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也是最普遍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普通甚至琐碎,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然而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感人的师德故事。
经历过高三才知道高三的时间有多紧,赶新课带旧课,奔毕业迎高考,加上原有的常规活动,高三生活可谓紧张极了。可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生活中,展现出了高三语文组那份厚重的宁静,润物细无声。
陶文老师,是我们组的灵魂,是学生崇拜的偶像,他那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无一不使我们为之倾倒。这是陶老师最有魅力的地方,陶老师的课堂是丰富而又有味道的,陶老师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陶大师”。同时陶老师有着高尚品德,有高尚的操守,有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在教学工作中,陶老师主动承担了我们集备组的大部分工作,大到教学方向,小到学生日常的练习题,无不都是陶老师智慧的体现。处在这样紧张纷杂的环境中,陶老师却始终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张宏梅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又是良师益友。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课堂上,柔声细语、抑扬顿挫、饱含激情,课间你又会看到张老师在和学生倾心交流,谈学习,更谈人生,在高三如此紧张的环境中,张老师却能独具匠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张弛有度地学习,极大的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深受学生的信赖。
池滢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作为上届高三的优秀代表留任,有着优雅规范的言谈举止。她的课堂也是如此,规范、透彻、清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句话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池老师并没有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虽然刚刚接手新班不久,但却很快跟学生融为了一体。课下,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一日一练,真正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获,把细微处做到了极致。
吕雪、闫宁、李颖老师,是我们组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教师,课堂上活力四射,让学生听得有味,又严慈相济,让学生确有收获。课下,跟学生谈笑风生,懂得如何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优势与潜力,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设计模型,充电加油,描绘未来。课上课下在与学生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中建立起朋友般的深厚友谊。
高三语文组,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高三很忙,但是高三工作非常有序,忙而不乱。走进高三办公室,你能感觉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本组老师的切磋是经常的,我们一起研究教材,研究习题,表现出良好的教研、合作氛围。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润物细无声!
(三)语文组 毛茂
用心关爱学生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需要爱,唯有爱才能浇注出鲜艳的花朵。这
爱需要我们教师来付出,需要我们教师来传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高二十四班的班主任雷惠芝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非常尊敬的一位教师,平日里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大姐。在这位大姐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同样是班主任的我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关爱学生。
现在我们国际部每个班人数不多,二十几个学生,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会有好组织,好管理的印象,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入学时成绩都很低,学习习惯不好,自律能力很差,可以说给我们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雷老师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用她的爱心,细心的呵护他们。班里有个叫王某某的学生,因痴迷上网,总是旷课,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一次这个学生又去上网,很晚了还不回家,无奈家长拨通了雷老师的电话,不顾已是深夜,雷老师和家长一起开始穿梭在一家又一家网吧之间,终于找到了正在上网的学生,看到一脸焦急与疲惫的家长老师,孩子终于悔悟,不在到网吧上网,从这以后,同学老师们见到的是一个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的他。当我和雷老师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问她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她淡淡的和我说,当时马上到秋天了,天气已经渐冷了。一旁的我不禁在心里想:“天气虽冷,怎么能敌的过老师对学生的爱呢?”
班里的李某某,因为父母离异,心灵上受到创伤,情绪极其低落,不愿意到学校来上课。这个孩子在所有的任课老师眼里都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孩子,看他这样的消沉下去,雷老师非常的心急,为了找回以前那个朝气蓬勃的他,雷老师多次到他的家中进行家访,与他谈心,与他的妈妈沟通。终于,这个孩子又回到课堂上,但是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没过几天这个孩子又呆在家里不愿意上学了。这时,雷老师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想孩子的心里一定是非常不好受的,让他一时改变过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战胜自己,于是雷老师又再次的来到这个学生的家中,多次的与他谈心,鼓励他。终于,老师同学们又再次在课堂里看见他,大家欣喜的发现以前的那个他又回来了。在教室里,看到充满自信又有活力的他,我想最幸福、最高兴的莫过于雷老师了。
想起一首歌《爱你等于爱自己》,用心爱我们的学生,我们赢得不只有学生的尊敬,更多的是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教师真的要从心里去爱他们的学生。
(四)数学组 崔艳
身边的感动
六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六年的辛勤耕耘,六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后来,是我身边的同事用他们高尚的师德感化了我。
王红老师是我们的集备组长,任务繁重,工作繁杂,她身上有作为教师的所有美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经常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她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以温暖和尊重,真正的从心灵深处去感化和触动,这是王老师对教育对爱的诠释。她身体一直不好,却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学生哪怕一丁点的学习,从来没有给别人添一丁点儿麻烦。每次看到她强忍疼痛坚持给学生上课时,我总是觉得很心疼,我想只有把自己深沉的情感注入教育事业中才会有这样的奉献与牺牲吧。
蔡镇老师是我们组的核心人物,他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值得我去学习的。虽说他经验丰富,但是每节课在他眼里都是新的,都是零起点设计的,因此他的课常教常新,每一堂课都给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学生都说听蔡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钟鸣主任也是我们组的一员。他身兼数职,又要做领导工作,又要教课,可他总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好像多少工作都难不倒他。不管有多忙,都能及时参与集备,而且还经常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与建议,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
张文澜老师温润如玉,总是不急不躁地面对一切,用老师的温柔引发出孩子们最善良的童心,表扬和鼓励培养着班级积极向上的风气。师爱是一种鼓励,她经常鼓励学生:“在我眼里,你们是最棒的,你们能行,一定能行”。老师的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她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课,带给我很多震撼与感动。 王晓霞老师认为: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因而,她非常注意规范自己的每一言行,任一举止。每次上课之前,她总要先将头发理齐,衣服理好,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教学十几年,她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了气,她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她说:“教师向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对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她用全部的爱真心地耐心地走进学生,忧伤着学生的忧伤,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和亲人,是学生喜爱的教师。
吕鹏老师肯吃苦,能钻研,心里想的最单纯,那就是学校、学生。每天她都是我们办公室来的最早的,又是走的最晚的,她以优秀的个人魅力与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积极上进的精神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她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作为班主任,她深深的懂得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鼓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相容的接触点。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她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让学生“自尊、自爱、自制”的自主管理模式,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到了她手里,在她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在正确而独特的教育方法引导下,都无一例外地转变为好学上进的学生。 孔子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有这样一群播种太阳的人在身边,周围还有谁的的身上会没有阳光呢?正是他们至诚的师爱又唤回了我的工作激情和美好梦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再困惑,我亦心甘情愿。
后来,有一些朋友问我:“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而我只是笑而不答。说起来,教师这份职业到底给了我什么?一份可以矜持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我也说不清楚。可是,我知道,身为一名教师,从此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我的心灵。看着从自己手中放飞的希望在天空中勾画出一道道七彩虹,那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事业是爱心的事业。虽然注定了清贫,注定了平淡,但无悔于我的生命,无悔于我的选择!无悔于我的青春!
(五)英语组 柯晶
寻找身边魅力的身影
暑假里,读了《教育魅力》一书,深刻感受到只有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才能做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引导者。我从事教师工作亦有数十载,从最初走上讲台的青涩到对知识的把握游刃有余,期间教育历程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也一直耕耘于专业的自我提升,因为我深知有魅力的教师是学识过硬的教师。在阅读《教育魅力》一书时,我第一次平静地思考教师教育的魅力真切所指:人格魅力、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让教师独具魅力,拥有一群“粉儿”的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不断修炼自己,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魅力教师。
想想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或是一个组里的,或是同教一个班级的,又或是爱好相投的,无其不有其独到的教学魅力。有的学识渊博,有的平易近人,有的气场强大,有的靓丽活泼,有的爱心满满„„每天与这些魅力四射的教师们工作学习在一起,不仅学生是粉儿,就连教师们也都互相欣赏,身心愉悦的投入工作。让我们来寻找九中校园里的美丽身影吧。
开学的第一天,走廊里一阵阵干脆利落的高跟鞋踏地的声音逐渐近了,学生们都安静期待着这位独具魅力的教师---匡老师。同学们上下打量着这位短发干练、气质独特的老师。匡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自我介绍影响了多少学子们踏上高中英语学习的追梦路。完美的课堂设计、
温馨的课堂小活动、交心的师生沟通„„在接下来的与匡老师的每日接触中,匡老师教过的孩子们都深深的爱上了她。她以其独特的学识魅力、强大的气场和对学生满满的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QQ 和微信里有匡老师经常和学生沟通的文字。有的温馨感人、有的充满正能量。却都总是营养丰富,或让我随她的语言静心凝思,或感同身受。记得最近一条:整个九月,只修了三天。有一半以上都被咳掉了。于是看到跟帖的学生一片,每一条都充满了对老师的关心。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所得到的回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也换来了学生们对教师的爱与仰慕。
从事外语教学,也是另一个让匡老师成为魅力教师的重要原因。有人说多另一门语言,就打开了思想的另一扇窗户。它让你看世界的眼光更加敏锐,想问题的角度更加独特。在匡老师的英语课上,学生听到的不仅是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技能,在语言学习里寻找异国文化的魅力。匡老师巧妙的话题导入、自然流畅的环节衔接、恰如其分的课堂活动将语言学习一步步推上高潮。“爱上匡老师的课”是学生们共同的愿景! 在我的身边,寻找这样的魅力身影,怎是难事?经过走廊,听陶大师娓娓道来,犹如书香沁入心脾。观察方大师治班,才明白张弛有度,忽近忽远的程度是需要技巧的。在他们的激励和影响下,我唯有虚心下来,扑身下去,努力提升境界,净化心灵,提高治学技能。心向往之,不能成为他们,也日日修炼,追随其后。也喜欢这样一句话,“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用学识、用爱心、用善良„„, 对准音调。于是与学生的沟通便没有距离、没有鸿沟,于是你的魅力也就日渐散发。
(六)英语组 董琳茹
我身边的最美老师
美,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拥有光鲜的外表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心灵的纯净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轰轰烈烈的经历让人感觉美,的确, 它能让人感觉美。这些美,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让人觉得激情澎湃,让人觉得自然平和,但什么样的美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呢?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群体,她们每天都用平凡诠释着伟大。她们每周都以最靓丽的姿态出现在校园,她们是讲台上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她们是校园里的青春派,她们是一个团队,她们就是礼贤中学英语组全体成员。这是一个很努力的团队,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因为大家都拥有者孩子般天真执着的心态,用真心和真情在工作。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军训,我们组的盛明峰老师、代永慧老师和王金凤老师分别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军训期间,她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在默默无声地传播着对学生的爱。学生军训时,她们及时为学生水杯里续上热水;学生感冒,她们亲自把学生送到校医那里;学生内务整理时,她们挨个宿舍挨个床铺指导整理。盛明峰老师的班级,在他用心的指导和管理下,分别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歌咏比赛一等奖,阅兵式一等奖等骄人战绩。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恺尔课程培训,当所有老师都在享受愉悦假期的时候,英语组所有成员克服了炎热的天气,每天按时来到学校,接受高强度的培训。我们的组长匡文超老师,每天都最早出现在教室,协助加方老师Valeeta 准备好课堂需要的各种材料。迟翔老师主动接过培训教室的钥匙,担起了早起打开教室房门的责任。汪雪老师在身体状况不佳的状况下,依旧按时参加每天的培训。即使是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的准妈妈杨倩老师,也依旧冒着酷暑,从不迟到,一直坚持到培训的最后。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大家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其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最后大家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资格证书,为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记得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英语组组长匡文超老师赴上海培训刚刚结束,夜里回到青岛,第二天一早就又赶着监考司法考试,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不得不为之感动。不久前,柯晶老师和代永慧老师代表学校赴临沂参加展评课,三天紧张的优质课评选,仅仅休息不足十小时。回来后,柯晶老师重感冒严重,依旧带病坚持上课,我们都不得不为之感动。这种极强的责任感让我佩服不已。
从我们组的每个老师身上,我都能读到他们对礼贤教育的深沉的爱。我能感受到他们用激情点燃着学生,用温暖呵护者学生,用智慧启迪着学生。这是一个乐观、阳光、积极、努力每天都在蓬勃向上的团队,这个团队用自己的言行和辛勤诠释着另一番不一样的美!
(七)物理组 高丽娟
我身边的榜样
——平凡中的你和我
曾在教师表彰大会、电视上听过、看过很多关于优秀教师的故事,他们经常为了自己的学生,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老人,顾不上保护自己的身体,甚至老人去世,孩子生病都不曾露面,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优秀的老师,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有时候我也会陷入沉思。。。。。。
有一天我看到一语句话,很受触动,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想在对待工作上,我们虽然说不上所有的事情都无私,但是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
我们的校领导是不是每天都是7点20前巡视在教学楼里,我们的班主任是不是都是7点20之前早早的站在了教室里,维护好了班里的纪律。
中午有多少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答疑,来的学生一拨又一拨的,而自己从不耐烦,但是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耐心。
有多少老师下了班之后还坚持在岗位上,晚自习的时候,年轻的班主任任由自己的孩子在托管,也到教室看看,尽管值晚自习的老师也在教室里面。值夜自习的老师,更是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坚持到晚上10点。
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榜样,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得要歌颂我们这些在平凡中认真做事的老师,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
榜样又就在我身边。
众多班主任中的王荫振老师,是年龄偏大的老班主任了,每天都尽职尽责,学农期间,天气寒冷,却早早的陪着孩子跑操、进车间,得了重感冒,晚上睡觉喘不动气,回校后也很严重,就是这样,打着吊瓶也仍旧坚持在教室里、讲台上,为了别人的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心。 众多教师中的刘晓玲老师,任教5个班,1个理,两个文,一个日语理,一个日语文,教案繁多,课时繁多,两个校区来回跑,腿都跑细了,没有任何埋怨。即便有老师外出,安排的代课也欣然接受,一天5个班的课也照旧坚持下来。于景晔老师,一个下午有四节课,这四节课一个理,一个文,两节中加班的课,一个下午需要换共四个不同的课时。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们,他们就在你的身边,也在我的身边,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为了别人的孩子,尽可能的倾出自己的所以的一切。
正是这些平日里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使得我们学校的成绩年年高升,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们送到了理想的大学,却把自己的背累坨了,把自己的腰累弯了。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在隐藏着众多优秀者的社会中,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那就是你,那就是我,那就是这些爱着别人孩子的平凡的人。
(八)物理组 尚英
平凡之中见师爱
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渡过了11年,在这十几年里,我身边的老师们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办公室里怎是人山人海,他们在给学生答疑;每天晚上5:10下班的铃声响起时, 他们仍伏在案上, 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 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这是最常见的景象。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 我想,那就是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吧!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我很敬佩和尊敬的老师——赵海燕老师,赵老师已经在工作岗位奋斗几十年。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对待工作,她从来都不马虎,当我们制作的学案表述
不够严谨时,她总能第一个发现,我们都开玩笑说她有“火眼金睛”,其实,这是她多年来严谨的教学风格养成的好习惯。赵老师对待备课总是认认真真,批作业总是仔仔细细。她是我们的集备组长,不仅她自己这样,对我们集备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严格要求,每一堂课都要先大集备,再小集备,不仅备知识,还要备教法,赵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和进步。作为我们的大姐,她对我们的照顾总是默默地不张扬的。例如,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学案永远都是她来做;我因为准备公开课晚上走得晚时,她总是在一旁陪着我。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辛勤劳动,是自我牺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教师。
王瑜老师,她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坐在办公桌前,写写算算。虽然家就在学校附近,可她中午从来不回家午休,实在困得不行,就坐在椅子上靠着墙眯一会儿。我们都劝她回家睡一会儿,可她总是摇摇头,不是因为她不想回家,而是担心有学生到办公室找不到她,会失望,会有问题得不到解决。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稳固的、最深厚的,是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一种本能。
刘乐孝老师,他是万能的。他的功能包括:换大桶水、修电脑、做课件、剪切视频、做为资料库供我们查询„„简单点儿说,就是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只需要高呼“老刘”就一切OK 了。老刘是很敬业的,虽然他也住在学校附近,但每天中午,他也像王瑜老师一样坚持呆在办公室里等待学生的到来,即使哪天困极了,他回家休息,20分钟后你就能在办公室里再见到他的身影。
赵丽老师,每每看到她写的漂亮的教案本,我总是自愧不如。她是开朗快乐的,被学生深深的喜爱着,办公室中,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学生,问问题的、说心事的、还有从这儿过就进来看她一眼的。她是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每次她上完第四节课,准备吃饭时,总有学生跑进办公室问问题,学生说“老师您先吃饭”,她必定说“有什么问题你先问”,那顿午饭就是一点以后的事了。
刘晓玲老师,每次轮到她出学案,她总是早早的高质量的做好、印好、放到柜子里,方便我们使用。她是一个温柔的老师,中午、大课间,她常常找来学生谈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调皮的学生到了她面前都乖了很多。
这仅仅是几位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平日里的点滴。
教师不是伟人, 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 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 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碑立传, 流芳千古;教师更不是明星, 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 教师所做的一切, 是那么普通, 那么平凡, 那么琐碎!就是这些普通、平凡、琐碎汇成了我们的每一天。
(九)化学组 宋立坤
我身边的师德标兵
郑珺老师是2014年的化学组师德标兵,与她共事3年,我看到了一名师德标兵的平凡,更看到了一名师德标兵的不俗,看到了十年磨一剑背后的坚韧„„
她耐得住寂寞,能在寂寞中修炼身心;她不拒绝繁华,能在繁华中守护心灵;她从不张扬,能在平淡中缔造神奇;她潜心育人,能在生活中谱写华章。她谦虚谨慎有主见,她心胸豁达乐助人,她运筹帷幄有远虑,她心思缜密善行动。让我们走进郑珺老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识郑珺老师吧。
一、坚实的第一步
2010年随着合校的步伐的步步推进,郑珺老师正式成为青岛九中化学高一集备组的成员,跟随着级部主任白长青、集备组长梁秀云,开始了与汤武英、李英、刘滟老师共同奋战的历程。在“不听课不能进课堂”的氛围中开始了摸爬滚打,在“每月一次先行课,每节都要有创新”的集备要求下,郑珺老师给人的印象是“孩子从来没有小过”。她家的小孩子比别人家的同龄孩子要“大”,不需要妈妈。不当班主任的那几年,她也总是晚上6.7点钟离开学校,因为只
有安静的校园,潜心的研究才是灵感的源泉。实验的新想法出来了,但是没有实验仪器,郑珺老师自己来创造。为了提高实验的安全性,让学生少吸入有害气体,郑珺老师将试管弯成U 型,之前的人都是纸上谈兵,而郑珺老师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在平淡中缔造了神奇。
二、繁华中的宁静
2011年9月,学校决定由郑珺老师自高二年级接手2010级直升班的化学。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束耀眼的光环,但郑珺老师能在喧嚣中褪去繁华,守护自己的心灵,客观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前任化学老师白主任和自己的不同,扬长避短,找准自己,完善自我,坚持自我。第一次面对学生家长,郑珺老师向家长表态:1、我有时间和耐心„„2、我有自信和我背后强大的集备组团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我承诺,我将用满腔的热情,对学生负责„„郑珺老师履行了诺言。就这样,将心扎根于集体的郑珺老师找到了自己,收获了学生满满的爱和家长的信任。
三、师爱在荡漾
新的一轮开始了,郑珺老师当上了班主任。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心中更多了一份爱。 第一次月考要来了,在校会频频占用了班会时间的情况下,面对着懵懂无措要迎接考试的高一新生,一封“关于幸福的”信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弘扬正能量,让她的班集体充满了正气和向上的力量。
期末考试动员了,一个小小的盒子派上了用场。学生在没有利诱、没有威胁的一次班会后,每天主动上交手机放在盒子里,直到晚自习后拿回去。
高一快要结束了,就要跑班了,一次野外拓展让学生的心牢牢地拧在一起,让这个班集体做到了“任你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形散而神不散。
高二学生进入了交友焦虑期,郑珺老师敏感地捕捉到,又一封充满着爱的信酝酿出来了,一堂班会帮学生走出那种青春的困顿。
四、智慧在闪烁
尽管班主任工作很忙,但是郑珺老师从没有因此作为借口而推卸集备组的工作,而是以一两拨千斤的智慧,让工作更为高效而充满乐趣。
高二跑班开始了,报到的当天,所有涉及跑班的老师都感觉一团乱,我们身边不乏抱怨之声,此时郑珺老师已在默默地通知各班的化学课代表报到当天下午1:30到化学办公室开会。正是这未雨绸缪的一次小会,使高二化学集备组顺利、有序地进入了高二跑班的上课模式。跑班上课既有行政班,又有教学班,规定由行政班负责人清点各种试卷,教学班的分课代表负责作业的收缴„„在会议内容还没有思考成熟的情况下,郑珺老师就认识到必须有这样一个统一思想的会,并能够立即部署下去,这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般的智慧。
高二我们每位老师都面临着兼教文倾和理倾两本书的备课,花样多,任务重。如何使文倾向的学生能够在化学学习中找到快乐,如何让化学真正走进生活,郑珺老师结合课本的章节内容设计了几个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日常表现记录,最终与结业成绩相结合。这一举措使文倾向学生发挥了自身的特长,也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增强了对化学的热爱。学生们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们讲垃圾的分类,走进社区,给爷爷奶奶讲食物的营养与饮食,宣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纠正人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生收获了全面的能力提升。
有人善于做从一到百的工作,锦上添花,但却永远无法突破0的圈套,而郑珺老师真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突破,善于做从无到有进行创造的人,这种智慧完全来自于心底的宁静。只有一片静谧的水才能感受一丝微风的吹拂、一片树叶的震荡,她便是找到了这种宁静。
五、树人先树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树人先树德。郑珺老师便是做到了心胸豁达,乐于助人,正人先正己。郑珺老师与同事的交往总是淡雅清新,随和而不苟同,勉励而不勉强,真诚而不苛求。 刘滟、王美荣老师参加全市实验课比武,郑珺老师参与到每节课的试讲中。在试听的某节课
课后点评中,还记得郑珺老师撸起袖子,拿起粉笔,上黑板就画——你可以把学生的话这样板书出来,一方面起到提炼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对比的作用,同时让没有听懂的学生有个依托,对吧?一节课上,郑珺老师细致观察实验仪器的很多细节要改进,下了课就冲到准备室,挑选仪器设备,三把两下就安装时——三颈烧瓶在铁架台上架稳,手持传感器的探针借助塞子塞上就可以稳当了,这样我们就从容了。在我们还在说着指点的时候,郑珺老师已经在做,她是善于行动的人,用行动说话的人。2014年9月1日刚开学,白主任到杭州参加儿子大学的家长会,我们因为跑班,无法给他代课,但是课就在那里。郑珺老师灵机一动说“拉到阶梯教室上大堂”。我们向领导提出了申请,领导非常赞同。当我们要合计一下哪节课又谁代的时候,郑珺老师又说:“我一个人代了就行了,我一起通知,一起组织。”本来是最棘手的问题,到了郑珺老师那里什么都困难都不是困难。就是这种毫无保留地用行动帮助别人,从不计较别人的看法,用真诚换得真诚,她成为我们公认的师德标兵。
能与师德标兵一起共事,我们每个人都很快乐。
(十)生物组 姜雪芹
我身边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不奢望成为“名教师”,但渴望做一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位有个性的老师,构建属于自己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观察我身边学生喜欢的教师,我发现学生喜欢的老师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敞开胸怀爱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言中之意就是告诉我们,爱,能赢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和感激。我身边很多老师都很爱学生,学生也回报以同样的尊重和爱。所以,好老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
其次蹲下身子“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虽然还不成熟,但他们都渴望得到大人一般的尊重。以前自己总有那么一点师道尊严的样子,和学生谈话总是绷着个脸,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样子,无论学生对错,就知道一味的说教、批评,使得他们对我产生厌恶的情绪,导致他们一看见我就跑得远远的„„。现在我终于明白,好的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真心去爱学生,去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接受你,信任你,喜欢你,尊重你,才爱和你交朋友,谈心。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情形下,在和谐的氛围中,才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学生喜欢的教师肯定具有以下的特征:
课讲得好,课讲得好的教师学生更加喜欢和尊重,他们会被老师渊博的学识倾倒,会为老师的魅力所倾倒。
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温柔善良、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宽容大量、尊重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关心同学、和同学打成一片、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善于表扬和鼓励同学、知识渊博、耐心细致、严格要求这样的老师都是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特征。
