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 高考·人生·国运(代序)
北京大学 陈跃红
又是一年高考期,又是一年阅卷时。
实在说,真的记不清楚是多少次参加高考阅卷了!但是却始终忘不了三十年前第一次走进考场的情景。在料峭寒风中,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而当春风扑面时,已经有27万人幸运地坐进了大学课堂。
三十年,五千多万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三十年,三千多万人毕业成才,承载起了一个高速发展国家的建设使命。
岁月流过,三十年前恢复高考走进校园的一代人,大多数也都到了孔老夫子所谓的‚知天命‛的年岁。尽管天命未知,所惑甚多,但是,就那场高考,或者说就类似的考试而言,多数人也许首先想到的是所谓历史的机缘和改变人生的幸运,并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去述说那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去享受春天里的无数次聚会。但是在我,却更愿意从考试制度与人的命运的关系出发,去想想考试的历史合理性,去思考这一筛选和定位人的社会机制的价值意义,并从存在的合理性途径去探讨考试机制的改进。
我的基本看法是,除了不适用于少数天才、偏才和怪才之外,考试其实是人类,也就是钱钟书所谓无毛两足动物们走向社会,走向事业、走向人生的普遍历史宿命。
一部人才选拔史,考试始终是主流,是长时段的制度。在大多数时代里,考试始终都被当作国家人才选拔的主要机制在实行着,发展着和不断改善着。隋唐以下,科举1500多年,恩怨废存不休,直到民初才寿终正寝。我去过北京的国子监,也参观过嘉定的清代科举考场,既惊诧于那密密层层鸽子笼式的庞大科场建筑,也叹服于那个制度的严酷恐怖。也曾行走于江南的古城和老镇,看见过无数状元及第的炫耀,可同时也听说了无数科举杀人的故事。但也正是这一体制,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辉煌和超乎世界的历史延续。相较而言,汉魏前后保荐式的察举,作为制度弊病则更加明显,其所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不能不说是王朝短命,更替频繁的原因之一。民国以来现代考试代替科举,作为国家的人才选拔机制,考试院的级别与监察院,立法院等同,地位可见一斑。2003年我在台湾客座任教,尽管那里大学教育已普及到只要你高中毕业,好歹都有个大学上,可高考仍然是整个夏季师生和家长的精神焦虑所在,‚非典‛来了也停不得。解放后虽有调干制度和出身成份考察,但高考成绩依旧还是入学的主要依据。文革一度实行的工农兵学员推荐保送上大学制度,因其明显有失公平,很快就被1977年的那场历史性高考所替代,从而也才有了这延续三十年的高考。
说到国外,这些年我因学习、工作和访问去过几十个国家,也许是孤陋寡闻吧,至今我还没发现一个没有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国家。譬如英国或者所谓英联邦国家的会考和大学选拔,美国的SAT 入学资格考,还有让各国学子胆寒的托福、GRE 考试等等,哪一种考试不惊心动魄,哪一项考试不把考生的精力和金钱狂卷而去。在新加坡,我看见用购物车帮孩子拖书包去学校的家长。在韩国,大学普及率都高达80%以上了,可高考补习学校依旧遍及城乡各处。而在东京,我多次遇到过周末背着巨大书包和便当盒,一路问路去大学入学考试补习学校的少年。我相信,这世界的人们其实都曾经不同程度地走过通往考场的路。我也相信,大学入学考试,恐怕不仅仅是个体人生的宿命,国家发展的宿命,同时也是世界进步的宿命。
问题只在于,我们应怎样去理解高考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需求性,怎样使考试制度向着有利人才选拔的各个方面去改进和发展。一般人的思维好比钟摆,总是习惯沿着两极来回晃动。关于高考,这个钟摆的两个极端各有一个判断,一个是将高考视为唯一的人才选拔途径;另一个是主张取消高考,重新回到保送推荐入学的老路。这两类仅取极端的思维,实在说都不可取。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尽管高考存在诸多弊病,考试取消论的观点仍旧有违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 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任何不想主要依靠制度保证,而把希望寄托在人的道德自觉和伦理忠诚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如推荐甚至保送等,都实在过于浪漫,其几率极高的腐败比例,昂贵的运作成本和操作难度,注定都难以成功和持久。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能够有效运作三十年,无论有多大弊病,但其主体的合理价值和基本公正性却难以撼动。作为现代最严格安全的考试制度,他使三千多万人成为开放中国的栋梁,并且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但是,高考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张试卷的命运,一根随意决定考生命运的魔棒,一副可以永远套用的人才模型,如果这样,他又将面临重蹈科举覆辙的命运。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是最科学系统的试题,最统一的录取原则,最严格的考试制度,在面对考生的各种差异时,所谓公平也只能是基本底线上的相对公平而已。因此,考试应该被理解为一套制度,这套制度以考试(笔试和面试)为主体方法,配合其他考察和选拔方式,与时俱进,为世所需,力图最大限度地将人才按照其不同的水准和能力,安臵于相应的学习和工作位臵。因此,它总是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完善。事实上,恢复高考三十年来,这个制度就不断处在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在考试权力分配方面逐步走向多元化,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达16个。其次在录取权力上逐步尝试多元化,‚自主招生‛的高校也已经扩大到50多所。而考试种类和录取学生的途径,在制度设计可靠,高校财力人力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也正在有比例地逐步走向多元化。最后,在保持以考试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对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环境差异,学科专业差异等方面的考生实行录取标准多元化等等。相信,在中学推进‚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体系以后,高考和录取体制面对新情况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肯定还将有更多的革新和改善。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三十年前恢复的高考制度,终于风风雨雨走到今天。高考制度对于人才造就的影响,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贡献,同样用得上今年作文材料的诗句,所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无数有用之才就在这一不断改进的选拔制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如春笋般一茬又一茬的成长起来。高考,于己,于家,于国,于民,实在功不可没。高考可改而不可废。信然!
明年此时,高考注定还将按期进行,我们中的许多人也仍旧要回到这里来挥汗阅卷、认真评分。为考生,更是为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作者简介]
陈跃红,1977年高考入学,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市高考语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
我 的 高 考
——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1977—2007)
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领导小组 特别策划
前 言
1977年12月10日,一个普通的冬日。然而,一声春雷响起,神州大地的春天破空而来。‚取消保送推荐,恢复统一高考‛,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批示,570万知识青年从田间、农场、矿山、兵团风尘仆仆地走来,尽情描绘一场偷偷做了12年的痴梦。
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文革10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1623万——那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人口的数字。这570万考生中,最终进入梦中殿堂的只有27万,当年的招收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空前绝后——1:20。
那是怎样一幅历史画卷,那是怎样一幕社会图景……
30年来,五千多万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30年来,三千多万人毕业成材,承载起一个高速发展国家的建设使命。30年后的今天,‚脑白金‛‚高考移民‛‚陪考包房‛‚警车送考‛‚复读经济‛‚谢师宴‛……我们为二十一世纪的高考语境所裹挟,是否还有心境体味或回味高考给我们人生带来的深层意义呢?
2007——我们依然相信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特别邀请了参加2007年高考北京地区语文学科阅卷的部分教师和时时关注、挂念高考的业内友人,在这样一个纪念日中讲述自己的高考经历和对高考的种种感悟。
也许是欲哭无泪的叹息,也许是欲说还休的惆怅,也许是欲罢不能的留连,也许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总之,经历过与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一段与此相关的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3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场集体性的怀旧中,面对那个改变我们命运的历史瞬间,有人哼唱得平淡,有人聆听得情深。高考,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翻阅这本大书,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品味出醇厚——一个伟大民族的心音!
1960年
我的三次高考
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年,值得纪念;前前后后,我总共参加过三次高考,不值一提。 第一次,1960年,我十七岁。考场在实验中学。首场考试结束走出校门时,一位帮助班主任抄写毕业鉴定的同学神秘地凑过来对我耳语:‚白考,考也考不上……‛这话果然应验了。据说是鉴定中有三条致命的评语:走白专道路,对‚三面红旗‛有模糊认识,对‚反
右‛有抵触情绪。评语依据的是毕业前夕的‚向党交心‛运动,当时不知生活艰难,有点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 众取宠,自我检查批判有些过头。通知书上简简单单一行字:不符合录取条件,不予录取。‚文革‛结束后,处理我的‚黑材料‛,里面居然有当年的‚录取卡片‛:总分432。当时考语、数、政、理、化五科,满分500;外语是参考成绩,不计入总分。我那分,按现在的分数折合,应该是648分。‚通知书‛上也的确清晰地写着:‚第一志愿录取院校‛清华大学,‚录取专业‛建筑系;只是‚政治审查‛栏里被重重打了一个黑叉。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我数、理、化成绩还行,化学97.5分,传说进了北京前十;最低分是语文,64分。现在想一定是‚作文‛被打入了‚另册‛。那一年作文题目是‚大跃进中的新事物‛。我写的是一篇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微型小说,大意是:壁画上一只倭瓜大得压倒了马,于是成立了一个‚强壮马匹科技攻关小组‛。可能这作文被认为大逆不道了。
第二次,是1963年,我十九岁。考场在北京师范大学。那时我已在农场,和遇罗克、叶式生几个一起,历艰难险阻,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争取到了参考机会,身份是社会青年。这次报考的是文科,第一志愿是北师大中文系。作文题目‚二选一‛:‚雨后‛和‚说不怕鬼‛。我写的是‚雨后‛。这次我可没有离经叛道,农场生活正好为‚雨后‛提供了新鲜素材。还记得作文中这样描写了春雨后的麦田:这是庄严的春的典礼,麦田列成方阵,闪着日光,直插向那望不见的远方。成绩多少不知道,通知书上还是简简单单一行字:不符合录取条件,不予录取。
第三次,是1981年,我三十八岁。考场在首都师范大学,这次参加的是‚中文系‛夜大学入学考试,考生逾千。那时我刚由‚现行反革命‛得到平反不久,兜里插着一支笔进了考场。结果语文居然考了全场最高分:86.5分。我到了那样一把年纪,又经历了几百上千份‚思想汇报‛、‚认罪书‛的锤炼,作文自然是当仁不让。作文题目是‚回顾与展望‛。记得作文中还写了一首小诗:歧路无愁自有情,断碑湖外月和星。壮别莫笑沙洲冷,素笺敢挟渤海风。估计阅卷老师对这诗有几分欣赏,作文给了满分。
从此,我当上了语文教师。
看来,高考作文成绩,真与阅历、感悟有关。
(北京 王大绩)
1977年
有感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三十载春秋,弹指一挥间。1977年,我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参加了改变命运的‚文革‛后首次全国统一高考。记得当年的作文题是《当我唱起东方红的时候》,我好像是杜撰了一个挺感人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渴望走向美好生活的心声。100分的语文,我得了92分;但考得最好的还是数学,100分的卷子,我考了97分,总成绩大概是三师第3名。惜乎我父母‚文革‛中的种种罪名当时尚无结论,政审结果我只勉强够上所报考大学的界限,希望由北大荒走向‚北大‛的愿望还是成了泡影。
今天我的诸位同仁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在‚北大‛评阅关乎10余万莘莘学子命运的作文试卷,沧海桑田之情,使命光荣之感不禁油然而生啊!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董晓平)
1977年
我与《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今天许多人听来,觉得是个很可笑的作文题目;可我不觉得可笑,甚至在心底还充满着对这个题目的感激,因为三十年前,是它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5 从一个‚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变成了北师大77级的一名学生。
突然想起问自己:三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在哪里?想来应该是在‚夏战三伏‛的大田里。那一年对我来说,真是不折不扣的‚战斗‛的一年。春天挠秧,盛夏割麦,秋日耕地,隆冬喂猪。当年,我正是以日历末页引起回忆开头,以季节为线索,概写了自己‚战斗的一年‛。这么多年来,写过的许多文字早已忘记,但那一篇没人指导、没有复习、全靠当场‚灵机一动‛的高考作文,不仅至今犹记,而且仍然感觉良好。我并不知道自己详细的高考成绩,但我认定一定是那篇作文得了高分救了我,因为我在‚读书无用‛的年代里长大,其他知识性题目不可能有太好的成绩。
那时的我虽然还在写诗的年龄,但耳闻目睹的都是穷追猛打、高歌猛进,哪里懂得细雨湿衣、闲花落地?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把我送进了中文系的教室,听韩兆琦讲先生史记、听杨敏如先生讲宋词、听陈敦先生讲文艺复兴,我才知道了文字中还有那样浩瀚奇妙的缤纷世界,才知道了人的心灵原来可以那样柔软而多情。
或许是中国的国情所致,我们许多大考的作文题目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没有人的生活可以离开社会。作文正是通过书写自己而书写着生活。
略去年华逝水的感伤,回忆三十年前自己的考场作文,似对‚作文指导‛略有所悟。对我这个已经习惯了追求‚意义‛的人,这也许就是回忆的意义吧。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边 境)
1977年
政策是生命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语录。今天,恐怕只有我们这些毛泽东的崇拜者还记得这句话了。但岁月的流逝仍抹不去它真理的光辉。
想当年,正是一句‚要注意招收六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的倾斜政策,才使我们有了死灰复燃——上大学的机会。正是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才把我从京西煤矿的千米井下‚挖‛到了神圣殿堂的课桌前。
……
20年,弹指一挥间。2001年,国家好事连连,喜事连连。我也如是。写论文,区、市均获一等奖;奖励一级工资;还被宣武区教委评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其实,第一届我就失之交臂,但那一届搞的是‚暗箱操作‛,我连信儿都不知道,成了局外人——又是‚政策‛。
77、78级,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蓦然回首,越发坚信毛主席的话是至理名言。社会中的人,特别是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个人努力往往是第二位的,决定你命运的常常是政策。
(2002年2月10日星期日)
(摘自我的特别征文《二十年再回首》——《政策是生命》)
[附]:特别征文《二十年再回首》
二十年前这个时候,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神情激动地离开校门,开始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生之旅。77级、78级大学生成为历史大拐弯的见证人,也成为社会走向进步的参与者、实践者。我们为此举办一次特别征文活动,请77级、78级大学生讲述当年经历以及二十年之间的感慨,也请社会各界人士对77级、78级大学生品头论足。征文以千字为宜,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第27版。)
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祝福之余,又有一丝羡慕、一丝酸楚。因为,这让我想起了34年前。也是同学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6 们这个年龄,当我从清华预科班毕业的时候,我多想正式登上清华大学的神圣殿堂啊。然而,咫尺之间,我却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早已刮得昏天黑地,我只好珍藏起心爱的课本。
也许有同学要问,课本还要藏吗?这大家就不知道了。那是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乾坤颠倒的年月。私藏课本,那要是被好事者查出来,就有被扣上种种帽子,比如,走白专道路、复辟回潮、做修正主义的苗子而遭批判的危险。可是我太爱自己的课本了,就全然不顾,把它们珍藏起来,珍藏着、珍藏着,一直珍藏到了今天。请看这本,立体几何讲义,预科班教师集体编写。当年包的书皮早已残破,纸也变得又黑又黄,可扉页上的座右铭仍清晰可见,就是‚发奋图强,为祖国争光‛。请看这本,РУСКИЙ ЯЗЫК, 俄语课本。书皮上有我的学号,‚预65207‛,就是预科65级2班7号;下面是‚清华大学外语教研组编印‛。这里面有保尔〃克察金那段关于人生的著名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танпе дасалпе эда зыийой. поа дажца пдйк сат в чемавеге йрсазыч еж……)
感谢高三年级组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能在到十五中19年后第一次向同学们展示我这有文物价值的课本。可是在当年,我只能珍藏起心爱的课本,扛起沉重的锄头和风镐,到农村到煤矿,去劳动改造去脱胎换骨。在远离课本的日子里,大学的梦,月月年年年年月月都在做。几番风雨、几番波折、历尽坎坷、历尽蹉跎,在漫长的36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终于盼来了恢复高考的1977年。这一年我幸运地成了全国27万精英中的一个,当年的招收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是空前绝后的1:20。我刚才讲的这些,并不是我个人的悲喜剧,因为,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文革十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1623万;这1623万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接近澳大利亚的人口。这里面,也许就有你们的爸爸妈妈、伯伯婶婶、叔叔阿姨,而这些人,最后圆了大学梦的只是凤毛麟角。
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年华,被迫辍学整整十年,人生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同学们,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痛苦的一件事吗?你能理解连续学习并能到大学深造是多么的幸福一件事吗!…… (2001年6月18日)
(摘自我在十五中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十五中学 王霈霖)
1977年
感谢高考
1977年我报名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心中忐忑不安。因为其时我刚由插队六年的内蒙古调到北京20中任教,我和我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考场里。
记得考场是在北京地质学院附中,天气不太冷,考前在楼道里和另一位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在20中任教的老师聊天,估算25比1的录取比例,这个坐满50人的考场里只有两名幸运者。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7 ‚可能就是咱们两个人吧!‛
我们互相鼓励,一定要好好发挥,不要落在自己学生的后面。尽管当时插队不算工龄,上大学意味着没有工资收入。只要能受到高等教育,则是我义无反顾的追求。
果然,这个考场只有我们两个人被录取。考试题目不难,我的考分很高,只是当时根本不会填报志愿,将不收大龄考生的外国语学院的阿拉伯语专业放在第一志愿(我上中学时学的是阿拉伯语),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放在第二志愿。结果所有志愿学校都落选,最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分院中文系学习。1978年4月中旬,我走进大学。半个月后,是我30岁生日。
另一位老师后来考取了人民大学人口学的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研究人口学的硕士生。可惜他罹患癌症,不到40岁就去世了。
回想往事,历历在目。是高考给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感谢高考!
(清华附中 杨建宇)
1978年
当年,我和学生一同走进考场
1978年,我正在云南边境线上的农场中学教高中毕业班。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传到了边疆地区,老师、学生得知后倍受鼓舞,从师生兴奋的眼神流露出对前途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
半年多,我和学生一起挑灯夜读,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倣,终于迎来了高考的日子。记得高考那年,我以考生领队和考生的双重身份来到了县城,先把学生送进考场,安顿好后,我才走进考场。
1978年的高考,是恢复高考后首次准备最充分也最正规的考试,并由此形成了直到今天乃沿用的考试、录取模式——全国统一命题,全国同一时间考试,不受年龄、出身的限制,严格按分录取。从此,‚公平、公正‛的原则一直奉行到今天。
当年,我以云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入学后得知,由于‚教师限报师范院校‛的政策,北师大中文系七八级集中了各省的前几名乃至全国的前几名,年龄上至三十多,下至十七八,同处一个年级,也别有情趣。我的几个学生也考上了大学,从此,他们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内地,成就了一番事业。我在毕业后作为留校的名额到附中工作,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人们常说,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话不假,尤其适合那些处境艰难的人。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高考,身处边疆的知青怎么能来到首都上学,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的孩子怎么能走进城市。因此,迄今为止高考仍然是最公平,最公正的选拔人才制度,是最得人心的制度。
谨以此文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师大附中 张建华)
1980年
祸兮?福兮?
每年参加高考阅卷,总会想起20多年前的高考往事。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它不仅带给我大落大起的悲喜两种人生体验,它也最终改变了我的命运。
1980年,我作为一名理科考生,参加了全国高考。一向心理素质不佳的我,在考场上蒙了。考数学时,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一下就慌了,立刻全线崩溃,无法进行正常思维了。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8 然而越着急越失态,终于稀里哗啦败下阵来。高考分数出来了,我的数学28分。对于我的这种‚意外‛,我的数学老师无法相信。他说:‚你去查卷子吧,肯定有问题。你的分数倒过来(82)都不算多,你高中两年(那时的高中是两年制)不上也不至于考这么点儿分。‛是啊,我是数学老师的得意门生,被同学们誉为‚化学脑子‛,数学绝对是我的强项,我的第一志愿报的可是数学系。然而我知道我的分数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大部分的题目我都没有做。我失败在我的心理素质上。我太想出色地发挥我的强项了,然而事情常常就是这样事与愿违。我终于差3分而落选。
看着我的同学一个个接到录取通知书,前往北大、清华报到,我内心的失落与痛苦别提有多沉重了。如果我的数学正常发挥的话,我应该能和他们一样考取我报考的第一志愿北师大。然而留给我的是遗憾和懊悔。
幸好我的失误到了一落千丈的地步,使得我不得不复读,再重新备考。
这时,我的语文老师出现了,他劝我改考文科。我无论如何转不过这个弯子。在我的观念里,只有学不好理科的同学才会学文科。我,一个理科高才生,怎么可以沦落到与他们为伍的地步呢?我尽管失败了,但我不是输在实力上。然而,我的老师很坚决,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认为我的性格和潜质适合学中文……我终于被他的诚恳打动了。于是我做了决定人生方向的重大抉择。
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背负着强烈自卑的精神重负,我开始了新的拼搏,我必须奋起直追,补历史、地理等新课。我木然的脸上几乎看不到表情,更不要说笑脸了。就这样,终于又走上了考场。有前次失败的心理作怪,数学我还是没有发挥正常,但这一次我没有大失误,只有一点小遗憾,我的数学考了88分(100分满分)。我终于可以会心地笑了,可以高傲地证明自己了。我被北师大中文系录取。从此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我毕业后留校,成为了大学教师,成为了北京的一员。
祸兮,福之所倚!如果那时我侥幸多考了3分,尽管我能上了大学,但究竟是福还是祸?和我同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他们虽然考取了,然而他们没能走出娘子关。我虽然落选,但祸中倚福,鲤鱼跃龙门,人生命运发生了改变。是啊,在人生的福祸面前,多一份达观,多一份超然,人生就美好得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燕玲)
1981年
我在1981年这战斗的一年里,不断思考着‚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地修改着《陈依玲的故事》和《画蛋》读后感。这就是那时的模拟考吧!因而在写‚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时似乎没有费多大气力,虽然现在已记不清写了什么,得了多少分。
没有人要求上晚自习,几个要好的姐妹自发留在教室,一直学到八点多钟。晚饭后,从内务部街东口向南,在不远的小副食店里买回一块块麻将牌大小的咖啡糖,回来后用开水一冲,四散的咖啡香立刻变成了提神醒脑的良药。这就是那时的塞鲨力或脑白金吧! 因而现在每感困倦总要冲上一杯咖啡,虽然已感觉不到那神往的气息。
记不得做过多少题,记不得背过多少概念与定理,记不得为了保护视力扎了多少根针灸,记不得多少次同学间你帮我讲解、我帮你背诵……只记得闯过了11:1的选拔,只记得以后四年的非同寻常的大学生活。那‚战斗的一年‛带给人更多的,是自信和勇敢,是淡定和从容。
(回民学校 刘 冰)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9 1983年
温酒一杯话高考
周老师说今年乃恢复高考30周年,命我写一篇回忆自己高考的文字。我怎能放弃这个自我吹嘘的机会呀,于是温上一盏残酒,曝光一点俺当年高考的花絮吧。
我高考那年,是1983年。从1977年算,恰是第7年。7是我最喜欢的吉利数字,逢7必胜。本来以前高中皆为两年制,我应当1982年高考的。可偏偏从我们这届开始,高中改为三年制,所以我等于白玩了一年。假如让我82年高考,我真有可能考成黑龙江文科状元的。当然83年也有可能,因为每次模拟考试,我都是全省第一。不过第一多了,就麻木了,没劲了。最后那个学期,没什么可学的,除了写诗填词猜谜语读鲁迅,就是给其他同学的复习捣乱,比如突然问周围的女生:‚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那条河,是叫色楞格河还是叫色格楞河?‛本来人家背得清清楚楚的,让我这么一搅和,一辈子都迷迷糊糊了。那时唯一能够刺激我的,就是听说北大有个什么‚未名湖诗歌朗诵会‛,我就想象着,啊!在那烟波浩淼的未名湖上,我们北大中文系的800童男800童女,扬帆破浪,纵情吟咏……知道我后来为什么经常挤兑北大几句吗?就因为北大的实情破坏了俺的大好梦幻,北大对全国人民隐瞒了一个重要事实:那个勾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什么‚未名湖‛,其实就是一个运动场那么大的小水泡子。
我在无聊中盼望着高考早点到来,因为越往后拖,别人的复习时间就越长。而我和周围几个好哥们儿,根本不用再复习了。随便问我一个教科书上用最小号字体印在犄角旮旯的问题,我马上就会告诉你是在多少页印到哪个字换的行。看着其他同学日夜复习,感觉上似乎是让我睡大觉,干等着别人追上来。不要说我,我们哈三中差不多所有同学都盼着赶快高考,因为多拖一天,其他学校的考生就多了一分机会。至于北大,对我来说,就好比囊中之物,所谓高考,也就是相当于去填几张入学登记表。把牛再吹大一点,高考那天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单刀会》里的一段唱词来形容:‚大江东去浪千叠, 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才离了九重龙凤阙, 早来探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 大丈夫心烈,我觑着那单刀会,似赛村社。‛
所以,我很多年一直看不起高考那天被家长亲友前呼后拥送到考场的娃儿们。那场面如同‚妻子耶娘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干嘛呀,上刑场哪?考不起回家抱孩子去。现在我自己有孩子了,能够理解家长的那份拳拳之心了,但从我自身来讲,我还是愿意一个人单刀赴会,把高考当成去唱三天的社戏。
以前的高考是在7月份,虽然贼热贼热的,但万千学子在酷暑中憋出了漫天的杀气,考得痛快淋漓。现在图凉快,6月份高考,虽然也满街都是警察老师和家长,但气氛颇有点像孩子们集体出水痘,一片紧张和悲悯。而我们高考那时节,正值阴历六月,放眼往大街上一望,真是‚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浩浩威严和勃勃英气,仿佛林彪陈毅刘伯承提百万雄师屯于长江北岸,只待毛泽东一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就千帆竞发,投鞭断流。参加这样的高考,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高考那天早上,母亲把一个奶油面包和两根哈尔滨红肠送到我的房间。我说:‚干啥呀?不用。又不是去野游,吃个馒头蒜茄子就行了。‛母亲不懂我‚灭此朝食‛的幽默,她说你不是喜欢吃红肠么?我特意买的,吃吧,今天家里啥也不用你干,我们同事说你今天考大学,需要集中精力。我心中感激,但不愿意流露,狼吞虎咽之后,便下楼挤上电车,眨眼来到哈尔滨17中考场。
进门找到座位,顿时发现问题。我们哈三中编考号的时候,把我编在头一个。可人家教委分配考场的时候,是逆着考号排的。所以把哈三中的考生排完了,单单剩下我一个。于是,我就被安排在另外一个学校的考生群中,第一排第一座。恕我不能公布该校的名字,因为我怕当年跟我一个屋里考试的那些哥们知道后,来砸我家的玻璃。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0 本来怀着‚填表进北大‛的平常心来高考的,突然发现满屋的考生都不认识,贫僧顿时心生歹念:我不但要自己考上北大,我还要为我们三中的兄弟姐妹多干掉几十个对手!一定要考得他们魂飞魄散,让他们每人每科少得10分!
临考前,我们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都三令五申:不论多么有把握,谁也不许提前交卷,一人交卷,满屋皆乱。一定要反复检查验算,这不是为了你个人多得一分两分,而是为了我们哈三中的集体荣誉,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秒钟。可是他们没有估计到,偏偏是我,单枪匹马,坐在竞争对手的营垒中啊。我想起一句古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同样是为了三中的荣誉,我今天要临机独断,就是要提前交卷,我要交死你们!——其实我当时这样想,恐怕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实的心理是,我从来都是提前交卷的,别人做三个小时的题,我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为了那一分两分枯坐一个多小时,实在难受。这是老天爷给俺一个善始善终保持提前交卷光荣传统的机会,晚节不能毁,天命不可违啊。
于是,我就跟和尚进了女儿国似的,格外兴奋。铃声一响就唰唰唰唰,那笔下写的不是字,那一笔一画都是分啊。那年的作文是看图说话,一大一小。我写的叫《贵在坚持》,后来看见被收在一本什么《高考作文选》里边了,我也没有底稿,无法索要版权。作文写完,才两个小时,细心检查两遍,改动了两处选项——后来知道一处改对了,一处改错了,总分跟没改一样。监考的两个老师从开考20分钟就盯上了我,不断交头接耳,对我指指点点,这更刺激起我的狂妄。离终场还有半个多小时,我左手提起试卷,右手以轮指在上面一弹,起身交卷。前面的监考老师大惊失色,后面的那位也赶上前来,只管看我。其他考生都抬起了头,满面错愕。我啪啪啪收拾好东西,走到门口,微微一鞠躬,轻轻说声:‚谢谢老师,下午见。‛我知道声音越轻,举止越沉稳,在其他考生心中引起的就越是惊雷。一句‚下午见‛,不是给老师听的,而是给满屋的对手们一个煎熬的悬念。
走出大楼,又是一片骚动。班主任老魁奔过来,敢怒不敢言地说:‚你、你怎么回事儿呀?‛我高声说:‚太简单了,没咱们三中的练习一半难呢!‛然后悄悄跟老魁说了实情。老魁说:‚不行,你少给我扯淡。你这么早交卷,我心脏受不了。当初你们闹文科班,我是支持你们的。今年三中文科,指着你们出彩儿呢,你要是带头考砸了,你让我喝西北风去啊?‛我说:‚没事儿,我平时都是提前交,哪回不都第一吗?‛这时许多家长上来打听,老魁就推我赶紧回家吃饭去了。
后面的5科,我都是提前20多分钟交的卷。全部6科,我一共提前了大约150分钟,相当于1科的考试时间。第二天上午考到第3科的时候,屋里的气氛就开始躁动混乱了。我偶尔回头看看他们,发现不少人正在看我,他们的坐姿也开始千姿百态了。而监考老师不断来看我答题,其他屋子的监考老师也轮番来看。有的还拿起我的准考证看我的名字和照片,好像要相女婿似的。这对我多少产生了一些干扰,使我后面几科出现了低级失误,政治卷居然少答了一个价值6分的‚第二问‛。这也完全活该,谁让我闲得‚五鸡六兽‛的憋着干坏事儿呢,应该说是自作自受吧。
到第三天,同屋考生的心理完全被我摧垮,一个个神情沮丧,不断看表。乱翻卷子的声音夹杂着轻微的叹息,此起彼伏。一到终场前半个小时,就都抬头准备看我交卷。最后一科,我交卷时,有几个同屋实在忍不住了,也拥到前边来交了卷,然后随着我向监考老师胡乱道了谢,一起走出大楼。这时外面的许多家长都知道了我的名字,纷纷叫着:‚孔庆东出来了,那个孔庆东出来了。‛我心想,我也没坐监狱,什么叫‚出来了‛?多不吉利呀。这一年的高考,我们文科班硕果累累,不但给老魁争了光,而且一举扭转了哈三中重理轻文的极左路线,使哈三中文理均衡,两翼齐飞,牢牢确立了在黑龙江的王者地位。
高考一落幕,我马上通过父亲的关系,到一个建筑工地当了20天的工人。因为我知道,暑假以后,我就是北大的人了。我到农村下过地,到部队打过枪,到工厂玩过机器,但还没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1 有干过最重的建筑活,我一辈子只有这几十天的机会了。于是,我天天抗着一百斤的水泥上八楼,提着两大桶冒着蓝烟的滚沸的沥青在脚手架上闪展腾挪,那些故事都留到以后再讲。分数出来了,我差7分没有成为本省状元,但北大已经攥在手心里了。因为我早在春天就放出风去:我要报考北大中文系的文学专业。该专业在黑龙江只招2人,这样就不战而吓退了许多高手。现在虽然不是状元,但获得状元的6中张宏,报考的是北大经济系。所以,‚未名湖诗歌朗诵会‛的画卷,又在我沥青的蓝烟中展开了。
如今的高考,成了一个全民性的沉重的话题,我也是这份沉重的参与者和反抗者之一。当我不无戏谑地回忆起自己的少年豪勇和狂妄,回忆起那个刚健清新的岁月,回忆起我的同窗和‚对手‛,我的心中漾满了松花江的波涛和未名湖的涟漪。我愿意把我心中那份刚健清新的波涛和涟漪,传递给年复一年的考生、家长、老师,传递给所有为中国的高考改革呐喊和叹息的高考人。
祝各位阅卷老师清凉、愉快!咱们争取明年欢聚一堂!
