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 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 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 )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1. 知识就是力量。
2. 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
3. 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
4. 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 类别:事业
5.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类别:修养
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类别:科学
7. 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类别:道德
8.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类别:人生
9. 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类别:青年
10. 因结婚而产生的爱,造出儿女;因友情而产生的爱,造就一个人。 类别:友情
11. 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
12. 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类别:智慧
13.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时间
14.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类别:人生
15.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类别:思想
16. 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看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类别:事业
17. 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类别:人生
18.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类别:人生
19.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它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类别:思想
20.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类别:成功
21. 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俗语说:人总是乐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却可以治疗这个毛病。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行的,二是关于事业的。 类别:事业
练习
1、《培根随笔》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的__________的作品。请你写出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______
答案:培根;①知识就是力量。②读书使人充实,计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性格。
3 2、名著知识填空。
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______"《______》中的"______"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______。
答案: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
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______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答案:马克思
4、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______和______领域内的建树。
答案:思想;哲学 1.《培根随笔》为( ) 十七世纪著名( ) ,( ) 和经验主义哲学家( ·培根所著。答:英国、思想家、政治家、弗兰西斯
2.本书分为:等多篇随笔。答:《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
3.()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答: 《新工具》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热爱哲学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 富有生活情趣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自强不息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工于心计、老于世故
9.培根随笔 内容简介:
答: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10.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1.《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复兴》) ,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
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 、(伦理) 、(处世之道) 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
16.《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 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7.《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8.《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 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9.《培根随笔》共有篇.
20.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 、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 、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 、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 、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中考题(2014年重庆市)
5. 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参考答案】
5. 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不同;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4分,每处2分,意合即可)
(2013年福州市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册质检模拟)
5、名著阅读题。
(3)《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打动一代代的读者,请写出两句你所积累的《培根随笔》的名言警句。(2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
5.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各题。(4分)
5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 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2分)
(2)请用上文画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对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2分)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书里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净化。
【参考答案】
5.(4分)(1)(2分)培根;《谈读书》(《随笔》、《培根随笔》或《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集·英国卷》)(每空1分;第二空任填参考答案中的一个都得分)
(2)(2分)参考示例:在书里我们感受喜怒哀乐,在书里我们触摸历罗沧桑。(内容相近即可,2分)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①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选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①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表意相同即可) ②总分总
(2012年广西自治区百色市)
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B .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D .培根随笔中,《谈美》这篇短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参考答案】
5.A(“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
7.名著阅读。(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_____________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_____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
6 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 培根 英 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
论美(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有删改)
