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思 张籍 从标题表明季节与内容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译诗及主题: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 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点拨: 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思家”代表思乡。
题目“冬至”: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译文:我旅居在邯郸客店的时候,恰逢农历冬至。 晚上,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当我想到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 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时,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 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从背景切入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
例1、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 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 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 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温馨提示:杨花漫天飞舞,飘荡如雪。人们往往把缠绵哀思、离愁别绪、理想抱负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关注诗歌“情点”:情点: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例8、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点拨:最后一联不仅点明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而且 说清楚了是“乡愁”。 四、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例1、08全国I 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例2、08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五、从细节切入 优秀的诗歌,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视过这个独具特点的个性,便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着的情感。 2004年全国卷题《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至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焦躁怅惘的心绪 六、从诗歌类别入手,把握其情感:
山水田园诗: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官场仕途的厌恶,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边塞诗:表现出戍边的艰辛,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如何读懂诗歌小结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答案提示:
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悲凉(1分) 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1分) 。
诗人在一二句借小雨丝丝、落花狼藉、暮春黄昏的凄凉景色,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门前几可罗雀,只得在宿鸟声中自己掩门,从中可见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慨。(3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题目: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2分) 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2分) 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1分) 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1分)
总结:关注作者。 必须知人论世。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与品质?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本诗写于退隐江宁后。
诗人以墙角梅自喻,表现了作者虽然偏居一隅处境艰难,但不自卑自弃,不畏孤独和寂寞,不畏困难的情怀和坚韧,倔强,刚强,高洁的崇高品质。 抓关键词句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 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题目:地点时间缘由 即景抒情诗 注释:作者身份 作者:南宋遗民
感情:寂寞、闲? 意象:亭基、野渡、春水、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意象: “意”, 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1、用“秋”表达诗人关注时局之感。 “秋风” 意味着古代边境的战事紧急。
2、汉关、朔云、边月、西山:暗示边塞的环境特征。
3、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4、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渲染悲凉的氛围。
4、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的象征。
5、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6、流水:绵绵的愁丝,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方法小结: 明常识(结构、语序、文言词语、修辞) 看题目、注释、作者
抓情语(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品意象、析形象【人的典型动作、副词】
整体把握诗的情感、主旨
注意:运用想像、联想,注意景、情、事间的逻辑关系,多积累意象。
总结:答思想情感题的答题模式: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惆怅、孤独、欣慰、愤懑、闲适、恬淡等
●写准总括语、写细分析语(诠注释、穿插式)、写全各要点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5分)题目——送别词,别情 注释——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情感语——伤情 相思 关键句:聚散匆匆
意象——孤雁、浮萍 尘、马、月、舟 主旨——离别后的孤苦, 别后的思念
答案:离别之苦,别后之思。(2分)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10全国II 卷】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
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 注释:作者被贬谪 情感语:无奈客思家 意象:笛、月、花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1分)
回顾总结: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注释、作者 知人论世,感知情感基点 三读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 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
四读关键句:尾句(联)、重点句、典故句 探究主旨,体悟情感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所以要补充省略!)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所以要还原语序!)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谢冕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诗歌注解,帮助理解。内容、主旨若隐若现。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语言的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色彩的暗示 时令的确暗示 温度、湿度的暗示 动作、行为暗示 情感暗示
情、景两端 (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理关系 :托物言志 因事说理 借景抒情 递进 条件 假设 目的 分总 顺承 其他逻辑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景:事悠悠、满目秋 情:萧萧、惨惨、凄凉„„
逆向(逆意:景与情的反差)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漫江碧波荡漾,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
后两句诗人笔路陡转,慨而叹之,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鉴赏程序 看一看 找启示:题目、诗序、注释、作者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词语的暗示 找出写景(人、事)的词语、 找出直接写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辨一辨 明关系: 明确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解:林景熙(1242~1310),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历史上曾有“南渡之后,堪与山阴放翁媲美者,唯霁山也”之说 。
此诗透露着诗人的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
诗歌的题材及主题 (1)写景抒情诗 (如杜甫《登高》、《登岳阳楼》),
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写出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表达了对这美好人事的喜爱。
(2)托物言志诗(如李商隐《锦瑟》、贺知章《咏柳》),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通过咏菊(抓住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 表达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 叙事抒情诗(借事说理诗)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通过叙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咏史怀古诗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
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繁盛与人事的变迁之对比,借景抒情。
读诗时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
特征(意象):青草、繁花;空城等
(5)羁旅行役诗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自身际遇的感怀。 往往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自身际遇的感怀。
特征(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落日等。
(6)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山居秋暝》)
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其他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赞美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痛恨;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大漠、飞雪。 赠友送别诗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惜别或勉励之情;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 、准确;B 、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 、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 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 ,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 ,如……(具体举例) ,就是……(表达方式) 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 。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 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 ,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 将比喻、象征还原) 。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 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 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22. 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 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 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请参阅《一本通·专题过关》P80)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遇到其他手法请及时补允。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A 、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 、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 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 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 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六)其他:1、词语理解型:(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06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故乡)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
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
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 ,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
阅读一篇陌生散文注意以下要领: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委,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五、发现“技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语文知识积累(晨读材料)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一、牢记鉴赏常用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 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向(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
7、语言:清新自然、平淡质朴、民歌风味、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等。
8、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如话;高适,悲壮苍凉;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道;陆游,宏丽悲壮;柳永,雅俗杂陈直抒胸臆;李清照,清新且委婉含蓄;苏轼、辛弃疾雄阔、激昂、悲壮,辛弃疾还擅用典。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9、体裁: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
10、意境: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11、情感载体类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骨 二、牢记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1、审题目,审作者,审题干。 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概括;作者可以让我们联想起时代背景、作家的风格;题干是回答问题的关键,问什么,答什么。另外,如果有补注,还得审注释,注释里一般有暗示。 2、整体把握。(四问)
通读后体会,记了什么事,绘了什么景,发了什么议论,抒了什么情。记住,一切事语、景语、议语皆情语。 3、分类对号。“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套用以上术语,加入自己的话,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必能有话可说,说而中意。当然这要点儿悟性。
三、分类例证。 (一) 咏物类。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流露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的美好理想,或隐含的生活道理。喜用术语: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 读《蜂》,回答问题。“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此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解析:看题即知是咏物诗,通读之后可知蜜蜂的形象乃“辛勤”,由此可知咏物是为了写人抒怀,最后一句作者表明态度。答案应该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例二、《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补注:南冠,囚徒。玄鬓影,代蝉。)
问题:诗中蝉的形象如何?作者的形象如何?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表达怎样的感情? 解析:审题、审注释可知作者身陷囹圄,思绪万端。通读可知秋蝉唱,客思深,露重蝉难飞,风多蝉声沉,而作者年华易逝,一事无成,仕途坎坷,屡遭困厄,虽与蝉一样都具高洁品质,可谁能明白呢?据此回答:前者是一只处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中的寒蝉。后者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的诗人。作者表面写蝉的哀鸣,实际是为自己鸣不平,写环境乃一语双关,写高洁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例三、《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问题:1、本诗采用( )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 ),实际句句写( ),清丽含蓄。 2、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此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据此,抒情主人公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例四、《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题: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鉴赏此词。 解析:从内容上看,此词上阕集中写梅花的艰难处境。它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紧靠破败的断桥,人迹稀少,寂寞荒凉,倍受冷落,偏偏这时又刮风,又下雨,但它还是开了;下阕
写梅花迎春、报春却遭嫉妒,倍受摧残却芳香如故。从表现手法上看,上阕情景双绘,情景交融,咏梅实质咏自己;下阕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孤傲高洁,不同流合污,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即答案) (二) 怀古咏史类。了解史实,体会作者创作意图,找到触发其感情的媒介或现实原因,从而领会感情。喜用术语: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含蓄(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题:此诗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请问它好在哪里?
解析: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向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此是高门世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大将谢安都住在这里。昔日繁华热闹,而今长满野草、野花,变得荒凉冷落,再加上斜阳残照,更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以上是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后两句乃千古名句,赋予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引出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此诗怀古伤今,对比鲜明,语言浅显而又蕴藉含蓄,读来余味无穷。(答案在其中)
例二,《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注释: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严重,而朝廷一味和亲,人民备受祸害。) 问题:词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解析:此诗借古讽今,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痛斥和亲政策,击中时政的要害。(即答案) 例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长庆四年,作者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经西塞山。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权更替反复。有鉴于此,诗人写下此诗。) 问题:“人世几回伤往事”中伤感的往事是什么?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结合注释理解作者创作意图。解题时,宜把它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答案: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相继灭亡。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例四,《金陵怀古》(晚唐. 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注释:庾开府即庾信,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梁亡,被迫仕于北周。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
问题:谈谈此诗虚实的运用及怀古的主旨。 解析:先思考金陵、晚唐之间的联系,再想怀古的意图,结合注释,通读后就不难理解此诗,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答案:此诗前两句实写。写眼前所见,通过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对比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具体、鲜明,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其中。后两句虚写。运用想象和联想,加入典故抒发情怀。用典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既感伤六朝的兴亡,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作者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 (三) 山水田园类。抓住写景特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写景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喜用术语:寄情山水、闲适恬淡、厌弃名利、热爱自然(思想内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衬托、联想、动静、明暗(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题:此诗的意境是什么?夜晚桂花落,作者竟然知道,为什么?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难点是意境。先体味诗中写了什么景,作者有什么情,二者怎样交融。景是花落、月出、鸟鸣,气氛是幽静;而人有闲情,内心闲静。交融在一个“静”字上。
答案:意境是静谧。“人闲”说明周围无人事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再加上环境的幽静,所以细微的花落下才被觉察到了。后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例二,《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难点是写法。但套一套表现手法(见上说明),可得启示。思想感情就好回答,想一想为什么要写山川、河流、大漠、戈壁、草原、雪山等等,自然是这些东西雄伟、壮丽、广阔,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正是自然之美,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爱。
答案:前两句运用衬托手法,第一句写山似被水拦腰冲断,借山势写水之汹涌,第二句写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借水势衬山之奇险;后面则化静为动,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似乎它对江上来客表示欢迎。此诗写了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三,《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问题:此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语言有何特点?
解析:此词易懂,可对照术语对号入座。
答案:基调是“闲适”。上片从他与邻里关系的融洽,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可见其内心的宁静,淡泊的情怀;下片从他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保护态度也可体味出万事足后的闲情。语言明白如家常语,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至“简淡”之妙境。
例四,《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题:诗中给我们描述的是怎样一个人物?其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诗是怎样表现“幽”这一字的? 解析:此诗用字造语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境界自出,蕴含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
答案:从所居、所为可推断这是一个闲适恬淡的隐者。其内心是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的。诗选择了竹林与明月为对象,以月之明映衬林之暗,描述的是月夜幽林之景,再加上琴声、长啸,以动衬静,更加显得清幽澄净。 (四) 边塞征战类。此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此诗的主题是什么?从抒情方式上分析此诗的写法。 解析及答案:对照术语,结合诗的后两句可知,诗的主题是表现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作者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是绵延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一座孤城;再往西,是要塞玉门关。这是当时戍边战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是他们心之所系。自然,写景中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茫暗淡的景色里。诗的下两句直接抒情。虽然戍边时间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但将士却直抒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例二,《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问题:有人认为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如何? 解析及答案:开头一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接下来遍吹的哀怨的笛声引起了军人的共鸣,全军在同一时间回首望乡思亲。试想一下,这次行军是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在荒漠上、月夜中,再加上此吹彼和的哀怨笛声,广大征人会涌起什么情感,三十万征人同时回首,正是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境界,收到最大的艺术效果。它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的更突出,更完满,更动人,它是艺术的真实。
例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貂锦”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手法?诗中震撼人心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震撼人心?采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诗的前两句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誓扫”“不顾”可见忠勇敢战,“五千”可见牺牲巨大。后两句,笔锋一转,另辟新境,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
答案:“貂裘”指精锐部队。借代的修辞手法。后两句震撼人心,因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是在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表现的(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全诗既表现了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既可看出作者昂扬的爱国之心,又可见其无限的同情心。 例四,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问题。《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金络脑——贵重的马鞍。何当——什么时候。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 问题: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两诗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在表现手法上两诗各自的特色是什么?