因此,要想做一位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就要敞开胸怀爱学生,蹲下身子“看”学生,用心去和学生真诚的沟通„„。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不能因为他们自身有缺点,就冷漠、疏远他们,而要抱着一颗滚烫的爱心去接近他们,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使他们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对自己充满信心,去迎接辉煌的明天。我们更要增加自己的个人学识、能力和修养,争取让我们的个人魅力折服学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学生喜欢的人吧!我想那将是最开心的事。
二、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一)李广
为了山村娃的快乐成长
——记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哈里哈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 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 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
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
——题记
1977年3月,李广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38年的教学生涯,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他一直坚守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个距县城50多公里的最偏僻贫穷落后的深山沟里,他把汗水洒向这片沃土,把一生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打造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莫里莫村幼儿园,地处塞罕坝下,全村11个居民组分散居住在方圆20多华里的三条深山沟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这里交通闭塞,贫穷落后。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担任本村民办教师的他,一干就是38年。其间虽然转为公办教师,又由普通教师到校点负责人,但依然扎根山村。
2004年,随着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原村小学改办成幼儿园,原本顺着一溜山坡建起来的校舍,校院不整,高低不平,破烂不堪,一遇大雨天,院内沟壑纵横,砂石遍地。他以校为家,历尽艰辛,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开展以校山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山村艰难落后的办学条件。他擅长木工、泥瓦工活,平时,他备有一套土工、木工、金工等工具,发挥个人所长,亲自用肩扛、手搬、小推车推的方式备砂石料,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独自为学校砌围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他还用自备的工具做橱具、改制桌凳、焊制安全护栏和大型体育活动器材等。在没有报酬、没有帮工的条件下,他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瘦小的身影始终不停地在学校忙碌着„„ 由于地处山村,自然条件优越,他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把幼儿园建成一所美丽的世外桃源呢?于是他又对校院进行了设计,循院就势,随高就低,建绿地、植物园、花园、果园。当时正赶上秋收大忙季节,工人雇不到,自己上课又没有时间,秋收结束后,村雇工栽牙子砖,可是一施工,由于地势特殊,栽的高低不平,曲直不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他又一次当起了师傅,雇了一个小工当帮手,每天刚一放亮就出现在工地上,饿了就吃口从家带来的干粮,困了就喝口凉水提提神,头痛了就吃点止痛药,家里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都心疼的说:“歇歇吧,你都多大年龄了,不要逞能了。”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 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 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这样,由于他多年的付出,使校院分为三级阶梯、层次分明,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草飘香,秋天硕果累累,生机盎然,一派田园风光,给孩子以自然美的启迪,打造出一所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用智慧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
为了改善农村艰难的办学条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与村里协商,把100亩荒山划归学校作为校山。那时候,他刨坑整地,历尽艰辛,栽植了松树。从那以后的30多年,他一直义务担任护林员,无论寒暑,踏坑、除草、修枝、打杈,常年管护。
如今,这百亩校山成为幼儿园永恒的财富。2007年,采伐其中一部分树木,就收入了3.6万元。对当时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全部收入用于翻新校舍、改善饮水设施,安装暖气,焊制安全护栏和室外大型玩具、添置幼儿休息用床等,以满足幼儿生活和活动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身体有病,他管理树木、巡山护林越来越困难,刨坑栽树更是感到力不从心。有人劝他说,全部卖掉既有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又省心省力,多好!可他却从心里舍不得,他想的是:要让这片山林永续利用,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贡献价值。
为了维护好山林,他绞尽脑汁,经过几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想出一招:去找村领导商量,采取换工的方式。他利用暑期承担村里人口普查任务,放弃早晚和双休日休息时间负责村子的档案和文稿整理;而村里出钱雇工,30亩山林的刨坑整地和植树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每次外出参观看到城里的幼儿园玩具特别丰富,他羡慕得不得了,总觉得愧对自己园里
的孩子们。回来后,他着了魔似的四处搜集各类废旧物品和板材的下脚料,开动脑筋,发挥特长,用自己的锛、凿、斧、锯,一边琢磨一边尝试着制作各种玩具、学具。平时,他还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制作。几年下来,既节省了大量开支,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做这些工作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现在,幼儿园室内外,到处可以看到他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精美好玩的幼儿玩教具,拿起这些自制的玩教具,孩子们喜爱极了、玩的开心极了。
用爱塑造最美的师生温情
自办幼儿班起,他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以及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等多重角色。由于居住分散,最远的幼儿,家离学校10多里路,路远的幼儿早晨搭乘班车,6点左右就到校了,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提前到校开校门,清扫院落,打扫教室、休息室、活动室和厕所卫生,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每逢冬季,他还早早地把学校锅炉生暖,遇到下雪天,把院落的积雪清理干净;夏季中午,他一直负责用大锅给幼儿做午饭、烧水,照顾他们的起居。傍晚,再目送他们被家长一个个接走。遇到家长农活太忙没时间接孩子的情况,他就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才踏上回家的路;遇到孩子生病,他就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十几里远的村卫生所为孩子治病。 对于没有教过幼儿的他来说,50多岁的年纪无疑是一种挑战。为此,他以“返老还童”的方式融入到孩子当中去,用诙谐幽默、可亲可敬的行为去感染孩子们。在生活中,教他们洗手、洗脸,帮助他们梳头、剪指甲。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学知识、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扭秧歌、说快板、做幼儿喜欢做的活动。
他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美术、舞蹈、音乐等欠缺的业务知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刻苦钻研幼儿教育方法理论,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在保教实践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实施了“学科同上”、“室内外交替”、“大带小”、“助手帮教”等独特的“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他的精心教育和管理下,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他曾在学区做观摩课,班级综合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而且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好评。
他十分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保持班级卫生,桌有垃圾盒(用烟盒自制的)、班有垃圾箱,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放进垃圾箱或垃圾盒里。最难保持的是园内环境卫生,面对28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他把20几个幼儿,采取按小中大搭配划分小组,分片负责,每人一个垃圾袋,每组一个小橡胶桶,利用每日的卫生活动时间,由老师带领,用“小鸡觅食”的方法,“比一比谁捡得多”,“看一看谁做得好”来捡垃圾、清杂草,做到干净彻底。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送入垃圾箱。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有壮丽的人生,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那就是让这些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每到花果飘香的季节,过往的行人,下乡的领导,都会停下脚步到院内观光、欣赏。
(二)乌兰
爱心与创新谱写出讲台上的璀璨人生
——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乌兰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她用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题记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有一些人默默地做着令人感动的事。这中间,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无私的奉献和爱,托起了镶黄旗蒙古中学语言教学新篇章。她把“人生路上,有劳动的汗水必然有鲜艳的花朵一路开放,有艰辛的跋涉必然有坚实的脚印一路闪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求实、奋进、开拓的教育事业之路上,铸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她就是乌兰老师 。
大胆开展“历史法教学”
1989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蒙古师范的乌兰,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身到镶黄旗新宝力嘎苏木学校任教。基层虽苦,但她无一点怨言。这一干就是5年,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她被调到镶黄旗职业中学,1998年又被调入镶黄旗蒙古中学。
在镶黄旗蒙古中学,乌兰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模范。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忤于人’,搞语言教学就是要善于学习,才能更好地驾驭本职工作。”2004年,她被任命为学校教导主任,期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她又被提任为德育副校长。
乌兰老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用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她经常把一些历史典故融入到蒙语文课文里,或把一些语言形成的过程融入到语法里给学生讲,既集中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记忆效果,使枯燥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随之带来的困难是,老师备课任务的加重,因为这样讲课需要老师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课文内容里。她深深懂得,“教好学生语言这门课,老师就要备好社会、历史这本大书”,为此,她每天备课都要比别人用的时间多,家里的卧室都成了她的书房。2006年10月全旗举办了一次优秀教师观摩课,在这次活动中乌兰讲授的是蒙语课《献全羊礼节》。她考虑到学生们对献全羊没有亲眼目睹过,对课文理解一定会有相应的困难,为了上好这一课,乌兰不辞辛苦做了常人做不到的备课准备:她在自己家中宰羊并录制了有关献全羊礼节的全过程,并在讲课中放录。这一课上得生动逼真,赢得了全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学生的赞誉。乌兰的这一课堂实录先后参加了盟级、区级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发扬学生特长、发挥学生特点是她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学校的校报,自己亲自担任校报的主编,指导学生大搞文学创作和文学发表。她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少年报》《中学生作文集》《花的原野》等报刊和学习杂志发表各类散文,诗篇近30多篇,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
“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
乌兰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年,就担任了班主任。在18年班主任生涯中,她对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是在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学生流行性感冒,使学校不得不下令停课,防止流感疫情扩散。面对这种情况,乌兰主动向学校请缨,对100多名患流感的学生进行值班守护,早出晚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全靠爱人一人照顾,为此,爱人抱怨甚多。乌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耐心地对爱人说:“100多名学生患了流行性感冒,都在住校,我是一名班主任,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学生们在家也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贝,现在出来念书,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虽然苦点,可我们毕竟是在旗里,各方面条件比起住校生活好多了,困难是暂时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无私的心灵,她的奉献和话语震撼了爱人的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2003年5月,她所带毕业班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乌兰发现一名学生连续几天上课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乌兰没有在班上对他批评,也没有把他叫到老师办公室问话,而是在当天放学后进行家访,结果发现这学生家中无人。通过连续走访其他同学家,乌兰才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因父母离异而变得消沉,她让这名学生住在自己家里并及时给予开导与帮助,最终这名学生走出困境,开始努力学习。中考结束后,这名学生含着眼泪说:“乌老师,我太谢谢您了,这次中考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考入锡盟蒙中。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2007年9月,乌兰接触到一名来自甘肃省苏北县的蒙古族女学生,是随亲专程来提高蒙古语文成绩的。初一年级时,她的蒙语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特别差,乌兰针对她的情况,进行耐心指导,不断鼓励,并一对一地对她进行写作指导,认真修改她的日记、作文。在接下来的3年中,乌兰对这名特殊学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她生病时像妈妈一样给她买药,带她看医生,还常常把她带到自己家里,大大地减轻了这名学生思念远方家人的压力,能在异地安心学习。2010年,该学生的作文《苏北姑娘眷恋父亲的家乡——镶黄旗》获第三届八省区中学作文《八骏杯》大赛优秀奖。2010年,这名学生以优异的蒙语文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每当教师节来临,这名学生都会发短信送上祝福并称乌兰为“老师妈妈”。
帮助学困生重燃希望之火
2006年,因教务工作繁忙,乌兰不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她认真履行学校安排的副班主任职责,积极配合班主任了解学生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他们上活动课,开展专题班会等活动。她十分留意班级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每逢“六一” 或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乌兰总是积极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还常常为学生买饮料、雪糕等,为学生创造快乐。
像这样的事,在乌兰执教的这些年里数不胜数。2006年6月,她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家境特别贫困,在中考报名时,由于没钱交付报名费,准备放弃学业。乌兰得知此事后,为其交付了报名费,并鼓励道:“努力学习,有困难老师为你想办法。”2013年4月,她所教的毕业班级一位学生突发阑尾炎,当时已是晚上9点,乌兰急忙带着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送到他奶奶家,看到家中只有老奶奶一人不方便照顾孩子,她不忍心回家,一直陪着该生直到深夜12点。孩子病情好转后,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乌兰就是这样,用几十年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用爱心温暖着、帮助着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爱心回报: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届学生的祝福与问候。孩子们视乌兰为母亲,在信中说:“老师,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给予我的恩惠!”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如此懂事、有出息,乌兰既兴奋又激动,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她任教的25年里,她多次荣获旗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奖励。她的付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人士、学生及家长的一致称赞。乌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同时,也不放弃刻苦学习,她编写的初中《蒙古语法手册》在多所中学被采用。她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进取、不断开拓。2007年、2010年被评为盟级蒙语文课程改革优秀指导教师。但在成绩面前,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一直拼搏在教学一线。每当说起这些,她仅仅是淡淡一笑说:“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人应该干什么都要干出点样子来„„”这不仅是乌兰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她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仲威平
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
——记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教师仲威平
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每天骑车近20公里,往返在乡间小路上,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骑坏了4辆自行车。
——题记
小兴安岭南麓座落着一个普通的小村——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这里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师,在“一人一校”的状况下,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个寒来暑往,每天上下班近20公里乡村土路,十余名的孩子造就了一个甘守寂寞、甘愿奉献,尽心竭力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她的名字叫仲威平。
今年49岁的仲威平,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便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兰河教学点担任教师。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为了不让孩
子们失学,仲威平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在乡间小路上。有人计算过,20多年来仲威平走过了近10万公里“送学”路。
舍不得这些学生
1998年,铁力市撤并兰河小学,可当时学校里还有8名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单亲、智障等原因无法转学,面临辍学。兰河小学最终被保留为教学点,但没有老师愿意留在这苦地方。“我留下来吧”,已在这所学校任教10年的仲威平一句淡淡的承诺,让自己一留又是十多年。 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教室内,一个人撑起了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为把孩子们教好,她常常备课到深夜,逐步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仲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和科学,甚至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由她一个人承担。课桌前,坐着高矮分明的8个学生。从工整的板书上可以看出,这堂课是一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和学前班算术。仲威平没有任何提示,像变戏法似的转换5个班级的授课内容,学生们步步紧跟,秩序井然。
仲威平守着这个教学点,既当老师,又是勤杂工,锄草、烧炉子、钉窗户,她都自己干了。
一个冬天的早上,外面下着大雪,无法骑车,仲威平一路小跑,花了两个多小时赶到了学校,只见学生们站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她,“你说过,天上下刀子你也要来教我们,所以我们就在这儿等着。”
每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白天还是一片泥泞的土路,到了晚上就冻成一条条冰棱,骑着自行车的仲威平经常会摔倒。严重时,还会连人带车一起滚到路基下,车被摔坏,脸被刮破。为此,仲威平的包里每天都会装着螺丝刀、钳子、气门芯,有了这些,就不怕车子出故障。
一个夏日,仲威平骑车骑到半路,突然下起了暴雨。身上的雨披根本无济于事,到了学校,仲威平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她只好让学生到教室外等一会儿,把衣裤脱下来拧拧雨水再重新穿上。没过多久,仲威平就冻得浑身发抖。中午放学,五年级的谢颖发现仲威平带来的馒头被雨浇成了一堆碎末,回家后让奶奶为仲威平烙饼。看着谢颖顶着雨送来的两张饼,仲威平热泪盈眶。“说实话,20多年的工作中,什么苦和累都难不倒我,我从没流过一滴泪。可是学生对我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在这20多年里,不仅是路途的艰辛,还有许多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她遇到过很多困难,可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总是毅然决然地迈出家门。她的信念是: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其实离仲威平家不到两里地就有小学,20多年里,她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总是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用母爱温暖学生
在仲老师的学生当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的母亲智障,说话口齿不清,父亲患脉管炎,走路十分困难,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到了13岁这位同学才上小学一年级,在仲老师慈母般的关怀下,他坚持读完了小学四年级。2009年8月,17岁的他到修理部当学徒去了,临走时,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眼含着感激的泪花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是您教会我认字了。”
仲老师班上五年级的两个女同学都是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生活十分艰难,她们把老师当成了妈妈。
还有位12岁姓庞的学生,是个智障孩子,一年级念了两年,二年级念了3年,光小学就念了10年。仲威平从没放弃过他,不会就反复教。如今,庞同学己经能流利地背出“小九九”了。
每学期开学,仲威平都会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缝了补丁,鞋都露出了脚趾头,仲威平就从家里带来衣物和鞋。
她教过的一位姓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赴德国进修,学成归国后,急于要看望教他的仲
„„
葛华钦,年届六十,清秀儒雅,有浓厚的悲悯和大爱情怀,似为特教而生而活。他是溧水特教事业的开拓者,是特教战线耕耘不辍的“老黄牛”。他带领溧水特教人用信仰书写了溧水特校的一部辉煌发展史,用大爱创造了残疾人头顶的一片蓝天。
做完整、优质的教育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曾经,他走进一个聋哑孩子的家,那是一间废旧的小厂房,屋内抬头就能看到天空,靠门的地方是泥砖砌成的土灶,灶上面吊着几个化肥袋拼成的“隔尘罩”,厚厚的尘土将“隔尘罩”压成了漏斗状,床边还有一只老母鸡孵着小鸡,一只老鹅孵着小鹅,一条狗在看护„„“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他说。
1986年,当听到南京要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县创办一批聋哑学校时,任教于普教的葛华钦毅然报了名。当时学校有意提拔他做副校长,他婉拒了;面对全家一致的反对,他耐心解释,说服了家人。
没有校舍,他向乡中心校借了一间会议室当教室,借两间房屋做学生宿舍;没有教材,他和同事跑到上海买聋哑教材,手提肩扛地运回来;没有学生,他蹬着着自行车在全县16个乡镇走村串户。10月中旬,仅有18名聋哑学生的溧水县聋哑学校正式开学了,当时葛华钦32岁,加上他,学校共3名教师。葛华钦和同事们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爹妈,早早晚晚当保姆。睡前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半夜要起来给孩子掖被角,要给生病的学生按时喂药,学生身体不适,来不及通知家长,要及时送医院陪护就诊。
开学第一天,葛华钦照例挨个叫醒学生起床晨练,有个叫杨杨(化名)的学生始终捂着被子不肯起床。葛华钦轻轻掀开被子,被窝里赫然是一摊大便。自责、怜爱,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他和蔼地用手语示意告诉他不要怕,没关系,并拿来自己的衣裤,帮杨杨换上,悄无声息地把脏了的衣裤、被褥清洗干净„„
聋哑孩子有学上了,可同样是残疾的智障孩子呢?“他们也是人,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啊!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葛华钦决定招收智障孩子!1997年春天,学校搬迁到了溧水县城,在招收听障学生的基础上增设了培智部,招收智障孩子入学,学校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雷(化名),16岁报名上小学一年级。当时葛华钦很为难:收,年龄太大了;不收,这个孩子就废掉了。思来想去,葛华钦还是“违反”招生规定给收下了。张雷上完小学五年级已是20周岁,葛华钦直接把他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综合班(即年龄较大的班级)接受技能培训。患有脑瘫的经明、智力障碍的罗兵(化名)、张雷等都是第一届培智部学生,经过学校的教育培训后,他们不仅能实现生活自理,还熟练掌握了许多专业的种植、养殖技术。 在一般人眼里,对那些残疾孩子,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当真,有饭吃、不出事就行。“特校也是学校,要像模像样搞教学,要讲成绩,要讲质量,要对学生负责”,葛华钦说,“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聋部初中毕业生每年都百分之百升入聋人高中、南京特教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高一级学校。 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溧水特校的办学理念非常高位和大气:“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校长,我不想干坏事,但我要吃饭,我的小孩要上幼儿园没钱„„。”2000年,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由于社会抱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自食其力。“农村特殊教育如果这样办下去,不但发展不了,也很困难。”葛华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葛华钦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自加压力,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经历多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经过多次深入调查论证,葛华钦做出决定:学校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创办实验基地,让残障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劳技技能培训,
为残疾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这是溧水特校的二次创业,这是特殊教育的大胆探索!
2001年2月,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那里,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不见人烟,方圆两公里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在这里,葛华钦和他的同事们要用双手开创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基地建设之初,三尺讲台之外,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华钦和老师们的日常装备。他带着全校27名教师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6亩土地。以往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现在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除草,治虫,施肥,下秧,栽秧,挑粪水,割稻子,运稻草,在葡萄园里挖洞,埋杆子,拉铁丝„„无所不干,无所不能。
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千多平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已有20多个本校毕业生在此就业,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每个月都能领到全额的生活补助,并享有五项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累赘,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拥有了喜欢的职业,更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特教事业永远都是“进行时”
望着满山葱翠,葛华钦并不满足,他有一个目标:让已经毕业在基地工作的残障孩子们的工资水平达到甚至高于溧水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葛华钦却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牡丹节期间,每人15元的门票,估算每天几千人的客流量,就有近几百万的门票和基地产品销售收入;等到2016年,溧水通上轻轨,基地所在的新城规划区开发后,会有更多南京市区的市民来参观游览,基地效益将会更好。
由于溧水城市建设规划,溧水特校教学区和基地正面临搬迁,意味着学校即将迎来第三次创业。对此,葛华钦思路很清晰:一是这里的教育、培训和就业要实现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过渡;二是让每个人对未来有希望,各类学生有不同的出路。他说,我们将帮助听障学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鼓励帮助中、轻度智障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去社会就业,主动融入社会;鼓励毕业生与父母一同创业;把暂无就业方向或创业困难的毕业生留在基地边就业边学技能,为创业做好准备;鼓励毕业生走上社会自主创业,毕业生能力暂时不足的,三四年内,五项保险学校替他们交;学校以市场最高价收购或代销他们生产的产品;帮助低息贷款;协调地方政府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助其创业。
“我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
二十八年路漫漫,葛华钦怀抱对特教事业的忠诚,对残疾孩子的真爱,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他的“业”,更敬重他的“德”。
2000年,葛华钦被评为南京市劳模,县总工会的负责同志将市政府的2000元奖金送到学校,而他却交到了会计室。他将上级奖给的几百上千奖金换成一张票据何止一次!