15. 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 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 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 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16. 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⑵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15.【内容理解】(3分)D (文中没有说老人一定比年轻人更有阅历。)
16. 题(1)参考答案:外貌美:形貌的美是难以保持长久的。评分标准: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说明:第一问1分, 回答“外貌美、面貌美、外表美、外在美、形象美、形体美、美貌、样貌的美丽”均可。
7 评分示例:满分答案:①指的是人的外貌。外貌的美只是暂时的,心灵折射出的美才是永恒。②“美”指的是外表的美。道理:外在美是短暂的,指的是美貌,形貌上的美。说明美貌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⑤句中的“美”指的是外在美。阐明了外在美只是一时的,难保持的。2 ① 指外貌的美。 这句话阐明了人不可能永远年轻, 总会有变老的一天。(句意理解不全面。)
②美的形貌。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短暂的。(理解片面)
③外在美。这句话说明外在的美很容易被摧毁。(“摧毁”用词不准确。)
④年轻。年轻时的美是不恒久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逝的,只有心灵上的美才可以恒久。(第一问理解错误,美不是指“年轻”。)
⑤内在修养和外在美貌。样貌不重要,因为它会老,只有优雅的作风和文明的举止才能将美保持。(这里的“美”专指外在美,不包括内在美。) 1分答案:①“美”指的是外在美。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后一问答非所问)
②“美”指仪容之美。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照抄原文,而文中的前后两句并不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③“美”指内在美。保持形貌美和保持内心美是困难的。(前一句判断错误。后一句提到了保持形貌美是困难的得1分,但没提到形貌美的保持不是长久的)
0分答案:①是指内在美。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内在美,美而只注重外在美,始终也不会。(理解错误。)
②指的是水果。道理:这句话阐明了美不是在外表看得出的,真正的美是在心上。(理解错误,没有抓住比喻的喻意来理解。)
③“美”指的是美德。这句话阐明了人生更需要的是保持美德才是美这道理。(理解错误,没有抓住外在美来理解分析。)
16. 题(2)参考答案: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把徳行比喻成宝石,形象贴切,深刻说明内在美就象宝石一样,不但不会受普通的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反而更能放射自身的光芒。 评分标准:4分。摘录1分(须体现语言生动或说理深刻)。推荐理由3分,其中对摘录句的句意理解正确2分,分析合理1分。说明:①摘录划线句子“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没分。②摘录拉丁谚语没分(不是培根语录)。③注意推荐理由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的区别。 评分示例:满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德比喻成宝石,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一个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形貌不美,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引出下文。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生动形象地比作宝石,深刻地说理,阐明了美的德行不需要美的形貌去修饰,在朴素的形貌下,美的品德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更显华丽。
培根语录: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 之美。
推荐理由:这句话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出了自然而生的东西往往比服饰的衬托更好,而举止端庄又更胜于外表的单纯劝勉人们不要单单追求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推荐理由:这句话很实在地表达了作者的想法,美德比美丽更为可贵。有时,美德比美丽更美,经自内在的东西才是最真的,最美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外在美诚可贵,内在美价更高。
8 培根语录: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在美。
3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个句子利用了比喻手法, 把”美德”比着”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德的价值与华丽(“美德的价值与华丽”如何体现未具体分析)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培根的语言总是简练而富有内涵,这句话把美德比作宝石,表达了美德不需要任何修饰,他会在朴素中发射出灿烂的光辉。
(本题从语言生动方面分析,但分析时没有点明比喻修辞,并且没有紧扣比喻特点分析。因此只得3分。)
③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比作宝石,突出了美德不一定表现在外表,而在于内涵。
(没有结合“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进行 分析,因此只得3分。)
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 辉。
推荐理由:这句话生动的写出,只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才是最终的美。(如何将两种美结合分析、欠深刻)
培根语录: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也应该追求修养,这种才能体现真正的美。(没说清楚“过于”)
③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推荐理由: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有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样生活才更加灿烂,更充实,更美好。
本题从语言深刻方面分析,但对于“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两者结合方面没有进行分析,不够深刻,因此只得3分。)
2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用了比喻手法, 告诉我们内在美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衬托.(未具体说明比喻手法的作用)
②培根语录:美貌的人, 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句优美, 用词准确. 就”未必”似乎”两词用的十分准确, 并无一概的肯定或者否定, 只是大概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未具体分析为什么语句优美, 用词准确)
说理深刻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貌的人, 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在我的人生来说, 这句话说得很正确, 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对原句理解欠具体, 分析不准确)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9 推荐理由:因为这句话说明了其实美德也是美的一部分, 也在教我们要注重认识美德.(对原句理解错误)
③培根语录:世界上有许多美人, 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 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青春和外表之美总是短暂的, 只有美的德行才能永存.(未直接分析原句的意思) ④培根语录:因此, 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推荐理由:因为我们不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那么就做不到真正的美.(未对原句具体分析理解)
1分答案:①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人应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不要为了放荡的青春而放弃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②培根语录: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
推荐理由: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0分答案:
①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分析:凡是选此句,均不得分。原因此句不是培根名言,而是拉丁谚语。②知识就是力量。
分析:没有从原文摘抄,因此不得分。③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分析:没有审清题,此句是题中明确规定不允许选择用来分析。
1.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2007年黄冈市)
狡(xi á)______者鄙读书,无知者(xi àn )______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A ,数学使人 B ,科学使人 C ,伦理学使人 D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E 。(培根《谈读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 、B 、C 、D 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2分) 选项: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我会选: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 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选序号)(2分)
A. 凡有所学,定成性格。 B.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凡有所学,能不成性格? D.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哉?
