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散文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 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 然后以“妈妈, 我想说爱您”为题, 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 2~3名同学回答) 同学们说的很好, 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 他一生创作丰富, 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 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 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 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 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 多么着急, 一旦见了, 又惊又喜, 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 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 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 还要对妈妈保密, 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
这首散文诗, 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 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 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中心人物是“我”, “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 在一天的
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 那么天真, 那么活泼, 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提出共性问题。
(1)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是怎样表现的?
(2) “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
(3)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 “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 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 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了这首诗,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 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和美妙,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既发展学生的个性, 又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准备比赛。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幸福拍手歌》
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发言)
师:看来与白莲相比, 那一朵红莲是幸福的! 其实仔细看来, 它们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 都遭受了风雨的侵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雨的语句。
提炼主旨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 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 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 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 说说这场暴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师:是啊, 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 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 为什么?
明确: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师:是啊, 如果我们是那一朵红莲, 那母亲就是那一片为我们荫蔽人生风雨的荷叶! 作者感动于这一幅画面, 更感动于这一份伟大的母爱。由此, 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地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抒写感动
在作者冰心的笔下, 我们寻找到了一份母爱带来的感动。其实, 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 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 都可能会令我们感动。那么, 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 写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课堂小结
感动, 无处不在。学会感动, 是生活所需。老师始终认为一个容易被母亲感动又能使母亲感动的人, 便是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幸福的人!
播放《妈妈的吻》, 在音乐声中结束该课。
附板书设计:
第7课 散文诗两首
教学目标
1.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 有感情地朗读诗文, 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母亲是孕育万物的源泉, 是推动世界走向光明的根本动力。母爱是人类情感中最崇高、最美好的。现在请同学设想向母亲表达爱意的方式, 然后以“妈妈, 我想说爱您”为题, 说一段话。(学生略思考后, 2~3名同学回答) 同学们说的很好, 都向母亲倾诉了自己深深的依恋之情。今天, 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之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金色花》的作者是印度诗人、作家泰戈尔, 他一生创作丰富, 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 长篇小说《小沙子》《沉船》等。曾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 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 检查生字词。(可用大屏幕投影)
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 学生仿读。(教师的朗读一定要有示范作用, 在朗读中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
学生自由朗读, 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 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
教师指导朗读:注意重音、语速、节奏、感情。(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舒缓、温馨、深情的。但不同的地方, 朗读处理方法不同。如果学生读不好, 教师要一句一句地教。)
例:“你到哪里去了, 你这坏孩子? ”妈妈不见了孩子, 多么着急, 一旦见了, 又惊又喜, 自然嗔怪孩子。这句应读出妈妈惊喜的语气。
例:“我不告诉你, 妈妈。”孩子撒起娇来了, 为自己能给妈妈做些好事而高兴, 还要对妈妈保密, 让她莫名其妙。这句应读出孩子撒娇、调皮的语气。
整体感知
这首散文诗, 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 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 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 中心人物是“我”, “我”想象变成一朵金色花, 在一天的
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为什么“我”那么快乐, 那么天真, 那么活泼, 那么可爱呢?(学生回答: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 他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 提出共性问题。
(1) “我”通过什么方式来表达对妈妈的爱? 是怎样表现的?
(2) “我”为什么想象自己变成一朵金色花? 那金黄的色彩又象征着什么?
(3) “我”变成金色花为什么不愿让妈妈知道?
(4) “我”和妈妈各是什么性格?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参与交流。
体验反思
过渡:母爱就在我们身边, 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 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了这首诗, 你从中感悟到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过渡: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象, 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 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朗读课文。
课堂小结
《金色花》是一首很美的散文诗, 是一幅耐人寻味的图画。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多读, 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培养健康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文中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生发想象, 让学生感受到想象的新奇和美妙,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 既发展学生的个性, 又发展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准备比赛。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
课间播放《幸福拍手歌》
师:你们觉得自己幸福吗?(学生发言)
师:看来与白莲相比, 那一朵红莲是幸福的! 其实仔细看来, 它们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之下, 都遭受了风雨的侵袭。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描写风雨的语句。
提炼主旨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 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 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 联系你们的生活实际, 说说这场暴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
明确: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
师:是啊, 我们的人生也会遇到许多风雨, 那么你会是风雨中的那一朵红莲还是那一朵白莲呢? 为什么?
明确: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
师:是啊, 如果我们是那一朵红莲, 那母亲就是那一片为我们荫蔽人生风雨的荷叶! 作者感动于这一幅画面, 更感动于这一份伟大的母爱。由此, 作者道出了发自肺腑的感慨。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满怀感情地齐读文章最后一段。
抒写感动
在作者冰心的笔下, 我们寻找到了一份母爱带来的感动。其实, 感动是无处不在的。楼下的树悄然绽放了一树的芬芳, 夜晚月亮撒下淡青色的光, 都可能会令我们感动。那么, 现在就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 写下心中的那一份感动。
课堂小结
感动, 无处不在。学会感动, 是生活所需。老师始终认为一个容易被母亲感动又能使母亲感动的人, 便是一个幸福的人。而我们没有理由不做这样的人。愿同学们都能成为幸福的人!
播放《妈妈的吻》, 在音乐声中结束该课。
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