2007.6.13 东京三鹰台
写于东京大学任教旅途中
(北京大学 孔庆东)
1987年
如果没有高考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还在那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不会来到这里,来到‚心脏‛的所在;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还在那里继续着我的生活,和那里的人们一样,耕种收割,不会来到这里,还学习了中文;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也能凭着多识的几个字,做个小学教员,教教农场的孩子们识字、说话,不会来到这里,带着十七八岁的孩子们搏击高考;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也会有不错的归宿,比如嫁到连长家做儿媳妇,住明窗亮瓦的大房,不会蜗居这里,一个车水马龙中的居所;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每天都在享受着蓝天白云、奢侈的清风,不会奔波在这里,饱吸着街市的赐予——尾气和可吸入颗粒物;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会依循自然的节拍,日出作日落息,不会追随时间的快车,步履匆匆又匆匆。
可是二十年前——1987年的7月7日,我恰巧参加了高考,于是一切从此改变……
注:作者系1987年参加高考,从黑龙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91年毕业至北京人
大附中工作,现居中关村一带。
(人大附中 王 艳)
1987年
已近不惑的我似乎对岁月的流逝已很不敏感,今日同仁提起,才猛然发现:07年对于我真应该是值得纪念的。87年准备高考,97年准备考研,如今07年率领弟子迎战高考。考试对于个中人来讲,真的是挑战,又是机遇。
随手写下几句,只为纪念:
当年偏逞少年狂,随众强,入殿堂,风华韶光,人生更明朗。沉吟浓郁咀华章,品佳句,咏豪腔。 今朝桃李始开张,才饱腹,智满囊。咫尺明朝溢彩更流芳,不负艰蹇八百里,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2 创伟业,为四方。
学生的成长,师者倍感欣慰。07届是我到八中后的第四届学生,也因这个特殊的年份显得特殊了,我用本班学生的名字写了一首七律,同样只为纪念:
煦阳彤云荃菲芳,海晓焦雷鹰鸟翔。
熙弦懿曲觅爽玥,姝蕾侯门思乐乡。
辰宇迅飞三载过,睿勇愔实一世扬。
迪心钊品维师训,德昂行范再远航。
(北京8中 葛小峰)
1989年
我的高考
我是1989年参加高考的。那年发生了动乱,大学又减招;而我呢,高中三年中一半都在参加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的活动,直到高三才收心。
89年给我的印象是慌乱和担忧,怕社会动乱下去,怕自己考不上大学。于是阴差阳错我上了本不想上的北京师范学院,学了本不想学的中文。
现在回想高考,实在应该感谢它。是它让我明白人要对自己负责,努力了才有收获,分数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你没有好家境,你只有好分数。我当年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而责任只能由我自己负。因为高考不相信眼泪,高考也不听人抱怨,高考只相信人的努力。
现在我辅导高考,我更加明白:高考不是某个人对学生的要求,而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其抱怨高考的严酷,不如勇敢地面对它,即使高考失败,也是人生财富。
高考30年,社会在成熟,我也在成熟,祝我的学生在高考磨炼下也成熟。
(师大二附中 何 杰)
1991年
活到三十多岁,琢磨出一个‚真理‛:自认为这个东西板上钉钉是你的,到时候准没戏;而很多事,在我看绝无可能,一觉醒来,竟成了。忝为人师,对本人来说,便属后者。
我是1991年考的大学。
那年,班主任老任为了让我省点儿气力,给我一个保送名额,说当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如何好。开始,我是不为所动的,因为当时我正经历着一场不大不小、不重不轻的恋情。她说她不能眼看着我沦为一个中学教师,你得干大事儿。于是我拒绝了老任的好意,满心想干大事儿。老任就把保送名额给了我们班一个姓段的女生。
后来,在报志愿这件事上还是出了岔子。文科生的路不多,我报来报去也没把志愿填满。还是老任,乐呵呵地指着一条信息和一档空白说,填吧填吧,不报白不报,空着也是空着。我一看,就是那个被我还回去的师范院校。90年代初,像我们这些不够优秀的学生是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尽管怀揣着干大事儿的梦想,我还是上了老任的当,将那个志愿填在最后。不几天,也就忘了。别人问报哪儿了。——政法大学!(在一部香港电视剧里看到过戴假发穿黑袍的律师很神气,觉得那该是干大事儿的。)
为了考政法大学,当律师。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每天从学校里回来先睡一大觉,午夜时分醒来,背唐宋元明清热带雨林热带暖湿和民主法制经济建设,一直到天光大亮,很有股子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劲头。每个凌晨三点时分,我坐在窗外的平台上,听李宗盛那首《和自己赛跑的人》,梦想着我的大事儿。在无数个漆黑的午夜,我爬上窗台,好像站在全世界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的点点灯火,也动过解放全人类的念头——作为学习不好的学生,过去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3 我认为世界是他们的,黑夜让我觉得这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的而且主要是我的。
几十天很快过去了。发榜那天,我挺沮丧,数学、英语均不及格,语文考了个全校第一名,但总分还是不够本科的线。这回假发套黑袍子彻底没戏了,只好等着专科的一个小文秘。几天后,老任突然跑到我家,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竟是那个当初被我退回去的师范院校。原来,很多中学语文老师下海的下海、跳糟的跳糟,都跑掉了,国家急需填补空白的人,看我的语文成绩比他们录取的学生都高,遂降格以求。老任极力怂恿我去当中学语文老师。当我走进北京师范学院分院91级教室的时候,我的同桌竟然是那个姓段的女同学。
保送你不来,转了一圈还是来了。她说。
我只好说,高考是一种体验,关键是过程,保送太苍白。(别看这几句话,关键时刻不一定谁都能想得起来。凭这几句话,段姓女生在相当长的历史岁月中对我很崇拜。)
后来的事也很自然。初恋结束了,大事儿干不来的我扎进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书堆中,以一种抗拒世俗的变态心理度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当然,4年中,我也没有再恋爱,在我看来,女孩子都喜欢做大事的人,没人会青睐中学男老师。(我现在的夫人当初誓死不嫁中学教师,是我改变了她审美还是她瞎了眼,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
回首十六年前的往事,我是想说:像我这样混迹于中学语文教师圈子里的人,并不是学生时代的一流人物。看到老孔(庆东)写自己当年的文章,我充满了羡慕,他的数学居然能考那么高的分!
我还想说,如果中学语文老师都具有老孔、吴晓东、常森(这些先生均是我近年来接触过的北大青年学者,有的是识人,有的是通过书)等人的学识,当然,还有我们都很佩服的老陈(跃红教授,他送我的书有相当一部分我看不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得发达到什么程度啊。而现在,却要靠如我这般不很优秀的人在从事着这项伟大的工作。
所以,不努力怎么行?——趁现在还来得及。
当年入团入党的时候常说一句话,现在我将其稍作改写,聊表寸心吧:
‚有形的高考,一生一次;无形的高考,一生一世。‛真如此,先天不足的我,便不会虚度此生。
(宣武分院 周京昱)
1991年
今年,恢复高考已30年。30年来的历次高考,对于每一个考生而言,都有着特殊的人生的意义。在高考30年之际,当我再去回味1991年那场改变我的人生命运的考试,内心仍充满温暖、感动和震撼!那时高考录取率比较低,可以说是‚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但那时,考上大学是改变自己的唯一出路,上大学就意味着成才、有出息、前途光明、找到工作,改善生活状况。很多同学都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因此,大学在我眼中是那样神秘、那样神圣、高贵。无需父母老师提醒,我深深知道只能别无选择地去拼,我发誓要考上大学。那年我是我们大院里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爸妈的单位都轰动了,全家人高兴得几夜没合眼。
(六十六中学 史 婷)
1992年
高考印象
1992年7月7日,我作为一名文科考生走进宣武区43中考点第16考场,参加备战已久的高考。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4 记得考试前夜特别闷热,因而有很多考生就更加难以入眠。零晨四点钟,刚刚有些微凉爽的风,对面楼六楼阳台上便有祖孙俩敲响了木琴。幽静而疲惫的清晨,那悠扬的琴声是那么刺耳,引来了以父亲为首的八位考生家长的抗议。琴声消失了,清晨宁静而又睡意朦胧……
虽然我制止父亲送我去考场,但我却永远记得那个清晨他的紧张与惦念。那是‚黑色七月‛里,最温暖的记忆之一。15年后,2007年6月7日,我作为一名送考老师,在宣武区育才考点,把最温暖和安慰人心和笑容,给我的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更给那些可爱的家长们。
(华夏女中 殷兆颖)
1994年
中国的高考到现在一直承担着决定考生命运的任务,对于我,没有例外。1994年,我参加全国高考统一考试,那时候,时间是七月,那时候,考试要三天。结果是,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2007年,我作为高三教师送考生走上考场,惊讶地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尽管时间是六月,但是也可以用酷热来形容了;尽管警戒线外的家长一个也不认识,但那表情却又好似非常地熟悉。那么改变的是什么呢?回头看那一年,我是胆战心惊的考生,期待阅卷老师能够欣赏我的字体,欣赏我的文笔,高抬贵手;现在,我是小心翼翼的阅卷老师,我想告诉考生们:‚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北京市第66中学 刘 倩)
1995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每年的高考中也有体现:变的是一茬一茬参加高考的学生,不变的是作为高校选拔新生手段的高考制度,还有考生参加高考那焦灼、兴奋等复杂的心情。
现在媒体在考试前后都要划出专版专栏作考生心理咨询。想想自己95年参加高考时,社会和个人的注意力还没有转移到心理此类的‚软性‛问题上。我是来自黄河岸边的山东人,黄河哺育了家乡,也阻碍了家乡。乡亲们关注的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功能,认为这是大好机会,没有人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高考分数,省会济南的考生能上北大,而我们却连北师大也都考不上,也就更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考生心理咨询上了。
幸运的是,一片感冒药和亡羊补牢的心理让自己以旺盛的精力、平和心态参加完考试,正常发挥水平,平安度过高考。
高考前一天感冒,晚上母亲让我吃了一片感冒药,借着药的催眠作用,很快安然入睡,此后的两天睡眠也很好。小小的感冒药,不仅驱散病症,还让我充分休息,得以斗志昂扬地参加每一场考试。而很多同学,都因紧张、兴奋等原因失眠继而精神不剂,体力不足,影响了正常发挥。
每科考完我都要翻书,找同学对答案,发现语文交卷前将两道对题改错,数学一道代数题计算错误。但考试的失误反而坚定了我要考好的决心:一两门考不好,还可以通过后面的科目补上。就这样凭着一股劲,稀里糊涂地考完了5门课程(我们那时高考科目为‚3+2‛),成绩出来,发现越后考的科目成绩越好,第一门考的语文,成绩最低。有意思的是,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专业,最初的心理是,既然这门差,就在大学里补一补吧。
(北京教育考试院 陈志国)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5 1996年
从周老师通知我去北大阅高考卷那天起,我的心始终没有平静过,思绪时而回到十一年前,时而又盘旋在阅卷办公室内。
十一年前,我像现在的千千万万个考生一样,在家焦虑不安地等待着高考成绩,唯恐阅卷老师的一点疏忽而打破我的大学梦,又担忧因自己的一点失误葬送前程。十一年前,我的父母同天下所有考生的父母一样,比孩子更焦心地等待着高考成绩,唯恐孩子经不起名落孙山的打击,唯恐整个家庭面临希望支柱倾倒的危险……直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门口,送到父母手中时,全家始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父母拥抱着我喜极而泣的情景仍珍藏我的脑海深处!
而今,我已从鲁西南一个普通的村庄走进了首都北京,又从我的工作单位走进了神圣的高考阅卷现场。尽管我已身为人师,尽管这些考卷不会影响我的前途和命运,但依然像以前那样被焦虑和担忧困扰着。往昔轻如鸿毛的笔此刻却有千钧重,往昔一挥而就的简单数字却难以卸出。缘何?唯恐因自己的一点点疏忽而误判了一分,唯恐因自己的一点点疏忽而耽误一个孩子的前程,打破整个家庭的大学梦。平时不起眼的一分两份困扰得我痛苦不已,多了一分,怕不公平,影响了其他的考生;少了一分,却又怕扼杀了与我有缘的这个孩子,更会让我寝食难安……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生不再焦虑,阅卷老师不再痛苦,我们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那时,我们才真正自由了,高考才真正归位了。
(北京市第43中学 王 娟)
1998年
在我的记忆中,高考意味着一个风清气爽,阳光灿烂的好日子。
已经记不清九八年的那个夏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景,也记不清在这之前我是生活在愁云惨雾的焦虑中,还是在踌躇满志的期待里。
只记得7月7日那天,当我独自走进自己熟悉的校园,阵阵凉爽的夏日微风吹得我分外惬意。我极其平静地走进了考场,如往常一样,我连头也不抬,将语文考试进行到最后一秒。而当我站起身走出考场时,却发现自己的双腿竟然发软,几乎没有迈动的力气。天哪,我在心里惊呼,难道自以为坦然而自信的我也会紧张到腿软么?
时隔九年,当我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中,把这个细节讲给我的学生听时,他们轰的一声笑了,也许在那一刻他们找到了一种平衡吧:看,连我们老师也不过如此呢。
在考完第一场语文之后,我正焦急地搜索着每个我熟悉的面孔,一个男生首先冲到我面前,突然咧嘴一笑:‚张老师,我没腿软。‛看着他那灿烂的笑容,我也忍不住笑了。
这个夏天,青春依旧灿烂。
(育才学校 张 莹)
1998年
高考就像一首老歌唤起了我青春年少的记忆。忆起九年前的七月,颇有感触。那时既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视死如归‛精神,也有将士奔赴战场的勇力,更有少年舍我其谁的轻狂。
考试结束了。心情并没有像自己设想的那样,有一种49年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从容与平静。也许作为一名中国高考生,更多的是享受这种充满激情的奋力一搏吧。
(北京市第62中学 梁霜霜)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6 2000年
同高考一路前行
199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最终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2000年,当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和直辖市还在沿用‚3+2‛的考试模式的时候,吉林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和江苏等几个省试行“3+X”方案, 又称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也就是在那个世纪之末的2000年七月,我毅然地踏入高考的考场,开始了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拼搏。从‚3+2‛到 “3+X”,我所亲历的不仅仅是考试模式的变化,更是中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变化。
高考是个机遇,它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工作几年,可心中依然难舍高考情结。每逢高考时节,心里便似乎总有一种牵挂。牵挂那些复读的同学,牵挂读高三的弟弟,而现在成为老师的我牵挂的则是自己的学生。在未来的路途中,我还会和高考一路前行。
(北京市第63中学 汪家发)
2000年
据说,我们这代人有个特定的名词——八零后。
2000年,街头放着新生代歌手朴树抱吉它唱的《我去2000》。一切事物都随着一个新时代来临而蠢蠢欲动。是的,这一年无论被称作新时代的开始抑或是一个千年的结束,于我们而言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八十后的第一批小将,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情形,在今天回忆起来,恍若昨天。
我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独生子女政策初进行时的产物,那一年高中学生数量还不是很多,又赶上大学扩招,按理说上大学对于我们这些重点学校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然而,因为我们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因为‚上大学‛三个字在家人心中的地位,所以高考来临的那一瞬间,我提前感受到了黄健翔今天那句名言——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7月7号上午考语文,我的考试地点在和平门中学,因为事先被媒体反复炒作,又加上几天以来家里的严肃气氛,我有些紧张。早上起来的时候一再央求妈妈不要送我,我要和同学一起前往和中,这样,就当作一次普通的考试。妈妈同意了。
九点钟考试,7点半我们到达考点,楼门没开,但已经是人山人海。家长比学生多两倍,几乎是全家出动,老到白发苍苍,小到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家长们显然没有送考经验,拉着孩子不停的嘱咐,我的同学在爸妈的庇护下都显得渺小极了,我不禁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自由的在人群里穿来穿去。不一会,学校的楼门徐徐打开。保安和管理老师把住门口,我随着参加考试的同学往里走,家长们一律不许进,都被拦出铁门外,家长们有劲使不出,于是都大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像口号一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别紧张!别马虎!好好检查!家家喊的都是这三条,没什么创新,似乎是谁喊的声音小谁家的孩子就得分底一样。学生们承载着家庭的重负,个个表情复杂,倒是没有哭的,但笑里都透着紧张。家长们越是呼得起劲,学生心里越是沉重,那场面在回忆中真像生离死别一般。旁观的人看不出门道,只有经历的人才感到其中的滋味。
我准备踏入和中楼门的一刹那,意外地听到后面有人大声地喊我名字,我回头去看,几乎吓了一跳,不知什么,妈妈、小姨、表妹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挤到送亲队伍最前端。我跑过去,我妈塞给我几粒人丹,说别紧张,快含上,周围阿姨都让孩子含了,嘱咐我别吐掉。又说她们实在不放心,所以跟过来再嘱咐嘱咐。我含着人丹,含糊其辞的答应着,转身跑进考场。
所以,高考在回忆中被我准确的概括了三个词:送亲队伍,仁丹味道、脑门冒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7 上个星期我送考,看着学生一个个地走进考场,瞬间曾经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了出来。舌尖上又充满了仁丹的味道。最大的变化是感觉家长们冷静了许多,来一家人的少了,照相的多了;叮嘱的少了,祝福的多了,但考场气氛还是那么熟悉,一下子我仿佛又臵身其中——骄阳似火下,一张试卷定乾坤。
高考考了三天,妈妈们组成了家长团,屋里考试急火攻心,场外等待更是心急如焚。散场时更有趣,先出来的同学刚一露面就被围个水泄不通。妈妈总是先听别人的反应,然后等我出来时再问我。如果我说好,她就欢天喜地。遗憾的我一向比较保守,从第一门语文出来就感觉不好,挂着眼泪。我妈在这方面比我还实在,一点没有掩饰,的脸当时就拉了下来。幸好同学妈妈在场,中午就把我接走了。后来成绩出来时语文出奇的好,作文居然拿了满分。
三天都在这种森严的气氛中度过。答题时手脚出汗,只听见和中的大吊扇发出细小的嗡嗡声。最后一科考完时,大家痛快地把书扔在地上。八十后没有经验的妈妈们,从不在考场掩饰任何情绪,还有望子成龙凤的亲友团,都留在了黑色七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在回忆中不约而同地被过滤掉了黑色而充满了趣味。
成绩出来以后报志愿,竟然比自己估的分数高了一百多分,超了重点线十多分,妈妈乐得合不拢嘴。那年是第一次后报志愿,这种大权我们一般都没份。我和班里同学商量要考到一块,但是后来都没如愿。但是有一件事却因为妈妈的强报志愿而变得很有纪念意义,当初陪我进考场的同学在新生入学那天再次相逢,于是顺利地通过‚转正‛,毕业后变成了丈夫。于是,高考在我的人生中又多了一层意义。
(育才学校 高 杨)
高考30年随想
谈到高考,人们总是心情复杂,众说纷纭。但是,在一点上人们却有着高度的共识,那就是: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是经历文革苦难的中国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发出的第一支响箭。从此,我们摆脱了社会动乱,步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
30年间,高考成了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高考为我国持续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今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单位的各级骨干几乎都经历过高考的洗礼,高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谓贡献良多,功不可没。
放眼未来,中国要实现走在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要担负起世界性大国的重大责任,任重而道远。时代要求中国人必须做出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的理想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高考制度也不能例外,我们应该以30年前毅然恢复高考制度的勇气和热情,更加理性地投入到今天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中去,让我们的高考制度为下一个30年中国的持续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好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 宋绍年)
附: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考场里,我拿起笔,望着《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考题,胸中波涛翻滚……
一九七七年要过去了,仿佛今天我才感觉到是十二月份了。可不是吗?外面的雪花已经飘起来了,今年一月份也是雪花飘飘的时候,我在哪里呢?哦,是在车间,是在我们的锻工车间……
记得那是一天清晨,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我的心砰砰地跳起来,在宿舍里坐不住了,赶快往车间跑云。今天是全厂大会战的头一天,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这样热火朝天地干过。跑进车间的大门,我拍打着身上的雪花,忽然听见鼓风机呜呜作响。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8 ‚谁来得这么早呢?‛我边想也边往我们班组走。‚好家伙,你们都来了!‛
我一下发现几乎全组的同志都在,我简直算最后一个了。同志们早已把火炉里的料加好,工具早已备齐了。上班的钟声刚响过,我们班长一声号令:‚打倒‘四人帮’,生产要大上,咱们干哪!‛
顿时,汽锤怒吼,钢花四溅,车间里喧闹起来。我和班长轮流给锤上递料,五十多斤的汽车后半轴,今天在手里好象只有几斤。‚干哪!‛我给自己加油。一根,两根……我和班长奔忙在火炉与汽锤之间。十根……二十根。我头上冒着热气,胳膊也酸了,可是想起大会战——我们今天要夺取历史最高日产量:日产一百根‚半轴‛,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你看,锤上的同志们,掌钳的,扶胎的,挑料的,开锤的,配合默契。钢钳挥动,彩虹飞舞,好一幅壮丽的劳动场面。
一炉料干完了,汽锤喘着粗气停止了转动,同志们纷纷擦汗,在吹风机旁边休息,边议论:
‚这一炉料,可真够干的,二十五根,足有两千多斤!‛
‚要不是打倒‘四人帮’你早不干了!‛
‚那还用说,你忘了‘唯生产力论’的帽子……‛
‚哈哈哈!‛
班长的命令闯入笑语中:‚加料!‛
一下子,同志们叮叮当当地搬料,加料,一会儿,一炉料加完了。兰色的火舌,从焦炭底下,从钢料缝里蹿出来,舔着我翻料的手套。手套早破了,有的地方露出了油渍渍的手指头,要是从前,我早扔了,可现在一定不能……
一会儿,汽锤又叫起来,暗红色的半轴整整齐齐地堆了一大堆。等到再休息的时候,我去帮班长清炉,一千二百度的高温烤得他满头是汗,我过去换他。他笑了,把钢钎给我。我使劲捅着,渐渐地我觉得喉咙冒烟了,汗水流进我的眼睛里、嘴里,手套糊了,棉花烤得吱吱地响,工作裤也呼呼冒着白气。班长说:
‚小张,我换换你。‛
‚不!‛
我咬了咬牙,坚持下去。这时我想了许多许多:以前我总认为锻工苦,没出息,不好好干,看到社会上的小青年都不务正业,我更不想干了。自从打倒了‚四人帮‛,师傅们用了许多事例教育我,我才明白自己中了毒,今天是头一次会战,可决不能败下阵来。钢钎举不动了,班长又拿一根钢钎来帮我。我望了望班长瘦小的身体,反觉得他象一座高山一样矗立在我的眼前。因为以前班长带病工作,我骂过他傻,批评他是‚唯生产力论‛,可是我们班长一直耐心地帮助我认识,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我才明白过来。班长还带着病呢,我咬咬牙,把班长推开,又捅了几下,炉子清完了。又是一炉料……又是一炉料……。
干完第五炉料的时候,我数了数汽车后半轴,‚一百零五根!‛
‚班长,超额了!‛
‚超额了!‛同志们欢呼起来,我也高兴得要命,眼圈都几乎有点潮湿了。因为我第一次觉得我们锻工是伟大的,因为我头一次感觉到,为社会主义创造财富是光荣的,而且也是头一次觉得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是幸福的。
那天,班长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在生产记录本上写下了‚日产105根‛。
每当翻到这一页,我觉得很自豪,因为从那天起,我才觉得自己已经跨入了战斗的年代。真的,从那天起,每天我都在为发展祖国的汽车工作战斗着。
‚日产一百二十五根‛、‚日产一百五十根‛ ……生产记录日日新,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也日日红,有点象个工人阶级了,因为每个生产数字中,都有我的几滴汗。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9 下半年了,有一天,班长问我:‚你是高中毕业吗?‛
‚是。‛
班长笑了,他和我谈了一些生产上的事,最后讲:‚你看咱们锻工这样光苦干行吗?‛ 我明白了班长的意思,可是立即脸就红了。我是个有文化的工人,为什么不想一想搞技术革命呢?人家班长只有小学两年的文化程度,却想了这么许多道理。
从那天起,我就跟着班长用业余时间去搞点革新,改革一下胎具等等。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用了。我就想:如果能让我再去上学多好呀!我一定努力学习,把我国落后的锻工艺加以彻底的改革,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来代替目前笨重的体力劳动,来改善工人同志们的劳动条件。
我开始自学金属学,自学高等数学,有时一道积分题使我好几夜睡不好觉。我常常怨恨自己笨,盼望着能在学校念书。有时看着报纸报道国内外的新技术,我更着急了,‚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破坏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也腐蚀了我们年青一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再不发展,可就要被人家‚开除球籍‛了。
不久,党中央发出了我国科学大会准备明年召开的通知。不久大学又招生了,还注明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届毕业生。那几天,我兴奋得睡不好觉,心里觉得华主席的话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国的工业就是要发展,科技就是要发展,我们这届几届毕业生就是到了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时候了。
厂里的同志们支持我上大学,让我去温书,不要上班了。可是,越是这样,我越是不能这样做。我离不开工厂,离不开那火热战斗的岗位。
白天,我和同志们战斗在熊熊的火炉旁,奋战在铿铿作响的汽锤边;夜晚,我独自在灯下复习功课。有时伏在桌上睡着了,梦见我和同志们设计的自动锻压机床在灵巧地操作,车间里阵阵凉爽的小风掀动着同志们的衣角。同志们在仪表边走着、看着。忽然,火红的锻件,又变成一台台小小的计算机,整整齐齐的地摆在产品库。我正奇怪,打铁怎么能打出计算机?突然觉得有人拍我,原来同宿舍的小刘走来,要我上床睡觉。
招生简章下来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好,就报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我们还要回到我们的工厂,亲自参加我们厂的技术革命。
我想,我们这一批学生大学毕业后,一定会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不少力量。今后,一批,二批,三批……更多的学生毕业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一定会飞跃发展的,离实现四个现代化那天一定不远了。
一九七七年要过去了,今天是十二月十一日,我坐在考场里,回忆着一年的峥嵘岁月,思绪万千。
这一年,华主席把我们一些年青人从修正主义边缘拉回,这一年,我开始真正为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也就在这一年我才算真正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战斗的一年。
(选自《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比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然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像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日夜埋头在作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当然啦,鼓励支持,冷嘲热讽,各种反映都有,但最激励我干下去的却是这样一件小事。
柳枝吐新绿的时候,一些外国的技术人员和厂商要来修理一台进口的色谱仪。这台仪器已经好几年没有人动它,在角落里发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幽光。当它得以重见天日的时候,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0 们花了几个月的日日夜夜,都无法使它正常工作。由于在保修期,根据合同请原公司派人来修。
经这些外国人几天的检修,机器正常了。而我们既不知道它怎么坏的,也不知道它怎么好的。在和这些外国人的座谈会上,在他们友好的外表下面,在他们彼此会意的眼神里,我们感到了他们无法掩饰的轻视,好像针扎一样。回家的路上我和老陈,我们的技术员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分手的时候,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惭愧呀!‛我理解他的心情,作为祖国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工作者,再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在他的话里,不仅有内疚,更感到一种力量。从这以后,我们专业小组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个钻研学习的热潮。我们的口号是: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光。而我更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要在这一年里,拼命拿下本行的专业和外语。学习是困难的,各种线路图像蜘蛛网一样,而单词忘得比记得还快。在深夜,当我眼睛发疼,头脑快要胀裂的时候,我也常想,何必呢,快三十的人啦。但我一想到外国人眼睛里流露出的嘲笑,便感到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用冷水冲冲头,继续看到天色微明。半年的时间,我虽然能捧着字典看说明书了,但无法懂得它的原理。有时我想,如果我能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一下多好啊!但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是有门路的人的地方,再说,谁要你这个老学生呢?!
所以,你是可以理解的,当我知道像我这样三十岁的人,也可以有一次最后的机会考大学时,是多么的振奋!我拿起学生时代的课本,好像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当我用铅笔解题时,就好像以住老师站在背后盯着我,心里扑扑直跳。开始,我还不好意思把中学课本拿到单位去看,但我一想到那外国人的眼神,便一下子抛掉了全部包袱。年纪大,水平低,并没什么可耻,可耻的是关键时刻你拿不出东西来,丢祖国的脸。我很快瘦下去了。母亲,她是一个退休的教师,望着我沉陷的眼睛摇着头。但她总是在半夜给我端上一碗热鸡旦汤面,轻轻地说:‚别累坏了,哪能十年的功课,一下子……‛我感到她走了,却给我留下了难言的温暖和鼓励,她是支持我的,但心疼。
考试日期一天天近了。我的孩子也一天天快要出世了。如果不是别人在图书馆找到我,别说孩子出世,就是孩子她妈住院了我都不知道。当我冲进病房时差点把阻拦的护士撞个跟头。我站在这婴孩面前的那种惊喜和惶恐的心情是每一个第一次作父亲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但我站在孩子和疲惫的母亲面前的另一种心情却是别人没法体会的。在这一年里,我究竟干了什么呢?别说当个好丈夫,更不用说当个好爸爸了。我捏着自己油污的帽子,半天才说出一句:‚我应该干点什么呢?‛‚什么也不用你了,‛她吃力地张开苍白的嘴唇,‚你去温书吧。‛
当我回家摊开书本的时候,窗外正飘下最初的雪花。回想起这一年,我感到尽管在家庭里我是这么不称职,但我是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着,坚实、有力。我想,亲人和这刚刚出世的姑娘会理解我的。不战斗,再年轻也已经衰老,战斗,再年老与会永葆青春。谁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我感到在自己身上正复苏着一股沉睡十年的新鲜旺盛的活力,我感到自己年轻了,朴实了,振奋了。这些单调的有时往往是枯燥的学习不正是向那些政治空谈家讨回青春的战斗吗?
(闫阳生 清华附中预652级毕业生)
(选自《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1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总体评价
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领导小组 执笔人:周京昱
又是一年夏日到,又是一年高考时,又是一年命题景。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有其特殊的背景:第一,作为首批进入自主命题行列的地区,北京卷已经6年磨砺;第二,作为北京课程改革前夜的一声军号,北京卷命题已走在2010年“倒计时”的路上;第三,作为恢复高考30年时举行的一次国家级大考,北京卷必须承担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我们如何以更为成熟、练达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如何以积极、审慎的态度来探测未来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的发展方向?我们又如何完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一世代传承的历史使命?
