有收获的快乐。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从事这项工作,当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会吃许多苦,然而也会乐在其中。因为苦与乐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融合体,有苦才有乐,乐要通过苦去换得,乐还要在苦中去寻找,去体会。 我是一个最平凡、最普通,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乡镇班主任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我奉献了我的青春年华,我倾注了我多少汗水、心血。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幸福,而我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如果说奉献的心血和汗水汇成了我人生的长河,那么在这条长河中处处激荡着快乐、幸福、欣慰的浪花。
孩子是形形色色的,作为教师要空出一颗心容纳他们,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对他们施教。我教过一个孩子叫张小亚,他特别淘气、顽皮,甚至可以说有点顽劣。他上课搞恶作剧,不完成作业,破坏班级物品,偷同学东西,欺负小同学、、、、、、一点好习惯也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帮助他,改变他。我首先和他的家长沟通,想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可是,我去他家却碰了一鼻子灰。当我到他家说明来意以后,他家长却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比你老师还了解这孩子呢,他就那熊样了,我们家世代务农,现在农民生活也好了,也不指望将来考上大学,在学校就想养养岁数,养养体格,能干活时就回家务农了,这孩子我们不想管了,也管不了,也不用老师多费心了。”竟然有这样的家长,我很生气。可是,教师的责任让我不能就这样放弃这个孩子。于是,在学校我主动和张小亚多接触,和他多谈心,发现他的一点小进步就表扬他,鼓励他。上课多关注他,多提问他,常给他买一些玩具和好吃的。教育他偷东西是不对的,以后想吃什么告诉老师,老师给买,与此同时,我还厚着脸皮常去他家里,找机会开导教育他的父母。看到他家里脱谷,我就问今年产量怎么样,全村最高的产量是多少,让他们知道即使是种地也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我看到他家养猪因为不懂科学技术,猪有的得病死了,有的长得没别人家的快,我就多看一些养猪方面的知识,去给他们讲解。他们因为采用了我的建议的方法使猪
养得很好。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干什么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就这样,他们的观念一点点改变了。能配合我共同教育孩子了。
在我的耐心坚持下,张小亚慢慢变了:他能团结同学了,知道爱护公物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也有爱心了,还懂得关心别人了。一次课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玩,天气有点凉,我想借此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于是我问:“谁能帮老师暖暖手呢?”一双双小手都争先恐后地伸过来,一股股暖流传到我的手上,暖在我的心里。这时,一双我特别熟悉的小手也伸过来捂在我的手背上,这不是我刚给剪过指甲的张小亚的小手吗?这双小手也这样温暖、干净,一股暖流顿时涌遍我的全身,一种幸福在我心中滋长。
张小亚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变化感激地说:“真的太谢谢李老师了,不是您,这孩子就完了。”这朴实的肺腑之言,让我感到作为教师肩负责任的重大。看到孩子的进步,更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
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每个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不同。同样的辛苦付出,有的人整天沉浸在委屈,牢骚中;有的人却能在辛苦中寻找到幸福快乐。例如同一杯咖啡,有人喝了说香浓,有的人喝了却说苦涩。那么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锁碎的、辛苦的呢?还是伟大的,幸福的呢?这也要看你怎么去理解,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我因工作关系,现在从事学前班班主任工作。六、七岁的孩子自理能力非常差,拉裤子、尿裤子的事常发生。我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给孩子擦屎把尿,清洗衣物,系鞋带,剪指甲等等。有一次我一进班级就闻到一股臭味,我知道一定又有孩子拉裤子了。就问是谁拉了,可是问了几遍也没人应答。孩子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的。我知道一定是不好意思承认。就细心的观察,发现于小舟低着头,就断定是她了,我走过去把她叫到宿舍,哄着她把裤子脱下来,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兑好温水,先擦洗她身体上的屎,洗干净了,先让她钻进被窝,再给她洗裤子。臭味也使我阵阵恶心,可是为了孩子,我就得这样做。我仿佛闻到了花的芳香,一朵朵含苞的小花需要我用爱来温暖,将来她们才能绽放成美丽的春天啊。当我把洗干净、晒干了的裤子给于小舟穿上时,她高兴地笑了,和小朋友们快乐地玩去了。我也笑了,孩子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仿佛看到我用辛勤的付出换来祖国百花园中万紫千红,百花吐艳,所以,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快乐的。
在奉献中收获幸福快乐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劳累、辛苦和幸福快乐并存。作为教师在百花园中培沃土,心血化作桃李菲,当我们劳累、倦怠时,喜看枝头累累的硕果,那幸福的微笑又怎么会不由衷地绽放在你的心里呢?
