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分裂的原因
摘要: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宁,蒋则将张送上军事法庭,以“劫持统帅罪”幽禁了张。东北军失去核心人物,其内部在如何营救张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由于元老派和少壮派的激烈斗争导致二二事件,该事件后,东北军彻底分裂。本文简要分析了东北军这一较为稳定的军阀集团在西安事变后分裂的原因,加深对东北军分裂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西安事变,东北军,分裂
东北军,是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地方军的统称,其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军。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编为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政府军系统。自张学良主政东北起,东北军一直紧紧追随张的领导,内部较为稳固。但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压监禁,东北军在营救张学良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不久即分裂瓦解,酿成了“二二事件”。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讧严重,开始分化。张学良所统帅的东北军,在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以及国共内战中一直保持这较强的凝聚力,为何却在西安事变后月余时间即支离破碎,笔者在本文中对拟东北军分裂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深化学界对东北军的研究。
首先,张学良被扣押,这是一个直接的但也十分重要的原因。东北军是一个以自成一体的政治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的军事集团。从东北易帜后的东北军集团的形成过程,我们能够看到他具有浓厚的封建军阀性质,个人首领权威意识、兵为将有的思想及其浓厚。“东三省是张家天下”、“吃老张家饭、穿老张家衣、为老张家卖命”①的宗法思想,在东北军集团中早已形成历史惯性。东北军之所以执行张学良的政治意志,是因为“在东北政治空间形成了对张学良个人的恩顾、从属关系”,“承认张学良掌握实权和服从其世袭权威”②,认为“东北军是张氏父子的”由此可见,张学良在东北军集团中形成的少帅地位、人治体制皆源于东北军的这种旧的的军阀性质。而且,东北军表面上统一,实际上内部是不一致的,既有地域的界限,又有新老和学系的派别。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几十万的东北军群龙无首,张学良所留下的权利真空一时之间难以填补。齐锡生认为: “一个派系用强调个人关系和抑制上下级、同级人员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低水平的结合 , 使它对困难具有很低的克服能力 , 特别是在改换首领之时这种脆弱性就暴露无遗。”③东北军的军阀属性使其组织稳定性在先天上存在缺陷 , 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淡薄 , 其团体的组织和凝聚力更多地依靠乡土关系。这种旧式军队的稳定性十分脆弱 , 因而极易在失去领袖和外力压迫下发生蜕变。虽然张学良临去南京前曾给何柱国、王以哲等军长们留下手谕,命令他们“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侯指挥(虎臣为杨虎城、孝侯为于学忠) ”。但是,杨虎城是西北军首领,指挥东北军显然有点力不从心,于学忠虽然是张学良信任的将领,但他原是吴佩孚手下的人,并非东北军出身,所以实际也指挥不了东北军。尤其是在营救张无法调动学良的问题上,东北军内部少壮派和元老派产生了分歧,少壮派坚持南京方面先释放张学良再商谈从前线撤并,元老派从大局出发,主张先撤并再谋求营救张学良。少壮派坚决反对元老派的意见,少壮派大骂王以哲、何柱国等“出尔反尔,不遵守渭南决议”,“是张副司令的叛徒”④二者之间矛盾尖锐,互相不服对方,最终酿成了二二事件。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王以哲军的一○五师师长刘多荃,率所部从防御中央军的前线西撤潼关,另一个师则由西向西安前进,声言要为军长报仇。危急时刻,幸而周恩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化解了东北军一触即发的兄弟鬩墙。