解析:前诗也是咏物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后诗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配宝刀,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但诗人又问到: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书生?以此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
答案:前诗是五言绝句,后诗是七言绝句。两诗都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又不被赏识。表现手法上,前诗用比兴手法,一、二句,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同时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起抒情,又是兴。写得婉曲耐味。后诗用两个设问句直抒胸臆,写得痛快淋漓。 (五) 哲理类。这类诗关键是不仅要弄清作者赋予的哲理意味,而且要体味出后人赋予它的更丰富的哲理内涵,宜从多角度思考。 例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此诗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它好在哪里? 解析:“好在哪里”,要么从练字、练句、练意上分析,要么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要么合二为一。
答案:诗的前两句用朴素浅显的语言把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使人胸襟为之一开。恰当的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为一体。后两句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即景生意,向读者展示了更阔大的视野。道出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蕴含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通篇用了对仗。
例二,《元日》(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这首诗本来是反映作者初登相位,对革除旧弊,实行新政的坚定信心和愉快心情。后来被赋予了新意,想一想,它的哲理启示是什么? 解析:注意题干的暗示。 答案:后两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例三,《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从全诗可得出哪些道理?你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前两句说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后两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它启发我们对于复杂的事物,不要被事物的一部分所迷惑,应客观冷静的分析解决,还要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言之成理均可)
例四,《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题:本诗运用了比喻,说说“方塘”“清”的喻体分别是什么。诗中的警句原是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请你谈谈它对我们的启发。
答案:“方塘”喻人的心胸,“清”喻读书后人纯净美好的心灵。它可以启发我们明白做学问之所以能有成就,是因为他不断吸取新知。或者说明艺术创造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作者能不断从现实中吸取新营养。(还可推广开去) (六) 送别类。这类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或送朋友,或送亲人;或赴边御敌,或入京应试,或贬谪荒远,或林泉隐退;或惜别、眷恋,或劝勉、祝愿;或批评时政,或同情民生,或抒报国之志……。
例一,《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此诗用哪些物象渲染离情?想象一下,“离情”的具体内容。 解析: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前两句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那柳丝牵动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寓情于景。后两句正面抒写握别情景。两位朋友互道珍重,各奔前程。情景交融。 答案:诗中用了江头小船、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这些物象渲染离情。我们可以想象握别时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漫长旅途中的无边寂寞、无限愁绪,各在天涯的深长思念、无尽惆怅。 例二,《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释: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问题:1、江淹在《别赋》里写到“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试比较这几句与许诗前两句在写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2、许诗后两句写法也很有特色,试作简析。 解析:二者都写离愁,注意都用什么景表现,可从色彩上体会。前一问答出,后一问就好答了。 答案:江淹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许诗以青山红叶的明丽秋色反衬别离之苦,二者都是以乐景写哀。(这真是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许诗后两句以风雨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不但更含蓄,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伤的情韵。
例三,《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问题: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的?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此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写得慷慨激昂。诗的颈联是难点,它用成语说明大丈夫的人生观。其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那么,这里是什么含义? 答案:主人的形象——有泪不轻弹的坚强刚毅,以离愁为耻的威武潇洒,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全诗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主旨是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志向。
例四,《送李给事》(赵嘏):“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注释:轩冕——达官贵人的车服。漫自劳——枉自徒劳。)
问题:“白云”“青云”各比喻什么?表达诗人什么情怀?
解析:诗人早年热衷功名,有诗名,但迂腐,致使仕途坎坷,终身不仕。此诗送人以明己志。 答案:“青云”喻高官厚禄。“白云”喻隐居者自由不羁,洁白无暇的品格。诗反映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向往自由洒脱的隐士生活的情怀。
(七) 其他即事即景感怀类。它包括惜春伤秋、闲情逸志、登高揽胜、怀乡思亲、羁旅行愁等等。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着重把握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领略其感怀的艺术技法。 例一,《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问题: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作者赏花却不折花,何也?末两句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生活哲理相同,说说是什么。
解析:此词写春日赏花。花美,春美;惜花,爱花表露无遗。句句写花,实则句句写人。全词以议论为主,手法曲折委婉,立意新,理趣富,饶有情致。想想花与人有什么异同,问题就好回答了。 答案:是因为爱花、惜花而不折花。两者都包含着对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难驻的感慨和愁怨。 例二,《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
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题:作者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其中写闲情的那几句最妙,试问妙在哪里?请写几句你记得的与之类似的诗句。 解析:此词写作者心仪一女子,渴望她来,而她未来径去,作者目送心随,惆怅万端,思绪千种,呆立于此,直到暮霭渐生。
答案:末尾四句最妙。作者在这里用设问,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多少?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倒是有多少吧!”答得妙;答则紧扣季节风物,用博喻。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足见愁之多,恨之广,铺天盖地,无所不在。愁本很抽象,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使愁有了数量。类似的例子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度)“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
例三,《题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问题:此诗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结合全诗回答)表达什么感情? 解析:洞庭湖中有一座奇秀的青山,传说它是湘君曾游之地,故名君山。诗的开头象诉说一个神话,作者曾神游方外奇遇麻姑,向她打听君山的来历,麻姑的回答出人意外…… 答案:此诗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纯从虚处落墨,运用奇特的想象,从题外着笔,神话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歌咏。 例四,《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题:作者在“客愁”后着一个“新”字,耐人寻味,说说其内涵。后两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解析:此诗是作者漫游江淮时所作。诗以清疏简淡的笔墨描绘出泊舟夜宿所见的江天景色,并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羁旅漂泊之思和孤寂落寞之情。“移舟”可见舟行江上已非一日,“烟渚”写江中小洲一片烟雾迷蒙,且此时正是日暮时分,这凄清景象自然引起旅人的愁绪。后两句由远及近地写舟中所见之景放眼望去,原野空旷,伸向天际,远处的天空仿佛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俯视脚下,江水清澈,月映水中,似乎傍船近人,俯拾即得。
答案:着一个“新”说明此愁乃因眼前景而新添,同时意味着旧愁未去,新愁又来。后两句的好处:首先,它写景生动细致,真切地表现了船上观景的独特感受,作者观察精细,用字精当,如“旷”和“低”、“清”和“近”的搭配颇见匠心。由于野旷,所以远天低于近树;因为江清,故尔月能近人。其次,它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其中“野旷”“江清”组成的寂寞凄清画面自然透露出作者怅惘迷茫的感受;“近”字尤可玩味,它既可解为“接近”,又可解为“亲近”,而如果连江上秋月的水中倒影都会使人感到亲近,仿佛给人慰藉,旅人的孤独寂寞自不待言。两句将羁旅愁思与秋江景色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高远清幽、情景相生的意境。
四、补充说明。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题材的诗词,希望同学们反复阅读,揣摩体会,必有所得。当然,要真能让自己的鉴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非下苦功大量阅读不可,要知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晓声”,此乃真理。
具体例释:一、表达方式常用术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
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5、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二、修辞方法常用术语: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对比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对比 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 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三、表现手法常用术语:比兴、象征、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双关、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叠词、点化(化用)、互文、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
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5、渲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烘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7、衬托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
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8、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化动为静 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10、动静结合 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11、抑扬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例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2、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13、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4、曲笔 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侯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15、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 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 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 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1、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2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
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23、叠词 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 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24、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赏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25、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赏析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26、 象征 说明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例句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赏析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27、 照应 说明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8、正/侧面描写 说明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9、意象 说明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例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30、意境 说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例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如上例的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信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注释]①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
[注]辟:偏颇,偏向,偏爱。 (1)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参考答案 1.(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发难的。(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
2.(1)派人召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2)陈武帝曾经赞许沈炯,(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该)多多参预筹划(谋划)。(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
3. (1)我自己没有一点功劳,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显赫。(2)一定是有人说我不讲信用,在大王面前伤害我。 4.(1)所以,能喜欢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6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共有11套,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7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也有11套。 这实际上表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仍然集中在传记类上,而且考查的主要题型基本上趋于稳定——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文中信息的筛选归纳概括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文言翻译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从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上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客观题部分 ■ 1.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2. 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3. 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 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2006年的天津卷第14题的C 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的表述与原文的主旨不一致,实际上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如2006年全国卷Ⅱ中的第10题的B 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有误,吕后只是“召诸将议之”,尚未有“成命”。 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这也是近几年来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 主观题部分 ■
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 下面结合2006年重庆高考试卷的解析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技巧进行归纳: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
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 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 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A 项中的“堪”的含义有“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孔雀东南飞》中有“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之句,句中的“堪”字可以解释为“经得起、忍受”。答案B 项中的“袖”字的含义主要有“衣袖,藏在袖子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之句,与选项B 的用法是相同的。C 项中的“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答案D 项中的“少”作为“稍微”解释,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太后颜色少解”之句,与选项D 项一致。正确答案为C. 「技巧归纳」考查文言实词重在考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高考题设错的方式一般是用词语的今义来注释其古义,误导考生犯望文生义、以今解古的错误。错误原因是先入为主,只知其一,不顾其二。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不同和古用今废的词语。同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课本上的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从本义来看,考查的四个字在课本中均出现过,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考生要注意把握好题干中的两项要求——“行义”和“直言”以及“分别”两字的暗示。万不可只顾其一不顾其二。A 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 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 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 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言”,所以是正确的。正确答案为D.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次
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例如题干中全能说明“敢于直言”的一组),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第三,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 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 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 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从原文出发。选项B 的表述说“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从原文可知张养浩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其他项的表述均能从原文中找依据。正确答案为B.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1. 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2. 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12.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解析」该题应首先把握住原文中的考查点:哪几个关键词、什么句式等,然后采用直译,直译不通则适当意译。第一句中的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第二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尤其要注意句中的“伏”“愿”和整句的通顺。参考答案为:(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技巧归纳」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其次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品读传记 体味人生 ——古代传记阅读指导
传记是记录传主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传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唐以前,以史书中的传记为主,诞生了诸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一大批鸿篇巨制,它们兼具史学性与文学性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史传文学;魏晋以后,官方把持着修撰权,传记的文学性大为减弱,传记文学呈现出衰微的趋势。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使传记文学重获新生,其史传笔法催动了志怪、志人以及传奇小说的发展。
综观其中的优秀篇什,我们不难发现,传主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个体生命的不二体验、独特的思想情怀、不朽的人格魅力,总能令我们备受感染,引发无尽的思考和共鸣。阅读他们的传记,回溯他们的人生历程,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无疑能让我们在与传主的真情对话中体味到人生的真谛,确立全新的人生价值取向。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品读古代优
秀的人物传记呢? 一、辨明传类,准确解读。传记的类型很多,有自传与他传,有一人之独传与多人之合传,有正规史传和文人写的别传、逸事,等等。 面对一篇传记,我们首先要善于辨明其所属的类型,这样才能求得准确的解读。比如说,自传是传主本人的文字,具有自然、真切的特点,我们可以沿着传主所叙之事直接窥知其思想、人格;他传是作者为别人写传,其中必然融入作者的情感认知、价值企求、思想趣味,要准确解读既需注意传主之事,更要参透作者其人,看其事是否真实,其叙是否公正客观。独传作为单个人的传记,其人生经历有着怎样的特点,前后所叙之事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予关注的;而合传一般是相关聚合,或是相近聚合,这就需要我们理清关系,在近似中找出差别,在比较中见出异趣。正规史传往往是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人物,而别传、逸事(如《段太尉逸事状》)往往并不重视人物全史,而是从横截面取材为多,对此我们也应有足够的认识。 二、学以致用,重视积累。既然是古代传记,则是文言文,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重视积累。这样的积累,包括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写作资料的积累,写作技法的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词、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读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方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写作宝库,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了解笔法,全面解读。史传常用的叙事笔法之一是“互见法”,即同一个人的事情并不是在一篇之中完全写尽,而是分散在若干篇传记之中。因此,要窥知其人全貌,需打通若干篇什,参互阅读,不能逗留于一而不知其二,仅凭一点而去妄论其人。比如《史记》中的刘邦,其人其事并没有也不可能在《高祖本纪》这一篇之中穷尽。《项羽本纪》中写他一再追问“为之奈何”,说明他善于征询别人的意见;《留侯世家》中的“沛公殆天授”从侧面写反映他的才能;《淮阴侯列传》中“信知汉王畏恶其能”、“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说明他也有妒贤忌能的一面。只有将这些打通阅读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高祖。第二是“实笔”与“闲笔”相结合。不少传记在主要事迹之外常设“闲笔”,初看似乎离开了事情的主线,其实并不闲,这或许正是作者巧于营构之处。《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座次的描写就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项羽的个性特点。自己面向东而坐,而刘邦则是面向北而坐,反映出他的妄自尊大、骄横无礼、以势压人。《淮阴侯列传》中写韩信“俯出胯下,蒲伏”则是为了表现他善于忍小辱而图大谋的性格。 四、知人论世,顾及背景。“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观点,他说:“颂(诵)其诗,读其书,不知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在阅读传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用这种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来解读。一是要了解传主所处时代背景,了解他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加深理解。二是要从传主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中,通观其思想性格,特别是传主在人生转折点处的特殊表现,从而于事情之外揭示出意义和价值。三是可以联系与传主相关的人物的表现来看传主其人,看这些相关人物对于突出传主起到何种作用。 五、结合评赞,理性审视。一般的史传文末都有作者的评语,称为“评”或“赞”。这样的评赞,既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去审视传主的思想、个性、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也可以让我们获知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比如苏秦最终失败了,但司马迁却不以成败名位论英雄,认为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时代、作者本人认识观的限制,有的作者评赞所持的观点并不见得是公允客观的。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云:“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认为诸葛亮谋略并没有什么特别,没有对付敌人的才能。何以有这样的评赞呢?原因在于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因此获罪受到被剃去头发的刑罚,这样的评赞显然有挟私报复的嫌疑,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对此,我们要冷静分析,看看哪些至今仍符合进步潮流,哪些表现了作者和时代的局限。阅读要有自己的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读出个性,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自己!
秋 思 张籍 从标题表明季节与内容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译诗及主题:一年一度的秋风, 又吹到了洛阳城中, 催我写一封家书, 将万重心意与亲人沟通。 捎信人即将出发, 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 赶快再添上几句, 说不尽的心事, 无奈太匆匆。借助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异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羁旅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昨夜洞房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译文】:洞房里昨夜花烛彻夜通明,等待拂晓拜公婆讨个好评。打扮好了轻轻问郎君一声: 我的眉画得浓淡可合时兴?
