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得云开见月明,讲究诚信美心灵
——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内容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德之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诚信在消退,利益取代了道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蚀了洁净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视角指出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等素质。
【关 键 词】小学生 诚信问题 原因 教育策略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程颢强调“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欺诈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学习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杀猪以教儿子讲诚信的故事更传为美谈。
纵观历史,横看中外,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是立命之源。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 、概念界定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其一,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
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他(她)们一生的成长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小学生诚信缺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作业没做说是忘在家里;老师要家访,骗老师说家长不在家;因懒惰作业有遗漏,说是不会做;借了同学东西,老是不肯还;明明是自己捣蛋先欺负人,却说别人先动的手;考试夹带说是自己复习时的资料忘了放在书包里了;放学路上因贪玩回家晚了给家长的解释是老师留下写作业了„„。谎言无处不在,让人难以辨别真伪。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不思进取,抛弃真善美,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2.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孩子的观念“有失强化”。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缺乏成年人具有的道德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核心家庭的剧增,孩子成了家中的“首要领导”,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说明父母营造的讲究诚信的良好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认为家长
是诚信的!问题家庭比比皆是,家长无意或有意的“欺骗”行为严重玷污了孩子的心灵。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 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今教师却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集会时不许讲话,自己却三五成群聊得热火朝天;老师教育学生要远离毒品,有些老师却在公共场合“吞云吐雾”。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不但有损教师自身形象,更给孩子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假广告、假药、假钱、假种子、假文凭„„总之似乎存在的东西,都可以造假,让人深陷其中,防不胜防。可怕的是,多少人为“假”所害之后,又自觉不自觉地以“假“害人,如此已成绵延之势。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园和学生自身。
三、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确定了我国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诚实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
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小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
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懂事甚至刚出生时,就要深入浅出地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
第一,家长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办事”,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对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诚信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学校
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诚信的学风、师风、校风对培养诚信之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训练监督,建立学风。把日常小事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从细微处见风格,从小事中显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向同学借东西要及时归还;做好人
好事的情况,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学生给学生提供和树立榜样,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的诚信品质。学校可制订《学生诚信教育目标》,分低、中、高年级进行评比,每月一小结,期末评选“诚信之星”,平时还可设立“礼仪诚信监督岗”,来检查监督学生日常校园的礼仪诚信行为。可结合小学生素质报告单,建立小学生“诚信卡”,记录学生诚信的得与失,并落实到学生评选先进的条件中。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小学生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着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从语言、行动各方面进行模仿。小学生的视觉观察和心灵触角敏感,直接而又脆弱,所以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教育学生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小学教师必须做一个“真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做学生诚信的楷模。
