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我 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和材料作文以及话题作文的区别作文3600字

高中作文

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那么什么叫“增加任务指令”,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

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

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

从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来看,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基础上加了任务指令,可以说是多此一举,如果任务指令添加不当,反而还会束缚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从传统材料作文的隐含任务指令,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给出任务指令,这一变化意欲何为,值得深究。张开老师在文中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材料作文经过多年发展日渐成熟后的一种成果。老徐反而觉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发展成熟,应当是在命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处理方式上有越来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后添加任务指令这种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再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的发展是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现状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

真正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臆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任务驱动作文的对立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是这样的: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是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不知是这些地区本身的阅卷水平就很低,还是阅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的妥协。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写作。在《高考作文从零开始》的课程里,曾经讲过一个例子,2013年高考后,江苏地区一个老师为当年的江苏卷作文题写了一篇下水文。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的是一群探险者来到一个山洞,为了照明点燃一支蜡烛,导致山洞里栖息的蝴蝶离开原地,退到山洞深处,材料的结尾有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个老师写的下水文叫做《细节决定决定成败》,文章抠出“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句话,然后给它关联上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篇文章被作者以满分作文的名义发在网上,还被广泛转载。我们姑且不说一个老师写的下水文标榜为满分作文合不合适,这篇作文本身明显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写的。一个敢于写下水文发在网上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千千万万不敢写下水文的老师。

纵观一线的高考作文教学,鲜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的,大多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么“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

以上种种,做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天下文章一大抄,为高考作文做形式结构、语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备,本身无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备也并非刻意的宿构和套作。但问题还是,这些基于阐释型话题作文的做法,早已经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内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 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一线老师的认知仍停留在话题作文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不责众,劣币驱逐良币,以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作,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会成为一线作文教学和市场作文辅导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任务指令,说到底,不是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题权收缩的环境下,通过命题增一味药,来对抗多年来久治不愈的话题作文的毒瘤,让命题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

厘清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训练目标和方向。

近,语文教学一线盛行一个名词,叫做“任务驱动型作文”。大到省级的教研会议,小到普通的语文课堂,谈及这个名词,有人深感莫名其妙,有人说得神神叨叨,大有高考作文已然变天的架势。

那么,任务驱动型作文究竟是个什么鬼,跟以往的作文究竟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种作文究竟该怎么写?

任务驱动型作文依然是材料作文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提法,来源于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老师的一篇文章《注重题型设计、强化教育功能——2015年高考作文的特点及相关问题的解读》,在文章里,作者通过分析2015年高考作文尤其是新课标卷作文的命题特点,正式提出在材料作文的基础上增加任务驱动指令的概念:

在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着力发挥试题引导写作的功能,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从以上的文字里,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为任务驱动型作文只是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了任务驱动的指令,明确要写作的任务。比如2015年课标1卷,在叙述完女儿举报父亲开车打电话这件事以后,要求考生选择一个对象,写一封书信;再比如2015年课标2卷,列了三个具有代表性人物的事迹,要求表达更赞扬哪一种人的看法。这两道作文题的材料叙述和往常的材料作文无异,只不过加了一个任务性的写作要求而已。可见,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不是一种独立于材料作文之外的作文命题形式,高考作文没有变天。

那么什么叫“增加任务指令”,增加了任务指令的材料作文和以往的材料作文有什么联系和区别?这要从高考作文的本质说起。

高考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它的根本功能在于为大学选拔具备学术潜质的人才,这个根本性的目标决定了,高考作文的命题是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的,大学当然希望自己招进来的学生具备好的做学术论文的潜质。

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向于让学生写论述文,而无论是学术型的论文,还是我们通常俗称的教学体议论文,本质上都应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的写作思路,也就是,在掌握一定事实、前人成果等材料的前提下,对材料发问,也就是提出问题,通过科学思维的方法进行分析、归纳、演绎等,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其实高考作文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已经暗合了这样的要求,给出材料,要求考生在全面掌握材料内涵的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自己的分析说理,最终给出解决方法。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形式中,就已经带有问题的,也就是材料作文自带任务驱动的,只是为了激发学生思考和创新,没有把写作任务明示了而已。

从材料作文的本质要求来看,所谓任务驱动型作文,在材料基础上加了任务指令,可以说是多此一举,如果任务指令添加不当,反而还会束缚了考生的多角度思考。从传统材料作文的隐含任务指令,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给出任务指令,这一变化意欲何为,值得深究。张开老师在文中给出的理由是,这是材料作文经过多年发展日渐成熟后的一种成果。老徐反而觉得,材料作文如果真的发展成熟,应当是在命题的开放性和限制性处理方式上有越来越高的水平,而不是在材料后添加任务指令这种偏保守的做法。

材料作文本质上就是一种写作角度有限的命题形式,为什么现在还要在这种命题形式上再加以任务的限制呢?我想原因应该是,材料作文命题的内在要求,在这些年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材料作文命题的发展是日渐成熟,而且材料作文已然成为全国一统天下之势,但学生写作水平和能力的现状并没有与之匹配,甚至很多省份的阅卷标准还停留在十几年前。在这种现状和格局之下,教育主管部门只好选择倒退三步,从材料作文命题本质要求的源头上,通过在作文题材料中添加任务指令,介入到考生写作过程和考试阅卷标准制定之中,以起到

真正引导的作用。

这样的推断,并非凭空臆测,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任务驱动作文的对立面,得出这样的结论。 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是话题作文

在我们不清楚一个概念真正内涵的时候,分析它的对立面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我们要搞清楚什么是任务驱动型作文,就先来看看非任务驱动型作文是什么。张开老师在文章里对作文类型进行了如下划分:从呈现形式上看,高考作文经常采用有标题作文、话题作文和材料作文三种基本题型;从能力划分角度看,作文题型可分为阐释型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标题作文和话题作文都是阐释型作文的代表。

从以上划分我们可以看出来,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对立面不是材料作文,而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和标题作文,换句话说,任务驱动本身就是材料作文核心的能力要求。但多年来,虽然材料作文已然一统天下,但学生写出来的文章,一线很多老师的教学,甚至一些地区的高考阅卷标准,用的还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的标准。

我们先来看看很多高中生的一般写作套路。他们面对一则作文题材料,一般的做法是,从材料中抠出一个所谓的关键词,比如“创新”,然后文章开篇用“创新”造一组看上去很有气势的排比句,文章主体举三五个事例,说张三很创新,李四很创新,王五很创新,所以,我们一定要创新。

稍微高级一点的写法是这样的:作文开篇或直接或间接引述材料,然后不顾材料整体意思,强行给材料套上一个话题,比如“创新”。然后通篇以类似这样的几个句子串联起来:“创新是成功的捷径”,“创新是国家进步的动力”,“创新是文明前进的源泉”。

再高级一点的,是能对所论述的话题进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递进论述,比如“创新,就是告别旧事物,创造新事物”,“创新,可以给个人带来成功,推动国家民族发展”,“创新,需要巨大的勇气”。这种写法一般还会被称赞很有深度。

以上的这些作文写法本身没什么问题,问题是,它们充其量是阐释型的话题作文的写法,完全不符合材料作文以材料内涵为核心,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推动文章行文的内在要求,然而这样的作文在多年的材料作文阅卷实践中,并没有通过判低分来引导,不知是这些地区本身的阅卷水平就很低,还是阅卷对学生的写作水平现状作出的妥协。

我们再来看看,一线老师是如何教材料作文的写作。在《高考作文从零开始》的课程里,曾经讲过一个例子,2013年高考后,江苏地区一个老师为当年的江苏卷作文题写了一篇下水文。这道作文题的材料讲的是一群探险者来到一个山洞,为了照明点燃一支蜡烛,导致山洞里栖息的蝴蝶离开原地,退到山洞深处,材料的结尾有一句“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

这个老师写的下水文叫做《细节决定决定成败》,文章抠出“小小的蜡烛竟会产生这么大的影响”这句话,然后给它关联上一个话题“细节”,接下来大谈特谈什么叫做细节,注重细节成功成才,不注重细节一败涂地。这篇文章被作者以满分作文的名义发在网上,还被广泛转载。我们姑且不说一个老师写的下水文标榜为满分作文合不合适,这篇作文本身明显就是把材料作文当作阐释型话题作文来写的。一个敢于写下水文发在网上的老师尚且如此,更何况千千万万不敢写下水文的老师。

纵观一线的高考作文教学,鲜有真正把材料的解读和分析作为核心来教的,大多舍本逐末地把训练的重点放在文章的形式结构和语言表达上。为了让学生写出形式结构清晰的文章,很多老师还总结了一系列所谓文章结构的样式,比如什么“总分式”、“并列式”和“递进式”,再比如“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式。还有在文章语言上下功夫的,比如要求学生在文章的什么位置一定要引用名人名言,在文章什么位置一定要联系实际等等。更有走极端的,要求学生按主题背范文以备套作,把高考作文分成什么“毅力”、“信念”、“创新”、“环保”之类的若干个主题,每种主题配几篇陈词滥调的范文,考场直接套用。

以上种种,做法本身无所谓对错,天下文章一大抄,为高考作文做形式结构、语言和素材上上的准备,本身无可厚非,做一定的准备也并非刻意的宿构和套作。但问题还是,这些基于阐释型话题作文的做法,早已经不符合材料作文的内在要求了,舍本而逐末,做得再好,也无济于事,以至于这么多年来,大多学生的写作水平依然停留在十几年前的话题作文时代。 学生写作水平的现状和一线老师的认知仍停留在话题作文的时代,这就导致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法不责众,劣币驱逐良币,以材料作文形式来命题的作文题,结果很多评卷组官方发布的标杆作文里的优作,依然是阐释性的话题作文,而这些官方发布的标杆性的优秀作文,又会成为一线作文教学和市场作文辅导书的风向标。换句话说,材料作文的命题水平一直在升级,而这样的升级并没有给学生写作和一线教学带来多大的影响,命题的导向功能几乎没有发挥出来。

讲到这里,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材料作文一统天下的时代,高考作文的命题要在材料的基础上加上任务指令,说到底,不是为了限制材料作文的写作角度,而是在高考作文命题权收缩的环境下,通过命题增一味药,来对抗多年来久治不愈的话题作文的毒瘤,让命题对学生的写作起到真正的导向作用。

厘清了任务驱动型作文与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区别与联系,我们可以更清楚作文的训练目标和方向。

滚动快速作文加减法作文13600字

四年级作文

滚动快速作文加减法

――在湖口县大龙中学的讲座

黄上庚

我今年实现了4年前的愿望,带10个班作文的梦想。我之所以能带10个班的作文,得力于滚动快速作文专用训练稿纸,这个作文新工具很起作用,她把滚动快速作文的程序——构思、列纲、铺写、评阅、修改、反思全部包含在里面。有了这个作文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的操作化繁为简,易学会用。有的老师把作文本比作自行车,把作文新工具比作汽车,作文新工具到底先进在哪里?有的老师说好在老师做减法,学生做加法。滚动快速作文是怎样做加法和减法的呢?

一、作文批改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课堂作文管理制度。

作文新工具把师生各自的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学生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新工具上体现得很充分,把学生在课堂上批改作文作为一个制度定下来。学生学会了批改,能力上做加法。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老师把批改这座山给搬走了,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可以教10个班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批改上做的是减法。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自己全批全改作文,起批改示范作用。让学生有例可学,有章可依。而不是胡评一气。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批改部分作文,作为典型批改示范,精心写好典型作文(优秀文及病文)示范批语,印发每一个学生,节省讲评时间。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只要在每个小组内选批一篇作文,最多一个班可分为六个小组,也只要批改六篇作文。老师的批改压力小,反馈快,再也不至于一篇作文,全班批改,往往要等两两周后才能发回到学生手中。

其余的让学生自己批改。在多次滚动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做的是加法。开始批改时,要求较低,允许胡改,只要完成规定的字数就可以。以后批改就一次比一次要求严格。随着作文批改次数的增多,可以对学生的批改进而提出更为具体的批改要求。比方说,第一次,随意随感觉写批语,第二次,改错字病句;第三次,批改主题方面的优缺点;第四次,批改选材方面的优缺点……做到次次有提升,次次有批改重点,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六次作文批改训练中,不断习得作文经验及作文技巧!其作文自改能力也就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二、写作技巧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学生作文当堂反思制度。

滚动快速作文让学生作文每次都即时反馈,学生做到学有收获,因而兴趣很浓。学生在写作技巧上做的是加法,老师在讲评上做的是减法。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总是要花很多时间,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学生每一次的滚动作文训练在能力上做的是加法,因为学生的能力在讲评中、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同学们的头脑中,老师就不需要重复地讲解了,老师在讲解时做的是减法。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要详细讲解关键词谱系表作用、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单元举例。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时,其写前指导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是比传统作文训练要多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然而,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滚动训练时,就不需要重复,只是就存在的问题讲解方法。随着滚动作文训练的次次推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创新。因为,学生在第二次滚动训练以后,学生就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自己所写的作文题目,已在上次训练中有小组写过,怎样才能做到写出新意,不与其他小组的在构思上雷同,就要挖空心思进行创新构思,这是形式所逼啊!要不然就要老调重弹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滚动作文训练,还可以在不断滚动训练中,小组之间相互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构思经验,进行移植,进行再加工,进行再创造,六个小组就有六个构思方法,

于自己小组而言,就有五个小组的成功构思方法可兹借鉴学习!对于同一题材的作文,也有一个小组的得失成败经验供自己小组借鉴学习。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种滚动作文训练,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标学习理念运用到了极致!

三、质量速度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快速作文制度。

作文新工具上有字数标明,有时间记载,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在作文时间上做的是减法。这个减法的作用是很大的,让学生把课堂作为一个比赛场,课外作为训练场。比赛场的作文时间缩短到20多分钟就完成了,保证了作文导、写、改、评在两节课就可以完成,提高了作文效率。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第一次可以胡写,第二次可以模仿,第三次自己写,第四次至第六次鼓励创新。学生在作文速度上做的是加法,第一次只要求500字,第二次550字,第六次750字。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创新机制,保证了作文目标的实现。单篇作文教学,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因为学生的能力在讲评中、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同学们的头脑中,老师就不需要重复地讲解指导了,老师在指导时逐渐做的是减法。

在作文速度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指导上做的是减法。第一次,可以说是老牛拉破车,因为,学生对于新的作文训练模式不太熟悉,所以,老师也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进行训练解说,进行写前指导,将班级按大致的作文高低水平进行大致的六个小组划分。一句话,刚开始时,老师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所以作文训练指导速度毫无疑问要比传统作文训练的指导花费更多的心思与时间,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老师的导写速度因学生的不断训练而慢慢熟悉,不断积累更多的作文技巧,故老师的指导速度不断提高,学生进入状态的速度也不断得到提升。

我们还可以将六次作文滚动训练,每次滚动训练确定一个训练重点,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分队分级,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只要写完了,不管好差,就算完成任务!第二次滚动训练时,主要指导学生按既定的小组作文训练目标要求快速成文。第三次滚动训练时,主要指导学生的书面整洁。第四次滚动训练时,就主要指导学生构思新颖……在多次滚动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做的是加法。一次滚动训练习得一个主要作文技巧。每次作文训练,不断增加字数要求,每次提高一小点难度,学生也就不至于感到很为难,等到滚动训练结束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文速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四、作文指导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训练体系。

滚动快速作文改单篇作文训练为多篇作文训练。多篇作文教学就是在开学初就把整个学期要写的专题和题目布置下去,以利于学生在选择范文、准备材料、构思作品和锤炼语言等方面作长期准备,以利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实践作长期指导,以利于写作与专题阅读和广泛阅读形成对话。教师在宏观上战略上设计学习策略,战术上微观上指导学习方法。这样老师在指导时,有时间在宏观上突出重点,在微观上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一般来说,学生对宏观上的学习策略是茫然无知的,需要教师为之出谋划策。对于微观上的学习方法,刚开始时,需要教师侧重讲解的教学方法,做出耐心的示范和引导。待到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再放开手脚,稍微指点一下即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种方法,老师在指导上逐渐在做减法,学生在搜集材料逐渐在做加法。滚动快速作文之所以能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是因为在不断的滚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能力上不断地做加法,老师在指导上不断地做减法,使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思想,独立作文能力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在指导上所做的事情是做减法,需要做的越来越少,学生自己做事情是做加法,越做越精熟,越做越完善,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在反复历练中得到有效提升与质的飞跃。

五、搜集素材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搜集作文素材高效机制。

滚动快速作文第一次滚动训练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指导时,把全册的滚动快速作文课件放给学生看,并详细地指导讲解,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整个学期的作文目标了然于胸,所以说,滚动快速作文在前一两次训练指导时,教师投入的时间是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倍!然而在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在指导时,就不像单篇作文训练那样,进行重复讲解,只是在第一次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学生在滚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许第二三将存在的问题会多些,然而随着滚动训练的推进,学生由于在反复训练中习得的作文素材在小组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老师在指导时素材的准备可以花更少的投入时间。第三次滚动训练时,第四次,直至第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滚动训练,老师只要在以往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指正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因为随着学生接受信息的增加,老师花的精力与时间将降至最低!

于学生而言,学生的作文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交流中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比方说,传统的作文训练,一次一个作文训练重点,而滚动作文训练,则将一个学期的单元作文训练全面铺开。我们一个学期设计六次作文训练目标,然而将六次作文训练一次性分解到六个班级小组内完成。六次训练六次小组内滚动交换,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搜集到的素材十分有限,因为时间少,所以无法保证素材的丰富,而滚动作训练,则将搜集素材的时间加长到一个学期,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准备作文素材,六次训练六次矫正与六次素材交流“群英会”,素材自然也就丰厚起来!在六次滚动作文训练中,学生的素材在六次作文训练与评改中,学生所准备的素材既得到了展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班级小组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交流与充实!所以说,学生的作文素材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

六、课内课外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建立了统筹方法管理模式。

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老师做加法,课外做减法。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由于作文新工具的设计把作文安排在一面,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检查学生的错误,课堂上老师面批面改的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同学们在作文时,老师把发现的标题错误、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一一当场纠正,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就很少有不整洁的了。剩余的错误由学生批改就可以使错误率降到最低。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不像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做加法,越教越累,越改越累。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一直在做减法,越来越依靠老师了,反正老师总是要指导的,总是要批改的,导致作文教学少慢差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统筹兼顾,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单篇作文教学每篇作文老师都要详细地讲解指导,而这种讲解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学习结果,而不是自己内化的学习结果,因此学生没有学习的成就感,自然就对作文指导失去兴趣,老师的作文指导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单篇作文批改后,对学生的后一次作文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后一次作文跟前一次作文没有逻辑上的联系,后一次作文的起点仍是高深莫测的起点,不是自己的内化了的学习结果的起点,因而对作文有望而生畏的害怕心理。所以单篇作文教学时间花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事倍功半。

总之,滚动快速作文法把钱梦龙老师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落到了实处。

2009-3-14

树立快速作文的理想

——在九江市开发区爱民中学的演讲实录

黄上庚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一堂理想教育的课——快速作文理想教育的课,好不好? 生:好!

师:人是要有理想的,而且从身边的人的榜样作用树立理想更有激励作用,像你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都是你们身边的好榜样。黄老师也是从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的力量成才的。大家想不想听黄老师讲成才的故事呢?

生:想!

师:黄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做《作文新突破》,我之所以能写这本书,得益于另一本书(展示《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板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本书写的是黄远生的故事,黄远生是什么样的人呢? 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黄远生是中国的奇才,是什么奇才大家猜一猜?

生:摇头。

师:前面加一个定语“报界”,来一点掌声啊!

生:鼓掌。

师:他还有一个荣誉称号,人们说他是创始人——通讯体裁创始人。现在的报纸上的通讯第一个写的人就是黄远生。

生:鼓掌。

师:他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是敢于和袁世凯叫板的人(书上288页有介绍)。 生:鼓掌。

师:这个人就是我身边的榜样,我叫大爷爷,是我爷爷的哥哥。

生;(惊讶)鼓掌。

师: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大爷爷在作文方面为我树立了哪些榜样呢?他小时候读书一目十行;写文章 下笔成文,是快速阅读和写作的典范。我想,我和大爷爷生在同一块土地上,喝的是同样的水,吃的是同样的粮,来源于同一个血缘,他能做大事,我也应该把小事做好。他写大书,我就写小书。所以我立志写一本学生作文的书,把他的快速作文方法发扬光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作文新突破》第二版的问世!

生:鼓掌。

师:还有一个榜样,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这个人叫黄席群,是著名的翻译家,今年100岁,是翻译家中长寿第一人。这个人是我的大伯父,黄远生的大儿子。

生:鼓掌。

师:还有一个榜样人物,叫黄席棠,大家猜猜是什么人物?

生:文学家。

师:不是的,是物理科学家。

生:鼓掌。

师:黄席棠也是我的伯父。

师:还有一个榜样,大家愿不愿意听?

生:愿意听。

师:我有一个堂兄叫黄上腾,他是计算机科学家。

生:鼓掌。

师:同学们,我就是从身边的榜样作用树立起信心的,我成功了,我也希望同学们成功,大家想不想学好快速作文?

生:想。

师: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来做一个像我的长辈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啊,就因为《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这本无价之宝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说一本好书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啊!你们手中的《作文新突破》也会改变你们的人生的。你们学会了快速作文,语文水平会迅速提高,会增加读书的兴趣,扩大自己的视野,树立远大的目标,将来到高中、大学老师喜欢你,走向社会领导喜欢你,做了别人的女婿亲戚喜欢你,做了别人的媳妇婆婆喜欢你,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啊! 生:鼓掌。

师:同学们,因为我在榜样中汲取信心的力量,所以我的人生价值体现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写书的话,我对社会的贡献就小得多。想听老师做有意义的故事吗?

生:想。

师:因为我研究黄远生的快速写文章的方法,光大他的精神,对社会作的贡献就大一点。如果我只是上课的话,一年只教100多个学生。我写成书后,就有一万人在享受滚动快速作文的乐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第一版1000册,第二版3000册,第三版6000册,这个意义就大了。将来同学们做了老师,一个人教100个学生,那就是十万人受益啊,我希望同学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生:鼓掌。

师:还想听吗?

生:想。

师:因为写了书,九江广播电视大学邀请我为全市的校长作讲座,也就是说70多个校长回去后宣传快速作文。因为写了书,江西教育学院的教授们认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两次邀请我为全省的语文骨干教师讲课。这是什么概念,每一期150个教师,分布在全省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300个教师在全省遍地开花的研究快速作文,受益的学生有多少同学们可以算一算。同学们,如果你们从这本书受到启发,将来做了老师以后,有更多的创新,那将有更多的人受益啊,我衷心地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生:鼓掌。

师:同学们猜黄老师带几个班的作文?

生:2个班。

师:不对。

生:3个班。

师:也不对。

生:几个班啊?

师;10个班。

生:鼓掌。

师:带10个班的作文是我多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非常高兴。我要感谢我的老师袁靖平老师,她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个优秀的校长。她总是鼓励我搞作文研究,我的第一本书是她在百忙中修改的,我的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有她的鼓励。在这里我要高呼:“老师万岁!”你们也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一天天长大,让我们大喊一声“老师万岁”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一起喊。

生:老师万岁!

师;同学们,尊敬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啊,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快速作文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作文的方法都写在书上,同学们可以自学,就不要再麻烦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老师讲了之后而我们课后又不能温故而知新,收获小啊。书上介绍的同学们自己批改作文的方法更是解决了老师的心头之痛啊!不是老师不愿意批改你们的作文啊,主要是批改你们的作文事倍功半啊!你们不能从自己欣赏作文中得到创造性享受的快乐啊!只有自己参与了批改,才能全面享受作文成功与失败的甜酸苦辣啊,我们的作文学习过程才不会平平淡淡,而是充满刺激、充满享受、充满快乐!

生:鼓掌

师:怎样减轻老师的负担呢?滚动快速作文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为什么这么说呢?滚动快速作文的方法都在书里,有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学而时习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书中设计的教学程序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同学们养成快速作文的习惯;书中设计的构思指南可以拓宽同学们的写作思路,保证同学们写创新作文;书中发明的作文新工具作文是同学们学会批改作文的有效武器。没有这本书,同学们两节课写一篇作文都挠头抓痒。有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在20多分钟里写完600字高质量的作文。我希望好书人人爱,人人爱好书! 生:鼓掌。

师:同学们,《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也享受了第一人的快乐,还想听吗?

生:想听。

师:在前不久语文教学论坛组织的全国作文教学管理制度大讨论中,大家对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很高,说这次大讨论是论坛所有的讨论中最热烈的一次、最成功的一次、最有收获的一次,大家说作文管理制度的提出我是第一人。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不知不觉的成了第一人,所以我想创造奇迹并不难,只要树立远大理想,快乐地去做自己快乐的事,第一也会向每一个人招手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树立快速作文的理想,10年后,20年后,在我们这个群体里,一定会涌现出10个、20个甚至更多的全国第一人!

生:鼓掌。

师:同学们想做名人吗?

生:想。

师:我告诉大家做名人首先具备的条件,好不好?

生:好。

师:做名人首先要写好字,这本书上的名人写的字很有书法水平。在多次报告后,很多学生、老师都纷纷要我题词,我为此苦练了一下书法,字才有一点进步。大家正是练字的黄金时期,一定要为将来成为名人签字作准备啊,我希望同学们成为名人之后的题词比我的字更漂亮、更千古留芳啊!

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老师给我提供了这个讲坛,也特别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生:纷纷要求老师签字留念。

师:兴奋地给每一个学生签字……

九江市开发区爱民中学桂金姣根据录音整理

2009-3-1

潇潇按语: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纵贯作文教学,难点有五:

一、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

二、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效果问题。

三、作文评价的科学性问题(含学校平常对教师作文教学、作文批改的评价与考试学生作文的评价)。

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作文的重视问题。

五、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性问题。

近日有幸拜读了江西省瑞昌五中黄上庚(耕牛)校长编写的《作文新突破》一书,并参与了黄校长根据“滚动快速作文法”制定的江西省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QQ 群全国大讨论,颇有启示。

就作文教学制定专门的教学管理制度,江西省瑞昌五中在全国是首创,尽管其科学性还有待于实践检验,但是这种心系教学、着眼实际、大胆创新的精神育和良苦用心值得大力提倡与学习。中国的校长阶层正在逐步官僚化,平日大多忙于迎来送往,像黄校长这样能着眼于教学实际,潜心钻研教学的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校长并不多。当然,校长作为管理者,并不一定要真正懂得作文教学,事实上,学校里懂得作文教学乃至某一门学科教育的专业人士有的是,关键是校长要善于放权,善于用人,善于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管理机制,而不是不懂装懂、指手画脚、想起一阵风,想不起一摊烂泥似得瞎指挥、乱指挥。

江西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管理制度,较好的地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几个难点:

建立、完善《作文教学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写作能力成长历程。建立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作文批改采取生生互改、师生互改等形式,提供优秀作文展示平台,能有效调动教师作文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尤其是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采用分等级评价和考核的方式,建立比较科学的检查和考评方式,能较好的解决作文教学的评价问题。“滚动快速作文法”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成绩。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视问题,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们期待江西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在黄上庚校长的带领下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国作文教学改革开个好头,创出一条新路。

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语文课程的显性教学成效之一,是发展并形成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作文,既是学生书面交际能力训练的主要科目,又是学生书面交际能力测评的重要依据。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质量抓手。为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在全校全面推广我校2007年申报并通过省级立项的“滚动快速作文法”课题研究的科研成果,特制定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1.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管理为学校管理工作滞后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2.推广作文教学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专用训练稿纸”,提高科研成果《作文新突破》一书的使用率。

3.调动教师作文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创建优秀习作展示平台。

4.提高班主任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为作文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5.建立、完善《瑞昌五中作文教学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写作能力成长历程。

二、成立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平安 副组长:黄上庚、徐来喜 组员:王健、周升海、何小东

三、管理细则

(一)作文教学方式

自本制度公布实施日起,我校全面展开“滚动快速作文法”教学实践,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采用“滚动快速作文法”进行作文教学不得少于6次(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作文新突破》一书)。

(二)平时作文批改方式

平时作文批改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批改,二是师生合改。

教师批改必须每篇作文全批全改,要有眉批、旁批、尾批,必须找出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病句,并指出闪光点。尾批评语不少于20字,不写套话,除鼓励性评语外,还应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见。

采用师生合改方式,教师全批全改不少于6篇(原则上一个单元一篇,具体要求同上),其余经教师浏览评阅后由学生批改。学生批改人数每篇不少于三个,作者自己要对同学写的批改评语评出等级,并写出理由。每次作文训练小组长、课代表必须填写《瑞昌五中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语文教师整理归档。

(三)考试作文评改方式

每学期两次全市统一考试,语文成绩分“阅读”和“作文”两项登记。作文单独批改,专项统计考评。教务处在批改语文作文力量安排上要有倾斜,确保每次一个年级作文不少于两人批改。批改作文人员一次阅卷计两次阅卷工作量。

考试作文批改方式上注重公平,要先给试卷编号,商定评分标准后批改人员分开各自评等级,及格以上的分A 、B 、C 三级打分,各占三分之一,算成绩时,一位老师的A 、B 、C 三级分值按A1、B1、C1计算,一位老师的A 、B 、C 三级分值按A2、B2、C2计算,抓阉进行。然后以平均值计入该卷得分,对特别优秀的作文鼓励打满分(满分作文占5%),对差作文鼓励打及格以下分。两人评分差距超过差值的提交阅卷组长重新评分。

各等级相应分值表:

满分 A 1 A2 B1 B2 C1 C2

及格 差值 50 48 45 43 40 38 35 30

8 40 38 36 34 32 30 28 24 6

(说明:1.用模糊等级评分,使阅卷老师提高速度,不需要为几分之差而仔细推敲延长时间。用不同的分值使阅卷老师大胆给学生高分,放心给学生低分,用制度保证作文分数拉开距离,调动师生作文的积极性。用不同的分值模糊等级评分,使各个层次的分数分布较合理,有利于公正、公平。2.第一个阅卷老师发现不及格的把试卷折起来, 便于第二个阅卷老师集中精力评阅及格以上的试卷。)

(四)优秀习作展示要求

每次作文训练或考试中学生的优秀习作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展示,语文老师挑选6篇以上优秀习作,点评后单独装订成册上交语文教研组,教研组对这些优秀习作及教师点评情况进行评比、整理,并通过八一语文网、八一语文网报发表,鼓励作品发表了的学生订阅3——5份八一语文网报。

(五)检查及考评方式

教研处、语文教研组将对每班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每月进行综合考评一次,以100分为基础分,具体细则如下:

1.每学期采用“滚动快速作文法”进行作文教学不得少于6次,每月不少于1次,每少一次扣20分。

2.每次训练学生必须全部参与,每少1人次扣5分。

3.教师点评每少1人次扣5分,学生点评每少1人次扣1分,教师点评不合格每1人次扣1——3分,教师浏览评阅每少1人次扣1 分。

4.《瑞昌五中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填写每少1次扣10分,填写不规范扣3——5分,作文教学档案不健全扣10——20分。

5.每次统一考试作文得分考评前5名依次加10、7、6、5、4分。

6.学生优秀习作在瑞昌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瑞昌市级以上奖项每1人次加5分。

作文新工具负载了主要教学要求

从作文新工具的正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滚动快速作文的一些教学要求:

1.在作者班级和姓名后面,要填写“队级”,因为滚动快速作文要求学生按队级搞竞赛。

2.要求填写教学内容和单元序号,因为滚动快速作文的每次作文中,要求学生分别写不同单元不同内容的作文,这样就方便区分了。

3.每满一百字的空格处都有字数提示,正面末尾处有字数和时间记录,因为滚动快速作文要求快速写出足够自述的作文,并且写作速度会成为评价标准。

从作文新工具的背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滚动快速作文对批改的一些要求:

1.教师要评等次。

2.学生要互批,每份作文要求三名学生署名批改。

3.要求作者对批改情况进行署名评价和反思。

4. 学生填写好作文快速构思提纲。

把一些主要的作文要求和批改要求浓缩到几页专业稿纸上,使这种作文新工具具有了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文新工具固定了主要教学程序

第一步,布置各单元作文内容和基本作文要求。

第二步,学生快速构思并列提纲

第三步,学生当堂写作,快速成文。

第四步,教师全阅作文,并评出等次。

第五步,学生互批,每份作文三人批改。

第六步,作者对批改进行评价和反思。

第七步,教师审查批改情况,如果有学生评等不妥要作出调整。

有了这个新工具,老师就可以逐渐做减法,学生就可以逐渐做加法,因为有可靠的制度保证。

一、作文批改老师做减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课堂作文管理制度。作文新工具把师生各自的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学生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新工具上体现得很充分,把学生在课堂上批改作文作为一个制度定下来。学生学会了批改,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老师把批改这座山给搬走了,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可以教10个班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批改上做的是减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自己全批全改作文,起批改示范作用。让学生有例可学,有章可依。而不是胡评一气。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批改部分作文,作为典型批改示范,精心写好典型作文示范批语,印发每一个学生,节省讲评时间。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只要在浏览批改后,每个小组内选批一篇作文批改。2. 课堂上老师运用统筹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由于作文新工具的设计把作文安排在一面,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检查学生的错误,老师把发现的标题错误、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一一当场纠正,面批面改的效果立竿见影,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就很少有错别字了。剩余的错误由三个学生批改就可以使错误率降到最低。 3. 老师在面批面改的时候浏览学生的作文,并用铅笔做上等级有记号,学生作文收上来后,浏览批改的速度就加快了,学生写完老师基本上就可以改完,没有改完利用课间时间就可以浏览批改完。这是作文旧工具——作文本无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事半功倍,老师课后就没有批改的大山了。

二、搜集素材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搜集作文素材高效机制。在搜集素材方面,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六个单元作文同时滚动训练,指导时作文素材多于单篇作文,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搜集到的素材十分有限,因为时间少,所以无法保证素材的丰富,而滚动作训练,则将搜集素材的时间加长到一个学期,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准备作文素材,六次训练六次矫正与六次素材交流“群英会”,素材自然也就丰厚起来!2. 学生评改时,评改多个单元作文,信息量增多,做的是加法。学生的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与评改中,学生所准备的素材既得到了展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班级小组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交流与充实!3. 讲评朗读时学生听多个单元的作文,接受多单元信息,做的是加法。于学生而言,学生的作文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交流中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学生的作文素材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

三、作文指导老师做减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多篇作文循环作的训练体系。滚动快速作文改单篇作文训练为多篇作文训练。多篇作文教学就是在开学初就把整个学期要写的专题和题目布置下去,以利于学生在选择范文、准备材料、构思作品和锤炼语言等方面作长期准备,以利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实践作长期指导,以利于写作与专题阅读和广泛阅读形成对话。

在作文指导时,老师做的是减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滚动快速作文第一次滚动训练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指导时,把全册的滚动快速作文课件放给学生看,并详细地指导讲解,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整个学期的作文目标了然于胸,所以说,滚动快速作文在第一次训练指导时,教师投入的时间多一些,然而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在指导时,就不像单篇作文训练那样,进行重复讲解,只是在第一次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学生在滚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指导时间有5——15分钟就可以了。2. 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指导,每次点评不同的单元作文实质上就是指导作文, 并且这个指导都是在学生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更有针对性, 更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言语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指导时间每次至少节约10分钟,6次就节约60分钟。随着学生接受信息的增加,老师花的精力与时间将降至最低!