命题者在考量考生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接受全社会的考量?值得自豪的是,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向全社会递交了一份令人振奋、令人感动亦令人期待的答卷。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浅谈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的重要价值和由此引发的一些期待或希求,以就教于命题组各位专家与广大语文教育界同仁。
守正出新,以人为本
——对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优秀品格的体认
北京卷语文命题已经6载。守正出新,是客观的需要,更是命题者主观的追求。 守正,体现在两个方面。
㈠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保持命题的稳定性。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北京卷考试说明》)较之往年,在考试内容上主要有4点变化:
1.删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部分中“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和“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两项内容,将相关内容进行重新定位与归类;
2.调整“古代诗文阅读”部分中“翻译”和“断句”的次序,在文章内容理解方面兼顾特色与全面相结合的考查原则;
3.重新确定“现代文阅读”中部分考查内容的选文性质,以“论述类、实用类”取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在命题选材方面更为灵活、自由;
4.微调“写作”部分的高端要求,将“鼓励写‘有创意’的文章”作为命题和评阅的主导方向。
这4点变化在今年的北京卷语文试题中全部落实到位:从语言表达简明的角度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第23题);在原计划古文“翻译”和“断句”全面考查的思路中只选择了后者(第11题);引导考生对经营管理学方面的最新问题作出理解(第14—17题);旗帜鲜明地倡导考生对同一材料抒写个性化、有创意的认识和感悟(第25题)。
一句话,2007年的北京卷语文试题,对于全面复习、积极备考的广大师生来说,并无悬念。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2 ㈡坚决巩固已有成果,展现命题的先进性。
在6年自主命题的磨砺中,北京卷取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对于这些可以代表首善之区风格的命题妙笔,北京卷的命题者是珍视的,更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的。
【例1——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 .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 .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 .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D
[评析]
近年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走的是平实、有用的路子。在北京卷命题者看来,语基,不可不考,也不可滥考。以今年的汉字考查为例,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考字形,未考字音,对于考生来讲,解决别字比解决误读更为迫切;“经.络”“祸福与.共”“一言既.出”均属常见、常用、常误用的汉字,尽管均为同音而误,但根本问题还是由于字义不明造成误用。由此看来,面对语基问题,考什么,怎么考,命题者考虑得极有分寸。此题也在告诫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应着力解决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一些有用功;漫游题海、无限扩展,是不可取的。
【例2——古文阅读】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
也 正:正确 B .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 .上唱.
而民和 唱:倡导 D .察.
其党与 察:仔细看 [答案]A
[评析]
近年来,北京卷对古文阅读的考查是颇具匠心的。从表面上看,命题的内容、形式沿袭的是多年以来全国卷的考查思路,但细细揣磨,却有其独到的观念。以今年古文阅读中的实词理解为例,这种思路体现得很清晰:A 项对“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字的考查,其意图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合理推断。如果考生将视野扩大一些,便会审视更广阔的语境:
‚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
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上文有“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下文有“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可见,“正”字与“行法”近义。“行法”是“推行法律”的意思,“正”自然与法律的作用相关,那便是“使(民)走上正道”,而不是“正确”的意思。本题虽涉及使动用法,但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文言语法知识,而是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的如何合理判断文意。此种考查观念是很先进的,它完全以阅读能力为考查立意,对于中学古文阅读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本题也许能够提示我们:所谓语文积累,固然包括字词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能力的积蓄,而这种能力尤其需要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得到落实。
【例3——古诗阅读】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3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①赋 ②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③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析]
自2002年北京自主命题以来,古诗阅读鉴赏命题就以其成熟、大方、专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敬意。今年的古诗鉴赏试题,在“知识能力的关联性”和“考查内容的层次性”方面继承了北京卷优良的传统。鉴赏离不开知识,而对诗学知识的考查,不重“名”而重“用”,这是北京卷的特点。今年对“赋”的考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常识的记忆,而是结合具体作品判断其运用的手法。将知识用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本题的意图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一道很容易甚至白送分的试题。
古诗鉴赏的考查大体可分成两个层面:阅读理解层与鉴赏评价层。前者是基础;后者建于其上,是发展。今年围绕着《芣苢》所设的第②③两道小题:第②题是鉴赏,第③题偏重理解;概括描述景象是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具体分析动词是对作品局部的鉴赏。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适宜先思考第③题,再思考第②题。这是鉴赏的规律,也是试题设问层次性的要求。本题也在告诉我们:高考中的诗歌鉴赏(乃至文学鉴赏),是一种高级思维,它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诗意到诗美的科学的考查序列。而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序列而不完全依靠做模拟题来应对呢?这就是2007年古诗鉴赏试题的导向意义。
【例4——现代文阅读】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 .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 .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 .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D
[评析]
尽管今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对考查文本的取材做了新的界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等多种文本”,究其实,对考生“精读”的考查依然未变——对文本中的主干知识或精华信息的理解与确认,依然是考查的重点。第四大题中对“核心能力”的理解,A 、B 、C 三个选项,分别与文本中“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等意思相悖。这不是一道难题,但通过一词一句之间的比照分析,培养精读的习惯、树立精读的意识,却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切实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对于考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仅是小阅读,大阅读——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精确解读,同样是命题者重视的。
【例5——现代文阅读】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 .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 .‚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 .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E .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答案]D、E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4 [评析]
这道试题要求的精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局部词句的比对,一是对全篇意思的归旨。 D 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 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第一个没有任何难度,与原文稍作比对即可;第二个对“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解提出较为严格的“精读”要求,对一些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利用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读懂“这一篇”,是高考对考生提出的现实要求。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除了守正,更有出新。新,表现在两个方面。
㈠引领新潮流
【例6】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评析]
今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甫一面世便引起各方热议。有大声喝彩者,有哀声叹气者,有怒发冲冠者,也有摸不着头脑者。我们无意于将作文试题人为地分成“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标题作文”,这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这几种所谓的类型命题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每种类型应该如何去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更是无谓。作文命题,只有两类:好题和差题。好题,激发考生写作欲望,利于发挥其创造性,利于选拔优秀考生;差题,冷淡了考生的热望,压制其创造,损害了选拔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看,从连日阅卷的结果来看,这是一道有性格的好题:
①开放性的回归,使考生尽情挥洒。
话题作文固然有其天生的弱点,但“三自”(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原则无疑为考场作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宿构甚至抄袭之风不是话题作文之罪,根源是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环境和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劳而获的心理)。北京卷近年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了写作试题的限制因素,是理性之举。自2003年(以“转折”为题)开始,标题自拟之门关闭;2005年(以“说‘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之门关闭;2006年(以“北京的符号”为题,以“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为黑体字限制语),标题自拟、立意自定之门关闭。而今年,“三自”原则回归,三扇大门完全敞开,为考生展现才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②限制性的“潜伏”,对考生的思维的合理性提出要求。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两句唐诗为材料,要求考生的思维与此相关,结论也许不同,但联想的自然与合理是优秀文章的必备品质。
③提示语的设定,推动了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表达。
题目尽管出示了两句唐诗,但这又绝非一道诗歌鉴赏试题,它并不要求考生还原诗歌的本来面目。五个“有人说”和包容力极强的省略号,为考生表达己见提出了广阔的空间,甚至鼓动考生写下属于自己的心灵文字。阅卷的实际情况也呈现出喜人的情景:以合理性为前题,以创造性(包括新颖性、深刻性)为方向,内容与形式俱佳的考场作文篇篇飞来。
这也许是很多对此题持批评态度者无法预知的,但却是命题组、阅卷组同仁们期盼已久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5 的。当然,也必然会有一些久在笼中的考生感到困难——而这正是高考,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长久的限制会带来麻木,一时开放也可能出现阵痛。这一切都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考生的作文表现已经对今年的作文命题做出了公正的、无可辩驳的评价。
㈡体现新课标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所谓“应用”“审美”“探究”,说到根本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在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检阅上,体现了一定的力度。这“体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例7——思维的准确性】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条信息:□□□□□□□□□□□□□□□□□□□□□□□□□
第二条信息:□□□□□□□□□□□□□□□□□□□□□□□□□
[答案]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评析]
本题考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中的两条重点信息。从表面来看,是一道“写”的试题;从内部来看,是一道“想”的题。这则新闻报道共6句话:第1句话引出“南水北调”的话题;第2句“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到文段末是围绕“南水北调”工程中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展开的讲话。“北京的用水”是这段话中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这就是“引长江水进京”(与“中线工程”有关)和“北京段工程”。将上述两点提取出来,便是本题的答案。排除无用信息,筛选核心信息,与其说是表达,不如说是阅读。对思维准确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例8——思维的深刻性】17.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福音‛,却也可能是‚诅咒‛,为什么?(4分)
[答案]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即‚福音‛),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因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即‚诅咒‛)。
[评析]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之一便是“触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理解。《“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从表面上是推崇“核心竞争力”(即“核心能力”)的,将其理解为一种“福音”,只是表层的。而理解核心能力的本质,才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这句话在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核心能力不再是“深层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它便失去了价值,走向衰败。只理解“核心能力”好,不理解其何以好,是很难回答这道试题的。对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6 【例9——思维的周密性】22.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答案]④②⑥①⑤③
[评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依然是思维问题。从涉及的景物上看,有紫禁城、景山、山上亭台、鼓楼、什刹海等,这些景点之间的关系不但要通过语言(“周围绕有城壕”“山上共有„„”“可以看到”“还可以看到”)来连接;标点也起了颇为关键的作用,两个句号分别收束了以“紫禁城”和“景山”为立足点的两层内容。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考虑问题,才能形成最终的正确答案。对思维周密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很明显。
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周密性,再加上作文要求的思维的合理性、创新性,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已经在今年的命题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此间的智慧和导向,是不可不察的。
守正出新,呈现出命题的平衡;以人为本,呈现出命题的和谐。
近年来,北京语文学科命题组以“服务考生、和谐选拔”为基本理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的语文命题在两个方面处理得颇为人性化。
㈠题量设置的人性化
2006年的《阅卷纵横》的总体评价中,我们提出一个请求,即建议减少题量。由于稳定性的需要,今年的试题总量依然保持了25道小题,但是阅读试题中一题两问或多问的情况消失了,考生的实际作答量减轻了,为优秀考生深入且全面地思考提供了条件。这是北京高考语文命题史上的一大善举。
㈡评阅操作的人性化
恰当处理开放与限定的合理搭配,使命题更加适宜大规模的集体评阅,也是多年来阅卷组提出的建议。今年的试题充分考虑到评阅可能造成的误差,在命题线上即对答案可能存在的弹性做出有效的控制。
【例10】
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
的‛?(6分)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20.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21.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7 [评析]
散文阅读第20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为了使考生做出尽可集中的回答,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⑻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⑼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①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②鲜活、流动、有生命的;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④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散文阅读第21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也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再以“结合本文”的题干作限制,考生的精读、确认便相当“集中”了:
第⑵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第⑹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第⑿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通过“收”的命题艺术,成功地控制了答案的弹性,为公平、合理选拔做了必要的保证。
尊重多元与差异,更防止因多元与差异造成的评判误差,这是命题的智慧,是人本情怀的流露。
尽善尽美,且行且磨
——对北京卷语文命题未来发展的理性期待
做为一份关系到十余万考生前途与命运的大事,我们总是希望它能够稳妥,再稳妥。对试题的评价和对艺术的评价一样,也是仁智各见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十分感性地或者过于漫浪地设想高考语文命题。因此,我们对北京卷语文命题的期待必须要理性,唯有理性,才有实现的可能。
㈠对考纲的期待
2007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做了一些删、调、定、改的变动,与全国《考试大纲》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同的名词术语在实质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期待着能够统一用语(例如“压缩语段”与“语言表达简明”,“扩展语句”与“语言表达连贯”等),以避免广大师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分歧。
2007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增加了参考样题,对一线师生来说是幸福的。我们期待着高考命题能够与参考样题在考查内容上保持一致,不超出“样题”所及的范围(例如今年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便显得多少有些突然)。
一句话,我们期待《北京卷考试说明》能够更加权威,具有“宪法”的意义。
㈡对内容的期待
鉴于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实际情况,在考查内容上我们期待着高考能够与会考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减负”的任务。例如今年高考试题中第5题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认为更适合在会考中完成。这个考查点的考查价值低于背诵默写,它对考生的终身发展意义不大,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8 相反,还会加重师生的课业负担。
㈢对尺度的期待
由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不十分严密,对文学类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多元的结论。我们期待在文学鉴赏类试题中,不出现模糊性或复杂难辨的问题。例如今年古诗鉴赏中对《芣苢》一诗中“赋”这一手法的确认,就较为复杂(详情可见“试题解析”部分)。以专家眼光命题,却不以专家结论来要求考生,回避学术论争,是我们对命题尺度的期待。
㈣对题量的期待
尽管今年的作答量有所下降,但广大考生仍然感觉时间较紧。我们期待在削减题量方面能听到更喜人的福音,从而看到北京考生更富神采的面孔。
6年命题,年年更上一层楼,岁岁均有新风景。一张高考试卷,是对学生的检阅,也是对命题者、评阅者的检阅。2007年高考北京语文命题组向全社会交上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组380名工作人员在也必将不负十几万考生和家长的重托。在此,我们以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的名义申明:2007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进展顺利,评判合理,成绩有效。
愿我们的考生成功,愿我们的期待成真,愿我们的命题、阅卷工作来年再登高!
2007年6月15日草于北京大学阅卷现场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9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北京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 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 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 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识记。每个选项中大部分词语含有一个相同语素,错点均为误用音近字,推究词义即可辨明。A 项‚精络‛应为‚经络‛,B 项‚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C 项‚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D 项全部正确,为本题正确选项。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 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 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B 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 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
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 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泉等人恪尽职守....
,矢志护灵。 C. 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 D. 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
的花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0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 项‚富甲一方‛意为‚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与‚超脱于物质利益‛构成‚相反‛的意思,使用恰当。B 项‚恪尽职守‛意为‚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与‚生前卫士‛、‚矢志护灵‛的语境相符。C 项‚心有余悸‛意为‚事情虽然过去,但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 项‚含英咀华‛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使用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 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 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 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 项语句表述准确规范,为本题正确选项。B 项‚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语序及表述不合理,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C 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D 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 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 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 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C 项《儒林外史》的作者应为吴敬梓,表述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解析:朝阳教研中心 凤潇]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1 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
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
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
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
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
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①镵(ch án ):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
仪表:表率。
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
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
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
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
与同:亲附赞同。
党与:朋友。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2 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哪个能够不跟从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臵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臵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
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
[解析二:矿院附中 刘玉贤]
【简评】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西汉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及楚汉战争造成的天下分裂状态,完成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因此研究探索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具有‚博大精深‛之称的《淮南子》才得以应运而生。该书对秦朝的暴政与汉初治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层剖析,提出了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主旨,及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及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为一炉,兼收并蓄,扬长弃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治国理论,这种理论基本上符合汉初实际。因此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刘安对汉初治政七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是他为西汉王朝治国安邦提出的理论纲领。《淮南子》一名《淮南鸿烈》,许慎注:‚鸿,大也;烈,明也。‛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全书集哲学、政治学、史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军事、音律及自然科学于一体,体系庞大、思想深邃、文笔瑰丽,构架严密。计二十一卷,其中《原道》、《道应》专论道的精义和真髓;《俶真》、《精神》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天文》、《地形》是古代天文和地理学的珍贵史料;《览冥》谈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经》论述为圣之道;《主术》讲述君王统治之术;《兵略》论军事辩证法;《说山》、《说林》充溢着人生的哲理名言;《汜论》、《人间》探讨人生命运和祸福;《齐俗》讲述道德仁义;《修务》劝人励志学习;《缪称》、《诠言》统论道家名理之言;《时则》是天子按照季节施行政事的纲要;文段节选的《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要略》篇为全书之序言。这部著作不愧是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唐〃刘知己《史通〃自叙》)的划时代的文化巨著。
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3 初封阜陵侯,文帝时袭父封淮南王,后因谋反,事泄,自杀。为人好读书鼓琴,善辩博学,尤工文辞,才思敏捷,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早饭时即成。《史记〃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可见他与一般的王侯贵胄的情趣截然不同。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的人,而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品德高尚的人有七十多人,受他教诲的学生有三千多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有一百八十多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 ,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画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服从他们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臵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之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臵,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上下一心而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下的。
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着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业;昏庸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好恶相同的人。而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选用和自己好恶相同的人。因此观察他们选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出来了;考察他们的同伙,而贤德的、卑劣的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解析三:北京大学 王丰先]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杂家著作。西汉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原书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今仅存《内篇》。刘安(前179-前122),是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有集,已佚。《淮南子》,是作者和其门客杂采先秦及汉代诸子之说成书,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故《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于杂家。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最早的注释本是东汉末高诱注,原书各篇均为两字,而高诱注时加一训字,后世相沿成替。现在较好的注释本为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二书均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本,另有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版。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4 【原文】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举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括号内为试题删节语句)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就不可以管理;如果不讲求礼义,百姓的廉耻之心就不能确立。百姓不懂礼义,就不可以矫正他们的行为;(执政者)如果不推举善行废除恶习,百姓不会归向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治理百姓,百姓不懂礼义也不能够执行法律。法律能够处死那些不孝的人,但不能够让人做出孔子、曾子的孝行;法律也能够处罚盗窃的人,但不能使人表现出伯夷的廉节。孔子弟子七十人,门下三千人,都能够在家为孝,在外讲悌,吐辞就成文章,举动足为表率,这是由于教育养成的。信奉墨子的弟子一百八十人,都可以让他们扑向烈火,脚踏白刃,即使死也不退缩,这是由于教化导致的。
在肌肤上雕刻图案,刺破皮肤,受伤流血,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越国的人做这种事来求取荣名。圣王在位,讲明好恶来让百姓知道,衡量诽谤和名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并提拔重用,鄙视不肖之徒并斥退他们。不必有受伤流血的痛苦,而又有尊贵显赫的名声,百姓又有谁不跟随呢?
古时候虽然设立法规但百姓不触犯,放臵刑律而不运用,并非可以用刑而不用刑。百官们及时作自己的工作,所有功业都可以成就。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效果。(因此,提拔天下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三公;举荐一国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九卿;举用一县的高才,用二十七大夫;举用一乡的高才,以他们为八十一元士。所以,智慧超过万人,称作英,才智超过千人,称作俊,智术超过百人,称作豪,才能超过十人,称作杰。明白天道,深察地理,通达人情,胸怀广大能容纳众人,恩德能够使远方的人归服,信誉能使不同的人到一起,智慧能够预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人中之英才。道德能教化百姓,品行能够使大义彰明,仁爱能够得到众人拥戴,聪明能够明鉴下属,这是人中之俊。举动能为众人仪表,智慧能够判断疑难,廉洁能够分财于人,信用可以持守约定,作事值得效法,说话值得信从,这是人中之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5 豪。坚守职责而不废弃,面临大义而不求利,碰到困难而不苟且求免,见到利益而不随便获得,这是人中之杰。)英、俊、豪、杰,都能各自凭自己的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地位,得到他们应得的,百姓就懂得由根本达于枝叶,以重来支配轻,君主倡导在上而百姓应和于下,在上位的人少有举动,在下位的人就起而相随在后,四海之内,同归于一心。背弃贪婪粗鄙而趋向于义理,这对于感化百姓,犹如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风倒下的。
现在让愚蠢的人教导有知识的人,让不肖之徒管理贤能的人,即使严刑峻法,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控制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能而建立功勋,不肖的国君举用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周文王提拔姜太公望和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能而建立功勋;夫差任用太宰嚭而亡国,秦朝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与自己相同的人。因此,观看他举用的人,治乱就可以清楚;查看他的同党和一起的人,贤能和不肖就可以辨别。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
也 正:正确 B. 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 上唱.
而民和 唱:倡导 D. 察.
其党与 察:仔细看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A 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 项的‚正‛应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在句属使动,‚正‛后省掉了宾语‚之‛,代上文不知礼义之民,即法令也不能使不知礼义之民进入正道。把‚正‛解释为正确是错误的。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难也.
以求荣也 .此回.
摇草木 .熙.
示之 .集.
小大之材处其位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 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 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 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6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文段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设题时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如B 、D 两组;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如A 、C 两组。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C 组中‚庶绩咸熙‛与‚少长咸集‛两句中的‚咸‛都是副词,作都讲。A 组中‚至难也‛中的‚至‛是副词,极、最的意思;‚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是动词,作到讲。B 组中‚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中的‚之‛是代词,代越人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若风之摇草木‛中的‚之‛是助词,无意义,其语法功能是取消‚风摇草木‛句的独立性,使之作‚若‛的宾语。D 组中‚明好恶以示之‛中的‚以‛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示修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中的‚以‛是介词,作按照、依照讲。
8.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 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 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 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 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 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 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 项。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 。文中‚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是说‚如果没有法律,那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这两句是承接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括号中补‚固‛不符合原文意思。
9.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 ①③⑤ B.①②⑤
C. ②④⑥ D.③④⑥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 。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③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7 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①③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②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④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⑥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 。②④⑥三项都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①陈述法的作用而非礼义教化思想,③陈述越人的习俗与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没有多少关系,⑤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而是描写重礼义教化思想所能产生的结果。故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 。
10.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 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 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 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D 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 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 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所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作者根本不赞成用严刑峻法治国。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解析一:50中学 魏艳辉]
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8 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
今年的断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
[解析二:北京大学 王丰先]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
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臵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
《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
【原文】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
(《通鉴〃唐纪八》)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
12.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9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 úy 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 ō):摘取、拾取。
⑤捋(lu 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 é):手持衣角盛物。 ⑦(xi 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解析一:宣武分院 周京昱]
【作品语译】
(之一)
车前子儿呀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
(之二)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来采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占有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拾取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捋取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翻过衣襟装着它。采呀采呀车前子,插好衣襟藏着它。
(周振甫译 中华书局《诗经译注》)
(之三)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顾伊译 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
(之四)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使力地采摘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堆放在一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吊吊拾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籽籽捻捋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装进衣襟里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放在腰带内哩!
(蓝菊荪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诗经国风今译》)
(之五)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采呀采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收起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捡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抹下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提起衣襟装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扎起衣襟兜回来。
(唐莫尧译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诗经新注全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0 【文本解读】
《芣苢》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采呀采呀采得来‛的歌声,现出见到芣苢的无限欣喜。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和真切反映。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主人公干得起劲,唱得便起劲。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诗高昂。
由‚薄言袺之‛到‚薄言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将收工时‚打包‛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细腻。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此时再度高唱‚采采芣苢‛,情绪达到高潮。人虽已远去,歌声却在山谷中回响,飘散到四方。
综观《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解析二:101中学 钟晓晨]
三小节,每小节四句,每句四言,重章叠唱,反复吟咏,寻常人事中品味出的是欢乐的韵致。正如清人所云:‚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本人小时长于农村,采野菜是常事,不仅仅用来喂猪喂兔,更多时候是人食用,‚春日采嫩叶聚粮,久贫而食野菜也‛《芣苢》记录的极可能就是这样一回事,‚草叶以代粮‛,在生计艰难时,百姓也只能如此。
但,其生也艰,其乐也然。虽苦犹乐,勤而不怨。生活是清贫的,劳作是单调的,可其中的乐趣又是无限深远的,‚从容涵咏,自然生其气象‛。细细品味,乐在其中。就像我小的时候,打草采野菜过程中的几多乐趣至今难忘。
《诗经》中有许多这一类的生活的诗。我喜欢。我也喜欢教给学生。
这届学生高二时,我同以往一样,给他们介绍了十几首《诗经》中的作品:《关雎》《静女》《氓》不必说,教材中有的;《桃夭》《谷风》《相鼠》《木瓜》《黍离》《无衣》《采薇》《七月》《生民》《伐檀》《硕鼠》(《伐檀》《硕鼠》实验版教材中没有)等。当时有学生问我:‚老师,高考考《诗经》吗?‛我说:‚《诗经》的时候没有高考,可这些诗都可以作为高考题出现。‛我当然没有选这首,但在一部分学生中曾掀起过一小阵《诗经》热,甚而至于在以‚背后‛为题作文时,我的科代表写岳飞,用的题目就是‚背后的灼灼‛,有同学问‚灼灼‛何意,曰‚灼灼其华‛。
介绍《诗经》,不能不介绍‚风、雅、颂、赋、比、兴‛,而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作品中去,学生会记得更为清晰,掌握得更为牢固。
‚功夫在诗外‛,不仅仅用于写诗作文。我想,我们也许曾猜想过高考会从《诗经》里出题,但我们也许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唐诗宋词元曲上,我们甚至曾机械的将诗词分成若干种类别,若干种题型,若干种解题方法,乃至若干种答题‚诀窍‛……当然,我不是在否定我们在高考诗歌复习过程中的付出,而是想说明,语文教学,夯实基础非常必要,引导学生博学博览非常必要,培养学生得知识迁移能力非常必要。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1 [解析三:景山学校 李巧梅]
较之往年,2007年的高考鉴赏题,在选材和题型上有些出人意料:平时在复习备考中被忽略的《诗经》的短诗成为命题材料,让我们的围绕‚意象‛、‚托物言志‛等等而进行的诗歌鉴赏复习几‚无用武之地‛;取消了客观性选择题,代之以主观简答题,学生不再能够从选择题中获取蛛丝马迹,然后顺蔓摸瓜,最后豁然开朗。好在文本短小,且注释详细,命题难度不算太大,因而考生尽管可能对材料和题型感到不适应,但仍然能够较为轻松地作答。
本次高考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古典诗歌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诗歌鉴赏基础、落实诗歌鉴赏常识,从而使高层次的诗歌鉴赏有了依托,成为可能。另外,在高三复习中加强训练学生答题的清晰化和准确性。扩大选材范围是必要的,不仅要注意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而且要关注《诗经》、《楚辞》这样的作为诗歌源头的作品。如此才能化‚意料之外‛的高考题于‚情理之中‛。
[解析四:31中学 张建京]
鉴赏评价是在熟练掌握了诗歌的写作内容、意境、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等之后所具有的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考中考查学生的最高层级要求。而鉴赏是源于知识,高于知识的。学生不光要对诗歌题材把握准确,还要对作家、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甚至要加入自己的人生体验。长期以来,高考考生对诗歌鉴赏的感觉,恰似‚雾里看花‛,懵懵懂懂。学生喜欢读诗,却看不懂诗,只会对诗歌文辞的华美和结构的精巧啧啧称奇,殊不知‚文以载道‛,诗中所蕴含的深意也是奇文震惊世人的原因。鉴于这种情况,高考命题的难度也愈来愈大。怎样利用好高考指挥棒,为教师教学、学生积累指明方向成为当务之急。本人就07高考北京卷第12题作了如下的理解:
㈠试题小中见大
试卷中三道小题,第一小题考察《诗经》的写作手法;第二小题考察诗歌中的炼动词,前两道考点落在知识点上,答案明确唯一。第三小题是对全诗内容的整体把握,三题均属高考考点要求,是高考对考生诗鉴能力的基本要求。但高考命题中一直兼顾小语文观和大语文观,从此题来看,《诗经》的选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孔子对《诗经》亦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了的历史文化。而现今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皆出自《诗经》。
《诗经》中的《风》作为反映民情民风的民歌,流传下来的成语也皆如此,如:‚信誓旦旦‛出自《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日三秋‛出自《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窈窕淑女‛出自《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2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风雨凄凄‛‚风雨如晦‛出自《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试问,如此优秀的文化又引起教师和学生多少关注呢?既然《诗经》是中国文化源头,那么用高考指挥棒指给我们的就应是‚回归文化本源‛,树立学生的大语文观,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㈡设题稳中求新
纵观06、07北京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在不断地摸索中,诗鉴命题充分的总结了前几年命题的经验教训,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考点有据可依,知识点可从课内所学入手,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回归教材,有的放矢;试题难度降低,扫除学生学习诗鉴的畏难情绪;在诗鉴试题中突出学生个体、个性。注重选拔高层次人才,坚决反对用惯有思维答题,不研读品味诗句。但本次命题并没有囿于窠臼,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做新的尝试与改革:
1. 选材新:一改以往选择唐诗宋词作材料,而选用生僻的《诗经》。《诗经》艺术特点突出,行文结构清晰,学生易于把握。再者,《诗经》创作年代久远,对其内容语句理解费力,因此注解详细,为考生正确快速解题助一臂之力。
2. 题型新:改变原先主、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均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学生。三道小题相互配合,从诗歌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赏鉴。
3. 观念新:虽是赏鉴题,命题观念却大胆创新:为考生提供诗歌及注释,让考生在准备充分下作答,考查学生读书自学能力。不以怪题、偏题为新,真正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让高考成为检验教师教学结果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尺。
有尝试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能谋发展。高考亦是如此。
㈢答案美中不足
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阅卷过程中,本人认为第三小题的答案有待完善。本题4分,‚劳作‛‚唱歌‛‚快乐‛3点4分。这样一来,评分标准的区分度就不够明显。如,学生答案:
①妇女们聚集在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拾野菜...
。 ②妇女们高兴..的采完野菜....,唱着歌...
准备回家给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做饭去。 ③工人们愉快..的工作..,还唱着歌...
