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由名言谈话导入:
1、帕斯卡说过“对于每一本书, 都必须学会阅读 。” 请同学们一起来念一下帕斯卡的名言吧(齐读)
2、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 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 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 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读书方法是“养成读书做摘要的习惯, 并且还给它们加上批注。”孩子们, 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 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四十余种, 这节课我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
二、新授:讲解三种读书法
1、设疑:小说的内容很长, 一字一句地读太耽误时间了, 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粗读方法来读, 请跟我一起读一本书? 讲解:
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 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 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同学们, 明白吗? 师:大家总结一下粗读书时要重点翻看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上:粗读法: 书名 内容
作者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老师介绍的粗读法来阅读这本书。 生阅读后交流汇报
2、过渡: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 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 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 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 需要精读, 反复琢磨, 细细体会。所谓精
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 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深入钻研全书内容, 了解文章结构,, 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 (语文课本后的选 读文 )按着精读法的要求, 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 边读边想, 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 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 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课文中的名家作品, 不但找出好词佳句, 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 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同学们这种求深、求细反复品味, 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3 、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 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同时我们也读过徐特立老先生教育外孙禹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文章,所以同学们, 精读书做笔记, 能加强记忆力, 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 我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容易查找和使用的笔记读书法:
(1)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 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2)把想到的体会 问题也记录到读书笔记上。
大家现在把刚才读 的文章, 在读书笔记 做以记录。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刚才记的读书笔记,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读书笔记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1、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
2、师:是呀,培根说过“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漫漫品味。”的这句话就是这个理。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
走进《水浒传》,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 帕斯卡说过“对于每一本书, 都必须学会阅读 。” 请同学们一起来念一下帕斯卡的名言吧(齐读)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
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3、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四、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
1、请同学们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解主要内容。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同学们,鲁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多媒体示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五、阅读方法指导
1、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六 、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读《水浒传》,按下表提示,理顺故事内容
2、知识点提要:
(1)《水浒传》的作者 、朝代
(2)《水浒传》中梁山共先后有3位寨主,他们分别是 、 、 。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 )。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智取生辰纲的七个好汉分别是 。 (5)水浒传中有三个女的,她们分别是 绰号 ; 绰号 ; 绰号 。
(6)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
(7)《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 他使用的武器是_______。 3、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出书中的人物的特点,你欣赏他什么,为什么?)
《乡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一) 《乡愁》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理论和教材特点以及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 二 ) 重点难点
我认为,当今社会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因此,根据教材特点,我把“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情感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二 、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首先,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展示课件---思乡古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刘长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让学生说出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共同情感?由于学生对这几句诗并不陌生,所以不难得出“思乡”这一结论,接着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以《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氛围。然后我顺势引导: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
设计意图:首先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接着。图片的播放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设问、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写作背景的介绍则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
(二) 然后,朗读: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放音乐)
(三)品味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 (展示板书)
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分析鉴赏这首诗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如此美的诗确实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 迁移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六 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尽量当堂背诵,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
2、阅读鉴赏席慕容的诗《乡愁》,同本诗进行比较阅读,来更好的把握本诗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最后在歌中结束课文,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 板书设计:
乡 愁
托物 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
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
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
别 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
国之思
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乡愁》这首诗是作者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时,感情所至写下的,30多年后,温家宝总理在访美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这首《乡愁》诗。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关系到海峡两岸10多亿人民最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一步步变好,明天的团聚、欢乐、美好能够取代昨日的乡愁。 好,谢谢各位!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六、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等待·守候·陪伴_800字