四、质量速度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创新快速作文制度。作文新工具上有字数标明,有时间记载,学生在作文质量、速度上做的是加法。

在作文质量方面,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第一次可以胡写,第二次可以模仿,第三次自己写,第四次至第六次鼓励创新。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2。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学生来讲,第二次滚动训练时, 对A 、B 、C 级的学生提出“创新”要求,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别人写过了的标题、内容、题材不要再写,否则不能得高分,用制度保证学生写创新作文。这样,学生作文就逐渐新颖起来,滚动的次数越多,“创新”作文也就越多。保证了作文目标的实现。

在作文速度上,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构思列纲提高了学生的作文速度。学生根据滚动快速作文关系词谱表快速构思,然后列出提纲,为文先构思,心中有丘壑,养成了快速构思的习惯,作文速度就不断地提高。2. 速度快的加分。第一次只要求500字,第二次550字……第六次750字。因此, 作文训练滚动一次,效率就提高一次,最后达到了学生能在30分钟内写一篇作文。成绩好的10 多分钟就可以写一篇600字的作文。3. 滚动快速作文让学生把课堂作为一个比赛场,课外作为训练场。比赛场的作文时间缩短到20多分钟就完成了,保证了作文导、写、改、评在两节课就可以完成,提高了作文效率。

一次滚动训练习得一个主要作文技巧。每次作文训练,不断增加字数要求,每次提高一小点难度,学生也就不至于感到很为难,等到滚动训练结束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文速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五、写作技巧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当堂反思制度。在写作技巧上,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在技巧上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当堂反思,作者自己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的作文点评及时知道写作技巧上的亮点,使学生自己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好的方法不断地得到了正强化。因学生的不断训练而慢慢熟悉,不断积累更多的作文技巧,学生的能力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自己的头脑中。2. 学生通过每次的作文指导、提纲、朗读中学到写作技巧。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总是要花很多时间,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学生每一次的滚动作文训练在能力上做的是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之所以能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是因为在不断的滚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能力上不断地做加法,老师在指导上不断地做减法,使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思想,独立作文能力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在指导上所做的事情是做减法,需要做的越来越少,学生自己做事情是做加法,越做越精熟,越做越完善,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在反复历练中得到有效提升与质的飞跃。

总之,滚动快速作文法把钱梦龙老师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落到了实处。

2009-3-19

滚动快速作文加减法

――在湖口县大龙中学的讲座

黄上庚

我今年实现了4年前的愿望,带10个班作文的梦想。我之所以能带10个班的作文,得力于滚动快速作文专用训练稿纸,这个作文新工具很起作用,她把滚动快速作文的程序——构思、列纲、铺写、评阅、修改、反思全部包含在里面。有了这个作文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的操作化繁为简,易学会用。有的老师把作文本比作自行车,把作文新工具比作汽车,作文新工具到底先进在哪里?有的老师说好在老师做减法,学生做加法。滚动快速作文是怎样做加法和减法的呢?

一、作文批改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课堂作文管理制度。

作文新工具把师生各自的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学生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新工具上体现得很充分,把学生在课堂上批改作文作为一个制度定下来。学生学会了批改,能力上做加法。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老师把批改这座山给搬走了,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可以教10个班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批改上做的是减法。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自己全批全改作文,起批改示范作用。让学生有例可学,有章可依。而不是胡评一气。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批改部分作文,作为典型批改示范,精心写好典型作文(优秀文及病文)示范批语,印发每一个学生,节省讲评时间。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只要在每个小组内选批一篇作文,最多一个班可分为六个小组,也只要批改六篇作文。老师的批改压力小,反馈快,再也不至于一篇作文,全班批改,往往要等两两周后才能发回到学生手中。

其余的让学生自己批改。在多次滚动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做的是加法。开始批改时,要求较低,允许胡改,只要完成规定的字数就可以。以后批改就一次比一次要求严格。随着作文批改次数的增多,可以对学生的批改进而提出更为具体的批改要求。比方说,第一次,随意随感觉写批语,第二次,改错字病句;第三次,批改主题方面的优缺点;第四次,批改选材方面的优缺点……做到次次有提升,次次有批改重点,让学生在一个学期的六次作文批改训练中,不断习得作文经验及作文技巧!其作文自改能力也就得到了更为有效的训练和提升!

二、写作技巧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学生作文当堂反思制度。

滚动快速作文让学生作文每次都即时反馈,学生做到学有收获,因而兴趣很浓。学生在写作技巧上做的是加法,老师在讲评上做的是减法。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总是要花很多时间,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学生每一次的滚动作文训练在能力上做的是加法,因为学生的能力在讲评中、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同学们的头脑中,老师就不需要重复地讲解了,老师在讲解时做的是减法。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要详细讲解关键词谱系表作用、方法,并结合具体的单元举例。在引导学生进行作文构思时,其写前指导所花的时间与精力,是比传统作文训练要多投入大量的精力与时间。然而,在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滚动训练时,就不需要重复,只是就存在的问题讲解方法。随着滚动作文训练的次次推进,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老师所要做的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创新。因为,学生在第二次滚动训练以后,学生就面对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自己所写的作文题目,已在上次训练中有小组写过,怎样才能做到写出新意,不与其他小组的在构思上雷同,就要挖空心思进行创新构思,这是形式所逼啊!要不然就要老调重弹了!

最为关键的是,这种滚动作文训练,还可以在不断滚动训练中,小组之间相互可以借鉴他人的成功构思经验,进行移植,进行再加工,进行再创造,六个小组就有六个构思方法,

于自己小组而言,就有五个小组的成功构思方法可兹借鉴学习!对于同一题材的作文,也有一个小组的得失成败经验供自己小组借鉴学习。

更为有意思的是,这种滚动作文训练,将小组合作学习,合作探究的新课标学习理念运用到了极致!

三、质量速度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快速作文制度。

作文新工具上有字数标明,有时间记载,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在作文时间上做的是减法。这个减法的作用是很大的,让学生把课堂作为一个比赛场,课外作为训练场。比赛场的作文时间缩短到20多分钟就完成了,保证了作文导、写、改、评在两节课就可以完成,提高了作文效率。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第一次可以胡写,第二次可以模仿,第三次自己写,第四次至第六次鼓励创新。学生在作文速度上做的是加法,第一次只要求500字,第二次550字,第六次750字。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创新机制,保证了作文目标的实现。单篇作文教学,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因为学生的能力在讲评中、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同学们的头脑中,老师就不需要重复地讲解指导了,老师在指导时逐渐做的是减法。

在作文速度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指导上做的是减法。第一次,可以说是老牛拉破车,因为,学生对于新的作文训练模式不太熟悉,所以,老师也就要花费大量的精力与时间,进行训练解说,进行写前指导,将班级按大致的作文高低水平进行大致的六个小组划分。一句话,刚开始时,老师所要做的事情特别多,所以作文训练指导速度毫无疑问要比传统作文训练的指导花费更多的心思与时间,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老师的导写速度因学生的不断训练而慢慢熟悉,不断积累更多的作文技巧,故老师的指导速度不断提高,学生进入状态的速度也不断得到提升。

我们还可以将六次作文滚动训练,每次滚动训练确定一个训练重点,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要指导学生开展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分队分级,采取多种方式鼓励学生写放胆作文。只要写完了,不管好差,就算完成任务!第二次滚动训练时,主要指导学生按既定的小组作文训练目标要求快速成文。第三次滚动训练时,主要指导学生的书面整洁。第四次滚动训练时,就主要指导学生构思新颖……在多次滚动的训练过程中,学生做的是加法。一次滚动训练习得一个主要作文技巧。每次作文训练,不断增加字数要求,每次提高一小点难度,学生也就不至于感到很为难,等到滚动训练结束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文速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四、作文指导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训练体系。

滚动快速作文改单篇作文训练为多篇作文训练。多篇作文教学就是在开学初就把整个学期要写的专题和题目布置下去,以利于学生在选择范文、准备材料、构思作品和锤炼语言等方面作长期准备,以利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实践作长期指导,以利于写作与专题阅读和广泛阅读形成对话。教师在宏观上战略上设计学习策略,战术上微观上指导学习方法。这样老师在指导时,有时间在宏观上突出重点,在微观上突破难点,提高效率。一般来说,学生对宏观上的学习策略是茫然无知的,需要教师为之出谋划策。对于微观上的学习方法,刚开始时,需要教师侧重讲解的教学方法,做出耐心的示范和引导。待到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之后,教师再放开手脚,稍微指点一下即可放手让学生自学。这种方法,老师在指导上逐渐在做减法,学生在搜集材料逐渐在做加法。滚动快速作文之所以能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是因为在不断的滚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能力上不断地做加法,老师在指导上不断地做减法,使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思想,独立作文能力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在指导上所做的事情是做减法,需要做的越来越少,学生自己做事情是做加法,越做越精熟,越做越完善,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在反复历练中得到有效提升与质的飞跃。

五、搜集素材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搜集作文素材高效机制。

滚动快速作文第一次滚动训练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指导时,把全册的滚动快速作文课件放给学生看,并详细地指导讲解,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整个学期的作文目标了然于胸,所以说,滚动快速作文在前一两次训练指导时,教师投入的时间是传统作文教学的许多倍!然而在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在指导时,就不像单篇作文训练那样,进行重复讲解,只是在第一次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学生在滚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也许第二三将存在的问题会多些,然而随着滚动训练的推进,学生由于在反复训练中习得的作文素材在小组交流中不断丰富,这就有效地保证了老师在指导时素材的准备可以花更少的投入时间。第三次滚动训练时,第四次,直至第学期结束的最后一次滚动训练,老师只要在以往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破难点,指正在训练中出现的问题,因为随着学生接受信息的增加,老师花的精力与时间将降至最低!

于学生而言,学生的作文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交流中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比方说,传统的作文训练,一次一个作文训练重点,而滚动作文训练,则将一个学期的单元作文训练全面铺开。我们一个学期设计六次作文训练目标,然而将六次作文训练一次性分解到六个班级小组内完成。六次训练六次小组内滚动交换,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搜集到的素材十分有限,因为时间少,所以无法保证素材的丰富,而滚动作训练,则将搜集素材的时间加长到一个学期,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准备作文素材,六次训练六次矫正与六次素材交流“群英会”,素材自然也就丰厚起来!在六次滚动作文训练中,学生的素材在六次作文训练与评改中,学生所准备的素材既得到了展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班级小组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交流与充实!所以说,学生的作文素材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

六、课内课外加减法。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建立了统筹方法管理模式。

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老师做加法,课外做减法。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由于作文新工具的设计把作文安排在一面,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检查学生的错误,课堂上老师面批面改的效果可以说立竿见影,同学们在作文时,老师把发现的标题错误、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一一当场纠正,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就很少有不整洁的了。剩余的错误由学生批改就可以使错误率降到最低。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不像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一直在做加法,越教越累,越改越累。学生在作文学习过程中一直在做减法,越来越依靠老师了,反正老师总是要指导的,总是要批改的,导致作文教学少慢差费。分析其原因,主要是老师没有统筹兼顾,各敲各的锣,各打各的鼓。单篇作文教学每篇作文老师都要详细地讲解指导,而这种讲解学生是被动地接受别人的学习结果,而不是自己内化的学习结果,因此学生没有学习的成就感,自然就对作文指导失去兴趣,老师的作文指导并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单篇作文批改后,对学生的后一次作文没有多大的促进作用,因为后一次作文跟前一次作文没有逻辑上的联系,后一次作文的起点仍是高深莫测的起点,不是自己的内化了的学习结果的起点,因而对作文有望而生畏的害怕心理。所以单篇作文教学时间花了,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事倍功半。

总之,滚动快速作文法把钱梦龙老师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落到了实处。

2009-3-14

树立快速作文的理想

——在九江市开发区爱民中学的演讲实录

黄上庚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同学们上一堂理想教育的课——快速作文理想教育的课,好不好? 生:好!

师:人是要有理想的,而且从身边的人的榜样作用树立理想更有激励作用,像你们的班主任、语文老师都是你们身边的好榜样。黄老师也是从身边的榜样汲取精神的力量成才的。大家想不想听黄老师讲成才的故事呢?

生:想!

师:黄老师写了一本书,叫做《作文新突破》,我之所以能写这本书,得益于另一本书(展示《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板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本书写的是黄远生的故事,黄远生是什么样的人呢? 大家知道吗?

生;不知道。

师:黄远生是中国的奇才,是什么奇才大家猜一猜?

生:摇头。

师:前面加一个定语“报界”,来一点掌声啊!

生:鼓掌。

师:他还有一个荣誉称号,人们说他是创始人——通讯体裁创始人。现在的报纸上的通讯第一个写的人就是黄远生。

生:鼓掌。

师:他忧国忧民,刚正不阿,敢于直言,是敢于和袁世凯叫板的人(书上288页有介绍)。 生:鼓掌。

师:这个人就是我身边的榜样,我叫大爷爷,是我爷爷的哥哥。

生;(惊讶)鼓掌。

师:所以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的大爷爷在作文方面为我树立了哪些榜样呢?他小时候读书一目十行;写文章 下笔成文,是快速阅读和写作的典范。我想,我和大爷爷生在同一块土地上,喝的是同样的水,吃的是同样的粮,来源于同一个血缘,他能做大事,我也应该把小事做好。他写大书,我就写小书。所以我立志写一本学生作文的书,把他的快速作文方法发扬光大。于是就有了今天的《作文新突破》第二版的问世!

生:鼓掌。

师:还有一个榜样,大家想不想听?

生:想听!

师:这个人叫黄席群,是著名的翻译家,今年100岁,是翻译家中长寿第一人。这个人是我的大伯父,黄远生的大儿子。

生:鼓掌。

师:还有一个榜样人物,叫黄席棠,大家猜猜是什么人物?

生:文学家。

师:不是的,是物理科学家。

生:鼓掌。

师:黄席棠也是我的伯父。

师:还有一个榜样,大家愿不愿意听?

生:愿意听。

师:我有一个堂兄叫黄上腾,他是计算机科学家。

生:鼓掌。

师:同学们,我就是从身边的榜样作用树立起信心的,我成功了,我也希望同学们成功,大家想不想学好快速作文?

生:想。

师:那我们就从现在开始吧,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将来做一个像我的长辈一样对社会有用的人,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精神财富是无价之宝啊,就因为《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这本无价之宝的书,改变了我的人生,所以说一本好书是取之不尽的财富啊!你们手中的《作文新突破》也会改变你们的人生的。你们学会了快速作文,语文水平会迅速提高,会增加读书的兴趣,扩大自己的视野,树立远大的目标,将来到高中、大学老师喜欢你,走向社会领导喜欢你,做了别人的女婿亲戚喜欢你,做了别人的媳妇婆婆喜欢你,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啊! 生:鼓掌。

师:同学们,因为我在榜样中汲取信心的力量,所以我的人生价值体现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写书的话,我对社会的贡献就小得多。想听老师做有意义的故事吗?

生:想。

师:因为我研究黄远生的快速写文章的方法,光大他的精神,对社会作的贡献就大一点。如果我只是上课的话,一年只教100多个学生。我写成书后,就有一万人在享受滚动快速作文的乐趣。为什么这么说呢?我第一版1000册,第二版3000册,第三版6000册,这个意义就大了。将来同学们做了老师,一个人教100个学生,那就是十万人受益啊,我希望同学们青出于蓝胜于蓝啊!

生:鼓掌。

师:还想听吗?

生:想。

师:因为写了书,九江广播电视大学邀请我为全市的校长作讲座,也就是说70多个校长回去后宣传快速作文。因为写了书,江西教育学院的教授们认为是一本难得的好书,两次邀请我为全省的语文骨干教师讲课。这是什么概念,每一期150个教师,分布在全省的每一个角落,也就是300个教师在全省遍地开花的研究快速作文,受益的学生有多少同学们可以算一算。同学们,如果你们从这本书受到启发,将来做了老师以后,有更多的创新,那将有更多的人受益啊,我衷心地希望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生:鼓掌。

师:同学们猜黄老师带几个班的作文?

生:2个班。

师:不对。

生:3个班。

师:也不对。

生:几个班啊?

师;10个班。

生:鼓掌。

师:带10个班的作文是我多年的梦想。现在终于实现了,我非常高兴。我要感谢我的老师袁靖平老师,她是一个优秀的语文老师,一个优秀的校长。她总是鼓励我搞作文研究,我的第一本书是她在百忙中修改的,我的每一本书的出版都有她的鼓励。在这里我要高呼:“老师万岁!”你们也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一天天长大,让我们大喊一声“老师万岁”好不好? 生:好!

师:我们一起喊。

生:老师万岁!

师;同学们,尊敬老师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要落实在行动上啊,大家说是不是? 生:是。

师:快速作文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作文的方法都写在书上,同学们可以自学,就不要再麻烦老师口干舌燥地讲解。老师讲了之后而我们课后又不能温故而知新,收获小啊。书上介绍的同学们自己批改作文的方法更是解决了老师的心头之痛啊!不是老师不愿意批改你们的作文啊,主要是批改你们的作文事倍功半啊!你们不能从自己欣赏作文中得到创造性享受的快乐啊!只有自己参与了批改,才能全面享受作文成功与失败的甜酸苦辣啊,我们的作文学习过程才不会平平淡淡,而是充满刺激、充满享受、充满快乐!

生:鼓掌

师:怎样减轻老师的负担呢?滚动快速作文可以减轻老师的负担。为什么这么说呢?滚动快速作文的方法都在书里,有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学而时习之,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书中设计的教学程序和管理制度可以保证同学们养成快速作文的习惯;书中设计的构思指南可以拓宽同学们的写作思路,保证同学们写创新作文;书中发明的作文新工具作文是同学们学会批改作文的有效武器。没有这本书,同学们两节课写一篇作文都挠头抓痒。有了这本书同学们可以在20多分钟里写完600字高质量的作文。我希望好书人人爱,人人爱好书! 生:鼓掌。

师:同学们,《报界奇才黄远生见证》改变了我的人生,使我也享受了第一人的快乐,还想听吗?

生:想听。

师:在前不久语文教学论坛组织的全国作文教学管理制度大讨论中,大家对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管理制度评价很高,说这次大讨论是论坛所有的讨论中最热烈的一次、最成功的一次、最有收获的一次,大家说作文管理制度的提出我是第一人。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自己不知不觉的成了第一人,所以我想创造奇迹并不难,只要树立远大理想,快乐地去做自己快乐的事,第一也会向每一个人招手的。我相信,只要同学们树立快速作文的理想,10年后,20年后,在我们这个群体里,一定会涌现出10个、20个甚至更多的全国第一人!

生:鼓掌。

师:同学们想做名人吗?

生:想。

师:我告诉大家做名人首先具备的条件,好不好?

生:好。

师:做名人首先要写好字,这本书上的名人写的字很有书法水平。在多次报告后,很多学生、老师都纷纷要我题词,我为此苦练了一下书法,字才有一点进步。大家正是练字的黄金时期,一定要为将来成为名人签字作准备啊,我希望同学们成为名人之后的题词比我的字更漂亮、更千古留芳啊!

生:鼓掌。

师:谢谢你们的老师给我提供了这个讲坛,也特别谢谢同学们的掌声!

生:纷纷要求老师签字留念。

师:兴奋地给每一个学生签字……

九江市开发区爱民中学桂金姣根据录音整理

2009-3-1

潇潇按语:作文教学一直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纵贯作文教学,难点有五:

一、学生作文兴趣的问题。

二、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效果问题。

三、作文评价的科学性问题(含学校平常对教师作文教学、作文批改的评价与考试学生作文的评价)。

四、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对作文的重视问题。

五、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性问题。

近日有幸拜读了江西省瑞昌五中黄上庚(耕牛)校长编写的《作文新突破》一书,并参与了黄校长根据“滚动快速作文法”制定的江西省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QQ 群全国大讨论,颇有启示。

就作文教学制定专门的教学管理制度,江西省瑞昌五中在全国是首创,尽管其科学性还有待于实践检验,但是这种心系教学、着眼实际、大胆创新的精神育和良苦用心值得大力提倡与学习。中国的校长阶层正在逐步官僚化,平日大多忙于迎来送往,像黄校长这样能着眼于教学实际,潜心钻研教学的专家型和学者型的校长并不多。当然,校长作为管理者,并不一定要真正懂得作文教学,事实上,学校里懂得作文教学乃至某一门学科教育的专业人士有的是,关键是校长要善于放权,善于用人,善于创设有利于促进教学的管理机制,而不是不懂装懂、指手画脚、想起一阵风,想不起一摊烂泥似得瞎指挥、乱指挥。

江西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管理制度,较好的地解决了传统作文教学的几个难点:

建立、完善《作文教学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写作能力成长历程。建立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作文批改采取生生互改、师生互改等形式,提供优秀作文展示平台,能有效调动教师作文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教学尤其是教师批改作文的效率。采用分等级评价和考核的方式,建立比较科学的检查和考评方式,能较好的解决作文教学的评价问题。“滚动快速作文法”提高了作文教学的效率,能有效提高作文教学乃至语文教学成绩。对于作文教学的重视问题,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问题随之迎刃而解。

我们期待江西瑞昌五中的作文教学在黄上庚校长的带领下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国作文教学改革开个好头,创出一条新路。

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征求意见稿)

语文课程的显性教学成效之一,是发展并形成学生的书面交际能力。作文,既是学生书面交际能力训练的主要科目,又是学生书面交际能力测评的重要依据。作文教学是语文课程的重要质量抓手。为提高语文课程教学质量,为推动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为在全校全面推广我校2007年申报并通过省级立项的“滚动快速作文法”课题研究的科研成果,特制定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制度。

一、工作目标

1.改变目前作文教学管理为学校管理工作滞后的现状,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

2.推广作文教学新工具——“滚动快速作文专用训练稿纸”,提高科研成果《作文新突破》一书的使用率。

3.调动教师作文教学积极性,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创建优秀习作展示平台。

4.提高班主任对作文教学的重视,为作文教学创造良好的外部氛围。

5.建立、完善《瑞昌五中作文教学档案》,跟踪记录学生写作能力成长历程。

二、成立瑞昌五中作文教学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王平安 副组长:黄上庚、徐来喜 组员:王健、周升海、何小东

三、管理细则

(一)作文教学方式

自本制度公布实施日起,我校全面展开“滚动快速作文法”教学实践,每位语文教师每学期采用“滚动快速作文法”进行作文教学不得少于6次(具体操作方法详见《作文新突破》一书)。

(二)平时作文批改方式

平时作文批改可采用两种方式,一是教师批改,二是师生合改。

教师批改必须每篇作文全批全改,要有眉批、旁批、尾批,必须找出学生习作中的错别字、病句,并指出闪光点。尾批评语不少于20字,不写套话,除鼓励性评语外,还应提出可行性修改意见。

采用师生合改方式,教师全批全改不少于6篇(原则上一个单元一篇,具体要求同上),其余经教师浏览评阅后由学生批改。学生批改人数每篇不少于三个,作者自己要对同学写的批改评语评出等级,并写出理由。每次作文训练小组长、课代表必须填写《瑞昌五中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语文教师整理归档。

(三)考试作文评改方式

每学期两次全市统一考试,语文成绩分“阅读”和“作文”两项登记。作文单独批改,专项统计考评。教务处在批改语文作文力量安排上要有倾斜,确保每次一个年级作文不少于两人批改。批改作文人员一次阅卷计两次阅卷工作量。

考试作文批改方式上注重公平,要先给试卷编号,商定评分标准后批改人员分开各自评等级,及格以上的分A 、B 、C 三级打分,各占三分之一,算成绩时,一位老师的A 、B 、C 三级分值按A1、B1、C1计算,一位老师的A 、B 、C 三级分值按A2、B2、C2计算,抓阉进行。然后以平均值计入该卷得分,对特别优秀的作文鼓励打满分(满分作文占5%),对差作文鼓励打及格以下分。两人评分差距超过差值的提交阅卷组长重新评分。

各等级相应分值表:

满分 A 1 A2 B1 B2 C1 C2

及格 差值 50 48 45 43 40 38 35 30

8 40 38 36 34 32 30 28 24 6

(说明:1.用模糊等级评分,使阅卷老师提高速度,不需要为几分之差而仔细推敲延长时间。用不同的分值使阅卷老师大胆给学生高分,放心给学生低分,用制度保证作文分数拉开距离,调动师生作文的积极性。用不同的分值模糊等级评分,使各个层次的分数分布较合理,有利于公正、公平。2.第一个阅卷老师发现不及格的把试卷折起来, 便于第二个阅卷老师集中精力评阅及格以上的试卷。)

(四)优秀习作展示要求

每次作文训练或考试中学生的优秀习作要求通过多种途径展示,语文老师挑选6篇以上优秀习作,点评后单独装订成册上交语文教研组,教研组对这些优秀习作及教师点评情况进行评比、整理,并通过八一语文网、八一语文网报发表,鼓励作品发表了的学生订阅3——5份八一语文网报。

(五)检查及考评方式

教研处、语文教研组将对每班作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每月进行综合考评一次,以100分为基础分,具体细则如下:

1.每学期采用“滚动快速作文法”进行作文教学不得少于6次,每月不少于1次,每少一次扣20分。

2.每次训练学生必须全部参与,每少1人次扣5分。

3.教师点评每少1人次扣5分,学生点评每少1人次扣1分,教师点评不合格每1人次扣1——3分,教师浏览评阅每少1人次扣1 分。

4.《瑞昌五中滚动快速作文训练建档分析表》填写每少1次扣10分,填写不规范扣3——5分,作文教学档案不健全扣10——20分。

5.每次统一考试作文得分考评前5名依次加10、7、6、5、4分。

6.学生优秀习作在瑞昌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或获瑞昌市级以上奖项每1人次加5分。

作文新工具负载了主要教学要求

从作文新工具的正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滚动快速作文的一些教学要求:

1.在作者班级和姓名后面,要填写“队级”,因为滚动快速作文要求学生按队级搞竞赛。

2.要求填写教学内容和单元序号,因为滚动快速作文的每次作文中,要求学生分别写不同单元不同内容的作文,这样就方便区分了。

3.每满一百字的空格处都有字数提示,正面末尾处有字数和时间记录,因为滚动快速作文要求快速写出足够自述的作文,并且写作速度会成为评价标准。

从作文新工具的背面,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出滚动快速作文对批改的一些要求:

1.教师要评等次。

2.学生要互批,每份作文要求三名学生署名批改。

3.要求作者对批改情况进行署名评价和反思。

4. 学生填写好作文快速构思提纲。

把一些主要的作文要求和批改要求浓缩到几页专业稿纸上,使这种作文新工具具有了很高的使用价值。

作文新工具固定了主要教学程序

第一步,布置各单元作文内容和基本作文要求。

第二步,学生快速构思并列提纲

第三步,学生当堂写作,快速成文。

第四步,教师全阅作文,并评出等次。

第五步,学生互批,每份作文三人批改。

第六步,作者对批改进行评价和反思。

第七步,教师审查批改情况,如果有学生评等不妥要作出调整。

有了这个新工具,老师就可以逐渐做减法,学生就可以逐渐做加法,因为有可靠的制度保证。

一、作文批改老师做减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课堂作文管理制度。作文新工具把师生各自的职责作了明确的分工,学生作为作文学习的主人在作文新工具上体现得很充分,把学生在课堂上批改作文作为一个制度定下来。学生学会了批改,老师课外不需要改作文,做的是减法。老师把批改这座山给搬走了,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其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正因为解决了这个问题,所以我才可以教10个班的作文。

在作文批改上,多篇作文循环作,老师在批改上做的是减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老师自己全批全改作文,起批改示范作用。让学生有例可学,有章可依。而不是胡评一气。第二次滚动训练时,老师批改部分作文,作为典型批改示范,精心写好典型作文示范批语,印发每一个学生,节省讲评时间。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只要在浏览批改后,每个小组内选批一篇作文批改。2. 课堂上老师运用统筹方法,提高课堂效率。同学们在写作文时,由于作文新工具的设计把作文安排在一面,老师可以很方便地检查学生的错误,老师把发现的标题错误、标点错误、错别字、病句一一当场纠正,面批面改的效果立竿见影,学生交上来的作文就很少有错别字了。剩余的错误由三个学生批改就可以使错误率降到最低。 3. 老师在面批面改的时候浏览学生的作文,并用铅笔做上等级有记号,学生作文收上来后,浏览批改的速度就加快了,学生写完老师基本上就可以改完,没有改完利用课间时间就可以浏览批改完。这是作文旧工具——作文本无法无法解决的问题,事半功倍,老师课后就没有批改的大山了。

二、搜集素材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搜集作文素材高效机制。在搜集素材方面,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六个单元作文同时滚动训练,指导时作文素材多于单篇作文,学生在传统的作文训练中,搜集到的素材十分有限,因为时间少,所以无法保证素材的丰富,而滚动作训练,则将搜集素材的时间加长到一个学期,花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准备作文素材,六次训练六次矫正与六次素材交流“群英会”,素材自然也就丰厚起来!2. 学生评改时,评改多个单元作文,信息量增多,做的是加法。学生的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与评改中,学生所准备的素材既得到了展示,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在班级小组中得到了大面积的交流与充实!3. 讲评朗读时学生听多个单元的作文,接受多单元信息,做的是加法。于学生而言,学生的作文素材在六次滚动训练交流中是一个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学生的作文素材是一个不断做加法的过程。

三、作文指导老师做减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多篇作文循环作的训练体系。滚动快速作文改单篇作文训练为多篇作文训练。多篇作文教学就是在开学初就把整个学期要写的专题和题目布置下去,以利于学生在选择范文、准备材料、构思作品和锤炼语言等方面作长期准备,以利于老师对每一个学生的写作实践作长期指导,以利于写作与专题阅读和广泛阅读形成对话。

在作文指导时,老师做的是减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滚动快速作文第一次滚动训练时,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老师在指导时,把全册的滚动快速作文课件放给学生看,并详细地指导讲解,扩大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对整个学期的作文目标了然于胸,所以说,滚动快速作文在第一次训练指导时,教师投入的时间多一些,然而在以后的滚动训练时,老师在指导时,就不像单篇作文训练那样,进行重复讲解,只是在第一次滚动训练的基础上,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学生在滚动训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指导时间有5——15分钟就可以了。2. 作文讲评也是作文指导,每次点评不同的单元作文实质上就是指导作文, 并且这个指导都是在学生实践基础上进行的,更有针对性, 更有利于学生迅速掌握言语技巧,而不是空洞的理论讲解。指导时间每次至少节约10分钟,6次就节约60分钟。随着学生接受信息的增加,老师花的精力与时间将降至最低!