第二,东北军内部高级将领的离心。民国时期 , 军阀混战,一支军阀集团中的高级将领的忠诚度问题始终是该集团的稳固以至生存的关键,由于固有的独立性,高级将领对集团的离心倾向是始终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 , 一支部队就可能脱离某军阀而投向另一军阀 , 这在民国
政治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东北军具有浓厚的封建军阀性质,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淡薄。东北军内部是以张学良为最高统帅,但其之下的各军的将领也有着相当的独立性,相当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诸侯国,对王室有其一定的义务,但其内政却几乎完全自由。这是情况的出现是军阀治军理念向下贯彻过程中的自然延伸 , 俨然在一个打的军阀集团中存在着诸多的小军阀。军阀的特点就是以武力为后盾,尽可能的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争权、争兵、争地盘。袁世凯就曾说过:“大丈夫不可一日无兵。”⑤东北军内部很多高级将领这种思想也较为普遍,他们时常以军队作为自己升迁的工具,而抛弃东北军这一集团的整体利益。以一○五师为例 , 时人即认为:“他们主要的思想 , 就是个人的升官发财 , 此外部落式的封建思想很浓厚 , 对于三民主义无认识 , 对于政治无坚决的主张”⑥。这种特点在张学良统帅时对东北军集团没有太大的影响 , 因为整个部队对张学良都有着高度的忠诚。但在张学良被扣后 , 这种特点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事变后 , 位于前线的缪澄流、刘多荃即与中央军频繁接触 , 商议部队的整编问题。双方将领互通声气 , 备战氛围淡薄 , 这对东北军的士气和营救张学良的行动是极为不利的。而后方的将领亦有各自的打算。如何柱国、于学忠等,一心想离开红军,离开西北,投靠蒋介石,以换取升官发财的机会,何柱国想当安徽省主席,于学忠在张学良被扣后,即秘密派代表向南京输城。“二二事件”后,一些高级将领纷纷寻找门路,向南京靠拢, 表示不愿再留在西北 , 以免被红军赤化⑦。沈克摔一○六师背叛东北军;檀自新率骑十师背叛,将蒲城洗劫一空,投靠了中央军,被编为骑兵第四师(抗战时被蒋介石枪毙于汉口)。其时 , 陈诚亦认为:“东北军对张汉卿已无信仰 , 自王以哲被戕后 , 尤其扫地无余 , 所谓要求放张回陕云云 , 不过少数老人面子 , 事实则都不愿其再回部队 , 主持一切 , 以免再受其害。”陈诚主要是从东北军高级将领的角度评论的 , 虽未必尽然 , 却反映了部分东北军高级将领为谋私利欲脱离自保的心态。
第三,蒋介石对东北军的瓦解分化。自从张学良服从三民主义,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就开始了其精心设计的对东北军的瓦解分化行动。1928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东三省军队全部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归属国民政府统一领导。遵照1929年1月底落幕的编遣会议,东北军取消了原军、师番号,改编成36个旅和10个炮兵团、1个教导团。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率东北军遵从蒋介石的指示:“不予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事变后,全国各界同声一致谴责东北军无能、张学良不抵抗。蒋介石推出张学良做替罪羊,3月11日,张学良引咎辞职,旋即出洋考察。在华北地区的10万东北军,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整编为5个军。张学良回国后,蒋介石委任其为鄂豫皖“剿共”副司令,将其推上了剿共的战场。东北军在剿共战场频频失利,张学良向蒋介石诉苦,蒋介石不但不调拨经费,反而以财政困难为由,不给东北军丝毫安慰和补充,还减发了军饷,取消了东北军一一○师的番号。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从国家大局出发,送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回到南京立即变脸,一面布置扣留张学良,一面调派三、四十个师的大军积极向陕西推进,想要用军事逼近的方法压垮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同时,蒋介石还利用政治分化的手段,想不战而胜地分裂东北军,从而分裂西北“三位一体”的团结。