那年,县教委建教师公寓,按规定分给他一套,学校教师以后有条件再解决。他一听,表示宁愿自己不要这套住房,也要设法解决教师的住宅问题,他多方筹资,疏通关系,又发动职工集资,终于使17户无房和租房住的教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基地建设初期,每个大年三十晚上,总是葛华钦在基地通宵值班,他要陪坚守岗位的残疾工人共度除夕。怕父亲孤单,在外读书放寒假回来的儿子就在基地陪着父亲。每逢大风大雨或大雪天气,不论白天和夜晚,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基地,查看这里的设施设备有无损坏,这里的工人是否安全,鱼池冲垮了没有,大棚吹坏了没有,鸡舍、羊圈压塌了没有„„如有情况发生,都要第一时间组织老师抢险救灾。
“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事。”面对一次次荣誉加身,葛华钦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仁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激,他说的最多也最朴素的一句话是:“谢谢,谢谢关心!”
(五)潘懋元
人不下鞍,马不停蹄
——记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
他15岁开始从教,在他近8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接受过他的恩泽的学生不计其数。他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将他的教育和办学思想付诸实践。他被誉为高教界的一代宗师。
——题记
潘懋元先生已逾90高龄,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学科研第一线,承担了饱满的教学工作任务,教书育人,爱生如子,被学生奉为“师父”、“师爷”;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亲身示范,被教师奉为人生楷模;探索中国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国内外高教界所重视,影响辐射海内外;敢为天下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中国高教界一代宗师。
敢为人先,开创学科领地
潘懋元先生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数十年间,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理念,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需,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做时代的先锋。潘懋元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1978年,潘懋元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一文中指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两篇论文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以科学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起到了启蒙和指导作用。1983年,潘懋元先生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二级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潘懋元先生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奔走,在他所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亲历亲为。与此同时,他把学术眼光投向全国,从全国的大局和学科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在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之后,潘懋元先生以远大的目光关注全国高等教育学和机构的建设、发展,并积极谋划和推动其他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教育学科内博士学位点建设竞争异常激烈,潘懋元先生凭借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智慧,有效促成了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并积极为它们创设良好的学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潘懋元先生特别关注我国青年博士生的成长,他在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论坛闭幕式上提出,作为国际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生论坛,为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博士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高等教育的希望在于参会的年轻的学者,尤其是在座的博士生们,应该时刻关注博士生的成长。
杏坛传道,三尺讲台育英才
潘懋元先生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倾其一生奉献给学生,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潘懋元先生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
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伴以满室茶香、咖啡香和各种点心,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双丰收,真正体现出了“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的沙龙学术原则。在潘懋元先生的率先垂范下,其他教授也纷纷开设了学术沙龙,成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一种宝贵的学术传统。
大德大爱,言传身教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每位学生眼中,潘懋元先生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潘懋元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是:“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
爱生如子是潘懋元先生一贯的作风。1999年,厦门遭遇特强台风。台风过后,大雨滂沱,校园内一片狼藉,为了不耽误上课,已79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赤着脚、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一位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正在他为住宿费一筹莫展的时候,却被告知,潘懋元先生已替他垫上住宿费;一些家在外地的学生,逢寒暑假回家时,总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潘懋元先生打来的长途电话,询问路上是否顺利;有地方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潘懋元先生总是询问那里的学生是否平安。从潘懋元先生身上的点点滴滴,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大爱,什么叫无私。
潘懋元先生一直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职业,他用自己深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的精神追求影响和教育着学生,他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独创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从中国首批高等教育学的硕士和博士到现在,他的学生中有多位大学校长、副校长;有些在教育部门身居要职;很多学生成为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有些学生担任高校教育研究院院长、高教所所长;有些学生担任高教研究杂志主编、副主编;有些学生分管高校规划处、教务处、社科处„„他们遍布全国各省市高校,还有的在大洋彼岸深造和工作。
今天,94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仍以他矍铄的精神和睿智的头脑在高等教育这块广袤的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这一他为之毕生奉献的事业。“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六)王祖德
农村中职谱青春
——记江西萍乡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王祖德
他是一名从事农村中职教育17年的耕耘者,凭着对农村中职教育的一片忠诚,凭着对山区学子的眷眷亲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奉献,他谱写出农村中职教育壮丽的诗篇。 ——题记
王祖德,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名班主任,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从教17年来,他坚持扎根农村职业教育,秉承“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的执着信念,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一直坚持平等待生,用家的方式创建了温馨的班集体,用爱的真诚感化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以人格力量成为欢迎型教师
王祖德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农村中职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常常告诫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也同样需要艰辛付出,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研究中。十几年来,他放弃了外出发展的好机会,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农村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他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他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观察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他以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问
题,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鲜活的知识和成才的本领,使学生自信、自立、成功成才。
他教育理论功底扎实,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亲切的讲述,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大家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王琢磨”,这饱含着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不懈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
他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的组织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剖析,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他讲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同时他在教学中不只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而是将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并告诉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会为以后哪些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脉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前途。培养什么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他反复琢磨的问题。
以特色教育成为育人型教师
曾经有老师向王祖德诉苦:学生德育工作真是烦人,有些事理吧,昨天才找某某学生谈过话,今天又重犯,唉!„„王祖德何尝没有这种苦衷?俗话说“久病成医”,办法总比困难多!王祖德久经苦熬,提出“建立学生德育银行”模式。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有时“好了伤疤忘了痛”,甚至“伤疤未好也会忘了痛”,怎么不会出现“重蹈覆辙”的烦心事?王祖德认为,除了苦口婆心的言语提醒,更需要“纸墨笔载”的“明白告知”!为此,他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一个“德育银行”,准备了两张“信用卡”,以100分为准入“存款”,一张“明卡”张贴于教室墙壁上,上面“纸墨笔载”其德育银行的借支收入,一张“暗卡”在学校网站“德育银行”平台上,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进入查询。
学校德育工作已经进入全员化。对此,青年教师小刘体会最深。刚走上讲坛的他,担任了班主任。年轻人血气方刚,他从“严”字入手,以严格的班规班纪管理着学生。开始两周,班上确实太平无事,风平浪静。一两个“出头鸟”也被他“弹”压下去。正有些沾沾自喜的小刘怎么也没有想到,学校的一次民意测试,将他的自我感觉良好推向“谷底”:他的班主任工作满意率居然是全校倒数第一。面对这样的班级,小刘苦恼不已。他找到王祖德诉苦。王祖德听完之后,为他“把脉”:“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怎能一刀切?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啊!”之后,小刘按照王祖德指点的“几招功夫”,潜心学生德育工作,渐渐扭转了自己在学生中的不良印象,为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小刘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德育工作的神奇魅力。
王祖德独创了“1分钟德育”和“德育银行”等教育工作模式,形成了真心、真诚、真情的“三真”,爱心、热心、耐心“三心”,以及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处世“三会”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工作体系,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以无私奉献成为亲友型教师
连续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连续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色成绩,王祖德对教育工作研究由自发逐步走向自觉,由零星的经验总结走向独具特色的理论升华。他研究出了学校教育工作“四五三实施策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王祖德率先在班上成立了业余篮球队、武术队、围棋兴趣小组等,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学生过得充实愉快,体会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春暖花开之时,带领学生前往风景名胜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异„„寓教于乐,润物无声。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和见习实践,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愉快了,忧郁颓废的情绪不见了,莫名的伤感也少了,抱怨厌学的苗头消失了。
在王祖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汽车模型,那是他的学生小兵赠送的。小兵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穷,个子矮小,在同学面前常常自卑。有一次在学校后山散步,看着各色鲜花,王祖德指着一朵开得很鲜艳的大花说:“那朵花漂亮,摘下来吧!”小兵摇摇手说:“那是牛屎花,闻了会头晕。”王祖德笑了笑说:“你看它长得又大又红啊!”“老师,那一片金黄色的花才是好花,叫金银花。”王祖德反问道:“不会吧?它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而且又小又瘦。”“不要看它小,可有大作用,能清热解毒。”王祖德见机行事,对小兵说出了心里话:“是啊,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照样能盛开香艳的花朵;即使再弱小的个体,也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小兵听了会心地笑了,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从此,他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成为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到广西桂林某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不到3年,年纪轻轻勤奋努力的他就成了总代理。小兵在给王老师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昨天的小小金银花终于长大了。衷心地感谢王老师您的教诲!”。
在王祖德的学生中,类似小兵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祖德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仅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用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王祖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说“德育银行”的诞生得感谢一个曾经是“问题少年”的学生。三年的时光,他们互相对抗着、改变着、支持着。最终互相感谢着,互相尊重着。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王祖德的育人事迹已经在学校开花结果。他的感人事迹默默地在大山中传播着、流淌着,熏陶着一届又一届学子们,感染着身边每一位老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老师们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育人故事,浓浓的师生情让青春在爱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让这不起眼的农村中职学校在爱的雨露中开得更加灿烂。
(七)陆繁伟
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记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23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000元捐款,陆繁伟怀着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热爱,在贫穷的山沟沟里给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温房。他如同大山中闪亮的明星,为山区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题记
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较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偏居沂蒙山区一隅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
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想方设法关爱留守儿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放心„„ 这些年来,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2000多元„„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介绍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徐庄镇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勤学,练就献身教育的本领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已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
为了圆好这个梦,他踏上了一条艰难跋涉之路。
求知若渴的陆繁伟勤学好问,请人辅导,不断练习备课授课。经过不懈努力,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人生路上又一次扬帆起航。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并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不断钻研教学教法。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了教好孩子,他多次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求帮助。
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给学校带来满园的芬芳。2000年,在宋庄小学执教期间,陆繁伟班上的38名学生中有35人考入全区重点中学。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山区引起了巨大轰动。2001年,镇上又把他调回共青希望小学任教导主任,次年又任命他为建银希望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领导的信任,给了他施展才能的更大平台和空间。陆繁伟到这所全镇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仅仅一年,硬是把学校教学质量从全镇倒数第一提升到正数第一。
苦干,树立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一次经历让陆繁伟终身难忘。
有一天,他正在上课时,狂风大作,突降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瞬间砸在了头顶上的三间石墙瓦房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
“晴天太阳晒,雨天雨水淋。”陆繁伟回忆说,师生们只能这样凑合着上课。事后,他多次找村里,但由于没钱修只好作罢。
孩子们眼中的渴求,让陆繁伟决定自寻办法。
陆繁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商量,把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崔虎峪村决定利用村西废弃坑塘重建学校。此处高低不平,陆繁伟主动接下了平整场地的任务。
每天放学后,陆繁伟自己动手,用洋镐刨开山石,用地排车运往坑底,削高填洼。场地整平后,陆繁伟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拉来山石,建设院墙。每天运石6趟,风雨无阻,连续拉了10多天,手上都磨出了血口子。
在他的带动下,不久,一座两层教学楼便在崔虎峪村拔地而起,也成为枣庄市山区农村第一座简小(1—3年级)教学楼。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的外地工匠,工匠预算费用开出了15000元的价格。
“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退走了工匠。随后,他偷偷学习熬制原料的工艺,并了解工匠从何处进货。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本人从事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没有去公立医院就诊,而是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 “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想起这些,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时,陆繁伟就回到了学校。他盘算着如何提升教学条件。
针对农村山石土木随处都是的实际,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自己的兴趣小组。
很快,奇石搜集与审美课程研究兴趣小组便成立了。他制定了《奇石探索与审美》课程研究方案,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中、高年级则选奇石爱好者组成课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鉴别的本领,如奇石的分类、奇石鉴赏、收藏与鉴识、奇石配座、文化追溯等等。
奇石爱好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野外搜集奇石作品,并在长期的摸索
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编写了《奇石搜集与审美》校本教材。小桥流水,鱼戏花间,柳丝飘舞,奇石吟唱,奇石园林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组织学生进行根雕制作、奇石的收集与审美的基础上,学校进而又开拓了彩泥画特色课程,并编制了《彩泥画研究》。目前,已有120多名同学参加该活动,制作彩泥画360多幅。 一枝引得百花开。在组建根雕、奇石、彩泥小组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许多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等。
四年级(1)班的“我和家乡手拉手”社团举办了《我是小作家》作文大赛。学生们把在根雕制作、奇石搜集等方面获得的经历、感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彩泥画制作在区、市中小学生科技成果展览大会上一展风采,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原来流失的学生也都重新返回了校园,附近的部分小学生也慕名前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学习。在控制辍学率方面,该校一直走在山亭区前列。
关爱,注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顾,情感缺乏沟通,学习上缺乏指导,沉迷于电脑游戏,完不成作业;行为上缺乏引导,个人问题严重,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了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手工制作、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每个兴趣小组设有单独的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少年宫志愿者。
现在,每逢周末周日和节假日,全镇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纷纷来到共青希望学校乡村少年宫,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唱歌、绘画,或下棋、打球,并通过QQ 视频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见面”对话。
看到在这里无比开心的孩子们,尝到甜头的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全部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了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留守儿童来到少年宫活动,人们不仅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姿、灿烂的笑脸,更能欣慰地看到他们精神的收获和变化。
在徐庄少年宫,这些留守儿童的特长和学业成绩,得到充分的培养、发展和提高。丰富的活动消除了他们精神的空虚,充实的生活也挤掉了他们与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接触沾染的空间,避免了他们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的形成,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劳务输出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寒暑沧桑,几度风雨。陆繁伟矢志不移描绘春蚕情愫,满腔热忱诠释红烛意义。他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了一片光明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八)张国伟
科学巨子 师生楷模
——记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龄不是科研的界限,专注和敬业是有所成就的法宝。老一辈的科学家用自己对祖国的爱、对科学的探索、对事业的执着赢得了晚辈的敬仰,也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题记
53年,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一位科学家始终如一的坚守和忠诚。在坚守中,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成就了他人的辉煌;在忠诚中,他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更树立了精神的坐标。
张国伟教授从事地质教育事业迄今已有53个年头。53年来, 他忘我地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治学严谨,桃李芬芳
50多年来,张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 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好评。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特别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找出适宜学生的路子。
每一次上课都精心准备,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原本枯燥的难教难学的课程,经他的讲述之后就变得生动。他上课生动幽默,信息量大,学生都爱听,认为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学越爱学。为了能够听他的课,学生都争着抢占好座位。尤其是他的报告和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气氛十分热烈。
张国伟认为,科学事业的成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执着努力才可达到。为此,他在硕士、博士生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指出,导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与道德的素质,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导师要尽快把青年人才带起来、推上去,并要使他们真正懂得学科的发展。他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为研究生进入科学前沿提供了机会。他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他独具慧眼,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他的一位博士生说:导师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又要有重点、中心,我们不知道“博”是什么程度?后来知道他有两吨存书,他以不同的方式都看过,我们敬佩得五体投地,决心一定要像他一样多读书、做好研究。
虽然在学业上是典型的严师,但生活中的张教授却很有亲和力,他经常同研究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甚至婚恋家庭状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确实找到了一位发自内心喜欢、敬重的专业导师,来到了一个团结和谐的研究群体。在这样的环境激励下,这些学生无不学有所成。
张教授指导培养了硕士生27名、博士生26名、博士后10名,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杰青、长江学者等。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带出了一支学科配套、富有朝气的研究团队。
野外考察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张国伟院士特别注重在此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认识到,必须充分重视客观实际,这是地质科学研究的源泉。他在实践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业兴趣,使学生会观察会思考,提出、思考、解决问题。在实习过程中他坚持与学生一道东奔西走,同吃同住。学生出野外实习,往往嫌苦嫌累,不愿多待。但与张老师一起外出的学生从来不叫苦叫累,主动要求延长时间,多承担任务。学生说:张老师在野外比我们年轻人走得都多都快,那都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用好专业,走上科学探索研究创造的道路,这就是张国伟院士寓育人于教书之中的效应。
科研领域,硕果累累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年轻气盛的张国伟一毕业就开始涉足“家门口”秦岭造山带的研究了。
10年间,他带领学生前后多次穿越秦岭,其中数千公里完全是徒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秦岭的沟沟岔岔。无怪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国伟具有准确无误说出某某地质现象在哪条沟、拐几道弯的一颗核桃树下的本事。
70年代中后期,张国伟参加国家重大项目“富铁会战”研究,并取得突破性发现。在198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前寒武纪地质研讨会”上,他做的“河南中部晚太古代地壳的构成及其演化”报告引起轰动。
1992年,张国伟作为项目主持人,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1992-1997),在地质界引起很大震动。此项研究
提出的新观点、新造山模式,获得了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此后,张国伟相继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建立了现今秦岭“两带三块”的构造格架;倾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出版,已成为秦岭研究一部经典巨著,产生广泛科学影响。
随后,年近古稀的他决计南下,组织全国16个单位150余位科学家和研究者,研究我国华南大陆构造问题。通过三年多夜以继日的大量实际调研,华南大陆构造新的学术思想初步构成,目前研究还正在深入进行中。
张国伟还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矿、中石油、中石化、冶金等部门研究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多次应邀到美、英、瑞士等多国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对世界主要造山带阿尔卑斯、中欧海西带等造山带进行考察,并广泛进行国内华北、青藏高原等造山带及相关盆地的综合考察研究。在造山带与盆地、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系统科学成就。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和中英文版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各1套(包括合作),主编各类构造图件20多幅,完成研究报告20余份。
目前张国伟院士正协同主持负责“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带领全国十余所院校研究单位和杰青为主组成的研究人员进行我国大陆构造战略发展研讨。 培育人才,带出团队
张国伟院士不仅对学生培养极其负责,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始终认为青年教师是高教事业发展的未来,对高等教育关系重大,所以他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常抓不懈。
他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给年轻人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堪称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他认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搞好教学,做有素质有学问的合格教师,而另一方面,要教好学必须要有好的学问,这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提高充实、搞活教学。
有时有的青年教师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任务重,但一看到张院士的工作量时,都会感叹他就是自己心中的高山与大海。他超常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地矿、冶金等部门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承担着多名研究生与博士后的指导工作,担任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地矿部等部门重要项目评审及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要学术刊物论文评审等繁多任务,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等。