四、质量速度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创新快速作文制度。作文新工具上有字数标明,有时间记载,学生在作文质量、速度上做的是加法。

在作文质量方面,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讲,第一次可以胡写,第二次可以模仿,第三次自己写,第四次至第六次鼓励创新。学生在作文质量上做的是加法。2。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学生来讲,第二次滚动训练时, 对A 、B 、C 级的学生提出“创新”要求, 第一次滚动训练时别人写过了的标题、内容、题材不要再写,否则不能得高分,用制度保证学生写创新作文。这样,学生作文就逐渐新颖起来,滚动的次数越多,“创新”作文也就越多。保证了作文目标的实现。

在作文速度上,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 构思列纲提高了学生的作文速度。学生根据滚动快速作文关系词谱表快速构思,然后列出提纲,为文先构思,心中有丘壑,养成了快速构思的习惯,作文速度就不断地提高。2. 速度快的加分。第一次只要求500字,第二次550字……第六次750字。因此, 作文训练滚动一次,效率就提高一次,最后达到了学生能在30分钟内写一篇作文。成绩好的10 多分钟就可以写一篇600字的作文。3. 滚动快速作文让学生把课堂作为一个比赛场,课外作为训练场。比赛场的作文时间缩短到20多分钟就完成了,保证了作文导、写、改、评在两节课就可以完成,提高了作文效率。

一次滚动训练习得一个主要作文技巧。每次作文训练,不断增加字数要求,每次提高一小点难度,学生也就不至于感到很为难,等到滚动训练结束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作文速度就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五、写作技巧学生做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建立了作文当堂反思制度。在写作技巧上,多篇作文循环作,学生在技巧上做的是加法。主要表现在以下二个方面:1. 滚动快速作文课堂上当堂反思,作者自己可以通过别人对自己的作文点评及时知道写作技巧上的亮点,使学生自己有成就感,觉得学习是一种快乐,好的方法不断地得到了正强化。因学生的不断训练而慢慢熟悉,不断积累更多的作文技巧,学生的能力在批改中自觉地转化到了自己的头脑中。2. 学生通过每次的作文指导、提纲、朗读中学到写作技巧。单篇作文教学老师在写作技巧指导上总是要花很多时间,学生前一次的作文训练所培养的能力不能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的训练中,滚动快速作文破解了这个难题,前一次作文训练的能力可以直接迁移到后一次作文中,学生每一次的滚动作文训练在能力上做的是加法。

滚动快速作文之所以能快速构思、快速写作、快速评改,是因为在不断的滚动训练过程中,学生在能力上不断地做加法,老师在指导上不断地做减法,使学生逐步克服依赖思想,独立作文能力不断增强。从这个意义上讲,老师在指导上所做的事情是做减法,需要做的越来越少,学生自己做事情是做加法,越做越精熟,越做越完善,作文能力、作文水平在反复历练中得到有效提升与质的飞跃。

总之,滚动快速作文法把钱梦龙老师的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落到了实处。

2009-3-19

浅谈中学作文批改作文2200字

初一作文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中学生作文批改之我见

孟满侠 大桥九年制学校 742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批阅过程中也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那么,作文应该怎么批阅才能做到因材施批呢?并且要把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也穿插到作文批改当中,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批改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教师通过对学生习作客观、标准、科学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然而,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期间发现,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有些同学的作文,不管从措辞造句上还是从作文构思上讲都是上了一个档次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实在是不敢“恭维”。就连简单的一句话也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将如何展开成了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在日常的作文写作和批阅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起到指导作用,评语应该怎么下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作文增强兴趣,提高能力,使他们愿写作文、爱写作文。我想应该在不摒弃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一.传统作文批阅

〈一〉学会指正

作文水平的两极分化是目前农村中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现状,大桥中学的这种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这里的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学生上学也很分散,学区的完全小学就有五所,由学区上来的学生作文水平尤其不一,因此要“标新”、“立异”、 “出奇制胜”等的高要求只能对好学生而言。所以对作文差的同学要适当的降低要求,并且要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们的作文缺陷。特别是作文好的同学易产生骄傲心里,每次委婉指出他作文的不足,肯定他的亮点,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水平,还需要提高。这样应该说对他作文的提高有好处的。那么,对于作文水品低以及怕学作文的学生,提出她作文的缺陷更是一个难点,切忌劈头盖脸的一顿狂批,而是想办法让他不再害怕作文,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对她的每一个进步还要特别的进行表扬,也可以倡议的把作文本变成作文兼师生交流簿。在作文评语后面可以另外加一段心理交流的部分。这样对作文差生的鼓励是很有效果的。

〈二〉在作文批阅中巧妙下评语

在给学生作文下评语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作文而言,切忌应用评

语模板,对大家的作文评语都是大同小异,这样会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在下评语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补充:

(1)抓住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突出的表现,在评语中指出该作文的亮点,本次作文的进步。结合在作文课上当众表扬或范读该学生作文亮点和指出本次作文进步的地方。这样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通过在作文上和日常生活中对该生的了解,日常学习过成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和突出的地方,都可以在作文评语中得到体现,例如写上他最近的表现在那一方面进步了,老师很满意或者在那些事情上做的不好,老师希望他能怎样做就会更完美等话语,同时附上一个“笑脸”或一个“哭脸”。表面上看这个似乎跟作文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在教学生做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基础上,无形中充实了学生的作文思想。也使得作文变得轻松愉快。

二.作文批阅上的改进

〈一〉.交换批阅法。批改作文之前,教师规定批改的主要方面和明确作文的批改方法,然后两个平行班级交叉批改或同班级学生交叉批改。这种批改方法能够让学生互相找出各自作文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够扩大学生作文交流范围,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起到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小组批阅法。把学生按照作文水平高低分成小组,将学生作文分发到本组内,两人一小组对第三人的作文进行商讨修改。然后,再当面指出他作文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由于本大组的成员作文水平相当,所以就避免了读不懂或者没法改的尴尬局面。而却能够与其它同学交流作文思想,这种当面修改要比老师修改下评的效果好的多,可谓受益匪浅。

〈三〉. 自我批阅法。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把听到的、看到的事物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行为,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如果自己再读往往会发现许多不足不妥的地方。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让其再认识、再修改,找出不足,更能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同时,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

〈四〉. 互助订正法。每两个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结成一个对子。每次作文写完都先让这两个同学相互修改,然后,再相互交换修改意见。再将修改后的作文交上,由老师评判每个同学批改的好坏,指出优缺点,再进行二次批改,力求完美。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实改进作文批阅方法对学生写作上的帮助是比较明显。那么,再附加作文课上对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当作本次作文的典范,来进行公开讲解和评阅。这不但是对作文写的好的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的启发。相信有了传统作文批改和革新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将会去的较大的发展。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中学生作文批改之我见

孟满侠 大桥九年制学校 742100

摘要:在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下,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农村中学生作文水平参差不齐,作文批阅过程中也存在标准不一的情况。那么,作文应该怎么批阅才能做到因材施批呢?并且要把对学生的人格教育也穿插到作文批改当中,这是一个难点,也是一个突破。

关键词:中学生 作文 批改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作文教学的成败关系着整个语文教学的成败。教师通过对学生习作客观、标准、科学的评价,才能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水平。然而,传统的作文批改方法已经远不能适应新课标作文训练的目的,改进作文批改方法,势在必行。在中学语文教学的期间发现,农村中学生的作文水平存在两极分化的问题,有些同学的作文,不管从措辞造句上还是从作文构思上讲都是上了一个档次的,但也有一部分同学的作文实在是不敢“恭维”。就连简单的一句话也说不清楚。针对这种情况,作文教学将如何展开成了当前农村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同时在日常的作文写作和批阅过程中,老师应该怎样起到指导作用,评语应该怎么下才能有助于学生对作文增强兴趣,提高能力,使他们愿写作文、爱写作文。我想应该在不摒弃传统作文批改方式的基础上加以改进。

一.传统作文批阅

〈一〉学会指正

作文水平的两极分化是目前农村中学生作文的一个基本现状,大桥中学的这种情况表现的尤为突出,因为这里的地广人稀,人们居住的比较分散,学生上学也很分散,学区的完全小学就有五所,由学区上来的学生作文水平尤其不一,因此要“标新”、“立异”、 “出奇制胜”等的高要求只能对好学生而言。所以对作文差的同学要适当的降低要求,并且要采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指出他们的作文缺陷。特别是作文好的同学易产生骄傲心里,每次委婉指出他作文的不足,肯定他的亮点,可以让他认识到自己还没有达到老师要求的水平,还需要提高。这样应该说对他作文的提高有好处的。那么,对于作文水品低以及怕学作文的学生,提出她作文的缺陷更是一个难点,切忌劈头盖脸的一顿狂批,而是想办法让他不再害怕作文,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对她的每一个进步还要特别的进行表扬,也可以倡议的把作文本变成作文兼师生交流簿。在作文评语后面可以另外加一段心理交流的部分。这样对作文差生的鼓励是很有效果的。

〈二〉在作文批阅中巧妙下评语

在给学生作文下评语的时候,一定要针对不同学生、不同作文而言,切忌应用评

语模板,对大家的作文评语都是大同小异,这样会容易使学生失去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在下评语时,在客观评价的基础上,可以做以下补充:

(1)抓住学生的进步,哪怕是一点点突出的表现,在评语中指出该作文的亮点,本次作文的进步。结合在作文课上当众表扬或范读该学生作文亮点和指出本次作文进步的地方。这样可以慢慢培养学生对作文的兴趣,

(2)通过在作文上和日常生活中对该生的了解,日常学习过成中表现的不足之处和突出的地方,都可以在作文评语中得到体现,例如写上他最近的表现在那一方面进步了,老师很满意或者在那些事情上做的不好,老师希望他能怎样做就会更完美等话语,同时附上一个“笑脸”或一个“哭脸”。表面上看这个似乎跟作文没有关系,但实际上在教学生做人,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的基础上,无形中充实了学生的作文思想。也使得作文变得轻松愉快。

二.作文批阅上的改进

〈一〉.交换批阅法。批改作文之前,教师规定批改的主要方面和明确作文的批改方法,然后两个平行班级交叉批改或同班级学生交叉批改。这种批改方法能够让学生互相找出各自作文的长处和不足,而且能够扩大学生作文交流范围,启迪学生积极思维,起到互相借鉴、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作用。

〈二〉小组批阅法。把学生按照作文水平高低分成小组,将学生作文分发到本组内,两人一小组对第三人的作文进行商讨修改。然后,再当面指出他作文的优缺点,并尝试提出改进建议。这样,由于本大组的成员作文水平相当,所以就避免了读不懂或者没法改的尴尬局面。而却能够与其它同学交流作文思想,这种当面修改要比老师修改下评的效果好的多,可谓受益匪浅。

〈三〉. 自我批阅法。作文是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把听到的、看到的事物表现为书面形式的行为,是学生自己写出来的文章,如果自己再读往往会发现许多不足不妥的地方。

作者简介:孟满侠 ,本科学历,2009年6月毕业于陇东学院,同年分配到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任教,从事八年级语文教学。 学生自己写的作文如果让其再认识、再修改,找出不足,更能培养他们勤于动脑、勤于修改的良好习惯。同时,自我评价的过程也是作文水平提高的过程。

〈四〉. 互助订正法。每两个作文水平相当的同学结成一个对子。每次作文写完都先让这两个同学相互修改,然后,再相互交换修改意见。再将修改后的作文交上,由老师评判每个同学批改的好坏,指出优缺点,再进行二次批改,力求完美。

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证实改进作文批阅方法对学生写作上的帮助是比较明显。那么,再附加作文课上对选出来的优秀作品当作本次作文的典范,来进行公开讲解和评阅。这不但是对作文写的好的学生的鼓励,同时也是对作文较差的学生的启发。相信有了传统作文批改和革新的有机结合,作文教学将会去的较大的发展。

自主作文作文2200字

四年级作文

自主作文

第一部分 绪言

一、作文教学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缩影

理想的教育翅膀是否还在飞翔?

关键语句:教育是人生最大的投资,教育是一种伟大的开发,教育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成为强者、能者、智者。

永存爱心,做最好的自己,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上海的风,中国的风

到2020年,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第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海市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三、上海的风,中国的风

未来10年上海教育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指标:1„„2、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和均等化;3、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教育的选择性、优质性和特色性更加明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渗透。„„6、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 四、68.65%的高考录取率报告意味着什么?

全国高考录取率68.65%

广西高考录取率70.0%(考生人数29.9万,录取21.2万)

高考录取率报告意味着:竞争将更激烈,优质生源的抢夺更激烈。升学率要从小学、初中抓起。

五、作文教育的性质和认识

作文教育是所有人文教育、学科教育中的标杆。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育在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实,由于作文本身的特点,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缓慢过程。

六、自主作文的理论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P717)

七、处方作文的命题和任务

命题:自主作文以课堂为中心,期求在作文教学的系统机制支持下,整合作文资源,拓展人文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作文、自觉作文、自能作文”成为现实。

任务:为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老师“教什么,怎样教”构建创新型、实用型的作文教学平台和操作系统。

机制:构建阅读系统、训练系统和激励系统

路径:先口说,后笔写;先阅读,后作文 ;先指导后训练;先模仿后创新;先写作后修改。 第二部分具体措施

一、构建一个让学生体验成长的作文激励机制

作文是学生成长的阶段,是现代人学会与人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工具,是愉悦人生体验的过程。为此,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让学生体验成长的作文激励机制,让学生感受快乐与成功。 1作文是最能沟通情感的突破口,是最能让学生表达理想志气的成长阶梯。

先看两首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李鸿章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经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毛泽东 结论:作文是学生成长的励志过程。

2. 激励是作文情感和价值观的路标。

自主作文的理念认为教师的激励应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

3. 激励机制就是让学生体验作文的成功。我们要善于看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结论:作文要面对全体学生,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受进步,获得成功,感受快乐。

二、构建一个自主作文的阅读体系

作文是一个厚积薄发,博闻强记的读书历练过程,书读多了,成诵了,随着年龄不断成长,写好作文是顺理成章的事。

为此,我们要构建一个自主作文的阅读体系,让学生获得作文的基础。

1、阅读量决定作文的尝试和广度。

阅读是吸收、是作文的基础,通过广博的阅读,完成作文必要的积淀:素材积淀、情感积淀、语言(语感)积淀、文化积淀、理论积淀。最重要的是情感积淀和语言(语感)积淀。

2、构建作文阅读体系的三条途径

一是课文阅读系统:吸收情节点、语言点、思想点。

要做到“读熟书、读下去、读懂书、读透书、背一背、讲出来、抄一抄、默出来” 要求:形成语感,感知感悟;

原理:模仿是学习最初的途径,是体验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创新运用成功尝试。 应用:可用于所有中国式学习的领域。

二是课外阅读系统

阅读量:大纲规定,小学生150万字,初中生240万字(2~3部文学名著),高中生360万字(3~4部文学名著)

三是作文阅读系统

问题:学生不看作文书可以吗?

吸收点:作文理论和方法积淀

通过以作文为背景阅读,使学生对常见的文体、内容、素材、结构、思路进行作文理论和方法积淀。

学会精读课本,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结论:得阅读者得明天,得阅读者得作文。

3. 提出几点要求:

*多动笔、多摘抄、多体验;

*反复阅读范文,自觉背诵范文。

*每周要至少阅读作文三~五篇。

三、构建一个自主作文训练体系

要点:作文是一个训练、提升、深化语言广性化表达形成的过程,为此,我们需要一个体系,让作文教育有章可循。

作文教学的“靶心”在哪里?

A 、课文是作文的主训练场和主战场。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就要抓好课堂训练这一主战场。

B 、依托课本作文,构建自主作文训练系统,实现作文教育全段实现目标的战略。

四、课堂自主作文教学法课例

课型有:口头作文课、范文借鉴课、情景体验课(也称作文活动课)、思维训练课、素材训练课、修改讲评课、阶梯式作文课、限时作文课。

五、课堂自主作文教学步骤

第一步:阅读感悟; 第二步:激发情感; 第三步:运思选材; 第四步:写出佳作;第五步:评改展示。

其中“激发情感”“评改展示”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的艺术环节。

六、向学生提出建议

(1)坚持每天三个“20分钟训练”,即:早上诵读课本20分钟;每天下午练字抄书20分

钟(手抄一篇完整的文章);晚上自己讲出自己读抄的书,用20分钟。

(2)坚持做好素材的搜集积累。

(3)坚持做好小练笔。

自主作文

第一部分 绪言

一、作文教学是一个时代教育的缩影

理想的教育翅膀是否还在飞翔?

关键语句:教育是人生最大的投资,教育是一种伟大的开发,教育能够让我们的孩子和学生成为强者、能者、智者。

永存爱心,做最好的自己,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

二、上海的风,中国的风

到2020年,上海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学习型社会。第一个人的发展潜能得到激发,教育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水平迈入世界先进行列。 ————《上海市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三、上海的风,中国的风

未来10年上海教育民展和人力资源开发主体指标:1„„2、义务教育完成率达到99%,实现义务教育标准化和均等化;3、高中阶段入学率达到99%,教育的选择性、优质性和特色性更加明显,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有机渗透。„„6、教育信息化加快提高,„„ 四、68.65%的高考录取率报告意味着什么?

全国高考录取率68.65%

广西高考录取率70.0%(考生人数29.9万,录取21.2万)

高考录取率报告意味着:竞争将更激烈,优质生源的抢夺更激烈。升学率要从小学、初中抓起。

五、作文教育的性质和认识

作文教育是所有人文教育、学科教育中的标杆。

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作文教育在教学并没有真正落实,由于作文本身的特点,成绩的提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缓慢过程。

六、自主作文的理论

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P717)

七、处方作文的命题和任务

命题:自主作文以课堂为中心,期求在作文教学的系统机制支持下,整合作文资源,拓展人文素材,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作文、自觉作文、自能作文”成为现实。

任务:为学生“写什么,怎么写”,老师“教什么,怎样教”构建创新型、实用型的作文教学平台和操作系统。

机制:构建阅读系统、训练系统和激励系统

路径:先口说,后笔写;先阅读,后作文 ;先指导后训练;先模仿后创新;先写作后修改。 第二部分具体措施

一、构建一个让学生体验成长的作文激励机制

作文是学生成长的阶段,是现代人学会与人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工具,是愉悦人生体验的过程。为此, 我们需要构建一个让学生体验成长的作文激励机制,让学生感受快乐与成功。 1作文是最能沟通情感的突破口,是最能让学生表达理想志气的成长阶梯。

先看两首诗: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李鸿章

男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经桑梓地,人生何处不青山。——毛泽东 结论:作文是学生成长的励志过程。

2. 激励是作文情感和价值观的路标。

自主作文的理念认为教师的激励应贯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

3. 激励机制就是让学生体验作文的成功。我们要善于看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

结论:作文要面对全体学生,降低难度,让学生感受进步,获得成功,感受快乐。

二、构建一个自主作文的阅读体系

作文是一个厚积薄发,博闻强记的读书历练过程,书读多了,成诵了,随着年龄不断成长,写好作文是顺理成章的事。

为此,我们要构建一个自主作文的阅读体系,让学生获得作文的基础。

1、阅读量决定作文的尝试和广度。

阅读是吸收、是作文的基础,通过广博的阅读,完成作文必要的积淀:素材积淀、情感积淀、语言(语感)积淀、文化积淀、理论积淀。最重要的是情感积淀和语言(语感)积淀。

2、构建作文阅读体系的三条途径

一是课文阅读系统:吸收情节点、语言点、思想点。

要做到“读熟书、读下去、读懂书、读透书、背一背、讲出来、抄一抄、默出来” 要求:形成语感,感知感悟;

原理:模仿是学习最初的途径,是体验学习进步的阶梯,是创新运用成功尝试。 应用:可用于所有中国式学习的领域。

二是课外阅读系统

阅读量:大纲规定,小学生150万字,初中生240万字(2~3部文学名著),高中生360万字(3~4部文学名著)

三是作文阅读系统

问题:学生不看作文书可以吗?

吸收点:作文理论和方法积淀

通过以作文为背景阅读,使学生对常见的文体、内容、素材、结构、思路进行作文理论和方法积淀。

学会精读课本,教会学生阅读课本的方法。

结论:得阅读者得明天,得阅读者得作文。

3. 提出几点要求:

*多动笔、多摘抄、多体验;

*反复阅读范文,自觉背诵范文。

*每周要至少阅读作文三~五篇。

三、构建一个自主作文训练体系

要点:作文是一个训练、提升、深化语言广性化表达形成的过程,为此,我们需要一个体系,让作文教育有章可循。

作文教学的“靶心”在哪里?

A 、课文是作文的主训练场和主战场。实践证明,作文教学就要抓好课堂训练这一主战场。

B 、依托课本作文,构建自主作文训练系统,实现作文教育全段实现目标的战略。

四、课堂自主作文教学法课例

课型有:口头作文课、范文借鉴课、情景体验课(也称作文活动课)、思维训练课、素材训练课、修改讲评课、阶梯式作文课、限时作文课。

五、课堂自主作文教学步骤

第一步:阅读感悟; 第二步:激发情感; 第三步:运思选材; 第四步:写出佳作;第五步:评改展示。

其中“激发情感”“评改展示”是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的艺术环节。

六、向学生提出建议

(1)坚持每天三个“20分钟训练”,即:早上诵读课本20分钟;每天下午练字抄书20分

钟(手抄一篇完整的文章);晚上自己讲出自己读抄的书,用20分钟。

(2)坚持做好素材的搜集积累。

(3)坚持做好小练笔。

我的感言作文3400字

高三作文

我 的 感 言

一小302班 唐钰棨

我在以前作文总是不敢提笔。现在在金鹰作文学校学作文感觉好多了。现在我的作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没学作文前的一个星期,我半天才只写一半开头和第二自然段。我妈妈见我半天只写这么一点点,火气瞬间上升,之后,骂了我一顿。现在学半小时就可以了,而且我的作业一写完,改后我总得特优。因此,我在学校的作文本上只有特优。

现在的我,非常爱写作文,也喜欢学作文,但更喜欢我现在所学的金鹰作文学校。

不过我还要努力再努力,争取再一次超越自我,将所学的作文知识灵活运用。

我 的 感 想

一小304班 唐槐廷

我在金鹰作文培训学校进行专门的作文培训前,那写作文时真是不堪回首:一天连个题目都没想出来,甚至还经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重写作文。自从在金鹰作文培训学校进行作文培训后,一篇作文提笔五十分钟完成绝对没有问题。

我原来是最不喜欢写作文的,甚至一提到“写作文”这三个字就会暴跳如雷。写作文时用手撑着脑袋,想了几个小时也连一个字儿都没想出来,尤其是写事和写景的文章,我对它们束手无策。但我现在呀!写什么样的题目文章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几分钟就能秒杀他们。

但是我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词句不够优美,分段层次不清等等……,但我相信,这些缺点我也会在金鹰作文培训班把它们一一消灭的!

我喜欢写作文,但我更喜欢在金鹰作文班写作文!

习 作 体 会

一小299班 杨慧婷

我在上三年级的时候,作文本来写得很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可到四年级和五年级,我的写作水平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慢慢下降变差了。我的父母知道后,可着急了。后来,他们便把我送进了金鹰作文班进行作文指导和培训。

几个星期过去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的表扬声又回到了我的耳边。而且我在班里的地位、权力也逐渐上升,从小小的示范委员升到了语文科代表、卫生委员呢!我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令我更高兴的是:学作文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的学习成绩离班长的成绩距离越来越近,甚至不分上下。

经历过这些事情后,我变得越来越喜欢作文啦!

我 的 感 言

一小297班 黄雅莉

在我还没有学习作文时,老师一布置作文,我就头疼,妈妈也为了这件事伤透了脑筋,于是,将我送进了金鹰作文。自从我进了金鹰作文学校,妈妈脸上便没有了那种忧愁,我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我写作文时,总要花一两个钟头才写得完,虽然花了一两个钟头,写这篇作文,但却还被老师骂一顿,到后来我学习了写作文,我觉得我不仅作文水平提高了,而且成绩也提高了。

现在,我发觉自己变了,变得爱写作文了,是金鹰改变了我,我爱金鹰学校!

我 的 感 言

一小293班 褚 茜

从前,我总是不会写作文。三年级的时候,一写作文就头疼,都是妈妈一字一字地告诉我。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会自己写了,可是妈妈和老师就说我的作文干巴巴的,一点都不生动。看到同学们的作文被老师念,心里很不舒服,我就模仿别人的作文。每次妈妈说要我学作文,我都刻意绕过话题。直到六年级,妈妈强迫我学作文。这样,我与金鹰作文培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以后,我再也不用模仿别人的作文了,我自己构思的作文经常得“特优”,还被老师念出来,作文考试的分比以前扣得少了,妈妈还经常表扬我。从此以后,我发觉我变了,变得爱写作文,爱想象,我爱上了作文,爱上了写作,我爱上了这个学校了。

习 作 感 言

一小294班 邢镫艺

以前,同我在一个班的妹妹总爱她的作文等及在我面前得意,并且骄傲地对我说:“姐姐,你的作文总没有被老师念,还被老师批评,你作文水平真差!”我听了这话,虽脸上看去笑咪咪的,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回去后,我告诉妈妈:“我想去学作文。”妈妈听了这话,就让我上作文培训班。找到了“金鹰作文培训”。我进了补习班,虽然只学几节课,但是作文成绩明显提高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作文比妹妹表扬的次数还多。在长时间写卷子上的作文时,作文全是满分。每次见妈妈脸上的笑容和妹妹不自信的脸,心里也想到了老师的用心,费心指导。我心里非常感谢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写作文的方法。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金鹰作文培训班的努力和汗水,我开始喜欢写作文,更喜欢在金鹰学习写作文。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4班 向蝶怡

每次听到“写作文”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感到害怕。原来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可以写完作业,可是我只写了一个自然段,磨破头皮都写不出什么来。在学校里的作文都乱七八糟,糟糕透顶,还被老师批评过。不过,经过辅导,我的作文稍稍有了一些进步,写出实际情况,还被老师拿来念过呢。我想:如果我进行一个作文辅导的话,可能作文会好许多。于是,我报了金鹰作文班,学了作文后,我写的作文被老师评了很多优秀,老师还在作文本上表扬我呢。

金鹰作文班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让我拥有了写作的信心!我爱作文,我爱写作,我更爱金鹰作文班——全老师,谢谢您。

感 言

一小313班 袁紫依

以前,我没学作文时我一提笔就头痛,现在我在金鹰作文学校学了作文后,老师经常表扬我,有时还得了特优呢。

一次,那是我没学作文的一天,过了半小时还只想到了一个题目,一小时后还只写了一个自然段,妈妈立刻把我训斥了一通,说:“你这孩子,都半天了,只写了这么点!看我怎么整死你……”那时,我都快哭死了!

经过了那次,妈妈爸爸就把我送进了金鹰作文学校。自从那以后,我提笔,不到几分钟我就写起了。“哈哈……”爸爸妈妈看了我作文脸上每次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真是惊人的一幕啊!

每次的作文都被老师在班上念,我实在是高兴的不得了。

啊!我喜欢作文!我喜欢学作文!更喜欢在金鹰学作文!

感 言 点 滴

一小309班 张 尧

我以前写的作文就是篇幅短,优美词语用得少,次次得良或是一般。妈妈和爸爸总是说我作文写的太差了。自从我上了金鹰作文班后,作文水平大大提高。老师说我的作文写的很好,妈妈和爸爸也说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金鹰作文让我受益匪浅,是班上的许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我,有许多同学都问我在哪里学的作文,我自豪地说,我是在金鹰作文学校学的,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写的很好,我在这里学到了25种开头和25种结尾方法。

现在我爱上了作文。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2班 朱家莉

自己以前写的作文一塌糊涂,自从在金鹰作文培训班学习了之后,我的作文大大改观。

以前,我的考试作文经常扣分,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只剩下了作文,这可把我难住了,只有30分钟了,我想了20分钟,才想出了一个题目和自然段。

收卷了,我还剩下20排。哎,扣了20分。 现在,我每次20分钟就只差一个自然段了。 从此,我爱上了写作文。

我 的 感 想

金慈175班 王雅茜

以前,我的作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妈妈看我想了半个多小时,才写出了一段,只好上网改,去查那些作文。

后天,妈妈看我这样不行,就听我跳舞的家长介绍,来到了金鹰来培训,我还知道了怎样写开头,怎样结尾。

自从我在金鹰作文培训后,我写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从全班倒数二十几名,到了第二名,老师夸奖我,同学们羡慕我,我相信自己能提高到了全班第一名。

现在,我喜欢写作文了,因为我需要它。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4班 熊 栋

通过这个学习作文,我感觉我比以前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我的作文只得过良好,自从学习作文以后,作文经常得优秀,也认识了许多好朋友,如向波安、张尧,我和他们既成了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又成了学习的好朋友,我和他们也共同学了许多知识,自从进了补习班,我学了许多方式的开头和结尾,让我懂得了学习是一种享受不完的快乐。我进了补习班,积累了许多成语,让我知道该怎样运用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我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带来了快乐,更感谢我的作文老师——全老师,给我们传递了许多知识,我们还感谢全老师平易近人的品质和为我们修改作文的一丝不苟的品质。

我 的 感 言

一小310班 李紫瑜

我以前作文老是不能上95分,而且以前作文老是重写,还被老师叫到过办公室,而且字数少,用的优美的字词句几乎没有。自从上了金鹰作文,作文都是95分以上,从来也没重写过,也没被老师叫到过办公室,字数有那么多,最少都能写3面,用的优美的字词句也还好,还得过优,受到过老师的表扬。

现在,我爱上了作文。

欢迎阅读 金鹰学生培训作文

报名电话:13637448628(全老师)

我 的 感 言

一小302班 唐钰棨

我在以前作文总是不敢提笔。现在在金鹰作文学校学作文感觉好多了。现在我的作文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记得有一次,那是在没学作文前的一个星期,我半天才只写一半开头和第二自然段。我妈妈见我半天只写这么一点点,火气瞬间上升,之后,骂了我一顿。现在学半小时就可以了,而且我的作业一写完,改后我总得特优。因此,我在学校的作文本上只有特优。

现在的我,非常爱写作文,也喜欢学作文,但更喜欢我现在所学的金鹰作文学校。

不过我还要努力再努力,争取再一次超越自我,将所学的作文知识灵活运用。

我 的 感 想

一小304班 唐槐廷

我在金鹰作文培训学校进行专门的作文培训前,那写作文时真是不堪回首:一天连个题目都没想出来,甚至还经常被老师叫到办公室里重写作文。自从在金鹰作文培训学校进行作文培训后,一篇作文提笔五十分钟完成绝对没有问题。

我原来是最不喜欢写作文的,甚至一提到“写作文”这三个字就会暴跳如雷。写作文时用手撑着脑袋,想了几个小时也连一个字儿都没想出来,尤其是写事和写景的文章,我对它们束手无策。但我现在呀!写什么样的题目文章对我来说都是小菜一碟,几分钟就能秒杀他们。

但是我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词句不够优美,分段层次不清等等……,但我相信,这些缺点我也会在金鹰作文培训班把它们一一消灭的!

我喜欢写作文,但我更喜欢在金鹰作文班写作文!

习 作 体 会

一小299班 杨慧婷

我在上三年级的时候,作文本来写得很好,经常受到老师表扬,可到四年级和五年级,我的写作水平不知是怎么回事,竟然慢慢下降变差了。我的父母知道后,可着急了。后来,他们便把我送进了金鹰作文班进行作文指导和培训。

几个星期过去后,我的写作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老师的表扬声又回到了我的耳边。而且我在班里的地位、权力也逐渐上升,从小小的示范委员升到了语文科代表、卫生委员呢!我的爸爸妈妈听到这个消息后,笑得合不拢嘴。令我更高兴的是:学作文还能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我的学习成绩离班长的成绩距离越来越近,甚至不分上下。

经历过这些事情后,我变得越来越喜欢作文啦!

我 的 感 言

一小297班 黄雅莉

在我还没有学习作文时,老师一布置作文,我就头疼,妈妈也为了这件事伤透了脑筋,于是,将我送进了金鹰作文。自从我进了金鹰作文学校,妈妈脸上便没有了那种忧愁,我也深深地松了一口气。

原来,我写作文时,总要花一两个钟头才写得完,虽然花了一两个钟头,写这篇作文,但却还被老师骂一顿,到后来我学习了写作文,我觉得我不仅作文水平提高了,而且成绩也提高了。

现在,我发觉自己变了,变得爱写作文了,是金鹰改变了我,我爱金鹰学校!

我 的 感 言

一小293班 褚 茜

从前,我总是不会写作文。三年级的时候,一写作文就头疼,都是妈妈一字一字地告诉我。四、五年级的时候,我会自己写了,可是妈妈和老师就说我的作文干巴巴的,一点都不生动。看到同学们的作文被老师念,心里很不舒服,我就模仿别人的作文。每次妈妈说要我学作文,我都刻意绕过话题。直到六年级,妈妈强迫我学作文。这样,我与金鹰作文培训结下了不解之缘,从这以后,我再也不用模仿别人的作文了,我自己构思的作文经常得“特优”,还被老师念出来,作文考试的分比以前扣得少了,妈妈还经常表扬我。从此以后,我发觉我变了,变得爱写作文,爱想象,我爱上了作文,爱上了写作,我爱上了这个学校了。

习 作 感 言

一小294班 邢镫艺

以前,同我在一个班的妹妹总爱她的作文等及在我面前得意,并且骄傲地对我说:“姐姐,你的作文总没有被老师念,还被老师批评,你作文水平真差!”我听了这话,虽脸上看去笑咪咪的,但是心里非常伤心。回去后,我告诉妈妈:“我想去学作文。”妈妈听了这话,就让我上作文培训班。找到了“金鹰作文培训”。我进了补习班,虽然只学几节课,但是作文成绩明显提高了,在老师的指导下,我的作文比妹妹表扬的次数还多。在长时间写卷子上的作文时,作文全是满分。每次见妈妈脸上的笑容和妹妹不自信的脸,心里也想到了老师的用心,费心指导。我心里非常感谢老师,是他们教会了我写作文的方法。

我永远也忘不了在金鹰作文培训班的努力和汗水,我开始喜欢写作文,更喜欢在金鹰学习写作文。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4班 向蝶怡

每次听到“写作文”这三个字的时候,我就感到害怕。原来一个小时的写作时间可以写完作业,可是我只写了一个自然段,磨破头皮都写不出什么来。在学校里的作文都乱七八糟,糟糕透顶,还被老师批评过。不过,经过辅导,我的作文稍稍有了一些进步,写出实际情况,还被老师拿来念过呢。我想:如果我进行一个作文辅导的话,可能作文会好许多。于是,我报了金鹰作文班,学了作文后,我写的作文被老师评了很多优秀,老师还在作文本上表扬我呢。

金鹰作文班给我带来了极大的帮助,让我拥有了写作的信心!我爱作文,我爱写作,我更爱金鹰作文班——全老师,谢谢您。

感 言

一小313班 袁紫依

以前,我没学作文时我一提笔就头痛,现在我在金鹰作文学校学了作文后,老师经常表扬我,有时还得了特优呢。

一次,那是我没学作文的一天,过了半小时还只想到了一个题目,一小时后还只写了一个自然段,妈妈立刻把我训斥了一通,说:“你这孩子,都半天了,只写了这么点!看我怎么整死你……”那时,我都快哭死了!

经过了那次,妈妈爸爸就把我送进了金鹰作文学校。自从那以后,我提笔,不到几分钟我就写起了。“哈哈……”爸爸妈妈看了我作文脸上每次都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这真是惊人的一幕啊!

每次的作文都被老师在班上念,我实在是高兴的不得了。

啊!我喜欢作文!我喜欢学作文!更喜欢在金鹰学作文!