第三,创设氛围,环境育人。诚信校风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经常看到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诚信文化建设,在学校显眼处悬挂“公民基本道德”二十字内容牌,开辟“小学生诚信教育专栏”,“小学生诚信画栏”等,宣传诚信教育的意义,介绍古今名人诚信故事,评选“诚信之星”等都是很好的办法。学校还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势,投放诚信教育的图书、电影光盘、电子书籍,供广大师生阅读,观看。通过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播放诚信口号、诚信儿歌,开展网络讲诚信大讨论等。使校园形成浓郁的诚信教育的环境氛围和良好风气,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四:知识传授,学科渗透。小学课堂教学、小学生课外生活中,都蕴藏着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主课堂,教师应做有心人,精心发掘,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钓鱼的启示》的文章,一个孩子信守规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放了那条好大好大的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詹姆斯,是
放还是不放?”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积极争辩中更加钦佩孩子的诚信!思想品德教材中“做人要诚实,不隐瞒错误。”文中的大文学家司马光年老时让人卖一匹病马,他反复叮嘱卖马人,一定要如实告诉别人马有病。司马光一生坚持说真话,成为受人尊敬的政治家。数学课,利用数学小知识、数学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科学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每周的晨会可安排“诚实守信”系列讲话,进述诚信故事,提出诚信行为要求,也可结合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小结,表彰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我国是一个千年文明的古国,历史上诸多的典型史例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诚信教育内容也应体现时代感,增强感染力。
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社会
诚信是生命之魂,小学生诚信教育特别需要一个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要发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共同为下一代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下一代在诚实守信的优良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一,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倡诚信。要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率先垂范,对老百姓“言而有信”,取信于民,政府做好了,老百姓自然跟从,人人都以诚信为荣。从目前局势看政府应采取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政府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崇诚信美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舆论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建立适当的立法机制。社会上一些人、企业或单位不讲诚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者得不到严惩,守信者就得不到保护,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训导作用,从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强制追究,使非诚信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法律的制裁,从而保护守信者,严惩失信者,净化社会风气,让小学生在充满诚
信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诚信代代传承。
总之,诚信教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强大的根本,面对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教师一定要肩负起重担,为培养诚实守信的现代文明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左文能 《云南教育》 2004第31期
2、 赵敏 《河北教育》2005第3期
3、《基础教育参考》 2008年10期
守得云开见月明,讲究诚信美心灵
——浅谈小学生诚信教育有效性的策略
【内容摘要】诚信是为人之本,成德之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些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诚信在消退,利益取代了道德,诚信让位于欺诈,这些不良的社会现象也侵蚀了洁净的校园,给小学生的成长及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本文从不同视角指出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强调家庭、学校与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采取相应的教育策略,以期能够提升小学生的道德感、责任感等素质。
【关 键 词】小学生 诚信问题 原因 教育策略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程颢强调“虽有仁智,必以诚信为本。以诚信为本者,谓之君子。以欺诈为本者,谓之小人。君子虽殒,善名不减。小人虽贵,恶名不除。”孔子早在2000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学习要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曾子杀猪以教儿子讲诚信的故事更传为美谈。
纵观历史,横看中外,诚信是做人之本,诚信是立命之源。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孩子教育为出发点,以诚信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小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不失为一条可行之径。
一 、概念界定