。 三个答案均符合评分要点,均为满分。但比较之下,考生水平良莠不齐,例3更是错得离谱。所以,我粗浅地认为可改为三个要点各一分,另外一分作为优秀加分,鼓励优秀考生,体现选拔梯度。
高考工作任重而道远,庆幸的是前方总有一个睿智而顽强的团队,在不断地摸索与探求中日臻完善。很快,学生们将不再望‚诗‛兴叹。拨开云雾,徜徉花海指日可待!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赏析,侧重在知识方面。
关于‚赋‛——
①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周礼〃注》)
②挚虞:‚赋者,敷陈之称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④钟嵘:‚直书其事,尽言写物,赋也。‛(《诗品》)
⑤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诗集传》)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3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赋,即铺写叙述客观事物以抒发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对话,或议政,或兼而有之。
关于‚比‛——
①郑玄:‚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周礼〃注》)
②挚虞:‚比者,喻类之言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文心雕龙〃比兴》)
④钟嵘:‚因物喻志,比也。。‛(《诗品》)
⑤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比,是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作比喻,以比附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一般称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明喻,如‚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隐喻,如‚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小雅〃正月》);借喻,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关于‚兴‛——
①郑玄引郑司农语:‚兴者,托事于物。‛(《周礼〃注》)
②挚虞:‚兴者,有感之词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文心雕龙〃比兴》)
④郑樵:‚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六经奥论》)
⑤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⑥姚际恒:‚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相关也。‛(《诗经通论》)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兴,亦是一种创作手法,即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无关,如‚扬之水,不流束楚‛(《郑风〃扬之水》);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有关,如‚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王风〃兔爰》);以描写自然景物起兴,渲染气氛,寄寓情思,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作品中,赋、比、兴三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关,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运用、综合表现的,故有‚赋而兴‛‚兴而比‛‚赋而兴又比‛等较为复杂的情况,如《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写情人不期而会(一说君主与贤臣之遇)之作,起首的‚蔓草‛‚零露‛既可实指二人相遇之所的景况,又可引发读者对下文美人、美丽情事的怀想。这是朱熹所说的‚赋而兴也‛的一例。
基于以上的这些认识,我们再来看《芣苢》这首作品。
《芣苢》用明白如话的一副笔墨将采摘过程描绘叙写的清清楚楚,不但有形亦有情。因此,说本诗运用了‚赋‛的写法,毫无问题。但,只有‚赋‛吗?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涉及对‚采采芣苢‛中‚采采‛二字的理解。
《诗经》中叠字用得颇多:《周南〃葛覃》中‚维叶萋萋..‛、《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等,叠字用作形容词;《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等,叠字用作表情态的副词。至于‚采采‛的叠用,历来有不同的诠释。上面所选五种译文中,前三种将‚采采‛释为动词,采集之义,表劳动者的动作行为;后二种将其释为形容词,灿灿光华之义,表劳动对象(即芣苢)的状貌。‚采采‛能否作形容词,《秦风〃蒹葭》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4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一诗,三节分别以‚苍苍‛‚萋萋‛‚采采‛开头,意思其实是可以互通的,均可作‚鲜盛貌‛讲,均可用来形容所写之景的状貌。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作形容词诠释似乎更符合诗句本义:一来避免与下文的‚薄言采之‛重复,二来表现了芣苢之美。闻一多《风诗类钞〃乙》中说:‚采采,犹粲粲。‛陈子展《诗经直解》中说:‚采采,花叶色彩鲜明的样子。‛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假设‚采采‛的形容词之说成立,首句‚光华灿灿的芣苢哟‛便含有‚兴‛的作用——以芣苢之光鲜引出劳动女子的美好。‚赋而兴也‛的说法也就此成立。
综上所述,本题考查诗学知识,将答案锁定为单纯的‚赋‛,略显苛严。对于上古先民的东西,对于表现复杂的事类,统一认识,恐怕很难。因此,对于《芣苢》的手法,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这是一首以赋为主,兼及起兴的古代民歌。
【钟晓晨解析】
本小题答案是唯一的,别无选择,如果接触过《诗经》,了解‚赋、比、兴‛,此题不难得分。
【李巧梅解析】
第一道题是完成情况较差的题。
这道题看起来只是一道文学常识题,但实际上还考查了‚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这一阅读能力。要答对这道题,学生不仅要对‚赋‛、‚比‛、‚兴‛这三种手法的含义,即对概念本身有清楚的认识,而且还必须能够确认本诗的表达方式。‚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本诗描绘的是妇女采集车前子这样一件事,其中并无任何‚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而作为自然物的车前子,是本诗中妇女们的劳动对象,其作用当然也不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其实本诗是用赋的手法直接模仿、再现劳动场景。
这道题有很多学生答错。‚比‛‚兴‛的答案在试卷中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答成‚排比‛或‚反复‛。这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诗歌鉴赏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薄弱,因而难以准确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的赏析。‚怎样具体表现‛这样一个设问,至少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手法,作者在用词造句、设计经营等方面采用的手段、技巧。
就《芣苢》而言,‚采‛‚有‛‚掇‛‚捋‛‚袺‛‚‛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抓住动词,与诗意联系稍加分析,应该不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5 【钟晓晨解析】
《诗经》多‚重章叠唱‛,其特点之一就是,重复的小节中只变换少数几个词语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伐檀》《硕鼠》《相鼠》《黍离》都能得到印证。《芣苢》亦不例外,三章十二句,只变换六个动词,却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到多的情况。所谓‚过程‛‚具体‛,看来也是别无选择。
【李巧梅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过程是事物发展的经过,而作为一首采集所唱的民谣,本诗呈现的正是由先到后的劳动过程,而这一过程依靠六个小节中动词的变化(采、有、掇、捋等)得以完成。
本题答题情况较好。在结构整齐、句式一致的条件下,学生容易看出诗中动词的变化,但也有部分学生未完整地写出这六个动词,使得劳动过程显得不够完整。未找出的往往是前两个动词‚采‛和‚有‛,尤其是后者。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采‛和‚有‛这两个动词的含义比较宽泛,不能够具体说明劳动过程。但事实上,‚采‛表现的是妇女们呼朋结伴,走向平原旷野,高唱着‚采呀快快采些来‛。这是劳动的前奏曲。而第二句表现的是妇女们见到了车前子,欣然动手,边采边唱。这是劳动的进行曲。它们当然是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本诗通过采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生成诗意。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妇女‛‚采摘‛‚芣苢‛‚山野‛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概括描述‛,将前面这些基本信息整合起来,便是此题答案。由于本诗语言较为直白、内容相对单纯,故理解起来不应很难。
附两位鉴赏大家的‚答案‛,供参考、玩味: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间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而歌,犹有此遗风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现代〃闻一多)
【钟晓晨解析】
说到‚景象‛,无非就是采芣苢的妇女们的劳动场面,欢歌笑语和欢乐情绪汇成的‚景象‛而已。注释①有提示:‚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几个动词表现的就是劳动,‚欢快‛是需要‚平心静气涵咏‛的,稍有难度但难度不大。
【李巧梅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答题时,必须仔细思考题干所交代的信息。‚什么景象‛的提问意味着回答要概括出诗歌所展现的劳动情景,而‚自然生其气象‛的感受又暗示劳动场景中蕴含着鲜明的情趣,‚景语即是情语‛。所以,回答时就不仅要描述劳动场面,还要明确其中洋溢的情绪。
学生的答题存在一些共性的缺陷。没有明确点出‚唱歌‛这一景象,只写‚劳动‛或‚采集野菜‛;没有答出有关情绪的词语,只描述景象;有时是所用词语不准确,例如,不少学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6 生表述为‚兴奋‛(情绪上的激动)、‚轻快‛(身体上轻松愉快的感受)、‚嬉戏‛(游戏玩耍)、‚悠然自得‛(清闲安逸)等词语。这样的答案反映出一些学生明确答题的意识差,欠缺应试准备;反映出一些学生阅读习惯不佳,不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还反映出一些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没有准确的把握,以致表述不到位。还有的学生在审题上出现偏差,将‚讽咏‛理解为‚讽刺‛,因而将本诗的内容拔高,大谈对奴隶的压迫等,答偏了题。也有不少同学拿到了满分,以下就是几则满分答案:
1. 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
2. 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
3. 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4. 我眼前出现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比欢乐的场景。
5. 我眼前出现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妇女们戴着草帽,手持竹篮,在山上细心地采集野菜,口里哼着小曲,脸上浮现着笑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13.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时时犹唱,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解析:56中学 段富刚]
【试题解析】
今年的默写题回归到了传统的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在数量上采取四题任选三题的形式,沿袭了06年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不考理解,只考识记,注重基础,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从选取的内容上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刘禹锡《秋词》是唐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王实甫《长亭送别》是元曲,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命题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迫切愿望。
试题中的第①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考查,虽然算不上名句,但这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句式整齐,富于音乐美和韵律感的特点;第②小题刘禹锡的《秋词》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热情讴歌秋天的美好的佳作;第③小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考查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赋予了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第④小题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7
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
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今年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2篇古文和5首诗歌,篇目总数也从33篇(首) 增加至40篇(首) 。题目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考查默写古诗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考查。背诵古诗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吟咏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言句读的感性认识,扩大了文言词汇的积累,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情感和人生态度上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抽样统计】
从样卷抽测统计表明,
1. 学生选择①②④作答的占80%左右。原因是:①和④是新调整的七篇中的两篇,可以看出老师复习时指向明确,引导正确;②为七言绝句,篇幅简短,易于掌握。
2. 平均分达5分之多,为历年默写得分之最。表明命题人不与考生为难。但此题的区分度不是很好,不利于高考选拔。
3. 学生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由于错别字导致失分。别字方面:‚霄‛写作‚宵‛的情况居多,‚情‛写作‚晴‛、‚空‛写作‚天‛、‚庭‛写作‚亭‛,属个别情况;错字方面:集中在两处,一是‚染‛,一是‚晓‛,都是多加了一点。
⑵记忆不准确导致失分。一是漏字:比较多的情况是漏写‚欲‛、‚于‛、‚也‛;一是张冠李戴:把别的文章中的句子错写在语句中,典型的错误是将‚至今商女‛写成‚商女不知亡国恨‛。 【教学建议】
1. 将背诵默写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背诵不能仅靠高考前的突击,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应该平时学一篇检查一篇,通过检查真正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一步强化落实。
2.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背诵。
要求背诵的篇章,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其优秀的作品,在进行这些篇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侧重把文章之所以优秀讲解透彻,以便真正激发出学生的热爱之情。
3. 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现在学生学习都很功利,认为花费很多时间就是为了几分,要想真正改变学生的这种功利思想,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让他们感到所学的东西确实有用。如在进行作文训练中必须引用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否则,作文不给高分等等。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8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文本解析一:15中学 王霈霖]
今年小阅读的材料属议论、说明为主的实用类文本,四段,一千余字。第1段说明‚核心能力‛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第2段分析‚核心能力‛怎样被误解为‚核心竞争力‛。第3段进一步阐释这种误解的危害性。第4段提出要警惕‚核心能力‛被硬化。题目设臵为客观题、主观题各两道,难度与去年持平。
[文本解析二:北京三中 赵宝桂]
在中国工商业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用语。这个说起来颇具专业色彩、听起来又浅显易懂的说法,高频率地出现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商务沟通中。然而,若干误解和表达,却与‚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本义相去愈来愈远。本文正是要对人们脱口而出的错误概念进行一番正本清源。
文本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2段,解说‚核心竞争力‛;3-4段,议论‚福音与诅咒‛。
我们先来分析把握文章。
第1段,正面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准确译法,说明‚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即:①它是一种难于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能力,②它是一种能够为客户价值和利益的能力,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9 ③它是一种能够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能力。
第2段,从反面说明人们对‚核心竞争力‛表达的误区所在。即:‚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东西;而‚竞争力‛则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非本源性的东西。
第3段,对比资源与能力,指出优越的、基于资源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
第4段,提出‚核心能力‛本身也存在着在‚福音‛与‚诅咒‛两种可能。一个企业的正确追求方向应该是:形成核心能力,并注意保持它的活力。
一篇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难易,是由文本中信息量的多少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容易读懂,题目难度明显较低。据悉,这是命题人为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而精心设计安排的结果。
[文本解析三:清华附中 杨建宇]
把科学还给人民
——由高考科学阅读题说起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的科学文阅读语料节选自《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吴伯凡的论文《‚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文章洋洋洒洒近1000字,考生读后不知所云。幸亏我辈身为语文老师,经过几个小时的解读,原来这篇文章的内容只用19个字便可表达清楚:公司要注意内部挖潜,不要过多关注外部竞争。
为什么简单的道理偏要表达得如此艰涩呢?
例如,一位科学家使用科学术语写道:‚这一生物(一种用鳃呼吸,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生活在水中的脊柱动物)区系显示出百分之百死亡率的反应曲线‛而他本来应该这样写:‚这些鱼全都死了。‛
搞科学研究,力求表述更准确,无可非议;可写出文章发表,让老百姓看,就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了。
一篇题为《IT 公司面试》的讽刺小说这样写道——
面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懂一点,我戴过电子表,玩过任天堂游戏机,房间有一台电视……还有,我看过同学用DOS 开机,两次……
面试主管:下一位!
面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嗯,那要看是哪一种电脑了。一般的超次掌上型矽单晶片时脉输出电脑(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学时候常常使用它的解译编码作业流程(闹铃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实境模拟器(任天堂游戏机)就复杂得多,不过我曾经完整测试过许多静态资料储存单体(只玩卡带破关)。长大后我对复频道超高频无线多媒体接收仪器(电视)开始产生兴趣,每天晚上都会追踪特定频道的资料(指八点档电视剧)。至于传统的电脑,我手下的一位工作伙伴(同学)经常在我的监控之下进行主储存矽单体与磁化资料存取器之间的信号交换(指用DOS 开机)……
面试主管:很好,明天开始上班。你的配车在地下二楼,附车位,这是钥匙……
这纯粹是投机者在蒙骗外行人!但愿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科学是诞生于人民之中的,请把它还给人民。
14. 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 0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 高考·人生·国运(代序)
北京大学 陈跃红
又是一年高考期,又是一年阅卷时。
实在说,真的记不清楚是多少次参加高考阅卷了!但是却始终忘不了三十年前第一次走进考场的情景。在料峭寒风中,570万考生走进考场,而当春风扑面时,已经有27万人幸运地坐进了大学课堂。
三十年,五千多万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三十年,三千多万人毕业成才,承载起了一个高速发展国家的建设使命。
岁月流过,三十年前恢复高考走进校园的一代人,大多数也都到了孔老夫子所谓的‚知天命‛的年岁。尽管天命未知,所惑甚多,但是,就那场高考,或者说就类似的考试而言,多数人也许首先想到的是所谓历史的机缘和改变人生的幸运,并以一种感恩的心情去述说那场改变命运的考试,去享受春天里的无数次聚会。但是在我,却更愿意从考试制度与人的命运的关系出发,去想想考试的历史合理性,去思考这一筛选和定位人的社会机制的价值意义,并从存在的合理性途径去探讨考试机制的改进。
我的基本看法是,除了不适用于少数天才、偏才和怪才之外,考试其实是人类,也就是钱钟书所谓无毛两足动物们走向社会,走向事业、走向人生的普遍历史宿命。
一部人才选拔史,考试始终是主流,是长时段的制度。在大多数时代里,考试始终都被当作国家人才选拔的主要机制在实行着,发展着和不断改善着。隋唐以下,科举1500多年,恩怨废存不休,直到民初才寿终正寝。我去过北京的国子监,也参观过嘉定的清代科举考场,既惊诧于那密密层层鸽子笼式的庞大科场建筑,也叹服于那个制度的严酷恐怖。也曾行走于江南的古城和老镇,看见过无数状元及第的炫耀,可同时也听说了无数科举杀人的故事。但也正是这一体制,在相当程度上维系了中国封建制度的辉煌和超乎世界的历史延续。相较而言,汉魏前后保荐式的察举,作为制度弊病则更加明显,其所造成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局面,不能不说是王朝短命,更替频繁的原因之一。民国以来现代考试代替科举,作为国家的人才选拔机制,考试院的级别与监察院,立法院等同,地位可见一斑。2003年我在台湾客座任教,尽管那里大学教育已普及到只要你高中毕业,好歹都有个大学上,可高考仍然是整个夏季师生和家长的精神焦虑所在,‚非典‛来了也停不得。解放后虽有调干制度和出身成份考察,但高考成绩依旧还是入学的主要依据。文革一度实行的工农兵学员推荐保送上大学制度,因其明显有失公平,很快就被1977年的那场历史性高考所替代,从而也才有了这延续三十年的高考。
说到国外,这些年我因学习、工作和访问去过几十个国家,也许是孤陋寡闻吧,至今我还没发现一个没有大学入学考试制度的国家。譬如英国或者所谓英联邦国家的会考和大学选拔,美国的SAT 入学资格考,还有让各国学子胆寒的托福、GRE 考试等等,哪一种考试不惊心动魄,哪一项考试不把考生的精力和金钱狂卷而去。在新加坡,我看见用购物车帮孩子拖书包去学校的家长。在韩国,大学普及率都高达80%以上了,可高考补习学校依旧遍及城乡各处。而在东京,我多次遇到过周末背着巨大书包和便当盒,一路问路去大学入学考试补习学校的少年。我相信,这世界的人们其实都曾经不同程度地走过通往考场的路。我也相信,大学入学考试,恐怕不仅仅是个体人生的宿命,国家发展的宿命,同时也是世界进步的宿命。
问题只在于,我们应怎样去理解高考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需求性,怎样使考试制度向着有利人才选拔的各个方面去改进和发展。一般人的思维好比钟摆,总是习惯沿着两极来回晃动。关于高考,这个钟摆的两个极端各有一个判断,一个是将高考视为唯一的人才选拔途径;另一个是主张取消高考,重新回到保送推荐入学的老路。这两类仅取极端的思维,实在说都不可取。无论从何种角度去看,尽管高考存在诸多弊病,考试取消论的观点仍旧有违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 历史事实和发展规律。任何不想主要依靠制度保证,而把希望寄托在人的道德自觉和伦理忠诚上的人才选拔制度,如推荐甚至保送等,都实在过于浪漫,其几率极高的腐败比例,昂贵的运作成本和操作难度,注定都难以成功和持久。高考自1977年恢复以来,能够有效运作三十年,无论有多大弊病,但其主体的合理价值和基本公正性却难以撼动。作为现代最严格安全的考试制度,他使三千多万人成为开放中国的栋梁,并且造就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
但是,高考也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一张试卷的命运,一根随意决定考生命运的魔棒,一副可以永远套用的人才模型,如果这样,他又将面临重蹈科举覆辙的命运。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是最科学系统的试题,最统一的录取原则,最严格的考试制度,在面对考生的各种差异时,所谓公平也只能是基本底线上的相对公平而已。因此,考试应该被理解为一套制度,这套制度以考试(笔试和面试)为主体方法,配合其他考察和选拔方式,与时俱进,为世所需,力图最大限度地将人才按照其不同的水准和能力,安臵于相应的学习和工作位臵。因此,它总是需要不断加以改革完善。事实上,恢复高考三十年来,这个制度就不断处在改革的过程中。首先在考试权力分配方面逐步走向多元化,从全国统考到分省命题,目前‚自主命题‛的省市已达16个。其次在录取权力上逐步尝试多元化,‚自主招生‛的高校也已经扩大到50多所。而考试种类和录取学生的途径,在制度设计可靠,高校财力人力成本允许的情况下,也正在有比例地逐步走向多元化。最后,在保持以考试为基本依据的同时,对地区差异,民族差异,环境差异,学科专业差异等方面的考生实行录取标准多元化等等。相信,在中学推进‚新课标‛和素质教育体系以后,高考和录取体制面对新情况和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大势,肯定还将有更多的革新和改善。
正是在这样不断的改革和完善过程中,三十年前恢复的高考制度,终于风风雨雨走到今天。高考制度对于人才造就的影响,对于国家民族发展的贡献,同样用得上今年作文材料的诗句,所谓‚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无数有用之才就在这一不断改进的选拔制度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如春笋般一茬又一茬的成长起来。高考,于己,于家,于国,于民,实在功不可没。高考可改而不可废。信然!
明年此时,高考注定还将按期进行,我们中的许多人也仍旧要回到这里来挥汗阅卷、认真评分。为考生,更是为着这个国家的未来。
[作者简介]
陈跃红,1977年高考入学,现为北京大学教授,北大中文系副系主任。北京市高考语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
我 的 高 考
——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1977—2007)
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领导小组 特别策划
前 言
1977年12月10日,一个普通的冬日。然而,一声春雷响起,神州大地的春天破空而来。‚取消保送推荐,恢复统一高考‛,小平同志的一个重要批示,570万知识青年从田间、农场、矿山、兵团风尘仆仆地走来,尽情描绘一场偷偷做了12年的痴梦。
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文革10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1623万——那是一个接近澳大利亚人口的数字。这570万考生中,最终进入梦中殿堂的只有27万,当年的招收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空前绝后——1:20。
那是怎样一幅历史画卷,那是怎样一幕社会图景……
30年来,五千多万人通过高考进入大学。30年来,三千多万人毕业成材,承载起一个高速发展国家的建设使命。30年后的今天,‚脑白金‛‚高考移民‛‚陪考包房‛‚警车送考‛‚复读经济‛‚谢师宴‛……我们为二十一世纪的高考语境所裹挟,是否还有心境体味或回味高考给我们人生带来的深层意义呢?
2007——我们依然相信这是个不同寻常的年份。
在紧张繁忙的工作之余,我们特别邀请了参加2007年高考北京地区语文学科阅卷的部分教师和时时关注、挂念高考的业内友人,在这样一个纪念日中讲述自己的高考经历和对高考的种种感悟。
也许是欲哭无泪的叹息,也许是欲说还休的惆怅,也许是欲罢不能的留连,也许是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总之,经历过与未经历过高考的人,都会有一段与此相关的刻骨铭心的青春记忆。
岁月如梭,往事如歌,30年弹指一挥间。在这场集体性的怀旧中,面对那个改变我们命运的历史瞬间,有人哼唱得平淡,有人聆听得情深。高考,作为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翻阅这本大书,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品味出醇厚——一个伟大民族的心音!
1960年
我的三次高考
今年,是恢复高考三十年,值得纪念;前前后后,我总共参加过三次高考,不值一提。 第一次,1960年,我十七岁。考场在实验中学。首场考试结束走出校门时,一位帮助班主任抄写毕业鉴定的同学神秘地凑过来对我耳语:‚白考,考也考不上……‛这话果然应验了。据说是鉴定中有三条致命的评语:走白专道路,对‚三面红旗‛有模糊认识,对‚反
右‛有抵触情绪。评语依据的是毕业前夕的‚向党交心‛运动,当时不知生活艰难,有点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 众取宠,自我检查批判有些过头。通知书上简简单单一行字:不符合录取条件,不予录取。‚文革‛结束后,处理我的‚黑材料‛,里面居然有当年的‚录取卡片‛:总分432。当时考语、数、政、理、化五科,满分500;外语是参考成绩,不计入总分。我那分,按现在的分数折合,应该是648分。‚通知书‛上也的确清晰地写着:‚第一志愿录取院校‛清华大学,‚录取专业‛建筑系;只是‚政治审查‛栏里被重重打了一个黑叉。值得一说的是,当年我数、理、化成绩还行,化学97.5分,传说进了北京前十;最低分是语文,64分。现在想一定是‚作文‛被打入了‚另册‛。那一年作文题目是‚大跃进中的新事物‛。我写的是一篇带有几分滑稽色彩的微型小说,大意是:壁画上一只倭瓜大得压倒了马,于是成立了一个‚强壮马匹科技攻关小组‛。可能这作文被认为大逆不道了。
第二次,是1963年,我十九岁。考场在北京师范大学。那时我已在农场,和遇罗克、叶式生几个一起,历艰难险阻,以坚毅不挠之精神,争取到了参考机会,身份是社会青年。这次报考的是文科,第一志愿是北师大中文系。作文题目‚二选一‛:‚雨后‛和‚说不怕鬼‛。我写的是‚雨后‛。这次我可没有离经叛道,农场生活正好为‚雨后‛提供了新鲜素材。还记得作文中这样描写了春雨后的麦田:这是庄严的春的典礼,麦田列成方阵,闪着日光,直插向那望不见的远方。成绩多少不知道,通知书上还是简简单单一行字:不符合录取条件,不予录取。
第三次,是1981年,我三十八岁。考场在首都师范大学,这次参加的是‚中文系‛夜大学入学考试,考生逾千。那时我刚由‚现行反革命‛得到平反不久,兜里插着一支笔进了考场。结果语文居然考了全场最高分:86.5分。我到了那样一把年纪,又经历了几百上千份‚思想汇报‛、‚认罪书‛的锤炼,作文自然是当仁不让。作文题目是‚回顾与展望‛。记得作文中还写了一首小诗:歧路无愁自有情,断碑湖外月和星。壮别莫笑沙洲冷,素笺敢挟渤海风。估计阅卷老师对这诗有几分欣赏,作文给了满分。
从此,我当上了语文教师。
看来,高考作文成绩,真与阅历、感悟有关。
(北京 王大绩)
1977年
有感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三十载春秋,弹指一挥间。1977年,我在冰天雪地的北大荒参加了改变命运的‚文革‛后首次全国统一高考。记得当年的作文题是《当我唱起东方红的时候》,我好像是杜撰了一个挺感人的故事,含蓄地表达了渴望走向美好生活的心声。100分的语文,我得了92分;但考得最好的还是数学,100分的卷子,我考了97分,总成绩大概是三师第3名。惜乎我父母‚文革‛中的种种罪名当时尚无结论,政审结果我只勉强够上所报考大学的界限,希望由北大荒走向‚北大‛的愿望还是成了泡影。
今天我的诸位同仁在这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里在‚北大‛评阅关乎10余万莘莘学子命运的作文试卷,沧海桑田之情,使命光荣之感不禁油然而生啊!
(海淀教师进修学校 董晓平)
1977年
我与《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今天许多人听来,觉得是个很可笑的作文题目;可我不觉得可笑,甚至在心底还充满着对这个题目的感激,因为三十年前,是它改变了我的命运,使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5 从一个‚广阔天地炼红心‛的知青,变成了北师大77级的一名学生。
突然想起问自己:三十年前的那个盛夏我在哪里?想来应该是在‚夏战三伏‛的大田里。那一年对我来说,真是不折不扣的‚战斗‛的一年。春天挠秧,盛夏割麦,秋日耕地,隆冬喂猪。当年,我正是以日历末页引起回忆开头,以季节为线索,概写了自己‚战斗的一年‛。这么多年来,写过的许多文字早已忘记,但那一篇没人指导、没有复习、全靠当场‚灵机一动‛的高考作文,不仅至今犹记,而且仍然感觉良好。我并不知道自己详细的高考成绩,但我认定一定是那篇作文得了高分救了我,因为我在‚读书无用‛的年代里长大,其他知识性题目不可能有太好的成绩。
那时的我虽然还在写诗的年龄,但耳闻目睹的都是穷追猛打、高歌猛进,哪里懂得细雨湿衣、闲花落地?是《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把我送进了中文系的教室,听韩兆琦讲先生史记、听杨敏如先生讲宋词、听陈敦先生讲文艺复兴,我才知道了文字中还有那样浩瀚奇妙的缤纷世界,才知道了人的心灵原来可以那样柔软而多情。
或许是中国的国情所致,我们许多大考的作文题目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烙印。没有人的生活可以离开社会。作文正是通过书写自己而书写着生活。
略去年华逝水的感伤,回忆三十年前自己的考场作文,似对‚作文指导‛略有所悟。对我这个已经习惯了追求‚意义‛的人,这也许就是回忆的意义吧。
(西城教育研修学院 边 境)
1977年
政策是生命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的一句语录。今天,恐怕只有我们这些毛泽东的崇拜者还记得这句话了。但岁月的流逝仍抹不去它真理的光辉。
想当年,正是一句‚要注意招收六六、六七届高中毕业生‛的倾斜政策,才使我们有了死灰复燃——上大学的机会。正是恢复高考的英明决策,才把我从京西煤矿的千米井下‚挖‛到了神圣殿堂的课桌前。
……
20年,弹指一挥间。2001年,国家好事连连,喜事连连。我也如是。写论文,区、市均获一等奖;奖励一级工资;还被宣武区教委评为第二届学科带头人。其实,第一届我就失之交臂,但那一届搞的是‚暗箱操作‛,我连信儿都不知道,成了局外人——又是‚政策‛。
77、78级,就要退出历史舞台了。蓦然回首,越发坚信毛主席的话是至理名言。社会中的人,特别是像我这样普普通通的人,个人努力往往是第二位的,决定你命运的常常是政策。
(2002年2月10日星期日)
(摘自我的特别征文《二十年再回首》——《政策是生命》)
[附]:特别征文《二十年再回首》
二十年前这个时候,恢复高考后第一届大学生神情激动地离开校门,开始与国家命运息息相关的人生之旅。77级、78级大学生成为历史大拐弯的见证人,也成为社会走向进步的参与者、实践者。我们为此举办一次特别征文活动,请77级、78级大学生讲述当年经历以及二十年之间的感慨,也请社会各界人士对77级、78级大学生品头论足。征文以千字为宜,突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北京青年报》2002年1月9日第27版。)
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在祝福之余,又有一丝羡慕、一丝酸楚。因为,这让我想起了34年前。也是同学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6 们这个年龄,当我从清华预科班毕业的时候,我多想正式登上清华大学的神圣殿堂啊。然而,咫尺之间,我却不能。因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早已刮得昏天黑地,我只好珍藏起心爱的课本。
也许有同学要问,课本还要藏吗?这大家就不知道了。那是个知识越多越反动的乾坤颠倒的年月。私藏课本,那要是被好事者查出来,就有被扣上种种帽子,比如,走白专道路、复辟回潮、做修正主义的苗子而遭批判的危险。可是我太爱自己的课本了,就全然不顾,把它们珍藏起来,珍藏着、珍藏着,一直珍藏到了今天。请看这本,立体几何讲义,预科班教师集体编写。当年包的书皮早已残破,纸也变得又黑又黄,可扉页上的座右铭仍清晰可见,就是‚发奋图强,为祖国争光‛。请看这本,РУСКИЙ ЯЗЫК, 俄语课本。书皮上有我的学号,‚预65207‛,就是预科65级2班7号;下面是‚清华大学外语教研组编印‛。这里面有保尔〃克察金那段关于人生的著名格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танпе дасалпе эда зыийой. поа дажца пдйк сат в чемавеге йрсазыч еж……)
感谢高三年级组给了我这个机会,使我能在到十五中19年后第一次向同学们展示我这有文物价值的课本。可是在当年,我只能珍藏起心爱的课本,扛起沉重的锄头和风镐,到农村到煤矿,去劳动改造去脱胎换骨。在远离课本的日子里,大学的梦,月月年年年年月月都在做。几番风雨、几番波折、历尽坎坷、历尽蹉跎,在漫长的36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终于盼来了恢复高考的1977年。这一年我幸运地成了全国27万精英中的一个,当年的招收人数与报名人数之比是空前绝后的1:20。我刚才讲的这些,并不是我个人的悲喜剧,因为,据《中国教育年鉴》统计,文革十年,全国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总数达1623万;这1623万是个什么概念呢?那就是接近澳大利亚的人口。这里面,也许就有你们的爸爸妈妈、伯伯婶婶、叔叔阿姨,而这些人,最后圆了大学梦的只是凤毛麟角。
正是青春年少的大好年华,被迫辍学整整十年,人生又能有几个这样的十年?同学们,你能想象这是怎样痛苦的一件事吗?你能理解连续学习并能到大学深造是多么的幸福一件事吗!…… (2001年6月18日)
(摘自我在十五中学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十五中学 王霈霖)
1977年
感谢高考
1977年我报名参加了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心中忐忑不安。因为其时我刚由插队六年的内蒙古调到北京20中任教,我和我的学生坐在同一个考场里。
记得考场是在北京地质学院附中,天气不太冷,考前在楼道里和另一位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在20中任教的老师聊天,估算25比1的录取比例,这个坐满50人的考场里只有两名幸运者。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7 ‚可能就是咱们两个人吧!‛
我们互相鼓励,一定要好好发挥,不要落在自己学生的后面。尽管当时插队不算工龄,上大学意味着没有工资收入。只要能受到高等教育,则是我义无反顾的追求。
果然,这个考场只有我们两个人被录取。考试题目不难,我的考分很高,只是当时根本不会填报志愿,将不收大龄考生的外国语学院的阿拉伯语专业放在第一志愿(我上中学时学的是阿拉伯语),将北京大学考古专业放在第二志愿。结果所有志愿学校都落选,最后被‚分配‛到了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分院中文系学习。1978年4月中旬,我走进大学。半个月后,是我30岁生日。
另一位老师后来考取了人民大学人口学的专业,成为我国第一位研究人口学的硕士生。可惜他罹患癌症,不到40岁就去世了。
回想往事,历历在目。是高考给了我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感谢高考!