感 言 点 滴

一小309班 张 尧

我以前写的作文就是篇幅短,优美词语用得少,次次得良或是一般。妈妈和爸爸总是说我作文写的太差了。自从我上了金鹰作文班后,作文水平大大提高。老师说我的作文写的很好,妈妈和爸爸也说我的作文水平提高了。金鹰作文让我受益匪浅,是班上的许多同学都非常羡慕我,有许多同学都问我在哪里学的作文,我自豪地说,我是在金鹰作文学校学的,我自己都觉得自己写的很好,我在这里学到了25种开头和25种结尾方法。

现在我爱上了作文。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2班 朱家莉

自己以前写的作文一塌糊涂,自从在金鹰作文培训班学习了之后,我的作文大大改观。

以前,我的考试作文经常扣分,记得一次期末考试,我只剩下了作文,这可把我难住了,只有30分钟了,我想了20分钟,才想出了一个题目和自然段。

收卷了,我还剩下20排。哎,扣了20分。 现在,我每次20分钟就只差一个自然段了。 从此,我爱上了写作文。

我 的 感 想

金慈175班 王雅茜

以前,我的作文一个字也写不出来,妈妈看我想了半个多小时,才写出了一段,只好上网改,去查那些作文。

后天,妈妈看我这样不行,就听我跳舞的家长介绍,来到了金鹰来培训,我还知道了怎样写开头,怎样结尾。

自从我在金鹰作文培训后,我写作文水平渐渐提高,从全班倒数二十几名,到了第二名,老师夸奖我,同学们羡慕我,我相信自己能提高到了全班第一名。

现在,我喜欢写作文了,因为我需要它。

我 的 感 想

一小314班 熊 栋

通过这个学习作文,我感觉我比以前的作文水平提高了许多,我的作文只得过良好,自从学习作文以后,作文经常得优秀,也认识了许多好朋友,如向波安、张尧,我和他们既成了患难与共的好朋友,又成了学习的好朋友,我和他们也共同学了许多知识,自从进了补习班,我学了许多方式的开头和结尾,让我懂得了学习是一种享受不完的快乐。我进了补习班,积累了许多成语,让我知道该怎样运用成语,理解成语的意思。我很感谢这些同学给我带来了快乐,更感谢我的作文老师——全老师,给我们传递了许多知识,我们还感谢全老师平易近人的品质和为我们修改作文的一丝不苟的品质。

我 的 感 言

一小310班 李紫瑜

我以前作文老是不能上95分,而且以前作文老是重写,还被老师叫到过办公室,而且字数少,用的优美的字词句几乎没有。自从上了金鹰作文,作文都是95分以上,从来也没重写过,也没被老师叫到过办公室,字数有那么多,最少都能写3面,用的优美的字词句也还好,还得过优,受到过老师的表扬。

现在,我爱上了作文。

欢迎阅读 金鹰学生培训作文

报名电话:13637448628(全老师)

浅谈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作文1900字

初一作文

浅谈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 尧龙山镇水辽小学:令狐荣爱 在农村任教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农村孩子由于环境因素,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所以,写作教学也就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成为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汇。因此,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厌”作文为“爱”作文。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虽然只有三十来个孩子,但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批改了两次作文后,我发现班上仅有六个孩子的作文还能按要求完成,但大多是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我结合“生本四环”小组合作的奖励制度,把孩子们分成六个小组,(自己掏钱为每一个小组买了一个相对高档的带皮壳的笔记本,主要是预防他们把本子弄坏,因为这是为孩子们一学期作文所准备的。)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按作文水平的高低依次排序,轮流作文,一周一个作文题目,恰好每一个孩子在一周内都要写一篇作文。我姑且把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定义

为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现将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一点粗浅的感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激发写作欲望,减轻孩子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首先,降低写作难度。不把作文的 “重大作用”过分夸大,也不把作文的难度浮夸,而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构思,让他们体验到作文就是畅所欲言,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以《我最尊敬的老师》为例,我首先让孩子们回忆小学生涯中最喜欢的老师,然后指名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位老师。最后问孩子们,这次作文难吗?当看到孩子们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对是否能写好这篇作文还很怀疑,我趁机告诉他们,其实,这次作文只要把我最尊敬的老师告诉大家,把让你尊敬老师的原因(事件)写清楚,那么,这次作文就可以的60分,也就合格了,但是,如果想要的高分,就需要润色。然后我又引导孩子对赞美老师的语句作收集,展示。最后,我指导孩子们如何把精美词,句运用到作文中。

其次,活用小组合作评价奖励机制,若哪个同学的作文得到了“优”评价(成绩特差的同学得到“良”的评价) ,那么,他将在“硕果林”中为本组的“树”增添一片老师亲笔写有本人名字的“树叶”。这不仅给了孩子荣誉感,也让他们担负起给小组增添荣誉的“使命”,在这个“使命”驱动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会认真作文。

二,激发创作滋生,在模仿同伴作文基础上提升作文水平。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创作。因此,在布置每一个作文题目后,我首先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及我会怎样来写这样一类作文,给学生一些启示,让他们模仿,这也是我让学生排名作文的原因。

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自改,互改。

首先,我保证每天对每一个小组的作文进行及时评改,及时发放,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写得好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并嘱咐下一个“作者”,一定要先仔细阅读前面同学的作文,认真领悟老师的批语,扬长避短,写好作文。这也将起到借鉴,改进的作用。

其次,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篇作文,我都非常认真地一字一句的品读(每天六篇作文,工作量不大,可以说是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除了对错别字,运用不恰当的词语,句子进行修改之外,我还走进孩子的作文,把他们想要表达却没能表达清楚的写出来,然后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是否优美等给孩子的作文作相应的评论。最后,根据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给予作文等级的评价。例如,在《最美丽的____》的作文中,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就得到了凸显。

最后,鼓励孩子为了小组荣誉,让每一天的作者根据作文要求打好草稿,先自行修改,第二天来学校集小组力量进行讨论,并作适当的修改,然后誊写。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掌握了各类作文的写作,就不再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作学习生活中争夺荣誉的 “武器”,把作文当作一种情感的宣泄,就会对写作充满自信。

短暂的作文教学“试验”,让我不再因为孩子们文章的“无可读性”而把批改作文看作是一份“苦差”,这次试验,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童真,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去找寻更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快乐学习。

浅谈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 尧龙山镇水辽小学:令狐荣爱 在农村任教的语文老师都知道,农村孩子由于环境因素,眼界狭小,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所以,写作教学也就让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

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的内驱力,是创造才能的催化剂。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成为搞好作文教学的关键所在。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丰富多彩的思想,感情和词汇。因此,写作初始阶段应特别强调情感态度方面的原因,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孩子愿意写作,热爱写作,变“厌”作文为“爱”作文。

本学期,我担任了六年级的语文教学,虽然只有三十来个孩子,但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在批改了两次作文后,我发现班上仅有六个孩子的作文还能按要求完成,但大多是干巴巴,令人沮丧的文字。为了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我结合“生本四环”小组合作的奖励制度,把孩子们分成六个小组,(自己掏钱为每一个小组买了一个相对高档的带皮壳的笔记本,主要是预防他们把本子弄坏,因为这是为孩子们一学期作文所准备的。) 每一个小组成员都按作文水平的高低依次排序,轮流作文,一周一个作文题目,恰好每一个孩子在一周内都要写一篇作文。我姑且把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定义

为小组合作式作文教学。现将本人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和一点粗浅的感悟与各位同仁共勉:

一,激发写作欲望,减轻孩子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首先,降低写作难度。不把作文的 “重大作用”过分夸大,也不把作文的难度浮夸,而是以轻松愉悦的方式,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构思,让他们体验到作文就是畅所欲言,就是把自己的所见,所想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以《我最尊敬的老师》为例,我首先让孩子们回忆小学生涯中最喜欢的老师,然后指名说为什么最喜欢这位老师。最后问孩子们,这次作文难吗?当看到孩子们欲言又止的样子,我知道他们对是否能写好这篇作文还很怀疑,我趁机告诉他们,其实,这次作文只要把我最尊敬的老师告诉大家,把让你尊敬老师的原因(事件)写清楚,那么,这次作文就可以的60分,也就合格了,但是,如果想要的高分,就需要润色。然后我又引导孩子对赞美老师的语句作收集,展示。最后,我指导孩子们如何把精美词,句运用到作文中。

其次,活用小组合作评价奖励机制,若哪个同学的作文得到了“优”评价(成绩特差的同学得到“良”的评价) ,那么,他将在“硕果林”中为本组的“树”增添一片老师亲笔写有本人名字的“树叶”。这不仅给了孩子荣誉感,也让他们担负起给小组增添荣誉的“使命”,在这个“使命”驱动下,孩子们自然而然会认真作文。

二,激发创作滋生,在模仿同伴作文基础上提升作文水平。

模仿是创作的基础,没有基础,就没有创作。因此,在布置每一个作文题目后,我首先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把自己相关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以及我会怎样来写这样一类作文,给学生一些启示,让他们模仿,这也是我让学生排名作文的原因。

三,重视作文的评改,让学生自改,互改。

首先,我保证每天对每一个小组的作文进行及时评改,及时发放,保证每一个孩子都能及时了解到自己的作文写得好的方面以及不足之处,并嘱咐下一个“作者”,一定要先仔细阅读前面同学的作文,认真领悟老师的批语,扬长避短,写好作文。这也将起到借鉴,改进的作用。

其次,对于每一个孩子的每一篇作文,我都非常认真地一字一句的品读(每天六篇作文,工作量不大,可以说是一份轻松愉悦的工作),除了对错别字,运用不恰当的词语,句子进行修改之外,我还走进孩子的作文,把他们想要表达却没能表达清楚的写出来,然后根据文章的写作方法是否合理,结构是否严谨,词句的运用是否恰当,语言是否优美等给孩子的作文作相应的评论。最后,根据孩子本身的学习能力给予作文等级的评价。例如,在《最美丽的____》的作文中,这种作文教学方式就得到了凸显。

最后,鼓励孩子为了小组荣誉,让每一天的作者根据作文要求打好草稿,先自行修改,第二天来学校集小组力量进行讨论,并作适当的修改,然后誊写。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作文水平,还增强了他们的集体荣誉感。

久而久之,孩子们就掌握了各类作文的写作,就不再把作文看作是一种负担,而是把它当作学习生活中争夺荣誉的 “武器”,把作文当作一种情感的宣泄,就会对写作充满自信。

短暂的作文教学“试验”,让我不再因为孩子们文章的“无可读性”而把批改作文看作是一份“苦差”,这次试验,我感受到了孩子的童真,感受到了每一个孩子都愿意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所以,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努力去找寻更适合孩子的学习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快乐学习。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800字)作文3600字

高中作文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交替出现。由于学生对两种作文认识不到位,在写作中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写话题作文时,大量的引用所给材料,而写给材料作文时又抛开材料等。到底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积累浅谈一下。

一、解析话题作文

要想理解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涵义。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经历、体验。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如在下面话题作文试题中: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这就是“提示语”。

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就是“要求”。

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一个由头,如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的作文中,只要围绕着“成长需要压力”这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这个作文的写作材料,构思成文后就是一篇关于“成长需要压力”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的作文样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由。它的要求宽泛,没有审题障碍,它只给学生们规定了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学生在这个宽泛的范围内,可以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文题,自择文体。这无疑给学生作文带来了极大的自主性,更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二、解析给材料作文

那么什么是给材料作文呢?给材料作文是一种半命题作文,它是根据所提给的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学生按要求进行作文的一种作文方式。根据所提给的材料,可将给材料

作文分为给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情境作文。很多学生容易和话题作文混淆的主要是给文字材料作文。例如下面给材料作文:

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 然后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联系生活实际,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 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

说话 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 在发脾气。

“是我们, ”/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和话题作文只有一个话题不同,给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话题,从树叶的角度:“自夸”,“目中无人”;从树根的角度:“奉献”,“默默无闻”;而从树叶和树根的角度:“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等等。

给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它有特殊的综合训练价值。它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想像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写作能力,又有利于培养阅读分析能力。由于对同一材料可以进行多角度的立意,因此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三、解析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只是引出话题,而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暗含了观点。

话题作文与以往的给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所提给的材料,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它既不含有观点,更不是论据。如下面的话题作文:

“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 ”

这是《朋友》歌词的一部分,请由此展开联想,并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里的话题“朋友”只是一个引子,学生可以围绕“朋友”写人,可以纪事,也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转换视角,写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

而给材料作文就不同了,它是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材料本身就暗含了某种观点,学生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例如安徽省2006年课改区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

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对于所给材料,一定要明确材料内涵,弄清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材料中的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考生只要围绕这些提示语来思考即可。

这道题的写作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遭受挫折、失败、困惑、痛苦等方面后是如何由此获得某种意外惊奇的;也可写求学的坎坷历程、个人成长的风雨、对事物曲折的认知等等带给自己的意外收获。只要是围绕“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来选取材料,写出的文章都是切题的。

2、其次“话题作文”比“给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学生对话题本身进行分析、利用,只要从“话题”出发,凡与之有关的作文,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不论用什么样的体裁(除诗歌外一般不作文体限制),都是符合要求的。如安徽省2003年中考作文题是: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那么,只

要是与“体验”有关的人、事、物、体会、见解都应属于写作的范围。加之此题又不限文体,于是,学生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充

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正是这样,“开放性”和“灵活性”才成为了话题作文显著的特点。而“给材料作文”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材料未读懂,观点提炼有误,那便宣告了此次作文的失败。这种训练其实是把本不属于作文范围内的东西硬掺合进写作中,加之有文体的限制,这就更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正是这种局限,才使得“给材料作文”逐渐淡出中考,被“话题作文”取而代之。

3、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题目的顺序也不一样。

在写作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的审读顺序,实际上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顺序的惯性使然,因为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学生在审题顺序时出现偏差,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话题“共享生命”的作文,如果学生行文时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等内容立意,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次的题眼作用,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就会严重偏离了题意。

以上只是浅谈下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只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学生真正些好作文需要在平时加大训练的力度,尤其是在创新作文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尤其在中考作文中考出优异的作文成绩。

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近年来,许多省市的中考,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交替出现。由于学生对两种作文认识不到位,在写作中容易混淆,从而导致他们在考试中出现一些不该有的失误,例如:写话题作文时,大量的引用所给材料,而写给材料作文时又抛开材料等。到底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有什么区别呢?笔者就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积累浅谈一下。

一、解析话题作文

要想理解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首先要了解他们的涵义。什么是话题作文呢?所谓话题作文,指的是以提供一个有约束话题的方式,限定写作范围、启发思考、激活想像的一种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的本质是鼓励创新,是让习作者在同一个谈话中心下,陈述各自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产生的观点,或联想到经历、体验。话题作文一般有四个部分组成,即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如在下面话题作文试题中:

在非洲大草原上,每天早晨,羊睁开眼睛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还快,否则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狮子从睡梦中醒来,首先闪现在脑海里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比跑得最慢的羊跑得快,要不然我就会饿死。于是,几乎是同时,羊和狮子一跃而起,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生存的压力,使羊成了奔跑“健将”,狮子成了草原“猎手”。在生活中,我们虽然没有像羊和狮子那样的生存压力,但学习、工作的压力仍然存在,正是这样的一些压力,使我们不断成功,不断进步。——这就是“提示语”。

请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显然是“话题”。

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这就是“要求”。

话题作文的“话题”就是谈话的中心,就是引发谈话的一个由头,如以“成长需要压力”为话题的作文中,只要围绕着“成长需要压力”这个话题所引发出来的一切都可以作为这个作文的写作材料,构思成文后就是一篇关于“成长需要压力”的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相对于其他的作文样式的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自由。它的要求宽泛,没有审题障碍,它只给学生们规定了一个宽泛的写作范围,学生在这个宽泛的范围内,可以自选角度,自主立意,自拟文题,自择文体。这无疑给学生作文带来了极大的自主性,更能够考查出学生的真实的写作能力。

二、解析给材料作文

那么什么是给材料作文呢?给材料作文是一种半命题作文,它是根据所提给的一则或多则材料,让学生按要求进行作文的一种作文方式。根据所提给的材料,可将给材料

作文分为给文字材料作文、看图作文和情境作文。很多学生容易和话题作文混淆的主要是给文字材料作文。例如下面给材料作文:

读寓言诗《树叶和树根》, 然后自选角度, 自拟题目, 联系生活实际, 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一个晴朗的夏天/树叶把自已的绿阴撒向谷地。/在树枝上, 它们高谈阔论/极力夸耀自已。

“这也应该对我们说声谢谢。”/从地底下发出了温和的声音。/“是谁

说话 竟敢这样傲慢无礼!”/树叶吵吵嚷嚷, 在发脾气。

“是我们, ”/地底下的声音回答。/是深深地理在黑土中的——树根。

和话题作文只有一个话题不同,给材料作文可以有多个话题,从树叶的角度:“自夸”,“目中无人”;从树根的角度:“奉献”,“默默无闻”;而从树叶和树根的角度:“不可数典忘祖”,“饮水要思源”,“功成莫忘本”等等。

给材料作文的优势在于它有特殊的综合训练价值。它有利于培养观察能力,又有利于培养想像能力;它有利于培养写作能力,又有利于培养阅读分析能力。由于对同一材料可以进行多角度的立意,因此也有利于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综合考察。

三、解析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区别

1、话题作文所给材料只是引出话题,而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本身暗含了观点。

话题作文与以往的给材料作文相比,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话题作文所提给的材料,是引发学生思考的一个“由头”,是启发学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是“举一反三”的“一”,它既不含有观点,更不是论据。如下面的话题作文:

“ 朋友啊,朋友,你可曾想起了我,如果你正承受不幸,请你告诉我,朋友啊,朋友,你可曾记起了我。如果你正享受幸福,请你离开我?? ”

这是《朋友》歌词的一部分,请由此展开联想,并以“朋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这里的话题“朋友”只是一个引子,学生可以围绕“朋友”写人,可以纪事,也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转换视角,写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他们。

而给材料作文就不同了,它是作文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材料本身就暗含了某种观点,学生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例如安徽省2006年课改区中考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55分)

五岁的晶晶在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摔了一跤。两天后,妈妈发现晶晶的左手举

不起来了,原来女儿的锁骨受了伤。妈妈又急又疼,可是晶晶却有了一个意外的收获:“妈妈,我现在知道哪边是左边了!”晶晶太小,一直分不清左右,这下好了,她知道了:痛的那边就是左!

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晶晶的故事是否让你联想到生活中的某些经历或见闻?是否让你获得某些感悟和认识?请你拿起笔,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用你喜欢的表达方式写作。

(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3)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4)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这是一道给材料作文。命题者的意图是让考生通过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分析、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作文。对于所给材料,一定要明确材料内涵,弄清立意,作文就成功了一半。材料中的晶晶摔了一跤就分清了左右的经历,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走过崎岖小路,才能真正体味生活的欢乐;穿过茫茫迷雾,才能深切感受阳光的明媚。不经风雨,怎见彩虹;不吃一堑,难长一智!?? 考生只要围绕这些提示语来思考即可。

这道题的写作内容非常广泛。我们可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自己在人生旅途中遭受挫折、失败、困惑、痛苦等方面后是如何由此获得某种意外惊奇的;也可写求学的坎坷历程、个人成长的风雨、对事物曲折的认知等等带给自己的意外收获。只要是围绕“受挫折的过程往往就是获得真知的过程”来选取材料,写出的文章都是切题的。

2、其次“话题作文”比“给材料作文”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话题作文的“话题”只是一个引子。它不要求学生对话题本身进行分析、利用,只要从“话题”出发,凡与之有关的作文,不论写什么,不论用什么样的方法写,不论用什么样的体裁(除诗歌外一般不作文体限制),都是符合要求的。如安徽省2003年中考作文题是:以“体验”为话题写一篇六百字左右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那么,只

要是与“体验”有关的人、事、物、体会、见解都应属于写作的范围。加之此题又不限文体,于是,学生就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水平,并充

分显示自己的个性和创造能力。正是这样,“开放性”和“灵活性”才成为了话题作文显著的特点。而“给材料作文”很大程度上受限于学生的阅读能力;若材料未读懂,观点提炼有误,那便宣告了此次作文的失败。这种训练其实是把本不属于作文范围内的东西硬掺合进写作中,加之有文体的限制,这就更束缚了学生个性的张扬和创造能力的发展,这与培养创新能力的素质教育的目标是相悖的。正是这种局限,才使得“给材料作文”逐渐淡出中考,被“话题作文”取而代之。

3、话题作文和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题目的顺序也不一样。

在写作中,学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读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的审读顺序,实际上给材料作文的审读顺序的惯性使然,因为给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即“先看话题,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学生在审题顺序时出现偏差,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话题“共享生命”的作文,如果学生行文时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等内容立意,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次的题眼作用,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就会严重偏离了题意。

以上只是浅谈下话题作文与给材料作文的区别,理解它们的特点和区别只是写好这类作文的前提,学生真正些好作文需要在平时加大训练的力度,尤其是在创新作文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写出好的作文来,尤其在中考作文中考出优异的作文成绩。

2013高考作文题目作文3200字

初一作文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回顾: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高考作文

2013年06月07日09:36广州日报[微博]徐静、陈翔、黄茜我要评论 字号:T|T

今日高考的第一科是语文,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是最能牵动人的神经,勾起无数的回忆和讨论。今天,广东考生会迎来怎样的一道作文题?

本报详细回顾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作文题,这些题目中,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和探索,既有招致非议的题目,更有成为经典的好题。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已成为高考历史上永难磨灭的一部分。

文/记者徐静、陈翔、黄茜

1980年:

“画蛋”留下经典回忆

1977年,中断11年的高考恢复。全国约570万青年拿到的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当时,高考作文既是人才选拔考试,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接下来的一年,作文题还是很有“时代特征”:《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时代在变,考题也在逐渐发生改变。1980年,高考作文题开始具备更高的“灵性”:《读“画蛋”有感》,“画蛋”成为当时的热门词汇。这个故事讲达·芬奇学画时,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

从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来看,“画蛋”无疑是一个里程碑。“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之类经典名句,也成为大家的珍贵记忆。 1983年:

形式创新 考题首现漫画

1983年,高考作文形式出现大的变化,首次出现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要求考生分别写说明文字和议论文。这是高考作文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在形式上有了创新。

不过,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已是13年后。1996年,《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作文漫画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版,并被选入高中政治教材,成为高考作文中的另一个经典。

1985年:

给报纸写信 开考察应用文先河

1985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这一年的高考开创考察应用文的先河,除文字考察外,也要考察信件格式。

1987年,根据材料写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这几年,报社与高考作文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1989年,要求考生给同学回信。1993年,写广播稿。此后,高考考察应用文再未出现。

1988年:

突破文体限制 不再限议论文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是高考作文首次放开文体的严格限制,此前明确要求写议论文。

1990年,高考作文又有新思路。作文题目: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这是新的高考命题方向,对考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多元看待一件事情。 1999年:

话题作文登场 写作空间更大

20世纪末,话题作文开始登场。1999年,作文材料写道: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正是这一作文题,高考作文进入一个话题作文时代。

话题作文仅提供了一个话题,是一种规定表达的中心内容、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它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接下来的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以“话题”形式出现。

有人统计,在2007年之前,全国高考作文题是以话题作文为主。2005年16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中,话题作文多达9套。但到2007年,话题作文所占比重明显减少,在19套全国卷及各地自主命题卷中只剩下5套。

2009年话题作文仅剩广东卷的“谈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2010年也仅有一套,是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 不过,2011年的高考作文,以《回到原点》为题,并不是话题作文,在形式上也大有“回到原点”之势。

2004年:

广东开始自主命题 考生构思出新

2004年,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广东也成为单独命题的省份。这一年,广东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这一年,有的同学在构思上为了出新,有开网上辩论会的,有开药方的,有做实验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些类似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构思也搬进了高考作文。“作文既有较好的承接性,又体现了地方色彩。”参与评卷的佛山高明纪念中学老师高勇这样认为。

单独命题几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分别为2005年的《纪念》、2006年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传递》、2008年的《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的《常识》和2011年的《与你为邻》。

华侨中学李扬老师认为,2009年的《常识》属范围作文范畴,题目出得相对更好,学生难以套材料。2010年的《与你为邻》则在范围上过于宽泛,特别是“你”的理解上各有不同,评卷过程中很难统一把握。

2012年:

材料作文再现 首次出现“无题”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则用了两则关于“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和地点”材料,让考生写作材料作文。

值得重视的是,此次是材料作文“重出江湖”。华师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邹寿元表示,自2007年广东“新高考”以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都出过了,2012年是第一次出现材料作文。

而更具有开创意义的是,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在给定材料后,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这也是广东高考自主命题9年以来作文题首次“无题”。

点评

高考作文36年

文体一步步放宽

36年高考作文演变,有什么特点和趋势?华师附中语文高级教师邱嘉峪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从高考作文的文体变化来说,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

审题难度降低 文体放宽

邱嘉峪说,自从恢复高考以来,30多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元,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下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文题目,内涵比较窄,学生很容易偏题,这也与当时高考的录取率低有关系。当时作文题的难度相对较高、选拔性强,流行写议论文,而议论文一旦审题出现偏差,作文就很容易得低分。

从审题方面来说,近些年比较多采用的“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围绕材料的范围作文。这给了学生一个提炼观点、表现自己思维维度的机会。强调在审题上降低难度,出发点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

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之后,对文体的限制放得更开了,让学生展现自己在写作方面描写、叙述、抒情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命题与热点“若即若离”

邱嘉峪认为,高考作文命题总是与热点问题“若即若离”,主要的原因是尽量避免学生“猜题”。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不断规避弊端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全面、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采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 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学生猜题。但有一段时间,话题作文出得较多,学生又常常“套作”(生搬硬套写作文),为了规避这个弊端,就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邱嘉峪说,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虽然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活”,但是佳作却并不多。好作文不仅在于辞藻和行文等技术性的因素,更在于考生的思想、观念、认识。现在网络发达,学生接触的信息、知识多了,但是阅读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少了。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千人一面”,内容单一、相似、有局限。“说到底,作文要写得好,一要多阅读,二要多思考。”

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捐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1、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2、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3、不少于800字。 4、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高考回顾:那些年,我们一起写过的高考作文

2013年06月07日09:36广州日报[微博]徐静、陈翔、黄茜我要评论 字号:T|T

今日高考的第一科是语文,每年的高考作文题目,总是最能牵动人的神经,勾起无数的回忆和讨论。今天,广东考生会迎来怎样的一道作文题?

本报详细回顾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作文题,这些题目中,经历了不同形式的变化和探索,既有招致非议的题目,更有成为经典的好题。但不管怎样,它们都已成为高考历史上永难磨灭的一部分。

文/记者徐静、陈翔、黄茜

1980年:

“画蛋”留下经典回忆

1977年,中断11年的高考恢复。全国约570万青年拿到的作文题为《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这一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变化,在当时,高考作文既是人才选拔考试,又与国家政治形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接下来的一年,作文题还是很有“时代特征”:《速度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

时代在变,考题也在逐渐发生改变。1980年,高考作文题开始具备更高的“灵性”:《读“画蛋”有感》,“画蛋”成为当时的热门词汇。这个故事讲达·芬奇学画时,老师不是先教他创作什么作品,而是要他从画蛋入手。

从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来看,“画蛋”无疑是一个里程碑。“要知道,一千个蛋当中从来没有两个是形状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同一个蛋,只要变换一下角度去看,形状也就不同了”之类经典名句,也成为大家的珍贵记忆。 1983年:

形式创新 考题首现漫画

1983年,高考作文形式出现大的变化,首次出现漫画。《这下面没有水,再换个地方挖》,要求考生分别写说明文字和议论文。这是高考作文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在形式上有了创新。

不过,作文以漫画形式出现在高考中,已是13年后。1996年,《给六指做整形手术》和《截错了》两幅作文漫画登上了多家媒体的头版,并被选入高中政治教材,成为高考作文中的另一个经典。

1985年:

给报纸写信 开考察应用文先河

1985年,高考作文要求以“澄溪中学学生会”的名义,给《光明日报》编辑部写一封信,反映情况、申诉理由、呼吁尽快解决(化工厂排放废水、有害气体污染),这一年的高考开创考察应用文的先河,除文字考察外,也要考察信件格式。

1987年,根据材料写简讯《育民小学办起了游泳训练班》。这几年,报社与高考作文均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1989年,要求考生给同学回信。1993年,写广播稿。此后,高考考察应用文再未出现。

1988年:

突破文体限制 不再限议论文

1988年,高考作文题目《习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是高考作文首次放开文体的严格限制,此前明确要求写议论文。

1990年,高考作文又有新思路。作文题目:母亲带着两个女儿去玫瑰园,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不好,每朵花下都有刺”,另外一个女儿告诉母亲“这里真好,每个刺上面都有花”。根据这一材料展开描写,写一篇议论文。

这是新的高考命题方向,对考生有了更高的要求,能够多元看待一件事情。 1999年:

话题作文登场 写作空间更大

20世纪末,话题作文开始登场。1999年,作文材料写道:科学家对记忆移植进行研究,要求考生以《假如记忆可以移植》为作文内容的范围,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正是这一作文题,高考作文进入一个话题作文时代。

话题作文仅提供了一个话题,是一种规定表达的中心内容、不限制取材范围和表达方式的作文形式。以话题为内容的开放式命题与以往的命题作文相比,它给考生写作的空间更大。接下来的2000年,《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以“话题”形式出现。

有人统计,在2007年之前,全国高考作文题是以话题作文为主。2005年16套高考试卷的作文题中,话题作文多达9套。但到2007年,话题作文所占比重明显减少,在19套全国卷及各地自主命题卷中只剩下5套。

2009年话题作文仅剩广东卷的“谈谈生活中与‘常识’有关的经历,或你对‘常识’的看法”。2010年也仅有一套,是天津卷的《我生活的世界》。 不过,2011年的高考作文,以《回到原点》为题,并不是话题作文,在形式上也大有“回到原点”之势。

2004年:

广东开始自主命题 考生构思出新

2004年,高考作文首次实行分省区命题,广东也成为单独命题的省份。这一年,广东高考作文要求学生以《语言与沟通》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结合个人见闻、感受或学习语言的体会。

这一年,有的同学在构思上为了出新,有开网上辩论会的,有开药方的,有做实验的等等五花八门,还有一些类似西方现代派小说的构思也搬进了高考作文。“作文既有较好的承接性,又体现了地方色彩。”参与评卷的佛山高明纪念中学老师高勇这样认为。

单独命题几年以来,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分别为2005年的《纪念》、2006年的《雕刻心中的天使》、2007年的《传递》、2008年的《不要轻易说不》、2009年的《常识》和2011年的《与你为邻》。

华侨中学李扬老师认为,2009年的《常识》属范围作文范畴,题目出得相对更好,学生难以套材料。2010年的《与你为邻》则在范围上过于宽泛,特别是“你”的理解上各有不同,评卷过程中很难统一把握。

2012年:

材料作文再现 首次出现“无题”

2012年广东高考作文题则用了两则关于“如果可以选择出生的时代和地点”材料,让考生写作材料作文。

值得重视的是,此次是材料作文“重出江湖”。华师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邹寿元表示,自2007年广东“新高考”以来,话题作文、命题作文都出过了,2012年是第一次出现材料作文。

而更具有开创意义的是,2012年高考作文题目在给定材料后,要求“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这也是广东高考自主命题9年以来作文题首次“无题”。

点评

高考作文36年

文体一步步放宽

36年高考作文演变,有什么特点和趋势?华师附中语文高级教师邱嘉峪昨天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从高考作文的文体变化来说,可以发现这是一个逐步放宽的过程。

审题难度降低 文体放宽

邱嘉峪说,自从恢复高考以来,30多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内涵越来越丰富、多元,让学生有话可说,易于下笔。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作文题目,内涵比较窄,学生很容易偏题,这也与当时高考的录取率低有关系。当时作文题的难度相对较高、选拔性强,流行写议论文,而议论文一旦审题出现偏差,作文就很容易得低分。

从审题方面来说,近些年比较多采用的“新材料作文”要求学生围绕材料的范围作文。这给了学生一个提炼观点、表现自己思维维度的机会。强调在审题上降低难度,出发点是让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讲。

自从采用话题作文之后,对文体的限制放得更开了,让学生展现自己在写作方面描写、叙述、抒情等各方面的能力,是一种百花齐放的局面。

命题与热点“若即若离”

邱嘉峪认为,高考作文命题总是与热点问题“若即若离”,主要的原因是尽量避免学生“猜题”。

高考作文命题是一个不断规避弊端的过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全面、真实的语言运用能力。比如,采用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 能比较有效地防止学生猜题。但有一段时间,话题作文出得较多,学生又常常“套作”(生搬硬套写作文),为了规避这个弊端,就采用了新材料作文的形式。

邱嘉峪说,让人略感遗憾的是,虽然高考作文题越来越“活”,但是佳作却并不多。好作文不仅在于辞藻和行文等技术性的因素,更在于考生的思想、观念、认识。现在网络发达,学生接触的信息、知识多了,但是阅读少了,自己对人生的体悟少了。学生的作文读起来“千人一面”,内容单一、相似、有局限。“说到底,作文要写得好,一要多阅读,二要多思考。”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作文11400字

初一作文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2014-11-19 10:59:46)

标签: 情感 分类: 作文教学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

<>薛法根作文<> 2 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

<>薛法根作文<> 3 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薛法根作文<> 4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遇到写人记事,差不多都是这样几点似是而非、指导了也没多大作用的要点,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废话”。而针对一篇具体的作文,教师鲜有针对性的切实指导,没有就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令人茅塞顿开的分析讲解、修改示范,没有相机传授简明而实用的写作技巧或原理。学生听与不听没有什么差别,也已经习以为常,你说你的,我写我的。曾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拿着自己四年级时写的同题作文“交差”,语文老师居然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这四年级的作文指导和六年级的作文指导有什么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什么质的提高?几乎是一笔糊涂账。

根源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缺少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尚未明晰写作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观察、选材、谋篇布局及描写、抒情、对比、衬托、照应等诸多具体的写作方法、策略。对写作的技能技巧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时点石成金、游刃有余,而胸无点墨必然会老生常谈、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因此,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好的语文教师,常常用50种办法来指导1个孩子,而不是用1种办法来指导50个孩子。

有位老师说,作文指导难在每个孩子所写的内容不一样。同样记事,每个孩子记的事件不同,你的作文指导怎么能切中每个孩子的作文问题,满足每个孩子的作文需要呢?这看似一道难题。但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让莫泊桑站在自家门口观察路过的马车,并记录下来。连续看了三天,莫泊桑一无所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再次请教福楼拜。福楼拜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让莫泊桑恍然大悟,经过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笔下自然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文字。其实,我们何不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学生在这么多问题的引领下,就会逐渐养成和老师一样的观察、思考方式和习惯,就会像老师那样地去看、去想、去写。“问题指导”,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从写不好到写得好、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发展过程。

我曾经借用这个问题指导法,辅导过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一连提了22个问题。那位学生按照我的问题,回答了22句话,而连起来的22句话,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作文,感到非常神奇。我告诉她:“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回答问题一样!”从此,这位学生就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作文越写越好。“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的飞跃。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不断地

<>薛法根作文<> 5 提出需要思考与修改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与其把时间花在圈画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作文思维路径的指点上。一个孩子,只要经历那么几次具体的“问题指导”,他就能从中悟到作文的一些窍门。这比那些作文指导的“花架子”要有益得多!更可能的是,我们将犯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归类指导,就能通过研究一个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

<>薛法根作文<> 6 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

<>薛法根作文<> 7 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

<>薛法根作文<> 8 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

<>薛法根作文<> 9 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2014-11-19 10:59:46)

标签: 情感 分类: 作文教学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

<>薛法根作文<> 2 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

<>薛法根作文<> 3 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薛法根作文<> 4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从三年级到六年级,一遇到写人记事,差不多都是这样几点似是而非、指导了也没多大作用的要点,说的基本上是正确的“废话”。而针对一篇具体的作文,教师鲜有针对性的切实指导,没有就学生写作中出现的具体问题作令人茅塞顿开的分析讲解、修改示范,没有相机传授简明而实用的写作技巧或原理。学生听与不听没有什么差别,也已经习以为常,你说你的,我写我的。曾有一个六年级的学生拿着自己四年级时写的同题作文“交差”,语文老师居然在班上作为范文朗读。这四年级的作文指导和六年级的作文指导有什么差异?学生的作文水平有什么质的提高?几乎是一笔糊涂账。

根源在于我们语文教师缺少对作文教学的深入研究,尚未明晰写作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关于观察、选材、谋篇布局及描写、抒情、对比、衬托、照应等诸多具体的写作方法、策略。对写作的技能技巧胸有成竹才能在教学时点石成金、游刃有余,而胸无点墨必然会老生常谈、捉襟见肘,甚至黔驴技穷。因此,改变我们自己,才能改变作文教学的现状。好的语文教师,常常用50种办法来指导1个孩子,而不是用1种办法来指导50个孩子。

有位老师说,作文指导难在每个孩子所写的内容不一样。同样记事,每个孩子记的事件不同,你的作文指导怎么能切中每个孩子的作文问题,满足每个孩子的作文需要呢?这看似一道难题。但我们要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苏教版语文教材中有一篇课文《莫泊桑拜师》,福楼拜让莫泊桑站在自家门口观察路过的马车,并记录下来。连续看了三天,莫泊桑一无所获,觉得没什么好写的,再次请教福楼拜。福楼拜说:“怎么能说没有什么东西好写的呢?那富丽堂皇的马车,跟装饰简陋的马车是一样的走法吗?烈日炎炎下的马车是怎样走的?狂风暴雨中的马车是怎样走的?马车上坡时,马怎样用力?车下坡时,赶车人怎样吆喝?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让莫泊桑恍然大悟,经过观察,获得了丰富的材料,笔下自然写出了很有文采的文字。其实,我们何不像福楼拜那样,针对每个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用提问的方式,一个接着一个地追问,让学生沿着老师提出的问题逐层深入地思考作文的具体方式、方法。学生在这么多问题的引领下,就会逐渐养成和老师一样的观察、思考方式和习惯,就会像老师那样地去看、去想、去写。“问题指导”,将作文的具体方法、策略融化在这一系列的问题串中,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就是学习写作的过程,就是完成从写不好到写得好、从不会写到会写的发展过程。

我曾经借用这个问题指导法,辅导过一个不会写作的学生,一连提了22个问题。那位学生按照我的问题,回答了22句话,而连起来的22句话,就是一篇完整的作文。当学生看到自己完成的作文,感到非常神奇。我告诉她:“作文,其实很简单,就像回答问题一样!”从此,这位学生就对自己不断地提问,作文越写越好。“问题指导”,实际上教给学生的是正确的作文思维路径,思维的改变必然带来作文的飞跃。而针对每个学生的作文,不断地

<>薛法根作文<> 5 提出需要思考与修改的问题,我们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得到。与其把时间花在圈画学生的错别字和病句上,不如将精力集中在对学生作文思维路径的指点上。一个孩子,只要经历那么几次具体的“问题指导”,他就能从中悟到作文的一些窍门。这比那些作文指导的“花架子”要有益得多!更可能的是,我们将犯有同样问题的学生归类指导,就能通过研究一个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

<>薛法根作文<> 6 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

<>薛法根作文<> 7 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

<>薛法根作文<> 8 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

<>薛法根作文<> 9 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作文3000字

高中作文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

摘 要 作文教学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总结了历年高考作文题, 分为三个类型: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然后指出各类题型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话题已经由前些年的词语过渡到短语句子, 材料作文重点在故事寓言型和社会现象评论型, 命题作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最后指出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话题 材料 命题 立意