【参考答案】1. (1)黠 羡 诘 辩 (2)A. ③B. ①c. ④D. ② (2分,每处0.5分) (3)B (2分)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
《培根随笔》为英国十七世纪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和经验主义哲学家弗兰西斯·培根所著. 本书分为《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 "可见求知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 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 "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名人姓名:培根 出生年代:1561~1626
名人职称:散文作家、思想家、政治家、经验主义哲学家
名人国家:英国
内容简介
培根在文学方面的代表作就是他的《随笔》(Essays )。这本书一五九七年初版时只收有十篇文章,一六一二年版增至三十八篇,一六二五年版(即末版)增至五十八篇。在培根逝世三十一年后的一六五七年,有一个Rawley 版将培根的未完稿《论谣言》(Of Fame )作为第五十九篇收入其《随笔》,但由于该篇只有“启承”尚无“转合”,故后来的通行本仍多以五十八篇为标准。《随笔》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宗教、爱情、婚姻、友谊、艺术、教育和伦理等等,几乎触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作为一名学识渊博且通晓人情世故的哲学家和思想家,培根对他谈及的问题均有发人深省的独到之见。《随笔》语言简洁,文笔优美,说理透彻,警句迭出,几百年来深受各国读者欢迎,据说有不少人的性格曾受到这本书的熏陶。于今天的青年读者,读《随笔》就像听一位睿智的老人侃侃而谈,因为《随笔》里包含着这位先哲的思想精髓。
1. 知识就是力量。
2. 只知哲学一些皮毛的人,思想会导向无神论。但是,深入了解哲学,会把人带回宗教。 类别:人生
3. 一个机敏谨慎的人,一定会交一个好运。 类别:人生
4. 一切真正伟大的人物(无论是古人、今人,只要是其英名永铭于人类记忆中的),没有一个因爱情而发狂的人:因为伟大的事业抑制了这种软弱的感
情。 类别:事业
5. 礼节要举动自然才显得高贵。假如表面上过于做作,那就丢失了应有的价值。 类别:修养
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类别:科学
7. 内容丰富的言辞就像闪闪发光的珠子。真正聪明睿智的却是言辞简短的。 类别:道德
8. 美的至高无上的部分,无法以彩笔描出来。 类别:人生
9. 一般来说,青年人富于直觉,而老年人则长于深思。 类别:青年
10. 因结婚而产生的爱,造出儿女;因友情而产生的爱,造就一个人。 类别:友情
11. 机会先把前额的头发给你捉而你不捉之后,就要把秃头给你捉了;或者至少它先把瓶子的把儿给你拿,如果你不拿,它就要把瓶子滚圆的身子给你,而那是很难捉住的。
12. 在开端起始时善用时机,再没有比这种智慧更大的了。 类别:智慧
13. 时间是衡量事业的标准 类别:时间
14. 炫耀于外表的才干陡然令人赞羡,而深藏未露的才干则能带来幸运。 类别:人生
15.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类别:思想
16. 在一切大事业上,人在开始做事前要像千眼神那样察看时机,而在进行时要像千手神那样抓住时机。 类别:事业
17. 美貌倘若生于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身上,当然是很光彩的;品行不端的人在它面前,便要自惭形秽,远自遁避了。 类别:人生
18. 青年人比较适合发明,而不适合判断;适合执行,而不适合磋商;适合新的计划,而不适合固定的职业。 类别:人生
19. 除了知识和学问之外,世上没有任何其它力量能在人的精神和心灵中,在人的思想想象见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统治和权威。 类别:思想
20. 残疾人的成功通常不易招致嫉妒。因为他们有缺陷,使人乐于宽忍他们的成功。也常使潜在的对手忽视了他们的竞争和挑战 类别:成功
21. 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度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使人致病。俗语说:人总是乐于把最大的奉承留给自己」,而友人的*逆耳忠言却可以治疗这个毛病。朋友之间可以从两个方面提出忠告:一是关于品行的,二是关于事业的。 类别:事业
练习