点拨: 诗人以“新妇”自比,以“舅姑”比主考官,以“画眉”比自己的诗文。以“夫婿”喻指当时在诗文上颇有名气而且又乐于提拔后进的水部郎中张籍。通过优美的诗韵,巧妙地表达了一名应试举子,在面临关系到自己仕途的一场考试前,那种特有的不安和期待心情。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题目“思家”代表思乡。
题目“冬至”:在唐代,是个重要节日,朝廷里放假,民间互赠饮食,穿新衣,贺节,一切和元旦相似,这样一个佳节,在家中和亲人一起欢度,才有意思。
译文:我旅居在邯郸客店的时候,恰逢农历冬至。 晚上,抱着膝坐在灯前,只有影子与我相伴。 当我想到家里的人或许也像我这样深夜坐着, 在谈论着我这个“远行人时,心中不由得思念起家乡来„„ 关注作者身世及所处的朝代: 从诗歌作者入手,知人论世,把握诗歌的广义语境。作者的身世、境遇、抱负、人生观等,往往决定了诗作的思想感情。作者的风格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注:这是南唐李后主亡国入宋后写的词。有人说这是一首极尽故国繁华之作;有人说这是一段凄凉无限之吟唱。 你读出了什么呢?(情感)
从表面看(特别是后三句),这首词写的是对往昔繁华的眷恋,但实际是表达梦醒后面临处境的无限凄凉。 从背景切入
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任何文章都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产物,都打上了一定的时代的印记。因此,欣赏古代诗歌不能不联系那个特定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命题者在编制试题时,往往会对一些影响诗歌内容理解的背景作简略注释。从“背景”入手,便于感受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化,容易体会诗歌中的内容、主旨。
例1、阅读陆游的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鹊桥仙·夜闻杜鹃①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晚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催成清泪, 惊残②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③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 ①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抚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管,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②惊残:惊醒。 ③故山:即家乡。
表现诗人岁月蹉跎、英雄老却、事业无成的无限感慨和悲叹。 春晚寂静、昏暗、风雨凄迷 这首词前三句描绘了一幅 的景象;“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运用—— 手法,突出了杜鹃悲切的叫声;全词最后一句表现了诗人
三、通过诗中意象体味作者情感。 汴河曲 唐 李益
汴水东流无限春,隋家宫阙已成尘。 行人莫上长堤望,风起杨花愁煞人。
注:李益,中唐边塞诗派,擅长绝句,善写风景。 问: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温馨提示:杨花漫天飞舞,飘荡如雪。人们往往把缠绵哀思、离愁别绪、理想抱负以及自身的抑郁不得志寄予温柔多情的杨花,希冀从中寻求自己的归宿。
答案:诗的感情基调是愁。《汴河曲》就汴水春色、堤柳飞花与隋宫的荒凉颓败作对照映衬,于今昔盛衰中寓历史感慨。
关注诗歌“情点”:情点:诗歌中直接或间接表达或透露诗人思想感情的字眼。
例8、黄鹤楼(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点拨:最后一联不仅点明了本诗的感情基调,而且 说清楚了是“乡愁”。 四、通过诗歌卒章显志的结构特点领会诗意。
卒章显志,是诗文常见的写法。古代诗词常在末尾两句点明题旨,阅读时应该重点注意。 杜甫有一首绝句:“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看前两句,只是写色彩明丽之美景,情感如何还难以确定。后两句则点明了诗人思归之情。诗人流落他乡,一年又一年,思乡心切而归期难知,心中是何等的伤痛。由这后两句可知,此诗用的是乐景写哀的手法。 例1、08全国I 卷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① 西山通虎穴②,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③,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追求? 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1、2句,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3、4句,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例2、08上海卷 壬辰寒食①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这首诗体现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追求? 全诗抒发了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表达了作者羡慕自由自在的渔樵生活。 五、从细节切入 优秀的诗歌,总是以个别反映一般,以局部反映整体。这里的“个别”、“局部”便是具有典型意义的细节,透视过这个独具特点的个性,便可以挖掘诗中蕴含着的情感。 2004年全国卷题《秋思》(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约客》(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至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这一细节,写诗人枯坐敲棋,独静无聊,与前文构成鲜明对比,表现了诗人落寞失望、焦躁怅惘的心绪 六、从诗歌类别入手,把握其情感:
山水田园诗: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对官场仕途的厌恶,对自由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边塞诗:表现出戍边的艰辛,表现出对战争的厌恶,英勇杀敌、建功立业的豪情,对故乡亲人的思念。 如何读懂诗歌小结
标题:通向诗歌主旨的第一条快速通道。注释:关注隐含信息,感知诗人的思想情感。 意象:意象是作者情感的载体。尾句:一篇之妙,在乎落句,卒章显志。
题干:题干是答题的指引,也是理解的依据。
答案提示:
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悲凉(1分) 和对世态炎凉的感慨(1分) 。
诗人在一二句借小雨丝丝、落花狼藉、暮春黄昏的凄凉景色,寄托了作者政治失意后的寂寞愁绪;三四句写诗人门前几可罗雀,只得在宿鸟声中自己掩门,从中可见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慨。(3分)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题目:交代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涵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之中。结合全诗,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饱含热爱之情,并为进一步抒情做了铺垫; (2分) 第三句“泪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 (2分) 第四句一个“望”字写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企盼, (1分) 一个“又”字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迟迟没有收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1分)
总结:关注作者。 必须知人论世。
①必须注意诗人的遭遇如何、境况如何,注意诗人所处朝代的国势如何,朝政如何。
②这方面的信息有的诗歌考题会提供相关的注释,有的属于名家名篇的则不再加注,需要从平时积累的知识中回忆提取。
梅花 王安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本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怀与品质?
王安石是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他在担任宰相期间,力主改革,但最终因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王安石坚持自己的改革主张,不向保守派屈服。本诗写于退隐江宁后。
诗人以墙角梅自喻,表现了作者虽然偏居一隅处境艰难,但不自卑自弃,不畏孤独和寂寞,不畏困难的情怀和坚韧,倔强,刚强,高洁的崇高品质。 抓关键词句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孤”、“喜”、“闲”之类。
意象词:意象的特殊内涵与诗歌的传情达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关键句 首句(联):从首句了解基调,许多诗词,往往在开头部分,奠定基调,统领全诗。
尾句(联):从尾句了解主旨,在最后一两句升华,卒章显志,或较为鲜明直接地表达出情感、主旨和态度,或婉转含蓄表现郁积在心中的情感。
重要句:隐含诗歌重要信息,有助于我们了解诗歌内容,理解诗人情感。
典故句:辨析所用典故有助于把握诗人情感。 溪桥晚兴 郑协① 寂寞亭基野渡边, 春流平岸草芊芊②。一川晚照人闲立,满袖杨花听杜鹃。
[注]①郑协:南宋遗民。②芊芊:草木茂盛。
题目:地点时间缘由 即景抒情诗 注释:作者身份 作者:南宋遗民
感情:寂寞、闲? 意象:亭基、野渡、春水、草、晚照、杨花、杜鹃啼鸣
问题: 有人说诗中的“闲”字表现了诗人闲适恬淡的心境,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4分) 答案提示:不同意。(1分)
诗人通过亭基寂寞,野渡无人,落日晚照,杜鹃啼血这些悲凉的景物,(1分)再加上诗人特殊的身份——南宋遗民, (1分)表达故国之思、亡国之痛带来的凄凉、孤独、怅惘之情。(1分)
意象: “意”, 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意中之象,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
1、用“秋”表达诗人关注时局之感。 “秋风” 意味着古代边境的战事紧急。
2、汉关、朔云、边月、西山:暗示边塞的环境特征。
3、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4、杨花:表现身世飘零,渲染悲凉的氛围。
4、杜鹃:哀怨、凄凉或思归的象征。
5、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之情。
6、流水:绵绵的愁丝,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 方法小结: 明常识(结构、语序、文言词语、修辞) 看题目、注释、作者
抓情语(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 品意象、析形象【人的典型动作、副词】
整体把握诗的情感、主旨
注意:运用想像、联想,注意景、情、事间的逻辑关系,多积累意象。
总结:答思想情感题的答题模式:基于何种原因(或情境)产生的+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惆怅、孤独、欣慰、愤懑、闲适、恬淡等
●写准总括语、写细分析语(诠注释、穿插式)、写全各要点
柳梢青·送卢梅坡 刘过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 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这首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5分)题目——送别词,别情 注释——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情感语——伤情 相思 关键句:聚散匆匆
意象——孤雁、浮萍 尘、马、月、舟 主旨——离别后的孤苦, 别后的思念
答案:离别之苦,别后之思。(2分)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1分)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 (1分)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 【2010全国II 卷】 梦中作① 欧阳修 夜凉吹笛千山月, 路暗迷人百种花。 棋罢不知人换世②,酒阑③无奈客思家。
【注】①本诗约作于皇祐元年(1049),当时作者因支持范仲淹新政而被贬谪到颍州。②传说晋时有一人进山砍柴,见两童子在下棋,于是置斧旁观,等一盘棋结束,斧已烂掉.回家后发现早已换了人间。③酒阑:酒尽.
(1)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 请结合诗简要分析(4分)
题目:交代了写作内容 注释:作者被贬谪 情感语:无奈客思家 意象:笛、月、花 ①表现了诗人因仕途失意而对前途忧虑和无可奈何的心情;②希望脱离官场返回家乡的心情。(2分)结合注释因为诗人仕途失意,所以“路暗花迷”表现了作者对前途的迷茫,(1分) “无奈”“思家”等词语则表现了无可奈何之情和渴望回家之情。(1分)
回顾总结:读懂诗情的突破口
一读诗题 知门别类,把握情感方向 二读注释、作者 知人论世,感知情感基点 三读关键词: 情感词、意象词、修饰词 知情达意,揣测情感内容
四读关键句:尾句(联)、重点句、典故句 探究主旨,体悟情感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所以要补充省略!)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所以要还原语序!)
崔护《题都城南庄》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桃花依旧(在)春风(中)笑”。} 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 泉壑带茅茨,云霞生薜帷。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 闲鹭栖常早,秋花落更迟。家童扫萝径,昨与故人期。
茅茨:茅草屋 带:环绕 生:升起 怜:喜欢 期:约定
泉壑带(围绕着)茅茨,云霞生(于)薜(像)帷。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 闲鹭常早栖,秋花(相比其它地方)更迟落。 家童(正在)扫萝径,(因为我)昨与故人期。 我们不仅要努力把握它以少量字词包孕着的丰富的含义,而且要努力去寻求他的诗句之外包含的不尽的韵味。 ——谢冕
看一看 找启示 题目、注释、诗序、作者、甚至标点„„
合理地“想入非非”,理智地“适当发散”
唐人(所有诗人)作诗,最重诗题! 古诗的题目往往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题材、主旨等,是解读诗作的重要切入点。
诗歌注解,帮助理解。内容、主旨若隐若现。
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薇山亭赋韵 ——江总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注释:①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 表现了诗人对故园的怀想和思归之情,流露出归隐田园的情怀。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语言的暗示。
抓写景(人、事、物)特点的词语; 抓直接表明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诗歌语言的暗示性:
色彩的暗示 时令的确暗示 温度、湿度的暗示 动作、行为暗示 情感暗示
情、景两端 (明)胡应麟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 。 弄清了景和情,也就大致把握了诗歌的主题
移家别湖上亭 戎昱
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 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
借柳条、藤蔓、黄莺等事物,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
孤 雁 杜甫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
辨一辨 明关系: 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理关系 :托物言志 因事说理 借景抒情 递进 条件 假设 目的 分总 顺承 其他逻辑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景:事悠悠、满目秋 情:萧萧、惨惨、凄凉„„
逆向(逆意:景与情的反差)
绝句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漫江碧波荡漾,白翎的水鸟,掠翅江面,满山青翠欲滴,遍布的朵朵鲜花红艳无比,简直就象燃烧着一团旺火,多么灿烂!