你我相约一百年,谁若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一年。——前记夜又起,十五至。夏夜,我已守候,守候着你的身影。从西王母那里回来,我手中多了一瓶仙药,几天后,却永远地失去了你。人们都说你去了广寒宫,我已被贬为凡人,只能拭干了泪,等你归来。
你美丽的面容,却似乎还残留在昨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越飘越远,直至破裂。
我固执地守望,一望十年,蓬乱了发丝,苍老了目光;又望十年,枯萎了容
貌,丢失了年少;再望十年,花白了发须,柔弱的病体,死亡前,我仍瞪大双目,希望你能从广寒宫里出来看我一眼,哪怕只是一眼。
奈何桥上,在喝下孟婆汤前告诉自己,吾名后羿。用太阳灼过的残箭在左臂刺下了你的名字“嫦娥”,来生我依旧铭记,回首,望了望来时的路,纵身跳出冥堂。
奈何桥上我等不上你了。
来世。我是天将,南征北战,擒杀叛将,压制叛敌,我用血来磨灭前生,可无能为力,左臂上的姓名,让我无法忘记。我又成了英雄,天宫中的一员战将。
在一次捉拿妖魔后,回天庭复命,玉帝封号予我——天蓬,官居帅位。那次的庆功宴上,我看见了你的身影,我极力克制住自己的不去看你,不去想你,但无奈经过了一世的轮回我对你的爱越发深刻。我伸出了手,想抓住我的守候,可我忘了,此时的我不是后羿而是天蓬。当你身上的绸缎掠过我手时,我明白了一切都是过往云烟,随风飘散了。玉帝愤怒的将我扔出凌霄宝殿。
再一世大家都以为色胆包天的天蓬沦为了人身猪首的怪物。不,不是的。
上天似乎喜欢玩弄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天庭,名吴刚。我极力争取想陪伴嫦娥左右,即使是为她守宫门。玉帝又再次愤怒了,王母阻拦说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不应和天蓬一样受惩罚,并开了恩让我去守广寒宫的玉桂,我心满意足,清冷的广寒宫里困着我最爱的女子,她每日冷清的与玉兔过日子,为了让她知道宫门外有个轮回两世独独只眷恋嫦娥的傻男子,我便找了一把斧头,日日夜夜砍伐玉桂,让她不孤单。终于能陪着她了,等了一世,守了一世,今世终于相伴。
陪伴_1200字 标签陪伴
1200字作文 初二 散文诗歌
题记:烟雨飞絮,莺啼绿水。我轻摇兰桨,吟唱关雎。风波渺渺处,你踏歌而来,吴侬软语;环鸣佩响,楚玉蜀铃;手理丝桐,阳春白雪。你一袭青衫绿裙,裙带间散发出融融水墨幽香,溢满整个江南。你向我盈盈而来,一起煮梅烹茶,浅唱低吟,任水袖翻飞……
梦回梦又散,无痕何处觅?我又轻闭双眼,不愿便起。只听你的声音在我耳畔轻轻起:“梦里形相伴,梦外影相依。何处不在?何时不在?”我望着影儿,欣然一笑,看着窗外,又是一天,与你相伴的一天。我常常埋怨上苍,既让我身在这西北塞上春风不度的遥城玉门,又何必让我爱上杏花春雨之下,吴山越水之间的你,让我抛不开放不下却又咫尺天涯难相叙,日日相思令人老。但我心里又无时不刻对着那忘川河畔的三生石焚香叩拜,在这羌笛怨柳的遥远的小城中渺小的我,何幸与你缘结今生,相见相恋相倾心,定下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盟
约。只为与你途中相见,我何畏相思相忆相离苦。此生有你,足矣,于是轻轻地唤你的名字:越剧。
夜阑晨耿,一个人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轻轻吟唱你的旋律,望着你常伴的影儿,我的心里不再孤寂,也没有了害怕。有你相伴,满天的寒星尽化作杏花春雨,幽冷的冰轮如碧水一样温柔。记得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你坐在我车后,二十多里,一路行来,只为赶着那夕阳西下的良辰,这湖上长亭的美景,凭吊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临行更尽酒一杯的依依之情,流霞恋夕阳,晚风送平波。我与你折柳倚栏,相对无语。你感伤着,悠扬着“临行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万望你梁兄早点来……”我沉醉了,沉醉于你的诗情画意,沉醉于你的离情别绪。
孤灯映影,我还对着《祝福》沉思,你拉我离开书桌,来到浙江祥家,我看到你水做的骨肉,冰铸的人生。在那般红尘里,你憧憬过,挣扎过,失望过,迷惑过,在那茫茫浊世寻着没有答案的答案“人说道天大的罪孽都可赎,为什么我的罪孽赎也赎不清?”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满面风霜的你在人神同弃的绝望中倒在了那风如刀雪似箭的街头,倒在那已铺陈了无数女儿的路上,我懂了;霓虹似星,我还在理解《黛玉进府》,你拉我来到那繁华似锦的荣国府,我看到你的孤凄无助,看到你的将性而欲止,看到众人逢迎背后的风刀霜剑‘你轻轻抬眼,望着那陌生的府第,哀哀叹着“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
多走一步路”我终于明白何以夏花一样的女儿会变成眼泪与忧愁的化身;西风瑟瑟,我独自徘徊在《荆轲刺秦王》的感情中。你飞马带我到易水河畔,月光下,你抚剑长啸。君本魏国才俊,却无意为政,只愿诗酒天涯,怎奈如此乱世,你散淡的人儿难散淡,我看见你的两滴清泪。为酬知己,你不停驻,不回首,义无返顾的走上那条不归路。风萧萧,易水寒,壮士去,不复还。我望着你的背影慷慨击筑而歌……千年人世,我早已泪湿青衫。这美丽与感动是你带给我的,真切的感动,美丽的忧愁。 离开红尘的喧嚣,融进你的悲欢离合,纯洁而真挚的感情,美丽而淡淡的忧伤,在这灼灼尘世里为我留守着最后一块可供休憩的净土。
夜深了,我知道你又会在美丽的断桥上等我。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
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 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
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 ,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
1、了解作者: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
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
(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5、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下列问题,从而把握《骆驼祥子》所要表现的主题: 祥子的命运如此悲惨,你认为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他个人的原因?为什么?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写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来谈你对祥子的认识,要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或相关的语句来写。
(提示:可以就书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祥子的爱情婚姻等方面谈独到的深刻的体会。)
五、教后反思:
1、学生的前置性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课前做足了功夫,所以为课堂上的交流阅读体验打好了基础,使学生在堂上有备而来,有话有说。为了使学生能够扎实完成前置性作业,我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阅读课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每天让学习小组的组长督促小组成员做好阅读与批注工作,每天去检查阅读与批注情况。若发现学生有不自觉的表现,我会去引导与跟进,使学生自觉去阅读并做好批注。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交流:
一是小读者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学习他人是怎样去做批注,发现自己去阅读中可能忽略的地方,比较对同一内容的理解自己与他人有何异同,在比较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的一种成就感,得到了心灵上的一种愉悦。 二是全班同学的交流。全班同学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由于“前置性作业2”学生做足了功夫,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作品的解读,而且解读的角度非常广泛,基本上能够从人物的刻画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去谈。这样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走进了作品,是真正的自己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这样做也是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更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热爱名著的阅读。
3、注意体现“教少学多”教学理念。“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的教学观,告诉我们要改变师本状态下的“教多学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靠学生的学习本能,借助学生先天的悟感和情感,尽可能地自主学习。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注意做到敢于从“台前”的“有为”走到台后的“无为”,把全面依靠“教”转变为全面的依靠“学”,引导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所以看起来我在教学过程中讲的并不多,我只是进行必要的适时的点评与引导,把学习的广阔的空间与充裕的时间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这一教学环节。我做得第一步是“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这个工作由于没有让学生在课前去商量好,所以在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另外,对作品的深入感受,只选其中的一章想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假如我设计让学生选两章的内容,而且是有对比性的——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
材简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
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
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
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 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投影显示)
三、回顾指导
1、 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投影显示)
问
四、问题研讨
1、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3、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1、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
要、 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2、 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这样写道:“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好了,我们刚才通过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请大家选取一个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起 落
苦干三年买新车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拼命攒钱买新车 在搜捕中辛苦攒的钱被抢去
虎妞低价买了车 因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典型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书——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漫步于林间,恍然以至溪旁。流水汨汨,我心明净;流水汨汨,料想难过。溪边,何去何从?