二二事件后,渭南前线的东北军自动撤到渭河以北,给中央军让出进入西安的大路,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部团结已很难维系,一直发展到互相残杀,最后发展到团体利益、个找门路、各奔前程的地步,其实二二事件本身也是少壮派政治经验缺乏,有正中蒋介石分化东北军和西北军把戏的意思。二二事件解决后,东北军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全部撤离西北,几个军分别驻在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驻地分散,而且不相统属,均直接归南京军政部指挥,这样东北军不仅内部团结解体了,而且在外部形式上也分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军中除了吕正操、万毅两位将领率部参加了八路军以外,其他各部都陆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被蒋介石所断送。东北军不复存在。
二二事件后,由于东北军自身没有健全的人事制度和正确的政治思想主张,加之蒋介石的分
浅析西安事变后东北军分裂的原因
摘要:西安事变后,张学良亲送蒋介石回宁,蒋则将张送上军事法庭,以“劫持统帅罪”幽禁了张。东北军失去核心人物,其内部在如何营救张的问题上发生分歧,由于元老派和少壮派的激烈斗争导致二二事件,该事件后,东北军彻底分裂。本文简要分析了东北军这一较为稳定的军阀集团在西安事变后分裂的原因,加深对东北军分裂问题的研究。
关键词:西安事变,东北军,分裂
东北军,是张学良统辖的东北地方军的统称,其前身为奉系军阀张作霖所统辖的奉军。1928年底张学良东北易帜后,编为东北边防军,纳入南京政府军系统。自张学良主政东北起,东北军一直紧紧追随张的领导,内部较为稳固。但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张学良亲自送蒋介石回南京被扣压监禁,东北军在营救张学良的问题上分歧很大,不久即分裂瓦解,酿成了“二二事件”。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讧严重,开始分化。张学良所统帅的东北军,在中原大战、九一八事变以及国共内战中一直保持这较强的凝聚力,为何却在西安事变后月余时间即支离破碎,笔者在本文中对拟东北军分裂的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以期抛砖引玉,深化学界对东北军的研究。
首先,张学良被扣押,这是一个直接的但也十分重要的原因。东北军是一个以自成一体的政治理念作为指导思想的军事集团。从东北易帜后的东北军集团的形成过程,我们能够看到他具有浓厚的封建军阀性质,个人首领权威意识、兵为将有的思想及其浓厚。“东三省是张家天下”、“吃老张家饭、穿老张家衣、为老张家卖命”①的宗法思想,在东北军集团中早已形成历史惯性。东北军之所以执行张学良的政治意志,是因为“在东北政治空间形成了对张学良个人的恩顾、从属关系”,“承认张学良掌握实权和服从其世袭权威”②,认为“东北军是张氏父子的”由此可见,张学良在东北军集团中形成的少帅地位、人治体制皆源于东北军的这种旧的的军阀性质。而且,东北军表面上统一,实际上内部是不一致的,既有地域的界限,又有新老和学系的派别。西安事变后,张学良被扣,几十万的东北军群龙无首,张学良所留下的权利真空一时之间难以填补。齐锡生认为: “一个派系用强调个人关系和抑制上下级、同级人员之间关系所形成的低水平的结合 , 使它对困难具有很低的克服能力 , 特别是在改换首领之时这种脆弱性就暴露无遗。”③东北军的军阀属性使其组织稳定性在先天上存在缺陷 , 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淡薄 , 其团体的组织和凝聚力更多地依靠乡土关系。这种旧式军队的稳定性十分脆弱 , 因而极易在失去领袖和外力压迫下发生蜕变。虽然张学良临去南京前曾给何柱国、王以哲等军长们留下手谕,命令他们“弟离陕之际,万一发生事故,切请诸兄听从虎臣、孝侯指挥(虎臣为杨虎城、孝侯为于学忠) ”。但是,杨虎城是西北军首领,指挥东北军显然有点力不从心,于学忠虽然是张学良信任的将领,但他原是吴佩孚手下的人,并非东北军出身,所以实际也指挥不了东北军。尤其是在营救张无法调动学良的问题上,东北军内部少壮派和元老派产生了分歧,少壮派坚持南京方面先释放张学良再商谈从前线撤并,元老派从大局出发,主张先撤并再谋求营救张学良。少壮派坚决反对元老派的意见,少壮派大骂王以哲、何柱国等“出尔反尔,不遵守渭南决议”,“是张副司令的叛徒”④二者之间矛盾尖锐,互相不服对方,最终酿成了二二事件。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部矛盾进一步激化,王以哲军的一○五师师长刘多荃,率所部从防御中央军的前线西撤潼关,另一个师则由西向西安前进,声言要为军长报仇。危急时刻,幸而周恩来挺身而出,力挽狂澜,化解了东北军一触即发的兄弟鬩墙。