诚信即诚实守信,基本内涵包括“诚”和“信”两个方面。“诚”主要讲忠诚老实、诚恳待人;“信”主要讲取信于人,信任他人。有学者认为:“‘诚’的重心在我,强调的重心在人,是主观动机,是内心态度和内在品质;‘信’则强调言行的客观后果,涉及自己外在言行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诚信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教育规律,利用科学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诚信品格所进行的教育,包括三层内涵:其一,指培养诚信之人的教育,即使受教育者成为富有理念和诚信品质的教育。其二,指教育本身是诚信的,即教育自身对受教育者、社会和国家是诚信的。
其三,指教学自身的诚信,即在自觉和自在中教学诚信的教育。
诚信既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又是一种无形的财富,连接着生活的无形纽带。诚信教育对于一个人,尤其是正在成长中的小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对他(她)们一生的成长都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1.小学生诚信存在的问题
素质教育的口号在小学校园里愈喊愈烈,作为素质教育之根本的诚信教育也不甘示弱,成为一个具有时代性的话题。自然,小学生诚信存在的一些问题也随着其教育的发展而日见凸现!据诚信内涵和意义的阐述来审视小学校园的诚信现象,会发现其中存在诸多诚信阻滞的问题,在某种程度上有些问题甚至表现得相当突显。
小学生诚信缺失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表现呢?作业没做说是忘在家里;老师要家访,骗老师说家长不在家;因懒惰作业有遗漏,说是不会做;借了同学东西,老是不肯还;明明是自己捣蛋先欺负人,却说别人先动的手;考试夹带说是自己复习时的资料忘了放在书包里了;放学路上因贪玩回家晚了给家长的解释是老师留下写作业了„„。谎言无处不在,让人难以辨别真伪。校园中存在的诚信问题使得部分小学生不思进取,抛弃真善美,在不知不觉中迷失了自己,最终堕落为所谓的“问题”学生。
2.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具体分析,小学生诚信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是主观和客观共同影响的结果。现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第一,孩子的观念“有失强化”。它是导致小学生诚信出现问题的主观因素。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贮备少,缺乏成年人具有的道德鉴别能力和分析能力,意志品德不坚,遇到实际问题时,难以作出正确的判断。随着核心家庭的剧增,孩子成了家中的“首要领导”,容易造成很强的虚荣心。当孩子虚荣心遭到挑战时,也会出现不诚实的现象。
第二,父母的品行“有失楷模”。俗话说:“有其父必有其子”,这说明父母营造的讲究诚信的良好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然而,在一项调查中,只有42.7%的孩子认为家长
是诚信的!问题家庭比比皆是,家长无意或有意的“欺骗”行为严重玷污了孩子的心灵。 第三,教师的道德“有失风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铸造诚信之魂关键在教师, 他的一言一行都对小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但如今教师却存在大量不诚信现象,比如,老师要求小学生集会时不许讲话,自己却三五成群聊得热火朝天;老师教育学生要远离毒品,有些老师却在公共场合“吞云吐雾”。这些不能以身立榜的行为,不但有损教师自身形象,更给孩子们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俄国思想家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小学生造就成什么样的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言行对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第四,学校的教育“有失调节”。从学校内部的教育来说,学校本应是教育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许多学校仍然是重智育、轻德育,表面上搞素质教育,实际上还是走应试教育的老路,甚至以智代德,对小学生如何做人缺少关注,道德教育名存实亡。 缺乏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加上现行的教材内容陈旧老套,缺乏时代性、人本性、前瞻性,无法使学生全面、自由、创造性地发展,使得“教”“育”分离,“知”“行”脱节,存在严重的“失调”现象。
第五,社会环境的“潜移默化”。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从社会大环境来看,在经济转型过程中,由于市场运行机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使得部分经营者在利益驱动和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制假售假等现象,假广告、假药、假钱、假种子、假文凭„„总之似乎存在的东西,都可以造假,让人深陷其中,防不胜防。可怕的是,多少人为“假”所害之后,又自觉不自觉地以“假“害人,如此已成绵延之势。从而扰乱了社会正常秩序,败坏了社会风气,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信用危机。学校不是“世外桃源”,社会的诚信危机必然会影响校园和学生自身。
三、小学生诚信教育策略
教育部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诚信教育的通知》,确定了我国中小学生诚信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诚实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诚实待人,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关心他人,对他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严格要求自己,言行一致,不说谎话,作业和考试求真实,不抄袭,不作弊。在守信教育方面,要培养学生守时,守信,有责任心,承诺的事情一定要
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遇到失误,勇于承担应有的责任,知错就改。在诚实守信教育的同时,还要加强遵守法律法规,校规校纪和社会公德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规则意识,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孩子生理、心理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更是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们将来能够与社会、与他人和谐友好相处并得到充分发展,我们应该让孩子从小懂得要做一个诚信的人,在小学中开展诚信教育,采取相应的对策是至关重要、刻不容缓的。
1.形成小学生诚信观念的摇篮:家庭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孩子刚懂事甚至刚出生时,就要深入浅出地进行诚信教育,引导孩子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善恶,诚实守信。
第一,家长要具有诚信的品德,做一个诚信的人。不对孩子说谎话,做到言而有信,欺骗会给孩子的一生造成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父母要在言行上为孩子树立榜样,以良好的品格来感染孩子、熏陶孩子。