(清华附中 杨建宇)
1978年
当年,我和学生一同走进考场
1978年,我正在云南边境线上的农场中学教高中毕业班。恢复高考的消息也传到了边疆地区,老师、学生得知后倍受鼓舞,从师生兴奋的眼神流露出对前途的憧憬,对未来的希望。
半年多,我和学生一起挑灯夜读,度过了许多不眠之倣,终于迎来了高考的日子。记得高考那年,我以考生领队和考生的双重身份来到了县城,先把学生送进考场,安顿好后,我才走进考场。
1978年的高考,是恢复高考后首次准备最充分也最正规的考试,并由此形成了直到今天乃沿用的考试、录取模式——全国统一命题,全国同一时间考试,不受年龄、出身的限制,严格按分录取。从此,‚公平、公正‛的原则一直奉行到今天。
当年,我以云南省文科第四名的成绩被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录取。入学后得知,由于‚教师限报师范院校‛的政策,北师大中文系七八级集中了各省的前几名乃至全国的前几名,年龄上至三十多,下至十七八,同处一个年级,也别有情趣。我的几个学生也考上了大学,从此,他们走出了大山,走进了内地,成就了一番事业。我在毕业后作为留校的名额到附中工作,一干就是近三十年。
人们常说,高考可以改变人的命运,这话不假,尤其适合那些处境艰难的人。设想一下,如果没有高考,身处边疆的知青怎么能来到首都上学,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的孩子怎么能走进城市。因此,迄今为止高考仍然是最公平,最公正的选拔人才制度,是最得人心的制度。
谨以此文纪念恢复高考三十周年。
(师大附中 张建华)
1980年
祸兮?福兮?
每年参加高考阅卷,总会想起20多年前的高考往事。
我参加过两次高考,它不仅带给我大落大起的悲喜两种人生体验,它也最终改变了我的命运。
1980年,我作为一名理科考生,参加了全国高考。一向心理素质不佳的我,在考场上蒙了。考数学时,有一道题我不会做,我一下就慌了,立刻全线崩溃,无法进行正常思维了。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8 然而越着急越失态,终于稀里哗啦败下阵来。高考分数出来了,我的数学28分。对于我的这种‚意外‛,我的数学老师无法相信。他说:‚你去查卷子吧,肯定有问题。你的分数倒过来(82)都不算多,你高中两年(那时的高中是两年制)不上也不至于考这么点儿分。‛是啊,我是数学老师的得意门生,被同学们誉为‚化学脑子‛,数学绝对是我的强项,我的第一志愿报的可是数学系。然而我知道我的分数绝对没有问题,因为大部分的题目我都没有做。我失败在我的心理素质上。我太想出色地发挥我的强项了,然而事情常常就是这样事与愿违。我终于差3分而落选。
看着我的同学一个个接到录取通知书,前往北大、清华报到,我内心的失落与痛苦别提有多沉重了。如果我的数学正常发挥的话,我应该能和他们一样考取我报考的第一志愿北师大。然而留给我的是遗憾和懊悔。
幸好我的失误到了一落千丈的地步,使得我不得不复读,再重新备考。
这时,我的语文老师出现了,他劝我改考文科。我无论如何转不过这个弯子。在我的观念里,只有学不好理科的同学才会学文科。我,一个理科高才生,怎么可以沦落到与他们为伍的地步呢?我尽管失败了,但我不是输在实力上。然而,我的老师很坚决,似乎不达目的誓不罢休,他认为我的性格和潜质适合学中文……我终于被他的诚恳打动了。于是我做了决定人生方向的重大抉择。
笼罩在失败的阴影里,背负着强烈自卑的精神重负,我开始了新的拼搏,我必须奋起直追,补历史、地理等新课。我木然的脸上几乎看不到表情,更不要说笑脸了。就这样,终于又走上了考场。有前次失败的心理作怪,数学我还是没有发挥正常,但这一次我没有大失误,只有一点小遗憾,我的数学考了88分(100分满分)。我终于可以会心地笑了,可以高傲地证明自己了。我被北师大中文系录取。从此我的命运发生了改变,我毕业后留校,成为了大学教师,成为了北京的一员。
祸兮,福之所倚!如果那时我侥幸多考了3分,尽管我能上了大学,但究竟是福还是祸?和我同年参加高考的同学他们虽然考取了,然而他们没能走出娘子关。我虽然落选,但祸中倚福,鲤鱼跃龙门,人生命运发生了改变。是啊,在人生的福祸面前,多一份达观,多一份超然,人生就美好得多。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张燕玲)
1981年
我在1981年这战斗的一年里,不断思考着‚速度问题是一个重要问题‛,在老师的指导下一遍一遍地修改着《陈依玲的故事》和《画蛋》读后感。这就是那时的模拟考吧!因而在写‚读《毁树容易种树难》‛时似乎没有费多大气力,虽然现在已记不清写了什么,得了多少分。
没有人要求上晚自习,几个要好的姐妹自发留在教室,一直学到八点多钟。晚饭后,从内务部街东口向南,在不远的小副食店里买回一块块麻将牌大小的咖啡糖,回来后用开水一冲,四散的咖啡香立刻变成了提神醒脑的良药。这就是那时的塞鲨力或脑白金吧! 因而现在每感困倦总要冲上一杯咖啡,虽然已感觉不到那神往的气息。
记不得做过多少题,记不得背过多少概念与定理,记不得为了保护视力扎了多少根针灸,记不得多少次同学间你帮我讲解、我帮你背诵……只记得闯过了11:1的选拔,只记得以后四年的非同寻常的大学生活。那‚战斗的一年‛带给人更多的,是自信和勇敢,是淡定和从容。
(回民学校 刘 冰)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9 1983年
温酒一杯话高考
周老师说今年乃恢复高考30周年,命我写一篇回忆自己高考的文字。我怎能放弃这个自我吹嘘的机会呀,于是温上一盏残酒,曝光一点俺当年高考的花絮吧。
我高考那年,是1983年。从1977年算,恰是第7年。7是我最喜欢的吉利数字,逢7必胜。本来以前高中皆为两年制,我应当1982年高考的。可偏偏从我们这届开始,高中改为三年制,所以我等于白玩了一年。假如让我82年高考,我真有可能考成黑龙江文科状元的。当然83年也有可能,因为每次模拟考试,我都是全省第一。不过第一多了,就麻木了,没劲了。最后那个学期,没什么可学的,除了写诗填词猜谜语读鲁迅,就是给其他同学的复习捣乱,比如突然问周围的女生:‚蒙古人民共和国的那条河,是叫色楞格河还是叫色格楞河?‛本来人家背得清清楚楚的,让我这么一搅和,一辈子都迷迷糊糊了。那时唯一能够刺激我的,就是听说北大有个什么‚未名湖诗歌朗诵会‛,我就想象着,啊!在那烟波浩淼的未名湖上,我们北大中文系的800童男800童女,扬帆破浪,纵情吟咏……知道我后来为什么经常挤兑北大几句吗?就因为北大的实情破坏了俺的大好梦幻,北大对全国人民隐瞒了一个重要事实:那个勾引了无数少男少女的什么‚未名湖‛,其实就是一个运动场那么大的小水泡子。
我在无聊中盼望着高考早点到来,因为越往后拖,别人的复习时间就越长。而我和周围几个好哥们儿,根本不用再复习了。随便问我一个教科书上用最小号字体印在犄角旮旯的问题,我马上就会告诉你是在多少页印到哪个字换的行。看着其他同学日夜复习,感觉上似乎是让我睡大觉,干等着别人追上来。不要说我,我们哈三中差不多所有同学都盼着赶快高考,因为多拖一天,其他学校的考生就多了一分机会。至于北大,对我来说,就好比囊中之物,所谓高考,也就是相当于去填几张入学登记表。把牛再吹大一点,高考那天的心情,完全可以用《单刀会》里的一段唱词来形容:‚大江东去浪千叠, 趁西风驾着这小舟一叶。才离了九重龙凤阙, 早来探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烈, 大丈夫心烈,我觑着那单刀会,似赛村社。‛
所以,我很多年一直看不起高考那天被家长亲友前呼后拥送到考场的娃儿们。那场面如同‚妻子耶娘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干嘛呀,上刑场哪?考不起回家抱孩子去。现在我自己有孩子了,能够理解家长的那份拳拳之心了,但从我自身来讲,我还是愿意一个人单刀赴会,把高考当成去唱三天的社戏。
以前的高考是在7月份,虽然贼热贼热的,但万千学子在酷暑中憋出了漫天的杀气,考得痛快淋漓。现在图凉快,6月份高考,虽然也满街都是警察老师和家长,但气氛颇有点像孩子们集体出水痘,一片紧张和悲悯。而我们高考那时节,正值阴历六月,放眼往大街上一望,真是‚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整个城市弥漫着一股浩浩威严和勃勃英气,仿佛林彪陈毅刘伯承提百万雄师屯于长江北岸,只待毛泽东一声‚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就千帆竞发,投鞭断流。参加这样的高考,不是人生一大乐事吗?
高考那天早上,母亲把一个奶油面包和两根哈尔滨红肠送到我的房间。我说:‚干啥呀?不用。又不是去野游,吃个馒头蒜茄子就行了。‛母亲不懂我‚灭此朝食‛的幽默,她说你不是喜欢吃红肠么?我特意买的,吃吧,今天家里啥也不用你干,我们同事说你今天考大学,需要集中精力。我心中感激,但不愿意流露,狼吞虎咽之后,便下楼挤上电车,眨眼来到哈尔滨17中考场。
进门找到座位,顿时发现问题。我们哈三中编考号的时候,把我编在头一个。可人家教委分配考场的时候,是逆着考号排的。所以把哈三中的考生排完了,单单剩下我一个。于是,我就被安排在另外一个学校的考生群中,第一排第一座。恕我不能公布该校的名字,因为我怕当年跟我一个屋里考试的那些哥们知道后,来砸我家的玻璃。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0 本来怀着‚填表进北大‛的平常心来高考的,突然发现满屋的考生都不认识,贫僧顿时心生歹念:我不但要自己考上北大,我还要为我们三中的兄弟姐妹多干掉几十个对手!一定要考得他们魂飞魄散,让他们每人每科少得10分!
临考前,我们班主任、年级组长、教导主任、校长都三令五申:不论多么有把握,谁也不许提前交卷,一人交卷,满屋皆乱。一定要反复检查验算,这不是为了你个人多得一分两分,而是为了我们哈三中的集体荣誉,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秒钟。可是他们没有估计到,偏偏是我,单枪匹马,坐在竞争对手的营垒中啊。我想起一句古训: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同样是为了三中的荣誉,我今天要临机独断,就是要提前交卷,我要交死你们!——其实我当时这样想,恐怕是给自己的行为找个冠冕堂皇的借口。真实的心理是,我从来都是提前交卷的,别人做三个小时的题,我一个半小时就做完了,为了那一分两分枯坐一个多小时,实在难受。这是老天爷给俺一个善始善终保持提前交卷光荣传统的机会,晚节不能毁,天命不可违啊。
于是,我就跟和尚进了女儿国似的,格外兴奋。铃声一响就唰唰唰唰,那笔下写的不是字,那一笔一画都是分啊。那年的作文是看图说话,一大一小。我写的叫《贵在坚持》,后来看见被收在一本什么《高考作文选》里边了,我也没有底稿,无法索要版权。作文写完,才两个小时,细心检查两遍,改动了两处选项——后来知道一处改对了,一处改错了,总分跟没改一样。监考的两个老师从开考20分钟就盯上了我,不断交头接耳,对我指指点点,这更刺激起我的狂妄。离终场还有半个多小时,我左手提起试卷,右手以轮指在上面一弹,起身交卷。前面的监考老师大惊失色,后面的那位也赶上前来,只管看我。其他考生都抬起了头,满面错愕。我啪啪啪收拾好东西,走到门口,微微一鞠躬,轻轻说声:‚谢谢老师,下午见。‛我知道声音越轻,举止越沉稳,在其他考生心中引起的就越是惊雷。一句‚下午见‛,不是给老师听的,而是给满屋的对手们一个煎熬的悬念。
走出大楼,又是一片骚动。班主任老魁奔过来,敢怒不敢言地说:‚你、你怎么回事儿呀?‛我高声说:‚太简单了,没咱们三中的练习一半难呢!‛然后悄悄跟老魁说了实情。老魁说:‚不行,你少给我扯淡。你这么早交卷,我心脏受不了。当初你们闹文科班,我是支持你们的。今年三中文科,指着你们出彩儿呢,你要是带头考砸了,你让我喝西北风去啊?‛我说:‚没事儿,我平时都是提前交,哪回不都第一吗?‛这时许多家长上来打听,老魁就推我赶紧回家吃饭去了。
后面的5科,我都是提前20多分钟交的卷。全部6科,我一共提前了大约150分钟,相当于1科的考试时间。第二天上午考到第3科的时候,屋里的气氛就开始躁动混乱了。我偶尔回头看看他们,发现不少人正在看我,他们的坐姿也开始千姿百态了。而监考老师不断来看我答题,其他屋子的监考老师也轮番来看。有的还拿起我的准考证看我的名字和照片,好像要相女婿似的。这对我多少产生了一些干扰,使我后面几科出现了低级失误,政治卷居然少答了一个价值6分的‚第二问‛。这也完全活该,谁让我闲得‚五鸡六兽‛的憋着干坏事儿呢,应该说是自作自受吧。
到第三天,同屋考生的心理完全被我摧垮,一个个神情沮丧,不断看表。乱翻卷子的声音夹杂着轻微的叹息,此起彼伏。一到终场前半个小时,就都抬头准备看我交卷。最后一科,我交卷时,有几个同屋实在忍不住了,也拥到前边来交了卷,然后随着我向监考老师胡乱道了谢,一起走出大楼。这时外面的许多家长都知道了我的名字,纷纷叫着:‚孔庆东出来了,那个孔庆东出来了。‛我心想,我也没坐监狱,什么叫‚出来了‛?多不吉利呀。这一年的高考,我们文科班硕果累累,不但给老魁争了光,而且一举扭转了哈三中重理轻文的极左路线,使哈三中文理均衡,两翼齐飞,牢牢确立了在黑龙江的王者地位。
高考一落幕,我马上通过父亲的关系,到一个建筑工地当了20天的工人。因为我知道,暑假以后,我就是北大的人了。我到农村下过地,到部队打过枪,到工厂玩过机器,但还没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1 有干过最重的建筑活,我一辈子只有这几十天的机会了。于是,我天天抗着一百斤的水泥上八楼,提着两大桶冒着蓝烟的滚沸的沥青在脚手架上闪展腾挪,那些故事都留到以后再讲。分数出来了,我差7分没有成为本省状元,但北大已经攥在手心里了。因为我早在春天就放出风去:我要报考北大中文系的文学专业。该专业在黑龙江只招2人,这样就不战而吓退了许多高手。现在虽然不是状元,但获得状元的6中张宏,报考的是北大经济系。所以,‚未名湖诗歌朗诵会‛的画卷,又在我沥青的蓝烟中展开了。
如今的高考,成了一个全民性的沉重的话题,我也是这份沉重的参与者和反抗者之一。当我不无戏谑地回忆起自己的少年豪勇和狂妄,回忆起那个刚健清新的岁月,回忆起我的同窗和‚对手‛,我的心中漾满了松花江的波涛和未名湖的涟漪。我愿意把我心中那份刚健清新的波涛和涟漪,传递给年复一年的考生、家长、老师,传递给所有为中国的高考改革呐喊和叹息的高考人。
祝各位阅卷老师清凉、愉快!咱们争取明年欢聚一堂!
2007.6.13 东京三鹰台
写于东京大学任教旅途中
(北京大学 孔庆东)
1987年
如果没有高考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还在那片白山黑水的土地,不会来到这里,来到‚心脏‛的所在; 如果没有高考,我应该还在那里继续着我的生活,和那里的人们一样,耕种收割,不会来到这里,还学习了中文;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也能凭着多识的几个字,做个小学教员,教教农场的孩子们识字、说话,不会来到这里,带着十七八岁的孩子们搏击高考;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也会有不错的归宿,比如嫁到连长家做儿媳妇,住明窗亮瓦的大房,不会蜗居这里,一个车水马龙中的居所;
如果没有高考,我可能每天都在享受着蓝天白云、奢侈的清风,不会奔波在这里,饱吸着街市的赐予——尾气和可吸入颗粒物;
如果没有高考,我或许会依循自然的节拍,日出作日落息,不会追随时间的快车,步履匆匆又匆匆。
可是二十年前——1987年的7月7日,我恰巧参加了高考,于是一切从此改变……
注:作者系1987年参加高考,从黑龙江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1991年毕业至北京人
大附中工作,现居中关村一带。
(人大附中 王 艳)
1987年
已近不惑的我似乎对岁月的流逝已很不敏感,今日同仁提起,才猛然发现:07年对于我真应该是值得纪念的。87年准备高考,97年准备考研,如今07年率领弟子迎战高考。考试对于个中人来讲,真的是挑战,又是机遇。
随手写下几句,只为纪念:
当年偏逞少年狂,随众强,入殿堂,风华韶光,人生更明朗。沉吟浓郁咀华章,品佳句,咏豪腔。 今朝桃李始开张,才饱腹,智满囊。咫尺明朝溢彩更流芳,不负艰蹇八百里,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2 创伟业,为四方。
学生的成长,师者倍感欣慰。07届是我到八中后的第四届学生,也因这个特殊的年份显得特殊了,我用本班学生的名字写了一首七律,同样只为纪念:
煦阳彤云荃菲芳,海晓焦雷鹰鸟翔。
熙弦懿曲觅爽玥,姝蕾侯门思乐乡。
辰宇迅飞三载过,睿勇愔实一世扬。
迪心钊品维师训,德昂行范再远航。
(北京8中 葛小峰)
1989年
我的高考
我是1989年参加高考的。那年发生了动乱,大学又减招;而我呢,高中三年中一半都在参加北京中学生通讯社的活动,直到高三才收心。
89年给我的印象是慌乱和担忧,怕社会动乱下去,怕自己考不上大学。于是阴差阳错我上了本不想上的北京师范学院,学了本不想学的中文。
现在回想高考,实在应该感谢它。是它让我明白人要对自己负责,努力了才有收获,分数面前是人人平等的。你没有好家境,你只有好分数。我当年不是一个学习很好的学生,而责任只能由我自己负。因为高考不相信眼泪,高考也不听人抱怨,高考只相信人的努力。
现在我辅导高考,我更加明白:高考不是某个人对学生的要求,而是社会对学生的要求,与其抱怨高考的严酷,不如勇敢地面对它,即使高考失败,也是人生财富。
高考30年,社会在成熟,我也在成熟,祝我的学生在高考磨炼下也成熟。
(师大二附中 何 杰)
1991年
活到三十多岁,琢磨出一个‚真理‛:自认为这个东西板上钉钉是你的,到时候准没戏;而很多事,在我看绝无可能,一觉醒来,竟成了。忝为人师,对本人来说,便属后者。
我是1991年考的大学。
那年,班主任老任为了让我省点儿气力,给我一个保送名额,说当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如何好。开始,我是不为所动的,因为当时我正经历着一场不大不小、不重不轻的恋情。她说她不能眼看着我沦为一个中学教师,你得干大事儿。于是我拒绝了老任的好意,满心想干大事儿。老任就把保送名额给了我们班一个姓段的女生。
后来,在报志愿这件事上还是出了岔子。文科生的路不多,我报来报去也没把志愿填满。还是老任,乐呵呵地指着一条信息和一档空白说,填吧填吧,不报白不报,空着也是空着。我一看,就是那个被我还回去的师范院校。90年代初,像我们这些不够优秀的学生是没有太多选择余地的,尽管怀揣着干大事儿的梦想,我还是上了老任的当,将那个志愿填在最后。不几天,也就忘了。别人问报哪儿了。——政法大学!(在一部香港电视剧里看到过戴假发穿黑袍的律师很神气,觉得那该是干大事儿的。)
为了考政法大学,当律师。我改变了自己的生活习性,每天从学校里回来先睡一大觉,午夜时分醒来,背唐宋元明清热带雨林热带暖湿和民主法制经济建设,一直到天光大亮,很有股子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劲头。每个凌晨三点时分,我坐在窗外的平台上,听李宗盛那首《和自己赛跑的人》,梦想着我的大事儿。在无数个漆黑的午夜,我爬上窗台,好像站在全世界的屋顶上,望着远处的点点灯火,也动过解放全人类的念头——作为学习不好的学生,过去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3 我认为世界是他们的,黑夜让我觉得这世界是他们的也是我的而且主要是我的。
几十天很快过去了。发榜那天,我挺沮丧,数学、英语均不及格,语文考了个全校第一名,但总分还是不够本科的线。这回假发套黑袍子彻底没戏了,只好等着专科的一个小文秘。几天后,老任突然跑到我家,拿着一张录取通知书,竟是那个当初被我退回去的师范院校。原来,很多中学语文老师下海的下海、跳糟的跳糟,都跑掉了,国家急需填补空白的人,看我的语文成绩比他们录取的学生都高,遂降格以求。老任极力怂恿我去当中学语文老师。当我走进北京师范学院分院91级教室的时候,我的同桌竟然是那个姓段的女同学。
保送你不来,转了一圈还是来了。她说。
我只好说,高考是一种体验,关键是过程,保送太苍白。(别看这几句话,关键时刻不一定谁都能想得起来。凭这几句话,段姓女生在相当长的历史岁月中对我很崇拜。)
后来的事也很自然。初恋结束了,大事儿干不来的我扎进了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书堆中,以一种抗拒世俗的变态心理度过了4年的大学时光。当然,4年中,我也没有再恋爱,在我看来,女孩子都喜欢做大事的人,没人会青睐中学男老师。(我现在的夫人当初誓死不嫁中学教师,是我改变了她审美还是她瞎了眼,到现在我也弄不明白。)
回首十六年前的往事,我是想说:像我这样混迹于中学语文教师圈子里的人,并不是学生时代的一流人物。看到老孔(庆东)写自己当年的文章,我充满了羡慕,他的数学居然能考那么高的分!
我还想说,如果中学语文老师都具有老孔、吴晓东、常森(这些先生均是我近年来接触过的北大青年学者,有的是识人,有的是通过书)等人的学识,当然,还有我们都很佩服的老陈(跃红教授,他送我的书有相当一部分我看不懂),我们的中学语文教育得发达到什么程度啊。而现在,却要靠如我这般不很优秀的人在从事着这项伟大的工作。
所以,不努力怎么行?——趁现在还来得及。
当年入团入党的时候常说一句话,现在我将其稍作改写,聊表寸心吧:
‚有形的高考,一生一次;无形的高考,一生一世。‛真如此,先天不足的我,便不会虚度此生。
(宣武分院 周京昱)
1991年
今年,恢复高考已30年。30年来的历次高考,对于每一个考生而言,都有着特殊的人生的意义。在高考30年之际,当我再去回味1991年那场改变我的人生命运的考试,内心仍充满温暖、感动和震撼!那时高考录取率比较低,可以说是‚千军万马共挤独木桥‛。但那时,考上大学是改变自己的唯一出路,上大学就意味着成才、有出息、前途光明、找到工作,改善生活状况。很多同学都说‚考上大学就意味着捧上了铁饭碗‛。因此,大学在我眼中是那样神秘、那样神圣、高贵。无需父母老师提醒,我深深知道只能别无选择地去拼,我发誓要考上大学。那年我是我们大院里考上的第一个大学生,当时爸妈的单位都轰动了,全家人高兴得几夜没合眼。
(六十六中学 史 婷)
1992年
高考印象
1992年7月7日,我作为一名文科考生走进宣武区43中考点第16考场,参加备战已久的高考。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4 记得考试前夜特别闷热,因而有很多考生就更加难以入眠。零晨四点钟,刚刚有些微凉爽的风,对面楼六楼阳台上便有祖孙俩敲响了木琴。幽静而疲惫的清晨,那悠扬的琴声是那么刺耳,引来了以父亲为首的八位考生家长的抗议。琴声消失了,清晨宁静而又睡意朦胧……
虽然我制止父亲送我去考场,但我却永远记得那个清晨他的紧张与惦念。那是‚黑色七月‛里,最温暖的记忆之一。15年后,2007年6月7日,我作为一名送考老师,在宣武区育才考点,把最温暖和安慰人心和笑容,给我的即将走进考场的学生,更给那些可爱的家长们。
(华夏女中 殷兆颖)
1994年
中国的高考到现在一直承担着决定考生命运的任务,对于我,没有例外。1994年,我参加全国高考统一考试,那时候,时间是七月,那时候,考试要三天。结果是,我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于是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一名语文教师。2007年,我作为高三教师送考生走上考场,惊讶地发现好像什么都没有改变,尽管时间是六月,但是也可以用酷热来形容了;尽管警戒线外的家长一个也不认识,但那表情却又好似非常地熟悉。那么改变的是什么呢?回头看那一年,我是胆战心惊的考生,期待阅卷老师能够欣赏我的字体,欣赏我的文笔,高抬贵手;现在,我是小心翼翼的阅卷老师,我想告诉考生们:‚命运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里。‛
(北京市第66中学 刘 倩)
1995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变与不变的哲理在每年的高考中也有体现:变的是一茬一茬参加高考的学生,不变的是作为高校选拔新生手段的高考制度,还有考生参加高考那焦灼、兴奋等复杂的心情。
现在媒体在考试前后都要划出专版专栏作考生心理咨询。想想自己95年参加高考时,社会和个人的注意力还没有转移到心理此类的‚软性‛问题上。我是来自黄河岸边的山东人,黄河哺育了家乡,也阻碍了家乡。乡亲们关注的是高考改变命运的功能,认为这是大好机会,没有人思考为什么同样的高考分数,省会济南的考生能上北大,而我们却连北师大也都考不上,也就更没有人把注意力放在考生心理咨询上了。
幸运的是,一片感冒药和亡羊补牢的心理让自己以旺盛的精力、平和心态参加完考试,正常发挥水平,平安度过高考。
高考前一天感冒,晚上母亲让我吃了一片感冒药,借着药的催眠作用,很快安然入睡,此后的两天睡眠也很好。小小的感冒药,不仅驱散病症,还让我充分休息,得以斗志昂扬地参加每一场考试。而很多同学,都因紧张、兴奋等原因失眠继而精神不剂,体力不足,影响了正常发挥。
每科考完我都要翻书,找同学对答案,发现语文交卷前将两道对题改错,数学一道代数题计算错误。但考试的失误反而坚定了我要考好的决心:一两门考不好,还可以通过后面的科目补上。就这样凭着一股劲,稀里糊涂地考完了5门课程(我们那时高考科目为‚3+2‛),成绩出来,发现越后考的科目成绩越好,第一门考的语文,成绩最低。有意思的是,上大学时我选择了中文专业,最初的心理是,既然这门差,就在大学里补一补吧。
(北京教育考试院 陈志国)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5 1996年
从周老师通知我去北大阅高考卷那天起,我的心始终没有平静过,思绪时而回到十一年前,时而又盘旋在阅卷办公室内。
十一年前,我像现在的千千万万个考生一样,在家焦虑不安地等待着高考成绩,唯恐阅卷老师的一点疏忽而打破我的大学梦,又担忧因自己的一点失误葬送前程。十一年前,我的父母同天下所有考生的父母一样,比孩子更焦心地等待着高考成绩,唯恐孩子经不起名落孙山的打击,唯恐整个家庭面临希望支柱倾倒的危险……直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送到我家门口,送到父母手中时,全家始终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父母拥抱着我喜极而泣的情景仍珍藏我的脑海深处!
而今,我已从鲁西南一个普通的村庄走进了首都北京,又从我的工作单位走进了神圣的高考阅卷现场。尽管我已身为人师,尽管这些考卷不会影响我的前途和命运,但依然像以前那样被焦虑和担忧困扰着。往昔轻如鸿毛的笔此刻却有千钧重,往昔一挥而就的简单数字却难以卸出。缘何?唯恐因自己的一点点疏忽而误判了一分,唯恐因自己的一点点疏忽而耽误一个孩子的前程,打破整个家庭的大学梦。平时不起眼的一分两份困扰得我痛苦不已,多了一分,怕不公平,影响了其他的考生;少了一分,却又怕扼杀了与我有缘的这个孩子,更会让我寝食难安……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考生不再焦虑,阅卷老师不再痛苦,我们都以平常心对待高考。那时,我们才真正自由了,高考才真正归位了。
(北京市第43中学 王 娟)
1998年
在我的记忆中,高考意味着一个风清气爽,阳光灿烂的好日子。
已经记不清九八年的那个夏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情景,也记不清在这之前我是生活在愁云惨雾的焦虑中,还是在踌躇满志的期待里。
只记得7月7日那天,当我独自走进自己熟悉的校园,阵阵凉爽的夏日微风吹得我分外惬意。我极其平静地走进了考场,如往常一样,我连头也不抬,将语文考试进行到最后一秒。而当我站起身走出考场时,却发现自己的双腿竟然发软,几乎没有迈动的力气。天哪,我在心里惊呼,难道自以为坦然而自信的我也会紧张到腿软么?