教师节的旋律
---顾爱梅2013.10
又是9月, 教师节踏着轻盈的步子缓缓而来, 对于每一个人来说, 从顽皮的孩子到现在已经懂事的我们, 老师, 是最值得我们尊重和感恩的人. 为了我们, 您燃尽了自己的青春, 却照亮了我们的人生. 老师, 谢谢您!
儿时, 对于我们来说, 老师代表着一种威严, 中间隔着一种崇敬的情感;少年, 老师代表着一种包容,将我们的叛逆轻轻拾起,拂去灰尘, 然后珍藏;现在, 老师又代表着一种理解, 理解我们的“年少轻狂”!
有人说:“老师是位灵魂的工程师来哺育我们的心灵。”也有人说:“老师是一杯水来哺育我们。”而我认为,老师是一缕温暖的阳光,时刻温暖着我们的心田。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会渐渐成长,离开时刻关心我们的老师。但无论在哪里,我们依旧是您的学生,在您面前,我们永远只是个孩子。在这个世界中,除了亲情之外,还有一种爱时刻关心支持着我们,这就是老师的爱,像百合的花香一样,淡淡的,轻轻的,沁人心脾! 以前,我们只是一杯淡淡的开水,是您—老师,用永恒的知识为我们的人生增添了色彩,增添了幸福! 老师您的关怀就像和煦的春风温暖了我们的心灵,您用辛勤的汗水,哺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却从不要求回报,一直默默地为学生奉献着,我们理解您“望生成龙”的心愿,会努力学习,争取用最好的成绩来报答您。
对老师,我心存感激,感恩于您赋予我知识,感恩于您赋予我人生的美德, 感恩于您在雨天为我们撑起一把雨伞, 陪我走过坎坷, 更感激的是您让我学会用感恩的心面对生活的一切.
生命中, 有一些爱, 有一些人, 像风雨过后的泥土, 先被冲刷, 渐渐沉淀, 但老师是我们永远的老师, 不会因时间的流逝而改变!
在9月10日教师节来临之际, 我希望每个学生. 都能送给老师一束鲜花, 一声祝福, 虽然不是千金之物, 但它表示我们对老师的祝福与感激.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清风而过, 踏着教师节的节奏, 我们献上一份诚挚的贺礼, 用最真诚的心说一句:“老师, 您辛苦了!!”
我们这群教师
---顾爱梅2013.03
仅以此文,献给我们这群从事小学教育的老师。
各位老师,请允许我说一声同志们好!因为志同道合者,称之为同志,在座的每一位谁不会和我一样是为了同一个目标—教书育人而来到这里呢?好啦!那就请各位同志行个方便,让我在这里说上几句。
我们是什么,是教书育人的人,可我们太平凡,太平凡,太渺小了。就如同那汪洋中的水一滴,那万千棵槽中的叶一枚。我们不能让世界震惊,也难以让国人骄傲,因为我们只是一个小学教师,一个个乡下小学教师。但是,同志们每天所做的,确实再为祖国建设和发展的这幢大厦到混凝土,打圈梁啊!没有千千万万各小学教师辛勤的付出,何以有祖国繁荣昌盛的彩虹好呢?
我们平凡,渺小,就是在某些人的眼里,我们的工作没有货币交换。是的,我们穷,我们没有丰厚的存款,没有如期到位的报酬,我们也有妻儿老小,兄弟姐妹,我们既要养家,还要糊口。可我们不能去偷,不能去抢,不能炒股,不能下海。那是因为我们心中早已竖起教书育人这块不朽的丰碑。但我们却很富有,我们的心中装着无穷无尽的知识宝藏,值多少钱?无法计算。比起那些腰缠万贯得人,我们是穷,可我们拥有天文地理,古今中外,诗词曲赋,琴棋书画。他们呢,只有钱,穷得也只剩下钱。
正是由于我们是乡下教师,于是有人把我们很自然的和“孔乙己”,“咬文嚼字”联系在一起,冤哪,同之门,孔乙己怎么啦,不就蘸着咸亨酒店的酒写了几个回子吗,就要被人取笑。说不定,耻笑的那些人未必直到回有几种写法呢?不咬文嚼字行吗,常常见到错别字招摇过市,满街乱跑,不需要我们这些孔乙己行吗?
