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1 重点难点
一 《海燕》导学案(第二课时)
1、通过预习交流,能结合白杨树的形象及象征手法的特点, 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通过分析写作背景、挖掘白杨树的内在形象,能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写法。
3、通过片段写作交流,能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能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
1、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重点)
2、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学习象征手法。(难点)
1、导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读思用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A 课前自主预习,积累基础知识,感知内容;B 课中合作学习,感悟思路语言,品味写法;C 课中自主检测,突出写法情感,反馈目标。D 课后反思巩固,梳理收获不足,归纳小结。2、教学方法:启导法。3、授课时间:一课时。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通过反复的读,自主完成预习单:课下结合创作背景想一想,茅盾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学习目标 资料链接 自主预习 导学设想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2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3
【检测交流 巩固拓展】 ★预习检测
1、结合创作背景想一想,茅盾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2、简介写作背景。
白杨树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楠木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 《白杨礼赞》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 ★★★巩固拓展检测:
借鉴本文片段写作: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 一篇2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4
我的写作片段中描绘的动(植)物形象___________象征___________。 (六)【作业交流 巩固拓展】
1、组长按《课堂表现评价表》打分。 2、积累字词句及文学常识。
3、完善检测: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4、完成下一课预习案
【板书交流 梳理重点】
北方农民
象征 根据地战士
中华民族精神意志
【反思交流 归纳小结】( 可从学习的知识、方法或思想等方面梳理) 1、这节课我收获到了: 2、这节课我的困惑是:
3、在学习过程中,我还需在那些地方改进才会取得进步?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5
【笔记梳理】
表现手法之象征
——《白杨礼赞》里的象征
一、原因分析:
象征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为什么要借具体的物来表现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写具体的物又要表现什么样的抽象的物或思想感情?这些对于刚上初二的学生来说,无疑都是重难点?如果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掌握了80%。
二、突破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疑难点呢?以《白杨礼赞》为例我认为应该:
1、交待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日本帝国主义能够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斗争,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特别是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作者只能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地歌颂他们。
2、完成表格。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白杨树(描写、刻画)
3、明确白杨树与中共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的关系:相同的地域,相似的品质。
4、结合文中“贵族化的楠木”的象征意义来加深对白杨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附: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文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主线分明。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6 3、体会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完成表格。
白杨树(描写、刻画)
三、细处摄神,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2、通过背景介绍,我们了解到作者写白杨树是为了歌颂在中共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军民,结合上述表格,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
3、文章结尾“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了什么?多余吗?为什么?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论是写高原,还是写白杨树,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写。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观察其特点。
2、文章还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大声朗读。
五、学有所用
树 根
每当人们歌颂那些挺直秀颀的树木、妩媚多姿的花时,也许很少有人记得那深埋在地下的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根。那是一天下午,修路的工人们挖地时,我看到了一棵杨树的裸露的根。“它居然扎得如此深!”一声惊叹从嘴里流露出来。我也从此明白了根为何不被人注意的原因。
你看它,“沟沟壑壑”的表皮,没有光滑的树皮美观;弯弯曲曲的身架,没有树干挺直;赭色的色彩,没有绿叶明丽;默无声息,显示不出它的朝气蓬勃。它只是一味地向下扎。其貌不扬而沉默不语,就是它的特点。
可是为什么落叶要归根,树干也一刻离不开它呢?哦,是根赋予它们活力,给了它们生命。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7 仔细想一想,根何时体尝过和风细雨,欣赏过蝶舞蜂飞,赢得过人们的赞誉?可是,为了培育出优质的木材,掬出片片绿阴去点缀大自然,供人休憩,它没有顾及个人利益。
为了让树木茁壮成长,它不惜扭曲自己的身体向地层深处汲取养分;为了让树叶常青久绿,它不畏土块砾石的磨难牢牢扒住土壤,让每一点水分通向全树;为了支撑起高大的树木,它总在向更深、更广的地域扩展,更多地隐没了自己。
尽管人们不曾赞颂过树根,但是它又何曾报怨过?何曾放弃过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每当我想起树根,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那些为托起四化建设的基石而甘当“树根”的普通劳动者。一辈子辛勤耕耘在田野里的农民,总是满身沾着机油而又日复一日上工的工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天天伴着集合哨刻苦训练关键时刻冲锋陷阵的军人……他们实在平凡,但没有因为平凡而鄙视工作;他们得不到更多的利益,但仍然在努力工作。克己奉公,这难道不是树根精神的体现?