隐约中,我静坐桌前,品一盏香茗,阅一卷书籍。。茶香沁入心底,指腹在字间
划过。是伯夷、叔齐尽国忠、隐居首阳的释然?是陶渊明誓守南山的田园之乐?是“建安七子”志趣相投的人生快感?还是______唉,或许都不是,没有古人经历的沧桑,没有他们领悟人生的释然,只有在平淡中渐渐成长。书,让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寻到真
情为茫然的我悄悄筑起一座桥。 隐约中,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与自然斗争的勇气,一种对事业的责任,让我肃然起敬。你,大禹,带着这样一种勇气,这样一种责任,与群众同甘共苦,终于征服了自然灾害。阅读着你的传说,感受着你的精神,成长中不会缺少动力。书,让自卑的我重新找回自信,将胆怯的我悄悄送至桥上。
隐约中,夏桀荒淫,将江山送人。商纣残暴,败坏臣纲无视祖纪,民心尽失。春
秋五霸,百家争鸣。血肉之争,何时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未出草庐知三分天下也好,含恨九泉终归司马也罢。优胜劣汰,自古如此。一时得势,不代表永久,一次战败不代表久远!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读史书,让我在成长之路上不会迷失方向。书,让柔弱的我找到生活的航标,为年少的我扫清前行的障碍轻松地走在桥上。 作文
隐约中,眼前一片绿色,那样鲜艳,那样明亮。睁开眼,是另一片天地;一瞬间,已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而是“我有笔如刀”的志满意得。书,让久遭挫折打击的我看到胜利的阳光,将自信的我送到对岸。
书,伴我成长;桥,助我过溪。莫道汨汨流水急,莫言此溪定难过。千淘万漉虽
辛苦。渡过溪来始到春…… 作文
友谊,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我披着暮日的残光,登上高高的山顶,眺望远处如血的夕阳。孤雁翩翩,是离群的彷徨无奈,云彩艳丽是灰色之前的缤纷。几时之后,一片漆黑。我在无声的夜里,思念那转瞬即逝的友情。
她,来自青山绿水的乡间;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们相隔千里,生活殊远,毫无关系。不可交集的我们,在机缘巧合的一封信下相知、相识、相熟。
她性格开朗,信上的文字清秀活泼,我们在一封一封、一字一字中友好亲密的相处。 天空晴朗,蓝天白云。我手中拿着一封有着调皮花样的信封,是她,这是我们第二十一封信了。打开信封,还是熟悉的黄笺纸。不同的是,随着信封展开而抖落的,是一张照片,她果真如此可爱清秀。连绵青山,蔚蓝天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背景是她美丽的家乡,像她一般。
她给我诉说田间山林,鸟语花香;我对她呢喃高楼丛立,百般无奈。我说我想去大山,看天、看鸟、看树。她也应者。那时候我们两个的快乐,在字里行间表露。
那是一个阴雨天,天空沉着脸。几次下落的成绩令我心烦气躁。回到家,看见桌子上熟悉的信封我也不再欣喜。毫无表情的打开。信中的她也不太如意,在信中诉苦,字里行间都
是委屈。我倒生了闷气。对别人的好坏也是由我自己的心情决定的吧。将信封置于箱角,气冲冲的还撕扯了一半。
随着时间逝去,那熟悉的信也不在如期而至。金甘玉露一相逢,便剩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很久了,我不愿想起因我而破碎的友情。 秋风乍起,我在一个深秋的午后,又翻出那张照片,明媚的笑,青山绿水。
有人说,友谊是一座桥,建起比心的友谊。我不会忘记,我生命中曾有一座独特的桥屹立,我也不会忘记,我们做的不只是过桥人,还是建桥人。
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您有哪些收获、意见或建议?非常期待您的反馈信息:
答:通过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我发现我在信息技术“技术素养”、“评估与诊断 ”、“学习与发展 ”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 ”方面勉强及格,所以我要在相应专业方面多学习、多研究、勤请教。也让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此次培训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不至于盲目学习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
我认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着重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层次性是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之间师资状况的差异。不顾及实际情况,对教师培训统一标准和要求,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还会加重教师负担。阶段性是指对教师的培训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应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问题制度化、常规化。同时也应要求学校领导应给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对教师所承担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理解,真正关心教师的成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
工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
告
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
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
度融合,教育部于2014年5月
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 通过诊断测评,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
况如下:
能力自评
注:I 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
化课堂
教学,II 代表应用信息技学 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术转变学
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不合
格,
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
域代
表优秀。
查看详细解释
课程推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 个系列的课程,共 27 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
课外阅读方法指导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和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和技巧,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提高阅读能力。
教学准备:
每位学生准备一本书
教学过程:
一、由名言谈话导入:
1、帕斯卡说过“对于每一本书, 都必须学会阅读 。” 请同学们一起来念一下帕斯卡的名言吧(齐读)
2、出示课题: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教师谈话引入:同学们, 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 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 才能提高读书的效率。获得更多更新更有价值的知识。伟大导师马克思的读书方法是“养成读书做摘要的习惯, 并且还给它们加上批注。”孩子们, 你们在课外阅读时采用了哪种读书方法呢? 据不完全统计就有四十余种, 这节课我向大家推荐三种方法,
二、新授:讲解三种读书法
1、设疑:小说的内容很长, 一字一句地读太耽误时间了, 该怎么办呢?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总结: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用粗读方法来读, 请跟我一起读一本书? 讲解:
粗读就是用尽快的速度, 抓住几个要点把书通读一遍, 对全书有一个大概了解他是一种不求深入精研,只求概览大意的阅读方法。同学们, 明白吗? 师:大家总结一下粗读书时要重点翻看哪些方面的内容? 板书上:粗读法: 书名 内容