1、《培根随笔》是英国的哲学家、作家的__________的作品。请你写出培根的几句格言警句:______
答案:培根;①知识就是力量。②读书使人充实,计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性格。
3 2、名著知识填空。
我国古典名著中塑造了众多经纶满腹、智慧过人的艺术形象。一直被人们视为智慧化身的诸葛亮,其"______"《______》中的"______"应了英国著名思想家培根的至理名言:______。
答案:水浒(水浒传);智多星;知识就是力量
3、“知识就是力量”这句名言的作者就是被______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的英国思想家培根。
答案:马克思
4、培根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______和______领域内的建树。
答案:思想;哲学 1.《培根随笔》为( ) 十七世纪著名( ) ,( ) 和经验主义哲学家( ·培根所著。答:英国、思想家、政治家、弗兰西斯
2.本书分为:等多篇随笔。答:《论求知》,《论美》,《论善》,《论真理》,《论健康》,《论家庭》,《论友谊》
3.()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答: 《新工具》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热爱哲学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6.从《培根随笔》“论爱情”、“论友情”、“论婚姻与独身”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 富有生活情趣
7.从《培根随笔》“论逆境”、“论幸运”、“论残疾”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自强不息
8.从《培根随笔》“论作伪与掩饰”、“论言谈”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 的培根。答:工于心计、老于世故
9.培根随笔 内容简介:
答:本书亦以大地万物为主角,呈现人们百态。通过精炼的语言、紧凑的情节、贴切的比喻将深刻的哲理寓于浅显的故事之中,使人获取借鉴,受到启迪。
10. 《培根随笔》在《论求知》中,培根说道:”人的天性犹如野生的花草,求知学习好比修剪移栽。”可见(,在我们的一生中是相当重要的.
11.《培根随笔》在《论友谊》中,培根说道:“如果你把快乐告诉一个朋友,你将得到两个快乐;而如果你把忧愁向一个朋友倾吐,你将被分掉一半忧愁。”这说明了(朋友是我们身边必不可少的一个角色) ,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
12.《培根随笔》在《论猜疑》中,培根说道:“当你产生了猜疑时,你最好还是有所警惕,但又不要表露于外。 这样,当这种猜疑有道理时,你已经预先作了准备而不爱其害。当这种猜测疑无道理时,你又可避免因此而误会了好人。可见在人生中猜疑,是人的思想在做乱。”
13.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他自称“以天下全部学问为己任”,企图“将全部科学、技术和人类的一切知识全面重建”,并为此计划写一套大书,总名(复兴》) ,虽然只完成1、2两部分,但已造成重大影响。
14
15.《培根随笔》主要内容:涉及(中学) 、(伦理) 、(处世之道) 等,其中多数与个人省会密切相关,比较集中地表达了作者的“(”。
16.《培根随笔》中《谈美》:这是一篇(论美) 的文章,作者主要阐述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短文笔墨不多,但却十分精彩,说理透彻,且语言优美。他在培根的随笔中颇有代表性,集中体现了培根善于用诗话的语言阐述精辟的哲理的特点。
17.《培根随笔》中《论拖延》:这是培根谈论(“时机”于“拖延”)的哲学小论文。作者用举例子、作比喻的论证方法,告诉我们要善于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不要拖延时间而延误机会。文章论述层次清晰,表达手法多样,语言简洁有力、形象生动,体现了培根论说文的又一特点。
18.《培根随笔》中《谈读书》:这是培根谈论(读书的作用) 的一篇议论文。作者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读书足以悦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并指出:“读史使人明智,
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论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9.《培根随笔》共有篇.