第二,东北军内部高级将领的离心。民国时期 , 军阀混战,一支军阀集团中的高级将领的忠诚度问题始终是该集团的稳固以至生存的关键,由于固有的独立性,高级将领对集团的离心倾向是始终存在的。在一定条件下 , 一支部队就可能脱离某军阀而投向另一军阀 , 这在民国
政治史上是屡见不鲜的。东北军具有浓厚的封建军阀性质,国家意识和政治意识淡薄。东北军内部是以张学良为最高统帅,但其之下的各军的将领也有着相当的独立性,相当于我国封建社会的诸侯国,对王室有其一定的义务,但其内政却几乎完全自由。这是情况的出现是军阀治军理念向下贯彻过程中的自然延伸 , 俨然在一个打的军阀集团中存在着诸多的小军阀。军阀的特点就是以武力为后盾,尽可能的飞黄腾达,升官发财,争权、争兵、争地盘。袁世凯就曾说过:“大丈夫不可一日无兵。”⑤东北军内部很多高级将领这种思想也较为普遍,他们时常以军队作为自己升迁的工具,而抛弃东北军这一集团的整体利益。以一○五师为例 , 时人即认为:“他们主要的思想 , 就是个人的升官发财 , 此外部落式的封建思想很浓厚 , 对于三民主义无认识 , 对于政治无坚决的主张”⑥。这种特点在张学良统帅时对东北军集团没有太大的影响 , 因为整个部队对张学良都有着高度的忠诚。但在张学良被扣后 , 这种特点的弊端就暴露出来。事变后 , 位于前线的缪澄流、刘多荃即与中央军频繁接触 , 商议部队的整编问题。双方将领互通声气 , 备战氛围淡薄 , 这对东北军的士气和营救张学良的行动是极为不利的。而后方的将领亦有各自的打算。如何柱国、于学忠等,一心想离开红军,离开西北,投靠蒋介石,以换取升官发财的机会,何柱国想当安徽省主席,于学忠在张学良被扣后,即秘密派代表向南京输城。“二二事件”后,一些高级将领纷纷寻找门路,向南京靠拢, 表示不愿再留在西北 , 以免被红军赤化⑦。沈克摔一○六师背叛东北军;檀自新率骑十师背叛,将蒲城洗劫一空,投靠了中央军,被编为骑兵第四师(抗战时被蒋介石枪毙于汉口)。其时 , 陈诚亦认为:“东北军对张汉卿已无信仰 , 自王以哲被戕后 , 尤其扫地无余 , 所谓要求放张回陕云云 , 不过少数老人面子 , 事实则都不愿其再回部队 , 主持一切 , 以免再受其害。”陈诚主要是从东北军高级将领的角度评论的 , 虽未必尽然 , 却反映了部分东北军高级将领为谋私利欲脱离自保的心态。
第三,蒋介石对东北军的瓦解分化。自从张学良服从三民主义,东北易帜后,蒋介石就开始了其精心设计的对东北军的瓦解分化行动。1928年12月31日,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东三省军队全部改编为东北边防军,归属国民政府统一领导。遵照1929年1月底落幕的编遣会议,东北军取消了原军、师番号,改编成36个旅和10个炮兵团、1个教导团。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率东北军遵从蒋介石的指示:“不予抵抗,即使勒令缴械,占入营房,均可听其自便”。事变后,全国各界同声一致谴责东北军无能、张学良不抵抗。蒋介石推出张学良做替罪羊,3月11日,张学良引咎辞职,旋即出洋考察。在华北地区的10万东北军,由军事委员会北平分会委员长何应钦整编为5个军。张学良回国后,蒋介石委任其为鄂豫皖“剿共”副司令,将其推上了剿共的战场。东北军在剿共战场频频失利,张学良向蒋介石诉苦,蒋介石不但不调拨经费,反而以财政困难为由,不给东北军丝毫安慰和补充,还减发了军饷,取消了东北军一一○师的番号。西安事变爆发后,张学良从国家大局出发,送蒋介石回南京,蒋介石回到南京立即变脸,一面布置扣留张学良,一面调派三、四十个师的大军积极向陕西推进,想要用军事逼近的方法压垮东北军和十七路军。同时,蒋介石还利用政治分化的手段,想不战而胜地分裂东北军,从而分裂西北“三位一体”的团结。二二事件后,渭南前线的东北军自动撤到渭河以北,给中央军让出进入西安的大路,二二事件后,东北军内部团结已很难维系,一直发展到互相残杀,最后发展到团体利益、个找门路、各奔前程的地步,其实二二事件本身也是少壮派政治经验缺乏,有正中蒋介石分化东北军和西北军把戏的意思。二二事件解决后,东北军在蒋介石的安排下全部撤离西北,几个军分别驻在豫南、皖北、苏北地区,驻地分散,而且不相统属,均直接归南京军政部指挥,这样东北军不仅内部团结解体了,而且在外部形式上也分裂了。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军中除了吕正操、万毅两位将领率部参加了八路军以外,其他各部都陆续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被蒋介石所断送。东北军不复存在。
二二事件后,由于东北军自身没有健全的人事制度和正确的政治思想主张,加之蒋介石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