作者 目录
浏览全书
(看开头和结尾,然后顺着层次看下去,从整体上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师:请同学们拿出书来,按照老师介绍的粗读法来阅读这本书。 生阅读后交流汇报
2、过渡:有的书思想非常浅薄, 只要粗读浏览就可以, 就像刚才同学们学到的方法, 但有的书思想博大精深, 需要精读, 反复琢磨, 细细体会。所谓精
读是指正常的或较慢的阅读速度, 按照文章的顺序,从头到尾、逐字、逐词、逐句、逐段地阅读,利用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深入钻研全书内容, 了解文章结构,, 以求对全书内容有全面透彻的理解。
板书:
精读法: 正常 较慢的阅读速度、扫除字词障碍, 钻研全书内容
师:下面请同学们拿起面前的文章, (语文课本后的选 读文 )按着精读法的要求, 根据文章下面的提示, 边读边想, 边勾划。
师问:你最喜欢文中的哪个好词或佳句? 为什么? 你读懂什么? 谈谈你的感受? 师结:同学们非常仔细地读课文中的名家作品, 不但找出好词佳句, 还深入钻研全文内容, 理解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同学们这种求深、求细反复品味, 从书中吸取大量营养的阅读方法就是运用了精读法。
3 、笔记法:有关专家调查表明, 眼看记忆力可达30%,如果眼耳口手同时使用记忆力可达90%,同时我们也读过徐特立老先生教育外孙禹强的《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文章,所以同学们, 精读书做笔记, 能加强记忆力, 对锻炼思维组织和文字表达能力有很大帮助。因此, 我向大家介绍第三种形式灵活、容易查找和使用的笔记读书法:
(1)内容分类: ①内容摘要 摘引名言 警句 资料 典故 原文缩写
(2)把想到的体会 问题也记录到读书笔记上。
大家现在把刚才读 的文章, 在读书笔记 做以记录。
组内交流:按内容分类,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
小结:同学们刚才记的读书笔记,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第三种读书方法:笔记法。做笔记,要持之以恒,日积月累,读书笔记要经常整理,不能光记不看。
4、总结
1、我们共同学习了三种读书方法(生说)
2、师:是呀,培根说过“读书好比食品。有些只须浅尝,有些可以吞咽。只有少数需要仔细咀嚼,漫漫品味。”的这句话就是这个理。
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象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翅膀。同学们,只要我们掌握科学的方法和熟练的技巧,就一定会象蜜蜂一样在书的海洋里来百花酿甜蜜。
走进《水浒传》,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通过对《水浒传》的课外阅读指导,让学生学会课外阅读的方法。
2、读《水浒传》,了解作者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清书中脉络,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课前准备:
1、《水浒传》的阅读指导课件。
2、《水浒传》电视剧的主题歌《好汉歌》。
3、准备好《水浒传》。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读书是获取智慧的重要来源 帕斯卡说过“对于每一本书, 都必须学会阅读 。” 请同学们一起来念一下帕斯卡的名言吧(齐读)
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那些“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豪侠之士。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豪侠之士?
要点提示:取材于《水浒传》;可能想到的豪侠之士:逼上梁山的林冲、醉打猛虎的武松、勇猛憨直的李逵、行侠仗义的鲁智深等。
师:众多的水浒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武松打虎景阳冈、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侠义之士的精神气概吧。
二、简介作者施耐庵和写作背景
1、要读好一本名著,首先要了解作者。你了解作者多少呢?
作家作品补充介绍:(多媒体显示。)
施耐庵,元末明初人,一般认为是长篇小说《水浒传》最早的创作者。祖籍苏州。19岁中秀才,29岁中举人,35岁中进士。曾在钱塘一带做过几年官,其余时间一直以教书为业,著名小说家罗贯中,即为他的门生。
2、写作背景:(多媒体显示。)
《水浒传》的故事发生在北宋末年。当时的社会非常的黑暗,在位皇帝徽宗只知吃喝玩乐,终日不理朝政。蔡京、高俅、童贯、杨戬等奸臣把持朝政,他们与地方官吏勾结、狼狈为奸,贪污受贿、横征暴敛,再加上地主恶霸与豪强劣绅的无法无天、横行霸道,广大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被迫起来进行武装反抗。
因此,整个北宋时期的农民起义此起彼伏,接连不断。小说中描写的宋江、方腊等起义,就是以北宋末年的农民起义为依据的。
三、借助前言和目录,理清全书脉络
当我们要读一本书时,首先要对这本书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有什么方法很快知道这本书的大致内容吗?
1、下面请同学们快速默读前言,说说从中你知道了什么?
2、除了前言,我们还可以通过目录了解书本的主要内容。目录的内容就是故事的高度浓缩,通过看目录,我们就可以把书本读薄了。请同学们浏览一遍目录,了解水浒有哪些故事,读一读你最感兴趣的故事目录。
3、目录小结
全书故事情节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至第七十一回,写鲁智深、林冲、杨志、宋江、吴用、武松、李逵、石秀、杨雄、卢俊义等一百零八名英雄好汉被逼上梁山的经过,是梁山好汉的个人英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从第七十二回至八十二回,写梁山起义军同官军对抗作战,后来又合伙受招安的过程,是梁山事业发展壮大的写照和梁山好汉的集体传奇故事;第三部分从八十三回至一百回(一百二十回至一百二十回)写梁山义军受招安后奉命征辽、征方腊(一百二十回本包括征田虎、王庆的内容)直至最后失败的经过,是梁山起义的最终悲剧结局。
四、出示:走进文本,讲述故事
1、请同学们翻到《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请同学们用速读的方法了解这则故事的主要内容。出示:了解主要内容。这则故事有六页,很长,但是有很多同学对它却有所了解,如果把已有的认识加上现在的认真阅读,相信你会读得又快又好。
3、看后交流,谁来讲一讲这个故事?指名介绍。
同学们,鲁达只是108个好汉中的一个,你还认识水浒中的哪些人物呢?多媒体示好汉的肖像卡片,让学生说出他们的名字,师生共议名字、绰号。
小结:108个好汉个个都有一段精彩的故事,相信在以后的阅读中你们会深刻地认识他们,也一定会被108个忠义、勇武、善恶分明的人物所感动。课后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这本书,相信这部名著会使你收获多多。
五、阅读方法指导
1、请同学们联系平时读书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欣赏一篇文章的精彩之处?(圈划批注、好词好句摘录、比较、朗读、联想、写读后感„„)选择其中令你印象深刻的片段故事交流,并评价人物性格。
六 、鼓励探究拓展延伸
1、读《水浒传》,按下表提示,理顺故事内容
2、知识点提要:
(1)《水浒传》的作者 、朝代
(2)《水浒传》中梁山共先后有3位寨主,他们分别是 、 、 。 (3)梁山一百单八将中第一个出场的是史进,他的绰号是( )。
(4)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 ,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好汉在“黄冈泥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智取生辰纲的七个好汉分别是 。 (5)水浒传中有三个女的,她们分别是 绰号 ; 绰号 ; 绰号 。
(6)绰号豹子头的_______,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_____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_______,后雪夜上梁山。
(7)《水浒传》中,号称“黑旋风”的是_____, 他使用的武器是_______。 3、写一篇读书笔记(写出书中的人物的特点,你欣赏他什么,为什么?)