20.主要艺术特点以及成就:
1) 、这些散文关注现实,其中议论官场生涯的篇章和探讨修身持家的文字都得力于他深入的观察和亲身的体验。他力图以不带先入之见的“客观”态度来审视和考察各种现象和行为,很少从传统的宗教道德观念出发简单化地评判是非。
2) 、从培根的散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者是如何在旧的社会结构和思想体系日趋瓦解之际,致力于探讨并树立新的信念、规范和道德。
3) 、培根的散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关于知识、人生的至理名言,对我们有多方面的启发。如“知识就是力量”等。 4) 、培根的散文结构严谨,论证合理,语言形象生动;常常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论说通俗易懂。对我们写作议论文有一定的启发。
中考题(2014年重庆市)
5. 一位同学读了培根的《谈读书》,做了一则读书笔记,请你帮他在②③处分别填上一个句子来概括后文内容,(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句式不限)(4分)
①读书价值颇多: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 :狡黠者鄙读书,无知者羡读书,唯明智之士用读书; ③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需咀嚼消化。
【参考答案】
5. ②不同品性之人对待读书的态度亦有不同;③不同的书读法亦不同(4分,每处2分,意合即可)
(2013年福州市文博中学九年级上册质检模拟)
5、名著阅读题。
(3)《培根随笔》以其透彻的说理和隽永的警句打动一代代的读者,请写出两句你所积累的《培根随笔》的名言警句。(2分)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年四川省宜宾市)
5.阅读下面内容,完成后面各题。(4分)
5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因此不常作文者须记忆特强,不常讨论 者须天资聪颖,不常读书者须欺世有术,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1)以上内容选自英国哲学家、作家________的___________。(2分)
(2)请用上文画线部分所用修辞手法对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进行仿写。(2分)
书是人类知识的宝库,书是人类精神的殿堂。在书里我们认识多彩的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每一次读书,我们都心存感动;每一次读书,我们的灵魂都得到一次净化。
【参考答案】
5.(4分)(1)(2分)培根;《谈读书》(《随笔》、《培根随笔》或《世界散文随笔精品文集·英国卷》)(每空1分;第二空任填参考答案中的一个都得分)
(2)(2分)参考示例:在书里我们感受喜怒哀乐,在书里我们触摸历罗沧桑。(内容相近即可,2分)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
3、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4分)
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肠胃,骑术利头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能辩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节选自培根《谈读书》)
①选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自己的话概括)
②选文的结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3①读书能够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表意相同即可) ②总分总
(2012年广西自治区百色市)
5.下列关于名著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皇帝的新装》《卖火柴的小女孩》的童话作品及“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均出自《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B .法布尔的《昆虫记》真实地记录昆虫的生活,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及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C .《傅雷家书》中的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 、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D .培根随笔中,《谈美》这篇短文,笔墨不多,却说理透彻,语言优美,阐明了“美德比美貌更重要”的道理。
【参考答案】
5.A(“龟兔赛跑”“狼来了”的故事出自《伊索寓言》)
(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
7.名著阅读。(4分)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以上是思想家_____________在《谈读书》中写的一句话,他被马克思称为“______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他有句名言为千
6 万个中国人所熟知,那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上摘录的文字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7. 培根 英 示例:知识就是力量 要全面地学习,成为一个具有健全人格的人。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6题。2008年广东省广州市)
论美(培根)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美貌的人,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所以许多美男子徒有其表却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他们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但这不可绝对而论,因为奥古斯都、菲斯帕芗、菲力普王、爱德华四世、阿尔西巴底斯、伊斯梅尔等,都既是大丈夫,又是美男子。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之美。最高的美是画家所无法表现的,因为它并非人力所能创造。这是一种奇妙的美。曾经有两位画家——阿皮雷斯和丢勒滑稽地认为,可以按照几何比例,或者通过摄取不同人身上最美的特点,用画合成一张最完美的人像。其实像这样画出来的美人,恐怕只表现了画家本人的某种偏爱。美是很难制定规范的(正如同音乐一样),创造它的常常是机遇,而不是公式。有许多脸型,就它的部分看并不优美,但作为整体却非常动人。
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有一句拉丁谚语说:“四季之美尽在晚秋。”而尽管有的年轻人少年俊秀,却由于缺乏优美的举止和修养而不配得到赞美。
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因此,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选自《培根论人生》,何新译,有删改)
15. 下面不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 有些人过分追求外在的美而忽略了内在的美。
B. 人的至美不能用固定的公式直观地描绘出来。
C. 美的形貌与优雅的行为相结合才是理想的美。
D. 老人比年轻人更有阅历,更能显示美的光辉。
16. 按要求回答以下问题。(7分)
⑴“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中的“美”指的是什么?这句话阐明了什么道理?