这么多的工作和事情,一个70多岁的人是如何撑得起的,又哪来这么多的时间?答案是他从来不分节日假日和周末,只能挤去他的休息时间。这正应了他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张国伟院士不仅把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更重要的是把他的学术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青年一代,培养一批创新人才,构建了以中青年人才为骨干、拼搏于科学前沿、创新发展的西北大学造山带与大陆构造研究团队,使得科学研究后继有人。
人格魅力,感染师生
张国伟院士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也是一位老党员,他常说:“作为教师,为人师表重在身教。”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长期以来他虽然异常繁忙,但他一直时时关注国家大事、国内外发展,操心国家改革开放发展,思想永葆青春。
他认为做为一名教师,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大气包容、工作踏实、奋发进取、真诚可信,这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正因为这样,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学者专家,尤其青年人,都愿意与他接触、交流、合作和共事研究。
张国伟院士对大事注重关心,在日常工作中也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平等待人,比如给学
生回电话信息,无论认识不认识,只要给他发信息的学生,张院士都会认真回复。
博士生谢晋强说自己由于开题的事情特别迷茫的时候,就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张老师发了个信息,张老师马上就回电话来,给他一步步分析论文,帮助他聚焦论文的方向,整整说了一个小时,而他后来才知道其实张老师正在去机场的路上。
作为一名老教师、老院士,在学校每一次举行开学、毕业典礼时,他都会认真准备给学生的讲话,每次讲话都透着浓浓的真情厚意,透着他对人类、对社会、对祖国、对科学、对地质事业的深情与无限热爱。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张院士因为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生病住院,但是在住院期间,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看到病床上到处堆的都是文件和资料。他还记着吩咐出野外的带队老师如何安排行程路线,注意事项是什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等等。 在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勤奋严谨;做学问,要求实、扎实,抓前沿、求创新;做教师,要以身作则,有真才实学。
张教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大家一致说:只有像他这样才能做好教师,做好创造性科学研究,才能成为科学巨子、师生楷模。
(九)吕杰
研教共进争一流 专注育人赛须眉
——记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
她如星辰,远观是一盏引路的灯,近看是一团燃烧的火;她如百合,绽开是一朵飘香的花,凝聚是一枚含笑的果。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焊接的钢铁世界里,她散发出柔软的芬芳,沁人心脾。
——题记
作为酒钢(集团)公司目前唯一的女焊接高级技师,吕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代表甘肃省参加过各类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了很多荣誉:2004年11月在参加甘肃省青工技术比武中,她以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在来自全省的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个人第一名,并荣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之后她还获得过“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以高技能修身养性,以精技术传道解惑
吕杰非常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多项技术。先后考取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书、焊工技师证书、焊工高级技师证书。 她能够完成气焊(气割)、等离子切割、CO2气保焊、氩弧焊、自保护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的培训。她积极开展实训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广焊接新技术、新工艺。
她带领大家取得多项教学改革成果。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她在一些课程上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实行大胆的改革,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从课程开始的感性认识训练到提供进行创新性设计条件的系统化的实训平台,她十分重视将教改成果应用推广到教学工作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吕杰主要承担焊接专业《焊接生产实习》、《焊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实习的指导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写工作。近五年来,完成4500课时,参与培养人才3500人次,她还承担了《焊接实训大纲》、《焊接技师精品课》、《焊接技术》等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制作了氩弧焊课件、CO2气保焊课件、埋弧焊课件等。
她负责焊接检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并承担了焊接检验、射线探伤检验等试验任务,为焊接技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并先后主持《双丝埋弧焊在风电行业的推广与应用》、《等离子切割试板定位先进操作法》等科研项目,通过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验收,参与甘肃冶金技师学院技师精品课的开发。
丹心一片育桃李,硕果累累散芬芳
她为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周边企业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吕杰认为,一个人的技能再高超,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也是极其有限的。她以前是怀揣对社会的感恩在努力工作,现在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栋梁之材。自任教以来,每天都能在弥漫着焊接烟尘的实训车间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和参加大赛的成功经验悉心总结,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重视,四个环节”,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重视发现学员技术特长并总结推广、重视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过程中因材施教、重视“焊接文化”在枯燥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规范工艺讲解环节、完美表演示范环节、加强巡回指导环节、总结教学反馈环节。
焊缝质量是焊接操作的生命线,一切技能提升均以焊缝质量的合格为前提,同时,吕杰注意到焊接姿态在焊接操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焊工过度溶池的可达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焊缝质量。因此,她将学生体能训练揉合到技能提升过程中,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练习各种焊接姿态的同时,身体的平衡性和舒展性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焊接环境提供了前提保障。
面对差异性较大的学生,吕杰因材施教,共性学生共同培养,个性学生个别培养,提升了培训效率,缩短了技能达标周期,节约了实训成本。
与此同时,吕杰擅长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达标训练、提升训练,创造比赛气氛等手段使学生目标性地进行训练。
焊接技能训练是一个相对枯燥和艰辛的过程。吕杰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形成和注重“焊接文化”的渲染,凭借自己精湛和完美的示范,落落大方的示范动作,舒展美观的运条方式,行云流水的焊接环节,一件件工艺品般的焊缝呈现在学生面前。
她提出“焊缝外观和质量美学”的焊接文化,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将枯燥乏味的训练变成了追求卓越的享受过程。
近3年来,吕杰指导培训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326人,学员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项目近1000项,学员持证率100%,项目合格率98%,均满足《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要求。指导培训学生学员近400人,其中中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95%,高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88%,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合格率65%。选拔并指导省级、国家级焊接比武大赛人员20余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所在的培训班被业内人士称为“劳模班”。
技术攻关展特长,心怀感恩报社会
吕杰认为,没有师傅教、领导带、众人扶、亲人帮,自己将一事无成。如果没有酒钢这片热土、没有甘肃冶金高级技术学院这片天地,也不会有她这棵小草。在诸多荣誉面前,她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恩和责任。
多年来,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有单位和企业前来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在2003年炼铁2#高炉水冷壁检修中,为解决铜管与铜管、铜管与炉皮的异种金属焊接,吕杰积极查阅资料、请教同行,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铜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难题,为提前7小时完成系统检修创造了条件,为公司创效60多万元,同时也填补了酒钢集团公司焊接领域中铜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空白。
2009年,天风不锈钢公司热轧分厂POMINI 磨床铸钢材质的辊颈支架托瓦安装框题发生开裂,如果继续使用很可能由于辊轮破坏离心而发生安全事故。面对更换设备成本太高(1800多万元),焊接性差的状况,吕杰根据材料和结构特点及使用要求,制定了一套裂缝修复的焊接工艺,修复一次成功并正常使用至今,避免了热轧一起待辊停产的严重事故,节约辊颈支架采购费用近100万元。
2012年3月底,翼钢公司1#高炉4带12#冷却壁进水管管根漏水,此部位为球磨铸铁和碳素钢异种金属连接处,在进行焊接时,焊接部位反复出现裂纹,直接影响生产。翼钢公司
向集团公司本部申请技术支持,吕杰被派往山西翼钢后,通过一次次研究论证后,采用热焊栽丝法成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为高炉整体年修赢得了时间。
2012年4月,耐火材料公司1000吨龙门式摩擦压力机由于长期承受动载,底座一支柱断裂,被迫停产。在更换设备成本高(一台设备500万元左右)、周期长,修复设备难度又高的情况下,耐材公司向技术学院申请技术支持。吕杰带领焊工考试中心人员一同进行现场勘查、制定焊接工艺、准备焊接材料及设备,利用双休日时间连续工作21小时,成功修复了摩擦压力机,获得了设备单位的高度赞扬。
教学,是吕杰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她精彩演绎着自己的教师生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铺就学生的成材之路,不仅解学生的学业之惑,还全心全意地解他们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教学中,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精心制定计划进度,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迅速提高。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她觉得自己既是快乐的园丁,又像一朵盛开的幽莲,把芳香弥散开去„„。
(十)陆苏新
教书的表率 育人的楷模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陆苏新
精神世界丰富,心中有爱,勇于突破,甘为人梯,一切都集合成优秀的品质,成为他立体角色的每一个侧面,又成为他担当社会责任、努力进取前行的源头活水。他的世界,一步一阶,攀登着教师这座高峰。
——题记
他,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的是“真诚、宽容、睿智、进取、可信”,通体洋溢着无法掩盖的魅力;他那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学识,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为他铺就了辉煌的底色。
他的诸多荣誉让人折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的事迹曾被《新疆教育报》等各种媒体报道,他被载入《科学中国人丛书、中国专家人才库》第七卷„„
然而,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事业的执著是他的信仰,为学生的成才、教师价值的实现提供机会是他的追求。他崇尚在精神生命的新陈代谢中不断地生成,用一生的精力凿一口教书育人的深井——他就是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的陆苏新老师。
“他是一位精神的富翁”
师德的基础是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信念,是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陆苏新的人生信条是:做一个好老师,使自己的生活有重心、对社会有贡献、生命更有价值。因而在这纯洁、坚定的信念感召下,他耕耘着、奋进着,无怨无悔,他是一位精神的富翁。
36年的教学生涯中,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等工作20年,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16年,任高级教师16年。他具有高尚的育人本领和超群的教学艺术水平。他的教法学生喜欢,同行佩服。看他的板书更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他总是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个学生乃至每本作业,从不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抓好每个知识点的落实和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
多年来,他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他把学习当作了最佳的营养剂,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有的只是厚厚的学习笔记和收集的各种资料。2002年被调入五家渠一中后,更是用自己的师德风范感染着身边的教师。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职务,工作量年年超负荷,他从无任何怨言,而是默默的工作着,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可以说,他是教学的骨干、育人的楷模。
“他是一位爱的使者”
1978年7月, 陆苏新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从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通过考试他以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被录用,留校任教。后来,新湖南山煤矿筹建初中却一直没有人去,他便主动要
求到新湖最艰苦的山区煤矿去教学。
学校教师不足,他一个人担任了初中三个年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重要科目的教学工作,每天上课达8节。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就这样他在少数民族地区煤矿一工作就是5年,直到煤矿破产,他才被调离到团场学校任教。
这期间,虽然山区煤矿条件艰苦,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超乎人的想象,但他工作的热情依然高涨,教学成绩一点都不差。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教育事业之中。山区缺菜,生活上每天只能是玉米糊、面疙瘩,还得自己动手做饭,难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上山挖贝母,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在实践中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用心引导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在他的教导下,每年都有一到两名学生在地区高中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使得山区煤矿的孩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高中,无一人留下,其中还有30%的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孩子。矿上的家长都说组织上给他们派来了一个好老师,是他们一辈子的福,为我们煤矿工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山下的人都说,山沟里真的飞出了“金凤凰”。
作为班主任,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一定先做到。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校,又最后一个离开。学生生活有困难,他便拿出自己积攒的钱为孩子们救急。他班上有位同学患上了白血病,他便主动捐款等等,平凡之处,师生情深。 有社会担当,发自内心关爱学生,十多年,他确确实实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他是一名出色的老师”
师德的魅力在于对治学境界的追求。陆苏新正是在教育的实践中,展现这一师德魅力。他在事业上已经取得很丰厚的成绩,可是他很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有永恒的丰碑,时代的进步会抹平过去的建树,只有时时求进、日日求新,才是“凿井”的真谛。
他被调入学校教研室担任主任职务后,便开始了教育科研这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路,在科研领域开辟新路。从那一刻起,他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汗水,品尝比一般人更多的艰辛。为了寻找一个理论支点,为了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常常挑灯夜战,上网查找资料,直至黎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追求的科研境界。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他经常和同行们一起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交流,热情地帮助年青教师成长。在他的亲自帮助指导下,许多年青教师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学“把关教师”。
他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伊犁教育学院学报》上,并获一等奖。他带领学校数学课题组22人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成果得到了全国数学界著名专家的肯定。目前,他主持的3个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也已结题,均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他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体系的创建”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此外,每学期都向全校教师做课题研究培训讲座。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已承担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8个,校级课题50多个。
他在数学教学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多年来,在《数学学习报》、《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奖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5篇并被各种优秀论文集收编。另外,参与编著数学专业书籍四部。他的这些论文的发表和书籍的出版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
“他是教师忠实的公仆”
多年来,每学期开学,陆苏新都要组织召开各学部教研组长会议,共商开展教研活动的具体思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这已成了他的习惯。
作为教研员,他年年都要听课120多节。他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重心,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全校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优课比赛、教学开放周活动、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送课下团场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他的影响下,教师们在国内各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参加各种讲课比赛、课件评比等
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老师们坚持每年编辑一期《优秀论文集》,每月出一期《教研园地》。
在初中新课改实验中,他带领建立了一整套课改常规制度;在校本培训中,通过定期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写体会等形式,开展各种专题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有些甚至成了专家。
2007年5月以来,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担又压到了他的肩上,他先后为学校教师开办课改培训讲座累计达100多小时,编写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16个,印刷出版《高中新课程文件汇编》等达几百万字。2008年10月,又代表六师参加兵团高中课改检查工作,得到兵团高中课改办的好评,学校被自治区评为“课改先进学校。
为学校,为教师,陆苏新忙的不亦乐乎。也许,用“爱岗敬业、成绩卓著”并不能深刻地描绘陆苏新,因为他的事业是如此深遂,人格是如此有魅力。
他把事业看作是一种过程,一种追求,每天的点滴学习,每日些微浸润,日积月累,正不断壮大其生命的容量,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创造着自己,也创造着别人。他始终相信:收获属于勇于锤炼自我、突破自我、努力耕耘的人。
润物细无声
——我身边的师德故事
教师是最伟大、最神圣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教师也是最普遍的职业之一,在于教师的工作普通甚至琐碎,没有惊天动地,没有气吞山河,只是那么普普通通、平平常常。这就是我们教师的生活写照。然而就在这平淡、琐碎中,就在我的身边,涌现出感人的师德故事。
经历过高三才知道高三的时间有多紧,赶新课带旧课,奔毕业迎高考,加上原有的常规活动,高三生活可谓紧张极了。可就是在这样紧张的生活中,展现出了高三语文组那份厚重的宁静,润物细无声。
陶文老师,是我们组的灵魂,是学生崇拜的偶像,他那渊博的学识、扎实的知识功底、过硬的教学能力、勤勉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无一不使我们为之倾倒。这是陶老师最有魅力的地方,陶老师的课堂是丰富而又有味道的,陶老师在丰富的知识教学中,不失时机地“幽”他一“默”,即使学生紧绷的神经得到放松,又使学生在开怀大笑中接受知识,同学们亲切地称他为“陶大师”。同时陶老师有着高尚品德,有高尚的操守,有一身正气和傲然不俗的风骨,在教学工作中,陶老师主动承担了我们集备组的大部分工作,大到教学方向,小到学生日常的练习题,无不都是陶老师智慧的体现。处在这样紧张纷杂的环境中,陶老师却始终能够“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张宏梅老师,是学生心中的“女神”,又是良师益友。教学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帮助学生及时总结当堂所学知识,及时批改反馈,发现问题、随时解决。课堂上,柔声细语、抑扬顿挫、饱含激情,课间你又会看到张老师在和学生倾心交流,谈学习,更谈人生,在高三如此紧张的环境中,张老师却能独具匠心的引导学生,让学生张弛有度地学习,极大的缓解了学生的心理压力,深受学生的信赖。
池滢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丰富、工作一丝不苟的人,作为上届高三的优秀代表留任,有着优雅规范的言谈举止。她的课堂也是如此,规范、透彻、清晰。没有一句多余的话,每句话都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池老师并没有只把课堂当作传承知识的场所,更是把课堂当作师生交流思想感情、碰撞智慧火花、启迪智慧灵感的其乐融融的“磁场”。虽然刚刚接手新班不久,但却很快跟学生融为了一体。课下,时常看着她给学生辅导功课,那么耐心细致,那么不厌其烦。池老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每天都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一日一练,真正让学生人人有事做,堂堂有收获,把细微处做到了极致。
吕雪、闫宁、李颖老师,是我们组有朝气有活力的年轻教师,课堂上活力四射,让学生听得有味,又严慈相济,让学生确有收获。课下,跟学生谈笑风生,懂得如何尊重、理解和关爱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优势与潜力,为每个学生量体裁衣,设计模型,充电加油,描绘未来。课上课下在与学生互相切磋、互相勉励中建立起朋友般的深厚友谊。
高三语文组,有的是充满朝气的进取精神,有的是毫不懈怠的敬业精神。高三很忙,但是高三工作非常有序,忙而不乱。走进高三办公室,你能感觉到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本组老师的切磋是经常的,我们一起研究教材,研究习题,表现出良好的教研、合作氛围。每个人都在尽心尽力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又齐心协力、互助合作。
曾经以为,高尚的师德是惊天地、泣鬼神的,现在我想说高尚是朴素的,它不仅没有闪闪的金光,而且素的不着痕迹,就像春天的小雨,无声无息的飘落下来,滋润着学生的心,浸润着同事的心。现在我就工作在这些朴实、高尚的人们身边,他们的高尚的心成为阳光般的能源,营造出温暖和谐的氛围。他们用平凡书写伟大,用普通孕育崇高。这就是我身边的师德故事,润物细无声!
(三)语文组 毛茂
用心关爱学生
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是的,教育需要爱,唯有爱才能浇注出鲜艳的花朵。这
爱需要我们教师来付出,需要我们教师来传递。在我们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高二十四班的班主任雷惠芝老师是我们年轻教师非常尊敬的一位教师,平日里我们都亲切的叫她大姐。在这位大姐身上我们学习到了很多东西。对于同样是班主任的我来说,更多的就是如何关爱学生。
现在我们国际部每个班人数不多,二十几个学生,这个数字听起来让人会有好组织,好管理的印象,其实不然。这些孩子入学时成绩都很低,学习习惯不好,自律能力很差,可以说给我们班主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面对这样的情况,雷老师并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用她的爱心,细心的呵护他们。班里有个叫王某某的学生,因痴迷上网,总是旷课,学生和家长都非常着急。一次这个学生又去上网,很晚了还不回家,无奈家长拨通了雷老师的电话,不顾已是深夜,雷老师和家长一起开始穿梭在一家又一家网吧之间,终于找到了正在上网的学生,看到一脸焦急与疲惫的家长老师,孩子终于悔悟,不在到网吧上网,从这以后,同学老师们见到的是一个较以往有了很大改变的他。当我和雷老师谈起这件事的时候,我问她这是发生在什么时候的事?她淡淡的和我说,当时马上到秋天了,天气已经渐冷了。一旁的我不禁在心里想:“天气虽冷,怎么能敌的过老师对学生的爱呢?”
班里的李某某,因为父母离异,心灵上受到创伤,情绪极其低落,不愿意到学校来上课。这个孩子在所有的任课老师眼里都是一个特别有思想的孩子,看他这样的消沉下去,雷老师非常的心急,为了找回以前那个朝气蓬勃的他,雷老师多次到他的家中进行家访,与他谈心,与他的妈妈沟通。终于,这个孩子又回到课堂上,但是和以前相比有很大的差距,而且没过几天这个孩子又呆在家里不愿意上学了。这时,雷老师并没有就此放弃,她想孩子的心里一定是非常不好受的,让他一时改变过来是一件很难的事情,要对他有信心,相信他一定会战胜自己,于是雷老师又再次的来到这个学生的家中,多次的与他谈心,鼓励他。终于,老师同学们又再次在课堂里看见他,大家欣喜的发现以前的那个他又回来了。在教室里,看到充满自信又有活力的他,我想最幸福、最高兴的莫过于雷老师了。
想起一首歌《爱你等于爱自己》,用心爱我们的学生,我们赢得不只有学生的尊敬,更多的是教师这个神圣的职业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教师真的要从心里去爱他们的学生。
(四)数学组 崔艳
身边的感动
六年前,怀揣着美丽的梦想,我踏上这条充满希望的阳光之旅。漫漫长路,一路走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六年的辛勤耕耘,六年的默默守望,使我深深的喜爱着教师这一平凡而充实的职业。
然而,工作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班里淘气任性、不求上进、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自暴自弃的学生时常有之,他们常常使我头疼万分,不知所措。后来,是我身边的同事用他们高尚的师德感化了我。
王红老师是我们的集备组长,任务繁重,工作繁杂,她身上有作为教师的所有美德:“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她经常说“浇花浇根,育人育心”她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以温暖和尊重,真正的从心灵深处去感化和触动,这是王老师对教育对爱的诠释。她身体一直不好,却从来没有因此耽误学生哪怕一丁点的学习,从来没有给别人添一丁点儿麻烦。每次看到她强忍疼痛坚持给学生上课时,我总是觉得很心疼,我想只有把自己深沉的情感注入教育事业中才会有这样的奉献与牺牲吧。
蔡镇老师是我们组的核心人物,他的知识储备,经验积累,奉献精神,责任意识值得我去学习的。虽说他经验丰富,但是每节课在他眼里都是新的,都是零起点设计的,因此他的课常教常新,每一堂课都给人意想不到的创意,学生都说听蔡老师的课“是一种艺术的享受”。 钟鸣主任也是我们组的一员。他身兼数职,又要做领导工作,又要教课,可他总是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好像多少工作都难不倒他。不管有多忙,都能及时参与集备,而且还经常给我们一些好的指导与建议,他严谨的工作作风,扎实的教学风格,先进的教学理念都是值得我们去深入学习的。
张文澜老师温润如玉,总是不急不躁地面对一切,用老师的温柔引发出孩子们最善良的童心,表扬和鼓励培养着班级积极向上的风气。师爱是一种鼓励,她经常鼓励学生:“在我眼里,你们是最棒的,你们能行,一定能行”。老师的理解和鼓励,使学生扬起了自信的风帆,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在她身体极度虚弱的情况下,仍然坚持上课,带给我很多震撼与感动。 王晓霞老师认为:教育学生不仅要靠老师的说教,更要靠老师以身作则。老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言一笑,一举一动,对学生都是潜移默化的教育,忽视不得。因而,她非常注意规范自己的每一言行,任一举止。每次上课之前,她总要先将头发理齐,衣服理好,面带微笑地走进课堂。教学十几年,她从来没跟学生发过火,更没有大声呵斥过学生„„遇到一些淘气的学生惹她生了气,她就采取冷处理的方式,待自己冷静下来再解决。她说:“教师向学生发火,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是绝对不应该出现的。”“对学生要严格,但不是严厉。”她用全部的爱真心地耐心地走进学生,忧伤着学生的忧伤,快乐着学生的快乐,是学生最好的朋友和亲人,是学生喜爱的教师。
吕鹏老师肯吃苦,能钻研,心里想的最单纯,那就是学校、学生。每天她都是我们办公室来的最早的,又是走的最晚的,她以优秀的个人魅力与扎实的教学功底以及积极上进的精神影响着自己的学生。她关爱每一位学生,不让一位学生掉队,作为班主任,她深深的懂得教师的爱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是鼓励学生奋进的催化剂,是师生之间达到心灵相容的接触点。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她潜心研究班主任工作,摸索出了一套让学生“自尊、自爱、自制”的自主管理模式,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调皮捣蛋的后进生到了她手里,在她人格魅力的感染下,在正确而独特的教育方法引导下,都无一例外地转变为好学上进的学生。 孔子说过“德不孤,必有邻”,有这样一群播种太阳的人在身边,周围还有谁的的身上会没有阳光呢?正是他们至诚的师爱又唤回了我的工作激情和美好梦想。作为一名教师,我不再困惑,我亦心甘情愿。
后来,有一些朋友问我:“你的薪水高吗?你的待遇不错吧?”而我只是笑而不答。说起来,教师这份职业到底给了我什么?一份可以矜持的心态,一种相对安定的生活„„我也说不清楚。可是,我知道,身为一名教师,从此就有了一份以爱为主题的职业,爱别人,是一种发自灵魂的芬芳,一种深入骨髓的甜蜜,日子久了,它就会萦绕成一团幸福,紧紧裹住我的心灵。看着从自己手中放飞的希望在天空中勾画出一道道七彩虹,那将是我一生最幸福的时刻! 原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莲柯说过:“没有爱便没有教育。”冰心老师也说过:“有了爱,便有了一切; 有了爱,才有教育的先机。”教育事业是爱心的事业。虽然注定了清贫,注定了平淡,但无悔于我的生命,无悔于我的选择!无悔于我的青春!
(五)英语组 柯晶
寻找身边魅力的身影
暑假里,读了《教育魅力》一书,深刻感受到只有做一名有魅力的教师,才能做学生思维的启迪者和引导者。我从事教师工作亦有数十载,从最初走上讲台的青涩到对知识的把握游刃有余,期间教育历程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也一直耕耘于专业的自我提升,因为我深知有魅力的教师是学识过硬的教师。在阅读《教育魅力》一书时,我第一次平静地思考教师教育的魅力真切所指:人格魅力、师爱魅力、学识魅力和形象魅力。突然恍然大悟,原来让教师独具魅力,拥有一群“粉儿”的是诸多因素的合力。不断修炼自己,我想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成为魅力教师。
想想身边朝夕相处的同事们,或是一个组里的,或是同教一个班级的,又或是爱好相投的,无其不有其独到的教学魅力。有的学识渊博,有的平易近人,有的气场强大,有的靓丽活泼,有的爱心满满„„每天与这些魅力四射的教师们工作学习在一起,不仅学生是粉儿,就连教师们也都互相欣赏,身心愉悦的投入工作。让我们来寻找九中校园里的美丽身影吧。
开学的第一天,走廊里一阵阵干脆利落的高跟鞋踏地的声音逐渐近了,学生们都安静期待着这位独具魅力的教师---匡老师。同学们上下打量着这位短发干练、气质独特的老师。匡老师一口流利的英语自我介绍影响了多少学子们踏上高中英语学习的追梦路。完美的课堂设计、
温馨的课堂小活动、交心的师生沟通„„在接下来的与匡老师的每日接触中,匡老师教过的孩子们都深深的爱上了她。她以其独特的学识魅力、强大的气场和对学生满满的爱牢牢抓住了学生的心。QQ 和微信里有匡老师经常和学生沟通的文字。有的温馨感人、有的充满正能量。却都总是营养丰富,或让我随她的语言静心凝思,或感同身受。记得最近一条:整个九月,只修了三天。有一半以上都被咳掉了。于是看到跟帖的学生一片,每一条都充满了对老师的关心。这是心与心的交流所得到的回报。教师对学生真挚的爱,也换来了学生们对教师的爱与仰慕。
从事外语教学,也是另一个让匡老师成为魅力教师的重要原因。有人说多另一门语言,就打开了思想的另一扇窗户。它让你看世界的眼光更加敏锐,想问题的角度更加独特。在匡老师的英语课上,学生听到的不仅是词汇、句法等语言知识,更多的是他们学到了获得知识的技能,在语言学习里寻找异国文化的魅力。匡老师巧妙的话题导入、自然流畅的环节衔接、恰如其分的课堂活动将语言学习一步步推上高潮。“爱上匡老师的课”是学生们共同的愿景! 在我的身边,寻找这样的魅力身影,怎是难事?经过走廊,听陶大师娓娓道来,犹如书香沁入心脾。观察方大师治班,才明白张弛有度,忽近忽远的程度是需要技巧的。在他们的激励和影响下,我唯有虚心下来,扑身下去,努力提升境界,净化心灵,提高治学技能。心向往之,不能成为他们,也日日修炼,追随其后。也喜欢这样一句话,“与学生的心弦对准音调”。用学识、用爱心、用善良„„, 对准音调。于是与学生的沟通便没有距离、没有鸿沟,于是你的魅力也就日渐散发。
(六)英语组 董琳茹
我身边的最美老师
美,不同人有不同的诠释。有人认为拥有光鲜的外表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心灵的纯净就是美,的确,它能让人感觉美;有人认为轰轰烈烈的经历让人感觉美,的确, 它能让人感觉美。这些美,让人觉得赏心悦目,让人觉得激情澎湃,让人觉得自然平和,但什么样的美才是最具感染力的呢?