作文训练是高三备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把握不住高考作文的特点, 训练没有针对性, 那么就会导致费时费力没收效。反之,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高考作文的特点, 进行系统和经典的训练, 那么我们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20052008年, 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四年的高考作文类型。为了便于区分, 笔者把高考作文分为三类:第一类, 话题作文(不管话题之前有没有引言和材料, 最后提供话题的统称话题作文); 第二类, 材料作文(有人把材料作文分为旧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 笔者以为不够严谨。不管提供什么材料, 只要没有话题, 没有命题, 笔者统称为材料作文) 第三类, 命题作文。 话题 材料 命题

05年 1034

06年 837

07年 459

08年 288

09年 288

从上面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话题作文逐渐式微, 而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 所以, 我们在作文训练的时候, 就应该主要针对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不放弃话题作文的训练。

一、话题作文

先说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由于作文时取材范围的过度广泛和易于猜中而广受诟病, 所以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话题作文逐渐减少。虽然话题作文已经不再是重点, 但我们要研究话题的变化, 从而对经典话题进行训练。早先的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多是词汇, 有单话题, 也有关系型话题的。话题作文的变化趋势是不再以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作为作文话题, 而是以一句话作为话题,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话题被猜中, 这可以说是话题作文接受批判之后的一种改革。

以一句话作为话题, 其特点之一是可以反映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可以直接用来作论点。比如07年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08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这两道题都是一个道理, 可以直接用来作论点。特点之二是话题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比如07年浙江卷话题是行走在消失中, 只是一种社会现象, 需要我们写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情感态度以及认识。

二、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材料的的丰富多样性。

笔者将最近几年的材料作文题类型进行了归纳, 主要有以下七类。1. 漫画图画图表型。提供一个漫画或者图画(05年福建卷) 或者图表(尚未出现, 但是也有可能出现) 2. 材料相近的多材料型作文(05年上海卷二时尚文化题, 三个材料相近, 构成互补) 。3. 材料相反的多材料型(07年全国卷二帮助与回报题, 一个有回报, 一个没有回报) 。4. 古诗古文做材料的材料作文题。

5. 现代诗歌做材料的材料作文题(06年山东卷) 。6. 故事寓言型材料作文题(提供一个小故事或者寓言作为材料, 让考生从中寻找启发) 。 7.社会现象评论性材料作文题(提供一个或多个社会现象, 让学生针对其展开思考与评论。07年湖北卷母语越来越受关注的社会现象,08年江西卷洞庭湖鼠患的社会现象,08年全国卷一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如何面对地震的社会现象) 。 8.引言性材料作文, 比如09浙江卷, 绿叶对根的深情

材料作文种类繁多, 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们应该先让他们把各种类型都见一见并熟悉, 不至于在高考中遇到新题型就慌乱。但是我们的重点还应是第六类和第七类。

第六类故事寓言材料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学生把握住最佳立意有难度, 也就是说学生会跑题。所以需要对学生加强审题的训练。针对这一类题, 笔者认为采用如下方法比较具备可操作性。首先, 把材料给的故事结果概括出来, 然后针对结果问为什么, 然后原因就可以作为作文的立意了。比如06年全国卷一作文。结果是:对于乌鸦模仿老鹰抓羊, 牧羊人批评, 小孩却赞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牧羊人认为它盲目模仿, 而小孩认为它是有勇气的。最后立意就是:勇于模仿, 但是要结合自身条件。

第七类社会评论型材料作文, 近年来广受关注, 应该会成为一种大的趋势。首先, 选题关注了现实。其次, 不像话题作文, 学生取材范围较广, 学生可以宿构套作。第三, 审题没有难度, 但是可以很好的考察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 不是记住两个名人事例就可以写作的。 因为这需要学生学生关注现实, 并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所以, 针对这一类作文的教学, 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 引导他们关注各种社会现象, 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而不是一头钻进题海。教师在此基础上, 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作文题形式, 近年来在高考当中比较受器重。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作文, 笔者发现命题作文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性情化, 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利于抒情。比如07辽宁卷我能, 就像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写给自己的鼓励的话。07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学生写的作文可能就是平时对生活中因为常听到某句话的感慨。07江西卷语文, 心中的一泓清泉要抒发的就是平时的感受。08安徽卷带着感动上路学生考场写的也许就是平时生活中经历某件事情之后的总结。08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等就可以写成生活随笔。

由此看来, 命题作文似乎很好写, 这也是命题作文的另一个特点, 就是让人人有话说, 但是说好, 说出高分却有难度。再比如08年四川卷坚强和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也非常好写, 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把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即使不写司马迁坚强这样陈旧的素材, 写出新鲜的例子, 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这一类文题既然适宜于抒情, 那么想得高分, 就需要学生有真情实感, 进行细节描写, 方才能打动阅卷者。所以,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在作文中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 引导学生写随笔。如果平时缺乏相应的训练, 考生即是平时有过真切的体验, 但是在考场上可能一时之间也难以想到, 只能矫揉造作了。

四、综述

分类专题训练结束之后, 后期应该再进行随机的训练, 然后查漏补缺。平时依据笔者的备考经验, 经专题训练之后学生还会存在如下问题:1.写作素材陈旧。学生做文当中总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那么几个人物, 难以出新。09考纲要求学生写作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如果学生在论据上单一贫乏, 作文分数肯定上不去。2. 写作没有真情实感, 难以打动人。3. 学生分析能力比较滞后, 要不就是过多的叙述事例却缺少议论, 如果有议论, 分析的时候又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所以, 针对这些问题, 在考前我们还应该进行相应的训练。首先让学生拥有源头活水:除了课本当中的有限的素材之外,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读书, 关注现实, 这样才能做到写作素材不陈旧老套。再就是让学生学会体会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寻找感动, 并此写到作文中。还有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论证透彻, 强化分析能力, 而不是格式化地罗列论据。

总之, 虽然作文能力的根本提高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奏效的, 但是针对高考特点, 展开合理科学的训练, 对于高声在高考当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高三作文训练的实效策略

摘 要 作文教学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先总结了历年高考作文题, 分为三个类型:话题作文, 材料作文, 命题作文。然后指出各类题型的特点以及变化趋势。话题已经由前些年的词语过渡到短语句子, 材料作文重点在故事寓言型和社会现象评论型, 命题作文侧重于引导学生抒发真情实感。最后指出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话题 材料 命题 立意

作文训练是高三备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如果把握不住高考作文的特点, 训练没有针对性, 那么就会导致费时费力没收效。反之, 我们如果能够把握住高考作文的特点, 进行系统和经典的训练, 那么我们就能做到事半功倍。

首先20052008年, 我们来回顾一下近四年的高考作文类型。为了便于区分, 笔者把高考作文分为三类:第一类, 话题作文(不管话题之前有没有引言和材料, 最后提供话题的统称话题作文); 第二类, 材料作文(有人把材料作文分为旧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 笔者以为不够严谨。不管提供什么材料, 只要没有话题, 没有命题, 笔者统称为材料作文) 第三类, 命题作文。 话题 材料 命题

05年 1034

06年 837

07年 459

08年 288

09年 288

从上面数据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话题作文逐渐式微, 而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成为高考作文的主要形式, 所以, 我们在作文训练的时候, 就应该主要针对材料作文和命题作文, 不放弃话题作文的训练。

一、话题作文

先说话题作文。话题作文由于作文时取材范围的过度广泛和易于猜中而广受诟病, 所以最近几年的高考中话题作文逐渐减少。虽然话题作文已经不再是重点, 但我们要研究话题的变化, 从而对经典话题进行训练。早先的话题作文中的话题多是词汇, 有单话题, 也有关系型话题的。话题作文的变化趋势是不再以一个或者两个词语作为作文话题, 而是以一句话作为话题, 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话题被猜中, 这可以说是话题作文接受批判之后的一种改革。

以一句话作为话题, 其特点之一是可以反映一个道理, 这个道理可以直接用来作论点。比如07年山东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 08山东卷春来草自青。这两道题都是一个道理, 可以直接用来作论点。特点之二是话题反映一种社会现象。比如07年浙江卷话题是行走在消失中, 只是一种社会现象, 需要我们写对这种社会现象的情感态度以及认识。

二、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的特点之一就是材料的的丰富多样性。

笔者将最近几年的材料作文题类型进行了归纳, 主要有以下七类。1. 漫画图画图表型。提供一个漫画或者图画(05年福建卷) 或者图表(尚未出现, 但是也有可能出现) 2. 材料相近的多材料型作文(05年上海卷二时尚文化题, 三个材料相近, 构成互补) 。3. 材料相反的多材料型(07年全国卷二帮助与回报题, 一个有回报, 一个没有回报) 。4. 古诗古文做材料的材料作文题。

5. 现代诗歌做材料的材料作文题(06年山东卷) 。6. 故事寓言型材料作文题(提供一个小故事或者寓言作为材料, 让考生从中寻找启发) 。 7.社会现象评论性材料作文题(提供一个或多个社会现象, 让学生针对其展开思考与评论。07年湖北卷母语越来越受关注的社会现象,08年江西卷洞庭湖鼠患的社会现象,08年全国卷一从国家领导人到普通百姓如何面对地震的社会现象) 。 8.引言性材料作文, 比如09浙江卷, 绿叶对根的深情

材料作文种类繁多, 在平时的训练中, 我们应该先让他们把各种类型都见一见并熟悉, 不至于在高考中遇到新题型就慌乱。但是我们的重点还应是第六类和第七类。

第六类故事寓言材料作文的一个特点就是往往学生把握住最佳立意有难度, 也就是说学生会跑题。所以需要对学生加强审题的训练。针对这一类题, 笔者认为采用如下方法比较具备可操作性。首先, 把材料给的故事结果概括出来, 然后针对结果问为什么, 然后原因就可以作为作文的立意了。比如06年全国卷一作文。结果是:对于乌鸦模仿老鹰抓羊, 牧羊人批评, 小孩却赞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因为牧羊人认为它盲目模仿, 而小孩认为它是有勇气的。最后立意就是:勇于模仿, 但是要结合自身条件。

第七类社会评论型材料作文, 近年来广受关注, 应该会成为一种大的趋势。首先, 选题关注了现实。其次, 不像话题作文, 学生取材范围较广, 学生可以宿构套作。第三, 审题没有难度, 但是可以很好的考察学生的思辨分析能力, 不是记住两个名人事例就可以写作的。 因为这需要学生学生关注现实, 并且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 提出相应的解决问题的措施。所以, 针对这一类作文的教学, 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扩大学生的视野, 引导他们关注各种社会现象, 思考各种社会现象, 而不是一头钻进题海。教师在此基础上, 还要引导学生分析各种社会现象,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一种比较古老的作文题形式, 近年来在高考当中比较受器重。

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命题作文, 笔者发现命题作文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性情化, 和生活联系比较紧密, 利于抒情。比如07辽宁卷我能, 就像平时生活中遇到困难写给自己的鼓励的话。07天津卷有句话常挂在嘴边, 学生写的作文可能就是平时对生活中因为常听到某句话的感慨。07江西卷语文, 心中的一泓清泉要抒发的就是平时的感受。08安徽卷带着感动上路学生考场写的也许就是平时生活中经历某件事情之后的总结。08重庆卷在自然中生活, 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等就可以写成生活随笔。

由此看来, 命题作文似乎很好写, 这也是命题作文的另一个特点, 就是让人人有话说, 但是说好, 说出高分却有难度。再比如08年四川卷坚强和广东卷不要轻易说不, 也非常好写, 但是如果学生不能把真情实感融入其中, 即使不写司马迁坚强这样陈旧的素材, 写出新鲜的例子, 也是得不了高分的。这一类文题既然适宜于抒情, 那么想得高分, 就需要学生有真情实感, 进行细节描写, 方才能打动阅卷者。所以,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平时在作文中写生活中的真情实感, 在平时, 引导学生写随笔。如果平时缺乏相应的训练, 考生即是平时有过真切的体验, 但是在考场上可能一时之间也难以想到, 只能矫揉造作了。

四、综述

分类专题训练结束之后, 后期应该再进行随机的训练, 然后查漏补缺。平时依据笔者的备考经验, 经专题训练之后学生还会存在如下问题:1.写作素材陈旧。学生做文当中总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苏轼那么几个人物, 难以出新。09考纲要求学生写作材料丰富, 论据充实, 如果学生在论据上单一贫乏, 作文分数肯定上不去。2. 写作没有真情实感, 难以打动人。3. 学生分析能力比较滞后, 要不就是过多的叙述事例却缺少议论, 如果有议论, 分析的时候又空话套话废话连篇。

所以, 针对这些问题, 在考前我们还应该进行相应的训练。首先让学生拥有源头活水:除了课本当中的有限的素材之外, 引导学生尽可能多读书, 关注现实, 这样才能做到写作素材不陈旧老套。再就是让学生学会体会自己的生活, 在生活中寻找感动, 并此写到作文中。还有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 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观点论证透彻, 强化分析能力, 而不是格式化地罗列论据。

总之, 虽然作文能力的根本提高不是短时期内可以奏效的, 但是针对高考特点, 展开合理科学的训练, 对于高声在高考当中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是很有帮助的。

如何写好小学毕业作文作文5300字

初一作文

1 如何写好小参赛(毕业)作文(叶圣陶杯竞赛讲座)

一、写好字,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作文也有新的要求。纵观近

年来各地中学毕业作文测试的情况,我们发现当前的作文测试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1、题目趋于开放 2、贴近真实生活

3、淡化写作文体 4、尝试想象创新

只有好好把握这些要求,我们的作文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特色,也才能在作文测试中脱颖而

出。

紧扣中心,不跑题——保底

毕业作文,首先要保底,千万不能跑题,不然画虎不成反类犬,那么,写作中要注意

些什么,才不会出现大的失误——“跑题”呢?

首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审题一般要注意“三审”。一是审清对象,就是搞清楚作文是

写人、记事、写景、还是状物呢;二是审明范围,即要明确我们所选材料的时间、空间、数

量及人称、范围上有什么限制;三是审清重点,也就是“题眼”,如《我喜欢的一件玩具》

中的“喜欢”,《我学会了_______》中的“学会”等。

要是遇到《我的家庭》《难忘的一课》之类“题目过大”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审“大题”。我们可用“补充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对“大题”加以补充,使它具体化,化大为小,

大题小作,就说《难忘的一课》吧,我们可以补充成:一堂语文课(或自然课)或一次参观

访问,一次班队活动或一次报告会,或和某人的一次有启发、受教育的谈话等。把它具体化

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令人“难忘”的那一课去写, 这样就容易多了。 创新思路、写新颖——高分

写出新意,是作文的最大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新颖的事件去反映同一个主题,找到有别他人的角度谈论同一事件。

独到的感受

要写出新意,写出独到的感受,首先就辨别什么样的感觉是别人没有的感觉。如半命题作文

《我喜欢上了_____》,可以选《我喜欢上了背课文》的题目,写在背诵课文时行到的乐趣,得到老师的表扬,聚会上诗朗诵得奖等等的心情,这就是个人独有的。

写新颖的题材

同学们写同一个主题,要想使题材新颖,就不能写过于陈旧的题材,要善于从生活中

找到新的、可看性强的东西,不要一见到《老师》这种题目就大写特写老师如何抱病工作,呕心沥血。或如何在刮风下雨时送同学回家,或同学病了老师到同学家里补课,这些题材已

经陈腐得不能再陈腐了,不如重点写某位老师的特殊风格,比如幽默、风趣甚至童心未泯。再比如偏心、不公正地对待“差生”等。

尝试独特视角

同一件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打破常有的思考习惯,写别人想不到的想不出

的东西,如写荷花,历来都歌颂它的“出污泥而不染”,而你则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污

泥”

活用写作文体

同学们学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体、散文、诗歌、童话等种种文体,在写作文时,要注意

思维不被文体限制,这种文体不好写,同学们可以试着从别的文体想想,比如《春》应先列

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如果你擅长写散文,就可以写一篇抒

情散文,抒发对“春”的热爱。如果你喜欢记叙文,就可以写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

【目录】

2 第一部分. 考场作文特点及应试技巧

一. 考场作文特点

二. 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因素

三. 小学毕业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四. 考场作文的分类

第二部分.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一. 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的技巧

二. 确定作文中心的技巧

三. 选择材料的技巧

四. 组织材料的技巧

五. 拟定提纲的技巧

六. 考场作文成功写作的几个重要技巧

第三部分. 考场作文分类指导

一. 记叙文

1.写人

2.记事

3.状物

4.写景

5.联想作文

6.想象作文

二. 话题作文

三. 看图作文

四. 应用文

1.日记

2.读(观)后感

3.书信

五. 给材料作文

1.续写

2.改写

3.缩写(范文略)

4.扩写

第四部分 创新、热点考场作文优秀范文选编

第五部分 考场作文训练及作文题目

第一部分. 考场作文特点及应试技巧

一、考场作文的特点

考场作文的写作,由于受到考试时间的限制,一般作文时间大概需要在40分钟左右完成。从审题到下笔的准备过程,也即构思的过程,往往是在头脑中完成,即打腹稿,没有充裕的时间打书面草稿,所以构思的准确性,思路的灵活性,条理性,比平时的作文,显得尤为重要与迅捷。另外考场作文的写作环境比一般场合紧张,需要考生情绪稳定,心理素质好,有较强的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在文字表达方面,也要求考生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书写特别要工整清晰。

二、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因素

1.读题要细,审题要准,作文要求把握要全面、正确。

3 2.构思要快捷,中心、选材、组材、拟定提纲时要快捷,力求节约时间。平时要多积累素材,多阅读课外读物,增长视野,善于分析和理解,能够从中汲取作文的方法。

3.构思要合理,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写作的一般规律。思路要通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点睛之笔。

4.要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三、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级习作要求:能写一般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小学毕业升学考场作文具体的评分标准是:

一类文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句通畅,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类文要求:思想健康,有中心,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错别字、错标点较少。

三类文要求:有中心,内容较具体,有层次,语句较通顺,书写较工整。 四类文要求:叙述基本完整,明白,语句基本通顺,有内容。

四、考场作文的分类

考场作文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则有不同的类别。

从作文思维特点有所不同的角度来说,小学生考场作文主要包括三类: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

1. 记实作文:以记叙作者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物、景物、动植物等为主要内容,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所写内容为过去活现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物,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忆或重现。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写人

(2)记事

(3)写景

(4)状物

2. 想象作文:作文以联想或想象的思维形式展现作者头脑中绘制的生活画面或情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拓展、变形或迁移。其最大的特点是需要作者运用想象,将自己生活中并没有亲身经历或现实并未发生的事再现在读者面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看图作文

(2)扩写、改写、续写,缩写

(3)想象未来,设想情景

(4)编写童话

3. 应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书信

(2)读后感

(3)申请书

(4)建议书。

根据作文命题限定的范围和要求,我们又可以作如下的分类:

A.命题作文:一般可分为两种:

a.全命题作文。

b.半命题作文。

4 B.自由命题作文

一般来说,我们从综合的角度将考场作文分为如下几类:

1、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

2、供材料作文(包括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

3、看图作文

4、想象作文

5、应用文

第二部分. 考场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把握作文要求的技巧

(一)从目前考场作文的命题形式来看,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仍然占据较大的比例, 给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作文的灵活度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式写作前对题目进行全方位的仔细分析。

一个相对具体完整的作文题目,一般包括题目、提示(或“要求”)、材料(如图画、开头结尾、

素材等)。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有可能只给出上述因素的中的一部分。例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作文,就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发现了什么、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这个作文题,包括题目和提示两个部分。所以针对不同的作文题,我们要搞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命题的形式。分清试题中的作文属于那种命题形式。是否提供题目,是否提供作文的材料,如果

是自命题作文,那就要考虑给作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

2、作文的提示或要求。对作文的内容、中心、题材、体裁、字数等相关情况受否有明确的要求。在

构思下笔时,一定要按照所限定的要求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切合题意,有获得高分

的可能。

3、对于命题作文,要按照下述的方法审请题目。半命题作文要先补充题目,使题目完整。

(二)全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中的“题”,指作文标题,以及标题下往往附带着的几条要求。“审”是弄清楚的意思。 “审题”就是详尽地看清楚作文题目的全部要求,细致分析,全面了解,达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弄

清楚作文题目所规定的写作内容,选材范围和其他具体要求的目的。

作文的题目以及作文的条件要求既然是对作文的限定,我们在作文构思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审清题意。尤其是写考场作文,更需要做到审题准确,如果审题不清,或者脱题,或者偏题,都会使作文出现明显失误。

如何快速审题呢?一般我们常用以下的方法:

1. 全面分析法。

当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句子里的每一个词语,弄清词语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以下相关的问题:

5 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或应用文。

重点写什么?——写人,记事,状物,写景或其它。 限制条件是什么?——事件,地点,数量,人物等。

中心是什么?——抒情,赞扬,感悟或其它。

用什么样的角度来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2.捕捉题眼法

“题眼”指的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重点,就能突出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题目如果由一句话构成,这句话中表示陈述作用的动词或形容词就是题眼。 例如《童年趣事》的“趣”,是形容词,即为整篇作文要表现得最主要的内容,构成题目中的题眼,它提示我们在选材时,要选择发生在童年时光里的“有意思”的事来写,否则,就会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偏离题目的主题,以至跑题。

题目如果是由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其中用来表示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因为这些词语往往是题目特殊要求的标志。《一件难忘的事》,“难忘的”这个词,规定了所要写的材料必须是给自己震动最大,印象最深,最让人不易忘记的一些事或经历。

3.分解分析法。

这种方法与前两种审题的方法有一定的联系。它是把一个句子或词语分解开,一个一个逐个分析,以此来掌握题目所限定的要求。

例如《一次愉快的野炊》,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一次”、“愉快的”、“野炊”三个词语。其中表示事件的词语是“野炊”,说明这个题目要求文体是叙事的记叙文,而且内容是一种集体活动——野炊,“一次”:限定数量。“愉快的”:限定野炊带给作者的感受是高兴和快乐,是文章的题眼,暗示全文的中心。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理解整个题目规定的要素是:1. 文体——叙事;内容——野炊;重点 ——事件的过程;人称——第一人称;数量——一次。2. 中心——表现野炊带给“我”的欢乐。

4.比较分析法。

有些作文的题目,字面上看,很相似,要求我们进行认真的比较和分析。

例如:《我的同桌》与《我和同桌》。两个题目中,都有“同桌”这个词,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前一个题目中,只包含一个人物,文章要求写一人——“我的同桌”,而后一个题目则要写两个人物—“我”,同桌。同时,还可以看出,前一个题目限定是写人的文章,而后一个题目中间有“和”这个表示人物关系的词,要求是写发生在同桌之间的事,并且要把同桌的表现作为重点来写,才更帖近题意。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弄清楚了两个题目的区别,就能把握住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和提出的重点。

(三)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充法

对于限制条件较少的宽题作文题目,审题时可以在脑海里题目时在补足,扩充,补成狭题。这样,使文章的写作范围缩小,内容更加具体,便于作者选材和确定中心。

(1)在题目的前面补充:

《 我的理想》补充为《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医生》。

《我爱家乡》补充为《我爱家乡的红辣椒》。

(2)在题目的中间补充:

《家乡变了》补充为《家乡的街道变了》。

《记一位老师》补充为《记一位数学老师 》。

(3)在题目的后面补充:

《我发现了》补充为《我发现了公鸡打鸣的秘密》。

《心愿》补充为《我的心愿》。

半命题作文只写出题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使它完整。 由于半命题作

6 文的写作范围比较广,限制的条件比较少,如果按原来的题目写下去,那么文章会空洞无物,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我们在写半命题作文时,应把题目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我们弄清文章的重点。

例如:《我的_________》,这类半命题作文省略的位置很明显,它的补充位置不难看出。只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就可以了,如上述题目可以补充为《我的爸爸》,《我的台灯》……。

写半命题作文时,要选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来写,应该选取富有新意的,自己印象最深的的对象。一道需要进行补充的作文题目,假如能补充的内容很多,那就选择最新颖、最熟悉、最能写好的内容来补充。

1 如何写好小参赛(毕业)作文(叶圣陶杯竞赛讲座)

一、写好字,字是人的第二张面孔。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深入细致的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作文也有新的要求。纵观近

年来各地中学毕业作文测试的情况,我们发现当前的作文测试呈现出以下四大发展趋势。

1、题目趋于开放 2、贴近真实生活

3、淡化写作文体 4、尝试想象创新

只有好好把握这些要求,我们的作文才能写出新意,写出特色,也才能在作文测试中脱颖而

出。

紧扣中心,不跑题——保底

毕业作文,首先要保底,千万不能跑题,不然画虎不成反类犬,那么,写作中要注意

些什么,才不会出现大的失误——“跑题”呢?

首先要在审题上下功夫。审题一般要注意“三审”。一是审清对象,就是搞清楚作文是

写人、记事、写景、还是状物呢;二是审明范围,即要明确我们所选材料的时间、空间、数

量及人称、范围上有什么限制;三是审清重点,也就是“题眼”,如《我喜欢的一件玩具》

中的“喜欢”,《我学会了_______》中的“学会”等。

要是遇到《我的家庭》《难忘的一课》之类“题目过大”的情况该怎么办呢?审“大题”。我们可用“补充法”。这种方法的特点就是对“大题”加以补充,使它具体化,化大为小,

大题小作,就说《难忘的一课》吧,我们可以补充成:一堂语文课(或自然课)或一次参观

访问,一次班队活动或一次报告会,或和某人的一次有启发、受教育的谈话等。把它具体化

成一个个“小问题”,然后从中选择最能反映令人“难忘”的那一课去写, 这样就容易多了。 创新思路、写新颖——高分

写出新意,是作文的最大难点所在。这就要求我们能够用新颖的事件去反映同一个主题,找到有别他人的角度谈论同一事件。

独到的感受

要写出新意,写出独到的感受,首先就辨别什么样的感觉是别人没有的感觉。如半命题作文

《我喜欢上了_____》,可以选《我喜欢上了背课文》的题目,写在背诵课文时行到的乐趣,得到老师的表扬,聚会上诗朗诵得奖等等的心情,这就是个人独有的。

写新颖的题材

同学们写同一个主题,要想使题材新颖,就不能写过于陈旧的题材,要善于从生活中

找到新的、可看性强的东西,不要一见到《老师》这种题目就大写特写老师如何抱病工作,呕心沥血。或如何在刮风下雨时送同学回家,或同学病了老师到同学家里补课,这些题材已

经陈腐得不能再陈腐了,不如重点写某位老师的特殊风格,比如幽默、风趣甚至童心未泯。再比如偏心、不公正地对待“差生”等。

尝试独特视角

同一件事,要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打破常有的思考习惯,写别人想不到的想不出

的东西,如写荷花,历来都歌颂它的“出污泥而不染”,而你则可以赞颂滋养荷花的厚实“污

泥”

活用写作文体

同学们学过记叙文、说明文、书信体、散文、诗歌、童话等种种文体,在写作文时,要注意

思维不被文体限制,这种文体不好写,同学们可以试着从别的文体想想,比如《春》应先列

出写作提纲,然后写成文,要求紧扣中心,取材新颖。如果你擅长写散文,就可以写一篇抒

情散文,抒发对“春”的热爱。如果你喜欢记叙文,就可以写一个发生在春天里的故事。

【目录】

2 第一部分. 考场作文特点及应试技巧

一. 考场作文特点

二. 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因素

三. 小学毕业考试作文评分标准

四. 考场作文的分类

第二部分. 考场作文写作技巧

一. 把握作文题目的要求的技巧

二. 确定作文中心的技巧

三. 选择材料的技巧

四. 组织材料的技巧

五. 拟定提纲的技巧

六. 考场作文成功写作的几个重要技巧

第三部分. 考场作文分类指导

一. 记叙文

1.写人

2.记事

3.状物

4.写景

5.联想作文

6.想象作文

二. 话题作文

三. 看图作文

四. 应用文

1.日记

2.读(观)后感

3.书信

五. 给材料作文

1.续写

2.改写

3.缩写(范文略)

4.扩写

第四部分 创新、热点考场作文优秀范文选编

第五部分 考场作文训练及作文题目

第一部分. 考场作文特点及应试技巧

一、考场作文的特点

考场作文的写作,由于受到考试时间的限制,一般作文时间大概需要在40分钟左右完成。从审题到下笔的准备过程,也即构思的过程,往往是在头脑中完成,即打腹稿,没有充裕的时间打书面草稿,所以构思的准确性,思路的灵活性,条理性,比平时的作文,显得尤为重要与迅捷。另外考场作文的写作环境比一般场合紧张,需要考生情绪稳定,心理素质好,有较强的考场作文应试技巧。在文字表达方面,也要求考生语言生动形象,自然流畅,书写特别要工整清晰。

二、写好考场作文的关键因素

1.读题要细,审题要准,作文要求把握要全面、正确。

3 2.构思要快捷,中心、选材、组材、拟定提纲时要快捷,力求节约时间。平时要多积累素材,多阅读课外读物,增长视野,善于分析和理解,能够从中汲取作文的方法。

3.构思要合理,符合人们的思维习惯和写作的一般规律。思路要通畅,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有点睛之笔。

4.要有一定的语言基本功,语句通顺,用词恰当,标点正确,书写工整,卷面干净

三、考场作文的评分标准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生六年级习作要求:能写一般简单的记叙文和应用文,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写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

小学毕业升学考场作文具体的评分标准是:

一类文要求:思想健康,中心明确,感情真挚,内容具体,详略得当,条理清楚,语句通畅,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二类文要求:思想健康,有中心,有真情实感,内容较具体,条理清楚,语句通顺,书写工整,错别字、错标点较少。

三类文要求:有中心,内容较具体,有层次,语句较通顺,书写较工整。 四类文要求:叙述基本完整,明白,语句基本通顺,有内容。

四、考场作文的分类

考场作文有不同的分类标准。按照不同的标准分,则有不同的类别。

从作文思维特点有所不同的角度来说,小学生考场作文主要包括三类:记实作文、想象作文、应用文。

1. 记实作文:以记叙作者在过去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历的事件,接触的人物、景物、动植物等为主要内容,并借此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观点。这类作文的最大特点是所写内容为过去活现在已经发生或存在的事物,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回忆或重现。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写人

(2)记事

(3)写景

(4)状物

2. 想象作文:作文以联想或想象的思维形式展现作者头脑中绘制的生活画面或情景,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拓展、变形或迁移。其最大的特点是需要作者运用想象,将自己生活中并没有亲身经历或现实并未发生的事再现在读者面前。具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看图作文

(2)扩写、改写、续写,缩写

(3)想象未来,设想情景

(4)编写童话

3. 应用文: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书信

(2)读后感

(3)申请书

(4)建议书。

根据作文命题限定的范围和要求,我们又可以作如下的分类:

A.命题作文:一般可分为两种:

a.全命题作文。

b.半命题作文。

4 B.自由命题作文

一般来说,我们从综合的角度将考场作文分为如下几类:

1、命题作文(包括半命题作文)

2、供材料作文(包括改写、缩写、扩写、续写等)

3、看图作文

4、想象作文

5、应用文

第二部分. 考场作文写作基础知识

一、把握作文要求的技巧

(一)从目前考场作文的命题形式来看,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仍然占据较大的比例, 给材料作文与命题作文的比重也在逐渐增加,作文的灵活度加大。这就要求我们在正式写作前对题目进行全方位的仔细分析。

一个相对具体完整的作文题目,一般包括题目、提示(或“要求”)、材料(如图画、开头结尾、

素材等)。但对于一个具体的作文题目,有可能只给出上述因素的中的一部分。例如下面这个作文题:

题目:我发现了……

提示:“啊!我发现了……”你一定有过这样兴奋的时刻吧?这次作文,就请你把自己最有趣的发现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共享发现的快乐。写的时候,要注意把发现了什么、发现的过程写清楚。

这个作文题,包括题目和提示两个部分。所以针对不同的作文题,我们要搞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命题的形式。分清试题中的作文属于那种命题形式。是否提供题目,是否提供作文的材料,如果

是自命题作文,那就要考虑给作文起一个恰当的题目。

2、作文的提示或要求。对作文的内容、中心、题材、体裁、字数等相关情况受否有明确的要求。在

构思下笔时,一定要按照所限定的要求来写,只有这样才能,才能使自己的作文切合题意,有获得高分

的可能。

3、对于命题作文,要按照下述的方法审请题目。半命题作文要先补充题目,使题目完整。

(二)全命题作文的审题。

“审题”中的“题”,指作文标题,以及标题下往往附带着的几条要求。“审”是弄清楚的意思。 “审题”就是详尽地看清楚作文题目的全部要求,细致分析,全面了解,达到准确理解题目的含义,弄

清楚作文题目所规定的写作内容,选材范围和其他具体要求的目的。

作文的题目以及作文的条件要求既然是对作文的限定,我们在作文构思的第一个步骤就是审清题意。尤其是写考场作文,更需要做到审题准确,如果审题不清,或者脱题,或者偏题,都会使作文出现明显失误。

如何快速审题呢?一般我们常用以下的方法:

1. 全面分析法。

当题目是一个完整的句子时,我们要认真分析句子里的每一个词语,弄清词语之间的关系,从而明确以下相关的问题:

5 什么文体?——记叙文,说明文或应用文。

重点写什么?——写人,记事,状物,写景或其它。 限制条件是什么?——事件,地点,数量,人物等。

中心是什么?——抒情,赞扬,感悟或其它。

用什么样的角度来写?——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或第三人称。

2.捕捉题眼法

“题眼”指的是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抓住了题眼,就等于抓住了重点,就能突出主要内容和文章的中心。题目如果由一句话构成,这句话中表示陈述作用的动词或形容词就是题眼。 例如《童年趣事》的“趣”,是形容词,即为整篇作文要表现得最主要的内容,构成题目中的题眼,它提示我们在选材时,要选择发生在童年时光里的“有意思”的事来写,否则,就会抓不住文章的重点,偏离题目的主题,以至跑题。

题目如果是由名词性短语构成的,其中用来表示修饰或限制作用的词语就是题眼,因为这些词语往往是题目特殊要求的标志。《一件难忘的事》,“难忘的”这个词,规定了所要写的材料必须是给自己震动最大,印象最深,最让人不易忘记的一些事或经历。

3.分解分析法。

这种方法与前两种审题的方法有一定的联系。它是把一个句子或词语分解开,一个一个逐个分析,以此来掌握题目所限定的要求。

例如《一次愉快的野炊》,我们可以将它分解为“一次”、“愉快的”、“野炊”三个词语。其中表示事件的词语是“野炊”,说明这个题目要求文体是叙事的记叙文,而且内容是一种集体活动——野炊,“一次”:限定数量。“愉快的”:限定野炊带给作者的感受是高兴和快乐,是文章的题眼,暗示全文的中心。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理解整个题目规定的要素是:1. 文体——叙事;内容——野炊;重点 ——事件的过程;人称——第一人称;数量——一次。2. 中心——表现野炊带给“我”的欢乐。

4.比较分析法。

有些作文的题目,字面上看,很相似,要求我们进行认真的比较和分析。

例如:《我的同桌》与《我和同桌》。两个题目中,都有“同桌”这个词,但仔细一分析,就会发现,前一个题目中,只包含一个人物,文章要求写一人——“我的同桌”,而后一个题目则要写两个人物—“我”,同桌。同时,还可以看出,前一个题目限定是写人的文章,而后一个题目中间有“和”这个表示人物关系的词,要求是写发生在同桌之间的事,并且要把同桌的表现作为重点来写,才更帖近题意。这样一比较,我们就弄清楚了两个题目的区别,就能把握住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和提出的重点。

(三)半命题作文题目的补充法

对于限制条件较少的宽题作文题目,审题时可以在脑海里题目时在补足,扩充,补成狭题。这样,使文章的写作范围缩小,内容更加具体,便于作者选材和确定中心。

(1)在题目的前面补充:

《 我的理想》补充为《我的理想是长大当一名医生》。

《我爱家乡》补充为《我爱家乡的红辣椒》。

(2)在题目的中间补充:

《家乡变了》补充为《家乡的街道变了》。

《记一位老师》补充为《记一位数学老师 》。

(3)在题目的后面补充:

《我发现了》补充为《我发现了公鸡打鸣的秘密》。

《心愿》补充为《我的心愿》。

半命题作文只写出题目的一部分,另一部分由学生自己去补充,使它完整。 由于半命题作

6 文的写作范围比较广,限制的条件比较少,如果按原来的题目写下去,那么文章会空洞无物,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我们在写半命题作文时,应把题目的范围缩小,这样有利于我们弄清文章的重点。

例如:《我的_________》,这类半命题作文省略的位置很明显,它的补充位置不难看出。只要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内容就可以了,如上述题目可以补充为《我的爸爸》,《我的台灯》……。

写半命题作文时,要选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来写,应该选取富有新意的,自己印象最深的的对象。一道需要进行补充的作文题目,假如能补充的内容很多,那就选择最新颖、最熟悉、最能写好的内容来补充。

2015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作文1700字

初三作文

2015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

2015-06-07 10:54:18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新课标全国二卷:创新、技术、爱好(材料作文)

材料一:老李带领公司走进了国际化的领域。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国际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组照片发到自己微博,受到广泛赞扬。

三个人谁最有风采?要求根据材料作文,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来进行写作。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四川作文题:

@华西都市报 #成都身边事#【2015四川高考作文题目:老实与聪明】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揭晓了,是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你打算怎么写?来来来,列个提纲。

广东作文题:

安徽作文题: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炉:“蝴蝶翅膀颜色,有木有?”】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蝴蝶的翅膀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根据材料写作文。

湖北作文题:

@湖北日报 #快讯#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喷泉与泉水】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喷泉与泉水。要是你,会怎么写?