时隔九年,当我在高考前的最后一次见面中,把这个细节讲给我的学生听时,他们轰的一声笑了,也许在那一刻他们找到了一种平衡吧:看,连我们老师也不过如此呢。
在考完第一场语文之后,我正焦急地搜索着每个我熟悉的面孔,一个男生首先冲到我面前,突然咧嘴一笑:‚张老师,我没腿软。‛看着他那灿烂的笑容,我也忍不住笑了。
这个夏天,青春依旧灿烂。
(育才学校 张 莹)
1998年
高考就像一首老歌唤起了我青春年少的记忆。忆起九年前的七月,颇有感触。那时既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视死如归‛精神,也有将士奔赴战场的勇力,更有少年舍我其谁的轻狂。
考试结束了。心情并没有像自己设想的那样,有一种49年的感觉,更多的是一种内心的从容与平静。也许作为一名中国高考生,更多的是享受这种充满激情的奋力一搏吧。
(北京市第62中学 梁霜霜)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6 2000年
同高考一路前行
1999年,第一次参加高考的我最终与自己的梦想失之交臂。2000年,当全国绝大多数的省份和直辖市还在沿用‚3+2‛的考试模式的时候,吉林省作为高考改革的试点省份和江苏等几个省试行“3+X”方案, 又称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也就是在那个世纪之末的2000年七月,我毅然地踏入高考的考场,开始了我人生中最为重要的一次拼搏。从‚3+2‛到 “3+X”,我所亲历的不仅仅是考试模式的变化,更是中国高考改革的巨大变化。
高考是个机遇,它改变了千千万万中国孩子的命运,也改变了我的命运。工作几年,可心中依然难舍高考情结。每逢高考时节,心里便似乎总有一种牵挂。牵挂那些复读的同学,牵挂读高三的弟弟,而现在成为老师的我牵挂的则是自己的学生。在未来的路途中,我还会和高考一路前行。
(北京市第63中学 汪家发)
2000年
据说,我们这代人有个特定的名词——八零后。
2000年,街头放着新生代歌手朴树抱吉它唱的《我去2000》。一切事物都随着一个新时代来临而蠢蠢欲动。是的,这一年无论被称作新时代的开始抑或是一个千年的结束,于我们而言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作为八十后的第一批小将,即将踏入高考考场的情形,在今天回忆起来,恍若昨天。
我们是特殊的一个群体,独生子女政策初进行时的产物,那一年高中学生数量还不是很多,又赶上大学扩招,按理说上大学对于我们这些重点学校的学生来说并非难事。然而,因为我们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因为‚上大学‛三个字在家人心中的地位,所以高考来临的那一瞬间,我提前感受到了黄健翔今天那句名言——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7月7号上午考语文,我的考试地点在和平门中学,因为事先被媒体反复炒作,又加上几天以来家里的严肃气氛,我有些紧张。早上起来的时候一再央求妈妈不要送我,我要和同学一起前往和中,这样,就当作一次普通的考试。妈妈同意了。
九点钟考试,7点半我们到达考点,楼门没开,但已经是人山人海。家长比学生多两倍,几乎是全家出动,老到白发苍苍,小到坐在自行车后架上。家长们显然没有送考经验,拉着孩子不停的嘱咐,我的同学在爸妈的庇护下都显得渺小极了,我不禁为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自由的在人群里穿来穿去。不一会,学校的楼门徐徐打开。保安和管理老师把住门口,我随着参加考试的同学往里走,家长们一律不许进,都被拦出铁门外,家长们有劲使不出,于是都大喊着自己孩子的名字,像口号一样的声音此起彼伏——别紧张!别马虎!好好检查!家家喊的都是这三条,没什么创新,似乎是谁喊的声音小谁家的孩子就得分底一样。学生们承载着家庭的重负,个个表情复杂,倒是没有哭的,但笑里都透着紧张。家长们越是呼得起劲,学生心里越是沉重,那场面在回忆中真像生离死别一般。旁观的人看不出门道,只有经历的人才感到其中的滋味。
我准备踏入和中楼门的一刹那,意外地听到后面有人大声地喊我名字,我回头去看,几乎吓了一跳,不知什么,妈妈、小姨、表妹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挤到送亲队伍最前端。我跑过去,我妈塞给我几粒人丹,说别紧张,快含上,周围阿姨都让孩子含了,嘱咐我别吐掉。又说她们实在不放心,所以跟过来再嘱咐嘱咐。我含着人丹,含糊其辞的答应着,转身跑进考场。
所以,高考在回忆中被我准确的概括了三个词:送亲队伍,仁丹味道、脑门冒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7 上个星期我送考,看着学生一个个地走进考场,瞬间曾经的感觉一下子又涌了出来。舌尖上又充满了仁丹的味道。最大的变化是感觉家长们冷静了许多,来一家人的少了,照相的多了;叮嘱的少了,祝福的多了,但考场气氛还是那么熟悉,一下子我仿佛又臵身其中——骄阳似火下,一张试卷定乾坤。
高考考了三天,妈妈们组成了家长团,屋里考试急火攻心,场外等待更是心急如焚。散场时更有趣,先出来的同学刚一露面就被围个水泄不通。妈妈总是先听别人的反应,然后等我出来时再问我。如果我说好,她就欢天喜地。遗憾的我一向比较保守,从第一门语文出来就感觉不好,挂着眼泪。我妈在这方面比我还实在,一点没有掩饰,的脸当时就拉了下来。幸好同学妈妈在场,中午就把我接走了。后来成绩出来时语文出奇的好,作文居然拿了满分。
三天都在这种森严的气氛中度过。答题时手脚出汗,只听见和中的大吊扇发出细小的嗡嗡声。最后一科考完时,大家痛快地把书扔在地上。八十后没有经验的妈妈们,从不在考场掩饰任何情绪,还有望子成龙凤的亲友团,都留在了黑色七月。然而这一切的一切又都在回忆中不约而同地被过滤掉了黑色而充满了趣味。
成绩出来以后报志愿,竟然比自己估的分数高了一百多分,超了重点线十多分,妈妈乐得合不拢嘴。那年是第一次后报志愿,这种大权我们一般都没份。我和班里同学商量要考到一块,但是后来都没如愿。但是有一件事却因为妈妈的强报志愿而变得很有纪念意义,当初陪我进考场的同学在新生入学那天再次相逢,于是顺利地通过‚转正‛,毕业后变成了丈夫。于是,高考在我的人生中又多了一层意义。
(育才学校 高 杨)
高考30年随想
谈到高考,人们总是心情复杂,众说纷纭。但是,在一点上人们却有着高度的共识,那就是:30年前恢复高考制度是经历文革苦难的中国拨乱反正的重大举措,是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发出的第一支响箭。从此,我们摆脱了社会动乱,步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
30年间,高考成了选拔人才最重要的方式,高考为我国持续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提供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如今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单位的各级骨干几乎都经历过高考的洗礼,高考对我国的社会发展可谓贡献良多,功不可没。
放眼未来,中国要实现走在世界前列的发展目标,要担负起世界性大国的重大责任,任重而道远。时代要求中国人必须做出制度创新,没有制度创新的理想只能是一种不切实际的幻想。高考制度也不能例外,我们应该以30年前毅然恢复高考制度的勇气和热情,更加理性地投入到今天高考制度的改革和创新中去,让我们的高考制度为下一个30年中国的持续腾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准备好一个更为坚实的基础。
(北京大学 宋绍年)
附:1977年高考优秀作文选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考场里,我拿起笔,望着《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的考题,胸中波涛翻滚……
一九七七年要过去了,仿佛今天我才感觉到是十二月份了。可不是吗?外面的雪花已经飘起来了,今年一月份也是雪花飘飘的时候,我在哪里呢?哦,是在车间,是在我们的锻工车间……
记得那是一天清晨,离上班还有半个多小时,我的心砰砰地跳起来,在宿舍里坐不住了,赶快往车间跑云。今天是全厂大会战的头一天,自从我参加工作以来,从没有这样热火朝天地干过。跑进车间的大门,我拍打着身上的雪花,忽然听见鼓风机呜呜作响。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8 ‚谁来得这么早呢?‛我边想也边往我们班组走。‚好家伙,你们都来了!‛
我一下发现几乎全组的同志都在,我简直算最后一个了。同志们早已把火炉里的料加好,工具早已备齐了。上班的钟声刚响过,我们班长一声号令:‚打倒‘四人帮’,生产要大上,咱们干哪!‛
顿时,汽锤怒吼,钢花四溅,车间里喧闹起来。我和班长轮流给锤上递料,五十多斤的汽车后半轴,今天在手里好象只有几斤。‚干哪!‛我给自己加油。一根,两根……我和班长奔忙在火炉与汽锤之间。十根……二十根。我头上冒着热气,胳膊也酸了,可是想起大会战——我们今天要夺取历史最高日产量:日产一百根‚半轴‛,我浑身又充满了力量。你看,锤上的同志们,掌钳的,扶胎的,挑料的,开锤的,配合默契。钢钳挥动,彩虹飞舞,好一幅壮丽的劳动场面。
一炉料干完了,汽锤喘着粗气停止了转动,同志们纷纷擦汗,在吹风机旁边休息,边议论:
‚这一炉料,可真够干的,二十五根,足有两千多斤!‛
‚要不是打倒‘四人帮’你早不干了!‛
‚那还用说,你忘了‘唯生产力论’的帽子……‛
‚哈哈哈!‛
班长的命令闯入笑语中:‚加料!‛
一下子,同志们叮叮当当地搬料,加料,一会儿,一炉料加完了。兰色的火舌,从焦炭底下,从钢料缝里蹿出来,舔着我翻料的手套。手套早破了,有的地方露出了油渍渍的手指头,要是从前,我早扔了,可现在一定不能……
一会儿,汽锤又叫起来,暗红色的半轴整整齐齐地堆了一大堆。等到再休息的时候,我去帮班长清炉,一千二百度的高温烤得他满头是汗,我过去换他。他笑了,把钢钎给我。我使劲捅着,渐渐地我觉得喉咙冒烟了,汗水流进我的眼睛里、嘴里,手套糊了,棉花烤得吱吱地响,工作裤也呼呼冒着白气。班长说:
‚小张,我换换你。‛
‚不!‛
我咬了咬牙,坚持下去。这时我想了许多许多:以前我总认为锻工苦,没出息,不好好干,看到社会上的小青年都不务正业,我更不想干了。自从打倒了‚四人帮‛,师傅们用了许多事例教育我,我才明白自己中了毒,今天是头一次会战,可决不能败下阵来。钢钎举不动了,班长又拿一根钢钎来帮我。我望了望班长瘦小的身体,反觉得他象一座高山一样矗立在我的眼前。因为以前班长带病工作,我骂过他傻,批评他是‚唯生产力论‛,可是我们班长一直耐心地帮助我认识,直到粉碎了‚四人帮‛,我才明白过来。班长还带着病呢,我咬咬牙,把班长推开,又捅了几下,炉子清完了。又是一炉料……又是一炉料……。
干完第五炉料的时候,我数了数汽车后半轴,‚一百零五根!‛
‚班长,超额了!‛
‚超额了!‛同志们欢呼起来,我也高兴得要命,眼圈都几乎有点潮湿了。因为我第一次觉得我们锻工是伟大的,因为我头一次感觉到,为社会主义创造财富是光荣的,而且也是头一次觉得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的任务是幸福的。
那天,班长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在生产记录本上写下了‚日产105根‛。
每当翻到这一页,我觉得很自豪,因为从那天起,我才觉得自己已经跨入了战斗的年代。真的,从那天起,每天我都在为发展祖国的汽车工作战斗着。
‚日产一百二十五根‛、‚日产一百五十根‛ ……生产记录日日新,我觉得自己的思想也日日红,有点象个工人阶级了,因为每个生产数字中,都有我的几滴汗。
……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19 下半年了,有一天,班长问我:‚你是高中毕业吗?‛
‚是。‛
班长笑了,他和我谈了一些生产上的事,最后讲:‚你看咱们锻工这样光苦干行吗?‛ 我明白了班长的意思,可是立即脸就红了。我是个有文化的工人,为什么不想一想搞技术革命呢?人家班长只有小学两年的文化程度,却想了这么许多道理。
从那天起,我就跟着班长用业余时间去搞点革新,改革一下胎具等等。时间长了我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不够用了。我就想:如果能让我再去上学多好呀!我一定努力学习,把我国落后的锻工艺加以彻底的改革,用自动化,程序控制来代替目前笨重的体力劳动,来改善工人同志们的劳动条件。
我开始自学金属学,自学高等数学,有时一道积分题使我好几夜睡不好觉。我常常怨恨自己笨,盼望着能在学校念书。有时看着报纸报道国内外的新技术,我更着急了,‚四人帮‛搞的那一套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破坏我国国民经济建设,也腐蚀了我们年青一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再不发展,可就要被人家‚开除球籍‛了。
不久,党中央发出了我国科学大会准备明年召开的通知。不久大学又招生了,还注明要注意招收一九六六届毕业生。那几天,我兴奋得睡不好觉,心里觉得华主席的话说到我们心坎里去了。我国的工业就是要发展,科技就是要发展,我们这届几届毕业生就是到了为祖国做出贡献的时候了。
厂里的同志们支持我上大学,让我去温书,不要上班了。可是,越是这样,我越是不能这样做。我离不开工厂,离不开那火热战斗的岗位。
白天,我和同志们战斗在熊熊的火炉旁,奋战在铿铿作响的汽锤边;夜晚,我独自在灯下复习功课。有时伏在桌上睡着了,梦见我和同志们设计的自动锻压机床在灵巧地操作,车间里阵阵凉爽的小风掀动着同志们的衣角。同志们在仪表边走着、看着。忽然,火红的锻件,又变成一台台小小的计算机,整整齐齐的地摆在产品库。我正奇怪,打铁怎么能打出计算机?突然觉得有人拍我,原来同宿舍的小刘走来,要我上床睡觉。
招生简章下来了,我和同学们一起商量好,就报工业大学自动控制系,毕业后我们还要回到我们的工厂,亲自参加我们厂的技术革命。
我想,我们这一批学生大学毕业后,一定会给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增加不少力量。今后,一批,二批,三批……更多的学生毕业后,我国的科学技术一定会飞跃发展的,离实现四个现代化那天一定不远了。
一九七七年要过去了,今天是十二月十一日,我坐在考场里,回忆着一年的峥嵘岁月,思绪万千。
这一年,华主席把我们一些年青人从修正主义边缘拉回,这一年,我开始真正为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一点贡献。也就在这一年我才算真正地走上了自己的工作岗位,这是战斗的一年。
(选自《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再没有比婴孩的第一声啼哭更能提醒你已然进入中年了。这是个女孩,皱着眉头哭着。大概她也像门口那个护士一样,不相信这背着书包,满脸胡茬的人就是她的爸爸吧。
常言说:人过三十不学艺。而我像故意和年龄作对一样,日夜埋头在作十几年前应做的事——投考普通大学。当然啦,鼓励支持,冷嘲热讽,各种反映都有,但最激励我干下去的却是这样一件小事。
柳枝吐新绿的时候,一些外国的技术人员和厂商要来修理一台进口的色谱仪。这台仪器已经好几年没有人动它,在角落里发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幽光。当它得以重见天日的时候,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0 们花了几个月的日日夜夜,都无法使它正常工作。由于在保修期,根据合同请原公司派人来修。
经这些外国人几天的检修,机器正常了。而我们既不知道它怎么坏的,也不知道它怎么好的。在和这些外国人的座谈会上,在他们友好的外表下面,在他们彼此会意的眼神里,我们感到了他们无法掩饰的轻视,好像针扎一样。回家的路上我和老陈,我们的技术员一句话也没说。只是分手的时候,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惭愧呀!‛我理解他的心情,作为祖国培养了这么多年的技术工作者,再没有比这更痛苦的了。在他的话里,不仅有内疚,更感到一种力量。从这以后,我们专业小组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个钻研学习的热潮。我们的口号是:向‚四人帮‛讨还时间,为祖国争光。而我更给自己立下一个目标,要在这一年里,拼命拿下本行的专业和外语。学习是困难的,各种线路图像蜘蛛网一样,而单词忘得比记得还快。在深夜,当我眼睛发疼,头脑快要胀裂的时候,我也常想,何必呢,快三十的人啦。但我一想到外国人眼睛里流露出的嘲笑,便感到有一股不可遏制的力量。用冷水冲冲头,继续看到天色微明。半年的时间,我虽然能捧着字典看说明书了,但无法懂得它的原理。有时我想,如果我能在学校里系统地学习一下多好啊!但马上打消了这个念头,那是有门路的人的地方,再说,谁要你这个老学生呢?!
所以,你是可以理解的,当我知道像我这样三十岁的人,也可以有一次最后的机会考大学时,是多么的振奋!我拿起学生时代的课本,好像见到了久违的朋友,当我用铅笔解题时,就好像以住老师站在背后盯着我,心里扑扑直跳。开始,我还不好意思把中学课本拿到单位去看,但我一想到那外国人的眼神,便一下子抛掉了全部包袱。年纪大,水平低,并没什么可耻,可耻的是关键时刻你拿不出东西来,丢祖国的脸。我很快瘦下去了。母亲,她是一个退休的教师,望着我沉陷的眼睛摇着头。但她总是在半夜给我端上一碗热鸡旦汤面,轻轻地说:‚别累坏了,哪能十年的功课,一下子……‛我感到她走了,却给我留下了难言的温暖和鼓励,她是支持我的,但心疼。
考试日期一天天近了。我的孩子也一天天快要出世了。如果不是别人在图书馆找到我,别说孩子出世,就是孩子她妈住院了我都不知道。当我冲进病房时差点把阻拦的护士撞个跟头。我站在这婴孩面前的那种惊喜和惶恐的心情是每一个第一次作父亲的人都可以理解的,但我站在孩子和疲惫的母亲面前的另一种心情却是别人没法体会的。在这一年里,我究竟干了什么呢?别说当个好丈夫,更不用说当个好爸爸了。我捏着自己油污的帽子,半天才说出一句:‚我应该干点什么呢?‛‚什么也不用你了,‛她吃力地张开苍白的嘴唇,‚你去温书吧。‛
当我回家摊开书本的时候,窗外正飘下最初的雪花。回想起这一年,我感到尽管在家庭里我是这么不称职,但我是和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着,坚实、有力。我想,亲人和这刚刚出世的姑娘会理解我的。不战斗,再年轻也已经衰老,战斗,再年老与会永葆青春。谁说人过三十天过午?我感到在自己身上正复苏着一股沉睡十年的新鲜旺盛的活力,我感到自己年轻了,朴实了,振奋了。这些单调的有时往往是枯燥的学习不正是向那些政治空谈家讨回青春的战斗吗?
(闫阳生 清华附中预652级毕业生)
(选自《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1
能追无尽景,始是登高人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总体评价
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领导小组 执笔人:周京昱
又是一年夏日到,又是一年高考时,又是一年命题景。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有其特殊的背景:第一,作为首批进入自主命题行列的地区,北京卷已经6年磨砺;第二,作为北京课程改革前夜的一声军号,北京卷命题已走在2010年“倒计时”的路上;第三,作为恢复高考30年时举行的一次国家级大考,北京卷必须承担继往开来的历史责任。
我们如何以更为成熟、练达的姿态展现在人们面前?我们如何以积极、审慎的态度来探测未来中学语文教学与评价的发展方向?我们又如何完成“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这一世代传承的历史使命?
命题者在考量考生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在接受全社会的考量?值得自豪的是,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向全社会递交了一份令人振奋、令人感动亦令人期待的答卷。
本文拟从两个方面浅谈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的重要价值和由此引发的一些期待或希求,以就教于命题组各位专家与广大语文教育界同仁。
守正出新,以人为本
——对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优秀品格的体认
北京卷语文命题已经6载。守正出新,是客观的需要,更是命题者主观的追求。 守正,体现在两个方面。
㈠严格遵循《考试说明》,保持命题的稳定性。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北京卷考试说明》)较之往年,在考试内容上主要有4点变化:
1.删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部分中“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和“句式的选用、仿用和变换”两项内容,将相关内容进行重新定位与归类;
2.调整“古代诗文阅读”部分中“翻译”和“断句”的次序,在文章内容理解方面兼顾特色与全面相结合的考查原则;
3.重新确定“现代文阅读”中部分考查内容的选文性质,以“论述类、实用类”取代“一般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在命题选材方面更为灵活、自由;
4.微调“写作”部分的高端要求,将“鼓励写‘有创意’的文章”作为命题和评阅的主导方向。
这4点变化在今年的北京卷语文试题中全部落实到位:从语言表达简明的角度考查了学生的概括能力(第23题);在原计划古文“翻译”和“断句”全面考查的思路中只选择了后者(第11题);引导考生对经营管理学方面的最新问题作出理解(第14—17题);旗帜鲜明地倡导考生对同一材料抒写个性化、有创意的认识和感悟(第25题)。
一句话,2007年的北京卷语文试题,对于全面复习、积极备考的广大师生来说,并无悬念。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2 ㈡坚决巩固已有成果,展现命题的先进性。
在6年自主命题的磨砺中,北京卷取得了许多可贵的经验和可喜的成绩。对于这些可以代表首善之区风格的命题妙笔,北京卷的命题者是珍视的,更是一如既往、坚持不懈的。
【例1——语文基础知识】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 .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 .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 .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答案]D
[评析]
近年来,对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走的是平实、有用的路子。在北京卷命题者看来,语基,不可不考,也不可滥考。以今年的汉字考查为例,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只考字形,未考字音,对于考生来讲,解决别字比解决误读更为迫切;“经.络”“祸福与.共”“一言既.出”均属常见、常用、常误用的汉字,尽管均为同音而误,但根本问题还是由于字义不明造成误用。由此看来,面对语基问题,考什么,怎么考,命题者考虑得极有分寸。此题也在告诫我们:中学语文教学,应着力解决最基本、最迫切的问题,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做一些有用功;漫游题海、无限扩展,是不可取的。
【例2——古文阅读】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
也 正:正确 B .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 .上唱.
而民和 唱:倡导 D .察.
其党与 察:仔细看 [答案]A
[评析]
近年来,北京卷对古文阅读的考查是颇具匠心的。从表面上看,命题的内容、形式沿袭的是多年以来全国卷的考查思路,但细细揣磨,却有其独到的观念。以今年古文阅读中的实词理解为例,这种思路体现得很清晰:A 项对“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字的考查,其意图不在于记忆,而在于合理推断。如果考生将视野扩大一些,便会审视更广阔的语境:
‚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
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上文有“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下文有“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可见,“正”字与“行法”近义。“行法”是“推行法律”的意思,“正”自然与法律的作用相关,那便是“使(民)走上正道”,而不是“正确”的意思。本题虽涉及使动用法,但并不要求考生死记硬背文言语法知识,而是考查在具体语境中的如何合理判断文意。此种考查观念是很先进的,它完全以阅读能力为考查立意,对于中学古文阅读教学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本题也许能够提示我们:所谓语文积累,固然包括字词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一种阅读能力的积蓄,而这种能力尤其需要在日常阅读训练中得到落实。
【例3——古诗阅读】
12.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3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答案]①赋 ②通过动词的变换表现出来的。③妇女们在田野上边采野菜边唱歌,一派欢快的劳动景象。
[评析]
自2002年北京自主命题以来,古诗阅读鉴赏命题就以其成熟、大方、专业赢得了广大师生的敬意。今年的古诗鉴赏试题,在“知识能力的关联性”和“考查内容的层次性”方面继承了北京卷优良的传统。鉴赏离不开知识,而对诗学知识的考查,不重“名”而重“用”,这是北京卷的特点。今年对“赋”的考查,不是一个简单的文学常识的记忆,而是结合具体作品判断其运用的手法。将知识用起来,去解决实际问题,是本题的意图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这不是一道很容易甚至白送分的试题。
古诗鉴赏的考查大体可分成两个层面:阅读理解层与鉴赏评价层。前者是基础;后者建于其上,是发展。今年围绕着《芣苢》所设的第②③两道小题:第②题是鉴赏,第③题偏重理解;概括描述景象是对作品整体的把握,具体分析动词是对作品局部的鉴赏。从这个意义上说,考生适宜先思考第③题,再思考第②题。这是鉴赏的规律,也是试题设问层次性的要求。本题也在告诉我们:高考中的诗歌鉴赏(乃至文学鉴赏),是一种高级思维,它有一个从整体到局部,从诗意到诗美的科学的考查序列。而我们的诗歌鉴赏教学,能否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序列而不完全依靠做模拟题来应对呢?这就是2007年古诗鉴赏试题的导向意义。
【例4——现代文阅读】14.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
B .核心能力不是指个人能力,而是指公司独有的技术。
C .核心能力被竞争对手复制的可能性很大。
D .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它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
[答案]D
[评析]
尽管今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对考查文本的取材做了新的界定——“能阅读论述类、实用类等多种文本”,究其实,对考生“精读”的考查依然未变——对文本中的主干知识或精华信息的理解与确认,依然是考查的重点。第四大题中对“核心能力”的理解,A 、B 、C 三个选项,分别与文本中“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等意思相悖。这不是一道难题,但通过一词一句之间的比照分析,培养精读的习惯、树立精读的意识,却是命题者的意图所在。切实提高学生的精读能力,对于考生的终身学习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不仅是小阅读,大阅读——对文学作品阅读的精确解读,同样是命题者重视的。
【例5——现代文阅读】18.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 .本文侧重描述故乡的风景和水边的生活对沈从文一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B .文中的‚书‛有的地方指爷爷的创作,有的地方比喻大千世界、丰富人生。
C .‚水‛的兼容并包、柔弱中有强韧的品德赋予了爷爷温和而倔强的性格。
D .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热切憧憬。
E .文章通过回到爷爷故乡的所见所想,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
[答案]D、E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4 [评析]
这道试题要求的精读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局部词句的比对,一是对全篇意思的归旨。 D 项中“在爷爷的有生之年陪伴他回到故乡”的理解不当。本文为沈从文先生去世后所写,第⑿段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可证。E 项“集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历史沧桑感”的理解不当。所谓“物是人非”,指景物依旧,人事更改;或自然永恒,人生无常。本文有“物是人非”的因素(如“山水依旧,但爷爷已然逝去”),但谈不上“集中”表达。文章主要表达的是:爷爷对水的深情和对理想的笃定伴随其一生。这不能简单地概括为“物是人非”。本题的两个错误选项,第一个没有任何难度,与原文稍作比对即可;第二个对“以偏概全”的错误理解提出较为严格的“精读”要求,对一些不求甚解的考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利用文本所提供的信息,读懂“这一篇”,是高考对考生提出的现实要求。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除了守正,更有出新。新,表现在两个方面。
㈠引领新潮流
【例6】25.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60分)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评析]
今年北京卷的作文题,甫一面世便引起各方热议。有大声喝彩者,有哀声叹气者,有怒发冲冠者,也有摸不着头脑者。我们无意于将作文试题人为地分成“话题作文”“材料作文”“标题作文”,这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这几种所谓的类型命题之间到底有着怎样的不同?每种类型应该如何去应对?诸如此类的问题更是无谓。作文命题,只有两类:好题和差题。好题,激发考生写作欲望,利于发挥其创造性,利于选拔优秀考生;差题,冷淡了考生的热望,压制其创造,损害了选拔功能。
从这个意义上看,从连日阅卷的结果来看,这是一道有性格的好题:
①开放性的回归,使考生尽情挥洒。
话题作文固然有其天生的弱点,但“三自”(立意自定、标题自拟、文体自选)原则无疑为考场作文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宿构甚至抄袭之风不是话题作文之罪,根源是道德水平低下的社会环境和人类与生俱来的不劳而获的心理)。北京卷近年来本着公平竞争的原则,加强了写作试题的限制因素,是理性之举。自2003年(以“转折”为题)开始,标题自拟之门关闭;2005年(以“说‘安’”为题,写一篇议论文),标题自拟、文体自选之门关闭;2006年(以“北京的符号”为题,以“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为黑体字限制语),标题自拟、立意自定之门关闭。而今年,“三自”原则回归,三扇大门完全敞开,为考生展现才情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②限制性的“潜伏”,对考生的思维的合理性提出要求。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以两句唐诗为材料,要求考生的思维与此相关,结论也许不同,但联想的自然与合理是优秀文章的必备品质。
③提示语的设定,推动了多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表达。
题目尽管出示了两句唐诗,但这又绝非一道诗歌鉴赏试题,它并不要求考生还原诗歌的本来面目。五个“有人说”和包容力极强的省略号,为考生表达己见提出了广阔的空间,甚至鼓动考生写下属于自己的心灵文字。阅卷的实际情况也呈现出喜人的情景:以合理性为前题,以创造性(包括新颖性、深刻性)为方向,内容与形式俱佳的考场作文篇篇飞来。
这也许是很多对此题持批评态度者无法预知的,但却是命题组、阅卷组同仁们期盼已久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5 的。当然,也必然会有一些久在笼中的考生感到困难——而这正是高考,优胜劣汰的必然结果。
长久的限制会带来麻木,一时开放也可能出现阵痛。这一切都不以我们个人的意志为转移,考生的作文表现已经对今年的作文命题做出了公正的、无可辩驳的评价。
㈡体现新课标
新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应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提出较高的要求。所谓“应用”“审美”“探究”,说到根本还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007年高考北京卷语文命题,在对考生思维能力的检阅上,体现了一定的力度。这“体现”至少表现在三个方面。
【例7——思维的准确性】23.下面这则新闻报道向北京市民披露了两条重要信息。请概括出这两条信息。(每条不超过25字)(4分)
[本报讯]近来,北京市民对南水北调工程的进展情况更加关注。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水起点为湖北丹江口水库,终点为北京颐和园团城湖,总干渠1277公里。其中,北京段起点在房山拒马河,经房山区,穿永定河,过丰台,沿西四环北上至颐和园团城湖,全段输水管道线路长74.8公里。中线工程竣工后长江水才可进京,竣工时间最后敲定为2010年。为保障在长江水抵京前北京的用水,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将在今年年底完工,2008年4月具备通水条件;届时,该段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从河北省的岗南等4个水库引水,每年大约可向北京供水4亿立方米。这对奥运会筹备工作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第一条信息:□□□□□□□□□□□□□□□□□□□□□□□□□
第二条信息:□□□□□□□□□□□□□□□□□□□□□□□□□
[答案]信息一:长江水将在2010年引入北京。信息二:南水北调工程北京段年底完工,可作为应急调水通道。
[评析]
本题考查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材料中的两条重点信息。从表面来看,是一道“写”的试题;从内部来看,是一道“想”的题。这则新闻报道共6句话:第1句话引出“南水北调”的话题;第2句“北京市水务局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到文段末是围绕“南水北调”工程中百姓最关心的问题展开的讲话。“北京的用水”是这段话中百姓最关心的问题。这个问题通过两种渠道来解决,这就是“引长江水进京”(与“中线工程”有关)和“北京段工程”。将上述两点提取出来,便是本题的答案。排除无用信息,筛选核心信息,与其说是表达,不如说是阅读。对思维准确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十分突出。
【例8——思维的深刻性】17.文章认为核心能力既是一个公司的‚福音‛,却也可能是‚诅咒‛,为什么?(4分)
[答案]核心能力能给公司带来较为长久的竞争优势(即‚福音‛),如果形成‚路径依赖‛,从而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公司最终将因失去应变能力而失败(即‚诅咒‛)。
[评析]
所谓思维的深刻性,表现之一便是“触一发而动全身”的阅读理解。《“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从表面上是推崇“核心竞争力”(即“核心能力”)的,将其理解为一种“福音”,只是表层的。而理解核心能力的本质,才真正读懂了这篇文章。“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这句话在文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如果核心能力不再是“深层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它便失去了价值,走向衰败。只理解“核心能力”好,不理解其何以好,是很难回答这道试题的。对思维深刻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相当明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6 【例9——思维的周密性】22.将下面6个句子,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只填序号)(3分)
紫禁城位于北京的中心, 什刹海位于紫禁城的西北面,那里是娱乐休闲的好去处。
①顶上盖有色彩灿烂的瓦。
②背后是景山,
③还可以看到附近的鼓楼。
④周围绕有城壕与金色瓦顶的墙垣,
⑤由景山可以看到北京的中轴,
⑥山上共有五座亭台,
[答案]④②⑥①⑤③
[评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依然是思维问题。从涉及的景物上看,有紫禁城、景山、山上亭台、鼓楼、什刹海等,这些景点之间的关系不但要通过语言(“周围绕有城壕”“山上共有„„”“可以看到”“还可以看到”)来连接;标点也起了颇为关键的作用,两个句号分别收束了以“紫禁城”和“景山”为立足点的两层内容。只有全面地、综合地考虑问题,才能形成最终的正确答案。对思维周密性的考查,在本题中体现得很明显。
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周密性,再加上作文要求的思维的合理性、创新性,新课标对学生思维能力所提出的要求,已经在今年的命题中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体现。此间的智慧和导向,是不可不察的。
守正出新,呈现出命题的平衡;以人为本,呈现出命题的和谐。
近年来,北京语文学科命题组以“服务考生、和谐选拔”为基本理念,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今年的语文命题在两个方面处理得颇为人性化。
㈠题量设置的人性化
2006年的《阅卷纵横》的总体评价中,我们提出一个请求,即建议减少题量。由于稳定性的需要,今年的试题总量依然保持了25道小题,但是阅读试题中一题两问或多问的情况消失了,考生的实际作答量减轻了,为优秀考生深入且全面地思考提供了条件。这是北京高考语文命题史上的一大善举。
㈡评阅操作的人性化
恰当处理开放与限定的合理搭配,使命题更加适宜大规模的集体评阅,也是多年来阅卷组提出的建议。今年的试题充分考虑到评阅可能造成的误差,在命题线上即对答案可能存在的弹性做出有效的控制。
【例10】
20.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说说为什么沈从文认为‚值得回忆的哀乐人事常是湿.