《乡愁》说课稿
各位老师、各位评委,大家好! 我今天所说的课文是《乡愁》。下面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对本课设计进行说明。
一 说教材 (一) 《乡愁》是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二首诗。这首诗是在学习前一首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诗歌的有关知识。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余光中的《乡愁》,就是其中情深意长、音调动人的一曲。它抒写的不是一般游子的思乡之情,而是在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由海峡阻隔而产生的对大陆的思念之情。更是漂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
《新课标》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九年级学生自身的人生阅历和知识结构已经比较完善,对乡愁的理解、对领悟诗歌的意境应该没什么困难,因此,我的教学设计是把本课教学分为四大模块,即“听读——朗读——品味——迁移”。通过听说读品等一系列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在互动中使理解加深,对乡愁这一中国诗歌中历久常新的普遍主题有一定的认识。
(一 )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三维理论和教材特点以及通过对学生情况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作者其人及写作背景,准确理解这首诗的主题。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欣赏、分析诗歌的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崇高感情。
( 二 ) 重点难点
我认为,当今社会育人比教书更为重要,因此,根据教材特点,我把“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这一情感目标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之一。
教学难点:体会本诗运用独创的诗歌形象,表现主题的特点”。
二 、教法
乡愁》是一首新诗,也可以说是一篇带有淡淡哀伤情思的美文。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本着“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欣赏法、诵读法、发现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进行教学。
欣赏法:通过欣赏歌曲《乡愁四韵》和配乐诗《乡愁》,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诵读法: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正所谓:“熟读百遍,其意自现。”诵读可让学生体会情感美,节奏美。
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例如由家愁到国愁的升华。 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
教学课时:1课时。
三、说学法。
1、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想象——悟情。
2、想景悟情法。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培养审美情趣。
五 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是这样的:
(一) 首先,多媒体导入,激发情感,创设氛围。
展示课件---思乡古诗句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瘦马恋秋草,征人思故乡。(刘长卿)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王维)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
让学生说出这些诗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共同情感?由于学生对这几句诗并不陌生,所以不难得出“思乡”这一结论,接着播放《天净沙·秋思》的画面,以《思乡曲》作为背景音乐营造氛围。然后我顺势引导:是啊,最浓不过乡情,最重不过乡愁。记得诗人余光中说过:“烧我成灰,我的唐魂汉魄仍然萦绕那片厚土。”在他离开大陆20余年的1971年,那时,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中,他在厦门街的旧居里感情所至,一挥而就,仅用了20分钟便写出了一首饱含深情的诗——《乡愁》。
设计意图:首先问题的提出,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接着。图片的播放使学生对游子的思乡情节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歌曲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乡愁》的印象。通过设问、音画结合引导学生欣赏美、感受情写作背景的介绍则设置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理解诗的主题。
(二) 然后,朗读:
朗诵是解读诗歌的敲门砖,我们只有对诗歌进行反复诵读,才能真正走进解读诗歌的艺术殿堂。因此,学习这首诗,指导好学生朗读是关键。在朗读的时候,要注意把握诗歌的节奏,处理好轻重音和语速。这首诗抒发的是诗人思念家乡、思念祖国的忧愁。读的时候要用稍慢且舒缓的语速。四节中,第一节稍平淡,回忆的口气;第二节增加了遗憾却又有丝丝甜蜜的语气;第三节,要体现出深深的失落和痛苦;第四节,表现出而今的惆怅。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放音乐)
(三)品味
《乡愁》全诗共四节。一方面,诗人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四个人生阶段;另一方面,诗人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的共同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 长大后的夫妻分离-后来的母子死别-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长大后的船票-后来的坟墓-现在的海峡。通过一系列的阅读品味,最终让学生体会到诗人那浓浓的思乡之情和眷恋祖国无限感慨! (展示板书)
接着,让学生通过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分析鉴赏这首诗的语言。让学生体会本诗的意境美,语言美。如此美的诗确实让人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四) 迁移
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题,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好能够说出作者。比如说,李白的“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这个环节的设计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中国诗歌“愁”这一主题,培养学生欣赏诗歌鉴赏诗歌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积累。
六 作业
最后一个环节,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尽量当堂背诵,寓教于乐,让学生自愿而又欢快地背诵诗歌。
2、阅读鉴赏席慕容的诗《乡愁》,同本诗进行比较阅读,来更好的把握本诗的主题和语言风格。
最后在歌中结束课文,这样做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把握主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
七 板书设计:
乡 愁
托物 寄情
小时候-邮票-母子分离 个人故
乡之思
长大后-船票-夫妻分
离 主题
后来—-坟墓-母子死
别 升华 现在--海峡-两岸分离 普遍家
国之思
本诗板书的设计可以使学生直观的把握诗歌的结构,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乡愁》这首诗是作者正逢海峡两岸交好无望,双方民众都处于极度绝望之时,感情所至写下的,30多年后,温家宝总理在访美谈及两岸问题时援用了这首《乡愁》诗。实现大陆与台湾的和平统一,关系到海峡两岸10多亿人民最大的利益。我们希望两岸关系能一步步变好,明天的团聚、欢乐、美好能够取代昨日的乡愁。 好,谢谢各位!