北京作文题:

@北京晨报#高考作文#【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变脸 “二选一” 】今年,北京市高考大作文将一改十余年来“独一份”的命题形式,首次变为二选一模式。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今年大作文二选一题目1、深入灵魂的热爱。2、假如我与英雄过一天。

@法制晚报【北京微作文考题】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二选一命题,不少于700字;微写作为三选一:点评名著、 以“圆”为题写一首诗、 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不超过150字。

北京微作文考题

上海作文题:

#2015年高考#【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据@上海国子监 消息,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主题为“坚硬与柔软”。

江苏作文题:

【2015江苏高考作文】2015江苏高考作文,考的是“智慧”。

山东作文题:

#聚焦2015山东高考#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材料作文)丝瓜藤和肉豆须。材料大意为:丝瓜和肉豆须的藤缠绕在一起,孩子要把藤扯开,父母制止了他,说不要管它,等它们长大了以后,藤自然就会分开。

福建作文题:

【福建高考作文题出炉】东快记者从考生处获悉,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有三句关于路的话!具体内容将第一时间发布。

重庆作文题:

【2015重庆高考作文题】公交车站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上了车,他对公交车司机说“叔叔,先别开车,我妈妈马上就来”,可等了一分钟,男孩儿的妈妈仍旧没有出现,有乘客不乐意了,批评起他,男孩哭了„„但等男孩的妈妈终于赶上公交车的时候,车上所有的人都懵了,一瞬间车厢里都静了下来,大家发现,男孩的妈妈腿部有残疾...... 考生们根据这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重庆日报)

湖南作文题:

天津作文题: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浙江作文题:

【浙江高考作文题:文章和人品】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文章和人品。论述文章和人品相符和不相符。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

2015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

2015-06-07 10:54:18 来源: 华商晨报(西安)

新课标全国一卷:写一封信(材料作文)

一位父亲在高速公路开车打电话,旁边的孩子一再提醒,父亲不要拨打电话,可是父亲不听劝阻,最终孩子选择报警。警察前来后对父亲进行批评教育,此事引起社会争议。以此为内容,写一封信800字的信。可选择给违章当事人、女儿、警察写。

(新课标全国一卷适用地区:河南、河北、山西、江西、陕西)

新课标全国二卷:创新、技术、爱好(材料作文)

材料一:老李带领公司走进了国际化的领域。

材料二:老王是普通焊接技工,通过自己努力变成了国际大牌工匠。

材料三:一个摄影师拍摄一组照片发到自己微博,受到广泛赞扬。

三个人谁最有风采?要求根据材料作文,选择一个最佩服的人来进行写作。

(新课标全国二卷适用地区:青海、西藏、甘肃、贵州、内蒙、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云南、广西、辽宁、海南)

四川作文题:

@华西都市报 #成都身边事#【2015四川高考作文题目:老实与聪明】2015年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揭晓了,是以“老实的聪明,聪明的未必真聪明。”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标题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不得套作,用规范汉字书写。你打算怎么写?来来来,列个提纲。

广东作文题:

安徽作文题: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炉:“蝴蝶翅膀颜色,有木有?”】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蝴蝶的翅膀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根据材料写作文。

湖北作文题:

@湖北日报 #快讯#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喷泉与泉水】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喷泉与泉水。要是你,会怎么写?

北京作文题:

@北京晨报#高考作文#【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变脸 “二选一” 】今年,北京市高考大作文将一改十余年来“独一份”的命题形式,首次变为二选一模式。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今年大作文二选一题目1、深入灵魂的热爱。2、假如我与英雄过一天。

@法制晚报【北京微作文考题】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二选一命题,不少于700字;微写作为三选一:点评名著、 以“圆”为题写一首诗、 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不超过150字。

北京微作文考题

上海作文题:

#2015年高考#【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据@上海国子监 消息,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主题为“坚硬与柔软”。

江苏作文题:

【2015江苏高考作文】2015江苏高考作文,考的是“智慧”。

山东作文题:

#聚焦2015山东高考#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材料作文)丝瓜藤和肉豆须。材料大意为:丝瓜和肉豆须的藤缠绕在一起,孩子要把藤扯开,父母制止了他,说不要管它,等它们长大了以后,藤自然就会分开。

福建作文题:

【福建高考作文题出炉】东快记者从考生处获悉,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有三句关于路的话!具体内容将第一时间发布。

重庆作文题:

【2015重庆高考作文题】公交车站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上了车,他对公交车司机说“叔叔,先别开车,我妈妈马上就来”,可等了一分钟,男孩儿的妈妈仍旧没有出现,有乘客不乐意了,批评起他,男孩哭了„„但等男孩的妈妈终于赶上公交车的时候,车上所有的人都懵了,一瞬间车厢里都静了下来,大家发现,男孩的妈妈腿部有残疾...... 考生们根据这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重庆日报)

湖南作文题:

天津作文题: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浙江作文题:

【浙江高考作文题:文章和人品】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文章和人品。论述文章和人品相符和不相符。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

2015高考语文各地作文题目作文1200字

初三作文

2015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

广东作文题:

安徽作文题: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炉:“蝴蝶翅膀颜色,有木有?”】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蝴蝶的翅膀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根据材料写作文。

湖北作文题:

@湖北日报 #快讯#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喷泉与泉水】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喷泉与泉水。要是你,会怎么写?

北京作文题:

@北京晨报#高考作文#【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变脸 “二选一” 】今年,北京市高考大作文将一改十余年来“独一份”的命题形式,首次变为二选一模式。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今年大作文二选一题目1、深入灵魂的热爱。2、假如我与英雄过一天。

@法制晚报【北京微作文考题】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二选一命题,不少于700字;微写作为三选一:点评名著、 以“圆”为题写一首诗、 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不超过150字。

北京微作文考题

上海作文题:

#2015年高考#【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据@上海国子监 消息,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主题为“坚硬与柔软”。

江苏作文题:

【2015江苏高考作文】2015江苏高考作文,考的是“智慧”。

山东作文题:

#聚焦2015

山东高考#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材料作文)丝瓜藤和肉豆须。材料大意为:丝瓜和肉豆须的藤缠绕在一起,孩子要把藤扯开,父母制止了他,说不要管它,等它们长大了以后,藤自然就会分开。

福建作文题:

【福建高考作文题出炉】东快记者从考生处获悉,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有三句关于路的话!具体内容将第一时间发布。

重庆作文题:

【2015重庆高考作文题】公交车站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上了车,他对公交车司机说“叔叔,先别开车,我妈妈马上就来”,可等了一分钟,男孩儿的妈妈仍旧没有出现,有乘客不乐意了,批评起他,男孩哭了„„但等男孩的妈妈终于赶上公交车的时候,车上所有的人都懵了,一瞬间车厢里都静了下来,大家发现,男孩的妈妈腿部有残疾...... 考生们根据这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重庆日报)

湖南作文题:

天津作文题: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浙江作文题:

【浙江高考作文题:文章和人品】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文章和人品。论述文章和人品相符和不相符。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温州网)

2015年各省高考语文作文题盘点

广东作文题:

安徽作文题:

【#2015年安徽高考作文#题出炉:“蝴蝶翅膀颜色,有木有?”】2015年安徽高考语文作文:“:蝴蝶的翅膀是没有颜色的,但因为有特殊的结构,在阳光下会显示出五颜六色,根据材料写作文。

湖北作文题:

@湖北日报 #快讯# 【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出炉:喷泉与泉水】2015年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新鲜出炉:喷泉与泉水。要是你,会怎么写?

北京作文题:

@北京晨报#高考作文#【2015北京高考大作文变脸 “二选一” 】今年,北京市高考大作文将一改十余年来“独一份”的命题形式,首次变为二选一模式。北京晨报记者获悉,今年大作文二选一题目1、深入灵魂的热爱。2、假如我与英雄过一天。

@法制晚报【北京微作文考题】今年语文作文题目分为大作文和微写作两项。大作文为《深入灵魂的热爱》或《假如我与心中英雄生活一天》二选一命题,不少于700字;微写作为三选一:点评名著、 以“圆”为题写一首诗、 评论首都不文明现象,不超过150字。

北京微作文考题

上海作文题:

#2015年高考#【2015年上海高考语文作文题出炉!】据@上海国子监 消息,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为材料作文,主题为“坚硬与柔软”。

江苏作文题:

【2015江苏高考作文】2015江苏高考作文,考的是“智慧”。

山东作文题:

#聚焦2015

山东高考# 山东高考作文出炉材料作文)丝瓜藤和肉豆须。材料大意为:丝瓜和肉豆须的藤缠绕在一起,孩子要把藤扯开,父母制止了他,说不要管它,等它们长大了以后,藤自然就会分开。

福建作文题:

【福建高考作文题出炉】东快记者从考生处获悉,作文题目以路为话题,有三句关于路的话!具体内容将第一时间发布。

重庆作文题:

【2015重庆高考作文题】公交车站上,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上了车,他对公交车司机说“叔叔,先别开车,我妈妈马上就来”,可等了一分钟,男孩儿的妈妈仍旧没有出现,有乘客不乐意了,批评起他,男孩哭了„„但等男孩的妈妈终于赶上公交车的时候,车上所有的人都懵了,一瞬间车厢里都静了下来,大家发现,男孩的妈妈腿部有残疾...... 考生们根据这篇材料自拟题目,写一则文章,题材不限,不少于800字。(重庆日报)

湖南作文题:

天津作文题:范儿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近年来社会上流行一个词——“范儿”,并派生出“中国范儿”“文艺范儿”“潮范儿”“有范儿”等一系列词语。“范儿”多指好的“风格”“做派”,近似于“有气质”“有情调”“有品位”的意思。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范儿”,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范儿”,不同职业有不同职业的“范儿”,一个人也可能有一个人的“范儿”„„

请根据上面的材料,结合你的生活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

浙江作文题:

【浙江高考作文题:文章和人品】2015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文章和人品。论述文章和人品相符和不相符。大家看看有什么想法?(温州网)

中学语文作文教学不良现象与反思作文4600字

高中作文

朱立华 朱 霞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作文水平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的重头戏。然而,仔细观察当前的作文教学状况,许多不良的作文教学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或者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习惯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成为三无产品——无系统、无计划、无章法。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教学进一步的僵化,导致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一些语文教师,本着教学热情,也对作文教学下一番功夫,但其收获并不明显,渐渐对作文教学失去信心,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以为作文水平提高关键在于不停的练笔,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写了十几篇作文,苦不堪言,作文水平却不见有所进步。与此相反,有些教师一学期也没上几次作文课,教师和学生省心了,作文成绩逐渐下降。更有小部分教师,作文课上写个题目就不管不问了。这样作文教学几年下来,学生作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写作,一听到要上作文课就头疼,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心乱如麻,一提笔就力不从心。写出的作文更是初看很伤心,再看很痛心。学生见作文如临大敌,避之不及。老师上作文课如履薄冰。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即希望通过作文课使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这些教学现象,却让学生“无言以对”。作文教学的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在是教育之痛,语文之痛。 面对如此的作文教学现象,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病在哪里?怎么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作文教学问题重重、进步缓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首先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惹的祸,这是问题的根源。

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成绩压倒一切,造成了师生普遍的功利主义心态。当然这种功利主义也深受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侵蚀,导致师生将学习的目的集中在提高考试成绩上。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一切。这严重扭曲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初衷。学校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一架架考试机器。作文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基础有关,在短时间里很难提高,而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却能有效提高成绩。在一切向分数看的束缚下,教师自然而然得做出取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文力求讲深讲透讲全,而对作文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下足够的功夫。功利主义盛行,不但使教育陷入泥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机器而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更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应试教育害了学生,也害了做应试教育受害者的语文教师。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写不了好文章。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遍是从应试教育下走过来的,他们自身也深受应试教育的摧残,要么装聋作哑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要么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仍把成绩看成首要教学目的。这是多么严重的恶性循环教育现象。教师自身作文能力的薄弱,自身底气的不足,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锻炼和提高,导致作文指导与讲评捉襟见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作文?教出好文章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老师在与记者答问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失误在“不读书”。在笔者看来,这里的不读书,不但包括学生不读课外书,也包括教师在内。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缺乏写作素养,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好在当前仍有许多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努力开拓出一片蓝天。

二、其次是模式化、僵化的传统作文教学步骤。

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应用得当,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但是,把传统的作文五步骤模式化,而缺乏改造,必然会走向僵化。第一,作文命题的模式化,缺乏创新。几代学生写同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高中。这应该是几代人的不堪回首的共同记忆。作文出题根本没有考虑时代特征,做不到与时俱进。第二,

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候常常倾向于自己的个人感情、爱好、认识范围,并把大人的经验“强加”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能力。用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干涉了学生的写作自由空间。第三,作文指导流于形式,停滞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实用的指导。这个环节是重要一关,但是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第四,作文批改流于形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语公式化,缺乏创新,应付于上级部门的检查,敷衍了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就“啪”的一声扔到抽屉里。认真的教师会看着心痛,但是也没有反思问题原因所在。不认真的老师早已默认学生这种消极行为。慢慢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当一回事,作文能力谈何提高。第五,作后讲评的模式化、简单化,蜻蜓点水式讲评。更有老师认为讲不讲都一个样子,更有甚者干脆省去了讲评环节,把时间放在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上。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在这个病原体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就容易走向僵化,从而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

再次是语文教材本身的不合理,重视阅读而轻视作文训练以及作文教材的无连贯性、循序性。 人教版教材到了七、八年级才安排作文指导,但是这种指导缺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违背了教育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理论性过强,在学生在缺乏生活体验和写作经验情况下很难对作文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没了,作文写作就只是一种应付,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接受,是被逼无奈下的产物,是畸形发展的怪物。中学语文教学在设计上体现的是“阅为本位”,作文训练附在阅读课后,也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只是作为语文学习的附属品。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就更不用说。忽视过程,违背规律,只重视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写作训练方面,看似每个单元都有《写作 口语 综合性学习》版块的穿插,但是编排的顺序,一般只考虑到本单元课文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系统性,缺乏严谨性。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随意性更大,主观上加以修改,或者是为了教学进度,直接跳过作文训练环节。没有合理、科学的教材;没有连贯、循序的作文教学;没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合理的写作训练;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势必影响到学生作文的进步。

三、最后是培养共性扼杀思想个性的不良风气。

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国家很难想象其在世界上立足。当前的学校片面的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塑造。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之处,是反映其性格、爱好、兴趣上的特点。而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共性特征塑造,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出一辙,在对生活的感受、对材料的选择上、对语言的运用上等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忽视个性和对个性的扼杀最终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死气沉沉。共性思想在作文教学上的过分强调导致作文思想的单一性。教师要求学生的作文内容健康,思想要端正、健康,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等,往往把作文提高到政治性质的高度,这就严重的损害学生的个人思想的表达。例如,现在初中生写植物散文,学生的选材很统一,都是传统文学中积极向上的形象。一个班级都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柏、荷花、白杨树等等。而这些很多都是没有亲身所见之物,作文却能写出为某种精神所感动,文章末尾少不了一段是勉励自己要学习这种精神。虚假的拔高思想高度,而无个人的情感体验、个性爱好和思考。这样虚情假意的文章却往往得到老师的青睐,就因为思想性的正确。扼杀个性的风气没有刹住,不但作文思想空洞无意义,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没有个性的残次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的是人的培养。这个已经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对作文教学中不良现象的思考,以及从师生两方面的客观分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

针对上述现象中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人为的弱化或者是逃避心理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都需要加以改正。只有教师自身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才会

有改变的动力。所以,这一点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其次是作文教学思想的改变。很多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但以往的一些教学思想仍然是一把枷锁,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这时候,教师一定要下定决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僵硬思想,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在作文教学上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急迫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从重视作文教学到改变教学思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教学心态,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计划行事。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教学方法的探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

再次是教学方法上作改变。

第一,要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认真实行。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能力目标,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各种题材的学生。 第二,教师要重视语文课本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自然结合。 第三,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带着宽松、愉快、自愿的心态去写作文。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作文课,喜欢写作文。

第四,改变作文命题、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过于单一化和形式化做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 第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积极开展作文第二课堂。

第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经验。 从害怕写作的学生方面上讲,首先是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写作兴趣爱好。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获得写作兴趣。

第一,根据自身爱好阅读小说作品,从中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兴趣。

第二,观赏不同主题的电影。观赏电影也是一种“阅读方式”,通过影片体会人生百态,在思想碰撞中思考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有了兴趣爱好,还必须养成一些有助于写作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一,注重生活积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

第二,学会仿写作文,在仿写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创造的文章。

第三,养成包容开放的思想,在各种思想冲撞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第四,大量的阅读文学作文,特别是优秀的名著的积累阅读,发现写作特点和规律,找出写作技巧和方法。

再次是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写作前收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中应注意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后还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去总结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

最后是要善于思考,做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我思故我在,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好文章。

朱立华 朱 霞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由于作文水平直接关系到语文成绩的高低,作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师的重头戏。然而,仔细观察当前的作文教学状况,许多不良的作文教学现象不得不引起教育界的关注。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学语文老师对作文教学没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或者仍停留在过去的教学习惯中。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几乎成为三无产品——无系统、无计划、无章法。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教学进一步的僵化,导致作文教学走进死胡同。一些语文教师,本着教学热情,也对作文教学下一番功夫,但其收获并不明显,渐渐对作文教学失去信心,使作文教学陷入困境。还有一些语文教师,以为作文水平提高关键在于不停的练笔,一个学期下来学生写了十几篇作文,苦不堪言,作文水平却不见有所进步。与此相反,有些教师一学期也没上几次作文课,教师和学生省心了,作文成绩逐渐下降。更有小部分教师,作文课上写个题目就不管不问了。这样作文教学几年下来,学生作文不但没有提高,反而造成学生害怕作文写作,一听到要上作文课就头疼,一看到作文题目就心乱如麻,一提笔就力不从心。写出的作文更是初看很伤心,再看很痛心。学生见作文如临大敌,避之不及。老师上作文课如履薄冰。师生苦不堪言。《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的总目标做出了这样的规定:“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即希望通过作文课使学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但这些教学现象,却让学生“无言以对”。作文教学的这些普遍存在的现象,实在是教育之痛,语文之痛。 面对如此的作文教学现象,我们不得不深刻反思:当前的作文教学病在哪里?怎么救?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当今作文教学问题重重、进步缓慢,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一、首先是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惹的祸,这是问题的根源。

在应试教育的机制下,成绩压倒一切,造成了师生普遍的功利主义心态。当然这种功利主义也深受整个社会的功利主义侵蚀,导致师生将学习的目的集中在提高考试成绩上。成绩成为衡量学生的一切。这严重扭曲了学生学习的目的,也改变了学校教育的初衷。学校应该是培养人才的地方,而不是培养一架架考试机器。作文能力的提高与学生的基础有关,在短时间里很难提高,而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却能有效提高成绩。在一切向分数看的束缚下,教师自然而然得做出取舍。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对课文力求讲深讲透讲全,而对作文就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和下足够的功夫。功利主义盛行,不但使教育陷入泥潭,培养出来的学生只是考试机器而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更使得学生的写作水平停滞不前。

应试教育害了学生,也害了做应试教育受害者的语文教师。应试教育背景下培养出来的教师作文能力普遍较差,写不了好文章。当前不少中学语文教师遍是从应试教育下走过来的,他们自身也深受应试教育的摧残,要么装聋作哑无动于衷而无所作为,要么深受其害而不能自拔,仍把成绩看成首要教学目的。这是多么严重的恶性循环教育现象。教师自身作文能力的薄弱,自身底气的不足,平时忽视对自身文学素养、写作水平的锻炼和提高,导致作文指导与讲评捉襟见肘。又怎么能教好学生作文?教出好文章呢?复旦大学附属中学黄玉峰老师在与记者答问时指出,当前语文教学的失误在“不读书”。在笔者看来,这里的不读书,不但包括学生不读课外书,也包括教师在内。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缺乏写作素养,如何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好在当前仍有许多老师,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改进语文教学,在应试教育的阴霾下,努力开拓出一片蓝天。

二、其次是模式化、僵化的传统作文教学步骤。

传统的作文五步骤(命题——习作——上交——批改——发还),应用得当,可以有效的训练学生。但是,把传统的作文五步骤模式化,而缺乏改造,必然会走向僵化。第一,作文命题的模式化,缺乏创新。几代学生写同一个作文题目,或者一个题目从小学写到高中。这应该是几代人的不堪回首的共同记忆。作文出题根本没有考虑时代特征,做不到与时俱进。第二,

教师在作文命题时候常常倾向于自己的个人感情、爱好、认识范围,并把大人的经验“强加”给学生,很少顾及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能力。用成年人的角度去要求孩子,干涉了学生的写作自由空间。第三,作文指导流于形式,停滞于表面,没有深入、细致、实用的指导。这个环节是重要一关,但是往往被教师所忽视。第四,作文批改流于形式,千人一面,千篇一律。评语公式化,缺乏创新,应付于上级部门的检查,敷衍了事。其结果往往是学生拿到发下的作文就“啪”的一声扔到抽屉里。认真的教师会看着心痛,但是也没有反思问题原因所在。不认真的老师早已默认学生这种消极行为。慢慢的教师和学生都没有当一回事,作文能力谈何提高。第五,作后讲评的模式化、简单化,蜻蜓点水式讲评。更有老师认为讲不讲都一个样子,更有甚者干脆省去了讲评环节,把时间放在文言文及现代文阅读上。

愈演愈烈的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作文水平低下的根本原因,在这个病原体下,教师的作文教学就容易走向僵化,从而影响作文教学的效果。

再次是语文教材本身的不合理,重视阅读而轻视作文训练以及作文教材的无连贯性、循序性。 人教版教材到了七、八年级才安排作文指导,但是这种指导缺乏循序渐进、逐步深入的教学原则,违背了教育规律。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理论性过强,在学生在缺乏生活体验和写作经验情况下很难对作文产生兴趣。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没了,作文写作就只是一种应付,而不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接受,是被逼无奈下的产物,是畸形发展的怪物。中学语文教学在设计上体现的是“阅为本位”,作文训练附在阅读课后,也没有系统的作文教材,只是作为语文学习的附属品。学校和老师不重视,学生就更不用说。忽视过程,违背规律,只重视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在写作训练方面,看似每个单元都有《写作 口语 综合性学习》版块的穿插,但是编排的顺序,一般只考虑到本单元课文教学内容,有很大的随意性,没有系统性,缺乏严谨性。而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随意性更大,主观上加以修改,或者是为了教学进度,直接跳过作文训练环节。没有合理、科学的教材;没有连贯、循序的作文教学;没有层次性和阶段性;不合理的写作训练;不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些势必影响到学生作文的进步。

三、最后是培养共性扼杀思想个性的不良风气。

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人只能算是一个平庸的人,一个没有个性和思想的国家很难想象其在世界上立足。当前的学校片面的强调共性发展而忽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塑造。个性是一个人的独特之处,是反映其性格、爱好、兴趣上的特点。而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只注重学生的共性特征塑造,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如出一辙,在对生活的感受、对材料的选择上、对语言的运用上等表现出惊人的相似。忽视个性和对个性的扼杀最终使学生的作文毫无新意,死气沉沉。共性思想在作文教学上的过分强调导致作文思想的单一性。教师要求学生的作文内容健康,思想要端正、健康,要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等,往往把作文提高到政治性质的高度,这就严重的损害学生的个人思想的表达。例如,现在初中生写植物散文,学生的选材很统一,都是传统文学中积极向上的形象。一个班级都是梅兰竹菊四君子,松柏、荷花、白杨树等等。而这些很多都是没有亲身所见之物,作文却能写出为某种精神所感动,文章末尾少不了一段是勉励自己要学习这种精神。虚假的拔高思想高度,而无个人的情感体验、个性爱好和思考。这样虚情假意的文章却往往得到老师的青睐,就因为思想性的正确。扼杀个性的风气没有刹住,不但作文思想空洞无意义,而且培养出来的学生也是没有个性的残次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强调的是人的培养。这个已经喊了多少年的口号,但是真正落到实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通过对作文教学中不良现象的思考,以及从师生两方面的客观分析,我们可以从两方面,寻找解决问题的一些途径。

针对上述现象中的中学语文教师而言,首先要从认识上高度重视作文教学。人为的弱化或者是逃避心理以及不负责任的态度都需要加以改正。只有教师自身认识到作文的重要性,才会

有改变的动力。所以,这一点虽然是老生常谈,却是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的职责所在。 其次是作文教学思想的改变。很多老师意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想走出作文教学的困境。但以往的一些教学思想仍然是一把枷锁,束缚着教师的教学步伐。这时候,教师一定要下定决心,改变传统的作文教学僵硬思想,大胆创新,勇于改革,结合学生实际需要,在作文教学上探索一条新的道路。这是一个十分急迫的任务,也是一个漫长的改进过程。从重视作文教学到改变教学思想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教师要调整好教学心态,用长远和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能力提高。既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无计划行事。这时候就需要一些教学方法的探索,可以参考一些优秀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方法。

再次是教学方法上作改变。

第一,要注重制定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计划。教师应根据语文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作文教学的比重和要求,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制订符合教学规律和学生实际的教学计划,认真实行。根据每一个阶段学生年龄特点和学生能力目标,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训练各种题材的学生。 第二,教师要重视语文课本教学和作文教学有机的结合,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自然结合。 第三,用各种方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作文兴趣,让学生带着宽松、愉快、自愿的心态去写作文。使学生真正的喜欢作文课,喜欢写作文。

第四,改变作文命题、作文批改、作文讲评过于单一化和形式化做法,手段更加灵活多样。 第五,注重学生的生活实践、积极开展作文第二课堂。

第六,教师要注重自身修养的提高。一方面,要加强文学作品的阅读,能把阅读作为自己的一种生活状态,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另一方面,要善于学习他人的作文教学方法和经验。 从害怕写作的学生方面上讲,首先是学生要培养自身的写作兴趣爱好。兴趣永远是学习的最好的老师。可以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获得写作兴趣。

第一,根据自身爱好阅读小说作品,从中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兴趣。

第二,观赏不同主题的电影。观赏电影也是一种“阅读方式”,通过影片体会人生百态,在思想碰撞中思考电影所要传达的思想感情。

其次有了兴趣爱好,还必须养成一些有助于写作的学习生活习惯。

第一,注重生活积累,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会观察和思考问题。

第二,学会仿写作文,在仿写的基础上写出属于自己创造的文章。

第三,养成包容开放的思想,在各种思想冲撞中思考问题,寻找答案。

第四,大量的阅读文学作文,特别是优秀的名著的积累阅读,发现写作特点和规律,找出写作技巧和方法。

再次是掌握写作的方法。比如,写作前收集素材最有效的办法是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写作中应注意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写作后还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分享感受。通过自身的写作经验,去总结一些写作技巧。写作技巧可以帮助自己更好的表达思想感情。

最后是要善于思考,做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我思故我在,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是真正完整意义上的人。而一个有个性有思想的人,才能写出有个性有思想的好文章。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作文10000字

六年级作文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

<>薛法根作文<> 2 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

<>薛法根作文<> 3 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薛法根作文<> 5 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

<>薛法根作文<> 6 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薛法根作文<> 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

<>薛法根作文<> 8 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

<>薛法根作文<> 9 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薛法根作文<> 1 名师薛法根谈作文教学

事实上,我们缺的不是作文教学的思想与理念,少的是破解作文教学难题的具体方法与策略。“好的教育是用50个办法教育1个孩子;坏的教育是用1个办法教育50个孩子。”同样的,好的作文教学应该拥有足够多的方法与策略,以积极有效地应对层出不穷、各色各样的问题。否则,我们会在教学实践中陷入“黔驴技穷”的困境。而所有的策略,都应该建立在对儿童精神世界、儿童话语方式、儿童生长需要的基础上。任何背离或脱离儿童的作文教学,都是一种精神伤害。

1. 命题激活

五年级期终考试,一位老师在监考巡视中发现一位学生基础题全是空白,问他:“你怎么没有做?”孩子瓮声瓮气地说:“不会!”再问:“看拼音写词语会吗?”仍然是瓮声瓮气地回答:“不会!”翻过卷子,却发现作文题却写得满满的。尽管错别字连篇,但依稀可以看出所写的大意:其实,我不想读书。我从一年级开始就读不出,课文背不出,词语默不出,数学算不出,考试也考不出。现在读五年级了,在学校里,老师骂,在家里,妈妈骂,爸爸打,连隔壁读二年级的小朋友都看不起我,说我笨死了。其实我不笨,就是读不出。我经常受罚,罚站(墙)角,罚做值日(卫生),罚抄,罚没饭吃。这样的日子真的猪狗不如,我受够了!其实,我真的不想读书了。„„一个连词语都默不出的孩子,怎么会写出这么一大段充满愤怒与无奈的作文呢?秘密在于这次考试的作文题《其实,我不想„„》,触动了孩子内心郁积多年的委屈与愤怒,如决堤的洪水倾泻而下,没有什么章法,没有什么技巧,纯粹是一种内心情感的自然宣泄!一个平时连话都不说一句的孩子,却在考场上用笔表达了内心的痛苦与期望,字字句句都浸透着孩子内心的心酸与苦闷,读来让人震撼!假如没有这样一个作文题,或许,这个孩子就干坐在那儿,一个字都不会写,就会说:“我不会!”其实,不是他不会,而是孩子不想写,不愿写。

一直以来,我们总以为学生的生活很单调、很雷同,学生写不出作文是因为缺乏生活积累。然而,从这个孩子身上,我们却看到了这样一个事实:不是学生缺少生活积累,也不是学生的生活太单调,而是我们的作文题目远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没有触及学生内心的生活感受和情感积淀。如:观察一幅剪纸,写一篇作文。学生对教科书上的剪纸压根就不感兴趣,缺少审美的眼光和想象的欲望,又怎么能激情澎湃地表达呢?于是,要么胡编乱造、虚情假意,要么东拼西凑、敷衍了事。这样的作文题目,没有出到学生的心里去,自然就觉得“难教、难写”了。再者,我们所命的作文题,往往过于笼统、过于平淡,学生熟视无睹、习以为常,丝毫没有作文的激情。如写一段假期生活经历,三年级写,四年级写,到了六年级一开学,还要写,如此这般,学生已经产生了“审题疲劳”,厌倦了这样的作文题目,又怎么会有新鲜的作文呢?如果改成《暑假偷着乐》,学生一下子就精神起来:趁着父母外出,偷偷地玩了个痛快,居然没有穿帮!呵呵,偷着乐!抑或,作了一个小小的恶作剧,看着别人出洋相,居然没有人怀疑!呵呵,偷着乐!„„瞧,这样一改,不怕学生没有话写,不怕学生昏昏欲睡。好的作文题,犹如一个导火索,你点燃了这一头,就

<>薛法根作文<> 2 很快会烧到学生的心里,炸开学生记忆的“火药桶”,不吐不快!与其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教、怎么写,不如先琢磨一下写什么、怎么命题、命什么题吧。或许,一个好的作文题目可以让作文教学事半功倍呢!要想命个好的作文题,你非得成为孩子肚子里的“蛔虫”不可!不了解孩子,不熟悉孩子,不摸透孩子,就很难会蹦出让孩子一看就有话可写的作文题来!