我不强调根的外观,却很喜爱它的内在美,那就是默默奉献。并且我要高声赞美这种精神,呼唤更多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创造未来。
1、说一下文中树根具有哪些特点?(用原文中的话说)
2、作者写树根是为了赞美 。它们之老有什么样的联系?
3、作者最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不被人注意,向下扎,其貌不扬。
2、无私而又默默奉献的人。
普通的外形,扎实的风格,巨大的贡献。
3、赞美社会生活中的工人、农民、教师、军人,他们和树根一样,无私而又默默奉献,从不炫耀于人。
六、妙笔生花。(课后作业)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学习第七段的写法,运用排比反问句式写一段话。(找出一种“物”和与之相应的“人”,找出其精神的共性,然后写作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1 重点难点
一 《海燕》导学案(第二课时)
1、通过预习交流,能结合白杨树的形象及象征手法的特点, 体会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通过分析写作背景、挖掘白杨树的内在形象,能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学习“象征”的写法。
3、通过片段写作交流,能感悟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能运用“象征”的写作方法。
1、通过背景材料的介绍引导学生把握“白杨树”的象征义。(重点)
2、通过当堂仿写训练的形式学习象征手法。(难点)
1、导学设计的理念:教学的过程中始终贯穿“读思用创”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2、A 课前自主预习,积累基础知识,感知内容;B 课中合作学习,感悟思路语言,品味写法;C 课中自主检测,突出写法情感,反馈目标。D 课后反思巩固,梳理收获不足,归纳小结。2、教学方法:启导法。3、授课时间:一课时。
《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3月,是茅盾根据自己1940年从新疆归来赴延安途中的见闻和感受写的一篇散文。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相持阶段,日本帝国主义正加紧对国民党的诱降。国民党反动政府阴谋制造了“皖南事变”,进犯抗日根据地;日寇也因此肆无忌惮地向我敌后抗日根据地进行疯狂扫荡。面对这种严酷的现实,全国人民,特别是抗日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与毛泽东的领导下,毫不妥协坚持抗战。这篇散文就是作者以昂扬的革命激情,通过对白杨树的赞美,歌颂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农民,及其所代表的我们民族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茅盾的作品大部分是着力暴露旧社会黑暗的,正面歌颂党领导的革命斗争的作品并不多,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关。但是,当他一踏上解放区的土地,便深深地被那里的一切所感动。于是,他不顾国民党反动派的白色恐怖,把解放区的新鲜空气带给了国统区的广大人民,用笔表示了他对共产党、对根据地军民的衷心赞美,写下了《白杨礼赞》这样热情洋溢的赞歌。
通过反复的读,自主完成预习单:课下结合创作背景想一想,茅盾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学习目标 资料链接 自主预习 导学设想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2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3
【检测交流 巩固拓展】 ★预习检测
1、结合创作背景想一想,茅盾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赞美白杨树吗? 2、简介写作背景。
白杨树象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楠木象征__________________ .。 《白杨礼赞》运用________的表现手法,借白杨树来赞美抗日军民。 ★★★巩固拓展检测:
借鉴本文片段写作: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 一篇2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4
我的写作片段中描绘的动(植)物形象___________象征___________。 (六)【作业交流 巩固拓展】
1、组长按《课堂表现评价表》打分。 2、积累字词句及文学常识。
3、完善检测: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4、完成下一课预习案
【板书交流 梳理重点】
北方农民
象征 根据地战士
中华民族精神意志
【反思交流 归纳小结】( 可从学习的知识、方法或思想等方面梳理) 1、这节课我收获到了: 2、这节课我的困惑是:
3、在学习过程中,我还需在那些地方改进才会取得进步?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5
【笔记梳理】
表现手法之象征
——《白杨礼赞》里的象征
一、原因分析:
象征是托意于物,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抽象事物或思想感情,为什么要借具体的物来表现抽象的事物或思想感情?它们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作者写具体的物又要表现什么样的抽象的物或思想感情?这些对于刚上初二的学生来说,无疑都是重难点?如果能解决以上问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就掌握了80%。
二、突破措施:
如何解决上述疑难点呢?以《白杨礼赞》为例我认为应该:
1、交待写作背景。本文写于20世纪40年代初,由于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使日本帝国主义能够集中兵力向我抗日根据地疯狂“扫荡”,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顽强斗争,多次粉碎敌伪的“扫荡”,巩固并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民主根据地,作者从根据地人民身上看到中华民族远大的前途,但由于当时正处于国民党反动统治下,特别是在第二次反共高潮中,作者只能借白杨树这一形象热烈地歌颂他们。
2、完成表格。读全文,根据课文内容完成下列表格。
白杨树(描写、刻画)
3、明确白杨树与中共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的关系:相同的地域,相似的品质。
4、结合文中“贵族化的楠木”的象征意义来加深对白杨对象征意义的理解。
附: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1、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2、文章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主线分明。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6 3、体会准确、优美、富有感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整体感知,快速浏览全文,完成表格。
白杨树(描写、刻画)
三、细处摄神,细读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1、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矛盾吗?说说理由。
2、通过背景介绍,我们了解到作者写白杨树是为了歌颂在中共领导下的坚持抗战的军民,结合上述表格,思考二者之间的联系。
3、文章结尾“贵族化的楠木”象征了什么?多余吗?为什么?