也有人说,我们是“清水衙门”里吃粉笔末的臭老九,多美的定义啊,可是,与那些社会蛀虫,侵吞归家财产的腐败分子相比,我们两袖清风,一身清白,心存希望,而他们呢,恐怕是满身污泥,一身肮脏,心存忏悔与忧伤吧!吃粉笔末不好么,没有人吃它,也许我们还将生活在刀耕火种的原始社会,没有人吃它,“两弹一星”能上天吗?钱学森、袁隆平大概不会是目不识丁吧!课间,社会分工,需要人吃粉笔末,所以,我们应该是“清水衙门”里“吃粉笔末的香老九”。
我们是工程师,可我们不仅仅是塑造人灵魂的工程师,更是人才开发工程师,只可惜我们的产业要产生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周期太过漫长,于是我们的付出被人忽视,“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不也说明了这一点吗?可正是这种漫长的周期中,这样平凡的工作中,却孕育着伟大的创造,就如同要造一颗螺丝钉,我们就是那大连钢铁的人,平凡吗,不平凡,没有钢铁,螺丝钉拿什么造?
不要厌倦我们这种太阳底下最崇高的事业,同志们,情爱我们的工作吧,哪怕是草,他也点缀了春天,哪怕是水,他也孕育了生命。纵然我们清贫一生,从豆蔻年华奉献到两鬓斑白,可我们心底无私,一身浩然正气。也许大家不会忘记,那个名叫黄丽娟的安徽女孩,那副象征希望工程照片上,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吧!所以,“臭老九”还要当,“清水衙门”还要我们进,粉笔末还需要我们永远的吃。
最后,我想借用一副对联来结束我的演讲:“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加上五脏六腑七嘴八舌九思十想,教必有方,滴滴汗水诚滋桃李芳天下;十卷诗赋,九章勾股,八索文思,七纬地理,连同六艺五经,四书三字,两雅一心,诲而不倦,点点心血勤育英才泽神州”。
教师与读书
---顾爱梅2014.03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本是无言的老师。 教师作为知识经济时代这个社会的特殊群体,肩负着特殊使命。教师用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教育学生,以自己高尚的灵魂感染学生,一位优秀的老师,他能尊重学生、亲近学生,能走进学生的内心,会用的心去接纳孩子,以坦诚胸怀去理解孩子。
知识就是力量,教师只有拥有自信,才能激发潜能,教师不应是蜡烛,垂泪到天明,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只有再回到学生,才能与时俱进,吸收新的观点。 教学不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学生不再是知识的容器。一个教师不再于他读了多少书,教了多少书,而在于他用心读了多少书,用心教了多少书。
只要教师肯读书,就可以汲取几千年人类智慧的精华,毛主席曾说过“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
读书能带来巨大的快乐,在读书中不断发现自己,提升自己。人,无论处在什么位置,无论多么贫寒,无论多么艰难,只要有一颗火热的心,只要能热爱生活,生活对你就是平等的。
教师应在读书时擦亮双眼,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想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所贡献的人,就必须发奋读书。
回首走过的岁月,书籍带来了智慧与力量。
教师应用自己高尚的人格去征服孩子,使他们发自内心的喜爱老师,喜欢学习,那么教师一定会很有魅力。
站在巨人的肩上,我们能看得远,教师应留一点空闲思考,献一份热情给学习,相信自己。
诗意的教育感性的教师
---顾爱梅2014.10
听了先生所教的教育学课,感受颇深,原来教育学可以这么教,李老师寓诗意于教育,把教育诗意化。就我而言,我认为教育的引力,在于它的诗意;就像歌者的生命,在于让梦想在激情中飞扬。就像舞者的生命,在于让绚丽在坚持中绽放。当教育摈弃了世俗的纷争、忘却了名利的角逐,就会获得一种刻骨铭心的力量,而教师的魅力,在于他的激情。当教师自主地、自我地、自觉地、自发地在教育舞台上耕耘、作为、奉献时,他就找寻到了一条自我实现的成才之道,为自己的人生增添了无尽的动力。