后两句诗人笔路陡转,慨而叹之,可惜岁月荏苒,归期遥遥,非但引不起游玩的兴致,却反而勾起了漂泊的感伤。诗人乡思之深厚,别具韵致。
鉴赏程序 看一看 找启示:题目、诗序、注释、作者
抓一抓 寻突破:抓词语的暗示 找出写景(人、事)的词语、 找出直接写情感或暗示情感的词语。
辨一辨 明关系: 明确人、事、景、物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联(各句)间什么关系
溪 亭 林景熙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注解:林景熙(1242~1310),南宋末期爱国诗人。历任泉州教授,礼部架阁,进阶从政郎,宋亡后不仕,隐居于平阳白石巷。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历史上曾有“南渡之后,堪与山阴放翁媲美者,唯霁山也”之说 。
此诗透露着诗人的凄凉孤寂,蕴含着国破家亡、飘泊无依之感 。
诗歌的题材及主题 (1)写景抒情诗 (如杜甫《登高》、《登岳阳楼》),
要体会诗中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把握其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兰溪棹歌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写出了兰溪一带的山水之美,渔家的欢快之情,表达了对这美好人事的喜爱。
(2)托物言志诗(如李商隐《锦瑟》、贺知章《咏柳》),是诗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志趣融于某种具体事物中,达到言志的目的; 菊 花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通过咏菊(抓住菊花在四季中谢得最晚这一自然现象) 表达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3) 叙事抒情诗(借事说理诗) 题李凝幽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通过叙写作者走访友人李凝未遇这样一件寻常小事,表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4)咏史怀古诗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城》),
往往通过自然景物的繁盛与人事的变迁之对比,借景抒情。
读诗时要联系背景,领悟情感(感慨兴衰或寄托哀思或借古讽今);
特征(意象):青草、繁花;空城等
(5)羁旅行役诗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
是流浪他乡的诗人通过眼见耳闻而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自身际遇的感怀。 往往借景抒情表达对家乡的怀念、对亲人的思念、对自身际遇的感怀。
特征(意象):驿道、马、船(舟)、杜鹃、鸿雁、客、浮萍、飞蓬、落日等。
(6)山水田园诗 (如王维《山居秋暝》)
是诗人以山水田园为审美对象,把细腻的笔触投向静谧的山林、悠闲的田野,创造出一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借以表达对现实的不满,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与向往;以及对宁静平和生活的向往。 特征(意象):高山、流水、明月、清风、农家风光、山间胜景等 其他 边塞征战诗 (如王昌龄《出塞》、高适《燕歌行》、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赞美边疆将士不畏辛劳、保卫边陲的战斗精神,或描写将士和亲人相互思念的深沉情感,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表达对战争的痛恨;
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大漠、飞雪。 赠友送别诗 通过景物渲染离别时凄凉氛围,抒发惜别或勉励之情;
特征(意象):文题(送、赠、别等),柳,酒,船,长亭短亭,灞桥南浦等。
闺怨诗,写闺房女子对丈夫久客不归的埋怨或对远在边地征戍的夫君的思念;
谈禅说理诗,是诗人把自己类似禅宗的顿悟或事理的体察诉之于诗句中,这类诗往往有不食人间烟火之空灵境界。
中考语文阅读答题公式
①、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
服力。 ②、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④、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⑤、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⑥、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
⑦、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
⑧、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⑨、列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⑩、引用说明:引用说明有以下几种形式——
A 、引用具体的事例;(作用同举例子) B 、引用具体的数据;(作用同列数字)
C 、引用名言、格言、谚语; 作用是使说明更有说服力。 D 、引用神话传说、新闻报道、谜语、轶事趣闻等。作用是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引用说明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说明文的语言品析
1、对整篇文章语文的品析,一般从二个角度谈:A 、准确;B 、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
A 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B 是针对不同语文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比如可以选择一句话为例子。
格式如下: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文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的特点,如“……”一句,就准确/生动形象/简明平实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2、对具体篇/句/词的评析 篇/句的作用基本同上。
字词作用有以下考查形式: A 、加点字词有何作用?B 、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C 、加点词语能否删去? 这种题目往往要结合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有时是体现语言生动性) 的特点答题。第二种题型还要在答题中比较二者的区别。第三种题型还要加上“删去后不符合人们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或与客观事实不符合”之类的表述。
说明文写法分析
1、结合说明方法谈 模式:这篇文章主要运用了……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内容: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参考前面说明方法,明确其作用)
2、结合修辞手法谈 模式:这是一篇生动说明文,大量地使用了各种修辞手法,说明了……(内容) ,使文章的说明形象生动。
3、结合表达方式谈 记叙、描写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抒怀议论使说明更有感情。那么,从这个角度分析说明文的写法,格式如下:这篇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除了说明外,还有……(从“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根据内容选择) ,如……(具体举例) ,就是……(表达方式) 的运用,使说明更具体形象/充满感情。
说明语段的作用 这种题目答题的角度有三:
(1)、结构、内容作用:引出下文、承上启下、总结全文/前文。有时在文章在开头,还起着引出说明对象/说明事理的作用。 (2)、结合说明方法谈。 通过……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 ,使说明……(作用) 。
语文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他:
(一)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 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 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 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 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 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记叙线索及作用? 线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时间(5)地点(6)作者的情感 作用:是贯穿全文的脉络,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机地连在一起,使文章条理清楚、层次清晰。8. 为文章拟标题。找文章的线索或中心(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6)作者情感
9. 填写读书卡片。 按各项要求上原文寻找,再填写。注意原文的标题、作者、出版社等项(有时在括号内) 。10. 记叙顺序及作用?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作用:叙事有头有尾,条理清晰,读起来脉络清楚、印象深刻。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 作用:造成悬念、吸引读者,避免叙述的平板单调,增强文章的生动性。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 作用:对情节起补充、衬托作用,丰富形象,突出中心。
11. 语言特色? 结合语境和修辞方法从下列语句中选择: 形象生动、清新优美、简洁凝练、准确严密、精辟深刻、通俗易懂、音韵和谐、节奏感强。
注:必须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12. 写作手法及作用? (1)拟人手法
作用: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2)比喻手法 作用: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3)夸张手法 作用:突出人或事物的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象征手法 作用:把特定的意义寄托在所描写的事物上,表达了……的情感,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5)对比手法 作用:通过比较,突出事物的特点,更好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衬托(侧面烘托) 手法 作用:以次要的人或事物衬托主要的人或事物,突出主要的人或事物的特点、性格、思想、感情等。
(7)讽刺手法 作用:运用比喻、夸张等手段和方法对人或事物进行揭露、批判和嘲笑,加强深刻性和批判性,使语言辛辣幽默。
(8)欲扬先抑 作用:先贬抑再大力颂扬所描写的对象,上下文形成对比,突出所写的对象,收到出人意料的感人效果。
(9)前后照应(首尾呼应) 作用:使情节完整、结构严谨、中心突出。
(10)设悬念 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
13. 修辞方法及作用(1)比喻:形象生动、简洁凝练地描写事物、讲解道理。
(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 (3)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4)排比:条理清晰,节奏鲜明,增强语势,长于抒情。
(5)对偶:形式整齐,音韵和谐,互相映衬,互为补充。
(6)反复:强调某种意思,强烈抒情,富有感染力。
(7)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8)反问:态度鲜明,加强语气,强烈抒情。注:必须结合相关语句分析。
14. 具体词语的含义与作用? 法:联系词语本义,解释在文中的含义(引申义,比喻义,双关义) ,找出其指代的具体内容(使不明了的明了化; 将比喻、象征还原) 。
格式:“××”一词原指……,这里指……,起到了……的作用。
15. 句子含义? 抓住关键词,分析它的特点及含义,联系上下文再解释。(方法同上)
16. 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 (1)承接上文(2)开启下文、总领下文(引出下文)(3)承上启下(过渡)(4)为后文作铺垫、打伏笔(5)照应前文(开头)
17. 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说明、抒情、描写
18. 记叙文中议论的作用? 引发读者思考,点明人物或事件的意义,突出中心,升华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19. 记叙文中抒情的作用? 抒发作者真挚深沉的情感,引发读者的感情共鸣,使文章具有强大的感染力。20. 描写的种类及作用?
(1)肖像描写(2)外貌描写(3)神态描写(4)动作描写 (5)语言(对话) 描写(7)心理描写(8)景物描写
(9)场景描写(10)环境描写(11)细节描写
景物描写的作用:(1)交代背景(2)推动情节发展(3)渲染气氛(4)突出人物性格(5)衬托人物心情
21. 散文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22. 散文种类? (1)叙事散文(2)抒情散文
23. 小说种类? 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
24. 小说三要素? 人物、环境、情节
25. 环境的种类及作用? (1)自然环境 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及人物活动的空间,衬托人物的心情。 (2)社会环境 交代事件发生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衬托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揭示文章主题。
26. 情节由哪几部分构成? (序幕) 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27. 续写小说结尾。 按照小说故事情节发展的规律续写,要简洁含蓄,富有哲理,引人深思。
(七)表达技巧在古代诗歌鉴赏中占有重要位置,表现手法诸如用典、烘托、渲染、铺陈、比兴、托物寄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委婉含蓄、对比手法、讽喻手法、象征法、双关法等等。诗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夸张、排比、对偶、比喻、借代、比拟、设问、反问、反复等。分析诗歌语言常用的术语有:准确、生动、形象、凝练、精辟、简洁、明快、清新、新奇、优美、绚丽、含蓄、质朴、自然等。复习时要系统归纳各种表达技巧,储备相关知识。首先要弄清这些表达技巧的特点和作用,再结合具体诗歌进行仔细体味、辨析。 至于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则包括总结作品的主旨,分析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指出其积极意义或局限性等。 总之,鉴赏古代诗词,第一步,把握诗词内容,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细读标题和注释;2分析意象;3品味意境;4联系作者。第二步,弄清技巧:1把握形象特点;2辨析表达技巧;3说明表达作用。第三步,评价内容观点:1概括主旨;2联系背景;3分清主次;4全面评价。
答题时,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要求,不可泛泛而谈;二是要点要齐全,要多角度思考;三是推敲用语,力求用语准确、简明、规范。
易混术语区分
(一)“方式、手法”的区分 艺术手法,又叫表达技巧,包括:
①表达方式 :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②表现手法 :起兴、联想、烘托、抑扬、照应、正侧、象征、对照、由实入虚、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化动为静、动静结合、以小见大、开门见山。
③修辞 :比喻、借代、夸张、对偶、对比、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引用、反语、反复。
(二)“情”、“景”关系区别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都是诗人把要表达的感情通过景物表达出来。“借景抒情”表达感情比较直接,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情”不见“景 ”;“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表达感情时正面不着一字,读完诗歌后的感受是见“景”不见“情”,但是仔细分析后却发现诗人的感情全部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色之中,一切景语皆情语。
(三)描写的角度 常见的角度有:形、声、色、态、味。“形”、“色”是视觉角度;“声”是听觉角度;“态”分为动态和静态;“味”是触觉角度。
答题举例(06浦东新区模拟)回答1:同意。文章以“山格”为题,以拟人化的手法铺写了众多山的不同性情,赋予其以人的灵性:无论是南方的山灵秀不失狂野,还是北方的山健壮而不失妩媚,抑或是西部的山尊严而沉默„„总之,作者在对不同地域山的不同风格的描述中笔意纵横,令人饱览山之情味,行文大气而稳重。回答2:同意。首先,运用了大量拟人、比喻等修辞格,把山所表现出来的形态赋予丰富的人格性情;其次选材大气,描摹了南方、北方、西部山的个性,给读者以全面的感悟;最后又以山与人之关系升华作结,拓展了思考空间:大气尽显其中矣。就上海高考而言,它的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是为学生升入高校服务的,而不是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设立难题,为难学生,它会为学生提供了舞台和机会,所出的题应该能够解答,但必须是有道理、有准备、有基础的。
现代文阅读答题方法技巧汇总
(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请参阅《一本通·专题过关》P80)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一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具体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具体如下:比喻——使事物生动、形象、具体,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具体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产生强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拟:色彩鲜明,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如果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强烈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增强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张——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强烈,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明。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匀称、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突出效果。引起读者兴趣,引起读者思考。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考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入,脉络清晰。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注意和思考 反问——以否定的形式表示肯定,表达鲜明,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势、表达效果强烈。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衔接起来,强调时光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明、利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引用:增添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强说服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 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殊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强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含蓄形象鲜明,使抽象事物具体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欢、赞美或批评、讽刺的感情 对比:使形象鲜明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 突出作者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对比事物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使形象更鲜明,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刻,矛盾更尖锐。和衬托相比,对比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氛围。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讽刺,幽默有趣,使文章富有战斗性。遇到其他手法请及时补允。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二)表达方式类——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具体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1、确认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具体分析。