在我身边有这样一个美丽的群体,她们每天都用平凡诠释着伟大。她们每周都以最靓丽的姿态出现在校园,她们是讲台上一道迷人的风景线,她们是校园里的青春派,她们是一个团队,她们就是礼贤中学英语组全体成员。这是一个很努力的团队,这是一个很年轻的团队,因为大家都拥有者孩子般天真执着的心态,用真心和真情在工作。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军训,我们组的盛明峰老师、代永慧老师和王金凤老师分别担任高一年级的班主任工作。军训期间,她们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在默默无声地传播着对学生的爱。学生军训时,她们及时为学生水杯里续上热水;学生感冒,她们亲自把学生送到校医那里;学生内务整理时,她们挨个宿舍挨个床铺指导整理。盛明峰老师的班级,在他用心的指导和管理下,分别获得了拔河比赛的冠军,歌咏比赛一等奖,阅兵式一等奖等骄人战绩。
犹记得今年暑假的恺尔课程培训,当所有老师都在享受愉悦假期的时候,英语组所有成员克服了炎热的天气,每天按时来到学校,接受高强度的培训。我们的组长匡文超老师,每天都最早出现在教室,协助加方老师Valeeta 准备好课堂需要的各种材料。迟翔老师主动接过培训教室的钥匙,担起了早起打开教室房门的责任。汪雪老师在身体状况不佳的状况下,依旧按时参加每天的培训。即使是可以在家里好好休息的准妈妈杨倩老师,也依旧冒着酷暑,从不迟到,一直坚持到培训的最后。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大家都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其中,互帮互助,团结协作,最后大家全部以优异的成绩取得了资格证书,为这次培训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还记得本学期开学初,我们英语组组长匡文超老师赴上海培训刚刚结束,夜里回到青岛,第二天一早就又赶着监考司法考试,这种敬业精神让我不得不为之感动。不久前,柯晶老师和代永慧老师代表学校赴临沂参加展评课,三天紧张的优质课评选,仅仅休息不足十小时。回来后,柯晶老师重感冒严重,依旧带病坚持上课,我们都不得不为之感动。这种极强的责任感让我佩服不已。
从我们组的每个老师身上,我都能读到他们对礼贤教育的深沉的爱。我能感受到他们用激情点燃着学生,用温暖呵护者学生,用智慧启迪着学生。这是一个乐观、阳光、积极、努力每天都在蓬勃向上的团队,这个团队用自己的言行和辛勤诠释着另一番不一样的美!
(七)物理组 高丽娟
我身边的榜样
——平凡中的你和我
曾在教师表彰大会、电视上听过、看过很多关于优秀教师的故事,他们经常为了自己的学生,顾不上照顾自己的孩子,顾不上照顾自己的老人,顾不上保护自己的身体,甚至老人去世,孩子生病都不曾露面,甚至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付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样优秀的老师,确实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但是有时候我也会陷入沉思。。。。。。
有一天我看到一语句话,很受触动,这句话是这样说的:有人说,爱自己的孩子是人,爱别人的孩子是神。我想在对待工作上,我们虽然说不上所有的事情都无私,但是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
我们的校领导是不是每天都是7点20前巡视在教学楼里,我们的班主任是不是都是7点20之前早早的站在了教室里,维护好了班里的纪律。
中午有多少老师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给学生答疑,来的学生一拨又一拨的,而自己从不耐烦,但是在对待自己孩子的时候从来没有那么耐心。
有多少老师下了班之后还坚持在岗位上,晚自习的时候,年轻的班主任任由自己的孩子在托管,也到教室看看,尽管值晚自习的老师也在教室里面。值夜自习的老师,更是顾不上自己的家庭,坚持到晚上10点。
我们是如此的爱着别人的孩子,榜样,就是我们自己。所以我们得要歌颂我们这些在平凡中认真做事的老师,不需要多么轰轰烈烈。
榜样又就在我身边。
众多班主任中的王荫振老师,是年龄偏大的老班主任了,每天都尽职尽责,学农期间,天气寒冷,却早早的陪着孩子跑操、进车间,得了重感冒,晚上睡觉喘不动气,回校后也很严重,就是这样,打着吊瓶也仍旧坚持在教室里、讲台上,为了别人的孩子,付出自己的爱心。 众多教师中的刘晓玲老师,任教5个班,1个理,两个文,一个日语理,一个日语文,教案繁多,课时繁多,两个校区来回跑,腿都跑细了,没有任何埋怨。即便有老师外出,安排的代课也欣然接受,一天5个班的课也照旧坚持下来。于景晔老师,一个下午有四节课,这四节课一个理,一个文,两节中加班的课,一个下午需要换共四个不同的课时。我想,还有很多很多的老师们,他们就在你的身边,也在我的身边,克服了种种困难,虽然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为了别人的孩子,尽可能的倾出自己的所以的一切。
正是这些平日里默默付出的平凡的老师们,使得我们学校的成绩年年高升,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孩子,把别人的孩子们送到了理想的大学,却把自己的背累坨了,把自己的腰累弯了。 在形形色色的生活中,在隐藏着众多优秀者的社会中,如果我们本着一颗明亮的心,你就会发觉:其实,榜样,就在你我身边。那就是你,那就是我,那就是这些爱着别人孩子的平凡的人。
(八)物理组 尚英
平凡之中见师爱
我在教师的岗位上已经渡过了11年,在这十几年里,我身边的老师们总是用自己的行动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每天中午的午休时间,办公室里怎是人山人海,他们在给学生答疑;每天晚上5:10下班的铃声响起时, 他们仍伏在案上, 各自忙着自己的工作, 备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这是最常见的景象。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敬业呢? 我想,那就是对教育事业满腔的热爱吧!
我身边有这样一位我很敬佩和尊敬的老师——赵海燕老师,赵老师已经在工作岗位奋斗几十年。在工作上,她孜孜不倦地追求着,对待工作,她从来都不马虎,当我们制作的学案表述
不够严谨时,她总能第一个发现,我们都开玩笑说她有“火眼金睛”,其实,这是她多年来严谨的教学风格养成的好习惯。赵老师对待备课总是认认真真,批作业总是仔仔细细。她是我们的集备组长,不仅她自己这样,对我们集备组的每一个成员都严格要求,每一堂课都要先大集备,再小集备,不仅备知识,还要备教法,赵老师让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多收获和进步。作为我们的大姐,她对我们的照顾总是默默地不张扬的。例如,每学期开学第一周的学案永远都是她来做;我因为准备公开课晚上走得晚时,她总是在一旁陪着我。
世上有很多东西给予他人时,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样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就是爱。爱,不是索取,不是等价交换,而是付出,是给予,是辛勤劳动,是自我牺牲。“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就是教师。
王瑜老师,她每天总是早早的来到学校,坐在办公桌前,写写算算。虽然家就在学校附近,可她中午从来不回家午休,实在困得不行,就坐在椅子上靠着墙眯一会儿。我们都劝她回家睡一会儿,可她总是摇摇头,不是因为她不想回家,而是担心有学生到办公室找不到她,会失望,会有问题得不到解决。
“爱”源于高尚的师德,“爱”意味着无私的奉献。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最稳固的、最深厚的,是教师所肩负的责任,更是教师的一种本能。
刘乐孝老师,他是万能的。他的功能包括:换大桶水、修电脑、做课件、剪切视频、做为资料库供我们查询„„简单点儿说,就是如果遇到了解决不了的问题,只需要高呼“老刘”就一切OK 了。老刘是很敬业的,虽然他也住在学校附近,但每天中午,他也像王瑜老师一样坚持呆在办公室里等待学生的到来,即使哪天困极了,他回家休息,20分钟后你就能在办公室里再见到他的身影。
赵丽老师,每每看到她写的漂亮的教案本,我总是自愧不如。她是开朗快乐的,被学生深深的喜爱着,办公室中,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学生,问问题的、说心事的、还有从这儿过就进来看她一眼的。她是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的,每次她上完第四节课,准备吃饭时,总有学生跑进办公室问问题,学生说“老师您先吃饭”,她必定说“有什么问题你先问”,那顿午饭就是一点以后的事了。
刘晓玲老师,每次轮到她出学案,她总是早早的高质量的做好、印好、放到柜子里,方便我们使用。她是一个温柔的老师,中午、大课间,她常常找来学生谈心,进行心与心的交流,调皮的学生到了她面前都乖了很多。
这仅仅是几位和我在同一个办公室的老师平日里的点滴。
教师不是伟人, 不能象伟人一样成为偶像, 受人景仰;教师不是英雄, 不能象英雄一样树碑立传, 流芳千古;教师更不是明星, 不能象明星一样妇孺皆知„„相比之下, 教师所做的一切, 是那么普通, 那么平凡, 那么琐碎!就是这些普通、平凡、琐碎汇成了我们的每一天。
(九)化学组 宋立坤
我身边的师德标兵
郑珺老师是2014年的化学组师德标兵,与她共事3年,我看到了一名师德标兵的平凡,更看到了一名师德标兵的不俗,看到了十年磨一剑背后的坚韧„„
她耐得住寂寞,能在寂寞中修炼身心;她不拒绝繁华,能在繁华中守护心灵;她从不张扬,能在平淡中缔造神奇;她潜心育人,能在生活中谱写华章。她谦虚谨慎有主见,她心胸豁达乐助人,她运筹帷幄有远虑,她心思缜密善行动。让我们走进郑珺老师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认识郑珺老师吧。
一、坚实的第一步
2010年随着合校的步伐的步步推进,郑珺老师正式成为青岛九中化学高一集备组的成员,跟随着级部主任白长青、集备组长梁秀云,开始了与汤武英、李英、刘滟老师共同奋战的历程。在“不听课不能进课堂”的氛围中开始了摸爬滚打,在“每月一次先行课,每节都要有创新”的集备要求下,郑珺老师给人的印象是“孩子从来没有小过”。她家的小孩子比别人家的同龄孩子要“大”,不需要妈妈。不当班主任的那几年,她也总是晚上6.7点钟离开学校,因为只
有安静的校园,潜心的研究才是灵感的源泉。实验的新想法出来了,但是没有实验仪器,郑珺老师自己来创造。为了提高实验的安全性,让学生少吸入有害气体,郑珺老师将试管弯成U 型,之前的人都是纸上谈兵,而郑珺老师是真正付诸实践的人,在平淡中缔造了神奇。
二、繁华中的宁静
2011年9月,学校决定由郑珺老师自高二年级接手2010级直升班的化学。在外人看来,这是一束耀眼的光环,但郑珺老师能在喧嚣中褪去繁华,守护自己的心灵,客观冷静地分析学生的前任化学老师白主任和自己的不同,扬长避短,找准自己,完善自我,坚持自我。第一次面对学生家长,郑珺老师向家长表态:1、我有时间和耐心„„2、我有自信和我背后强大的集备组团队,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3、我承诺,我将用满腔的热情,对学生负责„„郑珺老师履行了诺言。就这样,将心扎根于集体的郑珺老师找到了自己,收获了学生满满的爱和家长的信任。
三、师爱在荡漾
新的一轮开始了,郑珺老师当上了班主任。身上更多了一份责任,心中更多了一份爱。 第一次月考要来了,在校会频频占用了班会时间的情况下,面对着懵懂无措要迎接考试的高一新生,一封“关于幸福的”信就这样酝酿出来了,弘扬正能量,让她的班集体充满了正气和向上的力量。
期末考试动员了,一个小小的盒子派上了用场。学生在没有利诱、没有威胁的一次班会后,每天主动上交手机放在盒子里,直到晚自习后拿回去。
高一快要结束了,就要跑班了,一次野外拓展让学生的心牢牢地拧在一起,让这个班集体做到了“任你东西南北风,咬定青山不放松”,形散而神不散。
高二学生进入了交友焦虑期,郑珺老师敏感地捕捉到,又一封充满着爱的信酝酿出来了,一堂班会帮学生走出那种青春的困顿。
四、智慧在闪烁
尽管班主任工作很忙,但是郑珺老师从没有因此作为借口而推卸集备组的工作,而是以一两拨千斤的智慧,让工作更为高效而充满乐趣。
高二跑班开始了,报到的当天,所有涉及跑班的老师都感觉一团乱,我们身边不乏抱怨之声,此时郑珺老师已在默默地通知各班的化学课代表报到当天下午1:30到化学办公室开会。正是这未雨绸缪的一次小会,使高二化学集备组顺利、有序地进入了高二跑班的上课模式。跑班上课既有行政班,又有教学班,规定由行政班负责人清点各种试卷,教学班的分课代表负责作业的收缴„„在会议内容还没有思考成熟的情况下,郑珺老师就认识到必须有这样一个统一思想的会,并能够立即部署下去,这是秦始皇统一度量衡一般的智慧。
高二我们每位老师都面临着兼教文倾和理倾两本书的备课,花样多,任务重。如何使文倾向的学生能够在化学学习中找到快乐,如何让化学真正走进生活,郑珺老师结合课本的章节内容设计了几个课题作为研究性学习的主题,学生的完成情况作为日常表现记录,最终与结业成绩相结合。这一举措使文倾向学生发挥了自身的特长,也提高了社会交往能力,同时增强了对化学的热爱。学生们走进幼儿园给孩子们讲垃圾的分类,走进社区,给爷爷奶奶讲食物的营养与饮食,宣传生活中的化学知识,纠正人们生活中的不良习惯„„学生收获了全面的能力提升。
有人善于做从一到百的工作,锦上添花,但却永远无法突破0的圈套,而郑珺老师真是一位善于思考、善于创造、善于突破,善于做从无到有进行创造的人,这种智慧完全来自于心底的宁静。只有一片静谧的水才能感受一丝微风的吹拂、一片树叶的震荡,她便是找到了这种宁静。
五、树人先树德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树人先树德。郑珺老师便是做到了心胸豁达,乐于助人,正人先正己。郑珺老师与同事的交往总是淡雅清新,随和而不苟同,勉励而不勉强,真诚而不苛求。 刘滟、王美荣老师参加全市实验课比武,郑珺老师参与到每节课的试讲中。在试听的某节课
课后点评中,还记得郑珺老师撸起袖子,拿起粉笔,上黑板就画——你可以把学生的话这样板书出来,一方面起到提炼的作用,一方面起到对比的作用,同时让没有听懂的学生有个依托,对吧?一节课上,郑珺老师细致观察实验仪器的很多细节要改进,下了课就冲到准备室,挑选仪器设备,三把两下就安装时——三颈烧瓶在铁架台上架稳,手持传感器的探针借助塞子塞上就可以稳当了,这样我们就从容了。在我们还在说着指点的时候,郑珺老师已经在做,她是善于行动的人,用行动说话的人。2014年9月1日刚开学,白主任到杭州参加儿子大学的家长会,我们因为跑班,无法给他代课,但是课就在那里。郑珺老师灵机一动说“拉到阶梯教室上大堂”。我们向领导提出了申请,领导非常赞同。当我们要合计一下哪节课又谁代的时候,郑珺老师又说:“我一个人代了就行了,我一起通知,一起组织。”本来是最棘手的问题,到了郑珺老师那里什么都困难都不是困难。就是这种毫无保留地用行动帮助别人,从不计较别人的看法,用真诚换得真诚,她成为我们公认的师德标兵。
能与师德标兵一起共事,我们每个人都很快乐。
(十)生物组 姜雪芹
我身边学生喜欢的老师
我常常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老师?我不奢望成为“名教师”,但渴望做一位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做一位有个性的老师,构建属于自己的充满活力的课堂。观察我身边学生喜欢的教师,我发现学生喜欢的老师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敞开胸怀爱学生。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就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他才可以教育孩子。言中之意就是告诉我们,爱,能赢造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学生产生信赖、仰慕和感激。我身边很多老师都很爱学生,学生也回报以同样的尊重和爱。所以,好老师就应该敞开胸怀爱学生。
其次蹲下身子“看”学生。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个体,有自己的思想。虽然还不成熟,但他们都渴望得到大人一般的尊重。以前自己总有那么一点师道尊严的样子,和学生谈话总是绷着个脸,居高临下冷冰冰的样子,无论学生对错,就知道一味的说教、批评,使得他们对我产生厌恶的情绪,导致他们一看见我就跑得远远的„„。现在我终于明白,好的教师必须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用真心去爱学生,去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接受你,信任你,喜欢你,尊重你,才爱和你交朋友,谈心。只有在相互尊重的情形下,在和谐的氛围中,才更有利于开展教学工作,更有利于学生健康成长。
最后,学生喜欢的教师肯定具有以下的特征:
课讲得好,课讲得好的教师学生更加喜欢和尊重,他们会被老师渊博的学识倾倒,会为老师的魅力所倾倒。
幽默风趣、和蔼可亲、温柔善良、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宽容大量、尊重学生、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关心同学、和同学打成一片、爱岗敬业、认真负责、善于表扬和鼓励同学、知识渊博、耐心细致、严格要求这样的老师都是学生喜欢的教师的特征。
因此,要想做一位学生心中喜欢的老师,就要敞开胸怀爱学生,蹲下身子“看”学生,用心去和学生真诚的沟通„„。尤其是对待学困生,更不能因为他们自身有缺点,就冷漠、疏远他们,而要抱着一颗滚烫的爱心去接近他们,多给他们一点温暖和体贴,使他们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对自己充满信心,去迎接辉煌的明天。我们更要增加自己的个人学识、能力和修养,争取让我们的个人魅力折服学生,做一个学生喜欢的教师。
让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做学生喜欢的人吧!我想那将是最开心的事。
二、2014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先进事迹介绍
(一)李广
为了山村娃的快乐成长
——记河北承德市围场县哈里哈乡莫里莫幼儿园教师李广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 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 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
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
——题记
1977年3月,李广怀揣教育梦想,走上了三尺讲台。38年的教学生涯,由青春年少变成两鬓斑白,他一直坚守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莫里莫村,一个距县城50多公里的最偏僻贫穷落后的深山沟里,他把汗水洒向这片沃土,把一生献给了这里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无私奉献,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与热爱。
打造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莫里莫村幼儿园,地处塞罕坝下,全村11个居民组分散居住在方圆20多华里的三条深山沟里,只有一条蜿蜒的村路与山外相连。这里交通闭塞,贫穷落后。为了改变家乡贫困落后的面貌,担任本村民办教师的他,一干就是38年。其间虽然转为公办教师,又由普通教师到校点负责人,但依然扎根山村。
2004年,随着农村学校的布局调整,资源整合,原村小学改办成幼儿园,原本顺着一溜山坡建起来的校舍,校院不整,高低不平,破烂不堪,一遇大雨天,院内沟壑纵横,砂石遍地。他以校为家,历尽艰辛,不等不靠,创造条件,开展以校山为主的勤工俭学活动,努力改善山村艰难落后的办学条件。他擅长木工、泥瓦工活,平时,他备有一套土工、木工、金工等工具,发挥个人所长,亲自用肩扛、手搬、小推车推的方式备砂石料,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独自为学校砌围墙、垒月台、砌台阶,平整院落,硬化活动场地。他还用自备的工具做橱具、改制桌凳、焊制安全护栏和大型体育活动器材等。在没有报酬、没有帮工的条件下,他挤时间、赶进度,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一个瘦小的身影始终不停地在学校忙碌着„„ 由于地处山村,自然条件优越,他产生了新的想法,何不把幼儿园建成一所美丽的世外桃源呢?于是他又对校院进行了设计,循院就势,随高就低,建绿地、植物园、花园、果园。当时正赶上秋收大忙季节,工人雇不到,自己上课又没有时间,秋收结束后,村雇工栽牙子砖,可是一施工,由于地势特殊,栽的高低不平,曲直不分,达不到预想的效果。他又一次当起了师傅,雇了一个小工当帮手,每天刚一放亮就出现在工地上,饿了就吃口从家带来的干粮,困了就喝口凉水提提神,头痛了就吃点止痛药,家里人看到他疲惫不堪的样子,都心疼的说:“歇歇吧,你都多大年龄了,不要逞能了。”
为了创建生态校园,让幼儿园春有绿、夏有花、秋有果, 他在节假日,利用废旧轮胎,巧妙造型,建成立体移动花坛; 在校园栽植了五角枫、龙爪榆、樱桃、果树等,错落有致,色彩协调,给人以美的感受。就这样,由于他多年的付出,使校院分为三级阶梯、层次分明,春天绿树成荫,夏天花草飘香,秋天硕果累累,生机盎然,一派田园风光,给孩子以自然美的启迪,打造出一所具有山村特色的花园式幼儿园。
用智慧改善幼儿园办学条件
为了改善农村艰难的办学条件,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他就与村里协商,把100亩荒山划归学校作为校山。那时候,他刨坑整地,历尽艰辛,栽植了松树。从那以后的30多年,他一直义务担任护林员,无论寒暑,踏坑、除草、修枝、打杈,常年管护。
如今,这百亩校山成为幼儿园永恒的财富。2007年,采伐其中一部分树木,就收入了3.6万元。对当时经济落后的农村来说,这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把全部收入用于翻新校舍、改善饮水设施,安装暖气,焊制安全护栏和室外大型玩具、添置幼儿休息用床等,以满足幼儿生活和活动的需要。
随着年龄的增长,加上身体有病,他管理树木、巡山护林越来越困难,刨坑栽树更是感到力不从心。有人劝他说,全部卖掉既有一笔可观的经济收入,又省心省力,多好!可他却从心里舍不得,他想的是:要让这片山林永续利用,为幼儿园的长远发展贡献价值。
为了维护好山林,他绞尽脑汁,经过几个不眠的夜晚,终于想出一招:去找村领导商量,采取换工的方式。他利用暑期承担村里人口普查任务,放弃早晚和双休日休息时间负责村子的档案和文稿整理;而村里出钱雇工,30亩山林的刨坑整地和植树任务就这样完成了。 每次外出参观看到城里的幼儿园玩具特别丰富,他羡慕得不得了,总觉得愧对自己园里
的孩子们。回来后,他着了魔似的四处搜集各类废旧物品和板材的下脚料,开动脑筋,发挥特长,用自己的锛、凿、斧、锯,一边琢磨一边尝试着制作各种玩具、学具。平时,他还发动幼儿收集废旧材料,手把手地教他们学习制作。几年下来,既节省了大量开支,又开发了孩子的智力、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做这些工作已经成了他生活中的一种乐趣。
现在,幼儿园室内外,到处可以看到他和孩子们共同创造的各种各样的精美好玩的幼儿玩教具,拿起这些自制的玩教具,孩子们喜爱极了、玩的开心极了。
用爱塑造最美的师生温情