《中庸》里说:“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礼记.学记》里指出:“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阐发了另一种外烁论的教育观:“教,上所施,下所效也。”《孟子.尽心上》则第一次将“教”和“育”联系起来说“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而我认为在李老师的教学世界里,教育应该是富有诗意的。而我理想中的教师应具有诗人的浪漫,哲人的智慧,艺术家的审美,科学家的精邃.且看那三五成群,瞻前而顾后,指点江山,挥斥方遒,或围聚炉边,谈经论道;或相拥秉烛,促膝成眠.甚至包括狩猎采摘,耕耙编凿.长者长须飘飘,谆谆教导;幼者屏息凝神,驻耳聆听.其情之浓浓,其乐亦融融。孔子游春,程门立雪,教学相长,见贤思奇,剪烛西窗,如沫春风„„ 翻阅历史典籍,教育佳话连椟累篇,教育诗意盎然扑鼻。我认为教学就该如此。虽然现代的我们缺少当时的氛围,但在李老师的课堂上,我们还是感受到了别样的独特的教学模式,即远离课本,沉入诗的境界里。用诗来阐述教育论的“原”和“美”。
诗意的教育必定得有意境。所以教育也得与自然联系在一起。美景、美食、美酒往往是古代诗人创作时所必备的。《侍坐》里讲,孔子和子路、冉有、公西华、曾皙谈志向,轮到曾皙时,曾皙竟说出一段诗情画意的话来:“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 咏而归。”一下子把孔子感动得心旷神怡,喟然叹服。孔子游春,携弟子数人至泗水河边,围而畅谈水之德性,水之志向,水之情义, 水之善施教化。完毕,更在颜回的古琴声中载歌载舞,兴尽而归。圣人果然圣明,一番为人之道在不知不觉中化入弟子们的思想精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而不着痕迹,尤其将一番枯燥乏味的道德说教融入一次游春活动,既欣赏了无边无际的春色,又营造了师生围聚同乐的氛围,其春意盎然, 其情意盎然,其诗意盎然。
说到这,让我想到了一首诗,即杜甫的《春夜喜雨》。在小雨的陪伴下,静静地感受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小溪倾诉中品味“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那不就是教育的一种诗意境界?植物萌发生长的春天,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细读那个“随”,那个“潜”,那个“润”,那个“细”和“无”,看似平常、朴实、浅显,但揭示教育无痕,最奇妙的教育都是在无意中进行的,自然而然,绝无强加于人的斧凿印记,透过“随”“潜”“润”,我们可以看到雨过无痕,风过无声,润物有形的美的教育意境。
诗意的教育必定得有诗。所以我们的笔记上到处都是诗的身影,而在众多的诗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它的主旨,与母亲有关。母亲,温良恭俭让的典范,她是我们人生的第一位老师,母亲教诲我们如何行走,如何吃饭。快乐时母亲会陪着我们一起笑,不说太多的话;悲伤时母亲会陪着我们一起,不哭不笑,不说太多的话,只是简简单单地在你身旁,把她那愈渐瘦弱的肩膀借给你。余光中先生的《今生今世》中,他说最忘情的哭声有两次,一次自己出生时的哇哇大哭,一次母亲去世时的痛哭流涕。“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母亲,伟大的一个人,不光给予了我们生命,还教会了我们如何生存。而好师如母,一位优秀的教师是会把你当做自己的孩子一样教育的。当教师执著地、专注地、投入地、深情地在生命舞台上体验、品味、陶醉时,他就会沉浸于一个美仑美奂的意义世界,让鲜活的生命获得了无限的延伸。晋朝葛洪说“明师之恩,诚为过于天地,重于父母多矣”;关汉卿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甄说“学贵得师,亦贵得友”。由此可见老师的重要性,如父、如母、如友。