知识储备: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寄托感情 白描简笔勾勒,简洁准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具体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兴趣,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直接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 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具体实在,读者易于接受,增强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注意表达的语言: 记叙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议论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 说明性语段 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三)行文段落类——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具体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结构上的作用如:A 、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照;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揭示主题。
B 、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充实内容
C 、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结构: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A 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 对内容的充实作用;C 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 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 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五)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变化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变化命题。解题思路: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
2、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直接抒情、真实可信;第二人称呼告抒情更强烈感人,可使作者的态度更鲜明,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显得客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3、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
(六)其他:1、词语理解型:(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 2、句子理解型:一是将使用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具体化的阐释。
3、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该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行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06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安排的文章结构,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结构,请写出体现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故乡)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最后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如课文《药》之结尾。注意结合具体的题目。此外有渲染(烘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揭示社会本质,揭示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具体实在,易于被读者接受,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烘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例](2006年高考湖北卷)
本文主要运用于哪两种表现手法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情景?请结有关具体描写,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白描(或细节描写)。描写羊群归家后的欢乐时写到了大孔雀、母鸡、老公羊、羊羔等,作者都只抓住对象的主要细部特征简笔勾勒,使羊群归家的群像得以简洁而传神的表现。(另一种表现手法是拟人)3、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体现事物发展的连贯性的一种结构手段。如果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回答:使文章结构严密,气势贯通,前后呼应,条理分明,增强表达效果。 高考散文阅读方法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看,散文曾多次出现,从长远看,文学作品的考查也当会以散文为主。因此,掌握一些散文的阅读技巧,对广大学生是有好处的。
1、整体入手,理清文章脉络。材料丰富,思路灵活是散文的主要特点之一,阅读时一定要着眼于文章的的整体,注意理清内部的相互关系,从宏观上驾驭文章,体察作者寄寓其中的意,倾注其中的情。如《长城》(2000年)一文,从深秋晚景写起,引入对历史的回顾和反思,再从历史回到现实,在历史与现实的对比中深化主旨,卒章显志,含蓄而又深沉。在这种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来回答题目,就会洞若观火,游刃有余。 2、了解背景,透视创作历程。作品是社会的折射,内容是背景的产物。有不少散文的创作,往往受环境的影响。因此,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是阅读鉴赏散文的一把钥匙。阅读《兽·人·鬼》(2000年春季),就必须认真阅读注释,分析背景材料。抗战胜利后,国统区人民掀起了反内战运动,国民党当局却大行不义,倒行逆施,制造了臭名昭著的“一二·一”惨案。闻一多先生十悲愤,坚决主张声援学生的爱国运动,对个别教授畏首畏尾,保全小我的做法极为不满,于是写了这篇文章。透视创作历程,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思想感情,再对照原文,试卷中的问题就不难找到答案。 3、借助想象,体察作者情感。散文属于文学范畴,阅读散文必须发挥联想和想象,结合个人生活体验,和作者情感发生强烈共鸣。读《长城》,如果能联想到余秋雨在《都江堰》一文中对“长城”的议论,能想象到长城上狼烟四起,民族斗争的惨烈,想象到中华民族的屈辱历程,就不难触摸到作者那颗希望中华民族走出封闭与落后,走向繁荣与强大的赤诚滚烫的心。 4、辨识手法,找准突破口。托物言志是散文常用的主要表现手法之一,托物言志类散文也多次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报秋》(1998年,这是一篇章法严谨而又情文并茂的散文,深含着生活的哲理。作者通过玉馨花这个载体,提醒人们要多表惜光阴,抓住现在,抓住人生的每时每刻,有所作为,不能虚度年华。这就是“玉馨花精神”。抓住这个“精神”,也就等于找准了阅读的突破口。 5、明确技巧,提高答题效率。阅读散文,掌握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可以提高阅读效率,提高答题的正确率。常见有的:①比喻。如“兽”“鬼”各指什么(《兽·人·鬼》);②反衬。如《报秋》中用太阳花反衬玉簪花生命力之强;③对比;如《青菜》(1993年)中,“高高翘起的狗尾巴草”,“自我炫耀的灯笼草”,“凌空悬挂的黄瓜”,与紧紧依靠大地,朴素沉着的青菜“形成了鲜明的对比;④象征。如《门》(2001年)中的“门”;⑤排比。如“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报秋》),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对点明主旨起到了强化作用;⑥变换人称。用“我”增强文章的真实性,用“你”便于抒情,便于对话,拉近与读者的距离,用“它”或“她”只是写了不同人的感受。 6、瞻前顾后,分析句段关系。阅读散文时还要瞻前顾后,注意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是的前后勾连。如《话说知音》(2002年),为什么说“知音的传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理清前四段之间的关系,第一段写自从有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后,人们对知音的神往和渴求;第二、
三、四段写了关于知音的传说在历代典籍中的记载。综合这两部分,就回答了以上问题。二者缺其一,都不是完整的回答。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阅读散文还需注意文体特点。叙事散文讲求以小见大,形与神的关系是重点,写景散文注意情景交融,情与景的契合是关键;咏物散文托物言 ,尽可能体味象征手法。但有一点更重要,那就是,阅读鉴赏散文要用自己的“心”去发现“散文的心”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和智慧去解读“作者心灵弹奏的乐章”。
阅读一篇陌生散文注意以下要领: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委,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五、发现“技巧”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瘟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晴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语文知识积累(晨读材料) 诗词鉴赏常用术语及分类例说
一、牢记鉴赏常用术语,准备对号入座。
1、感情基调:忧愁、伤感、惆怅、寂寞、孤独、郁闷、闲适、恬淡、喜爱、喜悦、欢乐、激愤、悲壮、慷慨激昂等。 2、思想内容:托物抒情、托物言志、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报国无门、怀才不遇、愤世嫉俗、孤芳自赏、孤傲高洁、坚贞不屈、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怀古伤今、怀古伤己、昔盛今衰、物是人非、感时伤怀、淡泊宁静、超然物外、闲适恬淡、闲情逸趣、惜花伤春、悲秋悯己、热爱自然、思乡怀亲、赠人送友、富含哲理、哀怨忧愁、激愤憎恶、欣喜欢快、离愁别恨、怀乡思亲、追古伤今、坚守节操等。 3、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 4、抒情方式: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或借物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5、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对仗、借代、反问、设问、双关、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等 6、表现手法: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想象和联想、渲染衬托、正面和侧面、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明暗、白描、象征、用典、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意向(饱含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物、景物)、意境(诗人抒的情和诗中绘的景合二为一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等等。
7、语言:清新自然、平淡质朴、民歌风味、绚丽、含蓄(蕴藉)、简洁、明快、瑰丽等。
8、风格:陶渊明,朴素自然;李白,豪放飘逸;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如话;高适,悲壮苍凉;王维,诗中有画,诗中有道;陆游,宏丽悲壮;柳永,雅俗杂陈直抒胸臆;李清照,清新且委婉含蓄;苏轼、辛弃疾雄阔、激昂、悲壮,辛弃疾还擅用典。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豪放、雄奇、沉郁、直率、婉约、含蓄、清新、风趣。
9、体裁:古体诗(唐以前的诗,包括四言、五言、七言、杂言、乐府)、近体诗(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词、曲)
10、意境:恬淡闲适、华美壮丽、清新自然、安谧娴静、雄伟壮阔、明快高旷、深化意境、意境深远、意境优美、幽静,宁谧,苍莽,深远,热烈,高昂,壮阔,悠远,空灵,辽阔,苍凉,幽美,朦胧,淳朴,荒芜,孤寂,冷寂,慷慨悲凉,缠绵宛转,空寂寥落,萧条荒凉
11、情感载体类 :杨柳——惜别 圆月——思念 落叶——失意 春风——得意 大海——开阔 流水——叹惜 古迹——怀旧 梅花——傲骨 二、牢记解题方法,万变不离其宗。
1、审题目,审作者,审题干。 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概括;作者可以让我们联想起时代背景、作家的风格;题干是回答问题的关键,问什么,答什么。另外,如果有补注,还得审注释,注释里一般有暗示。 2、整体把握。(四问)
通读后体会,记了什么事,绘了什么景,发了什么议论,抒了什么情。记住,一切事语、景语、议语皆情语。 3、分类对号。“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套用以上术语,加入自己的话,结合诗词具体内容,必能有话可说,说而中意。当然这要点儿悟性。
三、分类例证。 (一) 咏物类。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征,体会作者流露的人生态度,或寄寓的美好理想,或隐含的生活道理。喜用术语:托物抒情、托物言志(总说),怀才不遇、坚贞不屈、孤芳自赏、洁身自好、积极进取、孤傲高洁、不流于俗、不同流合污等等(思想内容),象征、比喻、拟人、对比、衬托、双关、比兴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 读《蜂》,回答问题。“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问题:此诗采用什么表现手法,表现了作者什么态度?
解析:看题即知是咏物诗,通读之后可知蜜蜂的形象乃“辛勤”,由此可知咏物是为了写人抒怀,最后一句作者表明态度。答案应该是采用象征手法,托物抒情,借蜜蜂歌颂辛勤的劳动者,而对那些不劳而获的剥削者以无情的讽刺。 例二、《在狱咏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补注:南冠,囚徒。玄鬓影,代蝉。)
问题:诗中蝉的形象如何?作者的形象如何?二者如何交织在一起?表达怎样的感情? 解析:审题、审注释可知作者身陷囹圄,思绪万端。通读可知秋蝉唱,客思深,露重蝉难飞,风多蝉声沉,而作者年华易逝,一事无成,仕途坎坷,屡遭困厄,虽与蝉一样都具高洁品质,可谁能明白呢?据此回答:前者是一只处在露重风多的险恶环境中的寒蝉。后者是在险恶的政治环境下未老先衰,忧心忡忡的诗人。作者表面写蝉的哀鸣,实际是为自己鸣不平,写环境乃一语双关,写高洁将所咏之蝉与诗人的自我形象完全融合在一起,直接抒发了怀才不遇,蒙冤不白的悲愤之情。 例三、《早雁》(杜牧):“金河秋半虏弦开,云外惊飞四散哀。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莫厌潇湘少人处,水多菰米岸莓苔。” 问题:1、本诗采用( )手法,托物抒情,表面句句写( ),实际句句写( ),清丽含蓄。 2、分析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此诗采用象征手法,表面写雁,实际写人。“早雁”即抒情主人公自己,早雁的形象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据此,抒情主人公是遭射四散,流离失所,欲归不得的征人形象。 例四、《卜算子. 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问题: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上鉴赏此词。 解析:从内容上看,此词上阕集中写梅花的艰难处境。它开在郊野的驿站外,紧靠破败的断桥,人迹稀少,寂寞荒凉,倍受冷落,偏偏这时又刮风,又下雨,但它还是开了;下阕
写梅花迎春、报春却遭嫉妒,倍受摧残却芳香如故。从表现手法上看,上阕情景双绘,情景交融,咏梅实质咏自己;下阕托物言志,表现作者孤傲高洁,不同流合污,不畏谗毁,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即答案) (二) 怀古咏史类。了解史实,体会作者创作意图,找到触发其感情的媒介或现实原因,从而领会感情。喜用术语:怀古伤今、怀古伤己、借古讽今(总说),昔盛今衰、物是人非、忧国忧民、壮志未酬(思想内容)、用典、联想、对比、衬托、扬抑、讽刺、含蓄(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问题:此诗曾博得白居易“掉头苦吟,叹赏良久”,请问它好在哪里?
解析:朱雀桥横跨南京秦淮河,是由市中心通向乌衣巷的必经之路。此是高门世族的聚居区,开国元勋王导和大将谢安都住在这里。昔日繁华热闹,而今长满野草、野花,变得荒凉冷落,再加上斜阳残照,更突出了日薄西山的惨淡情景。以上是环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后两句乃千古名句,赋予燕子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引出昔盛今衰,沧海桑田的无限感慨。此诗怀古伤今,对比鲜明,语言浅显而又蕴藉含蓄,读来余味无穷。(答案在其中)
例二,《咏史》:“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社稷依明主,安危托妇人。岂能将玉貌,便拟静胡尘。地下千年骨,谁为辅佐臣。”(注释:唐代从安史乱后,朝政紊乱,国力削弱,藩镇割据,边患严重,而朝廷一味和亲,人民备受祸害。) 问题:词诗写法上有何特点? 解析:此诗借古讽今,写得激愤痛切,直截了当,一针见血,痛斥和亲政策,击中时政的要害。(即答案) 例三,《西塞山怀古》(刘禹锡):“王睿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注释:长庆四年,作者由夔州刺史调任和州刺史,沿长江东下,经西塞山。三国以来,金陵政治风云变幻莫测,政权更替反复。有鉴于此,诗人写下此诗。) 问题:“人世几回伤往事”中伤感的往事是什么?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结合注释理解作者创作意图。解题时,宜把它放到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思考。 答案:指东吴以后的几个朝代在金陵建都,但一个个相继灭亡。反对分裂,主张统一。 例四,《金陵怀古》(晚唐. 司空曙):“辇路江枫暗,宫庭野草春。伤心庾开府,老作北朝臣。”(注释:庾开府即庾信,梁朝著名诗人,早年在金陵做官,梁亡,被迫仕于北周。他经历了北朝几次政权的交替,又目睹南朝最后两个王朝的覆灭。)
问题:谈谈此诗虚实的运用及怀古的主旨。 解析:先思考金陵、晚唐之间的联系,再想怀古的意图,结合注释,通读后就不难理解此诗,问题也就好解决了。 答案:此诗前两句实写。写眼前所见,通过辇路、宫庭与江枫、野草对比把古都金陵衰败荒凉的景象表现得具体、鲜明,其盛衰兴亡之感自然寄寓其中。后两句虚写。运用想象和联想,加入典故抒发情怀。用典自然、恰当,蕴含丰富,耐人寻味,既感伤六朝的兴亡,又借以寄寓对唐朝衰微的感叹,更包含作者的故园之思、身世之感。 (三) 山水田园类。抓住写景特点,体味情景交融的意境,领会写景中流露的思想感情。喜用术语:寄情山水、闲适恬淡、厌弃名利、热爱自然(思想内容),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比喻、拟人、夸张、衬托、联想、动静、明暗(表现手法)等等。 例一,《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问题:此诗的意境是什么?夜晚桂花落,作者竟然知道,为什么?后两句用了什么手法?
解析:难点是意境。先体味诗中写了什么景,作者有什么情,二者怎样交融。景是花落、月出、鸟鸣,气氛是幽静;而人有闲情,内心闲静。交融在一个“静”字上。
答案:意境是静谧。“人闲”说明周围无人事烦扰,说明诗人内心的闲静,再加上环境的幽静,所以细微的花落下才被觉察到了。后两句动静结合,以动衬静。
例二,《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问题:此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难点是写法。但套一套表现手法(见上说明),可得启示。思想感情就好回答,想一想为什么要写山川、河流、大漠、戈壁、草原、雪山等等,自然是这些东西雄伟、壮丽、广阔,有一种撼人心魄的力量,这正是自然之美,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之爱。
答案:前两句运用衬托手法,第一句写山似被水拦腰冲断,借山势写水之汹涌,第二句写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借水势衬山之奇险;后面则化静为动,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似乎它对江上来客表示欢迎。此诗写了远望所见的天门山壮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例三,《清平乐. 检校山园,书所见》(辛弃疾):“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问题:此词的感情基调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语言有何特点?