自办幼儿班起,他扮演着园长、教师、保姆以及园林工、清洁工、维修工等多重角色。由于居住分散,最远的幼儿,家离学校10多里路,路远的幼儿早晨搭乘班车,6点左右就到校了,无论春夏秋冬,他都提前到校开校门,清扫院落,打扫教室、休息室、活动室和厕所卫生,迎接孩子们的到来。
每逢冬季,他还早早地把学校锅炉生暖,遇到下雪天,把院落的积雪清理干净;夏季中午,他一直负责用大锅给幼儿做午饭、烧水,照顾他们的起居。傍晚,再目送他们被家长一个个接走。遇到家长农活太忙没时间接孩子的情况,他就亲自把孩子送到家长面前,才踏上回家的路;遇到孩子生病,他就用自行车带着孩子到十几里远的村卫生所为孩子治病。 对于没有教过幼儿的他来说,50多岁的年纪无疑是一种挑战。为此,他以“返老还童”的方式融入到孩子当中去,用诙谐幽默、可亲可敬的行为去感染孩子们。在生活中,教他们洗手、洗脸,帮助他们梳头、剪指甲。在活动中,和孩子们一起学知识、画画、唱歌、跳舞、做游戏,讲故事、扭秧歌、说快板、做幼儿喜欢做的活动。
他抓紧点滴时间学习美术、舞蹈、音乐等欠缺的业务知识,积极主动参加各级组织的学习培训,刻苦钻研幼儿教育方法理论,不断增强自身素质。在保教实践过程中,他创造性地实施了“学科同上”、“室内外交替”、“大带小”、“助手帮教”等独特的“幼儿复式班”教学活动方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在他的精心教育和管理下,保教质量不断提高,他曾在学区做观摩课,班级综合成绩连续多年名列前茅,而且多年来从未发生过安全事故,赢得了家长的信赖和社会的好评。
他十分注重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为保持班级卫生,桌有垃圾盒(用烟盒自制的)、班有垃圾箱,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放进垃圾箱或垃圾盒里。最难保持的是园内环境卫生,面对2800多平方米的大院子,他把20几个幼儿,采取按小中大搭配划分小组,分片负责,每人一个垃圾袋,每组一个小橡胶桶,利用每日的卫生活动时间,由老师带领,用“小鸡觅食”的方法,“比一比谁捡得多”,“看一看谁做得好”来捡垃圾、清杂草,做到干净彻底。渐渐地,孩子们发现垃圾,都能随手捡起,送入垃圾箱。
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他有壮丽的人生,他的愿望实现了,他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快乐——那就是让这些山里娃有了自己的乐园;每到花果飘香的季节,过往的行人,下乡的领导,都会停下脚步到院内观光、欣赏。
(二)乌兰
爱心与创新谱写出讲台上的璀璨人生
——记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蒙古中学副校长乌兰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她用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题记
在我们身边,每天都有令人感动的故事发生,每天都有一些人默默地做着令人感动的事。这中间,有这样一位教师,她用无私的奉献和爱,托起了镶黄旗蒙古中学语言教学新篇章。她把“人生路上,有劳动的汗水必然有鲜艳的花朵一路开放,有艰辛的跋涉必然有坚实的脚印一路闪光”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在求实、奋进、开拓的教育事业之路上,铸就了自己人生的辉煌,她就是乌兰老师 。
大胆开展“历史法教学”
1989年毕业于锡林郭勒盟蒙古师范的乌兰,怀着一颗热爱教育的心投身到镶黄旗新宝力嘎苏木学校任教。基层虽苦,但她无一点怨言。这一干就是5年,先后被评为“优秀教师”、“优秀少先队辅导员”、“三八红旗手”等。由于工作出色,1993年她被调到镶黄旗职业中学,1998年又被调入镶黄旗蒙古中学。
在镶黄旗蒙古中学,乌兰是大家公认的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学以修身、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致用的模范。用她自己的话说:“只有不断加强自己的学习,才能‘仰不愧于天、俯不忤于人’,搞语言教学就是要善于学习,才能更好地驾驭本职工作。”2004年,她被任命为学校教导主任,期间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出重要贡献。2013年,她又被提任为德育副校长。
乌兰老师为了提升学生对蒙语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大胆开展了“历史法教学”,即用历史+语言+语法+民族+耐心五位一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民族语言的热情,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比如:她经常把一些历史典故融入到蒙语文课文里,或把一些语言形成的过程融入到语法里给学生讲,既集中了学生听课的注意力又增强了记忆效果,使枯燥的学习增加了趣味性。而随之带来的困难是,老师备课任务的加重,因为这样讲课需要老师在熟悉课文的同时,还要把相关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到课文内容里。她深深懂得,“教好学生语言这门课,老师就要备好社会、历史这本大书”,为此,她每天备课都要比别人用的时间多,家里的卧室都成了她的书房。2006年10月全旗举办了一次优秀教师观摩课,在这次活动中乌兰讲授的是蒙语课《献全羊礼节》。她考虑到学生们对献全羊没有亲眼目睹过,对课文理解一定会有相应的困难,为了上好这一课,乌兰不辞辛苦做了常人做不到的备课准备:她在自己家中宰羊并录制了有关献全羊礼节的全过程,并在讲课中放录。这一课上得生动逼真,赢得了全场听课的领导、老师、学生的赞誉。乌兰的这一课堂实录先后参加了盟级、区级比赛均获得一等奖。
在20多年的唇耕舌耘、言传身教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把“得天下英才而育之”作为自己人生最大的乐趣。发扬学生特长、发挥学生特点是她在教学中一贯坚持的原则。她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她鼓励学生大量阅读各类书籍、报刊,并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创办了学校的校报,自己亲自担任校报的主编,指导学生大搞文学创作和文学发表。她的学生近几年累计在《内蒙古日报》《内蒙古少年报》《中学生作文集》《花的原野》等报刊和学习杂志发表各类散文,诗篇近30多篇,受到学生家长的肯定。
“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
乌兰从事教育事业的第一年,就担任了班主任。在18年班主任生涯中,她对所教过的每一名学生都有着深厚的感情。
那是在2006年春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面积学生流行性感冒,使学校不得不下令停课,防止流感疫情扩散。面对这种情况,乌兰主动向学校请缨,对100多名患流感的学生进行值班守护,早出晚归,一守就是一个星期。家中念小学的孩子和70多岁的老母全靠爱人一人照顾,为此,爱人抱怨甚多。乌兰并没有因此而退缩,她耐心地对爱人说:“100多名学生患了流行性感冒,都在住校,我是一名班主任,如果我不去照看,还叫老师吗?学生们在家也都是父母手中的宝贝,现在出来念书,已经很不容易了,我们虽然苦点,可我们毕竟是在旗里,各方面条件比起住校生活好多了,困难是暂时的。”多么朴实的话语,多么无私的心灵,她的奉献和话语震撼了爱人的心,也让我们看到了一名普通教育工作者的光辉形象。
2003年5月,她所带毕业班进入紧张的复习阶段,乌兰发现一名学生连续几天上课无精打采,思想不集中。乌兰没有在班上对他批评,也没有把他叫到老师办公室问话,而是在当天放学后进行家访,结果发现这学生家中无人。通过连续走访其他同学家,乌兰才了解到这位学生是因父母离异而变得消沉,她让这名学生住在自己家里并及时给予开导与帮助,最终这名学生走出困境,开始努力学习。中考结束后,这名学生含着眼泪说:“乌老师,我太谢谢您了,这次中考如果没有您,我不可能考入锡盟蒙中。您放心!我一定会好好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2007年9月,乌兰接触到一名来自甘肃省苏北县的蒙古族女学生,是随亲专程来提高蒙古语文成绩的。初一年级时,她的蒙语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特别差,乌兰针对她的情况,进行耐心指导,不断鼓励,并一对一地对她进行写作指导,认真修改她的日记、作文。在接下来的3年中,乌兰对这名特殊学生给予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在她生病时像妈妈一样给她买药,带她看医生,还常常把她带到自己家里,大大地减轻了这名学生思念远方家人的压力,能在异地安心学习。2010年,该学生的作文《苏北姑娘眷恋父亲的家乡——镶黄旗》获第三届八省区中学作文《八骏杯》大赛优秀奖。2010年,这名学生以优异的蒙语文成绩考入了内蒙古师范大学附中。每当教师节来临,这名学生都会发短信送上祝福并称乌兰为“老师妈妈”。
帮助学困生重燃希望之火
2006年,因教务工作繁忙,乌兰不再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但她认真履行学校安排的副班主任职责,积极配合班主任了解学生并及时为学生排忧解难,给他们上活动课,开展专题班会等活动。她十分留意班级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重新点燃他们的希望之火。每逢“六一” 或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乌兰总是积极帮助班主任开展工作,还常常为学生买饮料、雪糕等,为学生创造快乐。
像这样的事,在乌兰执教的这些年里数不胜数。2006年6月,她所带班级的一名学生家境特别贫困,在中考报名时,由于没钱交付报名费,准备放弃学业。乌兰得知此事后,为其交付了报名费,并鼓励道:“努力学习,有困难老师为你想办法。”2013年4月,她所教的毕业班级一位学生突发阑尾炎,当时已是晚上9点,乌兰急忙带着他到医院进行检查,并送到他奶奶家,看到家中只有老奶奶一人不方便照顾孩子,她不忍心回家,一直陪着该生直到深夜12点。孩子病情好转后,她才拖着疲惫不堪的身子回家。
乌兰就是这样,用几十年的行动让大家领悟到了亲情和爱的真谛。她用爱心温暖着、帮助着每一个学生,她是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她也因此得到了无数的爱心回报:每当逢年过节,她都会收到大量来自各届学生的祝福与问候。孩子们视乌兰为母亲,在信中说:“老师,感谢您的辛勤培育,您就像我的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教育我,无论走到哪里,我都不会忘记您给予我的恩惠!”看到孩子们一个个如此懂事、有出息,乌兰既兴奋又激动,有时还会情不自禁地落泪。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在她任教的25年里,她多次荣获旗级、盟级、区级、国家级奖励。她的付出,得到了上级部门、社会人士、学生及家长的一致称赞。乌兰对待工作兢兢业业的同时,也不放弃刻苦学习,她编写的初中《蒙古语法手册》在多所中学被采用。她在教学科研方面不断进取、不断开拓。2007年、2010年被评为盟级蒙语文课程改革优秀指导教师。但在成绩面前,她并没有满足,更没有停步。无论担任什么职务,她从来没有离开过讲台,一直拼搏在教学一线。每当说起这些,她仅仅是淡淡一笑说:“过去的成绩已成为历史,人应该干什么都要干出点样子来„„”这不仅是乌兰追求的最终目标,也是她拼搏精神的真实写照。
(三)仲威平
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
——记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教师仲威平
为了不让孩子们失学,她每天骑车近20公里,往返在乡间小路上,走过了近10万公里的“送学”路,骑坏了4辆自行车。
——题记
小兴安岭南麓座落着一个普通的小村——铁力市工农乡兰河村,这里有一个默默无闻的教师,在“一人一校”的状况下,一干就是20多年。20多个寒来暑往,每天上下班近20公里乡村土路,十余名的孩子造就了一个甘守寂寞、甘愿奉献,尽心竭力为未来播种希望的人。她的名字叫仲威平。
今年49岁的仲威平,自1987年参加工作至今,便在黑龙江省铁力市工农乡中心校兰河教学点担任教师。这个偏远的教学点,最多时有十几名学生,最少时只有4名。为了不让孩
子们失学,仲威平风雨无阻,每天骑自行车往返在乡间小路上。有人计算过,20多年来仲威平走过了近10万公里“送学”路。
舍不得这些学生
1998年,铁力市撤并兰河小学,可当时学校里还有8名学生由于家庭贫困、单亲、智障等原因无法转学,面临辍学。兰河小学最终被保留为教学点,但没有老师愿意留在这苦地方。“我留下来吧”,已在这所学校任教10年的仲威平一句淡淡的承诺,让自己一留又是十多年。 在一间不足20平米的教室内,一个人撑起了四个年级的复式教学,为把孩子们教好,她常常备课到深夜,逐步探索出一套“动静搭配”的独特复式教学法。仲老师除了教语文、数学外,还要教英语和科学,甚至音乐、体育、美术等专业性很强的学科,也是由她一个人承担。课桌前,坐着高矮分明的8个学生。从工整的板书上可以看出,这堂课是一年级语文、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六年级数学和学前班算术。仲威平没有任何提示,像变戏法似的转换5个班级的授课内容,学生们步步紧跟,秩序井然。
仲威平守着这个教学点,既当老师,又是勤杂工,锄草、烧炉子、钉窗户,她都自己干了。
一个冬天的早上,外面下着大雪,无法骑车,仲威平一路小跑,花了两个多小时赶到了学校,只见学生们站在教室门前眼巴巴地看着她,“你说过,天上下刀子你也要来教我们,所以我们就在这儿等着。”
每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时候,白天还是一片泥泞的土路,到了晚上就冻成一条条冰棱,骑着自行车的仲威平经常会摔倒。严重时,还会连人带车一起滚到路基下,车被摔坏,脸被刮破。为此,仲威平的包里每天都会装着螺丝刀、钳子、气门芯,有了这些,就不怕车子出故障。
一个夏日,仲威平骑车骑到半路,突然下起了暴雨。身上的雨披根本无济于事,到了学校,仲威平从里到外都湿透了,她只好让学生到教室外等一会儿,把衣裤脱下来拧拧雨水再重新穿上。没过多久,仲威平就冻得浑身发抖。中午放学,五年级的谢颖发现仲威平带来的馒头被雨浇成了一堆碎末,回家后让奶奶为仲威平烙饼。看着谢颖顶着雨送来的两张饼,仲威平热泪盈眶。“说实话,20多年的工作中,什么苦和累都难不倒我,我从没流过一滴泪。可是学生对我的爱,深深打动了我。”
在这20多年里,不仅是路途的艰辛,还有许多令人担惊受怕的事。她遇到过很多困难,可从来没有向领导提出过任何要求。总是毅然决然地迈出家门。她的信念是:成就一个孩子,造福一个家庭;成就一个家庭,造福整个社会。
其实离仲威平家不到两里地就有小学,20多年里,她有好几次调动机会,可她总是说舍不得这些孩子。
用母爱温暖学生
在仲老师的学生当中,有这样一位同学,他的母亲智障,说话口齿不清,父亲患脉管炎,走路十分困难,他不得不外出打工来养家糊口。到了13岁这位同学才上小学一年级,在仲老师慈母般的关怀下,他坚持读完了小学四年级。2009年8月,17岁的他到修理部当学徒去了,临走时,给老师深深地鞠了一躬,眼含着感激的泪花对老师说:“老师,谢谢您,是您教会我认字了。”
仲老师班上五年级的两个女同学都是父母离异,由奶奶抚养,生活十分艰难,她们把老师当成了妈妈。
还有位12岁姓庞的学生,是个智障孩子,一年级念了两年,二年级念了3年,光小学就念了10年。仲威平从没放弃过他,不会就反复教。如今,庞同学己经能流利地背出“小九九”了。
每学期开学,仲威平都会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孩子们的衣服缝了补丁,鞋都露出了脚趾头,仲威平就从家里带来衣物和鞋。
她教过的一位姓孙的学生,大学毕业后赴德国进修,学成归国后,急于要看望教他的仲
„„
葛华钦,年届六十,清秀儒雅,有浓厚的悲悯和大爱情怀,似为特教而生而活。他是溧水特教事业的开拓者,是特教战线耕耘不辍的“老黄牛”。他带领溧水特教人用信仰书写了溧水特校的一部辉煌发展史,用大爱创造了残疾人头顶的一片蓝天。
做完整、优质的教育
“每个聋哑孩子的家庭都是一部悲情史。”葛华钦说。曾经,他走进一个聋哑孩子的家,那是一间废旧的小厂房,屋内抬头就能看到天空,靠门的地方是泥砖砌成的土灶,灶上面吊着几个化肥袋拼成的“隔尘罩”,厚厚的尘土将“隔尘罩”压成了漏斗状,床边还有一只老母鸡孵着小鸡,一只老鹅孵着小鹅,一条狗在看护„„“如果家里的聋哑孩子不能接受好教育,这个家就真的没希望了。”他说。
1986年,当听到南京要在溧水、六合、浦口、高淳、江宁5县创办一批聋哑学校时,任教于普教的葛华钦毅然报了名。当时学校有意提拔他做副校长,他婉拒了;面对全家一致的反对,他耐心解释,说服了家人。
没有校舍,他向乡中心校借了一间会议室当教室,借两间房屋做学生宿舍;没有教材,他和同事跑到上海买聋哑教材,手提肩扛地运回来;没有学生,他蹬着着自行车在全县16个乡镇走村串户。10月中旬,仅有18名聋哑学生的溧水县聋哑学校正式开学了,当时葛华钦32岁,加上他,学校共3名教师。葛华钦和同事们白天当老师,晚上当爹妈,早早晚晚当保姆。睡前给孩子洗澡、洗衣服,半夜要起来给孩子掖被角,要给生病的学生按时喂药,学生身体不适,来不及通知家长,要及时送医院陪护就诊。
开学第一天,葛华钦照例挨个叫醒学生起床晨练,有个叫杨杨(化名)的学生始终捂着被子不肯起床。葛华钦轻轻掀开被子,被窝里赫然是一摊大便。自责、怜爱,一时间全部涌上心头,他和蔼地用手语示意告诉他不要怕,没关系,并拿来自己的衣裤,帮杨杨换上,悄无声息地把脏了的衣裤、被褥清洗干净„„
聋哑孩子有学上了,可同样是残疾的智障孩子呢?“他们也是人,也同样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啊!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改变他们的人生命运,让他们过上正常人的生活。”葛华钦决定招收智障孩子!1997年春天,学校搬迁到了溧水县城,在招收听障学生的基础上增设了培智部,招收智障孩子入学,学校正式更名为“溧水县特殊教育学校”。
张雷(化名),16岁报名上小学一年级。当时葛华钦很为难:收,年龄太大了;不收,这个孩子就废掉了。思来想去,葛华钦还是“违反”招生规定给收下了。张雷上完小学五年级已是20周岁,葛华钦直接把他编入了九年义务教育后的综合班(即年龄较大的班级)接受技能培训。患有脑瘫的经明、智力障碍的罗兵(化名)、张雷等都是第一届培智部学生,经过学校的教育培训后,他们不仅能实现生活自理,还熟练掌握了许多专业的种植、养殖技术。 在一般人眼里,对那些残疾孩子,似乎没有必要那么当真,有饭吃、不出事就行。“特校也是学校,要像模像样搞教学,要讲成绩,要讲质量,要对学生负责”,葛华钦说,“孩子们生理上有残缺,但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完整的。”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聋部初中毕业生每年都百分之百升入聋人高中、南京特教学院、山东特殊教育职业学院等高一级学校。 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溧水特校的办学理念非常高位和大气:“为残疾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校长,我不想干坏事,但我要吃饭,我的小孩要上幼儿园没钱„„。”2000年,一封来自聋哑毕业生的信触动了葛华钦的心。这群孩子虽然合格毕业,但由于社会抱有偏见和歧视,他们很难找到工作,很难自食其力。“农村特殊教育如果这样办下去,不但发展不了,也很困难。”葛华钦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如果能通过教育培训让他们实现自食其力,生活有着落,就等于拯救了他们一家子”,葛华钦说,“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办学思维,自加压力,为残疾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经历多个辗转难眠的夜晚,经过多次深入调查论证,葛华钦做出决定:学校依靠政府,但不能依赖政府,创办实验基地,让残障孩子们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劳技技能培训,
为残疾孩子的终生发展服务。这是溧水特校的二次创业,这是特殊教育的大胆探索!
2001年2月,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划拨(或租赁)溧水县城南郊的300亩荒山作为教育培训就业基地。那里,乱石林立,坟茔遍布,杂草丛生,不见人烟,方圆两公里连个可供避风躲雨的屋棚都没有。在这里,葛华钦和他的同事们要用双手开创残障孩子的美好未来。 基地建设之初,三尺讲台之外,一顶草帽、一副手套、一双胶鞋是葛华钦和老师们的日常装备。他带着全校27名教师从荒山中开垦出了186亩土地。以往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现在农民干的活他们都干——除草,治虫,施肥,下秧,栽秧,挑粪水,割稻子,运稻草,在葡萄园里挖洞,埋杆子,拉铁丝„„无所不干,无所不能。
13年过去了,包括租赁土地,基地已发展到如今的800多亩,建有3个园(牡丹、葡萄、盆景)、4个区(水产养殖、苗木繁殖、果鸡放养、无公害蔬菜)、花卉超市、蔬菜大棚及苗木基地,还建有2千多平米的现代化玻璃温室。这里的学生是幸运的,在接受9年义务教育后,还能在基地再延长3年(重点加强种植和养殖技术学习),完成12年教育;学校还增设了听障学生职业中专,主修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开设“种植”和“养殖”两类课程,填补了南京市特教领域农业职业教育的空白。这里的学生是幸福的,已有20多个本校毕业生在此就业,他们每个月都能拿到工资,每个月都能领到全额的生活补助,并享有五项保险(养老、失业、工伤、医疗、生育)。他们不再是家庭的累赘,不再是社会的负担;他们拥有了喜欢的职业,更拥有了做人的尊严。
特教事业永远都是“进行时”
望着满山葱翠,葛华钦并不满足,他有一个目标:让已经毕业在基地工作的残障孩子们的工资水平达到甚至高于溧水县企业职工平均工资水平。
这个目标的实现并不容易,葛华钦却信心满满,他算了一笔账:牡丹节期间,每人15元的门票,估算每天几千人的客流量,就有近几百万的门票和基地产品销售收入;等到2016年,溧水通上轻轨,基地所在的新城规划区开发后,会有更多南京市区的市民来参观游览,基地效益将会更好。
由于溧水城市建设规划,溧水特校教学区和基地正面临搬迁,意味着学校即将迎来第三次创业。对此,葛华钦思路很清晰:一是这里的教育、培训和就业要实现由传统农业技术向现代农业技术的过渡;二是让每个人对未来有希望,各类学生有不同的出路。他说,我们将帮助听障学生升入高校继续深造;鼓励帮助中、轻度智障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后去社会就业,主动融入社会;鼓励毕业生与父母一同创业;把暂无就业方向或创业困难的毕业生留在基地边就业边学技能,为创业做好准备;鼓励毕业生走上社会自主创业,毕业生能力暂时不足的,三四年内,五项保险学校替他们交;学校以市场最高价收购或代销他们生产的产品;帮助低息贷款;协调地方政府为他们提供优惠政策,助其创业。
“我只是做了应当做的事”
二十八年路漫漫,葛华钦怀抱对特教事业的忠诚,对残疾孩子的真爱,无怨无悔地行走在特殊教育第一线,把特教事业做得风生水起,红红火火。立业先立德,德之芬芳才有业之茂盛,人们敬佩他的“业”,更敬重他的“德”。
2000年,葛华钦被评为南京市劳模,县总工会的负责同志将市政府的2000元奖金送到学校,而他却交到了会计室。他将上级奖给的几百上千奖金换成一张票据何止一次!