⑵培根的随笔语言生动,说理深刻。请从文中摘录你最喜欢的一句话(文中划线句子除外)推荐给朋友,并说明推荐理由。
【参考答案】
15.【内容理解】(3分)D (文中没有说老人一定比年轻人更有阅历。)
16. 题(1)参考答案:外貌美:形貌的美是难以保持长久的。评分标准: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 说明:第一问1分, 回答“外貌美、面貌美、外表美、外在美、形象美、形体美、美貌、样貌的美丽”均可。
7 评分示例:满分答案:①指的是人的外貌。外貌的美只是暂时的,心灵折射出的美才是永恒。②“美”指的是外表的美。道理:外在美是短暂的,指的是美貌,形貌上的美。说明美貌只是暂时的,不能长久。⑤句中的“美”指的是外在美。阐明了外在美只是一时的,难保持的。2 ① 指外貌的美。 这句话阐明了人不可能永远年轻, 总会有变老的一天。(句意理解不全面。)
②美的形貌。说明了美好的东西是短暂的。(理解片面)
③外在美。这句话说明外在的美很容易被摧毁。(“摧毁”用词不准确。)
④年轻。年轻时的美是不恒久的,是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流逝的,只有心灵上的美才可以恒久。(第一问理解错误,美不是指“年轻”。)
⑤内在修养和外在美貌。样貌不重要,因为它会老,只有优雅的作风和文明的举止才能将美保持。(这里的“美”专指外在美,不包括内在美。) 1分答案:①“美”指的是外在美。只有内在美才是真正的美。(后一问答非所问)
②“美”指仪容之美。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照抄原文,而文中的前后两句并不是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 ③“美”指内在美。保持形貌美和保持内心美是困难的。(前一句判断错误。后一句提到了保持形貌美是困难的得1分,但没提到形貌美的保持不是长久的)
0分答案:①是指内在美。如果一个人不注重内在美,美而只注重外在美,始终也不会。(理解错误。)
②指的是水果。道理:这句话阐明了美不是在外表看得出的,真正的美是在心上。(理解错误,没有抓住比喻的喻意来理解。)
③“美”指的是美德。这句话阐明了人生更需要的是保持美德才是美这道理。(理解错误,没有抓住外在美来理解分析。)
16. 题(2)参考答案: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把徳行比喻成宝石,形象贴切,深刻说明内在美就象宝石一样,不但不会受普通的条件和外在环境的影响,反而更能放射自身的光芒。 评分标准:4分。摘录1分(须体现语言生动或说理深刻)。推荐理由3分,其中对摘录句的句意理解正确2分,分析合理1分。说明:①摘录划线句子“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败而难保持的”没分。②摘录拉丁谚语没分(不是培根语录)。③注意推荐理由的深层意义和表层意义的区别。 评分示例:满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美德比喻成宝石,形象生动地论证了一个有内在美的人即使形貌不美,也同样令人肃然起敬,同时又引出下文。
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一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生动形象地比作宝石,深刻地说理,阐明了美的德行不需要美的形貌去修饰,在朴素的形貌下,美的品德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更显华丽。
培根语录:就形貌而言,自然之美要胜于服饰之美,而优雅行为之美又胜于单纯仪容 之美。
推荐理由:这句话用了对比手法,形象地说出了自然而生的东西往往比服饰的衬托更好,而举止端庄又更胜于外表的单纯劝勉人们不要单单追求外表美,更要有内在美。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同样,一个打扮并不华贵却端庄严肃而有美德者是令人肃然起敬的。
推荐理由:这句话很实在地表达了作者的想法,美德比美丽更为可贵。有时,美德比美丽更美,经自内在的东西才是最真的,最美的。这句话给了我很好的启示:外在美诚可贵,内在美价更高。
8 培根语录: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
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在美。
3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 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个句子利用了比喻手法, 把”美德”比着”宝石”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美德的价值与华丽(“美德的价值与华丽”如何体现未具体分析)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培根的语言总是简练而富有内涵,这句话把美德比作宝石,表达了美德不需要任何修饰,他会在朴素中发射出灿烂的光辉。
(本题从语言生动方面分析,但分析时没有点明比喻修辞,并且没有紧扣比喻特点分析。因此只得3分。)
③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言生动形象,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美德比作宝石,突出了美德不一定表现在外表,而在于内涵。