一、摘录式。读书时,把书报上精彩的、有意义的、富有哲理的语句、重要的片断摘抄下来。摘录时要注意,不能全抄,而要把书中的优美词语按人物类、景物类、状物类、警句类等摘抄下来。日积月累,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写作文需要时,就可以从“词语仓库”里搬出来,参考使用。
二、体会式。读书之后,有自己的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再联系自己的实际写下来,这叫读书体会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语言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作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三、提纲式。读一篇文章,要逐段地把作者隐含的提纲找出来,记下来,弄清楚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思路。编提纲可以采用文中语句和自己语言相结合的方式写,提纲的语言要简明扼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提纲式笔记可以帮助我们抓住中心,记住要点,理清思路,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四、批注式。在阅读时,为了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画等标记勾划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如毛泽东读书就经常采用批注法,有时整篇文章画满了符号,空白处写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和意见。有的文章内容写得有出入,不符合实际,他就写上批语,提出修改意见。
五、书签式。平时读书时,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
六、卡片式。读书时,可按照写人、记事、写景、状物分门别类地摘记在卡片上,再分类存放。存放的位置还要按类别,编上号码,写出标题,以便使用时查找。卡片还有携带、使用方便的特点。
等待·守候·陪伴_800字
你我相约一百年,谁若九十九岁死,奈何桥上等一年。——前记夜又起,十五至。夏夜,我已守候,守候着你的身影。从西王母那里回来,我手中多了一瓶仙药,几天后,却永远地失去了你。人们都说你去了广寒宫,我已被贬为凡人,只能拭干了泪,等你归来。
你美丽的面容,却似乎还残留在昨天。“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誓言,越飘越远,直至破裂。
我固执地守望,一望十年,蓬乱了发丝,苍老了目光;又望十年,枯萎了容
貌,丢失了年少;再望十年,花白了发须,柔弱的病体,死亡前,我仍瞪大双目,希望你能从广寒宫里出来看我一眼,哪怕只是一眼。
奈何桥上,在喝下孟婆汤前告诉自己,吾名后羿。用太阳灼过的残箭在左臂刺下了你的名字“嫦娥”,来生我依旧铭记,回首,望了望来时的路,纵身跳出冥堂。
奈何桥上我等不上你了。
来世。我是天将,南征北战,擒杀叛将,压制叛敌,我用血来磨灭前生,可无能为力,左臂上的姓名,让我无法忘记。我又成了英雄,天宫中的一员战将。
在一次捉拿妖魔后,回天庭复命,玉帝封号予我——天蓬,官居帅位。那次的庆功宴上,我看见了你的身影,我极力克制住自己的不去看你,不去想你,但无奈经过了一世的轮回我对你的爱越发深刻。我伸出了手,想抓住我的守候,可我忘了,此时的我不是后羿而是天蓬。当你身上的绸缎掠过我手时,我明白了一切都是过往云烟,随风飘散了。玉帝愤怒的将我扔出凌霄宝殿。
再一世大家都以为色胆包天的天蓬沦为了人身猪首的怪物。不,不是的。
上天似乎喜欢玩弄我又回到了熟悉的天庭,名吴刚。我极力争取想陪伴嫦娥左右,即使是为她守宫门。玉帝又再次愤怒了,王母阻拦说我并没有做错什么,
不应和天蓬一样受惩罚,并开了恩让我去守广寒宫的玉桂,我心满意足,清冷的广寒宫里困着我最爱的女子,她每日冷清的与玉兔过日子,为了让她知道宫门外有个轮回两世独独只眷恋嫦娥的傻男子,我便找了一把斧头,日日夜夜砍伐玉桂,让她不孤单。终于能陪着她了,等了一世,守了一世,今世终于相伴。
陪伴_1200字 标签陪伴
1200字作文 初二 散文诗歌
题记:烟雨飞絮,莺啼绿水。我轻摇兰桨,吟唱关雎。风波渺渺处,你踏歌而来,吴侬软语;环鸣佩响,楚玉蜀铃;手理丝桐,阳春白雪。你一袭青衫绿裙,裙带间散发出融融水墨幽香,溢满整个江南。你向我盈盈而来,一起煮梅烹茶,浅唱低吟,任水袖翻飞……
梦回梦又散,无痕何处觅?我又轻闭双眼,不愿便起。只听你的声音在我耳畔轻轻起:“梦里形相伴,梦外影相依。何处不在?何时不在?”我望着影儿,欣然一笑,看着窗外,又是一天,与你相伴的一天。我常常埋怨上苍,既让我身在这西北塞上春风不度的遥城玉门,又何必让我爱上杏花春雨之下,吴山越水之间的你,让我抛不开放不下却又咫尺天涯难相叙,日日相思令人老。但我心里又无时不刻对着那忘川河畔的三生石焚香叩拜,在这羌笛怨柳的遥远的小城中渺小的我,何幸与你缘结今生,相见相恋相倾心,定下这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盟
约。只为与你途中相见,我何畏相思相忆相离苦。此生有你,足矣,于是轻轻地唤你的名字:越剧。
夜阑晨耿,一个人的道路是多么的漫长!轻轻吟唱你的旋律,望着你常伴的影儿,我的心里不再孤寂,也没有了害怕。有你相伴,满天的寒星尽化作杏花春雨,幽冷的冰轮如碧水一样温柔。记得那一年,那一月,那一日,你坐在我车后,二十多里,一路行来,只为赶着那夕阳西下的良辰,这湖上长亭的美景,凭吊当年梁山伯与祝英台临行更尽酒一杯的依依之情,流霞恋夕阳,晚风送平波。我与你折柳倚栏,相对无语。你感伤着,悠扬着“临行依依难分开,心中想说千句话,万望你梁兄早点来……”我沉醉了,沉醉于你的诗情画意,沉醉于你的离情别绪。
孤灯映影,我还对着《祝福》沉思,你拉我离开书桌,来到浙江祥家,我看到你水做的骨肉,冰铸的人生。在那般红尘里,你憧憬过,挣扎过,失望过,迷惑过,在那茫茫浊世寻着没有答案的答案“人说道天大的罪孽都可赎,为什么我的罪孽赎也赎不清?”呼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满面风霜的你在人神同弃的绝望中倒在了那风如刀雪似箭的街头,倒在那已铺陈了无数女儿的路上,我懂了;霓虹似星,我还在理解《黛玉进府》,你拉我来到那繁华似锦的荣国府,我看到你的孤凄无助,看到你的将性而欲止,看到众人逢迎背后的风刀霜剑‘你轻轻抬眼,望着那陌生的府第,哀哀叹着“记住了不可多说一句话,不可
多走一步路”我终于明白何以夏花一样的女儿会变成眼泪与忧愁的化身;西风瑟瑟,我独自徘徊在《荆轲刺秦王》的感情中。你飞马带我到易水河畔,月光下,你抚剑长啸。君本魏国才俊,却无意为政,只愿诗酒天涯,怎奈如此乱世,你散淡的人儿难散淡,我看见你的两滴清泪。为酬知己,你不停驻,不回首,义无返顾的走上那条不归路。风萧萧,易水寒,壮士去,不复还。我望着你的背影慷慨击筑而歌……千年人世,我早已泪湿青衫。这美丽与感动是你带给我的,真切的感动,美丽的忧愁。 离开红尘的喧嚣,融进你的悲欢离合,纯洁而真挚的感情,美丽而淡淡的忧伤,在这灼灼尘世里为我留守着最后一块可供休憩的净土。
夜深了,我知道你又会在美丽的断桥上等我。
名著阅读《骆驼祥子》(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1、应掌握的基础知识:作者、作品的主要内容、作品的主题、人物形象、艺术特色。
2、应培养的能力: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作品的主要内容、人物形象的刻画。
2、作品的主题。
三、教学理念:
1、传授知识重精,不在多。
2、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3、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创新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前置性作业:
要求学生课外阅读《骆驼祥子》一书,并且做好:
1、上网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