解析:此词易懂,可对照术语对号入座。
答案:基调是“闲适”。上片从他与邻里关系的融洽,对现在生活的满足可见其内心的宁静,淡泊的情怀;下片从他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保护态度也可体味出万事足后的闲情。语言明白如家常语,通篇无奇字,无丽句,不用典,不雕琢,至“简淡”之妙境。
例四,《竹里馆》(王维):“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问题:诗中给我们描述的是怎样一个人物?其内心世界是怎样的?诗是怎样表现“幽”这一字的? 解析:此诗用字造语平平无奇,但四句诗合起来,却境界自出,蕴含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就意境而言,它不仅给人清幽绝俗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净,在其间弹琴长啸的人是如此安闲自得,尘虑皆空。
答案:从所居、所为可推断这是一个闲适恬淡的隐者。其内心是安闲自得,尘虑皆空的。诗选择了竹林与明月为对象,以月之明映衬林之暗,描述的是月夜幽林之景,再加上琴声、长啸,以动衬静,更加显得清幽澄净。 (四) 边塞征战类。此类诗多着意于绝域风物的描写,以抒写军旅之苦辛、戍卒之离思乡情或表现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英雄气概兼儿女心肠”的创作模式,但也有例外。喜用术语:豪迈、慷慨激昂、建功立业、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生活凄苦、思乡思亲、报国无门、归家无望、苟且偷安、连年征战、穷兵黩武、悲愤、哀痛、愤懑等等(思想内容),烘托、渲染、对比、双关、讽刺等等(表现手法)。 例一,《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问题:此诗的主题是什么?从抒情方式上分析此诗的写法。 解析及答案:对照术语,结合诗的后两句可知,诗的主题是表现战士建功立业的渴望和保家卫国的豪情。抒情方式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此诗前两句情景交融,作者在这里展现了一幅广阔的画面:青海湖上空,长云弥漫;北面是绵延的雪山;越过雪山,是矗立的一座孤城;再往西,是要塞玉门关。这是当时戍边战士生活、战斗的典型环境,这是他们心之所系。自然,写景中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茫暗淡的景色里。诗的下两句直接抒情。虽然戍边时间长,战事频繁,战斗艰苦,敌军强悍,边地荒凉,但将士却直抒豪情壮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例二,《从军北征》(李益):“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遍吹《行路难》。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 问题:有人认为三十万征人一时回首不够真实,你的看法如何? 解析及答案:开头一句,是这幅画的背景,只七个字就把地域、季节、气候一一交代清楚,有力烘托了这次行军的环境气氛;接下来遍吹的哀怨的笛声引起了军人的共鸣,全军在同一时间回首望乡思亲。试想一下,这次行军是在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在荒漠上、月夜中,再加上此吹彼和的哀怨笛声,广大征人会涌起什么情感,三十万征人同时回首,正是用夸张手法刻画出一个特定环境中的特定境界,收到最大的艺术效果。它不但不违背真实,而且把真实表现的更突出,更完满,更动人,它是艺术的真实。
例三,《陇西行》(陈陶):“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问题:“貂锦”指什么?是什么修辞手法?诗中震撼人心的句子是什么?为什么震撼人心?采用了什么手法?全诗表达了什么思想感情?
解析:诗的前两句叙述了一个慷慨悲壮的激战场面。“誓扫”“不顾”可见忠勇敢战,“五千”可见牺牲巨大。后两句,笔锋一转,另辟新境,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
答案:“貂裘”指精锐部队。借代的修辞手法。后两句震撼人心,因为在这里没有直接写战争带来的悲惨景象,也没有渲染家人的悲伤情绪,而是匠心独运,写闺中妻子不知征人战死,仍然在梦中想见已成白骨的丈夫,使全诗产生震撼人心的悲剧力量。这是在一虚一实的对比中表现的(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全诗既表现了戍边战士保家卫国、奋勇杀敌、不怕牺牲的精神,又反映了唐代长期的边塞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既可看出作者昂扬的爱国之心,又可见其无限的同情心。 例四,读李贺的两首诗,回答问题。《马诗》“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南园》“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注释:金络脑——贵重的马鞍。何当——什么时候。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若个——哪个。) 问题: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两诗内容基本相同,它是什么?在表现手法上两诗各自的特色是什么?
解析:前诗也是咏物诗,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怀才不遇的感慨与愤懑。后诗诗人面对烽火连天、战乱不已的局面,焦急万分,恨不得立即身配宝刀,奔赴沙场,保家卫国,但诗人又问到:封侯拜相,绘像凌烟阁的,哪有一个书生?以此把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酣畅淋漓的表现出来。
答案:前诗是五言绝句,后诗是七言绝句。两诗都写同一种投笔从戎、削平藩镇、为国建功的热切愿望,但又不被赏识。表现手法上,前诗用比兴手法,一、二句,以雪喻沙,以钩喻月,是比,同时从一个富有特征的景色写起以引起抒情,又是兴。写得婉曲耐味。后诗用两个设问句直抒胸臆,写得痛快淋漓。 (五) 哲理类。这类诗关键是不仅要弄清作者赋予的哲理意味,而且要体味出后人赋予它的更丰富的哲理内涵,宜从多角度思考。 例一,《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问题:此诗是“唐人留诗”中的不朽之作,它好在哪里? 解析:“好在哪里”,要么从练字、练句、练意上分析,要么从艺术手法上分析,要么合二为一。
答案:诗的前两句用朴素浅显的语言把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使人胸襟为之一开。恰当的把当前景与意中景融为一体。后两句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即景生意,向读者展示了更阔大的视野。道出了诗人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蕴含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通篇用了对仗。
例二,《元日》(王安石):“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问题:这首诗本来是反映作者初登相位,对革除旧弊,实行新政的坚定信心和愉快心情。后来被赋予了新意,想一想,它的哲理启示是什么? 解析:注意题干的暗示。 答案:后两句诗揭示了新事物终究要代替旧事物的客观规律。
例三,《题西林壁》(苏轼):“横看成峰侧成岭,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问题:从全诗可得出哪些道理?你还可以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答案:前两句说明从不同角度观察事物,可得出不同的结论;后两句说明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它启发我们对于复杂的事物,不要被事物的一部分所迷惑,应客观冷静的分析解决,还要善于接纳别人的意见。(言之成理均可)
例四,《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题:本诗运用了比喻,说说“方塘”“清”的喻体分别是什么。诗中的警句原是说明“读书穷理”的重要性。请你谈谈它对我们的启发。
答案:“方塘”喻人的心胸,“清”喻读书后人纯净美好的心灵。它可以启发我们明白做学问之所以能有成就,是因为他不断吸取新知。或者说明艺术创造之所以有活力,是因为作者能不断从现实中吸取新营养。(还可推广开去) (六) 送别类。这类诗内容丰富,感情真挚。或送朋友,或送亲人;或赴边御敌,或入京应试,或贬谪荒远,或林泉隐退;或惜别、眷恋,或劝勉、祝愿;或批评时政,或同情民生,或抒报国之志……。
例一,《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问题:此诗用哪些物象渲染离情?想象一下,“离情”的具体内容。 解析:这是一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前两句淡淡几笔,象一幅清新秀雅的水墨画,那柳丝牵动着依依惜别的深情,寓情于景。后两句正面抒写握别情景。两位朋友互道珍重,各奔前程。情景交融。 答案:诗中用了江头小船、杨花柳丝、离亭宴饯、风笛暮霭这些物象渲染离情。我们可以想象握别时的依依不舍、黯然神伤,漫长旅途中的无边寂寞、无限愁绪,各在天涯的深长思念、无尽惆怅。 例二,《谢亭送别》(许浑):“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注释: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问题:1、江淹在《别赋》里写到“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试比较这几句与许诗前两句在写法上的异曲同工之妙。2、许诗后两句写法也很有特色,试作简析。 解析:二者都写离愁,注意都用什么景表现,可从色彩上体会。前一问答出,后一问就好答了。 答案:江淹借美好的春色反衬别离之悲,许诗以青山红叶的明丽秋色反衬别离之苦,二者都是以乐景写哀。(这真是景色越美,越显出欢聚的可恋,别离的难堪)许诗后两句以风雨凄迷的黯淡景色正衬离情,笔法富于变化,这样借景抒情,以景结情,不但更含蓄,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结尾别具一种不言而伤的情韵。
例三,《别离》(陆龟蒙):“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杖剑对尊酒,耻为游子颜。蝮蛇一螫手,壮士即解腕。所志在功名,离别何足叹。” 问题:诗中主人公的形象是怎样的?用什么表达方式表现的?诗的主旨是什么? 解析:此诗叙离别而全无依依不舍的离愁别绪,写得慷慨激昂。诗的颈联是难点,它用成语说明大丈夫的人生观。其本意是说,毒蛇咬手后,为了不让蛇毒攻心而死,壮士不惜把自己的手腕斩断。那么,这里是什么含义? 答案:主人的形象——有泪不轻弹的坚强刚毅,以离愁为耻的威武潇洒,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全诗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主旨是表达一种建功立业的志向。
例四,《送李给事》(赵嘏):“眼前轩冕是鸿毛,天上人间漫自劳。脱却朝衣独归去,青云不及白云高。”(注释:轩冕——达官贵人的车服。漫自劳——枉自徒劳。)
问题:“白云”“青云”各比喻什么?表达诗人什么情怀?
解析:诗人早年热衷功名,有诗名,但迂腐,致使仕途坎坷,终身不仕。此诗送人以明己志。 答案:“青云”喻高官厚禄。“白云”喻隐居者自由不羁,洁白无暇的品格。诗反映了诗人轻视功名利禄,向往自由洒脱的隐士生活的情怀。
(七) 其他即事即景感怀类。它包括惜春伤秋、闲情逸志、登高揽胜、怀乡思亲、羁旅行愁等等。这类诗要结合生活,注意名物风俗,着重把握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感,领略其感怀的艺术技法。 例一,《一落索. 蒋园和李朝奉》:“正是看花天气,为春一醉。醉来却不带花归,诮不解看花意。 试问此花明媚,将花谁比?只应花好似年年,花不似人憔悴。” 问题:诗云“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而作者赏花却不折花,何也?末两句与“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生活哲理相同,说说是什么。
解析:此词写春日赏花。花美,春美;惜花,爱花表露无遗。句句写花,实则句句写人。全词以议论为主,手法曲折委婉,立意新,理趣富,饶有情致。想想花与人有什么异同,问题就好回答了。 答案:是因为爱花、惜花而不折花。两者都包含着对花开盛衰有时而人生青春难驻的感慨和愁怨。 例二,《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
断肠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问题:作者因此词而得名“贺梅子”。其中写闲情的那几句最妙,试问妙在哪里?请写几句你记得的与之类似的诗句。 解析:此词写作者心仪一女子,渴望她来,而她未来径去,作者目送心随,惆怅万端,思绪千种,呆立于此,直到暮霭渐生。
答案:末尾四句最妙。作者在这里用设问,自问自答说:“我这闲愁闲恨,共有多少?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天的梅雨——你去数数看倒是有多少吧!”答得妙;答则紧扣季节风物,用博喻。草、絮、雨皆多极之物,多到不可胜数。足见愁之多,恨之广,铺天盖地,无所不在。愁本很抽象,但作者化抽象为具体,使愁有了数量。类似的例子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长度)“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长度)“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长度)“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重量)。
例三,《题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见麻姑,闻说君山自古无。元是昆仑山顶石,海风吹落洞庭湖。” 问题:此诗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正面描写还是侧面描写?(结合全诗回答)表达什么感情? 解析:洞庭湖中有一座奇秀的青山,传说它是湘君曾游之地,故名君山。诗的开头象诉说一个神话,作者曾神游方外奇遇麻姑,向她打听君山的来历,麻姑的回答出人意外…… 答案:此诗无一字正面实写君山的形色,纯从虚处落墨,运用奇特的想象,从题外着笔,神话君山来历,间接表现出君山的奇美。流露出对自然美的喜爱和歌咏。 例四,《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问题:作者在“客愁”后着一个“新”字,耐人寻味,说说其内涵。后两句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说说它好在哪里。
解析:此诗是作者漫游江淮时所作。诗以清疏简淡的笔墨描绘出泊舟夜宿所见的江天景色,并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羁旅漂泊之思和孤寂落寞之情。“移舟”可见舟行江上已非一日,“烟渚”写江中小洲一片烟雾迷蒙,且此时正是日暮时分,这凄清景象自然引起旅人的愁绪。后两句由远及近地写舟中所见之景放眼望去,原野空旷,伸向天际,远处的天空仿佛比近处的树木还低;俯视脚下,江水清澈,月映水中,似乎傍船近人,俯拾即得。
答案:着一个“新”说明此愁乃因眼前景而新添,同时意味着旧愁未去,新愁又来。后两句的好处:首先,它写景生动细致,真切地表现了船上观景的独特感受,作者观察精细,用字精当,如“旷”和“低”、“清”和“近”的搭配颇见匠心。由于野旷,所以远天低于近树;因为江清,故尔月能近人。其次,它融情于景,情景相生。其中“野旷”“江清”组成的寂寞凄清画面自然透露出作者怅惘迷茫的感受;“近”字尤可玩味,它既可解为“接近”,又可解为“亲近”,而如果连江上秋月的水中倒影都会使人感到亲近,仿佛给人慰藉,旅人的孤独寂寞自不待言。两句将羁旅愁思与秋江景色自然融合在一起,创造出高远清幽、情景相生的意境。
四、补充说明。 以上列举了一些常见题材的诗词,希望同学们反复阅读,揣摩体会,必有所得。当然,要真能让自己的鉴赏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非下苦功大量阅读不可,要知道“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晓声”,此乃真理。
具体例释:一、表达方式常用术语: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
1、记叙,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用叙述的方式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
2、描写,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所作的具体描绘和刻画。“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拔刺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3、议论,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见。“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4、抒情,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爱乐等主
观感情。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温廷筠《商山早行》)首联中起句以时间、事件、环境三者相互照应,写出旅客的辛劳,对句直抒诗人的感慨。“客行”与“故乡”相比较,自然生出一个“悲”字来。