那年,县教委建教师公寓,按规定分给他一套,学校教师以后有条件再解决。他一听,表示宁愿自己不要这套住房,也要设法解决教师的住宅问题,他多方筹资,疏通关系,又发动职工集资,终于使17户无房和租房住的教职工高高兴兴地搬进了新居。
基地建设初期,每个大年三十晚上,总是葛华钦在基地通宵值班,他要陪坚守岗位的残疾工人共度除夕。怕父亲孤单,在外读书放寒假回来的儿子就在基地陪着父亲。每逢大风大雨或大雪天气,不论白天和夜晚,他都要第一时间赶到基地,查看这里的设施设备有无损坏,这里的工人是否安全,鱼池冲垮了没有,大棚吹坏了没有,鸡舍、羊圈压塌了没有„„如有情况发生,都要第一时间组织老师抢险救灾。
“没有什么,我只是做了我应当做的事。”面对一次次荣誉加身,葛华钦对各级领导、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和全体同仁的无私付出满怀感激,他说的最多也最朴素的一句话是:“谢谢,谢谢关心!”
(五)潘懋元
人不下鞍,马不停蹄
——记厦门大学教授潘懋元
他15岁开始从教,在他近80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接受过他的恩泽的学生不计其数。他创建高等教育学科,得天下英才而育之,全国主要高等教育研究单位几乎都有他的学生,将他的教育和办学思想付诸实践。他被誉为高教界的一代宗师。
——题记
潘懋元先生已逾90高龄,数十年如一日,躬耕教学科研第一线,承担了饱满的教学工作任务,教书育人,爱生如子,被学生奉为“师父”、“师爷”;指导和培养青年教师,亲身示范,被教师奉为人生楷模;探索中国式精英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研究生培养经验,为国内外高教界所重视,影响辐射海内外;敢为天下先,将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不断开拓新的研究领域,成为中国高教界一代宗师。
敢为人先,开创学科领地
潘懋元先生在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数十年间,始终坚持“高等教育研究要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服务”的理念,应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之需,站在时代的前沿,紧扣时代的脉搏,做时代的先锋。潘懋元先生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敏锐地感觉到“不能把大学生当成小学生一样来教育”,倡议建立高等教育学新学科,以促进高等教育的改革与提高,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专门人才。
1978年,潘懋元先生在《光明日报》发表论文《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在《厦门大学学报》发表《必须开展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建立高等教育学科刍议》一文中指出,“开展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仅是为了解决高等教育的特殊问题,对于丰富整个教育科学的研究内容,促进整个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提高,也具有深刻的意义”。这两篇论文揭开了中国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的序幕,对后来以科学方法研究高等教育起到了启蒙和指导作用。1983年,潘懋元先生出版了《高等教育学讲座》,为第一本《高等教育学》的诞生和中国高等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经过不懈的努力,第一部《高等教育学》于1984年出版,标志着一门新学科的诞生,同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将高等教育学列为二级学科。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倡建者和奠基人,潘懋元先生一方面为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建立奔走,在他所工作的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亲历亲为。与此同时,他把学术眼光投向全国,从全国的大局和学科发展的大局来谋划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积极推动和鼓励其他大学和高等教育研究机构开展高等教育学研究和学科建设。
在1986年厦门大学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之后,潘懋元先生以远大的目光关注全国高等教育学和机构的建设、发展,并积极谋划和推动其他大学高等教育学博士点的建设。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我国教育学科内博士学位点建设竞争异常激烈,潘懋元先生凭借他个人的学术影响力和智慧,有效促成了全国最早的4个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并积极为它们创设良好的学科发展的平台和空间。
潘懋元先生特别关注我国青年博士生的成长,他在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博士生论坛闭幕式上提出,作为国际论坛重要组成部分的博士生论坛,为来自全国各个高校的博士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与平台,高等教育的希望在于参会的年轻的学者,尤其是在座的博士生们,应该时刻关注博士生的成长。
杏坛传道,三尺讲台育英才
潘懋元先生15岁开始从教,至今已79年,执教于小学、中学直至大学,其中担任过小学校长、中学教务主任、大学教务处长、大学副校长。他倾其一生奉献给学生,为中国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潘懋元先生曾深情地说:“我一生最为欣慰的是,我的名字
的人生,也谈人生中的学问,伴以满室茶香、咖啡香和各种点心,精神食粮与物质食粮双丰收,真正体现出了“自由讨论,平等对话,启迪思维,追求真理”的沙龙学术原则。在潘懋元先生的率先垂范下,其他教授也纷纷开设了学术沙龙,成为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一种宝贵的学术传统。
大德大爱,言传身教
在厦大教育研究院每位学生眼中,潘懋元先生不仅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导师,还是自己做人的航标和榜样。潘懋元先生常说的一句话是:“导师对学生在专业知识上的具体帮助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方向上的指引、方法上的点拨及人格上的影响。”他一直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告诉学生“欲为学,先做人”。
爱生如子是潘懋元先生一贯的作风。1999年,厦门遭遇特强台风。台风过后,大雨滂沱,校园内一片狼藉,为了不耽误上课,已79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赤着脚、步履蹒跚地走进教室;一位学生来自农村,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正在他为住宿费一筹莫展的时候,却被告知,潘懋元先生已替他垫上住宿费;一些家在外地的学生,逢寒暑假回家时,总会在第一时间接到潘懋元先生打来的长途电话,询问路上是否顺利;有地方发生地震或其他自然灾害,潘懋元先生总是询问那里的学生是否平安。从潘懋元先生身上的点点滴滴,学生们感受到了什么叫大爱,什么叫无私。
潘懋元先生一直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是最能给人带来幸福感的职业,他用自己深厚的学识修养、高尚的道德情操、不懈的精神追求影响和教育着学生,他独特的人才培养理念和独创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高等教育人才。从中国首批高等教育学的硕士和博士到现在,他的学生中有多位大学校长、副校长;有些在教育部门身居要职;很多学生成为教授、博导、学科带头人;有些学生担任高校教育研究院院长、高教所所长;有些学生担任高教研究杂志主编、副主编;有些学生分管高校规划处、教务处、社科处„„他们遍布全国各省市高校,还有的在大洋彼岸深造和工作。
今天,94岁高龄的潘懋元先生仍以他矍铄的精神和睿智的头脑在高等教育这块广袤的田野上孜孜不倦地耕耘,每年仍以数量不菲的思想成果服务于高等教育这一他为之毕生奉献的事业。“人不下鞍,马不停蹄”正是他的真实写照。
(六)王祖德
农村中职谱青春
——记江西萍乡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党总支书记王祖德
他是一名从事农村中职教育17年的耕耘者,凭着对农村中职教育的一片忠诚,凭着对山区学子的眷眷亲情,凭着对教育事业的执着与奉献,他谱写出农村中职教育壮丽的诗篇。 ——题记
王祖德,萍乡市武功山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一名班主任,高级教师、省学科带头人。从教17年来,他坚持扎根农村职业教育,秉承“既然选择了这一职业,我就要把我的青春、我的热情、我的全部精力都献给它,这样我才会问心无悔”的执着信念,在讲台上默默奉献、辛勤耕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他积极探索、勇于实践、积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形成了自己的教学风格和特色;他担任班主任工作15年,一直坚持平等待生,用家的方式创建了温馨的班集体,用爱的真诚感化了一批又一批学生。
以人格力量成为欢迎型教师
王祖德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农村中职这片养育他的热土。他常常告诫学生,就读中职学校也同样需要艰辛付出,没有刻苦的钻研和不懈的追求就无法适应现代社会需求。工作中他废寝忘食,每天的工作时间都在十几个小时以上,绝大部分节假日也都用在教学与研究中。十几年来,他放弃了外出发展的好机会,执着而辛勤地耕耘在农村职业教育这片土地上。他真诚地对待每个学生,注重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在他的眼里没有差生的概念,他认为学生不能以好坏区分,只是爱好和特长不同,理论学习困难的学生往往在观察和实践方面的能力很突出。他以广阔的视野,先进的理念,灵活的方法,指导学生探究问
题,解决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和疑惑,带给学生学习的动力、鲜活的知识和成才的本领,使学生自信、自立、成功成才。
他教育理论功底扎实,他善于创造性地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课堂教学具有明显的灵活性、开放性、综合性、实践性特点,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把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循循善诱的教诲,亲切的讲述,像甘泉、像雨露,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大家送给他一个亲切的绰号——“王琢磨”,这饱含着人们对他渊博的知识和不懈探索精神的敬佩之情。
他针对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灵活的组织教材。通过对教材的剖析,将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增删,然后重新组合,使其形成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因到果的教学过程,便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一门课程,在不同的班级,他讲课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同时他在教学中不只是教授本学科的知识,而是将其他相关的知识与本学科知识有机联系起来,并告诉学生现在所学的知识会为以后哪些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对专业课程的脉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他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恰当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采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职业学校学生的实践技能高低,关系到他们的就业前途。培养什么技能,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是他反复琢磨的问题。
以特色教育成为育人型教师
曾经有老师向王祖德诉苦:学生德育工作真是烦人,有些事理吧,昨天才找某某学生谈过话,今天又重犯,唉!„„王祖德何尝没有这种苦衷?俗话说“久病成医”,办法总比困难多!王祖德久经苦熬,提出“建立学生德育银行”模式。
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有时“好了伤疤忘了痛”,甚至“伤疤未好也会忘了痛”,怎么不会出现“重蹈覆辙”的烦心事?王祖德认为,除了苦口婆心的言语提醒,更需要“纸墨笔载”的“明白告知”!为此,他为每位学生建立了一个“德育银行”,准备了两张“信用卡”,以100分为准入“存款”,一张“明卡”张贴于教室墙壁上,上面“纸墨笔载”其德育银行的借支收入,一张“暗卡”在学校网站“德育银行”平台上,学生、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输入自己的账号密码进入查询。
学校德育工作已经进入全员化。对此,青年教师小刘体会最深。刚走上讲坛的他,担任了班主任。年轻人血气方刚,他从“严”字入手,以严格的班规班纪管理着学生。开始两周,班上确实太平无事,风平浪静。一两个“出头鸟”也被他“弹”压下去。正有些沾沾自喜的小刘怎么也没有想到,学校的一次民意测试,将他的自我感觉良好推向“谷底”:他的班主任工作满意率居然是全校倒数第一。面对这样的班级,小刘苦恼不已。他找到王祖德诉苦。王祖德听完之后,为他“把脉”:“制度可以管住人,但不能感化人。学生不是任人摆布的木偶,管理怎能一刀切?只有进行深入细致的德育工作,才能春风化雨,润及学生的心田啊!”之后,小刘按照王祖德指点的“几招功夫”,潜心学生德育工作,渐渐扭转了自己在学生中的不良印象,为班级管理增添了活力。小刘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了德育工作的神奇魅力。
王祖德独创了“1分钟德育”和“德育银行”等教育工作模式,形成了真心、真诚、真情的“三真”,爱心、热心、耐心“三心”,以及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处世“三会”全方位多层次教育工作体系,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以无私奉献成为亲友型教师
连续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连续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出色成绩,王祖德对教育工作研究由自发逐步走向自觉,由零星的经验总结走向独具特色的理论升华。他研究出了学校教育工作“四五三实施策略”,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为了丰富校园生活,王祖德率先在班上成立了业余篮球队、武术队、围棋兴趣小组等,举行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让学生过得充实愉快,体会学校大家庭的温暖。秋高气爽的金秋时节,组织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进行理想信念教育;春暖花开之时,带领学生前往风景名胜区踏青,感受大自然的神奇瑰异„„寓教于乐,润物无声。通过这样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和见习实践,同学之间的关系融洽了,学生的身心健康愉快了,忧郁颓废的情绪不见了,莫名的伤感也少了,抱怨厌学的苗头消失了。
在王祖德的办公桌上,放着一个汽车模型,那是他的学生小兵赠送的。小兵来自偏远山区,家境贫穷,个子矮小,在同学面前常常自卑。有一次在学校后山散步,看着各色鲜花,王祖德指着一朵开得很鲜艳的大花说:“那朵花漂亮,摘下来吧!”小兵摇摇手说:“那是牛屎花,闻了会头晕。”王祖德笑了笑说:“你看它长得又大又红啊!”“老师,那一片金黄色的花才是好花,叫金银花。”王祖德反问道:“不会吧?它长在那样恶劣的环境里,而且又小又瘦。”“不要看它小,可有大作用,能清热解毒。”王祖德见机行事,对小兵说出了心里话:“是啊,即使在恶劣的环境中,也照样能盛开香艳的花朵;即使再弱小的个体,也可以拥有无与伦比的价值。”小兵听了会心地笑了,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从此,他逐渐走出了自卑的阴影,成为班上品学兼优的学生,毕业后到广西桂林某汽车销售公司工作,不到3年,年纪轻轻勤奋努力的他就成了总代理。小兵在给王老师的信中深情地写道:“昨天的小小金银花终于长大了。衷心地感谢王老师您的教诲!”。
在王祖德的学生中,类似小兵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王祖德深深体会到,要培养出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不仅身体健康,更要精神健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名言用在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王祖德身上,再恰当不过了。他说“德育银行”的诞生得感谢一个曾经是“问题少年”的学生。三年的时光,他们互相对抗着、改变着、支持着。最终互相感谢着,互相尊重着。
“一枝独秀不是春,姹紫嫣红春满园。”王祖德的育人事迹已经在学校开花结果。他的感人事迹默默地在大山中传播着、流淌着,熏陶着一届又一届学子们,感染着身边每一位老师,在这种精神的感召下,老师们演绎出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育人故事,浓浓的师生情让青春在爱的阳光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让这不起眼的农村中职学校在爱的雨露中开得更加灿烂。
(七)陆繁伟
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记山东枣庄山亭区徐庄镇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23个春夏秋冬、翻越208座山头、2400次家访、46本教学日记、82000元捐款,陆繁伟怀着对教师这份崇高职业的热爱,在贫穷的山沟沟里给孩子们营造了知识的温房。他如同大山中闪亮的明星,为山区学子点亮求学之路。
——题记
办学条件差、教师队伍老化、学生流失较多、留守儿童管理困难等问题,往往是山区农村教育的真实写照。偏居沂蒙山区一隅的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亦不例外。
然而,在这里,却有这样一位小学校长,他23年如一日,从教师到校长,用踏踏实实的行动,一步步破解着这一道道教育难题——自己动手建教学楼、维修校舍;以自己的热情感动退休教授到学校培训师资;以丰富多彩的活动留住学生,让学生快乐成长,享受和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想方设法关爱留守儿童,让外出务工的父母和留守在家的老人都放心„„ 这些年来,他先后翻越208座山头,到学生家里走访2400多次,写下了46本、几十万字的教学日记,用微薄的工资资助学生,累计达82000多元„„山亭区教育局局长高玉龙介绍说,“他特别热爱教育,擅长解决教育发展中的难题,他是山区教育的‘领跑人’。” 他,就是全国优秀教师、徐庄镇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校长陆繁伟。
勤学,练就献身教育的本领
1988年,陆繁伟因身体原因无缘高考。求学梦破碎了,他却有了一个更强烈的愿望:在本村当一名民办教师,尽自已所能让山区孩子都能读上书,并能读好书!
为了圆好这个梦,他踏上了一条艰难跋涉之路。
求知若渴的陆繁伟勤学好问,请人辅导,不断练习备课授课。经过不懈努力,1989年他以民办教师身份考入枣庄师范学校,人生路上又一次扬帆起航。能有机会成为一名正式教师,
并进行系统、全面的学习,他倍加珍惜这个机会。也就是从那一天起,他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誓言:把毕生精力献给教育事业,把教书育人当成崇高追求。
从教23年来,陆繁伟虚心学习教育知识,不断钻研教学教法。为了给自己充电,他自学进修了专科、本科文凭,参加省市级骨干教师培训;为了教好孩子,他多次牺牲休息时间,到枣庄、临沂、莱芜等地拜名师,求帮助。
他认真对待每一堂课,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给学校带来满园的芬芳。2000年,在宋庄小学执教期间,陆繁伟班上的38名学生中有35人考入全区重点中学。这一消息不胫而走,在山区引起了巨大轰动。2001年,镇上又把他调回共青希望小学任教导主任,次年又任命他为建银希望小学副校长兼教导主任。
领导的信任,给了他施展才能的更大平台和空间。陆繁伟到这所全镇教学质量最差的学校仅仅一年,硬是把学校教学质量从全镇倒数第一提升到正数第一。
苦干,树立农村学校的一面旗帜
在崔虎峪村小学任教时,一次经历让陆繁伟终身难忘。
有一天,他正在上课时,狂风大作,突降大暴雨。校园里的一棵大树,瞬间砸在了头顶上的三间石墙瓦房上,雨水顺着漏处灌了下来。
“晴天太阳晒,雨天雨水淋。”陆繁伟回忆说,师生们只能这样凑合着上课。事后,他多次找村里,但由于没钱修只好作罢。
孩子们眼中的渴求,让陆繁伟决定自寻办法。
陆繁伟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和家人商量,把准备结婚的新房腾了出来,给孩子们上课,解了燃眉之急。
后来,崔虎峪村决定利用村西废弃坑塘重建学校。此处高低不平,陆繁伟主动接下了平整场地的任务。
每天放学后,陆繁伟自己动手,用洋镐刨开山石,用地排车运往坑底,削高填洼。场地整平后,陆繁伟又利用业余时间,到山上拉来山石,建设院墙。每天运石6趟,风雨无阻,连续拉了10多天,手上都磨出了血口子。
在他的带动下,不久,一座两层教学楼便在崔虎峪村拔地而起,也成为枣庄市山区农村第一座简小(1—3年级)教学楼。
2009年,陆繁伟来到枣庄共青希望学校担任校长。当时,校园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教学楼漏雨,教学质量下滑,大量学生流失。
陆繁伟首先从改变教学楼做起。他带领教师用水泥修补楼顶,但无济于事。见到有开着机动车到村里专修楼顶的外地工匠,工匠预算费用开出了15000元的价格。
“不堪重负”的陆繁伟,只好退走了工匠。随后,他偷偷学习熬制原料的工艺,并了解工匠从何处进货。为节约成本,陆繁伟带领着教职工干了起来。他本人从事最重也是最危险的提升防水胶任务。一次,站在楼顶边缘提升防水胶时,陆繁伟一不小心从楼顶掉了下去,伤及肝部,胆囊破裂。
为了省钱,陆繁伟没有去公立医院就诊,而是到一家私人诊所摘除胆囊、修复肝脏。 “由于医疗条件较差,他连续多天昏迷不醒,差点丢了性命。后经转院治疗,1个多月后才转危为安。”想起这些,陆繁伟的妻子李秀英至今心有余悸。
在身体还没有完全康复时,陆繁伟就回到了学校。他盘算着如何提升教学条件。
针对农村山石土木随处都是的实际,他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发动学生到山上找奇石、挖树根,举办自己的兴趣小组。
很快,奇石搜集与审美课程研究兴趣小组便成立了。他制定了《奇石探索与审美》课程研究方案,为低年级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中、高年级则选奇石爱好者组成课程研究小组,培养学生鉴别的本领,如奇石的分类、奇石鉴赏、收藏与鉴识、奇石配座、文化追溯等等。
奇石爱好者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到野外搜集奇石作品,并在长期的摸索
中形成了一定的经验,编写了《奇石搜集与审美》校本教材。小桥流水,鱼戏花间,柳丝飘舞,奇石吟唱,奇石园林成为校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组织学生进行根雕制作、奇石的收集与审美的基础上,学校进而又开拓了彩泥画特色课程,并编制了《彩泥画研究》。目前,已有120多名同学参加该活动,制作彩泥画360多幅。 一枝引得百花开。在组建根雕、奇石、彩泥小组的同时,学校还组织了许多诸如“红领巾小社团”、“规划小社团”、“科技小社团”等等。
四年级(1)班的“我和家乡手拉手”社团举办了《我是小作家》作文大赛。学生们把在根雕制作、奇石搜集等方面获得的经历、感悟细致入微地描绘出来,大大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彩泥画制作在区、市中小学生科技成果展览大会上一展风采,得到领导的高度赞扬。 良好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一致认同,原来流失的学生也都重新返回了校园,附近的部分小学生也慕名前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学习。在控制辍学率方面,该校一直走在山亭区前列。
关爱,注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徐庄镇作为沂蒙山区的贫困乡镇,外出务工经商的村民较多,造就了“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生活上缺少照顾,情感缺乏沟通,学习上缺乏指导,沉迷于电脑游戏,完不成作业;行为上缺乏引导,个人问题严重,极易引发社会问题。
为了这些孩子的健康成长,陆繁伟充分发挥镇驻地学校的作用,探索出一条建设乡村少年宫、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的新路子——以枣庄共青希望学校为依托,创建徐庄镇乡村少年宫,对全镇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管理。
陆繁伟依托本校条件,建起了一所功能比较齐全的少年宫,开设了电子琴、书法、二胡、笛子、象棋、手工制作、国画和舞蹈等功能室,每个兴趣小组设有单独的活动室或活动场地,并在全镇优秀教师中招募了22名辅导员,充当少年宫志愿者。
现在,每逢周末周日和节假日,全镇留守儿童在爷爷奶奶的护送下,纷纷来到共青希望学校乡村少年宫,选择自己喜欢的项目,或唱歌、绘画,或下棋、打球,并通过QQ 视频与远在外地打工的父母“见面”对话。
看到在这里无比开心的孩子们,尝到甜头的陆繁伟,又发动全镇12所完小全部成立了留守儿童关爱站,建立健全了镇域留守儿童关爱体系。
留守儿童来到少年宫活动,人们不仅能看到他们活跃的身姿、灿烂的笑脸,更能欣慰地看到他们精神的收获和变化。
在徐庄少年宫,这些留守儿童的特长和学业成绩,得到充分的培养、发展和提高。丰富的活动消除了他们精神的空虚,充实的生活也挤掉了他们与不良现象和不良行为接触沾染的空间,避免了他们不良习惯和不良行为的形成,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更多的照顾和关爱,极大地促进了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为广大劳务输出人员解除了后顾之忧。
寒暑沧桑,几度风雨。陆繁伟矢志不移描绘春蚕情愫,满腔热忱诠释红烛意义。他尽自己的所能,倾自己的心血,为农村的孩子照亮了一片光明前程,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八)张国伟
科学巨子 师生楷模
——记西北大学教授张国伟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龄不是科研的界限,专注和敬业是有所成就的法宝。老一辈的科学家用自己对祖国的爱、对科学的探索、对事业的执着赢得了晚辈的敬仰,也树立了优秀的典范。
——题记
53年,半个多世纪的沧桑岁月,见证了一位科学家始终如一的坚守和忠诚。在坚守中,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成就了他人的辉煌;在忠诚中,他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更树立了精神的坐标。
张国伟教授从事地质教育事业迄今已有53个年头。53年来, 他忘我地耕耘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对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心,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突破的创新性研究成果。