2、在阅读中用笔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在旁边写批注。批注可以从人物刻画的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等方面去考虑,也可从自己在读中产生的感想去写。
3、全书共有十五章,每天读一章,争取两个星期读完。各学习小组成员之间做 好督促检查工作。
(二)引入:
欣赏电影《骆驼祥子》片段 ,激趣。
(三)明确学习内容。
(四)进行新课:
1、了解作者:
学生根据自己完成“前置性作业1”的情况来谈,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2、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所表现的主题、人物形象和艺术特色。
(1)小组成员交流。
(2)全班交流,互相补充。
(3)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名著导读P234——235的内容,再次加深《骆驼祥子》一书内容的了解。
3、交流完成“前置性作业2”的情况,交流中互相学习:
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
4、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使学生对作品的人物形象、艺术特色有更深的感受:
(1)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
(2)全班一起交流阅读体验,结合“前置性作业2”进行,学生畅所欲言,互相补充,教师进行适时的点评。
5、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讨论下列问题,从而把握《骆驼祥子》所要表现的主题: 祥子的命运如此悲惨,你认为是社会的原因,还是他个人的原因?为什么?
(五)小结。
(六)布置作业:
写篇500字左右的文章,来谈你对祥子的认识,要结合作品中的具体内容或相关的语句来写。
(提示:可以就书中的人物性格、人物命运、悲剧的社会根源以及祥子的爱情婚姻等方面谈独到的深刻的体会。)
五、教后反思:
1、学生的前置性准备工作做得非常充分,课前做足了功夫,所以为课堂上的交流阅读体验打好了基础,使学生在堂上有备而来,有话有说。为了使学生能够扎实完成前置性作业,我一方面充分利用好阅读课的时间,另一方面能够发挥学生四人学习小组的积极作用,每天让学习小组的组长督促小组成员做好阅读与批注工作,每天去检查阅读与批注情况。若发现学生有不自觉的表现,我会去引导与跟进,使学生自觉去阅读并做好批注。
2、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学生的交流:
一是小读者之间的交流。让学生在班里找一个小读者,重点推荐书中的其中一章内容,让小读者阅读与欣赏自己做的批注,并听听小读者给自己的评价。这个环节的教学可以促进学生互相学习,学习他人是怎样去做批注,发现自己去阅读中可能忽略的地方,比较对同一内容的理解自己与他人有何异同,在比较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个环节的设计,也使学生体会到了阅读完一本名著后的一种成就感,得到了心灵上的一种愉悦。 二是全班同学的交流。全班同学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由于“前置性作业2”学生做足了功夫,所以在课堂上学生能够畅所欲言 ,大胆地发表了自己对作品的解读,而且解读的角度非常广泛,基本上能够从人物的刻画方法、词语的使用、修辞方法的使用、语言上的特点、环境的描写等方面去谈。这样的交流可以看出学生是真正走进了作品,是真正的自己的阅读体验,而不是教师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强加于学生的。这样做也是尊重了学生在阅读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更调动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让学生更加热爱名著的阅读。
3、注意体现“教少学多”教学理念。“教要皈依学,让生命自己行动”的教学观,告诉我们要改变师本状态下的“教多学少”、“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依靠学生的学习本能,借助学生先天的悟感和情感,尽可能地自主学习。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能够注意做到敢于从“台前”的“有为”走到台后的“无为”,把全面依靠“教”转变为全面的依靠“学”,引导激励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使学生的学习变成发自内心的活动。所以看起来我在教学过程中讲的并不多,我只是进行必要的适时的点评与引导,把学习的广阔的空间与充裕的时间让位给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进步,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4、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例如“全班一起欣赏《骆驼祥子》的其中一章内容”这一教学环节。我做得第一步是“大家商量推荐欣赏书中其中的一章内容”,这个工作由于没有让学生在课前去商量好,所以在堂上浪费了一些时间。另外,对作品的深入感受,只选其中的一章想达到“以点带面”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假如我设计让学生选两章的内容,而且是有对比性的——三起三落前的祥子和三起三落后的祥子,这样教学效果会更好,让学生在阅读交流中对作品所表现的主题就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对祥子悲惨命运的根源也就有了深入的理解。
材简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
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
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
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 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 (投影显示)
三、回顾指导
1、 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投影显示)
问
四、问题研讨
1、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3、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1、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
要、 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2、 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这样写道:“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好了,我们刚才通过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请大家选取一个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起 落
苦干三年买新车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拼命攒钱买新车 在搜捕中辛苦攒的钱被抢去
虎妞低价买了车 因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典型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书——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漫步于林间,恍然以至溪旁。流水汨汨,我心明净;流水汨汨,料想难过。溪边,何去何从?