5、结构形式:常见的术语有首尾照应、呼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浑然天成、卒章显志,过渡、做铺垫、埋伏笔等。 二、修辞方法常用术语:比喻、借代、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起兴、对比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4、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从篇法结构来讲,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皆对仗,对得圆浑自然,不见斧凿之痕。“无边落木”对“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5、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林逋《山园小梅》)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法。“先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它还未来得及飞下,就迫不及待地先偷看梅花几眼;“合断魂”一词写粉蝶因爱梅而至消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到极点。 6、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夕阳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环境 7、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问人间谁是英雄?有酾酒临江,横槊曹公。”(元曲小令,阿鲁威作)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8、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叠题乌江亭》)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强调了历史之必然。 9、起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李商隐的《锦瑟》)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10、对比 对比可突出事物的特点, 使好的事物显得更好, 坏的显得更坏。如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以英雄美人的穷途末路和民生疾苦对比,表达了对普通百姓的深切同情。“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李白《越中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三、表现手法常用术语:比兴、象征、比喻、夸张、比拟、借代、双关、衬托、烘托、渲染、对照、用典、叠词、点化(化用)、互文、想象、联想、曲笔、逆笔、照应、倒装、铺垫、铺排、抑扬(先抑后扬、先扬后抑)、正侧结合、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化动为静(以动衬静)、以小见大、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托物言志、卒章显志、言此
意彼、意在言外、寓褒于贬、明褒实贬、欲擒故纵、画龙点睛、重章叠句、意象组合、白描与工笔、以乐景写哀情等。 1、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城,无处话凄凉。”作者的感情如江河直下,直抒对亡妻的怀念之情。“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发在这样的环境里产生的情怀,天然的形势、阔大的气象与诗人在这景象面前产生的富有哲理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2、间接抒情 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和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抒情方式。如孟浩然的《岁暮归南山》:“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人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作者落第的失意,多病的苦痛,年华的流逝,种种哀情都借迷蒙空寂之景表达出来,含蓄委婉,余味无穷。 借物抒情或托物言志(象征)就是作者在对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事物中,通过对事物的描写和叙述来抒发感情、表达志向和意愿的一种抒情方式。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菊、柳、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以及落日、夜月、清风、细雨、微草等等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言志的对象。如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全词以梅自喻,借梅花的悲惨遭遇,喻托作者报国无门、屡受排挤与打击的不平心境。 寓情于景(或物)、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刻画来抒发感情。如杜甫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景中包含着作者对春雨的“喜悦”之情。
3、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如王勃的《山中》:“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最后两句写山上望见实景,映衬一二句之情,以景寓情,用秋风萧瑟,黄叶飘飞来衬托自己的悲苦。张可久的《〔中吕〕卖花声•怀古》:“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诗人叙事时只写淫乐不写败亡,这种以景结情的手法余味无穷,耐人寻味。
4、铺排 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它指的是对事物的特点不厌其烦的多角度地进行铺排陈述。如《孔雀东南飞》中的“„„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由足至头、至腰、至耳、至指、至口、至步,一连串夸张性的铺陈,旨在描写兰芝的美,更表现她的从容镇定。
5、渲染 渲染就是通过对环境、景物或人物的行为、心理的描写、形容或烘托,以突出形象,加强艺术效果的一种表现手法。如:《雨霖铃》上片描写送别的环境,作者浓墨重彩,极力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加重了离愁别恨。“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6、烘托 烘托属侧面描写,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后用于写作技法,指的是以乙托甲,使甲的特点或特质更加突出。此种手法常与渲染手法结合起来使用,如《琵琶行》中三次写江中之月,分别烘托了琵琶声的美妙动听、引人入胜和人物凄凉、孤独、悲伤等心情。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所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作者却从“千古风流人物”说起,由此引出赤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地位。
7、衬托 衬托是烘托的一种,指的是为了使事物的特色突出,用另一些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或对照。衬托手法又分两种:一种是正衬(陪衬),一种是反衬。正衬是用相同的东西来衬托,如白居易的《长恨歌》,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以美衬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 • 赤壁怀古》)这首词要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周瑜,却从“千古风流人物”写起,由此引出赤
壁之战时的“多少豪杰”,最后才集中为周瑜一人,突出了周瑜在作者心中的主要地位。反衬是用相反的东西来衬托,有以动衬静,以美衬丑,以乐衬苦等。如“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僧敲月下门”等都是以闹衬静。 8、以乐景写哀情 属反衬手法的一种,表面上写的是一种欢乐的场景,而实际上借此来表达一种悲哀、凄楚的情绪。如欧阳修的《踏莎行》“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以散发芳香的青草与和暖的春风这种乐景反衬词人无穷的离愁别绪这一哀情。又如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昔日游上苑时的热闹与美好正显示了今日处境的凄凉。
9、化动为静 就是在诗中将动景化为静景来写。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遥看瀑布挂前川”一句,将富有动态的瀑布化为静态来写,一个“挂”字,惟妙惟肖地表现出倾泻的瀑布在遥看中的形象,包含着诗人对大自然的神奇伟大的赞颂。
10、动静结合 指在诗中诗人、事、景的动静有机地结合起来描写的一种手法。如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诗的尾句与第三句动态的飞燕相对照,动静相间,相映成趣。 11、抑扬 指的是在褒贬人、事、物的时候,为了使人信服,或预先防止别人的反驳,常对要褒的先写其不足,对要贬的先写其长处,这种手法就是抑扬。如元曲“沛公,大风,也得文章用。却教猛士叹良弓,多了游云梦。驾驭英雄,能擒能纵,无人出彀中。后宫,外宗,险把炎刘并。”先写刘邦的种种神威,临末才说到后宫外宗之乱,欲杨先抑,讽刺性极强。“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例句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赏析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12、白描与工笔 白描原是国画的一种画法,指纯用线条勾画,不加色彩渲染,后用于文学创作,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而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描写手法。工笔是指对事物注重细部,进行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描绘。如苏轼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采撷生活中的两个小景,以白描手法加以表达,融情于景,造成了一种别有情趣的美感。
13、意象组合 意象组合类似于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蒙太奇是电影导演为表现影片的主题思想,把许多镜头组织起来,使之构成一部前后连贯、首尾完整的影片。诗歌中的意象组合是作者根据表达的需要,将一些意象按照生活的逻辑,有机地组合在诗中,给人以鲜明的形象感。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此曲由前三句九个名词组成不同景物意象,它们巧妙地组织在一个画面里,渲染了一派凄凉萧瑟的晚秋气氛,从而含蓄地烘托出旅人的哀愁。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写了“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六个意象,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写早行情景宛然在目,确实称得上是意象俱足的佳句。 14、曲笔 曲笔是写文章时故意离开本题而不直书其事的写法。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不知亡国恨”就是曲笔,因为商女是侍侯他人的歌女,她们唱什么是由听者的趣味而定的,可见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那座中的欣赏者——封建贵族、官僚、豪绅。诗作最后两句于婉曲轻丽的风调之中,表现出辛辣的讽刺、深沉的悲痛和无限的感慨。表达了封建知识分子对国事怀抱隐忧的的心境,又反映了官僚贵族正以声色歌舞、纸醉金迷的生活来填补他们腐朽而空虚的灵魂。 15、重章叠句 指上下句或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形式反复咏唱的一种表现手法, 如辛弃疾的《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
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上片写的是年轻时候无所事事,无病呻吟的“闲愁”,下片写的是而今关怀国事报国无门的“哀愁”。上下两片采用了重章叠句的结构形式,在反复咏唱中,即使语言具有音乐美,又在内容上形成鲜明对比。 16、以小见大 指写的是小题材反映的是大问题的一种写法。. 如司空曙的《江春即事》:“钓罢归来不系船,江春月落正堪眠。纵然一夜风吹去,只在芦花浅水边。”全诗以小见大,通过“不系船”这样一件小事,表现江村宁静幽美的自然环境和主人公悠闲安逸的情调。我们透过诗的画面和形象感受到的是一种单纯朴实的社会生活。
17、比兴 所谓比,就是比喻,比拟。所谓兴,就是在诗的开头“先言他物”,以引出后面的正文。如《孔雀东南飞》的开头就是运用了兴的手法,“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从孔雀因顾恋配偶徘徊不前的情形,引出仲卿和兰芝的不忍分离又不得不分离,最后双双徇情的故事。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首句闻蝉鸣而起兴。“高”指蝉栖高树,暗喻自己的清高,蝉在高树吸风饮露,所以“难饱”,这又与作者的身世感受暗合。由“难饱”而引出“声”来,所以哀中有恨。比兴常在诗歌中连用,能更好地收到托物言志、寓情于景的效果。 18、铺垫 既以一系列非主要情节做主要情节的准备或高潮到来前的气氛酝酿。必要的铺垫可以制造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注意和情感上的期待,使读者的注意力随情节的发展而延伸。如杜牧的《山行》,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构成一幅和谐统一的画面。这些景物不是并列地处于同等地位,而是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前三句是宾,第四句是子是主,前三句是为第四句描绘背景、创造气氛起铺垫和烘托作用的。 19、虚实 实写是指对事物进行直接的正面的叙述和描写,虚写是指侧面交代或烘托性的叙述和描写。虚实结合,可以使作品的结构更加紧凑,形象更加鲜明,并使作品增加容量。如唐朝诗人陈陶的《陇西行》:“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三四句“无定河边骨”和“春闺梦里人”,一边是现实,一边是梦境;一边是悲哀凄凉的枯骨,一边是年轻英俊的战士,虚实相对,荣枯迥异,造成强烈的艺术效果。一个“可怜”,一个“犹是”,包含着多么深沉的感慨,凝聚了诗人对战死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20、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促使人联想而寻意于言外。“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这首词除了回顾作者43年前南下经历一层外,全是用事。“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写的是刘裕当年北伐抗敌的英雄气概。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中原的决心。“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21、点化 点化也叫化用。它是把前人的诗文妙句融化为自己的语言的一种创作方法。如王实甫的《西厢记•长亭送别》“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就是点化了范仲淹的《苏幕遮》中的“碧云天,黄叶地”的句子。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一句点化了苏东坡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的内容。白居易的《长恨歌》中“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点化了韦应物的“西施且一笑,众人安所妍”诗句的意境。
22、虚实结合,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柳永《雨霖铃》)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
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23、叠词 叠词是指为了表达的需要, 把同一词接二连三地用在一起的修辞手法。典型的如李清照的《声声慢》开头“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十四个字,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凄苦、复杂而深切的心理状态,为全诗定下了一个孤独的感情基调。
24、联想 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造成一个典型。例如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贺知章《咏柳》)。赏析诗人由柳枝的纷披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改杨柳抒离情的象征义。
25、想象 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观念的思维过程。例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的《望洞庭》)赏析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裁地再现于纸上。 26、 象征 说明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特点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例句 “青山似欲留人住,百匝千遭绕郡城”(李德裕《登崖州城作》)。赏析这两句描写青山环绕,层峦叠嶂,自己所处的郡城正在严密封锁,重重阻隔之中。象征了自己被政敌迫害的景况,书写思归不得的忧伤。
27、 照应 说明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的回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例句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韦应物《赋得暮雨送李胄》)。赏析首联两句写黄昏时分诗人伫立在细雨蒙蒙的江边,这里点明了诗题中的“暮雨”,又照应了诗题中的“送”字。 28、正/侧面描写 说明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例句 “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柳枝词》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赏析白诗第一、二句运用正面描写的手法,描写了春天柳树的娇美形态。王诗第二句侧面描写战况,一方面是风势很大,卷起红旗便于急行军,另一方面是高度戒备,不事张扬,把战事的紧张状态突现出来。 29、意象 说明意象,就是诗中熔铸了作者思想情感的事物。例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 词中“缺月” 、“疏桐”、“幽人”、“孤鸿”、“寒枝”等就是意象。
30、意境 说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将思想感情与作品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艺术境界。这是诗人的主观感受、感情以及对生活的理解、认识和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貌特征以及内在的意蕴的融合统一。例句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赏析如上例的意象与“独”、“缥缈”、“恨”、“寂寞”、“冷” 等词的感情色彩和“拣尽寒枝不肯栖”这个具有象征意味的诗句结合起来构成了孤独、凄凉的气氛,但诗人的信念却非常坚定,表达的是作者孤高自赏,不愿与世俗同流的生活态度。