第二,家长要对孩子进行有意识的诚信教育。“以诚待人,以信办事”,就是说为人要诚实,答应别人的事情要尽力做到。如今很多家长认为“老实人吃亏”而教唆孩子耍圆滑,终究造成孩子的诚信存在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诚信教育,对孩子高尚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至关重要。
第三,家长要用心营造良好的诚信家风。古人云:“家风淳,子孙贤”,诚信家风是孩子成长的沃土。诚信品质的养成,要靠长期的熏陶。在家庭生活中,每个家庭成员良好的言谈举止,诚实守信的品质,特别容易潜移默化,相互影响,从而共同进步。由此可见诚信的家风是形成孩子良好的诚信品质不可缺少的因素。
2.塑造小学生诚信品格之关键:学校
学校是教学的场所,更是育人的场所。诚信的学风、师风、校风对培养诚信之人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教师在小学生诚信品质的养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第一,训练监督,建立学风。把日常小事作为诚信教育的重要途径,俗话说:教育无小事,从细微处见风格,从小事中显精神。在学习生活中,向同学借东西要及时归还;做好人
好事的情况,应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让学生给学生提供和树立榜样,在相互学习中,培养小学生整体的诚信品质。学校可制订《学生诚信教育目标》,分低、中、高年级进行评比,每月一小结,期末评选“诚信之星”,平时还可设立“礼仪诚信监督岗”,来检查监督学生日常校园的礼仪诚信行为。可结合小学生素质报告单,建立小学生“诚信卡”,记录学生诚信的得与失,并落实到学生评选先进的条件中。
第二,以身作则,率先垂范。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师是学生的导师,小学生对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有着最直接的感性认识。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并从语言、行动各方面进行模仿。小学生的视觉观察和心灵触角敏感,直接而又脆弱,所以教师应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导行,教育学生诚信,首先自己要诚信,小学教师必须做一个“真人”,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启迪学生、感召学生,做学生诚信的楷模。
第三,创设氛围,环境育人。诚信校风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它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陶冶情操、砥砺德行的作用,并逐步内化为学生的素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他周围——走廊的墙壁上,教室里,活动室„„经常看到一切,对于他的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校园文化建设应突出诚信文化建设,在学校显眼处悬挂“公民基本道德”二十字内容牌,开辟“小学生诚信教育专栏”,“小学生诚信画栏”等,宣传诚信教育的意义,介绍古今名人诚信故事,评选“诚信之星”等都是很好的办法。学校还可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优势,投放诚信教育的图书、电影光盘、电子书籍,供广大师生阅读,观看。通过红领巾电视台,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大力宣传诚实守信的典型人物,播放诚信口号、诚信儿歌,开展网络讲诚信大讨论等。使校园形成浓郁的诚信教育的环境氛围和良好风气,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熏陶。
第四:知识传授,学科渗透。小学课堂教学、小学生课外生活中,都蕴藏着丰富的诚信教育内容,学校作为诚信教育的主课堂,教师应做有心人,精心发掘,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科教育教学的活动中。如语文课本中有一篇《钓鱼的启示》的文章,一个孩子信守规则,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放了那条好大好大的鱼。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讨论:“如果你是詹姆斯,是
放还是不放?”真理越辩越明,学生在积极争辩中更加钦佩孩子的诚信!思想品德教材中“做人要诚实,不隐瞒错误。”文中的大文学家司马光年老时让人卖一匹病马,他反复叮嘱卖马人,一定要如实告诉别人马有病。司马光一生坚持说真话,成为受人尊敬的政治家。数学课,利用数学小知识、数学情境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体育课,我们可以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忍着伤痛为国争光的伟大;科学课,我们要提升环保意识„„每周的晨会可安排“诚实守信”系列讲话,进述诚信故事,提出诚信行为要求,也可结合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小结,表彰诚实守信的好人好事。我国是一个千年文明的古国,历史上诸多的典型史例教育、影响着一代代人的成长。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的诚信教育内容也应体现时代感,增强感染力。
3.小学生诚信意识强化的支柱:社会
诚信是生命之魂,小学生诚信教育特别需要一个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全社会要发扬华夏民族的优良传统,共同为下一代成长创设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下一代在诚实守信的优良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第一,各级政府要以身作则倡诚信。要人民群众诚实守信,政府首先要率先垂范,对老百姓“言而有信”,取信于民,政府做好了,老百姓自然跟从,人人都以诚信为荣。从目前局势看政府应采取加强德育规范建设,大力倡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使社会主义市场逐步完善,让政府部门成为实施诚信教育不容忽视的社会力量。
第二,借助媒体宣传和推崇诚信美德,充分发挥导向作用。社会媒体应根据自身特点,创造正确的社会舆论,以健康向上的舆论引导人,并通过推典型、树榜样,形成以讲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人受到表扬,使背离诚信的人受到舆论的批评,让诚信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
第三,建立适当的立法机制。社会上一些人、企业或单位不讲诚信,其重要的原因就是失信成本过低。失信者得不到严惩,守信者就得不到保护,对人们的行为起到了训导作用,从而“好人也会变成坏人”。可以通过立法来实现强制追究,使非诚信行为不仅受到道德的谴责,更有法律的制裁,从而保护守信者,严惩失信者,净化社会风气,让小学生在充满诚
信的社会环境下成长,诚信代代传承。
总之,诚信教育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强大的根本,面对新世纪、面对新的挑战,我们教师一定要肩负起重担,为培养诚实守信的现代文明人而努力。
【参考文献】
1、 左文能 《云南教育》 2004第31期
2、 赵敏 《河北教育》2005第3期
3、《基础教育参考》 200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