2. 贴近现场

一位六年级的学生早晨抄袭同学的回家作业,被老师逮了个正着,老师责令该生写一份深刻的检讨。磨蹭了半天,这位学生终于把400多字的检讨书交了上来。只见通篇都是“我以为„„我以为„„我以为„„”,不是检讨自己的过错,而全然是一副辩解的姿态。你看这段:“我以为早上来得早,同学们都还没有来的时候,可以把昨天的回家作业补做完,所以就向**同学借了个作业本看看。我以为看看没什么的,平时做作业也经常看同学的,没想到今天被老师看见了。我以为老师会批评我没有完成回家作业的„„”你能从中读到对自己抄袭行为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吗?或许学生没有经历过写检讨书这样的作文训练,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也或许学生经常写这样似是而非的检讨书,老师却从不当真看,只是当作一种惩罚的手段而已。学生在学校里犯错是经常的,也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学生到了六年级还不知道什么是检讨,该怎么检讨。没有严格的书面检讨训练是可能的,但不可能没有口头的检讨吧?问题的症结就在于,学生的书面检讨、口头检讨都没有与表达训练结合起来,没有把这些检讨当作作文教学的内容和时机。因为在我们的观念中,作文是课堂内的事,犯错检讨是生活中的事,两者没有什么关联。于是,作文教学就成了学生“象牙塔”内的“高雅游戏”,而没有成为学生现实生活的一部分。作文的功能在于交际,作文只有在交际过程中才体现出它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习作文,不是为了得个分数、评个等第,不应该成为摆设,而应该为他们的生活服务,为了他们能更好地生活。学生犯了错,他能运用作文写一个深刻的检讨,既剖析自己错误的思想根源,又明晰自己努力的方向,经历了一个自我教育的过程,同时得到了老师的谅解,可以更好地继续学习。如果他不会运用作文(书面的、口头的)进行检讨,那就会遇到大麻烦,或许会被老师找去进行长时间的谈话,甚至会遭到家长的惩罚。可见,一旦作文成为学生生活的“必备品”,就会产生无限的学习热情。需要的,才是重要的;重要的,才会去主动学习。

再翻翻那些优秀作文选,看到的学生作文大多是文采飞扬,写得很美,文学味很浓。而看看我们自己班级学生的作文,绝大部分都是文通句顺的作文,没有美妙的修辞,也没有巧妙的构思。能围绕一个意思写具体些,有时也很让人欣慰了。当然,总有几个文采好的学生,但那往往不是我们教出来的。可是,我们却常常以这几个不需要教的学生为目标,试图教出一个个有文采的学生来。“具体、生动、形象”是我们的口头禅、作文经,几乎天天念,似乎要把每一个学生都教成未来的作家、诗人。其实,谁都知道这是不切实际的,却偏偏都在这样教学生作文。过于注重作文的文学化,必然拔高了对学生的作文学习要求,也必然会切断作文与生活的自然联系,变得不自然,不亲切,不可及。一旦作文成为一种

<>薛法根作文<> 3 高不可及的东西,就会成为学习的负担。摆脱作文的文学化倾向,让作文更贴近生活的现场,才不至于异化作文的本来面目。因为,学生学习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

3. 虚实相生

一次,我给学生上《爱之链》。读着读着,一位学生冷不丁地提了个问题:“如果乔伊以前从没有人帮助过他,那么,当他看到那位老妇人的时候,还会主动地帮助她修车,而且还不要她的报酬吗?”的确,文中的乔伊以前在困难的时候也常常得到别人的帮助,所以他从来就认为帮助有困难的人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他一直就是这么做的。学生的假设和疑问不无道理,因为任何事情都有其缘由,这种学习的好奇心和探究精神是极为可贵的。但问题是,这是一篇小说,不是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小说中的人物与事件,是作家刻意安排的,其一环接着一环的爱的传递故事,以及意外的结局,都是小说精巧构思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现实生活中必然会有这样巧而又巧的事情。一旦你把小说当作真人真事来阅读和理解,那么就会产生无数个无法解答的问题,足以让你堵得发慌,无法进入真正的文学阅读与欣赏。好的文学作品,你明明知道是假的,是作家创作的虚构的故事和人物,但你仍然会信以为真,感动得无法自拔、潸然泪下。好作品假得往往比真的还要真,这才称之为“艺术”。

虚与实,一直是文学创作中的两极之美,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却走向了两个极端。在低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故事、人物当作“珍宝”,那是学生可贵的丰富想象力的体现;在高年级,我们把学生虚构的事件、虚拟的场景当作“假花”,认为那是学生无病呻吟、胡编乱造的行为,斥之为“说假话、空话、套话、大话”。因为学生拙劣的虚构、幼稚的想象,一眼就可以看穿,于是,假的就是假的,假得没有到真的那样的境地。不可否认,学作文,学做人,培养学生说真话、写真实是作文教学的品质。但同样不可否认,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不可或缺的能力,缺乏想象与联想,就事记事,就人写人,是很难“入门”的。作文,就是要学生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用自己的笔如实地写下来。同样的真实事件,由于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理解的偏差,观点的相左,所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其中不乏个人的见解,甚至掺入了个人的想象与虚构。但是,只要不违背学生自己的意愿,是发自他内心真实的声音,同样是珍贵的。虚构事实,是人品问题;而虚构故事,则是创作问题。在我们倡导写真实生活的同时,我们且不可扼杀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独特的思想力。我们不能将作文的写虚与做人的真实混为一谈。因为,作文就是作文,虚实相生,才有两极之美。

4. 指导具体

我们的作文指导几乎是一个套路:笼而统之。指导记事,写清起因、经过、结果;经过部分是重点,要写得具体些,怎么具体呢?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变化写出来。指导写人,抓住人物的特点写,先写外貌特点,再写性格品质特点;重点要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怎么写具体?就是要把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

<>薛法根作文<> 5 人,把握一类人,从而指导一批人。指导,只有为学生所需要,才产生真正的教学意义。

5. 读写结合

有人说,学好语文的唯一秘诀是“多读多写”,仅此而已!此话指出了语文的读写能力是在读写实践当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但也遮蔽了语文教学中“读与写”的独特之处,与生活中的“读与写”的诸多不同。著名书法家启功先生说:我的书法好,是我在文革中写大字报写多了的缘故。那是启功先生自谦的说法,切不可当作练习书法的唯一秘诀。因为真正要练书法,还得要学习书法课程,学习间架结构、落款章法等书法专业知识,切不能依葫芦画瓢般暗自摸索。尽管多练所花的时间就很漫长,而靠专业的指导、训练就能快速地入门。假如我们一味地让学生多读,而不讲读书的方法、要诀,那么学生很可能读了很多书,但依然只会注意那些紧张的情节,不会去深入思考更有价值的问题;假如我们只顾让学生多写,而不讲写作的方法、要领,那么学生哪怕是天天写,也未必就能写出好的文章来。一个三年级的孩子被要求写日记,只写了三天,他就觉得没什么好写的,也不知道如何去写,所以每天就写早上起来干什么;上午上了什么课,下午上了什么课;回家吃饭、作业和睡觉。每天写的几乎是同样的话,成了流水帐。既失去了日记的意义,又失去了孩子对日记的兴趣、对作文的好感。可见,没有了“法”,多读、多写只具学习的形式,而无实质的意义。

那么,读与写的“法”究竟在哪里?就在那些文质兼美的文章里,尤其是关乎怎么写的问题,都隐藏在文章的字里行间。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关注写了什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一定要这么写?假如要我写,还可以怎么写?如此,就将阅读的目光聚焦在“写”上了。参悟到了文章那点点滴滴的写作方法和表达规律,最重要的是要学会迁移、学会运用。比如学习了《月光曲》,作者用独特的联想将琴声的美妙描绘得具体可感、生动形象,联想法可以将无形的事物写得有形,将静止的场景写得有声有色。而学生作文中出现最多的毛病是不具体、不形象、不生动,选取一两篇典型的问题作文,让学生借鉴文中联想法进行修改,从中加深对联想的体会与运用,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阅读中的“写”,具有现场感:一是就文章中的核心内容展开深入的思考,写出自己独特的感想。如对文章中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针对文章中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沿着文章的事件续写„„由文章的思想内容触发学生更多、更有个性的理解,这是培养学生产生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二是迁移文章中的独特写法,进行片段练笔。有简单的直接模仿,也有运用多种写法的综合运用。这样的写作练习,由于有具体的范文和清晰的写法,学生模仿起来比较方便,可以达到一课一得的效果。但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课一得,要注重综合、内化,避免落入套路而走向模式化。这是发展学生怎么写的能力问题。

总之,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读”就是“吸收”,“写”就是“倾吐”,其实,“读”与“写”是一个整体,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这是一种最自然的读写状态。读中的写,更有

<>薛法根作文<> 6 方法、更有目标,因而夯实的是学生的作文基本功;写中的读,更有目的性,因而更能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没有阅读的作文课与没有作文的阅读课一样,都是不完整的语文课。

6. 及时反馈

游戏总让游戏者乐此不疲,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秘密就是及时反馈。游戏者在游戏过程中遭遇到失败,会马上得到失败原因的反馈,知道哪个地方有陷阱,哪个环节要加快速度,哪个时机要及时出击等。于是,他就能在第二次游戏时及时规避,改变战术,从而通关晋级。而我们的作文教学,常常会在反馈上严重滞后。周二作文课,学生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写了一篇自以为还不错的作文,交给了老师;第二天,学生满怀期望,心想老师会怎么评价我的作文呢?我会得个什么分数呢?可是老师只字不讲,因为老师还没有开始批改呢;第三天,学生巴望着老师讲评他的作文,老师还是没有讲,因为老师还没有批完呢;第四天,老师仍然没有讲,因为一个班级有几十篇作文,怎么可能一天就批完呢?第五、第六天,学生度过了一个愉快或不太愉快的周末,过了第七天,学生已经把上次作文的事也能找到一些书法的诀窍,也能写出一些好的作品来,但那纯粹靠自己的悟性,忘得差不多了。突然,老师说“今天我们讲评上周的作文„„”,这时学生已经丝毫没有什么激情了,草草看一眼分数或者等第,有的连老师辛辛苦苦写的评语都没有认真看一眼,更不用说老师所指出的问题和修改建议了。因为那个时候,学生作文的“火炉”已经熄火了,冰凉冰凉的了。于是,老师又重新开始激发学生的作文热情,开始了又一次的作文征程„„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事物都有一个期待期,过了期待期就失去了发自内心的好奇与向往,变得熟视无睹、漫不经心。学生刚写完作文,总是最想知道自己的作文成绩,最想知道老师的评价。这个时候,如果不及时满足学生的这种心理期望,就会降低学生的作文热情。

事实上,我们常常以最快的速度在赶批作文,把作文本带回家批改是语文教师的常事。可是一个班级四、五十篇作文,甚至更多,没有三、四天时间是批不完的,因为我们还要完成其他的教学任务。我采取了一个比较简便的反馈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对作文的期待与兴趣。学生完成作文的第二天,我随手挑一篇作文,在语文课上念上一段写得精彩的语句,作几句点评,然后让学生猜这是谁写的佳作。学生纷纷猜测,最后老师念出那个学生的名字,全班鼓掌祝贺一分钟。那位学生有如此经历,何愁没有作文的热情?其他学生期待着下节课老师念到他的作文,所以整个一天都处在期待之中。第三天,我还是念一两篇,还是让学生猜一猜;第四天,还是如此。如此这般,学生一直期待下一次的惊喜,所以对这次作文始终保有一种强烈的期待。等到讲评的时候,就分外认真,对老师的评价读得格外仔细。因为,他们都在相互比较,暗自较劲呢!改变一下评价的方式,保持学生对作文的“适当温度”,是学生写好作文的情感支持。经常“生炉子”,学生对作文的热情忽冷忽热,最终会让作文远离孩子期待的视野。(摘自薛老师博客)

走向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薛法根) (2011-01-21 20:13:25)转载▼

<>薛法根作文<> 7 标签: 杂谈 分类: 课题研究

教师难教、学生怕写的作文教学难题至今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的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6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应该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么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因需而作,贵在“立诚”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而不是相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的能力。”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但当春游变成了为作文服务,就不再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就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了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儿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玩”一样“好玩”起来。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一如“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作文是表情达意的需要,所表达的应该是学生的真情实感,“真实”乃是作文的生命之基。叶老认为,写作和说话一样,“立诚”是最要紧的。“写成的文字平凡一点,浅近一点,都不妨事;胸中只有这些平凡的经验和浅近的情思,如果硬要求其奇特深远,便是勉强了。最要问清楚的是,这经验和情思是不是自己胸中的?把它写出来是不是适应生活上的需要?如果是,那就做到了一个‘诚’字了。”简单地说,作文就是“我手写我心”。学生的作文应该写自己觉得有意思的,而不一定是有意义的;学生的作文可以用儿童自己的话语系统来表达,而不一定非得用成人的话语方式。如此,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才能真正做到随心所欲、畅所欲言,才会流露真性情,表达真思想,才能真切地体认作文之于生活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的作文教学应该使作文与做人统一起来,学作文的过程就是学

<>薛法根作文<> 8 做人的过程。

二、降低重心,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显得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点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录、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写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个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没看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桨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龙井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龙井茶的绿、香、甜,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结构写出了龙井茶绿、香、甜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3.素描练习。无论是学国画还是学油画,都得有素描的功夫,对物体形状、比例、明暗、透视等的把握能力,都是在素描中练就的。而作文,也需要这样的素描功夫,即对现实生活中静态、动态的物体、场景、活动作细致的观察,而后作如实的描述。不求完整的篇章,只求具体的片段。如,学生回家看到爸爸吃完晚饭,就端着茶杯,坐在沙发上,边抽烟边看报纸。那么,他只要把这个情景用自己的语言如实地描述下来,就是一个极好的片段作文。为了帮助学生把这样的生活片段写得更生动些,我还常常按照学生的描述,组织学生表演,写的学生作导演。这样的表演过程,实际上是再现片段作文的内容,学生会

<>薛法根作文<> 9 在“好玩”的表演中发现一些缺失的细节,自然就会自觉地弥补、完善,从而逐渐提高片段作文的水平。大量的片段作文不但能练就学生的观察能力、描写能力,而且能培植学生的作文意识、作文自觉,有“量”的积累才有“质”的飞跃。

三、限时习作,当堂点评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让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的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就难以吸引学生。

1.限时作文。课堂时间是个常数,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异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作文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2.当堂点评。我们对作文常常精改细批,眉批、总评写了一大堆。因此,批改的周期很长,一般要三四天的功夫,有时甚至要整整一周时间。而到进行作文讲评的时候,学生对那次作文早就淡忘了,没有什么兴致。对于教师辛辛苦苦的批语,也只是快速地浏览一下,关心的只是等第。这样的讲评,必然事倍功半。而有效的作文评点必须及时,在学生作文的过程中,趁热打铁,选择典型的学生作文片段,当场组织学生朗读,教师在一旁点评。对于学生作文中的好词好句,教师在点评时鼓励其他学生“偷偷地借用”;对于学生作文中的通病,教师在点评时指明修改方向,作出修改示范,其他学生便“暗暗地修改”。这样的当堂点评,让每个学生得到了结果反馈和矫正,也增强了学生作文的动机和信心。当然,在评点时要坚持先求其“通”,后求其“好”。即先做到文通字顺,进一步的要求,才是具体生动,见解深刻,文采飞扬,个性突出。而且,每次点评,重点围绕一个作文训练重点,不面面俱到。这样的点评才能给人深刻的印象,也才能将作文的重点训练落到实处。

关于作文之法,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有效的作文课堂教学亦如此!

小学生作文如何审题作文3400字

六年级作文

如何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即使下笔千言,也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

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___》,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

《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的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

如何审题

写作文是小学生最为头疼的事,但同时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一提到写作文,学生就感觉无从下笔,不知道如何写、写什么。因此,教师首先就要教会学生审题,不会审题,就谈不上会写作文,即使下笔千言,也会离题万里,立意、选材和安排文章的结构就更无从谈起。下面就谈谈我在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审题方面的一点感受。

一、教学生审清文章体裁,明确写作对象。

审题,要教学生首先要从题目中看出作文所属的文体类型,即审清是记叙文,是说明文,是应用文?像《记一次比赛》有“记”字,属记叙文,说明文的提示词有时就是“说明”、“介绍”等词语,像《电脑简介》等。像《夏天的晚上》、《上学路上》等文题,虽然不像上面的文题对体裁有明显的提示,但也有间接提示,这就要求我们借助文题中所给的条件慎重审题。

二、教学生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紧抓题眼。

确定文章的写作范围与审清体裁、明确写作对象一样重要。教师可以教学生抓住题目中表明范围的词,仔细分析,确定其写作范围。如《难忘的早晨》、《难忘的时刻》、《难忘的一天》等的文题,都是限定了所写的时间,可抓住这些词来确定写作范围。再如《我的妈妈》只写“妈妈”;《我爱妈妈》:既要写“爱”,还要写“为什么爱”,“怎样爱”;《我和妈妈》,既要写“妈妈”,也要写“我”,要求写出“我”和“妈妈”之间发生的事。 另外,还可以教学生抓住文题的题眼来确定写作范围的重点。题眼,即题目中的关键词,抓住了题眼,就意味着抓住了题目的“重心”和作文内容的重点,否则作文就会偏题。例如《玩也要动脑筋》其中“动脑筋”就是题眼,即是此文所作出的重点。《我爱秋天的校园》此文的题眼是“爱”,文章要抓住和突出这个重点,在写校园秋色的同时,还必须要体现为什么爱和怎样爱。

三、教学生仔细辨别文题人称,吃透要求。

有的作文题人称很明确,如《我的班主任》应该用第一人称来写。有的题目,人称没有明确规定,如《家乡添光彩》、《放学路上》可以写“我”、“我们”,也可以写“他”、“他们”,到底采用哪种人称,这要根据自己选

择的材料和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来决定。

此外,有些作文题,还有“要求”和“提示”等,它常常是在作文题眼外对作文的体裁、材料、字数、书写等方面提出一些具体要求的限定。这些实际上是在告诉我们怎样去写好这篇文章。可教学生在审题时要认真推敲,努力去吃透它们,严格按要求去做。如《我的×××》,要求:通过一件事,反映人物的好品质。要把事情经过写完整,写具体。如果学生不看“要求”,不按要求去写。《我的妈妈》这个题目就很可能被写成《我的铅笔盒》、《我的仙人球》等。即使侥幸写成了人,也难得搞清这是一人一事的写法,难得着力去反映一个人物的思想品质,也难得去完整地写好一件事。如果没能写人,没能通过一件事去写人,而是写了物,或是写了两件事,并且没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以及细节等等写清楚,那么写出来的文章是“不合题意”的。这“不合题意”实际上就是没有认真吃透那些“要求”。所以,教学生审题时,同时应该仔细审一审作文的要求,才可能确保万无一失。

小学生作文审题指导

一、审题和确定中心

要写好作文,审题是至关重要的。审题清楚,作文内容紧扣题目,作文与题目浑然一体;相反,如果审题不清,题目对作文类型、内容、材料范围等方面的要求没有想清楚,就匆忙下笔,作文就会离题,甚至文不对题。离了题的作文,即使写得内容丰富、文句优美,也不能算好文章。

作文的中心是一篇作文的灵魂,是作者作文的目的。写一篇作文,作者总有一个意图,在这篇作文中你要表扬谁或批评谁;赞扬什么或者反对什么;抒发怎样的思想感情等,应当心中很明确。作文的中心明确,作文的选材就有了依据,作文时选词、造句、详略安排都要有利于表达中心。相反,如果中心不明确,随想随写,想到哪儿就写到哪儿,东拉西扯,读者不知道你在写什么。这样的的作文反映了作者对所写的材料缺乏认识能力,当然也不可能写好作文了。

二、审题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1、审清作文的类型

小学生的的作文要求是能写简单的记叙文和常用的应用文,做到有中心,有条理,内容比较具体,语句比较通顺,感情真实健康。简单的记叙文包括这样一些类型:叙事、记人、状物、写景。审题时首先要审清题目是属于哪一类作文的。如果审错了题目的类型,作文时就会离开作文的要求。怎样识别作文题目对作文类型的要求呢?

叙事的作文。有的作文题目直接点明是叙事作文。如《一件小事》、《一件难忘的事》、《童年趣事》、《家乡新事多》等。这些题目中决定作文类型的词是“事”。有的作文题目虽然没有一个“事”字,但暗含着所叙的是事情。如:《我有一个秘密》,“一个秘密”可以指自己所做的一件不让人知道的事情。《假如我是》。这个题目含着的意思是假定“我”当了什么,我会怎么做。“怎么做”包含着做什么、怎样做,记的是事情。《难忘的第一次___》,题目中要填写的是一件事,如洗衣服,做饭,旅行等。《快乐的夏令营》,题目要求叙的是愉快的夏令营生活。《参观》,题目要求写参观一个地方的过程和感受,是叙述一件事情。

记人的作文。一般来说,记人的作文大多在题目中直接点明。如《我的同桌》、《我尊敬的人》、《新来的老师》、《珍惜时间的人》等,这类作文题很容易识别。但有的作文题不直接点明是记人的,要通过仔细审题才能领会题目的意思。如:《温暖》,不是写气候的暖和使人感到温暖,而是某人在别人有困难的时候给予真诚有帮助和鼓励,使别人在心里感到“温暖”。还比如《胜似亲人》、《老师的微笑》等。

值得注意的是,写人和叙事这两类作文有时较难区别。因为写人必须通过具体的事例来表现,叙事又离不开写人的活动,因为事情是人做的。但这两类作文还是有区别的,它们的对象和目的是不同的。如《爸爸的胡子》,这样的题目所涉及的事情与表现人物品质密切相关,所以是写人的题目。又如《放学以后》,虽然要写“谁”,但重点是写“谁”所做的事情。

状物的作文。状物的作文一般都能从题目中看出来。物体有静物和动物之分。所以,描写静物、动物够的形态、颜色、结构、动作的作文都是状物的作文。

写景的作文。题目中有要求描写季节、时间或游览、见闻意思的,一般是写景作文。如《春》、《的早晨》、《春游》、《秋色》等。写景的题目有时与状物的题目难以识别。一般来说,重点写景物中某一物体,那就是状物作文了。如《街头小书亭》,要写小书亭的位置、周围的环境、书亭的陈设等。

2、审清题目的选材范围

每个作文题目,对作文的选材总有一定的限制。这种限制,具体表现在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和内容等方面。作文的对象、事情的时间、地点等一般可直接从题目中看出,而要审清作文的内容范围,就要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人叫它“题眼”;还要抓住作文的重点。

怎样审清题目中的“题眼”呢?我们可以从三方面来分析。如果题目是一个句子,“题眼”就在“什么怎么样”的“怎么样”部分。如《人人都夸她》,“夸她”是“题眼”,作文重点写“人人”为什么“夸她”,怎样“夸她”。如果题目是一个词组,“题眼”往往就是表示修饰、限制的那个词语。如《快乐的夏令营》。“题眼”是“快乐”,作文重点写夏令营的生活为什么“快乐”,怎样“快乐”。如果题目是一个词,如

《桥》、《路》,“题眼”就是事物本身或者它的象征意义,作文的重点是写出事物的特征,并且展开合理的联想,写出象征意义或托物喻人,把事物特征与象征意义或人的某种品质联系起来。我们学过的《落花生》就是一个范例。

还有一类作文题目只标明一部分题意,余下的部分要求作者自己去补充。这类作文题目是半命题作文,选材范围广。在一个大范围内具体写什么内容可由作者自己决定。

3、看清题外的要求

有些作文题下面还有一些文字说明。这些大都是附加的要求,如“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展开合理的想象”,“字数在400字左右”,“字迹端正,格式正确”等。这类题外要求可以概括成两个方面,一是对作者选材、写作思路作出提示;二是对作文的篇幅、行款格式、字迹等作一些具体规定,作者作文时必须遵守。所以作文前要看清题外的要求,这是审题的一个组成部分。

自测练习:

①说说下列题目作文的类型、内容、选材范围等方面的要求。 一次有意义的活动

一件内疚的事

记一次体育比赛

爱劳动的孩子

邻居

我和小伙伴

门前那棵树

茉莉花

小书柜

绿满校园

找春天

公园一角

②说说下面题目的中心意思 我和凡卡比童年 迟到

温暖

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家乡行

今天我们怎么教作文作文1900字

一年级作文

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

一、 关于作文的篇数与当堂作文

一学期写六篇作文,不知源自哪一个机构的规定,反正二三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要求老师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学校当然认为这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工作量,语文老师当然也认为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殊不知,篇数的基本规定,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六篇作文的设定,大概是基于一个前提——作文课在语文学科里的课时比例。可能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作文应该进行当堂写作和课堂讲评。课堂讲评,天经地义;而当堂写作,却问题多多。现场的“急救”势必会省略学生体验生活、搜集材料的过程,这样一来,鼓励学生说假话,就成了教师难逃的咎责,“作文—编造—拙劣的作文”就成了学生难以避免的写作怪圈。而且学生基本上都是在纯自然状态下独自完成作文的,教师并没有介入到学生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师的不作为,自然也就谈不上是作文教学了。当然,教师也讲评,但这已经是作文之后的事了,教师即使讲得再中肯,但这篇作文已成定局,下篇作文又要另起炉灶。所以要突破目前作文教学的瓶颈,必须改一味的当堂作文为堂内、堂外作文相结合,改“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讲评”的线性流程为“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讲评—学生修改—教师讲评”的环性流程。一句话,学生要有一个搜集材料的过程,要有一个修改提升的过程,唯有如此,教师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作文教学过程中。

二、 关于作文材料的选择

学生的作文确实应该满足教师的阅读期待,因为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当然评价者,甚至学生作文就是为教师而作。(在现行的作文评价机制下,我们这样说,也是不过分的。)但是,不要忘记了,教师虽然存在着审美共性,但不同教师的审美趣味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而且受生活阅历、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审美认知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此,学生怎样去填补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差异呢?

这样一来,作文教学的后果就只剩下了一个词——编造。编造原本也不是什么不当的方式,甚至它原本就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演绎。但是它违背了一个人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作文首先应当满足学生的倾诉需求,在此前提下,再追求教师阅读期待的满足。正是在这种可笑的作文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有高考考场上,要学生写“战胜脆弱”,就出现了众多父母双亡、学生自己又双腿瘫痪的荒唐作文;要学生写“行走在消逝中”,就出现了屈原、陶渊明、苏轼遍地行走的可笑作文。其实,不用笑学生,这不过是以编造为内核的作文教学在考场上的一种极端体现。

对于作文的命题,或者话题,学生是无法选择的,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表述,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学生有不同于教师的生活,这个学生与那个学生也有不同的生活,或者说,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别人不具备的生活资源,这才是选材的依据,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出发点。

三、 关于修饰语的作用

1.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独眼里,流出眼泪,沿着脸颊流下来。

2.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

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雨果《巴黎圣母院》)

有教师出示了这两个关于“眼泪”的片段,然后问道:“你认为哪个片段好?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后一个语段好,因为它具体生动。但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第一个语段好,因为它简洁明了。”于是教师又让学生讨论,但是没有结果,最后教师自己总结说:“后一个语段好,好就好在具体生动,而之所以具体生动,就是因为使用了修饰语。”

这是“巧用修饰语”的问题吗?是伽西莫多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空间,面对波希米亚姑娘这样的举动,作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是生活的使然。换一个人,能这样流泪吗?即使是同一个人,换一个时空,能这样流泪吗?如果学生缺少对特定生活的把握,或者说,他对自己要描写的生活缺少真切的了解,你要他去具体、生动地作文,他能写得具体而生动吗?即使学生从此记住了“巧用修饰语”,在作文过程中也不断地以此自励,但没有生活的积淀,或者说缺少再现特定生活的意识,他用得上修饰语吗?或者说,他用得上恰当的修饰语吗?

王荣生先生说:‚作文是中小学特有的事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和中考。‛如何在两头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寻找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大到作文体系的设计,小到一篇作文的成型,我们都必须介入,而且是有效地介入,引导学生用生命去体悟生活,用真情去反映生活。也只有在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为生命而写作‛,才能实现在考场上与‚为生活而写作‛的链接。

今天,我们怎样教作文?

一、 关于作文的篇数与当堂作文

一学期写六篇作文,不知源自哪一个机构的规定,反正二三十年来,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是这样要求老师的,几乎所有的语文老师都是这样要求学生的。学校当然认为这是语文老师的基本工作量,语文老师当然也认为这是学生写好作文的基本保证。殊不知,篇数的基本规定,给作文教学带来了巨大的伤害。

六篇作文的设定,大概是基于一个前提——作文课在语文学科里的课时比例。可能很多语文老师都认为作文应该进行当堂写作和课堂讲评。课堂讲评,天经地义;而当堂写作,却问题多多。现场的“急救”势必会省略学生体验生活、搜集材料的过程,这样一来,鼓励学生说假话,就成了教师难逃的咎责,“作文—编造—拙劣的作文”就成了学生难以避免的写作怪圈。而且学生基本上都是在纯自然状态下独自完成作文的,教师并没有介入到学生作文的写作过程中,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教师的不作为,自然也就谈不上是作文教学了。当然,教师也讲评,但这已经是作文之后的事了,教师即使讲得再中肯,但这篇作文已成定局,下篇作文又要另起炉灶。所以要突破目前作文教学的瓶颈,必须改一味的当堂作文为堂内、堂外作文相结合,改“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讲评”的线性流程为“教师命题—学生作文—教师讲评—学生修改—教师讲评”的环性流程。一句话,学生要有一个搜集材料的过程,要有一个修改提升的过程,唯有如此,教师才算是真正进入到了作文教学过程中。

二、 关于作文材料的选择

学生的作文确实应该满足教师的阅读期待,因为教师是学生作文的当然评价者,甚至学生作文就是为教师而作。(在现行的作文评价机制下,我们这样说,也是不过分的。)但是,不要忘记了,教师虽然存在着审美共性,但不同教师的审美趣味可能是大相径庭的,而且受生活阅历、教育背景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与学生在审美认知上存在着巨大差异。如此,学生怎样去填补他们与教师之间的差异呢?

这样一来,作文教学的后果就只剩下了一个词——编造。编造原本也不是什么不当的方式,甚至它原本就是对生活可能性的一种演绎。但是它违背了一个人人所共知的事实,即作文首先应当满足学生的倾诉需求,在此前提下,再追求教师阅读期待的满足。正是在这种可笑的作文教学理念指导下,才会有高考考场上,要学生写“战胜脆弱”,就出现了众多父母双亡、学生自己又双腿瘫痪的荒唐作文;要学生写“行走在消逝中”,就出现了屈原、陶渊明、苏轼遍地行走的可笑作文。其实,不用笑学生,这不过是以编造为内核的作文教学在考场上的一种极端体现。

对于作文的命题,或者话题,学生是无法选择的,但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表述,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学生有不同于教师的生活,这个学生与那个学生也有不同的生活,或者说,每个学生都拥有自己特有的、别人不具备的生活资源,这才是选材的依据,这才是我们作文教学的出发点。

三、 关于修饰语的作用

1.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独眼里,流出眼泪,沿着脸颊流下来。

2. 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燥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

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雨果《巴黎圣母院》)

有教师出示了这两个关于“眼泪”的片段,然后问道:“你认为哪个片段好?为什么?”学生纷纷回答:后一个语段好,因为它具体生动。但有一个学生却站起来说:“第一个语段好,因为它简洁明了。”于是教师又让学生讨论,但是没有结果,最后教师自己总结说:“后一个语段好,好就好在具体生动,而之所以具体生动,就是因为使用了修饰语。”

这是“巧用修饰语”的问题吗?是伽西莫多这样的人,在这样的时间,这样的空间,面对波希米亚姑娘这样的举动,作出的一种自然而然的反应,是生活的使然。换一个人,能这样流泪吗?即使是同一个人,换一个时空,能这样流泪吗?如果学生缺少对特定生活的把握,或者说,他对自己要描写的生活缺少真切的了解,你要他去具体、生动地作文,他能写得具体而生动吗?即使学生从此记住了“巧用修饰语”,在作文过程中也不断地以此自励,但没有生活的积淀,或者说缺少再现特定生活的意识,他用得上修饰语吗?或者说,他用得上恰当的修饰语吗?