的‛?(6分) 21.沈从文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有位评论家却说‚沈从文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结合本文,谈谈你对这种说法的理解。(4分)
[答案]
20.因为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密切相关的,浸润着深沉情感的,鲜活、流动、有生命的,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
21.二十岁以前生活在沅水边的土地上(或生活在沅水上),二十岁以后生活在对这片土地(或沅水)的记忆里。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7 [评析]
散文阅读第20题考查对作品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为了使考生做出尽可集中的回答,题目做出较为明确的提示:“结合‘湿’字在文章中的特定含义。”在文中,“湿”和水有关,也和泪有关(下文有“我的眼睛也是湿的了”)。和水相关的含义又有两层:一是外在,人事皆发生在水边(第⑻段);二是内在,水有流动性,有性情品格(第⑼段)。和泪相关的含义亦有两层:一是从客观感受对象上来说,人事有哀乐;二是从爷爷的主观性情上来说,他有着“热情洋溢之中的忧虑,幽默后面的隐痛,微笑之间的悲凉,悲凉之外的深重的爱”。水的外在与内在、泪的客观与主观,将其归纳概括便形成本题的四个要点:①值得回忆的人事,往往是与河流(水)密切相关的;②鲜活、流动、有生命的;③令人感动、催人泪下的;④浸润着深沉情感的。
散文阅读第21题考查对作者思想观点的把握。题干的提示意味也相当明显——“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在一条长达千里的沅水上生活了一辈子”,显然,题目是问沅水在沈从文二十岁前和二十岁后各扮演了什么角度,各具有怎样的意义。再以“结合本文”的题干作限制,考生的精读、确认便相当“集中”了:
第⑵段中说:“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到沅水的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第⑹段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第⑿段中说:“尽管爷爷从二十岁起就离开了家乡,但这一片水土上的光辉,在爷爷生命中终生不灭。我记得爷爷最后的目光,默默地,停留在窗外的四季中,停留在过去的风景里。”
将这些相关文句加以整合,便不难得出答案了。通过“收”的命题艺术,成功地控制了答案的弹性,为公平、合理选拔做了必要的保证。
尊重多元与差异,更防止因多元与差异造成的评判误差,这是命题的智慧,是人本情怀的流露。
尽善尽美,且行且磨
——对北京卷语文命题未来发展的理性期待
做为一份关系到十余万考生前途与命运的大事,我们总是希望它能够稳妥,再稳妥。对试题的评价和对艺术的评价一样,也是仁智各见的事。但是,我们不能十分感性地或者过于漫浪地设想高考语文命题。因此,我们对北京卷语文命题的期待必须要理性,唯有理性,才有实现的可能。
㈠对考纲的期待
2007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做了一些删、调、定、改的变动,与全国《考试大纲》呈现出一定的差别,这是必要的。但是,如果不同的名词术语在实质上没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期待着能够统一用语(例如“压缩语段”与“语言表达简明”,“扩展语句”与“语言表达连贯”等),以避免广大师生在理解上可能出现的分歧。
2007年《北京卷考试说明》增加了参考样题,对一线师生来说是幸福的。我们期待着高考命题能够与参考样题在考查内容上保持一致,不超出“样题”所及的范围(例如今年对文学常识的考查便显得多少有些突然)。
一句话,我们期待《北京卷考试说明》能够更加权威,具有“宪法”的意义。
㈡对内容的期待
鉴于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实际情况,在考查内容上我们期待着高考能够与会考分工合作,共同承担“减负”的任务。例如今年高考试题中第5题对文学常识的考查,我们认为更适合在会考中完成。这个考查点的考查价值低于背诵默写,它对考生的终身发展意义不大,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8 相反,还会加重师生的课业负担。
㈢对尺度的期待
由于语文学科的知识体系并不十分严密,对文学类问题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多元的结论。我们期待在文学鉴赏类试题中,不出现模糊性或复杂难辨的问题。例如今年古诗鉴赏中对《芣苢》一诗中“赋”这一手法的确认,就较为复杂(详情可见“试题解析”部分)。以专家眼光命题,却不以专家结论来要求考生,回避学术论争,是我们对命题尺度的期待。
㈣对题量的期待
尽管今年的作答量有所下降,但广大考生仍然感觉时间较紧。我们期待在削减题量方面能听到更喜人的福音,从而看到北京考生更富神采的面孔。
6年命题,年年更上一层楼,岁岁均有新风景。一张高考试卷,是对学生的检阅,也是对命题者、评阅者的检阅。2007年高考北京语文命题组向全社会交上一张令人满意的答卷,北京市高考语文学科阅卷组380名工作人员在也必将不负十几万考生和家长的重托。在此,我们以北京市高考语文阅卷领导小组的名义申明:2007年高考语文阅卷工作,进展顺利,评判合理,成绩有效。
愿我们的考生成功,愿我们的期待成真,愿我们的命题、阅卷工作来年再登高!
2007年6月15日草于北京大学阅卷现场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29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北京卷)
第Ⅰ卷(选择题 共30分)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 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精粹 精络 精疲力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B. 赠予 授予 予人口实 同甘共苦,祸福予共
C. 即将 立即 若即若离 一言即出,驷马难追
D. 挥毫 毫发 毫无二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解析】
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词语的识记。每个选项中大部分词语含有一个相同语素,错点均为误用音近字,推究词义即可辨明。A 项‚精络‛应为‚经络‛,B 项‚祸福予共‛应为‚祸福与共‛,C 项‚一言即出‛应为‚一言既出‛,D 项全部正确,为本题正确选项。
2.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 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 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 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 时间 效劳 从属 B.瞬间 效力 从属
C. 瞬间 效劳 归属 D.时间 效力 归属
【解析】
本题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三组词语分别侧重考查辨析词语含义、语气色彩、使用习惯。‚时间‛是概念的总称,也可以表示一段或某一点时间,‚瞬间‛指极短的时间,从‚被埋没前最后‛可以看出,此处应是‚极短的一段时间‛,故为‚瞬间‛。‚效劳‛含有自谦语气,语句是以第三人称陈述客观事实,应为‚效力‛。‚归属‛一般不能与‚于‛连用,故此处应为‚从属‛。B 项为本题正确选项。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
的一句是 A. 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
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 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泉等人恪尽职守....
,矢志护灵。 C. 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 D. 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
的花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0 【解析】
本题考查成语的理解和运用。A 项‚富甲一方‛意为‚拥有的钱财在地方上居第一位‛,与‚超脱于物质利益‛构成‚相反‛的意思,使用恰当。B 项‚恪尽职守‛意为‚谨慎认真地做好本职工作‛,与‚生前卫士‛、‚矢志护灵‛的语境相符。C 项‚心有余悸‛意为‚事情虽然过去,但回想起来,仍感到害怕‛,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 项‚含英咀华‛意为‚嘴里含着花朵,品味花的芬芳,比喻品味、体会诗文中的精华‛,不能用来形容‚花蕾‛,使用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 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 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 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解析】
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 项语句表述准确规范,为本题正确选项。B 项‚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语序及表述不合理,应为‚很少有国家制造口径7毫米以下的狙击步枪‛。C 项‚大家都以为……,看到……‛主语是‚大家‛,后面‚使大家恍然大悟‛缺少主语,可改为‚大家才恍然大悟‛。D 项‚一台‛与‚剧本‛搭配不当,可改为‚一部……的剧本‛。
5.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 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C. 鲁迅曾对章回体长篇小说《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给以很高评价,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清代的蒲松龄。
D. 人称“小杜”的唐代作家杜牧,工诗善文,《过华清宫》和《阿房宫赋》都是他的名作。
【解析】
本题考查中外重要作家和作品的基本了解。C 项《儒林外史》的作者应为吴敬梓,表述有误,为本题正确选项。
[解析:朝阳教研中心 凤潇]
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法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鑱①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1 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
熙②,礼义修而任贤德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
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
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③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
主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
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取材于《淮南子〃泰族训》)
注释:①镵(ch án ):刺、刻。 ②熙:光明、兴盛。 ③临:统管、治理。
[解析一:清华附中 王武镝]
【简评】
本段文字节选自《淮南子〃泰族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及门客李尚、苏飞、伍被等共同编著。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糅合了儒法阴阳等家,一般列《淮南子》为杂家。实际上,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材料,像‚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主要靠本书得以流传。《泰族训》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而落实于治国之道,节选部分‚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强调了礼义教化的作用,阐明了德与法的关系。
今年是北京市高考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了。北京卷的文言文阅读,改变了全国卷以史传文为主的局面,六年中,有四年是从先秦两汉的其他典籍中选材。和往年相比,今年的文本更偏重于议论,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一些。选段总计502字,文字量适中。为命题的需要,中间删去了226字,使语言更加简洁,论述更为集中,很好的反映了原作的观点,而难度则明显降低了。
【补充注释】
文章:文采。
仪表:表率。
还踵:转身,比喻退缩。这句的意思是至死也不后退。
经诽誉:经,划分;诽誉,就是毁誉。
百工:就是百官;维,语气助词,用在句中,无义;时,善。
庶绩:庶,众;绩,功绩。这两句的意思是,百官都做好自己的工作,各部门的业绩都光明显赫。
与同:亲附赞同。
党与:朋友。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就不能建立。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廉耻之心)变得端正。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进行治理,不懂得礼义,就不能够推行法律。法律能杀死不讲孝道之人,但是不能使人们达到孔子、曾子的高尚品行;法律能够制裁盗窃之人,而不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2 能使人像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贤人)七十,培养的学生三千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友爱兄弟,言辞具有文彩,行为可以作人们的表率,这是教育造成的结果;墨家弟子服役的有一百八十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脚踏利刃,至死不退缩,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划肌肤,刺烂皮肉,受伤流血,可以说是很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这样做来求得荣耀。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阐明好恶来给百姓看,区分毁誉来引导他们,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受伤流血的痛苦,却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哪个能够不跟从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了,却没有人触犯,刑律设臵了却没有用处,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百官都能干好自己的事情,各方面的功绩光明显赫,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结果。对于英俊豪杰,依据他们的才能放在应有的位臵上,使他们得到应有的权力和待遇。从上到下,以静制动,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整个天下,就万众一心,摒弃贪婪和卑下,而归向仁义。这样在教化百姓的时候,就像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服的。
现在让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没才能的管理有才能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这是因为)小的不能制服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才来建立功业;没有才能的国君,任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周文王任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任用贤才而建立的功业。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亲附赞同自己的人(而造成的后果)。因此观察他们任用人才的情况,就可以看出国家的治乱,考察他们的结交的朋友,就可以评定他们的贤明与否了。
[解析二:矿院附中 刘玉贤]
【简评】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上,西汉彻底结束了春秋战国及楚汉战争造成的天下分裂状态,完成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国家的统一,社会的稳定随之而来的是科学技术的空前繁荣,因此研究探索国家的长治久安就成了最为迫切的问题。正是在这种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的影响之下,具有‚博大精深‛之称的《淮南子》才得以应运而生。该书对秦朝的暴政与汉初治政的得失进行了深层剖析,提出了以道家的自然天道观为主旨,及法家的进步历史观、儒家的仁政学说及阴阳家的阴阳变化理论为一炉,兼收并蓄,扬长弃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的治国理论,这种理论基本上符合汉初实际。因此可以说《淮南子》一书是刘安对汉初治政七十余年的理论和实践的总结,是他为西汉王朝治国安邦提出的理论纲领。《淮南子》一名《淮南鸿烈》,许慎注:‚鸿,大也;烈,明也。‛是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集体撰写的一部哲学著作。
全书集哲学、政治学、史学、伦理学、经济学、教育、军事、音律及自然科学于一体,体系庞大、思想深邃、文笔瑰丽,构架严密。计二十一卷,其中《原道》、《道应》专论道的精义和真髓;《俶真》、《精神》提出了宇宙生成论;《天文》、《地形》是古代天文和地理学的珍贵史料;《览冥》谈事物的内在规律性;《本经》论述为圣之道;《主术》讲述君王统治之术;《兵略》论军事辩证法;《说山》、《说林》充溢着人生的哲理名言;《汜论》、《人间》探讨人生命运和祸福;《齐俗》讲述道德仁义;《修务》劝人励志学习;《缪称》、《诠言》统论道家名理之言;《时则》是天子按照季节施行政事的纲要;文段节选的《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要略》篇为全书之序言。这部著作不愧是一部‚牢笼天地,博极古今‛(唐〃刘知己《史通〃自叙》)的划时代的文化巨著。
刘安(前179—前122)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之孙,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3 初封阜陵侯,文帝时袭父封淮南王,后因谋反,事泄,自杀。为人好读书鼓琴,善辩博学,尤工文辞,才思敏捷,武帝使为《离骚传》,旦受诏,早饭时即成。《史记〃淮南王传》说:‚淮南王安为人好读书鼓琴,不喜弋猎狗马驰骋。‛可见他与一般的王侯贵胄的情趣截然不同。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是不能够治理的;不去修治礼义,廉耻观念是不能够建立起来的;百姓不知道礼义,法令也不能使他们进入正道。不崇尚美好,废弃丑陋,那么百姓不会向往礼义。没有法律,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法律能够杀死不讲孝道的人,而不能使人象伯夷那样廉洁。孔子弟子中品德高尚的人有七十多人,受他教诲的学生有三千多人,都能做到在家孝敬父母,在外敬爱兄长,言辞具有文采,行为可以作表率,这是教育所达到的结果;信奉墨子学说的有一百八十多人,都可以使他们扑向烈火 ,脚踏利刃,至死不回头,这是教化而养成的。
刻画肌肤,刺烂皮肉,蒙受创伤,不惜流血,可以说是大的灾难了;但是越国人却把断发文身作为尊荣的标志。圣明的君主处在高位,明确好恶来指示给百姓,衡量诽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而任用他们,鄙视奸佞而斥退他们,没有蒙受创伤、流血的痛苦,而有高于世人尊贵显要的名声,百姓谁能够不服从他们呢?
古时候法规设立而百姓不会触犯,放臵刑律而不去使用,不是可以动用刑罚而不去使用。百官们都能干好自己份内之事,许多功业便可以建成了。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所达到的效果。英俊豪杰,各自凭着他们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位臵,得到发挥才能的适宜的处所。这样可以从根本流向末节,用重的来制服轻的;君主倡导而百姓应和,国君行动而臣下跟随;四海之内,上下一心而归往一处;背离贪婪之心,而归向大道,这对于感化百姓,就象疾风摇动草木,没有不倒下的。
现在使愚蠢的教导聪明的,使不肖的面对着贤德的,即使施用严酷的刑罚,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制服大的,懦弱的不能命令强大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举用贤才而建立功业;昏庸的国君,举用与自己好恶相同的人。而周文王举用太公望、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才而建立功劳。夫差重用太宰嚭而失败,秦国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选用和自己好恶相同的人。因此观察他们选用人才的情况,而治乱便可以看出来了;考察他们的同伙,而贤德的、卑劣的就能够论说清楚了。
[解析三:北京大学 王丰先]
【《淮南子》简介】
《淮南子》,亦称《淮南鸿烈》。鸿,广大也,烈,光明也,意即包含了光明宏大之理。杂家著作。西汉刘安及其门客苏非、李尚、伍被等著。原书有《内篇》二十一篇,《外篇》三十三篇,今仅存《内篇》。刘安(前179-前122),是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沛郡丰(今江苏丰县)人。汉高祖刘邦之孙,袭父爵为淮南王。好读书鼓琴,善为文辞,曾奉汉武帝命作《离骚传》。有集,已佚。《淮南子》,是作者和其门客杂采先秦及汉代诸子之说成书,该书是以道家思想为指导,吸收诸子百家学说,融会贯通而成,是战国至汉初黄老之学理论体系的代表作。故《汉书〃艺文志》将它列于杂家。刘熙载说:‚《淮南子》连类喻义,本诸《易》与《庄子》,而奇伟宏富,又能自用其才,虽使与先秦诸子同时,亦足成一家之作。‛《淮南子》在阐明哲理时,旁涉奇物异类、鬼神灵怪,保存了一部分神话‚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共工怒触不周山‛等古代神话。最早的注释本是东汉末高诱注,原书各篇均为两字,而高诱注时加一训字,后世相沿成替。现在较好的注释本为刘文典的《淮南鸿烈集解》,何宁《淮南子集释》,上二书均有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本,另有张双棣《淮南子校释》,北京大学版。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4 【原文】
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民不知礼义,弗能正也,非崇善废丑,不向礼义。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法能杀不孝者,而不能使人为孔、曾之行;法能刑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孔子弟子七十,养徒三千人,皆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化之所致也。
夫刻肌肤,镵皮革,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圣王在上,明好恶以示之,经诽誉以导之,亲贤而进之,贱不肖而退之,无被创流血之苦,而有高世尊显之名,民孰不从!
古者设法而不犯,刑措而不用,非可刑而不刑也;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故举天下之高,以为三公;一国之高,以为九卿;一县之高,以为二十七大夫;一乡之高,以为八十一元士。故智过万人者谓之英,千人者谓之俊,百人者谓之豪,十人者谓之杰。明于天道,察于地理,通于人情。大足以容众,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知足以知变者,人之英也;德足以教化,行足以隐义,仁足以得众,明足以照下者,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知足以决嫌疑,廉足以分财,信可使守约,作事可法,出言可道者,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比,见难不苟免,见利不苟得者,人之杰也。)英、俊、豪、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得其宜,由本流末,以重制轻,则上唱而民和,上动而下随,四海之内,一心同归,背贪鄙而向仁义。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括号内为试题删节语句)
【译文】
百姓没有廉耻之心,就不可以管理;如果不讲求礼义,百姓的廉耻之心就不能确立。百姓不懂礼义,就不可以矫正他们的行为;(执政者)如果不推举善行废除恶习,百姓不会归向礼义。没有法律就不能够治理百姓,百姓不懂礼义也不能够执行法律。法律能够处死那些不孝的人,但不能够让人做出孔子、曾子的孝行;法律也能够处罚盗窃的人,但不能使人表现出伯夷的廉节。孔子弟子七十人,门下三千人,都能够在家为孝,在外讲悌,吐辞就成文章,举动足为表率,这是由于教育养成的。信奉墨子的弟子一百八十人,都可以让他们扑向烈火,脚踏白刃,即使死也不退缩,这是由于教化导致的。
在肌肤上雕刻图案,刺破皮肤,受伤流血,这是很难的事情;但是越国的人做这种事来求取荣名。圣王在位,讲明好恶来让百姓知道,衡量诽谤和名誉来加以引导,亲近贤才并提拔重用,鄙视不肖之徒并斥退他们。不必有受伤流血的痛苦,而又有尊贵显赫的名声,百姓又有谁不跟随呢?
古时候虽然设立法规但百姓不触犯,放臵刑律而不运用,并非可以用刑而不用刑。百官们及时作自己的工作,所有功业都可以成就。这是修治礼义而任用贤人的效果。(因此,提拔天下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三公;举荐一国的高才,任用他们为九卿;举用一县的高才,用二十七大夫;举用一乡的高才,以他们为八十一元士。所以,智慧超过万人,称作英,才智超过千人,称作俊,智术超过百人,称作豪,才能超过十人,称作杰。明白天道,深察地理,通达人情,胸怀广大能容纳众人,恩德能够使远方的人归服,信誉能使不同的人到一起,智慧能够预知事物的变化发展,是人中之英才。道德能教化百姓,品行能够使大义彰明,仁爱能够得到众人拥戴,聪明能够明鉴下属,这是人中之俊。举动能为众人仪表,智慧能够判断疑难,廉洁能够分财于人,信用可以持守约定,作事值得效法,说话值得信从,这是人中之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5 豪。坚守职责而不废弃,面临大义而不求利,碰到困难而不苟且求免,见到利益而不随便获得,这是人中之杰。)英、俊、豪、杰,都能各自凭自己的大小才能而处于自己的地位,得到他们应得的,百姓就懂得由根本达于枝叶,以重来支配轻,君主倡导在上而百姓应和于下,在上位的人少有举动,在下位的人就起而相随在后,四海之内,同归于一心。背弃贪婪粗鄙而趋向于义理,这对于感化百姓,犹如风摇动草木,没有不顺风倒下的。
现在让愚蠢的人教导有知识的人,让不肖之徒管理贤能的人,即使严刑峻法,百姓也不会跟从。小的不能控制大的,弱的不能命令强的。因此,圣明的君主,任用贤能而建立功勋,不肖的国君举用和自己臭味相投的人。周文王提拔姜太公望和召公奭而称王,齐桓公任用管仲、隰朋而称霸,这是举用贤能而建立功勋;夫差任用太宰嚭而亡国,秦朝任用李斯、赵高而灭亡,这是举用与自己相同的人。因此,观看他举用的人,治乱就可以清楚;查看他的同党和一起的人,贤能和不肖就可以辨别。
6.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
的一项是 A. 法弗能正.
也 正:正确 B. 死不还踵.
踵:脚后跟(还踵,指后退) C. 上唱.
而民和 唱:倡导 D. 察.
其党与 察:仔细看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对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不正确的是A 项。试题所选的四个词语,都是在高中教材中出现过的,仍然是在考查知识的迁移能力。踵,在《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中,有‚媪之送燕后也,持其踵为之泣‛一句;唱,在《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一文中,‚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义……‛也曾学过;察,《石钟山记》‚徐而察之‛用法就和此处相同。A 项的‚正‛应该是一个使动用法,使……正。因为其他三项词义都比较常见,难度并不大。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对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法弗能正也‛中的‚正‛在句属使动,‚正‛后省掉了宾语‚之‛,代上文不知礼义之民,即法令也不能使不知礼义之民进入正道。把‚正‛解释为正确是错误的。
7.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难也.
以求荣也 .此回.
摇草木 .熙.
示之 .集.
小大之材处其位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常见文言虚词的理解。所考查的并没有局限于通常所说的18个常见虚词,但也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作为对照的句子,有两个出自文本,另外两个出自学过的古诗文。正确答案是C 项,句中两个加点的‚咸‛都是副词,全、都。其他三项,A 项两个‚至‛字,前者是程度副词,极,最;后者是动词,到。B 项两个‚之‛字,前者是代词,代前面的‚刻肌肤,镵皮革‛,后者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 项的两个‚以‛字,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可译为‚来‛;后者是介词,凭借。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6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要求考生能够结合文句,把课文中所学的知识自觉迁移到阅读文段中,准确把握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设题时既有同一虚词在文中不同句子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辨析,如B 、D 两组;也有将课文所学例句与阅读材料中的句子对照组合的考查形式,如A 、C 两组。各组句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 。C 组中‚庶绩咸熙‛与‚少长咸集‛两句中的‚咸‛都是副词,作都讲。A 组中‚至难也‛中的‚至‛是副词,极、最的意思;‚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至‛是动词,作到讲。B 组中‚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中的‚之‛是代词,代越人刻肌肤,鑱皮革,被创流血;‚若风之摇草木‛中的‚之‛是助词,无意义,其语法功能是取消‚风摇草木‛句的独立性,使之作‚若‛的宾语。D 组中‚明好恶以示之‛中的‚以‛是连词用在状语和动词之间,表示修饰;‚各以小大之材处其位‛中的‚以‛是介词,作按照、依照讲。
8.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非崇善废丑,(则)不向礼义
B. 无法不可以为治也,(故)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C. 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此)教之所成也
D. 非可刑而不刑(之)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文言句式。考查对文言省略句省略内容的理解,这一点和以往并没有根本区别。不同的是,往年省略句补出的成分不是主语就是宾语,今年补出的内容两个是连词,另两个是代词,分别是主语和宾语。解答这类试题,同样需要对文意的理解。
A 项是一个承接关系复句,应该补出‚则‛,相当于‚那么‛‚就‛;C 项‚教之所成‛承前省略了‚此‛,用以指代‚言为文章,行为仪表‛;D 项意为‚不是在该用刑时故意不用刑去惩戒他们‛,省略的应该是代词‚之‛。这三项补出的内容都是正确的。B 项两分句之间是递进关系,而不是因果关系,不应该用‚故‛,而应该用‚而‛。所以不符合文意的应该是B 项。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考生辨析括号中补出的文字的正误,实际是考查对句意的正确理解。各句括号中补出的文字,补出后句子意思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B 。文中‚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是说‚如果没有法律,那是不能够治理国家的,不懂得礼义,是不能够推行法律的‛这两句是承接关系,不是因果关系,所以括号中补‚固‛不符合原文意思。
9. 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
①法能行窃盗者,而不能使人为伯夷之廉
②无法不可以为治也,不知礼义不可以行法
③被创流血,至难也,然越人为之以求荣也
④百工维时,庶绩咸熙,礼义修而任贤德也
⑤其于化民也,若风之摇草木,无之而不靡
⑥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教之所成也
A. ①③⑤ B.①②⑤
C. ②④⑥ D.③④⑥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信息的筛选,正确答案是C 。因为题干问的是‚全部‛,解答这道题,可以用排除法,①句表达的意思是法律的作用毕竟有限,③句是说世风流俗对人的影响,这两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7 项,都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把包含①③的项排除就可以了。其他四项,⑤句是用比喻的方式表达礼义教化的作用。②句用了一个递进复句,从反面强调礼义教化的重要性,④句‚百工维时,庶绩咸熙‛是重视礼义的结果,⑥句说孔门弟子‚入孝出悌,言为文章,行为仪表‛是礼义教化的结果。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 。②④⑥三项都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①陈述法的作用而非礼义教化思想,③陈述越人的习俗与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没有多少关系,⑤不是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而是描写重礼义教化思想所能产生的结果。故全部直接反映重礼义教化思想的一组是C 。
10. 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A. 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B. 小大之材各得其宜,才能一心同归,政通人和。
C. 昏庸的君主只会任用那些对自己唯命是从的人。
D. 治国离不开严刑峻法,否则就会人心涣散,乱象丛生。
【王武镝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意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文意的是D 项。本段文字的主旨在于强调礼义教化的作用,认为君主应该修治礼义,任用贤能,这样就可以做到‚法设而不犯,刑措而不用‛,因此,ABC 三项的表述都是正确的,D 项的表述与文章的主旨相抵触,在文中找不到依据。
【刘玉贤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D 。所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作者根本不赞成用严刑峻法治国。
第Ⅱ卷(共120分)
三、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
11. 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分)
太 宗 谓 太 子 少 师 萧 瑀 曰 朕 少 好 弓 矢 得 良 弓 十数 自 谓 无 以 加 近 以 示 弓 工 乃 曰 皆 非 良 材 朕 问 其故 工 曰 木 心 不 直 则 脉 理 皆 邪 弓 虽 劲 而 发 矢 不 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取材于《资治通鉴〃唐纪八》)
[解析一:50中学 魏艳辉]
断句考查的是学生的文言语感和对文意的大致了解。这次所选‚太宗辨弓‛文段讲述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颇有自知之明,从自己对于弓箭的认识误区体悟到了自己对于治理天下缺乏经验与才识,文意浅显易懂,考生结合平时课内的文言知识积累,在文言实词、虚词、文言句式、古文化常识方面不会出现太多的阅读障碍。其中,一些关键的词语的义项,如‚少‛‚好‛‚加‛‚示‛分别在课文《触龙说赵太后》(老臣贱息舒祺,最少)、《庄暴见孟子》(王语暴以好乐)、《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壁有瑕,请指示王)中出现过,而‚邪‛字也可以结合上句中的 ‚直‛加以对应理解。加之这个文言语段划线部分是转述一段对话,三次‚曰‛的出现、两问两答的过程都可成为断句的参考,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理解和断句上的难度。但从考生答题的整体情况看,只有一部分考生能准确把握住断句的主体部分,相当一部分考生在‚近‛和‚示弓‛后断句,除了对‚加‛和‚近以示工‛句的陈述对象不能准确把握的原因,更主要的是考生只机械关注断句的语言标志,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8 缺少对文段的整体内容的感知,在没有阅读完全文、弄通文意之时就想当然地断下去而导致了错断增多。
今年的断句考试中发现个别同学仍旧抱着‚能多断不少断‛的想法,而评分标准中则要求在必断处得分的基础上,对错误的断句,要错一处减一分,减完为止,这需要引起注意。今年在阅卷中还发现有个别同学用铅笔断句,虽然也能准确断出文段的句读,但同样不符合考试要求,是要扣分的。
[解析二:北京大学 王丰先]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书名为宋神宗所定,取意‚有鉴于往事,以资于治道‛。全书294卷,有考异、目录各三十卷,约300多万字。其主编和主要执笔人是司马光(1019-1086),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实,号迁叟,世称涑水先生,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宝元进士,官至宰相。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除《通鉴》外,尚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涑水纪闻》。
司马光幼好《左传》,喜欢编辑旧事以成书。宋英宗治平元年(1066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英宗阅后,下令在崇文院内设臵书局,供给笔墨、缯帛、餐点、果物等,命司马光继续编书,并准阅皇家秘府藏书。《通鉴》编纂就始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而最后成于宋仁宗元丰七年(1084),前后历时十九年。
《通鉴》一书由司马光与其助手刘攽、刘恕、范祖禹、司马康等人先编长编,再作考异,最后由司马光综合成书,司马康订正文字。其修史方法之谨严科学、精神之一丝不苟,被后人称颂不已。其历史断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共1362年。刘攽负责两汉史,刘恕负责魏晋南北朝,范祖禹负责唐五代史,均为一时之选。《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旨在为古代统治者提供治理国家的借鉴,故名‚资治‛。全书体例严谨,脉络分明,熔裁贯通,历来有体大思精之誉。是中国历史编纂学史上的划时代巨著。历来研究、校勘、辨正、注释、解说者颇众,巍然而成‚通鉴学‛。其中宋元之际胡三省《资治通鉴注》,在史林享有盛誉,而明末清初王夫之《读通鉴论》也久负盛名。目前《资治通鉴》最流行者为中华书局点校本。国家图书馆现藏有司马光《通鉴》手稿残卷,依稀可见一代史家之风范。
【原文】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物,何能遍知乎!‛
(《通鉴〃唐纪八》)
【译文】
唐太宗对太子少师萧瑀说:‚我年轻时喜欢弓箭,得到好弓十多张,自以为没有比这些更好的。近日把它们给弓匠看,他们说:‘都不是好材料。’我问其中的缘故,工匠说:‘如果木头的纹理不直,脉理就不正。弓虽有力而发出的箭不直。’我才明白从前辨别弓箭好坏不够精通。我凭借弓箭平定四方,对其认识仍不透彻,何况天下事物,怎能一一知晓呢!‛
12. 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③题。(7分)
芣 苢①
采采芣苢,薄言②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③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④之。采采芣苢,薄言捋⑤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⑥之。采采芣苢,薄言⑦之。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39 注释:①选自《诗经〃周南》,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芣苢(f úy ǐ):车前(草名),可食。
②薄、言:都是语助词,无实意。
③有:得到。
④掇(du ō):摘取、拾取。
⑤捋(lu ō):成把地握取。
⑥袺(ji é):手持衣角盛物。 ⑦(xi é):把衣襟掖在腰带间装物。
[解析一:宣武分院 周京昱]
【作品语译】
(之一)
车前子儿呀采呀采,采呀快快采些来。车前子儿采呀采,采呀快快采起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一颗一颗拾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一把一把捋下来。
车前子儿采呀采,手提着衣襟兜起来。车前子儿采呀采,掖起了衣襟兜回来。
(余冠英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诗经选》)
(之二)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来采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占有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拾取它。采呀采呀车前子,赶些快快捋取它。
采呀采呀车前子,翻过衣襟装着它。采呀采呀车前子,插好衣襟藏着它。
(周振甫译 中华书局《诗经译注》)
(之三)
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采呀采呀采得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一片一片摘下来。采呀采呀采芣苢;一把一把捋下来。
采呀采呀采芣苢;提起衣襟兜起来。采呀采呀采芣苢;掖起衣襟兜回来。
(骆玉明、顾伊译 上海辞书出版社《先秦诗鉴赏辞典》)
(之四)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使力地采摘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堆放在一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吊吊拾起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的籽籽捻捋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装进衣襟里哩!