教师的牢骚
---顾爱梅2015.10
读《班主任兵法》,读《怀揣着希望上路》,读《爱心与教育》等等,一篇篇文章,一滴滴心血,在心潮澎湃的同时也在想,中国这样的教师少吗?不少,当然不少,在整个国家中,默默奉献的老师不计其数,他们在努力,在思考,只是只有少数教师形成文字了,而大多数都仅仅是在思考,或者是没有想过要形成文字,或者是没有时间,教师的忙碌与辛苦是有目共睹的,如果谁说做教师是份清闲的差事,那必定是不懂教师的人说的,或者不是教育界的人事,如果是,那也必定是对教育工作不负责任的教师,如果一个人又负责又觉得清闲,那就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他带的学生出奇的懂事,一个就是这位教师的能力超出常人了 做教师是辛苦的,面对的是每个家庭的中心,甚至是每个家庭的唯一和希望,面对的整个社会的要求,面对的是整个国家的发展,有人说,老师们,停止发牢骚吧,这个世界上谁不辛苦呢,单单你们整日唠唠叨叨,是的,发牢骚是不正确的,心态不好,可是如果没有太大的压力,谁愿意牢骚满腹呢,是的,谁都不容易,但教师的面前是整个国家的未来,怎么会没有压力呢?做教师的都熟悉一句说法:漏掉一个孩子就等于毁了一个家庭,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如果自己稍微一泄气,那就要毁掉多少家庭?教师是一个人,他怎么能轻松的承担这样的责任,既然不能轻松承担,既然有压力,发发牢骚也是正常的,就让教师们说说话吧,至少把忧虑说出来了,心里会稍微舒服一些
有的人说,不就是一群孩子吗,有那么难吗?故意说的那么难,给自己的牢骚找理由罢了,那么请你想一想,孩子也是个人,是人就有自己的思想,这个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思想上的斗争,虽然斗争这两个字或许重了些,但又何尝不是呢?一对一的思想斗争都有难度,你怎么能同时把握几十个人的思想、感情、习惯等等,并让他们愿意和你一起努力呢? 或许有的人还是说,那有什么!还不是很简单,那就请再想一想,你们一家几口人一起努力都不见得能了解和管好自己生养的一个孩子,一位教师要通过多大的努力去了解、管理和教育好别人生养的几十个孩子?!
而且,请你想一想,你在教育自己生养的一个孩子的时候,有没有叹过气发过牢骚呢?有没有发愁过呢?有没有疑惑过呢?有没有和孩子闹过矛盾呢?有没有觉得孩子不理解你呢?有没有偶尔觉得孩子在和你作对呢?有没有给他计划过前程呢?
教师的苦与乐
---顾爱梅2015.03
教师没有显赫的地位,也没有丰厚的收入,而教师的工作又是特别辛苦劳累的。因此,教师有不喜欢上班,嫌工作累,没有成就感等职业倦怠现象。我认为要提高教师的职业幸福感,除了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外,更主要的要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培养教师爱岗敬业和奉献精神。有爱才有无私的奉献。
世界上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有奋斗的艰辛就会有成功的喜悦;有奉献的辛苦就会有收获的快乐。作为从事太阳底下最光辉职业的教师,肩负着教书育人、传承文明的神圣使命,从事这项工作,当然要付出艰辛的劳动,会吃许多苦,然而也会乐在其中。因为苦与乐本来就是一对矛盾的融合体,有苦才有乐,乐要通过苦去换得,乐还要在苦中去寻找,去体会。 我是一个最平凡、最普通,一直奋斗在教育第一线的乡镇班主任老师,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生涯,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们,我奉献了我的青春年华,我倾注了我多少汗水、心血。我品尝到了劳动的幸福,而我也体会到了收获的快乐。如果说奉献的心血和汗水汇成了我人生的长河,那么在这条长河中处处激荡着快乐、幸福、欣慰的浪花。