隐约中,我静坐桌前,品一盏香茗,阅一卷书籍。。茶香沁入心底,指腹在字间
划过。是伯夷、叔齐尽国忠、隐居首阳的释然?是陶渊明誓守南山的田园之乐?是“建安七子”志趣相投的人生快感?还是______唉,或许都不是,没有古人经历的沧桑,没有他们领悟人生的释然,只有在平淡中渐渐成长。书,让我在平淡的生活中寻到真
情为茫然的我悄悄筑起一座桥。 隐约中,大禹治水三国家门而不入,让我深深感受到一种与自然斗争的勇气,一种对事业的责任,让我肃然起敬。你,大禹,带着这样一种勇气,这样一种责任,与群众同甘共苦,终于征服了自然灾害。阅读着你的传说,感受着你的精神,成长中不会缺少动力。书,让自卑的我重新找回自信,将胆怯的我悄悄送至桥上。
隐约中,夏桀荒淫,将江山送人。商纣残暴,败坏臣纲无视祖纪,民心尽失。春
秋五霸,百家争鸣。血肉之争,何时尽?东汉末年,群雄逐鹿。未出草庐知三分天下也好,含恨九泉终归司马也罢。优胜劣汰,自古如此。一时得势,不代表永久,一次战败不代表久远!笑到最后才是真正的赢家。读史书,让我在成长之路上不会迷失方向。书,让柔弱的我找到生活的航标,为年少的我扫清前行的障碍轻松地走在桥上。 作文
隐约中,眼前一片绿色,那样鲜艳,那样明亮。睁开眼,是另一片天地;一瞬间,已不是“少年不知愁滋味”,而是“我有笔如刀”的志满意得。书,让久遭挫折打击的我看到胜利的阳光,将自信的我送到对岸。
书,伴我成长;桥,助我过溪。莫道汨汨流水急,莫言此溪定难过。千淘万漉虽
辛苦。渡过溪来始到春…… 作文
友谊,我成长中的一座桥
我披着暮日的残光,登上高高的山顶,眺望远处如血的夕阳。孤雁翩翩,是离群的彷徨无奈,云彩艳丽是灰色之前的缤纷。几时之后,一片漆黑。我在无声的夜里,思念那转瞬即逝的友情。
她,来自青山绿水的乡间;我,生活在高楼林立的城市。我们相隔千里,生活殊远,毫无关系。不可交集的我们,在机缘巧合的一封信下相知、相识、相熟。
她性格开朗,信上的文字清秀活泼,我们在一封一封、一字一字中友好亲密的相处。 天空晴朗,蓝天白云。我手中拿着一封有着调皮花样的信封,是她,这是我们第二十一封信了。打开信封,还是熟悉的黄笺纸。不同的是,随着信封展开而抖落的,是一张照片,她果真如此可爱清秀。连绵青山,蔚蓝天空,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背景是她美丽的家乡,像她一般。
她给我诉说田间山林,鸟语花香;我对她呢喃高楼丛立,百般无奈。我说我想去大山,看天、看鸟、看树。她也应者。那时候我们两个的快乐,在字里行间表露。
那是一个阴雨天,天空沉着脸。几次下落的成绩令我心烦气躁。回到家,看见桌子上熟悉的信封我也不再欣喜。毫无表情的打开。信中的她也不太如意,在信中诉苦,字里行间都
是委屈。我倒生了闷气。对别人的好坏也是由我自己的心情决定的吧。将信封置于箱角,气冲冲的还撕扯了一半。
随着时间逝去,那熟悉的信也不在如期而至。金甘玉露一相逢,便剩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很久了,我不愿想起因我而破碎的友情。 秋风乍起,我在一个深秋的午后,又翻出那张照片,明媚的笑,青山绿水。
有人说,友谊是一座桥,建起比心的友谊。我不会忘记,我生命中曾有一座独特的桥屹立,我也不会忘记,我们做的不只是过桥人,还是建桥人。
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后,您有哪些收获、意见或建议?非常期待您的反馈信息:
答:通过用“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工具”做完自评,我发现我在信息技术“技术素养”、“评估与诊断 ”、“学习与发展 ”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计划与准备”、“组织与管理 ”方面勉强及格,所以我要在相应专业方面多学习、多研究、勤请教。也让我明确了自己的不足,使我在此次培训中有了明确的目标与方向,不至于盲目学习造成时间精力的浪费。
我认为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着重体现层次性和阶段性。层次性是指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培训应充分考虑到各地、各校之间师资状况的差异。不顾及实际情况,对教师培训统一标准和要求,不仅违背教育规律,还会加重教师负担。阶段性是指对教师的培训不能期望一蹴而就, 应将信息技术教师培训的问题制度化、常规化。同时也应要求学校领导应给教师培训创造良好的氛围,增加对教师所承担工作重要性和艰巨性的理解,真正关心教师的成长。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评
工具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诊断测评报
告
信息技术应用
能力是信息化社会教师必备专
业能力,为全面提升中小学(幼
儿园)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
力,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
度融合,教育部于2014年5月
27日颁布了《中小学教师信息技
术应用能力标准(试行)》,该
标准根据我国中小学校信息技术实际条件的不同、师生信息技术应用情境的差异,对中小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和专业发展中应用信息技术提出了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其中,I. 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能力为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教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讲解、启发、示范、指导、评价等教学活动应。 通过诊断测评,您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情
况如下:
能力自评
注:I 代表应用信息技术优
化课堂
教学,II 代表应用信息技学 II ,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
术转变学
习方式;红色区域代表不合
格,
黄色区域代表合格;绿色区
域代
表优秀。
查看详细解释
课程推荐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课程标准(试行) 》依据能力标准对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基本要求和发展性要求,设置“应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应用信息技术转变学习方式”和“应用信息技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3 个系列的课程,共 27 个主题,帮助教师提升信息技术素养,应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科教学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根据您的能力自评结果,推荐课程主题如下表,您在选课时可参考此表,有针对性的选择相应课程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