王荣生先生说:‚作文是中小学特有的事物,它一头连着‘写作能力’的培养,一头连着各式各样的考试,尤其是高考和中考。‛如何在两头之间寻找一个最佳结合点,寻找一条有效的作文教学之路,恐怕是每一位语文老师都必须要面对的课题。大到作文体系的设计,小到一篇作文的成型,我们都必须介入,而且是有效地介入,引导学生用生命去体悟生活,用真情去反映生活。也只有在日常教学中真正做到‚为生命而写作‛,才能实现在考场上与‚为生活而写作‛的链接。

让作文课作文3000字

初一作文

1 让作文课“活”起来

西河镇中心小学 刘朝霞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指导学生的写作对很多教师而言是一块心病,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许多老师都花了很多心血,但收效不甚理想。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轻指导。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以内为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拓宽作文的思路。

1、淡化作文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给他们太多限制,作文的中心意思怎样定、该选什么材、甚至于写几段、每一段写什么等,这样的圈圈一划,就像给学生穿上了“紧身衣”,到写的时候难以伸展拳脚。还有的教师,一到写作文就给学生制造紧张的空气,给作文批上神秘的外衣。这样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说话时还对答如流,一到写作文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的畏难情绪严重。 我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做法是:以轻松愉快的聊天式的谈话开始,或是一段美妙的音乐作为序曲,有时是一个文字图片,或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等作为话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自然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在“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我做的一节作文指导课《说说心理话》,就是以轻松的谈话方式入手,把作文的要求自然融入到谈话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启发学生“什么是心理话、什么情况下才有心理话、你有心理话对谁说、一般会用什么形式、你想起了哪些往事”等,从头到尾对作文只字不提,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最后欣然拿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2、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随风跑”。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就是引导学生,可以写家里的人、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人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你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二、 重讲评。

有的教师提出疑义,你的作文指导课,只能对有作文基础的学生有效,试问作文刚入门的学生,没有任何以往作文意义上的指导,他们怎样写?如果说指导课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那么讲评课将要解决“怎样写和如何提高”的问题。“怎样写”是针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如何提高”是针对作文能力较强的学

2 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作文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1、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暴露的问题。

在作文指导中,过多地对写法进行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作文中的问题都反映了出来。从一定的角度来看,问题暴露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弱点,并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教师在全面读学生作品时,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选好例子,以便学生在作文讲评课后,能针对自己的作文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上好多种形式的作文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文章是修改来的。学生一般写完作文后,把笔往旁边一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在讲评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从而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1)、教师批改作文后的讲评课。

这样的讲评课适合学生容易写的作文,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少。作文批改时,教师把学生作文中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讲评课中,以大面积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当众读自己精彩的地方,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用诚恳的语气,写出尾披和眉批,学生在听其他同学的作文后,在自己作文适当的地方,在老师批注的地方再进行修改。

(2)、以学生自改互改为主的作文讲评课。

上这种作文讲评课教师先看学生的稿子,而不做任何批改。但在看稿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问题,在作文讲评课中大力表扬作文中的优点。并要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在争得作文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全班共同讨论修改“问题作文”,学生用讨论修改中学到的方法,然后自改自己的作文,再交换修改。学生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互改作文又是相互学习别人长处,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一节作文讲评课拿出一篇“问题作文”作为代表,有意识地帮助一名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久而久之,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以赏析为主的作为讲评课。

我会把这种作文讲评课叫“作文赏析课”,最受学生欢迎。赏析的主要作品是本班学生的精品作文。每一个读自己作文的同学都会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作文的同学都津津有味。听完后,学生评析作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无声的作文讲评课。

这种讲评课放在一学期结束的课外进行。教师号召学生自读自己的课堂作文和周记,选出自认为的好作文,并用学习到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然后用电脑编排配上精美的图案后打印出来,班级人手一份。用文件夹装成一本班级作文选,从头到尾,教师无须过多干涉和语言,都是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选作文,作文鉴赏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改作文,是作文能力再提高的过程;编排打印,是编辑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在班级发表后,大多欣喜若狂,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

三、 多积累。

积累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尤其是“轻指导,重讲评”让学

3 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模式下,如果没有丰富的积累,就好象学生的作文只有框架而无血肉一样。学生在积累中才能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才能扩大信息量,作文中语言才能生动有趣,构思才能新奇,作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课内积累。

课堂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要学习经典课文中的写法,还要将生动的句子写得好的自然段摘抄背诵下来,供自己习作时选用或仿写。

2、课外积累。

将语文课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实现语言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大量阅读的途径一是读、背、记;二是摘、抄、仿。我的做法是每天检查学生的摘抄本,及时表扬摘抄做得好的同学,并要求每天至少背一句话,开展读书积词比赛,自由选背好的语段,增强学生积累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练习、积累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快速提高。

1 让作文课“活”起来

西河镇中心小学 刘朝霞

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指导学生的写作对很多教师而言是一块心病,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许多老师都花了很多心血,但收效不甚理想。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再结合这几年来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轻指导。

作文指导课的时间在十五到二十分钟以内为佳,教师在作文指导时,应淡化学生的作文意识,不宜在写法上给学生过多的限制,目的是激发学生写作欲望,拓宽作文的思路。

1、淡化作文意识,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师在指导学生作文时给他们太多限制,作文的中心意思怎样定、该选什么材、甚至于写几段、每一段写什么等,这样的圈圈一划,就像给学生穿上了“紧身衣”,到写的时候难以伸展拳脚。还有的教师,一到写作文就给学生制造紧张的空气,给作文批上神秘的外衣。这样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学生们说话时还对答如流,一到写作文时就不知道写什么,作文的畏难情绪严重。 我在作文指导课中的做法是:以轻松愉快的聊天式的谈话开始,或是一段美妙的音乐作为序曲,有时是一个文字图片,或是学生自己的绘画作品等作为话题,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让学生畅所欲言,精神上处于一种自由放松的状态。在这种氛围中,任想象驰骋,任感情激荡,任思路纵横,多种想法涌动,自然会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如在“全国小学语文教材培训会上”我做的一节作文指导课《说说心理话》,就是以轻松的谈话方式入手,把作文的要求自然融入到谈话中,在愉快的氛围中,启发学生“什么是心理话、什么情况下才有心理话、你有心理话对谁说、一般会用什么形式、你想起了哪些往事”等,从头到尾对作文只字不提,在和学生的交流中,学生的情感自然流露,最后欣然拿笔,激发了他们的写作欲望。

2、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

小学生年龄小,观察事物少,了解社会少,生活体验少。他们在作文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选材单一。他们不善于捕捉生活中发生的一些事,在作文指导课中,只要有一个同学说出一件事,其他同学也照葫芦画瓢,“随风跑”。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做呢?首先在作文指导之前,要精心备好课,熟悉学生的生活,心中装有方方面面的不同材料,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才能因势利导。如在指导《我熟悉的一个人》时,我就是引导学生,可以写家里的人、学校里、上学放学路上、外出游玩等不同地点去考虑;可以从亲人、亲戚、朋友、邻居、小伙伴、同学、老师等不同的关系去考虑;可以从接触的时间长远去考虑;还可以从人物不同的性格特点和品质特点等去考虑,是写一个爱国的人,还是写一个热心社会公益活动的人等,这样,在作文指导课中,这些提示,如同“自助餐”摆在学生的面前,任你挑选,学生的写作思路自然就宽了,就不会为写什么而发愁了。

二、 重讲评。

有的教师提出疑义,你的作文指导课,只能对有作文基础的学生有效,试问作文刚入门的学生,没有任何以往作文意义上的指导,他们怎样写?如果说指导课解决的是“写什么”的问题,那么讲评课将要解决“怎样写和如何提高”的问题。“怎样写”是针对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如何提高”是针对作文能力较强的学

2 生,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作文实际,在原有的基础上再提高,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和修改作文的习惯。

1、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暴露的问题。

在作文指导中,过多地对写法进行指导,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放手让学生去写,学生作文中的问题都反映了出来。从一定的角度来看,问题暴露既是坏事,也是好事,我们能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弱点,并对症下药,才能做到“药到病除”。教师在全面读学生作品时,要善于捕捉学生作文中有代表性的问题,并选好例子,以便学生在作文讲评课后,能针对自己的作文有所收获有所提高。

2、上好多种形式的作文讲评课,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习惯。

好文章是修改来的。学生一般写完作文后,把笔往旁边一搁。原因是学生不知道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不知如何修改。在讲评课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查找自己作文中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从而培养修改作文的习惯。

(1)、教师批改作文后的讲评课。

这样的讲评课适合学生容易写的作文,作文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较少。作文批改时,教师把学生作文中好的地方做上记号。在讲评课中,以大面积表扬为主,鼓励学生当众读自己精彩的地方,让更多的学生尝试成功的喜悦。教师可以针对性地对每一位同学的作品,用诚恳的语气,写出尾披和眉批,学生在听其他同学的作文后,在自己作文适当的地方,在老师批注的地方再进行修改。

(2)、以学生自改互改为主的作文讲评课。

上这种作文讲评课教师先看学生的稿子,而不做任何批改。但在看稿的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和问题,在作文讲评课中大力表扬作文中的优点。并要选出有代表性的“问题作文”,在争得作文主人同意的前提下,全班共同讨论修改“问题作文”,学生用讨论修改中学到的方法,然后自改自己的作文,再交换修改。学生自改作文是完善对事物认识和表达的过程;学生互改作文又是相互学习别人长处,提高作文鉴赏能力的过程。一节作文讲评课拿出一篇“问题作文”作为代表,有意识地帮助一名作文基础较差的同学,久而久之,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的作文能力得到提高。

(3)、以赏析为主的作为讲评课。

我会把这种作文讲评课叫“作文赏析课”,最受学生欢迎。赏析的主要作品是本班学生的精品作文。每一个读自己作文的同学都会自豪,每一个听别人作文的同学都津津有味。听完后,学生评析作文中哪些地方写得好,为什么,一个词、一句话、一个精彩的片段,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意见,学生的作文鉴赏能力得到不断提高。

(4)、无声的作文讲评课。

这种讲评课放在一学期结束的课外进行。教师号召学生自读自己的课堂作文和周记,选出自认为的好作文,并用学习到的修改方法进行修改,然后用电脑编排配上精美的图案后打印出来,班级人手一份。用文件夹装成一本班级作文选,从头到尾,教师无须过多干涉和语言,都是学生自己操作完成。选作文,作文鉴赏能力得到提高的过程;改作文,是作文能力再提高的过程;编排打印,是编辑能力得到锻炼的过程。学生们看到自己的作文在班级发表后,大多欣喜若狂,这极大地鼓舞了学生学好作文的信心和决心。

三、 多积累。

积累是创作的源泉,教师要指导学生像蜜蜂采蜜一样,广开蜜源通过自己的消化酿出蜜来,把阅读、思考、练笔结合起来。尤其是“轻指导,重讲评”让学

3 生畅所欲言、自由表达的模式下,如果没有丰富的积累,就好象学生的作文只有框架而无血肉一样。学生在积累中才能吸取营养、丰富知识,才能扩大信息量,作文中语言才能生动有趣,构思才能新奇,作文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1、课内积累。

课堂学习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学过的方法去进行课外阅读,要学习经典课文中的写法,还要将生动的句子写得好的自然段摘抄背诵下来,供自己习作时选用或仿写。

2、课外积累。

将语文课上学到的方法运用于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实现语言积累,经验积累,情感积累。大量阅读的途径一是读、背、记;二是摘、抄、仿。我的做法是每天检查学生的摘抄本,及时表扬摘抄做得好的同学,并要求每天至少背一句话,开展读书积词比赛,自由选背好的语段,增强学生积累的紧迫感和自觉性。

总之,作文水平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挥之即成的问题,而是在长期的练习、积累的潜移默化中实现的,只有巧妙地诱导学生,轻装上阵,身心融入,持之以恒,学生的作文水平一定会快速提高。

安徽中考作文作文1900字

六年级作文

年份 作文类型 作文形式 作文题目 补题形式

2007 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我们的心近了

2008 半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我在 中得到快乐 补中型 2009 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师生之间

2010 半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不会变的是 __ . 补后型 2011 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在我们这个年龄

2012 半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_____在其中 前补型或两补型 2013 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那段_____的日子

从2007到2012年,作文始终在命题与半命题之间交替进行,前三年还是标题加要求的裸题式作文,近两年采用了提示语加标题和要求的导语式作文,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近6年的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从这几年的中考作文发展来观,2013年的作文一定会是稳中有变,可能是采用命题作文,也有可能采用其他省份已流行的选题式作文,给出一个命题作文和一个半命题作文,让学生自由选择。

考点预测

一、命题形式上,“选题作文”逐渐失宠,话题作文不再走红,半命题、命题作文备受青睐。 原因主要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尽管限制少,有利于考生发挥,可宽泛的话题也带来了搬套成风的弊病。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还是极其重要、合理的命题形式,在今后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将备受青睐。

二、写作内容方面,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写。

不论是哪种命题形式,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有真情。这样的文题,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

2. 关注成长,突出人文关怀。

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点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准则。

3. 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色。

中考作文往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平时要让学生多留意社会热点问题,多读书看报,勤写心得体会。

今年作文命题趋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可能性比较大的命题形式:①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

(3)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认真读题,补出恰当新颖的标题;(根据自己心中的材料,量身定制)

2、对补出的全命题进行审题立意;

3、围绕标题选择生动具体的材料;

4、思考怎样布局谋篇;

5、考虑如何遣词造句等等。

(4)半命题作文补题四个原则

1、熟悉性原则

2、贴切性原则

3、新颖性原则

4、正确、深刻性原则

作文存在的问题

1. 补题雷同,缺少新意

在批阅过程中,随便拿一本试卷抽样,竟然发现有十位考生写的同是“美在其中”。虽然未尝不可,但缺乏创新,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写作,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发现除了一篇因符合上文所说的高分作文要求而获得49分外,其余得分在37-45分之间。

2. 主旨矮化,没有高度 (口头作文:琐事真情)!

例如大多数考生很容易想到“美在其中”,什么外在的美不算美,心灵的美才是真美;“爱在其中”,突出父爱、母爱等主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所述父母之事毫无新意,无非病了给治,饿了给吃,冷了给穿,雨中送伞,缺少精神的哺乳。整个阅卷下来,有高度的文章并不多。

3. 语言苍白,蜡味较浓

有些考生写记叙文,平铺直叙,内容空洞,语言松散,苍白乏味;有些考生想写成散文,但没有散文味的语言,也抒不出真实情义。如此等等,源于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不强。

4. 卷面凌乱,书写潦草

好的作文不一定就得字很漂亮,卷面整洁,但,反过来,字体俊秀,文面整洁,第一印象就不一样。不少作文书写潦草,龙飞凤舞;或者错别字满篇;或者字很小,不及四分之一作文格,我们称之为蚂蚁文,笔画看不清,挤成一个个小黑点,很难辨认,一行字得连蒙带猜的一分钟读不完,搞得满脑子的别扭。这样的庙里屈死的鬼最多——我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我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

5. 标点符号不规范

不少考生的作文里,一些句号逗号等竟然打在行首;或者双感叹号,问号感叹号连用,看了很难受,这也是硬伤,再想得高分就很难了。

(6)中考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一个完美的结尾

一个清爽的文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满分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分作文

年份 作文类型 作文形式 作文题目 补题形式

2007 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我们的心近了

2008 半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我在 中得到快乐 补中型 2009 命题作文 裸题式:标题+要求 师生之间

2010 半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不会变的是 __ . 补后型 2011 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在我们这个年龄

2012 半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_____在其中 前补型或两补型 2013 命题作文 导语式:提示语+标题+要求 那段_____的日子

从2007到2012年,作文始终在命题与半命题之间交替进行,前三年还是标题加要求的裸题式作文,近两年采用了提示语加标题和要求的导语式作文,这样有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近6年的中考作文在内容上更富有人文性、民主性,更贴近社会、关注生活,使学生有事可写,引导学生有悟可感:感悟学习生活,感悟自然美景,感悟生活的馈赠,感悟遭遇的失败,感悟心理的变化,感悟民族的希望等等。

从这几年的中考作文发展来观,2013年的作文一定会是稳中有变,可能是采用命题作文,也有可能采用其他省份已流行的选题式作文,给出一个命题作文和一个半命题作文,让学生自由选择。

考点预测

一、命题形式上,“选题作文”逐渐失宠,话题作文不再走红,半命题、命题作文备受青睐。 原因主要是话题作文、材料作文尽管限制少,有利于考生发挥,可宽泛的话题也带来了搬套成风的弊病。最近几年的实践证明,命题作文和半命题作文还是极其重要、合理的命题形式,在今后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将备受青睐。

二、写作内容方面,特别强调以下几点:

1. 贴近生活,考生有话可写。

不论是哪种命题形式,命题者都力求结合考生的生活实际命题,让每位考生都有话可写,有真话,有真情。这样的文题,不仅能够充分地展示出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能培养考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的能力。

2. 关注成长,突出人文关怀。

关注学生的发展,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正确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点是中考作文命题的重要准则。

3. 与时俱进,富有时代特色。

中考作文往往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唤起学生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在平时要让学生多留意社会热点问题,多读书看报,勤写心得体会。

今年作文命题趋势:关注身边的人和事!

可能性比较大的命题形式:①命题作文。②半命题作文。

(3)半命题作文的写作步骤

1、认真读题,补出恰当新颖的标题;(根据自己心中的材料,量身定制)

2、对补出的全命题进行审题立意;

3、围绕标题选择生动具体的材料;

4、思考怎样布局谋篇;

5、考虑如何遣词造句等等。

(4)半命题作文补题四个原则

1、熟悉性原则

2、贴切性原则

3、新颖性原则

4、正确、深刻性原则

作文存在的问题

1. 补题雷同,缺少新意

在批阅过程中,随便拿一本试卷抽样,竟然发现有十位考生写的同是“美在其中”。虽然未尝不可,但缺乏创新,都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写作,阅卷老师产生了审美疲劳。我们发现除了一篇因符合上文所说的高分作文要求而获得49分外,其余得分在37-45分之间。

2. 主旨矮化,没有高度 (口头作文:琐事真情)!

例如大多数考生很容易想到“美在其中”,什么外在的美不算美,心灵的美才是真美;“爱在其中”,突出父爱、母爱等主题这本无可厚非,只是,所述父母之事毫无新意,无非病了给治,饿了给吃,冷了给穿,雨中送伞,缺少精神的哺乳。整个阅卷下来,有高度的文章并不多。

3. 语言苍白,蜡味较浓

有些考生写记叙文,平铺直叙,内容空洞,语言松散,苍白乏味;有些考生想写成散文,但没有散文味的语言,也抒不出真实情义。如此等等,源于语言基本功差,表达能力不强。

4. 卷面凌乱,书写潦草

好的作文不一定就得字很漂亮,卷面整洁,但,反过来,字体俊秀,文面整洁,第一印象就不一样。不少作文书写潦草,龙飞凤舞;或者错别字满篇;或者字很小,不及四分之一作文格,我们称之为蚂蚁文,笔画看不清,挤成一个个小黑点,很难辨认,一行字得连蒙带猜的一分钟读不完,搞得满脑子的别扭。这样的庙里屈死的鬼最多——我允许你的能力不强,但我不接受你的态度不端正。

5. 标点符号不规范

不少考生的作文里,一些句号逗号等竟然打在行首;或者双感叹号,问号感叹号连用,看了很难受,这也是硬伤,再想得高分就很难了。

(6)中考作文冲刺要点

提高作文分值的“六个一”

一个含蓄、深刻的题目

一个精彩的开头

一个疏密有致的段落布局

一个优美的片段描写

一个完美的结尾

一个清爽的文面

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满分作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分作文

作文讲评3作文5200字

高二作文

讲评课比指导课更重要 作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作前指导,二是作后讲评。对于一次完整的习作教学来说,作文讲评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作文指导, 忽视了作文讲评, 结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得不到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 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改正和弥补。这样既激发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我看重讲评,因为作前指导容易束缚学生。而作后讲评才是最好的指导。学生写完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好在哪里,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这才是以学生习作为例的实实在在的“指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 更重要的是要上好作文讲评课,把它作为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那么,怎样抓好作文讲评教学呢?我根据自己近几年来的实践, 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

一、做好讲评前的准备

往往,我们由于之前准备不足,在作文讲评时只好随意为之,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蜓点水评一下,这样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文讲

评应该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

1 用心批改学生的作文

通常,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作文本发下来以后,学生溜一眼分数,便合上本了,顶多再看看评语便了事,很少有再读读作文,看看老师怎么给批改的。其实,我们只要讲究趣味性,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①圈画法 学生写了些好句子,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我捕捉到后,立即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圈上圆圈,在旁边简单的写上:“写得好”、“用得妙”等。

②启发法 对学生写的不好的地方,不一棒子打死。如某处写得不具体,就批上“当时的情况仅仅是这样吗?能再写清楚些吗?”对某个词用得不恰当,我不轻易改好,而是批上“想一想,换个什么词会更恰当?”对学生写的啰嗦的地方,我会批上“这里有必要反复强调吗?”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会比老师直接改上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收益会更大。

③鼓励法 一个醒目的赞词,一个鲜红的高分,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的作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我便大加鼓励:“这个地方写得很有趣”,作文稍有进步,我就热情地鼓舞他“你的作文其实一点也不比某某差,对自己要有信心呀”。

2 做好作文批改记录

①分门别类的记录一些典型的错别字和病句。在作文讲评课上,

把这些内容挑选汇编成为改正错别字和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找错、

改错,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改正错别字和病句的方法,养成书写正确

的习惯。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为学生的字词基本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更

有利于培养学生书面表达通顺流畅的习惯,锻炼他们良好的语感。

②摘录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词句。学生的文章中常会闪现出一些精

彩的词句。这些妙词佳句常常来自他们的切身体会和真情流露。我们

在批改时可以记录下这样的词句,必要时还可以把语言环境记下来。

在作文讲评课上,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大家,学生一定会比欣赏名人佳

作更有兴趣,更能用心领悟,因为这是他们身边同学的作品,真实可

感。对于这些“妙语如珠”的同学来说,也会因为受到了表扬而备受

鼓舞。在以后的写作中,他们会进一步扬长避短,形成良性循环。

③对学生作文的水平简略分出等级,并记录在册。如,可以记下

堪称佳作的作文题目、主要优点以及作者是谁,这样效果会更直观明

了,也便于为讲评课快速选择鉴赏的作文,为讲评做好系统准备。

④最后,作文批改记录中还应该对此次作文状况进行简单的小

结,通过对本次记录进行分析,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写出成

败得失,并提出下一步的教学设想和努力方向。

3 精心选择讲评用的材料

讲评用的作文, 选择得恰当与否, 对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提高

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关系。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突出重点,

抓好讲评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改有方向。我选择的典型材料, 一

般不是那些太差的作文。因为太差的作文里的问题, 即使是一般水平

的学生, 也能发现, 对大多数同学没有多大帮助。我一般也不选择拔尖的, 因为对较好的文章, 同学们只能是称赞, 评议不起来。我大多是根据某次作文的重点要求, 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这样既有利于解决某次作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上好作文讲评课

如何讲评作文?一般的程序是: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教师相机点评写法;用中等的习作或教师针对班上共性的问题编纂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

下面结合我平时上的作文讲评课来具体谈一谈。

㈠ 回顾总结

1 回顾作文要求 评讲之初,先引导学生对上次作文进行回顾。这是做好作文评讲的关键! 在作文指导课上, 老师已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了作文题目的含义, 明确了写作目的和要求, 确立了写作中心。讲评时, 教师要注重这一环节的再现, 使学生再次的审题,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题目的含义, 对照自己的作文是否选材正确, 是否把握住了写作中心。

2 总体评说作文情况 学生进行完每次作文之后,究竟如何,教师要及时反馈,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提高,达到提高作文的真正目的。要凭借作文批改记录把学生这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作以总结。如选材方面、组织语言方面,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让学生从宏观上对自己作文情况有所把握,明确自己的作文好在哪儿,不足之处

有哪些。我对习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层次,针对每次习作各个层次的区别做了较具体的解释,在评说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习作情况,明白到下次作文中如何提高,在哪方面提高。

3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评语 阅读习作评语是习作讲评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每个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我都对其本次作文情况以优点、不足、希望三方面做较为准确的评述。让学生读老师给的评语,说说老师给自己指出的优点是什么,下次习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求学生在读评语中作文得到成长。

㈡ 交流欣赏

崔峦在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 既要比较概括地肯定全班同学作文的优点和进步, 又要充分地肯定一些同学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 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还要通过优秀的习作、进步的习作, 当然这里更多的是一段话、几句话, 通过充分展示这些优秀的习作,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表扬要面向全体, 要把赞美的语言给更多的学生, 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学生看到成绩和进步, 更深切地体会到应该怎样写。同时, 能够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一种渴望。”

结合崔峦先生的指导,我在上讲评课时,有意将欣赏佳作扩大了范围。

1榜上有名 鼓励大多数学生

首先,张榜公布本次榜上有名的同学,我通常从最靓题目、最美

句子、最引人开头、最精妙结尾、最漂亮书写、最大进步等方面来设奖,大面积表扬学生,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佳作共赏 优秀习作范读交流

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子”。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来欣赏评析,要读出来,要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句美好的句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好,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

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作文或段(包括教师的下水作文) 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欣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每次的优秀习作通过作者朗读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吸取别人的作文中的长处,边听边对照自己的作文。每朗读一篇文章或段落都要让学生进行评议。自由说说听了别人的作文自己吸取了哪些优点,也可针对某些地方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使其能够更加完美。

㈢ 修改习作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我们老师要想把每篇文章都细细修改,尤其是像我们学校大班额的情况下,我们精力很有限,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我们能做到精批细改,又有多少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呢,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工夫同于虚掷”;再者,老师批改过细,包办太多,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来说,也是不太可取的,最好的修改办法是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于使他们达到自己能批改的目的,自己能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这句话很有道理,学生学会了修改,离写出好作文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环节,修改是作文逐渐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们学生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主动修改、乐于修改,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善于修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以提高。

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1指导修改 我主要着力于句病、段病,一般不整篇评改学生的病文,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一堂课,解决一两个病句或段落,不要太多,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进行训练 讲评课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从学生作文中引出一个训练点。如,学生作文中,普遍地不会场面描写,课上创设一个场面,写;有同学的心理描写特别好,欣赏后,马上创设一个情景,写。这样的练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来做作文指导。

3集体评改 具体做法是:按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 教师加强指导。

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给出评改意见。

4互批互改 在此过程中,要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体地位意识。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对第一类作文,可要求只作字词句修改,不做大的变动,使其保存原貌。对第二类作文,可要求学生只作部分修改,如开头不好的只修改开头,结尾不好的只修改结尾,中间不好的只修改中间。使其提高层次,进一步完善。对第三类作文,大多结构不够合理,应在详略上做些处理,详写突出主题的地方,略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以及确立思路,安排结构层次,对整个文章进行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作文水平。

5 自批自改 通过互改,学生清楚了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进行修改,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

我们上讲评课除了指导学生怎么写作,另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修改。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修改扩大化,在每次作文初稿完成之后,就开始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认真的修改,并将同桌互改和小组合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别人和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文章的修改方向。最后,再一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在这样的反复修改中,学生将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并养成习惯,便能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作文自然会越写越好。“教是为了不教”,此时收益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我们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也会轻松不少。

㈣ 人人达标

作文讲评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进一步自改。对于及格、不及格的习作,师生面对面,手把手辅导,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提高。只要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比原来的习作提高了。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行,这就叫达标了。

㈤ 展览推荐

按理说,作文展览该不属作文评讲这个范畴了。但是,它是作文评讲的延续和深化。作文评讲了,修改了,提高了,就要把它的效果拿出来进行展览。甚至可以把同一个学生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进行对比展览,让大家看一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不同。

对于作文特别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推荐,发送到适合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作文的良好环境,真正推动学生作文的实质性进步!

讲评课比指导课更重要

邓州市穰东实验学校 孙萍 2012 .5

讲评课比指导课更重要 作文教学有两个重要环节:一是作前指导,二是作后讲评。对于一次完整的习作教学来说,作文讲评课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作文进行讲评,是作文批改的继续和发展,是一次作文训练过程的最后一环。作文讲评串起了本次作文命题、指导、批改等环节,其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可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 有些教师往往只注重作文指导, 忽视了作文讲评, 结果学生不知道自己作文的成功与不足之处, 得不到及时、客观正确的评价, 感受不到成功的喜悦, 同时, 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也得不到改正和弥补。这样既激发不了学生的作文兴趣, 也不利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我看重讲评,因为作前指导容易束缚学生。而作后讲评才是最好的指导。学生写完了作文,老师认真地读学生的作文,研究学生的作文,指出好在哪里,句子就该这么写,作文就该这么写;指出哪里有问题,什么问题,以后要注意。这才是以学生习作为例的实实在在的“指导”。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不仅要上好作文指导课, 更重要的是要上好作文讲评课,把它作为整个作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来抓, 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那么,怎样抓好作文讲评教学呢?我根据自己近几年来的实践, 想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谈谈:

一、做好讲评前的准备

往往,我们由于之前准备不足,在作文讲评时只好随意为之,不痛不痒说一通,蜻蜓点水评一下,这样对学生作文毫无帮助。作文讲

评应该做好充分的认真的准备。

1 用心批改学生的作文

通常,我们会发现这种情况,作文本发下来以后,学生溜一眼分数,便合上本了,顶多再看看评语便了事,很少有再读读作文,看看老师怎么给批改的。其实,我们只要讲究趣味性,也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的。

①圈画法 学生写了些好句子,用了一个非常精确的词语,我捕捉到后,立即用红笔画上波浪线,圈上圆圈,在旁边简单的写上:“写得好”、“用得妙”等。

②启发法 对学生写的不好的地方,不一棒子打死。如某处写得不具体,就批上“当时的情况仅仅是这样吗?能再写清楚些吗?”对某个词用得不恰当,我不轻易改好,而是批上“想一想,换个什么词会更恰当?”对学生写的啰嗦的地方,我会批上“这里有必要反复强调吗?”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会比老师直接改上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收益会更大。

③鼓励法 一个醒目的赞词,一个鲜红的高分,往往会激起学生的写作热情。对写作有困难的学生的作文,我总是千方百计地找他们的“闪光点”,只要有一点可取之处,我便大加鼓励:“这个地方写得很有趣”,作文稍有进步,我就热情地鼓舞他“你的作文其实一点也不比某某差,对自己要有信心呀”。

2 做好作文批改记录

①分门别类的记录一些典型的错别字和病句。在作文讲评课上,

把这些内容挑选汇编成为改正错别字和病句的练习题,让学生找错、

改错,使学生通过练习掌握改正错别字和病句的方法,养成书写正确

的习惯。这样的练习有利于为学生的字词基本功奠定坚实的基础,更

有利于培养学生书面表达通顺流畅的习惯,锻炼他们良好的语感。

②摘录学生作文中的精彩词句。学生的文章中常会闪现出一些精

彩的词句。这些妙词佳句常常来自他们的切身体会和真情流露。我们

在批改时可以记录下这样的词句,必要时还可以把语言环境记下来。

在作文讲评课上,把这些内容展示给大家,学生一定会比欣赏名人佳

作更有兴趣,更能用心领悟,因为这是他们身边同学的作品,真实可

感。对于这些“妙语如珠”的同学来说,也会因为受到了表扬而备受

鼓舞。在以后的写作中,他们会进一步扬长避短,形成良性循环。

③对学生作文的水平简略分出等级,并记录在册。如,可以记下

堪称佳作的作文题目、主要优点以及作者是谁,这样效果会更直观明

了,也便于为讲评课快速选择鉴赏的作文,为讲评做好系统准备。

④最后,作文批改记录中还应该对此次作文状况进行简单的小

结,通过对本次记录进行分析,总结作文教学的经验与教训,写出成

败得失,并提出下一步的教学设想和努力方向。

3 精心选择讲评用的材料

讲评用的作文, 选择得恰当与否, 对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 提高

写作水平有极大的关系。每次讲评不可能面面俱到,而应当突出重点,

抓好讲评典型,让学生学有榜样,改有方向。我选择的典型材料, 一

般不是那些太差的作文。因为太差的作文里的问题, 即使是一般水平

的学生, 也能发现, 对大多数同学没有多大帮助。我一般也不选择拔尖的, 因为对较好的文章, 同学们只能是称赞, 评议不起来。我大多是根据某次作文的重点要求, 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这样既有利于解决某次作文重点要解决的问题, 又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作文兴趣。

二、上好作文讲评课

如何讲评作文?一般的程序是:总评,充分肯定成绩,同时指出共性的问题;交流、欣赏少量佳作,交流写得好的句、段,学生相机谈出习作体会,教师相机点评写法;用中等的习作或教师针对班上共性的问题编纂的短文,指导如何修改;最后互改、自改。

下面结合我平时上的作文讲评课来具体谈一谈。

㈠ 回顾总结

1 回顾作文要求 评讲之初,先引导学生对上次作文进行回顾。这是做好作文评讲的关键! 在作文指导课上, 老师已引导学生认真分析了作文题目的含义, 明确了写作目的和要求, 确立了写作中心。讲评时, 教师要注重这一环节的再现, 使学生再次的审题,让学生更进一步了解题目的含义, 对照自己的作文是否选材正确, 是否把握住了写作中心。

2 总体评说作文情况 学生进行完每次作文之后,究竟如何,教师要及时反馈,使他们能够得到及时的纠正和提高,达到提高作文的真正目的。要凭借作文批改记录把学生这次作文的具体情况作以总结。如选材方面、组织语言方面,指出作文中的优缺点,让学生从宏观上对自己作文情况有所把握,明确自己的作文好在哪儿,不足之处

有哪些。我对习作一般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层次,针对每次习作各个层次的区别做了较具体的解释,在评说中学生明确了自己的习作情况,明白到下次作文中如何提高,在哪方面提高。

3 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习作评语 阅读习作评语是习作讲评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每个学生的作文评语中,我都对其本次作文情况以优点、不足、希望三方面做较为准确的评述。让学生读老师给的评语,说说老师给自己指出的优点是什么,下次习作应注意的问题等,以求学生在读评语中作文得到成长。

㈡ 交流欣赏

崔峦在全国小学青年教师作文教学观摩大会上的讲话中说道:“习作讲评重在激励。讲评的时候, 既要比较概括地肯定全班同学作文的优点和进步, 又要充分地肯定一些同学的努力和取得的进步。要使尽可能多的同学通过老师的总评, 心里感到热乎乎的。还要通过优秀的习作、进步的习作, 当然这里更多的是一段话、几句话, 通过充分展示这些优秀的习作, 使尽可能多的学生享受到习作成功的快乐。表扬要面向全体, 要把赞美的语言给更多的学生, 甚至要偏爱差生。通过讲评使学生看到成绩和进步, 更深切地体会到应该怎样写。同时, 能够激起他们对下次习作的一种渴望。”

结合崔峦先生的指导,我在上讲评课时,有意将欣赏佳作扩大了范围。

1榜上有名 鼓励大多数学生

首先,张榜公布本次榜上有名的同学,我通常从最靓题目、最美

句子、最引人开头、最精妙结尾、最漂亮书写、最大进步等方面来设奖,大面积表扬学生,使每个学生看到成绩与进步,享受习作成功的快乐,更真切地懂得应当怎样写,激起对下一次习作的渴望。

2佳作共赏 优秀习作范读交流

老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大面积欣赏学生的作文,一个比较可行的办法是抓“好句子”。将学生作文中的“好句子”展示出来,大家一起来欣赏评析,要读出来,要赞美,让学生感受到写出一句美好的句子,是一件多么美好的事。学生不仅知道怎样的句子好,也激发了他们创作的热情。

选择一定数量的优秀作文或段(包括教师的下水作文) 在课堂上进行朗读欣赏,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对每次的优秀习作通过作者朗读或老师范读,让学生吸取别人的作文中的长处,边听边对照自己的作文。每朗读一篇文章或段落都要让学生进行评议。自由说说听了别人的作文自己吸取了哪些优点,也可针对某些地方提出一些修改建议,使其能够更加完美。

㈢ 修改习作

“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但我们老师要想把每篇文章都细细修改,尤其是像我们学校大班额的情况下,我们精力很有限,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我们能做到精批细改,又有多少学生能体会到我们的良苦用心呢,叶圣陶先生就曾说过:“教师改文,业至辛勤,苟学生弗晓其故,即工夫同于虚掷”;再者,老师批改过细,包办太多,对提高学生习作水平来说,也是不太可取的,最好的修改办法是

让学生学会自己修改。叶圣陶先生也曾指出:“给学生批改,目的在于使他们达到自己能批改的目的,自己能批改了,无论写什么就比较稳当了。”这句话很有道理,学生学会了修改,离写出好作文的日子就不远了。所以,我们要让学生切实认识到,修改是一篇成功作文的必要环节,修改是作文逐渐完美的重要手段,修改是我们学生必须养成的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要提高学生对作文修改重要性的认识。让学生主动修改、乐于修改,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善于修改。我们的作文课堂教学才会出现新的生机与勃勃活力,学生的习作水平才会得以提高。

怎样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呢?

1指导修改 我主要着力于句病、段病,一般不整篇评改学生的病文,这是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一堂课,解决一两个病句或段落,不要太多,才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

2进行训练 讲评课要有针对性的训练,从学生作文中引出一个训练点。如,学生作文中,普遍地不会场面描写,课上创设一个场面,写;有同学的心理描写特别好,欣赏后,马上创设一个情景,写。这样的练就是以学定教,以写定教,从学生的写作实际出发,来做作文指导。

3集体评改 具体做法是:按全班学生在日常习作中能力的强弱分为评改小组,并选举写作水平较好的学生为小组长,教师选择本班有代表性的三至五篇所谓“典型文”印发给每位学生,让学生在认真阅读的基础进行修改,(尽量回避本组学生的习作) 教师加强指导。

待学生批完之后,每个小组进行合作讨论,小组长代表进行总结陈述,最后由教师根据小组发言的情况适当点评,及时给出评改意见。

4互批互改 在此过程中,要允许他们发表不同的看法,给每个人一个辩论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形成主体地位意识。针对学生不容易发现问题这一缺点,教师随时把一些修改的技巧传授给他们,对第一类作文,可要求只作字词句修改,不做大的变动,使其保存原貌。对第二类作文,可要求学生只作部分修改,如开头不好的只修改开头,结尾不好的只修改结尾,中间不好的只修改中间。使其提高层次,进一步完善。对第三类作文,大多结构不够合理,应在详略上做些处理,详写突出主题的地方,略写与主题关系不大的地方,以及确立思路,安排结构层次,对整个文章进行处理,使其具备较好的作文水平。

5 自批自改 通过互改,学生清楚了自己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极好时机,让学生进行自批自改。教师要鼓励学生根据自己作文的情况进行修改,并评出作文修改“小明星”,给与奖励。

我们上讲评课除了指导学生怎么写作,另外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修改。当学生具备了一定的修改作文的能力,此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将修改扩大化,在每次作文初稿完成之后,就开始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复认真的修改,并将同桌互改和小组合改结合起来,让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别人和自己习作的优点和不足,明确文章的修改方向。最后,再一次修改自己的文章。在这样的反复修改中,学生将会进一步提高和完善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并养成习惯,便能在“落笔”之前勤于思考,“成文”之后反复推敲,作文自然会越写越好。“教是为了不教”,此时收益的不仅仅是他们自己,我们老师在批改作文时也会轻松不少。

㈣ 人人达标

作文讲评后,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进一步自改。对于及格、不及格的习作,师生面对面,手把手辅导,让他们在不同层次上都有提高。只要学生修改后的作文比原来的习作提高了。哪怕有一点点提高都行,这就叫达标了。

㈤ 展览推荐

按理说,作文展览该不属作文评讲这个范畴了。但是,它是作文评讲的延续和深化。作文评讲了,修改了,提高了,就要把它的效果拿出来进行展览。甚至可以把同一个学生修改前和修改后的进行对比展览,让大家看一下修改前和修改后的不同。

对于作文特别好的,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推荐,发送到适合的刊物或报纸上发表,为学生创造一个提高作文的良好环境,真正推动学生作文的实质性进步!

讲评课比指导课更重要

邓州市穰东实验学校 孙萍 2012 .5

你可能喜欢
聚合