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六招制胜 易错题诊断
文言翻译,高考试卷中要求直译,也就是字字落实。所谓字字落实,主要是判断每一个虚词、实词的用法和意义,找出通假字、古今异义字、活用词等,并做准确解释,还要把握句式特点和句子的语气。 具体来说,应从“留”“换”“补”“删”“调”“贯”六个方面进行。“留”,凡指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补出古代简练说法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指文言句中带修辞方法的说法,用典用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王者。臣之不信,是足下之福也。”(《战国策·燕一》) [注释]①不馆:没有(给苏秦)预备住处。(1)身无咫尺之功,而足下迎臣于郊,显臣于廷。(2)人必有言臣不信,伤臣于王者。 4.把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畏敬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傲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云:“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大学》)
[注]辟:偏颇,偏向,偏爱。 (1)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
参考答案 1.(1)天下没有谁不怨恨(或:天下没有谁不斜着眼睛看),但没有首先发难的。(2)曹操非常高兴,上表让任峻担任骑都尉,(并)把(自己的)堂妹嫁给他。(3)救济(他们的)急事,接济(他们)缺少的东西,信用和道义被称颂。
2.(1)派人召唤沈炯,将要把书记的职位(负责文书的工作)委任给他,沈炯以有病来推辞。(2)陈武帝曾经赞许沈炯,(说他)应居辅佐大臣的职位,军队、国家的大事,(应该)多多参预筹划(谋划)。(3)陈文帝也很看重他的才干,想使他受到宠幸,使他显贵。
3. (1)我自己没有一点功劳,但您到郊外迎接我,使我在朝廷上显赫。(2)一定是有人说我不讲信用,在大王面前伤害我。 4.(1)所以,能喜欢某人又能看到那人的缺点,厌恶某人又看到那人的优点的人,天下少有啊。(2)“人都不知道自己孩子的坏,人都不满足于自己庄稼的茁壮。”这就是不修养自身就管不好家庭和家族的道理。传记文言文 阅读有妙招 2005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6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共有11套,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共有17套,其中涉及传记类文言文阅读试卷的也有11套。 这实际上表明,高考文言文阅读的材料仍然集中在传记类上,而且考查的主要题型基本上趋于稳定——对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句式、文中信息的筛选归纳概括均以客观题形式考查,文言翻译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从试卷的命题规律和趋势上来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 客观题部分 ■ 1. 文言实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理解加点的文言实词在所给句子中的含义。从所选择的文言实词来看大多数文言实词属于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从近几年来看文言实词的考查大多数是在《考试说明》上的120个实词范围之内。
2. 文言虚词考查的主要形式是辨明虚词在所给句子中的用法和意义。
3. 文言句式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古汉语特有的句式上,从近几年来看,大多数是考查倒装句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被动句、判断句等)的特点,省略句式的补充成分等方面。 4. 筛选文中信息的题目的设题技巧相对较多,近几年来看常用的技巧有:
(1)断章取义。也就是说对内容、中心的概括片面,如2006年的天津卷第14题的C 项,“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的表述与原文的主旨不一致,实际上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 (2)张冠李戴。此类题目的迷惑性较强,选项中出现的人物和事件均在原文中有所体现,很容易被人误认为是正确的。 (3)无中生有。此类题目往往是把没有关联的事件用看似很正常的手段联系在一起,这类题型的设计往往很巧妙,一定要多留心。如2006年全国卷Ⅱ中的第10题的B 项“说服吕后收回成命”有误,吕后只是“召诸将议之”,尚未有“成命”。 从试题考查项来看,大多数试卷注重对原文的“人物才智品行的分析归纳与内容分析理解与概括”的考查,这也是近几年来文言文考查的重点,另外还要注意对作者观点的评价这类题型。 ■ 主观题部分 ■
这部分表面上只是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实际上是对文言文综合能力的考查,因为要做好这类题目,考生要对文言实词、虚词、句式以及语言表达技巧方面有较充分的理解。 下面结合2006年重庆高考试卷的解析对高考文言文阅读的解答技巧进行归纳: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
之。读书不辍,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授堂邑县尹。首毁淫祠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英宗即位,命参议中书省事。会元夕,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拜住袖其疏入谏,其略曰:“世祖临御三十余年,每值元夕,闾阎之间,灯火亦禁;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今灯山之构,臣以为所玩者小,所系者大;所乐者浅,所患者深。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即罢之,仍赐尚服金织币一、帛一,以旌其直。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粜,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末尝家居,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 (节选自《元史·列传第六十二》)
8.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 堪:忍受 B. 拜住袖其疏入谏 袖:藏在袖里
C. 特拜陕西行台中丞 拜:拜访 D. 止宿公署,终日无少怠 少:稍微
「解析」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答案A 项中的“堪”的含义有“经得起、忍受,能够、可以”。《孔雀东南飞》中有“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之句,句中的“堪”字可以解释为“经得起、忍受”。答案B 项中的“袖”字的含义主要有“衣袖,藏在袖子里”,《信陵君窃符救赵》中“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之句,与选项B 的用法是相同的。C 项中的“拜”用在表官职的名词前面,一般讲为“授职、任命”,此处讲为“授职、任命”。答案D 项中的“少”作为“稍微”解释,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太后颜色少解”之句,与选项D 项一致。正确答案为C. 「技巧归纳」考查文言实词重在考查古今异义、一词多义,高考题设错的方式一般是用词语的今义来注释其古义,误导考生犯望文生义、以今解古的错误。错误原因是先入为主,只知其一,不顾其二。考生对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一定要注意那些古今意义不同和古用今废的词语。同时考生在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课本上的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从本义来看,考查的四个字在课本中均出现过,另外还要注意结合语境来理解。 10. 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张养浩“行义”和“直言”的一组是:( )
A.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
B. 首毁淫祠三十余所 况阙庭之严,宫掖之邃,尤当戒慎 C. 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 帝欲于内庭张灯为鳌山,即上疏于左丞相拜住 D. 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 帝大怒,既览而喜曰:“非张希孟不敢言。” 「解析」本题是考查考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的能力。考生要注意把握好题干中的两项要求——“行义”和“直言”以及“分别”两字的暗示。万不可只顾其一不顾其二。A 项前者属“行义”,后者只是行为,并非“直言”。B 项前者写张养浩破除迷信之举,还能算是仗“义”;后者是“直言”。C 项,两句都不能回答题干。而D 项前句说把自己家里的财产都分给村里的穷人,当然是行为仗“义”;后一句皇帝已经点明“非张希孟不敢言”,这说明张养浩敢于“直言”,所以是正确的。正确答案为D. 「技巧归纳」解决信息筛选题要认真读懂原文,理解所选的用来作判断的句子的含义,扫清文字障碍,捕捉到重要信息,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其次
是读懂题干,弄清标准(例如题干中全能说明“敢于直言”的一组),标准越明,答案才越有可能选准。第三,依据标准,找到每句话所在的原文,结合上下文先理解语句意思,再与题干要求对照,逐一检查,再作出选择。 11.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 A. 张养浩从小品行端正,读书刻苦努力;任堂邑县尹时,执法公允,深得老百姓景仰和称颂。 B. 元宵节,英宗想在宫内的鳌山上张灯结彩,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劝以“崇俭”,皇上听取了他的意见。 C. 关中大旱,张养浩接受任命,全力赈灾济贫。他制止“豪猾”利用换钞盘剥百姓,千方百计保证了人们的粟米供给。 D. 张养浩政事勤勉,毫不懈怠,积劳成疾。去世之时,关中百姓十分悲痛,如同失去父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分析概括能力,同时也考查了考生评价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做这类题目时一定要注意不能凭主观臆断,一定要从原文出发。选项B 的表述说“张养浩直接给皇帝上疏”,与原文的表述不一致,从原文可知张养浩是通过左丞相拜住上疏,属间接给皇帝上疏。其他项的表述均能从原文中找依据。正确答案为B. 「技巧归纳」对文段内容的概括分析题答题技巧:1. 要尊重原文,实事求是,不要主观臆断,不要随意拔高或降低作品的思想内容。2. 有时作者的思想观点分散在全文各处,需要适当的概括综合,才能全面、准确的反映作者观点态度的全貌。遇到这种情况,切忌以偏概全,只见树木,不见森林。3.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时表现得含蓄、曲折,这就要注意挖掘有关词语的隐含信息。 12. 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 (2)伏愿以崇俭虑远为法,以喜奢乐近为戒。 「解析」该题应首先把握住原文中的考查点:哪几个关键词、什么句式等,然后采用直译,直译不通则适当意译。第一句中的重点词:“加”“目”“绝”和状语后置“加之以刑”,其中“目”是名词作动词的活用;第二句整体看并不难,但要翻译准确不容易。尤其要注意句中的“伏”“愿”和整句的通顺。参考答案为:(1)已经用刑法处罚了他们,还把他们当强盗看待,这就断绝了他们改过自新的路。(2)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技巧归纳」要做好文言语句翻译,首先要注意把握文言文翻译原则——信(忠实原文)、达(文意通达流畅)、雅(语言富有文采)。其次要注意翻译时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当然还需要熟练掌握一些常见的翻译技巧——留、换、补、删、调、贯。留,即保留原词。指凡朝代、年号、人名、地名、官职等专有名词,皆保留不动;换,即改换词语顺序。
将单音词换成现代汉语双音词,将词类活用词换成活用后的词,将通假字换成本字,凡该换的,一律换之;补,即增补词语。补出古代简练说法所省略或隐含的内容,特别是对省略句;删,即删略词语。指删去那些无意义或没有必要译出的虚词;调,即调整句式。指把文言句中特殊句式按现代汉语要求调整过来;贯,即修饰句子。指文句中带修辞意味的说法,用典举例的地方,根据上下文灵活、贯通地译出。
品读传记 体味人生 ——古代传记阅读指导
传记是记录传主生活历程和生命轨迹的一种文体。我国古代传记的发展,大致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唐以前,以史书中的传记为主,诞生了诸如《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三国志》、《后汉书》等一大批鸿篇巨制,它们兼具史学性与文学性的特点,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别具特色的史传文学;魏晋以后,官方把持着修撰权,传记的文学性大为减弱,传记文学呈现出衰微的趋势。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使传记文学重获新生,其史传笔法催动了志怪、志人以及传奇小说的发展。
综观其中的优秀篇什,我们不难发现,传主们丰富的人生经历、个体生命的不二体验、独特的思想情怀、不朽的人格魅力,总能令我们备受感染,引发无尽的思考和共鸣。阅读他们的传记,回溯他们的人生历程,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无疑能让我们在与传主的真情对话中体味到人生的真谛,确立全新的人生价值取向。 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品读古代优
秀的人物传记呢? 一、辨明传类,准确解读。传记的类型很多,有自传与他传,有一人之独传与多人之合传,有正规史传和文人写的别传、逸事,等等。 面对一篇传记,我们首先要善于辨明其所属的类型,这样才能求得准确的解读。比如说,自传是传主本人的文字,具有自然、真切的特点,我们可以沿着传主所叙之事直接窥知其思想、人格;他传是作者为别人写传,其中必然融入作者的情感认知、价值企求、思想趣味,要准确解读既需注意传主之事,更要参透作者其人,看其事是否真实,其叙是否公正客观。独传作为单个人的传记,其人生经历有着怎样的特点,前后所叙之事有着怎样的联系,这是我们在阅读中应予关注的;而合传一般是相关聚合,或是相近聚合,这就需要我们理清关系,在近似中找出差别,在比较中见出异趣。正规史传往往是全方位多角度多侧面表现人物,而别传、逸事(如《段太尉逸事状》)往往并不重视人物全史,而是从横截面取材为多,对此我们也应有足够的认识。 二、学以致用,重视积累。既然是古代传记,则是文言文,因此我们在阅读时要重视积累。这样的积累,包括古代文化常识的积累,写作资料的积累,写作技法的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活用词、特殊句式等基础知识的积累。读是为了用,学以致用,方能提升我们的文化品位,丰富我们的写作宝库,提高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
三、了解笔法,全面解读。史传常用的叙事笔法之一是“互见法”,即同一个人的事情并不是在一篇之中完全写尽,而是分散在若干篇传记之中。因此,要窥知其人全貌,需打通若干篇什,参互阅读,不能逗留于一而不知其二,仅凭一点而去妄论其人。比如《史记》中的刘邦,其人其事并没有也不可能在《高祖本纪》这一篇之中穷尽。《项羽本纪》中写他一再追问“为之奈何”,说明他善于征询别人的意见;《留侯世家》中的“沛公殆天授”从侧面写反映他的才能;《淮阴侯列传》中“信知汉王畏恶其能”、“见信死,且喜且怜之”,说明他也有妒贤忌能的一面。只有将这些打通阅读之后,我们才能看到一个真正的高祖。第二是“实笔”与“闲笔”相结合。不少传记在主要事迹之外常设“闲笔”,初看似乎离开了事情的主线,其实并不闲,这或许正是作者巧于营构之处。《项羽本纪》中鸿门宴座次的描写就能让我们从一个侧面看到项羽的个性特点。自己面向东而坐,而刘邦则是面向北而坐,反映出他的妄自尊大、骄横无礼、以势压人。《淮阴侯列传》中写韩信“俯出胯下,蒲伏”则是为了表现他善于忍小辱而图大谋的性格。 四、知人论世,顾及背景。“知人论世”是孟子提出的观点,他说:“颂(诵)其诗,读其书,不知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他认为要理解作品,一定要对作者和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这才能与古人为友。在阅读传记的过程中,我们同样需要用这种方法,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时代背景来解读。一是要了解传主所处时代背景,了解他所处的特殊的生活环境,这样才能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加深理解。二是要从传主一生所经历的重大事件中,通观其思想性格,特别是传主在人生转折点处的特殊表现,从而于事情之外揭示出意义和价值。三是可以联系与传主相关的人物的表现来看传主其人,看这些相关人物对于突出传主起到何种作用。 五、结合评赞,理性审视。一般的史传文末都有作者的评语,称为“评”或“赞”。这样的评赞,既可以帮助我们从理性认识的角度去审视传主的思想、个性、人格、情感、价值观等,也可以让我们获知作者本人的观点态度。比如苏秦最终失败了,但司马迁却不以成败名位论英雄,认为苏秦“起闾阎,连六国从亲,此其智有过人者”。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受到时代、作者本人认识观的限制,有的作者评赞所持的观点并不见得是公允客观的。如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中评云:“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认为诸葛亮谋略并没有什么特别,没有对付敌人的才能。何以有这样的评赞呢?原因在于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因此获罪受到被剃去头发的刑罚,这样的评赞显然有挟私报复的嫌疑,反映出作者思想的局限。对此,我们要冷静分析,看看哪些至今仍符合进步潮流,哪些表现了作者和时代的局限。阅读要有自己的思想,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读出个性,读出思想,读出情感,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