(没有结合“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进行 分析,因此只得3分。)
说理深刻示例:
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 辉。
推荐理由:这句话生动的写出,只有外在美和内在美相结合,才是最终的美。(如何将两种美结合分析、欠深刻)
培根语录:过于追求形体之美而忽略了内心的修养。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在追求形体美的同时,也应该追求修养,这种才能体现真正的美。(没说清楚“过于”)
③培根语录: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
推荐理由:希望我的朋友能够有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样生活才更加灿烂,更充实,更美好。
本题从语言深刻方面分析,但对于“心灵美也有形貌的美”这两者结合方面没有进行分析,不够深刻,因此只得3分。)
2分答案:语言生动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推荐理由:用了比喻手法, 告诉我们内在美不需要华丽的外表来衬托.(未具体说明比喻手法的作用)
②培根语录:美貌的人, 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这句话语句优美, 用词准确. 就”未必”似乎”两词用的十分准确, 并无一概的肯定或者否定, 只是大概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未具体分析为什么语句优美, 用词准确)
说理深刻示例:
①培根语录:美貌的人, 未必也具有内在的美, 因为造物似乎是吝啬的, 他给了此就不再予彼.
推荐理由:在我的人生来说, 这句话说得很正确, 因为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 (对原句理解欠具体, 分析不准确)
②培根语录: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华丽。
9 推荐理由:因为这句话说明了其实美德也是美的一部分, 也在教我们要注重认识美德.(对原句理解错误)
③培根语录:世界上有许多美人, 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 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这句话告诉我们, 青春和外表之美总是短暂的, 只有美的德行才能永存.(未直接分析原句的意思) ④培根语录:因此, 应该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推荐理由:因为我们不把美的形貌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 那么就做不到真正的美.(未对原句具体分析理解)
1分答案:①培根语录:世上有许多美人,他们有过放荡的青春,却迎受着愧悔的晚年。
推荐理由:它可以告诉我们做人应把美的形貌和美的德行结合起来,不要为了放荡的青春而放弃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②培根语录:有些老人也会显得很可爱,因为他们的作风优雅而练达。
推荐理由:美才会放射出灿烂的光辉。(推荐的理由没有紧扣摘录的语句来分析。)
0分答案:
①晚秋的秋色是最美好的
分析:凡是选此句,均不得分。原因此句不是培根名言,而是拉丁谚语。②知识就是力量。
分析:没有从原文摘抄,因此不得分。③美犹如盛夏的水果,是容易腐烂而难保持的。
分析:没有审清题,此句是题中明确规定不允许选择用来分析。
1. 阅读下列文段,按要求答题。(6分) (2007年黄冈市)
狡(xi á)______者鄙读书,无知者(xi àn )______读书,惟明智之士用读书,然书并不以用处告人,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读书时不可存心拮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 A ,数学使人 B ,科学使人 C ,伦理学使人 D ,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辨; E 。(培根《谈读书》)
1)根据拼音写汉字,改正加点词中书写有误的字,并将其依次工整地书写在下面田字格内。(2分)
2)(2)请从下列选项中给文中A 、B 、C 、D 处选填合适的词语。(只选序号)(2分) 选项:①周密 ②庄重 ③灵秀 ④深刻
我会选:A. ________ B. ________ C. ________ D. ________
(3)请根据语境给文中E 处选填合适的语句。( )(只选序号)(2分)
A. 凡有所学,定成性格。 B.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C.凡有所学,能不成性格? D.凡有所学,皆成性格哉?
【参考答案】1. (1)黠 羡 诘 辩 (2)A. ③B. ①c. ④D. ② (2分,每处0.5分) (3)B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