治学严谨,桃李芬芳
50多年来,张教授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先后承担了构造地质学等8门课程的教学。 他治学严谨,为人师表,教学效果深受师生好评。在教学中,他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特别讲究教学艺术,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找出适宜学生的路子。
每一次上课都精心准备,每一年都有新的内容,原本枯燥的难教难学的课程,经他的讲述之后就变得生动。他上课生动幽默,信息量大,学生都爱听,认为不仅学到了知识,还学到了分析问题的方法,增长了解决问题的能力,越学越爱学。为了能够听他的课,学生都争着抢占好座位。尤其是他的报告和讲座,总是场场爆满,气氛十分热烈。
张国伟认为,科学事业的成就,要靠一代又一代人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执着努力才可达到。为此,他在硕士、博士生的培养上花费了大量心血。他指出,导师应重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科学与道德的素质,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导师要尽快把青年人才带起来、推上去,并要使他们真正懂得学科的发展。他主持承担了多项国内外重大科学研究项目,为研究生进入科学前沿提供了机会。他还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他独具慧眼,特别注重因材施教,根据研究生不同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
他的一位博士生说:导师要求我们博览群书,又要有重点、中心,我们不知道“博”是什么程度?后来知道他有两吨存书,他以不同的方式都看过,我们敬佩得五体投地,决心一定要像他一样多读书、做好研究。
虽然在学业上是典型的严师,但生活中的张教授却很有亲和力,他经常同研究生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活情况甚至婚恋家庭状况,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学生们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确实找到了一位发自内心喜欢、敬重的专业导师,来到了一个团结和谐的研究群体。在这样的环境激励下,这些学生无不学有所成。
张教授指导培养了硕士生27名、博士生26名、博士后10名,很多已成为单位学术领导、学术带头人、杰青、长江学者等。他通过不懈的努力,带出了一支学科配套、富有朝气的研究团队。
野外考察实习是地质学教学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张国伟院士特别注重在此环节中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认识到,必须充分重视客观实际,这是地质科学研究的源泉。他在实践中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专业兴趣,使学生会观察会思考,提出、思考、解决问题。在实习过程中他坚持与学生一道东奔西走,同吃同住。学生出野外实习,往往嫌苦嫌累,不愿多待。但与张老师一起外出的学生从来不叫苦叫累,主动要求延长时间,多承担任务。学生说:张老师在野外比我们年轻人走得都多都快,那都是他敬业精神的体现。 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让学生了解专业、热爱专业、用好专业,走上科学探索研究创造的道路,这就是张国伟院士寓育人于教书之中的效应。
科研领域,硕果累累
从上个世纪60年代早期,年轻气盛的张国伟一毕业就开始涉足“家门口”秦岭造山带的研究了。
10年间,他带领学生前后多次穿越秦岭,其中数千公里完全是徒步。他的足迹几乎踏遍了秦岭的沟沟岔岔。无怪乎,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张国伟具有准确无误说出某某地质现象在哪条沟、拐几道弯的一颗核桃树下的本事。
70年代中后期,张国伟参加国家重大项目“富铁会战”研究,并取得突破性发现。在1983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国际前寒武纪地质研讨会”上,他做的“河南中部晚太古代地壳的构成及其演化”报告引起轰动。
1992年,张国伟作为项目主持人,申请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八五”重大项目“秦岭造山带岩石圈结构、演化及其成矿背景”(1992-1997),在地质界引起很大震动。此项研究
提出的新观点、新造山模式,获得了1999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一等奖空缺)。
此后,张国伟相继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大重点项目的研究。建立了现今秦岭“两带三块”的构造格架;倾心多年的研究成果《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出版,已成为秦岭研究一部经典巨著,产生广泛科学影响。
随后,年近古稀的他决计南下,组织全国16个单位150余位科学家和研究者,研究我国华南大陆构造问题。通过三年多夜以继日的大量实际调研,华南大陆构造新的学术思想初步构成,目前研究还正在深入进行中。
张国伟还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矿、中石油、中石化、冶金等部门研究项目20余项,国际合作项目9项。多次应邀到美、英、瑞士等多国进行合作研究与学术交流,对世界主要造山带阿尔卑斯、中欧海西带等造山带进行考察,并广泛进行国内华北、青藏高原等造山带及相关盆地的综合考察研究。在造山带与盆地、大陆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等研究领域,取得了富有创造性的系统科学成就。
他先后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350余篇,出版著作7部和中英文版秦岭造山带岩石圈三维结构图丛各1套(包括合作),主编各类构造图件20多幅,完成研究报告20余份。
目前张国伟院士正协同主持负责“板块构造与大陆动力学”的战略咨询研究项目,带领全国十余所院校研究单位和杰青为主组成的研究人员进行我国大陆构造战略发展研讨。 培育人才,带出团队
张国伟院士不仅对学生培养极其负责,也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他始终认为青年教师是高教事业发展的未来,对高等教育关系重大,所以他把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作为自己应尽的义务,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常抓不懈。
他一方面在教学和科研中给年轻人压担子,使其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另一方面,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青年教师走向成熟,堪称年轻人的良师益友。
他认为高校教师必须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作为教师必须要搞好教学,做有素质有学问的合格教师,而另一方面,要教好学必须要有好的学问,这就必须要进行科学研究,以研究成果提高充实、搞活教学。
有时有的青年教师会抱怨自己的工作任务重,但一看到张院士的工作量时,都会感叹他就是自己心中的高山与大海。他超常的工作量是常人无法想象的。他承担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地矿、冶金等部门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承担着多名研究生与博士后的指导工作,担任着中国科学院、教育部、地矿部等部门重要项目评审及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重要学术刊物论文评审等繁多任务,还要参加一些社会活动等。
这么多的工作和事情,一个70多岁的人是如何撑得起的,又哪来这么多的时间?答案是他从来不分节日假日和周末,只能挤去他的休息时间。这正应了他的一句名言:“人生最大价值,莫过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最大限度地贡献给祖国与人类!”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张国伟院士不仅把全部才华和毕生精力都贡献给了科学事业,更重要的是把他的学术思想和渊博的知识无私地传授给青年一代,培养一批创新人才,构建了以中青年人才为骨干、拼搏于科学前沿、创新发展的西北大学造山带与大陆构造研究团队,使得科学研究后继有人。
人格魅力,感染师生
张国伟院士是一位老教师,老科学家,也是一位老党员,他常说:“作为教师,为人师表重在身教。”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长期以来他虽然异常繁忙,但他一直时时关注国家大事、国内外发展,操心国家改革开放发展,思想永葆青春。
他认为做为一名教师,忠诚于祖国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大气包容、工作踏实、奋发进取、真诚可信,这是一个人思想境界的体现,正因为这样,现在国内很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老中青学者专家,尤其青年人,都愿意与他接触、交流、合作和共事研究。
张国伟院士对大事注重关心,在日常工作中也十分注重自身修养,平等待人,比如给学
生回电话信息,无论认识不认识,只要给他发信息的学生,张院士都会认真回复。
博士生谢晋强说自己由于开题的事情特别迷茫的时候,就怀着忐忑的心情给张老师发了个信息,张老师马上就回电话来,给他一步步分析论文,帮助他聚焦论文的方向,整整说了一个小时,而他后来才知道其实张老师正在去机场的路上。
作为一名老教师、老院士,在学校每一次举行开学、毕业典礼时,他都会认真准备给学生的讲话,每次讲话都透着浓浓的真情厚意,透着他对人类、对社会、对祖国、对科学、对地质事业的深情与无限热爱。
尤其令人感动的是,2010年张院士因为长期超负荷地工作而生病住院,但是在住院期间,他脑子里想的还都是教学和科研工作,学生们看到病床上到处堆的都是文件和资料。他还记着吩咐出野外的带队老师如何安排行程路线,注意事项是什么,要保证学生们的安全等等。 在工作中他一直坚持实事求是,勤奋严谨;做学问,要求实、扎实,抓前沿、求创新;做教师,要以身作则,有真才实学。
张教授的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赢得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大家一致说:只有像他这样才能做好教师,做好创造性科学研究,才能成为科学巨子、师生楷模。
(九)吕杰
研教共进争一流 专注育人赛须眉
——记甘肃钢铁职业技术学院教师吕杰
她如星辰,远观是一盏引路的灯,近看是一团燃烧的火;她如百合,绽开是一朵飘香的花,凝聚是一枚含笑的果。谁说女子不如男,在焊接的钢铁世界里,她散发出柔软的芬芳,沁人心脾。
——题记
作为酒钢(集团)公司目前唯一的女焊接高级技师,吕杰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
自参加工作以来多次代表甘肃省参加过各类大赛,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荣获了很多荣誉:2004年11月在参加甘肃省青工技术比武中,她以自己深厚的技术功底,在来自全省的众多强手中脱颖而出,取得个人第一名,并荣获“甘肃省杰出青年岗位技术能手”称号;之后她还获得过“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荣誉。 以高技能修身养性,以精技术传道解惑
吕杰非常注重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熟练掌握了手工电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等多项技术。先后考取了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证书、焊工技师证书、焊工高级技师证书。 她能够完成气焊(气割)、等离子切割、CO2气保焊、氩弧焊、自保护焊、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等多种焊接方法的培训。她积极开展实训教学课题研究,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推广焊接新技术、新工艺。
她带领大家取得多项教学改革成果。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构建了“职业引导、行业平台、工学结合、三岗实训”的人才培养模式。
她在一些课程上打破原有的教学方法,实行大胆的改革,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建立了从课程开始的感性认识训练到提供进行创新性设计条件的系统化的实训平台,她十分重视将教改成果应用推广到教学工作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吕杰主要承担焊接专业《焊接生产实习》、《焊工工艺》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实习的指导及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编写工作。近五年来,完成4500课时,参与培养人才3500人次,她还承担了《焊接实训大纲》、《焊接技师精品课》、《焊接技术》等校本教材编写工作,制作了氩弧焊课件、CO2气保焊课件、埋弧焊课件等。
她负责焊接检验室的建设,使实验开出率达90%以上,并承担了焊接检验、射线探伤检验等试验任务,为焊接技术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并先后主持《双丝埋弧焊在风电行业的推广与应用》、《等离子切割试板定位先进操作法》等科研项目,通过酒泉钢铁集团公司验收,参与甘肃冶金技师学院技师精品课的开发。
丹心一片育桃李,硕果累累散芬芳
她为酒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周边企业解决了无数的技术难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经验。
吕杰认为,一个人的技能再高超,对社会创造的价值也是极其有限的。她以前是怀揣对社会的感恩在努力工作,现在是将自己的经验和技能传授给更多的人,让更多的人成长为生产一线的栋梁之材。自任教以来,每天都能在弥漫着焊接烟尘的实训车间看到她忙碌的身影。 她将自己的绝技绝活和参加大赛的成功经验悉心总结,结合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的焊接高技能人才培训方法:“一个中心,两个抓手,三个重视,四个环节”,即以焊缝质量合格为中心,一手抓体能训练,一手抓心理辅导,同时重视发现学员技术特长并总结推广、重视有针对性地在培训过程中因材施教、重视“焊接文化”在枯燥技能训练过程中的艺术感染过程,规范工艺讲解环节、完美表演示范环节、加强巡回指导环节、总结教学反馈环节。
焊缝质量是焊接操作的生命线,一切技能提升均以焊缝质量的合格为前提,同时,吕杰注意到焊接姿态在焊接操作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关系到焊工过度溶池的可达性和精准性,直接关系到焊缝质量。因此,她将学生体能训练揉合到技能提升过程中,在学生饶有兴趣地练习各种焊接姿态的同时,身体的平衡性和舒展性为适应复杂多变的焊接环境提供了前提保障。
面对差异性较大的学生,吕杰因材施教,共性学生共同培养,个性学生个别培养,提升了培训效率,缩短了技能达标周期,节约了实训成本。
与此同时,吕杰擅长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通过单项训练、综合训练、达标训练、提升训练,创造比赛气氛等手段使学生目标性地进行训练。
焊接技能训练是一个相对枯燥和艰辛的过程。吕杰在培训学生的过程中形成和注重“焊接文化”的渲染,凭借自己精湛和完美的示范,落落大方的示范动作,舒展美观的运条方式,行云流水的焊接环节,一件件工艺品般的焊缝呈现在学生面前。
她提出“焊缝外观和质量美学”的焊接文化,使学生在不经意间将枯燥乏味的训练变成了追求卓越的享受过程。
近3年来,吕杰指导培训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326人,学员持《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项目近1000项,学员持证率100%,项目合格率98%,均满足《特种设备焊接操作人员考核细则》要求。指导培训学生学员近400人,其中中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95%,高级工技能鉴定合格率88%,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合格率65%。选拔并指导省级、国家级焊接比武大赛人员20余人,均取得了优异成绩。其所在的培训班被业内人士称为“劳模班”。
技术攻关展特长,心怀感恩报社会
吕杰认为,没有师傅教、领导带、众人扶、亲人帮,自己将一事无成。如果没有酒钢这片热土、没有甘肃冶金高级技术学院这片天地,也不会有她这棵小草。在诸多荣誉面前,她感受到更多的是感恩和责任。
多年来,她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断有单位和企业前来联系寻求技术支持。在2003年炼铁2#高炉水冷壁检修中,为解决铜管与铜管、铜管与炉皮的异种金属焊接,吕杰积极查阅资料、请教同行,经过反复实验,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办法,成功地解决了铜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难题,为提前7小时完成系统检修创造了条件,为公司创效60多万元,同时也填补了酒钢集团公司焊接领域中铜与钢异种金属焊接的空白。
2009年,天风不锈钢公司热轧分厂POMINI 磨床铸钢材质的辊颈支架托瓦安装框题发生开裂,如果继续使用很可能由于辊轮破坏离心而发生安全事故。面对更换设备成本太高(1800多万元),焊接性差的状况,吕杰根据材料和结构特点及使用要求,制定了一套裂缝修复的焊接工艺,修复一次成功并正常使用至今,避免了热轧一起待辊停产的严重事故,节约辊颈支架采购费用近100万元。
2012年3月底,翼钢公司1#高炉4带12#冷却壁进水管管根漏水,此部位为球磨铸铁和碳素钢异种金属连接处,在进行焊接时,焊接部位反复出现裂纹,直接影响生产。翼钢公司
向集团公司本部申请技术支持,吕杰被派往山西翼钢后,通过一次次研究论证后,采用热焊栽丝法成功解决这一技术难题,为高炉整体年修赢得了时间。
2012年4月,耐火材料公司1000吨龙门式摩擦压力机由于长期承受动载,底座一支柱断裂,被迫停产。在更换设备成本高(一台设备500万元左右)、周期长,修复设备难度又高的情况下,耐材公司向技术学院申请技术支持。吕杰带领焊工考试中心人员一同进行现场勘查、制定焊接工艺、准备焊接材料及设备,利用双休日时间连续工作21小时,成功修复了摩擦压力机,获得了设备单位的高度赞扬。
教学,是吕杰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她精彩演绎着自己的教师生涯,用一颗赤诚的心去铺就学生的成材之路,不仅解学生的学业之惑,还全心全意地解他们的思想、生活、人生之惑。教学中,她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以及自己多年来的经验,精心制定计划进度,倾囊相授,毫无保留,使学生的实际操作水平迅速提高。
她在平凡的岗位上,精心耕耘,无私奉献。她觉得自己既是快乐的园丁,又像一朵盛开的幽莲,把芳香弥散开去„„。
(十)陆苏新
教书的表率 育人的楷模
——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教师陆苏新
精神世界丰富,心中有爱,勇于突破,甘为人梯,一切都集合成优秀的品质,成为他立体角色的每一个侧面,又成为他担当社会责任、努力进取前行的源头活水。他的世界,一步一阶,攀登着教师这座高峰。
——题记
他,犹如一阵春风,扑面而来的是“真诚、宽容、睿智、进取、可信”,通体洋溢着无法掩盖的魅力;他那高尚的师德、精湛的学识,不仅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更为他铺就了辉煌的底色。
他的诸多荣誉让人折服。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的事迹曾被《新疆教育报》等各种媒体报道,他被载入《科学中国人丛书、中国专家人才库》第七卷„„
然而,对名利的淡泊和对事业的执著是他的信仰,为学生的成才、教师价值的实现提供机会是他的追求。他崇尚在精神生命的新陈代谢中不断地生成,用一生的精力凿一口教书育人的深井——他就是六师五家渠高级中学的陆苏新老师。
“他是一位精神的富翁”
师德的基础是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信念,是对更高人生境界的追求。陆苏新的人生信条是:做一个好老师,使自己的生活有重心、对社会有贡献、生命更有价值。因而在这纯洁、坚定的信念感召下,他耕耘着、奋进着,无怨无悔,他是一位精神的富翁。
36年的教学生涯中,担任班主任、年级主任等工作20年,担任学校教务主任、教研室主任等职16年,任高级教师16年。他具有高尚的育人本领和超群的教学艺术水平。他的教法学生喜欢,同行佩服。看他的板书更让人感到是一种享受。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他总是将育人放在第一位,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每个学生乃至每本作业,从不流于形式,而是扎扎实实抓好每个知识点的落实和每个教学环节的实施。
多年来,他已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与特色,他把学习当作了最佳的营养剂,从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有的只是厚厚的学习笔记和收集的各种资料。2002年被调入五家渠一中后,更是用自己的师德风范感染着身边的教师。担任学校教研室主任职务,工作量年年超负荷,他从无任何怨言,而是默默的工作着,为大家树立了榜样。可以说,他是教学的骨干、育人的楷模。
“他是一位爱的使者”
1978年7月, 陆苏新高中毕业,正好赶上从初中开始开设英语课,通过考试他以排名第二的好成绩被录用,留校任教。后来,新湖南山煤矿筹建初中却一直没有人去,他便主动要
求到新湖最艰苦的山区煤矿去教学。
学校教师不足,他一个人担任了初中三个年级的数学物理化学等重要科目的教学工作,每天上课达8节。白天上课,晚上备课,每天休息不到6个小时,就这样他在少数民族地区煤矿一工作就是5年,直到煤矿破产,他才被调离到团场学校任教。
这期间,虽然山区煤矿条件艰苦,工作量和工作的难度超乎人的想象,但他工作的热情依然高涨,教学成绩一点都不差。他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了他的教育事业之中。山区缺菜,生活上每天只能是玉米糊、面疙瘩,还得自己动手做饭,难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
五年多的时间里,他一刻也没有离开过孩子们,和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上山挖贝母,为孩子们购买学习用品,在实践中教给学生生活的本领,在活动中教会学生学习,用心引导孩子们健康的成长。
在他的教导下,每年都有一到两名学生在地区高中升学考试中获得优异的成绩,使得山区煤矿的孩子们都顺利地考上了高中,无一人留下,其中还有30%的是当地的哈萨克族孩子。矿上的家长都说组织上给他们派来了一个好老师,是他们一辈子的福,为我们煤矿工人解决了后顾之忧,山下的人都说,山沟里真的飞出了“金凤凰”。
作为班主任,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不迟到,自己就一定先做到。无论春夏秋冬,每天早晨第一个到校,又最后一个离开。学生生活有困难,他便拿出自己积攒的钱为孩子们救急。他班上有位同学患上了白血病,他便主动捐款等等,平凡之处,师生情深。 有社会担当,发自内心关爱学生,十多年,他确确实实付出了无数的心血与汗水。 “他是一名出色的老师”
师德的魅力在于对治学境界的追求。陆苏新正是在教育的实践中,展现这一师德魅力。他在事业上已经取得很丰厚的成绩,可是他很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有永恒的丰碑,时代的进步会抹平过去的建树,只有时时求进、日日求新,才是“凿井”的真谛。
他被调入学校教研室担任主任职务后,便开始了教育科研这条淡泊明志、宁静致远之路,在科研领域开辟新路。从那一刻起,他付出比一般人更多的汗水,品尝比一般人更多的艰辛。为了寻找一个理论支点,为了及时总结实践经验,常常挑灯夜战,上网查找资料,直至黎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是他追求的科研境界。
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他经常和同行们一起针对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探讨交流,热情地帮助年青教师成长。在他的亲自帮助指导下,许多年青教师成为远近闻名的数学“把关教师”。
他撰写的论文发表在《伊犁教育学院学报》上,并获一等奖。他带领学校数学课题组22人经过三年的潜心研究,成果得到了全国数学界著名专家的肯定。目前,他主持的3个全国教育科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课题也已结题,均获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一等奖。他的“高中研究性学习教学体系的创建”获基础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此外,每学期都向全校教师做课题研究培训讲座。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已承担国家级课题6个,省级课题8个,校级课题50多个。
他在数学教学中潜心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多年来,在《数学学习报》、《伊犁教育学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奖论文十多篇,其中一等奖6篇、二等奖5篇并被各种优秀论文集收编。另外,参与编著数学专业书籍四部。他的这些论文的发表和书籍的出版有力地带动和促进了学校的教研工作。
“他是教师忠实的公仆”
多年来,每学期开学,陆苏新都要组织召开各学部教研组长会议,共商开展教研活动的具体思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工作计划,这已成了他的习惯。
作为教研员,他年年都要听课120多节。他始终坚持以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为重心,使教研真正为教学服务。全校性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评优课比赛、教学开放周活动、教学研讨交流活动、送课下团场活动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他的影响下,教师们在国内各报刊杂志发表的论文、参加各种讲课比赛、课件评比等
活动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不断提升。老师们坚持每年编辑一期《优秀论文集》,每月出一期《教研园地》。
在初中新课改实验中,他带领建立了一整套课改常规制度;在校本培训中,通过定期召开课改经验交流会、写体会等形式,开展各种专题培训,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有些甚至成了专家。
2007年5月以来,学校高中新课程实验的重担又压到了他的肩上,他先后为学校教师开办课改培训讲座累计达100多小时,编写学校高中新课程实施方案16个,印刷出版《高中新课程文件汇编》等达几百万字。2008年10月,又代表六师参加兵团高中课改检查工作,得到兵团高中课改办的好评,学校被自治区评为“课改先进学校。
为学校,为教师,陆苏新忙的不亦乐乎。也许,用“爱岗敬业、成绩卓著”并不能深刻地描绘陆苏新,因为他的事业是如此深遂,人格是如此有魅力。
他把事业看作是一种过程,一种追求,每天的点滴学习,每日些微浸润,日积月累,正不断壮大其生命的容量,在精神生命的追求中创造着自己,也创造着别人。他始终相信:收获属于勇于锤炼自我、突破自我、努力耕耘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