那朵朵光华灿烂的车前子,我赶忙把它放在腰带内哩!
(蓝菊荪译 四川人民出版社《诗经国风今译》)
(之五)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采呀采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收起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捡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快快把它抹下来。
颜色灿灿车前子,提起衣襟装起来。颜色灿灿车前子,扎起衣襟兜回来。
(唐莫尧译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诗经新注全译》)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0 【文本解读】
《芣苢》这首4言12句的古代民歌,将女子劳作的过程和劳作的心情,自然且有味地表达了出来。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是全诗的总起。‚采呀采呀采起来‛的歌声,亦可称之为劳作的前奏曲。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是整个劳作过程的总述。‚采呀采呀采得来‛的歌声,现出见到芣苢的无限欣喜。由此,奏响了劳作的进行曲。
由‚薄言掇之‛到‚薄言捋之‛,是对采摘过程的细腻观察和真切反映。从一颗一颗地拾到一把一把地捋,主人公干得起劲,唱得便起劲。可谓一路辛劳,一路欢歌。在与自然相交响的情态中,她们情绪饱满,歌诗高昂。
由‚薄言袺之‛到‚薄言之‛,是对收工时满载而归的叙写。‚提起衣襟装起来‛‚扎起衣襟兜回来‛,将收工时‚打包‛的情形表现得十分细腻。此间有收获的满足,有对自身力量的欣赏,亦有与自然相融的愉悦。此时再度高唱‚采采芣苢‛,情绪达到高潮。人虽已远去,歌声却在山谷中回响,飘散到四方。
综观《芣苢》一诗,通过动词的变换,将劳动的细节和劳动的过程真实地表现出来;又通过反复叠唱,将劳动者的精神和情绪自然地吟唱出来。从节奏、意境、韵味等方面,显示出相当高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解析二:101中学 钟晓晨]
三小节,每小节四句,每句四言,重章叠唱,反复吟咏,寻常人事中品味出的是欢乐的韵致。正如清人所云:‚平心静气涵咏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旷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本人小时长于农村,采野菜是常事,不仅仅用来喂猪喂兔,更多时候是人食用,‚春日采嫩叶聚粮,久贫而食野菜也‛《芣苢》记录的极可能就是这样一回事,‚草叶以代粮‛,在生计艰难时,百姓也只能如此。
但,其生也艰,其乐也然。虽苦犹乐,勤而不怨。生活是清贫的,劳作是单调的,可其中的乐趣又是无限深远的,‚从容涵咏,自然生其气象‛。细细品味,乐在其中。就像我小的时候,打草采野菜过程中的几多乐趣至今难忘。
《诗经》中有许多这一类的生活的诗。我喜欢。我也喜欢教给学生。
这届学生高二时,我同以往一样,给他们介绍了十几首《诗经》中的作品:《关雎》《静女》《氓》不必说,教材中有的;《桃夭》《谷风》《相鼠》《木瓜》《黍离》《无衣》《采薇》《七月》《生民》《伐檀》《硕鼠》(《伐檀》《硕鼠》实验版教材中没有)等。当时有学生问我:‚老师,高考考《诗经》吗?‛我说:‚《诗经》的时候没有高考,可这些诗都可以作为高考题出现。‛我当然没有选这首,但在一部分学生中曾掀起过一小阵《诗经》热,甚而至于在以‚背后‛为题作文时,我的科代表写岳飞,用的题目就是‚背后的灼灼‛,有同学问‚灼灼‛何意,曰‚灼灼其华‛。
介绍《诗经》,不能不介绍‚风、雅、颂、赋、比、兴‛,而将这些知识融入到作品中去,学生会记得更为清晰,掌握得更为牢固。
‚功夫在诗外‛,不仅仅用于写诗作文。我想,我们也许曾猜想过高考会从《诗经》里出题,但我们也许更愿意把注意力集中在唐诗宋词元曲上,我们甚至曾机械的将诗词分成若干种类别,若干种题型,若干种解题方法,乃至若干种答题‚诀窍‛……当然,我不是在否定我们在高考诗歌复习过程中的付出,而是想说明,语文教学,夯实基础非常必要,引导学生博学博览非常必要,培养学生得知识迁移能力非常必要。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1 [解析三:景山学校 李巧梅]
较之往年,2007年的高考鉴赏题,在选材和题型上有些出人意料:平时在复习备考中被忽略的《诗经》的短诗成为命题材料,让我们的围绕‚意象‛、‚托物言志‛等等而进行的诗歌鉴赏复习几‚无用武之地‛;取消了客观性选择题,代之以主观简答题,学生不再能够从选择题中获取蛛丝马迹,然后顺蔓摸瓜,最后豁然开朗。好在文本短小,且注释详细,命题难度不算太大,因而考生尽管可能对材料和题型感到不适应,但仍然能够较为轻松地作答。
本次高考提醒我们,在平时的古典诗歌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诗歌鉴赏基础、落实诗歌鉴赏常识,从而使高层次的诗歌鉴赏有了依托,成为可能。另外,在高三复习中加强训练学生答题的清晰化和准确性。扩大选材范围是必要的,不仅要注意唐诗宋词元曲的鉴赏,而且要关注《诗经》、《楚辞》这样的作为诗歌源头的作品。如此才能化‚意料之外‛的高考题于‚情理之中‛。
[解析四:31中学 张建京]
鉴赏评价是在熟练掌握了诗歌的写作内容、意境、语言、技巧、思想感情等之后所具有的较高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考中考查学生的最高层级要求。而鉴赏是源于知识,高于知识的。学生不光要对诗歌题材把握准确,还要对作家、时代背景有所了解,甚至要加入自己的人生体验。长期以来,高考考生对诗歌鉴赏的感觉,恰似‚雾里看花‛,懵懵懂懂。学生喜欢读诗,却看不懂诗,只会对诗歌文辞的华美和结构的精巧啧啧称奇,殊不知‚文以载道‛,诗中所蕴含的深意也是奇文震惊世人的原因。鉴于这种情况,高考命题的难度也愈来愈大。怎样利用好高考指挥棒,为教师教学、学生积累指明方向成为当务之急。本人就07高考北京卷第12题作了如下的理解:
㈠试题小中见大
试卷中三道小题,第一小题考察《诗经》的写作手法;第二小题考察诗歌中的炼动词,前两道考点落在知识点上,答案明确唯一。第三小题是对全诗内容的整体把握,三题均属高考考点要求,是高考对考生诗鉴能力的基本要求。但高考命题中一直兼顾小语文观和大语文观,从此题来看,《诗经》的选取具有鲜明的导向性。
《诗经》关注现实,抒发现实生活触发的真情实感,这种创作态度,使其具有强烈深厚的艺术魅力。无论是在形式体裁、语言技巧,还是在艺术形象和表现手法上,都显示出我国最早的诗歌作品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梁〃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嚖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穷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孔子对《诗经》亦有很高的评价。对于《诗经》的思想内容,他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对于它的特点,则‚温柔敦厚,诗教也‛(即以为诗经使人读后有澄清心灵的功效,作为教化的工具实为最佳良策)。孔子甚至说‚不学诗,无以言‛,显示出《诗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刻影响。孔子认为,研究诗经可以培养联想力,提高观察力,学习讽刺方法,可以运用其中的道理侍奉父母,服侍君主,从而达至齐家,治国,平天下。诗经开启了中国数千年来文学的先河,亦开创了中国多年以现实主义为主的文学作品。
成语是一个民族的语汇珍品,承载着千百年来浓缩了的历史文化。而现今许多脍炙人口的成语皆出自《诗经》。
《诗经》中的《风》作为反映民情民风的民歌,流传下来的成语也皆如此,如:‚信誓旦旦‛出自《卫风〃氓》:‚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一日三秋‛出自《王风〃采葛》:‚一日不见,如三秋兮。‛‚窈窕淑女‛出自《周南〃关雎》:‚关关雎鸠,在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2 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风雨凄凄‛‚风雨如晦‛出自《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试问,如此优秀的文化又引起教师和学生多少关注呢?既然《诗经》是中国文化源头,那么用高考指挥棒指给我们的就应是‚回归文化本源‛,树立学生的大语文观,从点滴中培养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及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我想,这才是语文教学的魅力所在!
㈡设题稳中求新
纵观06、07北京高考试题不难发现,在不断地摸索中,诗鉴命题充分的总结了前几年命题的经验教训,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如:考点有据可依,知识点可从课内所学入手,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回归教材,有的放矢;试题难度降低,扫除学生学习诗鉴的畏难情绪;在诗鉴试题中突出学生个体、个性。注重选拔高层次人才,坚决反对用惯有思维答题,不研读品味诗句。但本次命题并没有囿于窠臼,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做新的尝试与改革:
1. 选材新:一改以往选择唐诗宋词作材料,而选用生僻的《诗经》。《诗经》艺术特点突出,行文结构清晰,学生易于把握。再者,《诗经》创作年代久远,对其内容语句理解费力,因此注解详细,为考生正确快速解题助一臂之力。
2. 题型新:改变原先主、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均以主观题形式考查学生。三道小题相互配合,从诗歌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赏鉴。
3. 观念新:虽是赏鉴题,命题观念却大胆创新:为考生提供诗歌及注释,让考生在准备充分下作答,考查学生读书自学能力。不以怪题、偏题为新,真正回归语文教学的本原,让高考成为检验教师教学结果和学生语文能力的标尺。
有尝试才会有创新,有创新才能谋发展。高考亦是如此。
㈢答案美中不足
正所谓‚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在阅卷过程中,本人认为第三小题的答案有待完善。本题4分,‚劳作‛‚唱歌‛‚快乐‛3点4分。这样一来,评分标准的区分度就不够明显。如,学生答案:
①妇女们聚集在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拾野菜...
。 ②妇女们高兴..的采完野菜....,唱着歌...
准备回家给自己的丈夫和儿子做饭去。 ③工人们愉快..的工作..,还唱着歌...
。 三个答案均符合评分要点,均为满分。但比较之下,考生水平良莠不齐,例3更是错得离谱。所以,我粗浅地认为可改为三个要点各一分,另外一分作为优秀加分,鼓励优秀考生,体现选拔梯度。
高考工作任重而道远,庆幸的是前方总有一个睿智而顽强的团队,在不断地摸索与探求中日臻完善。很快,学生们将不再望‚诗‛兴叹。拨开云雾,徜徉花海指日可待!
①《诗经》使用赋、比、兴手法,本诗使用的手法是 。(1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艺术手法的赏析,侧重在知识方面。
关于‚赋‛——
①郑玄:‚赋之言铺,直铺陈今之政教善恶。‛(《周礼〃注》)
②挚虞:‚赋者,敷陈之称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赋者,铺也;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也。‛(《文心雕龙〃诠赋》)
④钟嵘:‚直书其事,尽言写物,赋也。‛(《诗品》)
⑤朱熹:‚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诗集传》)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3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赋,即铺写叙述客观事物以抒发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其表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叙事,或写景,或抒情,或对话,或议政,或兼而有之。
关于‚比‛——
①郑玄:‚比,见今之失,不敢斥言,取比类以言之。‛ (《周礼〃注》)
②挚虞:‚比者,喻类之言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比者,附也。……附理者,切类以指事。……盖写物以附意,飏言以切事者也。‛(《文心雕龙〃比兴》)
④钟嵘:‚因物喻志,比也。。‛(《诗品》)
⑤朱熹:‚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诗集传》)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比,是借助某些客观事物的形象作比喻,以比附主观思想感情的创作手法,一般称前者为喻体,后者为本体。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明喻,如‚瞻望弗及,泣涕如雨‛(《邶风〃燕燕》);隐喻,如‚哀今之人,胡为虺蜴?‛(《小雅〃正月》);借喻,如‚硕鼠硕鼠,无食我黍!‛(《魏风〃硕鼠》)。
关于‚兴‛——
①郑玄引郑司农语:‚兴者,托事于物。‛(《周礼〃注》)
②挚虞:‚兴者,有感之词也。‛(《文章流别论》)
③刘勰:‚兴者,起也。……起情者,依微以拟议。‛(《文心雕龙〃比兴》)
④郑樵:‚凡兴者,所见在此,所得在彼,不可以事类推,不可以理义求也。‛(《六经奥论》)
⑤朱熹:‚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诗集传》)
⑥姚际恒:‚兴者,但借物以起兴,不必与正相关也。‛(《诗经通论》)
综上所述,归纳来说:兴,亦是一种创作手法,即借助其它事物开头,通过联想,触景生情,再转到本题。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三: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无关,如‚扬之水,不流束楚‛(《郑风〃扬之水》);借物起兴,与后文诗意有关,如‚有兔爰爰,雉离于罗‛(《王风〃兔爰》);以描写自然景物起兴,渲染气氛,寄寓情思,如‚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秦风〃蒹葭》)。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作品中,赋、比、兴三者并非彼此毫不相关,常常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交互运用、综合表现的,故有‚赋而兴‛‚兴而比‛‚赋而兴又比‛等较为复杂的情况,如《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这首写情人不期而会(一说君主与贤臣之遇)之作,起首的‚蔓草‛‚零露‛既可实指二人相遇之所的景况,又可引发读者对下文美人、美丽情事的怀想。这是朱熹所说的‚赋而兴也‛的一例。
基于以上的这些认识,我们再来看《芣苢》这首作品。
《芣苢》用明白如话的一副笔墨将采摘过程描绘叙写的清清楚楚,不但有形亦有情。因此,说本诗运用了‚赋‛的写法,毫无问题。但,只有‚赋‛吗?对这个问题作出回答,涉及对‚采采芣苢‛中‚采采‛二字的理解。
《诗经》中叠字用得颇多:《周南〃葛覃》中‚维叶萋萋..‛、《周南〃桃夭》中‚桃之夭.夭.‛等,叠字用作形容词;《周南〃关雎》中‚关关..雎鸠‛、《小雅〃伐木》中‚伐木丁丁..‛等,叠字用作表情态的副词。至于‚采采‛的叠用,历来有不同的诠释。上面所选五种译文中,前三种将‚采采‛释为动词,采集之义,表劳动者的动作行为;后二种将其释为形容词,灿灿光华之义,表劳动对象(即芣苢)的状貌。‚采采‛能否作形容词,《秦风〃蒹葭》给出了合理的解答: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4 ‚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
,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
,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蒹葭》一诗,三节分别以‚苍苍‛‚萋萋‛‚采采‛开头,意思其实是可以互通的,均可作‚鲜盛貌‛讲,均可用来形容所写之景的状貌。
由此,我们也可以说,‚采采芣苢‛中的‚采采‛二字,作形容词诠释似乎更符合诗句本义:一来避免与下文的‚薄言采之‛重复,二来表现了芣苢之美。闻一多《风诗类钞〃乙》中说:‚采采,犹粲粲。‛陈子展《诗经直解》中说:‚采采,花叶色彩鲜明的样子。‛便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
假设‚采采‛的形容词之说成立,首句‚光华灿灿的芣苢哟‛便含有‚兴‛的作用——以芣苢之光鲜引出劳动女子的美好。‚赋而兴也‛的说法也就此成立。
综上所述,本题考查诗学知识,将答案锁定为单纯的‚赋‛,略显苛严。对于上古先民的东西,对于表现复杂的事类,统一认识,恐怕很难。因此,对于《芣苢》的手法,我们是否可以作这样的界定:这是一首以赋为主,兼及起兴的古代民歌。
【钟晓晨解析】
本小题答案是唯一的,别无选择,如果接触过《诗经》,了解‚赋、比、兴‛,此题不难得分。
【李巧梅解析】
第一道题是完成情况较差的题。
这道题看起来只是一道文学常识题,但实际上还考查了‚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这一阅读能力。要答对这道题,学生不仅要对‚赋‛、‚比‛、‚兴‛这三种手法的含义,即对概念本身有清楚的认识,而且还必须能够确认本诗的表达方式。‚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朱熹《诗集传》)。本诗描绘的是妇女采集车前子这样一件事,其中并无任何‚以彼物比此物‛的比喻。而作为自然物的车前子,是本诗中妇女们的劳动对象,其作用当然也不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其实本诗是用赋的手法直接模仿、再现劳动场景。
这道题有很多学生答错。‚比‛‚兴‛的答案在试卷中比比皆是,甚至有的答成‚排比‛或‚反复‛。这反映出相当一部分学生缺乏扎实的诗歌鉴赏基础,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他们的古典诗歌鉴赏能力薄弱,因而难以准确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
②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采集野菜的劳作过程。这种过程在诗中是怎样具体表现出来的?(2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作品表现手法的赏析。‚怎样具体表现‛这样一个设问,至少可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二是手法,作者在用词造句、设计经营等方面采用的手段、技巧。
就《芣苢》而言,‚采‛‚有‛‚掇‛‚捋‛‚袺‛‚‛六个动词的变换运用是其特点,其余文字均无改变,全诗在重章复沓中表达情绪与情感。抓住动词,与诗意联系稍加分析,应该不难。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5 【钟晓晨解析】
《诗经》多‚重章叠唱‛,其特点之一就是,重复的小节中只变换少数几个词语来表现动作的进程或情感的变化,《伐檀》《硕鼠》《相鼠》《黍离》都能得到印证。《芣苢》亦不例外,三章十二句,只变换六个动词,却写出了采集所得由少到多的情况。所谓‚过程‛‚具体‛,看来也是别无选择。
【李巧梅解析】
本题考查文学体裁基本常识的了解和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过程是事物发展的经过,而作为一首采集所唱的民谣,本诗呈现的正是由先到后的劳动过程,而这一过程依靠六个小节中动词的变化(采、有、掇、捋等)得以完成。
本题答题情况较好。在结构整齐、句式一致的条件下,学生容易看出诗中动词的变化,但也有部分学生未完整地写出这六个动词,使得劳动过程显得不够完整。未找出的往往是前两个动词‚采‛和‚有‛,尤其是后者。原因可能是学生认为‚采‛和‚有‛这两个动词的含义比较宽泛,不能够具体说明劳动过程。但事实上,‚采‛表现的是妇女们呼朋结伴,走向平原旷野,高唱着‚采呀快快采些来‛。这是劳动的前奏曲。而第二句表现的是妇女们见到了车前子,欣然动手,边采边唱。这是劳动的进行曲。它们当然是过程中的必要环节。
③前人读这首诗说:反复讽咏,“自然生其气象”。你读这首诗,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景象?请概括描述。(4分)
【周京昱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本诗通过采表达人物内心情感,采用重章复沓的形式生成诗意。所谓‚景象‛,是指作品中人、事、物、景的合成。‚妇女‛‚采摘‛‚芣苢‛‚山野‛以及主人公通过歌声表现欢快、愉悦的心情。‚概括描述‛,将前面这些基本信息整合起来,便是此题答案。由于本诗语言较为直白、内容相对单纯,故理解起来不应很难。
附两位鉴赏大家的‚答案‛,供参考、玩味:
‚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间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今世南方妇女登山采茶,结伴而歌,犹有此遗风云。‛(清〃方玉润《诗经原始》)
‚揣摩那是一个夏天,芣苢都结子了,满山谷是采芣苢的妇女,满山谷响着歌声。‛(现代〃闻一多)
【钟晓晨解析】
说到‚景象‛,无非就是采芣苢的妇女们的劳动场面,欢歌笑语和欢乐情绪汇成的‚景象‛而已。注释①有提示:‚这是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 几个动词表现的就是劳动,‚欢快‛是需要‚平心静气涵咏‛的,稍有难度但难度不大。
【李巧梅解析】
这道题考查的是对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学生答题时,必须仔细思考题干所交代的信息。‚什么景象‛的提问意味着回答要概括出诗歌所展现的劳动情景,而‚自然生其气象‛的感受又暗示劳动场景中蕴含着鲜明的情趣,‚景语即是情语‛。所以,回答时就不仅要描述劳动场面,还要明确其中洋溢的情绪。
学生的答题存在一些共性的缺陷。没有明确点出‚唱歌‛这一景象,只写‚劳动‛或‚采集野菜‛;没有答出有关情绪的词语,只描述景象;有时是所用词语不准确,例如,不少学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6 生表述为‚兴奋‛(情绪上的激动)、‚轻快‛(身体上轻松愉快的感受)、‚嬉戏‛(游戏玩耍)、‚悠然自得‛(清闲安逸)等词语。这样的答案反映出一些学生明确答题的意识差,欠缺应试准备;反映出一些学生阅读习惯不佳,不注意结合注释理解诗歌;还反映出一些学生对词语的含义没有准确的把握,以致表述不到位。还有的学生在审题上出现偏差,将‚讽咏‛理解为‚讽刺‛,因而将本诗的内容拔高,大谈对奴隶的压迫等,答偏了题。也有不少同学拿到了满分,以下就是几则满分答案:
1. 妇女一边唱着歌,一边在野地里摘取野菜,动作娴熟,十分快乐。
2. 妇女们聚集山间,三个一群,两个一对。她们个个笑容如靥,欢快地唱着民歌,弯下腰去捡拾野菜。
3. 在采摘野菜的田地里,一群辛勤劳作的妇女们在晴朗的天气里,以歌声为伴,在散发着野菜清香的田地里辛勤而快乐地采摘。
4. 我眼前出现了在广阔的野菜地里,勤劳辛苦的劳动妇女们边摘取野菜边歌唱的劳动景象,表现出那种在自然环境中无比欢乐的场景。
5. 我眼前出现的是在收获的季节里,妇女们戴着草帽,手持竹篮,在山上细心地采集野菜,口里哼着小曲,脸上浮现着笑容,一片祥和的景象。
13. 在横线上填写作品的原文(任选3题)。(6分)
①(邹忌)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 , 。” (《邹忌讽齐王纳谏》) 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 。
(刘禹锡《秋词》)
③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时时犹唱, 。
(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④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 。” (王实甫《长亭送别》)
[解析:56中学 段富刚]
【试题解析】
今年的默写题回归到了传统的上下文填空的形式,在数量上采取四题任选三题的形式,沿袭了06年的命题思路,体现了命题者的人文关。不考理解,只考识记,注重基础,降低了试题的难度。
从选取的内容上看,《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刘禹锡《秋词》是唐诗,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是宋词,王实甫《长亭送别》是元曲,而先秦散文、唐诗、宋词、元曲代表了相应时期的我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体现了命题者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得以传承的迫切愿望。
试题中的第①小题《邹忌讽齐王纳谏》的考查,虽然算不上名句,但这句话却很好地体现了我国古代文学中句式整齐,富于音乐美和韵律感的特点;第②小题刘禹锡的《秋词》历来被人们称赞为另辟蹊径,一反常调,热情讴歌秋天的美好的佳作;第③小题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考查句化用杜牧《泊秦淮》诗句,赋予了更为深刻、精辟的思想内容;第④小题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的‚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一句,自问自答,在为离别的痛苦而流了一夜眼泪的莺莺心目中,经霜的树林是被她的离情感动而变红的。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蒙上一层沉郁忧伤的感情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营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
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是中学语文教学课程标准的要求之一。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7
中华优秀文化的感情,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我国传统语文教
学的经验又告诉我们,利用青少年的年龄优势,尽量强化记忆、背诵,以备将来反刍、体味,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名句名篇的考查采用默写的方式,要求考生默写出全篇或部分的内容。默写名句名篇的内容一般是考生背诵过或熟悉的,今年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2篇古文和5首诗歌,篇目总数也从33篇(首) 增加至40篇(首) 。题目做到了诗文兼顾,新老篇目兼顾,目的是推动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背诵的热情,从而提高学生的素养。
考查默写古诗文的意义,远远超出了对学生识记能力的考查,它更是对学生文化底蕴的考查。背诵古诗文,是学习古代汉语的重要途径。学生在反复吟咏古代诗文的过程中,增强了对文言句读的感性认识,扩大了文言词汇的积累,培养了一定的审美能力,在情感和人生态度上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抽样统计】
从样卷抽测统计表明,
1. 学生选择①②④作答的占80%左右。原因是:①和④是新调整的七篇中的两篇,可以看出老师复习时指向明确,引导正确;②为七言绝句,篇幅简短,易于掌握。
2. 平均分达5分之多,为历年默写得分之最。表明命题人不与考生为难。但此题的区分度不是很好,不利于高考选拔。
3. 学生失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⑴由于错别字导致失分。别字方面:‚霄‛写作‚宵‛的情况居多,‚情‛写作‚晴‛、‚空‛写作‚天‛、‚庭‛写作‚亭‛,属个别情况;错字方面:集中在两处,一是‚染‛,一是‚晓‛,都是多加了一点。
⑵记忆不准确导致失分。一是漏字:比较多的情况是漏写‚欲‛、‚于‛、‚也‛;一是张冠李戴:把别的文章中的句子错写在语句中,典型的错误是将‚至今商女‛写成‚商女不知亡国恨‛。 【教学建议】
1. 将背诵默写落实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
背诵不能仅靠高考前的突击,要求背诵的篇目,就应该平时学一篇检查一篇,通过检查真正发现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进一步强化落实。
2. 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背诵。
要求背诵的篇章,都是我国古代文学中极其优秀的作品,在进行这些篇目的教学中,教师要多侧重把文章之所以优秀讲解透彻,以便真正激发出学生的热爱之情。
3. 要求学生做到学以致用。
现在学生学习都很功利,认为花费很多时间就是为了几分,要想真正改变学生的这种功利思想,可以采取一些办法让他们感到所学的东西确实有用。如在进行作文训练中必须引用要求背诵的古诗文,否则,作文不给高分等等。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8 四、本大题共4小题,共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4—17题。
‚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能使公司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获得强大竞争优势的‚核心能力‛,一旦让公司形成路径依赖,也会产生核心能力硬化的问题。当环境发生巨变时,公司因难以应对而猝然倒下。这就是‚核心能力的诅咒‛。
(取材于吴伯凡《‚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
[文本解析一:15中学 王霈霖]
今年小阅读的材料属议论、说明为主的实用类文本,四段,一千余字。第1段说明‚核心能力‛的含义、特点和作用。第2段分析‚核心能力‛怎样被误解为‚核心竞争力‛。第3段进一步阐释这种误解的危害性。第4段提出要警惕‚核心能力‛被硬化。题目设臵为客观题、主观题各两道,难度与去年持平。
[文本解析二:北京三中 赵宝桂]
在中国工商业界,‚核心竞争力‛几乎成了一种日常用语。这个说起来颇具专业色彩、听起来又浅显易懂的说法,高频率地出现于正式和非正式的商务沟通中。然而,若干误解和表达,却与‚核心竞争力‛的真实本义相去愈来愈远。本文正是要对人们脱口而出的错误概念进行一番正本清源。
文本共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两个部分:1-2段,解说‚核心竞争力‛;3-4段,议论‚福音与诅咒‛。
我们先来分析把握文章。
第1段,正面提出‚核心竞争力‛的准确译法,说明‚核心能力‛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即:①它是一种难于被竞争对手复制的能力,②它是一种能够为客户价值和利益的能力,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阅卷纵横》
49 ③它是一种能够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的能力。
第2段,从反面说明人们对‚核心竞争力‛表达的误区所在。即:‚能力‛尤其是‚核心能力‛,是一种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东西;而‚竞争力‛则是一种外在的、有形的、非本源性的东西。
第3段,对比资源与能力,指出优越的、基于资源的竞争力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国家而言既是一种‚福音‛,也是一种‚诅咒‛。
第4段,提出‚核心能力‛本身也存在着在‚福音‛与‚诅咒‛两种可能。一个企业的正确追求方向应该是:形成核心能力,并注意保持它的活力。
一篇社会科学类或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难易,是由文本中信息量的多少与信息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所决定的。《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一文容易读懂,题目难度明显较低。据悉,这是命题人为控制试卷的整体难度而精心设计安排的结果。
[文本解析三:清华附中 杨建宇]
把科学还给人民
——由高考科学阅读题说起
2007年全国高考语文北京卷的科学文阅读语料节选自《21世纪商业评论》执行主编吴伯凡的论文《‚核心竞争力‛:福音与诅咒》。文章洋洋洒洒近1000字,考生读后不知所云。幸亏我辈身为语文老师,经过几个小时的解读,原来这篇文章的内容只用19个字便可表达清楚:公司要注意内部挖潜,不要过多关注外部竞争。
为什么简单的道理偏要表达得如此艰涩呢?
例如,一位科学家使用科学术语写道:‚这一生物(一种用鳃呼吸,体温随外界温度变化而变化,生活在水中的脊柱动物)区系显示出百分之百死亡率的反应曲线‛而他本来应该这样写:‚这些鱼全都死了。‛
搞科学研究,力求表述更准确,无可非议;可写出文章发表,让老百姓看,就有哗众取宠的嫌疑了。
一篇题为《IT 公司面试》的讽刺小说这样写道——
面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懂一点,我戴过电子表,玩过任天堂游戏机,房间有一台电视……还有,我看过同学用DOS 开机,两次……
面试主管:下一位!
面试主管:你对电脑懂多少?
应聘者:嗯,那要看是哪一种电脑了。一般的超次掌上型矽单晶片时脉输出电脑(电子表)比较简单,我小学时候常常使用它的解译编码作业流程(闹铃功能)。至于多功能虚拟实境模拟器(任天堂游戏机)就复杂得多,不过我曾经完整测试过许多静态资料储存单体(只玩卡带破关)。长大后我对复频道超高频无线多媒体接收仪器(电视)开始产生兴趣,每天晚上都会追踪特定频道的资料(指八点档电视剧)。至于传统的电脑,我手下的一位工作伙伴(同学)经常在我的监控之下进行主储存矽单体与磁化资料存取器之间的信号交换(指用DOS 开机)……
面试主管:很好,明天开始上班。你的配车在地下二楼,附车位,这是钥匙……
这纯粹是投机者在蒙骗外行人!但愿我们的科技工作者不要做这样的事情。
科学是诞生于人民之中的,请把它还给人民。
14. 下列对“核心能力”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 核心能力与顾客所看重的价值和利益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