四、品味语言:
1、本文不论是写高原,还是写白杨树,都能抓住特点,运用形象贴切的词语来描写。从文中找出这些词语,并观察其特点。
2、文章还注意运用多种修辞方法增强表达效果和语言的美感,从文中找出这些句子并大声朗读。
五、学有所用
树 根
每当人们歌颂那些挺直秀颀的树木、妩媚多姿的花时,也许很少有人记得那深埋在地下的根。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见到了根。那是一天下午,修路的工人们挖地时,我看到了一棵杨树的裸露的根。“它居然扎得如此深!”一声惊叹从嘴里流露出来。我也从此明白了根为何不被人注意的原因。
你看它,“沟沟壑壑”的表皮,没有光滑的树皮美观;弯弯曲曲的身架,没有树干挺直;赭色的色彩,没有绿叶明丽;默无声息,显示不出它的朝气蓬勃。它只是一味地向下扎。其貌不扬而沉默不语,就是它的特点。
可是为什么落叶要归根,树干也一刻离不开它呢?哦,是根赋予它们活力,给了它们生命。
编号:1 使用日期:2016.3.8 年级: 七上 班级:141 小组: 姓名:
教师评价: 阳曲县泥屯中学学校“我要学”导学案 编写:赵树元 审核:牛振 授课:赵树元
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叶圣陶
7 仔细想一想,根何时体尝过和风细雨,欣赏过蝶舞蜂飞,赢得过人们的赞誉?可是,为了培育出优质的木材,掬出片片绿阴去点缀大自然,供人休憩,它没有顾及个人利益。
为了让树木茁壮成长,它不惜扭曲自己的身体向地层深处汲取养分;为了让树叶常青久绿,它不畏土块砾石的磨难牢牢扒住土壤,让每一点水分通向全树;为了支撑起高大的树木,它总在向更深、更广的地域扩展,更多地隐没了自己。
尽管人们不曾赞颂过树根,但是它又何曾报怨过?何曾放弃过自己的责任?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啊! 每当我想起树根,就会自然而然想到那些为托起四化建设的基石而甘当“树根”的普通劳动者。一辈子辛勤耕耘在田野里的农民,总是满身沾着机油而又日复一日上工的工人,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的教师,天天伴着集合哨刻苦训练关键时刻冲锋陷阵的军人……他们实在平凡,但没有因为平凡而鄙视工作;他们得不到更多的利益,但仍然在努力工作。克己奉公,这难道不是树根精神的体现?
我不强调根的外观,却很喜爱它的内在美,那就是默默奉献。并且我要高声赞美这种精神,呼唤更多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创造未来。
1、说一下文中树根具有哪些特点?(用原文中的话说)
2、作者写树根是为了赞美 。它们之老有什么样的联系?
3、作者最终要表达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案:1、不被人注意,向下扎,其貌不扬。
2、无私而又默默奉献的人。
普通的外形,扎实的风格,巨大的贡献。
3、赞美社会生活中的工人、农民、教师、军人,他们和树根一样,无私而又默默奉献,从不炫耀于人。
六、妙笔生花。(课后作业)
从生活中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事物,如“树根”“小草”“海潮”“桥”等,展开联想,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咏物抒怀的作文。既要具体描绘事物的形象,又要寄寓自己的感情,题目自拟。
学习第七段的写法,运用排比反问句式写一段话。(找出一种“物”和与之相应的“人”,找出其精神的共性,然后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