孩子是形形色色的,作为教师要空出一颗心容纳他们,根据不同孩子的特点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地对他们施教。我教过一个孩子叫张小亚,他特别淘气、顽皮,甚至可以说有点顽劣。他上课搞恶作剧,不完成作业,破坏班级物品,偷同学东西,欺负小同学、、、、、、一点好习惯也没有,面对这样一个孩子,我绞尽脑汁,想方设法帮助他,改变他。我首先和他的家长沟通,想得到家长的配合和支持,可是,我去他家却碰了一鼻子灰。当我到他家说明来意以后,他家长却不以为然地说:“我们比你老师还了解这孩子呢,他就那熊样了,我们家世代务农,现在农民生活也好了,也不指望将来考上大学,在学校就想养养岁数,养养体格,能干活时就回家务农了,这孩子我们不想管了,也管不了,也不用老师多费心了。”竟然有这样的家长,我很生气。可是,教师的责任让我不能就这样放弃这个孩子。于是,在学校我主动和张小亚多接触,和他多谈心,发现他的一点小进步就表扬他,鼓励他。上课多关注他,多提问他,常给他买一些玩具和好吃的。教育他偷东西是不对的,以后想吃什么告诉老师,老师给买,与此同时,我还厚着脸皮常去他家里,找机会开导教育他的父母。看到他家里脱谷,我就问今年产量怎么样,全村最高的产量是多少,让他们知道即使是种地也需要科学文化知识。我看到他家养猪因为不懂科学技术,猪有的得病死了,有的长得没别人家的快,我就多看一些养猪方面的知识,去给他们讲解。他们因为采用了我的建议的方法使猪
养得很好。我不失时机地教育他们干什么都离不开科学技术。就这样,他们的观念一点点改变了。能配合我共同教育孩子了。
在我的耐心坚持下,张小亚慢慢变了:他能团结同学了,知道爱护公物了,上课也能认真听讲了,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也有爱心了,还懂得关心别人了。一次课间,我和孩子们一起玩,天气有点凉,我想借此对孩子们进行爱心教育,于是我问:“谁能帮老师暖暖手呢?”一双双小手都争先恐后地伸过来,一股股暖流传到我的手上,暖在我的心里。这时,一双我特别熟悉的小手也伸过来捂在我的手背上,这不是我刚给剪过指甲的张小亚的小手吗?这双小手也这样温暖、干净,一股暖流顿时涌遍我的全身,一种幸福在我心中滋长。
张小亚的家长面对孩子的变化感激地说:“真的太谢谢李老师了,不是您,这孩子就完了。”这朴实的肺腑之言,让我感到作为教师肩负责任的重大。看到孩子的进步,更让我觉得作为一名教师,所有的付出,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再苦再累都是快乐的。
幸福快乐是一种感觉,每个人对幸福快乐的理解不同。同样的辛苦付出,有的人整天沉浸在委屈,牢骚中;有的人却能在辛苦中寻找到幸福快乐。例如同一杯咖啡,有人喝了说香浓,有的人喝了却说苦涩。那么教师的工作是平凡的、锁碎的、辛苦的呢?还是伟大的,幸福的呢?这也要看你怎么去理解,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面对。
我因工作关系,现在从事学前班班主任工作。六、七岁的孩子自理能力非常差,拉裤子、尿裤子的事常发生。我除了要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外,还要给孩子擦屎把尿,清洗衣物,系鞋带,剪指甲等等。有一次我一进班级就闻到一股臭味,我知道一定又有孩子拉裤子了。就问是谁拉了,可是问了几遍也没人应答。孩子们一个个大眼瞪小眼的。我知道一定是不好意思承认。就细心的观察,发现于小舟低着头,就断定是她了,我走过去把她叫到宿舍,哄着她把裤子脱下来,一股臭味扑鼻而来。我兑好温水,先擦洗她身体上的屎,洗干净了,先让她钻进被窝,再给她洗裤子。臭味也使我阵阵恶心,可是为了孩子,我就得这样做。我仿佛闻到了花的芳香,一朵朵含苞的小花需要我用爱来温暖,将来她们才能绽放成美丽的春天啊。当我把洗干净、晒干了的裤子给于小舟穿上时,她高兴地笑了,和小朋友们快乐地玩去了。我也笑了,孩子的快乐就是我的快乐。我仿佛看到我用辛勤的付出换来祖国百花园中万紫千红,百花吐艳,所以,我觉得我是幸福的,快乐的。
在奉献中收获幸福快乐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说劳累、辛苦和幸福快乐并存。作为教师在百花园中培沃土,心血化作桃李菲,当我们劳累、倦怠时,喜看枝头累累的硕果,那幸福的微笑又怎么会不由衷地绽放在你的心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